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沟的大智慧下部:王凤仪性命哲学概要

第一篇:三界

凤仪先生的学说是来自于个人实践。由于笃尽伦常,义赴友难,父殁庐墓,开了大智慧,而后,其学说便日臻完善。先生所阐述的性命哲学: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其学说的主体,伦理家道是其学说的重点。本篇根据先生有关三界的语录,进行系统的概述。

三界语录(一百九十六条)

先生的话,多因人因时因地而发。道理不同,深浅亦异,故于语录下面有的加了按语,略作说明。

1、三界性心身为人的来踪,天赋以性,地赋以命(曰心,此处心与命义通),父母生的身。

按:先生所讲的三界与宗教所讲的三界有所区别。性心身为三界,但先生有时说成“性命身”,因为人的心是活的,可以变化--“心为命根”。

2、人非三界不能生,身为物根,心为命根,性为德根。

3、人的天性纯阳,心半阴半阳,身为纯阴之体。(此阴阳非生理上的阴阳,盖指性理而言)

4、好包屈的伤心,不包屈保气保命;好后悔的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的伤身,不怨人保精保身。

按:保命的“命”字指做人的本分而言,如儿子、丈夫等等。先生说“命者名也”即是此意。“精”是精气。

5、人们就知道人世上有个身我,而不知道在天有个性我,在地有个命我。性化了,在天之性我,便得天爵,道理明了,在地的命我,可以得位。所以一个人实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呢。

6、三世因果,性是一世为前因,心是一世为来因,身是一世为现在。

按:人的气禀性,除了父母的遗传和环境的熏陶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宿世的业因,所以说“性是一世为前因”。人的心,每一个细小的念头,如贪心、妄念、憎恨等等,都可以种未来之因,条件成熟了,便可结果,“心是一世为来因”,就是此意。身为父母所生,是最现实的东西,当前所受的,所做的,都可体现出过去世的因,并引出未来世的果,三世因果竟集于今世之身,所以说,“身是一世为现在。”

7、道就是命,德就是性,道德就是性命的根源,哪一条道不会,哪一种苦不能了。

按:哪一条道不会,即指在伦常中,哪一个角色没会当,必然产生一些怨气,岂能不苦恼。

8、命像灯火似的,性像灯罩似的,灯火必加上罩才能亮,人修命了,更得养性,才能灵。

按:一个人做了许多好事,但脾气不好,大家不佩服,不能放光。所以必须养性、化性,才能存德,才有灵光。

9、性清无脾气,心清无私欲,身清无嗜好。

10、有德性的人,性量必大,性是命的根,性量大其命必大。

11、人的命都是好命,只因性不好,才把命闹坏了,所以我教人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12、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不依照命(名份)去行,不但不能结果,而且连根烂了。

13、众人是天,所以众人宾服了,就长天命。

14、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15、习性为禀性之根,习性不去,禀性绝不能化。

16、存道心,死人心。(人心指私心,贪心,损人利己之心。)

17、心着于物的烦恼就生,着于道的神气就生。

18、人与人不和,是因为有“心”,心是个小人啊。

19、以天性为主的人,和世人都能合性,因为天性是大公无我的,是人人所共有的。

20、三教也就是三界,也就是三魂。儒教由立命上起,道教由炼身上起,佛教由养性上起。

21、禀性是人间的苦恼,习性是物欲所绕。

22、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今生的习性就是来生的禀性。(习性是禀性的根)

23、禀性足,德性就亏;德性足禀性就消。

24、心中常存他人的好处,便是存阳,常存他人的短处,便是存阴,不可不分别清楚。

25、以情相恋的,都是冤缠鬼。

26、“万物皆备于我”,是万物的道都存在我心里。

27、人有个身子,不过藉着他去锻炼个人的性命,使之会合。(圆满天性与天命,自然会合)

28、身子是个受罪的东西,人偏要看重了他,不但活着娇贵他,死后还用金玉殉葬,为的保存他的身体,终于闹成挖坟盗墓等事,真是多么愚呀?

29、性是天赋的,命是地给的,身是人间的父母生的,这是就来处上说的,赶到用时,性仍是天,心(命)是人间,身是胎生之物,所以就是“因果”了。

按:心是存道理的,为人处事,尽伦立命,都是由心来支配,故曰“心(命)是人间”。过去的因,现在的果,都是由身来承受;功德的建立,罪业的积累,也是由身来造作,故曰身是“因果”。

30、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存情理。

31、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这是得道的要诀。

32、性存天理为天,心存道理为地,身存情理为人。若只用道理情理,就不能与天合。天地和人不分家,而人偏要和天地分家,那又怎好呢?

33、众人的心就是天心,能合众人的心就是合天心。

34、天理,没有人我的分别。

35、天理得定,道理得重,情理得轻。

按:人我一体,大公无私,是思想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为天理,所以为人要定在“天理”上;然而必须从现实出发,你当前在家庭和社会上是个什么角色 ,必须将你所担的责任和义务完成好,这是应尽之道,所以说“道理得重”;至于人际关系中的人情虚礼的应酬,适可而止,不可过分,所以“情理得轻”。

36、善人不怨人,怨人便是恶人;贤人不生气,生气便是愚人;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穷人;贵人不动禀性,动禀性便是贱人。

37、性与天命合,心与宿命合,身与阴命合。

38、修德性是长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都是长宿命,争贪长阴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只有长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阴命。

39、脾气就是阴命,心理和知识都是宿命,义气就是天命。先把这三界分清,然后再推转五行。

40、有大容量,天命才能永久。

41、众人不服,就把天命丢了。得着命的准乐。

42、贪就是苦,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43、命者名也,有什么名分,就行什么道,让众人佩服了,就是长天命。

44、会当人的聚万灵,不会当人的散万灵。

按:人当真了,众人佩服了,自然增阳光,聚阳气。没会当人的,众人不服气,自己生气上火,自然散阳光,增阴气。

45、不能立身,焉能立命,不能立命,焉能立德。

46、人有性归命的,有命归性的,命者名也。不任自己的禀性,而体会自己的名位,安分行事,始终如一,这叫作性归命的;不体会自己的名位,而拿禀性去做事,作辍无定,喜怒无常,这叫作命归性的。例如大舜的父母,想法陷害他,他终是尽孝,不动禀性,正是性归命了。

47、性归命,是看归的哪个命,归阴命是坏的,归宿命是假的,归天命是真的。

48、以公款(包括善款)济一己之私,是德中之贼,德中之贼罪更大。

49、私用公款和善款留给儿孙,等于给儿孙喝毒药酒一样。

50、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

51、富贵的人都被物欺住了。(都被财物累住了,心性得不到安祥和清净)

52、天命讲让,宿命讲贪,阴命讲争。止宿命则天命长,阴命消;不止宿命而任意行事的,则为贱人;不消阴命而任意行事,则为恶人。

53、成人不论位之尊卑,能力大小,只要能守分,能尽职,便算成人。

54、每有一种动作,就该思想合乎天理、人事、因果不呢?能这样思想,就合道了。

55、道德是自古及今通行不息的,但是后来愈流愈下,竟落到水底下去了。什么是水呢?就是众人所同好的财。今人昼夜奔忙,只是为财,把道和良心都掉在水里了。

按:财属水,财大水就大,水太大太急,可以把人冲走,也可以把人淹死。很多人为了积聚财富,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干,终于死在财里,这正是被财所困的结果。财富属宿命,上达则为天命(用在公益上),下达则为阴命(用在个人享乐上)。

56、必得先由命上做过去,然后再知性,性才能永久不迷。从前知性的很多,都没能久存,都是这个道理啊。

按:“命者名也”。“性是根,命是果”。这一命题是凤仪先生性命学说的基本论点。他为“命”字赋予了新的涵义,有别于前人的“命说”。人从小刚一降生到世上来,就等于落到各种人际关系新织就的网里:上有父母,便是儿子或女儿;有哥哥姐姐,便是弟弟或妹妹;有爷爷,便是孙子或孙女;长大了,又有夫妻关系;到社会上有同事,有上下级及朋友间的关系等等。人一生充当了许许多多个角色。这些角色及其所形成的关系,是任何人也逃脱不掉的,不管你是否承认,事实上已固定下来了。每一个角色都有个名称,先生把这个名叫作“命”,有这个“命”,便有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规定了每个人所应遵行的律则,这个律则就叫作“道”,因而孝悌忠信之说便由此产生。

所说的由命上做过去,就是指你所应行的道要行得真了,尽得圆满,然后再知性(或称“开性”),则性才能永久不迷。例如,民国十一年先生在德惠县开办讲习班,由于学员们的专诚,道气极盛,当时开性的人很多,著名的有侯向琳,刘淑荃等等,然而这些最早知性的人大部分没有巩固住,以后又迷了。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立命”的实践,缺乏坚固的尽伦基础。因此,先生后来教人便都从立命开始,首先要求人们要石打石凿地尽伦常,如刘秀琴、朱雪梅、房正坤……,这些人后来都立住脚了。直到老年,都有明显的成就。

57、命是得根根扎住,然后性才能聚才能灵。

按:命就是伦常,故曰“道就是命”。也就是人所应尽的伦常道,如父子、兄弟、夫妇等等,这“五伦就是五个根”,每个根都能深深的扎住,而后才能立德,德能养性。命立住了,性化透了,自可达到“性命双修”之目的。其实,立命的实质,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万事都必须从做人开始,所以佛家有“人成即佛成”的说法。人没当真,其它什么理想都是空话,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登高必自卑”,自然之理也。

58、命在上的,德在下,能托起愚人才有德。

按:“命在上”指权势大、地位高的人;“德在下”指在上的,能关怀爱护下层的人,才有德。社会上那些穷苦、生活非常困难的人,往往被权势者所遗忘,认为他们既贫且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所以根本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这样一来,恐怕他们贫者更贫,愚者更愚了。只有把这一部分人重视起来,“托起来”,在生活和教育上都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其贫而不贫,愚而不愚了,才是最大的德。所以说“命(地位)在上,德在下”。

59、要以天命包宿命,切勿使宿命包天命。

按:德性大,财富少,地位低,是比较安全的;如果德性小而财富多,权位高,是危险的。

60、使脾气的福,是阴曹的福。(使脾气的福,是极不祥和的)

61、对于伦常里的人,心里过不去,或者世事上,有过不去的地方,都是阴命。

按:人与人,心里过不去,就等于自己心灵上的堵塞,是非常苦恼的,时间久了,极易转化成疾病。此类例子很多。

62、人们的三界都有债,必须还净了才行。能做大善大德才可以消阴命。还有更简便更为有力的好法子,就是受大屈忍大辱,立时就可以消无数的阴命。

63、人们都修好,怎么终久没得着好呢?只因他心里所存的都是人家的不好,又哪能得好呢!

64、我拿天命用事,把宿命和阴命都开除了,所以才好的,现今的人,不是用阴命,就是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妄想算命,真是不知命呢。

65、孟子说过,“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但是人一得人爵,而天爵便不修了。修德性是增天命,学习技能艺术多积钱财,是增宿命,好争好贪,是增阴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可消阴命,不会用则增阴命,惟有修天命,是一定可消阴命的。

66、人像灯炮子似的,立身行事,要有多数人佩服,就是灯光大的;少数人佩服,就是灯光小的;若是无人佩服,就是有灯而无光;令人嫌恶,就是黑灯影了。

67、做什么还嫌什么的,就是不要命。(命者名也,名就是名分)

68、圣书上有“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的说法,怎么天道就不可得而闻呢?我有一个比方,在院中立一个东西,前面有日是光,后面有个影。东西和影子都可以量出高低长短,日光还能量出数来吗?日光比作天命,东西比作宿命,影子比作阴命,所以现在只能谈宿命,阴命,而天命,人都不很明白啊!

按:宿命大的阴命也必大,地位高,有势力,财产大,有依仗,他们立功立德容易,造罪造孽也方便,说一句话,办一件事,都可以为一方人带来福利,也可给一方人带来灾难。只有止宿命,眼睛向下看,多为大众谋福利,才是上达,长天命。天命和天性同源,所以其大无限(如日光)。虽然宿命大的,其阴命也大,(影子也大),但能不以宿命为主,所以不落阴命。

69、人得三界分清,天命人人都是和天一般大,惟宿命阴命有差别。

按:凤仪先生本是放牛、扛活出身,家道贫寒,宿命可说很小了,但后来办女学,兴教化,劝世化人,终于有那么大的成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天命可谓极大了。由此可见,修天命绝不在宿命的大小啊!

70、万灵的真宝贝就是“万罪”,万罪就是一切过不去的地方,必把过不去的地方都能过去,才能万灵。

按:过不去的地方,便是心灵上的堵塞,它所带来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如由于心里过不去,想不开,长时间苦闷;有的因此患病;有的人际关系矛盾,竟发展到一试决斗;更有的为此而走上了绝路。由此看来,心里过不去是一种隐患,膨胀起来,实在可怕,确实是“万罪”。那么怎样可使过不去的地方能过得去呢?这是一种很大的学问,凤仪先生的性理学说,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71、不知足天命不长,不放心宿命不止,不认账阴命不了。要以大义养天命,以慎言语、节饮食养宿命,以忍耐二字消阴命。

72、 少挣钱、多干活,就有功德。

73、天命是真的,宿命是假的,阴命是坏的。

74、以天命为主的,虽然事坏了,终久也必好;以宿命为主的,虽然事好了,终久也必坏;以阴命为主的,虽然事成了,但如同倒在门外的一筐柴火灰,很快就被风吹散了。

按:什么是以天命为主呢?看看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他们当时的遭遇,都是坎坷多难,穷困潦倒,从现象上看“糟糕”极了,但他们是以天命为主,以天下为己任,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终能流芳百世,传颂千古。如岳飞,文天祥等,都是明显的例证。又如王凤仪先生开办善德当失败时,积下巨债,议论纷纷,逼债者盈门,其失败之惨状,亲友担忧,乡人侧目。然而善德当事件却成为其德业成就重要内容之一。原因就是以天命为主,目的为众人造福。什么是宿命为主呢?如以名利为重的那些高官厚禄者,显耀一时,到头来,没有不垮台的。又如家财万贯的富翁,其家业不败于子,则败于孙。什么是以阴命为主呢?如那些贪赃枉法,甚至用卑鄙手段,来之不义之财,很快就会衰败,甚至锒铛入狱,落得身败名裂,其罪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便是以阴命为主的下场。

75、三界(性心身)清了,才算是真尽孝道。

76、性刚不动脾气,动脾气性刚倒;心刚没有私欲,有私欲心刚倒;身刚不打骂人,打骂人身刚倒。

77、当什么人,存什么心,千万不要存人家的不对。

78、包屈的伤心,后悔的伤性,懒惰的伤身。

79、有的修行人,成天闭目打坐,(没经过人事磨练)往往把六贼关在里边了,正是凡心没能了呢!

80、三界分清是得分开,心界有事不要连动性,身界受伤不要动了心。

81、想要知道自己的三界清否,要自省有人来惹我生气时,我性中是发生怎样的滋味,到底动不动?我心里能会几个人的道?我身界行为正当否?到底会做哪种事?这样反省,三界自然清。

82、香瓜,苦的时候正长(音掌);人的天命,苦的时候也正长。

按:孟子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此正所以促使其长天命。

83、人有嗜好或病症,就足以消自己的德,即使你全力做德,也得消去十分之三。病是性中有根、心中有漏。

按:人有病虽是发生在肉体上,但根往往在性中,因为多数疾病来自于精神因素,也就是来自于气禀性(恨怨恼怒烦),所以“病是性中有根”,然而禀性发动的开关在心,所以说“心中有漏”。

84、今人爱人都爱俊美灵巧的,这是爱他的身,身是胎生之物,这种爱也可以叫作爱物。人必得有道,他的道没行得圆满,你能讲给他听,这叫作真爱人。

85、人们要想三宝足,必得实行不怨人、不包屈、不后悔、不争不贪不搅,怨人像锅边上哧出来的邪气,包屈像锅底下抽柴火,后悔像落气似的。

按:这种巧妙的比喻,说明了怨人的人自己不顺气,也必定使对方感到有阴气相侵,故曰“邪气”;包屈的人必要泄气,失去干劲,故曰“抽柴火”;后悔的人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故曰“落气”。这三样都是清三界的重点。

86、拿心(私心、妄心)为主就助禀性,用心的而说没有禀性,是绝没有的事。(因禀性的根扎在心里)

87、不高兴的时候,就是生心眼了,意像球胆似的,贵乎无漏,有针鼻大的眼儿,它也冒气,生心眼和这是同样道理。(意指意界,常乐无忧。详见《四大界》)

88、人是三界生的,必须三界分清,才能各还本然。性出于天,性若黑暗,绝还不了天曹债;人不明白人道,还不了人间债;心属因果,心不死,还不了因果债,人心死了,立时就好了。人把心一死,不是佛也是神。

89、不责人而责己,是得道的捷径,可惜人都不肯行呢。

90、一动性就失天道,一生气就失人道,一打人骂人就失身道,性心身是三宝,三宝又哪可失掉呢。

91、三界是要先分清,而后再合一。

92、把贪心一去,当时就乐起来。(贪心少,失去的就少)

93、想要化性,必得向后退。

按:“退”是指从追名逐利,争强好胜的漩涡中向后退,气火就容易化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94、人非得把心死了不可,世人不得道,只因为怕人耻笑,总存个好好(贪好)的心,所以不得道。

95、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了。

按:人的苦恼,绝大部分是由怨人(怨气)引起的,如能做到不怨人,便是自我性灵的最大解放。

96、一尘不染,就是一切不着住。今人遇着不如意的事就动性,不顺心的人就动心,这就是染尘了。

97、禀性一动就是火,私心一动便为气,古人说降龙伏虎,就是将这火和气制住,真能制住,身界还有不成的吗?再者若能降伏住的,它便为我用,若是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98、若能把道理钻透了,性也就容易化了。

按:能把各种道理研究透彻了,无论什么事都能想得开,什么人都能过得去,烦恼自然就少了,禀性也就容易化了。

99、看假了,行真了,才能成。

按:“看假了”,是要把虚幻不实的名利财物、权势、地位都看破了;“行真了”是要把应尽的伦理道德,责任义务,实行真了。

100、人的三界像高梁度浆似的,要一点一点的度。(籽粒成熟的过程)

101、三界俱足,自能合一。

按:性清无脾气(恨怨恼怒烦),要天理足;心清无私欲,要道理足,(伦常无亏);身清无嗜好,要情理足(能包容一切)。如此三界俱足、合一、升华,才有成道的希望。

102、身子得没有病,心得不存闲事,(要存道理),性得没有脾气,才算做三宝足。

103、三人同心,黄土变金,人们都认为是你我他三个人,其实就是性心身,性是天人,心是阴人(地赋以命曰心,故称阴人),身是世人。

104、我们的三界真能合一,其力无穷。

105、能达通天理、人事、因果,才算是达通三界。道是天道,求道是求着合天,不合天什么时候也不能合道。(没有阴私,没有气禀性,能够达天时才能合天)。

106、有情就是因果不了。(因为有牵缠心,放不下。)

107、人不得道是因为性心身三界不能合一,身做这种事而心作别的想,这是心身不能合一。遇着逆事时担不了,或生气,或上火,这又是性和心身不能合一了,必三界合一才能得道,想要成佛还必须四界合一,今人用“心”学佛,又怎能成呢!

