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白话述义

自  序

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总共四十九年,有关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之久,由此可见般若的重要性。而‘金刚经’为释迦牟尼佛五个重要说法时期中,般若时的代表性经典,也是大般若经六百卷中的第五七七卷。此经由来,是因须菩提领悟到如来日常生活一切行为,就已经是在无说而说中,为大众示现讲说般若真心,可惜释迦牟尼佛弟子中,除了须菩提之外,无人了悟,因此须菩提恳请世尊用言语来为大众讲说此真性大法。

此经首章已将千古禅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示现得淋漓尽致,而接下来各章,虽然为如来与须菩提之间的应答,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启发其他弟子能够自悟见性。内容主要是在阐述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以及断除众生修行上的种种执着。

这部经是以无住为体、无相为宗、妙有为用。阐扬自性本体至虚寂而不住于空,能生妙有而不住于有,因此欲深入此经义理修持菩萨道者,在修持菩萨道时,千万不可有住相的心,而使得心中囿于相。也不可有弃相的顽空之心,而使得心中产生断灭相。

此经不仅是上乘根器者顿悟见性之法宝。上乘根器者听闻此经,即当下了悟,于真空之性,随顺因缘生妙有之用,并且在一切妙有中,亦不失无所执住真空之心。

中乘根器者听闻此经,虽不能当下顿悟见性,但若能依经解义,照着此经义理而行,久而久之也能到达彼岸。譬如经中讲到,藉由真诚发心度化众生而降伏妄心,因为真诚度化众生内心时,我们不断向对方述说自性是无所妄念、无所执着等种种义理。而在述说的同时,第一个接收到此正向念波而受惠成长的,当然是我们自己,因此时常度化众生,自心也就时常收到种种正向的念波,因此即使我们没有刻意思索如何降伏我们的妄心,而我们的妄念之心也会在自然而然中被降伏;又如经中也讲到,初发菩提心时,安住菩提心的方法,可藉由无相布施。所谓无相布施,即是不执着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物,更没有回报的念头而行于布施。我们若能依此义理而行,即使我们没有思索,要如何安住所发菩提心,而我们的心,早已经是渐渐进入清净,以及妙行无所执住的境地了;并且中乘者如能依照此经义理而行,即是于一切时中,内心含藏了佛光明智慧的指引,因此久而久之功夫纯熟,真性自然而然就能显现。

而下乘根器者,如能真诚时时持诵此经,便能由于隐含在此经字句中,对于心性的正向思维,渐入浅意识中,久而久之住心消除、无为而为,亦能回到本自具有的真性。

当今坊间金刚经注解不胜枚举。本注解是个人内心领悟,并融合诸位大德指导,于每章白话翻译后面,又有更进一层解说,使得阅读者对此经所叙述涵义更加明了,期盼有助于研究此金刚经的善知识,都能了悟自性真如实相般若。

刘家福  自序

 

 

释 经 题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分段解义如下:

金刚:金刚宝石具有坚而不坏,利而能破万物的特征,所以此经以金刚为名,就是取其坚、利二义。所谓坚,指的是即使历经百劫千生流转六道,但是真空妙有、无所执住的觉性不坏;所谓利,并非心中有一锐利之物而断尽一切,这个地方所讲到锐利的这个利字,是藉有形之体遇金刚般坚利之刃,无所存在,譬喻真性于无执无住中,随顺因缘能生妙有之用,于妙有中,亦不失无所执住之心,因此一切迷妄与执着在于真性之中,自然而然不有。

般若:梵语。般若指的是智慧,但是为了与世俗所说的智慧有所区别,所以在智慧前面又加了一个妙字,称之为妙智慧,为何般若又称为妙智慧?乃因此智之妙照见诸法实相,此慧了悟诸法空,不同于世智小聪慧,所以称为妙智慧。一般而言,般若可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即是所有示现或诠释般若实相之理;而依着文字般若反观内照所流露出的智慧,就叫做观照般若;最后,达到执妄尽空、真性圆明遍照,与一切相应,不会在任何相,或者是在思想与念头上产生执着而牢牢不放,并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就叫做实相般若。

波罗蜜:梵语,意思是到彼岸。所谓此岸与彼岸,并非指相对的两个空间或地方。心中如果有所执住,内心就时常会受到干扰而产生忧、乐、烦、苦等种种现象的波动,称之为此岸;内心无所执住,于一切所行心中恒常清净,不为一切境相所牵动,称之为彼岸。

经:经者径也。必须是能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而成为修行成佛的路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是阐述由执住之心,返回真如妙性清净的路径(也就是达到无执无我、妙行无所执住的路径)。

 

       法会因由分第一

    【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白话】

阿难说: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阿难我听世尊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讲的,世尊讲这部经时,是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当时世尊与德行深厚的弟子,以及经常跟随在世尊身旁,听世尊讲经说法的常随众,合起来总共约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相聚在一起。世尊到了快要吃饭时,穿上袈裟,手里拿着盛饭的钵,带领大众从祇树给孤独园走入舍卫大城乞食。在城里不分富贵贫贱,依次挨家挨户乞食,乞食完毕,回到原处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吃饭。吃完饭之后,就把袈裟及钵收好,也把脚洗干净,再把座位铺好,然后坐了下来。

【附加解说】

一、此章是在叙述引发讲述这部经的事相。如来就日常生活起居间,示导众生自悟见性,使众生回向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等处,明白自己与诸佛并没有差别的道理,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下就可证得如来。而须菩提在如来某日乞食及其生活中,了悟世尊所示现的心性大法,因此成为发起此经之事项。对此事项我们仔细分析,如来乞食时,必定穿着僧伽黎(也就是讲经说法,或者是进王宫,或者是乞食所穿的衣),且乞食过程中,必定是行次第乞,即是彰显如来心中遵守规戒;而所持的钵,其色灰黑,其体质粗,并且大小相应,如来以此行乞而心中的宁静,更是彰显对于所持的钵,没有憎爱对待,且不会贪求食物过量;内心能平静行次第乞,即是彰显其忍,且没有贫富、以及食物美味与否的分别对待,同时也彰显是以无所执住、大慈平等之心教导众生布施;吃完饭后,随即能静心敷座而坐,即是彰显如来从着衣持钵、乞食,以至于吃完饭,整个过程中,内心无所执住;此外如来示现着衣乞食的戒律规范,俨然同于凡夫,彰显如来内心并没有为人上师,或者是已成佛执着相,因为如果有为人上师,或已成佛执着相,就不会亲自带领弟子们进城乞食,而会等待给孤独长者,或其他弟子们乞食来供养他就好了;且如来在乞食过程中,虽也是在示导,使弟子们能自悟见性,但是并没有以口说法来示导,这就彰显如来心中没有住于法相。虽然没有以口说法来示导,实际上是为了使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证得真性,这就是在彰显如来心中也没住于非法相(也就是没有弃法的空念执着)。所以此章,如来是在示现教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就可证得无所执住、真空妙有的真如妙性。并且也是在彰显真如妙性的示现,与一切相应,不会在任何相,或者是在思想与念头上产生执着而牢牢不放,并且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譬如此章中如来所示现的:对于着衣持钵的无所执着、没有贫富以及食物美味与否的分别对待、没有为人上师或者是已成佛执着相、度化众生没有执着以口说法来度化,也没有弃法之念等,这些都是彰显如来与一切相应,心中皆是无所执住。此外,此章中如来所示现的:乞食、无说而说中示现讲说真性大法,即是彰显如来与一切相应,心中不但无所执住,更是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

二、一般佛经都是这样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多少人在一起’,这些又称之为证信序,主要是证明确确实实为佛亲口所说,因为是佛所说,所以值得信受。

三、祇树给孤独园:给孤独即舍卫城长者须达多之称,须达多长者喜好布施财物给孤独之人,因而得给孤独之名。须达多长者邀请释迦牟尼佛到舍卫城讲经说法,于是想找一块地建精舍,看中衹陀太子的花园衹陀洹,最初太子拒绝。须达多长者就向太子表达愿意付任何的代价。太子戏言刁难,如果真的要买,须用黄金铺满整个花园的地才肯卖。结果须达多长者真的用黄金铺满整个花园的地。衹陀太子看到须达多长者对佛陀如此真诚,心想佛陀必然是个非同凡响,有大威德之圣者,于是说:“园中土地都已铺满金箔,我会将它卖给你。但是园中树木未贴金箔,仍为我所有。我也要将它献给佛”,因此这个精舍是由衹陀太子所捐的树,以及须达多(给孤独)长者所捐的土地而成就,所以称为祇树给孤独园。

四、文中的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华语译为乞士,也就是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生命;大比丘是指深入了悟真性,德行深厚者,以内心的境地而言,至少已达阿罗汉以上的境地。而这里所谓的大比丘众,只不过是对在场听法者的一种恭敬称语,并非指此中修行者,皆是德行深厚,深入了悟真性已达阿罗汉以上的境地;这里所说的千二百五十人,释迦牟尼佛开悟后,有一些他教领袖带着他们弟子来皈依释迦牟尼佛。包括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罗频罗迦叶,约带五百人。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各约带了二百五十人。舍利佛和目犍连,各约带了一百人来皈依佛。以上这些外教领袖总共约带了一千二百五十人来皈依释迦牟尼佛,这些人就成了经常跟随在释迦牟尼佛身旁的常随众。

 

