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程序

第二十章 说金刚经

1.金刚经起始

  金刚经原是由大般若经中抽出来的,按这大般若经,原名是“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乃修道学佛之主要的经典,共有六百卷,其中之第五百七十七卷,旧译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鸩摩罗什译)其后的新译为“能断金刚分”(三藏法师译)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又简称曰“金刚经”。

  本经乃修道者,最必要的经典,其本文虽是无多,而言浅,但是其中的藏义悉是,如来佛的心法,能生发妙,智慧的源泉,超生了死得证涅槃的正法,超彼岸登极乐的一条正路,悉在其中,所以经中有说一句“读万卷经,不如常参金刚经一卷,既通三十二分,不如实悟“应作如是观”一句,由此观之就可以知道此经是怎样的宝贵的了,这正是学佛之核心处,古人评论此经,曾谓“辞有尽而理无穷”此经因为这般的重要,所以特从大般若中抽出成为全经,就是这个缘故呢?

  这就是同于儒教之学庸二书的来历相同,因大学一书乃是儒门初学者,入德之门的经典,中庸是人生的实学的宝贵的典籍,所以亦是从礼记中抽出而成为专经,其后经程子朱子分章注释此二书的真价就提高起来了。

  按这金刚经的原经,乃是梵语,至无分节目,一气呵成的,以后由鸠摩罗什,除了紧要处保留原音以外,皆意译成为汉语,又经梁武帝之昭明太子将全经分为三十二分,另加上分名的节目,使经旨可以明显的表现出来,却不是原来固有的,这又同于程,朱之定章一样。

  当时佛说是经的地方,是在中印度,舍卫城南边之给孤独园说法的次目,是在佛说“大般若”十六会中的第九会的时,所说的时期,是在于中国周穆王九年的时候,因为这大般若经,共有六百卷之多,前后共经二十二年,方才说完,故讲经地方和法会次数计有四处十六会。

四处十六会:

王舍城之灵鹫山...........……...一会

............………...........……...六会

宝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三会

........................……………..四会

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

王舍城竹林园中白露池边......一会

  佛一世说法,皆是应机而说,对症投药并无定法,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此正合孔子之因才而设教之义相同,所以佛一生皆是现身说法并无著作,至于本经之成立者,乃出于阿难之手记,是从佛与须菩提之问答,一段说法的记录,并不是如来佛所遗著的,恰如儒家的论语一样,亦是由孔子之弟子们所记录而集成的,亦不是孔子所遗著的。

2.鸠摩罗什及玄奘法师的略历

  鸠摩罗什是西域龟玆国人,父名罗炎,是印度人出家后往龟玆婚于国王之妹什婆,而生罗什,自幼聪明,七岁出家,对于佛学大有深造,秦主符坚慕,其道誉,发铁骑七万将军吕光,往征龟玆,掠得罗什,旋闻符坚已自灭,吕光乃独立于北凉,后秦主姚兴,代凉灭吕光,始迎罗什入长安,尊为国师,专事译经之事业,译成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卷,为中国佛教史上之伟业也就中这“中观宗”“三论宗”尤为后世所景仰的,至弘治十五年七十四岁入寂,临终时,曾言“吾所传无谬禁身以后,舌不焦烂”火化后果然。

  玄奘法师,为中国“法相宗”“俱舍宗”之高祖,东洋史上之大旅行家,并佛典新译之典型者,于隋之仁寿二年。生于洛州,姓陈名祎,出家后改名玄奘,因精通三藏(经、律、论)故又称三藏法师,最初学大小二乘,选生疑意,故生起探索佛经的原本之心,于唐贞观三年,由国都出发,指向印度入那烂陀寺,从长老戒贤,学“唯识论”之奥义,又巡拜印度各处佛迹,获了巨大的原本经典,贞观十九年始回中国(十六年)归国后,专司译经事业,所译者,大般若经,瑜伽经,俱舍经,其他共七十五部,千三百三十卷,遂成新译之祖,又着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述印度见闻之情形,作佛教史上重要参考责料,门下弟子三千余众,至麟德元年,在玉华宫入寂,年六十五岁,敕谕厚葬,当时会葬者,超过万余人,可见其功德感人之深了。

