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上经第十册):贲、剥、复、无妄

 

贲卦离下艮上

 

宣圣讲义

贲卦为艮离合。上艮下离。亦三阴三阳卦。而与噬嗑为正反。则以三四两爻之异也。噬嗑阳在上。贲则在下。噬嗑为六三九四。贲则为九三六四。是噬嗑有类未济。而贲类既济也。以上下卦言。噬嗑上离下震。为上阴下阳。贲上艮下离。为上阳下阴。是噬嗑有似于泰。而贲似否也。阳在上为逆。阴在上为顺。阳升阴降。顺则相交。逆则相背。不过卦之阳者爻多阴。卦之阴者爻多阳。若从爻论。则噬嗑为逆。而贲却顺。此用二卦者。所当分别也。噬嗑以两阳爻居上下位。贲亦如之。此其同也。而噬嗑以颐中有物。象人之食物。贲则不因颐成用。而有取于外阳内阴。犹物之有饰也。故曰贲饰也。饰者必有文。文者必有色。是贲之用。因文以为观。色以为美也。然传曰。贲无色也。既曰有色。何又谓之无色。此读易者所宜深思也。贲原重色。而非本来有色。因无色而后求色。是体无而用有也。绘事后素。唯其无色。乃能以色称。若有色者。更傅以色。将斑烂驳杂。不复可观。则安用饰为。故饰之所贵。以有其洁质也。宝玉之琢。美绢之绣。皆以其本质之净。而后加以文采。愈成其美也。此贲之称无色者。一义也。物之美者。必其壮盛之时。德之华者。必其充实之日。诚于中。而后形于外。有文者。必先具其质。有用者必先养其体。本末之相资也。始终之相得也。贲以无色而以色称。正以有本有始。不与浮华滥美者同。其本既立。其中既充。光大之。发扬之。则道无可量。德有不尽。而返其本始。归于平淡。则用有不罄。化可无穷。是天地生育之功。不为而自致。日月光明之力。不虑而自成。故贲之以饰见。而其究。仍至于不饰。则色即无色。文即无文。佛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贲之称无色者二义也。贲以山下有火为象。山高而火明。高明之象也。山出地面。为众所瞻。而百物生焉。货财藏焉。此富有之象也。离为日为火。以在山下。则释火为宜。而有落日之象。皆有明烛万物之义。物富而得明。有天下文明之象。故周易之序。以继噬嗑之后。盖噬嗑得食而有黄金。遇合而建事功。因生养之宜。而获安居乐业之福。其已富足可知。既富足矣。则宜继之以教。正之以礼。礼教者人之文明也。人民安生乐业。逸居适意。不有礼教。犹衣锦宵行。食肉草地。虽口体之快。而非心志之所求。且人欲无厌。物好难足。彊弱之不一。贫富之难齐。则争讼以兴。纠纷必甚。在噬嗑即有用狱之务。可见防微杜渐之道。实不可更缓。则虽刑法足以镇于一时。而风俗必别求化于万世。用狱之道。将不可久恃。则礼教之兴。实事所必然。是噬嗑所需之刑狱。至贲已更为礼教。礼教之盛。天下文明。则富者得安。贫者得生。上有其养。下爱其身。衣美食甘。济济循循。日作夜息。孜孜勤勤。远迩咸化。疏者以亲。揖让有节。戾者以醇。邪就于正。贪就于贞。恣就于饬。暴就于仁。则天下同化于善。而人文与日月共明矣。此贲之大用。弃刑狱而重政令。敦礼教而成文明。因天地之和。而敷四时之春。本艮止之道。而推离火之光明。则贲之因象致用者也。象以成道。用以成德。德至道凝。而后见其文饰。诚中形外。而复归于无色。大哉贲乎。天道之所行。人道之所明。万物始终。生成无垠。刚柔交通。华实相因。斯本末之事。圣人化育之成也。唯天泽履足以媲之矣。贲卦之为用。恰与噬嗑相反相成。以其数同也。数同则力等。故其用有相类。而贲与噬嗑之异。则在中爻二位。中为人爻。而在全卦之中。介于上下之会。本天亲上。本地亲下。贲以阳在下。与噬嗑相反。故其象有若敌对。噬嗑之大用。在内虚而求给于外。乃有食与合二义。贲之大用。在内充而有加于外。乃有文饰与质素二义。所差者祇在一爻间。内阴外阳。则为噬嗑。内阳外阴。则为贲。阳道实。阴道虚。实则善施。虚则善受。善施者。志于外而好誉。善受者。志于内而好取。取莫先食。誉必有文。此二卦之志各不同也。阳者近天而易升。阴者近地而易降。升者终降。降者终升。合则为和。分则乖离。二卦虽相反。而其情有相需也。其故何在。则由于离之一卦。噬嗑以离在上。而与震合。贲以离在下。而与艮合。艮震虽殊。离未易也。在下则有火象。在上则如日星。火以热称。日以光着。虽相类而实有差。不过既属一卦。其德必同。虽因上下之分。其致用有殊。而以五行之数。其运行终不二也。故噬嗑与贲。因有离之同。其卒仍相需以相成也。离为中女。震为长男。艮为少男。长少虽殊。为男则一。故皆与离得。而以竟其用焉。长男在下。有生成之德。少男在上。有依恋之情。此噬嗑之用重在内。而贲之用重在外。在内者。为畜积之待取于人物。在外者。如布施之颁发于己心。故噬嗑志在利。而贲志在名。噬嗑贵有合。而贲贵能诚。有合则易得。能诚则易明。此二者实本末之事。人己之道。不独相成相需。且势必与成。理必与需也。故周易次为先后焉。贲以离在艮下。离明而艮止。明则光辉外见。止则静定内存。是上下内外相应也。明者先诚。即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也。止者先知。即知止而后有定之义也。二者合言之。即大学全体工夫。中庸全部旨趣。大学先于明明德。即自明也。终于止至善。即知止也。中庸诚明之道。中和之德。即由内以达外也。仁智之行。礼乐之功。即由外以返内也。贲以内能诚明。则德可及于天下。外能止定。则道可归于本始。内外本末。一以贯之。此圣人成德达道之所见。圣人本乎天性。发乎人情。征于鬼神。昭于日月。通于时序。化于万物。以立人道。而启人文。故师贲之象。以推其用。而以天文人文。树其政治。广其礼教。政治清。则天下安宁。礼教明。则天下和乐。此贲之文饰。非徒炫其外观。则必澄思静虑。以返于己身。守贞履亨。以应于万物。然后有仪可象。有威可畏。而威仪非故致之者。君子不以威仪自尊。故外观虽盛。而内体无加。表貌虽华。而本末不减。是以饰犹无饰。文犹无文。色犹无色。则贲之用自不用而见其用。德自不德而名其德。何哉。中诚者。无所待于外。内充者。无所移于物。人徒见其饰。不知君子之未尝饰也。人徒觉其文。不知君子之未尝文也。为于无为。行所无事。如日月之明。而不自以为明。如山川之大。而不自以为大。此贲之为贲。实以质胜也。圣人虑人情之好浮夸。慕声色。喜华美。尚虚伪。而自忘其本来。故因贲以示教焉。贲以饰用。而不重在饰。以文显。而不尚其文。且更明揭无色之辞。昭著止定之义。复以饰尽则剥之道。示天道兴衰荣瘁之为因果。其旨甚微。其意甚切。非徒释一卦之象已也。夫贲吉卦也。而非吉。则视用之者之如何耳。知贲之有本。而不误于用。则成其美誉。慕贲之可夸。而徒恣其情。则损其性真。此智者之所怀。而愚者之所务也。观于贲之前后。则可知圣人有戒于文饰。察于贲之象辞。则可知圣人善用于文饰。文饰非不可为。而不可求。非不可得。而不可贪。以文饰终为外物。于我何加。天性原无色也。由云霞之耀采。知色之所自来。由花叶之多华。知色之所终结。则可以解圣人用贲之道。而不遽易为剥也欤。贲卦之名。取贲饰之义。字从贝。古时贵重之物。恒以为饰。有类于玉。玉纯而贝杂。以其有文也。贝为饰。多藉其文以为美观。萋斐而有辉光。华丽而能坚洁。故为人所尚。字上之卉。花之文。如其形。交互成象。故花亦名卉。草类之有美色者。称曰花卉。色以采成。粉也朱也。花色之最着。交而成文。故卉字以一与|交。更互交而成象。明其色之杂也。卉与贝合而为贲。犹本是义。色美而文。质贵以洁。故比于饰。而见其以外观为尚也。然贲尚有他义。如贲出。则自下涌上。如贲临。则自上加下。贲出者。犹泉之涌于地中。其势急。其气盛。如物之茁于地面。其状骤。其生勃。有不可遏止之势。有戛然脱去之状。故贲为勇。以其能高于大众也。贲临者。其义亦近是。唯一自下出。一自上下。而临为庄严。为威仪。有其象以资观瞻。有其物以壮视听。其行曰至。其止曰临。为其德肃而用大。道尊而志高也。故贲为大。有孚于临卦之义。此贲饰之外。尚宜通及此二义。以尽其用。盖贲虽以文称。而文有自己出者。有自外加者。自己出者。如火之光。有耀于物。自外加者。如日之照。有辉于身。即一由下而上。或由内而外。一由上而下。或由外而内也。卦合二者。统称曰贲。而卦象亦因而分别其所观焉。如艮下合离。火在山下。则自下而上照也。如阳居上爻。下逮于诸爻。有类观卦。日在天空。则自上而下照也。由前言之。则为主观。由后言之。则为客观。观而后知其文。是主客不同。观则一也。而用亦因之分。内外人己焉。饰虽无异。人己内外则殊也。故其辞皆含二义。其用即有殊途。此读者所宜审也。贲之继噬嗑卦而明其用。正以噬嗑之后。天道递嬗。人情变迁。必至于是。而贲乃见其用。如人之有食者。必求其食之美。有衣者。必求其衣之华。有财者。必求其用之便。有产者。必求其积之丰。此情也。天道亦如之。有春之暖。必有夏之暑。有秋之凉。必有冬之寒。有生之芽。必见其华。有花之荣。必见其实。此道也。人情天道。相须为用。则噬嗑与贲。相反相成。亦理之自然。数之自至。如噬嗑以食合为用。而且得黄金以快其志。因亨利以遂其心。则至是必更求其所快所遂。则文饰之美。华丽之观。不期而启其思。肆其欲。则贲者。因富以成礼。因合以为功。礼。文饰之具也。君子以礼文饰其表。为防其恣于情欲。逞于嗜好。而反害之也。故礼者。圣人将以文饰天下。而使斯民皆乐其华美也。故贲之文饰。天所予也。人所愿也。而犹有所重焉。则忠信是也。忠信之人。可以学礼。徒礼而无忠信。是失礼之本。失本者。荣不久。文饰云乎哉。故礼不以玉帛为本。而贲不以华美为本。贲虽取华美之义。而实以无色为归。乃圣人示人微旨。不可不深思之也。贲之为观。正如日月之照。必有日月之明。始成其光。若无其明。光奚从来。此圣人观于天文。以为人文。乃不易之道也。虽尚文饰。必有其素质。素质不备。文饰奚为。故先之以德。德立而后名彰。德行而后誉见。庄严威仪。德之着乎外者。忠信朴实。德之存乎中者。此贲以无色称。而用以诚见。诚则明矣。无色则有文饰矣。天之色。成于日月云霞。地之色。成于山水土石。物也。而有本以驭之。故色虽众。道不易也。色虽杂。质不殊也。艮止也。离丽也。丽而止。此贲之所以为贲也。一刚一柔。而交为用。一阴一阳。而互为德。是文饰非自外来也。若曰自内。内原无物。是文饰之加于我。无轻重也。能解此旨。始能达贲之用矣。贲卦三阴三阳。而下卦阳多。上卦阴多。由爻言。则为刚在内。柔在外。由卦言。则为阳在外。阴在内。前已言之矣。噬嗑与贲恰相反。故其用亦殊。推而言之。贲之与困。为相对卦。以艮对兑。坎对离也。亦与节为错对。以上下相错成对也。其变也。则与旅相似。旅亦艮离合成。与贲恰易其上下耳。而其同类。则凡三阴三阳杂错之卦。皆可比拟。唯视其爻位阴阳。而别其德用。如恒咸损益既未济之类。虽交错各殊。其为三阴三阳则同。三阴三阳合卦。除泰否外。皆交错。皆与贲噬嗑相类。莫非由一男一女交合而成。或当或不当。或得时。或不得时。用虽不同。其两合之情则均切。以阴阳交恋。刚柔互需。而后成其用也。此六子交错而得平均者也。若纯为阴或阳。如鼎大过屯小过之属。则为偏阴偏阳。过刚过柔。其体已殊。为用自异。读易者于此宜先审焉。贲之与噬嗑诸卦。因阴阳之平匀。刚柔之互合。其性多和平。其情易浃洽。故在各卦中。为平易岂第之德。醇厚静穆之道。所化所施。有类于时之春秋。地之原野。无过寒剧热。卑湿高亢之虞。则居其所。适其间者。无甚苦极乐。至艰过窘之情。此用卦者亦所当知也。贲与噬嗑。尤足以概之。盖二卦所差。祇中爻一爻。而中爻居卦之中。两端既同。接治至便。故其志为和协。用为调适。内外无忤。上下非逆。刚柔不相渎。而情息不相妒。此在二卦之用。皆有亨利之占也。夫贲以一阳居内。而明其中充实。较噬嗑之内虚者不同。虚者好求。实者好与。情所同也。此贲志在外。异乎噬嗑之求食。而冀合也。志外者。德宜弘。道宜大。而令闻广誉亦随之至。是贲之可观。以其有美示人也。然务外者易穷。驰远者恒乏。贲与困对。亦因其所极而自困焉。此贲之所以不克大用也。本乎观。则道不常。本乎困。则德有限。是以圣人恶为外。而畏名。知美之为恶。而贱文饰。仍因卦象以推其利害。而择其始终。故克竟贲之道。而以化成天下也。困之与节。相反相明。节则不困。因自节抑。则免于困。不节则必困矣。贲之为用亦然。能自节抑。则成贲之用。若以贲为贲。而忘返其本。势将身为名累。质以文败。亦自困耳。故小者不可大用。近者不可远图。贲以小利而务于外。则志易盈。道易穷。是以圣人戒之。因其易盈。则不使满。因其易穷。则不使竭。不满则能容。不竭则能施。此持实以虚之道也。故能以小利利大而不害。以近利利远而无患。此成贲之用。存乎人也。贲以人爻为用故耳。人爻辟乎人事。而人道以圣人为则。圣以天为则。天道不盈。故无竭时。圣人不实。故无虚时。以名为名。则害其身。以文为文。则失其质。唯诚身以令名。不求名而自至。脩质以美文。不求文而自华。此体贲柔来文刚之义。而能以柔保刚。以阴裕阳者也。贲之含义至矣哉。众人不解此义。谓贲为文饰也。而不顾其质。为亨利也。而不保其贞。遂使柔莫胜刚。阴莫协阳。浮夸自娱。而不矜于细行。声华自喜。而不达于诚身。以为名大而身益高。名加而德益远。是反末为本。以小误大者也。则其敝必致身随名败。物随文尽。道德既失。亨利奚从。此后世文敝之害。未始非人事之失也。文质均也。而质先于文。身名同也。而名轻于身。此智者之所知也。苟右文而后质。则文安传。贵名而轻身。则名安存。名者实之宾也。文者质之华也。贲以主称。无主何宾。华以根着。无根何华。贲之中有物。即诚也。贲之行有本。即贞也。诚至而后文见。贞固而后亨利。此天人不易之道也。明乎此义。则知圣人传贲称为无色者。其旨至深远矣。夫贲为继噬嗑而成其用。时可为贲。故贲以着。今因贲而受其害。则至于剥。刹则文敝而物伤矣。时当贲而贲。其害尚不免于剥。则其不当贲者而求贲焉。其害可胜言哉。作易者因贲之多害。特以剥继之以示警。为贲人情所好。情易为恶故也。圣人欲其无剥。而于当贲之时。不极其欲。则贲成用。而可免于剥矣。然此人事也。圣智审之。愚蒙惑焉。是天道不可改。而剥之难免于世运也。圣人亦将奈何。故为一人言。则犹易。为天下言则綦难。难不在天。而在人之不慎。人之不慎。乃当道之过。非斯民之咎。古人因贲以化成天下。其敝犹至于剥。则其无德教之化。而徒为文饰之观者。其所底又将奚如。夫因贲以知困者。上也。由贲以免剥者。次也。若不知困于前。徒听其剥于后。而且无以教化于时。留观于后世。及其剥也。则归之天。是最下者矣。故贲不易为。不轻为。为而成。犹不免其害。此圣人之所慎也。圣人之所慎。愚者之所忽。情性之异。本末之殊也。故曰贲之用存乎人。

 

宗主附注

贲为文饰。言物富而后文。人富而后饰。故在噬嗑之后。即衣食足礼义兴之意。先有食。而后可使行礼。先得生。而后可使守秩。此治平之大则也。

 

宏教附注

贲之利害。决于人之明愚。此由噬嗑上爻辞义。可以知之。噬嗑上九。即将变为贲。而辞以何校灭耳聪不明也为释。可见用贲之易昏惑也。人之忘身徇名。弃质求文者。众矣。苟非不明。奚至如此。此夫子极言其害也。

 

贲亨。小利有攸往。

 

宣圣讲义

此贲彖辞。言全卦大用也。贲以艮秉干德。离代坤用。乃备乾坤之德。而得其亨利。亨属干。利属坤。艮阳在上。贲志在外。故亨大而利小。以离在下。其象若火。非日月之明。其用在下。非普天之照。故曰小利。且艮止也。离丽也。丽而止。其德不远。其道不高。则虽亨。而利不大也。丽者不能独行。止者有所限也。贲之为饰。亦依于物而成用。无物何饰。此小利之谓也。以文为美。而柔以加刚。是质之不胜也。利者先有贞。亨者先有元。贞之未固。利用有穷。元之未光。亨德徒布。此亨而利小。以见贲之不可大用也。有攸往三字。承利字言。以所利在于行耳。言利皆志在行。大则大行。小则小行。其利攸往。本其志也。亨小则所达者近。利小则所成者细。则虽有攸往。亦名过其实。此文质不称之咎也。君子因之而知所止焉。知止则不以小为耻。而能安居无害。不以近为怼。而能返躬以诚。此贲之用。存乎其人。而用易者。当先察其道之大小。德之远近。以定其行若止也。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天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宣圣讲义

