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言真理

‘圣言真理’二卷

宜兰庆元宫天上圣母 

道由自力莫徘徊  能发天心自性开

成就仁人坚志气  宣扬教化育英才

谈:修道发大心

夫,道也者,在日用常行中,道通一切,一切惟道,人生修养,不可一时或离。子曰“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孔子以道为首务,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以其自传可证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旨要悉以道贯之,人之修道,旨在藉道行之光芒,以提高人生境界。修须从自心起修,从自性起修,修而不得者有之矣,未有不修而能得之者也。惟欲修道有成,必发大心,亦即道心也,道心不立,诚心不生。诚心不生,信心不固;信心不固,恒心不坚。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巫医犹不可作,又何期进于道乎!如何发大心,如先圣之宏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是一片圣天流行,自命自修,自心自明,自性自渡,自神自化,自作主宰,全在自我矣。

 

本堂副主席 

狂风骤雨自天来  正义求真亦喜哉

一念之差沉苦海  追因究底惹尘埃

话:谈正义

正者不虚,正需整划为正,不偏不倒者谓正也。义乃王与我,乃自己也,自己则为我,我乃为王者,实实在在为人,称我不偏不假,不洞方圆为义,乃正义者,为人需真,为物需直,人失去正与义,可比失性命之重要。无正义之人,无人品无格,自残之中,无正义,再多之金钱也难买人之品也。故,人为万物之首,不能做出万物不及之事,不然可喻禽兽不如,有如行尸走肉,谈何人也,更使得正义失其意义。

当今之社会宇宙之间,能守正义者可届指算来,昔时之生,曾是本堂受职之要之者,一者于接玉诏时断金钱,一者断炊食(只能供面食,两者均自愿奉劳),本堂现处于水深火热,上弓紧剑之际,诸贤生当认清真理,勿受邪言绮语所惑。

 

凤邑仁美社合善堂副功过司池府千岁 

布施济困恤危先  悭吝不仁有违天

求报追恩非善德  无为自得福如绵

谈:施与之道

夫,施恩未报,是贪心未忘,与人追悔,吝心未化,如是贪吝,此所以君子之所不为也。圣人之教,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限量也。人能以财施济,内不见有能施之我,外不见有受施之人,中不见有所施之物,此谓三轮体空,一心清静,自得斗粟,称无涯之福,一文可消千灾之劫。若存求报之心,虽施黄金万镒,终不圆满一心之量,至于追悔二字,人生之至要,恶念追悔之,则以后恶念渐微;善念追悔之,则以后善念不生也。而人施与后悔,莫如不施不与,免得有损善心与福田矣。故行善种德,至心为上,若一转念,即不如初念,况追悔哉。

 

本堂司礼神恩师 

恭送诸仙真回驾

感谢合善堂诸贤生不辞路途遥远至本堂效劳,感谢诸贤生之辛劳。余退。

 

南天监鸾童子 

悟道参禅觉自新  静心致远一辛勤

世间德布留真迹  共济同舟福禄臻

既倒狂澜充砥柱  颓风俗整赖神人

竿头咫尺须精进  不畏其嫌即是珍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 

相期济弱赶行舟  吞佛慈悲挽逆流

柳笔灵通宣大觉  弥肩大道却凡忧

圣理端藉修心悟  书范三余致力求

鲲海无波明日月  光辉照彻遍全球

今欣逢天道堂第三科玉旨垂谕,准予着造‘圣言真理’,三界高真下凡执笔挥鸾,各具所长,或歌或赋、或诗或文,作为劝世之真理,挽迷入悟,化恶从善,可资为醒世之大纲。

盖人因有道而本立,本立道自生,此乃是吾儒教修持必经之心法,亦是为人处世之基础,修心养性之立门,亦是古圣先贤历经百劫经验之所得。故,圣言真理乃是重寻道德之渊源。愿汝众等同心协力,为挽转既倒之狂澜,仁人君子共扶正义之声,为国家社会作导世栋梁,遏止颓风,祈河清海晏,同享太平盛世之年,藉此为勉之。

