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言会粹

群言会粹 (修身、养性)     乾隆庚寅暮春降笔于湖城南关云巢精舍

 

修身

 

何地无尘。但能不染。则山河大地。尽为清净道场。如必离境求清。安能三千外更立法界。

 

 

尽心为才。无愧心为品。品莫高于一个臣。才莫大于无他技。

 

 

言不可说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名不可占尽。凡事能留有余。异日可免后悔。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当念失意时。

 

花太丽者香不足。花多香者色不丽。君子能馨百世。勿艳一时。

 

能忘机。然后能见机。能知命。然后能安命。

 

萌芽各认根苗。点滴不差檐溜。罪在则福不集。福少则行难圆。

 

名心未化。对妻孥亦自衿庄。隐衷释然。即梦寐皆成清楚。

 

议论先辈。毕竟没学问之人。奖掖后生。定可寄纲常之担。

 

阴壑积雨之奇险。可以想为文章。不可设为心术。

华林映日之绮丽。可以想为才具。不可依为世情。

 

十一

无欲则刚。能忍不辱。

 

十二

松柏凌霄而不摧。桃李娇艳而不耐。人之立品。可以取法。

 

十三

名病太高。才忌太露。

 

十四

兰不因无人而不芳。士不因家贫而废学。

 

十五

不为尘情所蔽。才称水镜之才。倘以气焰相高。终倚冰山之势。

 

十六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十七

毋以妄念戕其心。毋以客气伤元气。

 

十八

海市蜃楼。奇观总属乌有。色空空色。言下即悟。

 

十九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

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二十

达人尽其在我。至诚贵于自然。

 

二十一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

 

二十二

富家一席酒。贫士十年粮。每诵斯语。不觉豪华之念。消归乌有。

 

二十三

救寒莫如重裘。保身莫如寡欲。

 

二十四

君子虽不过信于人。君子断不过疑于人。

 

二十五

优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

优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优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

假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二十六

人常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积尔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二十七

文过饰非。何如反躬修德。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二十八

外无声色臭味之牵。内无意必固我之累。

 

二十九

观心非易。止念尤难。倘念头一起。是邪是正。即能知觉。便可去邪归正。

故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三十

道教以止念为本。释教以无念为宗。无念者。为无邪念。非无正念也。

故云念在天理。则明月之当空。念在人欲。则浮云之蔽日。

 

三十一

性从偏处克将去。心自放时收拾来。

 

三十二

心之精神之谓圣。故

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

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三十三

弩之发动在机。心之缘引在目,机不动则弩住。目不动则心住。

故道德经曰。不见可欲。则心不乱。

鲁论曰。非礼勿视。

朱子曰。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

 

三十四

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三十五

好书须求良友参订互考。大助性灵。譬如登山临水。必须结伴。与之嘲风弄月。则得眺览之趣。又如禅门阐教。必须对参。与之更端发难。则得宗风之趣。但求同方合志之徒。埙和响,兰芷含芳。此事三界九埏之间。第一极乐事。彼群居终日。妙舞酣歌。如闹市狂人。此复何益耶。

 

三十六

求险中之幸者。必有幸中之险。希法外之恩者。不免恩外之法。

 

三十七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劳。

 

三十八

杜门之法。只是下帷。忘形之交。惟有识性。

 

三十九

凡天下可怜之人。皆不自怜之人。故曰无为人所怜。

凡天下可好之物。皆人所共好之物。故曰不可夺人所好。

 

四十

贫富之交。可以情谅。鲍子所以让金。贵贱之间。易以势移。管宁所以割席。

 

四十一

落落者难合。既合便不可分。欣欣者易亲。一亲忽然成怨。

故君子处世。宁风霜自挟。无鱼鸟亲人。

 

四十二

无欲者其言清。无累者其言达。不为俗情所累。方能设法度人。

 

四十三

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

 

四十四

青天白日。和风庆云。不特人多喜色。即鸟雀亦有好音。

若暴风怒雨。疾雷闪电。鸟亦投林。人亦闭户。乖戾之感至此乎。

故君子以太和元气为主。

 

四十五

盛名必有重责。过巧必有奇穷。

 

四十六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

 

四十七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谦抑盈满。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四十八

治家最忌奢侈。人皆知之。而尤忌鄙啬。人都不知也。鄙啬之极。必生奢男。

 

四十九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损于人。何利于己。徒自坏心术耳。

 

五十

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乡。愈久转增意味。

 

五十一

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不戏谑。亦是持志之一端。

 

五十二

心源未彻。纵博综群籍。徒号书厨。根气不清。虽诵说二乘。只如木偶。

 

