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续诠

第十二章 心的分类(上)

本堂主席关恩师 登台   中华民国97726日 岁次戊子年六月廿四日

圣示:今夜恭接 母娘,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迎迓,其余神人及本院众修士排班候驾!

御林军主帅岳武穆王 

诗曰:排班候驾沐慈晖,大道续诠济四围,

   无极天来宣至理,期将九六渡同归。

圣示:恭迎 老母降鸾,神人俯伏,不得失仪!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诸贤卿及诸儿女免礼、赐坐。

诗曰:阔别灵园忆旧时,红花翠柳逞芳姿,

   夜来骤雨惊酣梦,拽杖休言蝶意痴。

又示:灵儿沉迷苦海,不识归途,已历无数元会,娘虽望穿秋水,广设津粱,期盼母子团圆,怎奈大罗天中频见儿女受苦、物欲蔽障、因果纠缠。是以为娘不忍而运筹降下懿命,于上苍畀重之南天直辖武庙明正堂关卿,筹划兴建理天仅有凡间唯一之“原灵园”,以期灵儿植栽灵树,清朗灵性,解脱浩劫,更可配合数本无极天书,冀达内圣外王,早日回乡。

又示:娘以“心的分类”为题。

 

第十二章 心的分类(上)

无极老母曰:

  心是变化的枢机,天道修子欲求尽兴,必须由心下手,乃因人心千变万化,欲利丛生,因此老子云:“常无欲,以观其妙”,此妙字即是变化,即是心。但心若缺乏制衡的力量,往往遭受欲利箝制,所谓擒贼须先擒王,如若深入了解心的变化,克欲则可臻其效。但是须知变化不是三言两语便可说尽,因此娘以二章节分述之。

 

一、心之源:万物变化皆有起源,比如木有根,水有源。心的活动当然也是如此,那么心之源是自动的还是被动的呢?其实二者皆有,心之所以自动,则如先天道之道心;心之所以被动,则如后天道之人心。当先天道的道心赋予人时,则如孟子云:“不学而知是谓良知,不学而能是谓良能”,但良知、良能一旦泯灭,那么趁虚而入的就是利欲,利欲使心源不再纯洁,所以要还本复初,若非修道,实难完好如初。

 

二、心之意:意如一个点,语云:诚其意,这意也是一个点,但是一个点无法形成一个概念,不过却是修道方向的关键。比如:广播电台,需要许多基地台为据点,方可使电波传播长远,否则收讯必然接收断续,遑论一完整的讯号。修道着重“点”的原因,乃需使心之意诚而心正,日后方可渐进修程,所以修道、修心注重“意”。

 

三、心之索:意是点,二个点则成线,线则是索,索则为概念之雏型。如比上例而论,虽有点与点的联结,但多点的结合必然会有误解的曲线。所以修道注重心之索,便是要截弯取直,使思想观念一贯,亦即专精一致。

 

四、心之境:心之境是由源、意、索所构成的面,既是诸多质素构成,那么心之境必是复杂的,不过心境复杂,却是外缘的幻化,比如:“心似有境,亦似无境,我在境中,境也是我”,所以修心是在抽丝剥茧,将复杂的心境修理分明。

 

  心由总体而论,只在一念之间念善则天堂,念恶则地狱。为娘之所以将“心”剖析分类,乃欲诸儿女由分类中获得真我而修持,以期他日回乡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