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上经第一册):全易大旨、河图洛书

 

列圣名称

宗主   

孚圣宣圣   

孔子复圣   

颜子宗圣   

曾子述圣   

子思亚圣   

孟子宏教   

柳真人灵逸真人 

王弼

 

图表细目

甲 易之主用图表

一 河图图 附歌诀

二 洛书图 附歌诀

三 河洛卦位合图

四 太极图 一二

五 孔子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图

六 伏羲八卦方位图

七 伏羲八卦次序图 附歌诀

八 伏羲八卦竖图

九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

十 伏羲六十四卦圆图

十一 伏羲六十四卦方图

十二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象数图

十三 文王八卦方位图

十四 文王八卦次序图 附歌诀

十五 文王六十四卦次序图 附歌诀

十六 文王六十四卦合三十六宫图表

 

乙 易之辅翼图表

十七 乾坤生六卦六卦生六十四卦图

十八 六十四卦反对变与不变图

十九 八卦六十四卦往顺来逆图

二十 本宫卦序表 一二

二十一 本宫卦序圆图

二十二 本宫卦序相推之图

二十三 本卦卦序表

二十四 六十四卦先后天消息全图 一二

二十五 六十四卦变通之图

二十六 十二卦气图

二十七 十二月卦图

二十八 十二月辟卦图 一二三四

二十九 六日七分表

三十 六日七分圆图

三十一 九九图数图

三十二 九九方数图

三十三 纳甲表

三十四 纳甲图 一二

三十五 纳辰图 一二 附歌诀

三十六 纳音表 附歌诀

三十七 五行生克图表

三十八 天干地支分合五行表 一二

三十九 十二辰六合三合表 一二

四十 五运六气图 一二 附歌诀

 

例言

一易自伏羲画卦。亦文亦画。本合图画文字为一。虽太极等图。系后人传出。源流自远。讲易时。应并及各图。以资参证。一为圣人明天道以立极。立人道以制教。本为明道而作。有关内脩性命之功甚多。故讲易应注意道功。一易既本天地之道为教。内中多阐神鬼之德。阴阳之情。习易者。必有敬信之诚。而讲易时。应注重人神因果之理。一易明神道。为明性命之源。吉凶祸福。均属易中固有之义。凡人生 穷达寿夭。皆有定数。不可妄干。则习易者。必明行藏之所宜。得失之有定。故讲易时。应注重吉凶悔吝之说。而求其毋悖于数也。一易者。包乎道德性情数象各类而言者也。言文必顾义。言数必征象。因名思义。因类辨物。因词审情。不可偏执。故讲易时。务求其贯通一切。而洞明圣人立教之旨。一易之言吉凶。重在数。言数。重在象。数见其气。象别其类。以征人事之所合。即以测天道之所宜。而见象必因蓍龟。明数必候气运。天干地支。五运六气。皆易所重。故讲易时。应并及占筮之术。测验之方。一易之为教。原以授民全生之道。推之成人成物。以至治国平天下。 莫不贯通。而原始要终为第一义。人之习易。亦当求其先后。不可 好为素隐行怪之谈。故讲易。虽不能如王弼之扫象。亦不可如费 氏之徒以灾异言也。一易道博大精深。无不包被。内则脩己以一天人。外则成人以一道 德。而本末一以贯之。即时中也。习易者既谙斯义。必期实行。务求 行动咸宜。言思不悖。而能有德以为世则。有道以为人师。庶可使 易教重明。圣道弥广。一易之为教。始于古圣。阐于道宗。成于儒者。言既微精。旨尤玄妙。固 赅各教之义。集诸派之大成。习者当以圣人天下为公之心。一本有教无类之旨。不可自存门户。有入主出奴之见。以自狭而狭圣人 之教也。一易传至今。注说不一。汉宋各异派。儒道不同宗。遂致议论纷岐。争 持龃龉。徒乱人意。何裨圣经。今兹讲易。务求阐明微言。表章至道。 不执于宗派之习。不徒为同异之求。即令汉宋诸儒有所卓见。能 探经旨。不睽经义。仍可互相引证。期其贯通。无问其人。祗征于是。 则于圣人讲示之后。又可多得研究之助云尔。以上各条。系为讲易之前。必知之事。以易经至不易明。必先知其研习之道。方不为歧途所误。略指大概。以告读者。或亦极深研几之一助焉。说明 易经在未讲之先。有应行准备诸事。因此经不比他书。但释文义。即可明白。必将图象数理占验诸学。均为说明。凡讲述时所应注意者。当先指出。使读者随文参证。更无疑义。并可求其实用。不蹈虚谈玄理之弊。故于讲经之前。须略加说明。订为例言。使既讲之后。均可按图索骥。不致惝恍迷离。有偏于汉宋门户之见。而能会通究竟。有以探天人道德之源。庶不负 夫子临坛教诲之苦心也。

 

宗主序

易道玄微。至于无名无形。易象广博。包乎万物万事。盖有天地以后。无物不在易中。未有天地以前。一气即为易体。故先后天之名。首着于易。天地鬼神之情。尽备于易。性命道德之言。皆详于易。生死变化之数。均述于易。以言天地。则尽其神。以言人物。则概其道。以言往。则溯诸无始。而立其极。以言来。则推至无尽。而明其化。以脩。则道立而德成。以行。则事理而物顺。以其功言。则成王道之治。而无所为。以其体言。则符仙佛之真。而大有得。以用于寻常。而不悖于情性。以致其远大。而能底于中和。是为道德之宗。命数之本。天人之所由一。事物之所由平。政治以成。制作以着。君子小人各尽其德。圣愚贤否各适所成。虽取舍万殊。而底于一道。虽变化尽态。而归于至中。盖本诸天道之常。仿于大道之则。宜于人物之情性。辨于幽明之感通。故在天地间。生成者莫能外。从事物间。行止者莫能违。允宜为万古之师。万类所倚。以为教化。则包诸宗。以为文章。则造至极。苟非至圣。孰能为之。故 夫子备言其精。诸儒赞其要。合五经以证其终始。励众善以征其初成。不可视为古书。同诸旧史。不可成为文艺。比之诗词。精益求精。必实行而后得。博而反约。必贯通而有成。是以讲演不厌其详。研求尤须尽。珍闻而宝藏于心。等诸拳拳之颜子。集思而实行于事。毋负循循之尼山。庶易道获见重明。后生不迷古训。则世运亦将成大治。万国尽化于斯文矣。是为序。

 

 

序例

 

复圣序例

易者。古圣人作也。传于庖牺。绍述于神农轩辕。继承于尧舜及夏后氏。周文因而变化之。以成今传之经。盖庖牺时。因河图洛书之见也。气神之营运。而中极有立。道者。依体以用而不穷。天者。依道以行而不息。是以有本则不失其序。有道则不尽于用。以不二为德。则生生不已。以至中为体。则循环无端。皆顺乎自然。适于至道。无为而无不为。无思而无不中。无虑而无不得。故明道之为道。则天地人物。莫外道以生成。明天之为天。则生长盈虚。莫非气所运用。明生之为生。则吉凶寿夭。不出数之进退。明数之为数。则行藏出处。宜因时之推移。时者属乎天。位者隶于地。天地者。人物生存伤杀之宰。时位者。事物消长代谢之机。由天地以后言。则人物自天地出。由天地以前言。则天地自道成。所谓形上为道。形下为器。道器之间。一以贯之。是谓之易。故作易以明一切。凡先天后天人物。莫不归于易。易者一也。中也。极也。无始而有始。无形而有形。无名而有名。易者。自有以溯无也。自无以推有也。有无均齐于易。故易作而有无以名。天地既奠。日月山河。各有其纪。飞潜木石。各有其类。世代递嬗。岁时迁移。各有其序。生长收藏。盈绌美恶。各有其名。而一于不一。同于不同。各因所适所宜。以始以终。其所维系之道。往来之途。各因所合所制。以成以败。皆统于易。以归中极。而顺于天道。故易立而万类以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之生也。受天地之中气。而有性命。顺造化之推移。而辨等名。因生养老死之道。而有人事。因喜怒美恶之感。而有人情。而有以适。全之。利之。导之。以底于成德。而有以教之。诲之。鉴之。临之。以尽其原始要终之道。是皆备于易。故易立而人道以全。夫圣人之于天道也。通于神明。见于隐微。于人道也。明于性情。备于教政。于物之宜。事之利也。详于本末。昭于变化。而后立易以告于天下。垂于有众。使天下不迷所生化之道。不失其脩为之德。不惑神鬼之灵。不悖性命之则。而皆生成安乐。与物同寿。与天地同德。日月同明。鬼神同其吉凶。气运同其变化。而后圣人成物之道尽。成己之德宏。而天下无不被其德。悦其道。此则圣人立易教民之功。可并天地覆载。其明诚脩道之行。即同于治平政刑之施。故易之立也为教民。而人之明易。为率圣人之教。以致于自明诚者也。天下人类。果皆率是教以立其诚。则易之道成矣。易者。有易之义。言将易天下也。有不易之义。言示其体不易。而后其用不尽也。有简易之义。言推始于太一。而立本不二。以成其无息之德。达其用中之道也。知斯三义。而后明易。易岂易言乎哉。

 

宗主附注

今先将讲易之法说明。讲时采用一善本为准。五经各本。向多用朱本。唯易经。朱本有未善。不及后世来氏本。不过来氏所演图表过繁。祇宜参考。难为读本。今奉 夫子命。就来本。节取必要图表。附列经文之前。去其繁而存其精。以便初学。因言易必用图表。前人均有传图。为讲习之用。汉时儒者失之。仍传于道家。及术数者流。儒人只重文字训诂。虽有所得。不以附经本。使图表无传。非易之不用图表也。宋时以周邵之所习。得于道家。参于术数之书。经程朱审择。加于经本之前。易于是有图说。而不得其全。不明其用。仍无补于易。来氏复增演之。以广其旨。固较详备矣。而不明其统系。不知其用之主宾。义之先后。犹难使习者一目了然。今就所演。加以审正。为之讲明。以见古人易教之全。而竟易道之用。庶于后世读者有所裨益。至其错误或疑谬之处。随时指正可也。又曰言易本天道。而习易则人事也。言天道则重气数。言人事则重象。以气数言象。是天道。以象言气数。是人事。因气数难知。象易见也。先有气数而后生象。此天道之自然。先明象而后明气数。此人事之次序。要皆本末之道也。如见天灾时变。而知天意。即由象以知气数。是由末达本者也。而象因气数所生成。非有象而后气数至。是由本及末之道也。故明本不必求末。而不及本者必自末始。今之灾变多矣。天之风雨旱潦不必论。即物之为变亦伙矣。蛆出道上。鸡生双首。种种怪异。非象之见耶。至于蝗蝻之灾。又其至明者。皆气数所感化而然。欲明气数。但求之象。即知天变之不已矣。故灾有天灾。异有物异。而莫非气数为之。亦莫非人心召之。人之变异尤多矣。怪产奇病。且不必数。即风尚之坏。情性之乖。或致逆伦悖理。鲜耻败德。皆自人心之非成之。人心如斯。欲气数之不变。得乎。此古人重天变。而必责于人事也。气数虽自天定。而变为灾福。则人所感召。人祇知天灾之难堪。不知人心之难善。是重末忘本。如浮舟海中。欲其不动。何可得也。易者易也。以人易天。以天易数。皆有必至之势。固然之理。精于易者。唯求易其不善为善。而可易其灾害为福。是则圣人以易为教之本旨。端在此乎。

 

宗主序例

易经上下篇。文王所制。其卦象本伏羲以来。所有卦辞爻象。参古易。而加入新义。此今之经文也。系辞上下传。说卦传。文言各类文章。则 夫子搜集古圣所传。各易所用。而与文王易有相发明者。序卦传则 夫子就文王之卦序。而说明其义趣也。杂卦传则 夫子参合各易变通文王之序。而推衍其变化也。故传皆成于 夫子。文王之经。 夫子之传。乃为今易之本。经文虽不尽作于文王。而文王总其成。以卦序实文王所制也。传文虽不尽成于 夫子。而 夫子约其要。以删订十翼。实 夫子之功也。此易经一书。虽曰自伏羲始。不过有其卦耳。虽曰历神农黄帝唐虞夏商各易之变。不过间存其词。见其义耳。故名之周易。实文王与 夫子二圣之作。微文王。无周易。微 夫子。周易之义不全。以经文简。而当时忧谗忧讥。有不能尽诸文章者。故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此 夫子必为补之。补之不可杂于经。故列为传。传者。明有所传也。系辞者。明其系于经也。凡系传文言之类。皆为周易不可少之文章。以周易之义。待文而后尽。若无之。则周易犹残阙也。而 夫子十翼之功。不在文王下。且文王未言者。亦得 夫子为详其略。而显其微。此足见 夫子宪章之功矣。经文与传之有同异者。则由传采自他易。传于先贤。有所授也。或与传文参差互出者。则由经文义有未尽。得于言外而为补述也。故传文中上下系传。全为辅证经文不足者。凡古人制作。取义必专。立旨必纯。故成一家言。有独重之义与旨。而不杂他说。即有摭拾者。亦其言与其义旨同。虽言不同而实同。此不得视为合各家言。文王之易亦如是也。故所不录者。唯宜补之于传。而以系传名之。明其义本经文应有。以未得列入。别立为传而系之于经云耳。故系传上下。含义最宏。取例最多。凡以前各易。及涉于数象者。无不采录。虽言近杂纪。义若旁搜。而皆本易中固有之理。与气数必明之道。如河图洛书。二气五行。九宫甲子。五音六律。五运六气。以及天文地理。日星轨度。岁时节候之类。凡属于气之所化。形之所生。数有推移。象有升沈者。皆易也。皆易象固有者也。故皆宜采之以证易。而见易之广大神用。此系传所摭拾。非一家言。大之性道之功。小之术数之学。明则日用起居之事。玄则神天幽渺之说。皆详载焉。苟读经而不先读之。则将不知易之用矣。系传者。由习易言。较经尤要。经限于体制。故辞约义简。传则无所限也。而其辞赡。其义宏。上下古今钜细显隐。无不及也。故其言易。有先天。有后天。有连归。有本宫。有岁象辟卦之类。其言数象也。有河图洛书。有太极两仪。有天地生成数。有五运六气。甲子岁会之图。其为古圣所发明者。自伏羲卦象。变为文字。神农医药。黄帝历数。及诸制作。文物器具。设立教政。开天下先者。无不可由传中知之。虽为一经之传。实拟于上世之史。其义则由于中国文化。自易卦始。易卦以前。虽有难稽。其可考者。皆在易卦后也。皆仿诸卦象者也。故象卦实包天地。纳古今而弗遗。言人道者。必从之。以明为人之生。言天道者。必因之。以明天地之建。故名曰易。即太易。亦太一也。为万有之始。以上无所有也。故曰易。言自此而后变易。变易则无者为有。一者为众矣。此易道至广至高。而系传之辞以繁。义以博。职是故也。

 

 

全易大旨及习易要例

 

宣圣讲义

易之为书。传自上古。伏羲氏始画八卦。初具规模。后之圣人。绍述推衍。制卦既备。列爻亦明。唐虞三代。各有演习。分为连山归藏乾坤之易。文王。重加纂序。宏以文章。变其占例。着为典则。周公绍之。详陈论议。博采遗言。撰为至教。是今传之易也。上古无文字。制作文物均极简陋。伏羲览河图洛书而后制卦象。是则文字之所始也。虽当时类无文章。有如图画。实则象意之字。犹之鸟官氏之象形字也。字虽传于鸟官。画实创于伏羲。其象形之字。会意之文。多取义结绳制于历代。非创自鸟官也。以记载无史。传说难详。故莫能尽考所自作耳。而易之卦象。则传之最久。固昭昭于人耳目。知为伏羲氏之创制焉。其后圣人。推其义。宏其用。以为制作之本。典型之由。故尤重之。盖历代文物。莫不祖述于易也。易之所作。既因图书。传之天然。有非人为。其推衍变化。皆天地自然之序。其运用本末。皆造化自在之则。固非人制之。乃人为明之耳。创之者然。述之者然。绍演变化者亦然。以其本末天道。终始运数。有定序。有极则。不得有所易也。故易者。天道所自见。运数所由明。而备于人天相合之教者也。卦象之制。亦本气数之盈虚而定。其多少变易。莫非天地自然之物所合者也。卦序之制。虽各易不同。亦本于气运之往复进止。循环以成。莫非天地常变之道所孚者也。卦之有本末内外。及生成消息之象。爻之有时位变化。天地人鬼之象。易之有天地父母。万物万事之类。占之有吉凶祸福。因果感应之类。皆本于天地固有者也。卦序之有先后天之别。卦用之有主客体用之别。易之有门户櫜籥奇偶正反之名。占之有来去变异从违动静之名。亦皆天道人道固然者也。盖易者。圣人睹天地之序。测日月之度。明人物之情。达神鬼之德。而推其始终本末。生成变化之道。及夫人物事理所宜之类。明夫气数消长。时地迁移。以合于人生。立为人道。而教民勿迷者也。易之为道至矣。天之所授。神之所明。圣人从而演之以告人耳。虽天地未有之前。尚在易中。况天地乎。虽天地难知之道。尚可推知。况人物乎。故易者其德显。其道微。其用明。其体不可见。其大无外。其细无内。观其象。可尽其义。通其意。可孚于神。虽立人道以始终。而归于天道。虽验气数于既往。而极于未来。是以历代圣人。莫不谆谆焉。论之以阐其精。广之以达其神。分合之以穷其变化。征验之以明其气数。唯恐人之未能尽其义理。故象外详其辞。经外着其传。辅以图序。参以蓍龟。以教天下后世。其先觉觉民之心。已可见矣。余于文周之遗。习之既久。卒通其义。不敢负先圣垂教之意。更集其说以笔之书。授于二三子。既承文周之作。道备言审。象当义充。足尽他易之旨。故于连山等略其说。而唯周易是传焉。然读斯易。亦可包举他易。以其为言精。为义广。读其一。足尽其余也。若有志者将更求之。亦易达连山归藏之文矣。今当讲周易之先。略述其大旨所阐。以资参究焉。讲易较难于他经。非望文释义者也。易之始作。既在上古。经历代圣人敷文陈义。其间增减已多。欲明作者之心。必略文而求象。然初习者舍文字外。恒不解象之真义。历代圣人。亦以此故。始推衍其旨。详述其文。而后卦有卦辞。爻有爻辞。彖象分诠。文言附释。犹以为未尽。则更敷演其义。博采所闻。或系词。或说序。以成传文。丽于经语。其所陈释。亦非一人之言。盖得之师传。参诸他本。集合其说。序列成章。无非以易道精宏。神用莫极。变化无尽。推测维艰。且以三易有殊。取材致用。不一类。不同科。较彼量此相得必多。去短留长。归奇于正。而辞有不备。文有难宣。或略于经。则详于传。或重于卦。则轻于爻。意有互参。用有联及。则不独象之宜重。文亦必详。经之宜求。传亦必读。是习易者固当知也。古人初制象时。本以会意。虽文不传。而画已具。当视所画之象。为最简之文。厥后文字既建。言词渐繁。于原象之下。引申其意。缀为文辞。则文字者。即原象之广义。当视其辞为渐明渐繁之象。不可分为二也。盖象亦会意之文。文亦释意之象。千古圣人。后先同揆。作虽异时。义无二致。故读易者象辞并重。先熟其辞。知象之会意。有定义也。后习其象。知文之释意。有微旨也。二者通之。无所疑惑。则易道可见。圣人之心可明。而后用之不违。推之能化。神明之德。天人之道。盖莫不尽于象与辞焉。且易之为用。重在变化。以人之智慧。通天下之故。达神鬼之情。必于变化中得之。象之会意。以象一事一物一时一地者也。而通其变。则必合他象而通参之。辞者。释意以辨类。亦当合他卦爻之辞而通参之。故习易者。象外求象。辞中索辞。如审物然。上下四旁。内外形状。必通知之。非据一面。即能尽其变化也。易之变化。亦有定序。则须合全易之象辞通参之。天道不变。虽变仍不乱其序。故序者天下之定则也。而易之序则以序卦传为主。此读易必先及之。易卦之序有数种。其用不同。故所序异。而周易之序。则凡今天下所通行之则。莫不依以变化。后所得者。虽变不止此。尚有待于后圣。然今日之数。则无违于此。易之有体用者。亦由序卦之殊。如伏羲之序。异于文王。连山归藏之易。异于周易。后人始有先后天之名。因先天不变。后天重在变。先天不用。后天重在用。由道言之。先天为主。后天为从。由人事言之。皆在后天。一至先天。无所为矣。故周易之用。为人道也。因时之宜。立道之极。而原始要终之事也。先天之易常静。后天之易常动。而静中有动。故先天必生后天。动中有静。故后天不离先天。二者异途同归。知其一。则通其二。斯文王之圣智。乃能尽其变化。而建立周易之极。以全易之用也。夫伏羲之时。岂无所用哉。岂不尽其变化以适人事哉。何以必待文王而后明也。是盖有故焉。上古之时。人事简略。民习于道。上有所制。下则循之。既无所多需于变化。亦无所穷于用。且以文字未备。传布难广。作者心通其用。知者神会其变化。有其体已足矣。迨文字既成。文物渐备。迄乎三代。其用易已繁。其变化亦多。彼连山归藏者。即述前人之口传。会伏羲之本象。而以尽其变化。致其用而后制之。文王之卦。正犹是也。上依伏羲之本卦。下采连归之变例。沿其旧制。益其新规。而后周易以成。周易既成。连归可不复用。于是伏羲与文王二易。一体一用。一本卦。一变例。两者着明。易道大备。吾故曰易之为易。成于历代圣人。非一人所作也。伏羲启之。诸圣绍之。以其本天地自然之序。故作者异而易不异。易序异而易道不异。文王之易。固源于归藏。归藏源于连山。而莫不出自伏羲。伏羲虽仅传其体。而用仍绍于周易。则二者合而易以全。更无分于伏羲文王。不过周易传自文王。今遂名之为周易耳。读者要当视为一易。不可以其传述之人不同。而谓有二易也。夫易之有三者。非三易也。易之三变例也。既有三变。已备天地人之数。为用已足。虽有他变。终不出乎三者。文王之易合三者而一之故。言卦之变与易之用。以周易为主。此吾赞易取文王序卦之由也。卦变虽从文王。本卦必溯伏羲。故说卦兼及二者次序。后人不明易之用有正变。不知伏羲文王之卦同异之义。不解连山归藏不用之由。妄加揣测。不独易道不明。即易之自出。亦不复晓。或摭拾残编以争执异辞。或采取他易以辨别图序。皆失吾赞易原意者也。要知未有周易。则不得不采用连归。既有周易。则从周已足。此吾有从周之叹也。夏商遗典。固不可考。连山归藏之易。吾于杞宋犹及见之。初亦以为可取。及参之周易。始知二者已在其中矣。故从周易。易中诸辞。非尽文王之作。多沿二易之旧。今犹在也。而周易之精。不在辞之美备。而在序之精当。以能参天地二道。立人道之极。全变化之用。明始终之义。非如连归所取义狭而立极有偏也。故合伏羲之旨。尽易之变化者。唯周易为宜。此文王之所以圣者欤。夫易之有异同。既可知矣。而习易之应从周易。又无疑矣。顾后人犹不达者。则以及门之士。未尝将经传详为讲释。以明旨趣。二三子好事者。又窃取连归之本。授于门人。迨汉之兴。言易者遂有同异。虽非乖离不稽之说。究为门户争执之阶。此则易道之不幸也。然以今传之本。既无详解之文。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其所异。以证其同。亦足以明周易之精美。而直探文王之心矣。易之言谶纬。夸占验。及其以本宫生变为序。以纳甲合岁为用者。其书虽殊。亦属古人之遗。参而求之。尤足推广周易之用。盖虽近杂。亦非无益。是在读者知以周易为宗。勿认客作主。则占验之说。正可为脩者之助。而生变之异。又可例易道之宏。其所益于易。固自有在焉。