      善现启请分第二

   【经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白话】

这时有位德高年长的佛陀弟子名叫须菩提,在大众中从自己座位站了起来。露出右肩、右膝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向如来合掌行礼。并且须菩提因为看到世尊从乞食至敷座而坐种种行仪,领悟到世尊日常生活,就已经是在无说而说中,以自身日常生活之所行,示现讲说真如无所执住而生心的妙理,因此向如来赞叹说:“您日常生活,就已经是在无说而说中为众生说法,这真是世间希奇少有的啊!您不但是善护念,并且也善付嘱未成佛的大众。世尊!世间男女初发成佛的心,如何才能使这菩提心常住不退?以及如何才能降伏妄想与执着?”世尊回答须菩提:“你的提问实在是太好了!太好了!须菩提!如你所说,如来我善护念,并且善付嘱未成佛的大众。你们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们讲说世间男女初发成佛心时,如何才能使这菩提心常住不退,以及如何才能降伏妄想与执着。世间男女初发成佛的心,应当如我日常生活吃饭穿衣、出入往返、行住坐卧一样,也就是与一切相应,不会在任何相,或者是在思想与念头上产生执着而牢牢不放,并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如此安住初发成佛的心,如此降伏妄想执着。”须菩提已经领悟世尊以上所说,便回答:“是的。世尊!第子内心满怀欢喜,愿听世尊您更深入讲解。”

   【附加解说】

一、善现启请:所谓善现,指的就是舍卫国,鸠留长者的儿子须菩提。须菩提刚出生时,家中宝藏忽然全都不见,所以他父亲将他取名为空生。后来请占卜师为他算命,占卜师说这个孩子既善且吉,因此改名为善吉。到了出生第七日时,家中财宝又忽然全都出现,所以最后把他改名为善现。

二、露出右肩,右膝着地:因为印度人平常衣服是包覆全身,礼佛时才袒露右肩,以示恭敬;右膝跪地:印度的礼仪有两种,礼拜时双膝跪地,忏悔及请法是右膝跪地,表示顺理诚心。

三、这里须菩提所说的善护念,善付嘱,是指如来于日常生活的一切行仪,就已经是在为众生说法。也就是世尊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仪,示现出与一切相应,不会在任何相,或者是在思想与念头上产生执着而牢牢不放,并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如此的感召度化;而世尊回答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即是世尊印可须菩提所言无误,世尊于日常生活的一切行仪,皆在无说而说中,为大众示现讲说般若大法。

 

      大乘正宗分第三

   【经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白话】

世尊于是告诉须菩提等大众:“各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应当依照以下我所说的方法降伏妄心,也就是对于一切内心不同执着的众生,这些不同执着的众生,我大致将他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心识被迷妄执着所包覆的众生。二:随着习气业识流转沉沦的众生。三:心起邪念,爱水浸淫的众生。四:常会见景生趣,进而产生幻想,生起欲得之心的众生。五:不契无相之理,执相修行的众生。六:执着于灭相修行,内心等同顽空的众生。七:执着于法想而修行的众生。八:迷于坐禅,犹如木石,不行慈悲喜舍的众生。九:内心虽不着于有,也不着于空,但仍存求理之心,因此仍会起生灭之见,落于此两头之机的众生。以上众多不同执着的众生,各位应当度化他们,使他们达到究竟清净解脱。虽如此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执住之心,但是我们心中,实无灭度众生之相,为什么呢?因为修菩萨道者,内心如果仍有能度化众生的我相、被我度化的人相、所度化种种执着的众生相,以及达到解脱或永生的寿者相,就不可称为真正的菩萨。”

   【附加解说】

一、此分在阐述发成佛之心时,如何降伏妄心。降伏的方法,即是对一切内心不同执着的众生,我们应当度化他们,但是在我们心中,不可生起他们是众生这样的念头。即使行度化众生之行后,在我们心中,也不可生起有所度化众生之念,否则我们心中便是生起了四相,心中有所住相,即是已经远离真如妙性了。

二、这里所讲的“诸菩萨摩诃萨”,并非指在场听经者都已证得菩萨的境地,也不是针对在场某些听经者而言,而是世尊对在场所有听经者的一种恭敬称语。

三、我们在度化众生心灵时,不断向对方述说自性是无所妄念、无所执着等正向心念,而在述说的同时,第一个接收到此正向念波而受惠成长的,当然是我们自己,因此时常度化众生,自心就时常收到种种正向的念波,因此即使我们没有刻意思索如何降伏我们的妄心,而我们的妄念之心,也会在自然而然之中被降伏。

四、修行要修到非有想非无想天果位,内心的境界要相当高才得以成就,因此,此章并不是要大家修行成佛才去度化众生,而是要修行者于修行中,无住相度化众生,成人成己。所以这边提到若卵生、若胎生、.........若非有想非无想等,此“若”字应解释为似、好像,也就是藉由不同的事相或物相,来比喻众生心中不同的执着。

五、“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即是我们一切发心度化的,都不是实有的众生。为什么呢?原因如下:一、众生的心是从缘起而来,而一切由于因缘而生起的,都会随顺因缘而变化,没有自有、自成、不变之特性,不是独立实在的真实本体,因此可以说当体即是空,所以众生心并不是实有的。二、众生的真如妙性与佛无异无别。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了解并没有实有的众生,就因众生真如妙性与佛无异无别,因此众生虽巧遇因缘而了悟,实则是众生本自具有的真性反观内照而自度,若众生没有本自具有的真性反观内照,佛也是难以度化,所以我们内心,不可有众生为我所度化之念;其次,若是心中有所住相,即非真如体性之虚寂清净,因此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可以解释为,虽行度化众生之功,但内心实无度化众生之相。

 

      妙行无住分第四

   【经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白话】

如来又告诉须菩提:“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对一切法,心中应当无所住,并且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就是无住于身根所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以及意根(末那识)所相应的觉受而行布施,须菩提!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应当如此布施,也就是内心没有住于相。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修持菩萨道者,如果能无住相,且无住相行于布施,福德中自然可见自性真如所流露的功德,这样的福德是无法思量。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东方虚空的广大以及无所不容,你认为是否可以思量?”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佛又问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虚空的广大和无所不容,你认为是否可以思量?”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佛因此告诉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的福德,也是像这样不可思量。须菩提!修持菩萨道者,应当依照以上我所教导的,与一切相应内心无所执住,并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行于六度波罗蜜,如此安住发菩提心。”

   【附加解说】

一、所谓妙行无住,即是虽行一切正行,而心中无能行、无所行。如果生起能行、所行之心,就是有所执住,有所执住,就会被妄心所牵动,不能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果能行无住之住,并且心中连行无住之住这样的念头也没有,才是真正的妙行无住。

二、此分所说安住发菩提心的方法,即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所住就是不会在任何相,或者是在思想与念头上产生执着而牢牢不放,是属于修慧,返回真性寂然之体;而心无所住之布施,不仅是属于修福,而且这也是无执无我真如之性妙用的流露,所以心无所住行于布施的福德,隐含着见性之功德,所以是不可思量。

三、本分藉布施来说明住心的方法,所谓布施而无所住者,内不住布施的我,外不住所施的人,中不住所施之物而行于布施。而六度般若波罗蜜可分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何此章对六度波罗蜜,单单只言布施呢?因为布施深入内涵而言,含摄其它五度。说明如下:布施可分为一、财施(“外财”指身外财物;“内财”是指心力,甚至器官等身的布施)。二、法施(含摄精进、禅定、智慧。因为要更深入性理度化别人,一定要精进;而常精进深入性理度化他人,禅定与智慧便会自然而然产生)。三、无畏施(含摄持戒、忍辱。无畏施即是救度众生苦难,去除众生恐怖。不使他人身心灵等伤害、损失与苦恼,因此不会有杀、盗、淫等行为,此即是持戒;其次,受别人羞辱时,不使对方产生恐怖心,此即是行忍辱);正因布施含摄其它五度,所以此章虽然只提到布施,但广义之意,即是要修行者,心无所住行于六度般若波罗蜜。所以将布施用广义之意带入此章,那么此章可解释为以下的白话文:如来又告诉须菩提:“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对一切法,心中应当无所住,并且无所住行于六度波罗蜜。也就是无住于身根所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以及意根(末那识)所相应的觉受而行六度波罗蜜,须菩提!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应当如此行六度波罗蜜,也就是内心没有住于相。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修持菩萨道者,如果能无住相,且无住相行于六度波罗蜜,感召的有相福德,以及心中所成就的无相清净福德,皆是无法思量。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东方虚空的广大以及无所不容,你认为是否可以思量?”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佛又问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虚空的广大和无所不容,你认为是否可以思量?”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佛因此告诉须菩提:“菩萨无住相行六度波罗蜜,感召的有相福德,以及所成就的无相清净福德,也是像这样不可思量。须菩提!修持菩萨道者,应当依照以上我所教导的,与一切相应内心无所执住,并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行于六度波罗蜜,如此安住发菩提心。”

四、一切事物、现象,或者是无形的思想、见解,以及因无形思想、见解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广义而言都可称为法,由于这些法皆是因缘而生,所以称之为有为法,金刚经所讲到的法字,除小部分指无为法(也就是真性)外,大部分指这广义之意,并非专指嘴巴为了度化众生所说的才称为法。

 

       如理实见分第五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白话】

佛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是否可从自身的身相来见到真性如来?”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从自身的身相来见到真性如来。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您所说的真如身相,指的是无形无相法身,而不是有形有相色身,并且肉体色身随因缘而生灭,所以是虚幻不实的。”佛听了之后告诉须菩提:“凡一切所有相都是虚幻不实。如果能了悟一切相都是虚幻不实,内心自然能放下对于一切相的执着,在既无离相之心,而且又没有住相之念下,当下就可见到真性如来。”

