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仁义理智信

普贤菩萨 降

     

      普化众生一气成    贤明俗子各轮生

      菩辉万文金光罩    萨带旨音劝世情

无极圣母 懿旨颁闻,各生倒腰尽礼。

诏曰:咨尔佛子九六,性赋一气,善而无恶,习而相远忘本,奚以明心,修身克己复礼,速脱沉沦孽海,运合三阳,早登彼岸。稽上古,珠玉勃勃,谨守十六,视今世污滔滔,放肆七六。美德者,抑有之,少人贤,纵横而多数,蒙蔽多端,鲜良余劣,泾渭浑淆,造孽海滔滔,积冰山幻美,名利相仇相克,违圣教以自尊,道德不明自痴,中庸难解心烦。慨哉!称现实者乃自疾木本,断津源则而上下不分,岑楼齐末,乱尊卑,紊纲常,越轨倒屣,却不知自性无存,命源已失,天性消,痴情发,人命翻,已盖深渊而不知避者,悲哉!因而惹怒上苍,灾劫并降,是故上苍不忍,视而不救,恐因投鼠忌器,爱屋及乌,挽回人心皈正,则或设善堂立鸾著书,或布教寻理化民,减轻罪殃,故命佛圣仙真神人,合力于己酉年菊月吉旦,奋迨金篇,号曰:佛说仁义礼智信,是书既竣,择在庚戌端月,缴旨谢恩,是斯勿违,勉哉!

太白金仙 降

     

        太极虚无理妙真    白阳开运渡缘人

        金玉钱财身外物    仙携玉旨讯中申

中天玉皇旨 降

讯曰:朕居中宫,九五维尊,统六合,掌三界宇宙万象,权衡天地人之升降。慨哉!众生,自灵山一气化九六子,一落凡界,迷而不悟,流偃未得回原,至今六万余轮,迷沉红尘苦海,迺作由己,受亦己矣!回忆上古,三皇五帝,教之以五伦八德,俗美化敦,一道仁风,奈何今兮,夷风乱俗,外范恶习,日趋日甚,演变异常,天良没,彝伦失,重名利如天宝,弃道德视尘泥,嚣嚣称现实,未谕纲纪伦常,偏执簇丝,一旦落苦,救急何能,道德已失,善者寡,恶者多,触怒上苍,克星下降,修罗坠凡,鬼动人殃,厉气冲天,结孽障,何时或已,朕之忧矣,不忍群生沉沦欲海,聿思挽之,惟仁义礼智信,五德为今移凶化吉之方,命佛圣仙真,下凡济世,或付庙宇,或引善家,兴起立坛,挥鸾箸造,阐化伦理道德,挽转人心,回头是岸,冀仁心见性早日,智者,以陋风为善径,行功立德,进而普化大同,尽归美德,玆是篇既竣,号曰:佛说仁义礼智信,择庚戌之春缴旨谢恩,是遵勿违,此诏。

金光祖师 降

     

        金满善堂厚    光明化大同

        祖兴后代盛    师德万年宗

恭读 懿旨神人执事

奉 旨着造佛说仁义礼智信  正主席 济颠禅师

奉 旨着造佛说仁义礼智信  副主席 达摩祖师

                          副主席 南海观世音菩萨

                          总督着 至圣先师 孔

                          副督着 保生大帝

                          副督着 亚圣 孟

                          副督着 宗圣 曾

                          总校正 伏魔大帝 关

                          副校正 复圣 颜

                          副校正 述圣 子思

奉 旨着造佛说仁义礼智信  总鉴功过司 孚佑帝君

                          助理功过司 镇殿元帅

                          助理功过司 太白金星

                          正护法 四大天王

                          副护法 护驾云真

                          正驰骋 五天圣帝

                          副驰骋 庄坛 池府王爷

                          副驰骋 三奶宫 朱府王爷

                          使者 玄天上帝庙 福德正神 罗

                          内外把门司 黑白将军

        以上奉派仙佛圣神执务

                   奉派执事人

                      奉派堂主  翁大树

                      奉派副堂主 陈才教

                      奉派鸾生  明慧 陈安雄

                      奉派唱鸾生 文一子 陈成美

                      奉派录鸾生 庄良才

                      奉派进茶生 庄妈胜 陈三阳

                      奉派司香生 施石吉 陈如意

                      校正 天明

                      副校正 许世扶

        以上奉派神人执事各尽其职 钦哉是旨

 