 

四空九天玄女 

堂开天道久扬名  数着金章获好评

励志同心书峻日  上苍惟择赏功盟

谈:学道

人生于浊界,岁月有如隙驹过影,转眼蹉跎而去,追悔莫及。若世人不知修身学道,向善处高步上界,便是下坠幽冥,苦劫累世难超,故余力劝众生学道。

凡是学道,贵于用柔,必以忍辱顺强,日日涵养而行,勿起贪嗔,勿损人利己。持其志、存其神,抛弃世俗欲念纠缠,弃除名利之争,始能增进。学道两字,因其无形,世人难以体认,争论纷纷,谈者如牛毛,得者如兔角,各至老死而不能自救。上天大发慈心,敕建宗堂挥鸾阐教,欲使世人脱出尘嚣含真道去,使其原心不致迷失方向,道成回归仙班,游乐真乡。

诗曰:周方独力出群伦  五色豪光隐元神

无象无形潜造化  端念思维取道心

一呼一吸还本真  左日右月抱灵根

朝驾云雾布风雨  暮临说法济群民

龙吞北海水,虎啸南山云,行功积德列星随,旋精既满神复盈,形具而神生,修命无陷倾,步上仙班任你行,到时莫嫌双鬓两斑白,云中自有仙相迎。余今宵受驰聘之邀,临堂挥笔而与诸生会面,甚感欣慰,愿各生用心学道,抛弃人间欲望,弃其名利之争,道成余在云端待汝。

 

麻豆太子堂中坛元师 

王法无私绝不疑  精微判断莫偏移

刁唆饶舌枕边语  昆仲至亲勿背离

论:昆仲离亲

语云:“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盖人生于天地间,兄弟本出一体,待其长大各婚配后,兄听嫂谮,视弟如仇;弟受婶愬,视兄如敌,阋墙四起,置双亲如外,置亲情不顾,五伦尽失,实可叹也。今于吾境内,有一欧阳者,本是和蔼温暖之家,欧阳老夫妇,生两男五女皆成家,因此重担舍下,欲养老安逸时,何奈两子争产,各出恶语,互不相让,战端而生。父母亲之语抛外,争夺之余,更对簿公堂。讼期中不仅父母气死,财失过半,未能解决,此何哀之。

昆仲乃至亲,本是有难相扶,有疾互顾;今情尽失,为争财产,失其孝道,无仁无义,各神佛众恨之。其引之原,乃妯娌无量无智也,今其子孙落寞,三餐不继。故劝世人,今世能共聚一家,乃缘也,若能惜缘、爱缘更亲缘而识缘,则必有雅量。并劝世女辈,在枕边多言五伦,谨守三从四德,勿长舌怨心,则害人害己,悖离天道人理,受谴有期,因之速回头悟善理也哉。

 

凤邑至心社圣恩堂正主席北极玄天上帝 

参道修身效圣贤  时怀方寸感神仙

见仁而作凭中理  立德求仁造品莲

圣示:学圣神仙佛之德

古今已来,称圣作贤,成仙证佛者,其住尘时,处世之涵养与精神,无不令人敬佩与感戴,深究其行止,咸内修于德,外行于慈,世人慕其德,怀其慈,代代传承,至今不易也。世人参道效圣,追随圣神仙佛步伐,亦步亦趋,于灵心之培造,宜去尘趣而存天趣,去俗机而存天机,于处世之行止,当言行相顾,慈悯应世,二六时中,如对鬼神,择善而固执者也。道德经云“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以其不计毁誉、成败、死生之精神,积极行道而不计得失,故反成独耀千古之私耳。盖天下万事万物,一切可欣可美者,皆难强求,以其求在外也,惟圣神仙佛长生之道,人人可求,以其求在我也。是以世人宜学圣神仙佛之德,以无私博爱为教,唯善是从,俾使人生价值之光辉,照耀千古,发扬人生至高之性德,流芳万世,自可与圣神仙佛为之徒矣。