五十三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五十四

吾本薄福人。宜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

 

五十五

恭俭为载福之舆。侈傲为逐祸之马。

 

五十六

衣垢不湔。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五十七

舌头无骨。得言句之总持。眼里有筋。具游戏之三昧。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五十八

事当快意处能转。不特此生可免寂寥。且能转移造化。

言当快意处能住。不特终身自少尤悔。且觉趣味无穷。

 

五十九

数无终穷。运不长厄。士君子果能立德修身。则否泰为我转轴。

 

六十

目所不见。彼自华靡。与我何干。耳所不闻。彼自喧轰。于我何与。

是以修道者。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也。

 

六十一

聪明而修洁。上帝图录清虚。文彩而贪残。冥官不爱辞赋。

 

六十二

要做男子。须负刚肠。欲学古人。当坚苦志。

 

六十三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可听。过耳而不恋。

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六十四

良夫不因岁不穣而辍耕。君子不因名不成而弃学。惟尽其在己。听命于天。

 

六十五

善品骘古人。而心不古人。能优劣今世。而行囿今世。非不明也。蔽于欲也。

 

六十六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渊。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六十七

折胶烁石。虽累变于岁时。热恼清凉。原只在于心境。所以佛国都无寒暑。仙都长似三春。

 

六十八

尘劳中常应着力。生死上不须用心。尘劳若不着力。安得行圆。生死若苦留心。恐为心障。

 

六十九

要治世。半部论语。要出世。一卷南华。

 

七十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渐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七十一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七十二

葆真莫如少思。寡过莫如省事。善应莫如收心。解缪莫如澹志。

 

七十三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七十四

入道场而随喜。则修行之念勃兴。登邱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

 

七十五

克己功夫。战退魔兵百万。同人气象。包罗世界三千。

 

七十六

荣枯得丧。天意安排。浮云过太虚也。用舍行藏。吾心镇定。砥柱在中流乎。

 

七十七

尘缘割断。烦恼从何处安身。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

 

七十八

休笑彼老无用。我到老时未必如。慢责彼少不才。我当少时亦有此。

 

七十九

修净土者。自净其心。方寸居然莲界。学禅坐者。达禅之理。大地尽是蒲团。

 

八十

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由我自轻。

 

八十一

多学无财不谓贫。清高无位不谓贱。

 

八十二

富贵原是傥来。休夸我有才能。贫贱亦是傥来。休笑彼无成算。

 

八十三

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谦。我以谦处反胜。

 

八十四

过份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

 

八十五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八十六

吾之一身。尚有少不同壮。壮不同老。

吾之身后。焉有子能肖父。孙能肖祖。

如此期必。尽属妄想。所可尽者。惟留好样与儿孙而已。

 

八十七

饥寒困苦。福之将至矣。饱饫宴游。祸将生焉。

 

八十八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八十九

放不下过去。定惹起将来。扯不断眼前。还堕落身后。

 

九十

博览广识见。寡交少是非。

 

九十一

亵狎易契。日流于放荡。庄厉难亲。日进于规矩。

 

九十二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阘茸不可谓宽大。

 

九十三

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雠。可忘不可念。

 

九十四

何以识君子。只消一个厚字。何以识小人。只消一个薄字。

故曰。君子过于厚。小人过于薄。

 

九十五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且伤身。

 

九十六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于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什么。便见得。

 

九十七

何以下达。惟有饰非。何以上达。无如改过。

 

九十八

睚眦必报。小人之浅衷。一饭不忘。君子之厚德。

 

九十九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恕。持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一百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能自持者。两得之。

 

一百○一

让古人。便是无志。不让今人。便是无量。

 

一百○二

看得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一百○三

责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一百○四

能行不能言。无损其行。能言不能行。不如勿言。

 

一百○五

以俭胜贫。贫忘。以施代侈。侈化。以果去累。累消。以逆炼心。心定。

 

一百○六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一百○七

诗书乃圣贤之功案。妻妾乃屋漏之史官。

 

一百○八

坦易其心胸。真率其笑语。疏野其礼数。简少其交游。

 

一百○九

居不可求安。身不可不求安。身可不求安。心则必不可以不求安。

 

一百一十

清心寡欲乃却病之良方。慎行谨言。是修身之要诀。

 

养性

口中不设雌黄。眉端不挂烦恼。可称烟火神仙。

随宜而栽花竹。适性以养禽鱼。此是山林经济。

 

掩户焚香。清福已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登高眺远。吊古寻幽。广胸中之邱壑。游物外之文章。

 

诗堪适性。笑子美之苦吟。酒可怡情。嫌渊明之酷嗜。

若诗而嫉妒争名。岂云适性。若酒而猖狂骂座。安足怡情。

 