此释彖辞之义。而推贲卦之用。及人事之所尚也。贲以艮离合。一刚一柔。相交成文。九三刚爻在中。与初上相应。若物之干。二四五爻皆柔。杂处阳爻之间。若物之华。故曰柔来文刚。柔以为外。其行也顺。刚以为内。其立也固。是以亨达而无阻。上男下女。志相求。情相应。皆亨之象也。上下既分。柔多在外。以爻为三阴三阳平均。而卦为一男一女配合。故曰分。言其阴阳分明也。艮为阳卦。故曰刚上。爻多阴。故曰文柔。且以离女大于男。阳德主升。以交于上。交则为文。分则为明。文明之象。天下文明。则所行有合。故曰小利有攸往。刚以柔行。明以文止。行而止。此所以为小利。而非大成也。然艮一阳居上。如天之日星。观之属也。二艮交错。则成观卦。故艮亦有观象。而称天文。言如天有日星。发为光辉。照及云霞。蔚成文采。是天之文也。天文昭垂于天。而人观之。人文启发于人。而物见之。文明以止。乃艮之大用。观天文以察变。乃离之大用。合之以化成天下。乃贲之大用。天文可观者。艮之一阳垂象以代干也。观天时之变。应天道之行者。离之一阴承干以代坤也。人道因斯二者而取法焉。则人文以明。而化成天下。此贲之所以为亨小利有攸往也。夫文明可谓大矣。而遇艮之止。乃为小利。艮阳可谓高矣。而因离之丽。乃俯而就下以成其小利。此二卦之合。而见小利之占焉。小利之吉。则依乎人。人之顺应天道。不贪文饰。因时变通。以保其质。则小利且大吉。若为其美而不保其本。务其外而不知其小。则小利反为大害。此圣人鉴于贲而自警也。柔来文刚一语。为全卦最要之义。读者求之于象。以绎其辞。始知此节所释。无非为此义所发也。贲卦彖辞。原有脱略。但意义犹存。未加添改。所谓脱略者。即天文也句。因卦象艮在上。重艮合而成观。即[艮三爻图][观六爻图]。以观原为重艮参合之象。观乃日月当空。照见万物之象。而云霞绚其采。星辰着其光。此天文之所见也。贲以则之。故曰天文也。下离之火。以上照于山。合成文明以止之象。此人文之所见。故曰人文也。天人之异。在上下之别。由上而垂光于下。以为万物之光。则属天文。由下而仰照于上。以应日星之辉。则属人文。天文人文。即由艮离分。而艮离非独释也。艮以俯离。谓之阳烛阴。则成下照之天文。离以仰艮。谓之柔文刚。则成上达之人文。此义本贲所固有。而其用则有同于观。故下有二观字。明其下烛上达之用。而见天文人文。相须成化于天下之效。此彖辞分别天文也人文也二句。以释贲之大用之微旨也。且卦爻三四为人爻。五上为天爻。人以上为天。以下为地。而物属焉。贲之九三六四。组成人文。上九六五。组成天文。皆一阴一阳相交之象。由上言之。阳在上爻。故成下照之象。由中言之。阳在下爻。故成上照之象。阳者光明之本。此天文人文恰成对照。而合为万物之光。天下之化。亦天人同德之所著也。人法天以立则。物因人以为道。此亨利之由上而下。而不可进于大者。则艮之一阳穷矣。穷则变。变则通。由上变而下。由升变而降。天之道也。人不可穷。且未至于穷。则上达竟行其志。斯为当也。故利有攸往。人事也。人因天以成其常。天得人以御其变。天变不害。人道以明。此时变属天。而化成在人。天人之间。唯圣人能知之。此贲之大用存乎人也。贲之为文。有如波之回旋。云之蓊葱。由气之薰蒸。物之交错。以成以着。故六爻上下阴阳交互相对。而阴在阳中。阳包阴外。阳者象天。阴者象地。地在天中。而人物附焉。此九三一爻。为全卦最要位。阳不离阴。阴反包阳。以九三上下皆阴也。阴在阳外。如灯之烛物。如日之陵空。四围成色。上下同光。此贲之为文。发乎内也。发乎内。见诸外。而有所阻。阻而成返光。如日之西。反照为霞。如火之炎。遇物为明。则由内之光明。以成外之美丽。内外相印。上下合照。而后贲之用见矣。此贲之为象。有斜日孤灯之意。日斜则易暗。孤灯不久明。皆近且细之谓也。近则毋远。远必有蔽。细则毋大。大必有损。此贲之用。能小而不可大。宜下而不可高。斯理数之自然。非尽关乎人事。而人事则在善用之耳。盖天道易变。时日无恒。夏则有冬。日则有夜。明者暗之机。塞者通之继。此贲为文饰。而不足以称其名。虚实之相徙也。行止之相倚也。为其大者害其小。志其小者获其大。务高则倾。好盈则阙。倾阙之来。有所由也。反而行之。卑以成其高。虚以保其盈。盈高之致。实人事也。彖辞曰。文明以止人文也。旨哉言乎。非徒释卦象已也。文明之用。而贵知止。岂非人乎。时变不居。而能循环。此唯天也。人不知则天之变。履天之恒。则文明者无止境。其害可胜言哉。夫春与夏。天之文明也。而秋冬续焉。温与暖。地之文明也。而寒凉待焉。此人所易知者也。而独昧于一己之盛衰。一时之隆替者。岂非知其大而不知其小。见其远而不见其近乎。此贲之后。乃为剥也。贪于物质之享受。而忽于金钱之罪。恋于华美之观瞻。而忘于嗜欲之毒。欲其不剥。不可得矣。故贲者天道。剥亦天道。用贲而免于剥。端赖人道。知恒而不知变。知进而不知退。则人道败矣。安望其能久亨乎。文明以止。正人文之正轨。知止而后有定。天下化成。皆定于文明。此圣人之志也。大有同人之道也。岂独噬嗑之得食与多金已哉。故贲之道小。而用之可大。则视人道之所至耳。贲之为饰。非好为美观。如春至而草木荣华。天无为也。无为则秋凋不足为害。若有意为之。其荣固可喜。其凋宁能禁其悲乎。故贲之用重在观时变。时变而荣。与之俱荣。时变而瘁。与之俱瘁。则荣瘁于饰无伤。于贲无害。虽剥亦无所忧。饰极则亨尽。亨尽则剥。亨犹夏也。剥则秋冬。草木凋零。繁华俱歇。天道未尝改易。人物则已殊观。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为贲之所尚也。人生于天。因于时。当其荣也。自能兼善天下。当其瘁也。则当遵养时晦。此人文之有明晦。大道之有隆污。而圣人志在济时。行在明道。济时者。因其治而图之也易。当其乱而救之也难。明道者。因其盛而充之也易。当其衰而振之也难。君子为其易。不为其难。知时之易变。则先为政以治之。知道之有衰。即预脩教以防之。是观天时以为人文。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实圣人因贲以竟其用。以行其志也。人文之化。存乎政教。政教有常。则天下永定。此本文明以止之义。而能推其止定之效也。大学一书。全关此旨。惜世人未之察也。政教之行。世运乃亨。政教苟塞。世运斯否。贲之志。将以成泰也。而其所至。或同天道以归于剥。剥则否矣。剥为阳将尽。否为阳之浮。皆不得交错之象。唯贲以阳与阴交。且平均。有进于泰与既济之象。此圣人珍惜之时也。虽未能大利。而由小以达之。则人文之化成天下。固贲之本用也。故贲为利有攸往。而剥则不利有攸往。一行一藏。一通一塞。读者对勘。即可知易辞垂教之深远矣。

 

宗主附注

贲为文饰。柔来文刚。为天地至道。人物至德。古人法则天地。调协阴阳。而以贲为象。如老子道德经所说。无非此义。内刚外柔。志方行圆。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以物之阴。而济物之阳。以人之圆。而制人之方。乃能保其身。遂其用。达其道。立其德。故不役于情。徇于欲。而无嗔怒之心。忿恚之意。且物莫我抗。人莫我仇。为其柔至足以成其刚也。文至足以归于朴也。故老氏以婴儿为喻。婴儿无一长。而人莫欺之。无一技。而人莫胜之。即能以柔用也。道之不敝者亦然。天地悠久。故日月常明。山川常在。为其以柔为外。而长保其内也。故风云虽恶。不能损日月之一毫。龙虎虽雄。不能毁山川之一角。为以不争而能争。不杀而能杀。是其刚之所在。即柔之所见也。故柔道为道之至。无色为色之至。此贲之所以为贵。而终成其无色也。无色之色。与佛法色空一相同义。人能深解金经四无之义。即可直探贲之大用矣。贲岂徒为文饰者哉。又曰贲为吉卦。而非大利。宜小用。不可大成。宜在下。不可居上位。以阳在三爻。而居六五下也。 夫子占得此卦。知道之不行。志之难达。始退而讲学。删定六经。广传弟子。以教济世。代其施政治平之功。以学辅时。展其隐居求志之义。故儒教虽万古不灭。而当时未见其治功。且游夏之反获代兴。而大同之世。终未得建。此皆天数所定。而藉贲卦以示其意者。贲辞亨小利有攸往。明言其不可大用也。既以阴当主位。则不足以建治平之功。阳伏下位。则不足以达明德之极。故以柔来文刚之义。而推教以代政之道。主客以异。君师乃分。此 夫子有其德。而无其位。小其治功。而大其教化者也。贲之为贲。于此足以见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宣圣讲义

此贲全卦象辞。申释彖辞之义。而明人文之用也。贲之为用。既为文明之见于外。则文物之间。必有以表章其美观。而发扬其光华。此取于卦象。而施政教之所本也。夫贲之卦象。山下有火。火照于山。则山之文物见焉。山之所藏。宝玉金石。山之所生。草木花果。山之所居。鸟兽虫豸。山之所积。云烟泉流。山之所见。苍黛成画。山之所闻。响籁成音。为物既多。为文不一。而以火照之。则触目皆色。入望皆美。其象之具。正与艮离相合成趣。因象而为用。则君子之事也。称君子者。以其德足以格物。智足以致知。明天道自然。立人道大本。非徙徇耳目之娱。玩声色之乐。以情役物。以心恋色者也。故以庶政之脩明。易严刑之苛毒。庶政者礼乐政教之谓。君子有其德。有其位。因天文之美好。知天道之仁慈。因天然之文明。知人道之爱慕。观贲而取法。因色而制用。则文明者。实人道之所成也。人道者。即庶政之所明也。离以文明。而能光照一切。艮以静止。而能节制一切。此贲之施于人。乃为礼乐政教。而刑狱不及焉。何哉。刑狱威严。有伤天地和气。而乖世道文明。故苛法乃暴政之施。竣刑实污世之制。人生同性。孰不乐生。世道贵和。孰甘好杀。此弃刑以明教。宽狱以重礼。不独仁者之心。实亦天道所先也。天以文。着其温和之恩。人以文。昭其敦厚之德。此贲之大用。恰与噬嗑相反者也。庶政或以为非关大事。非也。古称多数曰庶。即一切之意。以其及于人民也。贲以文明为象。则治平之道。实关乎政。且有教焉。故彖辞称为化成天下。既曰文明。则非小事可知。既曰化成天下。则非徒言政令可知。盖圣人因贲之用。将使人民皆享其文明之利。而温和之风。敦厚之俗。以成以着。亦犹天文之昭垂也。天文关乎日。人文建于政。政概君主与政府言。在位主政之人。负其责也。称君子者。明其以成德为先耳。君子在位。始能致其国于文明。为先有其诚也。小人无诚。徒饰其外。是率天下以伪也。诚则不令而行。伪则令将不从。则以伪者。徒见其自扰耳。自扰者乱。乱则骩法。人民不法。安望其省刑去杀耶。此无敢折狱。实唯君子能致之。以体卦内离之一阳。中心光大。故能外耀其德。远成其化。德立化成。天下文明。人民皆熙攘于礼教之中。固已绝争讼。弭奸宄。则无狱可折。是不独不敢。且不必矣。贲象以离明艮止。相合为用。文明以止。动不逾轨。静而自明。此中和之道。太平之世也。故囹圄可空。而桎梏不用。斯为圣治之至。然贲犹未能也。以其承噬嗑之后。丁多狱之余。礼乐未敷。政教待普。人民虽知向化。而天下未尽同风。非如泰之时也。则在上者。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德明则民敦厚。礼立则民温和。而后同化于文明。以成贲之世。此君子之所志也。故贲与泰。三阴三阳同。而其交错不同。君子欲其归于泰。乃由己之德。以成民之德。由己之诚。以达民之诚。庶能以己之文明。化成天下之文明。所谓无敢折狱者。正见其先道德而后法律。重礼教而轻刑罚之旨。此唐虞之治。有非后世所及者也。噬嗑利用狱。贲无敢折狱。二者皆取法天时。噬嗑之象。取秋杀之义。秋时万物成熟。乃人民得食之日。万类凋残。乃政令肃杀之时。贲则不然。一阳渐升。发为生机。正如春日之和。春风之化。万物同荣。如人之衣华服而佩宝玉。此以文饰为尚也。万类并孳。如人之初长育而乐无知。此以戒夭折为先也。贲者临也。春临而生息之德以明。帝临而恩泽之施以沛。此政令在滋息安养。植长培高之是务。对物犹当爱惜。何况于人。故礼月令有制。王政所准。无非体天时之数。广天德之时。而残杀不行。夭札是避。此无敢折狱四字。实圣人观时定教之微意。既曰折狱。并非全废刑罚。乃丁此时日。不敢违天好生之心。干帝大生之则。帝即干象。因位而称。贲以艮近于干。犹少子之侍父。故不敢也。艮止而能听命。则虽具刑狱而不折。以示天下尚仁爱。崇教化。而不欲藉法齐民。依威成治。是贲之大用。纯取则于春时。而君子之政令。自希同于履泰。履泰为上治之世。而尚德不贵刑。重礼不用法。此贲之与噬嗑别也。

 

宗主附注

贲之为象。取阳见于外。故有光明之称。取阳居于中。与阴交错。故有文明之称。由光明下照。而为天文。由文明外施。而为人文。天人之分。在一内一外。一上一下之用耳。非真有天人之殊。人在天下。自以上观天文。为立人文之本。如礼乐政教是也。礼乐政教。虽属人文。实法于天。天以日星云气为文。其有度有数。有终有始。亦同人文。人文之度数终始。即礼乐之节。政教之规。无不发于性情。止乎道德。一发一止。以开世运昌期。人类幸福。此人文之可化成天下也。而莫非圣人之功。是礼乐政教。文明之所寄托。治平之所表见也。观其外。足以知其中之有物。察其迹。足以明其神之有真。此贲之用必依乎诚。诚者。道德之具体。无诚则礼乐不兴。政教不立。虽有其外。亦奚以观。此贲虽以文称。而传反谓之无色。无色之文。文之至也。以未尝假于外物而为美。故永不丧其中守。旨哉此辞。惜释之者多未能见其大也。

 

宏教附注

此节含义。正与论语道之以德一章相证。论话之旨。即由此卦辞推衍者。圣人不重政刑。正为不肯徒事外饰。天下化成。在德不在力。在心不在迹。圣人内圣外王之道。当于此义见之。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宣圣讲义

此贲初九爻辞。明初爻之用也。贲初九亦同噬嗑初爻。以在下皆称趾。贲饰其趾。明所始也。舍车而徒。欲见其饰也。车以载人。身之寄也。趾在车内。外莫之见也。故贲其趾者。宁舍车而徒行也。夫有所见于外者。不复自蔽。有所冀于文者。不肯自藏。文者不隐。隐者不文。介之推曰身将隐。焉用文。贲其趾。为足之文。足文则勿乘车。为显其足。而舍车耳。然车之利于足多矣。今为求文。乃甘徒步。其志在文可知。以志于文。不恤劳其足。且累及其身。是偏之害也。与噬嗑初九相类。为小而失大。似非义也。而以一阳在下。欣然欲动。其志求升。初不计其他。则宁劳无逸。宁徒勿车。亦数所至。是其舍车。为求速而行其志。求见而快其意。虽若非义。实乃乘时。不足为大病也。说者谓舍车。为车不备。不如徒步之安。然既曰舍。是有备矣。有而勿乘。是为成贲之用。以贲在趾。而不在车。故宁徒步。以显其趾。或又以为舍车。为车之不义。不义故不乘。然既有车。自非不义。己所有者。何悖于义。而弗乘者。是乐徒步。以车之不克成其贲也。贲之为文。车而不文。则车与贲不称。此宁舍之也。然贲趾。独言舍车。不及舆马者。何哉。盖在初九本有车象。离之一阳。固类于车。而非舆马之象。故独言车。以贲其趾而未及车。故宁弃逸就劳也。君子行则欲达其志。志达则不问其他。初九志行。而用在贲。故劳无逸。劳以勖德。逸足害道。因贲之志。在化成天下。则以劳示众。亦身教之意。况徒步与贲。相反相成。刚柔以济。内外以和。示民以贲之本色。不假外物。此爻辞之微义也。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也。义弗乘句。指初九志在贲趾。即以文昭于外也。文昭而后贲用以见。此虽在下。亦有所为。为贲而弗乘。则其重在趾可知。以趾有文。足以徒行。不假代步。尤可见外观者。中必充实也。初九为刚。重刚在内。发而为文。如人之跷捷多力。固无需于车乘也。人之乘车。多为不能徒行。或远道不易达。或足痿不能步。而后赖车以行。若非然者。则必上位。或富人老年。不以趋跄为能。不以劳苦废事。而初九在下。不类于是。一阳方长。如彊健少年。起自草泽。则其徒步。正所宜也。且贲饰者。不必外物。健足能行。亦美也。以刚为体。充而用之。则所观岂独一趾之文饰哉。故曰义弗乘也。言乘车反以损其美观耳。此爻含义甚弘。大抵如上述。而最要者。贲虽为文饰。不贵外物。君子本其刚健之德。发为光辉之美而已。实即充实而有光辉之谓也。用之者。能于是义明识推行。则不悖易辞之旨矣。

 

六二。贲其须。

 