3.序  分

  按古藏真经,本无分定节分,后经梁武帝之昭明太子定为三十二分,且另加以分名,此三十二分中又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点,名曰,三分科,后来遂成为佛教者译经上之通则了。

a.序分:就是“法会因由”第一分,因尚不是本经,故称作序分此序分中又有通序和别序之别。

  通序者是由“如是我闻起,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为止,这是与他经共同之点,故称通序。又曰“证信序”

  别序者。自“尔时起至敷座而坐”止此乃局于本经,异于他经,然虽不同于他经,然亦不出序意。故称作“别序”又曰“发起序”换言之,本经序分上之别序,正是本经之正序也,虽言之曰序,而序中却藏无上经旨在焉。

b.正宗分,由第二分至三十一分因这是本经之主体,故称正宗分。

c.流通分,是流通后世之总结分,即最后之三十二分也,是乃举述本经之利益,把全经之经旨修炼工夫,应当破一切相,灭一切法,三身应复归一体,不殊总归一本之真旨,统归纳于如如不动之法身,至此真空无相之妙道,才算圆满,统摄于极峰,故无上般若妙法,至是遂成,佛之一片慈心于是乃告功德圆满矣。

4.说法会因由

  这法会的因由,就是阿难记经之当时,阿难随待如来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兰若河的地方,佛在这个时候,已是快要圆寂,阿难见师父快耍临终悲从中来,侍侧号哭,这时候诸弟子二三名,见阿难号哭,因劝阿难曰“师父在世我们可以随时间道,师父死后,我们已没有法请教,哭是无益的,不如趁须父未死时有此四件事作可以请教师父指点。

第一件“师父死后,应以谁为师”

佛答以“波罗提木义(译成戒律)

  佛何以不指出承继者为师,而要以戒律为师呢,殊不知戒律则无相之真师,在制化二教中,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制教中,戒律重在躬行实践,若只以人为师者,只求多知而不重实行,既不实行,何异无知,所以从化教所学来之教法,依此戒律来助成实践行动,才能迈入真修之本格,是以这戒律之功用,相同于儒教之慎独工夫,虽在不睹不闻之地,亦能时时竞戒慎,如此才能众善奉行,有益于众生,而成为意诚心正之君子,若只有化教,而无制教者,虽知而不行,有何益处呢!

第二件事“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

佛答以“四念”为住。

  1.观身不净:种子、住处、生前、死后究竟不净,知身不净便能生出厌弃污浊求生净域之念,不以色身为重。

  2.观受是苦:一切享受,皆是苦恼,既知是苦,自能生起出苦之念。

  3.观心不常:人心瞬息万变,无有常心,能观透此不常之心,这才能去妄心,求真心。

  4.观法无我:人生惑业苦之造成,皆因此“我”字而生的修道之不成亦是为“我相”如作能常无我观,则万念不生,道心常住而见自性矣。

第三件事“师父死后,应以何为法”

佛答以“摈”,就是不理他,不与他合作(因恐弟子中人心参差不齐生出不法者)

第四件事“金刚经起头,应用什么文字”

佛答以“如是我闻”这一句原来是个证信序,就是证明经文是确实不错的,是要启示未后介众生之信心,各经典共通皆有的。

5.说经名

a.金刚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而不变,喻性之不更不变,不死不灭

           刚而坚利,喻性之至大至刚,充塞天地

           光而透明,喻性之洒陀玲珑,光明寂照

           不沾尘垢,喻性之纯白无染,照诸法界

           珍贵希有,喻性之至尊宝贵,无可比拟

  此正同颜子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孟子之“浩然正气”大学之“明德”中庸之“天命之谓性”老子之“谷神不死”。此本性本是无形无相,不可言说的东西,但不言不说又不能明白其奥妙,足以只好借物来影射以言语来形容了。