   【附加解说】

一、此章所谓的“如理实见”,即是不可用虚妄之相见如来,应从无相无不相中见如来,也就是了悟一切相皆系妄境,本无所有(即所谓的无相)。但心中无弃法之念,于一切法中,应用无方,自在无碍(即所谓的无不相)。

二、此处的“见”字,并不是指眼睛的看,而是含有了悟、证得的意思。

三、世人于尘世中,为相所迷惑,认自我识心为主人,因此流转六道,无法返回真我,若是能了悟一切相都是随顺因缘而生灭,因此可说是虚幻不实,所以于一切所行,内心虽无离相之心,但是也没有住相之念,自然就能见到真性如来。然而讲到真性如来,是为了称说之便,不得已的假名,自我心中切勿生起了一个自性相,或者如来相这样的执着,因为心中如果生起一个自性相或如来相这样的执着,那也是一个有相的我执存在,有我执存在就无法了悟真如妙性。

 

           正信希有分第六

   【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白话】

须菩提向世尊说:“您所说的无住相度化众生、无住相布施,以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无住相的真空妙理,在您涅槃后的众生得闻之,能了悟而生起真实之信吗?”世尊告诉须菩提:“你不可那么说,因为即使在我逝世五百年后,仍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对于此经章句,不但相信,并且和自性相应,以此做为内心真实妙谛,当知这样的人不仅是在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所种来的善根,而是已经在无量千万佛那里,所种来的诸善根。因此听到或看到此经章句,就能达到不着有也不着空,一念清净这样的信。须菩提!如来我洞悉这些众生内心已通达佛性,得虚寂妙有、无执无住这样的无量清净福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些众生心中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并且没有对于法的执着,也没有对于空的执着。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如果心中对任何相有所执取,即是内心深处产生我相的执着,有我相就会有相对的人相,种种相对的众生相,以及妄念相继执取不断的寿者相产生。因此如果对于法产生执着,或者对于空产生执着,内心也都同样是落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着与对待中。因此不应执着于法,也不应执着于空,根据这个义理,所以如来我常说,你们这些比丘,应当了知如来我所说的法,就有如渡人过河的竹筏,尚未过河时需竹筏,过河之后,竹筏就不需要了,同样的道理,尚未了悟时,需佛所说正法的引导,但是当了悟之后,佛所说的正法就不需要了,佛所说的正法,虽然是引导众生往了悟的方向迈进,但是最终尚且必须要放下。更何况那些不是引导众生往了悟方向迈进的法空执着、世智见闻,以及引起内心有所执着的一切,更是不可执取着不放。”

   【附加解说】

一、此章题正信希有:所谓正信即是内心没有执相的因,因此契入无住相的果。

二、此章提到的,“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两种解释:其一、指的是如来逝世后,末法时期的最后五百年。其二、指的是如来逝世五百年后,如果用如来逝世五百年后来解释,那么此中所说的五百年,是为约略之数,欲表达的是久远之意。但不管是哪一种解释,如来想要表达的皆是,离如来在世讲经说法久远时的众生。

三、众生妄想与执着如果是残害心灵的一种病,那么佛所说的正法就有如良药,当众生妄想执着时,需佛所说的正法,藉以了悟而将心中的妄想与执着去除,但是当众生了悟时,佛所说的正法就不可执取着不放,否则那也是内心的一种有所住。

 

       无得无说分第七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白话】

世尊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如来了悟无上正等正觉菩提,但是在如来心中,是否有个实有的无上正等正觉菩提为如来所证得?如来为众生说法,但在如来心中,是否存在着有所说法之念?”须菩提回答世尊:“就我了悟世尊您所讲的义理,并没有一个实有,被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这样的定法。也没有实有的菩提定法如来可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无上菩提法,是离相无住的,因此只可以心悟,但不可有所执取,因为有所执取,即是心中有所执住,远离真性之虚寂清净。而无上菩提更是不可以口舌说,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以及“言语道断”;这一切法随顺众生的根基及度化之因缘而变换,所以不可执着,以为有实有的成佛之法。但是众生内心能够随感而应,因此也不能说是空,没有法的存在。为什么以上我如此说呢?因为一切贤圣,与一切相应内心皆是无所执住,并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而证取,因为每个人对于这个义理了悟深浅不同,因此自性显露程度也就不一样,所以才有圣贤之分。”

   【附加解说】

一、诸佛了悟自性,只不过是回到本来之清净与无为而为,并非得到了什么,真性从来就没有失去过,所以也没有所谓的有所得。如来了悟无上正等正觉菩提也是如此,并非有一个实有的无上正等正觉菩提为如来所证得,而是了悟一切法无常、无我,而且又没有着空之念,因此所展现出来的,皆是无所执住的智慧应对一切。

二、如果生起有所得,或有所说之心,在浅意识中便是有所住,有所住就不是菩提真心之清净。

三、此章中所讲到的“不可说”,是因般若心性是离言说相的。且一切所讲出来的,只不过是形容或描述而已,譬如一张桌子,就是一张桌子,即使你巧夺天工,画得或描述得跟桌子很像,那也只不过是个描述之相而已,无法展现真正桌子随顺因缘所展现的无穷妙用及变化,这就是本来的东西与形容描写的差别距离(正所谓古圣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并且真性至虚寂、无形无相,我们如果强以言语阐述,只要一开口,即是落入了相(正所谓言语道断),所以所说出来的,就不是至虚寂、无形无相、真空妙有的真性了,所以真性是不可说的。但如来若是不说法开示世人,世人便难以见性,所以如来为了使众生能自悟见性,不得已示现讲说一切法,但在如来心中,不住于功德妙用,于空寂之体,随顺因缘而现万法,虽现万法,其体却是空寂,因此随缘度化众生,而心中实无所度。随缘说法,而心中实无法相,且实无有所说之相。

四、如来是否有所说法?如果世人就所看到的相上而言,如来是有所说。但如果就如来真如体性之空寂而言,观一切只不过是缘生缘灭之幻化,于真性中不现有说一法之相,所以是无所说。

 

     依法出生分第八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话】

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如果有人用堆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七宝布施,你认为这个人可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须菩提回答世尊:“相当多。为什么呢?因为七宝布施,可得到的是有相福德果报,而有相福德果报是可以计量出来的,所以如来说福德多,并非真性中,无相清净福德无法计量,所以不能算出有多寡。”如来又说:“如果有人领悟实践,并为他人讲解这整部经,即使少到只是这部经其中的四句偈等,他可得到的福,比起前面所说,用堆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能够得到的福更多,并且更为殊胜。须菩提!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一切诸佛,以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法,都是从这部金刚经无住相真空妙有的义理而出。须菩提!所谓佛法,本来不有,乃随顺众生之根基、因缘,使他们能够自悟见性,即是佛法,因此并非有特定的法称为佛法。”

   【附加解说】

一、普天之下谓之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

二、福德与福德性的区别:福德是善行所感召的有相果报,可得享福的多寡,而所行之善能得到多少福德,在于执着的大小,执着越多,所感召的福德就越少。执着越少,所感召到的福德就会越多,然而福德再怎么多也是有尽头。如果与一切相应,内心不坠诸有、能所心灭,无所住而生心,即是见到福德性了。然而有福德之人,不见得已见到福德性。而见到福德性之人,必然是一心清净,随缘广行善德而心无所住,自然而然流露出清清净净无为而为之行,因此这种人不仅是已证得福德性,并且也是兼具福德之人。

三、“一切诸佛,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是指从这部金刚经无住相真空妙有的义理而出。而这部金刚经无住相真空妙有义理,却是从真如妙性,随顺因缘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因此可以说一切诸佛,以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法,都是从真如妙性这部真经出。而领悟实践并为人讲说此金刚经,是使自己及他人,都朝了悟真如妙性的方向迈进,所以才说能够得到的福,比起用堆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能够得到的福更多,并且更为殊胜。

 

       一相无相分第九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白话】

世尊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了悟达到声闻初果境界修行人,能够有已经了悟达到声闻初果境界这样的念头吗?”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了悟达到声闻初果境界修行人,虽然内心已朝圣人境界方向迈进,可是达到声闻初果境界修行人,绝不会有内心已朝圣人境界方向迈进这样的执着。就因了悟达到声闻初果境界修行人,虽还未顿悟真空,但能强制其欲,退却色、声、香、味、触,以及内心对所缘一切的较量分别,因此才称得上是了悟达到声闻初果境界修行人。”世尊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了悟达到声闻第二果境界修行人,能够有已了悟达到声闻第二果境界这样的念头吗?”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因为了悟达到声闻第二果境界修行人,内心虽已达到至静的境地,但在遇一切境相时,心念还是会有一生一灭的现象,称之为一往来,可是前念才生,后念即止,心不着生灭之相,且不会引发其它执着的生灭念头,这才可称得上是真正了悟达到声闻第二果境界修行人”。世尊又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了悟达到声闻第三果境界修行人,能够有已了悟达到声闻第三果境界这样的念头吗?”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了悟达到声闻第三果境界修行人,外境虽然没有不来之相,但已心空无我,没有尘识之思惑,内无欲心,外不见有可欲之境,六尘四相一一证空,因此才称得上是真正了悟达到声闻第三果境界修行人。”世尊再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了悟达到阿罗汉境界修行人,能够有已了悟达到阿罗汉境界这样的念头吗?”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阿罗汉内心已达空寂,实无执住于任何一法,因此名为阿罗汉,如果了悟达到阿罗汉境界的圣者,有已了悟达到阿罗汉境界的念头,代表他的心中仍然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就不是阿罗汉了。世尊!您曾经称赞我终日在一切法中,心无所住、远离分别对待、不生一丝一毫烦恼、没有争竞之心、内心不为一切所牵动,已达到正定的境界,在所有弟子中最为第一,并且称赞我在所有弟子中,是第一个达到离欲修行境界的阿罗汉。世尊!我虽然承蒙您如此称赞,但是在我心中,从来没有已经达到离欲阿罗汉境界这样的念头。世尊!如果在我心中,有已经达到离欲阿罗汉境界这样的念头,那便是有所执着,如果是这样,世尊您就不会说我是乐于寂静的行者,就因我所行一切虽已达清净无所执住,但是在我心中,实无所行一切已达清净无所执住这样的念头,因此世尊您才会称赞我是乐于寂静的行者”。