按:“四界合一”即四大界志意心身合一。四大界中的“志界”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即是佛界。

108、比我在上的人是我的天命,平等的是我的宿命,在下的人是我的阴命,所以人正是我,岂有人我之分,所以无人无我。

按:本条语录是三命的另外一种用法。天命、宿命、阴命,有时是用在说明人的生命性质和质量,有时是用在人或事物的三个不同层次上。所以三命原本是包括三界之中,但也有时单独使用,用法是灵活的。

109、贵人侮辱愚人,将来贵人必要反倒贱了;富人苛苦穷人,将来富人必要穷了。

110、我从办善以来,就一意办善,人家劝我念佛,我也不干,我就诚在天地人上。实际说来,三者还在我本身的三界中,所以还是诚在我身上。辣椒在辣椒上成,茄子在茄子上成,个人在个人的本上成,道绝不是外求的。

111、外功像油漆似的,内果像木质似的,木质若坏了,虽然油漆得很美丽的,终久也必要毁坏。

112、天命是什么?就是名,像为省长的,就有一省的天命,一省的人没好,就要自责道,怨我呀!这就是“性能笼住命”。然而,若是道理不足,还是命不足啊。

113、天理是要和天搭茬,道理是要把伦常悟明,情理是无论怎样愚的人,总要找出他的好处来,情理自然圆,这就是三界。

114、人的本位定住就能达因果,因果消了才能长天命,三界俱“足”,才能成佛。

115、做德还天曹债,尽伦常还人间债,做善还因果债。没还了的人,或者被病牵回来,或者被人牵回来,所以必得把后天债还完才能到先天。

116、三界齐修才能了脱,像普通的修行人,只知道吃素、念佛、施舍,终身独居,把人事、因果完全不顾,所以来世享用很丰富,受宠爱,但却没修出去,是因他福命虽有,而未曾尽人事、了因果呢!

117、多立事功,多结缘,就是外功,有外功才可以成内果。

118、舍了万物,才能收进来灵光,因为人的灵光都散在万物上了,如产业等都是业根。但立刻舍净,还不行,得修点舍点,舍净了,也成了。

119、命就是人,性就是神,志就是佛,必须性命双修,才可成道。

120、身子不修,只因性心身不能合一的缘故,人和物所得之于天,原性都是光明澄澈的,只因累世掺入恼怒恨怨烦,就有偏,就不能合一了。

按:“化性”便是教人们清除累世掺入的恼怒恨怨烦,使之恢复原有光明澄澈的天性。所以先生提出化性之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

121、杏树必靠接码子(果树的嫁接)才能结好杏,若过百年不接码子,满林杏树,虽然原种是银白杏,也必要变成山杏了。因为这个理,我知道人类进化也全靠教化,若不教化,就要近于禽兽了。教人以古圣先贤之道,他们就可以学,学久了,存真了,古圣的灵就来相助。我从夺周姑丈之志,而又夺羊角哀之志,我知圣贤之灵真能助人啊!(《羊角哀舍命全交》系历史故事,春秋时代,羊角哀为解救左伯桃之困境而牺牲自己,以全朋友之交)。

122、杏树接码子,是三界一齐换,当它是山杏的时候,仁、核、肉都是山杏的本色。接码子后,仁、核、肉都成银白杏的样了。可见换界的难啊!我常说隔界如隔天,是不错的。我明道之后,就知道满世界人没有像我这样的,因为别人的三界不能换得这样的清啊!

按:夺古人的志,“接码子”,是凤仪先生独特的实践,除非亲自体验,是难以得知其中的奥妙。

123、人的三界像三弦似的,弹弦的人拿起三弦要定定弦,使之合一。我们的三界也要常加品评,性理圆足没有?心中道理足没有?身界能圆情(情理无亏)没有?能时时省察,三界俱足,自能合一。

124、上天给我们的性,是无所不知的。我救杨柏,忽知一切,就是元性告知我的。

125、道像灯火,德像灯罩,德不足,挡不住外界的恶风。

按:道行的不真,便立不住命,德行不足,便养不了性。性量大,其命必大,则其光辉也必然圆足高大,因此,邪气与恶风也就难以侵入。

126、好心不如心好,热心不如良心。

按:一般人所谓的“好心”,多数是要求或责备别人,盼别人好。而“心好”是要求自己,从提高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以之带动别人。好心是“求诸人”,心好是“求诸己”。所以说好心不如心好。“热心”是好心的反映,“良心”是心好的实质。

127、凡事求合于天理才近于道,合于俗人心的多不合道,只一个求俗人心,真把我吓死了!

按:天理是大公无私,人我一体的,能本乎天理行事,自然合道。不过,有时不易被常人所理解。然而处处合乎俗人心的事情,往往是违背天理的。如婚姻嫁娶都要大事操办,讲排场,求表面,铺张浪费,劳民伤财,这是世俗人所追求的。但却不研究夫妇相处之道,正是违背了天理,所以不会增进家庭幸福。又如占公家一点小便宜,一般人认为是心安理得的,实际正是违背了天理,天理是一事当前,先为公益着想。纯按天理行事,往往是不一定被人们所接受。如张雅轩创办女义学,捐献了全部家产,倾尽毕生精力,当时,是大多数人所无法认同的。后来,女义学真的大兴起来了,遍及关内外,达数百处之多,人们才认识到他所做的是超尘拔俗的壮举。这时,家乡父老才无不唏嘘赞叹。所以一个人总是处处求着合乎俗人心,便永远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业,更遑论成道成德了,难怪凤仪先生为此做出那么深切地概叹。古人说:“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性而莫返,逆俗则言谈而无味”。(僧肇:《物不迁论》)真是切中时弊。

128、去贪争搅,行智仁勇。什么叫智?就是遇事要知道他的因果,不生怨气;什么叫作仁呢?仁者爱人,无论对面人对我怎样不好,然而,我知道他性没化,心没死,苦恼得很,当生一种可怜他的心;什么叫勇呢?对于道看得清,见得透,就尽力行去,这就叫勇。

129、今人不达对方的意,偏要叫对方像我,所以很费劲。

按:不理解对方的心情,只是一味要求对方像我所想像的那样去做,这不就苦了对方了吗?不仅事与愿违,且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反感,同时自己也感到非常苦恼。所以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30、能忍受,性就清;能知足,心就了;能担事,身就了。

按:人最难接受的就是吃亏忍辱。然而,吃亏忍辱能泰然处之,不动气火,就证明他的气禀性真正化除了,是性界清了;心界最难控制的就是一个贪字,能做到处处知足,就自然不贪了,不贪是心界了啦;身虽有很重的负担,但心性不为所累,身界的苦就了啦。

131、能欢喜,性就化。

按:阴沉、愁苦、嗔怒等等情绪都属阴,会助长禀性;欢喜、愉快等情绪属阳,能涵养天性。所以常常欢喜、知足,就能化除禀性。佛家说的“常存欢喜心,永不遭魔”,也是这个道理。

132、天性是向里归的,禀性是向外散的。

按:印度瑜伽经典《无帕尼沙德》中有句话:“造物主把人类的孔穴(眼耳)开向外方,所以人类只会向外看;惟有贤明的人,才内视自己。”这句话虽很幽默,却内涵深刻的道理,人们正因为处处往外看,被物欲所迷惑,专看他人的不对,才迷失了天性。只有内视自我,时时向里归,才能露出天性;向外散,执着于物欲和名利,必然增添习性,助长气禀性。

133、不挑眼,就能养道。(遇事吹毛求疵好挑眼,烦恼必多,涵容一切,才能养道。)

134、什么时候心眼没有了,什么时候成。

按: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心眼?所谓某人心眼多,不外乎说明他的私心、贪心、欲心、虚荣心等等玩得巧妙,甚至一时还没被人发觉,便宜就得到手了。其实,越是这样,他的私心所发挥的能量越大,结果所造成的罪过就越重,所以,先生说:“动心眼就有罪。”心眼是心界的大漏,只有把这个漏堵尽,才是修心的目的。

135、断不了钱,断不了累,断不了争理,断不了是非。凡是怨人的,准不会,会的,准不怨人。

按:所说的断了钱,是指把钱看得很淡泊,从心理上断了钱,并非不用钱。人之所以受累,都是由钱财上造成的。修道的人如果把钱财看得太重了,他是绝对修不好的,因为钱财占据了他的心灵,全部心身被钱财所役,就必然与道距离远了。好争理的人总是好看别人的不对,认为别人对不起他。所以争理心常常成为是非之源。好怨人的人,一定是在“心存道理”上欠功夫,如果道理通畅了,就没有想不通、过不去的地方了,所以说怨人的准不会(道理不足),会的准不怨人。

136、性中生气是火,心中生气才是气,所以阴。

按:性中生气,必然发作出来,表现为动肝火,发脾气,往往伤别人;而心中与人过不去,想不开,暗中生气的人,虽未伤及别人,却伤自己,所以形成阴气,常了必然转化为疾病。

137、允恭问:“怎样可以明德?”先生道:“想要明德,必得性圆,想要性圆,必得死心,能装个活死人,万事自休。”

按:明德即是圆满个人的天性。什么叫作性圆呢?它的表现就是照得全,不论遇到什么坎坷逆境,挤不住,压不扁,不颓靡,不泄气,而能不改其乐,这确是很高的修养境界。但欲达到此境界,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死心,就是去掉贪心、名心、利心和贪好之心等等,一句话,就是看破一切,装个活死人,则自能万事不动心了。否则,明德只是一句空话。

138、人们的罪,不都是造的,有的时候是争来的罪,有的时候是拣来的罪。像我原先看见人家不对,我就生气,后来得一身病,这就是拣来的罪。

139、人都说命由天定,哪知道还是由人自做。我本来是个愚人,如今能够这样,岂不是由我自造的吗!

按:“命由天定”是“宿命论”,已流传数千年了。但凤仪先生是反对这个说法的。他以自己的实践,有力的驳斥了错误的命定论。

140、圆不在大小,圆了才能照得全。

按:圆,包涵天理圆,道理圆,情理圆。天理圆则性光显露,常乐无忧,无有阴浊之气,则性光自会圆足;道理圆就是道理足,伦常无亏;情理圆,是能包容一切反面情感,无论怎样愚的人,也能找到他的好处。这样,自能三理圆足,五行圆转。因为我是光明的,我到哪里,则哪里就有光明,所以才能照得全。

141、允恭问:“怎样三宝才能足呢?”先生说:“必得真不怨人,里边丝毫怨气也没有,三宝自足。怨人就要沾滞。你哪处不圆,就从哪处来逆事,那可正是天来给你送道,你要认识,把道得来就成了,因此,我教人不怨人。”

142、做事苦,不做事可足以养性。然而,不做过去,终究不能得着。黄连是苦的,你不尝过,总是不知道它的滋味。既做一事,必须得着,得着还须“了”,了才能“过化”,若沾滞不了,就不对了,“存神,是存他人的道。”

143、有人讲十殿阎王,允恭问:“阎王是全球就这十王啊,还是各国有各国的十王呢?”先生道:“你真傻呀!十殿阎王就在你本身,本身自有五伦,五伦变成十义,十义就是十殿阎王(十义包括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哪一个人没当好,都要受十王的管辖)。人在人间有个身子,天上有个光,阴间有个影,你若错了,三界齐动,岂止于阴间呢!”

按:凤仪先生的解答,真是妙极了,为我们破除许多疑团。佛家讲“一念三千”,三千为“三千世界”之略,即宇宙万有的总体。又说“此三千在一念心”,“一切唯心造”。先生的说法与佛家是一致的。看来十殿阎王也不出一身,十方三界,无不系于一念。先生更把它融于伦理间,使人们在修学的时候,处处有着落,一切无不从自身求。

144、自由是福,自然是道。

按:自由的福,但不可能无止境的毫无限制的永远享受下去。况且这种福可以使人腐化堕落,迷失自己,最后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古人说:“惜福”,就是这个意思。自然是道,怎样理解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道,都体自然而运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就是原本如此,没有做作,不加雕琢,道之所以“大”,便是以其自然。人修道的最高层次,就是与宇宙为一体,达到自然。所以先生说:“道就是人与天合。”

145、众人就是天,众人的心就是天时,众人的咀就是天气。

按:古人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正说明众人是天。四时的运行,时代的更替,体现了阴阳消长变化之法则,此谓之天时。所以从人心之所向,就显露了天时变化之枢机,“顺天则存,逆天则亡。”言为心声,从众人自然流露出的语言中,可以反映出世运大气候运行变化的规律。

146、德与孽是相连的,如不知机妄动,虽然做德,而不免做孽了。

按:某人跟随凤仪先生创办女义学多年,信愿真诚,成果显著。以后他又回家取钱,向长子说要在江北(黑龙江省)买地,长子信以为真。结果他并未买地,又把这笔钱施舍办学了,长子从此不仅信不着父亲,并对办善事也大为反感了。这不是正是“不知机妄动,虽然做德,而结果成孽”了吗?再有对人家的前因后果不了解,只凭主观随意处理,虽然动机是好的,但很可能铸成大错,好心办了坏事。

147、我常说三权在手,究竟什么是三权呢?劝病是我发明的,有病的真信我,真就好了,这不是掌阴权吗。什么叫掌人权?像朱循天的事,我知他前后的来历,我指给他的道,他做去,真就好了。我儿媳有病,我给她一说就好了,因我明白媳妇道,知道她的病是从哪里来的,所以我是真公公,这不是掌人权吗。我真了,我有个真诀窍,怨人就是假的,不怨人就是真的,大家千万记住吧。什么是天权呢?天权就是能为众人造福,使人佩服了,就叫作掌天权。像我办善德当,清腾鳌堡淑贞校的饥荒,都是一招呼就动,就是有天权。有天权的,必得养性,若能把这道理钻透了,性也就容易化了,天权自掌。

按:“三权在手”如此解释,完全落实在人世的现实中,处处有着落,才最有说服力。

148、什么是“和而不流”呢?像我和杜绍彭相交多年,他虽然极富,但我不曾欠他一文钱,这正是和而不流。现在我和冯某相交,他虽然为官,但我不曾托他给我儿孙谋事,这也是和而不流。我若欠杜家的钱,或托冯某给我儿孙谋事,就算和而流啦。

按:凤仪先生已达到超尘拔俗的了脱境界,财富与权势岂能牵动!所以在尘不染尘,在俗不流俗。

149、人是三界生的,胡黄白柳都是两界生的,他本来不能迷人,然而因什么能迷人呢?只因人都用心(自私自利之心)作人,就失去一界,再动性(气禀性),是又失去一界,失去两界,而剩一界,所以被两界的动物所欺。

按:动物只有身魂和阴魂,人如果性(灵魂)和心(阴魂)都迷失了,只剩身界,阴盛阳衰,怎能不被两界的动物所欺呢?

150、任性是恶人,任意是贱人。

按:任着禀性大动脾气,恶力发作,伤人害己,岂不是恶人!任意行事,损人利己,必遭唾弃,岂不是贱人!

151、当进而进就有功,当退而退就是德。

按:为了尽道,或为某一公益事业,需要你卖力气的时候,你能勇猛精进,这就是有功;当着功成名遂的时候,你能身退,把功劳和荣誉让给别人,而不居功,这就是德。

152、学道要盖住锅,一点也不许说散话。还要说还要不说,不说是不说散话,说是要说“道”。你要把锅焊上,一点气也不出,馒头不能熟,出是要出寒气。里边是热气圆足。明白这个理,道自然就明了。

按:这是在道德讲习班中,凤仪先生所强调的守则。(可参阅民国十一年在德惠开办讲习班,见《年谱》)

153、要定住,得不包屈。我挨官兵屈打,而不包屈,有无数人替不平。这正是给我增了无量的命(天命)。这里的增减,有谁知道呢!

按:先生三十六岁受官兵屈打时,真能定住,丝毫不外怨,虽然牛栏杆都打断了,但先生身上无一点伤痕。正是由于认因果,内里不生怨气,截断了阴气的缘故,所以不痛不伤。挨打不怨,是消阴命,众人替不平,是增天命,当然,这个道理是一般人所不易理解的。

154、小事是大事的根,做大事要从小事上着意,做小事更得知道大事的道。小事像大树的小根似的,大树虽有大根,然而吸收水分,还是全仗小根啊!

按:从日常生活琐屑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作风,正如一滴水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那些做小事都不可靠的人,怎能期望他把大事办好。对日常小事蝇营狗苟,做大事岂能光明磊落!所以说小事是大事的根,做大事要从小事上着意。一个群体的事情,必须人人关心。所以做小事更得知道大事的道。大善是集小善而成,所以说“大树虽有大根,然而吸收水分,还是全仗小根啊”。

155、归根反本,才能有成。又说:人的根在天上,植物的根在地下。

按:归根是回归本性,本性就是天性;返本是返回本命,本命就是天命。性是天赋的,所以说人的根在天上。五大宗教教主也无非是为了教人归根返本,才开辟了五条光明大道。因为人经过生生世世的轮转,本性被染污的太深了,本命亏损的太多了,所以欲返回本来面目必须通过长期的修持与磨炼,死心化性,去伪存真,方可达到归根返本,了脱生死的境界。

156、一个人便是一个太极,便是一个天地,便是一个阴阳,便是一个世界,天地有坏,我性无坏,实际人比天地贵重得多呢。

157、道就是命,德就是性,以命为主可立功,以性为主,可立德。

158、叫人佩服,性中就放光,叫人信服,命就增大。

159、阴命不了,阴曹的债不了;伦常道不尽完了,不能登天堂路。清性,就为的还天堂债;清心,才能出人间路;清阴命,因果不搅,阴命是容易了的,只是不搅便了。

按:所说的不搅,不只是表面上不与之计较或争辩,而是能定住,内心巍然不动。如朱循天立住三刚,不与前妻争搅,终于了却了因果。尽伦常与清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伦常道尽得圆满无亏,心自然了啦,才能登天堂路,再把气禀性化除,便是天道无亏了。

160、循天问:“徐子贞(办义学多年,怀德县义学创始人)怎么明白道之后,未路又迷了?”先生道:“这像阴天似的,云稍破开,太阳放一线光明,不久又合上了,就像这个道理似的。如能看破人世,万有俱空,一切都不是我的,那才是真看破了。”

按:有不少半途而废的修道人,往往是被情牵回来,被物牵回来,被“好”牵回来,或被气火牵回来,都是没有彻底看破尘世,尚有“我相”的缘故。

161、悟道要立定志向,时时在一条道上去悟,常了,道自然就源源而来了。这正像机器井(压水井)似的,越压动水越多。可是井筒很细,那些水岂是都在井筒里吗?不是,是在井外,不过井内的水出去了,井外的水就进来补缺,道之源源而来,和这水是一理。

162、循天服侍先生的时候,有一天,先生说:“循天里头很闷,像烧的土豆子似的,里边熟了,只是生气没冒出来。”循天问:“怎能放出来呢?”先生说:“必得钻透一条道,才能放出来。”循天又问:“不是得三宝足才能钻透吗?”先生道:“不对,先钻透了,才能进去阳气,才能足呢。”

163、循天问:“怎么才能精化气,气化神呢?”先生道:“精就是精灵,人与物都是精灵,狐狸因为有好皮,鹿因为有茸角,人才害它,就因为有‘物’啊!人不格物(格除物欲),又怎么能固精呢?精想要化气,必得不怨人,怨人就是阴气,不怨人就是正气,能达到真不怨人,就是纯阳无阴了。气就是器具,人们为父、为子、为夫、为妻,都是名,都是器,一怨人,器就裂了,又哪能装住东西呢?能不怨人,就成为完善的器,这算是精化气,若能到在‘君子不器’的地步,不但能作器,而且能作众器,这就是气化神了。若再能大放光彩,把人、物的性都得着,和天地同体,那就是神化虚无了。”

按:先生对精气神的解释,虽不一定合乎古人的原意,然而在尽性立命中的意义与价值却是不可思议的。他是让人们从伦理和性理上来理解和运用的。

164、精气神是三宝,必得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气足不饿,神足不困,精足不思淫。想精足必得固,想固精,必得极柔和,想要极柔和,必得丝毫不往外怨,养得极柔,才是真刚。

165、三界就是三魂:灵魂、阴魂、身魂。身魂就是父母生的身子,阴魂不是有身体时候就有的,是当降生时,呱的一声,阴魂入壳,这是地府给的(也称命魂)。它是糊涂的,就知道贪,知道吃,所以是昏的。天给的灵魂,是清明的,然而是随时随地慢慢地进来的(有拨阴取阳之意)。若不得着灵魂,就要成个痴呆人了,所以灵魂聚的越多,天分是越大的。我们讲道听道,正是向里边进灵魂呢!若常说自己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门就闭了,不可不加小心。

按:常说我不行,就是不相信自己,等于自己压着自己不得抬头,使本有的形象变得矮小,性光变暗,正是自己欺侮自己。

166、不受魔,不成佛;不受苦,不享福;不受罪,不出贵。所以道都是从反面成的。

167、人如能修出三个老爷子,不受他们的管,便算成道了。性不动天老爷管不着,心无私欲阎王爷管不着,身不犯法,国主爷管不着。

168、人们都念书,我偏说书念人。

按:用三命来解释,“书念人”就是把书本上的道理归结在个人身上,道理和行为要结合起来,付诸实践,这就是书念人,提高精神品质,正是以天命为主。人念书是为了增长知识和学问,是以宿命为主。

169、先生对循天说:“你的性没圆,心还有漏。”循天问:“心怎样才能不漏呢?”先生道:“必得性圆。”循天问:“怎样才能性圆呢?”先生道:“必以意为主,能大义包涵,和天下合一,天下就是我,我就是天下,孔孟的仁义,弥勒的能容,都是此意。”循天问:“性圆了,心怎么会止呢?”先生道:“这像日月似的,日光出来,便显不着月光了,这不是很明显的理吗!”