志要豪华。趣归澹泊。

 

无竹令人俗。多竹令人野。一径数竿。亭立如画。日夕相对。尘虑自消。

 

驰马不如观鱼。放鹰不如调鹤。

 

晚间纸窗上月光渐满。花影半横。取蒲团静坐。觉身世别有一番境界。

 

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万境自闲。人心自闹。

 

霜降木落时。入疏林深处。坐树根上。

飘飘黄叶点衣袖。而野鸟从树梢飞来探人。荒凉之地。殊有清旷之致。

 

十一

万壑疏风清两耳。闻俗语。急须敲玉磬三声。

九天凉月净初心。诵真经。胜如撞金钟百下。

 

十二

箕踞于斑竹林中。徒倚于青石几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

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

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韵。爽气发于林樾。好风送之水涯。

若非羲皇以上。定亦嵇阮兄弟之间。

 

十三

削竹为竿。放艇清流。随意坐钓于青林古岸之间。大足萧散人怀。

 

十四

纸窗竹屋。夏葛冬裘。饭后黑甜。日中白醉。

 

十五

冬起欲迟。夏起欲早。春睡欲足。午睡宜少。

 

十六

月是何色。水是何味。无触之风何声。既烬之香何气。

独坐息庵下。默默念之。觉胸中活活欲舞。而不能言者。是何解。

 

十七

烟横山腹。雁点秋容。落叶霞飘。败窗风咽。人云寂寞。予谓萧疏。

 

十八

婆娑坟典。不求浮世人知。放浪形骸。且寄高文自适。

 

十九

以花鸟作四邻。以诗书为三益。

 

二十

冬曝日。夏灌泉。身无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安分。以至百年。

 

二十一

清斋幽闭。时时暮雨浥梨花。冷句忽来。字字秋风吹落叶。

 

二十二

弄月嘲风。此曲袛应天上有。茆斋草径。此中不乏大贤人。

 

二十三

石上藤萝。墙头薜荔。小窗幽致。绝胜深山。

加以明月照映。秋色相侵。物外之情。尽堪闲适。

 

二十四

家贫机械自息。体弱人我自忘。心懒贪妄自消。

 

二十五

轩前幽花时发。披览既倦。每啜茗。对之香泽撩人。吟思忽起。随拈一体。以适清兴。

 

二十六

阶前草色时邀客。宁愁踏碎落花。庭下松阴自著书。但喜坐残明月。

献酬固尔不废。应接亦不太烦。

 

二十七

不作好。不作恶。随地自选佛之场。应以马。应以牛。到处有游仙之乐。

 

二十八

青山在门。白云当户。明月到窗。凉风拂座。胜地皆仙。五城十二楼。转觉拣择。

 

二十九

游青山。卧白云。逍遥偃仰。无适不可。浓淡在境。了不经怀。

 

三十

三径竹间。日华澹澹。固野客之良辰。一编窗下。风雨潇潇。亦幽人之好景。

 

三十一

茆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

竹窗下。雅有蝉吟鸦噪。方信静里乾坤。

 

三十二

小窗偃卧。月影到床。或逗留于梧桐。或摇乱于杨柳。翠华扑被。神骨俱仙。

 

三十三

焚香看书。人事都尽。隔帘花落。松梢月上。钟声忽度。

推窗仰视。河汉流云。大胜昼时。

非有洗心涤虑。得意爻象之表者。不能独契此语。

 

三十四

颓垣抱碧。无非海发山衣。暗座飘香。尽是松脂桂蠹。

加以篱边种菊。堂后生萱。覆井之新桐乍引。临窗之旧竹犹存。

花妨过帽。柳碍移门。梦去而云遮绝洞。樵归而水绕孤村。

遇景逍遥。就鱼鸟之情乐。开襟散诞。见羲皇之道尊。

 

三十五

竹风一阵。飘飏茶灶疏烟。梅月半湾。掩映书窗残雪。真使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三十六

香品以伽南为第一。然购之甚艰。非山家所能猝办。

其次莫若沉香。滋润幽甜。可称妙品。

煮茗之余。即乘茶炉火便。取入香鼎。徐而爇之。

当此会心境界。俨若太清宫。与上真游。不复知有人世矣。

 

三十七

雨过生凉。境闲情适。邻家笛韵。与晴云断雨相逐。听之声声入肺腑。

 

三十八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如此境界。断非尘世。

 

三十九

鄙吝一消。白云亦可赠客。渣滓悉化。明月自来照人。

 

四十

霜水澄定。凡悬岩峭石。古木垂萝。与片云纤月。一一映在波心。策杖临之。心境俱清绝。

 