   【附加解说】

一、此分之标题“一相无相”:一相指的是般若实相,而般若实相非有相,非无相,非一相,也非异相,所以说是一相无相。

二、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为小乘修行的四个进阶位次。各位阶的境地分别如下:

须陀洹:凡夫通过修行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但是还没顿悟真空与妙有,仅能强制其欲不染六尘。

斯陀含:目睹诸境时,心还是会有一生一灭的现象产生,但是前念才生,后念即止,心不着生灭之相,因此不会产生第二生灭之念。

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内无欲心,外不见有可欲之境,虽无不来之相,但习定已深,因此六尘四相,一一证空。

阿罗汉: 心空相灭,既无得道之念,也不会有得果之念。 

三、此章的重点,在说明内心如果有所执住,便已远离真如妙性,所以内心不但不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连修行所成就的圣果以及境界等,也都不可执着。

 

       庄严净土分第十

   【经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白话】

佛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我以前在然灯佛那里受记,心中对于法是否有所得?”须菩提回答世尊:“您在然灯佛那里授记,心中对于法实是无所得。”须菩提!你认为菩萨是否有心作善缘福业,使佛土更加庄严?须菩提回答世尊:“不是心中执着于想有所庄严,也不是不行一切善,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了悟真正的庄严佛土者,是自净其心,且于净心中随顺因缘,自然而然流露出清净妙行成就一切,并不是抱着执着心来成就相的庄严。”因此须菩提!诸位发大心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应当依照以下我所说的这样直生清净心,也就是不可住于色、声、香、味、触,以及内心对所缘一切的较量分别上生心,与一切相应,不会在任何相,或者是在思想与念头上产生执着而牢牢不放,并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须菩提!譬如有人身体像须弥山王那么大,你认为这个人的身体是不是很大?须菩提回答世尊!非常大。然而此身虽大,却是个有限度的相可量,并且是有生灭,因此不可称之为真正的大身。而世尊您从前所说的无形无相法身,乃是清净之本心,能包太虚、藏法界,这个才是名为大身啊!

   【附加解说】

一、此章世尊因恐众生,对于法有所得之心尚未除尽,心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因此引用自己以前在然灯佛所,来证明如来心中也是于法实无所得(真性寂然清净,何曾浮现丝毫有所得的心,所以了悟真性者,自然了悟于法实无所得)。

二、所谓受记,即是佛对已证得无生法忍的弟子,预先记名过了多久会成佛,以及成就什么佛号。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经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白话】

佛问须菩提!有如恒河中所有沙的数量,如此等数量的恒河,你认为这么众多恒河里所有沙,加总起来是不是很多?须菩提回答世尊!相当多。如果单就这些恒河而言,就有无数多,更何况是河中沙的数量。佛对须菩提说:“我现在实言告诉你,如果有人将堆满如你所说恒河沙数量,那么多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他可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须菩提回答世尊!相当多。佛于是告诉须菩提:“如果有修行持善之人,领悟奉行,并为他人讲解这整部经,即使少到只是这部经其中的四句偈等,可得福德,比起前面所说,用堆满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可得的福德更多,并且更为殊胜。”

   【附加解说】

为什么为人讲说此经能得之福,远胜无数七宝布施能得之福?因为讲说此经是救人的心达本还原,达到内心清净,以及能够以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脱离执着之苦而达清净解脱,其效应是属于本源性的,也是永恒性的。而七宝布施,所产生效益是有时间性,并非永恒,也难以使对方了悟真如,脱离执着之苦而达清净解脱。可是最重要的,即是我们要有这样的领悟,但在我们心中,不可生起讲说此经之福,远胜七宝布施之福的执念,因为心中一有执念即非菩提之清净,更何况财物布施,或可庄严人间道场、或可有益社会、或可使众生脱离短暂生活之困顿,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去除布施者心中的贪执与不舍。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经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白话】

世尊再对须菩提说:“随缘或者是随处讲解这整部经,即使少到只是讲解这部经其中的任何四句偈等,当知这个讲经之处,一切世间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都应恭敬供养,就如同供养藏佛金身舍利的宝塔,以及供养佛的寺庙一样恭敬。更何况是有人诚敬读诵,并领受奉行此经义理。须菩提!当知此人,是在成就无上第一希有之法(也就是往了悟真如妙性迈进),因此如有此经所在之处,就如同是有佛,或者佛门下极为受到尊重的高僧弟子在那里一般。”

   【附加解说】

一、本章题尊重正教:此经所言,以无住为体、无相为宗、妙有为用,应缘而无住相,因此才说此经是正教,为天、人所尊重。

二、为何说“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因为这部经是在阐述佛的知见,因此随说此经处恭敬供养,即是示现对于佛、对于此经、对于此法的敬意与尊重。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随说是经,或可成就无量无边众生因而了悟真如,成就佛道,因此随说是经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

三、此章中“乃至四句偈等”,要表达的意思为,这部经其中的一部分或一小部分,并不是指某特定的词句。因此不可把它定位在经中某特定的辞句上,而在内心产生执着相,并且失去对于此经其它广大部分的领悟。

四、因深入领悟此经义理后,使人能妄念消除、了悟佛性,有如佛,或者佛门下的高僧在为我们说法般,因此说,如有此经所在的地方,就如同是有佛,以及佛门下的高僧弟子在那里一般。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白话】

这时须菩提请教世尊:“这部经应当以什么名称来命名?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奉持此经?”佛告诉须菩提:“此经是阐述以金刚般坚、利的般若妙智慧(坚指的是空寂、妙有的觉性不坏;利指的是真性真空能生妙有,妙有中亦不失无所执住真空之心,因此对于一切迷妄与执着而言,自然而然不有)直至无执、无我、无为的彼岸境地,因此这部经就以金刚般若波罗蜜来命名。你们应当以此作为经名来奉行持守此经,但是必须离相而会归自性,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佛虽然说到以金刚般若妙智慧,到达心灵解脱的彼岸,可是金刚般若妙智慧,并不是一个定法,并且也没有一个实有,被称为解脱彼岸的境相,但是为了对此经的名称,称说之便,因此不得已立此金刚般若波罗蜜为名。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如来是否有所说法?”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为了使众生能自悟真如,不得已讲说一切法,但心中不存在有所说法之相,因此如果以如来内心之清净空寂的角度而言,是无所说。”佛问须菩提!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细尘埃数量加总起来是不是很多?须菩提回答世尊:“非常多”。佛说:“须菩提!可是这些微细尘埃随因缘而变化,并没有自主性可言,因此它们的存在可说是幻有之相,所以说它们为非微尘,但是为了称说之便,不得以假名为微尘。同样的道理,如来说世界的存在也是随因缘而生灭,并非实有永恒,因此说世界为非世界,但为了称说之便,不得以假名为世界。”须菩提!你认为是否可从如来三十二俱足色身相见到如来?须菩提回答世尊:“无法从如来俱足三十二色身相见到如来。因为您说如来具足三十二色身相,是应身的有相之相,并非法身的离相之相,且应身的有相之相会随顺因缘而变化,不是实有永恒的相,但是为了称说此身相之便,因此不得以假名为三十二具足色身相。”佛再告诉须菩提!如果有人用自己累计起来,多到有如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布施。另外如果有人,受持并为他人讲解这整部经,即使少到只是这部经其中的四句偈等,可得到的福,比起前面所说,用自己累计有如恒河沙那么多身命布施,能够得到的福还多。

   【附加解说】

一、一切修持最终的了悟,即是与一切相应,内心不但无所执住,且以此无执无我的智慧应对一切事物,如此而已,内心没有任何的执着,所以佛提到此经之名时说:“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就是要我们了悟其义理而行,但内心不要生起一个金刚般若妙智慧相,或者是彼岸相这样的执着。

二、前面第五章提到,不可以从自己身相得见如来,此章则讲到,不可从如来的三十二具足色身相得见如来,这是一种加强语,说明真如法身,不但从众生的色身见不到,甚至从如来三十二具足色身相也是无法见到,更说明要见真如法身,不可从一切相来见。

三、在此章中,世尊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无所说,这是从如来的空性真心而言,说明如下:一、若以世俗眼中,有所执住的相上而言,如来是有所说。但以如来无所执住,真如空寂之心而言,是无所说。二、如来说法,皆是随顺因缘,自然而然流露出行所当行的行为,因此心中既没有“所说之法相”,也没有“有所说法之相”。

四、第十一章中提到,以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能得之福,远不及讲说此经布施,而此章提到,用自己累世加总起来,多到有如恒河沙那么多身命行布施,能够得到的福,也远不及讲说此经,这不仅是在说此经的殊胜,更深切要表达的是,一切不离真如心之空寂,以及无所执住之妙有为最殊胜。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经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此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白话】

