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下经第十二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谨按第四章第一节。系今本上篇第一章第二节末四句。下接第三节为文。

 

宣圣讲义

前章既提明乾坤。即于本章发挥乾坤之性行功能。故以乾坤所成所行者言之。后人因秦火之余。错入于第一章中。今正。乾坤乃易之最大关键。其性其能。紧根于太极。太极既判。成为二仪时。即现此二大物。此二大物。无以名之。名之曰干与坤。干与坤者。在造化中。鼓荡翕张。忽上忽下。旋动旋静。犹大犹小。时清时浊。清而上者乃为天。浊而下者乃为地。此天地之所成者也。然于世谛中尚无所发展也。及天地既合。乾坤二大物与其气性。复相凝结。而或翕或张。于是干之为道也。乃成人世之男子。坤之为道也。乃成人世之女子。故曰道。曰成也。干之道既立世间男道。坤之道亦立世间女道。所谓人类二性。乃于此成立焉。万古不易不移。而皆从此开端。故曰干知大始。坤作成物也。乾坤既如此之大而且溥。无物不始。无物不成。可谓极天下之至繁至赜者矣。将有难以并顾。难以兼畜之可虑。然而未足以知夫乾坤也。盖干虽至大至始。而其为性则至健而至一。惟其至健。故无物不举。惟其至一。故无繁不统也。能举而统之。所以干之为性与能也。为一易字。若夫坤之所为。无类不育。无物不生。其为用更倍多而难于干矣。似非常之艰钜。而坤秉太极自然之性气。惟顺与柔。顺则无化不遂。柔则无物不服。视虽若繁难。而实则至简便也。故坤之性能。一惟曰简。故曰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惟其易知。故益为易矣。惟其益易。故更易知矣。所以然者。天下人心人性无不同。此太极之一。而此一者。即所谓天良也。天下之人。与物共之。惟人特多。物特少。人物皆同此天良。故易易。故易知也。坤之为物。以顺行而柔和。得太极之阴极。 即二仪中之[阴爻图]者。所以其为能也。无不因人物自然之能以为能。故为简。简故易从也。易知之知。实根于太极初形之一点芽茁。此一点 元始之萌。最为真挚而一贯。所谓后天生于北极者也。或谓之极位。 或谓之斗枢。而一切司令主生死者隶焉。以此之故转为东极。水生 木而仁见焉。仁者亲也。故曰易知则有亲也。坤在西南方主应干与震之所为。其一切行事。皆自然随和。自然柔顺。如马之行地。如舟之行水。行其所无事。而功已见。不必更有所造作。有所更动。有所烦扰也。故曰易从则有功。惟其有亲。故可以久而不变。惟其有功。故可以广大而不至有所限隔。可久者。乃贤人之德。世之能治者。惟赖乎此。可大为贤人之业。世之治也。天下之平也。惟赖乎此。故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安宁。则天地得其位。万物遂其生。故曰天下之理得。而成位在其中矣。

 

宗主附注

此节乃系承前节。直推乾坤之性与能而言者。宣圣所讲已甚明白。本无待于注解。惟对于详细义旨。及现时学说。宣圣未言。吾今为之说明也。前章节所讲。已启乾坤之义。故本章节即接续研论之。旧本此文本在第一章下。因宣圣此次新修。特提出而改置此当然之地位。因上文言乾坤。乾坤究为如何。固非推其性能而详言之不可。故恰用此一节系辞也。此节系辞开首。即言干道与坤道之所成。继言二卦之性与行。所谓天人交关处之大作用。二卦所为。本二卦之性。干道刚而所成者世间之男也。坤道柔而所成者世间之女也。而二卦之所以能行其道。而有所成于造化者。则因干之易知。坤之简能。二大作用而已。此二大作用。则本于太极中。唯一之玄性。仍不外前文所讲之仁与用字来源。亦即所谓神与知也。所谓知者。始于太极天一之水。所谓神者。出于甲乙之木。此水与木互相为用。而仁与义见焉。所谓四德本于二仪。二仪本于太极是也。而在干与坤时。此等水木之来源。已自具于个中矣。惟其为先天太乙之自然作用。故干之知也极其易。惟其易。故于世间一切之知识学理。皆易知之。此系辞所谓易则易知也。坤之性本先天太乙木三所生之火二。其为道至柔至顺。故于世间一切之物。无不生育。无不因随。常以万物自然之道以为道。故其用极简。推而衍之。则天下莫不作而成焉。故系辞曰坤以简能也。易知则天下人自然亲近之。故有亲也。简能则天下事自然而举行。故常有其功效。故有功也。有亲族。有亲情。远近如一。世界将为之同化。将来永无兵戈。岂非可久之道乎。故曰有亲则可久也。其为德为能。感化天下。而事业遍于四海。四海之内。外人与事无不协和而茂盛。岂非可大之事乎。故曰有功则可大也。此二大作用。即干与坤之特性及特能也。宣圣虽讲。未便细碎言之。兹为晓明。世人不得不加详细耳。有干之能而由其道。贤人之德也。有坤之能而由其道。贤人之业也。二贤人则夫子自度之辞。实则至此已为圣人之功用。岂但贤而已乎。又本节易字简字。含有政治上之秘诀。而该一部周官运用之法。不可不知也。天下至大。民物至广。事类至繁。官职至伙。固不容以容易简便而行之也。然而苟一有所矫揉造作。即立刻生弊而害乎民与国。此新莽与宋王安石以周官乱天下也。其乱天下也。岂周官之罪乎。不识圣人体天立极设官授职之本心。与当日天然条理之所在。又不知敬天礼地。对于知之性与能之用。所谓易与简者一概茫然。而但以私意改篡周官。故致大乱耳。今后若有圣贤者作。能体先天太乙自然之性能。而行干之易。坤之简。虽统理全世界可也。而何至于有丝毫紊乱哉。此圣天所以不可思议者。今人动言大同思想。而无大同能力。因其不知此道故也。宣圣特命岩将此注明。不但解经。且为现今人道之梯航焉。

 

第四章

第二节

夫干。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谨按第四章第二节。系今本第六章第二三节。下接第七章前七句为文。

 

宣圣讲义

干与坤二大仪物。既经前文推言。而其性能之动静。究如何乎。是所亟宜讲论者也。故本节特为申之。旧本错在六章。兹为更正。夫干本性根于太极之中枢。太极之中枢为何。盖即先天之气所初凝者。其为气也。至纯至正。而又最一。即后世所谓太乙真神之所在。干惟禀有此种性气。故于静而不动之本体上。见其为专一之态焉。为专一之用焉。为专一之能焉。故曰干为天也。干于天之清静无变化时。其为○。常常为此专一之表示。若其有动而变化也。则行乎中正之直 道。而无邪曲之途。所以然者。干德秉乎至刚。为先天气包中真气所 贯注。故刚健推进。无止无息。故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兆乎 干。干则乎圣。天人一贯。凡希圣而志欲安天下者。其动静当如是也。 坤亦根于太极之本体。惟干所根于太极者。为奇为一。坤所根于太极者。为耦为两。为奇为一者。其性健。其行直。为耦为两者。其性柔。其行和。所以不相同也。不相同之中。则有相同之功用。功用何在。为太极之本量。干有太极之性行。亦有太极之度量。故其静也专。其动也直。而于是大生焉。大者无所不至。太极之本量也。坤亦然。坤本太极之性能。其静也翕。其动也辟。而于是广生焉。广者无所不容。亦为太极之本量也。坤之翕字。正对干之专字。坤之辟字。正对干之直字。翕者对专。其意为两。而有互合之旨。辟对直。其意为两。而有互开之旨。皆由奇成耦所得之性行也。坤是以次于干耳。人但知干德之静。而多昧于坤德之动。盖因知地静而未知其动故也。坤有静。复有动。其静也翕合造化大气。其动也开辟造化万有。天地间一切有生无生。有知无知。皆由此出。故于是而广生焉。广者对大而言。干天至大。无所不覆。坤地至广。无所不载。所以称广也。群类万汇。无不由生。所以成其为广也。故坤地能配干天耳。由是言之。则知易所谓乾坤二物之所谓广大者。实配造化中之天地。乾坤所有之性气。实配造化之阴阳。而阴阳之见。则专于日月。此等性能。变化不穷。则实配造化之四时焉。此天地日月。阴阳四时之所以成为人世也。古圣人特以易 太极及二仪 二仪即乾坤 测之。而无不灿然明备。一切文化礼 教政治。皆由此立。故易之道。为世界无上之至道也。故当日记丘之成言于讲乾坤静动。乾坤易简之后。而为辞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所以能崇德者。以乾坤之易简。配造化圣人之至德故也。知此崇德而以礼让出之。则人事无不得其宜。天下平矣。崇德之崇。效乎干天也。卑礼之卑。效乎坤地也。天地立其位。而世道与人类。亦无不立其位矣。故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宗主附注

本节宣圣讲已甚明。但对于乾坤后天之理。未曾详言。以前于讲乾卦时。多已告知。故不再赘。兹惟示其要旨而已。要旨所在。干之静也。其为专之理如何。干之动也。其为直之理如何。其专也。其直也。何以大生焉。坤之静也。其为翕也如何。及其动也。其为辟也如何。翕也辟也。何以广生焉。此等要旨。宣圣业已讲明。无可再注。但宣圣讲时。详于专与直。而少略于翕与辟。以干之静动明。则坤之静动可知也。以干之专。知坤之翕。以干之直。知坤之辟故也。即所谓奇与耦之分别。阴与阳之关系所在耳。兹恐世人不明。特为再 注。坤之静时。将太极中阴仪往内吸聚。即由干之[干爻图]而纳坤之[阴爻图] 也。故名之曰翕。翕者两以合一。如世间所用风箱之意。盖翕字上从合。下从羽也。有干天之刚气。即必承以坤地之柔性。气与性相际而风生。所以有翕之作用也。此在坤静时之状态也。若到动时。则于前之所谓翕者。发其两性之内吸。而呈为两性之外张。于是前之聚者。今乃大开。是以用辟字也。此则经文中所含。而诸儒未尝明言者。且推此理则今日一切科学所由发轫。所谓力学电学光学。莫不由此。吾国学者。诚能由此推阐而发明之。不难造出种种新器新机。以利民便国也。此则宜为注明。使今人注意。今人但知求新知识于异国。而不知反求于吾古圣经。何其舍近而务远。不亦傎乎。

 

第四章

第三节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天地或几乎息矣。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谨按第四章第三节。系今本上篇第十二章第三节。下接下篇 第六章第一节。下接上篇第十一章第四节。(乾坤或几乎息矣 句之乾坤二字。改天地二字。)

 

宣圣讲义

本节推言前节乾坤在造化人事上之较深理论及较大作用。前节但言乾坤易简之功。而其所以能运用此易简者。未即言之。故本节承上推言其所以然。旧本散在各章中。今更正之。乾坤所以能有如彼之功用者。如太极之本体。恰恰缊其妙用于先天未发之前。所谓缊者。人所不能见之太极中心也。亦即太极之最纯而最一者也。故于此节辞中。首曰乾坤其易之缊邪。易者即代造化而言。实则即为无形之太极也。乾坤未发现时。为太极造化之缊。已发现者则为干为坤。而列于八卦之首二卦。故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者。盖领起造化人物。而为其后天之主者也。若乾坤不能存在。而有毁坏之时。则其影响。直感于造化机运。则天地将从此而息止。不复能生育人类万物矣。故曰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天地或几乎息矣。所谓易不可见者。在卜谓卦象。在世谓气运。不但指卦象而言。后儒因后又有乾坤几乎息句。故训前之乾坤。为卦中之象。后之乾坤。为造化之运。皆因天地二字之错简致然耳。兹已示明。可以晓然矣。此一小段。重在一缊字。所以极端形容乾坤易简之性能。由何而发现者。惟其所以然。无可以言。而以一缊字示之。使后世学者。得于个中推阐造化人事之内部作用故也。此缊字即明。然后再示乾坤既发成列后之大功用。其关于造化人事者为如何。而为文曰乾坤其易之门邪。即指乾坤由太极中心蕴藏之中。一旦发现。见于卦象及运象时。其为作用。譬如人世之门户。太极无乾坤。则八卦无由开出。天地无乾坤。则人类万物亦无由生发。是乾坤实为易造化之锁钥。故曰其为易之门乎。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因前虽言乾坤易简之性能。而未言其性气。至此乃申言其性气焉。谓干之为气也阳。凡一切卦一切事物之属于干者。皆阳物也。坤之为气也阴。凡一切卦一切事物之属于坤者。皆阴物也。阴气与阳气。合其感应。而通其德能时。则世间一切卦象物事之或刚或柔。皆有其相当之体。而无有所失。既无所失。则上天下地。一切构造及建设。皆得其宜矣。而上帝神明。亦皆安乐。而常与人类息息相通。天下真太平矣。故曰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乾坤对于造化人事。其蕴也如彼。其开也如此。则乾坤之体用。殆可见矣。乾坤之功用。虽如此其大且广。然而不可以远求而不近体也。知其远而不知其近。则虽有卦象。虽当事权。无以用之。于是体察乾坤由动荡而发出时。所有之作用。处处密切。无一些漏却。正如人处于屋中。乾坤是屋之门户。人若不开此门。何以生活。人若不阖此门。何以休息。所以片时离不得开阖之用也。阖户时。即是坤。开户时。即是干。一阖一辟。正为一昼夜。当天时人事一度更易之际。所谓变也。既开矣。则可以往。既来矣。则可以阖。由此或往或来。欲来欲往。自由行动。各随其便。而适其宜。使民物皆得其宜。世谛莫不顺遂。是以谓之通也。见此等或常或变。得宜得通者。谓之象。即卦与运所现者也。形诸事物。有一定之制作利用。而使民皆得用。是以谓之器也。民皆用之。日在其中。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以谓之神。

 

宗主附注

此节圣讲极明。无可再注。但在末段之尾。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用咸用之谓之神。宣圣但言其概略未深明其内容者。以其关于现世科学。及一切艺术。不愿多言。恐人习巧习诈。以害人道故也。然若深研此数语。即一制字。一出一入字。可以知物理上各种原则。不必再学他人矣。此等处。我古圣总以巧诈易启杀伤灭绝之道。故往往密之而不肯明告也。此则今日学者所宜深察而反求之也。

 

 

第五章

第一节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知天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物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谨按第五章。系本今第四章。下接下篇第十二章第三节为文。

 