宣圣讲义

此贲六二爻辞也。贲卦以文饰为用。六二处内卦之中。为重阴之地。上应六五。外接九三。以阴含阳。以柔文刚。阴内而阳外。刚上而柔中。其文饰在上与外。故为贲须之象。须眉者。人之所以为美观也。言须已赅眉矣。须在颐间。贲亦颐之变。与噬嗑同。九三一爻。有同于须。而六二为之文饰。此贲其须者。仍本柔来文刚之义。而见阳之待阴以生以成者也。六二以离之中爻。主明视之精。内凝其精。外发为华。如人之目。乃肾水之精。上见于面。则六二之精。上贲于须眉。其理正同。阴在内也。阴因阳以成用。譬诸灯之有油。烛之有蜡。合之为明。分之则无用矣。故六二之贲。非其本爻之所资。乃在于上之阳爻。阳得阴以为饰。人藉物以为美。此固内外相须。上下相应之道。是须字。亦含有须待之义。人幼无须。阴精不上奉也。妇女无须。无阳不成美也。故须者。待其人而后行。待其时而后见。六二居正位。合乎时宜。有其全德。乃能发抒为文。以美其上之须。于此足见贲之为用。非苟饰也。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六二居下。而志在上。以柔从刚。以阴从阳。故随上之阳爻以起。与犹随也。如泽雷随之象。艮与兑易。离与震易。则成相随之象。六二随九三而兴。以成其文刚之用耳。此爻大用。在能随上兴起。以阴为阳。而不失其正位。方能文刚。若乖其位。失其贞。则为奸为乱。而非文饰矣。故重在贞。贞以成其亨。坤以承乎干。此离丽之本德。而克随艮止以同行也。故柔能剂刚。内能协外。上下一德。以开天下文明。其为用亦大矣哉。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宣圣讲义

此贲九三爻辞也。九三为离上爻。居人爻之始。孚既济之义。故有濡贲之称。如者未定辞。以九三重刚。不惯附和。而贲之为用。重在协剂。柔来文刚。固是全卦主旨。刚将如何受柔之文。而不为所辱。则视爻之志行。与其德力而别。九三重刚。而为离之一爻。外刚中柔。面违心从。其志莫定。其行莫明。故以如字状之。言所欲而不遽允。所乐而不迳行。以决绝之情。作夷犹之貌。虽日近阴柔。而难与之化。唯守其贞节。以协于上下。此所以有永贞之吉也。譬诸男子。处少女夹辅之间。欲去未能。欲从未可。苟失其守。未有不为奸乱者。而一味峻拒。又将贻无穷之忧。此乃最难处之地。唯有永贞以待之。处贲之加。而不为蔽。濡之至。而不为染。则终能保其刚。和其柔。以成九三之用。此爻辞之微义。端在人事之善为。九三人位。本干朝干夕惕之时。而怀若厉无咎之戒。故永贞之德。天之道也。人能履之。则终吉矣。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九三之地。既在六二六四包围之中。恰当贲如濡如薰染之际。以俊秀之土。遘丽佳之女。其易失节可知。而卒能保者。实由永贞。以我之贞。化为女贞。以贲之美。施及女美。则有和协之乐。而无奸乱之愆。此则以九三重刚之性。不被众柔所屈。故曰终莫之陵。陵犹屈辱之意。不失其贞。则何辱哉。君子干干自持。不畏宵小之愠。不为阴柔之浸。不甘嗜欲之毒。不忘性命之正。此所以能化行天下。而长保其操守也。读者于此处。当细绎彖辞而深求圣人垂教之微意。方能达贲之道。以成九三之德焉。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宣圣讲义

此贲六四爻辞。明本爻之用也。六四为艮之始。居卦之中。得坤六四之体。孚既济泰卦之用。下与九三交。上与上九应。阴居阴位。而与二五两爻同情。在贲全卦。皆以柔来文刚为志。六四重柔。实文之主位。九三六四。交互成文。非敌非友。乃和乃配。柔者尚素。刚在内也。刚内为金。西方类也。其色为白。体物备也。其行为马。行地例也。坤之德广厚。有无疆之称。坤之性静贞。有顺承之能。故六四之贲。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文。若非文。此爻辞叠用如字。明其在疑似之间也。皤白也。翰羽也。白言其色。羽喻其行。为文而若素。则非文也。为畜而若飞。则非畜也。为敌而若婚媾。则非寇仇也。何以然者。六四处刚之交。承干之命。因柔之位。成坤之顺。配而不可狎。交而不欲胜。能远能迩。而莫知其径。有志有行。而莫见其性。故外相疑忌。内渐亲近。是始为寇仇。终成婚媾。如男女初则相猜。既而相认。终为配偶之意。此爻虽非主位。乃因贲之用。而为全卦之要爻。则以其重柔。善于文饰一切也。顾察其文饰。反非绚烂之华。却为淡素之白。白犹无色。是其所贲犹未贲也。人道贵朴。人性贵真。于此足证贲之为贲。不尚美色。而在真诚矣。婚媾云者。本相交之义。通内外之情。以成一阴一阳之道。而着天生地成之德者也。读者审之。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六四以柔居阴。故为当位。既为当位。何以生疑。则由群阴相比。九三易困。阴固乐阳。阳亦喜阴。而来者意遽。受者意缓。缓遽异情。乃生疑惧。九三本干惕之义。六四有巽懦之心。其相疑非一爻也。乃欲交而难合。欲离而不可止。故疑起于心。实情为之蔽也。夫人情无求则无忌。无欲则无虞。中心坦然。何疑何惧。九三六四。求之正切。欲之方张。两情未明。寸心未定。此疑惑恐惧之发于内者。非将远之。实希近之。非将仇之。实希友之。以异而难骤同。则其自持之不安也。以需而不遽得。则其所示之有吝也。此固人情之常。而六四恰有类焉。然既求矣。非相尤也。而既近矣。乃相认也。此初疑而卒信矣。匪寇之非。婚媾之就。果成两好。而无怨尤也。尤者咎也。诗云。式相好矣。无相尤矣。正六四之谓也。盖六四当位。自有所守。不因一时情欲。而遭逢轻薄。又不以一事猜虞。而干受仳离。此无尤二字。言其能发乎情。止乎礼。秉坤静顺之德。逢离文明之福。以谐归艮止定之境。行不违道。情不悖性。虽有婚媾之私。究无伤政教之化。说者以拟于关睢。斯有由矣。又以阴阳相交而生。则婚媾合礼。正为人之文明。野人苟合。去文明远矣。故王道首重人伦。君子之道。造端夫妇。读者未可轻易看过此爻辞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宣圣讲义

此贲六五爻辞也。贲以文饰为用。文饰以柔来文刚为贵。六五以柔履刚。为上卦正位。而属艮之中爻。艮为止。文明以止。彖辞之义。着于六五。人文之用。见于是爻。故有人事礼仪来往之象。而所在乃高丘园陵之处。以六五近上九。在高位也。以人事言。则为国家交际。使节聘问之事。与观之作宾观光。有同有异。同者皆属外观。徒具威仪。异者内志有殊。用情不类。故位虽高。而非廊庙。却在丘园。仪虽隆。而非重器。却祗束帛。外若堂皇之典。中实干糇之愆。以其物微。而诚不足也。仪不备物。贲乃具文。戋戋之羞。实彰其吝。此所以不能大用也。唯其小。则自觉不足。唯其细。则自知有吝。故虽束帛戋戋。而无害于贲。且得终吉。则其初之未吉可见。盖以吝招尤。不易得人之谅。而卒因礼仪之至。有文明以止之德。使人信其无他也。然六五之吝。在他爻则非。以位异也。吝由物言。吉由德致。物少不足病。德不立则可忧。六五居其位。为众所服。虽柔而有守。虽弱而有礼。此其终吉之由来也。说者以贲于丘园。为隐藏之象。乃就下位言也。若居上位。则非肥遯之时。而以文为用。以礼为节。则不问高下隐显。皆足获终吉之占。为其得位乘时。不悖于贲之道也。故爻辞决其吉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六五之吉。以礼制情。虽不称其仪。而有发于诚。故中心喜悦。觉所与者之易谅。正以其内刚外柔。能顺巽以听人。先文后止。能贞固以持己。其喜之生。即爻象所具也。譬诸在位。得接于内外贤臣。虽略其迹。而能和其衷。则其为喜可知。

 

上九。白贲。无咎。

 

宣圣讲义

此贲上九爻辞也。上九居极地。当数穷则变之时。为阳爻。适阴柔已尽之位。变则反其用。尽则反诸身。此上九之贲。非文而为白。白犹素质。即不贲也。柔不文刚。阴不饰阳。位时已穷。还于真元。此艮之一阳。将返乎干也。干道大生。体天行健。故无咎。为其返本复始。由有色以归无色。如成真上天。无挂无碍。者更何咎哉。文胜返质。美尽还白。君子之行。上德不德。道之至矣。诗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者也。尚何咎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上九爻辞之义。而明贲卦之大用也。上九为贲道之穷。穷则返始。以成其初。贲以文饰为用。既穷即反于无色。此原始要终之道也。天地万物。均循是以归于极。下者循环终始。与时荣悴。莫知其极。上者保终如始。因德达道。永归其极。上九以位至高。应孚上者之德。即形而上者也。出乎有色。入于无色。永恒悠久。以还于朴。此至人之行。合于道者。故曰上得志也。上者之志。求仁得仁。无贪于文。无矜于美。文美尽忘。还我本色。此正传所谓无色之义也。贲以色用。其极也无色。天道自然所至。即下者亦随色而尽。不得复留。而上者能超诸色相。保其真元。则数尽而德不尽。时穷而身不穷。故有得志之称。佛释净土在无色界上。正此意也。易教恐人恋色不回。贪美不悟。特以无色释贲。实欲警人之早识造化。而能循时自立。以达乎至诚悠久之域也。此贲卦辞义之精。实合于脩道之要。不独为人事言也。贲后继剥。尤足证色之难久。文之易穷。色敝文亡。亨道以尽。此贲之易为剥也。读者须深省之。

 

剥卦下坤上艮

 

宣圣讲义

剥卦上艮下坤。以少阳加阴。其阳且尽。不胜五阴。阴盛阳衰。天道将穷。故曰剥。易卦中以否损与剥为相类。而凡阳在上之卦。如未济恒困等。亦有相似之处。总由阴阳不得和匀。而阳反被阴摈斥也。剥之卦象。一阳居上。不能久留。众阴在下。相为朋比。犹水地比之象。而阳不与随和。以比卦一阳在五爻。犹近下也。剥则孤矣。位高无辅。气升难沉。本干上九之德。而履重坤之地。坤不复承顺天行。反相与悖道而驰。同奸为害。此天道之剥。万物不可久存之时。故剥为九月卦。言时近重阴。物皆凋敝。天将寒冷。人感衰微。阴以剥阳。刚不复主。在上者。不克保其敬慎之义。则随时以倾颓。在下者。不克充其贞静之德。而因物以衰歇。传曰剥烂也。言破败不复自完。如草木之残落耳。艮为山。坤为地。高下不相接。而有巍峨欲堕之形。陵空如云。俯地如瀑。倾泻之情。若不终日。此所以有剥烂之称也。剥卦继贲之后。而与复对。天道至贲。气已外泻。乃变为剥。传曰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此天时往来之数。万物兴废之理。当春夏之时。荣繁美丽。天之饰也。一交秋令。西风肃杀。凋残衰败。天之剥也。天道随时。万物以变。是饰之极。即剥之始。贲之终。即剥之初。往复之间。生杀之道。有必至者。故圣人慎饰以保亨。亨不尽。物不剥。人亦犹是。少壮之时。伟丽自喜。曾几何年。衰惫不振。得志之日。轻肥自快。曾几何日。颓废莫禁。皆盛衰循环。隆替往复。数不可逭。理不可逃。非天之始厚终薄。乃时之物穷必变也。故观于贲剥。而知消息盈虚之有定。生长收藏之有时。君子以为人事之规。世道之准。不以太过而至不及。不徇现在而忘将来。乃克长保其亨。不使之剥。此人道能顺天而立极。不随时以行藏。偕物以生杀者也。无形无患。有形者皆不免。况妄求饰乎。饰志在外。则虚其中。阳乃上浮。则晦塞其内。此剥之至。天道也。亦人事也。故君子尚无色。贵本质。朴以为宝。则不丧其真。妄以为戒。则不失其亨。行乎中道。则不履于危。立乎正位。则不倾于险。此圣人以剥示教之微意也。贲为好饰。乃循至于剥。苟先觉其变。而求其常。则不饰。又奚病。无如世人之昧昧。徒贪夫外观之美。虚文之夸。而忘亨之难长。数之易变。此蚩蚩者。终随草木以同腐耳。讵不可慨也哉。故讲易至剥。辄悲人道之不立。而念天道之无常也。剥之为剥。其道在变。顺变应时。不随物剥。此君子之志行也。故处剥不易。而君子尤难。以天道既剥。阳气将藏。阴气弥满。小人得时。与否相似。慎以自处。敬以安人。不夸不矜。毋怯毋葸。则能因地道之重厚。山道之凝止。而可免于剥。一阳虽微。犹有光明之象。用以观下。或得鉴察之方。此君子观于天时。固守其道。不与群阴混。犹可止于其所。诗云。于缉熙敬止。即此义也。此文王处剥之道也。剥卦为穷卦。与否之塞。损之伤。未济之隔绝。皆为天道之变。人道之危。世道之衰之时。当其前者。唯有以人顺天。而能胜天。以道趋时。而能辨时。盖天道变中有常。时运终则有始。知其变。守其常。保其终。复于始。此君子之道也。不违天而能济其变。不悖时而能裕其穷。穷变不害。以还于道。则永保太和。自正性命。上焉者。超越造化。归于无极。中焉者。因应天时。立于中极。下焉者。趋避吉凶。循于有极。此人事之轨范。易教之所由立也。在贲以柔文刚。已成亨尽之势。至剥以柔易刚。遂为穷绝之时。故君子见几不出终日。知其将至。而预防之。则履霜不待坚冰。而明岁之且寒。察其已见而推臆之。则日中不待昃晷。而觉日之且暮。天时如是。人事亦然。此易以剥继贲。繁华凋谢。一春一秋。生育杀伤。一新一故。气所自至。理所必然。故因剥卦之象。而知大道之不可久。应变因时。智者所尚。此读易见天心。必取征于剥复二卦也。阳与阴互为消长。阳长则生。阴盛则杀。凡阴长阳消之卦。皆天道穷尽之时。剥虽留一阳。而在上爻。处穷绝之地。无可进也。阳升阴降。升至于极高。欲求再进。唯有变而下。此剥之后必为复也。剥与垢对。以阳生阴。故曰垢。而夬则以阳化阴。且至极位。故进则为干。而名夬。夬者快也。阳得势也。易道阳重。体人之性善。天之德仁。仁善皆阳。不仁与恶皆阴。则阳之穷。即仁之伤。善之害。剥为仁善之薄。即世道之衰。人道之危。故四德不具。而君子道消。时运使然。固天道所必至。抑人道之未能早明也。夏桀商纣之季。果天道耶。使桀纣不立。汤武焉能代兴。则虽天道。亦由人事。故文王演易。将以天道警人。使人知天命靡常。而人不可不勉耳。乾坤以四德立全易之纲。得其一者。足以成用。剥将奚用哉。此读其辞。即可明吉凶进退之旨矣。剥犹剥物。脱其生机。其命何系。如剥树之皮。其木必枯。剥果之皮。其内必溃。草木尚如此。况生物乎。此剥之不可久也。亦明矣。是以君子遇剥。唯速蕲其复。不彊争于一日也。遵时养晦。而不忝所生。则中心和平。无吝于时。鉴天之变。勖己之志。明时之非。厚我之德。则消息盈虚。无害于道。阴盛则阳自退。柔胜则刚自伏。此机贵早见。而昧者未察。故临剥始知不可为者。愚也。己剥而欲彊争者。妄也。愚妄之夫。唯随剥同尽。安有济耶。剥烂之义。亦由阴盛于内。犹物之自腐也。阳为生之根。内无阳。乃自溃烂。以贲之致饰于外。中诚不立。故易烂。如蒙虎皮之羊。虽外观彪炳。一遇真虎。则败矣。此致饰之过。而亨尽之由来也。读者就卦象细绎之。即可知传辞之意也。

 

剥。不利有攸往。

 

宣圣讲义

此剥卦彖辞。言全卦之吉凶也。以剥当阳剥之时。天地气敛。万物形伤。阴盛日长。理宜静息。阳动阴静。阳发阴藏。天地且不能违。而况人乎。故不利有攸往。即不宜于动作也。剥以禄之受刑。变[]为刂。[]主福佑。刂主刑伤。一吉一凶。观于字已甚明。故名剥者。见禄之受伤。而不复保也。人物之生命。以禄为数。贫富寿夭彊弱。皆禄主之。物之荣枯生杀亦然。禄不保。则生尽。退藏以自善其身。尚虞未足。况欲有所作为乎。彖辞以不利有攸往。断定全卦行藏。而启人趋避之道也。乾坤四德。剥无一焉。此其所以不宜于行也。往概一切动作言。凡有所为。必有所动作。阳且消尽。君子道穷之时。是彖辞为君子言也。若小人则否。小人因剥且得志耳。故剥复与否泰大同。时为之也。

 

宗主附注

剥为阳剥之象。薄也迫也。气已薄。日已迫。故曰剥。柔来变刚。前途黯淡。如日暮途穷之时。将何往乎。故不利有攸往。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四德俱失。而天变可畏也。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宣圣讲义

此申明彖辞之义。指示君子应变之道也。剥。剥也。柔变刚也。乃剥卦阳消阴长。万物随剥之义。柔来化刚。刚尽为柔。系从观之变来。巽二阳变为艮一阳。故曰柔变刚。卦虽变刚。而爻从柔化。以下为坤也。坤母而艮子。子随母化。不能胜也。阴胜阳微。天地闭息。不利有攸往。小人道长之时。然君子当如何。则在顺时抱一。旁观俯察。以听其变。顺而止之之谓也。顺以应坤。止以孚艮。坤艮合德。不违于时。上下同心。不伤其守。顺则毋逆。故能适时。止则有守。故能抱一。此君子处剥之初也。因剥自观变来。观取观察为用。仰观天道。俯察物情。是则君子观象处剥之道也。所谓观象。本一阳明于上。而万物在其下。如明照之象。君子观察。必待于明。得明为观。则得失皆见。因明以察。则善恶毕呈。况能止以静者乎。故观象者。君子之道也。君子所观。不外天行。盈虚消息。与物同明。观至微。察至细。而物无遁形。事无遁情矣。故曰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尚重也。重此则轻一切。天行干道也。体坤则承乎干。内刚外柔之道也。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宣圣讲义

