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道弟子应有的认识

愿以此因缘共沾

天思师德

老前人慈怀

慈声桥

 

目录

指当机实相明
通心性在眼前
体及用原不二
随缘起本无为

《一》一贯道的由来

我们时常听到有人批评一贯道的法统没明朗,认为一贯道的法统是借他教的来应用,并且引用他们的经典。还有些人因为对一贯道法的内容不清楚,认为一贯道是新兴的宗教。而一贯道的弟子,经由前辈介绍道统也是从释迦佛传至二十八代,再传回东土,事实上,在道统方面有很多地方是无法获得圆满答案的,对“一贯道”的由来,身为一贯道弟子的咱们,却必需要有正确的认知。

道无始无终

“由来”这名辞让人听后,很想知道“一贯道”是从什么地方来?从“事”的方面而言,多数是根据天道道统表来介绍,但传承的年代上并不能获得圆满的解答。而“理”的方面,则连“道”的名都非常名,又何需解说“一贯道”的由来呢?原因是道的本身,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无形无相,思之即非,议之则差,语言文字是无法表达完全和清楚的。“名可名,非常名”,既落言语就无实义,说有“由来”就是因缘所生法,不是本自具有的“道”乃是超乎缘起缘灭的这个“ ”,不能说从什么地方来,从什么地方去,不像“事”的方面,必定有个缘起,如一家公司一样,必是由某某人开始创立的。“一贯道”的名也是强说出来的,那有什么由来可说呢?“道”既然说是无始无终,无形无相的,那要如何说从何处开始,从何处结尾呢?试问这个“ ”,何处是头?何处是尾?何处结束?所以,应从“理”的方面去了解咱们师尊、师母一指当机时,离言说、绝思虑、体用如一,名为“一贯”,如此自然心里有个底,就不会跟人争辩。若咱们没清楚其意义,则慢慢去会通这个现量境,不需用言说讲解那么多,若再解释就没完没了。

过去释迦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时,大家都不知所以然,唯有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微笑有微笑的道理,这个有待咱们好好去体会)。释迦佛向迦叶尊者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而今师尊、师母一脉相传下来,用香画一个圈,点一点,到咱们的面前,而后叫咱门“二目要回光”,借由眼根去发现本来面目,和世尊拈花示众的意义是一样的。会上人天百万,唯有迦叶尊者微笑会通,以心印心,了解世尊的意思,世尊知道迦叶尊者微笑会通以后,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释迦佛交待迦叶尊者是为初祖、阿难尊者为二祖,继续法统,无令断绝(这偈若能清楚,才不会执法,也不会毁法)。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复告迦叶尊者:“吾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但是时代演变到六祖时,已不是为了法,而是以袈裟为做祖师的依据,故袈裟传至六祖就没再传了。迦叶尊者是初祖,在印度传至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于梁武帝时,道运应于中土,达摩祖师东来,是为中土的初祖。中国禅宗一脉相传至六祖,都是外传袈裟以为法信,内传法印,以契正心,内心一定要有证悟,外有袈裟以为凭,从世尊一直传至六祖,因为法衣为争端,所以,六祖以后,就没传袈裟。本来一脉相传的宗祖,情形的演变就不一样了,六祖归空之后,由六祖得法的弟子,各立门户,分为很多宗,如曹洞宗、沩仰宗、法眼宗、临济宗、云门宗等,禅宗就分成很多的宗脉了。六祖当时是武则天在位,此时期是佛教在中最兴盛的时期,而六祖的得法弟子,各立门户,成为宗派之后,各显其能传遍各地。弟子各立门户,虽没传法衣,但是修道的原则没变,都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各宗派的继承者,必须证悟本来面目,明心见性才有资格荷担如来家业,继续法统,这在传灯录记载的很清楚。

悟则无先后

师尊、师母在大陆时,十数年的时间要传遍大陆各省,故当时只传宗不传教,因为时间很短,所以很多弟子都没空研究经教,咱们在台湾的情形就不一样,较有时间来研究经教。但是,研究经学若没有人指导,对于师尊、师母的宗旨还是不能清楚,便会认为佛教的内容较丰富而羡慕佛教,此皆因对“宗”与“教”不明所致。假使对师尊、师母的一指妙法能清楚,就能知道各宗教阐教的意义,换句话说,一指的妙义,见自本心,是各宗教所要阐扬的主要目的。

道统几千年来,虽然在时间和空间有差距,但在释迦佛的时候开悟本性,和现在师尊、师母的时候开悟本性,是一样的,这和时间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大家要认识,一贯道之道统,在“理”上,绝对没有什么疑问。譬如说,咱们的父母五十年前去高雄和咱们现在去高雄,时间虽有早晚,而其到达的目的地应该都是一样的。释迦佛的年代和现在的年代,虽是不一样,但达到的应该是一样的,在释迦佛时,开悟不为早,在师尊师母时,领悟也不为晚,因为这个“ ”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只要能体会,就没有早晚的差别。本性是无始无终,无名无相,假使能直下承担,能离言体会的话,就不会去怀疑中间过程的法统问题,法统的主要目的是启信,让修道人了解师师相承无有差别。如能一指当下承担,则对于“一贯道”是怎么来的,就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会通了师尊、师母所传的没有?咱们的本心本性若没领会,则抱着佛脚亦是没有用。在咱们师尊师母身旁人员唯多,但不一定都能了解师尊师母之心意。所以咱们若无法体会本心本性,单执着法统也是毫无意义。如果学人在法统上,强要去追根究底的话,想想释迦佛的师父是谁?七佛只是代表性,真正地说,释迦佛是睹明星而开悟,佛史的记载就是如此,一直推究,还是不能找出结果来,在佛史上也没有记载谁传给释迦佛。就如孔子的师父又是谁?谁传给老子?又是谁传给基督?你若要追根究底,是追不出所以然来的。譬如说,人是从那里来的?从父母一直往前推,还是找不出一个答案的。虽基督教说是上帝塑造一个泥人而来的,可是这种答案你满意吗?科学家说是猴子变的,你满意吗?猴子无论如何变,最初的根源,又是从何而来呢?实际上是很简单的,若以学理来说,最初是从阴阳来,万物是从阴阳所造化,而阴阳是从太极来,太极从无极来,追到最后就是道,道体是无形无相,其显用则以天地为形相,而道是入乎天地超出天地的。咱们修学目的,是要能体会师尊、师母所传的一指妙法。一贯道的弟子常说:“道是至尊至贵”、“道和教是不一样”,但这都是用讲的,若不了解“一贯道”的真义,就无法体悟其中道理。其领悟是从师尊、师母传道当机的一指处领悟一念也无之本来“心态”,其实证亦是依此一指之现量境,无有生死、对待、分别、是非.....之本心给予保任,修道下手、了手的功夫当下都教咱们了。师尊、师母的一指妙法,可以说是完成五教圣人经教上未能完成的事情,让咱们省很多力气,由此方可了解道的贵气,要不然,很多人以为点了之后,身体在归空时会软软就是道的尊贵,事实上,这还未真正显出道的贵气。如果能了解师尊师母是直示心源,而一切万法自心本有,因此,也就不会质疑一贯道为何没有经典,许多疑问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得无所得

所谓“得道”,也是对迷者的一种方便说法,因昔迷而今能觉此心,故方便说“得”。咱们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本无所失,故亦无所谓得,假使有所得,则会有所失,“得失”仅是迷悟的代名词。若执着有所得,那么,以身得吗?若身得的话,身是一部工具,会坏的,无常的。若以心得,心是无形无相,故也不可说是心得。是以性得吗?性是每个人的本源,若是得了才有性的话,没得道的人,难道就没有本性吗?性是咱们的本源,没有形相,是空性,不能以空而另得空。咱们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天真佛,不可以佛再得佛。咱们本来就是道,不能以道再得道。因为自性本来具足,若再得个什么,自性就不能说本来具足了。若执着有所得的话,则是谤师尊、师母,师尊、师母岂会拿什么给咱们呢?咱们又得什么呢?若说无所得,则亦谤师尊、师母所传的法。这个“ ”无所谓“得”或“无所得”,师尊、师母好比点燃的蜡烛来引咱们未燃的蜡烛,意思是说,咱们的本性尚未发现,师尊、师母当机一指的时候,让咱们发现自己本来现成的良知良能。如此说起来,不是师尊、师母给的,故不能说是“得”,但没给咱们指时,咱们无法发现,亦不能说是“无所得”,故不能不承认这个法。也就是师尊、师母当机一指之助缘,让咱们回光返照,当下了悟本来具足,一切现成并非再得到什么。

如果对于宗乘、禅的方面有所研究的话,也许能够帮助我们体会师尊、师母的一指妙法,否则,一时要想了解其宝贵和殊胜是不容易的。为了提升咱们一贯道法的尊贵,有赖咱们的努力,要不然,现在一贯道和其他宗教差别又在何处呢?又有什么地方值得咱们称呼为至尊至贵呢?虽然一贯道弟子沾天恩师德的光,保咱们无恙万八年,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从师尊、师母的一指妙法去参悟、实证,以符合“大能超生了死”之言义,也才能明白咱们一贯道法的至尊至贵。所以,举例身得、心得、性得是要提醒执名“得道”而未实参意义的人。若能体会,虽得而无所得,于当机下智性自然然而然现量。譬如,儒家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曰:“”。这是自然的反应,如开车变档,一踏就能契机,当下就能体会的,不需另外再用言语去说明的。说“有得”和“无所得”都是两头话,与本性无关,“有得”和“无所得”都是权宜的,有言说无实义,皆是随缘对治法。

佛性超越有无

当时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开悟之后,静坐思惟,若不说法,则众生没有出期的机会,若说法,则众生执着语言文字而死在语言文字轮盘里。譬如说,众生若有佛性,是谤佛法僧,若没佛性,同样是谤佛法僧,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咱们的性非有非无。过去有人问赵州老和尚:“狗有没有佛性?”他有两种答法,一个答有,一个答无,看问的人当时的执着是什么,然后说有佛性或没佛性,其实,咱们的佛性是超出有和无。若执狗没佛性,连蚂蚁都有了,狗怎么会没有呢?若执有佛性,那为何狗不能成佛呢?譬如一棵桃树,未生桃子时,虽有等于没有,你不能说有,但有一天生了桃子,你不能说没有。佛性的本身不属于有或无,假使说有说无,都是谤佛法僧。若说众生有佛性,则成执着谤、增益谤。若说众生没佛性,则成虚妄谤、减损谤。若说众生的佛性亦有亦无,则成戏论。若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也是没实际。所以,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思考很久,最后,凡是说法,讲到那里就破执到那里,就是不要让人执着经句。故上乘法是无法可说,只是破执罢了,这要自己慢慢去体会的。咱们师尊、师母。也不例外,当机一指,可以指破历劫来的迷昧,但了则自了,悟则自悟,不是师尊、师母可替咱们了,可替咱们悟,体会自心本性乃是靠自己发现,是自己的事情。众生未悟时,有虽是有,但不能发生作用,如蜡烛未点燃时,师尊师母一指给咱们助缘,点燃心灯之后,则与已燃者完全没有差别,故师尊师母之一指可以打破历劫的迷津,这个理若能清楚,就知道法统没有间断。像过去历史上,三武之灭佛及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有形相的虽被破坏,但此心是没办法断绝的,故禅宗一脉“以心传心”,便能延绵不绝。在六祖坛经中五祖开示六祖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又云:“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故咱们了悟本心之后,就与老子、孔子、世尊、祖师们相接,如不能清楚则虽在其身边亦如千里之遥,能有此认知,自然不会执着分别教相的法统由来。

咱们对师尊、师母的宗旨若能清楚,自然对于教和法统的意义能清楚,就能随机随缘来解释这些事情。古德云:“路有千万条,近远要知晓,迷者十万八千里,悟者一步超”。即心即佛,能指引咱们的心性就是法,无论儒道释,讲解的方式虽不一样,但皆是为了指引咱们的心性,名辞不一样,其实目的是一样的。如此,才不会执法统是如何,或执佛法是由释迦佛来的。咱们要了解有人类时,就有一贯,就有佛法,不是因为某一位圣人佛祖讲解时,才有佛法。所以,从“理”的方面来说,“一贯道”的由来,就是从师尊师母直指的这个“ ”来的,大家要好好体悟其中妙理。

一脉相传

从“事”的方面而言,坊间有很多有关一贯道由来之书籍,但一般皆依道统图解,天道道统图下方列出中国较有名,得道的圣者,但也包括基督和穆罕默德。依道义讲解,分为青阳、红阳、白阳,在上古时代没有历史的考据,分成子会开天,丑会辟地,寅会生人,前面是七佛治世,接着是三佛收圆。天地的造化是一万零八百年开气天,亦要一万零八百年造象天,地球就是其中之一,接着是一万零八百年,原灵降世的时代。原灵降世之后,就是治世,卯会开始七佛治世,譬如,在南方赤爱佛六千年,北方生育佛四千八百年,两者亦是一万零八百年,接着是甲三春、酉长庚、空谷神、龙野氏、继天佛,这是七佛治世。之后是伏羲氏掌五百年,接着燃灯佛、释迦佛和弥勒佛,这是三佛收圆。七佛治世和三佛收圆的最后一位佛是弥勒佛,所以,咱们早晚献香时,默念“南无阿弥十佛天元”,就是指皈依最后的弥勒佛。弥勒佛以后,午会已过去,午会以前属阳,接着是未会,未会以后属阴,天运如此,人亦是如此,干道渐少,坤道渐多,这是应运的关系,自然而然的。到了申会是原灵收回,接着是象天的混沌时期,将来象天的混沌现象,虽不能令我们完全相信,但也不能不信,因为在很多的高山上发现了贝壳,由此可知地球是沧海桑田经过很大变化过的。将来天火、地火、人火也将渐大,这可从以前的雨水很多,现在雨水渐少得到证明。将原灵先收回之后,慢慢地球坏掉,气天也会变化,因为气天会变化,所以,气天仙要求道,才能躲劫。(请参阅附录一)至亥会时,是还无的时代,也就是混沌的时代,一万零八百年,天地分不清楚。等到气又足的时候,又开始子会开天,丑会辟地,又再来一个循环。这可从咱们身上得到证明,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当人们白天忙了一天,晚上的时间就得休息,明天元气充足,则又开始新的一天,由此可证明天地之理,完全没有虚假。

道统开始,由伏羲氏,体悟天地阴阳造化之道理,一划开天而作先天八卦,以阐明天地间生生不息,奥妙之源,继而由神农氏,黄帝,至尧帝、舜帝、禹、汤、文王、武王、周公、道统传至老子,接着是孔子,颜回、子思、孟子、然后儒道中绝,道运应在西方,印度的释迦佛。由此再传至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东来,此即老水还潮,因道统是从中国传至西方,最后再回中国。由达摩祖师传给神光二祖、僧璨三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慧能六祖。释迦佛一脉相传,传到六祖慧能祖师以前,天命都在庙寺的出家人,但六祖以后,道传火宅,也就是一般百姓人家,就如偈所言:“释迦从此绝宗风,儒家得法至道通,日后三期开普渡,正心诚意合中庸”。接着传至七祖白祖马祖,罗祖为八祖、九祖黄祖,十祖吴祖、十一祖何祖、十二祖袁祖、十三祖徐祖杨祖,十四祖姚祖、姚祖之后就是开普渡收圆,接着是十五祖王觉一夫子,至十六代祖刘清虚,红阳期至此已满,白阳应运。以前青阳期以青为大,拜莲叶,红阳期以红为大,拜莲花,白阳期以白为大,拜莲藕。再传至十七代路祖,是为白阳初祖,十八代祖师尊、师母办三曹普渡、万法归一、万教收圆。由上古时代没有文字,没有宗教,然后随着时运转变、进入文明,变成有经教,是由一本散万殊,再来白阳期则变成所有的宗教归本还源,渐归本来自然朴素,万殊归一本,万法归一,这就是物极必反,天地的定律。若有人问,有关于道统接续的问题,譬如,年代不一样,地方不一样,但为什么道统却能连在一起呢?这可以拿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参考,譬如粽子和汉堡的背景不同,但皆能达到一样的目的,是治饿的,不管是印度或中国,二者虽混一起,但宗教的目的都是一样相通的。这一脉相传的道统,一代传一代,虽是没看到,但却不得不信。譬如,咱们不曾看过曾祖父,但咱们却无法否认其存在,要不然,咱们姓氏的根据又从何而来呢?但更重要的是咱们要去了解修学的目的要做什么?宗旨是要做什么?并不是要知道法统如何正确的传承,咱们才能够修。将来一定有人会提这些问题来挑剔,但咱们心里要有个底,他用什么心问,咱们就用什么心去应对。道统虽是这样一直传下去,但“道”是无形无相,故文献是无法考证的,释迦佛也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相无相”,咱们师尊、师母继续道统传道,只是传本来这个“ ”而已,当然就没有文献可参考了。

宗不立文字

咱们知道一贯法门的传道方式是属于宗法,见性法门,是当机直示本来,不立文字,故也就没有形相言语可依据考察,因为有形相就必然是有生有灭,就不是道,就不是原本的,原本就是如此,不是生而有之的,咱们一定要有此基本的认识。所以,师尊、师母只指点我们本心,而一切万法自心本有,故没留经典给咱们,假使一贯道还有经典,则和“教是一样了,不能称得起是“道”。

道在青阳期以前也没有经典,在生活上,只是随本能的反应,以本心为主去做事,同样的,在最后老祖师收圆时,也会万教归一,都皈于一心。当老祖师出来时,在佛教的立场是世尊再世,基督教的立场是基督再世,在儒家的立场是孔子再世,在道家的立场是老子再世,在回教的立场是穆罕默德再世,咱们的老祖师在任何宗教,都会被认为是其教主再出世,同时俱备五教的道理,因为,不管是讲儒、讲道、讲经,同样都是由心性发用出来的,虽五教圣人在世的时代和环境不完全一样,但唯一的本心,却是相同的,故若能找到此相同的,则虽是代和环境不一样,但所做的事情,办出来的宗旨都会是一样的。譬如说,佛教是万法归一,儒家是执中贯一,道家是抱元守一,基督是默祷亲一,回教是清真还一,都是以“一”为主,“一”是道的代表,咱们的老祖师有这种能力,以各宗教的立场去讲解。事实上,不必说到老祖师,咱们研究五教的经书之后,就知道各教阐教的目的思想和理想都是一样,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根本都是一样的。由此,咱们知道老祖师出来时,必以本心本性处事,而没有什么宗教的名辞,诚如最先是没宗教变成有宗教,最后是有宗教又归回没宗教,因为有形的身体无法大同,唯有‘心’才能大同。为什么心才能大同呢?譬如,当吃咸时,大家同样觉得咸,当一位小孩跌倒时,大家也会去拉起来,这是大家相同的,也不必教的。故师尊、师母就传咱们相同的良心本性,不需再传什么,咱们若能清楚,则能做得了主。当每个人都能以良心本性做主的话,也就不需要法律,因为订了法律,人还是会走法律的漏洞。譬如,过去的人虽没有秤,却不会偷斤两,而现在的人讲的话都还不算数,必需再盖个章,再这样下去,最后会连盖章都没有用的。所以,师尊、师母什么都不用,只传咱们根本的良心,让大家都依良心来做事,良心是本能,是不用学的。譬如,过去文明未开化时,没人教要孝顺,难道他们就不会孝顺了吗?而现代人虽一再教却不一定会孝顺。

至于道统是如何接?天命是如何交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不过真理却都是一样的,五教圣人或会通“道”的人,都能默契,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虽无法可说,却都是一致的。譬如,某种东西,你有吃过,我也有吃过,你了解我也了解,虽说不出来,但却能共同默契的,所以,这种道理是有点神秘,并不是用一般方式可解析的。今天主要是说明“一贯道”的由来,因为,一贯道弟子一般都很单纯,所能考据的资料又少,被人一问就哑口无言,被说咱们的道统是不伦不类的,信心便会动摇,所以,必须对此有所了解,就如员工,对自己的公司是如何成立的?董事长是谁?生产什么产品?必须知道一样。目前虽有些人在毁谤一贯道,但如果真正了解“一贯”意义的大修行人,是绝对不敢毁谤的。因为五教圣人都是在阐明一贯,所有的经典也都在证明一贯,今日咱们也是因师尊、师母的一指妙法直示心源,才让我们有信心共同来参考的。

是法平等无高低
一贯普传应时机
心为道场勤觉惺
方便无碍弥勒行

《二》一贯道的殊胜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若论殊胜,好像怪怪的。但身为一贯道弟子不可不知一贯道法有什么特点,和其他宗教有什么不同。譬如,咱们在一家公司工作,就要知道公司产品的品质是如何?有何优点?如此方对公司有信心。同样的道理,身为一贯道的弟子,对于一贯道法的殊胜,是必须去了解的,更重要的是了解后,是否依从平等心行事,而不执着愩高,方能符合是法平等的原则。现将其分成三方面和诸位参考:

时的殊胜

“时”就是符合现今时机应时应运。天地运会的转移,从朴素没文明进入现在科技发达的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时代,生活的方式都已改变,尤其在短短几十年之中的改变,更甚于过往数百年之改变。故大家都感觉到,时间非常急迫,生活非常紧张,精神压力非常的大。那要如何才能将精神的紧张和压力降至最小,这就要靠精神的粮食补给,而精神的粮食很多是借由宗教来灌输的。当人遇到种种波折之后,精神上无法承受时,往往会想去庙寺中,镇静一下求解脱,这可证明人的精神在矛盾或复杂时,宗教是最好的依靠,宗教是人们心灵的补给站。不过有些人,没办法解决困难时,会去求神问卜,结果,事情不但没处理好,甚且,变的更复杂,神棍就是一个例子,宗教本来是要解决咱们的问题,却反而惹来更麻烦的事情。所以,在这教门非常多的时代,优劣参差,哪一个宗教才最适合时代的呢?