宣圣讲义

乾坤既明。而造化与易之关系。显然可知。其种种作用。关于天者。莫不关于人。抑亦关于人者。莫不关于天。关于人者。人之性行德能。足以体乾坤而参天地者也。关于天者。其运会变化。鬼神施为。足以主持乾坤者。也自古圣人。先明人事。而后明神事。以神事者人事之反。而天道之所行运者也。伏羲文王莫不如此。本经之要。在明占以为人事之趋避。故先明人事。而后明天道。先示易卦乾坤。而后示易之所关于鬼神。易含具万有。以乾坤缊之门之。而于是能与天地之道及其量剂相准齐。惟其相准齐也。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而涵蓄大化也。弥者漫而满之谓。纶者贯而经之谓。谓天地之间。彻上彻下。四方内外。无不皆至也。圣人特以此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于是乎能知幽明鬼神之故。而明死生之说。所以然者。实由乾坤阴阳之表现而知之。盖干之表现在天。天之一切日星云物。或明或暗。有晴有阴。坤之表现在地。地之所有一切山岳河渠。高陵深谷。其所会通。或昼或夜。有光有彩。此皆天文地理之自然情状。而圣人乃能观察之。更反求于天地人原始之所由。而推之于其终。复由终而测其所由始。而于是知幽明与生死之说矣。以原始反终。而知幽明死生之理更由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而知鬼神之情状。于是圣人体易之道。其德性行能。与天地相似。故能不违乎一切。其知识度量。能周遍于万物。而无少遗。故其为道能济天下。而不有所过。旁行四达。而不有所畸流也。乐乎天理之当然。而深知天命之所在。故不有所忧患。安土者安己以安百姓。敦仁者敦己以敦民德也。故能全其爱理。爱理全则天地之心完满无缺矣。故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神。所以然者。皆体易乾坤之性行德能而成也。故于是见神之无方。而易之无体也。既明乎乾坤之妙用。能如此弥纶天地而与之准。则知天地设位之所以。亦知圣人成能之所以。发明神鬼之真理及情状。乃可以主乎占卜之中枢矣。所以人谋鬼谋而无不合德。足以参天两地而成乎人。一贯幽明而济乎世。于是易之八卦所有形象。能于自然而然之中告示于人。爻文能于自然而然之中言语于人。是八卦以象告而实以神告也。三百八十四爻以情言。而实以神言也。但神特借卦爻以示于人耳。卦爻之兆。则由阴阳刚柔。阴阳刚柔之所以能见。则由于数。数之起。则由于后天与先天相连系之蓍与象也。明蓍之数而知其象。则吉凶可见。而趋避明矣。故下章专言象与数也。

 

宗主附注

本章专言神之体用。及其见于世谛间之一切功果。神者天之主。即说卦中所谓妙万物而为神者也。此即最高主宰。以及阳阴各司。如五方上帝。五岳岳帝。四渎水主。文昌司命各神皆是。鬼则为人间精气所化生者。左传所称其取精多用物弘。故其魂魄强。故能为厉。子产盖深明此等学理。故能言之凿凿。取精多者。其所食息自养者饶足也。大凡极奢极味。而尽天下之美物者。摄其精英。故其气质常强胜。用宏者所居使然。譬以诸侯大夫之自奉。种种颐养。有其伟大之养成而不自知。即孟子所谓其居使之然。有此二者。则于此后魂魄凝聚而不易散。其强死者尤甚。古今来厉鬼皆属此种。为天神之次位。常供其役于诸神。而为卜筮之主从焉。故易系辞特明之。旧本错在诸章。今宣圣更正其文。集合于此章中。至于卜筮既成。则人之心意先有 所主谋。祝告之于神鬼。而鬼神 姚疏先言神鬼。人祝时祝神而 鬼传之也。后言鬼神。神有命而鬼示之也 示其吉凶当然之效 果于人所问之中。似若鬼神亦预其谋也。故曰人谋鬼谋。但言鬼不言神者。因卑以及尊也。且鬼谋乃实有其事。如左传所载曹社鬼谋呈矣。卜筮既定。人事既立。圣人之德能显然。则天下百姓。皆与圣人之能而归从之。是易以乾坤阴阳辟阖造化。而示其象于卦。示其言于爻。示其刚柔作用于数。而一主之以鬼神。行之以圣人也。行之圣人。故能趋吉避凶。而有大畀于斯世矣。此本章之要旨。宣圣未尽言者。岩略示如此云。

 

 

第六章

第一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干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谨按第六章。系今本上篇第九章。第一二三四节。乃第五节前六句。下接第六章第一节。下接上篇第十一章第三节为文。

 

宣圣讲义

本章于示明天地鬼神之后。再详示易之数理。紧承上章而言也。开始即明告天地之数。犹是望承乾坤性能作用。而推其数运也。天一地二至天九地十之文是也。然此等非无据而然也。全根据于河图洛书而来。知河图洛书。即知此矣。后儒讲之最详且备。丘不更置辞矣。今但示人所未易明者。如河图洛书。皆以五为中心。而河图之中有十数。盖先天而预为后天之数。备数而更为全数之用也。东方之三与八。西方之九与四。北方之一与六。南方之七与二。再合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前后之数。而成为天地之全。分言之。则天为奇地为耦。由奇交耦。由耦承奇。而造化人类及万物。皆由此生。惟以中心之五数合乘其中心之十数。而为五十为大衍之数也。故揲蓍以大衍数为准。其揲之之法。后儒及卜者言之尤详。不更论。但论其关于神明者。关于德行者。盖蓍草虽为神物。具无上灵性。能知往来。然上必赖乎鬼神。下必依乎人心。若人心不动。鬼神不应。而蓍虽灵。亦不能自告其任何吉凶也。故易之道。虽云天道。尤重人事焉。人之德行。苟不敦笃。而放辟邪侈。则厥心不诚。厥心不诚。则虽卜而蓍不告也。非蓍不告。乃神不告耳。故知蓍虽具有天地之全数。尤必赖人心中之全数。以先成之也。人心中之全数为何。即圣人之德是也。圣人之德。由九以合六。由三以成五。而适得乎天地之中。故本章结于神明之德。盖明天道。而察于民之故。所以能兴神物以前民用也。此后人所未知也。

 

宗主附注

此章专言天地气数。为揲蓍成卦之原理。及一切天道人事数理之准则。含其一切哲学科学之原则及方式。今人但知求欧西算数公式诸学。而不知其大源实自吾中国之图书中也。河图详示此基数。所谓东方有三八。南方有二七。西方有四九。北方有一六。中央有五五而十之备数成焉。由先天太一而生二。由二而生三。自三加一而为四。自三加二而成五。自五加一而为六。自五加二而成七。自五加三而为八。自五加四而成九。此数之所以备也。太一生化先有此数。而后乃有气与象焉。故左传曰。物生而后有数。数而后有滋。滋而后有象。万物人类。皆同此运。不过生化之道。有顺有逆。天道左行。北方之一与六合。而水生焉。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也。西方四与九合。而金生焉。所谓天九生金。而地四成之是也。南方二与七合。而火生焉。所谓天七生火。而地二成之。亦曰地二生火。而天七成之。东方三与八合。而木生焉。所谓天三生木。而地八成之是也。中央五与十合而土生焉。所谓天五生土。而地十成之是也。其顺行也。则自北方之一。与西方之九相合。自北方之六。与西方之四相合。而成备数焉。备数者。即左传所谓盈数也。盖数不盈满。则不前进。故其数之合者。必取盈备之数焉。再自南方之二。合东方之八。自南方之七。合东方之三。而亦成备数焉。此顺行之道也。自有而归于无。自生而入于死之途也。若夫逆道则右旋。所谓地道右行也。自坎之方。而生震之方。自震之方。而生离之方。自离之方。而生坤之方。自坤之方。而生兑之方。自兑之方。而生干之方。自干之方。而复入于坎焉。其间以北东方之艮。为其发收之机关。以东南方之巽。为其推扬之枢纽焉。故自东方木运之三数。与南方火运之七数相合。而有火木之同德焉。自东方木运之八数。与南方火运之二数相合。而有木火之相生焉。自西方金运之四数。与北方水运之六数相合。而水金相合之德生焉。自西方金运之九数。与北方水运之一数相合。而金水相生之义乃生焉。万物人类。皆由此推迁而来。故此道为逆道。由死而生之途也。人之生也。顺其所欲。则就死路。而日入于乾坤之中。若自修行。则就生路。而日反于离震之乡。一西一东。一北一南。人自择之而已。又天道地道人道。皆以五为其中心枢纽。而永无变改也。盖太极之中心所在。亦即太一神主之所独运其枢者也。故自古以来。有此五气。即有五行。有此五行。即有五常。有此五常。即有五伦。有此五伦。即有五教。以至于今虽全世界之广大。万教并立。然终不能出乎道儒佛耶回之外者也。正以此也。汝人世但明其一。而遗其余。故知神教。而即不知人事。已知人事。又即迷于神教矣。如哲理而忘科学。知科学而忘哲理。得其全者。举世无有一二人焉。此世所以大乱而不止也。噫。圣人传经。盖深有望于斯哉。

 

 

第七章

第一节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爻象动乎内。是故吉凶生而悔吝着也。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画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大小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谨按第七章。系今本下篇第三章第一节。下接下篇第一章第三节后四句。并将第三章第一节末句。移至第一章第三节后四句中。下接上篇第二章第一节。下接第三章第一节。下接第二章第二节。下接第三章第二节。下接第二章第三节为文。

 

宣圣讲义

本章于言数之后。而专言象及彖爻之义焉。旧本散在各篇。兹更正之。易道乃剖析造化之书。造化涵具万有。岂易剖析。不得已而因数示其象焉。象位而万物之情皆赅于其内。可以无遗无漏。其所因者数也。其所见者彖也。其所示者爻也。其所成者卦也。而象之为象。乃像似以括之义也。天地万物。胥不外乎其类。故有像而万类举矣。此开天一画至周天之数之所者也。故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惟其效天下之动。故能彻内彻外。自常至变。有阴有阳。故曰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也。圣人因此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所有卦中及当身之变化。皆由此而生。小之以谋一己之身家。大之以谋国社及天下。莫不皆然也。盖重在观玩彖象爻辞。以明其得失悔吝与吉凶耳。彖即示其象之情状。爻即示其卦之变动。吉凶即示其所占之得失。悔吝即示其人之有否过失及疵累。无咎即示人能以善道自处。虽当有咎失之际。可以无之也。故谓之善补过也。然则吉凶者。得失之象。悔吝者。忧虞之象。变化者。进退之象。刚柔者。画夜之象。知此则知六爻之静与动。乃天地人三极之道也。卦爻如是。天地人亦皆如是。所谓世谛者。正须体此以行之。故列贵贱者。存乎其所居之位。 此包括天地人而言 。齐大小者。存乎其所占之卦。辨吉凶者。存乎其卦爻所具之辞。若忧其有悔吝。则当于善恶初萌于心中时。急自提醒。勿为所误。谓之存乎介也。若震动于无咎之际。恐当身有所咎厉时。则必自以天良之发动。而生出悔悟之心。谓之存乎悔也。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各就其大小险易。而自体察之。以为趋避。顾趋避全视其辞之所之。故重言之耳。君子所居而能安者。以其能明易之位序也。所乐而观玩之。深得天理人心之当然者。即在体察此卦爻之辞也。是以君子居则观其象。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言静时亦当如卦爻之静象。谧谧不动。巍巍有容。而能自得。若于行动之时。亦当效法卦爻之动爻。察其变出者。为阴为阳。或中不中。或正不正。或有咎厉与否。或有吉凶与否。而后已身乃始能依其法则方向而动也。是以谓观其象。是以为观其变也。二者皆重在玩其占一句。能如此则天佑之。吉无不利矣。

 

宗主附注

本章所录爻象动乎内一句。应在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句下。并由是故吉凶生而悔吝着也句。下接吉凶见乎外三句。宣圣对于新撰讲义。既正其章节。复示其义旨。绝非后儒所能及。故其所言。皆一贯而下。自相串系。无或有丝毫牵强之处。盖因当日系辞本如是。而后人因兵火凌乱。遂至于紊其序耳。兹则于四千年后。更复旧观。虽圣师之力。亦诸人诚心所致。本章专言象中之彖爻各旨。自第一章后。一步一步递推而出。先言易之大体。次言易之作用。再次言易之二仪。再次言乾坤性能。再次言圣人体乾坤之德。再次言鬼神之所以然。再次言易数之所呈。再次言易象。即本章所讲是已。天地之间。万物万类。皆由太极之纯一处。化生为有。有之后则其数乃彰。彰而后有其形象焉。天地人物。莫不尽然。易者将以想像天地人物之真际。而为之判断是非吉凶。故首重数而复重象也。象之中含有数。数之中含有象。二者未易分别。但就彖爻之所形。 可以谓之象也。其彖爻所形。则非能尽图画而出也。只不过在[阳爻图] [阳爻图]?刚柔之间而已。彖爻之象。非可以立其形状于前。不过就其卦 之大小阴阳。及其爻之动静上下。而察之耳。比数者皆必赖乎辞也。故彖爻虽为卦之象。而实则皆藉辞以传者也。故象与数。数与辞。浑然相一而莫可辨认。圣人教人于莫可辨认之中。而辨认之。此本章各节所讲者也。宣圣示之已明。无烦岩再为多口。但对于人所易惑者。加以提醒而已。宣圣讲义。对于人所共知之字句。不多云及。惟对于人难明白之字句。详为讲明。如本节存乎介。存乎悔。与玩其辞。观其变各句。皆精为诠释。今犹恐人之不明。更注解之。介者如今人所谓媒介者之意。媒介者处于男女之间。将男女双方之意。互相通达。为之成就焉。今易所谓存乎介者。即吾心中善恶二念。互相萌动。而有不安之状。此时即速藉此中立之介。而为之调和使适中。则善自为立。而恶自从之。恶不夺善矣。恶不夺善。则有吉无凶。故曰存乎介也。此介字即俗人所谓介意之介字。因人皆有天良。一经恶事恶念相感动时。则其天良之心必一动。故人遇事有介意之作用。必须利用此作用。以自为修复及应事之道。故曰存乎也。每字乃圣功最大关键。无论何等圣贤。皆由此悔字中来。人苟能悔。则德性日修。物欲日消。而一切咎厉不幸之事件。自然消灭于无有。极其所至。阴消而阳长。可以希圣而希天也。是悔字之大功用也。而占卜易卦。尤重乎悔。悔则无咎责之事。其所关于万民行为者更钜。盖人无事则不占。占则必有事。圣人教人以悔。救却天下多少不祥之事。弭却天下多少祸乱之运。以此知其关系之大且远矣。至于圣人静与卦爻之静象相合。所谓居则观其象。君子动则与变出之爻象。相后先而左右之。宣圣已言之甚明。无须更注已。

 

 

第八章

第一节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谨按第八章。系今本上篇第八章前三节。下接上篇第十二章。第二四五六之四节为文。

 

