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种子篇

卷一金华宗旨

 

孚佑帝君金丹种子篇                 (出六十四卷版吕祖全书)

 

孚佑帝君金丹种子篇小序

两间一生机也。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成形而理亦赋。盖必理与气合。而后生生之道。递衍而不穷。惟人亦然。仁人之心。慈祥恺恻。其盎然于中者。无非生机之洋溢。由是而措之施行。人性物性。靡不兼尽。实有以体上帝好生之心。而弥其覆载生成之憾。则理无亏缺。气无夭阏。天下皆赖其功。而子孙有不繁昌者哉。茍绝灭其理。壅遏其气。根本拨而枝叶微。迺惘惘焉专务于药石祈禳之类。以冀其万有一得。呜呼。误矣。我祖师悯人之迷而不悟也。爰着为十条。而名之曰金丹种子篇。盖合富贵贫贱。农工商贾。而靡不谆切指示。随时随地。皆可奉行。而其大旨。则捴归于理与气之无所伤。其加惠于天下后世者。至大且远。读是篇者。其无忽。

乾隆乙未春壬月下浣三日钱塘万善子邵志琳敬序

 

金丹种子篇

纯阳子曰。天之生人。无不欲其先泽相承。子孙世守。以绵延于弗坠。而世人往往无嗣者。此非天之绝人。乃人之自绝于天也。夫人之有子。上以绍千年之宗祀。下以垂百代之箕裘。所关至大且重。其不幸而无子。是先祀自我而斩。后嗣自我而断矣。壮时犹可自支。衰病何以自慰。辗转牀头。呼号无告。凄凉灯下。形影谁怜。甚而黄土一坏。空掩累累枯骨。青磷千点。长饥渺渺游魂。兴言及此。可不哀哉。受斯报者。茍非先世孽深。即是本身罪重。岂徒陈酒醴以祝天。荐香花而设醮。遂可挽回造化。锡彼麟儿哉。夫乐生而畏死者。人之性也。好生而恶杀者。天之心也。人能立心行事。在在以生人为念。天亦生其子以报之。其或立心行事。在在以杀人为念。天亦杀其子以报之。此自然之理。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有丝毫不爽者。苐生之之道。事亦多端。约举十条。以该万善。庶使警心动目。身体力行。各随境遇之盈虚。共保生全之至意。勿始勤而终怠。毋猊袭而心违。果能诚心救一二人者。先世罪孽全消。救五人以上者。自己愆尤尽释。救十人以上者。立赐令子。光大门闾。救百人以上者。子孙甲第。联绵不绝。救千人以上者。名登仙籍。永出红尘。嗟乎。天理昭彰。不塞自新之路。帝心仁爱。广开向善之门。诚能依法奉行。始觉予言不谬。愿天下善行君子。广为传播焉。

一曰。以政生之。大凡身居贵显者。其救人也易。而其生人也亦易。书曰。德维善政。政在养民。夫养民之政至繁。总在念念存此不忍之心。则随时随处。自有天良触发。世之牧民者。徒知朘民财以肥己。残民生以逞已。不知冥冥之中。积罪深重。一朝失位。万事冰消。而人祸天刑。接踵而至。轻者殃止及身。重者殃及子孙。甚乃绝其宗祀。此非一朝夕之故矣。今欲求所以生之之道。惟以仁心为本。汲汲焉。兴其利而除其害。常恐目有不暇。凡一切农桑工贾之类。无不尽心而经理之。恤其不足。而悯其不知。视天下苍生。皆如我子。无一点伪心。斯无一端误政。而民之不受其赐者鲜矣。所行救人之事。各随事之大小。人之多寡。书于册。

二曰。以教生之。孟子曰。佚居无教。近于禽兽。虞书之命契曰。敬敷五教在宽。夫人生而皆善者。天之性也。一为物欲所摇。遂放纵而无归者。人之情也。圣贤立教。不过因其本有者而开导之。使之复归于善耳。如教一人尽孝。则此一人。即免于不孝之刑。教一人尽悌。则此一人。即免于不悌之刑。推而至于一切奸淫凶伪之徒。无不尽心教之。使其改过自新。则受我教者。必将转相劝勉。而民之死于刑者日益寡。此即所以生之也。但不可谓我力不足以格人。而姑委之。又不可谓人之不能率教。而姑听之。特患心不诚耳。果能诚心善诱。即不必人人皆从我言。岂无一二人闻而兴起者乎。而况兴起者。不止一二人乎。许一年准救十人可也。久之教化风行。民安俗美。是所望于秉钧者。