按:性圆了,达到光明澄澈,才会发挥其妙用。

170、有真知自无烦恼。

按:真知就是良知,人们往往误以为博学多识就会有良知,其实学识多为后天知见,这些知见越多,真知就被蒙蔽得越深,烦恼就越多。求学识和求道是两回事,所以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学问是要天天增长知识,求道是要天天去掉为了自私自利的后天知见。所说的看破一切,也意味着破除这些后天的知见,而后才能露出真知。

那么为人就不该求学识了?多年求得的学识,还必须排除掉吗?不是这个意思,知识有知识的用处,只是不完全以它为主,不被障蔽,就可以了。求道和求学另一个不同特点是:求道要靠悟,属于内求法,求学是向外面学,属于外求法。但自我悟出来的道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外面学业来的知识,是有限的。

171、三界像秤上三个秤纽(提秤用的)似的,性像外怀(第一秤纽),心(命)像面上(第二秤纽),身像里怀(第三秤纽)。里怀出门是定盘星,打到头才十斤,这像身界立功似的;面上出门十斤,打到头五十斤,这好像立命似的;外怀出门五十斤,打到头一百五十斤,这好像以性养德似的。身立功达到极圆满不过十斤,一动心念就消去了;立命已圆满了(才五十斤),一动性就又全失了。假如只立点功,一动起禀性,不但全失,而且要倒赔了许多,这叫被大秤撅去了。这些地方不可不慎。

按:佛家讲“怒火能烧功德林”,这也正说明动气禀性的严重性。所以先生把性提高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天地有坏,我性无坏。”

172、某人问:“吃素有什么好处?”先生说:“第一是不杀生,不欠杀生债,第二,凡是肉类,都足以发火,尤其是牛肉更甚,鱼类虽不像肉类那样的发火,但是鱼类极浊,最足以染污性灵。”

按:不杀生,就是涵养人性中之“仁”,这个仁就是天地的好生之德,生生不息之机。达文西说:“人是一切动物的主人,因为他残忍超过任何动物。以别人的死亡,换取自己的活命,我们身体成了坟场!”托尔斯泰说:“当我们的身体是被宰杀动物的活动坟场时,我们怎能期望这个世界能有理想的境地?”所以性中之仁,也就是佛家的慈悲,是最为宝贵的,绝不可以受到伤害!同时,素食又可断杀生因。

肉类是动物的尸体,它的污浊性是可想而知的。动物被杀之前的极端恐慌,以及被杀时的痛苦,会使体内的生化作用有了极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有害的生化物质,这些被毒化的尸体,做为人的食物,其不良后果,不是非常明显吗!况且肉类本身就会使人发火,医学界曾作过调查,肉食者中,患心血管疾病的以及血粘度大大高出素食者,肉食者由于年龄的增长而患冠心病以及各种慢性疾病者明显增多。至于肉食对自性的污染就更为严重了。

173、人都求道,而不知道在平常,饮食起居都是道。可是人都不察呢。

按:“道在平常,饮食起居都是道”,换句话说,即是道在当下。比如吃饭不挑拣,好的歹的一样吃,都能吃的饱,睡觉能做到神清梦稳,环境好歹,都能睡得很自然,大概这个人的修养境界一定很高啦!有的人学道不从现实中入手,偏要着重一些玄妙缥缈的东西,终究要误了自己。

174、翻世界要从细微的地方去翻,就是是要翻个人的心头一念。

按:所说的“翻世界”,就是要翻转腐朽陈旧、污浊罪恶的旧世风成为人人自立、弃恶从善祥和的世风。但这必须从人心上做起。

175、念书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己。

按:“念书不如念人”,是说要把书本上的大道理付诸实践,而“念己”是强调要认识自己,解剖自己,检讨自己,提高自己。

176、人讲自己的性,正是念佛教的真经呢;讲命正是念儒教的真经呢;讲身正是念道教的真经呢。

按:佛教最重性德的修养,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性能、功德。先生最重化性,圆满天性,正是佛教的精髓;先生讲命,即尽伦立命,尽到个人所应尽的天职,正是儒家做人的原则。先生讲身,要求人们死心化性,可健身长寿,正是道教所强调的。

177、老子讲天道,是对风俗淳厚的人们讲的;佛教讲出世,是对人道无亏的人们讲的;孔子专言人道,是见到世人对人道已经不讲求了。现今我讲道,要把天道人道和因果一同地讲。是因现在为“因果世界”,不破因果,万难返还到天道上。

按: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曾言:“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儒家《五经》之一),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可见三教经典各有所长,各有功用,万不可抑彼扬此。

当此物欲横流,人心日下,损人利己,随处可见,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循环,极为敏感,故曰“因果世界”。如此恶浊下流之世态,欲使之返本还原,必须天道、人道和因果一同地讲。

178、道为什么要天天讲呢?因为道是活的,一时一变,是不固定的,所以得讲。

按:道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就因为道是活的,总是契理契时的,所以万古常新。当然,道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譬如五大教主教化人类“出苦得乐,止于至善”,这一真理就是永远不会变的。

179、古代四大名医是治人身体疾病的,五大宗教的教主是治人的灵魂疾病的。

按:灵魂上的疾病,主要表现在“贪、嗔、痴”等方面,其症状却是非常顽固,必须认真学习宗教的教义,结合实践,方可治愈。

180、我得道是得之于天,一般人有认我为师父的,我绝不答应,我是大持平等的,有问我的,我就答覆他。没有远近的分别,所以最平,既不认师父,更不收徒弟。佛看众生是平等的。

按:凤仪先生劝世化人,绝不走宗教路线,所以不认师父,不收门徒,更没有宗教的形式。先生未读过书,未学过圣经贤传,更未读过佛经道典,其得道完全是来自于个人实践,亲身体验,故先生教人也是特别强调躬行实践,学一句行一句,不尚空谈。

181、性是良知,命是良能,常人怎不知不能,因被物欲蔽住了。

182、我常说,会当人聚万灵,不会当人散万灵。怎就散了呢?遇事就生气上火,便是污染了性灵,那不正是散了吗。

183、怨人是结冤的总根,嫉恨是造孽的总根。

184、多一个心眼,先天上多一分累,常觉就可以去。

185、真修性的人,杀了也不动性。

按:动性首先是动心,而后才动气禀性。杀了都不动心的人,若非圣佛的境界,孰能如此。

186、天加福,都是逆来,所以人都不觉;人加福都是顺来,所以人都知道。

按:坎坷逆境,正是锻炼人,考验人,如能有个明确认识,这正是提高自己,成全自己的好时机。如果处富贵福泽,一不谨慎,便流入下坡。所以先生说:“处逆境操守易,处顺境操守难。”

187、男子必须干三连,才是真刚,真刚绝不怨人,不怨人是佛界人。

按:干三连是《易经》乾卦,三画皆为阳爻。用在人身上,即必须立住三刚:性刚无脾气,心刚无私欲,身刚无嗜好。三界性心身皆拨阴反阳。

188、能达通天理、人事、因果,才算是达通三界。道是天道,求道是求着合天,不合天什么时候也不能合道。

按:人生的吉凶祸福都是由身承受,故曰身是因果的体现;尽伦立命,为人处事都是由心来主宰,故心属人事;性要与天理合,故曰性存天理。所谓与天合,即以众人之心为心,众人是天,达到人我一体,便浑然合天了。

189、身子能劳动,而后才可以养精;心得存他人的道,给他人做打算,才可以养气养命;存他人的好处,才可以保神。

190、当什么人存什么心,千万不要存人家的不对。

191、有一次刘文永给凤仪先生做饭,水开了,文永用凉水去点,先生道:“古人修道有一句话,止沸不如抽薪。”循天问:“什么叫叫抽薪?”先生说:“起心念就有火,死心念正是抽薪。”

192、天性就是良知,开性的人,问他什么,他知道什么,就是因为天性来朝。

按:开性相当于佛家的开悟。

193、李子和所以能成道,正因为他止住宿命而行天命的缘故。他若在让产以后,仍然创家业,又不对了。

194、多立事功,多结缘就是外功,有外功才可以成内果。循天问:内果成,外功不也就圆满了吗?先生道:不对,绝对没有成的一天。循天问:什么叫作内果呢?先生道:有先知就叫作内果,就是尽伦常等事,也都是外功啊。但若没有外功,虽然讲一样的道话,而份量可有轻重之分。

195、神不足就不能普照一切,气不足就不能达透一切,精是气之母,精不足,气也就不能足。循天说:“想要精足,就是死心吧?”先生道:“对啊”。

196、心是造因果的根,要有一点点私心,丝毫的牵挂,心里就有黑影,就不能“了尘”。不能“了尘”就难逃轮回。所以必须死了后天心,才能永断因果根。

三界概述

根据凤仪先生的三界语录进行分析,归纳,从性心身各论,三理常存,三命消长,三界分清,三界俱足,三界合一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性心身各论

性、心、身为三界(与宗教所讲的三界有所区别),天赋人以性,地赋人以命(在此命与心义同),父母生身,所以人是天地人三界生成的,这是人的来踪,天性是纯阳的,心是半阴半阳的,身是纯阴的。

性、心、身是三界的主体,同时与性心身相应的有天理、道理、情理。还有天命、宿命、阴命,均属三界范畴。

1、性,从天性、禀性、习性三个方面来研究。

(1) 天性

人的天性是光灼灼、圆陀陀、光明澄澈的,是一切智慧力量的源泉,是人的真主宰。是儒家所讲“天命之谓性”的性,是佛家所讲“人人都有佛性”的性,是老子所讲“道法自然”的自然之性。具备人类所有的仁义礼智信一切善良之性,它是人我一体,慈悲平等的,是人类生命能量的总根源。然而具体在每个人身上为什么千差万别,有智慧、善恶、急缓、高下之分呢?其原因乃是受气禀所拘、物俗所蔽,蒙上污垢,致使纯阳的天性不得复明,而失其妙用了。正如云之遮日,阴盛阳衰了。人们学道修道就是为了清除三界中的污垢,恢复原有的光明,而成为完人。说到究竟,人的天性是与宇宙大生命统一的,也就是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故曰“天赋人以性”,又称元性,佛家叫“真如自性”。凤仪先生说:“天地有坏、我性无坏,人比天地还贵重的多呢”。此乃达到超凡入圣已超出三界之外了。古今中外的“大觉者”就是人类中这方面的光辉先例。

(2) 气禀性

气禀性简称为禀性。禀性的外在表现为动肝火,发脾气。在发作的时候,往往失去理智,失去常态,暴躁如雷,面红耳赤,相持不下,甚至大打出手。诸如愤怒、恨怨、生气、发火埋怨、嫉妒、傲慢、烦闷、虚伪、报复、忧郁等等,不仅使自己内心失去平衡,造成苦恼,或病痛,更常常伤害他人,致使家庭不和、夫妻反目,不幸的事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则可造成互相争吵,殴斗闹事,不得安定。如发展下去,事态扩大,则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祸。总之,由于气禀性所造成的恶果,实在太可怕了。所以气禀性是伤害人的天性的头号祸首。

人们使用气禀性,不论对待近人或远人,都不会产生好的后果。试想用脾气对待夫妻间,或用脾气对待子女、兄弟或朋友,其后果怎样呢?只能事与愿违。例如,对子女溺爱固然不对,但动辄打骂,拿孩子出气,这样,能教育好孩子吗?岂不知对孩子越打骂,他内心里和你距离越远,你越难掌握他。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因为一个人在大发脾气的时候,多半失去理智,有时由于一时的不能自控,竟而干出来不可挽回的蠢事。

从“五行性理”(木火土金水)的角度来讲,凡是气禀性,都属五行性理的阴面,越生气越积聚阴气,越容易生病。同时,发脾气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对人的健康损害更大。它可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有的人,由于一刹那的暴怒,而造成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能治愈的疾病,比如脑血管病,不就是明显的例证吗?故凤仪先生提出“化性”(化除气禀性)之说,正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气禀性是怎样引发的呢?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协调而发动禀性,不仅使个人精神痛苦,且伤害他人的感情。例如夫妻之间,我让他(她)做的事情,结果不合我心,或者与我的要求相反,我便大发脾气。又如孩子不听话,或学习成绩不理想,便大发雷霆。实际来讲,这不叫教育,而是发泄愤怒,拿孩子出气,怎会产生好的效果呢?又如上级对下级,大动肝火时,往往不考虑效果,用挖苦的语言,严加斥责,结果增强了下级的抵触情绪,即或勉强听从了,也是口服心不服,正所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二是由于事不遂心引发了禀性,往往坎坷逆境接踵而来。这时,不免怨天尤人,情绪消沉,不论在家在外,总是心烦气躁,屡发脾气,不仅损害健康,且闹得全家失欢。这样,不仅逆境无转变,且愈益加重心灵上阵痛。恶性循环,愈陷愈深。如此看来,发脾气动肝火,既突破不了难关,也扭转不了局面,只不过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已。三是由于人与物的关系而发动禀性。人生活是时刻离不开物质的,离开物质便无法生存。人在物质不能满足要求或不能得心应手时,也会发脾气。如那些由于对财物的争贪计较,争斗不止,甚或酿成同室操戈的悲剧。待惨痛的恶果出现了,始知后悔,但为时晚矣!气禀性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触目惊心,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气禀性给个人、家庭、社会以至人类所造成的痛苦与灾祸,其严重性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佛家把“瞋”字列为三毒(贪瞋痴)之一,并提出了“怒火能烧功德林”的教导。

那么禀性发作的心理根源是什么呢?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其一,看他人的不对。我们先从自身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发过脾气,生过气,可是在生气之前心理是怎样想的呢?就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绝大多数是由于看对方的不对而引起的。尤其是亲人近人之间,认为他(她)没按我的意愿去做,或说话不顺耳,总是寻思我对、他错,轻则不满意,重则发脾气,对方如表现出不服气,顶撞我时,我便很可能火冒三丈,秽言相加。开始时,往往是由于一点小事引起,但在争执不下时,便逐步升级,用挖苦的话语揭人短处,去刺痛对方的心,企图用恶毒的言辞压倒对方。这时,冲突的性质已经变了,不再是为开始的那一点小事,而纠缠在彼此感情的伤害上,谁也不肯少说一句,结果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拳脚相加,竟而打得头破血流。这还仅仅是发生在家庭中,如果发生在社会人群中,便很可能变成一场惨不忍睹的悲剧了。归根结底,这场争端,实起因于“看他人不对”。(实际上不一定是他人的不对)

此事,如果换作另一种精神境界,以天性为主,来处理这个问题时,便很可能出现另外一种与上述完全不同的情景。在争端一开始时,如果有一方用上“怨我呀”(诚心实意的)三个字,也许就此雾消云消、雨霁天晴了。

自责精神是解决人我矛盾和“化性”的一种最有效的法宝,可惜很少有人运用它,这就是动禀性发脾气的关键所在。因而形成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操纵在他人手里,由于他人的不对你就生气,致使自己的苦乐无法平衡。换言之,也就是你的心理情绪,任由他人拔弄,多么可怜!

其二,发动禀性另一个心理根源是一个“仗”字,是仗势的仗。做父亲的为什么敢于打孩子呢?心想,因为他是我生我养的,有权管他(有的国家打孩子是犯法的);为什么丈夫敢打妻子呢?因为她是我花钱娶来的,我胳膊粗力气大;为什么得理不让人呢?因为仗着有理;上级为什么敢随便斥责下级呢?因为他是我的部下,我有权管他;老板为什么敢压制工人呢?因为我有钱有权,可以解雇他。如此,等等。总之,上对下,可以随便动禀性、发脾气,只是一个“仗”字在支使着。所以禀性与“仗”的关系,正如火与风的关系,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看他人不对,是动禀性的导火线,那么仗势的心理,就相当于助燃器。所以凤仪先生说:“好看他人不对(生气),正是个人不对”。这话怎么讲呢?他本来不对,还不许我寻思吗?我们可以就此做深一步研究,在寻思他人不对时,心头之气能平和吗?不是恼就是怨,严重时必要动怒,这样,既污染了个人的心性,又无助于他人的改过。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为了他人的无理而生气,便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其实,行为无理的本人不一定受到惩罚,而你却因此气得昏头脑胀,身心俱损了,这不是你当即受到“惩罚”了吗?所以说看他人不对而生气正是自己的不对。当然,在你能容忍和理解对方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善意的批评和教育是必要的。

气禀性形成的远因是什么呢?