宣圣讲义

易之为道。自数成象。自象成卦。自卦成变。而爻位存乎其中。言辞寓乎其内。一切运气动向。行为功效。皆在焉。圣人之初为易也。以一数生二。二而启四。四而倍八。八与八乘而为全卦。卦各有其三才。因而重之。故爻生焉。爻又有变。而万物万事。乃取则焉。万物万事有则。而天下之至赜者。乃不复赜。而可以易知矣。故数生而象即可以赅之。 [阳爻图][阴爻图]之所赅也。故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也。各爻有各爻之象。各卦有各卦之象。其爻之象。象其小者也。其卦之象。象其大者也。各以其象。象天下万物万事。而自能赅括之。此先天后天之妙。本至神至奇。而不可思议。有如此也。故曰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也。凡有象者。非常然也。是必有其变焉。常者象之一现。变者象之再现。再现而天地人之妙用乃见矣。是以爻与爻交而情见。卦与卦交而变生。物与物交而态见。事与事交而会生。人与人交而物乃大变矣。古今来多少治乱兴亡。皆由于是。礼乐政治。皆出于是。吉凶成败。皆定于是。于是可以教天下而措诸大道。是以谓之道。谓之教也。故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皆由爻生也。卦由爻生。爻由象见。象不可尽示。而爻不可尽明。于是乎又有辞以明之。故易复归重于辞也。曰系辞焉。曰不可恶也。不可乱也。皆十分郑重而敬慎其事者也。良以辞之立也。将以教天下之人。不独以断一时之吉凶。将以奠万世之运。不独以成一时之治乱也。故其关系至重至大至远。而不可不敬以持之。必也于未立辞之先。自洗其心而涤其虑。极静至平。无纤尘染于其间。无点物扰于其际。而以神明遇之。则先天之机以出。而后立言焉。则所言者不但可以为常。亦可以为变。不但可以为政。亦可以为教。故曰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所议所拟之谓者。即含有作易系辞时所言。宜先拟先议。而后看其爻之爻辞。动变爻之变辞。故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也。然圣人于千秋之前。已自得见其先天之大道。太极真神。其灵至诚至全。而尚由拟议中出。则知圣人之敬慎不苟为如何。而圣人之体静与一亦明矣。顾此二句。亦含有占卜者之对于卦爻辞及变动时。自身所处之地位如何。应如何行动而言。意即指占得某卦时。某爻为自身。某爻有变动。变出为何爻。为何性。何方向。何吉凶。自身即拟此等卦爻之象。而后敢对人发言也。再观此等爻卦变出之时位。而后敢依之行动。否则决不敢轻于发言。轻于行动。盖一有所轻言轻动。即惹是非而成凶咎也。故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也。知此道则知圣人之立象与立言之大旨及苦心矣。然世间事务太繁且赜。世人每苦常言之不足以尽也。故又作为问答之辞。而有下数节之文。盖不探夫先天后天之真际。则虽有象与辞。未足以赅天下之万事万物也。苟探先天后天之源本。则上自天。下至地。中而人。外而物。莫不俱赅于个中矣。故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者即象辞之发扬乎乾坤之体者也。器者即象效发扬乎乾坤之用者也。凡属其体者。即人即物。而各主于天。凡属于用者。即物即人。而皆主乎地。在天者常行其化于地。道之见端也。在地者常行其功于天。器之见端也。道与器合。而后利乃生焉。贞乃成焉。故天地之道。贵乎利贞。而赖乎道与器之经纬。此世谛也。在此道与器制制作用之际。圣人依先后天自然之法。而体夫太一之至神。故能恰当其妙。而无过不及之患。所以能举天下之精粗而一贯之。物有物之利。事有事之贞。人参其间。运而用之。莫不尽善。以至于国家人民。皆有其业。而无复一夫之失所矣。故曰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此下即接是故夫象。圣人一段。虽与前文重复。然系以之起结段。故不能无。然知前文之旨。即知此旨矣。所以必有此文者。往复叮咛之辞也。且此文稍有不同者。即发明前文鼓之舞之以尽神之意。所以能鼓之舞之者。以存乎其人故也。存乎其人。正即中庸所谓地道敏树为政在人之旨。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之意也。易之广大精微。尤且非其人不能体而明之。非其人不能体而行之。盖易道苟明。而天下之邪慝俱息矣。易道苟行。则天下之大业皆举。而世界太平无事。人民各安其所。岂非至大至精之事。倘非其人。失其宜。安能明之行之哉。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所以贵乎人者。以有德行修道。使道 与器 即哲学与科学 一致而运用之。以广庇天下生灵。故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也。

 

宗主附注

此章承上专言象。而象之分别。则为卦与爻也。象之简略者为形。其详尽者为义。形分上下。而义有精粗。形上者道之谓。形下者器之谓。义精者卦之爻。义粗者卦之表。故就器而但观其表。则惟有见其为繁赜。而可恶厌之事。几于不可究诘。然象之存也。圣人已自寓其至玄至妙之理于其中矣。诚以天地间一切造化。非可以口舌纸笔尽其能事。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也。圣人是以立象以尽意。凡人言语之不能尽传者。而以此象示之也。更推象以设卦。而意乃大明焉。情与伪乃大见焉。犹有所未知。更于每卦每爻之下。而系以辞焉。尽其义旨之所在。或常或变。变而又生一卦一爻。则必有其会通之处。心焉知之。神焉明之。于自然而然之中。恰得其妙。故不觉鼓之舞之。而天地造化神妙之道乃成于是中。故惟此数者。可以尽乎言与意及象与形也。尽乎此数者。则造化无不尽。故曰以尽利以尽神也。顾此象非空洞无着之象。乃自河图洛书中。确凿有据有形有数之象也。此象初分为阴阳刚柔。继分 为上下燥湿虚实奇耦也。故自[阳爻图][阴爻图]之象。而生造化一切性相。乃 有此水火山泽雷风之象与物焉。凡此六者。与天地合撰。乃为八 卦。故天下无论数万与万。至繁至赜之数运事情。总不能出乎此八者之外。亦犹百物之不能外乎五行也。五行寓于八卦。八卦行其五行。而造化人事。于此形成。于此推迁焉。故圣人立象设卦而分爻焉。自章首言有以见天下之至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言其大象。意指天地水火山泽雷风而言。即以卦论也。继言有以见天下之至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指八卦之三百八十四爻而言。凡后之各卦各爻变化及训辞皆在焉。故于本章系辞中。先示其要旨。下章即言占卦之法。与察卦之方。二章明而后举出六十四卦之最著者。以示人。使万古知训诰深心之所在也。此宣圣系易之本心。原文为后人所乱。今更正如初。而使岩注之如此云。

 

 

第九章

第一节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此之谓也。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谨按第九章系今本上篇第十章下接下篇第八章为文

 

宣圣讲义

本章仍承前二章言象与占。而渐示其占卜之用。故开始即言易占四要。四要者辞变象占也。此四要明。则于易卦之所含具者。可以随时遂机。而知其妙秘。此所以先示四要耳。所谓以所谓尚者。言以易道而尚其卦爻之所具者也。自上古至中古。圣人既体天地人物自然之造化。立此易卦。故凡遇事而欲以有为有行之时。敬问于神。而神即藉此卦占以告。言其受命也。如耳提面对也。故于所问之事。无不恰合如之向之应。不论远近之地。不论幽深之境。皆能烛照分明。遂知未来之事与物。自非天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综错。皆易卦爻互相纠合之称。后人已明不赘。其参伍综错之数。既已生出。则象之变化。亦自繁赜离合。极天下之至奇与至宜。圣人能通而极之。能通则成天地之文。能极则定天下之象。圣人如此而占者。亦宜体此也。盖自河图洛书而来。伏羲文周所著卦爻之数。莫有备其变化如此者。易之数象。于是为至妙而至神矣。非天下之至变者。其孰能与于此。此等处精处变之道。惟赖于龟蓍之示。然龟蓍虽神物。而非人主之于下。神主之于上。不能示其精与变也。故尤须重乎人也。知易之道重乎人与神。则知占易之道矣。故于系辞示象数后。特示此占易之道。曰易无思也。无为也。此二无字。即言人心当体太极之前。一无所有之景象。而毫不沾着。方能自得心体之本来真如。此真如亦即太一。真神所在者也。后人所谓无极而太极之无极是也。然无须再于无下加极字。使人迷离。盖太极至无之处。即是至一至神 ??主宰。何以言无极乎。惟太上言无为。则深合太极之原理。此处言 无思无为。正是太上无为清净妙境。能自清净无思无虑。便能真静。 静定相连。所谓能安能虑能得者。故太上亦曰无为而无不为。易之 卦爻未现之前。占者诚能如此无思无为。则能感动神明。于卦爻现出时。呈必合之数与象。恰与当时环境事实相呼应。而告之以行事之准则。故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此寂然不动者。乃先天之原体。后天之根萌。人与神相通之中枢。不过藉龟蓍而得知其数与象耳。非专指龟蓍之能也。后儒注解。将寂然不动。专就龟蓍而言。未免太偏。不可尽从。龟蓍虽有灵。非人与神不能感也。故下句感而遂通。乃明指人神及事实而言。岂专言无知之龟蓍乎。后儒谬矣。知此则知易卜乃极深研几之事。惟其为深也。故能通达天下万民。万物之心志。而无所隔阂。如镜之鉴形。惟其为几也。故能成就天下之事物事业。而无有不周且至。如经之纬。如机之杼焉。此所以极其弥纶天地之能事。而尽其变化。变化至极端时。则神生焉。惟其为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为最秘妙不可测识。此其所以亘古及今。而常主乎天地造化者也。然至常者无常。至久者不久。盖易重推迁。不重故常也。易有圣人之道者。以其天地造化有如此之四要。无常无久而能变能通也。故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其为道然也。惟其变化不居。故圣人教人于卦爻出入变成之象及辞。必先观察之。以自度料如何。而恒存恐惧之心。惟恐有咎厉凶险。而兢兢业业。自修厥德。自备厥事。无纤微之失德与失备也。故曰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也。此等皆存于易之卦爻辞中。而示其方法。无纤微之不备。即前四要之事。所谓辞变象占者。故曰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前言不可为典要者。言不可视为常典而拘泥之也。此言既有典常者。言卦爻辞所示之法则典常也。人自修其德行。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而得先天之本。如后天之象数。以明天下之事。而通天下之志。遂以成天下之务。故人能与神相通。以主乎造化。是以天地之间。惟人为贵。故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也。

 

宗主附注

易有圣人之道四种。此四者即卦之数与象及其变化法则辞意也。所谓以言者尚其辞。其辞指卦之卦辞彖辞爻辞也。以言二字。指占卜之人。欲于言语时。则取其辞也。以动者尚其变。其变指卦爻之变。乃所变出之卦爻而言。以动二字。亦谓卜筮之人。有所举动时。则取其变化而行之也。以制品者尚其象。其象指卦爻之数与象也。以制器三字。亦谓占卜之人。言其人欲有所制作器物时。则取卦爻之象。而仿效为之。以利天下也。以卜筮者尚其占。其占指卦爻之占也。以卜筮者。明指卜者而言。与前正同。其语气言卜者取易卦爻所占得之兆。以自度而以之行事也。此四者非圣人莫知。亦非圣人莫能推而行之尽致也。故曰有圣人之道焉。然凡人若果体验圣人所以以之尚之之道。而敬慎自修。清静自持。常使己心无思无为。廓然而虚。谧然而密。公然而无所偏倚。则人之本心自亦寂然不动。上与神接。下与蓍龟相通。而能知来察往。与圣人无少殊异。此则古圣教人及孔子系辞之本心也。故本章开首即言此。一则承前章无思无为感而遂通之旨。一则启后各章古圣制作及各卦爻之解释也。有此先提之柱语。则前后一切自明矣。惟制器一项。为今世科学作用。宣圣未肯明言。命岩注及。盖此器字即承前形下谓器之器字而来。器者物用之成为器械者也。在未成器械之前。其原理无从知晓。吾国古圣。如后文所谓宓义轩辕诸圣帝。观天之象。察地之理。参合图书之秘。由易而见卦。由卦而见爻。由卦爻而生变。由变化而呈象占焉。于是乎由易象占之中。发明一切物理之原则原理。而依之以制作器械。及一切机化之物。此吾国科学初发轫时之最要典型也。今日西人无识者。动言中国无发明家。岂知世界文化与科学之导源。完全由于我中国古圣。若无此等发明。则彼地亦绝无由发见今日声光电化之进步。虽至今犹为蛮荒时代可也。然则世界文明之渊源。不自吾中国易道而来。由何来乎。此等要旨。近世青年。绝对不知。故不得不为之注出云。

 

 

第十章

第一节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谨按第十章。系今本下篇第十章全文。并下接第九章全文。下接第四章全文为文。

 

宣圣讲义

本章承前象卦之意。而详示其卦之所以成。及卦中各爻之时位性行。与变化吉凶。亦正所以启后文所言各卦爻者也。卦本乎易之太极。太极既现。天地乃开。人及万物生于其中。芸芸万象。莫不包罗。蠢蠢兆民。莫不以运。以易之广大悉备。前章中固已言及。而兹复言之者。以明易卦之相重。其中具有天地人三才之道也。三才立。而卦之性行功效乃见。而六爻各效其能。六爻备。而三才益明。变动愈出。吉凶互见焉。惟此三才中之六爻。虽相互杂。阴阳各殊。上下不一。正不正。不同时。不时不和。所以有不易知者系辞于此。先示其各卦爻之概。而言其用焉。故曰道有变动。爻有等级。而物相杂。文有当有不当也。苟欲知此理。非依乎易道原始要终。以求其性质。而测其爻位。不可以卦爻之杂错往来。是生时物故也。凡一卦中之初爻。不易知晓。因初爻居于最下之地位。其所怀抱至为暗昧。而其行动亦至微么。故不易知也。至于一卦之上爻。则于四五爻既已显示性能之后。其或臧或否。或吉或凶。可以一望而知。故曰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此二爻初系一卦之本。上系一卦之末。故曰本末也。初不易知。必须拟之而后能知。上易知。故能成之终也。此等例在六十四卦中最多。后儒皆知。无须多言。卦之成也。由于爻爻之相与也。谓之撰。爻之刚柔不同。谓之杂物。爻之中正不同。谓之撰德。上下远近。动与不动。而是非生焉。是非之中也。乃为圣人之德。故必取乎卦之内外中位。苟得乎其中。而又刚柔适当其阴阳之位。是谓之正。中而且正。吉可知也。故曰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既察其时位。又观其辞意。明乎卦与彖之辞。则于是卦思过半矣。凡每卦中。除初与上之外。即系二三四五之四爻也。此四爻各有其性行地位之不同。今系辞先特为指出之。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同功者。言二与四皆系阴爻。异位者。言二居内卦之中位。而四则居外卦之下位。譬之于人。在内卦中位者。如在野之贤人。外卦下位者。如在朝之近臣。故其位不同耳。然二爻各有其特殊之性情习惯焉。故云其善不同。言其所为之见善于世者不同也。所以不同之处。因凡在二爻者。每每多有荣誉。凡在四爻者。每每多有戒惧故也。何以二有荣誉。而四有戒惧也。因四爻近君。故必时时自为戒惧。而后免于罪责。二则在下卦之中位。而远于君。近于民。其所有德行。又皆中正之类。所有教化。又皆为宽柔之道。故常能得民之望。而有荣誉也。四则远于民而近于君。近君则易致罪过。远民则易招责备。是以不利而必须惧也。故曰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无咎者。二居中而四用惧故也。三与五爻亦然。凡三爻五爻。皆系阳爻。故曰三与五同功。但五居上卦之中。地乃至尊之位。有当令行权之柄。三则居下卦之上位。不中亦不易正。如民间之官吏。又如在野将进之豪俊。其地与君远。与民亦不切近。故曰异位也。三既不中难正。而地刚好强。故曰三多凶也。五则上居尊位。得行其权。欲仁斯仁。故曰五多功也。此乃地位有上有下贵贱之关系。故曰贵贱之等也。凡居尊位者。宜于刚断。居于下位者。宜于阳明。而不阴险。故曰其柔危。其刚胜邪。曰邪者。不定之称。意谓五三二爻。大略如此。然而未可概定。有时五爻之尊位。亦须用柔。而三爻亦有时须用恭宽之德。则视其卦为何卦而定之。卦若宜。则五之尊位以柔。而反能得民及兴国焉。三以柔反能得君而使民信之。是又例外之事。故不用也字。而用邪字也。此等处最细密。后儒言之未尽。而关系于国家人民者又最钜。故特加讲明之如此。凡卦中之各爻。其阴阳刚柔。亦各不同。而有其殊异之特点。大略可以法则定之者。则凡属阳卦。其爻必多阴。凡属阴卦。其爻必多阳。此何以故。因阳卦之为数属于奇。阴卦之为数属于耦故也。属于奇者其对多阴。属于耦者其侣多阳。以一阴而领众阳。故阴卦多阳也。以一阳领众阴。故阳卦多阴也。虽然故凡属阳卦。则阳明之君。只有一位。余之诸阴爻。皆系臣民。故曰阳一君而二民。凡属阴卦。阳明之君乃成多数。而阴性之臣民反为少数。故曰阴二君而一民。一君二民。天地之常道也。故曰君子之道也。二君而一民。天地之大变也。故曰小人之道也。哀哉。后世竟有如此之世。而不能免于厄运者。正合阴数之意。故于此系辞中。先示其概略云。