 

大邑道明社德善堂正主席周大将军 

人生处世应平和  能得施仁福禄多

凡事时常心放下  移风易俗免干戈

谈:人生处世

夫,人生于世,持躬理事,待人接物,宜知处世之道,善处世,随在皆海阔天空,鱼跃鸢飞;不善处世,逐处无不是遍地荆棘,虎顾狼伺也。人在世俗中行,摆脱不了世俗一切习气,总是以心俗眼识看人、看世间、看自己,故住凡而不能超凡,住世而不能超世,衹要日须与人相处,与事相处,与物相处,亦难脱此一现实之世间,若汲汲于富贵功名,势必逢人叩头作揖,即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亦是重枷在身,静观人事,无非大海浮沤也。大凡人世间,事能得看透,心机自得活泼玲珑;能看得开,气象自得宽平廓大矣。人总要能将我念撇得开,能将我执解得开,能将我识看得开,一作如是观,则浓艳心自短,而清静心自生也。邵康节有诗云“昔日所云我,今朝却是伊,今日方是我,又属后来谁。”如是人生处世,自得海阔天空,而可逍遥游矣。

 

本堂司礼神 

恭送诸圣真仙佛回驾,今宵就此,诸贤生辛劳,余退。

 

本堂福德正神   

谈清字

长寿之歌诀

清白的一生德行好,清爽的一身勤洗澡;

清醒的头脑睡得早,清新的空气常晨跑,

清淡的饮食求温饱,清静的房问多打扫,

清香的烟酒不沾好,清宁的环境无烦恼,

清心的生活情欲少,清亮的眼睛不能老,

喜、怒、忧、思、悲、死、惊,七情乃致病重要因素之一。以上多思之。

 

本堂主坛司 

说:关关难过关关过,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

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

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

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

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

随化渡人难,睹境不动难,

善解方便难,见好不求难,

再者:人生圆又圆,可圈可点。

人生五十摇篮裹,六十小弟弟,

人生七十才闲始,八十满满是,

人生九十不稀奇,一百笑微微。

哈!哈!~共勉之

 

韩湘子仙翁 

道化乾坤万物成  人心不古自相争

依仁据德纲常振  激浊扬清育化情

谈:契大道平等处

夫道生天地万物,人因有心,故有感于天地万物;苟无心,则天地万物于我何有哉。故曰三界惟心成,万法惟心生,无非由心所知、所化也。道包天地,人身包道;天之气属阳,地之气属阴。男女之身,皆负阴而抱阳,乃一小天地也。主宰天地者道,主宰人身者心,天地等同人身,故而道即心,心即道;修道由心,离心无道矣。然心既道,则何由修之,盖道德经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是以心欲合道,作焉万善当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处物而心不染,处动而心不动,无时而不为,无时而不寂,斯可谓心与道合,合于大道之无我,平等处矣。

 

蓝采和仙翁 

有恒成事乐无边  彻始贯终种福田

学海渊深修得好  人能晓觉学宜先

谈:有恒事竟成

夫,天地之大,不恒则无物;事业之众,不恒则无成,故有恒为成功之本也。天下无难事,祇怕无恒心;有恒心难事亦易,无恒心则易事亦难;举大事者,尤赖有恒心以成之者也。天下万事诸系,莫不是岁月之累积以成之。人者若能持之以若干岁月,而不易不辍,则漏能穿石,绠能断臼;事功如是,德业亦然,以其能否专注于生命之时间而定也。孟子曰“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又曰“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废井也。”故愚者能胜智,不肖能胜贤,惟恒而已,人之学或行,病在爱博,是用浅且肤,尤病在无恒,有获旋失。故茫茫然不知所以。君子之学,以恒为贵,故大器晚成,所积者厚,所成者大,为人立业,守恒以俟成,抱一而守终者是,此所以有恒事竟成也。

 