随着物质的文明,生活品质的提高,人类必须有精神的配合,“一贯”起来才会感觉充实和实际。而在这个时代,一贯道法可说最为实际的,因为咱们师尊师母是传心,启发咱们的内心宝藏,而非是向外求法,一贯道法并不教咱们坐禅或念经,主要是使咱们身心一贯起来。就如开车一样,假使精神没集中,心和手脚没配合,一定会出事;在家庭也是一样,夫妻没二心,两人要能一贯,家庭才能幸福。在此时节因缘,上天降下一贯道法,直示咱们的本心,此心就是不二之心。人的心有二就是乱的开始,若能把二心变成一心,则在家庭中不管有多少人,如能共一心,家庭一定幸福。在公司虽然有很多机构,若能同一心,公司一定很发达。有二就有其各别坚持立场,有二就有利益和权力之争,这就是乱的开始。政治方面也是一样,政府和百姓能一贯,政府的事情就是百姓的事情,百姓的事情就是政府的事情,国家就治理得很好。假使官民一条心,社会一定很祥和。故一贯道法是最适合现代环境修学的法门,一贯道法主要的宗旨是回归一贯,修学的目标也是设定在身心一贯,其他的法门就非如此的直接直指咱们的心性。只须咱们身心一贯,则无论生活或其他方面就能平衡安定,这是最简捷和最深入的法门,直接融入于日常生活,随时随地都可修持。参考至此,诸位或许会感觉,为什么所说的都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事情,这又有什么殊胜呢?古德云:“真佛只论家常”,家常事大家都会论,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其实这是最实际的,假使家常的事情都无法做好,对于超生了死的事情,能做得好吗?所以说,佛法不离世间法,天人要修学也一定要来世间的,生活上能做的好才有可能成就。一贯道法没有讲玄妙的经典,只是直接指示咱们的本心,照咱们的本心去做,把做人应该做的做好就可以了。譬如,为人子、为人夫或为人妻,若能照本分去做,就是完成人的人格,人格圆满则天道成。所以,儒家说,人就是天,能做好该做的事,则凡就是圣。一般人都以为很妙才是大道理,其实,真玄真妙的道理,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实行,由人和人的相处,家庭的生活做起,假使离开生活上的事情,你想咱们如何修证呢?咱们学的再多,贪瞋痴是否依旧?这些是在生活中去证明出来的,诸佛都在世间证道,假使不是在世间证道,天人就不需要来世间修炼了。一般修学人都会觉得生活上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讲,大家都能清楚,虽能清楚是没有错,但是否做的出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由此可见,咱们修道和生活是脱不了关系,修道在生活中,生活就是在修道,能打成一片就是“一贯”。未来修道的朝向应该是:“修道生活化,证道人格化,说法时代化和道场管理企业化”。以前说修道是要做仙做佛,将来对于年轻的一代,若还是这样说,相信不容易为其所接受。时代不一样,修道乃是要完成人格,人格是用金钱和地位买不到的,也不是用嘴巴讲的,乃是在家庭社会的伦常中建立,所以,证道应该提倡人格化,说法一定要符合时代和环境的需要,如此比较能为人所接受。道场的管理要能企业化,分工合作,各有专人负责,像企业的管理,大家合作,事情才能做好。以前有强棒的老前人,再加上后学遵重天命,因此一个人可以全部包办,但是,慢慢地,环境和因缘不一样了,必须分工合作才可以。这是将来可能的方向,原则不变,只是方式改变而已,就如以前的和尚尼姑,吃饭是出来化斋,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和尚尼姑现在都是自己煮了,这就是原则不变,但方式可以变。道、心、性是超越时空,不受时空限制,所以,一定要随缘随环境,讲解能被接受的法来接引学人,这就是说法要适应时节因缘,而一贯道法就是最符合时节因缘的,根本没有迷信的色彩,而且很简便,这是一贯道法殊胜之处,一般不是迷信的色彩很重,要不然就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参学。对于修道生活化、证道人格化,说法时代化和道场管理企业化,这四化是我们修学将来的方向和目标。

道场的殊胜

一般的宗教,信徒要礼拜都要去庙、寺、宫或教堂,甚至,要全心修道则必须离开家庭,放弃事业,这在现今的社会,是很少人能接受的,故不能普遍。但一贯道弟子,承蒙天恩师德,不必离家,不必放弃事业,在家庭中开设佛堂,全家人都能烧香叩头,夫妇、父子同修,慢慢地,家家建立道化的家庭,若能做得彻底,也就是所谓的神仙家庭,大家没有计较,没有恩恩怨怨,生活过的非常的有意义和充实。因此,数十年来,一贯道的道场很普遍,到处都有,从都市到乡村,不断地在迅速增长,这是其他宗教所不能及的。以上说的是有形相的道场,但更重要的是无形相的道埸,才是咱们真正的道场。

一般说到道场都会连想到有相的道埸,认为讲经说法的地方才是道埸,实际上,每个人自己都拥有一间佛堂,因为有心的地方,就是,心生法生,心生则法界转,善恶都是由心所产生的。重要的是,善念要好好护持,而恶念要当机立断,在日常生活中,必有念起,念起即是心生,有心的地方必有苦乐,有是非,有取舍、有爱恨、有得失、天堂地狱于是生焉,心念生起就是咱们要修行的地方,所以才说心在,道埸在,这样就不必去其他地方道埸,只要心一动,就是修行的场所了,反正,有痛苦一定有心在,有快乐也一定有心在。假使不知心是道场而只去找有形相的道埸,这是不切实际的。佛悟是悟本心,众生迷是迷本心,迷悟之间都是心,那么要如何悟呢?就是在有取舍,有是非,这个时后去悟出来,从是非中去悟出本来无有是非的源头。六祖坛经云:“烦恼即是菩提”,所以,有心在,便是道场。古德云:“有心皆苦,忘心则乐。”迷时则有是非心,有对待心,有怨恨心,故有心是苦,忘心则乐。咱们若了解这个道理,则有心才有所谓的修,无心时就不需要说修了,像咱们在熟睡无梦时,没有对待,恩怨,再大的事情也都没有了。一般人都把修道挂在嘴上,这是迷人的作法,因为一天廿四小时,心不可能都一直在活动,不可能一直都在想事情,没在想事情时,痛苦和烦恼都没有了,也没有感觉有一个心存在,甚至也没感觉存在这个世间,当你专心一致做事时,也会没感觉在做什么,此时也没有痛苦可言。道没离开咱们,从咱们的心可证明出来,所以,有心就有事,但是无心不是真正没有心,譬如,自己没感觉到在开车但遇到人,却自然会闪,这是自然的反应。但是有起心就有对待,有对待你就必须去注意了,所以说,有心的地方才需要修。咱们若不知自心就是道场,则会在身心以外求法、找道场,假使咱们能肯定有心的地方就有道场,则时时刻刻没离开道场,是读书也好,家庭主妇也好,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起心就是修道的场所。这和只注重形相的道场是不一样的,一般初一或十五才去庙寺拜拜,早晚在家庭的佛堂拜拜叩头,若认为如此才是道场的话,一天廿四小时,能有多少时间在道场呢?这样就难修了。若能以心在就是道场在,遇事时,对自己每个心念的生起,能够觉察,无事时,则时时保持个心平气静祥和的本心,如此就没离开道场,这才是真实的修学。从早上到晚上,随各因缘,在不一样的岗位上,可以说,到处都是道场。所以,古德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衹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灵山在心头,不用去远处求,因为众生迷昧,舍近求远,譬如,有人要拜观世音,就跑到普陀山,但实际上,观世音就是咱们的心头,你心一动,他就感应了。但因众生不知什么是道场,才认为普陀山是真正的道场,甚至有些较着相的人,以为庙寺有大佛像才是道场,家中的小佛像,好像没什么看头,殊不知咱们的心才是道场。为什么会说这些呢?因为心是万法的根源,心是身驱的主人,上天堂下地狱皆由心,故修道唯有由心做起,心才是咱们真正的道场,要不然,像到庙寺拜拜、朝山,或去教堂做礼拜,一星期才几小时,隔那么长的时间才一次,火都熄了要修成谈何容易!真正修道,是在生活中,遇事时心去返照,该做或不该做,该讲的或不该讲,此处才要用心,其余就不必常挂在嘴上要如何修要如何返照了,否则就成为束缚。故修道没离开咱们的本心,若离开心去找有形有相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场。过往禅宗大德,同样是有直指心性,但并不像此时应运一样的普传,能受师尊师母的当机指点咱们的本心、本性。求道后,对经教方面若能多参考,就知道咱们师尊师母直指,让咱们既省工又省力气,如此自会有信心肯定承担,依法而行。一般宗教,是以庙寺为他们的道场,师尊师母则直示咱们的本心,以心为道场,则咱们时时刻刻没离开道场,以心为道场,既实际、方便又不费时费力,最符合现今的需求。修心没有什么迷信的色彩,也没有隔碍,反正,只要有心的地方,就能修道,如此在事业上或在读书时,都能修道,这就是所要强调殊胜的地方,也是和其他教门不一样的地方,现在一些人参禅打坐、朝山礼佛虽是诚心的表现诚属难得,但是,实际上的意义,咱们要能清楚。这个原则能守住,将来应用上就能自如了。法要学活的,不要学死的,经典上是死的法,咱们的心是活的,对心若不清楚,只用死法,对于修道就没什么帮助。

修法的殊胜

一贯道的弟子,要修学不必出家,没有年龄、男女的限制,也没有种族、学历、识字不识字的限制,而且不会妨碍学业,也不会影响工作或经商,故任何人都可修“一贯道”。一贯道法最适合这个年代,是最方便的法门,一贯道法只要护念本有的一贯.也就是咱们本心本性不用在身心以外,再去求法。因为有人类时,就已具备一贯的真理,一贯的真理是本性的异名,佛、涅槃和第一义谛也是同样的意义,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咱们的本性本自具足,只要不迷咱们的本性就不需要悟,因为悟是对迷而说的,故没迷就不需要说悟了。历代的圣人佛祖或大德,其阐教的目的,是使众生回复本来的一贯,因为,众生迷是迷此一贯,悟也是悟此一贯,将来修证也是修证此一贯。

佛教是万法归一,也就是万法归心的意思,儒家是执中贯一,道家是抱元守一,回教是清真返一,基督教是默祷亲一,五教都是以“一”为宗旨,到了咱们师尊师母则当机一指,为了明白一贯的尊贵,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处要能清楚。五教所说的“一”是比量,乃是立一个原则,教你如何做,而师尊师母则是当机示范真正的“一”是现量。咱们求道时,当机让你发现本自具备的一贯,而五教所谓的归“一”,只是在经典上说明的。求道传香时当机一指,即是示现一贯、良知良能。若是体会不出来,才从经教中的“一”去研究,经教的“一”是死的,师尊师母当机示范的“一”是活的,是现量没有经过思考的,是直觉当下清楚的,是超出思想思虑不及的,若再想也就不是当机一指了。连想都来不及,那是没有造作的,没有装饰的,没有再加工制造的,五教圣人的经典是用说的一指,而师尊师母是完成一指的真实义,当前一指中央慧,咱们若能发现,就是找到本来面目,找到就遵照本有的去做,所以,悟是从一指当下悟,修也是保任此一指当机时的本来心态。只要认识本来面目,也就找到咱们的主人,咱们就作得了主,因为作不了主,所以,不该说的话也说出来了,不该做的也做出来了。咱们在日常的应用都是识性作主,分别取舍,看到东西不去想却偏去想,这是因为不能作主,所以,师尊师母直指本来面目,直下示现咱们的主人。咱们的主人没是非,没对待,没生死,没恩怨,咱们作不了主才变成二,不能一,二就是识性的活动,假使当下能认识本来,作得了主,咱们时时刻刻去护持,则不需要向外求法,求知解。假使学人能抓住这个原则,在修学和生活上的一切目标就都会放在身心一贯上。

释迦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目的只是为了阐明第一义谛、不二法、本心本性,其他的便是随缘说法,方便示教,最后的拈花示众,才是指点咱们的本心本性。譬如种果树,其目的是要收成果实,但收果前的过程中,必须有很长的时间培养一样。以教乘教导几十年,当信心足够了才能承担得起,相信得下。同样的,当咱们于当机受指时,若不是学过很多经教有底,信心足够,绝对不会相信这样就是直示咱们的本心本性。过往,有人问什么是佛?古德云:“即心即佛。”只是一句话而已,便能信入,但对于初学,你若说即心即佛,他是信不下的。但对学很久的人而言,该学的都学了,已能了解一切经典都是由心所来,所以大德说即心即佛,一经印证当下就能承担,故若非对教乘有所认识,焉能知道师尊师母一指妙法之贵气,也就无法承担一指妙法的殊胜了。身为一贯道弟子,但有很多人对于一贯道的含意却非常生疏,也说不出其好处在那里。曾在日本遇到一位前辈,有人请示他什么是一贯,他却开口解释了很多......但却不知开口便是二,已不是一贯,若能用说的,师尊师母就不用当机给咱们示范了。瞒者瞒不识,识者不可瞒,一般都是好辩好争,殊不知一开口,讲出来的就不是咱们的本来,好比粉笔一写出来就不是粉笔了,讲出来的已是用,不是本来一贯了。这个道理若能清楚,平常的修持就放在身心一贯,始终如一,直到永证一贯为止。修持的方法,开始要悟,其目标先放在领悟何为一贯,找到之后,于日常做事也是放在符合一贯。最后,修证也是达到一贯,一贯就是身心不二,事理不二。师尊师母把下手的工夫,了手的工夫,修证的工夫都教咱们了。

咱们初初进入道场,用接窍、开沙、批训文来接引,因感觉好奇,很快就能接受,但这些终非究竟,虽能令人感觉很妙很灵,相信有鬼神,开始对道产生信心,但这种方式产生的信心不能持久远,因为开沙和训文就如特效药,常吃就没有效果了。用开沙封果位虽愈封愈大,但一段时间后就不稀奇了,因为封的果位虽大,但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依然存在,殊胜又在那里呢?故若没导向真理继续研究,最后就会麻木。咱们现在学的心性道理犹如淡然无味的白饭,而开沙和其他的显化就如佳肴,一辈子吃白饭是吃不厌的,虽然佳肴很好吃很引人,但几餐之后就会腻了。所以,要向根本来研究,否则,就会变成要进没有路,要退又不甘心。很多人虽是一贯道弟子,对于一贯没认识清楚,无法体会一贯道法实际上的好,只是听别人说东西好吃,自己却不知其味,因没有实证,难免埋怨一贯道的文献不足,慢慢地对道失去信心而走入教门,认为教门的经典多,法师又很会讲,讲得又玄又妙,而咱们得道只是师尊师母给咱们一点而已,所以,便会认为“教”比“道”更好,近路不走反而走远路。好像小孩身怀着金条却去做乞丐,本身所具备的一贯,自己不清楚却去外面求法。师尊师母给咱们一指时,贵在能当机领会心平气静时的本心,却不可当作一指想,若能领会而自我肯定的护持,就是得道。若不能会通,再以无字真经借耳根而会通,这是因为一指无法说明,所以才用真经,真经若能清楚,真经不异一指,你若还不清楚,接着就再以合仝,合仝就是表示一贯,让咱们每天叩头中来体悟一贯。因此,对师尊师母的一指若不清楚,就算跑到其他教门,也是多余的。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共有三藏十二部经,那么多经典,要由何处学起方达究竟,所以,最后只教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便能接引西方。因此,对根本的一贯道法不清楚而去教门,所学的必然也是心外的事情。殊不知释迦佛讲那么多经典,只为对治咱们的心,假使没一切心就不需一切法了,故所说的一切法都是权宜的,不是实法,实法是无法可说,咱们的师尊师母一指妙法,没有什么法可说,这叫做传心,讲出来就不是实法了。

达么祖师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时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阇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后神光礼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故法传给神光。你想这是什么法?其实要了解并没有那么简单的,这是要经过很久的研究体悟,才能清楚实法本无法的,否则都是在经教中找法或用嘴巴说的。释迦佛睹明星和师尊师母的一指是同样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可以讲的是方便法,不能讲的用心去体悟,这才是实法,若强辩强说心性,清楚的人一定说你,对道不清楚。以前有一位点传师来参见老前人,老前人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可以说是对答如流,一般人听起来会觉得很不简单,但最后,老前人送两个字──“自大”。问什么是如来,如果开口答就会在来而不如,如而不来里面转,清楚的人,是不用去开口的。心性方面,有地方是可说,有地方是不能说的,有地方是让别人先说,说到高兴,你只要说一句话就够了。以前有一位基督徒和老前人见面时,说他的主是如何如何,说了两个小时,老前人最后问:“你的主是如何来的?”一句话就结束了,他说不出主是如何来的。又有一位研注道德经的前人,参见老前人时,老前人问:“道德经如何说呢?”他于是一直说,最后老前人以指直示,“○”就是道,“•”就是德,道德经这样就说完了,说那么多做什么呢?若不清楚的人,则会愈讲离道愈远,离心性愈远的。