须菩提听世尊讲说此经讲到这里时,已深深了悟无相的义趣,因此心中不禁喜极而泣,向如来赞叹说:“真是希有啊!世尊您所说如此深入性理的经典,是我从过去具慧眼以来,虽能闻一千悟,可是却不曾听过如此深入性理的经典。世尊!如果有人听闻此经,能够笃信,内心达到究竟清净,生清净般若之慧,就可证得实相,也就是证得真如妙性,当知此人已成就第一希有的见性功德。世尊!这里所谓的实相,不可以为是一个定相,乃因真性虽能生妙有之用,但其体却是无形无相、无染无着、不随因缘而生灭,因此如来称它为实相。世尊!我现在听闻这样的经典,要达到笃信、领悟与奉行,应该是很容易做到。在您逝世五百年后的众生,如果有人得闻此经,能够信解受持,这个人可算是世上第一希有之人。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心中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呢?因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因为内心的执着而生,皆不是实有之相。为什么我如此说呢?因为如果能离一切相的执着,就可达到觉悟空寂的境地,这个境地与诸佛并驾齐驱,也可以说是佛的境地。”佛告诉须菩提:“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假如有人听闻此经,内心不会认为是惊怪之语而怀疑不信、或者因疑惑而产生恐惧、或者怕难行而心生退却,当知这种人相当希有。须菩提!为什么我如此说呢?因为要了悟如来我所说一切法,必须跳脱言说等一切相的执着,才能达到真正了悟。就好比如来我说第一波罗蜜,意思虽是以妙智慧到达解脱彼岸,然而真性空寂,所以并没有所谓的妙智慧以及解脱彼岸之相。须菩提!再说到忍辱波萝蜜,也并非内心还有强忍的念头,以及解脱的彼岸之相,而是遇到羞辱时,心如虚空,内不见其忍、外不见其辱,即是忍辱波罗蜜。须菩提!为什么我如此说呢?好比如来我以往被歌利王支解身体时,那时的我,心中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呢?因为当我被歌利王支解身体时,心中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当会起瞋恨心。须菩提!回想在我比歌利王支解身体更早的五百世,也就是做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时,那一世的我,心中就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此须菩提!修持菩萨道者,应离一切相的执着而发无上菩提心,不应住于色相上生心,也不应住于声、香、味、触,以及内心对于所缘一切的较量分别上生心,应当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内心有所住,便是有所执着,所以这些都不是修持菩萨道者内心所当住止处。也因为如此,所以佛说修持菩萨道者的内心,不应住相布施。须菩提!修持菩萨道者,为了真真实实利益一切众生,同时也利益我们个人内在的众生(也就是使自己往了悟见性迈进),就应当如此布施。如来我说一切相随顺因缘而生灭,所以不是实有。又说一切众生真如体性与佛相同,所以说他们不是众生。须菩提!我所说一切,是真而不假,实而不虚幻,并且是如来我亲证的实相,我从不说欺骗人的话。我所说的一切法,虽然随顺因缘而说有所不同,但都是使众生能自悟见性为唯一依归。须菩提!如来了悟真如空寂无相,所以说是无实,但具有恒河沙般无量无边,无所执住的功德妙用,所以说是无虚。因此须菩提!修菩萨道者,心中如果有所住而行布施,对于真如妙性的领悟而言,有如人进入黑暗房子般,什么都看不见。修持菩萨道者,内心如果无所住而行布施,对于真如妙性的了悟,就好像人张开眼,又有日光普照般,自然能见到种种颜色。须菩提!当我逝世后,如果有人对于此经能受持读诵,如来我以佛的智慧,不仅全然知道,并且也全然照见这样的人都能成就见性之功,不但成就见性之功,而且所流露出的智慧与德泽,能够利益千秋万世、无量无边众生。

   【附加解说】

一、须菩提对佛赞叹说:“希有世尊”,此经中第二分希有世尊是赞叹佛,赞叹如来佛在日用寻常即直示般若真心,行不言之教;而此分中的赞叹,是赞法,赞叹如来佛所说的法,深入般若殿堂。

二、六度波罗蜜,原本布施是排在第一位,为何此处说第一波罗蜜指的是智慧呢?因为照见本自具有的般若妙智慧,为一切修行最为可贵的终极目标,并且般若妙智慧也是成就诸佛之母,所以这里才会说智慧是第一波罗蜜。

三、文中如来举自己以往被歌利王支解身体时,能做到忍辱波罗蜜,是因为心如虚空,内不见其忍、外不见其辱,也就是内心宁静平和,连忍、辱,以及以及解脱彼岸的名相及念头都没有了,才是真正的达到忍辱波罗蜜,所以修行之初,不得不藉佛法之种种名相来引导修行,但是当了悟真性之后,对于任何佛法之名相,内心都应当无所执住。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经文】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白话】

须菩提!如果有人从早上、中午,以至于傍晚,都奉献出自己的身命布施,所奉献出的身命,多到有如恒河沙数量那么多,经过百千万亿劫之久,每天都如此布施。另外如果有人听闻此经,笃信奉行不违逆,那么他可得到的福,胜过前面所说,奉献出有如恒河沙数量,那么多自己身命布施。更何况是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简要而言,这部经具有不可用心思口议,不可用有形器物称量,并且是没有边际及边见这样的功德。如来我为了启发大乘者、最上乘者讲说此妙法。如果有人能读诵,领受奉行,并广为众人阐发此经义理,如来我以佛的妙智慧,不仅是全然知道,并且也全然照见这样的人,都能成就不可用有形器物称量,没有边际及边见,不可用心思口议这样的功德。这样的人,就可成为荷担弘扬如来无上菩提正法家业之人。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就好比乐于小乘法者,因执着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因此对于此经无住相的妙义无法契合,所以内在心灵,就没有办法跨出而行听受、读诵,以及为人解说此经这样的行为。须菩提!无论何处,如果有此经所在的地方,一切世间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都应恭敬供养,当知此处就等于是藏佛金身舍利的宝塔,因此都应当要恭敬,并且作礼围绕,用各种宝花及其妙香散布在此四周。

【附加解说】

一、印度把一天分成昼三时与夜三时。昼三时是指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日分是早上六点到十点,中日分是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后日分是下午两点到六点;夜三时是指的是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初夜分是晚上六点到十点,中夜分是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后夜分是凌晨两点到六点。而此章节中所提到的昼三时布施,广义而言,意指一切醒来的状态下,皆是在行无量布施这样的行为。

二、此处所说的“一切世间”,不仅指的是现在世,也包含未来世,宇宙无穷无尽的时间与空间。

三、为何受持此经,笃信不违逆的人,能够得到的福,比终日以身命布施的人还多,原因是受持此经笃信不违逆的人,所成就的是了悟自性,了悟自性即可得到无量无边心灵清净解脱自在,这不是任何住相布施,所得的有形福报所能相比。而终日以身命布施的人,最终还是须了悟自性,方可达本还原,脱离执着之苦。我们应当要有这样的认知,但是最终,心中连持经之福,远胜一切布施之福,这样的执念也都不可有,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清净,以及无为而为之行。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经文】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白话】

世尊接着又说,须菩提!如果有人一心诚敬读诵、受持此经,却是被人轻贱,或者受到种种逆境,原因是他此生之前所造的种种罪业,来世本来应当还要再堕入恶道之中受种种苦,今生因持经功德而大幅减轻了他的罪业,又加上被人轻贱,或者种种逆境的缘故,所以过去世所造罪业才得以消灭。并且因为诚敬读诵、受持此经,使得此经义理渐渐深入浅意识中,因此所有执着迷妄之心得以消灭,当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须菩提!我回想在过去无数久远前,也就是在还没遇到然灯佛之前,曾供养侍奉无数佛,并且没有遗漏供养侍奉任何一尊佛。如果有人在我逝世后,即使是到了遥远的末法时期,能够读诵,并领受奉行此经义理,所得功德,比起我以前所有供养诸佛的功德,远胜过百千万亿倍,甚至是用算数的多寡,或譬喻的形容都无法表达。须菩提!在我逝世后,即使是到了遥远的末法时期,如果有人读诵,并领受奉行此经义理,所得功德,我如果一一具实说,或许有人听闻后,内心会产生狂乱,狐疑而不相信,认为我所说的太夸大了。须菩提!当知此经无住生心的义理,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的(若一念落于心思、言议,即是落入了相,且囿于相中,以此而思、以此而议)。并且受持此经,所得的果报,包含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果,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的(真性无形无相、无染无执,并且妙用无边,岂可用定相来思之、议之),以及依此经无住相行施,不仅能净业障,所感应的有相果报,也都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的(因心无住,感应的自然是无量无边)。

   【附加解说】

一、此章为何说此经能净业障,其一:众生之业本属虚妄,造虚妄之因,就必须受虚妄之果。如果众生读诵受持此经,深入此经义理,知一切皆是因缘而成就的幻相,五蕴本空,六尘非实有,不为物转,而能转物,则内心不为一切虚妄之果所牵绊,因此说是能净业障。其二:若能诚敬读诵受持佛所说的经典,必受佛慈悲愿力加持而加功灭罪,因此说是能净业障。其三、若众生诚敬读诵,并领受奉行此经义理,返回真如本有的无为与清净时,遇缘所流露无为之德,感应功德自然是无量无边,所以说是能净业障。

