天灯

本堂主席白阳护法真君清水祖师 陈降

本神嘱咐众贤生  堂内规仪须至诚

主重鸾文唱录记  席前瑞气如阳升

其二

清心净意事神明  水涤万般就下行

祖德流芳布世宇  师传十字真天经

其三

良辰焚疏奏天阶  时刻已临圣笔开

吉赐善人五福报  日升月坠得安排

今宵乃请旨着造佳期,三期末劫,道德沦落,善人复出,沦者愈深,善者愈上,但不得其门而入者众,在此神人合一,同舟共济,请旨着造,乃神人之幸也,斯时也万教齐发,更是正法与末法交替时期,善者误认真理而趋于末法者众矣,得者反被轻之辱之,故天旨降于鸾堂神圣,每遇大道必扶而助之,奈何众生,愈劝愈迷,使神祇不知所措也,今宵得众善信之虔诚请旨欲请神圣临坛着造新书,以匡正人心,化劫运于道运,而臻于大同世界,愿众生既有行善济世之心,必有始有终,至新书出版为止,绝勿中途停止,免得功亏一篑也,此乃余之愿望也。现刻南天监察天君莅堂,众善信勿失礼仪,并备妥疏文,准备焚化给天君带回天阶为要,众生排班接驾,余退。

 

南天监察天君 汪降

监视善堂我自知  察明世道白阳时

天心本是自家性  君德无亏上丹墀

其二

良时吉日在堂中  众志凌云透上穹

难得当今道应运  天真挂号步瑶宫

余今宵奉命到聚星宫护法堂,监察焚疏,见各善信,齐庄中正,规仪齐整,象征贵堂务之宏展,及善信各有修身诚敬,并是众生之幸也。

愿诸善信对于修身布道,须要始终勿怠,尤其是着造之事,乃是白阳诸子之大幸,有关众生升坠之关键,故勿当儿戏,有始必有终,吻合贵堂陈祖师之厚德苦心,是余之望也。陈生文种读疏,即刻焚化疏文,余暨清水祖师带疏文上南天,退。

 

本堂保生大帝  孙降

今宵监察天君莅堂监察焚疏表,得天君之有褒赞,是诸生诚虔之表现,愿诸生受宠必存若惊之心里,对于修道方能进步,修道之事,宠辱若惊,乃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也。

今日之一片盛况,愿各生勿违初志,将来必有好果,,有关接旨开着之日俟本月初七日,鸾期再示,余退。

 

本堂保生大帝 孙降

保护三期修道真  生民得道蒙天恩

大开普度收圆子  帝德巍峨化俗尘

本堂主席护法真君上南天接旨,俟片刻可以回堂,在接旨之时,诸生对于秩序及礼仪,须要严肃,切勿交头接耳,喧哗等等,知否,从现刻开始香花茶果须要备妥,并可排班候旨。诸生听之,现刻玉旨莅堂,神人一同向外迎接。

 

金阙上相诸 葛降

带诏下凡宣诗开  聚星宫内上鸾台

神人合一天灯造  广度有情登玉阶

玉诏宣读 (神人一同下跪)

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 诏曰

朕 奉天承运,甲子登基,掌气天万教神仙圣佛升降之权,接掌协办人天三期之运,时逢白阳正法时期,众生修道参差不齐,昧失固有天性,未能返本还元者众,又伦常不古,酿成三期灾劫。

朕 闻监察天君汪卿暨清水祖师陈卿之奏,南瞻部洲台湾省高雄市聚星宫护法堂,拟造天灯一书,挽转颓风,善导众生修有指针。

朕 龙心大悦,特奏无极,得无极懿旨,喻旨特淮所请,每逢周期戍刻励行着造,不论三界内外圣神仙佛应聘候命,以白话之顿法道理为宗旨,神人协力勿违天意,书成缴旨,神人论功奖赏,钦哉勿负。

朕 诏

奉 旨着造天灯神职如下:

奉 旨监造天灯     南海古佛

奉 旨编造天灯     南宫孚佑帝君   吕

奉 旨着造天灯总校正  文昌帝君     张

奉 旨着造天灯正主席  护法堂护法真君  陈

奉 旨着造天灯副主席  护法堂保生大帝  孙

奉 旨着造天灯副主席  养性堂代天巡狩  白

奉 旨着造天灯正巡察  桓侯大帝

奉 旨着造天灯副巡察  护法堂济公活佛  何

奉 旨着造天灯监理鸾务 护法堂观音佛祖  廖

奉 旨着造天灯驰聘神  祖师堂五府千岁

奉 旨着造天灯功过司  养性堂城隍

奉 旨着造天灯司礼神  护法堂注生娘娘

奉 旨着造天灯司礼神  护法堂福德正神

奉 旨着造天灯通报司  护法堂哪吒太子

奉 旨着造天灯把门神  护法堂黑白二将军

以上各遵奉行   稽首谢恩

天运庚申年梅月甲戍日  余退

 

奉旨着造天灯正主席白阳护法真君陈降

护道白阳有修人  法门不二降凡尘

真机妙诀通天宝  君在此时把职陈

本神奉旨担当重职,为着造天灯正主席,实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愿神人合一,完成此书,以匡正人心,期以世界大同,娑婆佛国也。

今奉命登鸾分派着造天灯人职如下:

奉派着造天灯总堂主兼录鸾生     陈文种

奉派着造天灯 堂主兼宣讲生     萧荣员

奉派着造天灯 堂主兼宣讲生     张喜吉

奉派着造天灯总理兼唱鸾生      洪壬阳

奉派着造天灯 财务管理兼堂开发企划 林月娇

奉派着造天灯 堂务管理兼副鸾生   洪 赤

奉派着造天灯 发行天灯企划兼宣讲生 刘万章

奉派着造天灯 堂开发企划      膺一子

奉派着造天灯 文部指导兼正鸾生   陈 直

奉派着造天灯 正鸾生        庄扶持

奉派着造天灯 正鸾生兼济世正鸾生  庄其在

奉派着造天灯 校正兼编辑      析虚子

奉派着造天灯 录鸾生兼司礼指导   林美容

奉派着造天灯 录鸾生        张松山

奉派着造天灯 宣讲生        陈树根

奉派着造天灯 副鸾生        黄加顺

奉派着造天灯 副鸾生        洪柳树

奉派着造天灯 副鸾生        王振华

奉派着造天灯 董事兼效劳生

林振丰 薛良雄 林国祯 伍顺齐

陈石成 陈正雄 王振辉 郑正景

洪宗信 黄振旺 陈火容 陈 碧

陈春忠 刘同兴 薛文彦 叶国治

江清瑞 林诗庆 薛维参 叶 青

何依土 郑金灿 阮仙化 林 赛

秦硕光 詹德贤 李宗益 陈玉春

奉派着造天灯 董事兼效劳生

林金莲 林玉娥 蔡素华 欧民惠

林秋菊 黄春子 詹月娥 黄珠梅

黄明珠 何贵美 郭秋凤 萧郭娇

林银草 魏秀琴 张金宝 郑秀慧

蔡梅花 吴月娥 詹清莲 王月治

李玉霞 洪阿芳 吴罔市 张玉仙

林 审 许 绢

奉派着造天灯 内外效劳生兼司香生

萧国辉 萧国清 萧国璋 萧五常

萧裕智 张清云 张铭 何台谋

何兴谋 何明宪 陈润生 薛凯天

薛凯中 詹益宗 詹益昌 詹益良

薛丰隆 薛丰盛 薛云太 薛胜阳

张学仪 林进明 林皆宏 林佑如

林岱锦 林知世 詹铠嘉 李致艺

秦国益 张克凡 张克伟 阮靖杰

孙正雄 叶祖植 林吉田 欧明纪

欧明何 叶正蓁 陈滋生 魏秀花

陈清鑫 吴 姚 洪庆林 洪庆龙

谢胜明 萧钦和 卢秋成 蔡清美

陈玲琴 李 面 李淑霞 苏郁惠

康秀美 林许改 秦玉美 秦玉凤

许淑贞 邵金枝 陈玉敏 陈玉霞

陈玉君 王金妹 许 喜 詹碧霞

詹碧姬 陈 宝 王秋鸾 高秀枝

林贵美 王婷惠 王婷晔 王文静

王心消 薛素绢 孙美慧 孙美玲

何翠兰 陈美君 陈美妃 萧嘉芬

詹媛青 李佳娟 叶正芬 叶正萍

陈萧早

以上职务分派完毕,各遵奉行,违者逆旨论罪,现刻钦差大臣欲回天界,余欲同往,至此不谈,余退。

 

副主席保生大帝孙 降

保境保民灾劫消 生平各合心宽饶

大挥圣笔颓风挽 帝德临凡风雨调

又诗

钦奉著书第一科 天灯造就真辞劳

神人同悦佛微笑 任务达成上瑶曹

今宵乃着造天灯佳期,诸生虔诚之志,凝成一片善光而冲灵霄,愿始终如一,后日必有美报也,现刻协天大帝驾临,诸生接送驾之礼仪,须要周到为要,余退。

 

白阳天盘协天大帝关 

协力著书振善风 天心一贯扬儒宗

大家诚敬勤加勉 帝佑黎民真道逢

序 (天灯之周期)

夫古往今来治世之本以道,行于人与人之间以德,道之与德者体用也,不明其体则不能达其用,古圣传灯使明其体,谆谆善诱以达其用孔圣问礼以明体,周游列国以达用,释尊石上观星以明体,流于世四十九以达用,眼观天灯,十字街头受指点,能悟之者,可以明体,能化众生者可以达用,明体达用,天心在人圣人之道得矣。天灯周期著书,周期每七日之旋转,七日来复重见天心,释尊周行七步,道家之七返,耶圣之七日礼拜,忌事之做七,清醮之七,七乘七又是释尊之行道四十九,神光之七七四十九说法,皆之七之妙用也。

天之灯,人人俱有,天灯光明天堂路开,天灯塞,地狱门现,南屏法门,一指以明体,而后达用,乃是顿法佛门之最高最密禅心,古圣得此而兼善天下,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古帝之治本于此故道,道则心,得其心而显则是德,故天下治,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

至于周文武之相传心法,仍不离此,不离这个,故能行施仁政,言及仁义,道德,诚敬,言词虽异,而理则一,无非明此天灯之妙用也。

唯精唯一,允执厥中,是理之至,仍是匡于不言真道,方能达于本体之妙用也。

儒之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仍是天灯之发端,推于人,是心之智慧灵敏,推于心之用可得其秀,无此出则智慧灵敏昧失,禽兽不如矣。

人本俱有天心,吻合此心行之则是,不依此心,则是妄心,所行郥是邪淫之径,修道之人,不识本心,万劫学佛难成。

天灯之光施于世之显是德,德是善之变名,所谓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天灯灭,所行者恶,所谓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亦谓善不积不扬明,恶不积不灭身,善恶两途久而彰明,天理之昭彰,善者必是先亏而后盈,恶者必是先盈而后亏,祥之与祸,由此攸分。

天灯之光是德之发扬,干道则是三纲五常,坤道则是三从四德。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天之德人本俱有,因有妄想,故不能显其耀,则性昧,此皆忧也。

太上之教得之可以归真,佛之教得之可以复性,儒之教得之可以成身,其理一也。

归真,复性,成身,如何得之,皆出于自心之发端,故天灯之又名曰:“护法心灯”,至于心灯之光明,则是天灯,心灯光明,照耀自身,一丝一毫,不昧自性,则是归、复、成、是与天灯同体,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是心灯通天灯,亦谓人心通天理也。

 

白阳护法真君 降

此刻三天主考莅堂,诸生排班接驾,余退。

 

三天主考院长茂田 降

三期末劫鬼神寒  院内修真排万难

天运白秋弥勒掌  长行幼效拯灵残

主意无私循正理  茂年不怠立标杆

考盘本是别良莠  田舍堂中须自看

述修道的五大牺牲

一、牺牲财产净尽为大义。

二、牺牲名誉难堪为大仁。

三、牺牲家族情爱为大慈。

四、牺牲生命不顾为大勇。

五、牺牲功果不计为大智。

五大之牺牲乃是修道士成佛之阶梯也,虽名牺牲,而一点也不牺牲,宇宙因果循环,有失便有得,有得便有失,后天精神物质之牺牲,便是先天功果之得,有为之牺牲,有为之福报,无为之牺牲,即有无量之福德,自性中之福德性,本无牺牲,虽牺牲而不执牺牲,即是菩萨之牺牲,是菩萨故有菩萨是牺牲。

佛曰:“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愿天下修道弟妹,五大牺牲不能全,而能择其一而行者,则成道亦不难。

菩萨不为财产作烦恼,菩萨不为名誉作难堪,菩萨不为情爱作挂累,菩萨不为生命作紧要,菩萨不为功果作计算。

一、       牺牲财产净尽为大义

财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个个都晓,人人不晓,晓者晓识其中意,不晓则不晓好好运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金钱产业,造成着无间的地狱,也造成了无数的菩萨佛陀,世间事、人用钱、钱用人,亦有人骑车,有车骑人,是故财为天堂地狱之锁钥。

石崇巨富今何在,田园财产,换了再换,一旦无常万事皆休,富翁万贯家财,难买无死,生老病死,天之定律,不好好运用现有金钱,修道布施,行功立德,舍财办道,立佛堂,开荒播佛种,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用,运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之金钱,无为而行则可成大义。