权实互显

不清楚的人,会以为师尊、师母都没有说,没教咱们什么,其实,这就是实法,因为可说的是离开本来,不是实法了。当机一指,悟者自悟,了者自了,不再说什么,当下若不能体会,只好从教乘经典再去研究,去证明,所以,求道时没有告诉你这是什么。由此可知,可说的都是权宜方便,是对治法。佛讲经时,权法和实法互显,尤其在楞严经中更是明显,有时候坐着默然,不说一句话,有时候举手,这就是用实法,看尊者能不能领会,若不能领会才开始说法,这个巧妙处,对一贯道法能清楚者就能领会,默然和举手都是可以让咱们体会本来面目。由此咱们可以清楚,“法”主要是引咱们本有的自心本性,使众生开佛知见,阐明一佛乘,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羊鹿设方便。”一佛乘就是白牛车,白牛车就是咱们的本心本性,羊鹿是权法,是二乘或三乘,是方便说法,一佛乘就是咱们所谓的一贯。楞严经的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无论在言说或无言说,都是要显实相,楞严经中,阿难尊者本有的真性不敢承担,妄想心不敢去掉,故陷在矛盾中。其实整部经的主旨,是要让人能心境不二,即真即妄,即妄即真。以前老前人慈示,只讲经中精华的,有代表性的几句,只要能清楚这几句,整部经要说什么,都已经清楚了,譬如,道德经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先给予定义,而第二章以后就是要说明这个定义和宗旨。金刚经也是一样,第一章是表示佛法没离开世间法,这是当机示范,没说什么,接着整部经所说的就是要证明实法。

每部经都是要阐明一贯的意义。在楞严经的七处征心就是要找本心,而心一定和境配合才会显现,初学时不清楚可把心和境分开讲,但最终是不能分的,宗乘就是不把心和境分开。修学的过程,一定要学过教乘,才堪接受宗乘,所以,才说今生能得道,都是前世修来的。最后,释迦佛对尊者说即妄即真,即真即妄,使其领受真不离妄。而现在修道的人却都想弃妄归真,认为这些妄想都是假,若是弃妄又何处找真呢?所以,才说即妄即真,即真即妄,因为真妄不能分,譬如,身色是妄非真,但是真性却不离假的,要不然,释迦佛借色身做什么呢?没有假无法显出真的,也无法应用,所以,即妄即真,即真即妄连贯起来,不能分开。要找佛性,你不用找,能说话一定有佛性存在,佛在身躯.此色身就是佛,离开色身没佛可说,只要有一项就必然两项皆具,不必两项都去说明,所以才说即妄即真,即真即妄,故修学也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上来修。离开这些事情,也没有真的可修,世间的事情虽都是妄,但离开这些妄之后,如何去证明真呢?譬如,如何去证明你的脾气好?如何去证明你是如如不动?有些人看经后,执着经文,说他现在已达如如不动的境界,这是嘴巴说的如如不动,这是还没遇到因缘,若是遇到时,就不能如如不动了。事实上,真正如如不动是在动中去证明出来的,能在声色中去证明如如不动,才是真正的如如不动。咱们一定要知道学经的意义,楞严经的即真即妄,即妄即真就是一贯,咱们师尊师母所传的当机一指就是要完成过去五教圣人,于经典、文字上无法完成的事情,故由当机直示,此时机未萌,缘未起,一念也无,真妄不二时直不本来,若能领会的人,就是达到过去教乘所说的一贯,要不然,就必须再学。在佛教的很多经典中,最特出的是楞严经和法华经,故古德云:“开悟楞严,成佛法华”,虽是如此,但佛讲法华经时,却仍有五千阿罗汉感觉没道理,不相信而退席,这就是层次的问题。虽然,每一部经典都有其特色的地方,但宗旨却都是一样为了证明一贯的。

我们尚可举些例子来参考,当初达摩祖师来中国,只带一部楞伽经。楞伽经是佛在楞伽山向他方世界的菩萨讲解的,楞伽经中所说的是一百零八“非”,这个“非”乃是说世间没有绝对的,众生非众生,佛非佛,众生若是固定的众生,则不能成佛,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名辞,会变的。在楞伽经中,对于破外道,说的最多,其主要也是强调三世诸佛皆从第一义出,第一义就是不二法门,和一贯是同样的意义,字不一样而已。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种也是互显,假使相是虚妄,则离这些相时,如何见如来?所以说,一切经典都是权法,“若以色求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法师在讲经时,是不是在声?在色?若不是声不是色,是什么呢?故这些经文是对执着声色的人而说的,这是方便法,虽在声色中不能见如来,但离开声色亦难见如来,如来不是在写中看出来的吗?不是在讲中看出来的吗?不是在想中看出来的吗?所以,才说没有‘心’的地方就不用修了,没有声色如何说个“如来”呢?在应用时有“如来”,“如来”就是有无一贯,假使没有应用,没有声色时,有什么“如来”可说呢?在佛的世界,根本不必说你是佛我是佛,因为有众生才有佛可说,好比在男人的世界,根本不必说你是男人我是男人。所以,离开声色没如来可说,一切法都是随机随缘所说的,因学人执着声色,故说离开声色,才能见如来。法是因人所设的,经典是死法,学经的人应该要能清楚经义,否则很麻烦。譬如经云:“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假使有人请讲经的师父慈悲,若没人相没我相,那么讲者是谁?听者又是谁?你看那时候,要怎么说呢?所以,一定要超出“空”和“有”才能找到答案,否则,一说出来就是声色。金刚经第一品是显示佛法没离开世间法,到第三十品,佛说一合相,佛对须菩提说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说出来就不是一合相了,一合相是超出语言相、文字相和缘心相的。经中又说,现在心不是,过去心不是,未来心也不是,到底那一也才是呢?很简单的答案是此三心之外就是咱们的本心。要如何悟呢?就是从咱们师尊师母的一指当机下悟入。过去曾请示老前人慈悲,假使过去心不是,现在心不是,未来心也不是,那么从师尊师母的一指悟入,可以吗?老前人说可以。若是对师尊师母这一指不清楚,你再说什么都不是,绝对无法契合。金刚经主要也是说一合相,一合相和一贯,一指的意义没有差别。

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就是一贯,色空不二就是显示一贯。

以圆觉经来说,若对于师尊师母这一圈一点能清楚,则圆觉的意义就清楚了。“○”是圆“•”为觉,就是要说这个道理而已,而师尊师母在空中当机示范,没留丝毫的形迹,这是表示体用合一。

维摩诘经的主旨又是什么呢?因释迦佛的弟子多数执在二乘,弃有执空,不能行中道义,所以,藉着维摩诘居士示疾,于佛弟子问疾时,经由维摩诘居士,使他们回小向大,弃小乘进入大乘。最后,于引证不二法中,有三十二位的菩萨用言语来阐明不二,而维摩诘居士则以默然来表示不二的意义,不二就是一贯。

引用这些经典,主要是让诸位明白师尊师母是要完成过去经教未完成的事情。在各宗教中,佛教的经典最多,但再多也没超过这个意义,其立教的宗旨就是万法归一,也就是要使众生回复本来面目,本来所具有的一贯。释迦佛睹明星开悟之后,他感叹的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由此点就可证明佛阐教说法的目的,是要使众生回复本来面目。

儒教一样是要阐明一贯的真理,如论语里仁篇,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夫子曰:“”。这是很巧妙,这是当机,“唯”和禅宗的“喝”是同样的道理。孔子的道是以一理去贯通的,一理就是心,是性,心和性都一理的别名。同时,孔子问子贡曰:“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也。”子贡曰:“然也,非与。”孔子曰:“非也,吾道一以贯之。”这很明显就是发扬本具一贯之理,而非是向外学来的。

上次提到,“释家从此绝宗风,儒家得法至道通”,将来咱们也是行儒家的道。过去前辈也慈悲说,儒家将来会复兴,将来的时代,修道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乃是在家出家,而儒家的道就是提倡一贯,这点就可证明师尊师母是要完成五教圣人未完成的事情。对这个若清楚,对于经教就能转,就能活用,咱们若还不能清楚,就借经教去悟,悟出师尊师母一指的意义,这样学经才有价值,要不然,经学得愈多,知愈多,懂愈多,识见分别愈发达,对于真正的道却反而悟不出来。

中庸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就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节就是“•”。从经典中体悟出来,并和师尊师母一指妙法合起来,咱们就有自信,不管以后如何的演变,自己才能作得了主,才不被权法转。现今三期普渡,师尊师母以一指妙法唤醒众生的本来面目,是诸天神圣所共同护持的,是最完整的法,再没有更玄、更妙、更直接的法了。师尊师母已经指给咱们了,剩下修证的事情,就靠自己了,别人帮不了的,到任何地方都要修的,既然要修,又何必跑来跑去呢?因此,对师尊师母的宗旨必需要清楚,则修道这趟路也就能走到底。如六祖坛经云:“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否则,变成以讹传讹,自己眼瞎又牵着别人走,或别人说真就以为是真,跟着走,自己必需知道真,才能分清楚真假,方不被人瞒。所以,身为一贯道弟子,最先应对一贯清楚,清楚之后,就有了宗旨和目标,生活就朝这个目标走,始终如一,一定可达到目的地。

道德经更是明显来表达一贯的意义,下篇第一章中,“有无同观”,有和无不可分成二,就是要能有无一贯。第二章才说有高就有低,有长就有短,有善就有恶,这是相对的法,譬如,双脚未动前,没有前后之分,一动就有了。心没动时,没有天堂地狱,但一动就有了,心念一出,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前就是后。所以,一动时,咱们就要注意了,有二是争斗的开始,取舍的开始,是非的开始,善恶的开始,分别的开始,爱恨的开始,二就是生死的根源,超出二就能脱离生死。修学人要做到超出二,把二调成一,就如,照相时调焦距一,样调整一致,目标清楚,照出来才会好看一样。咱们修学的目的是把对待、生死的二调成一,二是众生痛苦,生死的根源。但要解脱生死亦从二法中去证明出来,譬如,有二才有是非,若能从是非中不受是非影响,你才能说是超出是非的。“事”的方面必定有二,但“体”则不二,事是随缘生灭,在生灭中才能体会不生不灭的“体”,于六尘中离开六尘,事理不二,如此才是真正一贯的妙用。

道家所立教的宗旨是抱元守一,同样是以一为宗旨,而基督教和回教,大都是用比喻,或是顺从主的方式,但宗旨和目的也是一样的,由此就知道,过去的圣人佛祖,以言语声教讲经,来阐明一贯的真理,而师尊师母则以超越声教、言语文字,于当机下,来示现一贯,若能达到万法归于一贯,这就叫做自心的收圆,所以,师尊师母教咱们收圆是从心做起的。

以上所引证各经教的意义,是要证明所有的经典,其目的都要要阐明一贯的真正意义。若能领会师尊师母当机一指不在文字上,便能贯通一切经典。咱们修学的目标主要是放在身心一贯,以一贯的宗旨来自修自悟自证,如果能自肯承担,相信得下,就能明白一贯道法的殊胜。

教外传宗大愿立
末后一着启迷津
悟得本来万法具
朝暮礼佛证无生

《三》一贯道的道义

一贯道的道义范围很广,今天以三个重点来共同参考:

(一)求道的仪式内容有什么意义

(二)一贯法门没有经典,那么是根据什么来弘法?

(三)咱们每日修持的课程是什么?

求道的条件

各教都有其接引的方式或入教的仪式,且有不同的教规来规范教徒们遵守,教徒们也经由教义来推行教务,以达到渡己渡人之目的。在佛教方面,于己是遵守戒律,对外则是弘法利生,自觉觉他而达到觉行圆满。在儒家方面,因为时节因缘的关系,较偏重住世法,所以提倡人伦道德,三纲五常,以此纲领,让天子以至于庶民,各尽其职,各守本分。在基督教方面,于入教时,必须经过洗礼的仪式,同时,遵守教规和弘扬圣经。而咱们要加入一贯道,而要什么条件呢?和其他宗教比较,其条件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咱们一贯道有严格的规定,凡是来求“一贯道”的人,必须有引保师的保证才能求道。而引保师首先要对求道者,调查其身世,其祖父、父亲和本人是否做过伤天害理或害人性命的事情?或以杀生为业?或从事不正当行业?或有身体……?有牵涉以上的问题,就不符合求道的条件。除非是菩萨乘愿而来,否则有上述问题的人,其业障比较深重,冤欠较易缠身讨债,容易做出毁道败德之事情,如此反而是害了他。在道中这种例子很多,所以引保师要先查清楚,假使没调查清楚,引保师也要负责任的。但对于贫穷的人却可以求道,也就是所谓渡贫不渡贱,渡善不渡恶,这就是求“一贯道”的条件。等到调查清楚之后,还要对求道者说明,必须立十条大愿才能求道,这十条大愿等于佛教的戒律一样,用来约束自己以及做为修道了愿之准则,这十条大愿是:

1 诚心抱守;

2 实心忏悔(干),实心修炼(坤);

如有

3 虚心假意;

4 退缩不前;

5 欺师灭祖;

6 藐视前人;

7 不遵佛规;

8 泄露天机;

9 匿道不现;

10 不量力而为者(干),不诚心修炼者(坤)。

这个愿是自己愿意立的,也是天人共鉴的。

以前在大陆时,要把十条大愿讲给求道人听,并问他是否愿意立愿?这和现在只是跟着念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认为能够守这个原则才能求道,若不能遵守,亦不勉强,这样的话,道的宝贵才能显出来,这和其他宗教,愿意来拜拜什么人都可以,是不一样的。

佛教用“戒”律,而咱门一贯道法是用“愿”来代替这个戒,只要咱们愿立愿,就让咱们求道而做弥勒祖师的弟子,这些都是引保师在渡人时,要说明白的。

求道仪式的意义

接着是挂号,俗称叫做报名,这是求道的手续,将求道者的姓名,禀奏给上天,这是道中一般所称的“龙天表”,也就是天堂挂号,地府抽丁。简单地说,一般没求道者,其灵魂户籍都在地府,但求道后,就是将地府的户籍移到天上,由三官大帝登记。咱们身躯的户籍是在公所或乡镇市公,但灵魂是由地府管辖的,死时的魂魄难脱阎王的掌握。甚至,出家人若没有真修实炼的话,同样是难脱阎王的掌握。但求道者,从表文烧了之后,就成求道登记的手续,求道者的灵魂户籍送到天上,以后所做的行为,善和恶是由上天来掌管,已和地府无关,这是和其他宗教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因此,有很多求道者去逝后家人问神明或观落阴,在地府却找不到他的名字,有的还会告诉家属他们已经上天堂了。

求道另外一个意义,是将咱们自己的姓名通报给祖师愿意做其弟子,咱们求道升表时,叩拜祖师、师尊和师母,就是愿意做弥勒的眷属。不仅是一贯道弟子,就是其他教门的修学者,往后要成就佛道,必定非归弥祖师不可。这并不是咱们自夸,根据释迦佛所说,弥勒佛是这个娑婆世界最后的一位佛,假使不能在红阳期释迦佛法华会上,授记的修行人,必定要由弥勒佛授记。因为在法华会上的人,都是和释迦佛从历劫来就在一起修持,听释迦佛讲经说法,和释迦佛都有特殊的因缘,在释迦佛要成佛归空时,就给全部有缘的人授记。譬如,法华经云:“富楼那,其后得成佛,号名曰法明,其国名善净,劫名为宝明。”但是,还有很多修行者是在释迦佛以后,至未普渡以前,修学得以发明心地,开悟见性,这期间都居在三界的天宫中,假使他们想要成就佛道,就必须要皈依弥勒祖师,做弥勒祖师的眷属,由弥勒祖师给予授记。根据所了解的,在师母住世时,就有很多仙人及禅宗大德在排班挂号,等待世间有缘的办道者来渡他们。○老前人亦曾将“五十三参禅语录”中,和过去公案中的大德,一一写给师母老大人,然后由师母亲身点授。为什么他们已经开悟见性,却还要别人渡呢?理由是,这些修学者,虽能自觉开悟见性但仍非觉行圆满的究竟,故要皈依应运当来下生弥勒佛,做其眷属继续修学,并蒙其授记,以成就佛道。咱们一贯道弟子和弥勒佛,都是有特殊因缘的,在历劫都曾受过弥勒佛的教化,跟随他听经闻法,所以,在这末后一着,普渡的殊胜因缘,仍跟随着弥勒祖师、师尊和师母,并在以后的万八年中,于天上人间来修道,一直到成就佛道为止。目前社会道德沦丧,将来只有佛出世才能化渡娑婆世界为净土,咱们一贯道弟子每天烧香,愿和弥勒佛共同来完成人间净土之使命。虽然,佛经记载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佛才降生于娑婆世界成佛渡生,但依照目前人心变化之遽烈,再等那么久已不可能,所以这个数目应是另有含意的。以道的观点而论,弥勒佛应于大劫降临之前,会以不同的身份降世救生,譬如,佛史中记载的傅大士和布袋和尚皆是弥勒佛降世渡生的事迹,这是不可争辩的。

接着是求道的仪式,开始时是献供献茶,使用九五大礼,这是至尊至高的礼节,在祭天祭地和敬拜老 时才用的,否则,一般是用三献礼。献供完毕之后,接着是请坛,请坛就是恭请明明上帝,也就是咱们的无生老 ,以及法律主到坛,护法八部,雷部、风部、虎部、龙部、二十八宿、诸神都要听旨护坛,经过这样的仪式之后,才能传道,这是何等的威仪、庄严、尊贵。在请坛后如具有天眼的人便能看到诸天神圣严然护坛,由此就可知道传道是非常庄严,非比寻常的。

三宝的意义

经过前面这些仪式之后,才能进行求道手续,在道中常听说,道在师传修在己,传是传什么?得是得什么?兹将其说明如下:

第一宝 玄关。

第二宝 口诀。

第三宝 合同。

这三宝,咱们以“理”和“事”两方面来予参考:

以“事”的方面而言:这三宝是将来归空时,经过南天门紫阳关时的凭据,此地有八大金刚在守此关,过关时要核对三宝,得三宝者方可以过关。另外还有一个宝贵的作用,就是在世间时,若遇到灾劫危急时,咱们能力不及时,则可运用三宝请救劫仙佛来救咱们。运用三宝时,手抱合同,口默念真经,如此,救劫仙佛就会来救咱们。实际上,用三宝躲过劫数的灵验事例非常的多,这是祖师承应天命,在天恩师德庇荫下,诸神护法,故有此不可思议的应验,但重要的是,修道者必须有‘诚心’,否则,毁道败德的人,是不可能应验的。以“理”而言:咱们身上的三宝,叫做精、气、神,在天地造化的立场,则叫做理、气、象。三宝虽名为三而实乃不可分,就如咱们人的精、气、神,缺一不可一样的。师尊所谓的“神”,以道家来说,叫做“元神”,佛家叫做“本性”,虽然名辞不一样,但所指的不二,此乃人人本具,本自具足的。一切众生虽然都有,但有而不知其有,所以,经由圣人佛祖的讲解,留下各种不同的经典,来指破众生迷津,令众生在不同因缘下,悟入本有现成的自性。为何要借因缘悟入呢?所谓的因缘就是生灭法,不生不灭的自性要借由生灭的因缘方能显出来。虽自性如如、无形无相,但遇缘则能相应,故要悟自本性,则须于因缘当中悟入。以往的参“宗”参“禅”学人,有此是从话头去参,参到识情净尽、心无滞碍时,可说是不着见闻觉知,也不离见闻觉知的境界,如此就能于所参中遇缘生妙机,在离心意识下,顿应本来而豁然贯通。所以,过去的宗师,无论是用棒或用喝,以及释迦佛当年拈花示众,都没离开借由因缘而令人悟入。悟入虽没离开声色,但也非全执着于声色,所以,真性乃借声色方能有所启发省会,假使离此,则无真佛可顿见,也就是,说离开声色因缘,亦无法顿见本来。但有人或许会问,离开声色无法顿见本来,而此声色在世间方有,当初世尊在忉利天讲经时,这些天人没声色又怎么样悟呢?事实是既然有天人就有处所了,有处所就有声色可体会了。我们就举由生灭因缘中悟入本性的公案,供诸位参考:

德山禅师参研于龙潭禅师处,有一晚,从方丈室出外面非当黑暗,龙潭禅师拿纸烛给德山禅师,他刚刚要去接时,龙潭师把火吹熄,这就是以当前生灭的因缘,要其悟入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故德山禅师豁然大悟,便向龙潭禅师礼拜。龙潭禅师问:“有何所见”?德山禅师说:“从今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

帝释天散花,须菩提问曰:“此花从天得耶?从地得耶?从人得耶”?