 

宗主附注

此章承前各章象卦之旨。而推言卦中六爻之义。即将章首所谓天地人三才之在六爻者。详为之剖示之。故言六爻中之初爻上爻为如何。二爻四爻为如何。三爻五爻为如何。其地位性气之各有不同。各有例内例外。圣言已明。不须再示。惟末节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之旨。包罗远大。直至现今。以迄未来。诸儒多未能明示其故。兹则特为之注明。阳一君而二民者。治世之时也。阴二君而一民者。后世乱世之时也。治世之时。纲常明备。上下有等。君子在位。小人在野。故一君二民。民皆服其君之令。而教化自行矣。故曰君子之道也。自古及今。夏商周汉唐宋明清。各正统治世之时也。反之而当叔季之末代。道德不明。纲常已隳。天下人民。日习于恶。枭桀并起。杀掠淫放之事。公行而日益炽焉。则举世滔滔。陆沉莫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而无是非焉。各主其主。各奴其奴。而无主奴焉。天下于是纷然大乱。则秦末楚汉。汉末三国。晋末五胡。唐末五季。宋末金元。明清之末。流寇发捻之辈。皆割据一方。鱼肉人民。不 可向迩。直至今日。其末流之害。益为蔓延。而莫可拯救者。皆二君 一民之所致。虽欲不称之为乱世。岂可得乎。且今日之事。譬如兄 弟二人。于室中操戈。相攻相杀。无有已时。而不顾其子焉。此为子者。虽号呼啼泣。曾无肯悔而罢其斗也。惟产业货财之是争于是此兄弟二人者。各据其家室之半。而俨然为二君矣。其家人虽且无贰。不能不俯伏于两者之间。困苦万状。彼兄第二人。不但不怜。且益纵横。而鱼肉其家人。此之谓二君一民。小人之道也。尚不速自觉悟乎。恐其家国将有不可终保之一日矣。鸣呼其神人之所深悯者也。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夫干。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明。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由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谨按第十一章。系今本下篇第一章第三节首二句。下接第六章后三节为文。但六章旧文阐幽开。开字下。自三千年前遗落一明字。兹补出。

 

宣圣讲义

系辞将示各重要卦爻之总旨。故复提明乾坤二字。以照应前数章乾坤而发挥太极之本能。故于本章开端。即曰夫干确然示人易矣。坤隤然示人简矣。谓证之各义各象及事实。而知乾坤之为易简。盖确凿而无疑义矣。干确然易。则凡为阳卦者。皆有易之要综。含于其内。坤隤然为简。则凡阴卦。皆含有简之旨趣。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其动变综错之数。虽达乎万亿。而其为象与数之基本上。则绝无杂乱超越之情。因至繁中有至易之本。至赜中有至简之性。故万物万事。有条理而可以综持也。如振衣提其领。如擎网提其纲。卦爻事物。虽万亿之多。圣人视之。犹数一二而辨黑白也。此何以故。以 易有太极。而生二仪。有乾坤。内蕴其 指万物 妙。外开其门。所以万转鸿钧。穷亘今古而无尽者也。此易与天地造化之所以不可端倪也。于不可端倪之中。有可以综持之道。则所谓当名辨物。正言断辞之功用。人能如此。虽未遽至于圣人。然而亦能自悔自艾。修德励行。以成君子。故吾儒首重乎易。而尚乎卦爻之辞也。不但吾人。即凡天下之民。莫不皆然。此何以遽得其要于天下之民乎。亦不过犹此易简之妙而已。惟其易简。故易卦爻辞之称名也当小。而其所取之物类则甚大。其所示之旨趣甚远。且该其文辞则甚有条理文采。而毫不紊乱。其所言语旨示于人者。当委曲婉转。而恰乎中占者之事情。其所言之事类最明备。而实有所包藏。使人于言中言外。求其不可尽言之深意焉。故曰其事肆而隐也。有此数者。易简之性能作用。 圣人常因此太极之贰。 即指二仪乾坤 以施行其普济万民之 道。而畀益其行焉。所以明夫斯世得失吉凶之报应者也。 圣人以 此为政为教。而人民亦即以占卜从教。而得济得明矣。 然此则圣 人本乎太极之原理。而推其作用。阐幽开明。使天上人世各得其所之所致也。后人落明字。致本旨大昧。丘兹正之云。

 

宗主附注

此章亦承上章而言。上章承前而言象卦爻辞。本章则申言其象卦爻辞所关之各重要旨义也。所关者之大端。则由于二仪之乾坤。干为至易。坤为至简。易与简至确然之时。则一切象卦彖爻变爻各错各综之卦爻。亦无不得其易简之理。而有所阐明矣。此等阐明。皆得发扬天道之秘密。即易太极之妙用。一张一弛。一辟一翕之神功。施之于世间者也。故曰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因一辟一翕。而愈推愈出。愈趋愈下。故卦爻变化。由泰而否。由复而剥。所以为后代衰世之诰诫也。即前章所云。二君一民各文皆然。知此则知圣人。阐幽开明之深心所在。而救人之心亦甚明矣。此衰世之世。所以益重乎易道也。所以重易道者。以易能当夫事物之名。而辨夫事物之实。正夫一切之言论。判断一切之辞理故耳。所以能如此者。则因卦爻之称名也。范围甚小。而其所以括该之事类则甚大。其辞旨甚远。而为文甚明。其告人甚曲折转换。而能曲中乎人之事理。所言所指者。为事为物。无不周到。而绝非明犯。处处有隐密之旨。所以能使人民易知易从。而不怒不怨。所以为圣人之道也。 宣圣于此数千年后。补示阙文。使世之学者。又明千年以上之圣经。岂非甚幸之事乎哉。

 

 

第十二章

第一节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履霜坚冰至。子曰。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是故君子用以戒惧。故继之以敬义修德。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治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同人先号跳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谨按第十二章。系今本上篇第八篇第八节。下文今本已遗兹补之。履霜坚冰至。子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是故君子用以戒惧。故继之以敬义修德。下接第八章第七节。下接第八章第九节。下接第八章第四节。下接第八章第六节。下接第八章第十节。及第五节为文。

 

宣圣遘义

系辞者。以易卦中卦辞彖辞象辞爻辞犹有所未尽。或其旨趣未明厥要。因特为之系辞焉。以明之者也。易之为道也。自始至终。无终无始。而一皆以太极二义为之枢机焉。太极未兆。则洪濛之先。无可言者。后人强名之曰无极。几不可解。既无矣。安可言极乎。太上所谓虚无难名者也。自此而生一气。是为太极之初萌。鸿钧之初。现由一气而分为二气。太一真宰之嬗化者也。此二气易之二仪。见于卦则干与坤也。干与坤为易最大之关键。不求易卦则已。若求易卦。舍乾坤莫能入其门也。故于前系辞各篇。再四明之。而为缊为门之文。显示无余。所以启后各卦之要义也。后人不知。疑亢龙有悔及履霜坚冰二节。皆系重出之衍文。而竟将履霜坚冰一节删去。只留亢龙一节。又杂于章后。下注重出之文。遂使易旨无以阐明。而文字益紊乱矣。兹为正之。并示其义。先干之上九。与坤之初六二爻者。仍为前此乾坤设卦而为其门之旨。先上而后初。先干而后坤者。由易以求其难。自显而推其隐者也。天地造化。人世治理。皆由上而下。由显而微。自敬趋侈。而天下遂多故矣。天下之扰扰。由于为上者居非其所。而又不能为贤人为之辅。为下者纵欲从邪。恣其私利。诈恶不悛。日甚一日。于是祸机愈切。渐至亡国灭种而不可救。无他。不修民德而然也。 此二者 指为上为下者二大病痛 乃为世谛治乱。天运转换之 大枢纽。一切人事动作。神事运行。莫不由之。故于此系辞讲卦时。首 先提出干上九之爻。所以象为上者也。提出坤初六之爻。所以示为下者也。无论何等世代。为上者恒有干上九之可危。为下者皆有坤初六之可惧。苟不自危而不自惧。则为上者必失其民。为下者必覆其国家。惝能自悔。以为上则事犹有可为者。倘能自惧。以为下则物犹有可救者。此乾坤二卦上初之深意所在。亦即前所谓上易知。初难知之旨也。示干而不及其初二三四五爻者。所以握其要而戒乎为上者也。示坤而不及其二三四五上爻者。亦握其要而以戒于为下者也。系辞者系其要而致其训诫者也。故择要而系之。不遍及各卦以为卦系。不遍及各爻以为爻系。语焉而其余可知。告焉而其后可明。此以互彼。彼以错此。相对相形之间。而义旨已昭。行事可法。则所贵乎易之系辞者也。惟示亢龙。则飞龙之爻可期。故曰位曰民。而重乎辅者也。惟示霜冰。而黄裳已可贵。故曰在敬与义以修德。坤六二之辞曰。敬 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所以为元吉耳。明乎飞龙之爻 在亢龙之下。则知干上九之所宜自处者矣。明乎黄裳之爻。在初六之上。则知初六之所宜自修者也。上九能自处。则凡为上者。不至于失位而丧民。为下者能自修。则不至放僻好利而自趋于覆亡。举此乾坤之二爻。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大端大典。可见其正训。可识其正法矣。故必于系卦之初。首先示之。而系辞以讲明之也。乾坤既明。则继示人理。良以干者天之道。坤者地之道。天道象上。地道象下。上下皆有其过失。而恒在亢傲不恭。阴恶不谦之病。此天地所赋于人之习性也。故于此下。专讲人道中率性去习之学。而继明乎谦卦焉。谦之为卦也。六爻皆吉。而莫尚乎劳谦。盖勤劳者人生之大本在焉。周语有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焉。则为上者终得其民。则夏禹胼胝。周公握发。日不遑息之事。而大禹兢兢闻善则拜。周公恐惧。惟恐获罪。皆所以行其劳谦者也。故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禹之不矜。天下莫与争能。周旦之不伐。天下莫不服其忠贞。一见于虞书。一见于周书。丘此系文原意在此。故继之曰德言盛。礼言恭。自无大禹公旦之盛德。安足以称劳。自无大禹公旦之循礼。安足以言谦乎。故谦也者。致其天性之至恭。而以保其位者也。易之为训也。惟敬惟戒。必恭必谦。所以使人持盈保泰。趋吉而避凶也。六十四卦中。总不外此大旨。不过动静出处。语默行止。有不同耳。于是继明不出户庭之旨。于劳谦之后者。安其心而慎其机也。谦既自修矣。节又以自检。修德以劳于世务。检行以慎于君臣。而后咎厉可免。而祸害可避也。故修德则卑其身。检行则缄其言。言行者。君子之枢机所由出入者也。故时当勤劳。则遍行天下。时当慎守。则不出户庭。遍行天下而有功。不出户庭而无咎。圣人之所以能屈伸往来也。惟其能伸能屈。故能慎密而不失其君臣之道。公旦能密金匮之誓。所以能成东山之勋臣。能自密以成其名者也。当二叔流言之际。公旦不动声色。戒惧敬慎。不出户庭。而德音已昭。故鸱鸮之诗。足以感动成王。而于诛讨管蔡之事。机事严密。而罪人斯得矣。此谦与节之正则也。后世之君臣。多不能知此义。而于言语之间。多阶其乱。春秋时不可胜数。非君不密以失其臣。即臣不密以失其君。更疏漏而寡谍。肤浅而偾事。为国家患害者众矣。君子所以贵于慎密而不肯轻于出者也。 君子谦其身以救亢傲之习。节其言以救阴贼之害 亢傲指干上九。阴贼指坤初六 是以讲此二卦于乾坤之后也。推谦与节之道。 必归本于人心之诚。人心不能诚。则谦非真谦。而节难终节矣。必其 有诚而后德益修。而言益信。虽在方寸跬步之间。出其言足以感召 天下祥和之气。守其默足以保持天地之泰和。是以示中孚于谦节 之后也。中孚者中心诚信。孚感于物者也。中孚之九二曰。鸣鸙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盖鹰者阳鸟。以比君子在阴鹤之居山谷之阴者。比君子居室而不出户庭也。鹤在山阴一鸣。而诸小鹤皆鸣而和其声。以比君子出言善。则天下之人将感应之。天下之人感应。则欲不出仕而不得矣。故曰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也。丘因系之辞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与行所以为君子之枢机。无论尊卑贵贱之人。动此威仪之间。枢机一发。则荣辱随之。故曰荣辱之主也。自诚其德。则心无不正。而言无不善。不修其德。不诚无物。则人不感而物莫应。谦与节非赖中孚之德。不能表见也。昔公旦之诰戒于王及天下者。可谓居其室出言而善者矣。动止法则。足以为天下之正则。无不感而从其风。所谓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一心王室。不知有他。虽灭身丧家。在所不顾。公旦已告于天矣。故武王之疾以瘳。而其后于被谗未明之时。天地为之大变。大风大雷。拔木偃禾。凭怒以表其冤。中孚之作用。不其大乎。故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言行为君子之枢机。礼义为君子之载籍。苟其中心有主。忠信诚笃。而一于善。则无物不孚。无事不周。然而君子之于行与礼也。犹且兢兢业业。以致其敬慎而不敢有所忽焉。则藉之虽薄。而承之则厚。仪之虽微。事之则重。易曰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者此也。意谓苟有其德。错诸地上可也。况有茅乎。所谓苹蘩蕴藻之菜。潢污行潦之水。筐釜锜筥之器。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者也。况以先王之礼处之乎。昔者先王以白茅藉之。而行祭奠。故包茅不入。齐桓公征之于荆楚。然则藉之用茅。虽轻实重也。夫何咎之有。言其敬慎之至也。慎斯术也以往。其不敢有所忽矣。无所忽又何所失哉。示其解释于此大过者。示人敬慎。使持持久而勿懈也。