此全卦象辞。申明剥卦之用也。在彖言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为人民言也。象言上以厚下安宅。为官上言也。皆人道耳。剥以艮坤合。少男随母。在象为山附地。二者皆土。地大山小。故曰附。明其不能相违也。阳少而阴大。刚消而柔长。虽贵无辅。虽崇益危。既不能飞升以出于位。则唯止于其所。以反附于下。由阳之微。而日化于阴。故曰剥。剥则空有巍峨之观。而不得上即云天。空有固定之志。而不得下违博厚。是象在上位之巽弱。在下之空虚蒙懂。外彊中干。表里依附。形在神亡。此剥之为象。有不可终日之势。而世道艰危之时也。然天者以时变迁。人者因势利导。圣人作易。为立人道也。天穷而人必有以济之。旋干转坤。人所能也。其道维何。则在上述消息盈虚四字。消息盈虚。天行定率。不可易也。消者息之。虚者盈之。天道几微。原可为也。人定胜天。天亦从之。此易道之大。能包天地。移运数。而超乎形以上者也。夫剥不可为也。而人道不可不为。知不可为而为之。非逆天也。顺以应之。非违时也。因以正之。此象辞以厚下安宅四字。示其途也。剥为剥。以阳衰也。而坤者纯阴。阴静则阳生。是衰者盛之机。亡者存之机。苟知其本。则适其机。剥之本坤也。坤顺承干。阳乃有协。坤静生阳。生乃有源。此即因变之道。应时之宜。而天道不终剥也。故剥之后有复。人亦当帅之。厚下安宅者。用坤之道。弘坤之德。以先固其本也。厚下谓恩泽及民。安宅谓使民安居。皆培固根本之道也。民为邦本。食为生根。民得其生。本乃日厚。不独剥时为然。而于剥尤关重要也。故在上位者。必先以厚下安宅为事。民安则国保。民生则君亦不失其位。是厚下正以培上。安民正以保位也。顺坤之道。以厚载物。则艮得其所止。而相保以重固。永成其祟高之观。而免倾危之害。因阴之性。以静守贞。则阳得其所养。而相协以生息。迄收其来复之效。而免穷尽之虞。此人道观天时之变。而能顺应以济之和之者也。夫道一。而德用无穷。天地虽多变。而中极不失。剥固非时。而当其剥也。天地无所加减。是天道之永贞不失也。乃亘万古而如一。人道亦然。随时物而荣者。随之而枯。体天地之不变者。亦同其不息。故君子小人异其类也。易所示。君子之道也。亨尽者剥。君子以贞代之。贞则利矣。阳微者剥。君子以静养之。静则生矣。此又不独于政事然。于脩道养生。何莫不然。天时顺推。人道顺易。易逆数也。逆而求其本始。则得之矣。上位者。以民下为本始。无本则绝。无始无生。厚下安宅。乃圣王之教。虽千万世无改也。而愚者昧之。故能处亨。而不能处剥。自忘其本始。又何以保其位。延其命哉。是覆败之由。虽曰天运。亦人事之未臧也。周易取艮卦之用。而名曰剥。既示天运之无常。复以辞明言上下处剥之道。以见人道之有则。读者奈何不细绎之。

 

宗主附注

上所讲大可深思。不必以剥为小人得志。而君子无所为也。君子志在促剥速变。变为坤。则能顺承干道。变为复。则能开创天运。乱与治。替与隆。总在此一变中。盈必虚。消必息。何遽谓无望哉。然在此时。顺止二字。实造福增禄之道。彖文拈出明示读者。岂无意乎。

 

初六。剥牀以足。蔑贞。凶。

 

宣圣讲义

此剥初六爻辞也。剥之初爻。当坤之始。坤厚载物。而爻居下。故有牀足之喻。以其数当剥。反失其厚载之德。而有剥脱之虞。为阳不与阴调。而柔来变刚。则虽厚重能载之牀。而有折足难安之祸。剥牀者。人也。亦牀也。足者。牀也。亦人也。以在下不为用耳。牀高而地下。不适其位。故自剥。而人亦因之以剥其足。足伤而牀折。是致有用成无用。其凶可知。蔑贞犹失贞。言自弃其守也。初六本以守贞为尚。今因剥而自弃其守。则失所志矣。故凶。且剥牀者。居安而不自安。悖时求用。谓牀之不我适。而以足剥牀。牀折足亦伤。可见其不能守贞。妄思动作。而以轻狭。毁其厚重之器。其为害。不在物矣。夫牀之用。在载而安。静则能安。重则能载。苟乖此义。其凶已多。此爻辞借喻事之不当动而动。时之不当为而为。其所失由于无守。不得以之委诸天道之剥也。

 

象曰。剥牀以足。以灭下也。

 

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而见失守之不当也。灭与没义同。已见噬嗑卦。灭下。犹无本也。木无根则枯。水无源则竭。灭下自失其守。正与无本同害。牀之不安。身将焉寄。故占凶。与人之失贞丧守者。同为不吉也。

 

六二。剥牀以辨。蔑贞。凶。

 

宣圣讲义

此剥六二爻辞也。六二居内卦中爻。其位较安。而不免于剥。则以上无所协。下无所辅也。辨者边际也。凡事物之有界域。足资分辨者。皆可称辨。以牀言之。即牀沿也。牀为器。而托于地。其不坠者。以有沿也。如地之有疆。水之有堤岸。足以为防守也。今剥牀而自去其辨。牀与地无可闲卫。则转动将自坠落。是不若无牀之免危害也。其失与脱足正同。脱足者不安。脱辨者多险。其害同也。亦犹自撤其防。甘弃其守。故亦曰蔑贞。此爻辞借以喻人之失节。不知严其防守。而妄求脱略其羁縻。毁其堤岸。则孤孑之身。谁与为卫。上下既隔。暗昧莫明。自失辨正之方。孰为匡导之助。故辨者。重在明辨也。

 

象曰。剥牀以辨。未有与也。

 

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也。初六以失本为灭下。系自摇落其根本。其位在下故也。六二之失守。为无与。系自摧毁其堤防。其位在内故也。与者助也。失其所与为守也。阴无阳以卫其外。则阴暗浸淫。鲜不内溃。如人无礼法之防。则情欲横流。鲜不堕落。此六二未有与句。明其无辅益。而终自败也。与犹相互交益。同利害之谓也。牀之所安。辨为之护。无护则不安。六二在内。外无所与。则侵害径入其中。将毋与防守矣。可见剥之为时。在下在内。皆无可作为之际。设少不慎。灾害必临。唯有固守。不失其贞。方免于难。此两爻皆以蔑贞占其凶也。坤道成女。其德在贞。阳剥且尽。柔乃化刚。故贞必固。性必烈。固与烈。正所以葆其贞。善其守。而自剥之。欲其不凶。不可得也。此二爻辞。意深旨远。后人多未达。不解圣人立辞之妙。实则文王遭囚辱之时。慨世道之艰。慎明哲之道。为巽语之教。其取譬近。借喻简。亦自有其道也。读者宜合卦象参之。

 

宏教附注

上所讲颇关因时顺变之道。而辨字。本会意与象形。两旁并列。中有所辨。示界限分明。不容混乱也。俗呼为边。边亦界也。水边为岸。国边为疆。皆以资分辨者。六

 

三。剥之。无咎。

 

宣圣讲义

此剥六三爻辞也。剥卦诸爻。全以剥为道。而视其所当位。与君子小人之别。以阳剥阴。君子道消。故凡剥之甚者。皆指君子。即阳德也。唯上九为阳。君子得时。乃反剥小人。六三虽亦阴爻。理受剥害。却以得上九之应。内外相协。刚柔相与。是君子犹能与时相保。虽不在位。有其友助在上。可为求应之感。故虽剥无咎。剥之者。指时当剥而任之。如处乱世而不与其乱。居危邦而不遭其危。是危乱虽及于邦与世。而犹能以身免也。故曰剥之。之犹一切。即指众也。或物或事。或地或时。皆任受其剥。而君子独不与耳。无咎者。有而得免。为其得上九一阳之和。而能超乎群阴构难之祸。故克免咎。且三为阳位。又在中爻。人道所存。天道可避。则虽与时同剥。而能自免。此君子之道。不以危乱而绝也。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而见免咎之由来也。上下指爻上下。六三以阴居群阴之中。上为六四。下为六二。皆极阴也。六三独以阳位。远接上九之阳。声应气求。德和志协。是以上下之阴。不能相浼。而此于君子。得外援足以自保。不至同流合污。不可究诘。故曰失上下也。凡剥之害。皆由不得阳。阳予之正。无阳即失正道。上下相煽。奸宄肆行。此所以为剥。而六三独得免者。实由失其上下之蔽。而获宁静之机。因其义不苟同。志毋竞取。宁失上下于亲近。而愿契合于疏远也。

 

六四。剥牀以肤。凶。

 

宣圣讲义

此剥六四爻辞也。六四居上卦之始。为艮之六四。艮虽少阳。而本坤德。故与初二爻同有剥牀之喻。六四居中。而属上卦。下为坤载。上体艮止。犹身之卧于牀。而竟剥焉。则其受害。必及肤矣。肤者身之表。亦牀之表。牀毁身亦伤。故凶。初爻在下为足。二爻少上为辨。四爻居中上。乃为肤。剥虽为牀。而害切肤。总以不得安居。而有倾危之虑。不曰身曰肤者。言在表之害。且与牀切近黏连。肤伤身亦及难。是称表。且赅里矣。或曰肤。犹浅也。浅则无容。亦不足护其体之意。且牀之用。为安护耳。肤既剥矣。尚何牀之贵哉。又凡称以者。明其由也。以足以辨以肤。皆言其害由于所剥。非仅剥其足辨与肤也。故曰以。而不曰之足之辨之肤也。盖明其害不止于足辨与肤耳。害及于牀。且连牀之所载。其由则发于所剥之足之辨之肤耳。是以肤者。言所剥切体。不止于肤。而全身亦危矣。或又谓剥牀以肤。乃以肤剥牀。是误也。以肤剥牀。害犹止于牀。若今之凶。非牀之谓。乃牀上之所载也。载人则伤。载物则败。失其功用。奚以称牀。是剥之。即毁之也。故不免于凶。六四当亨而剥。已无可守。故不曰蔑贞。

 

象曰。剥牀以肤。切近灾也。

 

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也。言六四剥及肤。牀已全毁。身无所托。实切近之灾。全体之害。不可幸免者也。在卦例。六四以得九三为吉。得初九为和。今接六三。又与初六应。皆为重阴。坤虽厚载。必顺承干。始成其用。今上下重阴。是不能载物。而彊加之。必生危殆。如以敝朽之具。置之不用。尚可撑持。一遇重载。鲜不倾倒。此牀之所以为剥也。明哲之士。远之不遑。尚敢利用之乎。以身试险。其害必切近。而无可避免也。剥卦六爻。三凶三吉。而六四最不利。以重阴在中也。初二爻虽凶。尚有可守。故曰蔑贞凶。六四其害切身。不遑退避。故最急。然君子知几。达人先豫。明剥道之不可进。则固守六三之用。以保其无咎之占。三四皆人爻。人道所存。固其微阳。畜其潜德。则至六四。不致于切肤之灾。且可因六五之顺承。以达上九之得利。此在乎知时善动。趋吉避凶也。易辞所示。皆为君子言。智者明之。愚者昧焉。爻辞虽简。实含有深意。望读者勿忽耳。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宣圣讲义

此剥六五爻辞也。六五在正位而为阳。虽属阴爻。阴加于阳。与六三相似。犹非重阴。且得近阳。其德异于以下各爻。其志亦不比于群阴。有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之想。虽阴而能居领率之地。虽柔而能有贞固之思。此爻辞以比于宫人得宠。而居正位也。贯鱼者指群阴为鱼。而六五率之。如贯串也。鱼以水为谐乐。阴以阳为亲和。六五近阳。故取鱼为喻。近阳者志不相妒。则阳犹得与周旋。而不即剥。阳不剥。则正道不亡。故无不利。以六五为艮中爻。能体顺止之德。而成匡助之功。使君位不危。妃德媲美。是虽以宫人宠。不为不利。此言君子出处之间。苟能徇艮止之义。乃得坤顺之助。刚以柔进。阴以阳成。则二者互益。而皆不受剥脱之害也。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以见六五之无不利所由来也。六五之道。在能顺以止。其初有若不正。其终可免愆尤。此宫人得宠之象。君子于此。宜自审其所合矣。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宣圣讲义

此剥上九爻辞也。凡卦上爻为极。位极则道穷。穷则数变。而剥上九。尤为明显之例。全剥皆阴。唯上爻为阳也。上爻虽止一阳。而其位当极。其用必变。变则反。反则复。是剥之上九。即变为复之初九也。全卦之用。至此已恰相反。阳之消反为息。阴之进反为退。是君子之道。反穷为通。一阳永生。群阴以折。天之道也。数不终剥。道不终穷。阳不可亡。阴不可长。人之道也。故上爻在他卦。道或不能用。而在剥。则反着其用。天人相得。时位往复。穷则变。变则通之谓也。夫一阳在上。生机所寄。犹木之留硕果。以存其生生不息之仁。故取为喻。不食者。明其为生用。不欲毁于口齿。以伤其核仁也。且硕果仅存。其贵重可知。而群阴相避。其免于侵食可知。故曰硕果不食。明其重在生也。艮止也。止于上。而反垂于下。阳之必复。生之不绝。于此硕果。已可预卜。不以食为尚也。凡果之天道。非为食而生。而人则以食为志。上九天爻。天道所存。故不食。亦天数自然之序。非禁之也。君子得舆二句。明上九之用。与全卦反也。剥以害君子。利小人。唯上九则否。故君子反有得。小人则终剥矣。舆者载物之具。本坤道厚载之德。君子以德载民。民亦载之。故曰得舆。又舆者众也。上九以一阳领众阴。今反而复于下。是将以载众也。而众亦安附之。则得舆。亦可谓之得众。得众则位固民安。此得国之喻也。庐者所居也。群阴戴一阳。如屋之有庐。以避风雨。今阳将反复在下。是成剥庐之象。明其不克自安处也。不自安处。唯附于君子以图存。正小人道消之时也。故曰小人剥庐。言剥之害君子。至此且反害小人。天道无常。往者必复。此之谓也。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而明剥之极必复也。剥以阳浮于上而剥。一旦向内。自潜转而下。则为复。复则阳息。而阴渐消。此生杀之机。成败之数。虽由天道。亦关人事。盖剥之至。非一朝一夕。而复也。亦以渐。合二卦之象观之。则明其故矣。人事苟见先几。不待其至。则能早解。更因其复而预迎之。亦得早申。申与解者人也。人力不至。唯听诸天。必待气之自变。此上九爻辞。就天道言之也。君子得舆。民情所附。如车载物。两成其用。君子得众以自重。众得君子以自存。犹物之于舆。舆不虚而物以达远。正如道之行也。必假文物以为载。文物则属诸有德位之君子。若非君子。道不虚行。小人剥庐。失其托荫。不可再留。故曰不可用。以剥已久。至上九始极。故曰终。庐者身所寄。而非公诸民也。与舆相反。舆志于行。庐志于止。舆载其众。庐覆其私。此君子小人复剥之义。皆相对。故至此。小人道消。君子道长。易言之。君子得众。而小人失人心。小人不可用。而君子克行其道。皆两两相校而可见者。天道已变。世道且新。以后则属复卦之运。七日来复。天心自明。人心亦可知。是在君子善于体认也。原注以国破家亡。小人失恃。释剥庐二句。其意深刻。足资警惕。幸有君子。犹可依凭。世道之不亡。人道之不灭。终赖有此耳。复

 

卦震下坤上

 

