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道

第五篇 功德

岁次壬戌年三月十四日[741982]

 

瑶池仙童&观音大士∶登台

 

诗曰

无相布施第一仙。

求功求德志常迁。

能除恶念善功立。

见苦生慈学上天。

 

大士:仙童你奉命著作幸福之道一书,功德无量。

 

仙童:没有功德。

 

大士:仙童太虚谦了。

 

仙童:大士有众生度尽,始愿成佛的誓愿,这种只为别人着想的发心,才是功德啊。

 

大士:仙童却夸奖起我来了,真是愧不敢当!吾虽有度尽众生之愿,如果众生不愿合作,我也无功德可言了。功德二字,在修道人心目中,占了很大份量,当然无功无德,不但失去人格,想成仙佛等于妄想。不过世人若太执着于功德二字,则反而有功无德了。

 

仙童:什么叫着有功无德呢?

 

大士:功者工力也,不论善人恶人,都能做到出工出力,故言为有功无德。如遇化缘,我觉得不好意思,给他十元,百元,这种不是心愿钱,只是出力(功)钱,并无德可言。德者心德也;凡是发自内心的善行,才有功德可言。如发现路边一饿丐,心想施舍一点饭菜或财物,但因行在路上,身边无带分文,此时空有其心,也帮不上忙,然已得心德。故德由心起,道由心生。要得功德,必须不断力行,此心不变,才算真功德。所以非由心生善念的布施;只算善功,尚难言德。

 

仙童:大士说得妙,但佛有言无相布施,这要做如何解释呢?

 

大士:有相布施即是做一善事,便四处传布,怕人不知道自己善行;或做一善事,一定要求刊名道姓,或希望得到善报,此为有相布施。以佛法言,只是得到来世或今世福报。无相布施者;见苦必救,见善必行;见道必修,布施钱财,付出劳力,心怀慈悲喜舍,不求名誉善报,此谓之无相布施,可得到德性圆满,证得无漏之佛果。所以世人行善,以阴功积德为佳!有名无名,有报无报,任其自然;则可以得到真功德,自在功德,逍遥功德。

 

仙童:大士所言甚有道理,既然由心发出的功德为最上乘,那么一般人行善举,如救济,放生,印经书,是否一定要将捐印者芳名册数祈愿呈蔬上苍,上天才能够知道记功叙德呢?

 

大士:善哉!人心动一念,鬼神立知,试看世人行恶时躲躲藏藏,畏神畏鬼,都怕被鬼神,熟人知道,但天如一大明镜,神目如电,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恶人邪行,天眼监察无微;昔日杨震为官清廉,夜有馈金者,杨震拒收,馈金者曰∶无人知道。杨震怒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已有四人知道;谁曰无人知道?天知,地知,即是鬼神知道;所以行恶者避人知,那知日夜游神,头上三尸神,家中灶君一概全知,俗语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然地狱也就无法办理狡猾恶鬼了。呈疏上苍,是办事者慎重其事,以负责任态度对上苍做一种成果统计报告手续,乃是一个宗教仪式。人心起一善恶念头鬼神早知,行一善恶,鬼神亦明白。神明如等待呈疏上苍,才晓得世人之善行,有时已时过境迁,慢了半拍;如此怎配称为神明;先见之明。近代之无线电,卫星实况转播等,正如人之善行,善念,一样立刻由人之灵台,以心电发出念波向上天播报一切,所以天界仙佛一样收看得一清二楚。

 

仙童:大士解开世人迷惑,功德无量!每有世人疑曰∶某某善堂的神圣曰∶助印某善书一册三功。某善堂神圣曰∶助印某善书一册六功。某善堂神圣曰∶助印某善书一册十功。各堂神圣所言不一,到底要印一册十功,还是一册三功,较有功德呢?如果贪功者,一定助印一册十功的书;那么一册三功的书无人愿意印了,不知大士如何解此疑惑?

 

大士:以佛而言,要助印那无功的善书。

 

仙童:如何说呢?

 

大士:一本善书之功德不能以几功计算。一本善书如果经人传阅宣讲(如在广场,庙会,电台,电视上宣讲)百千万人受益,那么岂只是三功,六功,十功而已。一本善书,如果内容好;乃是无价宝书,非几功可以定价。神圣言三功,六功,十功是为勉励众生多行善德,捐印流传,所以众生不能执着于每本几功而行施舍捐印之心。内容好者虽言无功,亦要多印;无劝化价值或内容缺少真理者,虽言每册有千功;但对人心并无启化作用,印再多令人束之高阁,功德何处得来?故一本善书的评分以内容充实为主,不在其厚薄,色彩,及自我居功。何况功德全在一心决定,如不甘心的捐印,功德如何产生?愿世人悟之。

 

仙童:感谢人士开示满篇真理金言,该得几功?

 

大士:无功是真功;无德是真德;不执形相之功德,才是正字标记功德,世人悟之吧。

 

仙童:是是!要修功先修身!要修德先修心,身心都好;这才是自家用的无量功德。道不必外求;灵山有块功德林;是否干枯,是否烧毁了?留得青山在,那怕没柴烧;要得到上乘功德,请向功德林去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