二、       牺牲名誉难堪为大仁

至于名誉者,有为之造作,反而不名誉,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自古佛圣,不为名誉之造作,才有万古不朽之好名誉,真修道士,不但不为好名誉而行功,为行大道之正理,反而被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今世人轻贱故,是人罪业消灭,末世众生罪业深重,如无被人轻贱,则其罪业难以消灭,因上何怕名誉难堪,牺牲名誉至于难堪,能不动摇其心,方可谓大仁。

三、       牺牲家族情爱为大慈

至于家族情爱谁无,人有凡躯,怎能无家族观念,无情爱之系缚,凡夫以凡情凡爱作为家族情爱,故其情爱不能成大慈。

大慈则舍凡心情爱修天道,一人成道九玄七祖超生,才是大慈情爱,世人都为自己家族情爱作长远幸福计,舍天下同胞沉溺苦海之中,不到彼岸,此凡情凡爱对自己家族是有损无益。

故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有牺牲家族之情爱是谓菩萨,是谓大慈。

四、       牺牲生命不顾为大勇。

至生命者,老子曰:“吾爱此身,吾患此身”,其成道者此身,其不成道者亦此身。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吴凤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而成神通,修道之士,为小小六尺之躯,清口都怕营养不良,怎能谈及修道,人本素食动物,素食营养足够,无须担忧,为修道牺牲生命不顾,为天下众生成菩萨作牺牲,其牺牲者则是菩萨。

孔夫子陈蔡绝粮,而不偷生故成圣,修道人偷生失义,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故修道之人,须不为小我,而对大我有所牺牲,无为的牺牲,为天下众生成道之路作牺牲,才可谓之大勇。

五、       牺牲功果不计为大智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

功果之不计乃是不为牺牲财产计功果,且不为牺牲名誉计功德,亦不为牺牲家族情爱计功勋,更不为牺牲生命计果位,统统不计,不为行多少功,开多少荒,渡多少人,立多少佛堂,作为功德之计算,中庸云:“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至于无声无臭,一点也不着于怀,挥本体之流露,内无所度之我,外无所度之人,与天地同参,是谓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是谓大智。

大智若愚,不住相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犹东方虚空,不可思量,南西北方虚空,四维上下虚空,不可思量,才是真正达到五大牺牲。

愿修道弟妹们,识透真伪,践迹明师的五大牺牲,勿被邪说蛊惑,假祖师左道旁门引诱,要知道修道是无为的牺牲,为国家社会,为天下众生修道上天堂的路作牺牲,循正理而牺牲,不为财、不为名、不为家、不为命、不为功、不为果,作牺牲,神圣仙佛由斯而成也。

 

驰骋神代天巡狩 蒋降

乾坤诸众效堂规  不负天心夜夜为

神圣批评好誉感  行功立德锦衣归

今宵着造佳期,南海古佛驾临,诸生排班,接驾。

 

南海古佛降

南来北往拯迷童  海角天涯扬正宗

古道无偏匡忠恕  佛意不泯圣心通

述修道新十八点

夫修道也者,新承受之点虽一,而启发其作用者十八也。此新之十八点乃是成圣佛之阶梯也。

不达此点,则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犹一不能生二,二不能生三一样。

遵修十八点,乃修道最基本之事,否则不可作修道说,新十八点是三六盘式之填起,缺修十八点是灵残,故宜修之行之,如下:

一、见利忘义少作点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修道之士,见有财利可图之时,须当心失义,是故不义之财不可取,是以见利忘义少作点。

二、成仁取义多作点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仁与义虽多作,仍须合乎理,义本依乎仁,不失仁方有义,不合理反为不仁义,杨墨之行,各偏一方莫能合乎本体,颜渊之问仁,孔子之答以四非,则理为中心,理为礼,克已复礼,亦是复理,复理之道老子为“绝仁弃义”说,作仁义不执仁义,亦是孔夫子之复理(礼)。

仁为拯溺众生,义为利益众生,是拯救众生于苦海而到彼岸,义之利众生是使众生得于安乐境界,故成仁取义多作点。

三、自以为聪明事傻着点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一慎也”。

老子曰:“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人以一言可知其贤愚,犹其自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皆为不聪明之事,试看大智必若愚,修道不愚,内心必不能平静,聪明之修道,必不能无欲,心不能无欲,自性不能明,不明则蔽,蔽则非佛,故自己以为聪明事须傻着点。

四、谄媚小人疏远点

中庸云:“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修道之人出于自之诚,从容可以中道,谄媚小人则出于自利之感情识心。

本然天心堂堂正正,不造作,是则是,非则非,何来谄媚之态,谄媚事必有诈,自古及今作谄媚之修道绝不能成,故谄媚小人之心疏远点。

五、圣贤之言接近点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先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修道之人,无践迹圣人之步履,不学圣人之言而行之,则不能成圣贤,圣贤是先知先觉,故修道士须效之,接近圣贤之言必受教益,接近小人必受其害,欲获益必近圣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圣贤之言接近点。

六、功名利禄看轻点。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人间瞬息万变,富贵不能永在,如天空浮云,飘飘于空,瞬刻即过,功名利禄乃是有相之虚幻假景,此景不能永在,恋着世间功名利禄,恋着成仙佛念头,皆是着相功名与利禄,皆不能成道,故功名利禄须看轻点。

七、济困扶危多一点。

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宾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修道之人期以大同世界,济困扶危事必多作一点,济困扶危是菩萨必行之径,众生之苦乐,是菩萨之苦乐,众生为功名所困,众生为利禄所危,此乃自心众生之困与危,菩萨已无自心众生之困危,故誓愿为他人众生济困扶危,所谓“为化众生名谓得道”,故济困扶危多一点。

八、吹牛拍马少一点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柳下惠之做人,不因三公之尊位,改变其廉洁之操守,不吹牛不拍马,能者自能,得者自得,守纪安份也。

修道之人吹牛拍马,是一大道障,故吹牛拍马小一点。

九、额角头上眼睛低一点

佛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法无私,自然平等,平等即无高下,无有角度,即是平等,岂有高一点,低一点耳,故额角头上低一点。

十、时代环境看轻点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漏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张之好高务外,易被环境常人之影响,故警戒于他。修道之人与时代环境无争,有所争不能证菩提,故时代环境看轻点。

十一、应负责任多负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天之生人各有职责,修道士之责任,仁以为已任,仗众生不溺苦海,使众生到彼岸,是修道士之最终目标该想自己所担当是什么责任,就不要推给他人,各有各责,故应负责多负点。

十二、黑暗之中当心点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修道之人,不趋邪径,不履邪地,当要当心黑暗处,此是慎独功夫,时时留心人所不见地方,好像十方之人监视着,自然不违所行正轨,故黑暗之中当心点。

十三、办道活泼点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办道之人能活泼精神,教人不倦,则道能延绵不断地发扬光大,故是人弘道,非道弘人。

道乃天理之化名,一理贯通万事,修道合乎理,亦该一活泼可应万事,在什么地方皆能活泼而应事之办法,故办道活泼点。

十四、随机应变点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乎,取瑟而歌,使之闻”。

道随机而应万汇,办道亦须随机应变万法,方合天理之流行,是以办道修道不可固执。

孟子云:教人多术,以不教之教,亦得以教,孺悲见孔子,子辞之不见,而后弹瑟歌唱,使其闻,此乃夫子教之随机应变办法,故随机应变点。

十七、成全多点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是小乘,为人大乘,既为人则须成全,成全则爱人利人,使其离苦得乐,故成全多点。

十八、千万不要马虎点

曾子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修道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差,宜戒之慎之,故千万不要马虎点。

 

驰骋神代天巡狩 池降

现刻济公活佛临堂,诸生勿失礼仪,接驾。余退。

济世无私为大同  公心不泯扬真宗

活泼应事三期办  佛圣慈悲拯昧童

三期应运道脉正宗济公活佛是也。

自古道脉代代相传,于今南屏应运于三六,弓长子系日月换肩,天意无违,白阳期运于万八,乃吾任也,愿修道诸徒,认识天时不被邪魔所惑,真修实行,才不枉此生。

下述点传十八点,给点传阐发点道要义,点传须知之行之,修道者承之效之。

述点传十八点

一、点他良心点:须菩提,曰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之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良心之点是如如之自然行为,是夫子忠恕之道。

二、指他的污点: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任声香味触法布施。

老君曰:“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以引圣人之言,指告同修者之污点,同登彼岸。

三、让他离魔远点: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众生修道,着相修行,内心有魔,故如理不能实现,即是内魔,内心无魔,外魔不能入,故须见诸相非相。

异端行怪,皆自心中之心魔,故须离之。

四、接近贤哲点: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上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

中庸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

闻是章句,能生净信,可以接近贤哲,圣人之道,至大至高,礼仪威仪无比,待识得之人效之行之,即是接近贤哲。

五、那是明点:佛曰:“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能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是明的点,能尽自己的天性为天下众而行者,则是明的点。

六、何为暗点: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佛在燃灯佛所授记,是暗点。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不睹不闻之地,能慎其独,是谓暗点。

七、助他行功大点: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受指点窍妙)信心不疑,其福胜彼”。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闻此经典(受指点)信心不疑,是最大功德,回之能为圣人,则是得一善,拳拳服膺,而弗失,是其成圣人之功德母。

八、架子小点: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我得须陀洹果否?我得斯陀含果否?我得阿那含果否?我得阿罗汉道否?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佛道之成乃心不存所得,故无架子,贫无谄,富无骄,进而乐礼者,方可谓无架子,夫子温良恭俭让,之五德,方可得闻其政,故架子则是骄,骄泰以失之。

九、告他修道起始点:佛告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三点如星象,横钓似月斜,披毛从此出,作佛亦由他。修道从心修起,弃其妄想之心,真心即可实现。

十、终止点: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上山到顶,下海至渊。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一切行无为法,一切以如如不动之如是作观,是终止之点。

下大决心,不上至顶,不到至渊,永不终止。

十一、结果如何点:“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空,空即是色,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魔鬼心作魔鬼,凡夫心成凡夫,圣贤心成圣贤,仙佛心成仙佛,人间结果,色空不异,怎么做结怎么果,理之当然。

十二、改其悖谬点:“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施诸己而愿,亦勿施于人”。

修道士是理则进,无理则退,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须自重人格,进学守忠信,勇于改过则无悖谬,自己不要之事情,不要加在别人之身上,则无悖谬。

十三、去其固执点: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自用自专之人本是违反自然之原则,人本群居,不能独生独存,如是者更不可自用自专,违反古道之原则,灾及其身者也。

合理事皆顺理去行,不合理事则不该去做,则是去其固执点也。

十四、不使他的缺点:“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道在正其心”。

人之有缺点则出于心之妄想,妄想生万法,一切之贪欲嗔忿、恐惧、好乐、忧患、由斯而生,住则不正,不正则是缺点,缺点则性不圆,自己不圆,对于他人则不能圆满,故该不使他的缺点。

十五、启发他的优点:“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笃焉”。

人之初性本善,善本为诚之用,不能合其用则是自欺,故君子者必能诚其意,天之生物,必因其才华而用之,人怎可违背天理,不因其才而用,怎可不启发人之优点,故须启发他的优点。

十六、时常惦记他点:“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兵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

他是我的他,不可忘记了我的他,他居住千里之邦鸟亦知其所止,人为何不如,看啊!淇水湾边的菉竹茂盛着,威威风风的卫武公,在那儿用功夫耳。

十七、助他了愿点:“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谓得道。

帮助我的他,帮助你的他,都是为了他,行人家不能行的,做人家不能做的,学人家不能学的,修人家不能修的,曰至,牺牲自己,圆满大道,你我他都了愿了。

十八、尽孝点:“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明德、新民、至善,至于无声、无臭,至行之至,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孝之终,尽孝也。

 

白阳护法真君 降

护道须知应天时  格物致知修身宜

法身自在合我体  菩提自性乐怡怡

真金不怕炉火炼  聚顶三华吻道基

君德浩荡三期应  陈述圣言复威仪

诸生辛苦了,自开着至今各有虔诚之心,不畏劳苦,夜夜勤行,愿始终如一,完成此书,后日功德不少,现刻有白阳天盘法律主,桓侯大帝驾到,各生勿失礼仪,接驾。余退。

 

白阳天盘法律主桓侯大帝 张降

白白明明修道贤  阳光照遍三期天

天盘应运无差错  法律主张劝尔坚

高悬玉旨威风腾腾  雄心不泯士气盈盈

聚众行善神人喜悦  星光照耀日月并肩

宫殿辉煌神威显赫  护民佑善三期贤英

法匡圣道厥中允执  堂章经典度尽原灵

奉公守法修身行正  旨领天灯神人奉行

着成宝鉴劝化末着  造就金篇修道书经

新书立说真善真美  书中正气参赞天宫

护道丹心矢志矢勇  法泽三期求道群生

心明性见菩提真子  灯引末劫修道宿星

劝求道子上进一步  世道崎岖勿畏勿惊

挽恶从善灾劫可免  转来恻隐功建果盈

颓气涤却善风接踵  风调雨顺日月明明

 

白阳法律主桓侯大帝 降

白阳末运三期秋  法制拳拳三宝求

律主登台述失意  桓侯大帝劝虔修

述失意的修道人

夫修道也者心也,万法唯心,心是天堂地狱的指南针,心之诚,形于外万事无有不诚,无有不敬,心之邪怀妄想,形于外,虽可掩饰其一时之恶,难掩一世之丑,终必露其伪也。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修道之士,心诚者无妄无贫,故不失意,定向自然正确,不入是非之圈,自然有道,所行所作,你非我不非,泰然自在,道心不摇,功得由斯立,上和下睦,故不失意。

修道的失意者,全出于心之不正、不诚,心不正心诚,凡事出于人心,不以天性之自然,心怀妄想过多,疑惑不绝,虽有行功,却为有所贪求欲望之目的,稍有小事,疑惑不绝,专钻他人之非,不能寻心观照自己,批评前辈所学不精,处事不公,轻视后学所研不达,自以为是,自以为高,自专自主,杠高自大,目无尊长,自谓不拍马屁,修道向外不向内,因有此心,起初由于不能上达而起不满之心,次则毁谤,重者自退门外。

试思批评前辈所学不精,修道士!尔知否?修道之成道是出于行与修所得,非由学问口才所得,所谓良知良能是也。

修道士须知一个修道人,能自然自在的遵守佛规,木讷者亦可成道,修道之事,非由外来之力使人成道,是由自己之观照悟功,由明心而性,心明无染,内心无喘,外功圆满,非佛是啥!