一是遗传因素。通常的理解是父母生理上的某些特征可从子女身上体现出来。然而,子女的性格与气禀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遗素的道理,就少有人重视了。这方面的实例很多,仅举一例,可见一斑。

张某,女,她的大女儿,气质特殊,个性愚鲁,好生闷气,哭起来没完。三、四岁时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时,她常常无缘无故,偷偷地狠劲掐人一把,掐得别的小孩哇哇大哭,而她却悄悄的跑掉了。父母常因此向人家赔礼道歉。对孩子虽严加管教,但毫无效果。好像在孩了的心灵中,有长期的积愤没有发泄出去似的。上学以后,性情仍是那样愚顽。有时冬季雪天,她心不顺,便站在雪地里哭,母亲把她拽进屋里,然后她仍回到原处去哭,直到哭够为止。二十岁以后,竟成精神病患者了,严重时,欲持刀行凶,时轻时重,长期不愈。

这孩子为什么有这样性格和禀性,并酿成如此严重后果?只要看看她父母前期生活中的“表演”就清楚了。她父亲原来由农村进入城市,熏染上一些浮薄之习,便逐渐看不中自己的妻子了,夫妻反目,常闹纠纷,竟发展到对妻子拳脚相加,严重时,打得妻子昏厥倒地,不省人事。以后又闹离婚,离婚后又复婚,如此反覆折腾,人为的灾难气氛,笼罩着整个破碎的家庭。妻子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了。

殊不知,这些精神上的折磨,正是这个女孩先天生成的整个阶段,无形中为女儿注入了顽劣恶浊的气质,竟而毁了她的一生。但他们夫妻重归于好之后,所生的几个子女,心身均正常。

从上述例子来看,一个人的性格与气禀性的形成,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先天的遗传因素,是显而易见的了。这个道理涉及“胎教”。凤仪先生说,讲“母教”不如先讲“教母”,其意义就在此。(可详见本书“胎教”部分)。

二是环境熏陶。环境的熏陶是每个人气禀性形成另一个重要原因,其道理是明显的。古人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一个人从小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可影响他一生的气质、禀性、品质、情操、能力、作为,等等。

如生长在富豪家庭的子弟,生长在官宦家庭的子弟,由于父母到处受崇敬,受奉承,子以父荣,因而孩子也有自我高贵感,不好管教;生长在贫困家庭的子弟,多能吃苦、耐劳,有朴素的性格;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父母常相吵骂,孩子也必然好说粗言秽语。上学以后,所受的教育,对孩子们尤为重要。总之,环境对人的感染力是直接的,是最强的。因此,孩子的成长,其气质禀性无不打上环境熏陶的烙印。

三是宿世业因。宿世的业因是指气禀性形成的较远的根源。即今生的气禀性,是由前生的不良习性和罪业形成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气禀性,是前生的罪业与习气在今生的赋性中的反映。凤仪先生说:“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今生的习性就是来生的禀性”。这一提法与佛家“业力”的论点是一致的。

关于业力问题,我国著名大学者梁启超在《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一文中有一段颇为精辟的解释,摘录如下:

“业梵的名字,音译为‘羯磨’。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大约是各人凭自己的意志力不断的活动。活动反映的结果,造成自己的性格,这性格又成为将来活动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运。仅就支配命运那一点说,名曰业果或业报。业是永远不灭的。除非业尽--意志停止活动。活动若转一个方向,业便也转个方向而存在。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终了。死亡不过是‘色身’(物质所构成的身体)循物理的法则而聚散。生命并不是纯物质的,所以个人造业,并不因物质身体之死亡而消灭。死亡之后,业力会自己驱引自己换一个别的方向,别的形式,又形成一个新的生命,这种转换状态名曰轮回。懂得轮回的道理,便可以证明‘业力不灭’的原则”。

很明显,禀性是业力的具体反映,所以它的根子是很深的,禀性是天性的大敌,是人的罪根,不仅搅得人们生活不安宁,且极大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常常弄得人们痛苦不堪。因此,化除禀性,便是拔出人的罪根,是凤仪先生“性理学说”的关键。那么怎样能化除禀性呢?先生常说“找好处”(找他人的优点),“认不是”(认识自己错误),认因果(认清对方犯错误的根源),便是“化性”的关键。

(3) 习性

习性是专指不良习性而言。先生说:“禀性的根住在心里”,那么习性的根便是在肉体上了。物欲越强,则习性越重。习性是为了肉体的享受而形成的,所以习性完全是后天的习染,如吸烟、饮酒、赌博、财色以及无止境的肉体享乐,和种种不良嗜好。严重的不良嗜好对身体确实有害,尤其是醉酒后,出现荒唐事的大有人在。至于有些为了物质欲望的满足,往往不顾羞耻,不择手段,丧失了人格,不仅有害自己,且有害家庭和社会;更有甚者,闹得身败名裂,堕入深渊,而不能自拔。习性得不到满足,便要耍脾气动禀性,所以先生说“习性为禀性之根,习性不去,禀性绝不能化”。因而苦恼便永无解除之日。如果习性去掉,禀性便失云外援。习性比较禀性,其根子毕竟是浅的,只要立志向,下决心,是容易去掉的。

由于习性的滋长,便贪得无厌,腐化堕落,行为败坏,习性染得越重,良心便埋得越深,因而忘掉了人生的目的与人生的价值,习性膨胀,为所欲为,可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好赌博吸毒等便是其实例。如果一个民族都沾染上不良习性,那么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就非常危险了。实际物质欲望的泛滥,就已经充分的反映出精神生活的贫乏与心灵的堕落了。

习性对人们的腐蚀作用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有些人在没有发财得势之前,本来是个安分守法勤俭持家的善良百姓,然而一旦发了财,得了势,便花天酒地、娇奢淫荡起来,厌旧喜新。虽年逾花甲,儿孙满堂,却要抛弃结发妻子,另逐新欢。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有违初心,对不住儿孙吗?但他仍是执迷不悟地滑下去,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配着他呢?凤仪先生说:“金钱属水”,河水越多,则水流的冲力就越大,他被波涛汹涌的洪流冲到湍急的漩涡中,心里虽然明白,知道生命危险,但是他已没有“激流勇退”之力了。所以先生说:“人们昼夜奔忙,只是为财,把道和良心都掉在水底下去了”。由此看来,一旦习性膨胀,便什么越轨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所以习性是达到完善人格的最大绊脚石,不下大力气搬掉它,是万难回头向善的。惟有降低了物欲的追求,才能提高精神的修养。所以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的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且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经》)。先生说“禀性是人间的苦恼,习性是物欲所扰”。禀性与习性相互作乱,便给人们带来无边的烦恼与痛苦。

东北名士张星南曾问:“孟子道性善,荀子道性恶,告子言性无善无不善,究竟谁说的是呢?”先生道:“都对啊。主性善说是指天性说的;主性恶说是指气禀性说的;主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习性(可善可恶)说的”。寥寥数语,却道破了二千多年来的疑案。归根结底,欲做完人,必须“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这是凤仪先生性理学说的重心。

2、心

心是三界性心身的枢纽,又是阴阳交关处,一念为善,便可上达为圣为贤,一念为恶,便可下达为妖为孽,都是由心来作主。心对人一生的行止作为,起着决定作用。心在佛家泛指一切精神现象,作为一切精神现象的总称,故曰“一切惟心造。”儒家把心作为道德修养的关键,故曰“正心修身”,“存心养性”。不论宗教哲学或道德伦理,都把心摆在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位置。

心如此重要,那么心的来源怎样呢?先生说:“地赋以命曰心”。人的出生离不开阴阳,天为阳,地为阴,人受阴阳之气以成形。天赋以性,每个人都出生在一定的环境中,此环境可理解为“地”,地赋以命。人出生以后,便确立了你在家庭中的名分,如儿子,女儿,姐姐,弟弟等,先生说“命者名也”。你的名分,即是你的“命”,你所处的环境即反映了你的“命运”。这时已经开始形成了你在这个家庭中的角色(尽管你自己当时不懂)。人是“对境生心”,环境千差万别,人的心理也必然千差万别。佛家讲“心本无生,因境有”,境不同,心理活动也必然不同,这便是“命曰心”。例如有了妻子才当丈夫,便有丈夫的心理活动,就应心存丈夫的道(法则);有了孩子,才当父母,便产生父母的心理活动,同时就应心存父母之道。如果人把道行真了,立命了,虽然说“对境生心”,但此时,心却能反作用于“境”,可以改变环境,改造命运。

上述内容,只是对“地赋以命曰心”的浅层解释,如深入地探讨,则必然涉及到宿世业力与因果等道理。人的投生都是受业力的牵引,所谓业力的牵引,并非有外力驱使,而是自己宿世的心理行为形成的业力所决定的。“命曰心”,命是由人的宿业所决定的,如果只言“命”而不讲“心”,则命(运)便成为固定的了。然而心是变化的,是自主的,是阴阳交关处,可善可恶,可上可下,是灵活的,所以人的命运也是可变的,是可以自主的。

心与性的关系是怎样呢?宗教也好,哲学也好,谈到人的修养和境界的提高时,都离不开心与性。儒家讲存心养性,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修心练性。佛家说心性不二,在应用时,往往心性二字通用。所以有人把性比作水,叫作真如本性,也叫自性,把心比作波,即是心念,妄心、贪心以及印象,感受,思维等心理现象。水和波一静一动,不二不一,但其作用并不相同,心是幻生幻灭随缘而变的东西,是对境生起来的心念和思想。用这个心,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可用以使人上升,可用以使人下坠,可用来成就事业,亦可因此受尽羁缚。那么性呢,虽然也摸不着,看不见,却是心的动力与能量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

人一生的境遇不同,有时可以改变,也有时无法改变;但为善为恶,道德上的差异,人格上的升降,则完全操之在我,可由自心来决定,可随时改变。

心有道心,人心之别。《书经》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包括私心、妄心、贪心以及恩爱缠绵、恨怨交炽,情牵物累等等心理活动,又称“后天心”。其形踪难寻,变化无常,不易把握,是非常危险的。故曰“人心惟危”。道心是公而无私,与人为善,道理常存,胸襟开阔,不记宿怨,知足常乐,不为形所役,不与世浮沉,常处于觉醒状态,能自我主宰。此心态之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为人处世要从细微的一念处下功夫,所以说“道心惟微”。后天心(人心)要克制,要削弱,要净化;道心要充实,要发展,要增强。道心是与天性统一的。

(1) 人心

修心的关键是要改变人心,净化人心,常存道心。但首先必须认识人心的根源及其严重的危险性,人心一旦膨胀起来,便是财富越多越好,地位越高越好,权势越大越好,享受越丰越好。总之,天下所有的好事,我都俱备才好。为了达到此目的,竟而不择手段,且永无满足之日。殊不知,在这种思想支配之下,其后果没有不以恶贯满盈、身败名裂而告终的。

人心活动,出没无常,不易把握。在此,仅就其常见者,略作剖析。

贪心:贪心是“人心”诸多表现之首。人们通过劳动取得金钱和产业,是合理合法的。但有些人受贪心的驱使,终生奔波,为财物所役,无有已时。尤其是那些由于分外之贪求,不知有多少人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财色名利、权势地位,得到更多的享乐,更大的幸福。但到头来,往往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其实物质生活越丰足,往往是精神生活越空虚,因为物质再丰足,也弥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何况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他所能享受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常言说:“家有千顷良田,夜眠不过八尺”。人们为了金钱,疲于奔命,绞尽脑汁,但发了大财之后,却背上了极为沉重的包袱,惟恐失去,日夜忧虑。况且人们在金钱欲望泛滥之时,欲火燃烧,为了猎取更多的财富,不择手段,就会像飞蛾扑火般的自取灭亡。

金钱和色情原是一丘之貉,二者常常是相伴而行的。有的人以为有了金钱便有了一切,殊不知金钱不是决定人们幸福的惟一因素。金钱虽然可攫取美色,但买不到纯洁的心灵。历史上由于金钱美女给人们带来祸患的事例,不胜枚举。

贪得无厌,不仅造成道德品格堕落,并且最后无不酿成可悲的下场。所以佛家把“贪”列入“三毒”(贪嗔痴)之首。

私心:私心是“后天心”的总根。一切以我为中心,遇事先为自己打算,是豢养所有后天心的巢穴。是所有烦恼与痛苦的根源。私心越大,则苦恼越多,这话怎么讲呢?私心大的人,他的贪欲也必然多,那么满足不了的欲望也要多,这样,他不就苦恼重重了吗!而且被私欲牵着鼻子走的人,永无满足之时,旧的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产生,欲望是无底深坑。既然私欲永无满足,则他的苦恼便永无尽期,这正是自己在不断地欺骗自己。多数人把金钱物质看得太重,殊不知你占有了它,它也必然占有了你,你占有它是物质,而它占有了你却是精神(全部精神为金钱物质所奴役)。如果财迷心窍,竟而失去理智,贪赃枉法,偷盗抢劫,图财害命,结果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落入法网,甚至丢掉了生命。

有人说,人类正因为有欲望,才能不断的进步,才有科学的发展。这话诚言之有理,完全正确。然而那些私欲泛滥,作恶多端的人与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不是专为了自己享受),岂能同日而语!

妄心:胡乱的想法,不切合实际的打算为妄心。它的建立既无可靠的真实基础,又不能从现实出发,所以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且徒增烦恼。有时妄念是无意中产生的,来无影去无踪,是修心养性的严重障碍。但也有的妄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表现了个人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想入非非,结果一场空。这种人的思想活动,乃私心膨胀的又一个侧面。由于荣华富贵名利之心的牵引,常常把人们拉入绝境,理想幻灭,希望落空,自信心崩溃了,跌入深渊。这便是不能充分认识自己,而轻举妄动的结果。所以受妄心支配的人,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虚荣心:虚荣心即是羡慕追求表面的光彩,体面,而不是着重实质的进步与提高。处处要与人相比,贪高攀好,华而不实,一旦真的做出一点成绩来,便沾沾自喜,生怕别人不知道由于这种虚荣心的驱使,平日很难踏踏实实地工作,但却是死要面子活遭罪,自尊心极强,不肯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处处离不开虚伪的面纱。如此做人,永远不可能有开阔的胸怀,坦荡的情绪,这岂不是成为一个不能与人坦诚相见,心口不一的假人了吗?有句名言说的好:“虚荣很难说它是一种恶行,然而确有许多堕落者,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向堕落的深渊”。

虚荣心太强的人,不可能肩负重任,更不可能做出一番事业。他的意志很脆弱,感情易波动,经不起坎坷逆境的考验。有时做了一些好事,目的也是为了求人知,如果事与愿违,他便懊悔不已,认为好事白做了,所以凡是为善而求好报者,严格说来,都属伪善。只有认定“众善奉行”,是天经地义,不含任何报酬之心,方为真善。所以凤仪先生说:“学好(求人知)的人多,学道的人少”。

怨恨心:个人利益受侵犯或情感受伤害的时候,必然发生怨恨心。发泄于外,往往秽言相加,或撕破脸面,采取报复行动,引起严重后果。如含藏于内,则愤愤不平,怒气填胸,自我折磨,气得头昏脑胀,身心俱伤,很可能转化成疾病。

古人说:“气为诸病之源”。又说“百病从心生”。凤仪先生说:“心中常存他人的好处是存阳,常存他人的短处,便是存阴”。阴气存多了,必然生病,这就是说明由于不良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生理因素。举个人所共知的例子,人在心理不愉快或精神受到刺激的时候,不论什么样的美味佳肴,也吃不出味道来。又如长期怨气闷在心里得不到发泄时,便极易患膨闷胀饱,消化不良等病症。至于由精神因素而患了严重疾病更是常见的。如由于一场暴怒而引发了脑血管疾病,确是时有发生的。其实有许多种病症都来自心理因素。

积怨在心,可引起很多的家庭不和睦,如夫妻反目、婆媳不和等现象,随处可见。在人群中由此而发生殴斗,甚至流血事件,也不时出现。所以恨怨心是家庭和社会不安定的祸源。尤其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以至自我解脱,乃是最大的障碍。所以凤仪先生把化除气火,列为修心养性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不论儒、释、道哪一家,都把心性的修养,作为超凡入圣的必修之课。

淫欲心:金钱美色对人的诱惑力最大,吸引力最强。尤其美女这一关。古往今来,英雄豪杰闯不过去的,大有人在。再有那些财大位高的人,他的淫欲之心,可肆无忌惮地泛滥,致使地位愈高,则人格愈低下。因为有财有势,可以为所欲为,结果陷落深渊,身败名裂者,不胜枚举。所以修行人把“戒淫”列为最重要的戒律之一。

修道的人最重“定静”二字,淫欲之心不戒除,怎会定得住、静下来,怎能做到净化心灵?一个人,如果色情之火在心里燃烧,便什么荒唐事都可能干得出来,所以必须戒淫。何况是修道的人咧!

陷在色情漩涡里的人,如果是一个学子,绝读不好书;如果是社会上的工作人员,绝不能一心为群众服务;如果是一个军人,绝打不好仗。淫情如果发生在家庭里,则夫妻必要分崩;如果发生在人群中,则必要闹得人际关系龌龊。总之,它如毒瘤一般,生长在哪里,哪里必要溃烂。所以戒淫是欲做完人的起码条件。

嫉妒心:对才能、名誉、地位、权势或经济条件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谓之嫉妒。原来对方并未侵犯他的利益、伤害他的感情,而是他单方面产生的敌对心理。只许他永远居于领先地位,不许别人超过他。假如人人都存这种心理,人类还能进步吗?恐怕永远停留在原始蒙昧状态了。嫉妒心是非常顽固与卑鄙的。欲修身立命者,存有嫉妒心,正如把船牢牢系在岸边,虽然撑出半步,也是不可能的道理是同样的。

有的人问亚里斯多德(希腊古哲学家):“为什么心怀嫉妒的人,总是心情不快呢?”亚里斯多德回答说:“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本身的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就”。

嫉妒心如果滋长在位高权大者身上,便可助长其杀机,在他身边的人,前进的步子比他稍大一点,便危险了。轻则压制,重则被除掉。古人说“人心惟危”,于兹愈可证其言之确凿了。所以先生说:“嫉恨是造孽的总根”。

多疑心:多疑的心理,严重时可成为疑心病。他处人不能推心置腹,真诚相待。常好望空捕影,无中生有。不是想这个人对他有意见,就是寻思那个人讲他的坏话,总是疑神疑鬼的。如身为领导,他不能相信下属人员,不敢大胆用人,不敢放手。所以他手下的人,无法施展才能,难成事功。这样人,交朋友也很难坦诚相处,患难与共。在家庭里,如果狐疑心重,对人处处提防,时时小心,则夫妻很难和睦,无形中使对方精神受到束缚,往往伤害人家的自尊心,造成很多苦恼。其实多疑心的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失去准确性。他自己的精神上,很难得到真正的放松。

信心真,信力足,才会产生真实的感情与旺盛的力量,潜能才会发挥出来。否则,信而不实,疑虑重重,一生难负重任,其事业的成功率就要太低了。

疑虑多端的人,好像铁锅有砂眼,球胆有漏孔,总是要漏水跑气的。信而不实或多疑心的人,正像那砂眼和气孔似的,终难完成其功用。

牵缠心:牵缠心的表现是拿起来放不下,粘上就摘不开,致使心灵上的压力沉重,有时陷进去,长时间不能自拔。牵缠心多表现在对人、对事、对物,其中尤以对人的牵缠最为严重。例如在家庭里,上有父母,中有夫妻,下有子女……,在各种关系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言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诚然,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最为严重,子女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在牵着父母的心,幼小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立,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然而由于过分的牵心,往往变成溺爱,失去严格的要求与正确的教育。因为过于疼爱,对某些事情就不能正当的对待与处理。比如医院里有多年经验的老护士,为患者注射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对自己的小孙注射,竟弄得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只因为中间有个“亲情”在障碍着、干扰着。因此,常常是很简单的事,反而复杂化了。所以身上的重负放下容易,心里的重负放下就非常难了。

牵缠心的突出表现是“爱别离”。人常相聚首,而一旦生离死别,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感与痛苦。夫妻长期居于两地,互相牵心,昼夜思念,心绪不得安宁。情人一旦失恋,便痛断肝肠,甚至走上绝路。看来牵缠的魔力竟而能致人于死地,真是不可思议。所以牵缠心往往能把一个人长时间困在精神的牢笼里,无法自我解脱。先生说:“以情相恋的,都是冤缠鬼”。牵缠多么可怕!