四十一

茅斋独坐茶频煮。七碗后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余心闲梦稳。

 

四十二

雪水中载酒。松篁里烹茶。岂必鸾坡侍宴。山林下著书。花鸟间得句。何须凤沼挥毫。

 

四十三

秋晚憩草堂檐下。听促织之声。若奏金石。风驱数点流萤。扬辉弄影。

对此景界。方寸为之快畅。

 

四十四

半窗一几。远兴闲思。天地何其寥阔也。清晨端起。亭午高眠。胸襟何其洗涤也。

 

四十五

书屋前。列曲槛栽花。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

山窗下。焚名香读易。设净几鼓琴。卷疏帘看鹤。

 

四十六

投刺空劳。原非生计。曳裾自屈。岂是交游。又何若野客山翁。谈天说地。农夫牧子。较雨论晴。有泉石襟期。得烟霞气味。更宜琴觞自对。鹿豕为群。任彼世态之炎凉。人情之反覆。盛衰改念。生死移心。盖举世而皆然。夫于我乎何有。

 

四十七

山深深。人寂寂。荷镵樵径。满地白云。

沙冷冷。鹭娟娟。弄笛渔舟。一天明月。

 

四十八

流年不复记。但见花开为春。花落为秋。终岁无所营。惟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四十九

清晨林鸟争鸣。唤醒一枕春梦。独黄鹂百舌之音。抑扬高下。最清入耳。

 

五十

餐霞吸露。聊驻红颜。弄月嘲风。闲消白日。

 

五十一

临池独照。喜看鱼子跳波。绕径闲行。忽见兰芽出土。

 

五十二

心不可思。亦不必思。

思则拘滞。不思则圆通。

思则窄狭。不思则广大。

思则劳扰。不思则安闲。

 

五十三

编茅为屋。叠石为阶。何处风尘可到。据梧而吟。烹茶而话。此中幽兴方长。

 

五十四

铁笛吹残。长啸数声。空山答响。胡麻饭罢。高眠一觉。茂树屯阴。

 

五十五

翠竹碧梧。高僧对奕。苍苔红叶。童子煎茶。

 

五十六

清磬白云中。空山寂寂。扁舟沧海上。大块悠悠。

 

五十七

几上置南华经一部。

或静对不开卷。或开卷尺许即掩去。或竟日读之不倦。皆是与庄生神交。

 

五十八

园中不能办奇花异石。惟一片树阴。半庭藓迹。差可会心。

忘形友来。或促膝剧语。或鼓拳欢笑。或彼谈我听。或彼默我喧。而宾主两忘。

 

五十九

一轩明月。花影参差。席地偏宜小酌。十里青山。鸟声断续。寻春几度长吟。

 

六十

冬夜独坐。坐至更深。寒灯少焰。篱犬无声。茶烟不起。鹤梦难醒。

斯时也。此心直与太虚游乎。

 

六十一

穷居荒凉。草树茂密。出无驴马。因与人绝。一室之内。有以自娱。

 

六十二

混迹尘中。高视物外。陶情杯酒。潜心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

窗前落月。户外垂萝。石畔草根。桥头树影。可立可卧。可坐可吟。

 

六十三

脱巾露顶。斑文竹箨之冠。倚枕焚香。半臂华山之服。

 

六十四

小桥月上。仰盼星光。浮云来往。掩映于牛渚之间。别是一种晚眺。

 

六十五

夜阑人静。携一小童。立于清溪之畔。孤鹤忽唳。鱼跃有声。清入肌骨。

 

六十六

久坐神疲。焚香仰卧。偶得佳句。即令毛颍君。就枕掌记。不则辗转失去。

 

六十七

饭后黑甜。日中自醉。别是洞天。茶铛药臼。经案绳床。寻常福地。

 

六十八

步亩亩间。垂柳飘风。新秧翻浪。耕夫荷农器。长歌相应。

牧童稚子。倒骑牛背。短笛无腔。吹之不休。大有野趣。

 

六十九

夜寒坐小室中。拥炉闲话。渴则敲冰煮茗。饥则发火煨芋。

 

七十

檐前绿蕉。黄葵。老少叶。鸡冠花。布满阶砌。移榻对之。

或枕石高眠。或捉尘清话。门外车马之尘攘攘。了不相关。

 

七十一

兴来双杵茶烟。是非不到。倦后半床松月。梦寐都清。

无事当学白乐天之坦然。有客宜仿李建勋之击磬。

 

七十二

落花不扫。要于砌外台边。啼鸟堪闻。更是春晴雨霁。

 

七十三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攀缘。

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