帝释天王说:“弗也”。尊者便问:“究竟何得”?帝释乃举手,尊者才说:“如是!如是!”假使不是帝释散花之因缘,则从何悟起?这些公案都是由眼根悟入。甚至,释迦佛睹明星开悟之后,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也是假借因缘悟入而顿见本来面目,师尊师母传道即是继承拈花示众,使正法眼藏一脉相传。

求道仪式中,当点传师念“礼嘱辞”时,叫咱们平心静气看佛灯,跪听礼嘱,点传师即在咱们眼前用香打一个圈,画一个无极之后,“眼”“触”双管齐下,破咱们的玄妙关,如能于此一指因缘中当机悟入,便可清楚“识情本来净,空中生妙机,自性本如如”,当下即是转识成智。也就知道咱们本来的天真佛,然后,依照这条路,这个心境去走去做,早晚总会到达的。故点传师说:“于今指汝一条路”,知道此路然后照着路走就可以了,可惜有很多修学人,路都不知道,又要如何走,所以非常茫然。但若当下能体会,则见自己本来面目,将来便可荷担弥勒家业。在宝积经中有一段文:“法王子虽然是不及朝内的大臣所做的事情和功德,但朝内大臣不能继承王位,而法王子目前虽小,没做什么功德,日后却是荷担如来家业者”。同样的,咱们今天虽尚未持到某程度,但是,咱们已经承受明师一指,若能明白本来.依此而行,便可达到究竟,故足堪荷担弥勒家业,其尊贵由此可知绝非寻常,故绝不可轻贱自己。若个中奥妙不清楚,便只会认为求道后,就能如何如何,殊不知,这只是“事”的方面,乃是沾受天恩师德保咱们无恙万八年,免受地狱之苦而已。因此,最好将“事”和“理”都贯通,这样才知道一贯道法的真正尊贵和价值处。楞严经亦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又离见,见不及处”,经典告诉咱们的,无非也是要指点这个“ ”超出根尘识的当机,故说,当见时,见又离见。这是释迦佛领会后,于经典上说这个道理,而师尊师母则是以当机示范,当机直指,让咱们体证见不及处。经典虽已留下来几千年了,但大部份修学者都在经文上找,却无法体证不及处,这就是“宗”和“教”的差别处。

古德借由见闻的因缘中悟道的非常多,故云:“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这是借由声色开悟之后,把所体悟的心态,呈现出来的偈。而咱们于当机“一指”时,不可执有一指想,因为是借一指使学人顿悟本来面目,顿悟本心的。过去有一位外道,问释迦佛:“不问有,不问无”,世尊当时默然,外道乃叩头谢礼。阿难尊者白佛言:“为什么外道问你,而你没有开口答他,他却叩头谢恩呢?”世尊说:“世之良驹,见鞭影而行”。也就是说,好马只需见到鞭影就知道跑了,不必用到讲的,当下就能清楚。不过咱们一般都不知一指的含意,过去有一位点传师说,某前辈的母亲捡骨时,玄关处有一个洞,线可以穿过,便认为这是受点的关系,事实上,一指是当下要能体会咱们的自性。若不清楚变成执着一指想,点的地方是玄关,若是如此的话,则没求道受点的人,有没有玄关?有没有灵性呢?一指并不是有留任何事迹的,一指就是当下给咱们指破,由此一指开悟见性。

所以,佛性人人都有具备,只是迷和悟的差别而已。迷人像一支未点燃的蜡烛,虽然这支蜡烛有火种在,但是未发出光辉将光明照耀出来,悟到的人,如这些祖师和佛祖,好像是一支已点燃的蜡烛;而未点燃者,必定要借已点燃的蜡烛来点燃,一被点燃,则蜡烛同样也会显出光辉灿栏的光明。因为它本身也具备火种,假使没具备火种,如铁或陶土等类,则怎么点也点不燃的。所以,当点燃时,就是开启咱们本有的天真佛、无师智、自然智、当年释迦佛睹明星开悟时赞叹:“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一点燃之后,则和师尊、师母是一样的,与诸佛相同没有差别的。这个道理能了悟清楚,对于恩师这一指的妙法,咱们就能顿超顿悟,可以了脱生死,如此才堪称一贯道法是殊胜的。

觉悟后所发用出来的乃以良心本性,故能无缘大慈来化人渡众,这和一般为了功德,为了名或执着己渡了多少人,完全不一样,因为能体会佛和众生同样具备佛性,以如此发心渡人,方能以众生的苦就是自己的苦,所以,不会攀缘执着功德。以上所参考的,是属于“理”的方面来解释第一宝。

一般传道时都是以“事”的方面来引证三宝:“玄关”譬喻为正门,一间房子有其正门,这个正门就是咱们出入的通道,一般俗称是“玄关窍”,过去禅德和高僧大德,修到某程度,灵魂会出窍,但很少能由玄关,而从泥丸宫出窍的较多。咱们的灵魂,生时从玄关入,一入色体后,受气禀物欲的遮蔽,再加上造业,因此,要归空时,就不一定能从玄关出去,除了求道的人以外,其他未求道虽有行功立德,但仍多数由泥丸宫出去。一般没求道者,由其平时做人的善恶业,来区别其归时,是从何而出?是出生成什么?过去道中常说,未求道者如能从泥丸宫出去已是最好的了。若从眼睛出去,则眼睛会张开着,这样则出生于卵生。从耳朵出去是属胎生,从鼻孔出去是属化生,从嘴出去则嘴张开着,是属于湿生,像鱼虾水族等。所以,一般没求道的人,临终时,业识现前,死时脸都很难看。咱们求道的人,若无毁道败德,归空时就从玄关出去,仙佛接引,所以面带笑容,都是很好看的。

“玄关”的另外一个解释是人类受胎时,从玄关这个地方先开始有,之后才分散至各部份,故另一个名字叫做“神气穴”。人于归空时,身体各部份,如眼神或手脚等神气都归纳于玄关时才出去,这就好比有形有相的水果,整个的养份是由“蒂头”处输入的,摘下来后,水份也是从“蒂头”处输出去,种水果的人,若把蒂头封住,则水份就不易散去,蒂头输入输出水份就等于是人的玄关。点传师以前也给咱们引证,当人不舒服头晕时,只要捏玄关就有用,而其他地方是没有效果的。若以事相来引证的子则有很多,譬如,基督教所谓的,十字架上找真人,人的脸上有个十字架及人字形,这是基督的寄语,也是指玄关的意思。又玄关的地方好像是一个山谷,而道德经亦云:“谷神不死”。也有说,观音坐莲花,这也是以外形很妙的比喻,也是暗喻玄关的意思。点传师给咱们一点,就是授弥勒记,这也是咱们一贯道弟子的凭据。所以,过去红阳时所修成的禅德,若要德行圆满,能搭帮助道,同样是要再受这一点,授记成为弥勒佛的眷属,这是第一宝的意义。

第二宝是“口诀”,叫做无字真经,以“理”而言,第二宝是借由念无字真经给咱们听,以耳根闻声来体会,也就是借由开口出声之后,闻性间接的才能接触到,非如眼根直接,所以,排在其次。过去有人问老前人,咱们六根门头既都可悟道,为何以眼根正法眼藏排在第一呢?老前人答说,眼是最直接的,眼睛一开就看到,不必其他手续。但耳则必须借助他物,如打桌子“碰”一声,根、尘才能接触,苦是需再用打触的,则较难悟入,因此先以最易开悟的眼根直示本源,不行再借助声尘,令由耳根悟入。由此可知,六根同样可以悟道,但是难易有所差别的。过去亦有古德以耳根,借声尘接引学人悟入的因缘,譬如,临济禅师一向都是用“喝”的,“临济喝”就是让你用耳根悟入,若用“喝”的遇是没办法时,则再用拂尘等,这都是要让你借由因缘直觉的悟入。过去香严智闲禅师在百丈禅师处,是闻一答十,反应很快,经教很熟,当百丈禅师迁化后,他来参沩山禅师,沩山禅师知其脑筋很好,不跟他说经句,就问他:“听说你闻一答十,试问父母未生前,道一句”。结果,智闲禅师所学过的就是没有一个父母未生前的,故无法应答这个问题,接着就求沩山禅师慈悲,什么是父母未生前?沩山禅师说:“我若告诉你,你以后会骂我没良心”。因为说出来的就不是父母未生前的事情,若再跟他说,就和讲经一样了,说的和实际是另外一回事。这对智闲禅师打击很大,学这么多,问一句父母未生前,却答不出来,请沩山禅师慈悲,却又说:“若向汝道破,以后会骂我没良心”。所以,智闲禅师不要学了,便四处行脚,到慧忠国师的遗迹处做粥饭僧,自耕自食,当除草时,一片石砾击到竹子,“叩”声,那时当下大悟,这是从耳根悟入,无师智就显出来。智闲禅师就沐浴烧香,谢沩山禅师,当时没有道破,若是道破就没有今天之事,因此,做一首偈:“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换句话说,“叩”一声时,启出咱们的自然智,无师智,现出本来面目。阿难尊者,有一次敲迦叶尊者的门时,迦叶尊者就问:“是谁啊?”阿难尊者说:“是我阿难啊!”迦叶尊者说:“你是谁啊!”“阿难啊?”这就是借耳根要阿难尊者体会出谁才是真正的阿难。另外亦有一说,当释迦佛归后,因为要集经,必须开悟见性者才能集经,但阿难尊者未开悟,不能来集经,而佛法像大海,流入阿难心,没有阿难尊者又不可以。所以,阿难尊者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时候,枕头落下,“叩”一声而令其开悟。上面所说的都是从耳根去悟入的。而咱们的无字真经,是同样要以闻性令人悟入的。咱们要好好去悟一悟,无字真经的含意是什么?既然叫做无字真经,点传师却念给咱们听,到底是有字还是无字?然能说给咱们听,怎么会是叫做无字真经?因为第二宝是用耳根来体会,故必需自己体会,若用讲解的绝对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在因缘路上,有些是执于闻闻,有些执于闻不闻,有些执于不闻闻,有些执不闻不闻,有这么多种层次的执着,咱们一般凡夫多数是在闻闻。而这个“ ”。是无法可说,若再说明,则又是一样,没有实际的意义.言语无法表达完整,必定要根尘识打成一片,不即不离时,才能真正会通真经的含意,会一会!才能知道真经的尊贵在何处。要不然,只认为是五字真经而已,现在连五字真经也被贴在电线杆上,真经不能泄露,却贴在电线杆上,他们却认为没关系,到底有没有关系,以后他们就知道了。

以“事”的方面来说,真经可以说是佛令,佛令是咱们一贯道弟子和仙佛连络的暗号,遇到困难,要请救劫仙佛时,咱们默念真经,可躲灾避劫,这是靠天恩师德的慈悲。过去青阳期时的真经是无量寿佛,接着红阳期时的真经是阿弥陀佛,现在白阳期的真经,也是咱们一贯道弟子归空后,要过南天门紫阳关的凭据。应用时,只要默念就可以,因为气和宇宙相通,而手则要抱合同,如此才有齐全的凭据,救劫仙佛即来救咱们,这种实例可不计其数。一般参考都只是“事”的应用,而“理”的方面也应加研讨,如此,对咱们师尊师母的性理心法方能体会其尊贵性,“理”“事”两方面合起来,才是真正“一贯”。不过一般道亲对于师尊师母‘性理心法’没了解,而较偏重于天恩师德和天命,无法符合一贯,只用了一半。如果能再对性理心法研究,则当天命在某时期无法应用时,就不会无依彷徨仍能继续修道。故对“理”能多一分的认识,也就能多一分的信心。

第三宝“合同”,以叉掌表法,是白阳弟子的标志,也是和仙佛连终的依据。在青阳时拜单掌,代表莲叶的含意,莲叶是属于青的。所以,喜庆的事情都以青为大,因为莲叶先有在上,故道权在君王,才叫做有道明君,接着红阳时拜合掌,代表莲花的含意,莲花属红的。一切好事也都是以红为主,因为莲花在中间,故道权在师儒学士等方面。所以,世尊要来证道修道时,也是放弃帝王的帝位。再接着是白阳,咱们所拜的是叉掌,是属于莲藕的含意,莲藕是白色,一节一节的,咱们的手也是一节一节,莲藕在泥中,所以,道权在庶民,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上天的权宜所设。青阳、红阳和白阳称为三阳,而以莲为代表,所以,佛祖坐莲花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是白阳期,是应时应运,为了证明以白为大,有一位道亲很苦心,跑去广岛找证据,因为二次世界大战时,原子弹炸广岛,只要是白色盖着的,几乎没损害,由此可知上天用意之显化。而现在新娘都穿白色的,在几十年前,新娘若穿白色的,绝对被打回去的,新娘就做不成了。同时在新娘车的车顶上面有一条红彩和一条青彩,表示青阳,红阳已回天交旨,新娘穿白色的坐在车内,半掩半遮的,这表示当运的白阳,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这是上天的显化,如此才说青叶红花白莲藕,三个共一家,道教、佛教和儒教本是同源的。

第三宝“合同”,也可以表示“劫数”,娑婆世界在每一寿终时,皆有劫数。在青阳期拜单掌,五个指头,又有四个指缝,故总数为九,是为九劫,这是禹帝时期,洪水泛滥有九劫。接着是红阳期拜合掌,总数有十八,焚书坑儒,共有十八劫。到了白阳期拜叉掌,九乘九共有八十一劫,白阳期的劫数最多,这是天地一元会将要结束的前兆。所以,三期总共有一百零八劫,而出家人戴的数珠,总共亦有一百零八粒,有三粒大素珠为头,这是表示燃灯佛、释迦佛和弥勒佛,而念佛时数珠是要能“净念”脱劫,脱一劫脱一劫的,这就是数珠的含意。

若以“理”的方面来说,第三宝合同,叉掌表法的意义是两掌合在一起,合而为一,子亥相叉,子亥是一阴一阳,阴阳互根。道家所说的阴阳互根,真水真火一俱全,这表示一贯的意义。

前面所说,第一宝“玄关”是属于“理”,第二宝“口诀”是属于“气”,第三宝“合同”是属于“象”,理气象三者是合一的。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而易经中说:三用其全,三即是一,一即是三。所以,咱们一贯道的弟子对三宝的意义不能不清楚。

三宝在咱们身上,就是精气神和合运作,缺一不可,这也是人能生存的元素。不但人类要依赖三宝,无情的器世界同样是要依赖三宝,三宝是造化的根源。譬如,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是三极妙道,可以说是至高无上,不管是说一宝或三宝,这都是权宜说法。若以教乘的修炼方法,在道家来说是要炼精化气还神。在佛家来说,是要破象超气入理。咱们众生迷就是迷这三宝,故悟也是悟此三乘妙道之真理,无论有情界,无情界都无法离开三宝,这也是所有经典要阐明的目的。

万法自心本有

第二个重点:咱们一贯法门既没经典,到底要以什么来弘法?咱们将所研究的总合起来,就能了解所有的经典都没超过要阐明三宝的意义,是使咱们能体会自身上的三宝,造化的妙理。此理若能清楚,就知道咱们一贯道法为什么没再立经着典的原因。假使修学人能通达三宝的奥义,就可直达咱们的本源心性,那么,再用经典做什么呢?学人只要从三宝中去悟通任何一宝,则三宝都能通。三宝就是咱们人类本来就具足的,只因为咱们迷真逐妄而迷失了,假使遇明师一指后,当下若能贯通,当下就能解脱,咱们一贯道法是直指本源心性,而万法自心本有,故不再立经着典。若再立经着典,则和其他教门一样,就不能称之为道了。正教的经典主要是阐明三宝的尊贵,所以,今天跟诸位参考之后,当经典悟不通时,就以师尊师母所传的三宝道理去体会,绝对有所帮助。若能悟通三宝,就知道修学者,下手、了手、修证都没超过三宝的范围。

由烧香悟入本心

第三个重点:咱们一贯道弟子,于求道时,使不能当下契入,则常可借由早晚烧香的因缘来悟入本心,其要领如下:

第一:烧香时,首先点灯,点佛灯时,借此有形佛灯来开启咱们未明的心灯。灯代表光明,有形的佛灯点燃后,周围的一切事事物物都看得清楚,而咱们的心灯点燃就能照明内心一切黑暗和贪瞋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白阳弟子是如此,红阳弟子拜佛也是先点灯,灯代表光明、智慧。同时于点灯的生灭因缘境中,悟出不生不灭的。开始时,由未点灯,然后点燃,最后熄灭再归于无,就如前面所说,点纸烛的公案一样,这是有其意义的。接着是点香,香点了之后,有香味出来,借此闻香,体悟闻香者是谁?此与念佛时,体悟是谁在念佛?念佛者是谁?有同样的意思。所以,咱们师尊一指的当下,若能体会就当下契入,若不能体会的话,接着的每个动作都有其意义存在,闻香者是谁?谁在分别香?当香点好后,要拜拜,以合同来代表你当前的心境是否合一起来?心境是否一贯起来?是以有形的合同来体会阴阳互根的意思,阴阳互根就是一贯,心境一如的意思。人所以有痛苦都于分别对待二法,如能将二法合为一,将对待合为没对待,就是一贯。开始拜时,由口念明明上帝,念到自己祖先,而耳在听,此时是不是能够念而无念,此是借由耳根悟入。以上所说,是借烧香的因缘,可以期待悟入咱们本来面目。

第二:当咱们在烧香时,可以告诫自己,如此在生活中就可以减少许多的错误。咱们在烧香时,念南海古佛、长生大帝、师尊、师母……等等佛号时,心中若存这些佛号,就有些佛的存在,如此则没有贪瞋痴的念头出来,因为一心不能二用,当佛在心头,贪瞋痴的念头就生不出来。当念到各位法律主,关圣帝君是法律主,若心中有法律主的存在,犯法的事就不敢做。所以,心在念时,若有这些神圣的存在,恶的念头就生不出来,烧香时,念这些圣号就有这种作用存在。

第三:是咱们每一天烧香时就会忏悔,忏悔一切的恶业错误,以后不再犯过,能改过自新,有改过就能生出智慧出来。所以,每天忏悔是咱们一贯道弟子,必须做的功课,有忏悔改过的心,就会减少犯法做错事。到最后,不仅不会犯法做错事,反过来,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社会有益,建立功德的事情,也就是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咱们如此做,就是期待能够和祖师同注天盘,将来可往生弥勒净土,而红阳的弟子,他们是期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白阳弟子和红阳弟子所祈愿不一样的地方。因此,道于归空时不可弄错,否则牛头不对马嘴,要去弥勒净土却跑去西方,那就事与愿违了。故将来一贯道弟子归空时,前辈应该对其叮咛这些事项:

1 咱们的祖师是弥勒佛

2 咱们是生到兜率天弥勒净土

3 师尊是天然古佛,师母是月慧菩萨,咱们是他的徒儿。

若能这样的话,归空时就不会走错路,也不会找不到咱们的祖师。若是念阿弥陀佛,就是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咱们一贯道弟子要清楚,红和白的愿望是不一样的,而咱们的期望是同注天盘──弥勒净土。(请参见附录二)

第四:一贯道弟子在烧香中,可以清净心念,摒息诸缘。一贯道弟子大部份是在家修,在家修都要负担家庭的责任,做事赚钱。无论士农工商都是非常忙碌,工作紧张,压力很大,难得精神有放松的机会,当在烧香念佛号、叩头时,是不是能达到全一的精神而没错误,这就是咱们平时印证修学的功夫究竟到何程度?若精神不集中,则无论如何念,都念不好。若能念到佛号都没错乱,百叩百念的也没错乱,必然没有别心,才能达到一心不乱。阿弥陀佛经云:当念到一心不乱时,阿弥陀佛就会于其临终时接引西方。则我相信,咱们烧香时,能念到一心不乱,那么到弥勒净土绝对也没问题。因此,很多道亲说,一天当中最快乐和最有意义的时间,就是在清理佛堂和烧香礼佛时,能够完全融入后,所达到心平气静,安定祥和的清明感受。此时是物我一体,身心一贯的,此正是咱们修行的目标,也是六祖慧能大师所言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的时节。这种正确的感受是修行者真实的受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若能够时时保任这种“心态”即是真正的修行了。故希望诸位多利用烧香来做功课,来印证、训练咱们的心念。佛教徒是以念佛诵经、坐禅在做功课,而天主教或回教则以作礼拜为功课,这与咱们烧香、叩首有什么差别呢?就让诸位自己领悟看看吧!