 

宗主附注

前数卦由干之亢。坤之阴开始。即以戒人使勿亢傲苟且。继示不出户庭与鸣鹤之义。即所以申此敬戒之事。以至此卦初六之爻。皆勉人于敬慎。使无一时一刻之或忽也。此下一卦亦然。所以戒人使勿慢也。学者识之哉。人之处世也。恒易放于欲而安于逸。忽于机而慢于所溺。自隆古以来。莫不皆然。故圣人教之以敬慎恐惧。恭俭周密也。有此数德。则可以处。可以出。可以语。可以默。迩之保于家室之中。远之推及天下四海之广。无为而无不为。不作而无不作。所谓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也。忠信诚笃之通神。有如斯矣。苟不能然。而或亢焉而不谦。贼焉而不德。侈焉而不节。伪焉而不孚。肆焉而大过。奢焉而解放。则必生骄慢淫佚之事。争夺盗贼之患。而不复能安其生理。而况能在位以行其国家之大事乎。故古之负荷野人。虽有君子之德。而犹不肯出位。而谋人家国之事。况无其德者乎。后世负刍荷插之鄙夫。或且寅缘而居高位。衣轻驱肥。俨然民上。以恣其坑壑之欲。则国家人民必受其敝。而群起攻伐之矣。所谓负且乘致寇至者此也。所以然者。国政解放其纪纲。而君子小人不修其德。互相欺蒙。下侵上而野胜文。遂使天下侈慢不法。男日趋于盗。女日趋于淫。盖为之上者。慢藏治容以诲成之耳。于是天下纷纭。而大乱不止。莫能拯救。使不亟自反于恭俭敬慎。诚笃忠信之道。恐将载胥及溺。皆沦于灭顶者矣。呜呼可不戒哉。知解之失。则知节中孚之得。知节中孚之得。而知乾坤之正义。知乾坤之正义。而知夫同人之大道矣。同人者以吾大公无私之德以同于人者也。丘昔观于腊祭而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废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私。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大同者同于四海之外。普天之下。无所往而不同也。同人之卦。亦正如此。然必先得乾坤之正气。谦亨节孚之至道。而后能推其诚悃。行其忠信。以遍施之于蛮貊之邦。若在其初。则必不能遽至于同。盖德由小而积大。功由近而致远。同人之功。德与功未逮。而外人远国。不相知而不相信。或未免有所艰难阻碍。故先号啕而后笑也。同人之德与功。必至积累光大。以至于大成。大成之后。外人远国莫不欣然悦服。而甘与吾同。乃遂成为大同。故曰大师克相遇也。惟其相遇而无不同。故人皆归心。谋利则必断金。谋义则必如兰。古者不讳利。故利居四德之第三。所以开物成务。济天下之人民。兴事成业。建四海之大利。故曰先王以美利利天下。故同人利与义同重。且先言利而后言义。以利者民之养也。不可以一日或绌。而义则养而后教。故先彼而后此也。君子于此。动静行止。出处语默。莫不 各得其道。盖所以体干与离 天火同人 之撰者。必如斯也。此 之谓文明世界。亦即谓天运盛世也。可不景然者也。 凡岩所注之近文。皆颇有关于现今世事。明言之不可。故特发明经旨。以为警句救人之事。因现世正迷于此等恶习。故圣师讲此易经。诸多切合人世病痛。但圣言洋沦。不露圭角。岩特为之指明。固非岩之所创论也。世人今日不学而入仕。外骛而内喜。数年出游海外。不读祖国之书。不谙民族之情。一旦跻于高位。谋国家地方之重务。以私胜公。以巧取盈者。比比皆是。是即易所谓负且乘者也。岂必荷篑负刍之夫。不识之无之人乎。国家多此一辈人。则必受其患害。盖已据非所据。如后章困卦之地位矣。既据非所据。则必有他人起而干之。所谓致寇至也。寇者敌也。于彼为寇盗。实则非可以概言之。故圣师训易至此曰。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伐之矣。今曰海内扰扰者。何莫非负且乘者有以招之。有以成之也。日呼号乞求于寇盗曰。和平为美。汝勿伐我。何如己身释负而务乘。读书明理。爱民去私。为君子之道乎。苟其能修此德。而勇决以自改悔。则未有至诚而不动者。天下事岂真不可为。今不自责。而但罪夫人。无怪人之不服。而干戈日起也。自身不贪而无所慢藏。则他人何所觊觎。自身不邪而无所治容。则他人何所艳慕乎。今日之内乱。今日之贪污。有以诲之也。今日之邪侈。今日之放荡。有以诲之也。为上者而苟廉。则民无有敢为侵略之事者。为上者而苟正。则民无有敢为邪僻之行者。今不自求。而卫灵公与南子。公然同载。招摇遍南北。其下化之世风。安得不污。又国戚梁窦之家。显为聚敛。吸天下之膏血而未已。凡昔人之弊政。莫不重睹于今日。而名之曰民国。则民有不起为寇盗以伐之乎。君子先责己而后责人。先正身而后治国。此之谓也。

 

 

第十三章

第一节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系之。立心勿恒。凶。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谨按第十三章。系今本上篇之十二章第一节。下篇第五章第一二三四节。下接第十一十二节。下接第六节。下接第九节。下接第十三十四节。下接第八节第七节第十节第五节为文。

 

宣圣讲义

人天之理。为极卦之用。太极八卦之象。所以弥纶天地万物。天道人事。所以经纬宇宙兆民。前者示其体。后者言其用。舍一则易道不立矣。故十二章所系各卦爻。系言太极八卦之体。此十三章所言。乃天道人事之宜。故彼为体。此为用耳。天道人事。见端屈伸。往来亨困。吉凶之事也。而天心无心。以人心为心。人心无主。必以天心为主。则所谓顺与信之德也。人之生也。秉有天性。此性至虚至静而至醇。所谓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也。故人能常体此天性。而顺乎其理。则自然忠信笃厚。事亲待人。持身涉世。莫不咸宜。而履行纯洁。思想纯正。于是教化可成。而天心喜慰。天心喜慰。所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矣。故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近以居室家之中。远以济天下四海之广。固莫不翕然顺应。契然心服。而共爱戴之。安有不吉。何自非佑乎。故古今以来。真人之所至。万灵景从。而神天护持以此也。

 

宗主附注

先师核正本系各卦。分为十二十三两章。十二章中所列。由乾坤系起。十三章中所言。自天地系起。大有者天地之成也。故其占首明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乾坤明而诸卦皆有所遵从。天地明而万事皆有所主持。故乾坤之后。继之以谦节各卦。天佑之后。继之 以豫复各占。所以教人持身。 指前十二章 兼教人处事。 十三章 故各别示之。而分讲合论也。天道无私。惟顺天者保之。 人心无常。惟有信者归之。人能贞信。则自能顺天。所以上之天有 所佑。下之人知所归。乃大有天下之盛业矣。所以讲此而先师再致其意者。诚以今日海内渐浇渐薄。无复敦厚之气。人怀跪谲。世道日隳。又染外来之邪说。不信神天。不明造化。于是无恶不可以作。无非不可以为。男女日趋于放侈。而不可训正。是适为顺字之反面。与信字之倒行也。天岂能悦之。人岂能助之乎。故圣师特以天本无心。以人心为心二句。唤醒世间诚欲今之人速自回头。勿再以诡谲奸诈为能事。勿再以倒行逆施为手段。提出天良。直道而行。视虽近乎愚拙。然天必佑之。人必助之。终得最后之胜利。而居乎奸巧人之上。此则断可言也。以今世人多数皆染恶风。故先师致意如此。此等旨趣本无待言。而以现今民识日卑。民智日下。几难遽明经义。余故不得不为之注出。盖以教普通人民者也。

 

宣圣讲义

能以顺信感动天与人者。非易事也。必先有其德。而后天心与人心应之。如桴鼓之相和也。德之修也。非一朝一夕之故。盖于独居之中。幽密之地。人所不知。而自心确然皭然有以自持。如水之平。如镜之明。如空际之皓皓。无一点迹相。无一点心思。夫然后本体乃现。天理乃明。湛湛不昧。上帝即在吾之心中矣。虽复天下万事万物之纷拏。层出而不穷。亦不能乱吾心曲。不但不能。且将应念而随欲。无所不成其巧合之利焉。此何以故。以吾先得乎太一。而上帝居吾心中故也。天下之事。莫不归于一。故太上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系辞亦曰。贞乎一。唯一故贞。惟贞故天下万类取元焉。安得不为之宗乎。故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 致而百虑。然其首要工夫。全在齐一思虑中入手。故于豫开口即言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此教人将烦杂思虑。一齐放下。始有得所止之 地。盖人之应事。总以为天下事至繁而且赜。必须多思多虑。而后能 应付之。春秋时季文子所以三思而后行也。殊不知多思多虑。则私意纷起。而愈迷事之真相。不得要领。去天远矣。故曰天下何思何虑也。何者不可之谓也。不可思虑。则惟有澄心反照。而万念皆空。屈其时一轮红日。推出海底。即太一本性无上之智慧现前矣。此智一现。天下任何烦难之事。有不立即解决乎。此所以贵乎豫者也。故又曰。天下何思何虑。天地与人。是为三才。三才相综。而万灵托命。万化推行矣。天道丽于地。地道见诸人。人秉天地之气与质。而主其中焉。故可以摄行道与政转运造化。天之所行日月是也。地之所行寒暑是也。人之所行往来是也。而此三才之气化。皆有其曲屈伸张之自然。以互相递嬗焉。则所谓日往月来。月往日来。相推而明生者。所谓寒往暑来。暑往寒来。相推而岁成者。所谓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者。盖由天地人物各以其气感而互通。互通而功效乃发生矣。天地人之间。憧憧往来。为朋为类。至广泛也。包含万亿兆之众。或出或入。或存或亡。或见或隐。各从其类。惟此屈信往来。则无不同也。其所以主此屈信往来者。则惟赖吾人之体天与地。无思无虑。寂然不动。以为之中枢而已。能主此中枢。则日月运行。得其轨道而明之功用益大。寒暑之倚伏。得其中和而岁之丰稔益多。人民之性行。得其教化而屈信之常道益为着明矣。是故圣人善于屈。所以善于信也。譬彼尺蠖之卷伏。不缩则不伸矣。不见之龙蛇乎。至于秋冬之时。则入蛰穴居而不复出。所以存其身为次年春夏风雷之预备焉。圣人之主天地而行造化也。亦何不然哉。故圣人体天察地。因人而施其权宜。此等权宜至精至神。所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圣人以仁义之道。自安而安天下之民。所谓达则兼善。修己以安百姓。盖因民物一体。屈信往来。如痛痒之相关。感应至切。曾无一隙之间。此何等道德乎。故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圣人主造化而济天下。有如此者。若过乎此而往。即非世谛所有。不易形容。故曰未之或知也。非果不知也。未可以言语示人。使皆可知。故曰未之或知。然而道行于世间者谓之教。道行于出世间者谓之化。圣而至极。几不可思议谓之神。神之存也。本常在圣人与吾人之固有。但视能修否耳。圣人则能尽性。故能穷神。能穷神则能知化矣。知化者犹不外乎此屈信往来之气感也。洋洋乎如在上。如在左右浩浩乎弥纶天地。而不可名状。故曰德之盛也。天地之运无他。惟气与化而已。人与天地相通达。无他。惟气感与诚心而已。人体天地之气以为气。故其气常相通达。无一时之或间。惟有诚有不诚之别。诚者无有一时一刻其气不相感通。不诚者则时通而时塞。其甚者则相隔阂而不能相通。惟大圣人能与天地一体。故干之辞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所以天人一致。而无或有间。而世乃太平也。自大圣以下。则必须自修以成其德。自定以明其性。清静以识其机焉。乃能与天地相通而互有感应。相体而行。去之不远也。惟其去 之不远。故亦可为国家元良。而膺万夫之望也。盖几者。气化与气感。互交而现出征兆也。必先能察见此几。而后能应付环境一切烦难之事。处之裕如。如有神助者。则神为之。亦正君子之得乎天者然也。故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其取象于介于石者。盖有比喻之旨。汉以后。儒者尽误其训诂。今为正之。古文介即芥字。无草头也。言芥遇风而投于石上。或生于石间者。其相应而互契。岂有待乎。言即时而合。不须终日也。言日则亟其长期而言。盖芥之于石。有如此之象。故其占为贞吉。言刚柔相配。得其正而吉也。介乃柔物也。石乃刚物也。故后文有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语。即兼指介与石二物而言。至丘当日所系之辞曰。介如石焉。谓芥之蔓。恰如石之部分。又如亦可读如春秋经公如齐之如。盖兼指介之投于石者言。此豫卦亦正明感应之理。所以发挥前即大有与咸之义。故介石指投亦指生也。后文困卦中有蒺藜与石。助此介与石二物之反应者也。豫之所重者交感也。故于此取象于介与石焉。若将介字作动字训。即失却感应之旨。试问谁介于石乎。若人而遇石。有可交感乎。是直不可通之句语。而后人必附会之。谓近于石。石者坚贞故云。然何取于交乎。丘之系辞明白告人曰。知几其神乎。人对石有何将可言。又曰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若人对石。有何上交下交之可言乎。盖芥草木之属。存阴性焉。石金石之属。存阳性焉。阴性对阳性为上交。而阳性对阴性为下交也。况二性相感。其间有太一之元性 此中大有学理。即所 谓原子者 存焉。此元性一发。则彼此粘合而不可离。丘无暇细剖。 留待孚佑注之。兹但讲其大义也。介也石也。有如此天然之吸合作 用。当其相近也。所以有几存焉。君子见此几而察其将来之作用。而 豫为之地。使不背物理。不乘人情。天下自然相望而归之。故曰知几其神乎。君子在下位而上交也。则惟道是从。而不肯有所谄媚于其君。君子而在上位。惟几是察。而不肯有所渎乱于其民。谄者从其欲之谓也。渎者殉其利之谓也。君子以道事君。辅其政治而益其国祚。 以德育民。培其元气而厚其生活。故以道事君而不谄也。以德利民而不渎也。此之谓豫而无患。豫而有利也。故曰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无他。谄则其害虽微。其阴已伏。则必至于祸乱之彰着矣。渎则其害虽微。而阳已伏于中。必至于溃决崩溺之彰着矣。阴阳即刚柔。微与彰即所谓几也。故几者吉凶之先见者也。此吉字下又落一凶字。记 之。能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故可以为一国之元良。而当万夫之望也。此中含后世义谛。俟吕帝注之。丘不更及。宗主附注此注文含有科学与纬候学。日后再示。弼子当知介于石。即介与磁石互引之性。此中含有原子电能故耳。后儒安能梦见此理。故先师特为发之。但不肯明言科学而已。待后详注。

