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程序

第十章 严守戒律

1.何谓戒律

  戒者兢兢戒慎之谓也。律者纪纲规律,即规矩准绳之义也。国家立法,令人遵行,谓之法律,佛经圣典制定皈戒,令人严守谓之戒律。佛有三皈五戒,儒有三纲五常,三戒四勿,三畏九思。道有三花五气,三清五行此皆为修道之规矩准绳也,应慎始厥终兢兢戒慎,而不可放逸是谓之戒律,他如净三业,戒五荤三厌,五魔三毒,七情六欲,三心四相,十恶八邪等亦应始终戒备,勿被侵染此亦不外乎戒律之谓也。

2.戒律何为

  夫戒律者乃修道人之绳墨也,盖修道贵乎真知实行,不真知而妄行者犹如盲人骑瞎马,但漠然而不知险,既真知而不行者,有如础润两意,却寂然而不能言,是故修道者,虽广览经书,博通经论,受师指传窍妙,前贤讲解备详,知虽是彻头彻尾,行则又不三不四,虽知似无知,虽行犹无行,大道之难就,仙佛之难成者皆因不能严守戒律之故也,是以三教莫不首重此戒律,故佛有三皈五戒,儒有三纲五常,道有三花五气是为制教之大经为修道人之真师也,故当时如来佛将入灭之时,指“波罗提木义”(译戒律)以为众徒之真师者良有由也。

  夫释佛之经典,为经律论三藏,经藏与论藏为化教,律藏则为制教,化教者乃教人之理智,启发人之良知良能,使人知天道之玄奥精微,人性之来源出处,性命之先后真假,身心之本末轻重造化之玄妙,还无之功夫是为道问学之化教也,修道之人,往往只求多知多能,而不顾真行实践,终属口头禅而已耳,如鳄鱼吞经,虽满腹经书,岂能成道耶。故律藏之制教为经藏之中心,为修道者无相之真师者,盖因制教能制人之血心,能绳人之妄念,能使人战战兢兢,不敢逾规越矩,能话人躬行实践,不敢恣意妄为,是以此戒律之功用,相等于儒教之慎独工夫,虽在不目不闻之地,亦能中心警惕,兢兢戒慎自绳其心,足可以令人化为意诚心正之君子,才能众善奉行,饶益众生,从化教所学来之教法,依此戒律来助成实践行功才可以迈入真修之本格以自觉觉他度己度人得道成道成圣成佛之首功也。

三皈:佛=参修真如妙性佛(元神佛宝)

法=参悟佛性,发出妙智慧(元气法宝)

僧=依智慧悟道精进力行(元精僧宝)

五戒:

杀=戒杀生害命,蝼蚁昆虫虽小勿伤,勿存凶心毒意,体天好生之德。

盗=戒盗者戒偷物夺财也,修道人虽无鸡鸣狗盗之行为,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亦不可私取,常存廉洁之心。

淫=戒邪事淫行,虽无逾墙苟合之举,不可谈淫污之言不可眼观邪色,不可意追邪情,常学仙佛清净之身。

酒=戒酒肉者,虽无腥荤肥瘦主食亦不可食浓厚之滋味,勿嫌淡薄菜疏,常存万物一体之心。

妄=戒妄语者,禁止妄言乱语也,修道人虽无嚣嚣之说,然许人一物,约人一事,要言行相顾,内外无欺,常法阴阳一定之序。

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说明,本程第二章参照)

三戒:少时戒色

   壮时戒斗

   老时戒贪得

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三花:精=铅花

   气=银花

   神=金花

三清:上清=炼精化气返上清

   太清=炼气化神返太清

   玉清=炼神化虚返玉清

净三业:身业=戒杀、盗、淫以净身业

    口业=戒妄语,绮语、两舌、恶口以净口业

    意业=戒食嗔除邪念以净意业

四勿: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三厌:天厌=飞禽类

   地厌=走兽类

   水厌=水族类

五荤:葱=伤肾耗水气

   韭=伤肝耗木气

   薤=伤脾困土气

   蒜=伤心灭火气

   渠=伤肺散金气

五气:肝木青气 东方青帝

   肺金白气 西方白帝

   心火赤气 南方赤帝

   肾水黑气 北方黑帝

   脾土黄气 中央黄帝

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五气同)

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愤思难

   见得思义

三毒:生魂名彭琚管上焦居玉枕关

   觉魂名彭琼管中焦居夹脊关

   灵魂名彭(王乔)管下焦居尾闾关

五魔:贪淫=洛书地六属癸水为交感之精其性贪求美色贪淫以伤精则水亏。

   贪财=地八属乙木为气质之性贪求富豪因贪财以伤性则木亏。

   贪贵=地二属丁火为思虑之神性贪求荣贵贪贵以伤神则火亏。

   贪杀=地四属金为无情其性贪求酒肉贪杀以伤情则金亏也。

   贪胜=地十属已土为私意之神其性贪求高大贪胜以伤气剧土亏。

七情:喜=喜多伤心

   怒=怒多伤肝

   哀=哀多伤肺

   惧=惧多伤胆

   爱=爱多伤神

   恶=恶多伤情

   欲=欲多伤脾

  即是耳目口鼻身意之六根,所见所闻所感所触而生爱欲尘劳藤蔽本性,助长血心识神,胡思乱想

,妄作妄为以耗六神,使人堕六道轮回此六欲又称六识、六虚、六贼。

(详细说明第二程第八章参照)

三心:过去心=不可存。过去旧事莫再想起,不可留为渣滓。

   现在心=不可有,事来即现事去随空,勿系于心。

   未来心=不可起,未来之事莫豫为测度妄希幻望徒劳心思了无实际,金刚经所谓“未来休指望,过去莫思量”则欲了此三心之谓也。

四相:我 相

   人 相

   众生相

   寿者相

第二程第八章参照

八邪:贪嗔痴爱

   酒色财气

三教皈戒异名同义对照

 释 儒 道

五戒:杀不戒杀则不仁而缺木肝胆受伤矣

   盗不戒盗则无义而缺金肺肠受伤矣

   淫不戒淫则无礼而缺火心受伤矣

   酒不戒酒则无智而缺水肾胱受伤矣

   妄不戒妄语则无信而缺土脾胃受伤矣

  课 题

1.何谓制教何谓化教

2.修道者何以要用戒律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