b.“般若”此二字是梵语,译为“智慧”为解脱上之前锋和破迷除惑之慧剑也。此智慧不与后天之聪明相同的,后天聪明是由形的脑海而发,智慧是由于无形之性海而生的,此智慧在儒谓之不虑而知,良知良能知仁勇(三达德)。即老子所谓“自知者明”之明“明白四达”之明,知于外谓“机智”,知于内谓“自明”人之不明逆者,皆因有知外之践智,而无知内之自明故也,故机智愈多,内明愈少,故修人宣弃机智而求自明,黜聪明而用智慧,自然抱扑还淳,少思寡欲,心德自明岂但自知,即天地古今,上下四方,无有不知也妙哉,不见之中,自能照见,不知之中,自有妙知,人不能闻,我独能闻,人不能知,我独能知,此老子所谓“妙闻之闻”“知者不言”即此之谓也。

  由此观之“知”之一字,有内外真假之分,知于外则不识之知,仍假知妄见也,知于内则智慧之知,即真知实见也。

理:粗∶粗理易说............肉眼

  细∶细理要详说..........天眼

  微∶微理已难说..........慧眼

  玄∶玄理还可说..........法眼

  妙∶妙理便无可说了...佛眼(五眼智)

  故本经所讲的,乃是如来之心印大法,是最上般若,故加一“妙”字而为妙智慧,其真知蕴于内,而不炫于外,不露聪明。不事机智与俗人不同,老子所谓“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若闷”,俗人虽表现无所不知,实是一无所知,圣人虽表一无所知,实则无一不知也。

般若三德∶实相般若∶如是住降处

     观照般若∶自我所生之妙智

     方便文字般若∶方方法,便便门,依文字言语启发

c.“波罗密”译华语则彼峰。

  人能于苦海中,解脱烦恼,即是彼岸,此岸因拘念故苦,彼岸因克念故乐,在世不能为利欲所诱,不为权势所屈,不因环境作左右,不使顺逆扰心机,如颜子之不改其乐,虽未达至究竟的彼岸,早已脱离苦海入极乐矣。

  所以“波罗密”三字,可作明大道,悟心性,息念止妄,解烦除惑之解脱关键。

波罗密:权波罗密∶在世修心养性之彼岸谓之“权波罗密”。

    实波罗密∶出世超生了死之究竟涅槃之彼岸谓之“实波罗密”。

d.“经”经者路也,可作“径”字看,即指示正修之一条路子,因为众生都有觉悟到生死之可怖,烦恼之可苦,本欲诚意修行,但苦不得其路,其实此路,却不是在天涯海角,原来是在人人自已性中,固有的旧路,应该自动去走的,因为世人,多被气禀所拘,物欲所蔽,致使这条路子闭塞不通。孟子所谓“山径之蹊间,子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一样,因为这条路子茅塞不通太久了,所以人人迷入曲径,填入苦海中轮回生死地,不知故乡之路矣。

  所以证达彼岸之佛圣慈悲,可怜这些未觉之众生,不能寻出自性中之真径路,故佛将自心所证悟之真径正路,明白指示于弟子们,使人人各知到自己的真性所在地,引起无上妙智慧以达到彼岸之一条路子,当时阿难恐怕佛所说的妙法真旨日久或忘故将佛所说的一言一语,原原本本纪录起来,及至佛圆寂以后,乃将手记中记录,集成书本遗留后世,而为我们修道之借镜,此则现在所有之经的由来也,此不过是真经的写照之文字纸经而已。须知佛当时所说的法,皆是以自己的菩提心之无字真经来说的,若说当时佛是手执此经而说法者,则大谬了,即是大笑话了。

  是以修道者,应依据此纸经,所指之路径,循序而精进,精进不怠,刻苦耐劳,始终如一,能苦历这三十二段的丘陵地带,就可以发见其真径正路了,如只观望不前,虽彼岸在望,遥见他人一批一批的过去,而自己还作席地观,则永远不能到达矣。故必须要真知真行纸经及说经者是不能代替我们行路的。

  念经不如讲经,讲经不如实行。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