 

宗主附注

易之为易。圣人则天地自然之序而定其象。非圣人意为之也。象之取义。皆有至理。今则略示易之沿革。与取象所始。推广所由。及中国文物之所自兴也。易初无文字。仅有所画之象。凡象辞。彖辞。爻辞。文言。皆后世圣人逐渐加注者。因世道日进。人事日繁。文字既备。智识益广。溯本可以推末。穷往可以达来。明人可以知天。测物可以通神。易之为用。日宏日精。象之含义。日远日密。则前之简者渐变而繁。近者渐例而远。而后圣即本先人之遗。加为文言以尽其蕴。着变化以极其用。非必伏羲一人所作。亦非后圣一二人所加。盖伏羲作者大体。其用简。其辞约。后人因世道之需。时势之宜。有必推引申进其象与辞。而后适于用者。然易者。由一生万。由近至远。由大赅细。无所不包。伏羲既发其纲。后圣则推其目。原无不合者也。犹之言天也。既明天之为天。则凡天之所属。皆可推而明之。如甲子之造。不过纪岁。而后人推及日时。至于地理医术。莫不用之。亦莫不适合。易之重卦重爻。及序卦同异。先天后天。及文言之加演。其例正如是。盖既有乾坤二卦。则自可推出八卦。既有八卦而复重之。则自可演成六十四卦。既有六十四卦之重。每卦六爻。则自可加演至三百八十四爻。根本既立。枝流随建。非必一时并作也。易之根于在[阳爻图][阴爻图]。伏羲一画开天。即[阳爻图]也。既有[阳爻图]之为天。自有[阴爻图]之象地。而万事万物。莫非自天地生成。则莫非自[阳爻图][阴爻图]出。此言妇孺皆熟于口。而实为易之根本。一画开天。即一画立易。则一者太极也。无始之始。万有之宗。所谓太一是也。太古文作大。大一即天字。即干也。既有此一。即由此可推至无尽。皆不能外乎此一。则易之既有此一。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亦皆必从此出。故易之增象。后圣本伏羲所演而推广之。而仍合伏羲之制者也。当伏羲时。需用者简。八卦已足。后圣则因不足用。而复推广之。及同文王更因连山归藏之不宜于时。而复变化之。连山归藏已变矣。周易又加变。然变仍不违于易也。且易中固有之变。先圣所弗用。故未明指之以为教。文王因其时之宜变。乃推演之以全易之用。此治易者所宜知也。易道至大。其变无穷。后之圣人。犹可本文王之变。而推之以增其变。而达其用。亦无违于易也。世之读易者。要知易之大始于一。伏羲所首创。后圣本此一而推衍之。以尽其变。亦仍合于伏羲之易。固易中自有之变化。非人为之。虽千万变不离其宗。此一者。一切之母。即万变之主宰。苟不失此主宰。即不悖于易。虽非伏羲所作。仍可谓之伏羲之易。即文王之易。无异于连山归藏。亦无异于伏羲易。由其变言之。则异。由其本言之。则同。同于一耳。

 

宗圣讲述

易道至微。包义至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固具仁智矣。而见者则依人而殊。非贯通之。诚不明易之为易。而圣人之教。不得全行于世。虽日读易无益也。故必先明易之本义。夫易者。赅象数以明气。辨时位以明用。详变化以明生。测顺逆以明吉凶。征名类以明动静。验二五以明终始本末。会天人以明性情道德。其含义无尽。致用不穷。其称名不一。取类至广。然有其始终焉。推事物之情。溯天地之道。以人立极。有其道也。故习易者有其例。不明其例。则莫知其旨。而例者指象数也。象数者。图画文言之所示也。不先求于图画文言。则不明象数。不明象数。则不知易之本体。及其变化。若拘拘于经文。兢兢于名类。此为文艺之事。而非以极深研几也。如干者必先求其图之所示。何以为[干三爻图]。必先考其爻之所名。何以为九。必先溯其气之所始。何以为阳。必先察其道之所存。何以为天。皆必征于象数而后知之。知之而后可言其德。可名其用。可数其变化。可质其所分合。可因例而明其爻之所占。文之所释。而后经文可得而释也。此凡习易者均当如此。 夫子韦编三绝。所用心亦如此。决非徒诵其经。熟其训诂。即足了事者。而讲易之先。必自例始。例明而后通贯一切。庶无惑于经文之义。此为讲易第一事。夫易。自伏羲氏以后。象数卦仪。传之既久。因其用不同。而取义有异。故有连山。归藏。乾坤。三易之分。实以一为三。非有他易也。连山首艮以明人道。夏代承用之。归藏首坤。以重地道。商承用之。乾坤首干。以尊天道。周承用之。以所首不同。故取义各异。正与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其义一也。非岁序异。岁首异耳。故明人道者。以人为先。重地道者。以地为先。尊天道者。以天为先。实则易道备天地人。先后虽殊。易道不异。殊其用耳。周虽重天道。而兼二代之制。故文王重演坎离之卦。以合三为一。而同于乾坤之易。乾坤之易伏羲固已立制。而坎离之易。则文王为之绍述者也。后人名之曰先天易。后天易。其实一体一用耳。盖乾坤易。明位者也。坎离易。用时者也。虽次序不同。而其为易也无异。以乾坤之易。不能外坎离。坎离之用。亦不能不本乾坤。二者相参而后变化以大。不独二易以合用。即三易亦由是以同功。此坎离之易。包括乎一切。而为天地既奠以后所不可少者。以其用之广。而变化之神也。此习易者必先知之。知其一而求其二与三。则三二皆归于一。以一概易。名符义当。诚哉圣人之心。足以通天地。并日月矣。故文周之后。 夫子必兢兢焉以祖述之。而为文以着其义。使伏农暨文周之业。永垂无尽。此则 夫子赞易之微志也。夫易有数义焉。以其至易。本于太一也。故自无始至有始。推之无尽。无不可知。此一义也。以其不易也。立本于中。致用于极。中极不变。永执其中。其道乃久。故能行变化而无息。主生成而不测。此一义也。以其变易也。顺天地之消息。应气数之盈虚。与时迁移。其道莫穷。故能握造化之钧。得循环之道。唯通以变。因适而宜。此一义也。易之为道。有本末始终。有体用内外。包乎万有。极乎无尽。推之无穷。而无为无不为。此至诚之德。中和之功。天人之所合。事物之所顺。而明乎玄微。探乎繁赜。至简且易。至久且广者也。此易之名与义也。至易之为象。上日下月。日月者。阴阳之所昭。而天地之道所见者也。以天之道。由日而明。地之道。由月以见。日月代行。天地不息。此坎离代乾坤为主。而水火成阴阳之用。此在体用既合。情性同见之时。而后知乎天地之道。曲成之妙者也。故明易者。必先明坎离之易。由下溯上。由外及内。由人及天。皆必然之序。不可躐者也。且日者元阳之象。其体亦太极之象。故为[特殊图][特殊图]。亦中字之形也。太极之体[阳爻图]。为万有之母。而易自太极始。日者生物之根。凡物不得日之光热则不生。是日即生物之母。勿者。古文物字。上日下勿。示生生之象。亦明天下万物自生之源。其取意固精。而为文却显。故知日月为易。则知天地以阴阳而神其变化。亦即知乾坤之易。以坎离而明其功用也。知[特殊图]勿为易。则知天下万物。莫不生于太一。育于元阳。而易之为教。莫外于溯万有之始终。推万物之生成长育。更由是以明天道人道之体用。及夫事物变化消息之数运也。故易辞虽简。为义极宏。其道至深。为言必备。苟欲洞明其故。则固不外求之象数与文辞也。而易之象数。则尽乎形气之精。易之文辞。则概乎义理之至。不深研而通其趣。则必有所滞。不广征而汇其归。则必有所失。此见仁见智之说所由来也。习易者可不勉哉。夫易。明数者也。而数本乎气。气本于阴阳。阴阳本于太极。故太极为易之始。太极者。一也。其初无名无形。由元气之凝而为光。光生气。气成形。形成质。故物之始生。必先有气。斯气也。流行天地之间。分合万有之体。而不可见。见其形质焉。因气之分合多少偏全。而形质不齐。故数不等而象不一。求其象而后知其数。明其数而后辨其气。气有阴阳。数有奇偶。因分合而有四五。因偏全而有善恶。此气之变化也。因生物之时地而有多寡。因境遇之变迁而有大小。此数之消长也。因所受之殊。而形质有殊。因所合之异。而性情有别。此象之进退也。盖气自太极以下日分。分而仍合。故两仪四象五行。皆以次名。数自太一以下。亦渐散。而仍复聚。故天一地二。至天九地十。推而五十六十四。百四十四。二百二十二。而万一千五百二十之数以别。象自太极以下。由气数之推移变化。而诸物生成。名类日多。反复日众。以仍循环终始。故八卦六爻之互相乘除。太阴少阳之互相推化。以成万物之形。类万有之情。名万事之制。而不可穷尽。此皆顺乎生化之序。有不期然而然者。故总而言之。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分而言之。则太极以下。气数与象。各以类别。不可胜纪。以自上而下。则言之如此。如自下溯上。则必就其已见者征之。此求象为第一步。因象着于外。存于现在。耳之所闻。目之所见。手足之所执持者。固易为征。征其象。则得其数与气。而后因其例。以辨其吉凶福祸。循其时地。以辨其道德性情。而后行止有方。动定有则。而用乃着。而道乃彰。而后圣人立教之心可见矣。故习易莫先于象数。明象数莫先于例。易之明例。实习易之下手处。故讲易必自例始。以其已知。求未知也。夫易自伏羲画卦。分列阴阳以定其位。重为六爻以明其时。乾坤为体。易行其中。乾坤成列。易立于中。二者体用之分。时位之辨。相错以行。相交以变。生生不已。变化无尽。故由八卦而成六十四。六爻而推至三百八十四。皆本一气循环。二五互用。以成其象。以寓其数。以行其气。故太极既立。自生两仪。卦象既成。自生爻象。自然推衍者也。由乾坤定位之易。而见卦位之序。由坎离中立之易。而见卦气之时行。变化虽多。次序不乱。皆二五所生化。顺乎天地万物之次。而相交合以生成者也。故欲知生化之迹。必列象而观之。此图画为所必重也。故习易。必先将易之图象。观察明晰。如乾坤定位之图等。一一列前。审其生化之序。及其推移之数。而后得其卦之由来。此固为第一事也。

 

宗主附注

所谓列图观象者。盖将先天后天两图。先依位次。排列互观。并将太极图生两仪四象八卦之图对观。然后将六十四卦排列为图。观其生化之迹。其排列有数种。(一)依八宫次序。即后天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各宫生化之卦。列为直图及圆图。(二)将序卦。即上下经次序之卦。列作二图或一图。(三)再将八卦所推移摩荡之次序图。列为方图。此即卲图。(四)将所合一年节候日月之序。列为岁序图。(五)将所合甲与辰。及纳音图。所合河图洛书各种图。均次第参看。观其分合变化而得其同异。最要者。须将先后天两图。及八宫次序。与上下经次序两图。细细对观。以求其变化之迹。因此为阴阳二气一大关键。乾坤体用。由此分合变化者也。其所异者。正其所以同。其所变者。即其所以化也。如先天之乾坤。而后天易为坎离。其不同者何故。如八宫次序。由干而姤而遯。以迄兑宫归妹为始终。而上下经则由乾坤屯蒙。以迄既未济为始终。其所不同者何故。此为易之大关键。应先细细推求。深明其故。而后知易之生化之本也。观时。应先熟习其名象。列图祇以象。不必及经文。可以见其象数变化之迹。即以明阴阳消长之理。而于象数与气之着明。亦即由此六画中求之。不必读经。即可得其大概矣。又曰 夫子传易。亦必先着十翼以明体例。故习易非如读他书。仅就文释义。即可得经文旨趣。又非如他艺。仅明理达用。即可得制作原意。必先就其所立本与致用之如何。再就其所敷象。与定名之所在。更就其生成变化。而要其始终。复推其天地阴阳。而演其中极。上以尽道之体。下以穷器之用。而后深探玄妙以契先圣之心。广征物事以测天道之变。不违于象数。不悖于文辞。不因繁赜而有所遗。不因简易而滞于用。庶可以明易之为易。而能了然于先圣立教之初衷。则读习之后。即可以试其功用于事物。此于讲易之先。有必知之道。不能不求其明达者。 夫子特命四贤。将读易之方。及习易之例。预为指示。使学者有所遵循。而后进讲经文。自易明解。此 夫子循循善诱之意。虽万古无间。望读者留意焉。又曰宗圣所讲。为读易关键。苟不明大旨。将不知易经究为何作。古人作易。固非为卜筮者。而卜筮亦大有用处。古人卜筮。非为一己之利害。必因民生国计有人事所难决者。而后质之于神。卜筮以通神人之情者也。必诚敬俱至。德信已孚。而后神临之。此卜筮之道基于德。而致卜筮之用在于脩。未有昧昧然以求吉凶于蓍龟者。故曰至诚前知。见乎蓍龟。动乎四体。虽以神灵。而皆己之诚明。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故卜筮之道。合人天之德。而见其功。依道为用。而后见于灵。苟亵狎之。神将不临。安能前知。故易言卜筮。为勖人以立诚也。诚则如神。不必蓍龟而亦见其灵。后人钱卜等术。多符于易者。正以能诚也。故欲知吉凶。非难事也。祇在自致其诚。天地万物动静皆有其机。诚以测之。则数立见。此因象求数之谓也。人能准道立德。智慧自加。遇机即可得其数。又不待卜而后知也。故卜筮有本。在于道德。苟失其本。何以致其用。街巷卜者。日言吉凶。百无一准。非卜之罪。人之未诚也。自睽于道。安望神之示明哉。故卜筮未可易言也。即此一端。已见易教之旨矣。又曰易之为教。无非明人道。而人之生死寿夭。穷达贫富。为人事之至不齐者。此外物也。人之智愚贤否。忠奸仁暴。亦人情之至不齐者。此内情也。又有强弱全病长短肥瘦之体质不齐。及顺逆忧乐劳逸优劣之境遇不齐。皆为与生俱生。随缘共化。而不可免。则欲达其故。明其情。使去所不欲。而适所安宜。非先熟谙于气数之运行。阴阳之迁转。莫能致之。故易者以吉凶祸福。示人从违。以象数变化。示人探测。俾依此以共生成。同安乐者也。故易溯始至微。而敷事则显。言理至奥。而陈义则常。盖一本末内外之道也。由本可达末。内可通外。故难易互见。仁智并宜。此圣人本天法道之心。而欲启迪后人以原始要终之教也。故易教备于图象。详于文辞。而习之者亦必兼图文而共通之。方可直抉玄微。明晰究竟。此于讲易前。必详示图例与象义者也。又曰人事之动。皆由数定。无论迟速。无可逃免。欲其挽回。必德业所感。因数成于气。唯德能养气以移数。此主客之气化合也。原定为主气。感召为客气。如因果属主气。而感应属客气。此就一人一时言之。若合先后天说。则先天为主气。后天因果感应皆客气。故数之能回者。必由客之胜主。所谓人定胜天也。八卦先天者主气。后天者客气。先天纯属天道。后天则以人道合天。故后天以坎离为主。即示人道可以代天命也。人为三才之一。而得天地全气。故其心灵直通天地。包括无尽。如坎离合为既济。即人道之成。而能旋干转坤以代行天道。故万物皆定。万事同顺。此大顺之象也。果明此理。则治平之业如反掌。即仙佛之功亦如拾芥。此所以名既济也。济成也。益也。生成万物。利益群生之谓也。故文王 孔子皆以后天卦为重。而所传次序。皆以乾坤至既未济为用。言重人道也。与八宫次序重天道者不同。而道家则取先天。用天道。京焦所传。及邵周所受。皆道家旨。与周易有殊。不可不知。

 

宏教附注

宗圣所讲极精详以习易者每忘易之为教。而读其经不通其用。以为此古人之物。不宜于今。而不知圣人作易。为教人致用也。首重人道。明人事。而以通天地。明物情。以原始要终。一如大学中庸之旨。 夫子最佩夏时之制。以重人道也。易之连山。以艮为首。即明人事。重人道。与夏时同旨。易之所包固广。而莫不以人立中极天地万物。以人主之。诚以世界既建。唯人最灵。天地道德。唯人可达。苟无人。亦无世界。故易必以人道终始。卦象虽示天地万物。而莫非以人道为中枢。故易教为人立也。能知此。则于用易为占。亦得其概。若列图观象。变化虽多。皆有系可寻。诚以图书象数为易之本源。苟得其生成变化之数。习易自易矣。又曰宗圣所讲习易之法。以见易之为教。真义至精。未有变其道而能生成者。因上古圣人无不成道。所脩虽无传本。而授受有图象。因时无文字。祇可以图象示意。传之既久。文字已主。乃就其图象代以文辞。人遂轻原有之图象。而徒述文辞。然道家独秘存之。以相传授。古来所著图象。皆列于易。以示其变化。汉晋时犹有传之者。如参同契等书。皆述道而以易证之。可见道之真传在易。欲知古圣之言道。必从易象求之。此图象为至重要。有非文辞可比者。文辞皆后圣推阐图象者。祇可视为易之释诂。非易之本来面目。今舍此而取彼。遂使易道无以大明于世。而后之习道者。亦不知由易求之。易固不明。道亦日晦。其可慨矣。

 

述圣讲述

读易须先明易例。以其数辞有定。陈象不二。必通其义而后明其旨。必抉其情。而后达其用。如干[干三爻图]。天也。父也。之例。必先熟记之。则卦中有干象。或通干象。及其比偶反类之象者。皆有孚于干之义。即有类于干之情。则其为象。必同于干之物。如天也父也之类。此易示象之例。有不易者。也又如干之卦辞元享利贞。其六爻之辞各异。而皆有其物与事以象之。则各卦中如有干之辞。及其爻之辞。或比偶反类之辞。皆与干通其义。必合对参之。以明其所指。而后知其辞之用。此易辞之例。必通解者也。习易贵乎通。而用易在乎熟。苟执而不通。习而多忘。则何以穷天下之变。尽易道之蕴哉。盖易者以简御繁。以显探微者也。因其为用至广。言文难备。为道至大。事物同赅。则不得不操其本。用其极。以不二之道。成不测之功。以至易之文。成至神之用。此所以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尽天下之事物与变化也。不先明此。则不能窥圣人制易之心。亦不能全易道之用。则虽治易终无益也。故贵在能熟其辞而通其象。易之为用。有独用者。有合用者。有对偶者。有推移者。有反逆相成者。有正顺相制者。其类不一。其例至多。则可就其象验之。如各卦各爻。均有独用之例。而相合亦成其用。其对偶推移。顺逆正反。则成其生克变化之用。此当就其成例测之。盖乾坤二卦。各独立而为天地父母。合则如泰否。其用不同。对偶推移则如复姤遯临之类。相生克以成变化。则如剥复损益既未济之类。皆有定例可寻者也。至其比例交错。由此通彼。由上化下。则如咸恒之乾坤。益损之离坎。各极其变而成其用。亦自成例。故必列象。观其分合变化。验其生克消息。而后得其用焉。故易有乾坤中立之序图。有坎离上下之序图。有其本宫变化之序。有依对偶推移之序。无非为极其用也。必先于其同以求其异。于其异以证其同。而后知其变化由来。生克消息之例也。是以习易。非仅释文义。谙象数已也。必极其变化而神其用。其始则在熟其例。如知先天之乾坤对列序图。一变为坎离上下之序图。其原因如何。成用如何。而后知圣人易教之本旨。与吾人习易之可为也。易之八卦为纲。其所生化五十六卦为目。而乾坤二卦。又纲之纲。以各卦皆自是出。即万物生于五行。五行成于二气也。由其数言。八卦者生成之数。五十六卦则相生相制之数也。万物虽众。皆包于六十四卦。则一卦之分合变化。所赅者多矣。故必详征于爻。爻者本于乾坤之[阳爻图][阴爻图]。即数之九六也。无论何爻。不外[阳爻图][阴爻图]。即言万物万事。不出九六之数。与阴阳之气也。由其合观之。则变化无尽。由其分言之。不过天地所赋之一耳。故乾坤为天下之枢机而。[阳爻图][阴爻图]为天下之本气。九六为天下之总数。实为生化之所始终者也。虽究其生化。有不可尽。而溯其本始。则不离于是。是即中庸所谓天地之道不二。而生物不测也。故易者。示天地万物终始者也。无论何物何事。莫不包于易中。即溯无始。以迄天地之灭。皆由易象尽之矣。如以六十四卦次第列之为图。即足以示天地世界之终始。即自乾坤以迄既未济。其推移转换。实一世界自然之序。而缩言之。即一人终始生化之例。其为变化者。则有方圆图。与岁序图。及八宫之序。皆与经中次序相证。以互为用。因大数虽有定例。而变化甚多。必合各图而后知其变例。如后人京氏之八宫。焦氏之岁序。与邵氏所传于道家之方圆图。皆易中自具之例。为推其变化。以与经本次序相证者也。故大之足以尽字宙之象。小之足以合岁时之纪。即一人一地一时之事。亦由是足以占之。此则因天地生化自然之例。固如是也。即其变例。亦不出于各图之序。由正证变。皆如指掌。故可以明知未来。通达既往。而尽其变化。致其用也。是易之象虽简。而含义无穷。习易者必详求之。始全其用。而其道总不外往复于六十四卦之内也。其变例为图尚多。此举其至要而已传者耳。习易之先。务熟记之。

 