学道者最怕牵缠。有的人修行一世,在功果即将圆满时,竟而被放不下的心事或未了的念头牵回来,而未得超脱。传说古时有一位修行多年的道人,道果成就,正值升天之际,忽然想起来平生最为心爱的珍宝,灵魂便立刻退转回来了。俄而觉悟道:“啊!原来是这个小东西把我拽回来了,使我数十年的道果,毁于一旦!”一激之下,便摔碎了珍宝。后来继续加修,彻底了脱一切,才轻松自然,毫无牵累地羽化了。所以凤仪先生说:“人不成道因为牵缠,只是牵缠二字竟把佛祖吓得大哭”,这种激切地警语,有力地说服了牵缠挂碍,对修道的人最大的危害。

依赖心:依赖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谓之依赖。依赖常了,便养成依赖心。生活上能自立,经济上能自给,是一个健全的成年人所必须能做到的。否则,只是饭来张口,水来伸手,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便成为寄生虫了。

人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真正的幸福,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能自立,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生活上也能自立。比如,无论在家庭中或社会上,离开谁,都能照样的生活下去(病残者除外),不致于一蹶不振,痛苦不堪。又如在某团体中依靠某上司的私人关系,被提拔上去,一时扬眉吐气,不胜荣耀,然而有朝一日,某上司下台了,他也必然随着垮下去,这便是依附他人不可避免的结果。

人必须打破依赖心,不靠任何人的权势,全凭自己的德才,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上去,这样才会有稳固的根基、光明的前途。

学道的人更贵自立,有一首描写云游禅僧的偈:“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如此顽强的自立品格多么潇洒而高洁啊!这并不是提倡出家,而是赞赏这位禅师为了探寻真理体验真理的卓绝独立的精神。其实不仅修行的僧人,即是一位作家或科学家,都能甘于寂寞,富于自立的品格。只有耐于寂寞的人,才能永不寂寞。

修道者要不畏艰苦,不怕孤独,箪食瓢饮,也能安贫乐道,坎坷逆境也能泰然处之。先生说:“不能自立的人,何时也不能出苦”。

挑剔心:对人对事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便是挑剔心的表现,可是有些人还美其名曰“一贯认真,对人负责”。实际是缺乏修养,涵养力很差的反映。如果在家庭中做老人的,对子女总好挑剔,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弄得儿孙不知所措,因而不愿接近老人,所以好挑剔的老人有福也享不好。夫妻间吵架,也往往是由于好挑剔引起的。

做为一个团体的领导者,对群众专好从细节小事上着眼,吹毛求疵,往往在大事上忽略,造成因小失大。

对着重修心养性的人来说,好挑剔即是“分别心”的泛滥,把自己陷到是非的漩涡里,便要过分地计较是非。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师过察则无徒”。对人过于苛察,便显得毫无涵养,使人对他不得不敬而远之了。俗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乃是胸襟开阔,兼容并蓄、善养人才的表现。《易经》说:“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说的这种容纳一切的精神境界。

争理心:人在彼此发生争端的时候,往往认为责任在对方,而自己有理。绝大多数人如此。这种争理之心,几乎人皆有之。事实上并不一定是真怪对方。然而矛盾发生之后,能够自动承认犯错误的人,是很少见的。人我之间不和谐,闹纠纷,其关键即在于此。更有甚者,责任明明白白是在自己身上,却强词夺理,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争理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的关键即是认为他人对不起我。如自己觉得过去我对他有许多好处,但是现在他把我的好处全忘了。又如我应得到的利益却没得到,心中总是过不去。

如喜欢揽功推过的心理,也是争理心的一种表现,事情办成功了,是我的功劳,然而办糟了,过错便推到别人身上。

经不起他人对我的误会,一点小事也受不了,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本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搞清楚,有的事要用事实来验证,但他却急于弄明白,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苦恼。

如涨工资,他认为本应有我的份,但没涨上没关系,并且扬言,我不是争这几个钱,就是要讲讲这个理。(其实内心还是为了这几个钱)

上述争理现象是常常发生的,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表现。不仅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然而,这些事情放在一个胸襟开阔,能高瞻远瞩的人身上,很可能是与上述情形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心境了。人如果能多从有利的方面来想,这样,心情就开阔了。这就叫作内心世界的“拨阴取阳”。

争理现象在家庭与亲友之间,更是常常发生的。如由于说话、处事,彼此认为不合意、不顺耳,而引起了争执。尤其礼尚往来,厚薄亲疏等,而引起争理的情况,更是常见的,有的表现在外,有的暗含于内,都会带来种种不愉快与麻烦。所以凤仪先生说:“断不了争理,断不了是非”。

自满心:“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名言是出自《书经》,其所以能被千古传颂,只因它道破了颠扑不破的一条真理。人不论在知识、学问、才能或德业上,一旦自己认为满足了,便是故步自封。其实不仅是止步不前,反而是后退了,自满是走下坡的开端,潜伏着失败的种子,月盈必亏,自然之理。

古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说“学无止境”。学问既无止境,怎能容得自满呢?自满不仅消退了前进的动力,且暴露了自己的轻薄肤浅。

从前有一位南隐禅师,一天,当一位学者向他请教什么叫作“禅”时,南隐一言不发,只是以茶相待,他持着茶壶,向杯子里倒水,杯子水满了,仍继续注入,水都溢出来了,还是不停止。这位学者眼见茶水四溢,直到再不能沉默下去了,慌忙提醒说:“禅师,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禅师点了点头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心里装满了你那偏执的看法与成见,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呢?”所以先生说:“人得空出来,才能归先天”。

执着心: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追求满足欲望中度过的。如权势、地位、财产、名利、爱情、享受等等,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然而,真的得到这些,就能幸福了吗?恐怕过不多久,依然烦恼重重,其原因何在?确实值得人们认真探讨。

其实,有些认为是幸福的东西转眼变成痛苦了。比如人们以为升官司发财是幸福,然而,一旦丢了权势,损失了财产,而立刻带来的,不仅是失落感,很可能是极大的痛苦了。又如赌博或吸鸦片的人,当时,其兴趣或幸福感好像是无以复加了,然而,一旦犯瘾了,家业败落了,其狼狈相及惨状,也是无法形容的!诸如上述的幸福与兴趣,都是非常短暂,转眼即逝的,“欺骗性”非常大。其原因又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本末倒置,以假当真,“执着”在虚幻不实的事物上了。

人往往被执着二字,牵着鼻子奔波一生,到头来不仅仅是一场空,且带来许多烦恼和痛苦,甚至是惨痛的悲剧。例如执着在爱情上,一旦失恋了,所引起后果更为严重。执着的劲头越大,则其痛苦也越大。执着在什么上,最后也必要受什么苦,因为你所执着的地方,也正是最能牵动你心的地方。所以凤仪先生说“世界是个万迷阵”。

人们执着肉身为最实在,一切都为了它,整个心灵为肉身所役,结果造下了许多罪业。佛家说“身为苦本”。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其实,身体是行道的工具,为了修道立功立德,借假修真。然而,人们偏偏执着肉身为真,凡事以我为中心,这便是各种执着的根本原因。不过历史上那些为正义而坚持到底,甚至以身殉道或杀身成仁的杰出人物,与这里所说的“执着”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为人群谋幸福,建奇功,创伟业的志士,在成功之后,也绝不可执着在成就上。必须“功成、名遂、身退”,才合天道,否则,便潜伏着如影随形的危机。历史上的实例很多,如辅佐刘邦打天下的汉之三杰(萧何、韩信、张良)便是最为突出的例子,其中,张良乃是“功成名遂、身退”的极好典范。

修道的人更怕执着,即便是修行到接近超凡入圣的境界,如果仍有执着心,执着在道业上,执着在神通上,执着在功德上,便很可能引起退转,直至堕落。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凤仪先生说:“志界一切无说”,即是对“无执境界”最简明的描述。希腊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是那么愉快,没有忧愁的时候呢?”苏格拉底说:“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物品”。所以苏格拉底可以说是西方古代破除执着的典型人物。

“喜新厌旧”:社会上的某些团体或机构是可以改革更新、人员重组的,以利于工作或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惟有家庭关系是不能随意变动的。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等,凡有血统关系的,一出生就固定下来了,其事实无法改变。只有夫妻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如丧偶、离异等,可以再婚,家庭可以重组。有的夫妻志趣不投,性格合不来,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彼此可以正当离异。因为这样分手,总比勉强在一起凑合,搅得天昏地暗、死怄活朽要好得多。

值得提出的,即是大众所反感的“喜新厌旧”,抛弃妻子或丈夫,另逐新欢,置子女痛苦于不顾,只图个人一时欢乐。甚至儿孙满堂,仍抛弃结发妻子,沾花惹草。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乃是自私心的膨胀。所谓的“新”,也是经不住岁月的剥蚀,总有变“旧”的时候,如果家家都这样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孩子缺乏照顾,家庭关系无序,动荡不宁,社会上不是乱套了吗!即使在法律上“允许”,但在首先上也是无法解释的。况且“上有好之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语)

旧时代的纳妾与新时代抛弃妻子,同样为善良百姓所不齿。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不和谐,家庭是不会幸福的,并且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所以换别人(妻子)不如“换自己”,换一换自己的“灵魂”,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因为灵魂太污浊了,只有把心灵彻底清洗干净,才是永远幸福的源泉。可能你自己一转变,则夫妻感情上的疙瘩,可立刻随之化解。凤仪先生说:“贪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指夫妻说的)”。

上述十五种心,只是“人心”表现的一部分。

(2) 道心

宋代蔡沈在注释《书经》中的人心和道心时说:“指其发于形气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其发于义理者而言,则谓之道心;人心易私而难公,故危;道心难明而易昧,故微”。(《书经》)原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所以存养道心必在隐微之处下功夫。人心作主,则私欲泛滥,易下达;道心作主,则公而忘私,便上达。以道心为人处世,可使生命与道合一,可达到尽人合天,止于至善之目的。什么是道心,简要论述如下:

正见:正确的见解谓之正见,什么是正确的见解?即认定什么是真理之后,能坚持真理,不被财色名利所诱惑,不因五光十色的假象而迷失方向。真理能引导人们走正确的道路,可最终消除痛苦,增进快乐。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的,并且能给众人带来同样的快乐和幸福。所以它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享乐,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快乐--性天中之乐。

这个真理,古人把它叫作“道”。是至平至常的,不是什么神奇奥妙,远离人生的东西,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之中,所以《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贵实行,说与做要统一起来,比如讲看破一切,而实际仍被名牵利诱;口里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但遇事还是动大脾气,这样人能说他有正见吗?

正见是生命的指南,航船的舵手,有了它,才能不偏离航向。正见乃是认定真理,坚持真理,遭受任何挫折困难与不平,也绝不放弃对真理的信仰。人们有了丰富的知识与学问,只有与正见统一起来,才真有用处。否则,知识越多,本领越大,恐怕为恶越甚,对社会人群的害处就越大。人的一生为人处世,应事接物,处处离不开正见,离开正见就容易走上邪路。特别是修道的人,正知正见尤为重要,否则就必然盲修瞎炼,多走弯路,终难有成。所以佛家把“正见”列在“八圣道”之首。

尽伦:家庭中的伦理,不外孝悌慈三个环节,尽伦的重点是“求己”。子女对父母要尽孝,兄弟姐妹之间要尽悌,父母对子女要尽慈,夫妻之间要尽义,尤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之道,看似简单,但实行起来是很复杂的,有层次的不同。比如孝道,凤仪先生讲有“孝身、孝心、孝性”和“大孝、小孝”之别。又如慈道,父母对子女一味溺爱,妖生惯养,不但不是慈,反而害了子女。所以才说“道心惟微”。在社会上有尽职之道曰“忠”,有朋友之道曰“信”。伦常之道不是用一个简单原则而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表面看,是人对人的问题,其实质乃是心对心的问题,尽伦是道心的主要体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伦理之道,不论你承认不承认,讲求不讲求,而你无时不出入行止于其中,这是任何人逃脱不掉的。即使你出家了,还有师徒关系、师兄弟关系。只要有人群存在,就有伦理关系存在。先生说:“道是相对而生、绝对而行的”。伦常道不尽圆满,便不会彻底自我解放,自我不得到解放,就不能了脱,说“抵达彼岸”也只是一句空话。

理解他人:所说的理解他人,主要是理解他人的心理与感情。人们都是理解自己,尤其对自己的委屈,苦闷、忧虑、烦恼、与渴望等等,最为了解,却很少知道别人的痛苦与难处。

孩子有孩子的心理,比如一个小孩子正在那分阶段玩得很高兴,你无缘无故地干扰他或破坏他的兴趣,弄得小孩哭叫起来,这便是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你认为是毫无用处的活动,但在小孩心中却认为是很大的事。所以说孩子心中无小事。不能用成年人的心理去代替孩子的心理。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是教育不好孩子的;老师不理解学生心理,也绝教育不好学生。

如身为领导,以为一味严格斥责下属员工,就可以达到目的。殊不知如此下去,大家便在心里筑起一道墙早与你隔开了,必然事与愿违。

在家庭里,理解对方的心理,尤为重要。如夫妻间,丈夫对妻子的委屈一点不理解,妻子对丈夫的艰辛一点不体贴,这样的家庭是永远不会幸福的。青年人对老年人好叨咕、嘴碎,感到厌烦,其实,应理解这正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反过来,老年人也应理解青年人的心理,他们已有自立能力了,不须过分操心。能相互理解便可减少许多烦恼。

对老年人心情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人到老年,心有余而力不足,牵挂的事情更多了,总是放心不下。如果对老人的难处不理解、不体贴、刺伤他(她)们的心,则老人的痛苦,便顿时倍增。比如有一位“孝子”从外地回家,为老母买了一些水果,不意老母却把水果分给孙子们,自己所剩无多,为此,其子便大发雷霆,把水果收到一起,都扔掉了,气得老母几乎要死。这便是由于不理解老人心理所致。其实老母把水果分给孙子们,比自己吃了还惬意。实际儿子只知孝身,而不知孝心。

不论家庭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才能相安。所以理解他人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不理解他人,彼此的心灵通道就永远封闭着。只有真正相互理解了,道心之门才会打开。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责任心: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都有不同的分工,只有各负其责,都关心整体,这个整体方能正常运作,否则便是一盘散沙,没有生命力了。责任心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如家庭中的父母对子女负责,女子对父母负责,其责任心完全是自发的。另一种是社会分工,如士、农、工、商、官等等。只有人人负起应尽的责任,发挥其才能,这个社会才有前途。其根本动力就是责任心。然而职业无贵贱。人格有高低。缺少哪一行也不行。假如城市里掏粪工人罢工了,则这个城市便可臭气熏天,其后果是不椹设想的。所以社会上缺少哪一行,都可能造成运转失常,立刻影响整体。由此看来责任心是何等重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无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标准。毫无责任心的人便是极端自私的反映,最终必将成为社会的垃圾。从一个家庭来看,各人都无责任心,就离败家不远了。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无责任心,那么这个社会的生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责任心的升华。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中还存在一种超人的伟大责任心,他们是医治人类灵魂的大圣人。如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等,他们负有特殊使命,是以拯救人类为己任。他们的使命不是任何人的指令,而是时代的赋予。他们的责任心,实际上是被时代的各种痛苦制造出来的,培育出来的。其思想体系,超越人类一般的价值判断,他们已完全进入了最高精神境界,其责任心是自发的,是所有责任心中最高尚、最伟大的。所以责任心对常人来说,是道心的根基,但是以圣佛来讲,责任心乃道心的极致。

总之,责任心与人的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有责任心,则人的生命才会有意义,才会更有价值。

自我认识:“人生最宝贵的知识,就是认识自己”。这是希腊古代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他在道德上是伟大的。有一天中午,在阳光下,他拿着一根蜡烛,在街上走着,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他的学生问他:“老师你在找什么?”苏格拉底严肃而认真地答道:“找自己!”他这种奇特的行为,正是唤醒人们认识自己。所以“认识你自己”是他的第一准则。认识自己为什么这么难呢?我们平日睁开眼睛,首先看见,往往是他人的错误和缺点,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就看不见了,这样就很难有自知之明。自己不认识自己,便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这样下去,进步与提高,又从何谈起!

那么怎样来认识自己呢?人们肉体上的病患,比较容易发现,有了症状,可以到医院检查治疗,而心性方面的“病患”,便很难自我发现了。比如因为私心杂念,忧思烦恼,造成内心世界的不安宁,由于恨怨瞋怒的发作,竟致内火中烧,痛苦不堪,加之平日的情牵物累,搅得神魂颠倒,夜不成眠。此类情形都可为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但存在这些精神不健康的根源,很难自我认识。却陷入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由此看来,不论是为了解除自己眼前的苦恼,或是为了取得将来的巨大成就,都必须从自我认识开始。先生所讲的“(认)识不是”便是自我认识的功夫。

认识自己,才能控制自己,掌握自己。否则,甘于被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的心牵着鼻子走的人,不能自我主宰,其下场当然是可悲的。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心性的阴暗面,进行自我克服,自我调整,自我平衡,自我提高,以至自我充实,增强道心,才能最终达到自我完善。

上述内容,只是自我认识的过程。惟有达到归根返本,圆满天性,才是自我认识的究竟。

适应心理:人都知道健康的身体可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在夏季摄氏三十多度的高温气候下能适应,在冬季摄氏零下三十度的寒冷天气也能适应。人的心灵也应该锻炼的如身体那样的健康,能适应顺逆不同的各种境遇。在坎坷逆境中,不颓靡,不灰心,不为所转移,能经得起突如其来的打击,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精神素质,是事业成就的砥柱,是理想实现的保证。否则,只能处顺境而不能处逆境,正如温室中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

人一生,从幼年、青年、壮年一直到老年,始终一帆风顺,一点坎坷没有的太少了,也可能没有吧。所谓有本领有能耐的人,并不是他一生未受过一点折磨,而是能正确地认识坎坷,正确地对待逆境,不怨天,不尤人,泰然处之,并通过努力解决当前的困难。如果能改变不利的环境,当然是最好了。然而通过最大努力,也改变不了客观条件,那么怎么办呢?就要回过头来,改变自己了,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适应当时的环境,这乃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由于缺乏适应心理和应变能力,而抑郁致疾,甚至致命者大有人在。这是弱者的后果。如能正确对待逆境者,正是先生常说的“事坏人不坏”的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即事情虽然失败,而人并未因此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古人说:“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须所待,所就者大,则必须所忍”。(语出苏轼《贾谊论》)这是所有的伟人哲士必俱的品格。

修道的人,要善处环境,不仅不被名牵利诱,而且要有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儒家的“贫而乐”,佛家的能“忍辱”,都是这种情操的体现。

一棵小草为什么生命力那么强?虽然经过狂风暴雨的摧残,仍能照样生长?只因它的适应力非常强。因此,可以说适应力强的人,则生命力必强,适应力与生命力是同步的。

爱心:爱心是道德的源泉。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爱是一切伦理学说之所由出。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兄弟之爱,姐妹之爱,夫妻之爱等等,家庭的天伦之乐,温馨与幸福,无不是从爱心产生的。由近及远,由于爱自己的父母,推而至于爱他人的父母,由于爱自己的子女,推而至于爱他人的子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扩充起来,爱同胞,爱所有的人,他人的痛苦,他人的灾难,便是我的痛苦我的灾难。正如古人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这便是由于一般的爱人而升华为圣佛的慈悲了。

爱心又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比如个女人在未做母亲之前,胆量是很小的,但有了小孩之后,为了保护小孩便可与猛兽搏斗,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勇气。一位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人,可不辞辛苦,废寝忘食地工作。古代圣人为了济世利民,推行仁政,风尘拔涉,“不知老之将至”。凤仪先生为了拯救广大女子出苦得乐,创办女子大学,奔波数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的动力是什么呢?无不是大爱力的驱使。由此看来,不论从事什么工作,缺乏爱心,不能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便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断难有成。尤其人与人的关系中,如果没有爱心做为纽带,不论家庭、群体、社会,其现状与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爱”是“仁”字的大用,是生命的原动力,所以说“仁者爱人”。仁与爱同出而异名,在人之元性中,是最根本的东西,是成圣成佛的总根。即使在植物界,“仁”也是其生命繁殖、发展和延续的根本生机。如桃有桃仁,杏有杏仁,类似等等,都是反映了生生不息的机理,突出一个“仁”字。在此,也可以看出古人用字之妙。

仁和爱常常连在一起用,称作“仁爱”。人要保养这个自性中的生生不息之机,就必须培育发展这个仁--爱心。把仁扩而充之,即是佛的大慈大悲。

公德心: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如果繁个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谁也不关心整体,那么这个家庭、群体、社会,就快要衰败了。从长远来看,个人和整体的利益是一致的。比如一条载满旅客的船,船底漏水了,有沉没的危险。这时,旅客们都惊慌失措,却紧张地保护自己的一点东西,谁也不急于想办法堵塞船底的漏洞,不多时,恐怕这个船上的旅客都要随着船只一块沉没在水底了。很明显,旅客们都缺乏公德心,才造成这样惨痛的后果。这有力地说明,在群体里,公德心是何等重要!