若成道由外来他力所捉成,其道乃假非真,故“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告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生相,即非菩萨”。

由于足见修道是自渡,既是自渡,何必烦恼他人之是是非非,能向内返观自照,除却妄想,默默的去行自己该要行的事,放心的为天为人去做,天下每一个人,都向自己寻觅缺点,到了无圆满无缺,你是、我是、他是,自然天下无有不是,娑婆佛国从此而出。

现今之修道士,何其多,只管他人非,不言自己过,扬人非,掩己过,至于走到毁道败德,倘不肯认错回头是岸,还说修道不必清口素食,五毒不必改,邪说连篇,行为随便,试思还有什么道可修耳。

理是真理,道乃真道,万古不易,愿白阳修道士,该抱定宗旨,至死不变,诚敬天地,效法明师,以五大牺牲作为拯众生之目标,贡献人间、社会、国家,尽己之所能,无条件去行,以人溺已溺之心,达到八大诚之最高至诚。

如用虚心假意之心。失意败道,大家看,非天理无报,是时机未到,宜各慎而戒之。

天理至公,褒贬无私,自作自受之理众该明白,勿一失足成千古恨。

 

护法堂观世音菩萨廖 降

观察自心须醒修  存仁守义誉长留

音声马耳东风似  如切如磋磨琢忧

菩提圣意能遵则  挽转颓风德可求

行深超考妣  纯真一点乐攸攸

现刻北极玄天上帝莅堂,诸生接驾,余退。

 

武当山北极真武玄天上帝降 偈

北斗金光照大千  极盼真诚学圣贤

真心修道元归一  武威四方放心田

玄机妙诀求三宝  天理真传十字玄

上下能守真妙诀  帝星高照不老仙

论人生真谛与性理真传

性之大源出于天而不可易,谓天之命,赋于人身曰性,为人类生成之基本原则,其理至虚,至灵,至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灵明真空,然空又非空,又非有,又非无,而含有天地万物者也,未有天地先有此物,至清至静,无非此物之妙用也。

此空之体能生万物,故曰妙有,因不可见,故曰妙无,因不可名不可道,故强行为圈,圈伸为一,故曰一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由一而二,二而三,万物备矣。

人之生也得其理而有性,得其性而流于心故行之则善,是心是佛,是心是法,则是如此。

天之命谓性,其含有干德之元亨利贞,坤德之元亨利牝马之贞,故能万汇资生,宇宙之万汇得于此,天得其理运行有序,地得其理载物有律,人得其理行之有德,物得其理生生化化虽紊而不乱,是以四时异其气,五行异其质,此物之妙用也。

此物之用谓德,其体谓性,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人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圣人之性理真传,虽曰传性理,其实皆不可离心,离心不能传性,性与心其名虽二,无心之用,则不能显其体,故性为圣人之立言中心,则心亦圣人启人之宗旨,然性理至深空处,难解,世人动静之点,不得正等正觉,均陷于五里雾中矣。欲智者须访明师,方可知之,自古之千里访明师,万里求口诀皆为此。

世人六万年来生死轮转,物欲所蔽,致性道之不明,非圣则不能自明,世人之有留言,宰屠猪之人亦可以成道,岂不知余本自天界而降生,余本天界菩萨果位,虽下凡宰屠为业,而后于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以用来启示人间之顿法修道法门,众生岂能知道余之屠刀放下时之心境界,是何等之清静,是何等之境界,故成佛之道仍是不离此心也。

圣佛为使众生明心见性,于青阳,红阳,白阳,三期之中立法传性理,皆为此,圣佛恐众生闻者不明真体,皆以千百条之方法,启示众生,惜哉众生仍是陷于五里之雾中也,故子贡叹性道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故修道士,虽名得道,皆须发扬自性之光大,循自性之真善美,方可谓得道矣。

故光明天下万汇须无私我,心若昏昧,天堂路黑暗,其理失,寸步行。

处世立德,修身以为本,修身以诚,诚者恪遵圣贤为教,不偏不倚,依乎中庸之大道,心广体胖,同化大千,不言德而德立矣。

于戏人心不古,自唱维新文明,实是斯文扫地,闻道德性理于马耳东风,自投孽海滚浪之中,毁灭真理,失去人生之真谛,歧途自乐,终坠地狱也。

 

聚星宫护法堂观音佛祖 廖降

观心自在独清修  音谙无私道可求

佛道虚空妙理蕴  祖传玄诀人间流

又诗

护庇众生复性光  法施普度挽愚狂

心行一策和忠恕  灯灿毫光透上皇

今宵有朝天宫天上圣母驾临本堂,诸生勿失礼仪,余退。

 

朝天宫天上圣母 降

朝干夕惕费婆心  天道无偏不浅深

宫舍庄严佛性在  效贤法圣拯原人

天愍群黎末劫运  上苍垂降赋天真

圣恩浩荡临凡界  母德威仪度世尘

又诗

一赋性灵太极成  善修圣道瑶西登

灯光焕彩满堂福  度众功德上天京

论人生之初性本至善

夫人之生也,性本至善,乃得天理也,虽父母精血交媾而成形,后天精血而有天理也,此理乃先天之命,是鬼神之德也,此德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是纯善之德,在母胎十月,呱呱出胎,阴阳二气,从口鼻而入,脐带断,先天气泯,后天气接,而拘于性,气性渐长,又环境指染,物欲所蔽,则流于质性,愈流愈昧,所作所为,善少而恶多矣。

孟子言性,为天赋之理性,纯善而无恶,告子则可善可恶,荀子则曰,纯恶乃人之性,三子之言不同者,乃是其理解深浅不同,是觉悟之不同,境界之差异,性本一理,何有三子之不同解义耳。

溯自寅会生人,父父子子,代代相传,知有祖先,而不知有始祖,先天灵性,来来去去,知有生身之母,而不知灵性之母,天降大道,阐明一理,显露真机,令人知一理为万有之始,真宰为造化万汇之惟一尊神,清白无生,无生为灵性之始祖,又为生身之始祖,此始祖,无形,无相,至虚至灵,常无欲方能以观其妙,常有欲方能以观其徼,能得观其妙徼,方能返照人生之初之纯善本性,是吾人本有天真。

二五相交性命全,三五凝结贯人天,本含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万善俱备,只因天性昧,气蔽理,质蔽气,故善念则微乎又微。

上天为挽转人之天心返元,以三期普度,青阳,燃灯伏羲,红阳以释迦弥陀,白阳则弥勒济公,在三期之中化娑婆为佛国,期以早日大同世界也。

三期白阳普度,以中国故有文化,孔子思想,忠恕为清道之中心思想,哀哉!世人苦读儒书,不明真义,不知修身之本,将读书变为一种功名化,竞争名利,昧失孔孟思想,三期末运,综合三教,儒道释之真理,作为修道之大本,提倡出世之法,期以早日同登彼岸。

近代欧风东渐,美雨西来,天心坠落者众,甚至恶化益甚,上天慈愍,处处设鸾宣化助道,并诸般显现,令人知有天而不敢妄为,令人知有神而有畏,使人知因果报应之不爽,世人闻者马耳东风者众也。

天地之大,如天地由已,人身虽小,其性犹然,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弥退藏于密,贯彻天地万物,人之初之性亦然也。

 

聚星宫护法堂济公活佛何 降

济人妙法指修身  公道天心醒世尘

活泼行功德可立  佛传金线种天根

    今宵西方文殊菩萨莅堂即刻排班接驾,余退。

 

文殊菩萨 降

聚集一堂悟天机  极理无边玄妙微

星辉环绕呈祥气  修心养性学玄虚

宫上玉旨高悬挂  玄关通达杂邪除

护道能超九玄祖  光前裕后布三施

法雨普施尘寰界  登彼道岸苦海移

堂内森严光彩焕  挥笔题赞一理依

奉天承命神人勉  代天行道仁风施

旨至梅月戊戌着  神仙圣佛应聘驰

著书立说倡圣道  唤醒迷子复古期

造就全篇布世宇  浩然正气修身持

天门指开善男子  诚心护持守茅芦

灯引白阳有缘子  金线不断上天墀

文风广布邦家国  在家出家同归依

殊理经书通一贯  万教皈元白阳期

菩提树下同参悟  紫竹林中开锁匙

萨心愿力群生度  阐化黎民参天机

降笔虽俗藏天意  玄机妙诀至精微

笔扬真诠白阳理  契悟真机果有余

论天命之谓性

天者何,理也,气也,理与气故能上运星斗,下贯大地,寒来暑往,运行不息,天俱理而高而虚空,故无色无形,地俱理而厚而有质,故有色有形,有色有形之质而依于气,气依于无形无色之理,此理天之命也,东方虚空,西南北方,四维上下虚空,于有理,故统摄万汇,皆有天命之妙用,此命在天曰理,赋人曰性,故曰天命之谓性,而人受命降生,本是至善,无一点之杂,故上古人人有道,率性自然,至今六万多年,转而又转,受前生之无明,而至今生之老死,由无明之因而降生受命之时禀气而发生作用,种了不解轮回之种子,故人有吉有凶,有善有恶,良莠不齐,此后天之合也,此乃无明乃至老死之过程,而缘于气天之气,则是因果之由来。

夫天命之性,乃本然之理无杂,其理流行大地,仗大地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终始,其理动变而有常,故天行健,有健故可以自强不息。

夫二五相交,三五凝结者天命也,二五之精,如无三五之理,万物不生,生生不息,二五之精,其中有气,其气其中有理,此理是天命,三五也。河图洛书,阴仪,阳仪,四象八卦之形成,欲界,色界,无色界,春夏秋冬,万有之变化,皆由此而出,智愚钝贀,寿夭穷通,由人之无明缘于万有之变化,至成老死。

天命之性无极之真,人之纯善是理之扬,是理发扬故五行顺生,无极不老,周于人身,至诚不息,黄中能通理,理气象,天地人,各正其位,一贯天堂人间,其正命而行,娑婆佛国,赖此天命之流行也。

 

本堂白阳护法真君 陈降

正直无私万事昌  主行公道圣心扬

席间瑞气挥鸾笔  陈布圣音可解殃

本堂自开始著书至今,各生每有虔诚效劳,愿日后勿违初志继续完成此书,今宵聘修化社信善堂清水祖师到堂,诸生排班接驾,余退。

 

修化社信善堂清水祖师 陈降

修身劝世挽颓风  辉煌紫气聚圣堂

化开蔽塞明自性  不偏不易合中庸

社会安乐须一理  宣扬正道振儒宗

信心不移黄中贯  合力同心化大同

善地启开主人见  先知先觉毋蒙眬

堂中太和佛性住  神仙圣佛赖此道

清心诚意扬正理  路径指明主人翁

水天一色似明镜  色相除尽四大空

祖传木铎黎民效  道德不泯永留芳

师道无亏总皈一  自性如如积善功

陈述几句相嘉勉  愿汝勤修不老翁

降笔自愧无佳作  动静菩提十字堂

至圣儒宗千古流  先师教化纲常修

功垂万世称师表  为化群生列国游

杏坛桃李满天下  一贯真传大德求

木铎醒人化世宇  长存圣迹永留芳

述孔夫子与天命

夫孔夫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氏,今之山东曲阜县,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至今二千五百多年矣,父叔梁纥早故,自幼得母之家教,且其为水精子之转生,故能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父。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至十五岁便立志求学,其能成就者,是其能学而时习之,其在四书之言论均是孔夫子一生过程中证实,而教于弟子,故学而第一之中,便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之言说,及其主忠信,益友损友之论,过错之说,“过则勿惮改”等等,皆是其求学时之证实,而后教之于弟子也。

因此孔夫子至于三十岁便可立志行道了,处事就有一个不变的原则,确定了人生非走一个“道”字不可,便开始寻道了,到了四十岁不疑不惑的体会到大道的真诠,宇宙的原则,有形无形的原理,甚至任何细微,不可言不可道的妙理,通通的了解了。