以上所参考的、能实际了解之后,咱们烧香才有意义。若不在佛堂的人,怎么办呢?其实咱们的心就是佛堂,过去有位神赞禅师在大中寺受业,后行脚遇百丈开悟,却回本寺服役。一日,受业师因澡身命师去垢,师乃拊背曰:“好所佛堂而佛不圣。”本师回首视之,师曰:“佛虽不圣,且能放光。”又一日,受业师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观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得出?”其师置经问曰:“汝行脚遇何人?吾前后见汝发言异常。”师曰:“某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今欲报慈德耳。”其师于是告众致斋,请师说法。师登座举唱百丈门风。乃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其师于言下感悟曰:“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所以,心就是佛堂,心在就是道场在。如此,则时刻没离开佛堂,以本心为咱们无形无相的佛堂,而香则是烧心香,这样就可在日常生活中做功夫。若能如此的话,就不会怀疑师尊、师母为什么没有传下经典,没教咱们做功夫了。六祖坛经中,五祖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由此可知,修道者能护念本心,就掌握了修道的全部,故以后若有人问起时,可跟其说明咱们一贯道法是直指心性,而一切万法自心本有,故不用经典,直向心性用功夫,直下承当,“自心是佛,离心无别佛”,既省工夫力气!而每天的烧香就是咱们的功课,就是这么的简单易行,是易行道,不若其它法门的繁琐,所以很适合目前繁忙的工商社会。

法雨普施种善因
建化门庭暂歇身
于今得指正法眼
领会玄旨了死生

《四》一贯道与教的差别

世人不了解“一贯道”,认为一贯法门是新兴的宗教,与一般教门没有两样,甚至连一贯道的弟子,也常跟教门分不清楚,因此对于一贯法门和其他的教门有何不同,必需做一探讨,期使道亲能够更有自信,更为肯定来予修持。

对宗和教的认识

一贯法门的传道方式是属于宗法,是当机直指见性的,是顿法,也叫做实法,而所传的“一贯道”不是宗教,亦不属于任何一法。教就是声教,是对于各种不同根慧的众生而说的,像释迦佛讲三藏十二部经,这些都是属于权法,也叫做方便法,渐修渐悟的。而释迦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时,众人皆默,唯有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而得旨意,顿见本来。所以,世尊才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就这样付嘱于迦叶尊者,成为继承释迦佛的初祖,这就是宗法,是离语言、不立文字的,直接以心传心的。由此一直传承到达摩祖师是二十八代祖,到此在西方告一个段落,然后,达摩祖师东渡到中国,成为中国的初祖。

从释迦佛传给迦叶尊者,一直到惠能六祖,在这之前都是以经教渐修渐悟的方式渡化众生,而祖师位则是单传独授,以此延续道统。到了六祖时,因缘已届成熟,就阐明禅宗,直指见性的法门。在六祖坛经中由神秀所做的偈,咱们就能了解,以教乘为修道立因之不同处,他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是执有修有证,对自性“本自”清净不清楚,所以,未受到五祖肯定。而在槽厂破柴踏碓的惠能,却以相反的偈语破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个是以权法,执有修有证,一个是执无修无证,这是有无的对待法,所以,五祖也说这偈亦未见性,有无虽是对待,但执无,却较接近道体。

后来,五祖对惠能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使他超越有无、直证本心,因此才继承祖师位。此后一直传到十六代清虚祖,由此转为白阳期,十七代祖金公祖师领命,大开普渡,广收有缘种子。若依照道中的道统介绍,咱们好像是佛教的系统,但这未必尽然,因为在“事”的方面,虽有第几代祖,有先有后,但在“理”的方面,“本心本性”是超越时空、无始无终的,因为这个“ ”不属于哪一个教的,以“教”的立场而言,虽各教有其不同的地方,有其不同的说法和教规,但若以“宗”而言,是论源头,没有什么不同。详细说:“教”的方面是应用上的,好比人有老少、男女、高矮,这当然是有分别的,但论到“宗”的方面,本体应该是没有分别的,修学的人,对此道理一定要认识清楚。咱们师尊师母继承祖师办事办道,除了天恩师德之天命可贵外,更重要的是性理心传。所传的是原本的自心本性,是不属于哪一宗或哪一教,而宗教其设立的目的皆是在阐扬本自具有的自心本性。性理心传是以心传心,是在当机下直指本源自性天真佛,是超出语言文字,思议不及的,假使可说可写就不是本心了。譬如,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若可以用说的,那不是真常的道,因为可以说出来的是生灭,不是真常的道。儒教的子贡夫子亦曾叹气说:“夫子之文章可而闻也,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与天道不是用说的,不是用理论的,性与天道是用体会才能通达的,用言语是无法去解释真正的意思,所以,释迦佛讲经四十九年,却说他未曾说一法。而且,金刚经说,渡无量无边的众生,实无众生可渡。这都证明道的本体不能另外立个名相,而四十九年所说的法是权法,权法就是幻化无实,也就是对治法,六祖说,迷时就用正渡,这是属于对治法,并不是实法,若是实法,无法可说唯有自悟,可说的不是实法。咱们师尊师母传道给自们当机时,是没留丝毫形迹的,如有个名相出来,就不是咱们的本来。一贯法门是传宗,“宗”就是“本”。譬如,身躯是有形有相,甚至,连咱们想东想西也是有形迹的,因为当咱们在想什么时,鬼神都知道,但是人的本源自性就没有形可寻,既然,连形迹都没有,则何有什么经典可说呢?若再有经典又沦于言教,就不是宗了。

宗和教的相互性

其实,宗和教是不能分的,既然不能分,为什么有两个名相呢?理由是为使初学者容易了解。以比喻来说,宗是明体,教是显用,若以灯和光来比喻也很恰当,灯是光的本体,光是灯的发用。体和用本来应是不二,因为光若没有灯就无所依,灯若没有光无所用,必须灯和光打成一片,简单的说,宗和教必需要打成一片才能发挥功能。经教若没有宗,则失去宗旨和目标。但学宗的人,若没有教的配合,就会变成空谈,所以,宗和教不能分开。换句话说,宗是属体,教是属用,宗和教要合为一体,一体两面不可分。譬如,心和性,性是心之体,心是性之用,说不一样也不对,说一样也不对。若是一样的话,则说一项就好了,为什么要说两项呢?若是不一样的话,则灯和光,如何去分呢?说心性、说体用、说宗教,也是强立名的,对于已了悟的人,心即是性,性即是心,根本是不可分。因此,对于宗和教,心和性,咱们必需要清楚但不可强分。

在六祖以前,多数修学的人都在教义中打转,修的人很多,但成就的人并不多,原因是教义非常多,致使无所适从。譬如,释迦佛五时说法,可分成经、律、论三藏,里面包括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等......,而其中又包括藏教、通教、别教、顿教、灭教。较细微又分成,长行、短颂、偈、因缘、本事、本生、不可思议、譬喻、论义、无问自说、方广、授说、总共十二类,这是佛所讲经的方式,称为三藏十二部。“教”的方面是那么繁,要学不知从何处下手,故最后,只好教你念佛、坐禅,比较不困难。但教假使没有宗,就没有目标,好像船没有指南针,不能抓住方向,学到最后,以什么心为因去修,最后就结什么果,故仍得听受因果的发落,等于是船没有方向而在大海漂流一样,到某处就靠某处,把它当成是目的地了。也等于人没有找到主人翁,生活就没有目标,任其漂流苦海,轮回生死。六祖以前,都是以教乘修学的较多,六祖以后,如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等等,主要是阐明心性,尽量使其通宗合教,也就是接近不二法。通宗若没合教,就像人有头没脚,合教若没通宗,就像人有脚没头,这都是不完整的。故宗和教若不能了解的话,如何应用呢?甚至,有时候还会互相抵触。宗乘的宗旨是扫知见,因为咱们会轮回生死,就是有知见在,故宗乘是尽量将咱们的知见扫掉,离开咱们的意识。但是,教的方面是存知见,以知见立知,对于增加知识是非常的重要。以宗而言,对于“知”则认为是众祸之门,因为生死的根源都是由知见而来的。所以,在修学上不用经教,而用棒,用喝或用其他的有理路或没理路的,其目的就是要截断识流,截断心意识的活动,让修学者直接体认本来。一般教乘佛经看多了之后,知解就会很多,反而障碍咱们了悟心性,像黄檗禅师对于临济义玄禅师,问祖师西来意三问三打的公案,他把祖师西来意挂在心底,为了不让临济禅师留这些,所以,问便打,打到什么“意”都没了,自性就显了。因为咱们的生死都是由心意识所造成的,故禅师就将你的心意识打掉,认为心意识,知见知解是众祸之门。但以教的立场,知见知解是众福之门,因为教义是愈清楚,讲解愈多,世人对这位法师就愈恭敬供养。同样是知,但宗和教的看法差别就太大了,故若有人问咱们问题,自己心里要有个底,若问宗,问体性,问心性,愈答则是离咱们的本性本体愈远,而教的方面,则怎么答都没有关系。所以,若问本心本性,你若一直讲,遇到不懂的人,会认为你很会讲,说明的很清楚,但遇到了解的人,会认为你不懂。以前有位道中前辈受邀去日本,解说“一贯道”是如何如何,很多禅师也来听讲,但其中一位禅师一句话都不说,最后才跟请他来的主人说,那位说“一贯道”的人,本身不识“一贯道”。关于宗和本问题,若不懂就不必说,既然说出来就不是咱们的本来了。宗乘强调道不用修,本来是现成的,但莫污染、不起心造作,因为造作就是离开咱们的本来。怀让禅师和六祖对答的话:“污染即不得,修证即不无”,有东西才会污染,咱们的本性如何去污染呢?但是,修证不是没有哦!菩萨有十地的修证,咱们历劫来的习气,虽然本来没有,但污染后就像灯受到外面的尘埃遮蔽一样,虽不会影响其本体光明,然终究是光明应用不出来,所以,在教的方面,必须擦掉这些尘埃,擦掉几分,光明就显几分。本性本来光明,但落在后天有六尘,受七情六欲的污染,这些东西,不修证可以吗?同样是要修的,教的方面是有修,而宗的方面是绝对不必修,差别就在此。咱们落后天之后,受到种种污染,变成意识当权,迷真逐妄,使咱们本有的光明德性遮住,所以,必须借渐修而渐悟,这样的话,神秀大师的偈就很好用了。因为习气是慢慢染上的,所以,要去掉这些习气,同样是渐渐的去掉。悟是顿悟,修是渐修,将历劫来的习气去除掉,这叫做修证即不无。

关于宗和教的应用,绝对不可执着要修或不必修,若论本性,咱们的本性本来清净,要修什么呢?但是,咱们满腹的贪瞋痴,当然要修,所以,执修和不用修是属于两头路,修和不用修是要看什么情形而定的。譬如说,戒杀,咱们都是吃素,若叫咱们戒杀就变成多此一举,但对未修道的人,叫他不要杀不要吃,是有必要的。所以,古德才说,道若要修,如兔和马生角,道若不用修,如牛和羊没角,这主要是看咱们的执着是什么,并不是固定要修或不用修。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没有次第修证,这是属于宗的方面修法。因为妄想的由来是执幻,当你感觉是幻,非真时,就已离开不会执着了。体性本来就是清净,只要不执着就是清净,根本不必修证了。楞严经的妄即真,即真即妄,真妄不二,只要没妄就不必再去求真了。

一贯道的宗旨和目标

一贯道法传于世间,其宗旨和目标,跟教门有什么不一样?目前教门劝人行善,广种福田,这是偏重修福的方面,或者教人参禅打坐,或者替丧家作法会,或者讲经说法,这些都是种一些善因,渐修渐悟的,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建化门庭”与“化城”,并不是实法。教门说法,其目的是要寻“宗”找源头,使其能开悟见性,但不及咱们师尊师母当前给咱们一指的便捷。一贯法门要接引的对象是历劫已经有修持,因缘已成熟的人,才能遇到祖师出世,大开普渡直指见性,超生了死返本还源,否则人生就如达摩祖师所云:“夫!红尘浩浩,业识茫茫,渺渺人生,悠悠生死。顾何以永息轮回耶!若非休歇狂心,顿见本来面目,则娑婆苦恼,无有出期。”咱们幸运宿世有修持,才有福气遇到大道普传而求道,但目前一贯道弟子,多数对师尊师母所传的性理心法不甚了解,以致偏重于渡人办事,甚至贪功贪德。若对于性理心法不清楚,则所做所为,难免偏重有为法,这是福德。只是助道之缘,跟超生了死没有关系。因为生死轮回是由心所造的,要了生死也是从心去了。这个道理不清楚,则口头上虽说要超生了死,而每日所做的却都在分别计较、取舍、是非,这些种种攀缘心都是生死因。所以,要超生了死,必定要明白什么是生死?什么是不生不死?这是非常重要的,要了解不生不死,必需体悟师尊师母直指的当机下,缘末起,机未萌时,是个什么?说较明白一点,是从这些生灭来引证咱们有个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就是没有生灭,没有对待,这是咱们要悟的目标。实际上,性理心法需靠自己去体会,而办事渡人是靠上天的旨意,假使有一天,上天的旨意要终止办事渡人时,这些修道人若不明心性,不知要依什么?记得民国五十年左右,一贯道受官考,全面停顿而没办道时,很多道亲变成无所适从,没办道难道咱们就没法修道吗?所以,对性理心法,务必清楚。当然,办事渡人也非常重要,但这是上天旨意,承办者是要很谨慎的。○老前人曾问我们:“假使遇到岐路,分不清楚时,你们怎么办”?当时,就回答:“先静下来,清楚后才走”,老人家也同意这样的看法。路不清楚走错了,再走回来,只是时间浪费而已,但办道的问题若弄错了,事情是大到咱们无法负责的。

一贯道弟子对于性理心法,若不清楚,便无法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来行渡人之事,甚至变成争功夺果。道中一些人的作为,说起来跟教没有差别,但却又不肯承认,仍认为自己是道不是教,是先天不是后天,其实,先天和后天又是怎么分的呢?只要你有心而为,虽在一贯道中亦是后天,将来就是人天福报。无为是从咱们的本心所发出来的,这才是先天,但有这种见解的人不多了,总认为道场的就是先天。实际上,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被你渡尽,只要有贪瞋痴在,就无法超生了死,假使没有贪瞋痴,当下就是超生了死。渡人办事,这完全是靠天恩师德,天人共办,不是单单靠咱们人的力气的,故不可偏重任何一边。能悟理清楚,而不去了愿办事,或者渡人办事而不去悟理,都和一贯的实际意义不符合,事理不能圆融就不堪称为一贯道法。咱们要了解办道和修道有什么不一样?办道的人最终仍须修道的,从古至今任何人想要了脱生死都必要修道的,而办道是上天的旨意,必需符合时机可办才办,绝不以己意强为之的。

有一些道亲认为一贯道法虽是那么好,但为什么对于办理慈善事业和办理社会的活动比教门少呢?其实这是对于一贯法门的宗旨和目标不清楚所致,弥勒祖师是掌领天盘,而师尊、师母是掌道盘领天命普渡三曹,所要办的是上渡河汉星斗,中渡善男信女,下渡幽冥鬼魂。以天恩师德保证求道人,只要不毁道败德,则万八年免受地狱之苦。更甚者,求道者若对性理心法能清楚,就能渡脱历劫无明愚迷的贪瞋痴,达到明心见性,超生了死之目的,这是何等神圣的事情,岂可等闲视之,故当以此为优先。致于无时间限制或不需求道就可为的慈善福利,及种善因积德……等等好事,此是修福则可量力而为,咱们一贯道法是要能福慧双修的。另外道中同修若对一贯法门的使命、宗旨和目标不清楚时,往往也会错认为渡人办事就能超生了死,而忽略了性理心法。咱们要了解,办事渡人是我们成道了脱生死之助缘,犹如种一棵果树,在得果之前,所给予的施肥、拔草、洒水,帮助其生长一样。咱们以办道产生信心,然后渐渐对道清楚,这虽是非常重要,但绝不可只偏一边,而忽略了重要的性理心法配合,如此将无法达到一贯的。

在道场修和在教门修有什么不同?