宗主附注

此言习易大法。以易者以例明物者也。无论何卦。皆有其例。其分合变化。必先明其例。而后见其用焉。易有太极一语。述易之所始也。而太极者。万物之母。亦天地之中也。即由太极以下。生生无尽。莫外于一气所化。而天地因有此极以立于中。遂能运行不息也。故易始于太极。以其至极无以复加。故曰太极。天地尚由此成。故未有天地。即有此极。其为气至纯。为物至精。无可形名。故曰太极。而天地万物。皆由是生成变化。更依是主宰纲维。故太极立。而易以成。世界以建。人物以生息也。如两仪者。太极所生。而因动静所成者也。卦象始于乾坤。即两仪也。而乾坤则始于太一。即[阳爻图]。是太极之象也。故由太一之动静。而变为[阳爻图][阴爻图]之两仪。此易之始。当自太极。即一也。一既为易象之始。则求象者必先明太极。以阴阳未判之气。动静未具之时。虽有光热而未见其气。为无始之始。所谓元气也。此气在初固无名。而以动静之具。乃分阴阳之名。故[阳爻图][阴爻图]者。自一出。而乾坤者自太极生。是为生生之大本。不可不知者也。即中庸之中为天下之大本。亦指此也。故中者。常在天地之间。而为人物生化之主。不论何时。常丽于二气。以主宰其生化者也。易之为象。乃以明生化之迹。而所具各卦。无论如何变易。时有太极存其间。此所谓易之本也。虽不见其形。而其气无物不在。必自象中求之。而后得其气焉。盖犹中庸之言中也。必自情之未发见之。易之[阳爻图][阴爻图]。皆为象喜怒哀乐之情。而太极之气。正在[阳爻图][阴爻图]之中。如体认中者而后得之。此即易之所谓穷理尽性。及各正性命之义。必能见此。而后得性情之真。明中和之德。苟不克见此极。徒逐于[阳爻图][阴爻图]之象而求其变化。是将陷于徇情逐物之弊。而不能自正性命也。故习易者。必时时求见其太极焉。易之大用。在以神御形。以人合天。而必齐本末。通内外以执其中焉。故象中有象。数中有数。气中有气。而皆以时位见之。故易六位分三时。以先后天之数。合来往现之时。以上下位之卦。合天地人之气。分而复合。内而及外。皆于有象以求无象。有数以求无数。故曰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易逆数也。明其因已知求未知。因已往求未来。而有以立其中极也。故占卦。为明天道也。而必及于人道。以人道合天。乃为明哲。此不易者也。如观一卦之象。必先溯其所始。即数往也。再推其所至。即知来也。而见其应行之人事焉。此重人以合天也。故观象必详其先后天。与其时位。及其变化。而后得其情。以复于性。则自立中极。以定人事之进退。以孚天道之吉凶。然后其用可得言也。故八卦之有先后天。与次序之有异者。为使人知执中以定人道。循往以知来。顺变以应天。而因是以明其德。达于道也。故易象者。含义至深。致用至微。而其旨在立教以明道也。重在正性命。通天人。岂徒与人言休咎已哉。易之言数。全依图书。天地之数。亦自然所成者。因气所至而见其数。气之所至者。指两仪之气。以其生化为五行。故言易。必本二气五行。言易之分合变化。必本二五之生克。而万物之生成变化。亦自二五之生克中来。故二五。实生化之本。万物所由以生成变化者也。要知由一生二。由二生三。三而万物成形。此天地自然之例不可易者。如观易象。必参其所合于二五之气数。以气数之成形。必有名有类。必因二气五行之名类而生化以成其名类。如干属阳而为金。则凡干所生化者。必孚于干之所属。此为气数所寄之例。亦即观象所当知者也。天地既成。万物以生。五行既别。万物以类。同则相推。异则相感。所为变化。因以不尽。本一象以观其情。好恶仇友。莫不自五行见之。因五者以二气之分合消长而成。非如二气之纯也。情已杂而好恶各别。气已变而友仇各殊。有必至者也。故观其所生化。而知其所合于五行。则知其所变之情。而辨其宜否。以定其进退去取。此亦为习易致用所当知者。大抵卦之情。亦如人情。各因后天之身而异。此求象者必有以辨之。辨人之情。本于七情。出于五识。生于五藏。辨象之情。则必因于五行。合于十甲。孚于六律。以定其好恶。别其友仇。此为观象致用之道。自古已明其例。故有纳甲纳辰纳音之说。及合数之例。宜先熟之。庶于致用。明了无惑。此亦习易最要之事也。习易之先。将所有图例象例。列为种类。一一熟记。所应变化之象。自何象来。其所合五行与时位之数。均宜熟习。然后于易象无所疑惘。读经自能通其义。卜筮自能尽其用。此虽非一日之功。而必先预求之。毋徒如章句之儒。以文字为事。则圣人立教微意。庶可昭于后世矣。

 

宗主附注

此文言易于象外应注意之事。虽经中未明言。而见系辞序说各章。皆 夫子恐人不明致用之道。故述其教于经外。盖天道人事。往往成相因相应之数。则由于一气所通也。天地人三者。皆一气生化。故天道可变地与人。人事可变天与地。其理无足怪。不特人也。物之灵而得气全者。皆能之。故龙起云生。虎跃风动。以其气感其类也。人得天地最全之气。所感尤速。其应也亦以类。乖气致戾。和气致祥。皆类之应。所谓同气相求是也。如人而不仁。好行虐杀。以乱天下者。其感必暴风烈雨地震山崩之类。则气之自应。不期至而至矣。故哲人自慎其心志。以养其中和。而后感翕太和。上应祯祥。此虽人所不见。实有其例可寻者也。无论大小。皆如其气而必应。即一人平居。有何善恶。亦与神鬼应。此感应之理。书所谓作善降祥之类也。果明此理。则天人相通之故思过半矣。易之为教。正不外是。又曰易道。难言者也。而所演象。易见者也。圣人以道不可言尽。始以象示之。即以器形道也。道在器中。明器自及道。此内外本末之事也。如[阳爻图][阴爻图]者象阳与阴之气。即为九六之数。气数不可见。而皆寄于[阳爻图][阴爻图]之象中。故观象可以知气数所至。由象之参伍错综。正反对偶。即可知气之盈虚消息。数之加减乘除。以明其生克变化。而天道以见。人道亦因之而立。此为易教之本旨也。象者物也。而中为道所存。欲明道者。必求于物。欲明易者。必求于象例。此不易之理也。果明象例。进而悟于道。则圣贤仙佛之学。即在是中。并非不可知者。故易之用大矣。仁见仁。智见智。唯视所求者如何耳。

 

宏教附注

易以少象。象多数之事物。若不明其例。则不能知其用。所谓例者。非仅干为天为君之象已耳。必将象例辞例。及其生克变化分合正反之例。一一明之。更就其推移交换。与连接次第之例。亦皆熟记。然后知其比事例物之所在矣。盖易以易为义。变化之道所寄。而变化必依天地自然之序。非可凌乱无次而任情变易也。故自有其例。在正例者。乃先天自定之序。在变例者。则后天感应因果之例。虽变化无穷。总不得自外于例。此即所谓轨度也。亦即所谓道也。以常道之不可尽。则求之变。变因于穷。变而后通。通则复常。故百变不离其宗。虽常道有不免于变。而变道仍不失其常。此固天地之定序也。故变例者。为全用也。体则无变。用则不能不有所变。以全其用。则变生焉。以成其体。则变不失其宗焉。故习易者。必知常变。彼先后天之图。己明明示人常变之例。文王囚于羑里。感时之非。念民之苦。处世道之变。有不能不变之势。乃述后天卦以明变例。而全易用。其旨至深。 夫子特指出以为教。而以常变并行之道。示天下后世之处变而全用。其旨与文王同。故其着春秋。权笔削。以三世之义。申大同之治。其于明变复常之意。尤为显明。可知文孔言易。莫不重视变例。子思子此文。故特注意于斯焉。

 

亚圣讲述 

夫子命将易经要义。先为讲释。俾读易者深解古圣演易之旨。文周说易之心。庶明儒教传易原由。而知尧舜以来历圣授受之薪传要义。夫易自文王重演。周公继之。 夫子集其大成。而经文大明。义理大着。读易者宜将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章。与全经。俱明解无遗。然后得圣人演易之旨。及吾人习易之用也。四传详于易例。为辅翼易经之文。不读四传。不明易之为教也。故 夫子于订易时。特揭之。为易经参解以授弟子。俾明易之为易。故读易必及四传。易象至简。卦辞亦略。欲通其用。舍先求之四传。不能测其端倪。盖易起于上古。为时久远。文字未兴。虽具其象。亦如河图洛书。仅演其点画而已。经神农轩辕以迄唐虞。代有增易。文字既制。政教益明。于易象之下。均加之演词以着其义。因初传于语言。难留久远。相习固有师授。而易代辄忘。相用固有成规。而易地辄异。以至于夏商二代。各沿所习。各本其制。而有连山之易。归藏之易。其取用既殊。而为义亦不一矣。至文王取而重演之。以成今传之易。因恐后人疑其同异。忘其本来。始详着其词。以明其教。此四传之作。固为传易为教者也。时代既殊。传述又异。前之易者。徒存其象。今之词者。乃备其文。故易道至周始昭。至 夫子始定为经。 夫子本文周之作。加以所习。而扩其义。敷词具象。以次其序。明变着用。以列其图。而后易之为易。有迹可寻。有文可读。有图可验。有变化可征。不似前日之奥窈难稽。同异莫辨矣。故易教实成于 夫子。而易义则备于四传之文。欲知易者。必先知此。而后可进而求之也。易之起源。非乾坤也。盖溯乾坤而上。则太极是也。然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语。不见于经。而见于传。故必读传始知之也。易之为教。非言休咎已也。而在因休咎以悟性命。以道在人为性。易明人道。始于性善。而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之语。亦详传中。易之言。数始于图书。自天一至地十。皆天地生成本数。而天一地二。大衍之数五十之语。亦在传中。易之为用。以其变也。变始于错综参伍。以生化各卦。而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之义。亦详传中。易之同异。在于序图。以其本末始终上下内外。各有其用。故有体有用。有同有异。而天地定位。帝出乎震。各方位序图之说。亦详传中。易之递嬗。大别有三。时代以殊。名类遂异。如连山归藏之易。次序不同。即体用生化之序。与男女之别。消长之象。其类皆异。其名皆殊。而本宫变化。与序卦次第。及连山归藏之首末位次。亦皆详传中。至如易之门户。八卦之本义。六十四卦之时气。与天地人所象之名类。少长老幼之期。上下内外之位。皆自有所合。一岁之迁移。八方之分合。古今世界之终始。与人事吉凶祸福之占验。莫不详于传中。若不熟于传。则中智以下。决不能探天地之妙。测阴阳之神。而以达于性命之源。明于行止动静之道矣。故传之作。为教后人之习易也。人求明易。不先明于传文。是虽日读经。恐无益于事。故 夫子以其所得。指出其要。而集其义。为传于经之前后。其循循诱人之心。足千古矣。虽其言得之先圣。非 夫子一人所为。而其编订之功。实为继往开来之圣。读者其毋负 夫子之心焉尔。且卦之象气与数。必视其变化。而后得其未来。若仅执现象。则往复者不可知。将何以穷神知化哉。故通易必参全易之变化。非就一卦六爻之象。即足得其用也。又易者。因器明道者也。器可见。道不可见。必因有形。以溯无形。有形者现具之象。无形则在无象之中。然弃有以求无。亦不得也。必求诸有而不执其有。方得其无焉。而非经文所尽也。必广征于先后天之图。与本宫之序。及序卦之词。而后知之。故必征于传文也。如先后天之图。不见于经。即就乾坤之序。亦不知其位。唯天地定位一节。言先天八卦之位。帝出乎震一节。言后天八卦之序。皆足以证经文之不及者。如乾坤之序。为今易所定。始于干。终于未济。此固读经可知者。而其本宫之序。则不在经中。又非征于传文不可。传有云归妹。女之终也。乃明本宫之始终。盖序卦之次序。本于后天八卦之生化。而为用也。本宫之次序。则本先天八卦之生化。而为体也。体静象坤。故归妹为坤。道之尽。后天用阳。而动象干。故未济为干道之终。二者终始各异。致用亦殊。而必由传考之。始得明其故。不特此也。连山首艮。归藏首坤。六十四卦之序各异。即方圆图与岁序图皆不一。凡由乾坤变化而生者。皆有定序。而经但就文王所定者列之。若不征于传。则他易图皆不得知。不独不备于用。而经中各爻辞。恒有取前各易之旧者。其义亦难索解。譬之归妹女之终也一语。苟不知八宫次序。终于雷泽归妹。则其义将不解矣。以经文次序。明明终于未济。与归妹何涉。是则女终之义。实非取于今易者也。况一曰男。一曰女。对举而言。即分属乾坤二者。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固有明解。而未济之男穷。即指干气之尽。归妹之女终。即指坤气之尽。然序卦终以未济。可见本干道之始终也。本宫则本坤道。斯为不同。而不同者正其同也。由于先后天也。合之则同。分之则异。未有离体用为之者。故异仍同。人之既生。神形同具。性情两全。若分则死矣。然性情自别。神形亦殊。又不可混为一谈。是以言易必广征其异。以归于同。易之序卦为主。余皆为参互之用。以余合一。则异皆同。故易经但取其一。 夫子亦仍之。而恐人之忘其余也。则备述于传。以为习易之助。俾读者得会通之。而勿失其宗也。故传者。习易所必先读者也。易之始终。为象天地之气运数纪。而有先后天之不同。以先天包无始迄无终。未有物也。后天则自天地既生。万物皆具生化。有终有始者也。故形神各类。有无异名。道器并行。人天别用。非谙其故。不知易之为易也。自太极以下。迄于万物之终。为一天地。而其象则自乾坤始。以天地之外。难具名也。然虽无物而可象。物以名别。必有形与神。象以气数别。故虽无形有神。仍可类以名。辨以义也。人之生也。后于天地。则人事所关。必在后天之中。虽神流太虚。气道无始。而形限其动。迹循于有。不可外天地以言人事也。故文王定卦。溯始乾坤。而明易致用。必以后天为主。然恐人之囿于器而忘道。执于有而遗无。遂失所生。不知所归。故卦词皆参以先天。更于传中补着其用。如天火同人。水地比。皆先天之名。以后天离坎。即先天乾坤。同处一位。故曰同。曰比。不独以天火地水为同气也。所有各卦义皆如是。意在使人不忘本来。而有以见道于象也。夫易之为教。端重人道。而必先明原始要终之义。不明先天。将何以见其始终。而致其原要之功哉。故先后天之易。不可偏废也。易之有先后天。非二易也。其为用仍一致。犹人之性情神形。不过静动之间耳。果通其一。则必达其二。如一卦也。但明其后天之象。不足用也。必兼先天之象而一之。方得致其全功。而于人之占验也。亦然。明其所占之卦。此现在事也。必通先天。而后吉凶可征。变化可见。盖后天为一时。先天则概来往。易以知来数往为用。不求之先天。将何以成其逆数之用哉。故易者。不能分先后天而为言。文王之易。虽取后天之序。而用则仍本先天。此义后人全不知之。或争为先。或争为后。偏而不得其体用之全。辨而不明其变化之道。虽兢兢于文字之学。蓍龟之数。及其得辞。一无所验。反不如街头卖卜者之偶中。岂易之不可信耶。人之不明易也。矧易道以简易御繁难。必先明其所以简。所以易。而后可以致其繁与难于目前也。舍合先后天参之。则将不知其所以简易。以象既穷而辞复尽。何以见其变化哉。简易云者。言象外也。而能御繁难者。则因有象中象。辞中辞耳。天地之数。由于气运。有定序也。因是皆成往复对待之象。易之所占。悉依此律。如乾坤屯蒙需讼咸恒既未济之类。无非相偶以进。乾坤也。坎离也。震巽艮兑也。皆成对偶之象。而以往复参错为序。如屯蒙需讼。其类相反。而相继以生化也。因天地之气。有生必有死。有合必有分。以生克而后成变化。此必至之势也。若不循环。则气绝矣。唯其往者必复。生者必化。而成循环无尽之象。始成天地万物之序。如一年也。春秋冬夏。皆相对以成岁。而冬尽必春。夏尽必秋。往复循环。万年不改。易之气运。正如斯例。其间变化。或稍迟速。或有余不足。则运气有主客胜复。犹春之温。夏之热。秋之凉。冬之寒。或有应否之差。或有反令之灾也。其在人事则善恶所感耳。然大致不忒。以其运序定自先天。故不忒也。一易之变化。以后天为用。则有不能尽知之事。合之先天。则无疑矣。盖后天之事。辄因人之感召而异。而先天者。则在人事以上。故先天多静。后天多动。合而参之。动静不失其序。若偏一象。则不失于此。必迷于彼。坤之先迷后得。即指此也。习易既通。无复迷矣。故欲穷易之用。必先通乎先后天之象。精求其变化而不失其中。则何患乎迷。易之为易。固重在变易。以天地间之物无不变者。有形则变速。不变者必无形之物。故恒存之体必无息。唯至诚能之。息则变矣。天地之悠久。亦不息耳。人物之生。一息一变。故随息而生死。不可复续。此圣智所悲。而必教人以至诚。蕲无息以免于变。易之为教。其旨如是。故示人以变。而使之有惕于心。象物随变以尽。警人之慎其终始。其以卦参伍变化。皆明人物之变化不可免者也。因气使然。不复久驻。随息以尽。不知归处。故示人以生死自来。及身所归宿。以人道立极而求其诚。以穷理尽性而求其合于天地。虽日以变言。实盼人之无变也。人异于物。物莫能逃于变。故生死随形。人则有其性灵。本含不变之体。苟怵于物之变。而重其性灵。顺天地之气。而存其神。知气数之化。而致其诚。则性命固而神气永葆。虽在变化中。而不随其变化。超乎物而与天地共存。则真人以上。不为气所贼。是则得道之士。足与言易之教矣。盖圣人作易。为悯人之变而不可久。化而不复归。生而瞢瞢。死而渺渺。不知所来。不知所往。戾乎气而不测于顺逆。昧乎数而无择于吉凶。虽禀天地之中。而不能葆。虽具性灵之真。而不克全。遂与物同变化。而神形俱尽。实为悖夫生生之则。反乎天地之道。故乃为易以告斯民。指其去来。明其祸福。象其气数。示其所宜否。而使有所循。更谆谆以言。恳恳其辞。劝其善而戒其恶。导之存省。以致于诚明。诏之仁义。使尽其性。故其文曰。干道变化。各正性命。又曰。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无非教民知天而立命。脩己而合道耳。其示象。必明指天道如何。人道如何。何者吉。何者凶。何者可违。何者宜从。非徒述其休咎已也。故易者圣人教民之作也。其以成人之德。为至诚之行。中庸所谓位天地。育万物者也。夫诚则明。前知之道。必在至诚。易之知来。固重在诚之一字。习易致用者其细味斯语。

 

灵逸真人讲述

易者。圣人之所以明天道者也。其书传自上古。其文传于后人。非一时之作。故文与象皆为明意也。意在象先。文在象后。上古圣人览天文。察地理。观物迹。知人事。而后拟之以卦。卦以爻成。爻以画成。无画则爻不明。故画有长短。无爻则卦不立。故爻有阴阳。而为爻为卦。皆所以象意也。故谓之象。象有未达。恐人臆测。乃傅以言。言以明象。象以明意。故卦爻文辞皆为意用。意者圣人以天地之大。品物之庶。有生有化。有成有变。有其体。有其用。有其形质。有其神知。有其动静来去之迹。有其升降上下之道。皆因于气。成于数。而有象可拟。有例可推。故以画作爻。以爻合卦。而示其意。谓以圣人之心意揣天地万物而为之象也。故曰意。犹度量也。天下万物不可度量。而度量之。斯意也。因意有所拟。而非固执所拟。故通之以名意。意不尽象。象则无不出于意。故象可无。而意不可不知。吾有言曰。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此语后人多议焉。以未达吾之意也。盖言以明象。象既明矣。言将奚用。象以明意。意既明矣。象又奚重。此欲人之探其本也。非谓象不足重。言不足存。后人不求其所以忘。而率忘之。是不知吾语矣。吾语重在一得字。苟得乃可忘。抑非可忘。自然忘之。盖得象矣。象外之言。宁可昧耶。得意矣。意外之象。宁可取耶。舍义取象。舍象昧言。是忘本也。忘本逐末。恶以见易。故本得而末自失。今本不得而趋于末。固不可。若本末得。更弃其末。又奚可哉。世之不学。岂有断章取义如此者哉。当秦火之余。汉时诸生。以其藏书出为博士。经立于官。师传于野。分门别派。议论殊多。而易为尤甚。故谈文字者有之。论象数者有之。为谶图言者有之。为卜筮术者有之。流衍既繁。是非莫定。故施孟之说。殊于京费之言。训诂之家。异夫占验之学。至后汉魏晋而更烈矣。世之士子。读经则徒求注释。观象则唯记爻辞。竞于句读之间。辨于文章之末。初不问易所由作。卦所由成。茫然上古之成规。昧乎圣人之作意。使书同故纸。经若具文。易之精义。不得复传。卦爻之神用。不可复识。略明其故者。莫不为之兴叹也。弼幼岁受经。童年习易。自闻黄老之道。合证文孔之辞。深维易道之宏。精研圣人之意。乃略窥其堂奥。不敢徘徊于门墙。颇愿揭其精华。不欲自饫于糟粕。斯发抒鄙见。作为卮言。说诸文辞。则重求其例。考诸图象。则重得其用。因为探本之论。始有忘象之言。夫象可忘。而不可忘。言可忘。亦不可忘。斯语也。盖以启深入之心。为上知之士而发耳。岂为初学者所轻忽哉。易道难习。圣人之心难见。此固人所共知闻者。而曰不求于言与象。足以进于易哉。故言不得忘。象亦不可忘也。有志之士。因言悟象。象得而言自忘。非言忘之可嘉。乃得象之足许。因象悟意。意得而象自忘。非忘象之有成。乃得意之可贵也。象者圣人明意之用。非重象而轻意。苟得其意。则象可有可无。且由一象可推至众象。象之不复重也。明矣。言者圣人释象之辞。非重言而轻象。苟得其象。则言可详可略。且以一言而引申万言。是象得而言可忘也。亦明矣。故忘言者。必已得象。忘象者。必已得意。苟得意矣。易与心通。古人与我一致。经亦可弗用。岂仅言象之忘已哉。然而未容易言也。浅学之士。象之不识。必假途于言。意之不明。必借镜于象。此又可断言者。故吾为之申曰。言象犹筌与蹄。为得鱼兔之用耳。苟得鱼与兔。自忘筌蹄。若鱼兔未得。安得不求之筌蹄哉。此喻信已切矣。而后人犹不之察。谓吾为扫象。有失经旨。夫岂吾之所料哉。立言之难。于兹益信。夫易圣人之作以立教也。教人知天道人事之常与变。立身处物之顺与逆。非为文章也。天不爱道。故龙马负图。圣人不爱教。故卦爻示象。然图出龙马。为天道所寄。象成卦爻。为圣教所存。今若执龙马以论图。而忘天道。执卦爻以谈象。而忘圣人之教。恶足以尽图与易哉。故天下读易。曾不知易之用。尽人习象。曾不得象之用。以失其精而逐于末。虽辨匪智。虽才匪道。晓晓何益。孳孳奚为。此韦编三绝之志不传。而传辞十翼之文徒诵也。夫易之初。仅有图画。其象至简。简以示繁。故重在通其变。一象而万变。一卦而千例。苟不会其意。则将率天下读者死于象下。而莫明其神用矣。言之初亦甚寡。后圣以未尽也。为续之。于是言有异辞。文有异义。贵通其变耳。言有难通。必求所出。言出于象。一象而万言。今若不求之象。而逐于言。是率天下读者穷于言下。而不得其旨归矣。是故习言必进于言先。则唯象之求为得。习象必进于象先。则唯意之求为得。得其意。则圣人之教了然矣。是为探本之论。不然。易义岂易明哉。徒熟于辞章。工于训诂。童蒙之事也。岂学士之所务乎。故明易必求易之用。习易必推圣人之心。圣人之心以象通之。以言寻之可也。谓言与象。即圣人之心。犹未达矣。故以象求意。以心印心。窈焉如冥。昭焉如神。天道无垠。圣教永新。非学者之所志乎。且夫易之为书。自伏羲氏始。其时上古。犹在道化之际。人皆乐道。物皆顺生。为清静之所宗。道德之所重。厥后黄老之学所本也。故易之教。道教也。伏羲神农黄帝启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承之。圣圣相传。宗风未坠。虽变体有连归之异。而本象仍乾坤之名。虽致用有先后天之殊。而原始要终悉气数之序。故一易万用。万殊一本。即今周易出自儒者。而名类图说。犹存于道家。外象天地人物之生。内印性命神形之道。其一致不二。至中至和。不独通中庸中和之言。亦可证道德抱一之旨。固无儒道之分。老孔之别也。故在儒视易为六经之首。明性道之源。为历圣精一薪传。孔门微言所见者也。若自道家视易。则干道性命各正。艮象内外同止。清静无为。则履谦之吉。顺养抱一。则坤巽之宜。盖自上古真人之脩。垂为后世道家之教。其言与象。足与黄老之书表里。庄列之说印证者也。故易之精微。直通天人。旁达一切。历圣成德。诸家立言。莫不归本岱宗。朝宗海若者也。故谓易为一家之言。无宁为诸教之经。谓卦为伏羲文王之作。无宁为上古传真之本。此非可于言文所尽。象爻所得。必进而求其意者也。故易之为学。征乎言文。不过为枝节之求。童蒙之所志也。执乎爻象。不过为物表之拟。鄙俚之所为也。欲通其意。会其归。得其情。原其始。则必肆志于言象之外。而玩索乎圣人之教耳。且夫易象本于河图。卦爻分于太极。河图之数。成于天地。而五行原二气也。太极之分。化为阴阳。而两仪仍同一宗也。推其变。则千万无尽。究其源。则一致有归。此贞一之义所由来。而要终之辞有其故也。今之言易者。不图其理。妄拟其物。不会其归。妄揣其枝。愈驰愈远。不得其宗。则茫无纲领。愈推愈纷。不知其要。则浩无涯涘。在此言此。而莫通于彼。以卦论卦。而不彻其用。虽言之若有物。而审之终无是。此易道之混沌。而经义之纷纭也。夫善为言者。必先其纲目。善为事者。必振其本末。天下虽大。不外于道。人物虽庶。不离于生。以简御之。则智有余。以纷理之。则力不足。故老氏贵守一。孔子贵致中。中与一皆天下之大本也。得其大本。枝叶从之。致其中一。变化见焉。虽卦有多变。爻有多例。象不可尽。而气一也。言不可穷。而数一也。气数可通。神用乃见。故智者察上。愚者察下。明者得精。昧者得粗。悠游清静之门。则天地藐焉。咏味淳朴之乡。则生化寂焉。欣于自然。则与天同道。乐于太虚。则与道同用。圣人不以文为美。不以多为胜。不以物窒其神。不以数制其气。虽有卦爻。非以卦爻苦人之心也。虽有图物。非以图物梏人之性也。故象以意立。象有尽而意无尽。象以言明。象有规。而言难规。以其物也。非神之类。器也。非道之门。则假之为途可也。非止于是也。驱之为导可也。非滞于是也。因其性情。明其顺逆。为晷以测日耳。非晷即日也。为度以量地也。非度即地也。故学者当志于上。而求其本。勿泥于下。而忘其进。先圣之制。后圣之师。先民之行。后人之法。果求而进。则言象具在。勿志于得。则言象亦徒然尔。世之君子。当不河汉斯语。