到了五十岁时柱下问礼得到老子的印证,而受了天之明命,删诗书,定礼乐,以至作春秋,传一贯真传于颜渊,曾子而至子思孟子,而留四书之典范,以作未来作为白阳之经书了。

至于六十而耳顺者,自十五岁求学至七十二岁之归空之过程六十年间,尽管人家,说什么话,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毫不动心,不生气,不怨恨,心里能够平平静静的接受的。

至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出生至归空七十二年间,心之动静,皆由天心所发,没有作出一点不规矩的事情出来,因为孔夫子自十五岁之前,得母之好家教前生又是水精子,前后没有不良坏种子作来生的无明,故一生七十二之中间,皆能自由从心所发,而不超过天理范围,故最终方能成为大成至圣先师了。

 

护法堂保生大帝 孙降

保护黎民固善根  生生化化为人勤

大中至理通天窍  帝德皇恩涤俗尘

今宵九天司命真君到堂欲述人生真谛,愿诸善信勿失礼仪,排班接驾,余退。

 

九天司命真君 张降

九气清风摒品竞  正道无私秉权衡

天降一策仁者得  得指拳拳表虔诚

司居北斗乾坤地  三畏九思认理明

命中秀气天理在  固然常寂如水清

真性圆陀无私欲  坚志修道复性灵

君德无亏善子度  修身立德向前行

张篇警世开觉路  护法心灯接原灵

笔挥粗理言句劣  隐有珠玑须究精

论人生真谛

咳!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宿夕青云志,蹉跎一老翁,莫笑他人老,终思烦到老,马知万里速,云世不及尧,人间求足无时足,天上算多一字多,千算万算不如天一画,莫非一之大,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灵,人得一以圣,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万物生化,皆一之妙用,“天”字则“一”之“大”,“土”字上下皆一,上“一”得天之气,下“一”地之气,“1”天理一贯成为“土”,“土”者中央戊己,戊己“土”得“一”则“王”,人之性也,明师一点“、”其主人现矣,此主人是大地众生见性之主人翁,本来纯善,则有理走遍天下,不得一点“、”,主人不现,无理寸步难行,自古圣人作字,象形作字,字字含意,包罗万象,流传至今。

人之灵性皆得天之理,此理至大至刚,至虚,至静,至神,至明,至尊,至圣,故儒所学,为“学而第一”作为学之始,不学无知,诚可知也。

孔夫子勉励大众,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于求之者也,古是什么,是古道上有“十”字下有“口”字,此古之道悟之其理无穷,天下有学而未能成者、未有不学而能成者,故古如是吾人今也不得不黾,勉步圣贤之后尘,自有光明之可见,圣人之言,如日月之中天,人之升,皆以践迹圣人之步履,人之坠,则步愚人之行事,关键出于人之心,能找出人生之真谛,或者不能而已矣。

人得天赋之命而谓性,该何行事可达人生之真谛,试思世道昏沉,是人心之自昧,着迷流浪生死孽海之中不识生乃死之源,死乃生之根,轮回六道转变不停,故须寻回人生本源,达乎人生真谛,本源者,天命之性,欲率本源之性,当晓知其止处,至善之地,否则盲修瞎炼,自以为行善是道,不知天地之根,失乎人之真谛也。

古圣曰、能知一二三则可学神仙,天地万事万汇,从一而始,至于九,归于,复始为一,天地间无一之动,怎可知之妙,故一为体,三为用,由三继而至九辗转盘算,三之中有一二,知到三者,天地万物无有不尽知者也。

天地真理三百六十度,度度玄奥无穷,无穷之理周于人生一身,由一而九归其“”,又复始,中医诊脉亦以三部九头可察阴阳之虚实,由一而三,三而九,浮中沉,寸关尺,三部各三按而察之则可知其人各脏是否有疚,故天地不失其度,人亦不可失其度,度不失则有规,合行事之矩,规矩不紊,真谛不失也。

天地循环之理,一周身悟可知也,万物合乎人身,各应其度,五行顺其生,生克有制,犹如,居诸迭运,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顺乎天理,人与天地合,三才不失其位,在佛慈悲,在儒忠恕,在道感应,皆是不失其位之故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天地定理,君子守其谛、以和其定理而可知远,天地循其理,故能高明博厚,人能循其理,则可致远成圣成佛。

一切万汇由天,天能胜人,而人怎胜天,是可学天,该尽人事以效天命,天地旋转万古不息,人生亦可攸攸长存,万世不朽,方合人生之真谛也。

 

本堂观佛祖 廖降

观看人间祸劫延  音声震动九重天

佛神仙圣凡人做  祖指玄关三六传

今宵清虚府昭烈大帝降临本堂,诸生排班迎接,余退。

 

清虚府昭烈大帝 降

清风明月降临堂  虚实伪真悟性空

府内藏玄无二法  昭光映彻三期宗

烈盟当记桃园迹  大慈大悲莫怕惶

帝德巍峨多得福  降鸾济世挽颓风

又诗

护道三期化俗尘  法则无畏三施臻

心思无恶修身子  灯照人间度众真

天上天下求道好  灯光指引善良人

著书立说行功果  造就金篇化迷律

灯光照耀  修子诚虔  著书立说  普化大千

不争名利  道气参天  大限时刻  消遥无边

聊陈几句  参赞金篇  矢志不怠  道运绵绵

论谈人生

夫人之生也,万有动物之中,最为殊胜,为万物之灵,高贵无比,其五官百骸之聪明,较诸一切生物,有过而无不及,孝经云:天地之性,惟人为贵,其贵为万物之灵之外,俱有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及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可云是万善俱备,惟人也。

人仁也,其天地之德也,阴阳之交,鬼神之会,秉五行之宿气,故有仁义礼智信,其谓万灵之首,非一切异类之可及,即在于此。

人之异于它者,有苦有乐,有善有恶,此乃秉后天之气,非原来之天德,思想敏捷能干,启发原来之天德,是诸佛菩萨所之由径,人类修行,修六度万行,是弃其苦乐及善恶之心,乃是恢复本来之面目,人之成道,是重回本来之体在,非由外来之成也。

人之修道,须弃其善恶之心,不足补之,有余者损之,虽有牺牲,乐在其中,以众生之心相比,虽无诸天之乐,亦少三涂之苦,实则修道子其有特殊之好处也。古人云:诸天耽乐,修芦方慎。地狱沉休,愁愁之苦。鸟兽怀戒,戒之悲,可以整心虑趣。菩提者惟人道之为臻耳。是人之仁,人本仁,是与异众有特别之处,而人以糊糊涂涂而过一生,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而不明生有何义,死有何哀,故欲发大胜心探讨人生奥妙,方不负今生之为人也。

人类之价值,是知与不知,智与不智之分别,圣仙佛神,均是人也,是知智之与凡夫之不同,凡夫徒丧光阴,惟利是图,迼成轮回种子,及浩劫之由来,是故人类最高之思想,莫过修道寻回本来之面目,与圣仙佛神之同在也。

夫人类之受生,是以因缘之果报,起于惑业苦,演变于如佛之所言,十二因缘,由无明乃至老死,轮回不息,乃是人生之一切善恶业因,皆由无明之念也。

无明之惑而造业,由业而结果即是苦,众生无明之心不去,谁能逃过因果之苦乐,实则科学家亦不能否认,实有因果之定律也。

不思议,业力虽远而必常牵果报,成熟之时,欲避难脱,试思因果之牵连,以致人类之富贵贫贱不均,谁不思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只因业力所拘而不能如愿,借引佛家所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不谬也。

世人应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未有有因而无其果,亦无无因而得其果,故众生同于莳种所得之结果,汝自莳之,亦自食之,由此便知人生之一切富贵贫贱,顺逆寿夭穷通等等,莫非是自作自受,非神之滥加祸福,更非天之不公也。

是诸佛能明斯理,是诸圣能透其中,以道为中心思想教诸世人,慎勿造因,有因必有果,决不能免,业力所造其结果,谁也不能转,除非悟道成佛仙,终须必由其因而果报。

孔夫子叹颜回之短命,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云,又对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乎,回云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由此之“命矣夫”之言,足见一切皆是因果之相成,莫非是命也。

至于人类受生,由因果之相成立命,故须立志造好因结好果,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佛因结佛果,诚不谬也,故人无业而身自安。

今引述论语一段,可晓圣贤之有差别,“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究其三者所言,其志虽有不同,其实是圣贤之有差别耳。

子路虽欲较人为侵,而不脱凡俗之心,倘有敝之而无憾之心,虽善而不达圣域,颜渊之愿无伐善,无施劳,与佛相比较,实有菩萨之境界,夫子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实有世人称为至圣而无憾。

夫子之三言,以达世界之大同,安之,信之,怀之,各无所争,人间天堂,娑婆佛国,世界大同,同于此。故人之立志是成道之方针,观音菩萨,发七十二大愿,普贤菩萨之宏愿,地藏菩萨之度尽地狱鬼魂之大愿而自己成道,今宵述此一段,愿世人修道心要坚定,立大志发宏,愿修之行之,必有乐果也。余退。

 

本堂保生大帝 孙降

护道启蒙用尽心  法施世宇三期今

心思端正善功积  灯烁光明照道亲

现刻昭烈大帝驾到,各生勿失礼仪迎接,余退。

 

昭烈大帝 降

依乎大道心常清  悟本勤修法偈明

富贵贪求幻梦景  心无自私脱尘情

诸恶莫作回头悟  众善奉行性心明

静坐当思自己过  闲谈莫说他人非

遇害当思解冤孽  谤毁勿妒消罪愆

克己利人修身法  致乎中和善道行

谈缘份

夫缘与份者,遇则有缘,得则有份,有遇有得则有缘份,求道则与佛有缘,成道则有果位之份,得道四难,得之则有缘,修之行之功果圆满,仙佛有份,故愿修道士,遇缘不可失份,失者枉生三期人生。

世人求道不能诚修者,皆因妄想之所牵缠,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现,以致绝缘失份,惜哉!惜哉。今之修道,为修福德,为增加智慧,为将来之成佛,为自己之超生了死,试思此非妄想是啥!

凡夫之妄想心,求福德智慧,多财多福,多寿多子,而修道士之妄想乃欲成圣成佛,不知自然天理,欲心有所得,便有所失,故修道士须去其妄想之心,无条件救人群,度众生,方有成佛圣之份。

孟子曰:“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子于大舜见之矣”。

人之不能成道者妄想所蔽于心,犹人少则有思慕父母之心,长大了则慕少艾,妻子之心,在于一生当中,至齿不变者,孟夫子所云:惟有大舜,其余淋淋总总之众生,渺渺茫茫之世界,皆只是妻儿之恩爱名利,物质之犹陷污泥之中而不能自拔。

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人心虽时代而变化,以着妄想而失缘失份。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犹戏法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不论何出戏,至于妄想戏荣者皆成空,虽一时可得苟且之乐,亦难上生老病死之虑,所谓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试思,金玉满堂,难免无死,千般富贵,无常一到,万事皆休,惟有修行一途,息妄想,念真经,早登彼岸,方不枉此生。

人应知妄想,恩爱,金钱,都是枷锁,人之不能解脱者,皆被上述几点而枷锁,人为金钱死,为恩爱枷,为妄想锁,造业随身,试思一生造孽空劳自苦,到头还是一场空空,岂非作茧自缚。

一舨人一生当中,从读书习艺,以至成家立业,空过一生,至于老,白发苍苍,眼不明视,耳不聪听,方觉修行之宝贵,实为较晚矣,不如越少越好,多立功德,早见弥陀。

总之人在未悟之前,胸腔热血,只不过全在名利地位之着想,浮乐之追求,将来一途只是三恶道轮转而已,何不早觅天道,脱离生死,一结佛缘,二结佛果,是缘也。

 

驰聘神五府千岁同降

好事多磨日日新  修心养性答天恩

三期末运多佳日  一指禅功了俗尘

今宵幽冥教主地藏古佛到堂,诸生排班接驾,余退。

 

地藏古佛 降

地久天长日月新  藏修道果凭诚心

古圣妙玄一指点  佛缘不泯种善根

其二

护法诸生脱苦尘  天恩地德莫忘凭

心灯导引超三界  灯耀宇寰拯世人

其三

居诸迭运照凡尘  世事纷纷总苦辛

地狱天堂任尔选  只凭善恶分假真

其四

欢闻宫内着金篇  受聘登鸾述善言

修道若无得一指  君怎样不登天

其五

堂中玉诏照高真  挥笔著书阐一臻

盖世文章不得理  五行不越凡夫身

述修身行德第一步

夫天道自然之理,善者得其昌,恶者遭其殃,乃人事所不能改者也,人虽知德不孤必有邻,但人心不古,却不履正道,而行邪径,沉溺苦海之中,而红尘纷纷不能自拔,人间之富与贵是人之欲也,贫与贱而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去也。

昌与殃之赏罚虽云出于天,而实是由已之造化,天乃持其公道而已,人间之法律亦然,虽云法院之判刑,其实是人之自违法律,法是持其公道罚恶而已,而莫不由己之作者也。

是故修道之人,常以戒其不睹不闻之地,慎其独处,养性事天,而后可以行德,常存战战兢兢之心,惟恐不及,惟恐不能,先以君子而后学圣贤,方能立命,而留万世之馨。

行德第一步,须先明其体,而后建用,因德无道不能独生独立,道无德不能显其体,欲明本体,须先求明师之指点,否则犹梁武帝之造桥塔寺,达摩谓其无功德,大学所云:“知止”,知其止处方有定向,不论作何事须先明其体,方可达用,世人谓人作善就好,何必求道,谬也,行善所种,是结个福报而已,不可算为德,德乃由本体自然生发之行为,勉强而为名而已,乃本平平庸庸自然行为,欲知德之妙处,非求道之人不能知,今之世,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以致视道德如敝履瓦砾,只知为名为利,惜哉。