求“一贯道”之后,又跑去寺庙修,这是因为不了解“一贯道”的意义和尊贵性所致,就像小孩子拥有金宝却不知其贵重而向外求乞。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前辈成全不够,致使不了解道的尊贵,因此,认为同样也都是拜观音佛祖,致使其对道和教分不清楚。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因缘不足,尚未能做弥勒的眷属,这就是有缘无份。以前有一位道亲于求道后,离开道场去教门修,归空后,因已非弥勒弟子不能归天,故赶快再来投胎求道,这是由寺庙的飞鸾知道的。(请参阅附录三)

如果能体会“一贯道”之意义,就能了解佛法不在身外,试想世尊未出世时,人间没佛法吗?孔夫子未出世时,社会难道没有纲常伦理,没有良知良能吗,其实,咱门本来都具备佛法,并不是在经典中,佛说的才叫做佛法。只是在释迦佛以后,才立个名称为佛法,在这之前,连佛的名都没有,那有什么佛法?那时的佛法,是在花红柳绿,鸟语花香之中,只要你能听到,看到,知道的,这都是佛法,只是咱们迷昧而无法自觉而已。所以说,佛法没离开世间法,生活就是佛法,这个若不清楚,而跑去教门听法听经,效果也不大。若不知日用是佛法,却想去听身外的经典,不知说法是声尘,想由心外再找法,不但不能找到法,反而,增加知见的障碍。

经典和佛法虽好,但世间事总是两面,法会使人解脱,也会缚人。一些二乘修行者很容易被法所缚而痛苦,而维摩诘经则是专门在解黏去缚的法,譬如,优婆离尊者,有人问他,犯了色戒,跟犯了杀戒的修行人,该怎么办?优婆离尊者就依教义说,犯戒者一定下地狱。但维摩诘居士却说,错已错了,以后不可再犯,好好用心向学将功补罪,这样他们才会振作精神再修学,当有一天,他们了解到罪性本空、五蕴非有时,就可以妥善的把这些事情处理好。就像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因前世欠人命,明知这趟出去会被人用石头打死他偏偏去还命,因为他心已超出生死外,了解到生死并不是这个身躯故甘愿受报。否则,犯了色戒和杀戒,已经很害怕了,若又加深其恐惧,反而,使其自暴自弃、愈坠愈深。甚且,有些人会有不正确的想法,甘脆坏就坏到底吧!一不做二不休,结果做出更糟的事来。殊不知,法的用意是成全人,使人更清明。但若对法没清楚,不但无法成全人,反而会学愈多愈缚,也因此愈痛苦。咱们必需清楚所设法的用意是怎么样?譬如,和尚、尼姑没结婚,咱们道场也有人不结婚,但咱们要了解为什么不结婚的理由,因为有人认为恩恩爱爱,心不能专,所以选择出家修行,不被眷属拖累,并不是不结婚就代表能成仙成佛。但另一方面,修道有时必需是在复杂的生活中才能磨练出来的,因为真佛只论家常,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咱们如能办好这些事情,就能在这里面出个成绩来。所以,无论学什么,一定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若不知法的用意,最后反被法缚,不但不能解脱,却愈缚愈紧,知见愈多,却造成愈多的痛苦。

道德经中的学不学,知不知,既然知不知,何必要知呢?既然学不学,何必要学呢?因为这个不必学的,是指本来现成的,与佛法也是完全契合的,就因为圣人都是找到相同的,故虽生于不同时代,不同时机,说法方式不一样,但意义却都一样。就如婴儿生出来,吃东西就会从嘴巴,这是不必去学的,爱心也是不必去学的,这个不必学的就是咱们本来,所以说,去学这个不必学的才是最重要的。经义若没清楚,学到最后,连自己也糊涂了。譬如,心经和地藏本愿经。心经是说体,地藏本愿经是说用。心经说五蕴都没有了,地藏本愿经却说下地狱的事。这部经典说不用修,那部经典却叫咱们要修,到底修不修呢?若不清楚,则学愈多,离开咱们的本来面目愈远。知解是咱们修道的大障碍,为什么呢?现举个公案跟诸位参考,有位尚问沩山禅师:“某甲不会”,师曰:“最好去认识那个不会的”。和尚曰:“什么人是不会的人”,师曰:“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师又说:“你要当下去体会那不会的,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这个不用会的,就是咱们的心,诸佛菩萨下手去修,同样是以这个不会的为因地。世间人都想去学会,而这个“ ”不用会的,却再怎么学都学不来。因为人往往任何事都要比别人懂,比别人巧,不想呆,但不知,巧的人反而麻烦。这个不会就是咱们的本心,如果向外追求经学,只会得到一知半解,反而是运粪入内,污染咱们的心田,粪就是咱们的知解,宗乘是要把知解去掉,向外求知解,愈不能见到咱们自心本性,知解愈多则障碍愈深。所以才说,无心是道场,意思是叫咱们去掉识心,使其不起知解知见,知见愈多,识心愈活动。又有一次,一位和尚问药山惟严禅师:“己事未明,乞和尚指示”。也就是说,大事未明,未开悟见性,未能找到主人,求师指点。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假使你能言下得见,言下体会,这就还很好,否则,更入思量思议,就变成是我的罪过。”因为说明心见性,超生了死的事情,说的和实际是另外一回事。说了之后,反使心内在思量,失了本来,反成罪过,不如不说互相不拖累。因为自性、心、道的方面,过往大德不是用说的,而用其他的动作,不直接去触犯,若直接去触犯说破就不是心性了。尤其是怕听者,增加知见,所以,宗门尽量避免识心的活动,扫除一切知见,因为众生历劫来,知见已经变成第二天性了。说一句话就要去分别,叫他不要说,他还是去答,所以,宗门用其他的棒和喝,或以问苍天,或问东指西的方式指点学人,主要都是要截断识流,不让你意识活动,包括咱们师尊师母直指,也是一种权宜的方法。反正可用的,这都是权宜,若是实法是无法可说,因为实法咱们本来都已具足。由于根性不同,才用不同的方法使咱们清楚。

由于知见知解已变成人们第二天性,这在六祖坛经也说到,性虽是常,心是无常,但每天应用都用心,没有用性,所以,性本是常反变成无常,而咱们分别取舍的识心,这个是无常,但咱们每天却都是用识性在分别,故无常的反而变成常了。所以,咱们师尊师母当机直指就是要打破咱们历劫来所有的执着知见,知见若破,则整天虽在应用见闻觉知而不会去执着见闻觉知,到这个时候法变成不取不舍,不放弃,但也不会去执着,该用时就用,不需用时就不用。宗们虽不立一法,也不舍一法,叫做不取不舍,就像金刚经所说竹筏的比喻,咱们现在讲经的目的,主要是要来证明一贯道法的尊贵,同时,借此也可开启咱们的智慧,故若不去执着,学经有什么不好呢?目前道中有些前辈,认为一贯道法是直指见性,根本不需要去学经典,其实真正能在一指之下见性,那当然就不一定要学经典或不学经典。但若在一指当机不能清楚,对师尊师母的见性宗旨清楚,那除了学经典,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学经典有什么罪过?更不是所谓的红阳和青阳的事,主要是咱们对师尊师母直指见性能否清楚?

经过说明之后,就了解教是用,一贯法门是直示心宗是体,宗教本来就要合一起来,这样的话,就不会执着,也不会放弃,才能完整。在大陆的时候,因时间急迫的关系,要十数年传遍整个大陆,根本没时间研究。而且,学经典若没有人指导,对师尊师母的宗旨又没清楚,学到最后,会认为经典较伟大而咱们的道没有什么,那时候,麻烦就大了。但目前台湾的情形不同,“道”传到台湾已很久了,研究的时间很充裕,故咱们若不清楚,就必须借重经典,经典几千年来,不会被埋没,不会被淘汰掉,就是因为有真理寄托,一本小说是几十年流传,但经典是几千年不改经义的。因此,咱们对师尊师母的现量当机,直指的意义若不能清楚,就只好借用经典渐修渐悟了。就如,牛掉了去何处找呢?此时则可借由牛的足迹找回了。咱们参考研究不是没有目标的,乃是以明白一指妙法为宗旨,经典再怎么看都是以这个为目标。并不是为学经典而说经典,若变成目的是学经典,则其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在教门修是种善因福田,若要脱离生死的话,就必须体悟直指的当机,若在经教上是很难找到圆满答案的。因此,道亲若对“一贯道”能清楚,就不会跑去教门找脱离生死的方法了,如果这样,就会变成要盐却跑去糖果店买一样,这绝对是买不到的,这也是在道场修行和在教门修行所不同的地方。

涅槃妙心圣难言
明人当机示现全
弥勒乘愿真宗显
五教一贯庆收圆

《五》一贯道应负宗教收圆使命

咱们是以一贯的真理来收圆的,并不是目前一贯法门的人可以收圆其他宗教,就如佛教说能明心见性,这是说真理可使人明心见性的,并不是和尚尼姑都是明心见性。咱们凭什么可以负起宗教收圆的使命,此是根据祖师所传的“⊙”,使咱们悟入这个“ ”,此乃是未有宗教之前人人都已具备的,这“○”是体为真空,这“•”是用叫做妙有,凭这个道理才可以,负起宗教收圆的使命。

易修法门

洪荒之世,未有文字出现,更无宗教之名,难道那时候就没有道吗?没有佛法吗?那时候的人,根据老子所说是浑然无为,无知无识与道合一,在日常生活中体用不二即真即妄、即妄即真,完全是本性的自然反应,未有宗教之前,就是凭这本来具有的行事。但因运会升降,气数迁变,从没文明进入文明的社会,由没宗教,渐渐出现各教。但是宗教出现各有其使命,离不开是要教导众生,恢复本来面目,也就是为一大事因缘,因为众生的根慧有所不同,而且时节因缘也不同,所以,教化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在佛教中即分成大乘法、中乘法、小乘法,以及分成正法、象法、末法三个时期。以佛教而言,正法、象法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末法世代,接着又是什么法,才可使众生恢复本来面目呢?众生之所以叫众生是迷了本来,故悟还是要悟本来。要使众生恢复本来这个责任,是咱们弥勒祖师的鸿愿,佛教也,说释迦佛之后,接着是勒佛,而弥佛则应化来做咱的金公祖师,直下指点咱们众生的本来。咱们身为勒的徒孙眷属,对祖师在释迦佛时,做弥勒菩萨的本愿缘起应有所了解,在“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中有详尽说明,现引证供诸位参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衹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犹如霞云遍舍卫城,处处皆雨金色莲华,其光明中,有无量百千诸大化佛,皆唱是言:“今于此中有千菩萨,最初成佛名拘留孙,最后成佛名曰楼至”。说是语已,尊者阿若憍陈如,即从禅起,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摩诃迦叶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大目犍连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舍利弗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其眷属千比丘尼俱,须达长者与三千优婆塞俱;毗舍佉母与二千优婆夷俱,复有菩萨摩词萨名跋陀婆罗与其眷属十六菩萨俱;文殊师利法王子与其眷属五百菩萨俱;天龙夜叉干闼婆等一切大众,睹佛光明,皆悉云集。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有无量化佛,是诸化佛异口同音,皆说清净诸大菩萨,甚深不可思议,诸陀罗尼法,所谓,阿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碍性陀罗尼,大解脱无相陀罗尼。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说此陀罗尼已,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时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

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佛告优波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应正遍知,今于此众,说弥勒菩萨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尔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万亿天子,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密,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褔力造作宫殿,各各脱身旃摩尼宝冠,长跪合掌发是愿言,我今持此无价宝珠及以天冠,为供养大心众生故,此人来世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彼佛庄严国界得受记者,令我宝冠化成供俱!”如是诸天子等,各各长跪,发弘誓愿亦复如是。(中略)

佛告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子,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华衣服,绘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佛告优波离,汝今谛听!是弥勒菩萨,于未来世当为众生作大皈依处,若有皈依弥勒菩萨者,当知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弥勒菩萨成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时,如此行人,见佛光明即得授记。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四部弟子,天龙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当作是观,系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前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见一莲华,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郤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礼敬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华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心。说是语时,无量大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礼弥勒足,绕佛及弥勒菩萨百千匝。未得道者各发愿,我等天人八部,今于佛前发诚实誓,愿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世尊记曰:“汝等及未来世修福持戒,皆当往生弥勒菩萨前,为弥勒菩萨之所摄受”。佛告优波离:“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快说弥勒所行功德,亦记未来世修福众生所得果报,我今随喜。唯然!世尊!此法之要,云何受持?当何名此经?”佛告阿难:“汝持佛语,慎勿忘失,为未来世开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断佛种。此经名弥勒菩萨般涅槃,亦名观弥勒菩萨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心,如是受持”!

佛说是语时,他方来会十万菩萨,得首楞严三昧,八万亿诸天发菩提心,皆愿随从弥勒下生。佛说是语时,四部弟子,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在贤愚因缘经波婆梨品中,佛陀对阿那律慈悲,证实龙华三会中的景况,在那会中弥勒菩萨即从座起,跪在佛前向佛陀表示愿做佛陀所说的,替世尊荷担,未来龙华三会救渡众生的责任,佛告之曰:“如汝所言,汝当生彼,为弥勒如来,如上教化,悉是汝也”。

经文中,释迦佛介绍弥勒的行愿缘起,兜率天的殊胜,弥勒菩萨的大慈悲心,故在法会的世尊弟子,知道世尊涅槃之后,就是弥勒菩萨为候补佛,因此凡是未证道、证果的都齐声发愿,将来愿意跟随弥勒修行,而且,他方来的菩萨也是愿意跟着弥勒下生人间协助弘扬佛法,所以,在三期末有很多一贯道弟子都曾经是过去佛门中的大修行人。根据佛教的记载,有无着菩萨上兜率天问法,道安大师往生兜率天,玄奘大师往生兜率天,窥基大师感梦造上生经疏,憨山大师梦升兜率天……等等事迹,最脍炙人口的是,近代高僧虚云法师上升兜率天受教的事迹。

辛卯年三月初三虚云法师一百十二岁,师病重时,即趺坐入定,闭目不视、不言、不食、不饮水,唯侍者法云、宽纯日夜侍之,端坐历九日,三月十一日早渐倒下,作吉祥卧,侍者以灯草试鼻官,气已绝矣!诊左右手脉亦已停矣!惟颜色如常、体尚温,十二日早微闻呻吟,旋开目,侍者告以时间,师曰:“我觉才数分钟耳”,语侍者法云曰:“速执笔为我记之,勿轻与人说,启疑谤也”,师从容曰:“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岐山恒志公,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曰:“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  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  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  麻绳蜗角  疑成弓影  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  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  镜鉴森罗  空花凡圣  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  梦境斯作  劫业当头  警惕普觉

苦海慈航  勿生退却  莲开泥水  端坐佛陀

以下还有多句,记不清了尚另有开示今不说。(取自虚云法师年谱)

咱们观察当前人心的趋向,时代的潮流应该是要宏扬弥勒菩萨净土,这是应时和应机的时候。而佛教界对弥勒法门,兜率净土看法如何呢?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和慈航法师都是极力在推行弥勒法门,而印顺大师、星云大师等也是极力阐扬弥勒净土法门,星云大师演讲集第一集中说,咱们要往生西方的极乐世界,必须断欲才能莲华化生,但是弥勒净土是不必断欲就可往生,要到极乐世界,需要经过十万亿佛土,但弥勒世界就不必那么远,弥勒净土和咱们这个世界一样,同在欲界天离咱们很近,因此往生这个净土也就比较容易,所以我们说它是一个离我们最近,修行非常容易而又能普及一切众生的世界。

印顺法师称赞弥勒净土法门,其偈赞曰:

正念弥勒尊  求生彼净土

法门最希有  近易普及故

见佛时闻法  何忧于退堕

无论是修念,礼佛念佛总要有一特定的佛为我们的归依处,才能信心坚定,佛与我们特别有缘才能护持我们,不会退堕。这虽然是对三宝功德,因果定律还缺乏深澈的信解,但也确是众生的常情。释迦佛大慈大悲,为此曾经说有“正今弥勒尊”、求生彼“弥勒净土”的法门。弥勒菩萨,为释迦佛法会中亲蒙授记的此土未来佛,现在,生于兜率天,兜率天有一特别区,称为兜率内院,凡是当来下生成佛的,都先在那里,从前释迦佛也是这样。兜率内院是一清净庄严的净土,弥勒菩萨经常在那里,为无量大众说法。过了一个时期,弥勒菩萨要来这南阎浮提成佛,那时我们这个世界,已转为净土了,在这弥勒的人间净土中,三会龙华化度无量众生。因为弥勒来世间时已经是净土,所以,咱们一贯弟子,就是要做弥勒下生之前的铺路工作,所以如能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就能见弥勒菩萨,将来又随佛下生人间,见佛闻法,这当然会向上胜进,还忧什么堕落呢?这是释迦佛慈悲所开示的,出自于弥勒下生成佛及弥勒菩萨上生经等。

往生弥勒净土法门,比起十方世界的其他净土,真是最为希有,最为稳当,这可以从三点去说:

一、近:弥勒现生兜率天与我们人间本同一欲界,同一欲界论地点是最近的,不像十方的其他净土,总是要过多少佛土。论时间,生于兜率内院,不久就会到人间来,不像往生其他净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来娑婆渡生。

二、容易:兜率净土与将来的人间净土都是欲界,所以只要能归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再加发愿往生,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就能往生兜率净土,不像往生其他净土非“一心不乱”不可,一心不乱就是定这是不太容易的。

三、普及:往生弥勒净土,不一定要发菩提心、出离心,就是发五戒、十善增上心的人天善根,也能随愿往生,在兜率净土及当来人间净土,弥勒尊是普应众机,说人天法,说上乘法,说菩萨法,人人能称机得益,在见佛闻法的过程中,自上增进,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化二乘根性为大乘根性。西方净土连“二乘种”性都“不”能往“生”还能应人天根性吗?所以勒净土,才是名符其实的三根普被,广度五姓的法门,最适合娑婆众生的修学。(取自勒净土真义阐述)

星云法师和印顺法师都赞扬弥勒净土,是易修的法门,比念佛的净土法门容易,但是佛教界为何不能普遍来推行弥勒法门?我想可能是与咱们一贯法门有关系,因为弥勒菩萨是被一贯法门尊称为祖师的,一贯弟子认定的金公祖师,就是弥勒来转世。而佛教界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佛教界认定,在梁武帝时的善慧大士(即傅大士)是弥勒来应身的。佛教界也认定,梁贞明三年的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此乃根据梁贞明三年丙子三月,师将示灭于岳村寺东廊下,端座盘石,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于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如果佛教界肯定布袋和尚就是弥勒化身,岂能否定咱们一贯法门的金公祖师不是弥勒应身,既然可以应化傅大士、布袋和尚,为何不能应化其他人呢?难道忘记弥勒所留下的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如果佛教界不相信布袋和尚就是弥勒化身的话,为何在各寺庙的案桌都供奉布袋和尚,咱们现在的老祖师形像即是布袋和尚,其若不是弥勒现身,则布袋和尚跟各寺庙有何渊源呢?有那么多的和尚,为何一定要供奉布袋和尚?若否定金公祖师不是弥勒化身,那如何肯定布袋和尚和傅大士是弥勒的化身呢?布袋和尚是弥勒化身,这在佛教界是已经公认几百年了。佛教界会否定一贯法门的金公祖师是弥勒现身,乃是根据佛经的记载,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久,弥勒才会来娑婆世界。以佛教所说,现在是末法世间,在这短短几十年的社会,可说是道德坠落,无恶不作,若以因果而言,很多人都已走入畜生道了。而社会色情的污染,很多人得了AIDS,以佛教尽心在教化众生,而这社会尚且还是贩毒、色情、抢劫犯滥,那何时才能达到佛法的理想净土呢?释迦佛至今才二千五百年,人心已堕落至如此地步,那么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漫长的时间要用什么法来挽回人心,使其恢复本来面目呢?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连气层都有可能不存在了。目前科学家已证实,阿拉斯加的臭氧层已破一个大洞,太阳直接射到地球,现在人的生存也都成问题了。所以这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应系佛的一种比喻,或是另有其它的含意,相信佛所说的不会有妄语,恐怕是咱们误会其中的含意了,因在佛经中往往有很多地方是以不可思议的数字来引述的。