 

宗主疏述

易经中最关重要。而为汉宋诸家争执最烈者。则先后天是也。夫先后天之名。由来已久。唯宋以前儒家未言及之。所传者皆道家也。至宋周邵诸子得之道家。重为诠释。于是先后天亦为儒者之口头禅。而汉学派则非难之。谓非经中固有之义。非孔门传授之辞。攻讦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先后天云者。易象本来有之。不独易象有之。即凡天地间事物。数与气之推迁变化。时与位之递嬗往来。无一不有先天与后天之分也。就易象而论。自伏羲初画八卦。后之继者。有连山归藏周易。其式既异。其用亦殊。则其名与义。自有前后之差。而其体与用。自有正变之别。则虽欲不为先后天之分不可得也。易之言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则先后天之名。固非后人所臆造者。就易卦象而辨其为先后天。固已明甚。从易文辞而推其属先后天。亦已着甚。所惜秦汉儒者。未尝措意。不为注明。魏晋以降。扫象之习既行。则关乎此类名义。更无人说起。此易学之荒晦。象数之失传。何疑乎道家独得之真。故先后天实无可非议。所要者。在先后天之真正诠释耳。夫先天后天者。以文字言之。则一前一后之异也。而不曰前后者则以其非仅前后之殊也。盖虽前后。而于中生变。有前后界。无前后之形也。如以八卦论。由伏羲之制上干下坤者。一变而成文王之制为上离下坎。是也。夫离坎固伏羲卦中原有之象。而异其地位。则非复原有之用也。故离坎代乾坤。而乾坤退隅位之象。虽由伏羲原有者移易。究已与伏羲原有者大异其趣。故前后之间已大变矣。犹之昨之与今日。时虽同而其次已不同。则不得不更系之以名。而资其别。使人易识也。故名之曰先天后天者。明其大别于一。天也。古人定名必有其义。其曰天者。指其象之大也。示其时之久也。明其数之广远也。识其用之悬殊也。故曰先天与后天焉。易之本天道而演其气数也。人物生化莫不根于天。则凡类此者。皆天之属也。先天者先乎天。言在后天之先也。后天者后乎天。言在先天之后也。虽同此天之名。而异其次。则先天与后天。非首末始终之比也。故名之先后天。而不谓之为前后也。夫先后天之为名。既如是述。则其所以界此二者。必依是例。不可苟也。如卦之先后天。以文王为出于伏羲。而异于伏羲。故得名以先后天。若非如是者。则不得名之也。文王之易。虽全与伏羲卦同。而其地位不同也。其次序不同也。其首末始终不同也。故其用不同。则虽同一卦。而各异其义。此由同而异也。然名固同。象固同。气数之消息往来固同。人天之接应和合固同。则虽异其用。而其体仍同。此由异而同也。如是则无异也。不得谓之先后天。无同也。亦不得谓之先后天。唯其由同而异。由异而同。方谓之先天与后天。盖天字示其同。先后示其异。此命名之精。有不可不知者也。夫先天后天之别。亦有可得识者。则由于气数验之也。大抵象之所关。皆气数之所至。而其属先天者。在于气化。属后天者。归于形生。凡由一气所分。一枝所判。统系昭然。生化不乱者。皆先天者也。其由二五构精。阴阳交错。有合则化。有偶则生者。皆后天者也。故先天之象简以纯。后天之象杂以繁。先天之生化纯乎自动。后天之生化必以和合。故原生之物。以本体自分而为生者。先天之类也。形生之物。以雌雄交合者。后天之类也。其如卦象。伏羲之卦。由乾坤分出不相错。故为先天之象。文王之卦。以四正四隅交错来往。故为后天之象。八卦如是。六十四卦亦然。其为先后天界限分明。毫无疑义。并非徒以前后言也。由是推之。则天地以下。无论事物。苟有气数。莫不有先后天之分。苟有生化。莫不有先后天之异。不独易象然也。能明此理。斯能明先后天之名与义。而不致作无谓之争执。为未达之攻讦也。

 

图象

 

宣圣讲义

易之为书。自来仅具象图。无文章也。至唐虞以后。始由象而增以字。由言而演为文。文字既传。图象反晦。此则后人舍本逐末之过也。要知伏羲画卦之时。未有文字。而语言可口传。不可记录。仅以图象载之版册。而将意义传于语言。果不得其师则不明其义。徒执图象不能通其用故也。然既有图象复得师传。则虽无文字可诵。而仍有语言代释。其传不失。所资于图象者大矣。及用文字之后。则意义均宣于文章。图象之玄微反不若文字之明显。故文章日多。而习者不知重图象徒习为文章演讲。文字训诂。不复从图象中究其精深。宏其体用。盖自周秦而后。易之图象已渐亡矣。然今之所存者文字。由文字而能探易之用。亦犹古之仅有图象。由图象而能尽易之义。其得失颇同。要皆偏于一端不克见易道之全。是以欲明易教。必兼图象文字而并重焉。以文字释图象。则无待思索之烦。以图象证文字。则不蹈虚疏之弊。是易之为书。二者不可缺一也。今日之易。多有详于文字。而忘图象。虽卦画犹存。而图象不备。间有补者。而不得编列之序。不解体用之道。虽有其图。不充其义。是皆易本之失。兹既讲易。当先正之。俾图象之用。与文字同。文字之精。与图象合。则习是书。能直探古人之心。而有以昌明易教。其所益于世。抑大矣哉。易之有图。自伏羲以来亦渐加多。至周大备。秦汉乃遗之。连山归藏易。皆由图以别其用者。无图则不知有何以异也。古来图象。皆为纪气数之变。明天道之用者。故曰图谶。以其明未来之事。合神鬼之吉凶。为占卜之所凭依。示人祸福休咎者也。故图与卦同一用。虽简略不文。而足以记数明变。如河图洛书是也。一切图象。皆始于河图洛书。故二者为图象之祖。亦易卦之所本也。易之图象。自不外河图洛书。而河图洛书。非独易所有也。易之所有者。如太极图。两仪四象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及伏羲先天卦位。文王后天卦位。六十四卦分合变化诸图表。与卦象生化。卦气奇偶。卦用分合。其余合日月之度。参音律之数。纳干支之气。明蓍龟之情。以及各卦变例。序卦次序。天地人之位。来往之时。各有图表以纪其用。皆同河图洛书。为易之图象也。其间既经遗失。不传已久。后人虽补之。有未能合原本者。应逐一审定。明其次序。以为习易者之途径。亦以绍述古易本之精神。读者其留意焉。

 

宗主附注

夫子所指图象。皆易经原有而失传者。古本易仅有易象与图。而无文字。后人加入文字而遗图象。是舍本逐末也。不先求图象。则不知易之由来及其变化。虽读经传。不过为记诵之用。而不能直探天地造化之源。人物生成之本也。故 夫子谆谆于图象之审正焉。考古本易。凡于先天后天之异同。及伏羲文王连山归藏易之分合。皆自图象辨之。若舍图象。则皆混然莫别。即如先天方位。与后天不同。非有图明之究不知何为而异。且卦爻中之文辞。何以时牵及本卦爻之外。而其变化更何从推溯。此皆必由图象证之。方得其究竟也。不过易之图象。有必要者。有次要者。有无足轻重者。自有统系可寻。体用可别。若杂列无章。不知其精粗轻重之道。则仍不能全易之妙用。如太极两仪。为卦所自出。则最先之物象也。方圆诸图及卦之变化分合。则自卦出。为次要者。其他错综诸图。皆不过广卦变之例。为供习易者之参讨。非易中必着之图。则列之固佳。不列亦无大害。斯但举其一例。即可推其余。有不必尽录者也。此系略述一端。非谓所有图象。尽在是例。要当于讲习时指明之耳。大凡图象为易数所示。气数有大小之别。图象有轻重之观。天地所自始。人物所自生。皆气数大者。其图象至重要。因非图象不得明其故。如河图洛书。为气数之本原。若不知之。终不明二气五行天生地成之理。其所关易教至钜。且为义极精微。初非后天中一物一事之可比拟。是则习易必先通之。而不容少忽略也。故观诸图象。为习易一大事。虽经传宜明。而图象亦当熟记。非仅文字诵习而已足者。后之读易者。其注意斯旨。

 

复圣讲述

易之言道。本气与数。而习易者。必求之象与图。前已言之矣。易言气数。纯本天地自然之象。犹一年也。自春而夏而秋而冬。为二气所周流。成四时之往复。以分言之。为月十二。为日三百六十。而其气则有木火土金水。与太少阴阳之类。其数则有四时。十二月。上中下三旬。各日之名。皆以纪其气数所至。而使人知天道之流行也。例如七月七日。其数皆阳。而时属秋。其气为金。而质属阴。以阳遇阴。为配偶之象。故有天孙河鼓相会之事。应其气数。以为节令。非无稽也。一年各月。均有此气数合值之日。均为名节。征其数则知其气。觇其气则知其象。故象者。在天有其景。在地有其形。统名之曰文。莫非天地之象。而莫非气数自然之序。故星躔日轨。水道陆形。皆有定度。圣人则之。以着为教。而后人知天地之事非荒渺者也。唯易最详。以其本气数而示图象也。故习易必自象与图始。天地虽大。易则至简。由已知已见。推于未知未见。无不合也。故览图象。足以尽天地之妙。通气数之神。神也者。司气数而宰造化。天地万物。莫非自神主之。故易之为教。以神道终始。而易之图象。即始于龙龟之图书。以明其神用也。神用无极。神德不测。故易道无穷。易之妙用。必由图象始可以觇之。往复生化。奇偶变迁。皆图象所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则图象者。正如天地之交。昭昭在目。而欲穷其极。虽圣智有不逮。是在学者善体会之耳。

 

宗主附注

易图分二类。一类。易中固有之图如伏羲先天卦位文王后天卦位之图是也。一类。易外之属而关系易者。如河图洛书各图是也。此二类者皆讲易必用之图。以其指明易之数象。使人易明也。此外又有易用之图。如着龟之数。纳甲纳音之序。与合日月七政之度。岁时地理方位时令之序。皆为推广易用。明变化而形鬼神。为后来卜筮堪舆择日。及医巫方技家所本。与五行生克。八方旺相为后人六壬六丁。奇门遁甲之说所自出。与道家兵家之用同。而莫不本于易之象数者也。言其至精。则内功黄庭脩养之道。言其实用。则日用吉凶趋避之方。皆必征之于易。而后合于天道也。故名此类曰易之辅翼图。因释易之时。似可勿用。而极易之用。以穷天人之道。则不得忽之也。故易之图说。应分三大类。首则述易之源以溯其始。中则明易之道以阐其所蕴。终则推易之余以广其用之神。而竟其道之全也。盖易之为图。自来无多。中经脱略。更不足全其用。今必为补之。使习易者得明易道之大。而知易用之切于日用也。故图所录。必视所须。苟非必载。则勿多录。免后人不明图之用。而以为无关轻重也。

 

宗圣讲述

图象者。易之所以示其物类与气之消长变化也。如干之为[乾卦三爻图]。坤之为[坤卦三爻图]而乾坤合为泰或否。变为复或姤。则陈其象如泰为[泰卦六爻图]以干在坤下。如否为[否卦六爻图]。则坤在干下。观此象。则知二卦皆乾坤各半合成者也。又如复为[复卦六爻图]。以震在坤下。震为长男。一阳初生。干交坤而成震。姤为[姤卦六爻图]。则巽在干下。巽为长女。坤交干而成巽。亦乾坤初交之象。为阴阳初变之机。则观二卦之象。即可见乾坤交合相生之类。必以阴阳为根。以阳者。合阴则为异类。而交阴则为异物。由其气之变否观之也。泰否反类。天地未易。复姤。异物。乾坤已变。故乾坤之合。不谓之异物。以气虽反而未变。若既交。则变矣。如巽震为乾坤所变。其气与乾坤殊。故象亦异。则观象可知气数。而得象可辨物类。虽千万变。犹可寻索。祇在就其图象。而征其终始耳。故欲知易之名物别类。必先省诸图象。夫列图观象。以探其本末始终。必先察其体用。及其变化。而由大及细。由卦及爻。由内及外。由初及终。必求其所生成消长之数。盈虚变易之气。而更比类及物。观其中爻。较其互卦。以与本卦参。而后可得其故焉。盖图象者。以物示其气数。非一物一名可以尽之。必求其始终。极其变化。而后知气数之所至。与物类之辨。性情之分。各得其征。如天也。非谓苍苍其色已耳。知天者必考日月星辰之行。风云雨露之变。神鬼之德。生物成物之道。而后得天之为天也。故观卦必征诸一切。必因其生成来往。而定其吉凶祸福。则由明其情性。知其好恶故也。所好者吉。恶者凶。所生者福。克者祸。故必详求之。而后可言占验也。夫图象者。如地图焉。习地图者必明其地之所在。及名物之所出。并其山川田野之势。连接境界。道途远近。人物之所安养。皆熟知之。若仅闻其名。则何益于用。故察卦贵明其用。而列图观象贵详其变。非仅识其名。纪其形。即足也。且观象重在观其变。生成变化。为天地自然之数。以天地既奠。凡物均以对待而生。对待者阴阳也。有阴必有阳。有生必有死。故有名必有对待。生以死名。长以消名。善以恶名。美以丑名。以相形而成故。有此即有彼。即由一阴一阳之相偶也。故阴阳者非止言气。凡对待以名者。皆阴阳之类也。人执阴阳为气。与不认有阴阳。皆不通道者也。果无对待。则无阴阳。如天地之先。则无阴阳。故太极既立。两仪随生。不曰气而曰仪。即明其类。不限于气也。无论事物时位之名类。皆有阴阳。故以仪名。仪者。言名而释义。指物而辨情。亦犹象也。凡物皆有两象。故太极之后。必生两仪。而易卦之变。必相对待。如干与坤。坎与离也。其序也。亦由对列而成。观其对列之象。知阴阳之错行而不紊也。观其变易之序。知阴阳之交合而不乖也。大之例天地世界之生成始终。小之例人物日用之起居作息。其数不可易。其气有必至者。故必列图以观。详其始终变化。而后得其性情物类。以致其用。决非昧昧者。徒于一卦一爻之辞可求者也。易以乾坤终始。而溯源太极。乾坤为两仪之最大者。亦为万物之最先者。故能始终万物。无不包容。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无非乾坤卦爻推变而来。虽六十四卦。变自八卦。而八卦之六。仍分自乾坤。故乾坤为易门户。亦易之总枢也。干道象天。坤德象地。乾坤即天地也。天地之德。以人而彰。人之德。鼎立天地间。故人道立于乾坤之中。而合乾坤之德以成人道。干道成男。坤道成女。而人道遂始终于咸恒。与既未济。以明人与天地称三才也。由卦观之。先天属艮。人道所始。后天坎离。人道之用。皆在乾坤之中。以维系万物。而共覆载之德。以燮理阴阳。而建中和之功。故观易象当以人道为主。如中极既建。则万物咸宜。此六爻之德。以中爻为重也。大抵圣人以易示教。首重人道。虽尊天地。兼万物。而以人终始之。故曰。天地大义人终始。观象习易。必求乎人道所存。而后圣人之心可见也。夫易者。示人以变易也。以天道之变易。定人道之变易。以人道之变易。合天道之变易。故以天人为言。天道至微。人道则显。天道无为。人道则勤。天道无名。人道则众。为类极殊。而必齐之一之。此所以谓之易也。由象言之。同此八卦。而体用殊。同此六爻。而动静殊。由数言之。同此九也。而老少殊。同此六也。而上下殊。故为物简。而为义众。为名一而为类多。得其本末。则由一及万如解索。不知其由。则处常应变犹触藩。故习易者。于易外求易。以尽其变。于象中分象。以通其神。而后得圣人之心。垂象示教之意也。观象也。必观其来往动定。必辨其分合交错。必类物以别名。审情以辨性。而不失其中极焉。盖卦象以一象众。亦犹言道以一驭万。中极者。一也。一以贯之。方谓之通。故变化者本于不变。动由不动。生由无生。必先明其故。方可以执象用易也。夫执象观易。譬之观棋。何者生。何者死。何者进。何者退。皆应了然胸中。洞明目下。始得其生克变化之用。如乾坤二象。原属阴阳大用。而干之大始。坤之成物。一生一成。一始一终。皆在象中见之。盖阳生阴成。阳始阴终。此气之自然者。阳数用九。阴数用六。九为天数之终。六为地数之始。河图之例也。以阴代阳。以始至终。循环往复。以成其用。此数之自然者。合气数观之。则知象之生死进退。分合消长。无不明了。故曰观象知数。观数知气。数成于气。象见于数。由上言之。明气出于道。得道之士。不言数象。由下言之。则气无形。附数以行。数无质。附象以成。不求于象。安知气数。易。逆数也。由下推上。由已知求未知。故必自象始。此圣人教人观易之道。以中人之智。必如是也。若不明象。何以探易。又何以探天地之妙。万物之赜哉。故观象贵精。习易宜细也。

 

河图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六在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在中

 