三期末劫,佛魔并降,佛以渡众生为怀,魔以乱道为心,两相对立,佛降世牺牲财产护道,魔降世拼生命乱修道心,致修道士无可择从,修道好,可惜娇妻美妾更好,神仙好,可惜名利地位更好,能得识透人间苦海,诚以修持者,寥若晨星,虽求道者众,真修道者寡也。

吾地藏古佛,用尽心机,意欲度尽鬼魂,却是愈度鬼魂愈多,因为人间世人,不知地狱之苦,自甘作恶坠入地狱,在此末运定盘年间,在不能求道修身行德者,天地人三盘既定,再无机会也。

世人应知,人之躯壳虽死,而灵魂不亡,由人在世所造之因,结果定盘,世间富贵荣华,一死则了,惟善恶二业,身虽死而业不能了,终受业力报应。

文昌夫子之成,乃一十七世为事,未尝虐民,救民,济民,悯人,是以其诚之得,故德不可不行,道不可不修,恶不可不弃,弃恶从善,可以进德,可以暂次脱苦海,而可解厄也。

当今之世,灾祸频频,又加之瘟疫,无非因人于不正逆天而行,而自造之结果耳,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诚不谬也。

世间本无事,惟人自乱之,人本无事,惟心自扰之,上下交争利,怎使人间安静,此祸非人所造是什么,大学云:「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曾子之言可为殷鉴。

现今之世,欲求徒治之方,当尤道德作为根本,人人求道,行德为务,人人依乎本然之行为,自然立命,大同世界,指日可期,大学之“在明明德”、“在亲,在止于至善”,达到至善,则大同世界,尧天舜日,则在于此,愿人间善信,共勉修道行功立德,第一求道,修道,第二立德,内圣外王臻矣。

 

本堂主席 陈降

加强心志宣真宗  一贯圆融天理通

不倦无亏道赳远  明心见性启迷蒙

竿头百尺须加励  立德行功士气昂

互挽白期末运劫  瑞祥紫气涤尘红

今宵酆都大帝到堂,诸生接驾,余退。

 

酆都大帝 降

护身当要省察思  君子学道毋遁私

法雨普施求道子  修身养性惟德殊

心地光明浩然气  寡欲放下可明儒

灯光照射四海耀  一贯天舟把道扶

高才积德感疏惶  寡欲修心遵五常

雄风济世期复古  颁书缴旨化汪洋

聚众著书金玉律  贵在神人日夜忙

星辰如能空色相  二九十八路长长

宫堂巍巍乾坤纳  绿水波光映影塘

护木森森钦萼翠  松柏雪下耐寒霜

法华经度三千子  五千道德赖宣扬

堂窗几载奇功绩  巩固三花鼎聚祥

著书立说无雅赞  维新世态感凄凉

造功运化灵山坐  太极两仪悟阴阳

天命之性在君躬  中庸一贯习研详

灯光飘拂何能定  同传玄机仁义扬

颁挽乾坤尘浊化  干戈不起不逞强

书成咏日千秋典  文史题编一贯章

济度群黎登觉路  人人问道守伦常

世风复古三阳泰  儒道重光万八长

述人心与环境

人生之环境混杂,而蕴藏着无穷矛盾与种种之谜,以致人生莫辨清浊是非,造出种种春蚕作茧自缚之枷锁,故不能解脱,使人生危危而不安,是人心之贪欲,造成混浊之环境,失去自主之主宰,茫茫人海而不知其所措者也。

佛家之立说,“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既是如此,人人都有心,何不曰人即是佛,人本可曰佛,孟子亦云:“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之心既有仁,可见人心本善,与佛无异,佛曰:“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因物欲之蔽而已矣。

众生失却本心,迷着物质,随波逐浪,被环境所支配,而生贪念,由贪念之心造出环境,循环不休,环境不顺便起憎恨心,前念未息,后念又起,念念不断自造至不能自拔之地狱轮回因果,皆为心不能自主之故也。

人之生于物质世界之中,生于斯,死于斯,迷迷糊糊,醉生梦死,是人不能自现本心之故也。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者一曰:“理性佛心”,二曰:“气性善心”,三曰:“质性恶心”,人何不择其理性佛心为师耳,何不改其气质之心耳。

理性佛心,本体自在,逍遥无虑,而人多溺苦海者何以故,只因被环境所转,迷着文明,自以为科学是最高理想,不知佛学之深奥,是脱离一切物质之最高境界,科学只不过是人类追求享受一种环境而已,岂不知佛家之空寂境界是何等之安乐。

人之心起于性,性起于天,天起于道,道者至虚至灵无声无臭,无体物之可比,惟有学道,涤除妄想之系缚,否则自心难识,不识本心,万劫不成,心与性本为一体,性乃天命之赋,纯善而无为,流于作用曰心,故其作用不改其初,则是佛心,此心觉照万事,虽愚即智,所谓大智若愚。

众生之心,虽见其智,其实亦是愚昧之行为,全用人心之作,虽善亦着,此心是气质之心,同于告子可善可恶之心,众生未见心,则流露气质之心,是是非非,环境被为此心之污染,为涤除此心,佛教人“明心”,儒教人“正心”,道教人“炼心”,三教之立说之立说,莫非为此之心,此“心”佛曰:佛心,道曰:道心,儒曰:良心,三教圣人之传正法,惟此心也,故修道不离心,离心无道可修,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愿三期修道士,人同此心,惟佛能显本心,而众生不能,佛与众生,为此之不同而已,能放下万缘,不执不着,不贪不迷,不嗔不恨,不嫉不妒,不欺不瞒,万境以无条件利人之心,而自如如之自然是也。

 

本堂副主席保生大帝 孙降

碌碌劳劳几月天  辛辛苦苦寸心坚

继继续续无间断  夜夜忙忙乐绵绵

现刻孚佑帝君到,接驾,余退。

 

南宫孚佑帝君 降

修身务本觅根源  二五相交妙合玄

知止可行真大道  贯通一理透上天

高接云天日月肩  雄风虎威气和平

聚精会神修天爵  星披月戴迈前程

宫中参悟玄机契  护境晨昏浊澄清

法筏善乘晓者宝  堂中真人当究明

着竣金篇匡天道  造就功德道长耕

新民至善圣佛理  书中玄妙步峥嵘

护佑黎庶神威显  法雨共施接云城

心坚不二勤积德  灯光照耀玄中宫

颁成寰界修道福  书篇玉律效天庭

济世公道扶圣道  世人返本现真形

赞声六合齐欣祝  笔句虽俗意精英

留语劣劣天机意  念言竭尽表微诚

论天道修持与功夫

夫天道之修持,未极自然,因失自然故有功夫,天命之性人人俱有,率其性即人道达,人道达则天道成,何来之修持与功夫,本不必修持,不必功夫,人心本善,佣人自扰,生种种心,久而久之,不见真心,故有修持与功夫。

道本固有,上天降道来意者何,虽名降道,是降命而已,是明师承命下凡,救劫救人心耳。

无师不说性,“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理深奥,虽人各自俱有,无师之指点,凡夫难识,故无师不说性,性者圣也,其理纯善,不杂不浊,挥然一身,流之于用,则圣也。

五教立说虽异,莫非为此性理之立言,言天道之修持,未达天理之心境,故有功夫,犹如过江渡河,筏者法也,到彼岸筏应舍,达其天心,法尚应舍,佛家:无住,是寂灭。道学:无为,是虚灵不昧。儒门: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故五教圣人,应时而起,莫非为迷途人指示明路,会人拨散云雾,削除障碍,备资明圣之复初而已,故圣人之立说,即是救世之宝筏,佛之出世论,儒之入世说,名词上互异,其实理则无差,佛之出世,无入世之修,何能出世,儒之入世,无出世之达,入世何用,是先后作用而已,此同于老子之“有之以为利,无以为用”也,建筑房屋,入世犹地基,出世犹砖墙屋顶,二者本属一体,出世不离乎入世,入世不离乎出世。

时至三期末会,世风日下,惟一能挽转颓风,脱劫避灾,先天大道是惟一不二法门,孔子云:“谁能出不由户,何其由斯道也”,又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天道之修持与功夫,内圣则是修养内心,不起妄想邪见,恢复自性之本体,外王则是各行各业,贡献社会,服务人群,无条件去做,一切合乎理则可合乎修持之功夫,内圣是天命之谓性,外王是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亦云:修已是内圣,度人是外王,三期末运,各人罪孽深重,只修内圣,不行外王,修道不能成,故须先行外王,外王圆满,内圣自成,此圆满二字意义深奥,如何行外王才能达到圆满,无条件去行外功,才能圆满,同于佛之妙行无住。

总之修道也者,内是修已,修心养性,不作非理事,依乎天理,外者济世渡人,内外合一,内心无妄想,外行无条件,是修道之不二法门

 

本堂济公活佛 何降

济生超越惟金刚  刚不坏身天下公

公正无私天理在  在明明德性复活

活泼玄机玲珑性  性天十字寻明佛

佛界奥妙先天窍  窍中主人心灯存

现刻清虚道人驾到,接驾,余退。

 

清虚道人到

清净心身修道真  虚灵不昧超凡尘

道家玄妙混元窍  人世浮云苦又辛

又诗

祥光万道圣堂前  降落云端着造篇

彻吾真空生死了  心中无杂学神仙

又诗

修身学道学光明  是是非非须认清

公正自心存天理  超生了死上苍登

述知止而后有定(修身学道须知性心止处)

夫修道须知止处方能不失定向,是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甚至修道该站在什么地方,该行什么事,则能修身,修身学道须知心性,也就是知止而后方有定向。夫道者性之根也,性者心之根心,知其心性止处则知止,知止心不乱,不乱则定,定而后静安虑得,至于得,得则大道达,心性止处明矣。

三界之妙理性心也,心之妙虚灵知觉,一而己矣,心本无形,一而似有形,由无形之动而生一,由一而俱众理方能应万事,故一是大道由无形而有形输轴重心,由无极而太极之真理,故修道欲知其心性止处,须访明师指点一理,犹孔夫子之传道,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子出门人问之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

性心之本源,本来俱足,诸理无缺,无欠无余,无须外求,随用自在,是欲之蔽,情之牵,爱之缠,以致蔽了一理之本真,得一指是求其知而己,修身立德,复其一理之被蔽而己,故儒有“存心养性”之说,道有“修心炼性”之语,释有“明心见性”之言,可知修道离心之外无道,尽是左道旁门。

佛曰“万法惟心”,六祖曰“不识此心,学法无益”,人都是随心而应万事,何不体会从本体上觅求本心,而复本来之面目。

心者有三,道心、人心、血心,道心则理性之作用,人人俱有之本来面目,流于用则自己本然之行为,儒曰“良心”,有良心方有良知,由良知方能有良能之作用,良能即是纯然至善,大公无私之行为,儒曰,天命之谓性,道曰:谷神,佛曰:妙明本心,皆指此。

人心者有善有恶之心,此善非云人人俱有之本然行为,此恶亦非万恶不赦之大恶,是善中有恶之义,虽有行善而心有着,不能挥然一理,乃有为之善事,沽名钓誉之心,为名声地位之有为善事,在修道而言是为成佛,为自己之超生了死,所行之善事,非由自性生发之性功,此乃人心之作用。

血心者,纯恶而无善,与道心相背,自私自利,不管他人生死,最凄惨恶毒之心,又云血心者指血肉之心,是说居于脏腑为后天生血主理官脏之心,气在则运,气尽随绝,是人身之血肉心也。

心者微妙无穷,佛曰:“真心一个字,十人九不明,不悟本来性,万劫难超生”,修道人岂可含糊而不体悟乎,天地定理,至清者神,至浊者鬼,清浊相混者人,不谬也。

世人迷真逐妄,固执己见,自专自大,谤圣道为迷信,不识天地日月星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之理,究谁为之耶。

科学愈发达,愈证明道学之昌明,反而说迷信,岂不知是说者自己之迷信,天地定理,万古至今不能移,圣人立说,依乎定理,与天地同体,日月并光,谁都不能改,试思居诸迭运,日出月落,万载一日无差,谁说无道。

奉劝世人,生于今日科学发达之时机,须立信心,悟道修身,方是正途,试思:舍凡情则父母妻子受饿,舍道德者则落空一生,须知三期性理,真天大道,中不偏庸不易,是归根复命之真天道,青阳已过,红阳又止,白阳应运之时机,弥勒古佛掌天盘,天真二佛并肩承运道盘,办理末后一着,天旨三界神圣仙佛,协助正宗,使三期大道心法重光,直指人心,真传直授庶民小子,是天之意,同时修罗魔众,应时考道,转世为人者为人身魔鬼,亦有藉神名义,设神坛惑众,考退修道士,修道士宜各慎之,凡是诽谤大道真理者皆是魔眷属,修道士稍有不小心,落入考场圈内,难能自拔,戒之慎之。