二、此处所说的若为人轻贱,所指的不仅是单单被人轻贱,广义而言,包含种种的逆境。

三、所犯一切罪因,未来或未来世必有相应的果报呈现。而此章所说的先世重罪得以消灭原因,并非受到被世人轻贱,或种种逆境的缘故,主要是因大功德而大幅减轻了他的罪业,所以只受到被世人轻贱,或者种种逆境,先世罪业就得以消灭,而不用再堕入恶道之中受种种苦。此章所提到的大功德,就是诚敬读诵,并领受奉行此经义理。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白话】

这时,须菩提请教世尊:“已发菩提心者,为何还有应住之念?如何才能既发菩提心,而内心没有发心之相?”世尊回答须菩提:“已发菩提心者,应当有灭度一切众生执着,灭度众生执着后,内心实无一众生为我所灭度这样的直发心。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如果菩萨心中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菩萨了。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发菩提心者,并非有实有,使得发菩提心这样的法,因此我们并没给予众生实有,使得发菩提心这样的法。佛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如来我以前在然灯佛那里授记,是否有实有的菩提法,因此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须菩提回答世尊:“就我了悟您所讲的义理,世尊您在然灯佛那里授记,并没有实有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这样的法。”世尊听了之后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须菩提!如来证得无上菩提,并不是有实有可证得无上菩提这样的法。须菩提!如果有实有可证得无上菩提这样的法,然灯佛当下传授我成佛之法就好了,就不会对我授记,并且预说我来世必定成佛,名号为释迦牟尼,就因为并没有实有、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这样的法,因此然灯佛才会对我授记,并且预说我来世必定成佛,名号为释迦牟尼。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如来,就是于一切法中,内心不染不着,寂然无所执住,如其本来的清净与无为而为,所以假名为如来。如果有人说,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菩提。须菩提!如来心中实无住于任何一法,因此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以其空寂之性而言,说是无实,但随顺因缘能应现一切法,所以说是无虚。然而一切法,无一不是从如实空性所应现,因此一切法的应现,即是彰显如实空性的虚寂妙有,无实与无虚,所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谓一切法,以空性而言,是属于缘生的,并非实有,所以说是即非一切法,但随顺因缘应现时,有其所应现之相或假名的示现,所以将它们假名为一切法。须菩提!这就好比有人的身体长而且大,是真实的大身吗?须菩提回答世尊:“您所说有形体的大身,无论再怎么长且大,也是有生灭,无法永恒存在,所以说是即非大身,但是随顺因缘应现时,毕竟有其长且大的身相可见,以及不得已而立的这个大身假名存在,所以说,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这个虚名也是如此,如果有菩萨心中那么想,我是菩萨,应当度化无量众生,那便是心中隐约着了菩萨这个虚名,以及生起了人、我、众生、寿者等相,因此就不可称为真正的菩萨。为什么我如此说呢?须菩提!就因心中实无住于任何一法,才可名为真正的菩萨。所以佛虽讲说一切法,但心中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相。须菩提!如果有菩萨这么说,我当庄严佛之刹土,那便隐约生起了我相,以及着了庄严佛土相,因此不可称为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真正的庄严佛土,并非抱着有所住相之心来成就相的庄严,而是自净其心,且于净心中随顺因缘,自然而然所流露出清净妙行成就一切,才是真正的庄严。须菩提!如果修菩萨道者,能了悟通达,我执、法执,以及空执都全部消除了,如来说这样的人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菩萨。”

   【附加解说】

一、此章与第二章都同样提到“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但是意义却不相同,第二章所讲的是凡夫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愿心;而此章所讲的,是理已悟解,但是还未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发更深入了悟,证无上菩提这样的心。

二、佛心中并没有一众生实为所灭度的原因:一、佛了知众生真如之性与佛相同,众生本是佛。二、佛度化众生,只不过是增加众生的增上缘,也就是增加众生了悟的因缘,但佛了知众生虽巧遇因缘而了悟,实则众生本自具有的般若观照而自度。若众生没有真如佛性,或者浅意识中没有往昔所种下了悟的种子,或者没有本自具有的般若观照,佛也是无法度化。三、佛因已证悟无执无住的真如妙性,因此在随顺因缘度化中,虽有度化众生之行,但心中未层存有度化众生之相。

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义而言有两个含义:一、佛在然灯佛授记,并没有实有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这样的法可得。二、佛无住任何一法,因此才得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

四、度化众生等一切,皆是菩萨之行谊,并没有什么不对之处。但菩萨行菩萨道,是自然而然流露出行所当行的清净妙行,心中切勿生起了我要怎样,或者我当怎样这样的念头,因为一生起这样的念头,浅意识中我执(也就是我相的浮现)以及法执(心中所执着之相)当下便同时显现。

五、为何说并非有实有,使得发菩提心这样的法,乃因本来就没有所谓的佛法,而一切菩提法的示现,因众生执着心的生起,并且一切菩提法的显现,贵在契合众生根基与因缘,五教圣人降世的教化也是如此,不同根基与因缘示现不同的法,所以并没有一个实有的菩提定法可言。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白话】

世尊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如来我应救度众生这样的缘降生在人间,是否具有肉眼?须菩提回答世尊:“是的,如来您具有肉眼”。世尊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如来我是否具有能看见有形三千大千世界,以及一切无形众生的天眼?须菩提回答世尊:“是的,如来您具有天眼”。世尊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如来我是否具有自性般若反观内照,使得般若之智常明,痴心不生的慧眼?须菩提回答世尊:“是的,如来您具有慧眼”。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如来我是否具有了悟一切法无常、无我,因此对一切法,心中皆无所执住的法眼?须菩提回答世尊:“是的,如来您具有法眼”。世尊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如来我是否具有破一切幽暗,细惑永尽,真性圆明遍照的佛眼?须菩提回答世尊:“是的,如来您具有佛眼”。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恒河中所有沙,如来我说是沙吗?须菩提回答世尊:“是的,如来您说是沙”。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有如一恒河中所有沙的数量,那么多沙等数量的恒河,这些恒河中所有沙等数量的佛世界,你认为是不是很多?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于是告诉须菩提:“如此那么多的国土中,所有众生种种心,如来我以清净的五眼完全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我了知这一切都是众生的妄心,而不是菩提真心显现,不得已假名为心。就因为了知这一切都是众生的妄心,因此不会产生这一切心,所以菩提清净真心才得以显现,并且遍照于一切。须菩提!为什么如来我说这一切心皆是妄心,而不是菩提真心显现?因为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是有所执住于六尘缘影的生灭心,而六尘缘影生灭幻化无常,所以三心并没有一个实有可得,了悟其不可得,则清清净净的般若就能显现,正所谓人心净而道心生,这方为菩提之真心。

   【附加解说】

一、所谓一体同观,即是众生本有的真性,与佛无二无别。佛知与众生为同体,因同体而起大悲之心。

二、此章所说佛世界,并非指此中众生皆已了悟真如佛性,而是指众生皆具佛性,因此如来将无穷尽的世界,皆以佛世界来恭称。而各世界中,或有佛在此教化。

三、肉眼及天眼是看东西之眼。而慧眼、法眼、佛眼,指的是指契入真如所呈现出的妙智慧。

四、佛应救度众生这样的缘,降生在人世间,佛与众生虽然皆具相同佛性本体,但是佛没有众生种种妄想执着心,所以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此五眼皆能呈现。而众生因为有过去、现在、未来等种种执着心,因此五眼中只能显现肉眼之用。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白话】

佛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如果有人用堆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七宝布施,此人因为行这样的布施因缘,能够得到的福多吗?须菩提回答世尊:“这个人因为行这样的布施因缘,能够得到的福相当多。”佛于是告诉须菩提:“如果内心认为福德是实有的而住相布施,能够得到的是有相福德果报,而有相的福德果报即使再多也是有尽头,因此如来我不说他得福德多。就因为他虽行布施,但没有求福之心,这方为真如无为清净功德的显露,如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得福德多。”

   【附加解说】

上章谈到过去、现在、未来,此三种心都不可有,世尊恐人误解以为福也不必修,如此便会落入断灭空见的执着,所以此章即告诉无福之福的妙理。而所谓布施,不光指财施,也包含法施以及无畏施等。不但布施时,心中对于布施没有执着,最后连布施时,心中不可执着这样的念头也没有,才是真如清净无为功德的显露。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白话】

佛问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如来是否可从具足的色身见?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如来不应从具足的色身见,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具足色身,指的是法身,而非肉体色身,并且肉体色身是随顺因缘而生灭,并没有自主性可言,因此可说当体即是空,所以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但是以其因缘所生虚幻、有时间性的身相而言,为了称说之便,不得已假名为具足色身。”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如来是否可从具足的诸相见?须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要见如来,也不应从具足的诸相见,为什么呢?因为具足诸相,也是会随顺因缘而变化,并非实有永恒之体,惟真性虽无形无相,但不生不灭,并且静涵万有,方可名为诸相具足。”

   【附加解说】

一、此章说不应以具足色身,以及具足诸相见如来,主要旨意在于示导大众,不可住相见如来,因为心中于相稍有执住,即是远离真如寂然清净之体,因此执着于具足色身,或者具足诸相见如来,终不得见如来。

二、此章所说的离色离相,是要破除众生心中,对于具足色身,以及具足诸相的执着。真如法身,不可用相来见,也不可用离相之心见。以相来见,谓之住相。以离相之心见,谓之断灭。如果能于一切相而无住相,但又不落于顽空之断灭,方为真正的离色离相。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经文】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白话】

