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续诠

第十六章 如何革除心斋的缺失

本堂主席关恩师 登台   中华民国971123日 岁次戊子年十月廿六日

圣示:今日恭接 老母懿驾临堂,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迎迓,其余神人及本院众修士排班候驾!

御林军主帅岳武穆王 降

诗曰:炎凉世态逞机锋,欲利薰心日益浓,

   普照慈晖黎庶拯,天书研阅度严冬。

圣示:恭迎 老母降鸾,神人俯伏,不得失仪!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诸贤卿及诸儿女免礼、赐坐。

诗曰:图谋远志早萌芽,庞学宏修意似麻,

   莫若精神归一统,至诚成圣入仙家。

又示:今日娘以“如何革除心斋的缺失”为题。

 

第十六章 如何革除心斋的缺失

无极老母曰:

心斋的目的在明,在建立与“道”的渠道,其功夫分四段,即抱一、专气、守神、还虚,即所谓:“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以待物者也,唯道即虚,虚者心斋也”。

 

修持天道为何需要心斋呢?因为心斋就是定功,是修天道心法的一环;不过有的灵儿认为,茹素即心斋的方法,其实逻辑没错,但是如果只是口上斋戒而心不斋,口诵仁义而心不轨的话,这样的修子不过是假道学,所以想达到天人合一距离还是很远。

 

心斋与静坐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静坐虽可革肉体上、精神上的窒碍,但要达到反璞归真的境界,却不容易,所以心斋须注意下列几项缺失:

 

一、轻松:心斋当放松周身筋脉,如果精神及肉体紧绷,则易使头部顿塞,精神无法一致。

 

二、清醒:心斋不可进入催眠的状态,虽然表面上入定,断欲止念,却手舞足蹈,如此修子,即是进入迷惘的状态,非心斋的现象。

 

三、自然:心斋以自然为主,自然而然的进入天地无私的状态,不用静坐的导引,方法可习《天道奥义》解脱生死的“修专气之法”渐进之。

 

四、饱足精神:心斋不是枯木死灰,一般习坐者,因为精神颓靡,一入坐便昏昏欲睡,如此的灵儿修持连抱一、专气都不及,遑论守神、还虚呢?

 

五、四质合一:四质即体、心、气、神,四质合一者即是入定的状态,纵使身在八荒之外,有感我者,我必知之。

 

总而言之,心斋即忘我、忘物、忘掉一切,断欲止念进入自然宇宙。心斋之法于诸多经典皆有详论,比如:孔门的“止、定、静、安、虑、得”则是,庄子的“坐忘”亦是。因此诸儿女不必彷徨心斋之法不可得,仅需革除心斋之弊,距离解脱生死、天人合一的境界便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