现今三期普度收圆之期,龙华之会科选拔,正当此运,失时机者枉得人身。

愚人修福,智士行善,修桥造路,施舍济贫,乃得来生之福,此乃枝叶,定轮回中之种子,惟能求天道,体天心,尽我性中固有,戒除一切外来之诱惑,断除妄想邪见,内心无妄,外行圆满无着,至诚不息,方可臻天道而达龙华。

修道之人,念头一动,人身鬼神俱全,善者神念,恶者鬼念,正为天堂,邪为地狱,善恶两忘,邪正不思仙佛梯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为性之本体,有志于道者勿轻忽人生,好好把握三期时机,正法当兴之时。

惟今万教归一,儒门礼仪,道家功夫,佛陀皈戒,内功修炼,外功培德,人道天道两不缺,父子同堂,妻子同家,入世出世齐全,超越古今,乃是三期之修道法门。

人心本无事,佣人自扰之,放下人心,人心正天心则正,然后弃其正,无正无邪复回自然,重见天心,而不着天心,知止于斯,定向于斯。

 

养性堂代天巡狩 白降

克明峻德惟修身  梓里仙乡十字真

化众须知先正已  匡扶大道造儒林

修成功果居天上  了断凡情脱俗尘

道本自然性本善  玄关开启会真人

今宵雷霆普化天尊驾到,迎接为要。余退。

 

雷霆普化天尊 降

雷声霹雳震天空  得令秋风沐迷童

霆绕圣堂添喜色  护法殿中正气昂

普度三曹收圆事  日月轮转拯愚朦

化解恩怨开觉路  了却生死上天堂

天阙鸿门一指点  宣扬正理三宝通

尊敬仙佛效神圣  挽转颓风立勋功

留芳万古惟善迹  逞强称能一场空

笔挥鸾文劝世众  放下万缘立奇功

述天道与人身关系

夫天道者天之明命也,赋之于人身,曰性,人之性得于天,故可与天地并立于三才之一也。

人本俱有天之明命,因为轮转于生死之中,久而久之,不知天之高,地之厚之真理,更不知生死之根本,故有轮转,“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在生生死死轮转不停,愈迷愈深,窜入迷途牢笼,而不能自解,以致本有天性之明命,陷于太极迷阵之中,故谓不知天高地厚。

人之性,既是天之明命,那就是道与人身之关系,皆极不可须臾离,因此君子之修道,是死守善道,忧道不忧贫,故颜子得之“拳拳服膺”,曾子得之则“吾日三省吾身”,以恐失道也。

然道与人间有何关系,人间乃万汇生存之共同剧场,为人类者前世因果上天堂之不足,下地狱有余,故转为人生,再来人间做一番磨炼,而后三期定盘,所谓人间即是炼狱。

人之性出于天之明命,故曰人之初善本善,性相近,落后天之习相远,故性乃迁也,天降大道,乃欲挽回性乃迁,使其返复本然之善。

人之性,本极自然,为何人多不识,只因情欲所蔽,物质所迷,虽天降大道,世人闻真传者相当不少,仙佛为挽转末劫人心,用尽心机,而人闻者犹马耳东风,古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世人应如,天堂之路,非空谈可以达到,善讲不如善做,真实地去做,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人之修道,乃欲达到上清境界,方可以上天堂,天堂乃清净境界,人心不净,怎么生存在天堂,曰:天堂无污秽之仙佛,修道士如能悟此理者可以修道。

道家理论亦然,乾卦三连,坤卦六断,乃为纯阳纯阴,干失中爻而摄于阴,阴失中爻而摄于阳,故纯阳变为离卦,纯坤变为坎卦,离与坎乃后天之阳与阴,故道家之抽坎填离,抽爻换象,即使其返回乾坤本位,能使乾坤返回正位,即道成矣。

道家之降龙伏虎设,说词其繁,其实不离制杂念,伏淫念,青龙白虎,龙居肝木,三魂之说,虎居肺金,七魄之说,三魂七魄不摇,二念降伏,乾坤泰然自在,自性如如是。

三华则精气神,炼精则七魄不动,化气则三魂不摇,三魂七魄归位,即龙虎降伏,所谓精满不思淫而化为气,气满不动心,化为神,神满化虚,虚妙之道,泰然自在,神仙之地达矣。

三教之立说,各有不同,归门之道却无二门,贤关圣域,无极理天,西方极乐,是人心之一念,分别于达与不达而已,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人心有善恶,故人间,恶少善多,上天堂,善少恶多,下地狱,自古不易之定理,仙佛圣贤,是人间导师而已,引导人修道立功德,去浊而留清,舍恶而从善,上天堂下地狱,全赖世人修与不修,行与不行也。

愿世人速觅真道,找明师指点玄关正位,了解人性自然之体,使其恢复本来面目,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请问,戏罢锣鼓毕,何处是吾家,慎哉!慎哉!

 

本堂副主席保生大帝 孙降

副理鸾堂协三期  主宾同助聘神祇

席前排足茶花果  各有善心庄礼仪

今宵万国教主天然古佛到堂,诸善信勿失礼仪,迎接为要。余退。

 

万国教主三期导师天然古佛 降

高悬玉旨着造金篇  雄山秀气协助天然

聚善积功灵光显耀  星辉瑞气古道腾前

宫殿庄严神明显赫  护道卫法功德无边

法筏到岸普照寰宇  堂中焕彩道心相连

著书立说颓风挽转  造福三期度人鬼仙

护善佑德天理公道  法施人间广结善缘

心地光明以道阐教  灯光普照末运坤干

神人尽责无偏一贯  人力财力三施行焉

合作无间启开文运  力挽人心化大同年

同协三曹普度九二  登上法船开往理天

彼岸极乐末后一着  岸证神仙享万八年

天然古佛赞

 

本堂副主席保生大帝 降

保佑善真学圣贤  生生有道不徇偏

大同世界三期运  帝德慈心挽末年

今宵着造佳期,特聘南屏佛祖莅堂,诸生庄严接驾。余退。

 

南屏导师 张降

叹世道(训文)

白阳世兮白阳天  白阳会中选佛仙

凭天命兮修道虔  一个一个上理天

改过行功之前愆  忏悔立愿效圣贤

真佛子万万千千  倒装下凡挽末年

哈哈

什么是功什么是过 性中无过即是功

什么是愿什么是了 愿了性圆与佛同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真假悟透万法空

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正邪打却现灵光

什么是前什么是后 前后相随一贯通

什么是师什么是徒 师徒道继化迷童

什么是长什么是幼 长幼有序把道宏

什么是始什么是终 有始有终办末冬

为师观看世间事  不知从何说起心乱纷纷

道盘万变是心变  前变后变是究研失精纯

凡事由己不由人  严于责己宽待人受人尊

真真假假须看穿  真假莫辨糊涂过神智昏

迷迷朦朦光阴瞬息 误前程误己误人万千千

岂可失去三期佳运 欺人欺圣欺神欺佛欺天

纲常伦理抛弃不顾 有朝一日丧黄泉泪涟涟

丈势霸权奇巧用计 地狱册上姓名丝毫不偏

忘了天律违了佛规 背道逆师时间到下苦渊

老前辈  把道权 昏头昏脑误了三期坤干

立了愿  再立愿 往年前年今年全无改变

违了愿  犯了愿 违了再违犯再犯万千千

金刚经  良心经 盲修瞎炼怎超生

谁是佛  谁是魔 佛魔分判自心明

南屏法  度群生 只靠一本良心经

前后辈  一贯通 财施法施无畏行

三六圣  四八贤 只在南屏一指虔

真施舍  苦熬煎 行功立德白阳仙

立愿表白上天记  到头时来莫怨天

各人自有天命职  不愧皇天见师颜

讲五经  说四书 从起事未不如知

教后学  按经行 自己不可行愚痴

前后辈  要认清 仙佛慈悲按序行

超生死  上一庭 证佛仙解脱众生

前后相谬心嗔忿  拉着后学地狱游

勿说是非心端正  立杆见影可同修

真理不二何须说  玄关法门应白秋

真施舍  真所得 龙华会上乐悠悠

今宵粗言胡乱谈  忠言逆耳苦人烦

那知苦口是良药  别离诸贤返理天

盼尔修  乐无边 龙华会上选圣贤

再相见  乐无边 龙华会上会圣贤

 

白阳护法真君 陈降

梅花艳放有时机  著书立说合天时

聚星宫中人仰圣  护法心灯焕光熙

神人合一颓风挽  道德谆谆陋俗移

明师一指寻根本  修身立德返瑶池

本堂自奉旨着造新书以来,诸生虔诚,合作无间,乃诸生善心济世之表现,后日必有好果也。

今宵桓侯大帝驾到,各生勿失礼仪接驾为要。余退。

 

白阳天盘法律主桓侯大帝 降

誉荣领旨造天灯  立德行功表至诚

柳笔旋挥劝世众  诗词歌赋启心恒

护法传真玄机悟  心灯光明合斯期

白阳普渡九二众  同登道岸返瑶池

修道堪受风霜雨  志抱三畏九思行

护法心灯四科成  继往开来宗心灯

修道莫畏前途苦  一心一意化大千

完成大业大同世  普度收圆成圣贤

历尽风霜志气固  勿懈勿怠培人才

堂光赫赫威严震  聚星立德感天阶

人生与梦(人生与灵魂)

顺治皇帝出家诗云:“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以后我是谁,长大成人方知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亦无烦恼亦无悲”。

人生在世犹死与梦之变幻,糊糊涂涂过了一生,犹梦也,始终之堙,出生之日开始,渐渐一步一步的往死的路去,活一日生命就少了一日,为何人生不能握此机会,好好创造自己的前程,不要看世间是几十载的光阴,人死了,灵魂不死,世间是物质世界,离了人世,假躯没了,到了灵魂无形世界,是换个世界住下去而已,不是死了就没了,这一点学佛之关键即在于此了。

对人生与灵魂之学,今世哲学家,灵魂学家,科学家,有趣的,好奇心的,不断的研究,究竟死与生与梦有何不同,也就是灵性与人身的关系,有什么微妙的作用,却是用此短短人生几十春秋,以有形之肉眼,及后天凡想,欲完全了解微妙莫测之灵魂,及无形世界的奥秘,是难以捉摸的。

假体色身是四大假合之色相,灵性乃无形真空之妙相,其实无相,而实真相,一切有相,由无相而生,有有无无,无无有有之道理,是佛学道学之基本原则,宇宙生生化化之准绳,未哲此道,永远难见真本妙体之微妙。

妙相不可见,然而永久实在,色相显现可见,然而刹那生灭,故世人之四大假合色身,有灵则污,无灵则死,生生死死,失去人生之真谛不知是梦是实,而全不知其所以然。

人生只知自古多少英雄辈,南北西东卧土泥,无论如何伟大英雄,难脱此厄,故应知人身有灭,灵魂不死,灵魂脱窍而去,谓人死,人在世间所造之是非好恶,善与不善,就种下了来生投胎之一机,上天堂的上天堂,下地狱的下地狱,转生的转生,往生的往生,由其所种的因,而结其果也。

慧能大师云:“一架死骨髅,何必立功课”,肉体全赖灵性为主宰故学道者谓真我,是其不死之故,假体内身为假我,是其有灭之故。

一切之色相皆为虚妄,全赖灵性之寓于身,感官知觉不随生死而变幻,只是无修则鬼,有修则神,神与鬼是修与不修之差别也。

人生为生死之一大问题无法解决,非无法解决,是人之聪明所误,上天降大道全为人之生死问题,明师降世全为人之生死做导师,世间有病就有药,癌症非绝症,是人求不到对症之药而已,不是无天堂,是人求不到明师而已。

庄子云:“我本不欲生,忽然生在世,我本不欲死,忽然死期至”。生生死死轮转不停,欲了生死之条件,必须明生死之大道,先明生从何来,后知死从何去,不要自我聪明,生死大道,不二法门,不遇明师莫强猜,满腹文章不达生死,读破万卷书,不遇明师指点,仍是一窍不通。

嗟呼:人人有我不知我所在,人人有生死不明生死之大道,孟子曰:“行不着焉,习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众矣”。

人之生死在刹那之间,时有异常之变化,灵性在身,感官知觉,百般作用,灵性去,一切知觉全失,若以医师之检查,毫无器官之损缺,何以不言不动,是灵性在与不在而有差别矣。

人生在世犹是一场梦,名利地位财产,犹是空中楼阁,何必斤斤计较,各人自己安排未来,人身一旦无常,真我灵性,欲往何处,方是人生要紧之关键,昨日前日往日之事,试思还不是一场的梦而已,醒者迷迷觅明师修道,先明自己灵性止处,克己复礼,寻回自己本来面目,方寸虽小,心如明镜,真我觉悟,至于光明不知,觉悟不知,万境超然,自如如之境,无声无臭。

余今愧无良文,只愿群生同登觉路,体悟人生该行之真实大道,修之行之也。余回。

 

本堂保生大帝 孙降

德泽三阳利世人  功勋由人自造因

秉来善性修身子  圣佛是匡救俗尘

思润原灵九二众  慈悲化世恤怜民

养和之气遵天德  道果周全福禄臻

今宵有孚佑帝君莅本堂着造,各生勿失礼仪,接送驾须要端庄为要。余退。

 