 

宣圣讲义

以咸感者必以豫知。以豫知者必以复见。以复见者天理始明。而为一身至于家国之主。莫或夺之。故于系辞特为明示。此等卦爻义旨。所以训后世者也。盖不能知几者。无以见善恶是非之真际。故无以为复之功也。大学先格致。中庸贵明善。非先达乎事物之原理。则于人情世故。不能曲尽其变通。而恰得乎天理之当然。识善恶之正的。而不复有片段之恶害于身家及天下也。故曰庶几。布昔惟门人颜回近之。因特称赞以为复之训焉。盖复贵不远之复。无祇悔也。回也惟能不贰过。所以能不远复。无祇悔耳。全重在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句。而能知之。知确由前知几中来也。能知几而无悔。所 以为元吉也。人能明善以复初。则必能为国家之所用。藏器待时而 大展其鸿猷。以济生民而救世界之大乱。故于复后示解之义。能有 射隼之义。射者国家武备所以以威威天下。而取彼不仁。以为礼义正当之事也。在易卦本包含各旨。丘因而示其威武之意。亦即仁以爱仁。义以恶恶之心也。天下若有不仁之恶人。则仁人必受其害。故自来古圣帝明王。皆以兵威去之。使天下获安也。必由弧矢之利。而后兵威始可以振。亦正如今日之利器焉。故曰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器即弧矢之艺。时即当日残暴已甚之际。恰与前知几之几字相叫应。若能得此时几。则无所不利。而大业可成。人民可救矣。故曰语成 器而动者也。惟此器字甚活变。 吕注今日之器。即科学战争。如某 国之原子弹正是 括字亦极活变。谓括其锋利而不轻用。用则必 有所获。而除去天下之大害矣。人能自具其德能者。必贵乎知惧。而始足以成其大器。保其家国焉。故次否之义于解之后。使人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者也。否九五爻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此之谓也。人每自忧其危亡。则不亡矣。春秋传所谓知惧。如是则不亡矣。所以次此于解之后者。以解之藏器。贵在待时而动。安乐放逸之余。天下所以否也。解虽有器。必待相当时期。勤自修习。括焉而深造。密焉而广备。人然后利器有成。而足以卫民保国。故虽否而不至于亡矣。此利用否之时。戒惧以自修备为要也。故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否而不亡。则足与言利民保国之道。故次之以损益二卦焉。天地交而万物出。男女合而人类生。上下亲而国家富。盖必上有以济下。而下始亲其上。上必有以自损。而后民乃益之。故兑泽之辞曰。悦以先民。民忘其劳。悦以犯难。民忘其死。损之利如此。而益之功可见矣。若反其道。而聚敛其下以自肥。屯其膏而不施。则怨忿毒恶之气满天下。民病其上。恐其不亡。欲求得存能乎。故君子欲益其身者。先以益夫天下之民。民安而后身安。故有德者始能安其身。而动无不宜。始能易其心而语无不当。始能定其交。而求无不得。君子之得志于天下也。君子之不自益其利。而自益其德以致之也。故曰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君子则必不蹈此过失。非君子则必有此过失。殆已有其过失。则人民皆不相与。天下怨恨。即招攻伐杀身之祸矣。故曰。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盖深戒为上者。贪欲以聚敛也。而今日则为尤甚焉。明夫治国之道。则知刑民之方。先富后教。教而不从。则以刑罚威之。此所以论噬嗑于损益之后也。君子之人。礼义可以化之。小人之辈。非藉威刑不可治也。天下之善。由积累而成。天下之恶。亦由积累而致。善大而海内。蒙其庥。恶大而国家受其害。故君子治国理民。必以遏绝小人为恶之心为必要也。小人不知道义。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以小恶无损而为之。故其凶恶之事。恒积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焉。非以刑罚法之不可也。噬嗑之卦。所以有何校灭耳凶之辞也。小人习于恶。而未可以礼义化之。不得已则因其所畏。与其所愿。而施以赏罚焉。故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所谓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前之何校灭耳凶者。因其为恶不悛耳。此之屦校灭趾无咎者。因其小惩而大诫也。易之为道。无论君子小人。一皆贵乎戒惧而知惩悔。既惩悔矣。则不复为恶。其所过不过若履冰何校。而仅灭其趾。不至于灭耳没顶之凶。所以为无咎也。若夫君子则不然。君子立身事主。修其德日加培养。必求其充实而光大。养其力日加历练。必求其有余而能济行其智日益审慎。必求始终完全。然后敢出而谋人家国之大事。若使自身仁有所未信。勇有所未决。智有所未审。则宁学焉而不敢妄仕。故郑子产有言。学者而苟以仕为学。如翦美饰而不择也。乌乎可。故天下惟有至德。而后能尽高位。有大力而后能负重任。有明智而后能识几微。不识其几。何可以谋国。不称其任。何可以任事。不在其位。何可以服众。苟德薄而位则尊。知小而谋其大。力微而任夫重。未有不蹶而仆者。故鼎之折足而覊公餗者以此也。德智不济而力不胜。故声嘶力竭。而其形渥。安得不凶。皆不胜任之过也。故曰君子学而优则仕。不轻以国家人民为草菅也。后世青年不学。一旦足履海外。归即制锦当涂。其不免有所贻误。盖亦意中事也已。人所立身。智仁勇也。智无以见几。仁无以悦民。勇无以肩重。则其德能不足。已可知矣。以不足之德能。苟自隐伏而不动。犹之可也。苟有所妄动。则必至于困穷矣。易所谓困于石据于蒺藜者是已。因其德知勇力之不逮。故若行路而遭遇乱石。反而别行。则又遭遇蒺藜而受其刺焉。既不能前进。但有据守此蒺藜之间莫能出矣。殆其不能前进。而又无他途之时。则不得不废然反其家室。然而岐途多误。窥伺有人。家已非其家矣。故入宫不见其妻。凶。昔春秋时。齐之崔杼。因与庆封同恶。及遭家难。又为庆氏所离间。使兵围攻崔氏。而杀其子。及送崔杼归家。而杼妻棠姜已缢。盖已无家可归。而杼亦自缢。正当此卦爻也。故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盖此卦与前豫正相对照。彼系遇介遇石。一刚一柔之物也。此系遇石遇蒺藜。亦一刚一柔之物也。但彼得刚柔之宜。故能知几。此失仁智之道。故死期将至。见几则为万夫之望。昧理则不免亡妻而丧其身焉。德之不可不修。位之不可不慎。有如斯夫。所以次鼎于噬嗑。又次困于鼎者以此耳。后人不知。乱其次序。遂使大义不明。今更为考正之。而特与讲明如此云尔。

 

 

第十四章

第一节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火水相济。一质一文。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殁。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本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本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谨按第十四章。系今本上篇第十一章第一节。下接下篇第一章第一节。下接上篇第一章第二节前六句。改增节未之文曰。火水相济。一质一文。二句。下接下篇第二章全章为文。

 

宣圣讲义

本章发明易道之大作用。即以讲明前此所谓以制器者尚其象一句要旨。圣人之道。此大事居其首要。非此则人民无以生活。而进益文明。而有知至于今日也。故以讲明各卦爻后。继续讲此。旧简错落。兹复正之。开端言易果何为者也。易乃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冒天下之道。谓庇覆天下人民为之制作也。如斯者如包牺氏。神农氏。尧舜各帝所取之象。以制作而言。盖以此一小节。领起后各节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事。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即谓诸圣帝所为所作所教之各种取象以利用。使天下人民无不通工易事。各得其利而人道大成。社会大盛。利源益启矣。故寒暑时而天道顺。农事乃修。质文易而地道大成。政治乃明。从兹重重进益。无非天地火水山泽风雷之作用。互相发展。而人道更备矣。故自包牺以下。尧舜以来。至于文周之际。莫不取易之象。即莫不在八卦刚柔阴阳互相陶铸之中。但以简易而渐达繁赜。由古朴而渐趋文明。此亦出震见离必然之次序也。故自离至于乾坤。自乾坤至于夬。其为象为器为治。皆此义旨。而一贯以演化焉。视虽繁赜。寔则犹不能出乎干易坤简之原则也。惟其易知。故列圣观象。而各取其则以制其器。惟其简能。故列圣各因其器以利其民。此所以为易以统险。简以系阻也。神妙而自合。费用不烦。民力不敝。为之而为序。行之而不殆。故历久弥新。出神入化。故曰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所以自古及今。常佑圣人。使其以道利民。而成其终始也。自离以取象。为结绳网罟之器。盖所以为民食而行民教者也。上古无五谷。故以渔畋为食。无文字。故以结绳为记。今以绳之结也。既可以制网罟。亦可以制文字。故一事而两利焉。及神农取益之象。以作耒耜之器。而后天下粒食。取噬嗑之象。以为日中之市。聚天下之民。而通其财货。交其有无。而后民食民用乃益便利。至黄帝为衣裳。使天下有服有章。上下尊卑以辨。政教事物以明。则取夫乾坤之象也。盖乾坤者所以为政教之门。出震见离。至是乃备焉。故曰。承乎干而 致役乎坤也。 坤位居离之次。所以承乎干德。故衣裳文物之制见 也。 乾坤之盛有如此。所以为上中古圣人所取法。而开夫文明之 盛治。传之数千秋。直至今日 但今又有由盛而衰之兆。短胡效胡 人。非圣意矣 者也。衣裳既制。犹虑民之无以行远而致其利用也。乃取涣之象以为舟楫。而致远以通利焉。然后民得互相交接而补助焉。于是利乃益溥矣。又取随之象。以为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交其水陆之便。易其有无之货。则穷壤之地。亦皆可至。而无偏枯之患。民生于是益滋矣。又取涣之象。为合夫随与豫之卦。而成行与往相互维持之道。豫者备也。故取其象为重门击柝之事。使民深居而内藏。无盗贼抢掠之害焉。其所以卫民者至矣。又取小过之象。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为人民舂研食用之利焉。其可以济民者至矣。又取睽之象。为弧矢之器。以兵卫国。而威天下不道之徒。使各知惧而不敢害吾民焉。其仁义行道而保夫天地人者。可谓至矣。上古圣人。不免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则取象乎大壮也。古之葬者。以薪覆之。藏之中野。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则取乎大过之象也。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物以察者。取乎夬之象也。始于离而彰于乾坤。备于涣随豫小过。成于睽而完于大壮大过夬者。所以为政为教。为生为殁。为出为处。为武为文。所以佑民而维持此世道者。于是无微不至。而极其变化无方。神妙不测之道。非易其孰能尽之。非古圣之取象乎易。其孰能施而行之。以利万世如此者乎。丘故讲而明之。使后世之占卜。与取象制器者。如明此理。庶乎其有大利于四海之外。岂但吾中国一隅之地而已哉。

 

宗主附注

此文原有火水相济山泽相通句。后人遗失。因后文所取象之火雷噬嗑与风水涣。是火水相济之见端也。诸如此类。后儒皆不之知。不能不为注出。又本章完全为吾国科学上种种之发明。及推进在世界史上为最古。即今日东西各国之文明。无不胎孕于斯。在古代吾国各种物质未能发现。而古圣已自寻觅种种物性。以利用之。如钻燧改火。刳木为舟等。已经发见电能与力能之原子所在矣。不过恐其渐精渐巧。至于害人。故不肯再为推演。此吾古圣教人物质应用之微义。即在此也。

 

 

第十五章

第一节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之辨义。巽以行权。谨按第十五。系今本下篇第七章。全章为文

 

宣圣讲义

本章继前以制器者尚其象。而言以动者尚其变之要旨。所以叫应前十二十三章所系之辞也。十二十三章言卜筮者尚其占。此则复就前举之各卦中。而再示其德能与变化。或前系所有。或前系所无。一一为之推解。而致之于应用也。圣人教人修德应变之事。无微不至。有如此也。大凡人类之处世。所以必须防备而预知者。不为安乐。不为行事。而惟在忧患之一事也。人之所以勤勤于其生活者。欲免此忧患而得安也。惟能免此忧患。则大不易也。因人与人相处。本自不易。又有上下亲疏之分。出入升降之势。彼此互相之间。其中种种关系发生。苟无其德。未有不踬而颠者。未有不陷而穷者。此人类忧患之所由生也。易之作也。在使人预知此忧患之所在。而利用卦象与自身动机。以参究其变化焉。则所以处之之德。自然显著于卦爻之中。此所谓以动者尚其变也。夫人生而有伦理。乃天然之性。亦实见于天然之象。故上下君臣父子为其基焉。所谓人生三事之如一。今观上天下泽之象。而知履卦为德之根基也。天者君父师之道也。履之而敬其事。则德音莫违。而诸事皆吉矣。不观之水山之象乎。水山为谦。盖水性本就下。又在山上。其势不得不下行。下行者谦之天性也。人道本此天性。以谦自处。则凡弟兄朋友夫妇之间。无不和气洋溢。盈满天地之间。任何不祥之事。一遇此谦字。皆消化于乌有。是此谦字。能执德性无上之权柄。而可以消解一切忧患之事也。然谦虽美德。必须发于天理。而根于人之中心。非可伪而为之也。故又贵乎复焉。复者雷居地中。群阴凝固。一阳初动。正是一线天机。由中发现之会。俗人愚夫。皆知祷求上帝。而不知上帝原在人之心性中。由此一动而现前焉。倘善于自修者。速趁此机会。在吾性中上帝之前。忏悔一切。而扩充其本体。则上帝永为吾身心之主宰而不去。吾又何忧德之不纯。何忧患难之来侵乎。故曰复德之本也。顾主宰虽安。天良虽现。尚恐其一暴十寒。有暂而无有久也。是又当取象乎恒。恒之为卦。久于其道者也。所谓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君子法乎恒。则能以修身而齐家。凡所以持身作则者。无所不得其正。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所以处人夫妻室家者。非恒不可。能处家则能治国矣。故曰恒。德之固也。德已固矣。家与国将正矣。而不能损上以益下。博施而泛济。则民不可得。而有祸患仍伏于肘腋隐微之间。未可忽也。故君子务亲其民。而广其恩惠以此也。故曰损德之修也。德修于民。而民怀之。然后可以取于民下之奉上。上之忧下。胥由益之道也。故益能安国安邦。而兴大利焉。故曰益德之裕也。天下久安。则必生怠忽之事。而困之运会至矣。然君子处困。不与小人同。小人处困则必穷。君子则能安能谦。能复能恒。能益能损。无所往而不自得。虽处极困之中。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惟己德之是修。惟人利之是让。能辨别一切是非利害。而不贪不忮。而不妄动焉。故忧患不能终困也。故曰困。德之辨也。处困不挠。必有以自通。自通者何所恃。恃夫井之道也。井之为卦也。其水其风。互相吸引。虽居其所。而泉源自达。无有穷尽。故其为利。常可以安天下。而救其忧患焉。故曰井。德之地也。井非水之自能为力也。由于风力所至。故君子必又利用巽风以行其权焉。天下事至繁至赜。不可究诘。而要之各有其机。明其机而迎其风气之所趋。巽顺以应付之。未有不得其窍要。而中其肯綦。解其烦难而免其忧患。此动变之最神者也。故曰巽。德之制也。知此理矣。更进而推此九卦之内情与外行。即可以应世而达其一切之权变。所谓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因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皆九卦之内情然也。履以行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因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皆九卦之外行然也。苟知前所讲诸义。则无不明了后二节。不过反复以推言之而已。不必固执文字。此则应用之道。圣人所以教人避凶趋吉。而免其忧患者也。后人其敬察之哉。