三曰。以廉生之。周官六计。皆以廉为本。吏苟廉。小民阴受其福。不必推食而食之也。吏苟不廉。小民阴受其祸亦不必操刀而杀之也。夫天地之生财与粟也。岁有定数。居上者。少取百钱。则民间一家。逐多一日之用。居上者。少取斗粟。则民间一人。逐多十日之粮。上取之而愈少。下积之而愈多。是虽无生人之名。而民有所赖以为生。巳不啻自我而生之矣。有能不浮不科派者。一年准救十人幕客能于脯修之外。不取分毫。并劝主人。作一切救人之事者。皆许减半论功。虽不从其言而去者亦记。其矜饰名誉而无真心者。不得滥记。至刑账两条。关人生死者。幕与官同。另载于后。

四曰。以刑生之。天地之道。有生必有杀。国家之典。有政必有刑。刑者。所以辅教化之不及也。自古圣贤。皆以恤刑为重。非不得巳。不忍滥用。纵使审得真情。犹曰哀矜勿喜。奈何后之酷吏。以煆炼为能。以刑杀为威。此大拂生民之本意矣。夫残其肢体。堕其肝脑。一人入狱。众口哀号。野啼无主之魂。家返无头之鬼。人孰无心。能无隐痛。诚能法外原情。曲全生路。或当斩而置诸绞。或当绞而置诸军。以次递减。总在时时抱一点哀痛恻怛之心。即上天亦必怜而宥之。其有无知误犯。尤宜加意开释。或有理亏行贿。能却之一凭公断。皆许按名记册。免人死罪。每一名准救一人。免人军罪。每五名准救一人。免人徒罪。每十名准救一人。免人杖罪。每二十名准救一人。至于推仁民之心以爱物。则凡禽兽虫鱼无害于人者。咸当放其生路。此皆以生为生也。然稂莠不除。良苗无由植。奸回不去。良民亦无以安。倘有巨盗元凶。杀人肆恶。概从宽典。流毒何穷。诚能未经告发。察出治罪。每一人准救十人。巳告者。每名准救五人。其有地方光棍。虽为民害。而未能杀人者。察出治罪。每名准救一人。或有毒蛇猛虎。及一切害民之物。杀一物亦准救一人。因人之力而自我倡之者。减半记功。此又以杀为生也。总要念念存救民之心。不可徒博虚声。预求速效。

五曰。以赈生之。古者三年耕。必有一年之蓄。九年耕。必有三年之蓄。虽遇灾荒。而民无菜色。其备豫也。后世民无储蓄。赈济之外。别无救荒良策。夫饥民辗转于沟壑之中。束薪如桂。粒米如珠。其仰食于上也甚急。世之长民者。犹或扣克饥粮。虚填户口。隐图肥巳。罔恤民生。甚至吏胥侵渔。奸人作伪。百獘丛生。莫可究诘。而民之实沾上惠者。不过十之五六矣。诚能实心办理不染斗升。而又严饬胥役。禁其中饱。则饥民均沾实惠。戴德何涯。凡奉命发帑及劝捐者。真心任事之人。许其按名记册。每饥民十名。准救一人。倡议者。每一名准救一人。有亲捐廉俸及富家诚心乐助者。捐米一石。即准救一人。何则。一人得米一石。便可苟延百余日。免作饿殍也。其迫于上命。不得巳而捐之者。不得滥记。

六曰。以财生之。富室大家。积赀盈万。固可随时随地。广济危途。即家素贫寒。有心无力。然苟存心利济。亦有时不必尽费多金。孟子不云乎。箪食豆羹。得之则生。凡遇困迫窘贫之子。饥寒水火之中。出钱数十百文。即可救其一死。或自济。或劝人济。皆许逐名记册。又或路拾遗财。其物本非我有。得之者。未必致富。失之者。往往捐生。诚能守归故主。则冥冥之中。阴救人命。其功视富家济人而倍之矣。

七曰。以力生之。遇有厄于水火。即亲冒水火以救之。或急设法以救之。如投木引绳以救水。引水折屋以救火之类。不取谢仪。不形德色。又或见人被盗。及妇女为强暴所凌。懦夫为仇家所逼。命在须臾。力能救者。即往助之。诸如此类。惟力是视。无力者。固不可从井救人。有力者。尤不可袖手旁观。凡所救之人。皆逐名记册。