南宫孚佑帝君 吕降

高才格物理纯然  雄风秀气济大千

聚气凝成天灯显  星耀圣境度有缘

宫阁巍峨育修子  护佑白阳修道贤

法理为本克修悟  堂庭炼性学道坚

着成宝鉴大同应  造就英才仁义宣

天意运转白阳世  灯传十八日月肩

护道佑民天道降  法雨普施应斯年

心地光明仁慈阐  灯引原灵达理天

述阐访道修真要

夫修道乃至成道,自古及今须得明师,否则不能自明,因人落后天,先天原性被后天阴阳之拘束,以致不能透视无形天界,以后天之聪明,或是科学方法,究竟是不能达到,故须访明师方能得道。

试思成为人天教主之释迦牟尼佛,乃须访师问道,终得燃灯佛之授记,方证佛陀,成为至圣先师之孔夫子,仍是问礼于老子,自古成道者该须得之明师,否则不能。

道本至尊,德本至贵,故自古道则单传不明示,非修之有诚者,则不能闻,自古一人化天下,故道降帝王,故曰有道君,时至红阳人心暂变,道降于师,由师化天下,至于白阳,民为主,主则为人最贵,道降庶民,个个皆可先得之而后修之。

红阳期天下文明,科学渐兴,三教继之五教接踵而出,作为天下文明之开导,五教立,而各有所不同之立说,语虽异,宗旨则不差,至于白阳,科学大典,五教已布全世界,可云日月所照之地,皆有五教之信仰者,各信各教,因人心之妄想,贪欲为己之私,故五教便起争论,一花所开之五叶,结果在于蕊心之成,五叶本是同根所生,白阳未会是人类万汇及宗教归根之时,犹一年之春夏秋冬,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白阳秋金得令,是万汇收成期,是五教归一之时期,故曰收圆期,此乃天之定数,此定数乃天理之律,绝不可易,故天降大道弥勒掌天盘,收圆万教,万教同归一理之时,此乃世界大同之义,各宗教各执一词,大同从何言起。

一者五教之正宗也,圈则圆,伸则一、三才之根,万物之源,五行之祖,八卦之母,各得其理,天有斗柄日月会合朔晦同宫,昼夜轮流运行不息,大千普照,四时有序焉,天枢有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地有水火风,而生万物,春夏秋冬,百脉归根,皆一之妙用也。

一为宇宙之总主宰,宇宙一大天,人一小天,当然欲明天,须明身,欲明身,须明性,欲明性,须明一之理,人得一而生,而为性,乾坤坎离八卦,性命之全,皆一之妙用。

欲明一之妙理,须访求明师,得修真要言,否则修道万劫难成,不遇明师指示,万殊不能归一本,故古圣立言,太上老君曰:“抱元守一”,释尊曰:“万法归一”,儒家至圣曰:“执中贯一”,耶曰:“默祷亲一”,回曰:“清真返一”,此收圆之一理,非时不泄,非天命不传,非有德者不栽,是道尊德贵也。

道德经五千言,金刚经三十二分,周易一部,论语二十篇,曾子作大学,子思述中庸,耶稣之圣经,回之古兰经,说是字字朱矶,一理之道,仍贵在明师之心法传授也。

各教之立言,乃将天道心法隐于经典,亦望后世,以经觅访明师,超脱轮回,无奈今之沙弥,不明不二法门之理,参禅打坐,善化恶食,岂非旁门。

亦有鼓打念唱,借假经为利,失其皈戒,不悟真空,欲求成道,不可能也。

三期末劫,火精子,水精子,阐扬儒定正道,复兴中华文化,指开戊己中央,黄中通理之道,使得者能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五教圣人济世已久,其书虽存,用之真行假行难辨,正邪难分,得之明师,用之则正,不得明师,用之则伪,愿天下众生,欲研无上菩提,须参访明师,指点修真。

要言,修之有道,行之有恒,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本堂副巡察 降

济世三期末劫修  公私分别把心留

活灵性体无妄想  佛说经书应白秋

现刻有五少师莅堂参着,诸生排班迎接,余退。

 

五少师 降

云开见日天下光  心地无邪大道通

五教原来归一理  千经万典匡真宗

其二

仁者慈悲救劫灾  真诠一贯白阳开

为人当要觅真理  礼拜明师成镜台

述仁

夫仁为人之本体,统摄一切道德,修身平天下,无不归于仁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行仁之事先以克己,否则难于达仁,其实至仁亦无须克己,克己之一词,乃名词上之强言,因仁乃人之本然行为,自自然然之不必造作,即有仁之表露,不论在颠沛造次之间,必于是,是仁之自然表露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仁乃克着自己,复乃恢复,礼乃理,是由内而外,由人之内在天德之自然发端,此乃在于一日之“一”,“一”是孔子夫之思想中心,吾道一以贯之,人人能从“一”字发挥自然行为,日日如此复礼,天下自然归于仁道,至于非礼勿视、听、言、动,无合天理之事无做,乃仁之表露,可见仁是人之自然行为。

人间个个从内之天德“仁”之发端,至于外行,必是仁民爱物,社会自然文明发达,而国与国无所争,此乃孔孟之道,积极创造世人新生之大同世界。

天下归于仁之社会,自然在家孝敬父母,在乡和睦梓里,在国尽忠职守,社会则充溢着日新又新,有崇高之无上理想。

修道人之目标,须认仁之道理,仁之重心,努力王加努力,求着真正仁之真理,自有良好端正之品德,勿为行仁作功德上天堂之计算,勿为行仁做名誉给人褒奖好人好事,这都不是真正仁之真理。

而人站在讲坛上,敦敦不倦之教化愚痴,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法,费了精神与心血,莫非是为了自己之功德计算,自己之名誉地位,这都是违背了自然原则,故崇高至仁,乃不求任何补偿,不求物质上之欲望,及享受,但愿众生脱苦渊,不为自己求安乐之心,方是至仁之天德。

圣人以勤为成事之大本,不厌不倦之大毅力,好古道敏以求者,才能达到人生至终之目标,故吾人修道之工夫,必须访求明师,抇点玄关窍妙,知仁止处,而后听看悟行,自然体会仁之至理,何矣,听到听讲真理,看是看经看书,悟则思虑光明,行则配合实践,有朝一日自然心地光明,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细无不到矣。

欲修道者,求真理访明师,乃必行之捷径,勿纸上谈兵,应以诚虔之心,尊师重道,在生活上之态度,人与人之间,以行动来表现,承受教益,认真学习,追随前贤,研究真理,充实本身品德,自然达到仁之境界。

世人个个希望社会发达,安和乐利,国泰民安,岂不知要从社会每一个小份子基层做起,上下一贯,上正下正,则无所不正,社会伦理道德充沛,国泰民安,无忧无虑,元亨利贞,五伦八德,不谈而自有。

愿世人个个从自身做起,自修自悟,勿观望于他人,自动去行,自然的天德,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本堂副巡察神 何降

今宵五少师降鸾述仁,五少师又称五少子,自设鸾堂至今,甚少下凡参着善书,论其道行,则有帝君道行之同,在佛教之称呼,则有菩萨之道行也,今宵着造至此,各生可休息了。余退。

 

修身社养性堂城隍 降

城土巍巍万里天  坚心不二无虚言

隍威紫气照凡地  满室光辉结善缘

今宵聘来东岳大帝临堂,着造天灯一书,愿各生勿失礼仪,排班接驾。余退。

 

东岳大帝 降

东西南北任吾游  岳上林居参道修

大地三秋勤立德  帝临东土造慈舟

其二

应聘如期着善言  今宵几句参新篇

堂中和睦似亲友  凛守尊卑格上天

其三

四生六道欲成仙  只要一心表诚虔

勿作亏心行正理  轮回可脱天外天

论六道轮回

夫六道者乃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也,轮回者如一车之盘,转而又转,周而复始,去而又返也。

天犹圆,地犹方,天地犹一大车盘,人居其中,听命旋转,上至天子,下及庶民,谁能超出天地之外,不入六道之轮回,在于富贵贫贱,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中,继续转轮不休,如果只是行善无恶,不得真传,死后灵魂仍是凡界神,最多不过气天之神,或者转生富贵而已,若是善多恶少,即转入人生富贵之道,或是公侯伯子,恶多善少,即轮入贫贱之道,即成鳏寡孤独,有恶无善,邪恶贯满,坠于胎生之道,即成骆驼象马牛犬等之道,恶再满贯即坠于卵生之道,成为飞禽鸟雀等,恶满三贯,转坠为湿生之道,成为鱼虾蟳蟹之类,恶满四贯,即坠于化生蚊虫之类。

修道之人应知,为什么要修道,莫非要脱离轮回之根源,因此修道之人,为轮回之根,早离妻恩子爱之系缚,认识真正之恩与爱是什么,恩与爱本是天理本有,而众生皆为情欲所系之恩爱,情窦一开,红纱罩眼,欲念迷心,胡言蜜语,视妻恩重如泰山,若不立即舍其凡情欲爱,未有不入六道轮回之中也。

迨至生男育女,只知教养成婚,轻性命如鸿毛,爱幼子如至宝,奔波劳苦,谁不入此六道之篱笼耳。

修道人应知,恋妻则伤精,爱子则伤神,精神败则气散,此本乃因果之循环之所以报应,照顾妻子本是天经地义之事,而该不可为了妻子而忘却修行,脱离因果轮回之道。

有形象界,靠一切之形象而为用,赖无形之灵性作为主宰,有朝一日无常临,三寸气断,一命鸣呼哀哉,即是死尸,虽存有尸体,万里江山,妻恩子爱尽休,只是六尺棺,三尺土了之,试思,灵魂欲归何处,无形主宰灵魂,须复归无形气界,或是理界,或是阴界,尽看一个人在世之时修养,作为归宿耳。

如果不作来日打算,后日总是阴司报到,孽镜台前对照发落各殿受罪,恩爱夫妻,百子千孙不能代其受罪,凄凄惨惨,妻恩子爱变成场空梦,欲回头修道,已难了。

奉劝世人,不论富贵贫贱,已有人身,真是万辛,早觅一条修行大道,了脱生死,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试看昔时,轩辕为黄帝仍拜广成子,梁武帝拜志公,释迦为太子仍为修行拜燃灯,观音为公主,仍为修行而不怕魔考,真武剖腹修行,苏东波文章满腹,马丹阳家财万贯,颜渊箪食瓢饮,邱祖日化三家,夜化七里,李铁拐成正果,韩湘子作八仙,宗周子作祖师,张三丰作祖师等等,上至帝王,下及庶民,胎卵湿化四生,修之都可以成道,何况人为万物之灵,岂不能成仙乎,只有立志之关系耳。

生与死二字,生者非长生不老,是长寿而已,彭祖八百岁长生,非是超生,超生则了死,了死谓不死,与  上帝同合其光,无量寿数,无寿数之可以计算,青阳期二亿原子,红阳期二亿原子,因不在收圆期,只成就权位神仙,至于白阳倒装下凡,或在气天界,在三曹普度收圆期间,得受明师指点,统合九六原灵,归根认母,恢复本来面目,成无上正等正觉之期,愿天下众生,把握良机,勿再迟而不进,否则再无此良机了。

 

副主席养性堂代天巡狩 白降

修身行善礼当先  养性炼心志必坚

道岸能登观自在  圣堂布教佛仙缘

现刻有南天督察巡狩,临堂着造,各善信排班迎接为要。余退。

 

南天督察巡狩 雷降

述道修心意志坚  心诚治世求师先

与人相处谈真理  灵窍开通复理天

述心与灵

夫心者性之用也,人得乎天之命曰性,性流于用曰心,性为无思无虑之天,心乃有思有虑之用,心匡于性则万念尽真尽善尽美,理之至也,心着于物,则万念尽妄,善之与恶由此而殊途矣。

心匡于性,则合于天理,其发端用之,谓良心,谓良知,处于事,谓之良能,不论在什么地方,一切言行做事,则循规蹈矩,圆陀陀光明而磊落。

心着于物,处事则不合天理,其发端用之,谓人心,有时虽有些善行,仍是沽名钓誉之心,有时做出甚害天理之事,尽在于此出,即谓恶心,或谓邪心,一切言行做事,不能光明而黑暗。

凡人只有一个心,何来其有善恶之差别,人之心,本是良善之心,此谓固有天心,此固有天心,在理天则是佛心,其邪恶之心,是后天阴阳之气拘而促,故天心被欲所蔽,邪恶之心由斯而出,故有邪恶之心。

后天受阴阳气禀而出之心,则失了本真之主宰,既失主宰,则失去了一切不明事理,不分黑白,不分善恶,所行所作,任其情欲所行,有时为善,或者为恶。人之所行所作,任其情欲所行,有时为善,或者为恶。人之心若能归这个自然天性之主宰,即一切言行作事,皆真我之心择善固执,不落于有善有恶之待之中,此乃是绝对至善之境界,如能至此之人者,则一切言行做事,由心中之立宰,行善事而无邪恶之念头矣。

又人之灵者,乃是人身中之无形主宰,身无灵魂,又如一部汽车而无司机,有灵魂无身犹有司机而无汽车一样,故有形无形互相发生作用为人,教人字一,一撇ㄟ乃是两相互用,老子曰:“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是故灵乃世人心中之主宰,挥一切任务时,则转动不息,为善为恶之人至终身死,而灵则随善恶之因果往生,宇宙真理上清下浊,轻清者浮,重浊者下凝,自古今不可易,故为善之人上天堂,作恶之人下地狱,是绝对之真理,且看人间富贵贫贱,牛马畜犬,禽兽等等,皆由前世所造之因而结之果报。