 

 

第十六章

第一节

夫干。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能知其言而候之几。能说诸心而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言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此之谓易之道也。谨按第十六章。系今本下篇第十二章第一节。下接第五节。下接第四节。下接第二节。但有错简。今正之如下。能知其言而候 之几。能说诸心而趼诸虑。下接原文。(吉事是言事)下接第十一章全章。并取上篇第十一章第二节末二句为文。

 

宣圣讲义

易系辞以天地设位章节开始。而详言乾坤之性能作用。以启六十四卦之旨。及其结也。亦仍以此旨收足乾坤性能作用。而详示圣人体验之大道。为之逐节讲明。而卒言易之所兴。与其终始之要。所以利天下后世者。亘古不息。而于是易之作用乃全见。系辞于是告终焉。干易知。坤简能。前已数言之矣。兹复云然者。特以发挥干于易之中而能知险。坤于简之中而能知阻。所以必贵知险知阻者。以乾坤包罗万象。情伪万变。远近互易。爱恶万端。吉凶互错。故不可不于至易之中以知险。不可不于至简之中以知阻。知险则情伪难逃。而远近可处。知阻则爱恶难偏。而吉凶可见。此圣人贵体乾坤。易以知险简以知阻之德也。干所以能至易而又知险者。以其本性至健故也。乾坤至此。皆贵乎知。则知此知字。即前所谓知以藏往。神以知来之知。此知非他。盖天一之精。坎所在也。于人为肾。亦即地二之粹。离所在也。在人为心。二者乾坤之所生发而成全者也。故先天八卦以之。今更推言此理。不但为卜筮之用。亦正可以为修身治国归极之用。而深研其几也。后世丹诀多出于斯。丘则未遑及之耳。识此知字。然后可以为人。处乎天地之间。故大学贵致知耳。知之致也。必先知物之理。故又贵乎格物。物之情伪。莫过于言辞。故尤贵乎知言也。前所谓圣人之道。以言者尚其辞。亦含有是旨。人情有之。而易卦亦有之。但能于六十四卦中。细细体察。则皆可知。即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是也。孟轲注。此即轲所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所以然者。在知言。知言即为天地浩然之大作用。所谓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是也。此知字内精粹之至。即宣圣今所讲者也。能知言。则于一切之变动。及其穿插出入。皆可知之。人不外乎性与情。而因其言辞可以察识其情之所在。而其变动亦可以知矣。正如卦爻之阴阳。地位之刚柔。一一考核而不可逃于圣人知识之外。亦即不可逃乎一般卜筮者知识之外。变动既可以利害知之。吉凶亦可以情伪辨之。所有一切爱恶悔吝。皆可以触事而明。卦爻之近而异趣者。必不相得。不相得则害生。故凶。而悔吝是成。欲求免忧患者。先须防此。故于远近爱恶之间。三致意焉。然此皆根于知字而来。诚能体干易以知险。坤简以知阻之性能。而知夫言。会诸心。而候夫事务之先几。以研诸吾虑。则可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能如此则自然以言者得其辞之所尚。故云有祥也。 祥者兆与果也 以动者得其变之所尚。故曰云为也。以制器者得其象之所尚。故曰 知器也。以占卜者得其几之所尚。故曰知来也。此皆根于知字。亦皆 成于知言。所谓心者火之用。所谓虑者水之精。所谓言者物之险。所 谓几者物之阻。必能明此。而后圣人四道乃行焉。此道即易之道。亦即圣人之道。不过上古圣人。但示易象易数易意。而未示易辞。及乎中古。乃生文周。于是易之道大明。当殷末世。文王与殷纣之时。文王因于羑里。而作卦爻之辞。乃有今文。故其为辞。皆危戄之言。危者欲其平也。易者欲其倾也。危不期平而自平。易不期倾而自倾。所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之大旨。盖犹是圣人戒惧欲免忧患之道也。易之旨如此。而易之道则旋干转坤。弥天际地。而中则荟萃人类与万物。无有不备。无有不精。无有不化。故其为道甚大。百物不废。然而以戒始。以惧终。非圣人不能体而行之。圣人之体此。非欲以有为而有所得也。其心不过欲自身与天下之人。皆得无咎而免乎忧患而已。圣人之处心积虑如此。故至仁至义。而无一毫私意及杀心存于其中。故天下之人。虽欲不归而不能。故曰其孰能与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惟有此种圣人。始能体夫易之大道也。故曰此之谓易之道也。道不徒行。必待其人。圣非难事。修而行之。则必至焉。如握左券然。后世当纷乱之时。曷不速兴乎哉。孟注。此即轲所谓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又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皆指极乱之世。必赖有志之圣贤。共同努力以救之。且不可将圣贤看得过高。圣贤只是常人。将心澄得定。将人与物看得分明。将事作得去。便是圣贤矣。今日正需此等人。所以上玄兴此教者。亦正为此等时期。而预备此等人才也。不幸段吴诸人皆先逝。今则弼纬悟诸子。硕果仍存。甚望体而行之。进以勉求所谓无咎者。则后福岂可言喻乎。勖哉勖哉。

 

 

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谨按首章自今本昔者之二节为文

 

宣圣讲义

说卦者。说卦之性命与作用也。天地人三才。皆有其本性本能。性之发现。是为人之命。能之见端。是为造化之作用。故人之性命。本于天地。天地之性。存于太极。太极之至一至尊而无贰无外者。乃为太一主宰。礼记所谓礼之大本出于天。本于太一是也。此乃天地之本性所存者也。自此本性发为功用。则现为乾坤。所谓参天两地而倚数者是也。太一之主宰真神。无以自见于人。乃有河图洛书与蓍草之出生焉所。谓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者是也。八卦由此而运用。圣人由此而占卜。而学问而修行。而归极焉。故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至于阴阳刚柔之关于八卦者。前于系辞中皆已详讲。兹不更及。惟和顺于道德一句。世人多忽。不知道者。自然之趋势。乃天行者也。其中含有运数在。德者人所修得之天性。纯善无恶。含有仁义之本能。在而天行者每趋于极端。赖人有德性行为以调和而挽回之。故曰和顺于道德也。因天道有善有否。世运有泰有否故也。此等处必赖圣人之有以和顺之耳。

 

宗主附注

本文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二句有极大作用。 宣圣既发明如前。兹恐人不识圣意所在。故更注之。和顺者由此八八六十四卦中所示而和顺之。因而以为人事上之一切条理。使无不合于义也。穷理亦由易卦之作用。及一般象变而穷其理。推而至于天下万事万物。莫不各穷其理。故能于穷理之后。又体易义以尽己之性也。若能尽己之天性。即可以圆满天命之 分量。故一蹴而已至于命也。易之大作用。圣人以之顺性命之理。上承天。下法地。自尽其本性 之自然。扩充之至于分量。 即满天地之量。非圣人不可 是以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 地人三才已通。而后卦乃见。以此三才而两之。则六画而成全卦也。又叠分阴阳与刚柔。而成六爻之位。因成章焉。此易之大用。亦即圣人之大用者也。

 

说卦传

第二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干以君之。坤以藏之。谨按第二章。自今本天地定位节至下一节为文。

 

宣圣讲义

此乃专言天地造化及生成人物之道。天地造化。皆不外易之八卦。而此八卦所现于造化之中。而呈其功用者。则惟首赖八卦中之乾坤。将先天太极之主宰功能。为之定其位焉。成天于其上。即其表也。成地于其下。即其里也。天地既定其位。于是更以后天之山与泽。通其阴阳之气。共分二种。居其里者。乃由太极中枢之吸收力。将泽至山间之一切物性及气感。吸纳至于艮宫。复自艮宫发此气于震巽二宫。而一切之死生乃转轮焉。此山泽通气为里面之造化也。至于第二种。则为外。即表面之作用。由太极中枢之日光吸力。将泽与干坎后天变水之气。吸引而起。至于艮山之表。乃成为泉源及云雨。霈然布诸天地之间。而人物乃得生成及养育焉。于是雷风为之相薄。而助其功。水火互倚。而不互激。以助其用焉。而八卦互相交错。各呈其能。人物乃成。世运乃建。圣人所以由易数之往者。顺其道以辅成造化。复就易数之未来者。知其几微以挽救运会。然易贵在测知未来之事。故易为顺天性而逆天数之道。故曰易逆数也。天数即天行。有一切阴霾柔贼及灾害存于其内。故不得不逆之。前所谓和顺于道德。已有此意。治经者勿忽。知此造化作用。然后再示八卦之对于生育人物者而言之。八卦中于天地生育最有大关系者。震雷所以主动者也。巽风所以主散者也。坎水所以主润者也。离曰所以主晅者也。艮山所以主止者也。兑泽所以主说者也。干天所以为之君者也。坤地所以为之藏者也。八卦各行其所事。而万物与人乃得生成矣。此八卦之最要性相及功用者也。

 

说卦传

第三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干。干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谨按第三章。自今本帝出乎震至万物出乎震二节为文。

 

宣圣讲义

易之要领。全在太极。太极之气。本诸先天。先天无所谓气。名之曰气包。盖其为物。非气非液非固。亦无一物在也。但是洪濛一团而已。此 一团元气。内翕外张。忽然开合。乃为太极。太极之至精至一之发。是为无上昊天太乙至尊之本体也。此本体居于至妙之境。非天上。非人间。又即人即天。而不在其有形之器。无以名之。名之曰妙山也。此山字即太极所具之艮方也。真宰由坎水而现。于艮方而出。过震方而来。故世人但见其出于震方。而不知其居于艮方。息于坎方。存于干方也。此真宰将欲行方运化时。所有之方向卦位。故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也。凡言乎者于之辞也。其或出或齐。或见或役。或说或战。或劳或成之者。则太一真宰玄穹上帝行方之自然性能然也。即至震方而为出。至巽方而为齐。至离方而为见。至坤方而为役。至兑方而为说。至干方而为战。至坎方而为劳。至艮方而为成者也。此皆上帝之行方功用也。是以定其方曰。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之所致养也。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言兑则万物皆所说而有泽。收成之时也。故居正西。干西北方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故曰战也。坎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有所劳必有所休息。有所休息必有所开端启行。故艮居于东北。而承坎也。故曰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也。此等皆上帝玄功。亦即造化妙理。佛教所谓轮回。耶教所谓主能。所谓轮回。在海山之间。实即山泽通气。兑坎艮之功也。所谓主能。可以造成一切。即出齐见役说战劳之意也。但名字不一。而传之者或有出入。所以分为各教。至今有门户之见存焉。其实五教皆此一脉相传。同本共源。无非真宰玄功妙用所包罗也。

 

说卦传

第四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谨按第四章。自今本神也者妙万物一节为文。

 

宣圣讲义

所谓神。即上玄昊天太一主宰行方之神。此神之主体。为太一之本身。此神之客体。为太一之分化。所谓五方上帝等位是矣。但神位不一。帝分五位。神分六位。六位者正即此六卦之精能者也。然此六神。仍是大一之一气化成。并非有二。故西教又曰只有一位上帝。能妙造万物。正指此言也。不知吾中国早已发挥此理于易之中。易由乾坤之蕴。发为六神之功。所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此神字指本体言。下方指化生言也。所谓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万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六神之能为及功用。于是皆见矣。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此乃前所讲之理。不过反复发挥之而已。前先言山泽通气。而后言雷风。此则先言水火。而后言山泽通气者。因重造化之合气也。造化非水火不能合其气。盖水火即阴阳二气之实质也。必有水火之相逮。而后万物之气以胎。然后山吸泽之气而转轮夫造化之机轴焉。其成于兑者。薄于干。归于坎而终于此艮山之西麓。又开始于艮山之东麓。其间主者。即艮山之神是也。世间所祠之东岳大帝。主一切人类物命之生死者是已。但儒者历代无能通此天人之学者。故迄未讲明之。宋朱熹作正义于此。但注曰未详。实因其未知故耳。此则一一为之指明。泄天地之秘。露造化之机。无非欲以行教救世。使永免灾劫者也。勉体丘之微旨。为斯世造福。庶乎无负此经。此章发明造化。及太一真主之神功。可谓至精至详。无以复加。故丘于明经学说中。特命各弟子。将此旨提出以示于世。亦正救世之心也。

 

宗主附注

神妙万物章。重在山泽通气。能变化既成万物一句。此中含有哲学。及所谓地文地质之学。兹为发明之如下。盖天地初生。由先天气包澎涨分裂。而为日月地星之体。是以日含太一之至精。能以纯阳之气。生生不已。而吸收各地各星。顺行逆转于天界中。天文 家谓之轨道。分远近而谓之赤黄各道。地与群星皆孕有日之元 气。故亦具有相当之元阳热力。月则独具有日之反性。而成纯阴之物。此地亦孕有月之元阴。而成为水分。故易之干实包离而言。 坤实包坎而言。干之施其功于离也。必赖坤之坎以成之。坎之见 为兑泽。泽者海河江湖之类也。离之辅为艮山。艮山者岳麓诸尊 是也。凡地中之水。由地之中心热力所吸聚。而地表之江河诸水。皆归于海。复由此热为之上提。而海底之水皆由其尾闾以复升于各陆地山脉之顶。而成为泉源。即各山瀑布流泉等是也。而所谓兑泽之神所收所过。与干金坎水行其造化之力。即将百物万灵送由此水气。而达入艮山。是处有转关之机。一动而六道皆转矣。更由震宫随上帝之功用。而出现于世间。此人物归纳生发一切死生之大转圜也。各教不同其名。而惟儒教易道讲此理最精且明。但世人不能体识之耳。此所谓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者也。而其初则由于日之火。地之坎。两相迎合吸聚而来。有地中之聚。即有天空之风雷以应之。而后山泽乃通。内以行万灵而轮回之。外以施百物而膏泽之。 谓行雨露也 此造化之全 功。要皆太一真宰神化之妙用。故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故次叙震巽离兑六神。以明真宰上帝之神功如此也。