一个群体,人人我自当头,个个私心泛滥,这是极为可怕的现象。因为个体已经失去可依靠的总体的生命力了,所以险象环生,危在旦夕。只有人人都有公德心,群体才会兴旺发达,个人的自下而上才有保障。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自然不断的提高。如此,大家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然而,在人们私欲横流、自私自利之心已根深蒂固的时候,才想改变现状,树立公德心,为时已晚了。所以必须从幼年时,即开始培养教育,使其道心逐步成长,人人自觉的发扬为公的风格,明确人群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而个人是全社会的一分子。要懂得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专为个人的享爱着想,必须为整体谋幸福。大家都得到幸福,个人的幸福也就在其中了。

宽容心:能否容人,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大胸襟的主要尺度之一。很难设想一个鼠肚鸡肠的人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翻开历史,看看那些树奇功、建伟业的人物,都有度量大如海的胸怀。为何这样讲呢?看看那些志大而量小的人,正好像虽然很高的旗杆但太细,经不起狂风的摧毁,很容易刮折。这说明既然高,就必须有相应的粗,这个粗,就意味着有远大抱负的人,必须具有宽大的容量。所以宽容心是有大成就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

宽宏的度量同时也是修道成德者的重要因素。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则徐语),是极赞宽容之美。容量是为人处世不可缺少的高尚品格。从家庭来说,如果彼此不能相容,斤斤计较,则很难和睦。从一个团体来讲,领导者对下属人员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缺乏爱心,必然挫伤大家的积极性,到头来免不了人心涣散,分崩离析。从一个兴旺发达的大群体来看,做为首脑,其度量之大,自不待言。

究其实质,宽容心与爱心是分不开的,无爱心的宽容,其内心是不可能宽舒的,表面上容过去了,而内心却抑郁寡欢,则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在爱心基础上的宽容,又能理解对方,才可使人心悦诚服。如果勉强容忍,而不能在心里融化,一旦超出了容忍的限度时,很可能暴发出来;否则,便容易积郁成疾。所以容忍的关键是“容而能化”,不留任何忌恨的阴影。突出一个“化”字,方能涵养德性,提升精神境界。寺庙里弥勒菩萨像两侧的联语说的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正是对宽容大度的极高赞美与歌颂。

感恩心:孝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统的美德。为什么孝子最受群众的称赞和尊敬呢?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是最大的。从小受到父母的生养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直到长大成人,父母投入到儿女身上的全心全意之情,是无以复加的。为了报答父母之恩,所以儿女要自觉地孝敬父母,其中被称誉为孝子的,便是报恩的楷模。与此相反,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父母者,被称为忤逆,被众人所唾弃,所鄙视,为国法所不容。因为他忘恩负义,严重的违背伦理要求,被视为最不道德的人。所以中国人是非常重视感恩报恩的。

除了父母恩之外,我们还要时时刻刻存多方面的感恩心,要感国家保护之恩,要感古今师戈教育之恩,要感广大劳动人民之恩。农人种地我们才得饭吃,工人织布我们才得衣穿,军人保卫国防,我们才得安居乐业,如此等等。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无一不是劳动者的赐予。所以要处处感恩,时时感恩。常存感恩心,便产生和暖之阳气,常存怨尤心,便产生阴气。阳气使人心身健康,阴气使人易患疾病。心理健康,身体自然健康。感恩可促使人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感恩可提高人的品德,感恩可使心灵中产生暖流,可使人常在幸福之中。

平等心:一提起平等二字,人们往往是要求人群、社会、国家处处实现平等,或单纯要求别人应有平等心,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然而自己却不肯运用平等心来对待别人,如对有权势有地们的人一种看法,对分期的劳动者则用另一种看法,正如俗话说的“看人下菜碟”。俗称这种人为“势力眼”。这乃是常见的不平等心的表现。从现实来看,不这样做,就要吃亏,所以对权贵者阿谀奉承,恭维讨好。然而却有些行止高洁,超尘拔俗的人,他们不为眼前利害得失所左右,即所谓“君子喻于义”的仁人志士,他们能真正地以平等心待人。

如历史上南北朝时代,从印度来的达摩大师,梁武帝接见他时,问道:“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佛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达摩并未考虑他是帝王,竟直率地说:“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只是有为法)。说的梁武帝十分扫兴,话不投机,达摩大师便径往洛阳嵩山少林寺去了。这充分说明佛门高僧的不卑不亢,真正以平等心待人的高尚风格。

孔子赞美他的学生子路说:“衣蔽缊袍,与夜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欤。”(仲由字子路)子路并未认为自己穿着破旧衣服而自卑,也未觉得在常人眼中的权贵人物了不起,都是以平等心看待他们。

人类原有的“真心”都是平等的,只因私心滋长,为了个人的利害得失,有了分别,便失去了平等心。佛的大慈大悲,孔子的“有教无类”,凤仪先生说“心要平”。都体现了平等心的全体大用。平等心是道心,是本有的真心。

诚信心:诚是我国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又说:“至诚无息”。诚就是情感与理智的高度统一。为了追求真理而全心身的投入,贯彻始终,才能取得成就。如果缺乏一个诚字,什么理想、什么事业,都不可能成功。尤其是正心修身,敦品立德,更要以诚作为基石,所以说“诚之为贵”。并且要永无间断,遇到任何艰难挫折,都要坚持到底,“至诚无息”。否则,便是“不诚无物”,化为泡影了。

信和诚是相通的,人们常把这二字合起来用,如“诚信”。有信心就必须有诚心。为了实现某种高尚的理想,必须具有高度的信心,信念愈坚,则所产生的力量愈强。

信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先生说:“信在五行中属土,万物土中生”。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佛家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在社会上为人处世,信尤为重要,不讲信义的人,是立不住脚的。在信仰上,必须信而实,信而不实,等于不信,所以“信实”是信的关键。宗教称踏踏实实的信仰为“信德”。如果不信,不管怎样确凿的真理,在你身上也不会起作用。因为你闭着“开关”,再好的信息,再美妙的节目,你也收不来。所说的“信则灵”就是这个意思,尤其学道的人,信心必须诚,信而不诚,就是底气不足,终难成功。

“来应去静”:在纷繁复杂与矛盾重重的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动中取静,心身平衡,是不太容易的,但它确是袪病健身最重要的途径。细心体察一下,人们的意念没有休止的时候,此伏彼起,纷纭杂乱,使你想清静也清静不下来。什么金钱利禄,荣辱得失,儿女情长,饮食男女等等,所有的私心杂念,污染着整个心灵。那些形形色色的念头赶又赶不跑,像走马灯似的在脑子里团团转,使人们心身,一刻也难以静下来。

那么要想彻底解决问题,排除这些干扰,从哪里下手呢?首先必须找到它的根源--“私”字,私心越重,欲望越强,则千方百计地要满足欲望,从而杂念丛生,占领整个灵魂。如此心灵怎会得到安宁?人和物(包括名利)的关系就是这样,你占有它,它就必然占有你,你所占有的(物质)越多,则它占有你的(精神)也越多,你的心里就越发沉重。比如你有一台汽车,你就必须为汽车服务,要为它准备汽油,要经常地加意保养。以此类推,你的财产越多,你就越操心,你就完全被物占有,为物所役了,因而压在你心灵上的担子必然越重。“既得之,患失之”。日夜为此忧思苦虑,这不正是为了虚幻不实的相而把真实的灵性污染伤害了吗!然而,对私心杂念用单纯控制的方法不行,那是搬石压草,一旦石头移开,气候适合,它必然故态复萌。只有用“釜底抽薪”的办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抽薪”呢?首先要把人和物的关系摆正,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轻,什么重,要研究明白。不可舍本逐末,以假当真,更不可以假害真。真能做到看得开,放得下,没有情牵物累,则杂念自然就少,心才会有静的可能。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就是这个意思。

事情来了,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事情过去了,就自然地轻松放下,“事来则应,事去则静”。无念则已,有念必须合道,这就叫作道心常存。

常乐心:快乐与幸福是人所共求的。人们的希望实现了就快乐,没实现就苦恼;欲望满足了就高兴,没满足就消沉。然而希望实现了,欲望满足了,是否就永远快乐了呢?这就不见得了。往往在快乐之后,紧接着的便是苦恼。比如做生意的,赚钱了就快乐,赔钱了就苦恼;有权的人得势时就快乐,失势时就苦恼;亲朋好友欢聚时就快乐,离别时就苦恼;情人恋爱时就欢乐,失恋了就苦恼。如此等等。这些内心的苦恼与快乐,都是受外界的摆布,顺则乐,逆则苦,好则乐,歹则苦。若乐不能自主,全靠外界的赐予,所以其快乐是短暂的,被动的。因而他的幸福是靠不住,非常脆弱,经不起风吹浪打的。只因他的乐不是真乐,所以不可能保持常乐。而真乐是不随环境转变的,并且由于乐可以排除阴气、病气,永葆心身健康。

真乐是怎样取得的呢?真乐发自内心,源于自性,是不受外界播弄的。真乐是好也乐,歹也乐;顺也乐,逆也乐;富也乐,贫也乐。如孔子赞美他的学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又如苦修行的僧人和道士,常常是“孤身万里游”,照样常乐无忧。他们为什么能保持那种常乐呢?因为他们的乐是不假外求的,而是发自性中的乐,是道中之乐。他们看破荣华富贵、名利、地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把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放在首位,少欲知足,胸怀坦荡,没有那么沉重家产的拖累,更无情枷爱锁的牵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精神上的财富丰足了,心性自然轻安明净,常乐在心。其乐是自我充实之乐,不是从感官(眼耳鼻舌身)得来,而是破除一切执着,所以才能常乐无忧。常乐正是道心不失的反映,是正气充盈的结果。有道心自然能常乐,常乐才能涵养道心。

平常心:“平常心是道”是佛家的一句名言。普通人原以为道是神奇高远,玄奥莫测、可望而不可及,只能供少数高人研究探讨、修炼心性,成仙成佛用的。其实,恰恰与此相反,道是至平至常的,就在日用生活之中,道是真理,真理是最平实的,是普遍存在的,绝不是追求神秘,神秘绝不是真理。道不是向外求的,只有“反求诸己”才是道。所以古人说:“道不远人”,“道在迩而求诸远”。人离开自身,而想要向外边去求什么神奇缥缈的东西,那便是妄求,结果只能误了自己。

平常烬是心之常态,如果失去常态,就不合道了。比如一名身射击手,在平日练习打靶时,几乎百发百中,但一到竞赛场上,射中率就明显下降,很不理想了。什么道理呢?就因他在竞赛时,失去鬼主顾虑,有负担了,所以手就不听从支配了。又如有的学生平日考试成绩优秀,总是名列前茅,然而到升学考试时,却成绩突然下降,令人非常失望。究其原因,也和打靶的道理一样,失去平常心了。

真理的根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凤仪先生说:“道在平常,饮食起居都是道”真理在最平凡之间,要在日用平常的琐事中来体现真理。比如吃饭睡觉是最平常的事,吃饭能定时能量,无好歹的挑剔;睡觉神轻梦稳,无梦魔之困扰,这就很有道了。欲保持平常心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常人在富贵利达时和穷困潦倒时,心态是截然相反的,整个心灵完全被外界所转。此时,平常心不见了。若能在这种“不平常”的时候,还能保有平常心,其精神境界是了不起的了。所以必去掉执着心,才能保持平常心。有两句古诗写得好:‘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寒潭水无痕“。竹子被风吹动,竹影扫着台阶,但台阶上的灰尘并未移动;月亮照在水里,穿过潭水,而潭水并无波痕。不管外界的事情如何变化,内心不为之动摇,不论自己做了多么大的好事,立了多么大的功劳,也不自以为是做好事,而认为完全是本分内应做的,仍保持平常心的,这就是道心了。

永不失掉平常心的人,便“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遇到好事是鼓舞我,遇到坏事是锻炼我。正如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殃,吾宁也”。这是多么宽阔的胸襟啊!不仅对富贵贫贱看得那么平常,而且对生死都看得那么淡泊!

真正保持平常心的人,在顺境中不被迷惑,不失操守;处逆境时,不消沉。如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时,被困于陈蔡,断粮数日,而孔子仍弦歌不辍,坦荡自如。这不能不说是平常心的崇高体现了。

无心:一位青年人,途中看见一个獐在池边玩耍,突然落水,情况万分危急,青年人便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去,救出了儿童。当时,这位青年事先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只是一心救命。这种心理与行为是纯善的,毫无私心的。但事后,他想到被救者家属应给与酬谢。并希望众人知道他见义勇为的善行。殊不知,这时他已经由毫无自么的纯善行为,降为有施恩求报之庸俗品格了。先生称他开始那种纯善心理为“先天心”,后来有施恩求报的心理为“后天心”。前者可称“无心”,后者便是“有心”(私心)了。

做好事的人,从他心理活动来看,可分为几个不同层次:

有的人做事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众人的好评,取得荣誉或个人利益。如果得不到时,就后悔,以为当初不该做那种好事。这是善行的最低层次者。有的人做了好事,虽然也希望取得人们的赞誉,但没得到时并不后悔,这种人属于中层次。有的人做了好事并没有求好名与报酬的想法,只是做对于众人有益的事,感到心安理得,这是“为善最乐”者,属于高层次。至于那种虽然做了好事,而自己并未感到是在做好事,而以为是争内所当为,这纯属“无心”的为善,乃是最高层次。对他来说,什么荣辱得失,都不足以牵动他的心,因为他已达到“无心”了。先生说:“志界无说”,正是此境界。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说,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才有德。他的德是无心的流露,一任自然,是没有表现在形式上的德。佛家讲“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首先,不要有我做布施的心;其次,不要存有一个受施者的心;第三,所布施的东西,不论是金钱或物质,心里不要有这个相。是谓三轮体空。这便是“无心”布施,是毫无杂质的纯善,已达到道心的最高层次。

道心源于天性。上述十六种道心的表现。并不是各自孤立,而是彼此依存,相辅相成的。道心与人心之间,是消长进退的关系。并不是人心死掉了道心才生,而是谁统率谁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心为主,私欲泛滥时,则道心消退,必然出现损人利己,以私害公的不首先行为。这是人心占了上风,道心不得抬头的结果。反之,如果道心当家作主,则人心自然消退。在行为上,必然表现为公字当头,舍己为人的道德风格。所以道心与人心的彼此消长进退,决定每个人的生命性质。古人有一诗,对“心”字的巨大作用说的非常好:“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他”。说明心在人的整个生命中,其意义是何等重大!

3、 身

人的身体是父母所生,本来无善恶之分,但其行为受心性的支配,所以后果便有些不同了。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1) 身为载道之具

人身为父母所生,本为载道之具。人的一生,诸多任务与使命,如尽伦立命,立功立德,全是由身来提当,来完成。肉身虽然是幻假不常的,但人生的重大意义与价值,都是由他来体现。家庭中的各种不同角色,如父母、夫妻、兄弟之道等等,都是由身来实践;社会上士农工商官各行各业,也是由身来充当。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对于身体应该爱护,保持健康。然而很多人对肉体过分地爱护了。奔波劳碍,一生辛苦,完全是为了肉体的享受,甚至损公肥私,全部心灵为身所役,最后落得罪行累累,竟把原是载道之具的大好身躯变为罪恶的渊薮。

为什么造成这样可悲的后果呢?其关键是把身与心的关系摆错了,身心的位置颠倒了。本来身体应受天性和道心来统率,勤恳工作,生活俭朴,可做出很多有功于世,有德于人的事情。但在这个私心泛滥、物俗横流的时代,有些人处处为这个肉身享乐做打算,费尽心机,拼抟一生,不仅毫无功业可言,且恶贯满盈,堕落深渊,岂不枉此一生!

况且肉身的享受永无满足之时,旧的欲望满足了,又有新的欲望产生,人往往成为被欲望所操纵的傀儡,奔波了一生,到生命结束时,仍是没有满足,竟而死不瞑目。一辈子总是自己欺骗自己,多么可笑!

历史上,为了发族利益,为了国家自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大有人在,他们为了正义,不惜牺牲肉体。这些人便是由于道心的升华,正气凛然,才有惊天动地,泣鬼神,忘我捐躯的壮举。正如孟子说的“所乐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意思是说,生命本是我所喜欢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喜欢(立功立德),所以不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造罪造孽),所以有的祸害我不躲避。换言之,即舍去了身躯而保全了永不殒灭的天性天命;绝不可舍弃天性天命而保全身躯。

(2) 习性是人身堕落之源

人的身体本无善恶之分,人之所以不能上达,其最大的困扰便是习性,贪图吃喝享受,淫赌吸毒等等。纵欲任性,耗神散灵,毁身败德,终于葬送自己的一生,成为罪孽之身了。所以欲自拔自救,必须和各种不良习性一刀两断。如果任着习性发展下去,为官的必堕为贪官污吏,腐化堕落,终于难免被酒色毒赌所吞噬,落得家破人亡。这不都是“享乐第一”所带来的悲惨的下场吗!

凤仪先生说:“身子是个受罪的东西,人偏要看重了它,不但活着娇贵它,死后还用金玉殉葬。为了保存他的身体,终于闹得挖坟盗墓等等,真是多么愚呀!”

(3) 身体健康来自心灵健康

人们都知道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成就的主要资本,一旦失去健康,恐怕一切希望和理想都成为泡影了。那么怎样能永葆身体健康呢?首先必须精神健康,即心性健康。须知欲望越多的人,失望也越多,因为他满足不了的事情必然多,随之而来的苦恼,也当然就多了。因而怨人、生气、上火,天长日久,必然生病,身体怎能不失去健康呢?这说明心灵不健康,便可给各种疾病开了方便之门。所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要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中锻炼心灵。这样才是可靠的养生之术,全面的健身之道。

性、心、身三界是有机联结的统一体。凤仪先生说:“人非三界不能生,身为物根,心为命根,性为德根。”运行起来,彼此依存,相互制约,不能分割。不过在运用时,有主次轻重之分。三界中性的份量最重:“天地有坏、我性无性。”它是万有妙用的本源,心(命)的份量次之,身是胎生之物,时间暂短,份量是最轻。所以先生在其性命学说中,突出“化性”(化出气禀性)二字,但气禀性的根在心里。贪心不止,不能化性。所以三界的修养是要同步进行的。

三界与三教的精神是一致的。先生说:“三教也就是三界,儒教由立命(尽伦)上起,道教由炼身上起,佛教由养性上起”。性心身实则三位一体。

佛家说“人身难得”。意思是说,要珍惜做人的这一次生命。人身虽然是虚幻不实的,但在人生不满的暂短一生中,要充分发挥身的作用,以完成肩负的许多责任与义务,最终达到尽性立命,了脱生死的目的。所以凤仪先生说:“人有个身子,不过是藉着他去锻炼个人的性命,使之会合。”

二、 三命消长

先生说:“性与天命合,心与宿命合,心与宿命合,身与阴命合”。性、心、身是三界的主体。那么天命、宿命、阴命便是反映了一个人的三界行为所形成的生命性质、质量与价值了。凡是以性(天性)为主,符合道德原则,有利大众的心理行为,均属天命;凡以心(人心)为主,增加财产、技艺、才能、学识等,均为宿命;凡以肉身享乐为主,损人利己,以私害公,违法犯纪,或恨怨恼怒,气火内炽,有损心身健康,都属阴命。(此处所说的天命、宿命、阴命均赋予新的涵义。如宿命一词有别于“宿命论”的宿命)

世间纷纭复杂的现象与事物,变化多端的思想与行为,用什么来衡量其阴阳消长,善恶真假呢?天命、宿命、阴命,便是其最好的识别标准。

1、 天命

凡是笃尽伦常,敦品立德,乐善好施,与人为善,立功立德,利益大众的行为,都属于天命。

先生说:“命者名也”。名即名分,人能按自己的名分行事,依照道德准则做人,这就是“立命”。如在家庭中当儿子的,有儿子的名,这“儿子”即是你的“命”,能把儿子当真了,众人佩服了,众人是天,就是长天命。反之,就是损“天命”或叫做“丢天命”。

先生说:“人像灯泡子似的,立身行事,要有多数人佩服,就是灯光大的;少数人佩服,就是灯光小的;若是无人佩服,就是有灯而无光;令人嫌恶就是黑灯影了”。那些成为黑灯影的人,枉此一生,是对生命的浪费与糟蹋,正是以阴命为主的结果。

“职务无贵贱,人格有高低”。比如一位当县官的和一位清扫工作,从表面来看,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无法相比,但从做人的道德来讲,就不分高低了。如果县官不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干 些贪赃枉法甚至为害人民,招致广大民众反对与唾弃的事,是他的天命完全丢了。但那清扫工人,能尽心竭力地干好本职工作,处处为大众着想,受到称赞与尊重,他的天命就比那些品质恶劣的县官大得多了。所以用天命的大小虚实衡量一个人的高低贵贱,是再公平不过的了。县官必以全县人民的利益为利益,才符合天命,否则他的天命就是虚的了,甚至成为全县的罪人。先生说:“众人不服,就是把天命丢了”。

从家庭来讲,如夫妻、父子、兄弟、婆媳等等,每一个名分,都是天命,当好了,行真了,便是充实了天命,长天命。否则,天命便是虚的了。从社会上来讲,士、农、工、商、官,每一行有每一行的天命,如士人是主教化的,能够当好老师,为人师表,教好学生,就长士人的天命。商人主流通货物,方便顾客,干好本行工作,就长商人的天命。农人种好地、多打粮,心存为世上多增加粮食,便是长农人的天命。总之,人能干一行爱一行,把自己所应做的工作做得圆满,众人佩服了,就是天命增长的标志。所以凤仪先生说:“做什么还嫌什么的,就是不要命”。

能够一心从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助人为乐,劝人为善,这便是完全以天命行事。如能进而教化世人,移风易俗,敦品立德,出苦得乐,如此济人利世的圣贤,乃是天命的最大充实者。如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万古不朽,他的盛德永存,即是他的天命永存。

所以,人在暂短的一生,惟有不断的增长天命,充实天命,才是最高尚、最有价值、最纯粹的生命。

2、 宿命

宿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金钱,产业、技能、知识以及所有能使人腾达的种种本领,都是宿命(有别于“宿命论”的宿命)。它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名利、地位为目的。所以,对人们的诱惑力极大,大多数人用毕生的精力,为增长宿命而疲于奔命。

为了正常的生活,用劳动赚取一定的金钱,创造所需的物质财富,是完全应该的。没有宿命,便不能生活。问题不在于此,而是有些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增长宿命里边去,竟至忘了正义、良心、伦理、道德等做人的准则。从家庭来看,为了金钱、财产,而背弃了孝悌伦理,造成父子不和,夫妻反目,兄弟争斗,甚至酿成同室操戈,演出惨痛地悲剧。从社会上来看,有的为了个人我得财富,不择手段,贪污受贿。更有甚者,私欲膨胀,无所不为,终至落得可悲的下场。

还有的人不仅为个人增长宿命,更为儿孙无尽无休地积累财富,结果害了儿孙。这样不仅不是慈爱儿孙,实际正是欺侮子孙。子孙就知道吃喝玩乐,什么谋生经验也没有,结果落得不能独立为生,这不正是贻害儿孙吗!