天堂人间地狱,三者且问谁不上天堂,谁愿下地狱,谁愿转生禽畜,谁愿转四生,而偏偏世间上,何其多之鸟畜禽兽,鱼虾蚊虫之湿化生,莫非都是人之自作因之果之转生也。

上天乃宇宙绝对至公无私之真宰,因为上天至公,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各循自己所行所作之行为作为因果承受之定律,观今世人都为尘污所染,致遍地灾殃,一为上世因果之累积所造成,二则现今世人不明真理,不明因果,滥做滥行所致,上天本有好生之德,怎忍心降下劫数,究其原因,皆都是世人之自作者也。

咳!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本不作孽,是指天循公义而报以善恶(作孽)故形容作孽,人之作孽是违背自然原则,故不可活。

修道士!愿望尔等,参修浩然正气,方可超不生不死之极乐天界,世人至今轮而又轮,转而再转,寅会至今六万年之冤愆债账,论以善恶之报应,皆难成道,故仙佛慈悲,恳求上天,设修道忏悔,而后行功立德,以功勋洗净尘埃,即是用功后抵偿累积无数之冤愆债账。

愿今修道士,得早日清口,忏悔发宏愿,行功立德,涤除尘埃,早上天界,同赴龙华,并在此部“天灯”一书,早日成卷,似代天行道,宣化惠民,藉此报答天恩,使性与心与灵,归宿一处,无极理天,乐土家乡,是吾之望也。

余今宵临堂参着,心与灵,修身者先修心,而后养灵,言虽浅,而悟之行之者,则可大益心灵,帮助你上理天不难,至于,余回。

 

副主席保生大帝 孙降

人生无过世间稀  改过自新合此期

修道妄从非正理  聪明智慧识时宜

望梅止渴为时晚  船到江中补漏迟

未雨绸缪方是策  儒家一贯适天时

本堂自请旨着造天灯以来,诸善信不辞劳苦,夜夜虔诚效劳,合作无间,本书将近告竣,此乃神人合一之成果也。

在此三期末劫,善恶分班之际,享受极点之时,能得孜孜为善,后日书成,功果不少也。

现刻南天驾前,马天君到堂,欲参着善书,诸生接驾为要,余退。

 

南天马天君 降

马不停蹄扬正宗  天之明命挽颓风

君求一指脱灾劫  须得指十字中

修身立德化黎民  积善之家日日新

一善拳拳含口诀  玄关窍妙善根深

甘露不润无根草  佛门难度无善人

阴骘性功莫谈德  彰门启开福照临

行功立德凭真理  普度收圆拯世人

立愿了愿功果建  消灾脱劫去凡因

中庸之道不偏倚  大学明德须亲民

至于至善欲知止  五步工夫拔为神

天性好生之德兮  循时降露施甘霖

日月星辰运行兮  不违阴阳照黎民

人生迷昧尘境兮  不知皇天水土恩

感叹世事无常兮  未晓求道好修身

干戈四起斗争兮  玉石俱焚受灾缠

三纲五常失守兮  五伦八德尽沦亡

聚星护法著书兮  启发天心一片坚

大地遐尔善信兮  不畏劳苦路遥远

天灯照心起信兮  超生了死万古留

功圆果满成道兮  九玄七祖沾光荣

始终如一不怠兮  任劳任怨坚忍心

负起责任守职兮  出钱出力劳苦辛

代天宣化布道兮  三期应运白阳人

著书立说宣扬兮  桃枝柳笔唤迷津

克己复礼利人兮  不辞艰难拯迷沉

人心变化是非兮  而起卫道护法心

协同一致无分兮  敦睦梓里化道亲

立德修心养性兮  仁义常存化新民

慈舟造就救厄兮  拔度群生彼岸登

仁义道德悠久兮  玄穹彼苍降祥祯

简述浅赋无几兮  赞颂天灯救群生

小德川流不息兮  大德敦化扶道荣

互勉互励辛勤兮  行功解孽脱世情

吾谈至此几句兮  龙华大会晤群生

余退。

 

副主席保生大帝 降

今宵马天君到堂继续着造,诸生排班迎接。余退。

 

南天巡察天君 马降

巡察鸾堂诸善生  天君扶道助忠贞

白阳普度收圆子  重担真诠日月肩

论真修实炼方可成正果

溯自三教而至五教发扬以来,朵道讲道者不计其数,而成正果成仙成佛者无几,不论儒道释耶回,讲者条条是理,粗理、细理、微理、玄理、妙理,条条是道,句句是真,拿经书讲是非,自谓切磋道理,藐视前人,自谓对道忠心实谏,不畏天命,难怪成道无几。

明师指点窍妙,是良心之点,其良心点统辖十八点,真修即知而能行,实炼是行而无迹,学富五车,讲得条条有理,不合其行无益,修道本来越少越好,越老越好,今变成越少越不好,越老越不好,何矣,越少越好是年轻年少,力壮有为,行功立德机会多,愿低心下气者,获益甚多,教益良多,其不好即,血气方刚,学科学新智识,不能用之于道,轻视前贤,目空无人,其不好也,越老越好即是年多经验丰富,修道必有准则,领导有方,其不好者即血气衰,行功力差,处在人前,自谓前辈,自专自是,专权霸势,影响后学修道前程,毛病脾气大,如悟力不足者容易犯错,故曰越老越不好。

修道士不论老少,既明师指点修道明路,当悉经实行,应知空谈无补,反为古圣贤之罪人,如此者其道则不达矣。

自古云:道者路也,有正路有邪路,行正路可以真修实炼,可成正果,行邪路坠地狱,天理之定律,自古及今不可易。

合于理谓正路,不合理谓邪路,合于理则规矩不乱,天命之性在,谓真修,凡是以天理同行同在者均谓之真修,凡不与天理同行同在者即是假修,故真修即可似实炼,实炼出于诚,凡事所行所作,虽有行善,虽有办道,虽有做佛事,而出于有为之善,即非出于天心之诚,不可以谓实炼,真修实炼,其名虽异,而理则一条,是诚于中,形于外也。

余今宵到堂,愧无良文参赞金篇,只谈短短几句,愿天下群生,认识天时,三期末劫,明师降世,大开普度,今得人身,有闻道者,放下识心,追随前贤,低心下气之求教益,必有良好之结果,凡未求道者,速觅明师,求指明路,修道法门,只有一条正阳法门,速觅天真大道,求得超生了死之大道,早日脱离人间是非之苦海,而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大道也。余回。

 

副主席保生大帝 降

功圆一贯胜千金  大德润身功可凭

认定目标蹈实地  旁门左道枉修身

顺行天理无差错  觉悟真诠避苦因

天意勿违随应变  上升下堕皆由心

现刻龙山寺观世音菩萨到堂,诸生迎接,余退。

 

龙山寺观世音菩萨 降

龙飞凤舞震霄空  仙境净地乐无穷

山上岳下好去处  狐假虎威见奔藏

寺院善众三摩地  护法心灯启愚蒙

观看世道悟真理  一指玄关念真经

世情如梦幻泡影  先知先觉寻道踪

音布凡宇开觉路  互挽互救拯栋梁

菩提自性人俱有  遵守八德与纲常

萨坐莲花悲原子  有情下种度无量

降鸾指导白阳士  修心养性悟天中

笔勤群黎登彼岸  无极理天灿辉光

论借假成真与肉身

夫人之肉体,虽得之于父母,而实得之于天,是因与缘之和合而成者也,科学虽发达,仍不能造人,造灵性,可知得于天,既得于天而不能同天者是迷失物质者也。

人之肉体得于天,何有丑美之不同乎,是随其人生之前因业力所所结之果,此乃天理至公之律,于人不能易,富贵贫贱贤愚,仍是天理至公之结果,智者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一切皆为自己所造,怪是怪自己,天理无私,故有律,其律不偏不倚不差,故日月星斗,四时运行,皆循其律,而有定数也。

昔弥兰王问先比丘曰:人之肉体何故不同,先比丘曾以一树木之果实作一譬喻曰:同一棵同一蕊花所结之果实,都有大小,亦有酸甜之分别,又有早熟迟熟等等之差别,故同一肉体,由各人之业缘不同所感,故美丑男女之不同了。

人之肉体,由于地水火风之四大假合组成,地水火风之四大原素,其组织亦借其因缘之和合而成,地之坚硬性如人身之皮骨爪牙,水为潮湿性,如人身之痰吐汗水,火为温暖性,如人身之热度,风为流动气性,如人身之呼吸空气,此四大假合组成之因缘和合,聚则生,散则亡,故不能长久。

人身既不能长久,何不借假修真,人身之成,父精母血之交媾本俱此四大假合之组成,得天之理而为性,天理无形,故不灭,人身有形,故有灭,有形人身受无形灵性指使,使善即善,使恶即恶,上天堂下地狱,是以善恶之分别作定论,灵性无身不能行善恶,故借假成真,即使身行于正道,即是借假成真之道。

 

白阳护法真君 降

今宵有喜事通知,今日大典佳节, 玉皇上帝上无极参加庆典,并奏明天灯完竣之事,得无极懿旨,于今宵子时旨到本堂,诸生准备接旨为要。余退。

 

总校正神文昌帝君 降

文明世界惟修身  昌盛道盘金线根

帝德原由一指立  君须寻得弓长绳

 

大成至圣先师 降 天灯颁行纪念

忠恕一贯之道  大成至圣先师孔题

 

太上道祖 降 天灯颁行纪念

执古道御今有  太上老君李题

 

释迦牟尼古佛 降 天灯颁行纪念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释迦牟尼古佛题

 

基督耶稣 降 天灯颁行纪念

十字架上见真人  基督教主耶稣题

 

回教教主穆罕默德 降 天灯颁行纪念

天灯回回之地  穆罕默德题

 

弥勒古佛 降 天灯颁行纪念

天灯启天心  弥勒古佛题

 

金阙上相诸葛 降

天意著书至完成  灯光普照宇寰明

圆融宝典颁人世  满室辉煌喜气盈

 

玉诏宣读  神人一同下跪

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 诏曰

查尔聚星宫护法堂,自奉旨着造天灯,经神人协力,业已告竣。

朕 龙心大悦,敕令诸葛卿带诏宣读,神圣功勋己得 

  敕赏记无极天簿,人职功勋己记白阳天盘功绩簿,后日对照领功,如能续着“天界透界”,在天界可查阅各人功果,本书印送每册三大功,并可抵消罪愆,书成之日按功行赏,勿违

朕 命,钦哉勿忽。 叩首谢恩

天运庚坤葭月戊辰颁行(中民国六十九年)

本堂主席 陈降

神人向外送驾,天灯宝典至今已着完竣,愿诸生对于本书之出版,须再多努力,以达劝化之效果,并拯溺于众生苦海之中,而到彼岸也。

诸生若欲知自己之功果,日后“天界透视J可以知之,今宵至此。余退。

天灯全册完

 

 

心灯

心地光明,天堂路现,心地黑暗,地狱门开。

不光明不黑暗,无欢喜,无伤悲,无妄想,无求真,来则应,去不留,不造天堂路,不开地狱门,心灯自然照天下。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万境自如如,心灯即免。

校正生析虚撰

 

知己知彼

被人伤一句坏话,自己多伤心。

被人赞一句好话,自己多快乐。

故人与人之间,伤人一句坏话,人也多伤心。

赞人一句好话,人也多快乐。

为人何不自问良心,大家说好话,你也快乐,我也欢喜。

校正生析虚撰

 

公义

天堂地狱怎去?

坑人下地狱者自己必下地狱,捧人上天堂者自己必上天堂。

因为天有公义,所以害人者必害自己,救人者必也救自已。

这是至公无私的公义。

校正生析虚撰

 

人格

人生最伟大的人格,莫不是无条件的帮助人家,无条件的贡献社会,无条件的服务人群,无条件的造福人类,无条件的为真理奔走,无条件的提倡正义。

校正生析虚撰

 

社会与朋友

社会是很多人组成生活谓之社会,因此人不可独生独活,故须有朋友,如果人在社会多伤害一个人,即少一个朋友。

好朋友多,成功机会就多。

好朋友少,成功机会就少。

故人生于社会里,须要有好朋友。

校正生析虚撰

 

德与不德

人尽具才,物尽其用,德也,人不尽其才,物不尽其用,不德也。

人尽其才,则学以致其用,文则为政而国治,武则为将而国保,农为耕而民有食,商有沽而万物交流,此谓人尽其才,则物尽其用。

人不尽其才,则学无以致用,文不政,武不将,农不耕,商不交流,则物不致其用,不德也。

修行者为服务人群而出家者为圣,亦谓人尽其才,隐世尘,不杂世事者谓逃世,此谓人不尽其才,国之民,半以不杂世事而出家者,而国危矣,岂可谓修行否。

故天之生人必有任,天之生物必有用,尽其才,尽其用,犹一之覆物,地之载物,四时尽其气,五行尽其质,万汇方能生生不息也。

校正生析虚撰

 

贤才与愚夫

被人嫉妒者必是贤才,嫉妒于人者必是劣才,憎人者恶,欺人者厉。是故贤才之人,不夸己亦不嫉妒于人,不憎人,亦不欺人。愚夫者,夸己妒人,憎人欺人。贤才与愚夫,由此而殊途矣。

校正生析虚撰

 

本书完


回善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