宣圣讲义

易卦以剥复二卦交替之间。最为重要。次则夬垢。剥复为阴消阳息。夬垢为阳消阴息。一阴一阳。一消一息。乃易卦变动之枢纽。全易六十四卦。莫非由此阴阳消息推衍而来。而剥复夬姤。却为之首。夬之于垢为消。剥之于复为息。复又易道最重大之数。以易教重阳也。故复卦实为全易生机之所在。亦天地人物生意之所托。唯人道为尤重焉。以人道在中和。取仁厚。与天地兼生杀者略殊也。夫此四卦。居变易之冲。当生化之始。其可言者。于卦象固已甚明。而最宜注意者。则为八卦方位。伏义卦位。上干下坤。干之左为兑。右为巽。坤之左为震。右为艮。此人所知也。而姤之一阴。即夬所有上六。复之一阳。即剥所有上九。人或未尽明。盖夬为兑干。垢为干巽。一兑一巽。皆系于干。泽天夬。变为天风垢。实由干之自下上耳。换言之。即倒置夬而成姤。故二卦恰相反。夬之上六。倒则为姤之初六。干未易。而卦已殊。左右既移。而阴阳消息已反。此数之加减。位之升降。而莫不由于气之盈虚也。故姤为夬之反。而阴则由消而息矣。剥与复亦如是。剥以艮坤。复以坤震。二卦皆系于坤。一艮一震。一左一右。一交坤则互变。坤虽未易。而上下已移。故剥倒置即成复。复与剥遂相反。复之初九。即剥之上九。中经坤而反上为下。而阴消阳息矣。自艮交坤。为阴之极。至震则一阳生。坤震合为复。言阳始反也。阳出于地而为震。故曰震。震之初九。即艮之上九。以坤所受者祇艮耳。文王卦位。艮震相连。而艮坤相对。坤艮本有易位之数。以皆属土也。艮既接震而交坤。是艮之变震。亦与坤有关。震为木。东方也。后天五行之首。木非土不生。艮坤实所生养者。故复之成。实由坤艮之变。此先天后天卦位可见者也。由此言之。剥之变复。必资坤土。气之返还。德之生育。道之根原。数之转代。皆必本于坤厚。人道近地。先师于坤。阳宜蓄藏。先法诸复。故道在静止。脩养之基。艮为止。坤为静。不止不静。则气不复。生不久。而性命不固。此圣人教人止静。以生育其身。而复于道也。德在中和。性命之本。艮坤为中土。秉中和之用。不中不和。则本不立。用不全。而灾害必至。此圣人教人中和。以尽其德用。而复于仁也。是复者。内有反本复始之道。外有克己复礼之仁。其为用亦大矣哉。故讲易至复。非徒数也。实原于道。道者一阴一阳。实推于德。德者一性一命。性命阴阳。乾坤刚柔。而人兼之。故近坤而望干。体刚而用柔。返诚而达德。致中和而底于止静。而后克正性命。保合太和。元亨利贞。以至于干元。盖复之初九。非限于一阳也。进而至于干。此方始发轫耳。体乎坤而进于干。则天地合其德。阴阳合其道矣。是复之继剥。乃治乱之机。吉凶之纽。仁不仁之界。所谓一反复也。剥为乱。复则治。剥为凶。复则吉。剥为不仁。复则仁耳。盖孚天地之心。启阴阳之橐。君子以之自脩。圣人以之明德。此古人所重视也。夫岂数之推衍已哉。复之关夫世运固矣。而最切近者。莫如脩养。易言脩养。以坎离既济为工夫。以地雷复为窍要。以干元为指归。此系大纲领。复之所重。全在反剥。剥则随物俱尽。复则回生不穷。故剥为凋伤。复为生息。生生不已。必基于复。一阳在下。生乃不穷。此天地生化之机。必在春前也。剥犹秋杀。复则春生。阳气初凝。万物始娠。下为震。震动也。动则为娠。娠必因阴。犹胎在母腹也。坤为大母。震为长男。生育之道。于兹可见。以脩养言。则为保合太和。孕育真元。术家谓之养其元气。使凝固而不散失耳。养气之功。端在止静。不乖于艮坤之德。唯止乃行。唯静乃动。唯艮坤乃能出震。此须体卦位。而明其序例之要者也。易本包含万有。道功固在其中。而复卦尤为显著。复之所以得名。亦由是义。易逆数也。复反复也。逆则夺造化之用。反则达本原之功。乃脩道所重者。明乎此。则一切道书可废矣。大哉复乎。纯阴中一阳来复。其意足深长思矣。昧者不知阴极阳回。而欲于阳中求之。是所得非阳乃阴。非复乃姤。姤乃顺下。尚何返干之望。学者须从伏义卦位。左右升降之数。细细体会。方知顺逆反复之义也。复卦象。五阴一阳。阳居初爻。阳升阴降。阳长阴消。虽有争竞之嫌。却得和平之道。以阴盛当衰。降而自贬。不与阳争也。阳乃得而代之。故虽一阳在下。有骎骎日上之势。而能渐复其初也。初指干元。一阳既始。五阴渐退。则返于干。故曰复。言机虽微。而所造甚大也。五阴一阳之卦。如谦豫比师等。皆以阳不得势。不能归干。唯复则以阳在下。阴无以间之。能有返干之日。此复之所以为重也。复剥相反。而剥为消。复为息。故剥去干日远。不得久存其阳。此生机之将尽也。复以阳之息。得震动之力。日进无已。生机愈弘。天地好生之功。亦可于复见之。此阴阳推迁变易之所至也。上坤下震。雷起于地。上静下动。龙发于渊。外有厚重之德。内含精进之功。远期行健之道。近挹载物之才。上下相孚。内外相得。柔而能正。刚而能顺。天地不自閟其道。故喻之于复象。而见之于春先也。复卦与垢对。前已言之。姤为阴长阳消。时当五月。阳盛当衰。不得与阴争。故姤由阳变阴。而日就于坤。与复恰反。复以阳长。万物化醇。时当冬月。元气潜蒸。故复之象。如梅花对霜雪。而先得春意也。物经秋杀之余。继以冬寒。凋零残败。生机殆绝。而不知地中之阳。方滋正长。因冬至之时。阳回于下。葭管初飞。静中息动。此地雷复之象也。虽不闻雷。而潜气自发。天道所启。地不得不顺承之。此动在静极也。坤静而震动。静之动。外不见也。动乃生。生乃化。此变易之所由生也。吾人于静极中。自觉元气冲动。而生机忽来。此正复之象。而必在能静之后。故复自坤出。非静有所动。乃静极而内动也。外静内动。动仍静也。若动而不静。则阴气又生。性命不得正矣。天地之机渐进。而万物之生渐明。以十一月之复。生阳即行。必待春风而后繁育者。内动而渐进故也。梅花固早。究异他卉。不得视为元气已外泄。而忘复之一阳在下也。阳者生之源。育之不充。则生不畅。此天地经冬至春。需时甚久。唯其迟迟不发。正以蓄之待时。而生机未尝一日已也。故剥之至复。赖坤之育。坤虽重阴。阳自隐于中。至复而后见耳。重卦皆含阴阳。干自有阴。坤自有阳。此观象者所当知也。复卦继剥卦。系周易之序。以物不可终穷。穷极反通。故受之以复。此义也。天道如是。人道亦然。穷通往复数也。而人情亦随之。过劳求逸。过忧求快。一反一复。其情始调。此剥尽而复也。剥为剥落。复则培植。剥为残伤。复则养息。天地之大。犹不可过。况其下者乎。剥虽害物。物不可终绝也。则复之续剥。数也。亦情也。譬之四时。冬春相续。物乃不尽。天道既见。人生亦畅。设久冬不春。世间尚有人类哉。冰雪之区。长年不暖。生物既鲜。人类亦微。此明证也。复之为道。乃见其大。荣枯肉骨。复之仁也。振瘁繁衰。复之义也。因时而至。先天而明。反其前规。启其后法。此复之有功于道也。天地之道。一生一杀。一败一成。此不可免者。人谓天地不仁。乃以剥杀物。而不知其义也。至冬寒之时。又以复见其仁。是不剥。则复无以见。复之于剥。犹一道而二用耳。生杀也。仁义也。以时制宜。天无所爱憎也。功过也。反正也。因事为用。易无所予夺也。故有剥必有复。复所以济剥之穷而已。有秋必有春。春所以续秋之令而已。非天道有所为也。数自至焉。时自化焉。此芸芸众生。率来往于剥复之间。春秋之序。自生自化。而不复知也。唯君子能知之。顺时而不贪。则繁华无过。畏天而自勉。则劳瘁可全。此虽处剥不见其穷。至复不矜其亨也。阴阳之变。有德以胜之。气数之来。有道以济之。则天道在吾身。而复可由己出。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者。正在明乎情。而惕于数。保其性。而安于命耳。复道最关脩养之事。故并及之。愿读者详绎其未尽之义也。复卦之名。以行而返。行则为动。返则为转。动转之中。气数以渐变。终始不忒君子所勉。盖复以五阴一阳。阳下而上升以返于干。其行如客之还家。故曰复。复从彳或辵。皆取行动义。行动而能还其所也。返于其旧。不差忒也。剥去而复来。去者日远。来者日近。故复曰来复。不徒阳之长也。天地之道。亦由复焉。此复道之所以为大也。占文反返一字。反即返。又作背讲。与往相对。以往向前。反则背也。天地之数。本为环行。无往不复。故在人为返。在天为进。返即进也。往而不已。复至原所。此名返。然非久于其处。则无地非往。是名进。无地非返。是名复。如一岁言。冬返于春。亦即冬往于春。日未易也。而气候变。是往返异名。为阴阳言也。而易重阳。故复独指阳。不然姤亦复也。一为阳返。一为阴返。而复姤异名者。独重阳也。此命名之微义。易之本旨也。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宣圣讲义

此复卦彖辞。言全卦之用也。复以阳得时而上行。刚得势而外运。故亨。言能通达远近。无所滞也。虽五阴在上。不为敌而为朋。本诸坤得朋之象。得朋则多助。是以无咎。复以来复为用。有复必先有往。有来必先有去。故有出入反复之行。出入者。既入复出。入于内而出诸外。五阴在外。其动也以渐。故曰无疾。不可急进也。疾又通嫉。阴顺于阳。不相嫉忌。则阳起于下。不遽犯上。以成其无疾之德。是二者相和。而俾复遂其道也。反复其道。一指卦言。一指爻言。卦由剥反。为阳反阴。爻由阳反。为下反上。以阴降阳升。两者反行。阴反为阳。降渐化升。是爻亦反也。反则复。复则归于干。此全卦以反复为大用也。道犹路也。即升降上下之路。天地之气所自至。生化之德所自见。不有道路。将无以齐之于一。纳之于环。此虽反复。而不得须臾离斯道。出入为宾主言。反复为上下言。实则同也。不过出入指其行。反复指其道。行者有迹。道者有则。复自兼之。故能成其复。五阴以类聚。而不与阳争。乃出入遂志。反复获道。此天地之定序。阴阳之至德。非人力所为也。故同于道焉。七日者。数也。爻六位。过此则复于初。此天地循环之例。亦气数之合也。而七日来复。计其时也。时序不忒。以成其道。天地尚不违。而况其下者乎。故七日者。复之期也。因复有期。而道有则。刚动而得时。行渐而通于远近。故利有攸往。言其行之宜也。四德兼亨利。行之象也。震起于下之谓也。阳得时而升。刚乘势而动。欲其不往。不可得矣。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明复道之大也。刚反动而以顺行。言复自剥反于下。以艮易震。阳自下上为顺。前反后顺。动而上行。阴随与化。得坤之顺承。是复之反。不为过。且合道也。故能出入无疾。朋来无咎。无疾则不害。无咎则有利。以群阴在上。本易成疾咎之祸。而复免之者。因其顺也。坤道而育震德。阴养其阳。柔裕其刚。虽志不同。而势不与争。道不一。而情不可离。如母于长子。克遂其保育之恩。从子之义。此固天地消长之数。亦即易道抑扬之旨。读者宜细体会之。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明天道即干道。干所谓天行健者。即此阳也。阳日行而不息。去而仍至。往而仍返。以成其道。而数限于七。此天行之所以悠久。而气数之所以循环也。设去者不至。往者不返。天地不终岁尽矣。生化不终期绝矣。更何悠久无疆之德哉。故循环乃不息之本。反复乃悠久之原。天地不能自违。下之者。亦莫能自外。终则有始。剥则必复。道之见也。故曰天行。明其为天道。不可悖也。利有攸往。刚长也。系指下卦震言。震一阳。刚也。动而上。长也。动则必升。上则为长。而阴不与争。且育成之。是以利有攸往。即朋来无咎。出入无疾之效。得朋而出入随所欲。其利可知。人之出行所需者。在此也。内刚外顺。得道多助。此生成之功。化育之德。所自见也。其利大矣。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一语。最精湛。复上坤下震。地道启木。以时言之。冬寒生春。阳者生化之主。故帝出于震。震为长男。干为大父。坤善顺承。为欲成乎干也。天地生化之道。由乾坤之相慕以始之。相和以成之。相成以终之。复者。慕之见。和之初。成之基也。阴众而不疾阳。阳刚而不忤阴。志之相慕。情之相和。道之相成。可知矣。而生化于是始矣。万物从兹萌芽矣。天地之心由是可见。不独气数循环不已之谓也。阴阳消息。端在于几微。复者几微之象。外未显而内已萌。形未昭而神已至。此复之象。实天地之机纽也。天道难测。因复足以知之。圣人制易。因复乃以着其例。蓍龟明神。因复乃以得其数。脩养见性。因复乃以达其道。此复之所以称为能见天地之心也。

 

宗主附注

复彖辞天地心一语。关乎内功。与既未济二卦相印。以剥由未济来。复则可成既济。其至也。为泰为干。其反也。成否成坤。故称为见天地心。剥极不复。天地同尽。生化俱绝。唯其复也。天地悠久。生化无疆。人生脩短。亦当如是。师复之道。以时反于真元。则寿命无量。与天地同纪。读者宜细悟之。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宣圣讲义

此复卦象辞。释卦象之义。以明人道应天时也。复返也。返本复始。以潜于下。藏于内。而后足以育其真元。发为生气。故复犹伏也。雷在地中。非至二月不呜。复之时。方伏于土中。以蓄其气。冬至之日。阳虽生而犹潜。气虽动而犹藏。此来复之时。外犹静寂也。唯日短促。唯气寒凝。唯物枯落。此严冬之候。一切在静息中。不可遽发。以听其滋育。顺其休养。固天道也。人亦不能违焉。故当雷入地下之际。适为日行南极之时。万类蛰藏。以契天道之复。而先王亦于是时。闭关自息。不任交通。商旅不使远行。官吏不省方域。以志于内。而同于天道。潜养其德。深息于道。以孚于复。故曰复犹伏也。返本复始。不逐于外也。至日者。指冬至节。以日南至晷极短也。彖辞言利有攸往。此又言闭关不行。说者疑之。不知彖辞为人言。象辞为政言。彖辞以复志在行。为将来言也。象辞以复道在藏。为现时言也。故彖辞有出入无疾之语。明其进行不可迫也。在卦象上为坤。坤德静顺。无成有终。下为震。震虽志于动。而以一阳之微。难胜五阴之力。则虽欲速。不可得也。阴固不与争。其如阳之力薄何。政令闭关不行。原欲养其力而蓄其势也。天道冬穷。日南至。虽自此以后。渐向北行。实犹相离不多。气候寒。地面冷。虽欲发动。时有未至也。故闭关不行。时为之也。非欲禁之。万物都寂。人亦以安于所居为宜。此当复之时。仍在伏藏中也。大抵复卦取坤震之合。震起于下。坤静于上。其志不同。中爻亘坤。仍以静顺为重。此人道所先也。譬之时令。自冬至一阳初生。时未暖也。必待三阳交泰。而后天下同春。雷在地中。不得自鸣。必待雷天大壮。而后雷乃发声。此皆有一定之序。不可乱也。是以人道在顺时制用。阳不可早泻。则养之务密。刚不可轻用。则藏之务深。此固天道。实亦性命之正也。学者无眩于来复之亨。而急求见用于外。则能充复之大用也与。复卦全卦。重在一阳来复。而于五阴之调协。亦宜注意。盖二五中位。三四中爻。皆阴也。阴静阳动。阴降阳升。阴退阳进。二者相违。最宜调适。天道则外顺于阴。内蓄其阳。不与阴违。而克成其阳。故阳能滋长。阴不害之。设使阳不自潜。早发于外。一线生机。必为群阴所陷。则天地又归于剥矣。君子体天道之精。用坤德之静。固守于内。不问其外。以待阳之长。阴之消。此不独政令为然。而切身脩养之道为尤要。闭关者。不外泻。不行者。不求通。不省者。不远务。自安闭塞。以育其真。此脩己立身之要道至德。而君子所以自成也。夫复虽合时为冬至。而凡在剥极之世。阳微之秋。正气难存。邪说方盛之际。皆当体复之道。推复之用。返求诸己。诚而弗失。近保其真。育而弗用。虽外多故。而心不灰。时已穷。而德可久。此以人顺天之道。不因物而丧其真也。故世道靡常。君子长泰。为其能复也。克己复礼。仁之本。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在天为阳。在人为仁。仁道之充。天下同泰。此君子之脩不独为善其身已也。故观复之用。先王之政。足以觇君子之行矣。

 

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宣圣讲义

此复初九爻辞。明复卦之大用。及其吉凶也。复以阳复为用。初九一爻。为全卦生机所托。即全体大用所始。虽在下位。当视为主爻。为其克主持全卦之用也。复在后天。本震之德。震之初九。即复初九。帝出乎震。乃后天八卦之序。道始于复。乃后天六十四卦之序。此义人多未察。复之为用。因帝出之义。致来复之功。即在此初九一爻。诚以全卦五阴一阳。阳动于内。与八卦之震。二阴一阳。阳出于下者。正同。八卦震三位。以一阳出于二阴。复则六位。以一阳生于五阴。其艰易又少有别。其行进迟速。冲举缓急。各有所殊。故以震言。为帝出。为其得权也。以复言。为道始。为其先时也。得权者王。先时者仙。二者有主客之异。人天之分也。然在震卦。重为二阳。上下分布。其势得应。故其来虩虩。其力充也。而复则局于五阴。其势犹孤。故其进以渐。其力有未足也。在初九爻。本震之道。行复之功。固为时宜。不过上有坤厚之积。未骤得干健之行。其所用舒徐。其所行趑趄。道所当然。数所应尔。此学易者所宜知也。观于不远复二语。则可见圣人示教之微意焉。不远者。指一阳在下。由坤而出。坤上接艮。艮之一阳。经坤而为震。其道不远。一也。由后天八卦序位言。震前即艮。艮为终。震为始。终始不断。一消一息。往者即复。其时不远。二也。由本爻言。阳在内。而阴在外。复于初者。待于终。其进不远。三也。由上下卦言。内震外坤。坤静震动。两相推荡。一动辄止。其行不远。四也。然前二者在于复之先。后二者在于复之后。皆以不远称。为其数有所限也。既剥而复。气自至。此先也。既复未大。气犹滞。此后也。先者由静入动。其道自反。后者由通转凝。其道自贞。贞与反并。乃为不远之复。合之于德。是谓返身而诚。譬之君子。由逆入顺。而能自守其操。不与时消沉。亦不因时蹈厉。则永执厥中。无过不及之害。此所以爻辞称为无祗悔。而占元吉也。无祗悔者。言初九之道。顺时而后动。安居以俟命。既无所求以为益。又无所损以自慊。无损无益。中心泰然。故无祇悔。祇犹求也。又仅也。包不忮不求之义。外无所加。内无所夺。自在自足。乃免于悔。而得元吉也。元吉乃吉之至。以复初九。得秉干元。上应天时。下明地利。中协人事。虽在下勿用。竟能以成其大用。此即道之所见也。为于无为。用于勿用。天之所以悠久。道之所以不息也。占元吉者。明其能达天德。而致于至诚也。诚者道之着。返本复始者。诚之着。诚即道。道即天。此初九一爻。有孚于干元者也。而圣人则之。以成内外之德。以全性命之道。以弘仁智之功。此修身之本也。不务外物。故不失其性。不囿小功。故能大其德。复之初九至矣哉。

 

象曰。不远之复。以脩身也。

 