宣圣讲义

易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言河图洛书所由来也。天地之间。运行者气。纪量者数。显示者象。而主其中御之以合度者道。道兼神形。气数则神之见也。象则形之呈也。凡天文地理。可纪可指可名者。皆不外此三类。而皆不离乎道。河图者。天地自然气数所赋。而成其自然之象也。盖天地既奠。神形全具。有其气者有其数。有其数者有其象。河图之出。以象之显也。其象之所示。则数也。其数之所在。则气也。气有阴阳。名曰两仪。言既生成之后。必有此两者之质。以为其成物之本也。两仪化合。遂分为水火木金土五者之气。名曰五行。言两仪既化。必有是五者流行其间。以辨其性。而别其类。亦物之始成所秉者也。两仪既见。五行乃名。二五构精。万有始生。此属天地万物生生之本。莫之能外者也。五行之气。因二为五。虽五仍二。然言其本质。必自五者始。后人或云为四。或云为三。其意大同。究不若别之为五。适合天地自然之气与数。试证之河图。可见其旨矣。河图之中。点画成象。自一至十。各相连而不混。相离而不乖。其数之自然。足见其气之自在也。气之动也。以二气之分合而后化。故生成之数。必属于天地。天地者。二气之所主也。物之生化。以五者为类。而水火木金土以辨以名。以成其五行。水火木金土者。五行之所主也。故河图之数。生成自天地。而名类止于水火木金土。而天下万物莫不尽于是。是故河图之象。即天地生化终始之图。其气与数。即天下万有分合变化之本。斯所以为天道之所见也。而圣人则之。因以明天道。以立天下万有生成变化之规。而述之为易。则河图者易之所自仿也。易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云者。即河图中之数也。河图以天地统全数。以水火木金土分配各数。而建立天地万物万数之本。以明天下之物。莫不有数。莫非生成于天地。而得其气与数以成其气数。自河图言之。则气数者自然成形。自物言之。则气与数皆出自天地。盖天地亦在此气数中也。未有天地。气数已具。既有天地。气数周流。以成万物。故气数者自天地以下。莫之能外也。今言河图气数溯始于天地。盖自有象言之。即自天地建立以后。而推溯万物生化所本。万有气数所由而已。图中自天一至地十。为数之根本。亦生成之根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则言水之生成之由来。以天之一。合地之六。而后水之生成始全。分之则水者得天之一以生地之六以成。天生地成。是其气之备天地也。天一地六。是其数之赅天地也。而水以成。此五行之一所自生也。火也木也金土也亦然。而土为其中心。故五十在中。水火木金四者。皆依乎土以立也。如一加五为六。故水为一六。二加五为七。故火为二七。三加五为八。故木为三八。四加五为九。故金为四九。土则五加五为十。故土为五十。此数所自合也。天之数五。一三五七九。地之数五。二四六八十。生之数五。一二三四五。成之数五。六七八九十。其分也皆五。五则中央之数。中而不偏。动而能和。中和天地之道。土之德也。故五行皆以五为其根。皆丽于土以为生。此自然之序也。天数之累为二十五。即一三五七九之和也。地数之累为三十。即二四六八十之和也。二者虽分各半而数异。则既生有形之后。得天者不足。地者有余也。天地之总和。五十有五。即二十五加三十。以成天地生成全数。为大衍之数而余五。五即中央之数。二气之全。五行之本。为天地数之妙用。即河图之中。天地之心也。明此五数之妙用。则通天地之数。直见天地之心。而万物生化之序。无不明矣。故一至十者。天地生成之数根。而五者。天地生成数之中极。此河图四列各数。而独以五十建立中极。其旨趣之微妙。有不尽矣。五位相得各有合者。言数各五而必合。始能致生化之用。如一。天数也。生数也。六。地数也。成数也。二数合而后水以成。以合则前数化。新数成。一六既合。天地之气已化。而水乃成。此由数之合也。水之成分。得天之一。地之六。故水中所含者。属天者一。属地者六。天地既化。水数乃见。凡五行之生化皆然。皆由二气之合也。五行亦有合矣。如水与木。木与火。火与土。土与金。金与水。各以其合而生化万物。则各以其数之合。而生成新数。故变化至无穷焉。然二气之合与分。恒相得。五行则或得或否。如水与火。火与金。金与木。木与土。土与水。皆相害相制而不相得。则数因之亦有相消相除相加相乘之异。其相得也。则生成之。其制害也。则克化之。由其数验之可知者也。故天一与地六合。一阴一阳。合乎道也。若天一与地二。则不能生成矣。若天一与天三。更无所生成。以其不相得而不能合也。故生化之序。必因相得而后合。合则生成之功见。不得则相反。反则变化之数成。故天一至地十之数。实包举天下生成变化之数。以至无尽。不可纪极。而莫外于合否二字。由是可见天地造化之源。万物生成变化之序。皆在河图中。展转推求。以穷其气数所至。则无不知之。如天一地十之数。实数之根。二气者。气之本。五行者。万物生成之本。皆造化之始基。天地人物之原质。由一而二而三。而后万物以生以成。其道固昭昭矣。二者两仪。三者两仪合化五行是也。二五构精。妙合而凝。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此由三而生万物也。故河图天地之数。生成之本数也。五行分合之数。万物所自生化之本也。由其位言之。则按乎天地之定序。南北东西方位。而相得者也。故一六以水居北。三八以木居东。二七以火居南。四九以金居西。五十以土建立中极。以应四方而通天地。此地为世界中心。凭之以测天地之生长万物。所谓极也。天地之极。即数之中。即五也。河图言五十。洛书则仅言五。以五已足赅十。十即二五。天地根数。祗存纯数。不勿及其余盈。故言五而土之数已足。不似水之必兼一六也。其所合也。往往因其生化见之。故一六之合。二七之合。皆孚自然之序。而五与二五之十。尤可见矣。若言五则十已见。虽三五四五。仍不失其五。故不必征于成数。而已知土之数之为十五。盖以天之五。地之十。合而言之为十五。去其十仍存五。此五数示土已足。其数虽一而内藏十矣。此为言数者所当知也。河图之数。以二数合而成一象。故十数合为五。以成水火木金土。唯其合也。有变化见焉。以六为成数之始。又地数也。九为天数之终。又成数也。二数实天地之主数。故易干用九。坤用六。干天也。阳也。坤地也。阴也。阳数用九。阴数用六。此中亦有自然之序存焉。试就河图观之。自北之阳数一始。转东之三。南之七。西之九。与中央之五。其次自然顺行。为一三五七九。是阳数。始一终九。九则阳气已极。曰吉阳。亦曰纯阳。故干取之为用。再就图之阴数观之。阳终则阴始。阳数终于西方之九。即交于同方之四。阴数自四始。转而南之二。东之八。北之六。合中央之十。其次亦自然逆行。为四二十八六。是阴数始四终六。以六为至阴。阴气亦极于六。故阴数用六。以与阳九相接而正相得。盖以图平列其数观之。阳之数自一至九。阴之数自四至六。自成一环。不待移易。阳气方终。阴气即起。阴气甫尽。阳气即伸。阳老于西而阴即始于西。阴极于北而阳即始于北。二者相环相合。以成五行。周流无尽。以遂其生生不息之道。而天地以立。万有以生。一切物事。于以循环变化。此则大气自然之序。大道自存之规。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者也。唯圣人则之。而制为易以象其度。而因阴阳之尽。知乾坤之用在九与六。故取九六以代乾坤。全易无非由乾坤生。则全易之数无非自九六出。九在易即[阳爻图]。六在易即[阴爻图][阳爻图][阴爻图]即九与六。故卦中有[阳爻图]者。名曰九。如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是也。卦中有[阴爻图]者。名曰六。如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是也。人不知九六之来自河图之数。而不明用九用六与[阳爻图]之为九。[阴爻图]之为六。之何义。实由不习河图。遂不解九六之为阳阴主数。阳主九。阴主六。唯河图中已明示之。易虽言九六。未指所出。后人莫能解。故河图者。全易所本。欲明易象。而忘河图。宜其惝恍于文字间。而不得圣人取象之旨趣矣。河图之数。因阴阳之分合变化无尽。而万物之气数。由此以见。全易卦爻。皆由此推移转变而来。以象天下万物万事。其始则仍是二气五行而已。图中之象虽寥寥。而生化之物不可纪极。不仅此也。就图数之次序而推及其未来与其过去。则天地未生之前。与世界变迁之例。皆可由此数以得之。盖数者。推之千万无尽也。加减乘除而已。或分。或合。或奇。或偶。各致其用。用无穷则所生化亦无穷。要在知其用耳。乾坤用九六。为天地大用。亦数之总纲。由九六而生化者。不可纪极。而不外乎中极。此图中以五为中心也。试就阴阳各数直列之。一三五七九。与四二十八六。两者相偶而加之。其和皆五。此即天地之心。为阴阳二数之中极。亦阴阳二气之中和。天以此立极。世以此立枢。万物以此为纽。故并育不害。并行不悖。并生存往复不失其序。此神之所存。道之所见。而为易之中极者也。故阳者顺行而奇。阴者逆行而偶。而皆集于中五。以为主宰之区。以行鬼神。而通变化。此所谓位之相得而有合者。以其建中立极。而不失其次也。河图言数。本乎气。通乎道。实天地之精华。自然流露。而垂象于人。以示其例。非偶然所值者。亦非怪诞难稽者。圣人则之。而易象以成。言道者之所宗。言数者之所本。即一切方术。亦莫不由是以为推衍之准。实人文所自始也。圣人在世感于天神。而图乃见。图为圣人出也。故欲深究图之妙义。必自圣人所作之易求之。易者依图为象。推衍其用。其例固繁。而其初则河图之所见而已。

 

宗主附注

夫子言至精详。盖阴阳二数相抱相接。而合化以成诸数。其用则九六。以九为阳数之纯数。六为阴数之纯数。故也。试以九乘各数。其得数不变。以六乘之亦然。而他数不能矣。至阴数逆行。人多知之。而始四终六。则往往不解。不知此河图明明次列之序。今试以纯阴数六。乘阳数一三五七九。其所得数即六八十二四。恰为阴数之反。从左而右。则为四二十八六逆行之序。与河图合。又如以九乘阳数一三五七九。其得数亦恰为阳数之反。即九七五三一。从左而右则为顺行之序。亦合河图。又如以九除阳数一三五七九。其得数。亦合其余数。若以九除阴数。其余数仍同阴数。由此可见九六之用。与阴数逆行之序。皆属自然。毫无牵强。此所以为圣人取则而可证之河图者。此解近人颇有悟之者。独未知其本于河图自然之序耳。但其用心已足许矣。夫天地之数。皆始于河图。而阐明于易。惜读者弃河图不讲。又因易传文字错简。前后脱略不全。遂不复知传中天一地二一段文字。系解释河图者。更不知所言关乎数之根本。囫囵吞枣。终不得圣人立言之旨。诚可慨矣。河图所含数理。至精极宏。不易讲尽。此不过撮其大要。为讲易所必知者。若专研数学。贯通天人。则当于此进而求之。以穷其变化。而神其用。庶于天下之数。莫不了然。即推至过去未来。亦如指掌。则此寥寥十数中。有无尽之神妙在。大可为专书以绎其义。而传其道焉。又曰。讲易先自图解始。以示易之初仅图象。并无文字可读也。然图象者非机械之类。含有深微妙用。亦如文字之变化靡尽也。故观图象而能会通。则全部易经文义已在中矣。犹之太极图明二气之始终动静。以生成万物。虽万言不尽其蕴。而图则皆在此圆圈中。一览无遗。此其神妙之用。实非圣人莫能为之。莫能知之。人苟从而穷究其故。以深会其微妙。方知古人图象之不虚作。更见易经文字之不待言也。今时人昧于道。忘其性。以精微之教。视为荒渺之谈。而造成乱世末劫。行同禽兽。以陷于苦海。莫之拔度。斯岂圣人所及料哉。大劫且临。至教将绝。大道不复。人类奚存。有心救世者。要从易中推原致乱之故。而得其挽回之途。是则吾人讲易。不仅为习古明经已耳。又曰 夫子所讲五行相得有合之理。及土数用五之故。实为中国文化根本。亦即探索造化之源。指明气数之用。为一切言数者之所本。盖二气虽分。未成形也。必再分为五行。而后化成万物。五行之成。在天有寒暑风燥湿之令。在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候。在味有酸苦辛咸甘之辨。在色有青赤白黑黄之分。皆以五为例。即五行也。犹之二气曰阴阳。曰柔刚。曰仁义。曰天地。曰乾坤。曰寒热。曰日夜。曰正反。曰善恶。曰是非。皆以两相对。是故曰两仪。而不限于气。五行亦然。曰五行者。示其周流无尽。合乎道之运行也。或属于气。或属于数。或属于时。或属于物。或属于事。不限于一类。故曰五行。两仪总其纲。五行任其目。为天地万物一切之母体。凡有生有成有形有名有类者。皆不得外是以生存长育。变化推迁。以遂其造化之用。二气五行者即造化之枢纽。万物之胚胎。为天下之祖气。万有之特性也。二气以简而不能极生化之用。而藉五行以成其错综变化之妙。五行以化。渐移其初始之真。故仍托于二气。以成其主宰之神。故二五为生生之源。天下万物。莫不以之相维相系。并育不害。并行不乱。以成其生化之序。而世界一切于是出焉。乃曰二五构精。万物化生。此河图所指。必以五行配二气。以见天地之生成。气数之相得。而各有合也。至于五行之数。大都用成数。而土则用生数。试观月令。即知为土主中央。五为中数。而成数之十。仍生数之倍。二五无异一十。用五即足。且天地妙用。常藏十不用。故数老于九。若十则反变为一。以成其循环之道。故数未有用十者。以此土用五而不及十。学者须明乎此义。方明数之用。亦明天地之心在五。以五立极。合于中和之德。时中之道。其妙义不可尽矣。

 

宏教附注

此文至奥。不易释。必细参之。因河图实天道神秘之书。不得圣人不知其用。今将所有各数详加讲解。使人知中国二气五行真理所在。不可妄加訿议者也。又此文就河图讲释。有未尽者。讲易时当再指明。古人精通天道。洞明气数。国家兴亡。皆早知之。即由易得来。今人不讲易。视为迷信。遂不省吉凶。而忘趋避。究不知孰迷孰觉也。

 

宗圣讲述

夫子前讲河图。为天地自然之数。其始终包万物之生成。万事之吉凶成败。故易本此而示人以修养省存。趋避逆顺之道。盖莫非气为之也。天地为万物父母。言万物必自天地始。而万物之生成得天地之气。其数亦分天地之数。河图溯物之生成。明五行所出。二气所运。而以数示之。其旨深矣。盖气无形而难言。数有名而可纪。故以数代气。数之所在。即气之所至。数之几分。即气之几分。以数之分合。而知气之变化。以数之顺逆。而知气之吉凶。其言数。皆言气也。气有精粗。有动静。数有奇偶。有多寡。由数明气。则生化之迹。无不知之。故河图实以数示造化之本者也。数之为用。自一至十。为一切数之本。无论何数。皆自此生化。故一至十之数。实包无尽数也。知其变化。不可尽于用。不知则不得其用。数者能示变化。而通鬼神。夫数既出于气。气有阴阳。故数亦有阴阳。阳奇阴偶。阳属天。阴属地。以二者之分合。而万有以生成变化。不独五行也。而五行为生变之始。故举之以例万物。五者生变由数知之。必将数之奇偶。位之顺逆。相合而生成变化乃见。图中之一三五七九奇数顺行。四二十八六。偶数逆行。而其合也。遂成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各当其位。以生成水火木金土。依次列北南东西中。以示五者之所自出。本乎数之相得有合也。亦气之相生有成焉耳。故知一之与六。两数相得。而水之生成。得天地之气若几分也。火木金土皆然。皆由天地之气。奇偶之数。恰相得而合也。故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数之顺逆偕行。以循环终始。于是生化之道见焉。以奇偶之数。一阴一阳犹男女也。而夫妇之道。即人生之始。人以男女配偶。而生息无尽。数以奇偶配合。而生化无穷。此即天地造化之妙也。故数之一三五七九。皆阳而奇。二四六八十。皆阴而偶。二者相得有合。而五行生成。阳道虚。阴道实。阴统于阳。阳包其阴。皆自然配偶。各有其序。故奇数合偶数。仍为奇。奇数合奇数。反为偶。偶数合偶数。仍为偶。以见阳之统摄阴而不可亢。阴之顺承阳而不可离。亢则害。离则乖。唯相得有合。而后成其生化也。河图之数。天地之本数也。其用自其变化而生。五行之物。万物之根本也。其生化自其分合而成。盖有天地而后有万物。有天地之大数。而后有万物之数可纪。故有序有类有名。而后成其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德之见也。此道字。即指一阴一阳之道。言二气并行而不乱其序。则由有数也。犹物之陈于室。高下远近。各如其分。此数之所见也。人之智愚贤否。贵贱寿夭。各有其数。以定其分。而能守其分。安其数。是为知命。以命自天。知命者。安于天命之数。而不失其序。以顺承天生我之德。而养育其中和之气。是为明道。道不离二气。知乎数而和于气。则成道之士也。故易者。言数以明道。达命以知天者也。夫易之言数。自河图始。河图之数。即易之数。如水火木金土五者。易之乾坤离坎震兑也。由用言之。则离坎震兑。分合水火木金四气之象。而艮为土。此后天之卦也。若在先天。则乾坤震兑为四方。而坎离在中。其气数各有所合也。以一六之水。为天地二气初化。二七之火。三八之木。四九之金。五十之土。皆依次而生成者。阳生而阴成。阴生则阳成。二气更互以生以成。五行于是出。万物于是生。其生化之道。不离乎此图之序。其赋与之命。不外乎此图之数。数之所在。即二五之所分合。凡属后天之生物。莫不由此二五之分化也。数有终始。运行有序。命有善恶。道有先后。皆气之偏全有所合也。不合不生。故必合而有得也。此天地生化之妙用。亦世界自无入有之次第也。数之所合。易卦而外。则干支为最易知。以其习见习闻也。天干之数。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其数同也。地支之数。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辰戍丑未为土。其数合也。皆以五行分配。而相生相制。以成其生化之用。与图相同。故易卦有纳甲之义。盖卦象人或不知。而干支则易知。干支固无异于卦。皆以示气数之运行。二五之化合。或以卦示其象。或以干支系其名。其实皆出河图。亦犹数算之代名也。因气数不易记。故以之代。而便于习究也。如甲乙属木。即震巽也。丙丁属火。即离。庚辛属金。即兑。壬癸属水。即坎。戊己属土。即坤艮也。而其为用。则与此稍异。以干纳甲壬。示阳气之初动。坤纳乙癸。示阴气之偕行。震巽以木而纳庚辛。示木受制而后成用也。坎离纳戊己。以水火之用成于土也。兑艮纳丙丁。以金受火制。土为火生。各得其用也。故其数与原位异。此先后天之殊。体用之不同也。然此所纳亦有异同。则用者取义不一也。如归藏异乎连山。周易异乎归藏。皆后天之用。非关先天之体用也。其义详洛书中。河图洛书一体一用。各有指也。故在图之数。方位相当。次序无乱。与伏羲之卦象同。而为一切数之根本。有不易者也。图中之数。虽自一至九。而五十二数。却在中心。故分数时。应分阳数一三七九。与阴数二四六八相对以合。另提五十二数为中心立极。依阴数逆行之例。与阴数之始四终六。则一三七九。与四二八六适恰相当。而生成之功见。生化之序明。而五十二数亦正相当。若不如是。则位与数失。阴与阳乖。不克生成万物矣。故一三七九阳数。必顺次行。四二八六阴数。必颠倒而逆行。此必然之理。人知阳数顺行。而不知阴数逆行。遂不明数之大用。此惑也。夫使阴数亦如阳之顺序而行。则一与二。三与四。五与六。七与八。九与十。相对而论。皆不能合。更何生成之功可言。盖必一顺一逆。一依次。一倒行。方能合其位。而成其用。而后一与四合。二与三合。七与八合。九与六合。五与十合。相得而皆有合。以成中极之数皆五也。故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有合也。言合乎五。即合天地之心。在道言之。即合中和之德。示人执中用中之道也。盖数十而位五。唯五乃中。不得其五。即不得其中。不得其中。必有所偏。偏则害生。安能致生成之用。通天地之心哉。故五位之合。必依阴数逆行。而后得之也。且阳顺阴逆。气之自然。逆之云者。对阳顺言。其实不过一往一复。一左一右而已。阴气原与阳对行。阳左则阴右。阳先则阴后。阳升则阴降。自然而然。非图之有异也。如昼夜寒暑。互相推移。而日岁以成。若同一途。则一气独用。不复有生化之功矣。故言数不明可证于象。以象之明见于目也。今就图象证之。亦自可见。阳自一左旋至九。序位皆顺。阴自四右旋至六。序位倒逆。而恰合一六。三八。二七。四九。五十之五行数。不待移易。即此可知天地大数。不离阴阳生化之功。不外阴阳顺逆之用。而万物以生。万事以立。其微妙固非难测者矣。

 

洛书歌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在中央

 