 

说卦传

第五章

干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干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干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谨按第五章。自今本第七第八第九三章为文。

 

宣圣讲义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之八卦。各有其性情及物象。与人体之象。今合此三者为一章而讲明之。自干健也。至于兑为口句。凡八卦之性情。干之性健。坤之性顺。震之性动。巽之性入。坎之性陷。丽之为离。亦其性也。止之于艮。亦其性也。说之于兑。亦其性也。此性之发。即其情之所必现者。惟有其情。故有其象。干之性健。故其情必欲飞腾行走。故其象为马也。坤之性顺。其情必现为柔服负重。故其象为牛也。震之性动。其情必现为奔放变化。故其象为龙也。巽之性入。其情必现为翕聚参杂。故其象为鸡也。离之性丽。其情外文而内柔。故其象为雉也。艮之性止。其情上阳而下阴。故其象为狗也。兑之性说。其情上阴而下阳。故其象为羊也。坎之性陷。其情必入于坎凹。而外阴内阳。为万物所终。故其象为豕也。人物皆终于豕。而开于犬鼠之间。故八物以之为重。后人十二辰。以狗豕为结。而以鼠牛为始者。正此理也。吾恐世人不明。特将坎象殿于其后讲之。亦以此耳。知此八物。然后再明八体。八体者。八卦之关于人身体之象也。干之在人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此等身体之功用官骸。凡遇有卜筮及行事者。各以其类求之。无不应验如神也。此易八卦之分说如此也。分八卦之性。及其物象。官骸而于每节中合讲之。如上所云。而八卦共同之本。及其生育变化。错诸万物者。则如下章及各章所言也。兹不及之矣。

 

宗主附注

干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者。干之本体。在人间为马也。非谓在天之干也。凡此后皆就卜筮之类言之。卜筮不离人事。为此所取物象。皆为人所常见常用之物也。但言其近以赅其远耳。然龙实生于马。故干在造化上之象为龙。而在陆地人事上则为马也。坤之服役于人者。莫过于牛。故取牛象耳。然牝马多出乎牛。其性同也。而在空廓之坤象取牝马者以此。震乃干所成之男也。故其象为龙。此龙乃水龙。昔神龙出水。化为马。负河图以示伏羲。故在陆则为马。在水则为龙。龙者马之子。震为长男。故其象为龙也。巽为坤所成之长女。故蒂其性于牛。而为鸡也。牛生羽则为鸡。鸡去羽还为牛。吾国古代。如此见汉魏三百六十四家丛书。而清人聊斋志异。亦记有牛鸡之事。即此等兆与象也。坎为豕。离为雉者。坎乃干所成之次男。故其为象亦不离水陆间之畜。豕水泥中物。而喜居坎窞内。然而亦实龙种也。昔神龙入人间。则化为豕。见唐代丛书。贞元间及大历事。可以按知也。 柳注。所记天上七星不见。 盖化七龙而下降。某法师因救世而求教。乃用法以拘此七龙。市 人但见有驱七猪者入。而天上七星乃变。此即其所记之事也。艮为狗。兑为羊之事象。今未宜言。暂从秘云。

 

说卦传

第六章

干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谨按第六章。即今本第十章为文。

 

宣圣讲义

干天也称乎父。坤地也称乎母。此一章发挥八卦相生不已之义。及其次序综错之所由也。所谓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者。言震巽等六子。皆根其性情气感于乾坤者也。无乾坤之父母。则无六子。乾坤不交。则六子亦不能生。乾坤与六子不化。则六十四卦亦无由成。故古代人类简少。男女配合不分也。而六子与乾坤既生万类。而天地百灵万事万物。乃皆由此以滋蔓也。而世界遂有今日。溯其始者。谓之父。谓之母。谓之长中少男女也。非必有其人也。亦非可以族类辨也。读书者勿以辞害意也如性族之分。始于周代以后。殷以前不论也。故舜与尧同族。而相昏姻。禹与涂山同系。而有配偶者。以德不以类也。若以人事言。则六子为兄妹矣。安得相合。然而阴阳不合。万物不生。天高地厚。又岂得干交于巽离兑。坤交于坎艮震诸卦乎。此等皆变化之气感。不能以人理相论。故宣圣谓勿以辞害义。知此则知造化。亦知人事及一切伦理之转换也。其为事也。非可执泥也。惟情义之所在。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世之体乎此者。惟有重其生生不已之道。而守其位位相总之宝。为至要也。岩附注。

 

说卦传

第七章

干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螫龙为陆龙为天龙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为衣领为直线为胄。其为地也在郊。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牝马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其为天也为黄。为下裳为黄帛为囊为履。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 其于马也为善呜为馵足为[鱼赤]驹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 其究为健。为蕃鲜。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为物也。长头而善鸣。黑赤目。其究为躁卦。谨按第七章。自今本第十一章前四节为文

 

宣圣讲义

七章自干为天至巽为木四节干为天节。为良马句上。遗失三句。为蛰龙。为陆龙。为天龙。又为木果下。落为衣领。为直线。为胄。其为地也在郊。凡此皆补入之。其本义后儒皆已讲论。无烦再言。坤为地节。为子母牛句下。遗为牝马句。其于地也为黑句下。遗其为天也为黄。又遗为下裳。为黄帛。为囊。为履。皆补入之。震为雷节。在为馵足下。遗为[鱼赤]驹。巽为木节。在其为人也利市三倍之句下。遗其为物也。长颈而 善鸣。黑赤目。此四节之义。皆为后人所已发。而宋之邵雍。尤多所见。 兹不更赘矣

 

说卦传

第八章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其为畜也。为负涂之豕。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羸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其为象也为文章。其为畜也为牝牛。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洞府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为美婢为少艾。谨按第八章。自今本第十一章后四节为文。

 

宣圣讲义

自坎至于兑。其为马也为美脊。为亟心句下。遗其为畜也。为负涂之豕句。离节内末。遗其为象也。为文章。句。其为畜也为牝牛。皆补入之。艮节内。为门阙句下。遗为洞府句。兑节内末。遗为美婢。为少艾句。补入之。凡上各章节所说之卦。皆就人事上卜筮而言。教人遇此卦者。以此类求之。如有所寻觅。有所走失。有所归往。有所仇敌。有所好合。有所借取。有所赐与。皆视其物象而断定之。其验各应如神。不爽毫发。故自古及今。奉为成文。丘但取此成文。而照记之。并非丘所说也。大凡文周得其旨于夏商之际。尚书洪范五行中。已自具此矣。此等乃天地人之象数如此。含有不可言喻之道。非可以常理讲明之也。故不再论。

 

 

序卦传

上篇

有太极然后有乾坤。有乾坤然后天地之位定焉。故受之以乾坤始焉。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颐。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序卦传

下篇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男女之道。不能无感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相感则为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以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因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施。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谨按序卦上下二篇。皆有遗文。今补之。上篇开端曰有太极然后有乾坤。有乾坤然后天地之位定焉。下接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古文在然后句下。尚有受之以乾坤始焉一句。下篇今文落咸。古文有男女然后下暗连后文。即后文之二节中。遗落男女之道。不能无感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相感则为夫妇。下接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句。

 

宣圣讲义

天地造化。万物之源。皆始于太极。故易有太极。而两仪乃生。乾坤是定。有乾坤然后天地开辟。万化以基。故八卦启焉。六十四卦错于先天之道。相对者也。后天之道。相续者也。对则阴阳互呈。续则治乱叠见。对者峙也。续者流行也。峙则天地之道永立于终古。流行则二仪之运递嬗而不息。夫如是则幽明相间。死生相接。盛衰成败相倚。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此先天后天之妙运也。故文王制六十四卦。卦卦相衔接。其中有对峙亦有流行焉。有流行亦有对峙焉。夫如是则太极之玄功乃见。后世文字散失。于此序卦首脱去太极句。而乾坤之卦失序矣。于中脱去男女句。而咸卦失序矣。乾坤失序。则天地有不能位者矣。男女失感。而人道有大过失矣。此则不可不明之也。 故不得不为之补也。 注。后儒恐人见男女不能无感句。而更放纵 于人欲。而去其文。然天地有阴阳之交。人事即有男女之感。不能遏 绝而废止之也。圣人但能顺其性情而条理之。使不过于放而已。何可讳而不言之乎。本教教经。特采咸恒二卦。为夫妇易教。以示其权 变。以此也。 先天气感之所在。即后天人伦之所由也。故自阴阳男 女以下。及于父子君臣上下。皆从此而定。故曰乾坤位而万化定。人 道成而百姓序。伦纪之所坊。道义之所施。所以维系万世颓俗而不 隳者也。故世谛之一切久暂离合。伤完明暗。睽违际遇。升降去留。新旧改革。聚散大小。济与未济。皆视乎此。而递相推迁焉。盖太极嬗化。不如此不行也。行乎此。而有倚伏变化者。则以人之德行。为伸缩消长之中枢。使否者暂而泰者久。使伤者少而完者多。使难者易而解者速。使革者鼎而井者济。而所以延其余数者。虽有所困。有所蹇焉。不过乎其甚。但在未济而已。此所以终于小过与未济也。此天地之仁心。亦即人物之所自有者。可不敬修乎哉。

 

宗主附注

圣论包括序卦上下二篇。使人知天地男女之所重。亦即造化变迁之所嬗。自太极两仪八卦之交错。而后六十四卦续续以生。所谓有屯有蒙。有师有讼。以至于有坎有离。有咸有恒。以至于有涣有节。有中孚有小过。有既济有未济。而始终以成。此世运转换之轮廓焉。无论何等时代。皆不能出乎此轮廓之外。古圣人教人维持世道。保全国家。长养人民。趋吉而避凶者。使皆以自身之德行。顺此轨道而消其蹇困。长其泰丰。缩其否屯。而伸其谦豫。使乾坤之正气。常存于复姤。而不亏之于剥坤。则古圣人微意。亦即天地之心也。至于有大过之才。而后能济坎离火水。而使家齐国治 咸恒次于坎离之故 者。有小过之权。而后能支持离坎火水未 济之气。而后乾坤能更辟焉。不有此二过。不能成造化。亦后天复生先天之妙义然也。后儒绝无见及此者。今先师特为发明之。恐人未识深意。又使岩附注如此云。

 

杂卦传

干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着。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硁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遯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宣圣讲义

杂卦者。古所传易卜之杂义也。其中非一人所记。亦非一时所成。自夏商以来相传如是。或曰连山归藏之一斑。为文甚伙。秦火以后。留卜筮之书。仅存此数。然不相贯串。不相比拟。丘亦未能更加增益。兹但就其文以示其要而已。干刚坤柔。比乐师忧。皆言其性情所特有。气质所互见。后人所谓错综之意也。干本至健。坤本至柔。比得天下之所比附。岂有不乐。师之所处。则荆棘生焉。凶岁继焉。安得不忧。临者。与民者也。观者。民所求者也。屯以见互变之法。故不失其居也。蒙以行整齐之教。故杂而着也。震之性兴起奋迅。艮之性静谧凝重。损与益乃所由以消长其利害。天下从此而变。故曰盛衰之始也。大畜者有时止时行。时久时仕之旨。故曰时也。无妄有陡利陡害。乍失乍过。忽伤忽损之数。故曰灾也。萃者。物之所聚。升者。气之所起。起而不伏。故曰不来也。谦虑其有硁硁之过。豫虑其有嬉嬉之怠。故曰谦硁而。豫怠也。今本硁字。讹为轻字。谦本恭敬自重之意。岂有轻乎。噬嗑本食之意。贲本白之旨。故云尔也。兑者。见而相说也。故曰见。巽者。伏而始嘘也。故曰伏。随者。因而从之。故无事故也。蛊者。已坏而又治之也。故以修饬之。剥者。亏缺也。复者。还之也。故曰烂曰反也。晋者。明之见于火地也。故其象主乎昼也。明夷。光伏于地下也。幽昧之道也。故曰诛也。昧而昏恶。必至于诛也。井者。通其利者也。困者。必有遇者也。咸者。所以感也。感则必欲速成。恒者。所以成也。成则必求久远。涣者。离散之运。节者。有所限止之事也。解者。因而缓和之也。蹇者。行而艰难者也。睽者。违离于外者也。家人者。正饬于内者也。否与泰。一衰一盛。一蹇一通。故曰反其类也。大壮者。壮于其所。故亦曰止也。遯者。遯逃不见。故亦曰退也。大有者。硕足而象多也。同人者。远近而同亲也。革者。革去其旧习。鼎者。复兴其新业者也。小过者。运数之乍有乘除也。故其象为飞鸟之无定。中孚者。德行之诚笃者也。故其象为豚鱼之不欺。丰者。富大之余。利多则必有事。故曰多故也。旅者。巡行而不已也。行不止则亲戚相离。故曰亲寡也。以协韵之故。用倒装句法。与下处字取叶音也。离者。火也。火性炎上。坎者。水也。水性就下。小畜者。少有所畜也。故曰寡。履者。天泽之交。主乎前进。故曰不处也。需者。阴阳互滞。不前之象。故曰不进也。讼者。天刚入于坎水。其间必争。故虽进而不能相亲也。大过者。兑泽丽于巽风。必有超越之情。超越则虽过而易颠也。颐者。用以养正者也。既济者。水火相调。而阴阳皆得。天地人皆定矣。故曰定也。未济者。闰数在阴长阳伏之际。水火两离而不相调。于是男道以穷。利在守而不利动。故曰男之穷也。归妹者。震雷与兑泽相合。则女有所归。而得其终也。故曰女之终也。渐者。阴阳之渐交者也。故曰女归待男行也。姤者。干刚与巽柔相值而互交。故曰遇也。柔遇刚也。夬者。阳之众。以除随之寡者也。其地五刚而一柔。其时正行而进。邪缩而退。天下将昌。恶人将亡。故曰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此乃天地好生。真宰至仁。故归重于夬之一卦。欲使教必行。而世必获安也。圣人以神道设教。固必出乎此也。万千年来如斯。固非自今日始。不过今日之世尤乱。古圣人所以致意于阴阳之互倚。刚柔之互伏。君子小人之互起。而于其消长进退。盛衰之间。三致意焉。有如此其恳切周至也。可不敬哉。可不慎哉。苟知此意。则占卜之道已。自通于造化之源。郅治之方。后世所当体察而勿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