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而见元吉之占有自来也。初九以复在内。而不外求。自返以善其身。故占元吉。盖君子之道。必先其身。诚意正心。为脩身之本。克己复礼。为脩身之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情之欲也。物至知知。好恶生焉。善恶见焉。吉凶辨焉。复之初。静之动。性之情也。内刚外柔。不忮不求。知之至也。物之格也。好恶有常。善恶有别。性命以上。中和乃致。此脩身之道也。而吉凶辨焉。顺时善动。明物达道。则不远以复。无祇尤悔。乃以元吉占也。夫卦内贞外悔。贞则无悔。理之常也。初九返身而诚。刚以克欲。静以御动。充实于内。不贪于物。贞之至也。诚之至也。诚则明。明则智。物格知至。身以脩矣。此爻所重。端在善复。复于初。则全其天性。返其本原。此君子脩身之道所自仿也。以一阳之刚。伏而自守。养其元气。深藏宥密。以成不息不已之德。此脩身之至也。当剥之余。阳微善熄。人失其性。逞于物欲。心昧其知。乱于好恶。故身不保。天下随之以倾。今复乃逐一自返。以正于天性。保诸干元。则知至而物格。意诚而心正。内持于道。外育其德。此身脩而家国天下同泰之征也。故初九一爻。为救亡图存之道。拨乱反正之功。大经大法。皆基于是。又不独为一人善其身已也。言内行。则圣人之德。言外功。则王者之道。事必有本。行必有先。复之初九。本也先也。笃行之士。当细绎爻象。弘推辞义。而深造之耳。

 

六二。休复。吉。

 

宣圣讲义

此复六二爻辞也。六二居内卦正位。重阴而近初九。阴乐就阳。情喜就下。此爻辞称为休复也。休者宽舒安息之意。书曰休休其有容。盖心中乐易。而能宽容其下也。休犹息也。非动非静。无作无为。是在动中静。作中息耳。六二虽重阴。以得正位而近阳。心有慕而迹不彰。意有为而身未动。故曰休复。以其不反于阳也。凡复六爻。皆不与阳逆。故皆称复。谓其克成复之道也。休复虽动作未显。而情志甚殷。以坤厚载之诚。慕干行健之德。合而为震。动而不躁。行而时息。此六二之象。合坤震六二之道。而见其用也。人之休者。非恶于动也。且将以助其动。非止其行也。且将以成其行。譬之劳者。因疲而休。以养其力。非贪逸也。将以竟其劳。故曰休息。乃暂憩之意。息与消反。则休与止亦殊。明乎此。方能解休之不害复也。休不害复。且将促其成。是以占吉。为其不以重阴困一阳。不以正位远其下。其德足称。其道可大。虽次于初九。而能仍以吉占也。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仁古通人。此仁字与中庸脩道以仁仁字一义。仁人也。而不用人字。颇有深意。言人道在仁。不仁之人非人也。谓之匪人。仁而后能称人。克己复礼。而后能仁。世以人体不全为不仁。此以人道全为仁。其义正同。爻辞用仁字。足见重在人道无亏之人。在圣人视之。等是人也。故亦作人字讲。复六二之下为初九。实复之本体。即人道之所存。仁无不生。阳者生之本。故生之本为仁。如果实之仁是也。果实之生。赖有其仁。人之生。赖有其性。性即仁也。生即仁也。而在天为阳。阳亦仁也。或谓之元。由其质言为元。由其用言为仁。其实一也。而仁必存于中。发于外。亦犹果实之仁耳。复初九一阳在下。乃以仁称。六二之吉。以下有仁。生机不绝。一也。六二虽休。而善养阳。以下近仁。二也。六二居正位。不自骄逸。而能下仁。三也。此释辞明指其故耳。若推诸人事。则凡居正位。不自满。而能下求贤士。以引与同升。则虽已暗懦优游。仍不失其位。此所以为吉也。占者得此。当细绎下仁之义焉。

 

六三。频复。厉。无咎。

 

宣圣讲义

此复六三爻辞也。六三居中。为人爻。阴行阳位。坤加干次。阴以从阳。而阳自馁。刚不胜柔。而柔自逊。两者相将。以成其复。是不可久也。然频复有数义。疑虑未除。彊而相就。其迹若数。其志转徐。是曰频。频犹数也。数斯疏矣。一也。三爻居中。与上为邻。六四六五。相比相亲。其德不舍。而欲进未能。是曰频。频即濒也。濒近而已矣。二也。六三上应上六。位殊而道同。时异而情类。因阳之志在复。而比朋莫协。坤震异趣。往来不常。是曰频。频犹反复也。反复则进缓而行艰。三也。有此三义。故频复者。非可求急也。欲罢不能。则有待于厉。厉字与干九三夕惕若厉同义。以心存忧疑。而事不可止。势多艰阻。而道有可为。唯有奋励图功。砥砺求进。是必尽其内外之力。以期协于远近之情。故重在厉。好在六三因初九之助。得干三爻之气。有乘时自厉之道。而不使复之功。辍于中途。虽往来频频。仍不退避败其事者。实由厉以致之也。凡人之厉。必为当前困难。而志意坚定。发奋勉力也。故六三以厉而占无咎。言其善自勉耳。或曰厉危也。害也。其义亦通。盖有危害。而后奋厉。及勉自砥砺也。人无外患。多忽于覆亡之祸。无远虑。多安于淫佚之乐。此情之所趋。为复道所最禁戒者。故一厉字。实含有至深切之义焉。读者当参干九三爻辞之旨。而细味之也。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明其无咎由于厉也。旧注多以厉为害。不知厉由自惕。易之称厉。自干九三爻始。夕惕若厉。即明示干惕乃能厉耳。复之六三。以坤承干。故亦寓惕厉之戒。盖频复。非果复也。必待自厉。而志于复。始成其德。且三爻人道所寄。人以胜天。必以德为本。不厉何由成德。此无咎之占。实由人力致之。不过天已予人自厉之机。人苟不自暴弃。未有不能免咎者。故义无咎也。可见天人之合。非仅天命之恃。居易俟命。必有所为。非坐待之也。居易固有数义。而守易道。循易教。亦义中事。圣人以爻为效。效即教之所存。辞虽简略。实包精义。读者宜深求之。

 

六四。中行独复。

 

宣圣讲义

此复六四爻辞也。复以震出坤。六四为坤之始爻。与震六三。同为中爻。以卦言。属坤土。土为中央。阳在地中行。故曰中行。以爻言为中爻。从下上行。故曰中行。而中行二字。更有微义。中行犹中道也。中庸曰。从容中道。圣人也。与此中行义近。盖复以雷在地中。阳行阴里。外柔内刚。体阳用阴。表顺而内固。形静而中贞。其行合于道。故有中行之称。而在六四者。则以本爻上下相接。内外之交。由里达表。由体推用。道之所见。德之所明。恰当此爻也。夫成德者。必有美誉。至道者。必有大用。内诚者形于外。中充者发于表。此不求自至。不思自成者也。故蕴玉于山。其外生华。藏圣于野。其人有礼。君子不求知。而天下慕之。豪士不求显。而举世仰之。何哉。道德之自行也。六四当震以交坤。阳伏行阴。其道自远。其用自明。乃比之中道之圣。而称为中行也。独复者。独字与中庸从容二字相类。言中行者。不求于外。自贞者。不求于物。自固者。不求于人。独往独来。而无慊也。故曰独。盖六四居五阴之中。不与四爻比。以阴从偶。而中独奇。如人踽踽凉凉。迳行其志之象。而阳藏在里。不违其复干之心。是以独复称。然非谓独善也。以德之至。不易有朋。非谓独乐也。以道之大。不易有类。上下皆其侣也。而独出其众。远近皆其助也。而独拔其萃。此由六四之道。能挈群众。超一切也。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中行为道之大用。独复为道之大本。二者皆归于道。故曰从道。而中行独复云者。尚有最要之义。不独从道而已。实为成道之原。盖执中用中。即中行也。慎独克己。即独复也。无论内功外行。莫不以此为基。复固道也。而致之。则在此四字。大学止至善。中庸诚明。皆由此致之。以卦爻言。复以震出坤。将以志于干也。六四丁出坤之际。为至干之始。犹佛言见性。必自止观始也。六四以阳入阴。以动向静。震之刚。而纳于坤之顺。雷之威。而蕴于地之厚。其内之充实可知。则发为外之光辉。亦可想。六四掌握是机。涵育是道。其行之至。实已为德之玄者。吾人脩身。要以此为模楷。则物不能诱。心无所欲。道至德凝之期也。爻辞不着吉凶者。道行而超于数也。道自阴阳。阴阳自太极。充复之用。可由干以返太极。此所以名为独复也。既返太极。阴阳同泯。故数为独。而超乎吉凶矣。从字有溯洄从之之意。六四由坤返而从干。由干返而从太极也。此义最精。当细玩味之。

 

六五。敦复。无悔。

 

宣圣讲义

此复六五爻辞也。复卦有异各卦者。各卦以上下中位为正。五爻为尊。而复则以三四中爻为重。二五两爻次之。盖重在以中行也。中行出于天。见于人。故属中爻。明其以人合天。为复之所贵也。六五虽居尊位。而为阴加于阳。卦属坤。即坤六五之象。以下与震六二对。其德有殊于坤。而坤为大母。震不忍胜之。是以六五仍多得坤用。坤厚载物。敦者厚也。坤体为土。敦者土也。阳在内。而阴育之。故曰敦复。由其义言。厚德广育。土性宜生。六五虽在上位。志却就下也。仁厚之念。好生之心。天所予也。坤能顺承之。虽阴而不为害。柔而不为损。此敦复之所以无悔也。外卦多悔。以自用也。今六五返求诸内。故免于悔。君子克己复礼之道也。坤虽纯阴。而为众生之母。则其德之厚也。情之笃也。厚则利生。笃则贞守。利与贞备。是以无悔。盖不外慕。而事于中。足以推中行之道。而发为大生之功也。且敦者。厚重不易改变之德行也。专一不为他求之志念也。其贞尤着。是以女子之节。行丈夫之事。而能善其终始也。复为阳复。得坤以育之。至六五。其德厚矣。其情至矣。此无悔者。不独震之遂其生。而坤亦克达其用矣。干道本赖坤成。故坤之所求。皆干之所志。阴以育阳。正如母之养子。尚何悔乎。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考者自审其所成也。以六五虽本广厚之德。生成之心。其志已坚。其行已果。则必有成可考。有功可察。而六五志在内。不求诸外。故曰中以自考。言虽有功。不求人知。有成。不求名达也。夫六五阳在内。复道在中。心之所存。情之所寄。皆在于育其阳。以绍乎干。是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去私保性。以成其敦复之功。遂其来复之道。此中心所藏。时时返省。而日引其所至也。譬诸苦行笃脩之士。唯恐私欲之张。德性之失。省察不辍。期待至勤。则其德必日昭。道必日大。此敦复无悔。由其志以致其功也。考而曰自。乃自脩成行之本。若待诸外。将为名误。而损其身矣。人虽不闻。我无怈也。功成有期。我无厌也。自信既笃。自省既严。则敦复无悔之道也。实即返求于己耳。考作考察讲。而坤之志。欲成干之道。坤母。干父。震男。坤之意。实将成震返干之功。亦即成子继考之业。[考字之义。已详蛊卦。]惓惓不舍。日望其成。此六五之于复。在诸阴爻之上矣。诸爻皆愿育阳。而六五为之主。故以敦复称。明其所厚者至矣。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宣圣讲义

此复上六爻辞。及其吉凶也。物穷则变。数极则反。理之常也。复卦皆亨。至上六其用已极。与前五爻大异。又上六坤道之尽。阴不克以育阳。而其德相违。刚柔不相协。而其位已孤。故两相争。而有灾眚之凶。坤卦辞。先迷后得。以能顺承也。今上六不复承顺。遂迷而弗得。迷者。失路也。穷无可往。有失路之象。而阳不得养。虽志于干。而所距尚遥。故曰迷复。震动于下。而重阴以困之。刚长于中。而优柔以悖之。是以占凶。然上六。其势已极。其时已迫。天不相佑。则地道无成。下不相辅。则上位莫保。虽不免于行师。以争其势。而终有大败。危其国君。此明上下不和。内外不协之害也。所损既大。兴复綦难。曰十年不克征。明其灾眚之至。祸败之余。民力已穷。生息不易也。时势所迫。天人相违。处于必争。而用行师。因于失助。而致大败。天灾人祸。乃危其国君。伤其元气。此上六之占。反乎亨之道也。六五之敦。敦得亨之用。上六则与之反。故吉凶大殊。圣人垂教。其意深矣。且复卦为天地生机所见。人事德业所著。传曰复德之本也。又曰复以自知。可知复之为道。关系治乱兴亡者甚大。非他卦可拟者也。五阴一阳。阳在下者。有师与谦。皆与复相类。唯爻位不同。德略异耳。在师卦象。以阳德主内中位。其用可大。故有丈人之称。在谦卦象。阳上中爻。持人道。而合乎阳三阴四之例。其德足称。故有君子之目。而复则以一阳居下。作生之始。明道之原。其气内潜。其志悠远。故与仁人之德业同象。然三卦。皆以坤在上。厚载能藏。博大能任。道通天地。物协阴阳。用济刚柔。此三卦之占。有相类也。复之上六。以位高数穷。反而为凶。正当坤之先迷。而不克于震之躁动。由互卦上反为初。则成师卦。故有行师之占。而师行无济。躁进而迷途。其终乃大败。以道穷位危。天心不协。灾眚见于内。兵祸遭于外。则莫非上尸其咎也。故曰以其国君凶。国君政之主也。所居非位。所行非时。所为非道。而下不为共协之助。外无有礼让之朋。坤用已穷。师行而不能以谦自处。灾害并至。野见玄黄之血。上下相违。民无休养之时。浸至十年不克征。其凶方可惧矣。天时不予。人事当内省。下位不和。在上当自责。此君子趋避有道。而在仁者克己之余。尤宜以求诸己为亟。易教示象。先述其害。而警之以求免。故于上六明着灾败。再以凶言。可见其用意之深切也。当此者。尚其慎思而熟筹之耳。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上六之凶。非谓一切。而专指在上者。为其反乎君道也。盖上六。有位而不得其时。当尊而不善其事。有如干上九亢龙之象。且以阴居上位。优柔躁乱。迷惘嗔恨。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有君之位。而无其德。居上之崇。而不能下。故曰反君道也。阴穷变阳。柔尽变刚。自失其所长。而冀幸于不测。是以有迷复之喻也。复全卦大用。实以阴能育阳。柔能助刚。使阳得日长。刚得日伸。以达成干之志。以佐生息之功。此复为天地道之所存。人物生之所托也。今上六乃反是义。阴希变阳。则不复育阳。柔贪变刚。则不复助刚。原处相成之地。反为相害之时。此与前五爻吉凶各殊矣。上六与六五近。而阴阳两乖。与六三应。而上下两失。此所以名反也。且求而未得。贪而未至。徒营营于事物之劳。役役于争讼之累。有同迷梦惝恍。不克自知。而乖德本。此所以独凶也。复道已违。克己不终。则为害者。不外于妄念之诱惑。妄与复逆。复之穷。则妄心生。故周易于复之后。继以无妄也。此意至深。学者应细思之。盖能无妄。则仍复矣。克己复礼之谓也。妄之所生。何非一己所致。既克己。自无妄。无妄自复。上下卦原一义。后人多未省耳。

 

宗主附注

复卦前五爻皆吉。唯上六凶。以道穷也。然上六之凶。非复之过。复始终以达干为志。以成泰为功。则由复而临而泰。其阳日长。其道愈亨。何至有上六之凶哉。而爻辞以凶占者。非谓复也。谓用复之人也。吉凶发于事。见于人。人事不得顺天。而所行违道。则吉凶相反。盖以位上下辨之也。复之亨。利于下。凶于上。安于内。危于外。阳虽长。而不出地上。乃能成其用。一旦失藏。必遭毁败。其气早泄。其德不完。则凶危之至。不待卜已见。故处上六之位。最易迷惘之时。无厚载之可保。有野战之可忧。则其自全之道。不复如前五爻之固。而其自奋之气。有类于剥之情。盖悻悻不甘降辱。而茫茫无所依归。此迷复之凶。实由时位之所致也。学者宜详察之。

 

无妄卦震下干上

 

宣圣讲义

无妄继复卦之后。为周易之序。其意义最重大。上经以乾坤为首。各卦多随乾坤变易分合而来。而坎离纬之。最明者。如泰否仍为乾坤交。而同人大有师比之属。则为乾坤坎离交。爻象可以见到者也。且所交多成往来卦。有由一分二之象。唯复与无妄则异是。以非往来也。复与剥。无妄与大畜。则为往来。今举复与无妄言者。正以其非往来。而其重要有同往来卦也。盖复上坤下震。而无妄上干下震。下同而上为对也。同者为类。对者为偶或仇。一则为坤母与长男。一则为干父与长男。阴阳既殊。德用自异。所要在其交替递嬗之际。迁变刚柔之交。而自有其不易之数也。由剥而复。为反。刚上反下。其来有自。由复而无妄。为变。重阴变阳。其进有机。自者在坤。以坤能纳艮而育震也。机者在震。以震能化坤而成干也。震以坤交干。而育其阳。是震之志。在绍父之德。成干之道。故曰主器莫若长子。今无妄竟能由坤而化干。是震之道得申。而干之业可大也。揆诸卦数。复一阳也。无妄则为四阳。复之阳在下。无妄则上下应。而阴在中。即由爻象可见阳之长且大矣。然复本如母之爱子。而婴孩克俾生长。无妄则如父之教子。而少小克致成立。其德有先后之异。其义有始终之殊。皆为亲亲之道所寄也。父母之恩施不同。子弟之受益则一。故复与无妄。其用有相得益彰之势。其情有相助为理之功。非如他卦之无大关切也。无妄非复不得达其用。复非无妄不得满其志。而二卦又同气而异行。合力而分用。其相倚之甚。相需之殷。实有别于他卦之非往来者矣。传曰复则不妄。可见无妄由复得来。而天地之大。万物之众。溯源探本。不外于一。复之一阳。能推为天下之无妄。在理谓之天道。在事谓之人心。天道本虚。人心可质。物呈于前。而情欲不生。数变于外。而性命不易。此无妄之自有真也。故外卦坤化为干。而内卦不变。震动而不为躁进。故二阴在其上。干刚而不欲自高。故一阳居于下。高明者天道。止动者人事。自初爻至四爻。互一艮一震。一止一动也。艮止于中。震动于下。以成其体。巽则能顺。干则能健。自三爻至上爻。互干与巽。一健一顺也。干健于外。巽顺于中。以成其用。体用均善。天人相应。行而高明。则巽以干大。动而止定。则震以艮安。内安外大。人心之所存守也。人事之所光大也。故曰无妄。言其真诚而无欺饰也。以震为雷。而行于天。天道下济。地道上升。震者阳德之见也。而发于阴。天者生气之本也。而蓄于下。虽阴阳不均。而刚柔得其济也。阴居内正位。阳居外正位。上下相配。而不失其中守。位当则安。守固则达。安而达者。用之全也。此卦象之善也。从乎近者。不施于远。顺乎大者。不吝于细。道之所以贵中也。德之所以贵久也。无妄以雷行天下。应时而兴。刚加柔用。适物之生。不假作为。而功自成。不存贪忮。而德自明。乃比于干。而元亨利贞。此以复之充实而有光辉者也。而能造乎大化。以通于圣神。夫由用推之。足达无尽。由体求之。则归于至正。不偏则无害。而天下同利。不画则无量。而万物同亨。内有其德以为贞。外有其道以为元。此四德俱全。而卦名之称无妄也。无妄即无为之意。不妄作为。纯乎自然。天不自大。地不自厚。物与俱生。人与同载。是德不可极。则可久大也。在复贵反。无妄贵诚。反身而诚。行之至也。故曰。无妄由复致之。以其先克己也。大学诚意。先毋自欺。此无妄之义。而为明德止善之本也。一切皆真。尚何妄哉。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宣圣讲义