以宿命为主的人,是不怕大不怕多的,金钱越多越好,家业越大越好,日夜奔波,不辞辛劳,惟利是图。它的动力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只是一个贪字。先生说:“以心(贪心)为主的人,一个月挣十万元也不够。”所以说“心与宿命合”。贪心是永无止境的,贪心越大,苦恼越多。如果问他,你为什么要积累那么多财富呢?他必要回答说:为了享乐,为了永远幸福。试问他真能得到永远快乐和幸福吗?从他自身来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他的内心世界能有真正宁静的时候吗?恐怕财产越多,负担越重,精神的压力越大。况且钱多了,就要享受,尽情的吃喝玩乐,奢侈无度。家中所有的旧东西都要换上新的,换家具,换洋房,衣食住行都要换时兴时髦的。然而换来换去,他的妻子万没想到,最后该轮到她了--抛弃了结发妻子,换上了年轻貌美的女朗,这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啊!原来创业的初心与永远享乐的梦想,如今完全破灭了,所遗下的是个破碎的家庭和可怜的子女,何乐之有!

冷静的反思一下,造成这样后果的根源是什么呢?不外当初只为了宿命的增大,一心致富,而不问如何修身齐家,增长天命,所以凤仪先生教导人们要“止宿命,长天命”。那些单纯追求宿命发大财,而无天命作主导的人,到头来没有不堕落的,既坑了自己,也害了儿孙。先生说:“要以天命包宿命,切勿使宿命包天命。”意思是说不要使宿命大过天命,教导人们防止被无情的金钱卷进可怕的洪水的漩涡里啊!看看那些正在迅猛发财的人们,能够嘎然刹车,止住宿命(转向公益事业),以增长天命,是多么了不起的自控行为!古人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从修道立德的角度来讲,这话是颇有道理的。

3、 阴命

阴命顾名思义就是生命的阴暗面,如不孝不悌,有亏伦常,贪嗔痴,杀盗淫,恨怨恼怒,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等思想行为,都足以腐蚀自己的生命,染污个人的性灵。轻则造成一时的苦恼或病痛,重则为个人增添了难以解脱的罪业。

以肉体享乐为主的人,心为身所役,习性和禀性相互作乱,搅得心身昼夜不宁,所以说“身与阴命合。”殊不知吃喝淫赌、物欲横行之日,正是心身堕落阴命增大之时。习性得不到满足,便要发动禀性,脾气越大,痛苦越深,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造成严重疾病,恶性循环,无有已时。毁了自己,毁了家庭,可怖的阴云密雾,笼罩着个人的整个生命,以致陷落在罪苦的深渊里,永难自拔,悔恨莫及!先生说:“使脾气的福,是阴命的福”。就是这个意思。如此任着阴命吞没了天命,毁了宿命,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子女,众叛亲离,身败名裂,何待死后,活着的时候,已是人间地狱了。

阴命的大小,全在自己掌握,阴命大的人能悬崖勒马,回头是岸,阴命虽大可变小;如果执迷不悟,任流而下,越陷越深,阴命虽小也可能变大。其中,善于使用宿命极为重要。宿命上达(用于公益),可长天命、宿命下达(享乐挥霍),便增阴命,所以如何运用宿命,实为关键。

人的一生中,无时无地不在天命、宿命、阴命中生降徘徊。先生说:“对于伦常焊在,心里过不去,或者世事上,有过不去的地方,都是阴命。”如果能从道理上会了(研究明白),解决心理过不去的地方,弥被了缺欠,这个阴命便可逐步消了。先生说:“人们都修好,怎么终久没得着好呢?只因他心里所存的都是人家的不好,又哪能得好呢!”在社会上,假公济私,或损公肥私,是最重的阴命。先生说:“私用公款和善款(众人捐助做善事的钱),留给儿孙,那等于给儿孙喝毒药酒一样。”看来造阴命不仅坑了自己,更害了下一代。在家庭中,有不成材或胡作非为的兄弟、妻子、儿女等,都属阴命。想无视这些问题,并不等于不存在,只有正视它,解决它,多做善事,多立功德,阳盛阴衰,阴命自己消了。

4、 三命相互消长

天命、宿命、阴命不管你认识或不认识,承认不承认,它总是在如影随形的伴随着你。它的增减消长,随时可决定你的苦与乐,福与祸,可左右你一生的升降沉浮。“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是先生为“三命说”提出的总原则。

欲长天命须从立命入手。先生说:“不能立身焉能立命,不能立命,焉能立德”。立命必须首先立身,什么是立身呢?就是从少年起,学什么必须把什么学好,干什么必须把什么干好。也就是说学生时期,一定认真的读书;在家庭里,干好力所能及的劳动,让父母放心,这就是立身。人的一生,不论在家庭和社会,能按自己的名分,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行真了,众人佩服了,便是立命。再能不断的充实,就自然增长天命。天命是无限的,能尽一步做到修心养性,与人为善,就是立德。如能为众人造福,对社会有贡献,达到“充实而有光辉”的地步,天命就圆足了。

从总体来讲,要想消阴命,长天命,必须先止宿命。先生说:“止宿命则天命长,阴命消;不止宿命而任意行事的,则为贱人;不消阴命而任意行事的则为恶人。”止宿命是消阴命长天命的枢纽,宿命大了,而不知止的,必然重物质享受,一旦物欲横流,花天酒地,挥霍无度,滑入下流,则阴命大了,天命必失,其后果不堪设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不止宿命而造成的。那么怎样止宿命呢?止宿命的实质就是去掉贪心,贪心一止,就等于闭住地狱(阴命)门,则天命的门自会大开。这样,贪恋物质享受的欲望自然淡泊;而把宿命用在公益上,则必长天命;不为自己享受,自会消阴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长天命,并非抱贪心去追求,而遵道而行,顺其自然。

阴命是人人都有的,不过大小不一,性质不同而已。有的是自身的,有的是属于伦常中的,如有不守本分的子女等,也有的是从环境或某些事情中反映出来的。不论哪方面的阴命,都需要自己去了(消)。先生说:“人们的三界都有债,必须还净了才行。能做大善大德才可消无数的阴命。”有的人对大屈大辱勉强地受了,然则,受过之后没从内心里认帐,过不去,长时期存有怨气,这样,这个大屈大辱便白受了,不能彻底消阴命。能吃亏能忍辱,是一种最大的阴德,是了不起的修养境界。对委屈和冤枉一点也不辩解,实在不容易,但对一个修道的人来讲,这是必过的一关。所以佛家把忍辱列为“六度”之一,是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必由之路。如先生于三十六岁时,受官司兵屈打,一言不辩,正是体现了佛家忍辱的功夫。

人们有了财产地位之后,往往被地位财产所缠缚,不能上达,就必然下坠了。所以先生说:“富贵人都被物欺住了”。物即指财产地位而言。这就是被物把他从宿命拽到阴命上去了。

一般来说,宿命大的,阴命也必大,只看他怎样运用宿命了。比如在阳光下立一个东西,后面必然有个阴影,阴影就好比阴命。所以宿命大的,阴影也必大。人的地位高,有势力,财产大,有依仗,他们立功立德容易,造罪造孽也方便,说一句话,办一件事,都可为一方人带来福利,也可给一方人带来灾难。只有止宿命向上达,才长天命,天命和天性同源,所以其大无限。况且天命的增长与圆满和宿命的大小,并无直接关系。如凤仪先生本是放牛、扛活(佣工)出身,家道贫寒,宿命可说很小了,但后来办女学,兴教化,劝世化人,终于有那么大的成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天命可谓大极了。由此可见,修天命绝不在宿命的大小啊!先生说:“人得三界分清,天命人人都和天一般大,惟宿命阴命有差别”。这里说的“天命人人都和天一样大“,是指天命达到究竟处而言的。

把三个命研究明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命运。先生说:“修德性是长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都是长宿命;争贪长阴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只有长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阴命”。又说:“我拿天命用事,把宿命和阴命都开除了,所以才好的,现今的人,不是用阴命,就是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妄想命好,真是不知命呢”。

“做善做德可以消阴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须看你的阴命大小而行事,这里有“将功补过”的性质。阴命大的,必须用作大善大德来弥补。如齐齐哈尔有个有财有势的马树勋,为办女义学,施舍一千垧地一万元钱,先生不受。张雅轩问为什么不受?先生说:“化人家的钱,不是只为成我们的事,乃是为救那舍款的人,现在他做那么一点功德,救不了他,所以不受。他家像一座鸡蛋山似的,从底下只拿出一个鸡蛋,不是哗啦一下子都颓了吗!”这里边的大小轻重只有本人了解的最清楚,必须自己来衡量,来掌握。

先生说:做善做德最好是“德过本”。一次,他儿子国华说他:“竟胡闹,这些年这里劝人,那里劝人,劝得谁了?”先生说:“会当爹的,必叫儿子比自己强了算,我是个庄稼人,一年不过挣七十吊钱,你现在教书,每年能挣七百元钱,这是你比我强了,我当爹算是当得对了,你不用看不起我,你若能叫你儿子比你强了,我就佩服你”。国华无言以对。后来先生说:“国华若再问我,怎么能强呢?我自然还能告诉他,他一年能挣七百元钱,要舍四百元做善,二百元过家,一百元积蓄,这叫‘德过本’,虽不求子女好,也自然能好”。

“立命”说,是凤仪先生全部学说的起点。立命是指立天命而言。一个人的一生,在家庭中可充当许多角色,如男人从小当孙子、儿子、哥哥、弟弟,长大当丈夫、父亲、爷爷等等。女人从小当姑娘、结婚后当媳妇、母亲、老太太等等。所有这些角色,如果有一个当不好,都会带来许多烦恼,甚至造成长时期的痛苦。如何来完善这些不同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立命的过程。

立命和化性是相辅相成的。欲立命必须化除气禀性,同时又必须在立命的过程中,经过锤炼,禀性才能逐步化除。立命的实质,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万事都必须从做人开始,所以佛家有“人成即佛成”的说法。人没当真,真它什么理想愿望都是空话。欲把人当真,必性命双修,所以先生说:“必由命上做过去,然后再知性(开性,即佛家的开悟),性才能永久不迷,从前知性的人很多,都没能久存(巩固)都是这个道理啊!”又说:“命是得根扎住,然后性才能聚,才能灵。”

不论在家庭或社会,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人或倒霉的事,如果被陷住,心中过不去,就会苦恼无边,或愤怒、或伤心、或愁苦、或忧惧、甚至彻底难眠,极易转化成疾病。假如能自我调节,做到内心不为事物和环境所转,随遇而安,泰然处之,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高尚精神境界,自能把本来属于阴命的东西转化为天命。先生对此有过精妙的论述:“万灵的真宝贝就是万罪,万罪就是一切过不去的地方,必把过不去的地方都能过去,才能万灵”。实际这就是“拨阴取阳”的功夫。

一个人不论他的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声名多么显赫,事业多么宏伟,但看他是以哪个命为主,面对这三个命,来不得半点虚伪,用它来衡量人的高低真伪,是最公平的。先生说:“以天命为主的,虽然事坏了,终久也必好;以宿命为主的,虽然好了,终久也必坏;以阴命为主的,虽然事成了,但如同倒在门外的一筐柴火灰,很快就被风吹散了。”什么是以天命为主?请看历史上的圣贤豪杰,仁人志士,他们当时的遭遇都是坎坷多难,穷困潦倒,从现象上看“糟糕”极了。然而他们是以天命为主,以天下为己任,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终能流芳百世,传颂千古。如孔子、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什么是以宿命为主呢?如以名利为重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者,显耀一时,到头来,没有不衰落或垮台的;又如家财万贯的富翁,其家业不败于子,则败于孙;什么是以阴命为主呢?如那些贪赃枉法,甚至偷盗抢劫,取得不义之财,很快就会衰败,竟而锒铛入狱,落得身败名裂。其罪恶之报,如影随形,极为明显!

归根结底,研究三命,必须明确:“天命是真的,宿命是假的,阴命是坏的。”要做到:“止宿命,消阴命,长天命。”

三、 三界分清与三理常存

性心身三界,哪个是本,哪个是末,哪个重,哪个轻(比较而言),在人们的认识上是极为重要的。顺序摆正了,可走向仁人志士,为圣为贤的道路。如果本末倒置,顺序摆错了,便会走上罪恶的道路。换言之,就是把性心身哪个放在第一位的问题。如果把身放在第一位,所有一些都为肉身服务,心为身的物质享受而机谋巧算,损人利己,惟利是图,让忧劳烦恼占据了整个心灵,等于把自己的灵魂关锁在罪苦的樊牢之中,从而引来许多精神痛苦,发脾气,动禀性,终日被恨怨恼怒烦所困扰,天性被严重地污染了,常常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麻烦和灾祸。闹得疾病缠身,形成恶性循环,致使阴命越积越重,终于把三界搅得昏暗一团。这便是性心身三者本末倒置的结果。

1、凤仪先生讲三界分清,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说“天地有坏,我性无坏”。明确告诉人们,性是最为宝贵的,他体现了宇宙的终极真理,心是存理载道的,身是行道的。然而世人多背道而驰,心性完全为身所奴役了,因而迷失了道心,遮蔽了天性。先生说:“三界分清是得分开,心界有事不要连动性,身界受伤不要动了心。”也可以说不要为肉身的嗜好而牵动了心,增长私欲,更不可因为私欲而染污天性。所以先生说:“性清无脾气,心清无私欲,身清无嗜好;动脾气性刚倒,有私欲心刚倒,打骂人身刚倒。”这里所说的“清”和“刚”是要在日常生活和处事接物中去磨炼,并要不断地省察提高。

2、清三界,不仅要在举止行为明显处着手,更要在生心动念微细处注意。如有一次,凤仪先生对朱循天道:“你的心还没正呢!”朱循天问:“怎说呢?”先生道:“你的心里还怨你内人(前妻金氏)呢,你要知道,心念一动就想人家的不是,心头的气不是恼就是烦,心就不正了。必要翻过来,专找人家的好处,才算正呢。能这样,意才能诚。”

有大爱力的人,是要爱人的三界,帮助人清除性心身中的尘垢,才是真爱人。先生说:“今人爱人都爱俊美灵巧的,这是爱他的身,身是胎生之物,这种爱也可以叫作爱物。人必得有道,他的道没行得圆满,你能讲道给他听,这叫做真爱人。”

干的多,报酬少,心中觉得委屈,欲称包屈;事后懊悔,称后悔;生别人的气,是为怨人。这三种心态都是对三界十分有害的。先生说:“包屈的伤心,后悔的伤性,怨人的伤身;不怨人保精保身,不包屈保气保命,不后悔保性保福。”

性心身三位一体,必须齐修,但在运用上有本末轻重的不同。先生对此有更深刻的阐明:“三界像秤上的三个秤纽(提秤用的)似的,性像第一秤纽,心像第二秤纽,身像第三秤纽。第三秤纽出门是定盘星,打到头才十斤,这像身界立功似的;第二秤纽出门十斤,打到头五十斤,这好像立命似的;第一秤纽出门五十斤,打到头一百五十斤,这好像以性养德似的。身立功达到极圆满不过十斤,一动心念(坏念头)就消去了;立命已圆满了,才五十斤,一动性已全失了;假如只立点功,一动起禀性,不但全失,而且要倒赔了许多,这叫被大秤撅去了。这地方不可不慎。”佛家讲“怒火能烧功德林”,也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清三界的目的,就是杜尽三界中的漏,把自己从污浊的境界里解脱出来。性心身都得到净化,才能离苦得乐。

2、“三理常存”就是先生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存情理”。天理是人我一体,公而无私的,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尽人合天,与天合一。先生说:“天理,没有人我的分别”。氢天理的内涵,是万古常新,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是道理与情理的源头和统率。天理的显现,有时为常人所不理解,因为它是与以私心为主的处事方法完全不同的。

凡是为公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思想与行为,都是合乎天理的,尤其为公益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乃是实行天理的楷模,因为他是把小我溶于大我之中了。社会上所办的“养老、怀少”等事业,都是遵天理而行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的体现。当然,“无心”为善的善的,“无心”做德的德,才是天理流行的最高层次。

天理与天性是统一的,所以以天理用事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光明的。

心存道理,是指心中首先要存伦常之道,人生在世间,是离不开人群的,有人群就必然有人我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人我关系,必有其规范可循,这个规范就叫作道理。在家庭来说,为人子女,对父母要尽孝,为人父母,对子女要尽慈,兄弟姐妹之间要尽悌,夫妻之间又有夫妇之道。在社会上有朋友之道,在国家有尽忠之道,对工作要忠于职守,在工作岗位上,还有上下级关系等等。这些相处之道,是非常复杂的。古代圣贤的教导,多为原则性的规范。但时代前进,不断变化,人际关系更加复杂,某些具体处理准则和方法,有些地方也不能不有些变化。先生说:“道是活的,时代不同,行道也有所不同了。”譬如古代妇女的“三从”之说,如今已毫无意义了。女人“从一而终”,孀妇不许再嫁的陈规漏习,已再无人受它的束缚了。

心存道理,除了常存伦理之道而外,更要存“物”的道,因为不会物的道,你就不可能很好地利用物。譬如你不懂得耕种之道,能种好庄稼吗?万物(包括牲畜)之道,莫不如此。所以心存道理,不仅要研究为人之道,更要研究各种物之道。