凤邑考贤社旸善堂正主席南天辛天君 

辛游恒邑降坛来  天道堂中聚善才

君勉宝书欣问世  诗传儒理学无涯

儒教鸾门之施大使命

儒教之教义,延自儒家之学说理论,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至今已有二千余年。在汉朝因董仲舒之议而独尊儒术,以后中华文化与科场,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流,于焉传至清朝,虽是异族统治中原,而久来治世之法,犹用儒术也。自明末清初以来,统治者以泱泱大国自居,行锁国政策,断绝与西方国家交流之机会,终于尝到闭关自守之苦果,在列强侵略之下,中国有被瓜分殖民之虞也。加上国民革命之后,政争频传,祸延民间,灾难不断,而丧失民族自信自尊,在维新人士鼓吹之下,中华传统孔子学说,被诬阻碍进步之石也。因此儒家便被压抑、曲解、排斥,连带儒教以致没落,幸有鸾门延续儒教之血脉,于宝鸟台疆,再显新机也。故儒教之兴衰,端赖鸾门是否振作发扬于世也。在今日科技昌盛,经济高度发展之下,人心因功利主义之影响,背离伦理道德已久,未来世人何去何从,方能有效解决人类之环境文化、心理问题,在世界学者一致公认,唯有再扬儒教之学说,方能从根本解决国家社会之困境也。于今勉我鸾门修士,肩负此一时代使命,勇于承担,作为浊世中之清流,虽然吾鸾门在现今,犹未发挥应有之功能,但各堂在不同之时空,默默行善济世,却是法法宽阔之心胸,所以被忽视、漠视,设若各堂能捐弃门户之见,走入社会,联合结缘,方能汇成广大一股大力量,为社会之和蔼政风,注入新配方也。我儒教鸾门,由内在自修养性,进而外在实践儒学理论,带动修人治世匡政益民之方法,望生能开门广结善缘,未成天道,先结友谊,则儒教再显扬世,指日可待也。

 

本堂司礼神 

恭送三界高真圣神回驾,众生伏俯。赐起各生,今宵至此,余退。

 

台北天师宫张天师 

荣辱纷纷满眼前  何妨安份且随缘

天生我辈资才用  谈命寻真道一篇

述:认识自己,安天乐命

夫,天有天数,地有地理,人有机遇,故生自然得失之数应,阴阳变化之载运,即命运之所谓也。命者格也,上天之赋与,与生俱有,譬如读书有读书之命,为官有为官之格,士农工商各有其命定,以成此世界。故人当“认识自己”,适才适用,依乎天命,因乎自然,不妄求、守本命,以免徒劳无功也。至于运数,后天之努力,必可挽之,所谓“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认识自己,适才适用之后,抱持脚踏实地,心存长远之意念,无懈而奋进,自强而不息,以创造属自己之“状元”,美满之人生。惟世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欲挽转运数,非一时可成,俗言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此勉励之话,亦论及命运之数之存焉。是以除有奋进不懈、尽其在我之毅力外,适不如意,何妨有“安天乐命”之涵养,所谓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如此成固当喜,败亦不忧,则其人生自达观乐观矣。

 

下营乐善堂五公菩萨 

道本平常又妙玄  闻真知学效天然

得其窍要追根本  来日功成乐佛仙

谈:天地万物之本体

夫,天地氤氲,万物生化,生生不息,万象毕陈,无极而太极,是以天地两间,不外有无,以无有有,以有有无,而有复归于无。古圣垂示以“观”,自豁然贯通,则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斯乃一大心法。通其玄妙,而得其窍要,常则常理,不然天地万物皆不能而出,即是一切由道生,道生一切也。故揭橥大道,则知道先天地生,即天地宇宙万物之本体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有皆不外而存,背此而立,与道违也,则宇宙于失之均衡,天地则终失其中和,凡此焉能“天地位万物育”耳。故日用常行中皆是道,道通一切,一切惟道,为学宜立根本,一悟万悟,明于大道真理,自可肆应而无穷矣。

 