现引贤愚经第十二,来予佐证;在会一切大众见佛世尊授弥勒记“当来成佛犹字弥勒”各皆有疑,欲知本末。尊者阿难,即起白佛:“弥勒成佛复字弥勒,不审从何造起名字?”佛告阿难曰:“谛听着意,过去无量阿僧衹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王名昙摩留支,领阎浮提八万四千国,六万山川,八十亿聚落,二万夫人彩女,一万大臣。有一小国丰乐,是中国王名波塞奇。时弗沙佛,初出于世,在此国中化导众生。波塞奇因为有很好的因缘,所以,领导诸臣,来佛所供养佛陀,及服务修道僧众的工作。因为过份热忱,所以抽不出时间来朝见大国国王昙摩留支,以及献上贡品,因此国王派遣大使来责备波塞奇,波塞奇将实情告诉这位使者说,国内的东西都已供养佛陀了,现在没有剩下东西供养大国国王了,使者回国后将详细情形禀告,国王就领兵要来打小国。时昙摩留支即与群臣往至佛所,是时如来大众围绕各悉静默,端坐入定,有一比丘入慈三昧,放金色光明,如大光聚。昙摩留支遥见世尊光明显赫,明曜逾日,大众围绕如星中月。为佛作礼问讯如法。见有比丘光明特显,即白世尊:“此一比丘入何等定?光曜乃尔!”佛告大王:“此比丘者,入慈等定。”王闻是语,倍增钦仰。言此慈定,巍巍乃尔!我会当习此慈三昧,作是愿已志慕慈定,意甚柔软,更无害心。即时请佛及比丘僧:“唯愿回神,往到大国。”佛即许前,克日当往。如是阿难,尔时大王昙摩留支者,今弥勒是,始于彼世发此慈心,自此以来常字弥勒。

在这世界有历史记载的,中国是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但有历史也只不过五千多年,但上段说的大国,统治八万四千小国,而且是在此娑婆世界,到目前为止世界也不过只有一百多个国家,这难道是娑婆世界萎缩了?所以,关于数字有些地方可能是咱们会错意了,其所说的世界是不是在说依报世界或正报世界,若是说正报世界,身心世界有多少国呢?一个意识就是一个国王了,咱们一天中究竟起了多少念?相信数也数不清。所以,以正报世界是可以解释的,但若以依报世界则根本没办法说,此八万四千的小国,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呢?所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个数字实有待详加稽考,再者,有两万天人又是怎么说呢?在佛经中说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小孩(宝积经),而文王总共才一百个小孩,到底经中是要说理的方面或事的方面,这真是圣意难测。不过我们很清楚看到,释迦佛至今才两千多年就已经变成末法了,那么来漫长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要用什么法教导众生呢?佛教为何没想到这问题,却一再否定一贯道法所说的呢?故实际上,强要依文解义,实难契玄旨。

以佛所说的修学必须达到七地、八地以上的菩萨,才不会退转,像苏东坡的前生是和尚,但换个身就不一样了,是否仍会再修道或再出家当和尚都不一定了,所以修学人务要超越时空出去,跟道才能相应,而且不可被弥勒的名号所限,才能体会真正的意思,一贯道弟子应该明白,弥勒就是慈心,如果咱们能慈心,则即刻可见弥勒,若没慈心则永远见不到弥勒,有慈心就是弥勒,弥勒就是慈心。从释迦佛后到祖师出世这段时间是要如何渡众生呢?咱们一贯道法就是以这个“○”引出每人真正的弥勒出来,而不是佛教所指的形相方面。佛教所占世界人口并不比欧美的天主教徒多,他们怎么会相信佛教呢?故将来祖师出世绝对不是各教所指具某一定的形相,而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你问什么,他就能答什么,他凭着一贯真理,渡化世间一切众生。

法久成弊

阿难尊者,一日入竹林闻比丘诵偈曰:“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见之”,尊者为之正曰:“不然”,佛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之”于是比丘闻告其师,其师曰:“阿难老昏矣吾语是也”,异日尊者复经竹林,见比丘诵偈如前者,诘之,闻述其师言,因念愚痴难化而入三昧。真是所谓的“水久虫生,法久成弊”,佛法虽分成三期,正法一千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一千年但世尊灭渡后,未曾多久即已如此,何况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故快慢已不是问题了,重要是自己能不能了悟,就算弥勒佛降生在咱们身边,是否可以替咱们了悟?是否可以替咱们了生死?师尊师母是活佛,在世时,其身边很多人又如何?世尊虽有三十二相,但在大英博物馆中之画像与常人何异?所以,佛和凡夫的差别只在于心。很多人信仰佛教,但这五十年内,其教徒的增加,不及一贯弟子增加的数目,目前台湾的一贯弟子,差不多是几百万人,而佛教界不断用媒体在传教,但成长并不是很快,概因宗教若要普遍被接受,其法必定要适合时代的需要,就如药没有贵贱,能治病就是最好的。佛法虽是众生所需但真能适合时代的,可能不多,现今工业的社会,生活忙碌没有时间研究,做任何事都求迅速而较不想动脑筋,虽都想超生了死,但能看破世间法的人,实际上却又不多的。经典虽是玄妙,但若没符合时代需要,玄也变成不玄,妙也不妙了,就算能了解,但是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外一回事,学佛的人,若没离开贪瞋痴,还是痛苦的众生。

在中国儒家跟每个人都有切身的关系,因为儒家阐明经世,也就是住世法。咱们从小灌输儒教的思想,尤其是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篇深植人心。在大学、中庸篇中,主要是说人之天性,而论语、孟子是教导做人处世的道理,立教的宗旨是尽人道合天道,以儒家的思想成就忠臣孝子的,不计其数。本着人伦的伦理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依着儒家的思想三纲领,八条目来达成经世的宗旨和目标。无奈天时转变,社会变迁,法久成弊,儒家的教法沦为争取仕途的工具。甚至,有一些理论是不适合现代的,比如说,以前是君主时代,现在是民主时代,过去是讲究三从四德,而现代的女性是不易接受的,现在的四书和道德经是一贯弟子才会去看,一般社会上的人已很少在说纲常伦理了。

道家老子的思想,由清静经、道德经、庄子篇可以了知是住世忘世,以无为而无不为,为而无为,心无造作,朴素而不崇尚虚名。在道德经中说“弃智”,世人皆想从外学一些智巧,而纷扰清净本心,所以,才说绝学、无知。而且老子强调知不知,学不学,“不知”是知之本体“○”,学“不学”是学本来现成不用学的,吃饭从嘴,听声从耳,这不必学的,出生本来就具备的见闻觉知,咱们学是要学见闻觉知之本体,而不是学见闻觉知,老子的思想是由体及用,能了解其意思的并不多,尤其现今的世代更难接受。工业社会投弄巧智,不断吸收外来的知识,智巧显耀于外,这都是有心造作,无法契合无为,是个争名利的社会,不能了知无为而无不为,为而无为的住世忘世,游戏人间意义。以前人们欲望少,只要先生赚钱,就能养活一家人,而现在是双亲家庭忙忙碌碌的为赚钱,却仍不能满足。再以吃的而言,有一餐数千元,也有一餐五十元,但无论吃什么,明天上厕所都是一样的,不过人们却为着虚名跟排场,费尽了一生。

由生灭因缘悟入本心

凡是事物都有固定的循环变化,如天地间一年春夏秋冬的变化,于变化中产生自然的淘汰。当然也包括宗教在内,以佛教所说,这是缘生法,凡事有生就有灭,重要的是要能于生灭因缘中,也能体会不生不灭的本体,这个“ ”若能清楚,自然不执生灭。咱们师尊师母即是指点咱们超越生灭的,若这不变能够掌握,则以不变应付万变,才不会随缘而变,现在一贯法门中变的人很多,原因是没有掌握到不变的,一般道亲开始修时很诚心,但成为点传师或前人后就变了,原因是没有找到不变的,若找到不变的,就会像道德经中说的,君王愈高的人,则愈趋下、愈诚心、愈慈悲,这才符合修道的意义。世间的一切皆在变化,一切皆在生灭中,一定要找到没生灭的本体,这是咱们所要追求的目标。虽是事事物物,不断在转变,但确实有个没转变的本体“○”,其体性是空叫做性空。三千年前没什么么五教,因为性空缘起,随着时代要而产生五教教主,才有五教之名,及各教经典,由这个无名的本体而立经教,本体是没有名字的,有了宗教之后,佛教才说其叫做“自性”,老子强说是“道”。你对小孩说自性、本心,他们不懂的,他们知道饿了就吃,当别人跟他说,这就是你的心,自此才说这是心。所以,“自性”和“道”是有文字,有宗教之后,才立的假名。五教是由这个“ ”而缘起,但是这个不属于五教,今天能跟诸位参考,也是由这个“ ”流露出来,就如地能生万物,但是万物不是地,心生万法但万法不是心,但却也脱离不开关系,这是因为体用互显的关系。师尊师母传这个“ ”是宗教的本源,没有名,宗教由其而立宗旨,宗教则以“一”或“•”来代表,这是代表用的意义叫做妙用,由体及用,体用不二,五教都是以一法为教化众生的宗旨和目的。佛教是万法归一,道教是抱元守一、儒家是执中贯一、回教是清真返一、基督教是默祷亲一,这是随着时节因缘的不同及人情风俗的需要而说的。基督教的教化行于欧美,回教在中东,佛教则在印度和中土,而中国还有老子、孔夫子。虽然教化方式不同,但都是以一法为教化的宗旨,三世诸佛皆阐明一佛乘、第一义、一法,一法就是一理与一贯意义是相同的,各教都有共同的目标做宗旨。

一理、一贯在人而言,就是平等觉性、主人翁。因人类失掉一理,致使体用不能一贯,事理、心境不能平衡就有对待,有对待出来,就是二法,烦恼、痛苦皆由此出,因其变化无穷无尽,就愈无法找到本来面目,致使永久流浪生死。上天不忍故差遣五教圣人降世,指点人类本来面目,也就是一贯之理,这在各教的经典都有阐明,尤其佛教的上乘经典都是阐明一贯、第一义、不二法等,名辞虽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可是一理、一贯一旦落于文字、言语后就跟实际的意义不同了,为何与实际的意义不同呢?当初见老前人时,老前人问:“为何而来”答说:“为生死而来!”老前人便说:“你声已出生了,已落生死。”没开口无法说出“一”,但开口则一就已经是二了。如在黑板上写个“上”必然就有相待的“下”产生,写个“左”就有个“右”之相待产生,故有相出来就有对待,落相就是二。

今天跟诸位说“一”这也是从二来,因二故说一,所以,执一也不对,“一”不用守的。有个“左”和相对的“右”才有中可说,所以,中也是因二所立之虚名。同样的,色不离空,空不离色,如此在“空”也是中,在“有”也是中,故学经典不可学死法。有些人批评一贯弟子怎么有资格来讲金刚经,可是当法师批评人时,就有能和所,四相之心产生,有四相这就不是正法了,说法是不能有我掺在里面,如此讲者和听者才能受益。由此可知,用开口和用写的,是无法将“一”说完全的,但不开口也不表示没有,在维摩经第九品入不二法中,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不二法门。”不二法是修学的目的和宗旨,由法自在菩萨开始说不二,至三十一位乐实菩萨都是各说自己的见解,用言语说不二,最后,维摩诘问文殊师利,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默然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一般是以言说,说不二。而维摩诘是以无言说,说不二。这问题是看当机,问时是问什么,你就答什么,贵在当机,否则过去宗乘也有留下公案,咱们一贯道法的当机和佛教所留公案的当机,又有何差别?这个差别乃在于当机或机后,因为在传灯录的已是语言文字,只可拿来破执着经语、经教的人,但已不再是当机了,咱们师尊师母则是叫你平心静气后的当下直指本来。维摩诘是默然示不二,咱们则可由师尊师母这一指的当机来体悟不二。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当年老前人问:“你悟道是怎么悟?”吾便开口答说了一些,老前人说:“从未开口前去体会悟入。”未开口前就是默然,维摩诘的默然,也是没离开师尊师母这个“ ”,这点若清楚后就能了解一贯道法的尊贵,确实使咱们省工、省力气、又省时的。悟是要从未开口前,来实际体会当机的现量境,这才是最亲切,才是最究竟的,否则,用说的大家都会,故一定要从师尊师母指点的当机悟入。偈云:

缘生诸法本来空 法法随缘起灭中

惟有菩提无自性 无依无性即真同

一般修学人部份都在缘生法中用功夫,开卷思议,或者用说的、写的,这些都是动脑筋的,本来没有这些事,这是缘生诸法。而不二法是指心性、体性,这是不干涉意识在里面,虽没离开意识,但不掺杂意识,但经教方面则相反,懂愈多愈好。比如说,种水果,水果不是从空中生出来,必需靠果树成长,开花后才结果,如果这棵水果树,很茂盛却不结果就变成无用,犹如经典学很多,不能了解心性,等于学到的只是废知识,多一些知解来污染心田,说超生了死的理论很多,到时候还是超不了生死。所以,修学人对于宗和教要多清楚,可说可讲的都是缘生诸法,而咱们师尊师母直指的当机是属于实法,故叫咱们二目要回光,由自己去悟。因此,对自己所学的实法或权法要能清楚,否则最后只好听受因果发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本体是不必学的,实际上,也无法可学,若是要学的就表示它不具足了,从外入的就不是咱们的本来了,所以释迦佛才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但若是无法怎么可以呢?六祖亦云:“不知一法守空知”,因此,对于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与维摩诘居士默然的意旨,到底是同是别?自己会一会!

五教圣人都阐明“一理”“不二法”,有言说即是无言说、默然不二,维摩经于今还在,而法师亦还在说不二法,听者要悟的亦是不二法,其他的经典,如法华经“一佛乘”,金刚经“一合理相”,楞伽经“第一义”,楞严经“七处征心”“十番显见”,这都是阐明不二法。而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学的人虽然很多,但为何能体会到本来面目的人却很少?原因乃在于说饱不饱,说见性不一定是见性,所以,理论跟实际不一样,学人应该知道,音声语言是权宜方便法,而贵乃在当机直指,若不是如此,则经典上亦说开悟见性,和禅师的数百公案,可说非常非常的多,皆说是直指,但若不是当机当下直觉离心意识的悟入,则任你横纵各教,现百千亿神通,也跟生死无干,所以,佛印禅师才开示:

顿破无明悟自心 功夫从悟弗寻音

语文声色皆尘法 解得宗乘无字寻

这是佛印禅师以文字方式给修学人参悟,希望在句下能了解清楚。经教虽很多若没着手去体会,久而久之,会变成修学知解,非是求超生了死,把明心见性,当作是呼口号一样,没实际实行,深悟体会了。

天主教化渡欧美,提倡信主,服从主,此信服若能开启智慧,将信基督的主,反过来信自己的主,也就是自心,岂不妙哉,圣经中说的主和奴的关系,圣经中说:“奴永远是奴,不能为主,主永远是主。”

主  奴

体  用

身躯 影

有身躯才有影,因此影永远不能变为身躯,奴也不能变为主,咱们必须了解各教的特色和说法。有一些前辈,不准后学看经典,当知咱们今天能求道,是过去各教给咱们种善因,故不可随便批评各教。因为宗是直指本体,教是显用,宗是佛心则教就是佛口,一贯法门和教是一体的。

回教的“真主阿拉”是无形无相的,但教徒因对宗教的狂热,在中东有宗教战争,这便失去宗教的意义,违背真主阿拉清真的宗旨。

老子是说,清静无为,崇尚自然,有无同观,阴阳互根太极之理,无极无形象可说故只能传太极,太极若能清楚,则“•”就是“○”,“○”就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随应用而不同,就如禅分如来禅、祖师禅这是在立场上,体用上,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所以,太极之理、一贯实义是圣中有凡,凡中有圣,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不二,圣凡不二,以无为处事,则无事不通。奈何现今的世代,无为而为,只是口头上说的,实行的人非常少,包括修行人,虽口说无为而为,却要争取领导权,口说的无为和实际的无为,要好好去体悟,否则跟超生死无干。现在世间争名夺利,跟古圣先贤,帝王之相让如何能相比呢?感叹今日的社会,连里长都要竞选,可能不久将来,连户长都要选了。所以,若非上天普传一贯大道,将来世间不知会如何?

在此年代看到七、八十岁和一、二十岁的小伙子完全是不同的生活形态了,目前科学虽是进步但道德却坠落,做事都偏重在外表,宗教也偏重在学术性或文凭上,但这是否可换超生了死呢?可灭多少的贪瞋痴呢?万法归宗,由心入生死,必也由心了生死,并不是在学术上可了的,学术性只是帮助,犹如果树枝干,是助缘不是真正的目的。古德说修道修自心,心外求法是大愚痴,修道是重实际重实行,不是理论或形式上可达到的,所以,讲道德仁义的人,并不一定有道德仁义的心,说和实际是不同一回事的,看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的事例,给我们修道者,就是最好的启示。(请参见附录四)

心净则佛土净

佛史记载,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才能来人间成佛,但我们想一想,弥勒是佛岂忍心让末法世代的修学者没有方向和目标呢?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来下生呢?根据佛史记载末法一万年,那之后又是什么法呢?佛经也说:弥勒降生时娑婆世界已经变成人间净土了,如果没佛住世的娑婆世界就会成就净土,那么,弥勒下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尤其布袋和尚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于人,时人自不识。”如果弥勒佛目前未降生,是在兜率天内院的话,则内、外院又如何分呢?心是无形无相,超越虚空,怎么分内院、外院呢?故这应该从事和从理的方面去了解的。当事、理可以清楚时,众生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说内院和外院完全是为凡夫所说的。经典分明是说佛性遍满虚空一切处,所以,不可只拘于兜率天内院、外院,开悟见性后,可以超越三界,就不一定在某处了。所以要能了解所说的是指那一方面,禅宗是强调,心是佛、佛是心,心在就是佛在,因此说:“有缘佛出世,无缘佛涅槃”,由此,咱们就知道,弥勒是随是随地都存在的,心不是佛教徒专有的,心不属于任何宗教。由此可见不久的将来,弥勒下生就不一定是以佛教的形象出现,目前的佛教徒,常有忧越感而排斥其他宗教,也排斥一贯法门,如果将弥勒下生是以佛教的形相,则其他的宗教,是否可能来改信佛教?佛教徒只占世界的少数而已,信基督教的人还比信佛教的多,那么凭什么要归依佛教。尤其,每一位教徒都自认其所信的教是最好的,那么要那一教去归那一教呢?唯一就是一贯实义不属于各教,也不离各教,就像手掌与五支手指头一样,一贯实义是五教的根本,五教就是一贯实义的妙用,而本就是这个“ ”。将来弥勒出现在世界时,应该是跟一般人一样,咱们师尊师母也是一般人的形相,释迦佛在大英博物馆的也是跟咱们一样。佛和众生只是心的差别,而心不属于什么形相,也不属于某一教的形相,因此任何一教的教徒,都会认为是祖师再来降生。而他可以随类说法,随缘说法,跟基督教就说基督教的话,跟佛教徒就说佛教的话。其实不必弥勒祖师,如对一贯实义有了解的人,则说佛教,说道教皆可以的,但其人并不属于什么教,所以弥勒祖师再来,不是属于什么教。因为依这个“ ”为本,而有宗教之名,收圆之后又归到这个“ ”,由一本散万殊,最后万殊归一本,由“○”。以数学而言,由零开始,最后还是归零。所以,弥勒将来应该是不属于什么形相出来娑婆世界成佛的,否则世界的人岂不都成为佛教徒了,而其他的教徒又要赶到何处去呢?那么佛法是平等的又如何说呢?因此对一贯真理了悟,则一切疑问皆可解决了。