宣圣讲义

河图洛书。同一数也。而象异。以体用之分也。天地生化万物。自其先言之。则为不易者也。自其后言之。则日易者也。故有体用之殊焉。体者一成不易。示其极也。用者随事而易。明其变也。天地之大。万物自生。变化自出。体用之间为气数之所至。明其体。而后知其本源。明其用。而后知其变化。盖气数同而所以为气数不同也。河图者。气数之大体。洛书者。气数之变化。以不息之德。成无尽之用。此变化之例。有不可尽言。而洛书则举其大用耳。洛书之为象。亦犹河图。生于二气。分于五行。本于天地之数。成于阴阳之类。而名一实异也。故河图之数重列五方。而洛书则平列九位。河图之物。阴阳合得。而洛书则互为推移。其象之殊。即其取义之异。其物之别。即其致用之差。由是以合于河图。则体用以全。以证于易。则变化以见。苟非圣人。焉足以明之哉。洛书象数。由河图变化而来。其阳数自一而三。方位不变。自七而九。则互易矣。阴数则全与河图易其方位。盖阳体阴用。洛书为明用之图。故阴数大易。然自其次序观之。则一之与六。以重列。变为先后平行。三之与八。四之与九。二之与七亦然。皆平行也。以一居北。而六在西北。三居东。而八在东北。九居南。而四在东南。七居西。而二在西南。其所合仍相得也。五之在中。本于中极不变之理。此所以允执厥中。为至道也。体固如是。用亦不违。非中极之道。不足以喻之也。就书象言之。数之变化在于动。以北方之一。东方之三。皆原位不动者。非不动也。先天之生化首为水。后天之生化首为木。其所变即在其位。故动而不动也。至南方之七。变而居西。西方之九。变而之南。以后天金火互用。与先天恰反其位。故动而易其地也。以数之序言。则一三者。顺行北而东。仍前。而七九者。由西而南。则与前异。此由变化而分其用也。阴数之序。则东南之四。而西南之二。与东北之八。而西北之六。其序已与河图反行。而其合乎阳数。则正相得。盖阳由一三而七九分作两途。一由北之东。一由西之南。以明四正之气。犹相偶合也。而阴数则与之成逆行。一由东南之西南。一由东北之西北。亦分两途。以与阳合。其所行之序虽变。而所合之数不差。盖亦本天地自然之变化。而成其用者也。夫阳之与阴。为万物生化之本。有其一必有其二。如阳数顺分而变位。阴数势必逆分而变方。以便合阳而成其生化之用。故一之三。七之九。为生成数之经然。而四之二。八之六。为生成数之纬然。经纬相得。生成之功见矣。且合数之。自北而东。自西而南。阴阳之数。各得其半。即由两以生四。两仪生四象是也。阳由一三七九之一序。分为一三与七九两系。阴由四二八六之一系。分而为四二与八六两系。以成其四也。故阳有太阳少阳。阴有太阴少阴。则一与九为太阳。三与七为少阳。四与六为太阴。二与八为少阴。以在数之始终为太。中为少也。以此相分合。而变化生成见。万物自是出。万数自是成矣。合此两系之数观之。为一八三四。此自北而止于东南也。为六七二九。此由西北而止于南也。两数相错而正相得。以符天地生成之用。阴阳均平之数故也。盖左右两行。亦阴阳之道路。二者必求其平均。左之八与三。右之七与二。虽原来火木生成之数。而二与八则互换其位以相合。若不换位。则三与二七与八皆相失。而生成之功不能见矣。故二八易位而后阴阳之数以平。生成之功不改。此则天地自然之妙。不可不知者也。因此互换。如是相对之位。皆合而成十。即一与九。三与七。二与八。四与六。莫不成土之成数。洛书中央用五。而不见十。不知十之数。恰藏于八方。以相合而后得之。河图之合皆五。洛书之合皆十。明五十为天地之心。土为天地之中。万物之本。其义至深切矣。夫洛书之象。明用者也。天地大用。在此图中见之。即易之卦象。亦于此图明之。南九北一。由乾坤变为离坎也。东三西七。由离坎变为震兑也。东北之八。西南之二。由震巽变为艮坤也。而艮坤易其位焉。东南之四。西北之六。由兑艮变为巽干也。而巽干首明其用焉。此皆易象所自仿也。盖河图者体。合伏羲之卦。而含文王之卦之变者也。洛书者用。合文王之卦。而存伏羲之卦之体者也。二者必互观之。方明其义。以天地之生化万物。由一而众。故由太极。而两仪。而四象。而八卦。即由二气而五行。而九宫。皆由一而二。三而四。自少分多。自寡化众。此生化自然之象。而图书所示之例也。以生化之始。不离于一。故生化之众。不失其中。有此中极。则千万变化不乱其序。此中央之五。永不易者也。而其他象数。则随气数所至。二五分合而成其变。变成而天地之大用见。万物之生化出。其理其事。固显然如指掌矣。洛书言数。有明用者。有明变者。有与道同者。有与人事同者。大别之有三。(一)图中之数。与河图异。河图为五十五。洛书则四十五。此由天地生化。阴阳消长之数使然也。河图言体。阴阳平均。此合乎道者也。洛书则重在用。用者以阴从阳。以阳统阴。阳主阴从。天包地而生化方就其序。故阳数二十五不变。阴数以三十变为二十。明阳道常长。阴道长消。而以立天地之极。正阴阳之位。俾下毋僭上。小毋陵大。并育不害并生不贼。而全其用。以至无穷也。乃为阳位者五。为阴位者四。阳居四正。阴居四偶。阳正位中宫。阴环行四极。而后名正事顺。体建用周。虽阴阳似失其平衡。实则如是方得其平衡也。盖阴气不可长。中极不可乱。以五之阳正立中宫。而四围二气。仍自平均。未尝偏颇。此其为数以四十五为制也。(一)洛书之数。阴阳平列。而与河图位异序殊。与河图数同而象二者何也。则河图明天地生成者。所生成为五行。其位限于五。又河图明天地偶合者。其合以顺逆。故序唯依阳顺阴逆之例。洛书则由河图而推其变化。以极其用。所象在生成之后。自五行推至九宫。以明生化之序。由二五而可推至无穷也。故数位分而为九。又洛书明生化之例。本于二气之交错。二气分合。生化以众。则数序之行。亦循环往复以至无尽。而其序或顺或逆。或移彼就此或分此合彼。互相推移。成其变化。此亦天地生化自然之序。万类消长一定之例。有不易而易。不变而变。而变仍不失。易仍不乱之道存焉。故与河图有同异也。如阳数东北原位。以水木之生成。先后天之所始。言先天之生成者首水。以天之一气初化也。言后天之生成者首木。以天之二气再化也。故卦象以六为坤之用。定爻之数。以三为卦之数。以八之自乘。为全卦之数。皆取乎水木之数。以领先后天一切生成之象也。若西南之七九。则先天后天之生化各异。先天之火在南。数为七。金在西。数为九。而后天之九属火非金。七属金非火。二者恰易其数。故变其位。盖火之与金。本相克也。非同水木之相生。既克则有胜有复。火之胜金于先天。则金必复于后天。若胜而不复。则生化将穷。更何后天变化可言哉。故在洛书火退而西。金进而南。恰得其反。以成其序。盖五行之生。火必因土而后生金。既互易其位。仍得受中央之土气。而后不相克而相生。生克之间。即在此易位数耳。且因变化之例。必二气之平衡。且相得有合也。以火移西。以金移南。一则九与一对。一则七与三对。皆合十而受土气。以自成后天之化。即以阴数言之。其变例亦同。以二之接七。而仍不失火之生成。以二之对八而合十。以受土气。此二之必移西南与西七接也。其他四六八皆然。既以此互易。而后相得。则其原位必依此变易而后成用。此固自然之理也。(一)洛书中宫之数五。河图之数十五。何也。则以河图土之生成数全。阴阳之体。不可少也。洛书以明用为主。土之德在五。言五已赅十。前讲河图已详其义。而洛书之仅举五者。又不独以土德用五之例。盖洛书明生化之变。为后天之象。非河图可比。后天之例。以生化为用。生化之道虽本于五行。而非止于五行。故其象数皆变河图之原例。而成新例。后天者以生化无尽为用。故各方之数皆由内而外。由寡而众。以分合变化示生化者也。生化既众。象数益繁。而并生不害。并育不乱者。以有中极也。中极止于一。此数用五而去十。明其不二也。天地之道一言可尽。为物不二则生物不测。此即尧舜执中之道。以本于天地之用。而见于洛书者也。天地以五为中心。五行以土为根本。万物万事以中一为立极。皆自此象见之。以天道言之。则一切生化之数。不离于中五。而用以广。德以大。万物所倚。万数所持。皆此五也。故曰天地心。亦阴阳之中气。五行之中道也。以人道言之。五者众德之本。即中和也。一也。至善也。以施于事言之。即仁也。忠恕也。为人生不可失者。故圣人述之为教。以执中用中。为万行之先。易传曰显诸仁。藏诸用。此二语即释洛书者也。洛书之中五。即仁也。而曰藏用者。则言洛书用五藏十也。夫阴阳二道。相倚而成用。而阴必藏。阳必显。一藏一显。其用始大。五与十皆土数。即土德也。一属于仁。阳也。一属于智。阴也。用仁而藏智。仁显而智不显。藏也者非去而不用。言藏之于内。不以显也。盖天下之道。必首德行。仁为人之全德。亦天地之全德也。若智者。以成仁之用也。不可独用。仁显其德。而智全其用。则用不显而自大。是中庸成己成物之功。所谓不虑而中。不思而得者也。唯圣与至诚则之。以人之生本乎仁。仁之德无不全也。而智成之。即阴阳之道也。显仁藏智。智在仁中。即扶阳抑阴之道也。此义则本于洛书。洛书显五而藏十非无十也。四正四隅。所合皆十。即所谓藏也。藏之于内。而独显五。以明立极之义。实为天地微妙之道所见者也。天地之功。见于生成皆仁德也。不见其智。而功莫与大。此即能藏其智以成其用也。人若忘乎此义。不显其仁而用智焉。是悖天逆道。无不败矣。尚何成哉。故洛书用五之义。至深切矣。洛书明变化之例。示生化之用。其所包者广。此略举其大者耳。要将河图之象数。与之一一对参。而求其变化之迹。则可渐悟天地生物之则。圣人易教之心矣夫。

 

宗主附注

天地生化之功。全在气化。而气所至。数自见焉。验数则知造化之功。而明用则知生化之理。天地生化。皆有定序。有系有分。有位有类。无丝毫含混。欲明其故。必先求其例。此洛书与河图为圣人所重。全易卦象。莫不自二图出也。而洛书尤要。以其明用之例。与易后天卦象同义。求易理之明者。必从后天卦象。求天地生化气数之变者。必从洛书图例。此不易者也。徒得其体。不解其用。是知常而不知变。知往而不知来。无所用也。故明河图之数不足奇。必更明洛书。方可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而天下万事万理来往变化。莫不自洛书印证而后得也。

 

图表三河洛卦位合图

 

河洛大旨

 

复圣讲述

河图负于龙马。洛书呈于元龟。以其所出见在河洛也。故名河图洛书。图之出。虽以马龟。象之征则符运数。盖天地自然之象。显于物者也。既出见于物。得圣人解之。以造成人文之始。而易象乃具。是河洛二图者。天地之文显于物。而用于人者也。唯天地之神。能自成之。唯物显之。唯人用之。盖合天地人物四者之灵。而后见其功。成其名。以广其德。着其道。其为物岂可轻言哉。观易象之所本。六经之所仿。百度之所制。一切政教之所创。其为人文之祖。文化之源。固无他物可与方矣。图书之象简。而包举天地之间。生成之德。变化之道。尽气数之妙。示形神之全。固以一而赅万。中而立极。有同易道者矣。其所明用。在顺自然之序。而推其不息之功。在本生化之原。而溯其不二之道。犹天地之覆载。人物之生育。而莫外于至一至中之极者也。然考其用之大例。有数则焉。(一)河图者。明位之用。位无动也。洛书者。明时之用。时有变也。河图立天地之极。而见其体。是明位之不动。有其生成之序也。洛书列天地之序。而着其变。是明时之时迁。有其往复之情也。二者大例。一体一用。一守中而立极。一循行而不穷。是天地生成始终。道德气数往复迁变。可见可征者也。(一)河图者。明天地之生成也。洛书者。明万物之变化也。河图自阴阳二气之生成。而五行出。洛书自五方之推迁。而九宫见。五行为万物之本。数简而位定。九宫为万物之变。数繁而行周。此生化由简而繁。气数由正而变之例。故河图之数。自一至十。不离五行。而成生成之母。洛书之数。自一至九。化分无尽。而明往复之理。其例如一六之水。则化为一与六之北。与西北二宫。四九之金。则变为九与四之南。与东南二宫。余数皆然。虽水火之数不易而位移。火金之数互易而位改。在河图可名为水火金木。在洛书则称为四正四隅各宫。正犹易之两仪。一变为四象。再化为八卦。其数已由合而分。其物亦由寡而众。此天地生化自然之例。而易之所以为易也。若执河图以释洛书。则将滞而不通矣。(一)河图者。以数纪二五之本质。洛书者。以数名九宫之循环。河图不动而自生成。洛书以动而形变化。河图象天地初奠。物类自生之时。洛书象万有具陈。气数并行之例。其合于易。则图如伏羲之卦。定位明序。而立其极。书如文王之卦。变化错综。而推其用。二者各有其所象。亦不外造化自然之理数。可征于物。可验于形。可候于时令。可证于天地之文。可通于人物之生育迁变者也。故河图之象。不易而易。如天地之道也。洛书之象。易而不易。如天地之德也。就河图推而上之。可明天地之自始。就洛书推而化之。可知万物之将来。而天道以明。人道以建。天人以达。性命斯顺。气数不乖。行止斯定。此易之所以立教。为象天道以定人道者也。夫河图之数变。而洛书之象以成。其属于天道者。万物生化自然之象也。属于人道者。则扶阳抑阴。中极不动。显仁藏用。中和以成之义也。盖天道远。人道迩。天道精微。圣人则之。人道明易。众人能之。必以人道为言。而后众人可以通天道也。河图之属天道者多。洛书则寓人道。以后天之世。唯以人道为急务也。然人生自天命。人道出于天道。非天道之外有人道。乃天道之见于人事。而宜取法者。故名之人道。明人之所当由者也。道路也。由之则可行。人生犹行路也。由道则全其生。大则治平之功。小则孝弟之事。远则圣贤之德。近则日用之常。皆必由是而达焉。此人道之所以为重。而次于天道。又先于天道者也。洛书之象。由河图而变。即由先天而为后天。亦即由天道而入人道。此可征之于其数也。五行云者。非仅指水火木金土也。凡物与事之同列。而有五者。皆是。亦如两仪也。故在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也。在地有东南西北中央也。在人有心肝脾肺肾也。在味有酸咸辛苦甘也。在音有宫商角征羽也。在德有仁义礼智信也。在伦有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也。其类正多。要皆五行也。行者。言其周流往复循环而行不相害也。故一年之四时象之。年以四时成岁。而土旺于四季。如河图以水火木金定四方。而以五十之土立中极也。至洛书则方之四者变八。中之五者终不移。则可知天道之行。有化少为众。变合为分之例。而中极不易也。去其十者。抑阴而扶阳也。显仁而藏用也。此即人道所始仿也。人之于生。有德业焉。有事功焉。不得徒生也。故天命之性以成其德。仁是也。天赋之知以立其功。智是也。人之以仁成性。则道成而生全。以智立功。则事成而名贵。二者人之所以为人也。然必显其一。而藏其一。以合乎洛书之象。而契乎天地之德。若不能显仁藏智。则有功无德。失生之本。若不显仁而徒用智。则反末为本。离性日远。去道日甚。不独无以全生。必反因以贾祸。盖智者。用也。末也。必有本体为之先焉。失其仁而唯智是尚。是舍本逐末。失体求用。如布之经纬。网之纲目。其为数殊。为丝一也。故自太极以至无穷。为数虽殊。为气无二。而数之殊者。非殊数也。数之自加减乘除也。故数殊而不殊。虽由万物至于无穷。仍不外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数。不过有其分合变化而已。故数之殊者数自殊之。非数外有数。则由气之不二也。因气不离阴阳。虽有错综生化之殊。仍不失其为阴阳。故气无殊。数无殊。数以纪气。气之所至则数成。数之所见则气达。气数无殊用也。河洛者。明气数之用。示天地万物之始终者也。果明其变例。则天下之气数。皆可推而知之。以其用因变而后见也。设无所变。即无所用。果无变无用。天地已归澌灭。更何河洛之图存哉。唯其变多则用神。用神则天地无极。人物无尽。莫不在此气数之中。即莫能出此图象之外。而后河洛二图。乃为人之所必明。世之所必重者矣。河图与洛书异同之处。即气数变化之迹。与天地万物生化之例。其所列虽仅此九宫之位。五行之名。而其类推。可至无尽。欲明其变。可就易象证之也。所须知者。河洛之变何自来。其气数分合何所本。此则求明天地生成之序。人物生化之数。所必留意者也。兹试论之。洛书之数。因河图而来。即万物之生化。本天地五行所出。如五行生自二气。即天地也。已见河图。而九宫变自五行。即五方金木水火土也。则见洛书。而九宫云者。非言九物。或九事也。以数尽于九。九宫足以包数之全。天下之物。尽在九数中。则莫逃乎九宫之外。故九宫者。万物万事之所隶属。而万数之所循环者也。无论生化之无尽。所推所衍。莫不尽于九数之中。由九而内。则返于一。由九而外。则推至无量数。数虽无量。仍不外此九也。干之用九。已尽天下生生之道。而大衍之用四十九。已极天下往来之数。其曰大衍者。由中数之五。而十倍之也。衍者。推衍也。推其数之所至。而足以包举一切数。故曰大衍。以数之老阳在九。老阴在六。六九五十四。去中五。而得四十九。即大衍之用。此亦河图洛书所有之数也。以其数之重在变也。则河图之象变为洛书。所始在金火互易位也。以金之九。为先天数。若已变。则属火。离代干用。离为火。而干为金。故其位随干离而易。此易见者也。其间尚含深意。即以数之成。乃因气之行。气之行也。非置于一方而不动。必周流八方而无息。以位言之。则河图之火与水对。金与木对。数随五行之气。而定其方。无所易也。若以时言之。则洛书北方之一。与东方之三。一属太阳。一属少阳。而后南方易以九。西方易以七。亦一太阳。一少阳。其位互易。而后正对。以其气之既行。不复如河图之初生也。河图之气。以阳生阴。以阴继阳。故阳老于西方之九。而阴四继之。阴老于北方之六。而阳一承之。阴阳互根于定位。而相得以合。而生成之功乃见。此其以气之初生为象也。若在洛书则阴阳已分。二气环行。行者有序。太少必对。是以北方之一。南方之九。一始一终。皆太阳。东方之三。西方之七。一生一成。皆少阳也。阴气亦然。东北之八。西南之二。皆少阴。西北之六。东南之四。皆太阴。两两相当。以周行于八方。而成一阴一阳之道。遂不可不易其南西金火之位也。此例可以一岁证之。春与秋对。冬与夏对。一寒一暑。相当其令。而一岁之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此其用之可明者也。故洛书之象。象后天已定之气数。阴阳迭兴。数位周流。以成其往来不息之德。不独岁令然也。即一人之生。一日之昼夜。无不如是。皆以循环为率。此即洛书以明变化之用为象者也。且数之既变。有数例焉。阳之合阳。则反为阴。阴之合阳。则化为阳。故二阳相遇。则成阳中阴。二阴相遇。亦为阴中阳。此在太少之外。更有阴阳也。是一与九对而成十。则九为阳。一为阳之阴。三与七对亦成十。则三为阳。七为阳之阴。阴数亦然。故四隅阴数。东北西南为阳。相对为阴。其所以然者。合则变。分则化也。后天之数多杂。无纯阳纯阴之物。以其不能生化也。洛书之数。参伍错综。各有其分合之用。故变化无尽。不独火金之易。即二八之易位。亦其例也。天地生成。全依此阴阳之摩荡。而后万物生化。世界悠久。以迄无穷。此所谓造化之机也。其行也。则以往来为则。循环不已。以成其生生不尽之功。即至诚无息之德也。故气之阳者阴之。阴者阳之。天者下之。地者上之。左者右之。右者左之。相互以生。相交以成。不独金火之互换也。故东南西北。四方之序。不似河图。自一至九。九宫之数。不同五行。而后见后天之道。明世间之数。如河图始于北。而洛书首东。河图阴逆阳顺。以一系行。洛书均分二系以往复。此皆二者同异。可资考证者也。盖先天之象。由无入有。其始生也。因气之动。后天则已生成之后。万物随之生化。气以流行不息。数以变化不穷。其所以异者。皆自气合之。而气者内征于道。即理也。外征于象。即数也。理数之间。不可过求其迹。以有神也。神御其用。故天地有主宰之数不易。而神不可测。以其微也。是阴阳之事。不可实之以物也。唯神通之。气感之。固圣智之事也。以易言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言非易明也。而气数之常变。吉凶生焉。祸福降焉。则尽人所当知也。故逢其合。适其宜。去其逆。塞其空。为趋吉避凶之道。不可不讲。此数虽止于九。而用可千万。物虽止于五。而道将无穷。如水之数。遇金而旺。遇火而尊。遇木而退。遇土而死。其道有穷通也。他行皆然。以数合之而自卜之。则吉凶无遁情。祸福有定数。不必求之人也。是故数之为用。合道明生者也。知数知生。顺数顺道。其所指者义精意切。惜乎人之不讲。而不明圣人立教之旨。斯可慨矣。

 

宗主附注

易言数而本于道。古人言道即天命。故道与数同出异名。后人以道属于理。数属于运气。遂有性命之分。实则性即命也。古书性命二字无二义。天命之谓性。中庸首揭之告人。而使人知生所自来。不明性命。即不知其生。此以性字从生也。若合言之。性之所存者道。命之所行者数。皆一气所化。非二事也。故言道即有数在。言命即有性存。一行一存。原不可分。分则命亡而性亦失。数逆而道亦违。此古人言一必赅二也。易之言数莫外乎道。道始于阴阳。则数本于二五。河洛者明二五之推移。象阴阳之生化。为数言。亦为道言也。苟得其义。而了然于心。则行合乎数。意存乎道。内外大小。一以贯之。无所疑惑。此圣人拈出立教之旨也。 夫子以人未悉斯义。于图书所象。淡然视之。不以为神怪难稽。则以为术数乖正。而攻讦之。抛弃之。等于无用之物。遂使道数不明。性命徒讲。此可慨矣。故命复圣就前之讲义。引而申之。以导后人而明易教。读者固当细心玩味之也。

 

宏教附注

复圣所讲河洛图象变化之理。理。气。数。三者一源。明此方知人脩道通神。能知天命。役使神鬼。延生不老之道。无足奇异。以洛书已明白指点。祇是人不注意也。即后来六壬遁甲。八阵九宫。一切术数。都从此出。人知术数之妙。而忘河洛之精。所谓逐末忘本者也。要知一切术数。皆从五行生化。九宫往复。河洛祇象其大例。未演其变化。故人不能明其用。后世河洛理数一书。推演颇精。惜人忽之。而不知河洛图象自然变化。无可疑者。果从河洛二图。悉心推演。自知推步之理。与术数之用。且无不合乎道功者也。又复圣此文。重在说明数用之例。而指出后人之疑惑。要知数自气成。凡吉凶祸福。皆气所感。人求顺数。必先习道。以养气为本。气之在空中。天人同之。一变一常。无非气所合。此为数之本。不明此理。不可言数也。

 

宗圣讲述

古时象数。悉本河图洛书。是为易象之源。河图负于龙马。洛书呈于文龟。皆天地自然之象数。而圣人则之以演易。盖所由来者远矣。在天成象。在地成文。天地之象数。即由天地自呈于人前。神道之感应。为人道所昭彰。固上世常见之事。以地天犹通。神人时契。人习于道。无不通神。则神亦降其灵。资人以智。发人以道。非可异也。故图书出。而人文以创。天地之道见。而人道以明。人之有文化教育。皆始于天地自然之象数文章。虽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溯源探本。则有所自矣。故图书者。易象之祖。欲明易象。必明图书。如木本水源。不得其故。则枝流莫可究诘。是以 夫子曰。五十学易。言由图书以穷象数也。天五地十。五十为天地中心。天地之道由此见。人道由此立。故五十为图书之中数。犹易之太极也。太极在数曰一。在位曰中。在性曰至善。在气曰纯阳。为无始之始。万有之宗。老氏之天下母。即指此也。而其大包无外。广尽万类。故属天地之中。亦天地所自成也。数虽自一至九。而其宗则五与十。五十分列。则乾坤定位。五十合用。则大衍成形。故曰五曰十。或五十。皆数之本体。其他则用也。干用九。坤用六。九六为乾坤之用。干数极于九九。坤数包于六六。人之数七。艮也。其数尽于七七。此大衍之用四十九。指人道也。天地之道。由人而明。天地之数。由人而用。故大衍之数。以七七为用。而天地之数在其中矣。合则成用。分则为位。交错则变化生。乘除则盈虚见。而其本始。莫外乎图书之数也。河图洛书之象数。为自然象数。易之象数。则本图书而推其变化之象数也。易与图书有同异。但天地象数。终不外图书所有者。至其变化。虽推之无尽。仍不能有违于图书之例。则由天地生成之数定。不可越也。自上而下。则二五赋形。而万物以生。自下而上。则万有归一。由形返神。故图书之数。始一终九。五十在中。而二气五行备具。其化生万物。则以用言。以二五互交。推演为数。所谓二五构精是也。故其数阳五阴五。阳以顺行。阴以逆行。相交以生。相克以变。而孤阴独阳。则不生不变。易以乾坤交用。坎离相制。以成生克。而形变化。由数之用言。则阳者。一三七九顺行。始一终九。其位在西。阴者。四二八六逆行。始四终六。其位始于西北。阳以九终交阴六。故阳数用九。阴数用六。九六相终始循环以生成变化。而五十主于中央。为天地中极。万物枢纽。此图书象数之大概。即为易所本者。干之用九。坤之用六。即准河图之阴阳数也。观河图所列之数。作为环形。则一三七九。由北而东而南而西。而四二八六。则自西北而西南而东南而东北。亦环而终始。唯五十在中焉。洛书亦然。不过其用有异。由方圆不同也。由北之一。东之三。则以接西之七。南之九。皆阳数也。其阴数则西北六。东北八。西南二。东南四。亦由东南之四。西南之二。接东北之八。西北之六。相环以终始。正如河图。而五在中焉。其不同者。图属先天。书属后天。一体一用。一位一时。故洛书之数。以相交而行。而河图则相贯也。洛书之位。以东南与西北易数。而河图则顺逆依序也。

 