为人首要的是要研究家庭的伦理之道。家庭的问题最简单也最复杂,为什么说简单呢?因为傻人也可以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为什么又说复杂呢?看看那些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可以统率千军万马,可以治国安邦,然而回到家里,妻子儿女不一定听他指挥,甚至弄得束手无策。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家庭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如不研究明白,处理不得当,其家庭是绝对不会幸福的,甚至烦恼重重,痛苦不堪。所以家庭伦理是凤仪先生全部学说的重点。

先生说:“道是相对而生,绝对而行的”。为人只求自己尽道,而不求对方报偿。以孝道来说,孝为伦理之首,为人子女的只求自己如何尽孝,不求父母如何尽慈。先生所讲孝道,比起以前人更为深刻、全面。他说,孝亲不仅“孝身”,更要“孝心”、“孝性”,“人予事亲,必须能得着老人的道,断老人的家私之累,化老人的禀性,才算真尽孝”。

父母对子女呢?不应以子女为私有。先生说:“儿女是天下的人,应该为天下服务,绝不应该只为孝亲而累在家里。如果累在家里,在儿女方面,是为小孝,在父母方面,就叫不慈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处处都是有道可循的。只有时刻心存道理,并付诸实践,方能达到上合天理,下合情理。

“身存情理”,此情字主要是指人之常情而言,当然也包括情感、情绪、情爱等等。它表现在人的精神领域中,是属于表层的,易显露在人的表面,故曰身存情理。日常的应世接物,尤其是在彼此初步接触时起主要作用的,都是情理。为人使常情用得适度,无过无不及,必要以理来节制,使之处处合理,所以称为“情理”。通常所说的合情合理就是此意。至于情感、情爱等,不使之下流为欲,以导致欲心泛滥,也必以理节之。所以情理是为人处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公开场合,情理多以礼仪表达之。

情理的表现是非常复杂和脆弱的,运用得好,可缩短人我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感情融洽;运用不当,便可加大心理距离,使感情恶化。

情理与道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伦常中人与人之间有必须遵行的道理,同时,也必有相应的情理。譬如有父子之道,就必有父子之情。但父子之情是父子关系的基础,不能代替父子之道,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其他如母子之情、夫妻之情,以至于社会上朋友之情等等,莫不如此。有不同的相处道理,当然就有相应的不同情理。所以凤仪先生说:“身界的五行就是五情”。而且不同的情理都有其特点,所以不能混淆,又不能代替。譬如夫妻间情理的特殊性,是最为突出的。

人我关系中,情理是不可忽视的,情理上通不过,怎会上合道理与天理?往往由于情理缺欠,造成感情上的不睦,产生隔阂,甚或破裂,会带来许多麻烦。

先生说:“情理是通因果的”。如果人我相处达到以道理为主时,情理处于从属地位,它就显得不那么主要了。比如夫妻相处,彼此绝对信任,志同道合,推心置腹,道理为重,不计较小事了,此时,情理是否周到,就自然不在话下了。在日常生活中,也确实有些夫妻关系,一直停留在人情阶段,总好在鸡毛蒜皮小事上纠缠计较,喋喋不休,很容易引起关系破裂。这充分说明了,单纯的情爱不能节之以理(道理),其关系是极为脆弱而不稳固的。

至于有些打骂夫妻,稍不如意,便拳脚相加,连起码的情理也不顾,这已是由“情”下流为“欲”了,为所欲为,置父母子女于不顾,至于什么道理、天理更是无从谈起了。

朋友之间,只停留在感情上的友好,没有什么共同的远大志向,纯属庸俗的酒肉朋友,其友情的基础是极不牢固的,一旦彼此利害冲突,或地位悬殊,便立刻旧情全无而分崩离析了。原因只是他们的关系仅限于人情上的来往,而无道义的维系,所以其友情必然是短暂的。

由此看来,人我相处,必由情理上升为道理时,才有真实意义,才是可靠的情谊。

情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复杂的。下面仅从知情、尽情、容情、圆情、顺情,以至最高层次的忘情等方面来研究。

知情,即是知道他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也是对他人的理解,尤其是理解他人的苦处和难言之隐,然后设法使之倾吐宣泄,并加以引导劝说,使其心态得到平衡,从而解除内心的苦痛。

尽情,是指给予对方温暖之情,譬如精神上关怀,物质上的慰藉;使对方有惬意感。尤其对待比自己条件较低的对方,则尽情更为必要。

容情,是情理的重要内容,即能包容他人的不良情感或无理行为。如遇到蛮横不讲理,脾气暴躁,处事小气,见解狭隘,不通人情,忘恩负义等等情形,不仅表面能容过去,而且内心也能泰然处之。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心情涵养。这样,不仅能扭转局面,且可感化对方。

圆情,是指对方因为某种做得不够妥善,觉得不好意思,表现出情态不自然,进退尴尬的时候,我能应机说出几句可使对方得到心理平衡的话,或做一点能够弥补对方的精神损失,从而使其摆脱困境的事情,这就是圆情。

顺情,是指当着对方由于内心矛盾而产生情绪上的伤感,不满、抑郁、愤怒、苦闷、悲观、失望等等异常情态时,我则用诚恳的态度,恰当的语言,予以劝导,启发,理顺其情绪,使之恢复正常,谓之顺情。顺情正好像对病人施以针灸、按摩、调节经络,使其气机通畅,从而愈病一样。虽然简单几句话,如能用得恰当,便可打开其心灵上的通道,说不定可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忘情,忘情与上述情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它超出一般情理的范畴。其修养境界已达到了恬淡虚无,超然物外的高层次,摆脱了情牵物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得失,生死别离,均不足动心,它与“无心”的境界相应。古人说“太上忘情”,就是这种境界。

上述伦常中的各种情理以及知情、尽情、容情、圆情、顺情等,似乎均属小事,殊不知,欲行千里者,却有刚一起步,竟被脚下一个小小的土块绊倒了,贻误了时机,而乱了“大谋”。小事正是大事的基础,岂可轻忽!

四、三界俱足与合一

三界分清是从性心身中除掉某些阴面的东西,而三界俱足正是意味着三界里充实了某些阳面的东西(实际是返本还原)。前者是拨阴,后者是取阳,但二者不是先后的关系,而是同时进行的,如去习性化禀性,同时也是圆满天性的过程。消阴命和长天命,也是同时进行的,只有增长天命,才能同时消去阴命。

凤仪先生说:“三界俱足,自能合一。”性理圆足应该是,外无脾气,内无烦恼,既不克人,又不伤己,圆融无碍,并能大义包涵,与世人合一,永葆本性光明而不受污染。它与天命的圆足是同步的。心中道理足,是不仅会自己应行的道,更要研究明白对方的道,以及与己有关各种事物的道。所说的会对方的道是要了解其天理,人事,因果,知其天命、宿命、阴命,掌握其性、心、身的变化规律。只有如此,才能实行或运用起来灵活无碍。身界情理圆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容情”,正如先生所说的“无论怎样愚的人,总要找出他的好处来,情理自然圆”。常人多看不起愚人劣人,然而你偏偏能从愚人劣人身上找到好处,这是对愚人劣人最大的爱护,最大的尊重。所以先生说:“托起愚人是贤人“。能够容下诸多阴面的情感(使人不愉快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圆情。

众人是天,能处处为众人着想,就是天理,就得天命。先生说:“人不知道命与天通,不知道命与神同体,只是一味争贪,真是可笑。一个人自有生以来,当孙子,当儿子,当男人,当父亲,当爷爷,问他究竟会当哪个了,哪个也没有会当,这叫作白活”。又说:“究竟怎样算得着命呢?必得使人家佩服了才是。能叫一个人宾服,就增加一个人的德,叫一个人信服,就长一个人的命,能叫万人佩服或信服,就可以长万人的命(不是有意追求的)。”这就是衡量一个人的命足与不足的最好尺度。

先生把止宿命看作是一个人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的极为重要条件。他有个极妙的比喻:“蝌蚪必把尾巴脱掉,生出后边两腿,才能上陆地。人也有尾巴……财产越多,尾巴越大,越难脱”。如张雅轩为了兴办女子义学,施舍了全部家产,把“尾巴”脱的最净,才会有那么大的天命,这说明人的“命与天通,命与神佛同体”的道理。又如李子和实行“让产”之后,一心办善,跟随先生到处倡办女学,讲演劝世,光辉极大,正是因为他真正和天下合伙了,所以凤仪先生说:“李子和能成道,正因为他能止住宿命而行天命的缘故,他若在让产之后,仍然创家产,又不对了。”先生对自己也曾作过总结,他说:“人都没有众人心,只知为己,所以都糟了。我所以能成,因为把为我的心扔了,这就是把宿命掐死了(止住宿命,实际即是节制无有休止的贪心),宿命是无尽无休的,为它还有头吗?”又说:“舍了万物才能收进来灵光,因为人的灵光都散在万物上了,如产业等都是业根。但立刻舍净还不行,得修点舍点,舍净了,也成了。”

人有多大的性量,才能办多大的事,如果事情没有办好,或遇棘手的事,心往外怨,就是性量小的表现。这样的人,性不能把命笼罩过来(即责任大而性量小),事情糟了,人也随着糟了,这样,便是性和命都亏了。心是存理载道的,道理不足,就是命不足,也就是天理空虚。

修道的人容易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偏重广行善事,多立事功,建祠堂,修庙宇,多为人们所能看得见的,这是外功,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修福。另一种是只知修内果,而不重尽伦常,立功业,劝世化人,终日独居打坐,修心养性,持斋念佛,属于佛家所说的修慧。这两种偏向,都是不全面的修行,难以成道。先生与朱循天有一段谈话,足以解答这个问题。先生说:“多立事功,多结缘就是外功,有外功才可以成内果。”循天问:“内果成,外功不也就圆满了吗?”先生道:“不对,绝对没有成的一天。”循天问:“什么叫作内果呢?”先生道:“有先知就叫作内果,就是尽伦常事,也都是外功啊,但若没有外功,虽然讲一样的道话,而份量可有轻重之分。”又说:“外功像油漆似的,内果像木质似的,木质若坏了,虽然油漆的很美丽,终久也必要毁坏。”可见内功与外果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天理(性)、人事(命)、因果(身)这三界中,单纯修哪一界也是不成的,必须三界齐修并进,方可达到目的。所以先生说:“三界齐修才能了脱,像普通的修行人,只知道吃素,念经、施舍,终身独居,把人事、因果完全不顾,所以来世享用很丰富,受宠爱,但却没修出去,是因他的福命虽有,而未尽人事、了因果呢!”这里所说的人事,是指家道伦常说的,伦常不尽,等于欠债不还,怎能了脱。因果表现在情牵物累,怨搅情,所以先生说:“情就是因果”,情是通因果的。情理未尽,当然因果是不能了的。至于历史上修出去的某些具有上根的高僧大德,多为“乘愿再来”的,又当别论。

常言说搅情,人与人之间的情,不能以理节制时,就必然发展到搅字上,而成为搅情,这样,便明显地加重了因果的纠缠。先生说:“有情就是因果不了”。这个情就是没有用理来节制的情,也就是由情下流为“欲”了。人的本位定住,就能达因果,因果消了,才能长天命,天界俱了,才能成道。

人的三界就其来处和运用上说,有所不同,先生曾为此作过说明:“性是天给的,命是地府给的,身是人间的父母生的,这是就来处上说的,赶到用时,性仍是天,心(命)是人间,身是胎生之物,所以就是因果了。”因为人的过去、未来,以及现在的成败得失,吉凶祸福,都由身来承受来担当,所以说身就是因果了。

三界齐修才能俱足,缺一不可。先生说:“人的三界,像高粱‘度浆’似的,要一点一点的度(农作物籽粒成熟的过程)。”如赵品三青年时曾瘫痪七年,听凤仪先生讲道,悟性大开,霍然而愈。以后便随先生周游劝化,兴办女学,俨然成了一位先生了。凤仪先生说他出身本是贫人,又因患病多年,没能立命,便令他去给怀德县李家粉房煮饭,一文钱不要,可让李家的媳妇们上女义学读书。他尽心竭力地做了一年,得到全家老少的佩服。先生说他“把命得回来了”。意思是说品三已经“立命”了。品三以后实行崇俭结婚,继续办学,劝世化人,立功立德,晚年三界俱足,才成道了,众称之为赵善人。未能尽伦立命的人,三界不足,是成不了道的。

一粒种子埋在土里,除了种子固有的生机之外,下边要有足够的水分和各种养分,上边要有足够的阳光。想要让小苗生长旺盛,尤为重要的是要在下面施以充足的粪肥,粪肥虽然脏,然而是万不可缺少的。种子比作宿命,粪肥比作阴命,阳光比作天命。阴命虽然不好,却是不可缺少的反面助力。古今中外凡是有伟大成就的豪杰与圣哲,无一不是历经磨难、道路坎坷、经过千钟百炼的,正好像给小苗上粪肥似的。然而其成就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远大志向以及道德观念和众善奉行的情操,这就等于阳光的照耀。换言之,即是上有天命做统率,下有阴命做助力,再由于本人(宿命)的主观努力,道业方可成功,理想才能实现。其中阴命的反面助力是绝不可忽视的。消阴命了因果的过程,也正是长天命成德行的过程。

先生常说:“辣椒在辣椒上成,茄子在茄子上成,个人在个人的本分上成,绝不是外求的”。又说:“人们都说人念书,我偏说书念人”。什么叫书念人呢?意思就是念书就要把书上的道理归结到人身上,道理和行为要结合起来,付诸实践,这就是“书念人”。用三命来理解,人念书为了增长知识学问,是以宿命为主;而书念人是把书上的道理变为个人的生活实践,提高精神品质,正是以天命为主了。先生是庄稼人出身,常常用些浅俗的乡言俚语,却道出了超尘拔俗,力能回天的高深哲理。如说:“人如能修出三个老爷子,不受他们的管,便算成道了。性不动(不动气火)天老爷管不着,心无私欲闫王爷管不着,身不犯法国主爷管不着。”这是多么质朴无华浅俗有力的语言啊!其实,这正是跳出三界之外了。

上面论述了许多有关三界的道理,其目的就是要达到三界合一。用先生的另一说法:“道就是人与天合。”人能做到性以天性为主,命以天命为主(道心当家),身以行道为主,这样,性命自可返本还原,归于先天,复还其本来面目。也正是尽了人道,合乎天理,三界合一,归根覆命了。

先生说:“三人同心,黄土变金,人们都以为是你我他三个人,其实就是性心身,性是天人,心是阴人,身是世人,我们的三界真能合一,其力无穷”。然而,我们常人的三界,总是在步调不一致的情况下运作着,常常为了某一件事,理智上认为应该这样做,但情感上偏偏要你去那样做;明明理智告诉你,这个人是不可接近的。但你的情感怂恿你,鼓励你去接近他(特别是异性间),甚至与他同流合污;理智上知道为大众服务是好事,但身体不愿动弹。其实人人都有良知,只是良知的力量薄弱,没能把心身统率起来,形成了阴盛阳衰的状态。所以先生说“三界要分清,而后再合一”。性心身都清洗干净,自然会合一了。我国古代的伟大人物,所以有伟大的成就,莫不是三界合一的结果。如宋朝的范仲淹,出身贫苦,后来官至宰相,仍保持清贫,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千古传颂。若非三界合一,焉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又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在狱中作“正气歌”,宁死不屈,杀身成仁,浩气常存。他当时倘若存有半点私心(三界就不合一了),便难以坚持到底。正因为他三界合一,所以才“其力无穷”!唐玄奘赴印度取经往返十七年,历尽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终于成功,成为千古的伟人。这正是由于他的志向、信心和行动高度凝聚,三界合一,而产生了强大的力量。试观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书读万卷,博古通今,满腹经伦,然而终无成就,就因为他们不能把学得的道理付诸实践,书是书,我是我,知行不能合一,言行不能一致,正是三界不能合一的表现。

修道的人,能否三界合一,是他能否成功的惟一标志。如口唱戒律,但不能严格遵守;大讲看破红尘,而实则仍被情牵物累;明知“怒火能烧功德林”,却时常大动脾气。如此表里不一,自欺欺人,焉有成功之日!先生说:“人不得道是因为性心身三界不能合一:身做这种事,而心做别的想,这是心身不能合一;遇着逆事时,担不了,或生气,或上火,这又是性和心身不合一了。必三界合一才能得道。想要成佛,还必须四界合一(详见《四大界》篇)。今人用‘心’学佛,又怎能成呢?”循天问:“徐子贞(怀德县顺山堡人,怀德县男女义学创始人之一,大力办学十年)怎么明道之后,末路又迷了?”先生道:“这像阴天似的,云稍破开,太阳放一线光明,不久又合上了,就像这个道理似的。如能看破人世,万有俱空,一切都不是我的,那才是真看破了。”归根结底,人要想了生死,脱轮回,不看破一切,不打倒我相,是断不会成功的。

先生讲道,常以“接码子”为喻。接码子在果树栽培上叫作“嫁接”,是把要繁殖的果树枝或芽接到另一果树的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植株,俗谓“接码子”嫁接后,能保有原果树某些优良品种的特性。先生把果树嫁接的作用与价值,移植到人的修身立命上来。这是他自己效法古人的实践和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使“接码子”变为修道中的一个法则,成为其学说中的重要一环。先生常以杏树为例,说道:“杏树必靠接码子才能接好杏,若过百年不接码子,满林杏树,虽然原种是银白杏,也必要变成山杏了。因这理,我知道人类进化也全靠教化,若不教化,就难免近于禽兽了。教人以古圣先贤之道,他们就可以学,学久了,存真了,古圣的灵就来相助。我从夺周姑丈之志(详见第一部),而又夺羊角哀之志,我知道圣贤之灵真能助人啊”。(《羊角哀舍命全交》系历史故事,春秋时代,羊角哀为解救左伯桃之困境而牺牲自己,以全朋友之交。)

先生说:“我从前为救杨柏,曾学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哪知羊角哀之灵真的来助我。(详见第一部《大智慧篇》[救杨柏得明天道])所以我们做一事,学一古人,再做一事,再学一古人,事事皆学古人,则我们的性中,即含有很多古人的灵光,做起事来,也就有多数古人相助呢。古人的名至今犹存的,即古人之德和灵依然存在,那是一点也不错的。”

古人的灵犹存,即古人的信息犹存。宇宙是个巨大的“信息库”,存在着无数的各类信息。凡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人物及其学说等等,其残留信息无不潜存于这巨大信息库中。更有层次高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些信息可与人进行着无法统计的信息交换,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命性质。由此可知“接码子”与古人相接是确实存在的。

综观三界的修养功夫,从性心身份清入手,清除嗜好,去掉私欲,化除禀性;情理无亏,道理常存,天理圆足;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死心化性,三界俱足,三界合一。这是三界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部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

先生说:“人讲自己的性,正是念佛教的真经呢;讲命(尽伦立命),正是念儒教的真经呢;讲身正是念道教的真经呢”。先生的理论和学说,是从他生平的实践中悟出来的,他既未读过圣经贤传,又未学过佛经道典,纯属由诚而明,知行合一。他所说的“念真经”,重点在一个“真”字,就是要把经典念到自己身上来,如果经是经,我是我,就违背各教教主的本意了。所以先生常说:“他修庙,我修神,他修房子,我修人”。又说:“念书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己”。这些话的精神实质,是王凤仪学说的一大特色,体现了“言近而旨远”。的意境。其实,正是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传统的儒释道文化,在客观上起到了高度地由博反约,化繁为简的伟大作用。

当今人类物欲横流,人心日下,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冤怨相循,愈演愈烈,因果循环,极为敏感,故先生称现代为“因果世界”。修道的人,必须从破因果入手。先生说:“老子讲天道,是对风俗淳厚的人们讲的;佛讲出世,是对人道无亏的人们讲的;孔子专言人道,是见到世人对人道已不讲求了。现今我讲道,要把天道、人道和因果(即是三界)一同地讲,是因现在为‘因果世界’不破因果,万难返到天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