由这个“ ”的无言说,随因缘而有这些语言文字,也随因缘之所需要而有五教,借由文字语言来阐明一贯真理,这是要使凡夫众生能了悟自心本具的一贯真理,也就是本心。但有了形相,必然是在生住异灭中变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实,包括世尊的色身也没例外,最后有形终归于无形,能有无互显才叫做体用不二,这是道之玄妙。学人必需体会,因有变化方能显出道之妙用,那就可以了悟于变化中有个不变的一贯真理,自然就不会分别教相。学人若能,身心一贯起来,何时何地非净土,不是弥勒祖师来时才是净土,必定正报净依报方能清净,若不是如此,则释迦佛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佛在此娑婆世界,那目前的娑婆世界又是怎样呢?不是说成佛后的世界会是如何如何的呢?怎么才两千多年世界就变成这样子呢?故应该不是这个意思才对。净土乃是指心净则佛土净,自心清净则自己的世界清净,一真一切真,一净一切净,将来弥勒降生时,因人的心清净,所以,看起来一切都是清净,也就是一真一切真,这样比较合理。

诸位应该知道一贯即是平等,身心不二的,唯有一法世界,才能成就净土,一法就是一贯,如何证明呢?世间人虽然很多,事情也很多,若能同一条心,自然大家都很和气,不会计较、争夺,唯一是一条心。如果咱们人人能真正一贯常住,体用不二,则可恢复本来面目,就是咱们本身的净土,不必等到弥勒祖师下来时才是净土。就如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不二就是一真法界,道家是有无同观,儒家孔子则说,吾道一以贯之。但末法的世代,依文解义,口说的不二和以经义来解说不二,跟实际的不二是另外一回事了。

六祖坛经的机缘品中,有很多的大德都是由学经典,知道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后,再由祖师给予印证实相般若。六祖时,是先修而后得,而现在是先得而后修,时代不同了,先受用后分期付款,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过往所没有的。今天的工商社会,若不是用一贯真理,心即是道场的修行方法,以目前的社会,谁有时间呢?故配合时代需要将根本这个“ ”先给咱们清楚,然后依照这个“⊙”去实证体用不二。六祖那时候的大德,由经学一直修,修到最后见六祖才当下直示这个“ ”实相般若。咱们今天虽是先得而后修,分期付款方式,但若没付钱,物品一样会被收回去的。虽先得但若没实修亦无法了生死的,就如告诉咱们高雄怎么走,若不去走,则还是在原地,也是没用处,所以,要了解其意义。六祖时,以修学大德的根慧,尚且要明师的点破,才能知经典中所显示的不二法,一贯实义,何况咱们未后世代的人,岂易看经典就能了悟?若只是了解文字经教则与生死无干的,故从古以来,学经教必须经过,过来人的点破。师尊那时候,不让人学经教,是因为时节因缘短暂,必需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传遍大陆,故以宗门的性理心法为主。另外是学经教,苦不是以性理心法为所设定之目标,否则学到最后,会变成学佛教说佛教好,学道教说道教好。目前就是有些人,认为佛教比一贯法门好,忘咱们的宗旨乃是为了超生了死,不在于学识,所以学经典必须对一贯实义清楚的人来指破,才能受益。

现今一贯法门以直指心性的一指妙法,来完成过去三教在经典上所未能阐明的不二、中道、第一义的使命,假使不是有天命的明师,则谁能够负此重责大任。此乃配合时代的需要,上天巧妙的安排,因为经教欠直指宗乘之体,而一贯法门虽直指心性,但不立声教文字,故欠渐修之用,两者能配合,则教有宗乘直指的本体,而宗乘有教的渐修之用,则可体用合一来化渡众生,为弥勒诞生来铺路。

参考这些绝不是咱们夸耀自我,主要是让咱们一贯道弟子了解,在大同世界来临之前,自己要先做那些事情,待弥勒祖师降生,才能协助咱们祖师负起收圆的重责大任。

《附录一》唐太宗李世民 结缘训(约于民国四十六年)

浮生幻灭似蜉蝣 生也慈悲 死也慈悲

荏苒光阴如水流 日也难留 月也难留

轮回颠倒永无休 那是尽头 无有尽头

富贵昙花水上沤 观古王候 看今王候  吾乃

南极老朽  今又带仙一位  领

旨 特来结缘 天时不容缓 待群仙忙忙上船 吾先参叩

驾  再令小仙表宣 坛前履历叙述 以好挂号求玄 诸贤切要静立

听明仙所表宣 止竹笔吾且不示 令仙速速登坛  哈哈  止

曩昔身为帝王家  贵比三春桃李花

飘飘轻风伟功业 淡淡行云化万家

治国安邦操心血 除邪平害动呵叱

半世富贵天所赐 贞观平靖定中华  吾乃

唐代 李世民 今随帝驾 蒙母恩祖慈 来到法坛 兢兢百叩

皇  再遥拜 慈母大人金安 坛前诸位均好 小仙顶礼坛前执笔

遵命一叙 表述履历底端 劳诸前贤侍立 仙实惶恐不安 恭转

玉衡始末一言 但希各位平心听全 咳!

仙执机笔胆战寒 眼观神兵布四边 值日星宿排班立 毫光万道直冲天

上帝令余始末述 开言心更感悲酸 仙本唐代一世子 先父史载乃李渊

当时中原纷纷乱 隋唐交接应斯年 先父开创帝王业 世民继起挽狂澜

运迫时交天助力 群英咸集共助肩 走南奔北赴沙场 平治邪乱救民难

一片治国为民意 感动苍天顺风帆 一统天下开帝业 重立大唐号贞观

世民登基为民主 政行天下化尘寰 励精图治施德义 效法古代尧舜贤

二十余载如一日 忠臣贤僚共患难 提倡仁风挽世道 化民归正戒妄贪

官尽其职民尽乐 城市郊野鲜争喧 一片熙熙安靖世 遍行四海到处安

贞观之治世尽晓 佛法盛兴亦其年 天助世民得平治 位居帝王蒙恩宽

因有贞观微功绩 生受荣华死升天 独获天恩之深厚 小仙思之愧万般

今番又蒙天恩广 随祖金驾来法坛 特与诸公结缘会 敬请慈悲报母前

挂号登船期求道 得使小仙超气圈 不趁此际登彼岸 末劫到此性灵捐

如今三曹共普渡 道降尘世挽劫惨 诸大仙佛齐助力 神人共驾救生船

行于四海生灵救 只为末劫八一残 小仙气界虽无疑 难躲罡风刷世间

罡风至时人物尽 小仙怎能脱此关 非求天道难脱苦 思之不尽泪涟涟

迩今天时已至此 浩劫堪堪到眉尖 无数仙辈群忙碌 各皆助道访有缘

小仙亦是心惶惧 故而时恳祖驾前 数番恳求赐明路 挂名求道上慈船

今日得蒙恩无量 能有此番之结缘 惟恳诸公多搭救 替仙请乞慈母前

得能早日得指点 小仙盼望感恩宽 今求此处难再语 祖师令下命返还

小仙不堪悲凄甚 心中焦急似刀割 不晓何日登道岸 求点一步超气天

叩恳诸公多心费 助仙求道早上船 此所盼望至祈祷 感恩滴水报涌泉

驾 百叩于坛下 再叩 慈母无量安 别过诸公坛前谢 止机随驾退法坛 

咳!  退

《附录二》

一贯道弟子中恭诵“弥勒救苦真经”者不乏其人,亦有若干前辈大力倡导后学诵其经文,却不知在不解文义的情况下,每诵一遍即要求皈依阿弥陀佛,甚或有藐视祖师之虞。今略举经文中不妥之处,谨供诸位大德静思:

1经文起首“佛说弥勒救苦真经 弥勒下世不非轻”,原为赞叹弥勒下世之殊胜与难得,然则“不非轻”之义,以中文句法而言即是“轻”之义,试问“弥勒下世轻”是赞叹抑或贬低,文义甚明。

2凡一贯道弟子每日烧香必诵“南无阿弥十佛天元”,即是要恭敬皈依无量慈悲应运的三天元首第十佛─弥勒佛,但此经之末却是“南无天元太保阿弥陀佛”,即是要念诵的一贯道弟子皈依西方净土之主佛─阿弥陀佛,一来阿弥陀佛并非当来下生应运之佛,二来遍观诸经亦无以“天元太保”之号尊称阿弥陀佛,况此经是“弥勒救苦真经”,经末必然是赞颂皈依弥勒佛,而非与此经主题无关的南无阿弥。虽然“理”上,是一物也无,何来名相分别差异,但就“事”而论时,则是不可混淆的,否则往生“西方净土”就好了,为何还另立个“弥勒净土”,故此经句颇有争议。

关于上述疑问,窃以为与此经文成就方式有关,此经文是祖师归空后一年(即民国十五年)由接窍口述而成,在口语中将“不为轻”误植为“不非轻”或辗转失真所致亦有可能。另“南无天元太保阿弥陀佛”之阿弥陀佛,似应为“阿弥十佛”较为适宜。个中差异关系甚大,故有赖道中诸位大德即时修正,否则岂不违此卷真经传世之本意乎。

《附录三》

天佛院超等亡灵余居万  降

天佛院中好修身 虽非极乐却无尘

余居万返东津地 降笔分明述前因

吾乃天佛院超等亡灵余居万是也,今霄回堂会见诸大德,大家安好吧!

吾前生福建人氏,经商为业,家道小康,平庸过日,虽无造罪,却无建功,今生转世大潭善家,虽有求道,却建树不多,后在保安宫效劳,着造善书,当了堂主之任,虽无大功,却是尽了职责,出版善书化人,在着完“大道圆鉴”之后,得本堂保生大帝慈悲,使我无疾善终,享年六十有六,没后魂被保生大帝之提拔,到了南天学神所,经年余之学习,可以为神职,此本为吾本人之期望,所以上天照吾所愿,有一日在南天学神所闻南海古佛讲经,始知当了气天之神,虽得享有人间香烟,却是福尽必再坠轮回,回忆在生之时,有求道,故再请教古佛,要再转入道门,但是已无可能,天意已定,灵归气天,不可能再入道门,后吾再三恳求古佛慈悲,后感动古佛,古佛出佛令一道,使我转生台北善家,弥月求道,经过不久,一命呜呼哀哉,灵归天佛院为超等亡灵,因此吾殁后,家内四处请教神圣,均不能说,是此原因也。

愿人间众生对于求道之事,须要认真研究,方能进入理界免受轮回之苦,吾因一时念头错误,归入气天,以致再转生一次,甚为危险,如果善家变故,回天即难,今宵至此,时刻已到,不谈家事,与家庭之缘,亦已尽,故亦不能再谈,后会有期,再会!余回。

说 明:

此篇系摘录自东津大潭保安宫所著之“天道劝世醒钟”一书,看完此篇,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1一般修行者,要能往生弥勒净土,全靠自力,即修行的境界要够,同时要能发愿往生。而身为一贯道弟子弥勒眷属,只要自身不毁道败德,身殁后尚可沾天恩师德,祖师愿力加被,回归理天,闻经听法,继续修学。其殊胜可知,故不可轻忽!

2虽有求道,但若离开道场,到寺庙去行善化人著书劝世,但时日一久,迷失了自己是一贯道弟子弥勒眷属,则身殁时,忽而随他去,也就无法回归理天,虽能到气天享有人间香火,但是福尽仍再坠六道轮回,随业受报,不知来生又是何物?诚属可怕!

由此可知,一念错误天渊之别,不可不慎!故余居万借机重回保安宫降笔,以本身所遭遇的实例,劝仍在堂中服务的道亲及人间众生,要对求道事,认真研究,莫再步其后尘也!

《附录四》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白话) —取材自仁化出版社

文昌社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一位名叫俞都的读书人,博学多闻,十八岁就通过县学的考试,当上诸生而且在县学里求学的时候,考试的成綪都名列前茅。由于家境贫穷,所以在家开馆授徒。并且和同学十余人组织了文昌社,专门提倡惜字、放生、戒淫、戒杀、戒恶口等事。

穷困潦倒 本来,俞氏自以为多年来力行善事,从此应该可以一帆风顺,可是谁知道参加了七次考试却都名落孙山。而且,更不幸的是,俞太太生了五个男孩,却有四个夭折或病逝;仅存的第三个儿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俞氏夫妇疼爱有加视为宝贝,但是有一天,这个八岁的儿子在街头玩耍,不知何故,竟然走丢了。俞氏夫妇生育有四个女儿,但也只有一个活下来。俞太太哭儿女,因为伤心流泪过度,把两眼都哭瞎了。而俞都也因为连遭变故,潦倒终年,贫窘更甚,家境越来越恶化。

俞氏扪心自问,自认为没犯什么大过错,为什么却惨遭上天的责罚?心里越想越不甘心,年四十岁后,每年年底送灶君的时候,俞氏就把自己的委屈写成奏疏,在灶神前面焚表,祈求灶神能将自己的委屈向上天禀告。如是数年,但情况依然没有改善,俞氏仍然潦倒终年,一贫如洗。

到了四十七岁那一年的除夕夜,俞氏夫妇两人及一女,凄凉的坐在床边,正在为往后的日子发愁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来敲门的声音。俞氏夫妇心想:“自从家境变得如此贫穷潦倒以后,已经好久没有人来我们家了。这会是谁呢?”开门一看,结果是一位穿着整齐、须发半白的张姓老人。他说:“我刚刚自远地而归,听到你们忧愁的叹息声,所以特地过来想慰。”俞氏见这位老人不像一般的凡人,就对他特别恭敬,并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告诉他,说自己生平读书积善行,但至今功名不成,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把历年来所焚的灶疏,读给老人家听。

意恶太重 老人听完,回答说:“其实,我了解你家里的事,已经很久了。都怪你平日为人过于高慢,恶念头太重,喜欢贪图虚名。你每年年底的奏疏,满纸怨天尤人,一点也不晓得自我反省,就随便乱批评上天赏罚不分。你知道你这样做已经严重冒犯了上天吗?恐怕你会厄运连连,遭受天罚不止这样而已!”俞氏一听吓了一跳,辩白说:“听说冥冥之中,纤善必录。我一生誓行善事、奉行条规已经很久了,难道这都尽属贪图虚名吗?”

张老先生于是回答说:

“就拿你条规中惜字这一款来说:你的学生和你的那些知交辈,嘴巴里说要爱惜字纸;可是,却都用旧书的纸来糊贴窗户、包东西,有时候甚至还拿来擦桌子。之后,虽彼此告诫说,不可以将用后的书纸丢到垃圾桶里,要烧掉,才不会弄污了这些字纸。你天天亲眼看见,可是你却没有劝诫他们。你只偶然在路上看见被丢弃的字纸,把它捡回来烧掉;仅这样做,算什么爱惜字纸呢?(惜字是对圣贤教化的敬意)

还有放生这件事情:

文昌社中每月放生活动,你只是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如果没人带头倡导,你也只是浮沉混过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你心中。而且,你还自己天天吃荤,难道你吃的那些虾蟹动物就不是生命吗?(素食,也是放生)

至于戒口过一节,你更是罪业严重。

你学问好,语言反应敏妙,听者常倾倒于你。当你出口时,心中亦自知有伤厚道,但于朋谈惯熟中,表面上是谈笑风生,其言语尖酸刻薄,无形之中已经造下无数口业,怒触鬼神;暗中被记录的口过,已不计其数了:(随风乩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怒触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

然而,无知的你,却还自认为自己是个寡言厚道的君子。

你欺谁啊?欺天地神明吗?

最后谈到戒淫:

你虽无邪淫实迹,但每次你看见人家女子漂亮的时候,总是色咪咪的盯着人家看,心里面胡思乱想,你以为神明不知道吗?今天你之所以没有做出妨害风化道德的事,只是因为你没有那个邪缘相凑合罢了。如果有机会可以和那些女生在一起的话,你会是“鲁男子”那样的君子吗?而你还好意思说:“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是狂妄啊。

你看看,连这些你特别要求自己不能犯的条规,都是这个样子了:其他的事情,就更不必提了。

慎独 每年年底,你所写的奏疏,上天都有看到:而且,也派了日游神,来观察你的善恶。可是,观察数年之后,却发现你没有什么善行可记!只见到你在私居独处的时候,是满脑子的贪念、淫念、嫉妒念、偏急念(性气偏狭躁急)、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高慢,怀恨、和不满等等的脏念头。

这些种种意恶的坏念头,常常出现并固结在你的心中,点点滴滴都被神明给记录下来。天罚日甚,你逃祸都来不及了,又从何祈求福报呢?”

俞氏听了老先生的话以后,惊愕惶恐悚然,紧张的倒伏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哀求老先生指点迷津救度灾厄。

老实行善 老先生可怜他无知,就告诉他说:“你读书明理,亦知道慕善为乐,当闻一善言时,也不胜激劝:当见一善事时,也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就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时做、时不做,何尝有一事踏实呢?

再加上,你心中尽是各种脏念头与坏想法“满腔意恶,起伏缠绵”,却还想奢望上天赐福给你,这就好比种了遍地的荆棘,却痴痴然望收嘉禾,这怎么可能呢?

要想上天赐福,从今以后记得:

所有的贪、淫、嗔、妄想诸杂念要收拾干干净净,一心只向善。若有力是能行的善事,不图、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踏踏实实,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做善事时,要本着两个原则:第一是忍耐心,第二是永远心。

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意想不到的效验。

速速勉力特行,或许还挽回天意!”

老先生说完,就走进厨房,在灶子前面消失不见了。

俞氏这才知道,老先生原来是“司命之神”─ 灶神,特地来指点他的。俞氏赶紧焚香叩谢。

净意 因,就在次日元旦,依照灶神的指示,拜祷天地,痛改前非,力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念也。

刚开始的时候,仍然是杂念纷飞,不是疑惑就是懒惰,一天混过一天,依旧浮浮沉沈。于是,就在家堂所供观世音菩萨像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真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诚诵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一百声。

从此:

一言、一动、一念、一时,都如神明在傍,不敢欺瞒放肆。举凡一切有帮助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

随缘方便,广植阴功,而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因果报应的故事,逢人劝导教化。

同时,每个月初,俞氏会将上月所行所言写成奏疏,在灶神前面焚表。

持之既熟,俞氏的功夫渐精: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如是,三年。万历二年,年五十岁,适遇张江陵任相国,为子择师,众人交口推荐俞公,张相国敬俞公德品,就聘请俞氏去训导儿子。万历四年,俞公赴京乡试,次年中进士。

有一天,俞公谒见杨内监,杨公令五子出拜,这几个孩子都是杨公从四方领养的,其中有一个孩子方年十六岁,看来很面熟,问他籍贯,是江右人,说小时候误入粮船,还依稀记得姓氏和村里,俞公非常讶异,请孩子脱左鞋,一看果然有两颗痣,俞公大叫道:“这是我儿!”杨内监也感到惊愕,就将子归还,随俞公回到家里,俞公奔告夫人,俞夫人抚着孩子痛哭,血泪迸流,儿子也大哭,奉着母亲的脸给她舔眼睛,俞夫人双目竟然复明了。

俞公悲喜交集,就辞去官职,张江陵相国敬重俞公,厚礼相赠而还乡,俞公回乡后,为善更为努力。后来他儿子长大成婚,连生了七个孩子,能承继着门第书香。

这篇文章,就是俞公训勉其子孙,勉励他们改过行善的亲身经历。俞公身享康寿八十八岁的高龄。众人都认为是“实行善事,回天之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