须菩提!你切勿说如来心中,存在着我当有所说法的念头。你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如果存在着有所说法的念头,就表示心中仍有文字、言说、法,以及人、我、众生、寿者等相,心中有所住相当然就不是佛。因此如果有人说如来心中,存在着有所说法的念头,就等于是诽谤佛不明自性,不了解我所讲的无相义理才会这么说。须菩提!说法者,虽随顺众生根基及因缘而讲说一切法,可是心中深切明了并不是有实有的成佛之法可说,心中也不现有说一法之相,但是为了称说这种言语教化众生的行为,不得已假名为说法。这时须菩提长老请教世尊:“未来世无量众生,听了这个无所住相说法的妙理,心中是否能了悟而起信?”世尊回答须菩提:“他们真如之性与佛相同,所以说他们不是众生,可是他们的心,现在被妄想与执着所遮蔽,使得真性之清净,以及无所执住的功德妙用无法显现,所以说他们是众生。为什么我如此说呢?因为众生之所以称为众生,如来说他们并非真真实实的众生,只不过是假名为众生而已。”

   【附加解说】

一、如来说法,是为了使众生能够自解心中束缚,应机缘而说,但究竟并没有实有的成佛之法可说。心中也不现有所说法之相,故曰非说;若执有所说者,即心有处所,有处所,即落声尘、文字等相,因此这段的章题“非说所说”,主要是教导大家,既不可执能说的我相,也不可执所说的声尘,心中能所两忘。

二、承上章所言“身相非身相”。本章则是以“说法亦非说法”,是为了破众生心中对于说法的执着。以“非众生,是名众生”,则是破除内心对于众生,产生是众生这样的执碍。

三、当我们说法时,如果生起了有所说法之心,内心便是住于法及人、我、众生、寿者等相。当知真如之体清净空寂,但能随顺因缘而现无量无边功德妙用,诸佛菩萨不住于空寂,也不住于功德妙用,于空寂之体,随顺因缘能现万法,虽现万法,其体却是空寂,因此随缘度化众生,而心中实无所度。随缘说法,而心中实无法相,且实无有所说的念头。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白话】

须菩提赞叹世尊:“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是究竟的无所得啊!”世尊回答须菩提:“你说的对!你说的对!须菩提!我不仅对于无上正等正觉菩提,甚至连丝毫一法可得的心都没有,因此强名为无上正等正觉菩提。”

   【附加解说】

一、凡是能够得到或会失去的,都是属于自性外之物。然而众生在迷的当下,这时并不是失去了自性,而在了悟的当下,也不是从外而得到了自性,自性从来就不曾失去过,因此也没有所谓的有所得。除此之外,在空寂真性中,更是不会有丝毫一法可得这样的念头。

二、如果内心感觉到有所得,那便表示在修行境界上,能得、所得的心还没破除,在浅意识中,对于事、物,或者是情境等尚未忘怀所造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经文】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白话】

佛再进一步对须菩提说:“我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这个法,指的就是真性,真性不会因为在于圣贤身上而有所增加,也不会因为在于凡夫身上而有所减少,是人人俱足、世世相同,所以是平等。并且佛与众生,虽然当下了悟层次有所不同,但是真性并没有高下之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心修一切善法,就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世尊恐众生心中产生对于善法的执着,所以接着又对须菩提说,所谓善法,按世俗谛而言,虽有种种善法的假名,但是按真实谛而言,乃是缘生之法,随顺因缘而生灭,并没有自主性可言,因此可说当体是空,所以说,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附加解说】

一、一切法分可为有为法与无为法,此章中所说的是法平等,这个法字,是从理体方面而言,因此是属于所谓的无为法,指的是真如佛性。

二、所谓净心行善,即是虽行慈悲救度或利益一切众生,但内心清净空寂,不现所行之善,连能行之心也不有。

三、真性中不有一法之相,但未悟之前,不得不假法以修行,既悟菩提,法亦不立。

四、一切善法都是缘生假有的,所以如来说,善法者,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经文】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白话】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堆积起来,多到有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的广大加总起来,那么多七宝行布施。另外如果有人用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论是全部,即使少到只是这部经其中的四句偈等,不但读诵,领受经义依法修持,并为他人讲说此经义理。那么前者以七宝布施能得到的福德,比不上后者所说,以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读诵、领受经义依法修持,并为他人讲说此经义理,能得到福德的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以算数之多,或者是以譬喻之众,都不及其中的一分 。

   【附加解说】

一、福有二种:也就是世间福与出世间福。世间福是由布施因缘而来,这种福是有尽头的。出世间福由观照般若而来,当了悟般若,内心即得无尽无边的解脱自在,这种福是没有尽头的。

二、智有二种:世间智与出世间智。所谓世间智是对于世间法的了解,但虽明白事理,若执着于尘相,内心便会落于事障,为尘相所困;所谓出世间智,即是修出世间法,除尽心中一切执着,因此本自具足的般若妙智慧得以显现,可说是无漏智、清净福。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白话】

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们不可说如来度众生,内心有我当度化众生这样的念头,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本是佛,众生之所以能醒悟,主因还是在于众生的自性自度,在佛心中,实无众生为如来所度化之念。如来度化众生,如果有众生为如来所度化的念头,那么如来就会因为这样的执着,在浅意识中产生能度化众生的我相、被我度化的人相、所度化种种执着的众生相,以及达到解脱或永生的寿者相,如此就不是如来了。须菩提!如来口中时常讲到有我,是为了度化众生,不得已而说此名相,实际上内心并没有一个我这样的执念存在。但是凡夫之人,心中总是以为有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因此产生种种的我执。须菩提!所谓凡夫,就真如之性而言与佛相同,所以如来说他们不是凡夫。可是他们的真如妙智,现在被妄想与执着的意识心所遮蔽,使得真性之清净,以及无所执住的功德妙用无法显现,因此暂且虚名为凡夫。

   【附加解说】

一、此章之章题“化无所化”,第一个化字,意思是以法度众生。无所化者,即是虽行度化众生之行,但心中不现能度众生的我,以及所度的众生。

二、佛度众生,只不过是为众生增加增上缘,也就是增加了悟的因缘,而众生本自具有的真如妙性,以及发心修行,才是之所以能了悟的主因,若无主因,虽有增上缘也是无从度化。

三、菩萨度化众生,如果就事相而言,若无度化众生,为何菩萨所示现出来的,皆是到处苦口婆心。但是就菩萨内心,以及真如实相理体清净空寂、无执无住而言,一切只不过是缘生缘灭之幻化,心中实无度化众生之相。

四、佛度化众生,是发自于清净本心,行其所当行的行为,因此内心不起任何相的执着。但凡夫度化众生时,内心如果生起“我当”如何、如何。或者是“我应”如何、如何,当下我相,以及所相应的执着之相就呈现了。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白话】

须菩提!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是否可从如来三十二俱足身相,观想证得如来?须菩提回答世尊:“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可从如来三十二俱足身相,观想证得如来。”佛于是告诉须菩提:“转轮圣王因为福业深厚,因此也同样具有三十二俱足身相。所以如果认为可从如来三十二俱足身相,观想证得如来,那便表示转轮圣王已经是如来了。”须菩提听完世尊开示后回答世尊:“就我解悟世尊您刚刚所讲的义理,不该用三十二俱足身相,观想证得如来。”这时,世尊藉此机缘向大众告诫离相的偈语:“你们如果执着于想以色相或音声来了悟真如佛性,代表这个人内心已向自性外追求,有所执着于向自性外追求的行为,那便是有如正路不走而要走邪路般,是无法了悟无执无住的真如妙性。

   【附加解说】

一、此章的章题是在告诫众生,法身非相,因此不可从一切相来见如来。

二、转轮圣王与佛虽然都同样具有庄严的三十二身相,不同的是,转轮圣王庄严三十二身相是由修福业而来,但是他还未证得如来;而佛是已经证得真如,照见本来面目。

三、三十二庄严身相,是因缘而成就之相,并非真如法身实相,因此用眼睛所看到的三十二庄严相,或者内心所观想的三十二庄严相,都不是真如法身实相。并且心中如果生起了想以什么来见真如佛性,那便表示内心隐约是有所住。

四、要证得如来,内心必须泯尽诸相方可证得,心中不但没有断灭相,并且也不可有所住相。所以如果执着于想以色相见、以音声求,那便是有所住于六尘境相,与真性之空寂相违,因此佛说,如果执着于色相或音声,想藉此了悟真如佛性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就是无法了悟真如妙性)。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经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白话】

如来因无量无边功行,因此证菩提果,也因此成就种种好相,如来证得无上菩提,不是缘于妙相,而是由于功行。如来虽不执着有具足之相,但佛深恐众生落入断灭空见的执着,所以告诉须菩提!你内心如果有‘如来不凭藉有具足相的缘故,因此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这样的念头。须菩提!你不可有‘如来不凭藉有具足相的缘故,因此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这样的念头。须菩提!你发无上菩提,如果有这样的念头产生,就等于是说不需要无量无边功行,就可证得无上菩提,如此便会造成内心沉空滞寂,灰心冥智,而成断灭相,所以不要有这样的念头产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发无上菩提者,内心虽没有住于任何一法,但是也没有着空的断灭相产生,因此对于一切法,不会有断灭的念头与说词。

   【附加解说】

一、无断无灭:因般若无尽无休,所以是无断;而无灭者,因般若本无生,所以不得言灭。又般若本无灭,所以不得言生。此章所说的无灭,是指般若本不生不灭,不可以生灭之法论之。