此无妄彖辞。明全卦大用也。无妄卦。上干下震。雷行天下。阳气发越之象。而震之一阳。在二阴之下。阳有所协。气有所根。乃生机自达之时。雨泽大行之始。故曰无妄。言及时而动。无妄作为也。且卦为阳得阴助。以阴为贵。柔能成刚。德应其道。外而能内。上而能下。升而能沉。飞而能潜。是兼高明博厚之德。天地之大用也。故曰无妄。言其至诚不息。如天地之悠久也。若以人道言。诚为行本。不虑而中。不思而得。更何妄哉。天道无为。人道无妄。二者一也。故无为而能大成。无妄而见大用。性之至也。或曰无妄。无所期望也。固亦应有之义。然不期而自至。不望而自来。其无期望。正所期望。是不独无所期望已耳。春风一动。万物同荣。天何期望哉。雨露既滋。萌芽自见。物何期望哉。则无所期望云者。正以其不待期望也。设当秋杀之时。冬藏之会。纵求之亦不得。纵多期望。希济于事。以此期望。名之曰妄。为理之不可。数之不能也。故凡理之不可。数之不能者。而必期之望之。皆妄也。妄则伪。伪则邪。邪则败。无妄者。不伪不邪而自成。天道也。人道也。观乎卦象而知之矣。无妄与大畜为反正卦。大畜以干在下。象物之得畜。而其所以能畜者。必先有可畜也。无妄本生物之道。有畜物之功。而后物丰备也。物之丰备。必由于诚。诚之所施。万物皆备。无妄诚也。诚乃成物。中庸已着其义矣。天道不息。即诚之所见。明乎此。则知无妄与大有同人。有相类也。无妄为真诚不虚。道之体也。而其用重在内。内充实谓之实。实谓之真。真实不虚。乃称无妄。无妄名也。名实相副。内外如一之谓也。故道在返己。而出于复。其用不求远而自远。其功不求大而自大。此与大畜有相通也。无妄上下互易。则为大壮。壮与畜亦相应。唯畜能壮。身无所畜。将何以壮。畜基于诚。壮发于大。诚而后大。大而后化。此无妄之与大壮有相应也。凡此诸卦。数有相合。象有相通。天道固微。人事可证。而此数卦。实以无妄为宗。犹木之本。水之源也。天地尚不违无妄。况其下者乎。故无妄之用。道之用。无妄之功。德之行也。震动于下。天明于上。光明磊落。其志可见。仁义礼信。其智可知。故备四德。而与干道相同也。干健而得震之动。阳明而协阴之柔。其于万物。无不宜矣。此无妄继复之后。而克启大畜之功也。传曰。无妄灾也。此义人多疑焉。盖以无妄为真诚孚道。不应为灾。灾之所加。必由于妄。无妄之灾。非灾也。不知此乃未解灾之为灾耳。灾与祸异。祸由人致。灾非人召。以灾非人所能去之致之也。故曰天灾。亦非有意灾之也。为其不可为。名之天耳。凡不可为者。多称天以名之。谓其不属之人也。如水火风雨雷电。山崩川涸。地震海波。及其他沴气所钟。殃害所及。虫兽木石。疠疫鬼怪之类。非理之所有。数之常见者。名之天灾。示有别于人为之祸咎也。然灾不必感而自见。不必禳而自除。虽非天所故为。实有神司其事。则以气之所触。行之所值。不期然而然者。名曰无妄之灾。无妄之灾。乃非寻常之害。唯其非寻常也。故亦有道以趋避。此道见释彖辞中。后当详讲。所应注意者。传文大畜时也。无妄灾也。二语有关联。时与灾正相类也。时者明其德。灾者明其神。神不显。德可见。而在人观之。则有异耳。天道至大。气数至杂。道包邪正。用赅善恶。故灾祥同出。时与不时一致。若在冬宜暖。在夏宜凉之意。南地多温。北地多寒。高地多清。洼地多湿。各有象也。而易之。则非时为灾矣。此灾字不可执也。无妄以阳内交于阴。刚而不自用。健而不自恃。是合于道。而有既济之象。传称既济定也。明其能知止而有所定耳。无妄亦然。中互艮。止也。互巽顺也。顺以止。道之本也。干健于外。震动于内。所虑过刚而躁进。今得顺止之道。实孚中和之德。故上下相协则吉。内外相和则亨。亨且吉。何有于灾。而称灾者。正虑其易过而不肯降心。则上下相违。而刚独用。内外相嫉。而躁以进。是灾之生。由人事言之。实发于乖戾中和。违逆顺止之行耳。盖忘其体而求于逞。丧其守而无与合。则虽刚亦无可恃。动亦无可为。其为灾也。不亦宜乎。故欲知灾之为灾。必先审于行止进退之时宜。躁以贾祸。则震不能遂其生化之功。而毁于暴。刚以自用。则干不克成其高明之德。而败于浮。浮与暴。皆过也。反于中和。悖乎顺止。故也。而灾实生焉。灾之主者神。行者气。而趋避之道。唯诚与四德。四德亦诚之所发。四德不具。大用以失。此易卦之所重在四德也。夫既曰灾。自有祥在。求之不得者祥。求之而得者亦祥。以其求在己也。求之而得者灾。不求而得者亦灾。以其求在外也。圣人知之。不求诸外。而求诸己。此返身而诚之可乐。抑即复之谓也。复以克己复礼为旨。故始终于诚。而后无妄继之。无妄固自复来。欲免于灾。仍当师复。即以干而用坤也。干刚而返于坤柔。则纯乎道行。更何灾之惧哉。故无妄之道。分内外。内行未完。休期于外功。外功之成。必内行之推展。外自应之。不待求也。内若不足。外无可应。则求之不得。所得者灾也。非所求也。曰无妄之灾。明其非所志也。人之生也。性静而情动。情感于物而好恶生。有好恶而后有善恶。有善恶而后有吉凶祸福。此灾祥之至。必自情志始。无妄则重去欲以制情。而使归于中和。则凡能中和者。自在灾祥之外。而传独曰无妄灾也。实欲使人知灾祥之不可求免。必先正其性命。保合太和。以孚于干之德。干以刚健不息为道。而变化生焉。则在干亦自有灾祥之名。而圣人立教。先尽在己。于干道变化之下。即接以正性命保太和二语。足见人道之本。非以违天。乃欲顺之而自正。非以逆数。乃欲明之以自惕。故干九三谆谆于朝干夕惕之诫。与中庸大学戒慎恐惧慎独勿欺之义同。皆为自立其诚。以遂其生而已。是灾也一语。实含垂戒之意。道有未至。德有未明。善恶未泯。灾祥莫消。此后天气数之应。虽天地亦有不免者。唯纯乎至静。达乎至诚。不与物混居。而处于真境。方能超于象外。以脱于灾祥之数。此见性之道所独重也。性情未一。则善恶难同。心有所思。无非妄念。则诚不至。而灾祥时值。亦理数不期然而然者。是灾祥发于人心。成于妄念。佛教于此。解说綦详。惜人多未悟也。然易无妄早已揭示此义。为恐人之未达。传更以灾也二字。明指天道之真。使皆了然于干惕之诫。正性命保太和之辞。而见天下之灾。恒与妄相来去。妄苟无矣。灾亦莫生。故曰匪正有眚。实以明正则无灾。真则无妄也。以真制妄。以正制灾。而实在于知止。以无妄之中。有巽艮二卦之用也。顺乎天而止其动。此无妄之所成。而人犹未察。正以巽艮二象。隐而未显。徒见刚动之用。而失顺止之道。故反以为灾。不然。传文宁以灾也属无妄耶。易之命名。凡曰无者。皆原有也。如无咎是。则无妄正以其易妄而名之耳。无妄之义大矣哉。

 

宗主附注

易上经三十卦。多明天道。而以剥复无妄大畜四卦。为最重要。剥复二卦。系天道常变之机。无妄大畜二卦。系天人顺逆之理。由复而无妄。天道既明。人心可证。上下感格。人神会通。其道至精。其用至灵。神而明之之道也。人知复见天心。而不知无妄可见人心。三教圣人。同以此义着为至教。其德曰诚。其功曰一。其用曰定。其体曰中。皆不外复与无妄二卦之象。人道在仁。天道在生。同一义也。而震主之。震反为艮。人之终始。艮反为震。物之生化。一止一动。不离于乾坤。一刚一柔。不悖于阴阳。此二卦由震合乾坤也。合坤则为静而顺。合干则为高而明。互出艮象。深藏不显。此内功之奥。与外行为本末也。诚于中者。形于外。有其体者。明于用。故由复而无妄。其道不可尽言。其德无有极时。 夫子所谓外明明德。内止至善。一以贯之者。即是义也。读者可不审诸。无妄卦。以无妄作为为旨。故有灾眚之占。然此义极精微。人多未省。盖无妄上干下震。中互艮卦。艮为人道所寄。震为地道所发。合言之。是无妄备天地人三者之道。而宜合乾坤艮震数卦之用。以衡其轻重也。故无妄有可为。有不可为。有宜进。有宜退。有吉有凶。有灾有祥。而一言以蔽之。止于诚耳。诚则无伪。诚则不虚。处伪即妄。妄即有灾。是灾为天道。而人自应之。为人之多妄。而不克止于诚也。诚以通神。神以制灾。灾祥之至。神所主持。而无妄能先知之。此即中庸至诚前知之义。故传称为灾。正以其能测知灾之所自也。灾与时对。反时为灾。则求无灾。贵乎识时。时者天也。识时者即知天。天即性也。知天即知性。天人一贯之道也。古圣心传。全在此义。愿读者深味之。

 

宏教附注

此文宛委解释无妄之灾一义。尚未完。盖以无妄原妄。妄易召灾。而无妄之灾。乃真灾。若非无妄。则犹种瓜得瓜之喻。不当以灾名也。因一属天。一属人。因果报应。非天也。乃人自致之。唯其属天。始名曰灾。然有灾。即有人事。以天灾仍加于人也。加人。人必思免。则仍当求之人事。此重在自反也。无妄一卦。关天人因果。性命吉凶之本。非仅为占也。读者宜细审之。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宣圣讲义

此申明彖辞之义。而见无妄全卦之用。有内外之殊也。无妄上干下震。震之一阳干也。一阳在下。由干所来。故曰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盖阳升阴降。上卦之干。反而居下。阳得其势。以升于上。故虽一阳。足为内卦之主。震出自坤。以阳为贵。故也。刚而在阴爻之下。卑而得升扬之时。此所以称为主也。就互卦言。中含艮巽。一阳一阴乃相济。刚而不亢。升而能潜。其道在二阴爻连接介绍于中也。震动而干健。刚在中而上下相应。如天地之合德。阴阳之协道。本乎坤顺。而克成乎干健。因于震动。而又孚于巽入。可来可往。能刚能柔。二五得其正位。外内致于中和。此道之所同。德之所达。天下咸从。天神所眷。故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此历数无妄大用。四德具备。亨于外。正于内。亨利至于四海。贞元达于上天。功以济时。德以应化。神之所佑。天之所福。故曰天命。其要在大亨以正也。亨赅利言。正即贞也。明德协于天下。亨之至也。正性通于鬼神。贞之至也。道契于天。行洽于物。上下神人。莫不和协。书所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者也。无妄之义大矣哉。唯诚至者能之。唯正无私及焉。天道所施。顺之无斁。神功所被。推之无垠。能如是。天命有不降者乎。再由卦象言。干来主内。正天赋我以性命之象也。震动应天。正及时顺天推化之象也。中含艮巽兑干四卦。健而有守。行而可反。止诸内。而泽被于外。悦于民。而贞应于天。是无垠无斁。夙夜不懈之象也。彖辞以四德称之。赞其用之大矣。然无妄重在诚正。设违于正。其诚亦乖。诚正既乖。是为妄矣。故曰匪正有眚。以不诚正。则灾眚至。亨利灾眚皆天命。无妄则亨利。妄则灾眚。一反一正。自相感应。此不易之理数也。既有灾眚。自害于行。此不利有攸往。实由匪正而来也。下重释其义曰。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盖明言匪正之害。将不利于行。而无妄之往句。人多有疑。以为上明言无妄。元亨利贞。大亨以正。而下曰无妄之往。天命不佑。似有未当。不知此古文例。古人言文恒如是。无宁。宁也。无念。念也。如诗无念尔祖。春秋传无宁兹许公。皆惯语。俗仍有之。故无妄之往。即妄往之意。妄而往。将何往乎。以妄而行。悖逆天命。天自不佑。行将何之。如欲彊行。终自逢其灾眚而已。此传所谓无妄灾也。实亦含灾由妄致之义。灾必因人事而至。人心不正。内失其贞。外胁于刚。轻动而躁举。失其卑牧之道。逆乎顺入之情。此所以召灾也。且卦重在震之一阳。相时而动。则成其德。一阳在内。不凭干之势而妄行。乃本坤之道而协济。故能达天德。受天命。以善顺承者莫如坤。无妄自复出。实坤所育化也。今失顺正之旨。而忘内主之宜。妄思乘时媚干。附于刚健。则失其内二爻之正位。而干以刚应刚之嫌。此天命之不佑。实由妄动。妄动则灾眚必见。譬诸雷电。动非其时。岂不为灾。此无妄同以动为用。而不时则成灾。故与大畜为正反。大畜得时。无妄为灾。二者宜相参。夫既曰无妄。其妄可知。人情易动于妄。则妄而无妄。即情约反性之道。无妄而妄。即性汨徇情之途。一正一反。一善一恶。而天命由此定焉。学者能不自惕乎。此节分二段。天之命也一段。释无妄之用。克备四德。而有大成。其下一段。释妄之灾。由于不正。遂失四德。而难于行。而以功德之施。归之天命。以证明无妄天道。妄为人事。天道虽定。人事易乖。行止所宜。诚正为本。此古人示教谆谆。不独为占吉凶已也。大学之道。由格致以达诚正。实本此教。可细参之。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宣圣讲义

此无妄象辞。明无妄之象。申彖辞之义。而示全卦之用也。无妄以干在震。上有天下雷行之象。雷张天威。而雨润万物。物之生化。由此见之。故曰物。言举物皆因无妄以生以成者也。天之道也。生成万物。天无私恩。而万物同生成。故曰物与。即相与之义。为自然相与生成。唯天地之恩。雷雨之泽。天不以为功。物亦不以为德。德至大。而无所施与。施与至勤。而无所区分。时也。道也。天如是与。物如是受。各如其志。以生以成。虽至不齐。天之为天一也。故曰无妄。天无妄而恩威自行。物无妄而生成自见。此天下雷行。物与同达于无妄之用也。物对天言。故曰与。天与物同无妄。施者受者不自知也。恩与威同无妄。生者成者不自辨也。天物归于一。而无妄大化。雷行而春。物萌而荣。天道至明。天下同新。此无妄之用与干同。而备四德也。天既同春。物已同荣。人亦物之灵。则所以顺天而体物者。其道何存。曰在于政教之行。天雷行于时。而物致其生成。人道发于事。而与天通其德用。此先王法天因时。而以茂对时育万物。以推乎天之功。尽乎物之性。遂其长育。达其材能。以配于天恩。是先王之政教。亦无妄之所成。而恩威亦无妄之所用。所谓视民如胞。视物同与。实本天之道。而推人之性。以尽物之性。一归于诚而已。无妄之于人。其关系亦大矣哉。茂对时育者。因物而知时。见物之荣。知时之春。故曰茂对。既知天时。乃推时用。以时之宜。育物之生。故曰时育。茂对者。由物以及天。时育者。由人以及物。天也。人也。物也。一以致之。此先王之无妄也。天道不息。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此天人同至诚也。先王以此而与天物同无妄。其道不外本干之德。各正性命而已。故茂对时育。皆对万物言。实由人以返天。由物以成性耳。一言以蔽之。止于诚也。物为天地间所生成者。生成之道。必自物而明。天道难显。物情易见。此大学之道。首格物。物有未格。知有未至。则意难诚。心难正。诚正之本。必由格致。为圣道至诚。非徒为己也。推性之德。必成人成物。率天之道。必位天地。育万物。此先圣一贯心传也。文王赞易。于无妄之象。即着此义。其旨深矣。盖无妄之道。天性自然已着也。而天以无妄。物自生成。人以无妄。物自化育。生成化育。莫违乎时。时者天之令也。政教者人之令也。茂者。因其荣盛而荣盛之。时者。因其发达而发达之。此即栽者培之之意。茂对天时。时育万物。此一语含二义。原省一时字。以观物之时。而明天道。观天之时。而广人道。其终也。天时人事物情。无不宜也。无不尽也。则无不诚。而合于道。此无妄大用。以三者而明。称先王者。以政教为重也。以政则生。以教则成。兼之则生成皆见。此大学以教而自脩。中庸以学而推用。始终一也。政之所及。教之所施。万物咸亨。而况人乎。故无妄之道。泰与同人之本也。物且与焉。人有不同者乎。物且亨焉。世有不泰者乎。是天下雷行物与无妄一语。其含义至精。人多未细体会耳。雷行之时。生物之盛。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此天之无妄。因干德而显其用也。人者戴天履地。上法高明。下法博厚。以成悠久之德。以通无息之道。此性命之本。仁智之全。中和之备也。非圣人不及此。故称先王。以位当而功明也。位不当者。功有难明。如非时之雨不为泽。非时之雷不为威。时之宜。即位之当。有非位而彊为之。亦犹非时。辞特揭时字。以明所贵。且因无妄与大畜往来。其用在时也。故辞以对字寓其意。震之对巽也。干之对坤也。观升二卦之用。有相通者。正在观时以自脩。观物以自诚。此观卦为达无妄之用不可少者。佛以止观为脩持之基。儒以致知格物。为诚正之本。其意一也。故象辞之义。不独为占言。实明道之奥窍。正性命之阶梯也。学者毋忽焉。