八曰。以言生之。人之因怒而也。虽杀人有所不顾。人之因忿而讼也。虽倾家有所不惜。人之因无识而为奸盗邪淫。及一切灭理违伦之事也。虽丧身有所不知。洎乎身遭刑辟。悔巳矣。苟于发露之初。从旁发至诚心。从容劝阻。恺切指陈。怒者平之。忿者息之。无识者开导之。使其涣然冰释。翻然改悟。则可以不费分文。而免人于刑戮。其功孰有易于此乎。劝止杀人者。每一次准救二人。中事每十次准救一人。小事二十次准救一人。

九曰。以艺生之。百家技术。皆所以自谋其生。而亦各有生人之道存焉。如医士操生杀之机。精其业。固足以日救斯人。即至巫卜星相堪舆河洛之家。虽云小道。何一非先圣所流传。诚使精心研究。洞彻真源。亦能指点迷途。挽回造化。倘遇人有死生危迫之事。诚心提醒。不计厚酬。每次准救一人。小事诚心不欺。每年准救五人。惟医不精者。虽有爱人之心。不胜其杀人之罪。不在此例。

十曰。以心生之。以上九条。固皆以心为主。乃复载此条者。所以济道之穷也。如人生居贫贱。既无立政施教之权。又无明刑养廉之责。欲赈恤之而无其财。欲护持之而无其力。言既不听。艺复未精。其遇人之有厄也。惟有常抱一片慈祥悱恻之心。使善念圆满。生机洋溢。是虽无救人之事。而常有救人之心。人即不知。天地鬼神巳阴鉴之矣。与实救人者。减半论功可也。

右前五节。专为富贵者言。后五节。兼为贫贱者言。其中生生之道具备。人苟诚心奉行。无子者。固可即庆宜男。有子者。愈以自求多福。反乎此者。罪亦如之。或有初时敬奉。及得子之后。自隳前修。天必仍夺其嗣。以彰昭报。若能广布此书。俾天下同心向善。永振家声。其功尤不可思议也。望之望之。

 

读金丹种子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种子一篇。实为承先启后之基。我祖师虽以度世为急。而亲切指承。究非枯槁绝灭者。可同日而语。故示人以种子之方。指人以生人之道。总不外生生不息之意。诚以物必固其本根。则蕃衍而不穷。未有本实先拨。而枝叶反能昌大者。生生者。种子之本根也。惜世皆舍本求末。宁媚及鬼神。祷及巫觋。以蹈愚夫愚妇之所为。甚至多服热剂。广搜方术。亦何益之有哉。盖天地有好生之德。原无无子之理。惟世人失其本心。而与天地相违。则好生之德亦消。是无子者。不必怨天。亦不必告天。苐取吾心。素有之德。仰无所愧。则天地好生。断不因我而独异。彼夫忠臣之后。绝嗣者居多。圣贤之门。丧明者亦有。皆不以生人为念乎。似于种子一篇。难言之矣。不知理有常变。以理之变言。在忠臣贤士。不妨无后。以理之常言。在忠臣贤士。必然有后。此我祖师说是篇之大旨。不得因其理之变。遂失其理之常也。要知居易俟命者。脩身亦可以立命。顺时听天者。

 

种子篇跋

人定亦可以胜天。不患无子。而正患其不能种子。不患不能种子。而正患其不能体好生之德以种子。噫。甚矣。两大固一生机也。安可舍本而求末哉。予每观世人服药祈神。幸得一子。虽百计提携。千方护惜。而疾病死亡。往往相继。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祷媚之未工。而尚有待于神欤。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理固然也。况由此而类推之。或广置姬妾。未有子而先损其身者。或有子而复流离散失者。或因刻薄成家。天故生一不肖子。先破其家。后斩其嗣者。或因祖宗之余德未尽。不绝于子。而绝于孙者。种种因缘。难以殚述。要皆不能体好生之德。以善培其生机耳。我祖师指示斯篇。不遽以出世教人。而且以种子教人。不徒以种子教人。而且以好生之德教人。诵其言。虽非求子者。亦可奉行。绎其旨。欲祈得子者。不可轻忽。勤勤恳恳。直与大生广生之言相表里。岂不深望世人固其本根。而后蕃其枝叶乎。特恐世染日深。夙根渐薄。不能身体力行。以副我祖师勤恳之宝训。则有见是篇而叹其迂者矣。因是不揣固陋。聊述数言于篇末。并采得子丧子者二十条赘其后。虽与生生不息之意。未尽相关。而一本万殊。皆可推广。庶上以感召天和。下以培养元气。既弗类于常谈。亦不邻于阔略。而后知生生者。乃种子之本根也。

钱塘一斋郡志纯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