二、具足相是由于无量无边功行而来的,所以此章中提到具足相,是含有无量无边功行之意。

三、心中如果存有,因为如何所以才了悟,就表示在浅意识中,生起了执相之心;但是如果存有,能够了悟自性,不是因为如何,那就表示在浅意识中,产生了灭相的念头。不论是执相与灭相,皆是心中有所执住,都不是本自具有的清净真如体性。

四、佛因无量功行,而后湛然圆寂、现出妙相。佛之所以能证得无上菩提,不是缘于妙相,而是缘于功行。一切妙相不可执,执者便是有所住相。再者,心中也不可生起了庄严妙相为虚幻这样的念头,因为如果生起这样的念头,那也是一种执着,执着于灭相顽空。总之,执有或者执无皆是心中有所执住,不能成就中道。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经文】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白话】

须菩提!如果有人行菩萨道时,用堆满恒河沙等数量,那么多世界的七宝布施,福德终将有尽。另外如果有人行菩萨道时,了悟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并非实有永恒的体性(也就是了悟一切法无我),因此虽行菩萨道,但内心不生起任何我执与法执,此即是与空性相应,证得无生法忍,这样的人所得功德,胜过前面所说,堆满如恒河沙等数量世界的七宝布施,所得的功德。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因为菩萨内心对于福德不会生心动念。须菩提请教世尊:为什么菩萨内心,对于福德不会生心动念?佛告诉须菩提:“菩萨所做一切福德,是发自于清净本心,随顺因缘,自然而然流露出行所当行的行为,所以不应有任何贪执念头产生,因此才说菩萨内心,对于福德不会生心动念。

   【附加解说】

一、此章节主要在说明菩萨内心为什么不受不贪,怎样才是真正不受不贪呢?“不受”:领纳在心称之为受。凡是生心动念,都可以称为受,如果推寻受的根本,是由于细微的我执未除,如果能够通达一切我执都是虚幻,无我即无受,能受之我已空,才是内心真正的不受;“不贪”:贪求五欲之乐叫做贪、贪求福德叫做贪、贪求涅槃极乐也叫做贪。菩萨了悟一切我执都是虚幻后,呈现出不贪念五欲,不驰求福德,不追逐涅槃极乐,而展现出内心无所执住、行所当行的行为,这才是真正不贪。

二、何谓‘一切法无我’:指一切事物及现象,或者是无形的思想、见解,以及无形思想、见解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言词等,一切净染诸法,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自有、自成、不变这样的特性,所以说一切法无我。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白话】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现身在人世间,一样是有来、去、坐、卧,因此想在这四威仪中见自身如来。表示这个人内心还是执着于相,不了解我所说的无相义理,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如来,指的是人人本自具有的真如佛性。当真如佛性遇缘而显露出妙用时,这时真如佛性不是从别处而来。当缘去寂静时,这时也不是真如佛性离去。真如佛性是充满法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以称为如来。

   【附加解说】

一、此章节主要是在阐述,真如的显现,即使随顺因缘而应现威仪之用,但本体不失其空寂清净,也就是真如妙性的示现,即威仪当下即是寂静,无往而不自在。

二、此章节也隐含有法身非相之意,并且欲见真如佛性,不可从一切因缘而呈现的行为相中见。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经文】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白话】

须菩提!如果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捣碎成微细尘埃,你认为所形成的微尘众数量是不是很多?须菩提回答世尊:“相当多。为什么呢?因为微尘众如果是实有永恒之体,佛就不会说微尘众数量多。为什么呢?因为佛说微尘众并不是实有永恒之体,它随顺因缘而生,又随顺因缘,不断变化形成各种微尘众,因此您说微尘众的数量相当多。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同样也是因缘而生,且随顺各种因缘不断变化,并非实有永恒之体,所以说是则非世界,但就其所形成有时间性的相而言,为了称说之便,不得已强名为世界。为什么我如此说呢?因为如果世界是实有,那定然是个不二不异、不离不散的一合之相。可是如来说一合之相都会随顺因缘而变化,都不是实有永恒不变的定相,所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但是为了称说之便,不得已假名为一合相。”佛告诉须菩提!一合相并没有实有永恒的定相可言,但是凡夫之人,未了悟一合相并没有实有永恒的定相可言,因此心生执着而起了各种的贪念。

   【附加解说】

一、“微尘众”是双关语,一是指微尘众的数量相当多;另一个意思是微尘众本身也是由众多更细小微尘或众多成分所构成。

二、何谓“一合相”:不二不异叫做“一”。不离不散叫做“合”,所以一合相也就是个不会变异,无法离散之相。。

三、世界与微尘,都不是实有。如果微尘是实有,就不能聚而成为世界;如果世界是实有,就不能被散开而成为微尘。

四、微尘聚而成为世界,世界散即为微尘,所以世界与微尘,说是异不可,说是一也不可,犹如应身与法身,应身不离法身,就好像微尘不离世界。以世界比喻法身,微尘比喻应身,世界碎为微尘,即法身分而为应身,微尘聚为世界,即应身会归于法身,应身非异,应身亦是法身之体。法身非一,法身能起应身之用。换而言之,应身及法身都不是实有,法身如果是实有,即是一个不二不异、不离不散的一合相,不能分而为应身之用。综合以上所言,所以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假名为一合相而已。总之,本章是在阐明有相非真之旨,点破一合相也非实有,因此心中不可有所执住。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经文】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白话】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常讲到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因此认为在佛内心,仍然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你认为这种见解的人,已了悟我所讲的无相义理吗?”须菩提回答世尊:“这种见解的人,尚未了悟您所讲的无相义理。为什么呢?因为您讲到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为了断除众生的妄见与执着,应缘不得已而说此名相,但是在于内心,并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佛对须菩提说:“发无上菩提者,对于一切法,应当如以上所说,这样的知、这样的见、这样的信解,也就是说,虽随顺因缘而应现一切法相,但心中没有住于丝毫的法相。须菩提!所谓法相,如来说是属于因缘而生的,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体性,因此如来说是非法相。但就相上而言,毕竟有其不得已而立假名的示现,所以说是名法相。”

   【附加解说】

一、此章的主题“知见不生”:知见不生并非全无知见,若全无知见即是断灭,非真如本体所展现的用。所谓知见不生者,即是心中不生起知见的执着。

二、佛所说的一切假名,只不过是为了使众生能够自悟见性,教导大众之便不得已而有,在佛心中却是寂然无所执住。所立这些假名,就好比我们现在要叫某人,如果没给个假名,别人怎么知道我们在叫谁。佛所说一切法的假名也是如此。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白话】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堆满无穷尽世界七宝布施。另外如果有一种人,他发菩提心,不但自己受持、读诵,并为人解说这整部经,即使少到只是这部经其中的四句偈等,这个人能够得到的福,比起前面所说,用堆满无穷尽世界七宝布施,能够得到的福更多,并且更为殊胜。然而应当如何为人来演说?那便是内心无所住相、如如不动。因为一切有为法,皆是随顺因缘而生灭,因此就有如梦境及幻术般之幻有;也有如泡沫的生灭和影子的变换,好似本身无法自主;更有如朝露和闪电的显现,无法永恒存在。所以对于一切有为法,你们应当用,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样来观之。佛反覆阐明般若法,至此这部经已讲说完毕。长老须菩提,与同时在法会听经的僧人、女尼、善男、信女,以及一切世间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听完佛所说的般若大法,内心都法喜充满,深信并领受其言,遵照所说的义理奉行。

   【附加解说】

一、此段章题“应化非真”:是说真如法身不有言说相,为使众生能自悟真如,不得已假色身讲说一切法,虽假色身讲说一切法,但了知这一切有所为而示现的法,本自不有,乃随顺度化之因缘而生、也随顺度化之因缘而灭,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般,为使众生能自悟真如不得已而示现,因此虽现万法,但心中空寂无住于任何一法,如如不动。

二、有为法即是由于因缘而造就的一切法,譬如万事万物,一切现象,内心的心识、思想,以及经由心识、思想所呈现出的种种(这其中也包含了为度化众生所讲说或示现的一切),都称之为有为法。有为法主要是由于因缘而生,也由于因缘而变换,并非实有永恒,所以对于一切有为法,我们如果从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个角度来观照,不仅使得我们对于内心世界的种种,甚至是对于万事万物,一切现象,以及为众说法等,在心灵上自然能无所执住而得到大解脱。

三、一切因缘而成的有为法中,万事万物、一切现象等,都会随顺因缘而变化,并非实有永恒之体,这一观点相信各位已有深入的解悟,因此个人在此就不再多加赘述。我们再深入思索,因缘而造就的有为法中,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心识、思想,以及经由心识、思想所呈现出的种种,不都也在不自觉中,随顺因缘而变化,譬如同样是讲到孝字,古代的中国人父母过世,子女必须守孝三年,现代的中国人虽然也是孝心一片,恭恭敬敬办理先人之后事,但是没有所谓的守孝三年;古代人喜事所用的颜色,以红色为主,丧事则是以白色为主,我小时候大人们结婚,新娘礼服也都是以红色为主要,未来人结婚,新娘礼服会以什么颜色为主不得而知,但现代人结婚,新娘礼服却是以白色为主要;记得小时候的作文,有的写想当老师、当医生、当护士,有的写想当飞行员,每天都可像大鹏鸟一样翱翔在天空,总之大家的梦想都很多、很多,但在历经各种因缘洗礼,每个人心中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断改变,以上的例子都在说明,一切因缘而造就的有为法中,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心识、思想,以及经由心识、思想所呈现出的种种,也都在不自觉中,随顺因缘而改变,因此皆是属于缘生而幻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