 

宗主附注

所讲物与。及下句万物。皆重在物。以天地间皆物也。天地之德。于物生成见之。人灵于物。而能配天地。称三才。亦以其能赞天地。而育万物也。物自生成。天不私其道。人不私其德。而人不得离物以生。物备于我。我生物也。物以养人。物生我也。无人则物之生不全。无物则人之生不具。是人物相与同其生成也。天亦以生成人物为功。天之于物固厚。于人尤厚。人自择之。而栽培倾覆之道别焉。故生成万物。以生成人者。天之道也。生杀万物。以生成人者。人之道也。天无容心。而物自生成。人有恩怨。而物或生或杀。此物之于人有异视也。唯圣人能同之。不以生之道而杀之。不以人之欲而毒之。物我皆成。生杀同善。为能体天之心。时生则生。时杀则杀。其杀也。仍生之也。故春生秋杀。互成其用。不有秋杀。安有春生。此天之大公。无所恩怨于物也。而以雷施其令。春发秋藏。不违于时。违时则灾见。故雷之呜足以振天之威。其终也。以雨露溥天之泽。是其威犹恩也。杀之犹生。威之犹恩。天道无二致也。唯圣人能则之。不为生成之恩。亦不为杀害之怨。予之不自德。成之不自功。则物不役其心。情不悖其性。生之正也。性命之所宜也。其道无他。同于无妄而已。故无妄言其至也。无为无思。言其推也。无穷无尽。道愈损。德愈明。体愈微。用愈大。此大学始于格物。而终于平天下。本末内外一以贯之。欲明其用。则所谓茂对时育万物。一纳于政与教而已。读者其善体会焉。

 

初九。无妄往吉。

 

宣圣讲义

此无妄初九爻辞也。初九为震下爻。即干之外来为主于内之爻。虽位在下。实为全卦主要之爻。盖无妄之道。成于内刚。刚则无欲。有欲则不得刚。以性刚而情欲为柔也。内刚者。中必诚。不为物所动。而独与天通。上接干元。身主真阳。乘时而动。以象地中之生气。待时发为春和。此初九之阳。实无妄之本。无妄之用。以时大行。大亨以正。天与物亨。得时即行。故占往吉。自内而外。由近而远。曰往。其中既诚。又得时之宜。此所以占吉也。以爻言。初爻在二阴之下。而上卦全阳。内有所蓄。外有所宜。中诚而不自用。内刚而能柔和。不为阴所阻。而特达于外。不恃阳之盛。而安潜于下。此动合乎道。而所往吉也。由此爻辞证之。可见彖辞之不利有攸往者。正以其妄而匪正也。以初爻内刚。自克无妄。渐进而加于阴。易失其刚。而乖于正。遂有妄之嫌。有妄则不可行矣。人之诚者。不易为物欲所蔽。其安于下者。尤能自保高洁之操。唯有涉世日久。浸渍日深。美好眩于耳目。娱乐迷其心志。则恒易失其操。莫知其妄。此天真之难保。而习俗之易移。常人之情。有非故为之者。总由内刚不恒。物欲不净。性灵目汨。妄念乃生。故卦以无妄名。示其易妄以儆之。欲其时持干惕之戒。以先诚其意也。妄与无妄。以辨往之可不可。吉凶利害。实自我召之。明乎此。则辞中所谓往吉。与不利攸往。同异之处。可了然矣。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得志者。以其中诚。志意无妄。则所行必利。所为必成也。人之得失。恒依乎数。而数之合。在乎道。正则善。邪则恶。诚即安。伪则危。无妄之志正。而所守不失其刚。意诚而所往不违其时。宜其如愿以偿。不待求而自得。不待谋而自成。此道之所行。无往而不利矣。易之言志。皆本卦爻之象。非如人之所谓得志视所欲也。以志发于心。出于意。其合道者为正志。不合道者为妄念。念犹志也。如所欲不徇乎情。所想不出乎道。始为正志。佛以得罗汉道。始可信其意。正以其无丝毫私意。乃无丝毫妄念也。即吾所云从心所欲不逾矩者。亦此义耳。得志得字最要。与大学虑而后能得得字有相同处。盖合道之志乃为得。不合道者。得亦失也。此云得志。实以其志之当得。天之命也。非人所为。故无妄之往。孚于天道。本于性命。其吉也。数之当然。其得志也。行之当然。中庸所谓不虑而中。不思而得者也。与他卦之称得失。又微异矣。夫天人之别。在意志之先后。思惟之正邪。先有所图。是涉乎私。思有不正。是违乎命。易以干道重在各正性命。无妄初九。实本此义。行乎干健而不息。达乎大始而有终。其道至玄。其德至诚。无为而无不为。性命皆尽。人物同成。而独揭无妄二字。示其入手处。亦犹大学诚意章。以毋自欺三字为始也。然始终本末。实一以贯之。初九如是。上九亦然。唯其一也。遂同于天道。所谓为物不二。生物不测。即无妄之体用也。学者依无妄一卦。内志于道。外尽其德。当无不宜。无不达矣。惜人多未深思之也。

 

六二。不耕获。不灾畲。则利有攸往。

 

宣圣讲义

此无妄六二爻辞也。无妄卦之大用。以内外得正位。而见乾坤合德之象。下卦震自坤出。气行于阴。一阳在内。二阴在上。六二为内卦正位。即坤之六二也。上与九五应。刚柔相济。内外相和。而阴志从阳。内志在外。此六二之用。以九五成之。九五得六二以畜于内。而后九五之阳。悠久发育。以达其生化之功。此六二一爻。实无妄要位。全卦生成之德。非初九不能固其本。非六二不能蓄其势。阳以阴成。此之谓也。爻辞重在用。以农商为喻。农重于守。商重于行。二者异宜。而六二兼之。不为农则为商。其利皆同。视其所为如何耳。盖六二本震之中爻。而互艮之初爻。震动艮止。各有所宜。农利于守。则艮止之义。商利于行。则震动之义。不耕获不灾畲。农之利也。言得地之宜。不从耕而获。不经灾而畲。虽理若未周。实数所先定。世固无不耕而获。不灾而畲者。然此乃状其地利之优。天时之盛。不在劳力而获酬报。天之所厚。非人为之也。且农之耕。志在获。田之灾。志在畲。今获不以耕。畲不由灾。是其受天之福。有异乎常人。此无妄之所成。彖辞天命之所及。而仍本初九得志之占也。然农者恒以守为苦。得之易者。恒多求。为之久者。恒思迁。行之顺者。恒务远。则虽有丰收之利。尚或未快于心。亦多弃家而外游。易农而为商旅者。盖因未满所欲。更贪于他物。而以震动之德。有难终于艮止。此爻辞以不耕获不灾畲则利有攸往。明其不止则行也。六二固止行皆宜。故占利有攸往。知六二之志易外。而阴之情喜阳也。加以三爻则互巽。巽主行。风行天下则为姤。姤遇也。有所合也。故守而必行。行而必利。爻象之本义也。而爻辞之所释。则包二义。一则止而宜于农耕。行而利于所往。一则不安于止。则利于行。由不务耕耘。而易为商旅。是不耕获三句。实含二义。后人释之多未尽也。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而见六二之用也。富即满足之意。以心不满足。则更求其他。故虽有地利。而不以为快志。虽得天厚。而犹冀其更多。此物之所役。因爻之阴而着。幸以无妄之义。得正位之地。不因贪以逢其灾。且缘时以成其利。此中妙用。当合前后各爻参之。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宣圣讲义

此无妄六三爻辞也。六三亦阴爻。承六二而来。以在中爻失正位。故为灾。而无妄本非有灾者。徒以贪而失正。私而徇欲。不明于物。不保其性。则为灾。非无妄之灾也。无妄之灾。乃以无灾而为灾。不妄而受害。此中因果。既由天命之差。而莫外于人事之乖乎正。盖天命恒依人事而着。前后因果。不得以一时一地断之。如六三之灾。以六二之贪于外。在六二因得正位。故不为灾。至六三其志已放。其行难持。循其所为。必罹于灾。虽得之有因。而当前者不省。反以为天道有误。祸福无常。故名之无妄之灾。欲解其数。必惩于前后。证其因果。此与佛说三世之理相通。非宗教愚人。实天道往复所不免者。以现在言。则为无妄之灾。苟合之过去。则仍属匪正之眚。圣人以天道难迳论。始称为天命。世俗亦以宿命目之。虽似无征不信。而事实常遘。是佛家因果之说。初非怪诞之辞。而古人神道之教。原有精微之理也。六三爻辞。即依前义。取事为喻。或系之牛。则其人非欲害人也。行人之得。则其人非有意来窃也。邑人之灾。更非其人之过矣。而牛固失。得者已行。则邑人欲不受其过。势有不能。此所以为无妄之灾。辞虽如是。事未必然。而天下类此者。则亦时有。邑人之灾虽冤屈。然为近系牛之地。则嫌所不易解。瓜田李下。以其地也。纵不为盗。而所处未宜。故以行人得牛。而邑人受其灾害。明人之处地当慎也。邑人以处未慎。乃干盗牛之嫌。君子防未然。知者审几先。此欲明天道。不得不时时戒慎也。是六三之辞。实关人脩身之道。苟有未审。灾祸随之。况其固恶者乎。然以事论之。则邑人实枉。苟其平日良善。则嫌疑亦可不至。纵难自辨。邻里当为剖明。是终为灾者。正由其前匪正也。故君子恶居下流。而择居必依仁里。忠信之笃。则行于远。贪欲之多。则嫉于亲。六三人爻。人道所寄。圣人不问天道。不忧天命。先脩其身。以正其心。此本干九三干惕之戒。而率各正性命之教。乃能免于无妄之灾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明物之利即物之害。以牛固利于人。而害亦随之。得者固有利。不得者反受其害。虽利害分明。而相为因果。则一。此格物之要。大学之所始也。习易者于此当细味之。

 

宏教附注

六三爻辞。无妄之灾。以无妄原易妄。妄则失正。失正则有灾。六三爻。因不得正位。以阴乘阳。故占有灾。或者不定之辞。言任何人所系。重在牛之得失。不关乎牛主。故称或。而邑人非指全邑之人。乃指牛系处之居民。邑人犹地主也。非即物主。行人乃过客。既非邑人。亦非物主。是爻辞所举。有三种人。一为失主。即物之原主。二为得主。即行路之人。三为地主。即系牛之处民户。而代受过之人。以此三人。而关一牛之得失。牛。物也。三人皆缘物而有是非。以分祸福。在理言之。牛主虽失牛。而可问罪于邑人。以责其偿。是非真失也。行人得牛。出于偶值。是幸得也。邑人无端受累。方为真灾。是无妄之灾。实指邑人言。然灾与福为缘。得与失相联。安知行人之得。不为他日之害。而邑人之失。不遭他事之祥乎。此古人有塞翁失马之喻也。不过为得为失。为灾为祥。皆属于物。而生于心。心不以得失为怀。则物之得失又何较。此楚弓楚得之说也。心不以灾祥为念。则事之是非又何争。此妖由人兴之说也。六三一爻。实欲以物欲明天道之真。以心念见天命之隐。其义精深。取喻浅显。惜注者多未能阐发之耳。

 

九四。可贞。无咎。

 

宣圣讲义

此无妄九四爻辞也。无妄以干在上。光明刚健。其德无外。下震出于坤。动而有节。正于内。以育其道。乃能达乎诚。而明乎性命。九四为干爻。互艮之上爻。巽之中爻。艮止巽入。其用在内。且四与二同功。六二在下。阳就于阴。又与初九应。刚中能养。故曰可贞。言志向内。以自贞固也。本爻虽阳。情易动于外物。动则有咎。占辞称无咎者。以能体艮巽之德。与阴相濡。而返求诸中。以保其节操。遂免于咎耳。可贞者正以其当贞也。卦例内贞外悔。可贞即返己之义。九四人道。人本于地。宜用坤之德。贞者坤之至行。贞以自固。则大本不移。虽推之天下。无折越之虞。故占无咎。言虽在外。不忘其守。虽志动。不违于静。克成无妄之道。以达天德也。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固即贞固。有即不失。言不失贞固之本。而充其悠久之德。以顺承天命。毋违于性道。爻位虽不正。而以此终免于咎。此九四之用。实人道之所著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宣圣讲义

此无妄九五爻辞也。九五为外卦正位。亦全卦主位。即干九五爻。无妄之大用所存也。无妄无为。一顺自然。纯乎天命。宜若无疾苦之害。而此言无妄之疾者。以天道盈虚消息。气数自至。如岁有冬。如日有夜。后天之运。阴阳并行。善恶并见。则有生必有死。有福必有祸。因果相成。往复不已。无妄之疾。正以其盛时而至。亦犹日中则昃。日满则亏之常数也。以爻象言。干之中爻。互巽之上。与干之始。二刚一柔。其德太过。反复其道。为姤与小畜之象。而皆以风行于天上下。内经云。风者。百病之长也。故有疾病之占。风行善变。其善恶以方别。有八风之名。感而为疾病之因。佛以地水火风称四大。亦由其能生化万物。为一切根源也。且九四前后皆刚。虽下有六二之调。而势不敌。刚胜则折。生盛则灭。此无妄之疾。发于正位乘时也。夫无妄在中和之用。无过不及之害。方能免于祸福之门。不求利。则害自消。不求祥。则灾自绝。佛戒造因。正以其不为善。则无恶。不求生。则无死。二者循环。但去其一。自拒其他。此无妄之可贵。而超乎数命者也。今以九五得正位。当盛时。虽罹于天命之变。而遭逢不时之灾。以为身之疾苦。仍以自觉之速。致诚之功。知疾之去来有因。不以生死系于心。不以苦乐萦于志。则不以疾而求药。不以身听于物。药物既无关于我。我亦自离于疾。则无妄之疾。仍宜以无妄治之。故曰勿药有喜。斯语也。有三义。一则不用药而疾自已。为可喜。二则不以药之能治我疾。为可喜。三则不资于药。亦不以疾愈。为可喜。盖明乎物我之情。达夫性命之原。了于生死之义。泯于健病之相。则何时不为刚健之身。悠久之德哉。故天虽有变。命虽不齐。数虽多相。气虽随感。而吾心永不二也。此无妄之真。至诚之道。圣人所志者也。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言勿药有喜。正以药之不可轻试耳。苟无妄矣。奚假于药。药物也。物之利。徒与妄济。设贪其利。终受其害。此一也。人得其全。物得其偏。以偏剂偏。乃名曰药。吾德苟全。奚待于药。此二也。故勿药者。正不可轻试之辞。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宣圣讲义

此无妄上九爻辞也。上九处极位。当穷时。极则反。穷则变。此通例也。无妄全卦。皆利于行。至上九则反不利。全卦皆吉。至上九则有眚。此理数必至者也。盖无妄皆以内诚为大用。上九在外。又刚之极。阳之亢。不复能下。如干之上九。亢而有悔。乃地与时使然。恰与彖辞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相同。盖上九与前五爻行相反也。阳主升。上九无可升。而下应六三。有无妄之灾。所居非宜。内无可与。外无可进。是其不利。实匪正之所同。匪正以妄而受灾。上九以失正而有眚。失正即妄。高位无德。非时不退。固妄也。欲免于灾。得乎。全卦唯六三有灾。亦由失正不明于物。此用之误。上九即为失正不贞于身。此本之误也。六三乖于用。其灾犹可免。苟终始无妄。仍能自保。上九违于本。其眚不可避。以先失所守也。是上九无妄。徒有其名。莫征其实。爻辞特以无妄儆之。冀其早悟。勿恃高位。以卑自牧。勿临极时。以返其本。则穷犹有以自臧。而行虽无利。眚或幸免。故爻辞无妄二字。实寓垂戒之深意。非卦名也。夫无妄重在去妄。妄之于人。至不易去。情欲物好使之也。以九五之正位乘时。犹不免于有疾。可见无妄之难。难在于用。用之难。难在于明物。物有未明。用必不达。用有未当。本必不固。本者性也。中也。用者。情也。和也。致中和。正性情。莫先于格物。物格知至。而后人道始立。天道始通。此圣人垂教。必以物先示其道。象所谓天下雷行。物与无妄。足见物之于无妄。所关大矣。学者宜深求之。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无妄之行。意即妄行。前已讲过。上九数穷。行亦反初。故初九为往吉。而此为有眚也。后人误谓无妄之行。无不为灾。则将何以解于初九之往吉哉。且全卦备四德。无不亨利。六二九四。皆明着其用。岂真无妄不宜于行乎。彖辞分内外言。不利之语。以匪正也。全卦利否。即在一正字辨之。而上九之灾。又不仅匪正已也。位与时之不当。实足以召灾。故释文曰。穷之灾也。圣知之士。欲免此灾。先求其不穷。盖即勿过而已。所谓发而中节为和。中节即止。即无过。妄亦过也。可更参大小过卦辞观之。

 

宗主附注

无妄一卦。有利与不利。如彖辞不利有攸往。而各爻多利于往。非彖爻不同也。乃彖辞包全体。不利者。指匪正言。即无妄之反也。利者。指正用言。即无妄之正也。一正一反。即卦之内外。与人心之性情相似。性善而情有恶。统于一心。此一卦而有利不利之异占也。虽不利在彖辞。而元亨利贞。亦在彖辞。可见利不利。实用之异耳。且不利攸往。指不能行也。即与亨反。行不通也。皆由用之失正。失正即失当。失当即反于四德。而亨利着于外。故所失在外。此爻辞自四爻以上。不如三爻以下之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