宜兰头城董庆寺董公真人 

道本自然学莫灰  自修自证了尘埃

常能悟觉明心性  脱俗超凡见如来

谈:无为之道

夫,修道尽人皆可修,尽人皆可成,故圣人尽人皆可为,尽人皆可至也。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在自身,自求即得,道在自心,何必远求,圣人之道,审乎天地、自然、性天之间,隐符老子“道法自然”之至意存焉。圣人大智若愚,道周天地若无,有道者法之,以之自藏自隐,以之自神自化,以之化人化世,以之救人救物,是道人人具足,不少欠缺,反求自得也。斯道者,求即得之,舍即失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无言无字,无道无名,无象无物,无义无理,人之为道,默而识之,体而行之,悟而证之,明其奥行其奥,无为而自得自证矣。

 

本堂正主席 

恭送三界圣神仙佛回驾。余退。

恒春无极九莲宫九莲仙子 

谈:自然人生

年年力行圣铭  自然不忘本。

月月精进恒心不变  自然有冲劲。

日日图强渡化众生  自然深道行。

时时怀仁喜舍慈悲  自然名芬芳。

分分持戒压抑邪思  自然清净身。

秒秒悬念世间乾坤  自然受尊重。

再者:人生生于地,长于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直至死仍然归于地。

 

本堂天道堂副主席北极玄天上帝 

世众知修是福音  堂尊敬爱出真心

顺亲听训圆人道  尽孝感天喜可钦

话:人道圆融

夫,人道之发生,由来深矣,且问世人孰无良心?孰无天性?世人在社会相处,戚友相处,与人相处之间,由天性之流露,天德之同情,于是乎:父于子则曰慈、弟于兄则曰恭、子于父则曰孝、兄于弟则曰友、进退接物而礼节则曰礼;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九经、三重、十全、八德由是而生矣。

故,人在赤子时代即知孝与亲,此时不待学而知之,正谓良知也,更不待学者、达士静坐枯思,居于一面者哉。然,先知先觉察于人群,明于庶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故伏羲能易、黄帝制物、尧舜仁政、夏禹治水、周作礼乐、仲尼春秋、孟轲人道、洙泗性理、阳明良知、弓长道德,皆所以先后发明,以觉下民,此人道应千秋万古,赖大圣人以维持,可以为一切原理,其在人寰正如神经血脉之于人身,其价值何等伟大、尊贵而产生何等美妙自然。

夫,其他学者见一事明一物,造一学识,动一听闻,流传日久,流弊百出,正如耳目口鼻各自所能,而不能通用也。常荆公变法而乱宋之半壁山河,商鞅变法而造杀生之厄,虽成立一时,终遗弊于万世矣。其与人道相较,则天地渊也,不可同日而语,明矣。

人道,水火难侵,兵戈难变,与时俱在,经久弥新,此人道可以为天经地义,为人伦为民命也。

 

凤邑宏化社扬善堂雷声大将公 

南柯一梦理通天  弃暗投明大道研

醒化人心为己任  功圆果满列神仙

人生在世若培养宽宏度量方能得快乐,因明确思想、气度恢宏之人,心无偏狭嫉妒,处处扬人之善,宽宏大量自然轻松,不必为琐事而心忧也。是以宽宏度量之人,相对能得到他人之顺从而悦服也。能以真心而宽恕之心渡世,必能使人钦佩而归以服之。若难以隐忍,心胸狭窄,则处处认真,一味地计较他人之过错。所以为人要知能否在世能得到他人之敬重,亦是关链在此也。台谚有曰:“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看。”若气度狭窄,必是人缘尽失,失去得到真正之交友也,此亦是此理也。

大道本是公正无私,赋予人类之喜怒哀乐皆同,只因有人邪思而快乐之泉流向地狱也。是以修道之士,必要注重自己品德,舍弃名利权努,清静灵台,心神合一,灵台瑞正,必是得道之期不远矣。所以,若能以宽宏之心处世,必得世人之敬仰,能如弥勒佛之肚大而能容万物,处处容人之善,能返本而回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