宗主疏述

河图之数。本于天地生成之象。盖自无入有。首为太极。一气既动。两仪以分。两气相荡。五行以具。故河图象之。其数自一至十。分为阴阳。阳奇阴偶。各得其半。而生化之本。必基于二气之和。五行之分。即由于阴阳之变。其生化也。以一阴一阳相合而成。乃于是数中。以阴合阳。以阳合阴。天生则地成之。地生则天成之。故一至五为生数。六至十为成数。生成二数。各居阴阳之半。如将筹比算之。自左设阳筹。右设阴筹。则左数为一三五七九。右数为二四六八十。左右各半也。更将其配合之。为左设生数。右设成数。则左为一二三四五。右为六七八九十。亦各半也。皆以相得而合。而后有物生焉。故自左之一阳。合右之六阴。而水生成。左之三阳。合右之八阴。而木生成。自右之二阴。合左之七阳。而火生成。自右之四阴。合左之九阳。而金生成。更余阳之五。合阴之十。而土生成。此为五行生成之次序也。其生与成。恰为相当之位。故其数相得。如一居左首。六居右首。故恰相得。犹子与午对也。是为配偶之定例也。因其位相当。而数相得。始有合。而见其生成之功。此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以既合而后同居。亦如人之夫妇也。故其位之相配以次。数之相得以序。虽有一二之殊。却非父子。而为兄弟。不得视为水生火也。然五行之数。亦为二气之量数。如一六为水生成数。亦即水之量数。以阳一阴六。为其成分也。其所差五数者。系以五之前为生数。即生气。其气能生不主成。而成气必目五以下。犹之日与夜也。非至日落。不得为夜。以生气未尽。不见成气。故一必与六合。不能与二三四五合也。一六既合。其次则属二与七。二为阴。七为阳。二属生。七属成。阳多阴少。乃为火之成分。亦如水之一六合也。以下皆同。盖五行之数字。包括数义。一示阴阳之成分。一示生成之先后次序。一示五行之量数。一示二气之分合总数。一示二五之化成原数。其义甚广。而无不相通。实天地间至数。不得移易者也。如天一地二。谓之为阳阴次序可。谓之为天地气分量数亦可。论五行生成。则次序也。论五行成分。则量数也。论生成次序。兼示阴阳量数。而以纪二五之精气所行。与天地之形气所积。莫不一致。故河图总数五十五。即由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相加之积。其属天者二十五。即阳数之积。为最清轻之神。故居上而名天。其属地者三十。即阴数之积为重浊之精气。故居下而名地。其实一阴一阳耳。其间所差者五。此为元气之未化者。虽在天地之中。却非五十五数之内。盖可以名而无名。可以数而无数。故为中气。即阴阳之间所差之数。然先天初见生化。无序可纪。无量可数。有差而无差。有积而无积。盖以阳阴之异。祗在动静之间。原同一气。因其动静。而后始有数可知。然未遽定也。必待五行次第生成。五十五数确定之后。始知其属天者几。属地者几。不可以后天之数。名先天之气。先天祗一团浑然之气。分之为二。始为两仪。然无量可数也。其为量者。乃五行生成之后。因而量之。始有其名。当初生之时。祗直名曰一阴一阳之化合。一。一也。六。亦一也。二。一也。七。亦一也。推之二十五与三十。初无异量。皆属同气。不过既分已久。生成已见。其气已化。其形渐成。而后前之一中。变为有数可纪。有量可量。如一六既成水。始有水之成分可言。盖以阴阳之偏。遂生差异之数。如冷与热。升降异也。轻与重。上下殊也。于是有量有数。可以别其为何物。而物则因之更生他物。气亦因之更化异气。此后天数有一定者也。要知先天后天之分。本无多异。异者一有定。一无定。一有名有形。有象有数。故有定。一无名无形。无象无数。故无定。而介乎先后天之间。为初见生化之迹者。则可有可无之间。或定或否之类也。其象数。以上言之。先天也。以下言之。后天也。故其象数可量而不可量。可纪而不可纪。此以在上下之中。有无之界。如数之一。如位之中。如物之极是也。河图之数亦如是。其数属后天之始。其象属初生之物。其气仍纯。其数仍简。而以其纯简。乃能为一切之母。故天地数止于十。而积之成五十五。其中之五十二数。即代示五十全数。而最中之五。即代示先天之中气。先天中气。本无五名。而名之五者。即由后天之五也。后天之五。亦主众物。居中央。与先天同。故以其名先天之中气。且因天地各五数。其积之差亦五。而生成之中数亦为五。天地之中心亦为五。故五者先后天之中位。亦先后天之中极。五为至中数。由其序言之。命曰一。由其量言之。命曰五。由其位言之。命曰极。由其方言之。命曰中。皆此数也。故五者赅先后天之气数。而独立于其中者。且通先天中气。立后天中极。谓之先天可。谓之后天亦可。以在后天直名曰土。实则土应有三个五。今仅曰中五者。即暗指先天之中气矣。先天中气。本无可名。无定居。无定方。无定形。无定数。而以五名之。以土位之。则以后天为主也。然此中气。先后天同。而举土亦可以代示中气。因在后天五行。皆依于土而后成形。若无土。即无水火木金之质可见。是五行必赖土以成物。亦犹人物必赖中气以为生。其义同也。如河图中五。视为后天之数。则属五行土之生数。若视为先天之气。则属中极之气。故由河图一变为洛书。仅留此中五不移。由河洛一变为八卦。则连此中五亦隐。所谓易无体。即隐此中五。而将土之成数。暗附于四方。与洛书同。此皆示中极之地。为先后天中气所在。而先后天所以变而不离其宗。生化而不失其本者。皆赖有此中五也。故天地之差止五。而大衍与天地之积之差亦五。此五彼五。与先天之中气。后天土之生数。皆二而一也。能通而一之。始能明生化之源。造化之机。天人之道。道器之途。莫不豁然贯通焉。 夫子讲义。特提出此五。以为读者告。其旨至深切矣。先天之气。无形无名。因其动静而后生成五行。故生之数五。成之数五。合为十。犹先天之一也。先天之一分为十。又分为阴阳各半。更由其生成次序。分为生成各半。故生之初为一属阳。其次为二属阴。其次为三为四为五。以奇偶而分属阴阳。皆生之数也。然生者初见之气。必赖成者而后成物。故初成者六属地阴。其次七属阳。其次八九十。亦以奇偶而分阴阳。其次序恰与生数相得。故一与六合。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而其生或成。亦以阴阳各得其一为序。故一六为水。则阳生而阴成之。二七为火。则阴生而阳成之。其下木金亦然。至五与十。又属阳生阴成。则阳占生者多。阴居成者众。以此为后天生化之大则。即必先阳而后阴也。此生成之次序共五。而阴阳不等。其意实为深微。果将此中数提出。而不与四方之数并列。则阴阳始平。土虽为五行之一。且居生成之终。却能独承先天之气。而为后天之根。其兼备五行之数。合阴阳之德者。实有自也。故自五行生成之后。其数已定。其量始明。而其为二气之差。亦恰此五。因其兼备先后天之气。而包含阴阳之德。恒能齐所不齐。足所不足。而在后天之五。等于先天之元气。作阴阳之中枢。物所资生。人所资育。初无限量。故在河洛之象。独以之置于中央。而不与他数并列。且阴逆阳顺之序。他数皆易其次。独中五之次不移。明其为后天之极。即先天之精也。以数量言。属后天者。本有多寡之殊。轻重之别。在先天则无殊无别。以皆一气也。后天之异而必求其同。则亦唯此五是赖。其所差者亦恰是此五数。果欲齐其不齐。足其未足。亦唯以此剂之。此由后天观测者也。苟明乎五行生成。原由二气之有多寡轻重。若其无也。则所生同一物矣。故所生之异。在乎数之不同。而其不同。即所差之五。如以此中五调剂之。固可齐一。此系后天之例。以一阴一阳。而后为道。故河洛之后。变为大衍。其数始齐。若在河图。犹阳少阴多。变为洛书。则阴少阳多。皆不齐。待易大衍。截长补短。而成各半之数。然大衍与河洛所差。亦皆此五数。以其恰合于中数。为阴阳之枢。故少则可加之。多则可减之。以归于齐一。若其他数。则不得加减之也。河图之数。原象也。洛书之数。变象也。大衍之数。例象也。言为后天生化之例。包含天地之数。而得阴阳之平者也。故曰大衍。衍者演也。与古道字[特殊图]近。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由此而演其用。以明生化之例耳。故齐者。人齐之。演者。人演之。以便于推算耳。如历之制闰。与岁月相齐也。且大衍之数虽五十。而用则四十九。此中妙义。亦多未知。盖本于象也。五十之象。虽阴阳各半。而其中一数。为二者共有。亦中数也。故用数止四十九。以阴阳分别数之。则各得二十五。若合数之。则各止二十四又半。故其用祗宜于合。不宜乎分。苟分用时。则当更减去一数。即中数之一。而各得二十四。于是阴阳之数始平均。若一岁之月十二。气候二十四。以合日之行度。而月之三旬。有晦朔望上下弦。亦见月光者。止二十四日。上半月十二日。下半月十二日。为得日照时。余日则无光。是阳之合于阴。亦止二十四。与阳之度数同。虽河图象阴阳之数。共五十五而至大衍之用。仅四十九。及其分用时。则止四十八。此由先天易为后天数之差也。其差者。因欲齐其不齐。足其未足。故恒截长补短。以剂于平。此后天之数。以平为归。而阴必后阳。天必包地。日必先月。女必顺男。此皆后天一阴一阳之道。由河洛变易而来者。河洛之数。则异乎是。天地之数不齐。阴阳之象各异。为其初化。名物未具。数量犹混。不如后天之朗然若定。规然不移者也。故在河图之时。一六同级。二七等观。三八如邻。四九若亲。五十为偶。皆自相得。不多不少。而以成其五行也。若既生成五行。次序已明。数量以定。始得其所差。而辨其数。再因其中数。而求其齐。于后天阴阳之道始明。生化之机乃定。故自河图一变为洛书。再变为大衍。其数同而不同。与自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变易。其例正同。八卦定而后后天之象见。大衍用而后后天之数明。本末始终。各有所纪。通而一之。推而化之。则数不尽数。象不尽象。是在精研其自来。而贯澈其有无耳。至于五行之生成。与夫先天元气之初化。何以如是生成。及天地之数。何以分生与成。是皆造化之阶。为自无入有经历之级。其理微。其义深。初非一二言所可尽。兹就大略言之。夫先天之气。光明纯洁。密致刚健。凝然不动。晶然透澈。本无可名。无可形。乃因含有热情。温气氤氲。光流浑圆。以成其动。动则气摇。光热乃布。布则气分。于是浑圆者渐渐变化。光明者渐渐暗然。此由动而生变。即由一而成两之机也。故无极而太极。直一气之转移。动则有静。阴阳始分。阴为阳化。阳为阴复。二者相施。两仪乃判。其始判也。一阴一阳。犹甚纯简。以旋回之故。交合乃成。故阴阳渐离。其气时接。此则四象之渐成也。其太阳太阴。全然两仪之象。是为水火之生。太者。言其大也。然非纯阴阳也。以各得其多者为名。故水为天生地成。火为地生天成。斯为两仪之后。四象之初。太阴太阳之所象也。继之者则少阳少阴。亦出于两仪。而其所得者少。所成者弱。是为木与金。此木亦天生地成。金亦地生天成。四者既具。生成之气未尽。于是土乃成焉。故土者。生成之末。而备两仪之精。全后天之象。接先天之气。此其生成之序也。然亦非如此简单者。盖气荡无停。精流不见。生机既启。成数斯应。天生于上。地乃应之。地生于下。天乃应之。以两仪初分。力足精强。行走至速。各含生机。均有成德。此生彼成。如电与雷。不差毫黍。其分之为气者十。生成各半。以与阴阳奇偶。相间而合。故水之生于阳也。而阴成之。火之生于阴也。而阳成之。其所应至捷也。然阳者所生必阴。阴者所生必阳。阳者下。而阴者上。阴者热。而阳者凉。皆以动而变。得其反也。故天动生水而流于地。地乃成之。地动生火而炎于天。天乃成之。皆气变自然而合。初无为之序。而自成序也。水火既生。其气已弱。故木为阳之微。金为阴之微。气自至焉。生成既众。强弱皆见。精复其始。德返于初。于是土乃生成。而得气独全。以其值气之复也。土生于天。成于地。与先天初生同。而土质厚德凝。为后天万有之本。其气全。其数中。此五行所独有者。亦万物所同母。故其用周于天地。利于四行。虽在生成之终。却居后天之首。乃位中央而数中极。此其生化之妙。有非人之所能知。而后天生化无穷。莫不本于此土者。其得气固不同也。先天生化之序。至土而止。而后天生化之功。自土而成。是为先后始终之枢。恰当道器上下之纽。其为此世界之所贵者。自过于一切矣。故先后天之生化次序。均不同也。而皆以土为贯通之机。舍土则不独后天之生化不成。即先天之生成。亦无由竟其用。故言后天与先天同异。必自土溯其根源。此天地万物。莫不依土而后生存变化也。五行之气。水本太阴。而根于阳。火本太阳。而根于阴。以所生之属与所成异也。故水火木金。皆阴体阳用。阳体阴用。唯土则兼阴阳体用。以得气全也。气始动为阳生阴。既复则仍返于阳。气之初行。为阴随阳。既定则仍抱于阴。土之生成数。虽有阴阳。而五则备二气。十又五之倍。亦阳之所用。故其体用兼二气。以为后天之母。四气之长。五行虽分。莫不依土而生成变化。是土者直二气之精。五行之本。万物之源也。按之易卦。以艮为土。故曰成始成终。以居先天生成之终。为后天生化之始。在后天卦位。艮与坤对。在连山易序。艮为首位。即洛书之象。二八易位。亦以艮坤相易。以明后天之土。代地之用。为生化之本也。夫艮卦属土。而异于坤之地也。乃能代坤之用。履地之位。其因气之异。德之充也。在先天艮为山象。居西北隅。在后天则移东北。与坤对位。而其原位为干所居。明后天之土。即先天之坤。足与天同功。与地同德。此连山易所以推为首也。后天之艮。当坎震之交。明生化之源。其成万物终始者。即以其能代地而配天也。故艮在后天。非仅山之象。实土之总名也。即以山言。亦对海洋而论。以出海面也。故其代地之德。多见于陆。而其象系大陆也。因地之用。有陆水之别。而土之德。则见于陆。即水亦陆所载所防。而后成其用也。故五行之水。受制于土。而八卦之坎。与艮连居。其义至深切矣。土之在后天。实为一切主。无论何物。莫于因地以为生化。即空中之气。亦附于地面而后殖。其他有形之物无论矣。凡生在天地间者。无能离土以存以变。不独人物之生也。即植物等或无生之物。亦必赖土以存以变。此可以见土之德。为造化之本源所寄。亦即气数之根株所在。故土之数五。实为万数之基。而足通天地之用。为人物之权衡。是五者。等于一。言其用广。而能通一切数也。在河图证之。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在东。四九在西。五十处中。四方之数。均仰中央。而其差皆此五。已可见此中数所寓。即中气所存。又以阴阳顺逆言之。一三七九。由北而西。四二八六。由西反北。两者循环。以相终始。五独居中。以运其枢。不随之移易。十以二五。亦同在中。皆气之妙用。数之妙合也。故阴数皆逆。而十不动。由先天之本序言。则二四六八应为次。今以行之逆。故变四为首。六为终。六者为阴数始终之数。在成数为始。在用数为终。阳始一终九。阴始四终六。展转相合。皆为五。亦即中数所寄。中气所存也。一四同行。至九六相交。莫非五数。以明中气之无不通也。五行之数。固如上述。先天后天各殊。即其方位。亦有此异。当五行之初见于数也。虽有南北东西之分。实则所指属虚空之象。如以中国论。自当北为水。南为火。木居东。金居西。而土在中央。若合天下言之。则有不然。盖赤道南。则反其寒热方位矣。此理原易明。盖所云方位者。为其气之所宜也。今以土为本。土之所在。当以大陆属之。则凡赤道以北。大陆为多。而南则少。故当以北温带为中央。而顺是以次南北焉。若果赤道南之大陆。则正与北反。即宜以南之北。当北之南。而反其五行之位。盖河图五行。本无定方。仅有定位。上火下水。左木右金。若在北温带。则下为北。上为南。若移南温带。则下为南。上为北。此固就所居地而定。不过水与火对。金与木配。乃不易耳。更推言之。水虽居北。而中国北方皆陆。火虽在南。而中国南方多水。东方亦为水居。西方则多高地。是即按之吾国。亦难以物质求之。况水虽属阴。而根于阳。火虽属阳。而根于阴。是寒热亦未尽水火之体用。木在山多。金出水内。东海无森林之地。西陲少金石之丱。则东西以配木金。亦非一定之理。故五方云者。乃就气而言。就先天之气言。与一岁之所合同。初非一一按之实物也。不然。春温秋凉。冬寒夏热。皆气之变耳。物或随之或否。不得以物执其说也。然若谓此言无定。而不信五行之说。则不可。盖五行正同于二气。无地无时不见之。其分别亦至明晰。如水之流下。火之炎上。与春夏之温热。秋冬之凉寒。皆一定不移者。虽至何地何时。仍可验者。故其分别。得气之殊。成象之异。实有至理。毫无可疑。不过学者宜会通其意。勿泥其辞。贯彻其精。勿执其表。则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山川之遥。草木之庶。无不可候其气数。而得其类别也。故言五行。重在其生化之功。而探研生克之理。以求其象数。通乎天道耳。近世科学。渐已近于是理之讨论。果假以时日。读吾中土之书。精以求精。自有会归一途之日。盖五行之说。乃古人探本生化之源。格物致知。穷理尽性。通天地鬼神之道。立人生脩养之方。顺吉凶祸福之常。为日用起居之则。固与科学之义同。初非惝恍无据之谈。迷离莫诘之论。故中国一切文物制度。无不准是而成。人伦纲纪。世道规范。以及医卜之技。言行之箴。政教所成。礼法所制。初无不由是而出。所谓规法是也。如天文之轨度。地理之纪程。各有规矩方圆。以应乎二五气数。故欲深通古时文化。必先自易探索。而易之仿始河洛图书。以准天地之道。明鬼神之德。其精义入神。初非言文所尽。今所论者。尚其大略耳。望世之读者。更由是以深求之。庶乎有通于古。有造于今。而不独中国文化之得传。无负圣人之教矣。又曰天地之间。万物并生。而所凭者。多在地土。则以土为后天生化之母。备五行之气。而为两仪之所合化也。其德全而用宏。居中而运众。虽天之高。星辰之远。日月之明。风雨之降。寒暑之往复。关于天时气候者。若不在地。而莫不自地见其用也。地者万物之中枢。为一切气数之机衡。生变之炉治。而人亦随之生长死没。至于无穷。故后天之土。虽居五行之末。实策生化之源。而其本数则五。故其用亦五。以五应天。则天数成。此十干之为二五也。以五应时。则时令备。此岁序之分为五时也。在地则有五方。在人则有五藏。在行则有五德。在声则有五音。在色则有五色。在味则有五味。凡由天地人物生化之物。接触之事。莫不以五类别之。则以气之所成。数之所至。莫不本于土。而同为五行之象也。五行云者。言气之运行无息。而有度也。故五行之位定。而方无定。言五者气自消长。不居一方。而其本位则不易也。如水流下。火炎上。其不变也。若以其所在言。则无定。如水可居山之高原。火可入地之洞穴。其所异者。水不能炎上。火不能流下。以非其性也。故五方之地。恒随土而定。初非必南火而北水也。且方位者。本天空而言。以皆气也。不可以形论。故天空之气。流行不息。而五行随之。如人身之气也。人身虽以五藏配五行。心居上而肾居下。肝居左而肺居右。脾在中央。一如河图之位。但考其实非定也。盖所配者气之流行。用之主管。非谓物质之偏处一方。不相涉也。故一身之中。气血周流。无处不至。则五藏之气。循环全体。无部不连。故曰五行。而不曰五物。正以其运行不定方。非物之可拟也。其岁时声色等。虽分五类。恒有兼体。气之所至。体用见焉。故五行之名。亦大略耳。按之佛经。则为四大。地水火风。分属一体。其象同于易之四正。而地当土。风当木。合之水火。似少金位。然风亦作气解。与干金同德。且佛以金刚为佛体。而西方为佛土。是其以金为至坚至净。非色非空。正与纯阳之干同象。则四大之外。仍有金也。合之中国河图之象。易卦之位。小异大同。此可以广五行之解。而证五位之说也。盖佛生印度。未闻中国之学。而言若是。足见五行之分类。实造化自然生成。非古人为之名也。故五行之说。通于一切。而其德用。尤推于无穷也。要知五行之分。固在气之分合。生化之原质。而其用则在于生制之性。以后天生化。非二气之合。不能成其生。非二气之变。不能成其化。五行之性。有生有制。而后见其功用。故水遇土则塞。遇火则克。遇金则悦。遇木则竭。金火土木亦然。各有所生。有所制。则各有所爱。有所畏。于是展转推衍。以尽其性。而成其德。于是万物以生以育。以化以灭。循环往复。莫可究诘。于是造化之功见。而世界以立。为盛衰因果。繁枯消息。以竟二气分合之用。而达天地生成之德。皆由此生制而来者也。故其气往来不息。其数乘除不尽。其为万物禀受之本。生死之机。祸福吉凶之源。妖祥顺逆之则。无巨细远近多少美丑之伦类。必皆缘此以为例。无贤愚老幼动静之性情。必皆因此以为范。故天地以之成度。人物以之成纪。世界以之成用。宇宙以之成法。神鬼以之成德。形气以之成行。上下今古。精粗巨细。咸在其生制之中。而后数命以成。气象以明。智者察之。以为通道。愚者顺之。以为安生。圣人着其象于卦。示其用为易。以立为教。而诒天下后世。是易之所述。本于河图。而其所拟。莫外于五行生制之例。此凡习易者所当先知也。盖易之卦。虽始为八。终为六十四。而其本。则两仪也。五行也。及其分合与生制也。故卦有性。不外阴阳。卦有德。不外水火木金土。卦有用。不外五行生制。二气分合。以此卦象全演自河图者。而卦纳甲纳音纳辰各例。尤为推五行生制。而尽其用。本二气消长。而竟其功。至详且明也。此习易必先习河洛图。而明卦必先明纳甲纳辰纳音者。良有以也。五行生克之理。由于气之分合。气有消长。则用有生杀。以后天万物并生。必有所制。否则独亢。反生为害。故有制使之不亢。而后成其生化。如水得土。则无泛溢之害。火得水。则无焚燎之灾。而后水火之用见。利多而害少。故物得其益。此造化之妙用。亦本气自然者也。河图之象。以相生者相接。相克者相对。而明其承制之义。知其对偶。非仇则爱。盖相当不让则仇。相得有合则爱。即以刚柔为辨也。刚遇刚则仇。柔遇刚则爱。故其承制。皆以相克而成其用。如水与火。木与金。皆得其所制为助。以其克之。所以助之。虽抑其势。实成其道。故相对若仇。而相得为婚。其成生化。全在于此。故五行之运用。必合其生克之情而后见。河图如是。卦象亦然。八卦之位。亦以对偶承制而尽其用。甲子亦如是。故子午卯酉。分合水火木金之位。而甲丙庚壬四刚亦如之。皆以相接相对。各成生克之用者也。五行之名固有定。其气仍时通。故其用时相为助。而其生成之数。亦恒以为用。如内经等书。以数纪用是也。在水火木金。多取地数。土则取天数。亦以其独异也。土之生数五。成数为二五。生数实赅成数。而五又中数。故独取之以用其用。其旨实深矣。

 

太极图一{图表四}

太极图二

孔子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图{图表五}

 

宣圣讲义

易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言易卦所自始也。易卦有八。而本于四象之分。四象者。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也。阴阳太少。虽有四象。而本于两仪之化。两仪者。阴阳也。阴阳虽有两仪。而本于太极之所生。太极者。至极也。言天地万物莫不有始。始于太极。由下而溯其源。至斯已极。故曰太极。言无极也。太极之始。阴阳未分。两仪未生。纯然一气。精神光明。为无始之始。无生之生。真体圆灵。气周道凝。德至玄玄。神至冥冥。光合息醇。悠然至清。不可物拟。不可言名。名之太极。立生之根。此太极之象。为自无之有。太初之母。万有之宗。一气之原也。故曰太极。言其至极。无可上进。无可分移。而不得以名称。以象类者也。夫天地万物。同斯气也。同斯生也。同斯运行不息也。同斯有守有立也。而皆自太极始。以太极能生也。有始也。运行不息也。守中立极不二也。故为天地万物之母。气数之祖。生成变化之大本也。言其远不可知。言其可知。则太极而已。言其外不可名。言其可名。亦太极而已。天地尚自太极生成。况其下者乎。故欲穷生化之源。气数之根。必自太极始。太极者固万有之宗。而言易必以太极启其端也。易之始也。伏羲之一画。即太极也。为体一。为气纯。无数之可纪。无象之可象。而纪之以一。象之以一。言数之始。象之初也。故易之卦象。即自一始。盖示太极者也。太极之为象。虽仅此一画。其气虽纯。而有动静之用。其精虽凝。而有生化之功。其初虽一。而其既动则有所生。既生则有所变。故一之动也而二生。静也而一复。一者为阳。二者为阴。两仪乃生焉。两仪者太极之初变也。太极以气之动静。精之生化。动者自生。静者自化。生者为阴。化者为阳。阴阳既分。其气斯变。前之一者。变而二矣。前之太极者。变而两仪矣。故易自太极生两仪。然两仪虽生自太极。非如后来之生化有父母也。乃自至极之元气动荡而生。因其有动则有静。动静异也。异则有别。而后生化见也。虽生化而仍由一气之变。非生自二气也。虽化而成两仪之名。其始仍为一体也。故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言两仪之生。生自一气。而两仪未生之前。固浑然一太极也。是生云者。言自是始生也。明示两仪之生。为生化之初始。而太极之变为两仪。实生化之初见其用。以溯天地生成之本。人物化育之源也。故曰是生。凡古文是字。有自此作始之义。且言其本能也。世界生物。莫不自阴阳之和生化。唯两仪始生。则太极之一气所化。由其有动静。动静亦阴阳也。不过一气之动静。而成两体之阴阳。老氏所谓一生二者。即指此也。夫太极之初固浑然元气。无形无质。无色无象者也。然以其元气。有其光焉。光生热。热生动。动则有生。光者元气之体。热与动者。元气之用。生者用之见也。元者仁也。仁之德。以生为用。故元气以生化为本。动而有生。生而阴阳出。此元气自然之德。流行不息。而后阴阳之象。往复无穷。一生永生。一化众化。而天地以成。人物以育。生之化之。日益以盛。固元气之德所见。亦造化之功所征者也。故太极者。主生化之枢。为天地万物之母而溯世界之初始。则固来自浑然之一气也。是曰气化。气化作始。形化继之。既有阴阳。则生化者自一气之和合而后成。故有两仪。乃生四象。有四象。乃生八卦。即犹河图自二气而生五行。洛书自五行而变九宫。老氏所谓二生三。三生万物者是也。阴者承阳。阳者包阴。二气环行。乃见生成。此亦气之自然。数之自合者也。故易之卦象。自[阳爻图]之象。生[阳爻图][阴爻图]之两仪。更生[四象图共四]之四象。再由是推之而生[八卦图共八]之八卦焉。皆气数自然化合而生成者。而其自出则太极也。即一也。图而象之。则为[特殊图]。此示浑然之气也。以其既具动静也。则为[特殊图]。示已生两仪也。世传之图。有未尽合。应以此二图为则。一图则太极之象。纯净光明。二图则动静生阴阳之象。黑白环抱。如是可见太极之体。及所生两仪之象也。夫易象者。言天地既生之后者也。故取象自太极以下。而八卦也。六十四卦也。三百八十四爻也。皆两仪四象既生之后之事物也。重在既变之象。故名曰易。易变易也。而易有太极一语。即明示所自始也。易字不必指书名。当以卦象变易之义释之。有字不可属于易经解。当以自无入有之义释之。盖言易之言变易也。必自其变所始考之。言变者必征于有物之初。而始有者。即变之始见也。则太极者。即万有之始。亦万变之宗。故言变易。而明变化之源。言自无之有。而明有物之始。自当溯太极而为全易之根本。则易有太极一语。其意义至深切着明也已。若视为易经有太极。则不合矣。太极非物也。言易虽自伏羲。而太极之有象。则天地之先也。故太极不得视为易所有无者也。要知太极之象。传之久矣。伏羲时画之为一。无此图也。后圣渐由伏羲之一。演之为圆圈。以示其体。又有由圆圈之象。演之为[特殊图]。以明其用。即[特殊图]字所自出也。后更演之为黑白交互之象。以明两仪既生。二气之周流不尽。而以证天地生化之序。乃合易象八卦之图。此今世所传之太极图也。图之为象。在明其体用。黑白之图。有用遗体。尚非全也。必先有浑圆明澈之图。以象其本来元气。合以黑白交环之图。以象其动静生阴阳。于是体用皆全。变化自见。如易之卦象。自一生[阳爻图][阴爻图]。自[阳爻图][阴爻图]生四象八卦。皆有序也。若不循序观之。则不知八卦所自来。又何以明卦象之体用与变乎。故一者太极也。[阳爻图][阴爻图]者两仪也。八卦皆自是生化者也。古人言文尚简。况当画卦之时。尚无文字。所有之象。仅八卦与六十四卦。虽有太极之象。而未有图。又未以列于卦象前后。不过口授之后人。知其有所始耳。迨文王之后。诸圣人之言。皆笔之书。不独易之象义。有其文言释之。即河洛太极之图象。亦有传序以解之。此系传中有易有太极之语也。盖恐后人不知易卦所自始。而忘其本。故特述先圣之言。而系辞以传之耳。系传者。谓系于辞以为传授。以易象之未备。恐先人口传不垂久远。故系之辞。为之传。言犹系之于易。使毋遗耳。天地之前一气所凝。固无物也。天地既判。万物续生。仍气之所周流。故盈天地者。物也。运天地者。气也。气化而物生。气化自太极始。太极者。气之主宰。其化生之序。则见河洛二图。阴阳并行。生化无垠。曰阴阳者以太极气化之次序也。太极之初。元气纯阳。不可分阴阳也。元气胚动。乃生阴焉。动则阴生。静则阳复。气因动化。生以动成。故太极初生为阴气。而其后动静往复。二气始分。此阴在阳先之义。非有所轻重也。至其既化。二者并行。阳主阴从。刚先柔后。则阴统于阳。天包乎地。此有生之序。不可乱也。故太极之后。河洛之象乃见。天地为两仪之大者。天生则地成。地生则天成。天地合精。生成乃见。非如太极之气化也。故两仪分合。五行以出。五行往来。九宫以分。五行九宫。即易之四象八卦也。故卦有气。有数。有位。有时。有其名类。有其变化。皆由气之所至。生化自然之序。然生化虽众。不得离于阴阳。以气化之后。必因阴阳之化合而后生也。天地絪缊。万物化生。此造化之序可纪者也。自太极以一气而分为两仪。其德在生。德流气薄。生生不已。太极为有生之祖。两仪为有生父母。皆气之自至也。气之自至。是谓之道。以其循环往来不相害。消长盈虚不相乱。而以成其德也。唯道有德。道不可见。其德显焉。两仪之德在生。即其道之见也。道以成其生为先。人之成道者。长生而生物。此即顺道致德之士也。故道出于太极。见于两仪。成于仁。全于性。唯性合乎道也。人生之性。受于中气。亦太极之元气。生而有之。全性则全生。成仁则成性。生全仁成。纯乎道也。故归于太极。复于真境。是谓得道。故曰道者返本复始者也。本始者太极也。返而复之。纯乎元气之体矣。是故易之言教也。以道为本。圣人立卦象。将以明道也。道之始乎太极。运行于二气。调和于五行。以应万物万事。而成其德。以守中立极。而全其性。虽依象以稽数。而判其吉凶。依数以言命。而明其顺逆。而莫非指人以道。俾克全生以返本复始也。故易之言为道言也。易之象。原始要终。为教人各正性命也。故必推原道之所自。人生之源。气之所运。数之所合。以定其所宜。而为人立其则。以辨其所至。而示人所有脩。必以天道为之准绳。人道为之纲纪。尽人以合于天。致力脩养。以全生适性。立德成道。此易有太极一节之大旨也。夫太极固示人以象矣。浑圆无名。虚然光明。凝然周流。悠然长存。气行不息。德征广生。数纪太一。道在用中。固已纯精至神。为天地先。周环太和。为万物宗。其所象者。道之体用。而人之所见者。德之玄玄。仁智随所识而得。生成随所遇而合。无大无小。莫能外内。况参以河洛之图。证以乾坤之卦。大哉至矣。其义有不可尽矣。故易之象始于斯也。且易之言易。以不易明易。易明不易。溯始迄终。则天地推于无尽。返本复始。则万有归于一原。太极主其始矣。而终亦尽于是。盖以不易之元气。而主变易之阴阳。生生不穷。而真体常存。行行不息。而中极永在。此所以为道之象也。天地尚自此出。而师其用。况其下者乎。故物物有极。事事有中。中极之德。即性命之所见。此中和之功并覆载。而仁智之德同天地也。易传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可以明太极之道矣。夫易自太极立其极。而以乾坤代名其两仪。万物皆自阴阳生。故全易卦爻。皆自乾坤出。乾坤者。天地也。父母也。其德则刚柔也。仁义也。其功则生成也。覆载也。何莫非阴阳之道所见耶。欲明道而知太极。必自易始。易固演太极而赅河洛象者也。

 

宗主附注

此文讲太极要义。以举其大者言之耳。太极图象。秦后儒者失传。唯道家存之。至宋时传于周濂溪氏。而后儒者亦得有之。时以门户之见。沿习之深。訿毁者大有人在。徒以易传有易有太极一语。无能根本推翻之也。然周所传。虽名太极图。实则太极已生两仪之象。非太极之体也。后人有演为一圈者。有为黑白相互。中藏一小圆圈者。取意固善。然尚非全体。以太极之初本无极。由无入有。必有其象。如河图之与洛书。由二五变为九宫。其图不能混为一也。必先示太极之体。浑然元气之时。再示其动静之用。阴阳生化之象。方可由图见天地生成之序。阴阳未判之先也。故 夫子命作二图以象之。一圆圈浑然明净。此其体也。一黑白交互。二气流行。此其用也。体用既全。始终在目。自易探造化究竟。而明晓由无入有之景象也。夫太极气之所化。全为自然生化之物。因其气之有动静。而后阴阳分。初则一气而已。二气既判。生物无穷。而此太极之象。仍如故也。盖前者先天之气。后者后天之体。后天之生化。即后者之所主。而先天之气。仍存其中也。习道者由后天阴阳之体。渐复于先天元气之时。当依此图证之。苟在生时。百体俱用。情识未除。不能逃于阴阳往复之道。即在生灭轮回之中。是后图二气互为消长之象。若果屏除物好。绝制情识。充其性灵。致于中和。则由后天返于先天。即前图浑然光明之象。所谓返本复始。原始要终之道。皆在此二图中验之。其义固重在明道者也。 夫子此文。抉易教之微。指脩道之要。非仅释易有太极之文义已也。读者当三复焉。夫子前讲易本河洛图象。不止言取其象而制为易之卦象也。实则取其象。以立脩道之教耳。盖道字本无名之名。脩道更难以言文明其方。必因图象而指示之。乃得悟其本原。及其归着处。而图象则自河洛始。河洛图象。以变者示人不变。不变者示人变。一静一动而阴阳生。一顺一逆而生成见。皆本道以明道。明之即以教之脩之也。故观河洛图象。重在动静之间。顺逆之序。更重在以天道立人道。以人道顺天道。天人之相成者道。圣人之立教者亦道。道无二用。用之于身则成己。用之于人物。则成人成物。皆一以贯之。皆自河洛图象始终之也。故脩道之教。不外于河洛之图。而圣人之道。不殊于天地之数。由其浅言之。则为人之事。由其深言之。则成道之功。易传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此语已尽河洛之义。一部易经如是。六经亦如是。除是外。更无他语足以尽之也。故道无大小。无远近。人自见之。若推而言之。妄者谓之妄。愚者谓之愚。人自妄愚。何咎乎图象也。中国言道。以性理代之。此宋人言也。实则道字不止性理。凡天地之物。无不在道中生成往来。无一事不有道在。盖天下物物事事。无不在气中行运。而自然生成往来者也。此气之名曰阴阳。气之用即道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天下物物事事不离阴阳。故不离道。非止性理名为道也。气之所行。不独生物。即木石之类。无知无情者。皆有其气。皆在道中也。如一室中。或桌几。或书画。或玩好之物。皆在自然中位置。或主或客。或畜类。或虫蚁。出入住息。皆在自然中游走去住。皆有其道也。因天地成于此一阴一阳之道。则自天地以下。无大细。皆不得离道以生成往来。故道者气之道。犹车之轨也。有车必有轨。有气必有道。同此气。即同此道。太极者。气之所始。道之所自。言道而不溯太极。譬如行路而忘所自至地。徘徊歧路而已。故言道必先明太极之用。既明太极。则性理在其中矣。所谓知其原。则流易测。得其本。则枝叶易探。此言道者所当知也。儒者言道莫先于易。易自太极出。则欲习道者。可不先求之太极哉。又曰阴阳动静原相根。而动为阳则阴生焉。静为阴则阳复焉。初无一刻之停。祇见消长之气。故动则阳生阴。静则阴生阳。如人坐功。以动属阳。而情见即生阴。返于静。则性见而阳复。二者斯须之间。往复之运。非了然二事也。果动矣。必由阳生阴。静矣。必仍返于阳。此理自然而然者。以含有往复消息之义。足以明太极之气无一时停住。阴阳来去。有相根之妙。即天地间二者之相应。正如是也。以阳为主。则阴从之。以阴为母。则阳生焉。非截断可比。如静坐至极。神气活泼。灵光周回。即动也。然非动之动。乃静生动也。故曰阳复。太极之成两仪。即由此动。而分为阴阳。若未动。固无二名。动则阴生。即此义也。凡易理皆象气之流行者。若以不动者拟之。则失易义矣。易者。变易也。变易者即流行无住之义。阴阳互抱。初无可截为二者。详细体会之自明。

 

述圣讲义

太极图者。自易象溯而上之。乃示其初之象也。天地之生也。依是象以生成。更依是气之推行变化。以生成万物。其始则简。其继则繁。其本则合。其用则分。而实有定序与方位。有数量与名类。非无纪无序者也。盖天地出于太极。其象固大。大则难考。人物生于天地。其形已小。小则易征。征其小。自得其大。以其生也同。而气之行也一。不以大小有殊也。故言天者。必先求之人。言大者。必先求之小。物物有一太极。苟求之则自见。不疑为无征也。凡有生之物。皆同此气行而化。皆同此太极之象者也。太极者。至极也。古文太字同大。大者无与比拟。言独有而绝无。不可复加也。故有大一。大初。大素。诸名。皆示其独有无复加者。太极亦然。以至境不可复进。曰极。而极之不可复加。曰大极。盖自是以上。无可拟也。故凡物自大极始。然大极者。不可作上下看。或左右看。以端为极也。祗宜作中心讲。盖极必有所立。必有其位。其处必至中也。若无所立。不得谓之极。以无定也。无其位。不得谓之极。无所守也。非至中。不得谓之极。不可久也。唯有所立。则定于一而不二。唯有其位。则守于常而不失。唯其至中。则久于运用而无所穷。故名之极。犹北辰之为北极也。天之极定于北辰。地之极定于南北极。而世界之极。则定于太极也。以其至极。无复与比故也。何以为至极无比。则以其所立虽定而无定。虽有位而无常位。虽至中而无常中。不似北辰之天极。南北端之地极也。夫既曰极。而曰无常。岂非异于极之为极乎。曰非无常也。言无常而有常耳。以随所在而立。所至而位。所行而至中也。故曰无极之极。曰太极焉。夫有之与无。同出异途。上之与下。同名异方。神之与形。同生异类。道之与器。同用异势。故天地既判。人物斯生。形神所分。阴阳乃别。此太极之为至极。恰介乎两者之中也。由此以上。皆属于无者。上者。神者。道者。由此以下。则属于有者。下者。形者。器者。两者之中。乃为极。而太极乃居之。故曰至中。而有位。有所立也。然有既名。无未尝无。下既分。上未尝隐。形既生。神未尝少。器既成。道未尝亡。则两者宛转生化。迁变相随。未尝一日异。而极之为极。亦未尝一时失其中与其位也。而亦未尝执其中与位。执则失之。故有常而无常。故曰物物有太极。取喻于小。足知其大。取譬于近。足证其远。故太极者。极而非极。异乎物之两端。天地之极也。果明乎此。可与言太极矣。夫太极之象。示天地之生成。生化之循环。阴阳二气之递嬗。万物之生成变化。自无入有。自始至终。盖无不包在象中也。故易之卦象。肇始于太极。而推溯万有之源。亦唯太极。言物必始于有。言生成变化。必本于气之动静。太极为初有。而具动静者也。故推而上之极于是。推而下之始于是。推而内之立于是。推而外之本于是。以是为宗。而后可以推及其他。以是为始。而后可以推至无尽。以天地之气。通行而无所滞。故其为象也圆。为物也周流不穷。为用也无息不二。而太极为之极。以定其位。守其中。以御无尽。而行无穷。故天地不离其度。万物不乖其序。而易之卦象。遂本是以立以成以用。始终于易。以尽其变化。而后天地之道以见。人物之数以明。鬼神之德以知。而后有形者适其生成。有气者通其变化。合阴阳而归于太和。汇万类而统于太一。同万行而期于至中。以言乎道。则道至矣。以言乎物。则理备矣。以言乎事。则情见矣。以言乎天下。无不咸宜。而行之无不得。守之无所失。是以为教之本。易之源。固非圣人莫之能知。亦非圣人莫之能言者矣。 夫子于中庸述其义。曰时中。于大学述其境。曰至善。曰无所不用其极。此极字与太极同一义。盖有物必有则。有则必有极。太极为一切之极。凡在有者。皆有极。而凡有用者。皆必用此极。此即中庸时中之义也。简名之曰道。故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太极即自阴阳成。人生受命于天。而有性。性亦合于太极也。故曰成之者性。性成于善。太极之行。至善也。故曰继之者善。此太极者统一切事物而言之者也。非仅以一物名之。凡有名者。皆合于太极。不问其为物。为事。为道。为器。为形。为神也。苟可言者。必自太极始。有行有守者。必依太极以行以守之也。盖太极之为道也。道之为一阴一阳也。无能外阴阳以生成。故无能离道。亦无不合于太极也。虽然。太极固自生成者。人之在生成中。而不克明太极之道。则为忘生之本。圣人乃以教教之。使明其生。而易之义于是见也。故易之溯太极。为制卦也。为以卦寓其教也。卦之所象。事事物物。皆道之所在。亦太极之所运行。无他物也。二气之消长盈虚。以成天地间之生成变化。而易象之以示人耳。是易之教。尽在太极中。天地万物原在太极中。故易不得外之以为教。人之求易之明。而不从太极始。将何以见易哉。故传曰。易有太极。其一语也。郑重之矣。伏羲八卦所自始。固溯源太极。而合乎河洛二图者也。河图以天地合化。生成五行。已分四方。即四象也。洛书以五行生变。而为九宫。四方之外。加为四隅。遂分列八方。即八卦之象也。中五者。太极本位。九宫名太乙本宫。太乙虽在中央。而以时行临于八宫。故九宫皆有太乙至临之时。而八方皆受太乙之气。八卦之象亦然。由四象而分为八卦。虚其中以位太极。太极虽无象。其位固在。而其气运行于八卦。则八卦皆太极之象。分则为八卦。合则一太极。此天地自然之象数也。太极何以无象。则以易之重在变而推其用。故隐其体。以体为先天。非如后天之有形也。太极之为太极。言其气之如是行。生化之如是成。不可以物拟之。故不象之也。然太极之气。无时不在。所行之道。无地不至。其所生化者。自物见之。故列八卦。即有太极。太极自存八卦之中。见八卦即见太极。犹道不可见。而以德见之。神不可名。而以形名之。先天者。丽于后天。道者存于器。得其一。则知其二。不待别求之也。故八卦之位虚太极。而八卦之用。皆太极之用也。以太极有名无位。有位无象。故易有用无体。非无体也。见用即知体。体在用中也。传所谓神无方易无体者。即此义也。神者。指太乙之神。无方。无定方也。言太乙虽居中宫。而周行八方无定也。易无体。则太极之不显其象。而其用存于八卦。不独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有所用。皆太极之用也。用见而体藏。故曰无体。后人不明此义。遂不解无体之谓何也。夫天地之大。为神者一。为形者万。为体者一。为用者万。故有上下道器之殊。太极体道而用神。为名可名。而物不可拟。合之则一。分之则万。皆此太极也。如合天地。一太极也。而天地间万物皆有太极在。道。一太极也。而天下万事皆有太极在。太极不可得而象者。恐象之而人疑为物也。故虽有太极之图。祇可视为虚拟之象。不得认为一物也。不得为物。而物皆有之。故易卦不列太极。而全易卦爻皆存之。伏羲一画开天。岂非以一拟太极哉。则凡卦爻。莫非自此一来。固莫非太极之象。何事再象之乎。通者达之。执者昧之。观八卦之象。固无在而非太极。视人之能见得否耳。

 

宏教附注

此文释太极之象。明透极矣。太极之象。重在一阴一阳之周流无尽。非象物也。物物皆如是。非象事也。事事皆如是。此天地自然之象。无大小一也。故八卦不列太极。而太极自在卦中也。人能明此。则明神之为神。道之为道。而造化之妙。气数之奇。无不在指掌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