济颜禅师 降

     

      济人渡众是贤郎    颠沛为公化大同

      禅定养神明路走    师徒携手一行通

              

曰:为善至乐,故教化行善为之德,启智立德为之功,圣贤垂训作书,在乎启蒙振瞆,明德亲民则止于至善,乃古今不易之定理,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本也。善哉!修身之道,须臾不可离,仁义礼智信五伦八德为修身之本,故曰:本立而道生,而后可明心见性。嗟呼!于今世道颠倒,虽屡见开设善堂,建寺庙观,常讲仁义,说道德,而能实践之者,寥寥如晨星,比比皆是,口是心非。慨之忧之!如是道德沦亡,仁义湮殁,故 上帝懿旨锡着,佛说仁义礼智信金篇,以五伦之德为作书之本,别为五大纲目,令其读者心通即晓,应乎今之世,阐化道德,则人人皆实践其道,天下大同渐见矣。善哉!善哉!噫!积善之家庆有余,著书之功非凡,教化众生之德配天,而诚心行善之人亦然,三官锡福无边,立注移凶化吉,又能超尔九玄七祖,己则得其乐,得其寿,比之何等幸甚幸甚,序文虽陋,言说求请,爰以为序。

大成至圣先师 孔 降

             

      孔余古而不死其灵,老而不朽其名,天下呼万世师表,其然也,岂其然乎,夫绩钻之弥坚,随之弥贤,显大道,留之于笺,传乎于今之世,如斯云耳矣,三纲五常,四维八德,礼义廉耻,信义大同之主义,步趋有几人,自蒙牵其身,非余之吝,言善而已矣,露笔二三,饶舌陋词,付于金篇,以为词。

庄坛 池府王爷 赞

     

      孔兮德高抱道中    圣言准则十分昌

      师容虽古范犹在    尊仰人人天下将

仁义古佛 降

     

      仁慈大救苦    义理算消灾

      古圣言如是    佛仙降笔来

五天宫 五天圣帝 降

              赞道赋儒宗

      仰之慕之。上古圣贤。垂芳万世。万方赞言。尊之宗之。弥高弥坚。步趋步迹。七二圣贤。道德高远。如天如渊。文光深奥。化世道缘。

     

      欣然大德业    至道配天存

      圣人实可贵    先帝永宗尊

      师训珠玑语    孔嘉金玉纶

      降笔谕诸子    诗文劝世伦

达摩祖师 降

              歌别善恶

      歌歌歌。善是宝。恶奈何。

        奉劝世人乐与苦。全凭自己造成科。

      善善善。善如草。恶如风。

        草上之风遭必偃。过后雨降又青丰。

      恶恶恶。恶人凶。恶人勇。

        无恶不作财势力。强时得意弱时凶。

        劝尔世人造功果。改过从善筑善河。

        骨善配苍穹。伪善必遭殃。

      无障碍。无结仇。清纯天下阔。忠勇是豪雄。

      修修修。坚如铁。尽功尽德柔。修至念头无善修。

        七情六欲空空了。赤子心诚佛同游。

济颜禅师 降

         

      是道一得上苍喜    书味妙明感佛仙

      之子大器志不屈    作善渡众树种田

      乃武维扬永活泼    配立虚空佐亿年

      天才颖悟心禅定    地养凡间教规先

      人至于止有成兮    性真德美离苦缠

      三期幸过白阳运    合唱连鸣凤乐联

      行不蹁跹长明路    五气当兴森茂然

      气盈可嘉铭在案    充承右九名付笺

      化被四民回觉岸    育英身修意向前

      周济群落断地府    及时科选火泥莲

      万事住牵心无动    方知急脱免受煎

      纯清气满持素食    正点坎抽直中填

      皈而冲出六轮外    根深蒂固赞此篇

护驾云真 降

     

      凡尘情事纷纷多    颠偃为生拮据劳

      一旦无常奉命扭    穿身穴蚁也难逃

         

      华华世上宛如梦    奔走迷尘何很忙

      一项真纯少人悟    明珠鱼目混朦胧

         

      人生定数,则启忽忙,万灵漂散,咸沉沧桑,何不怀古,渐变夷风,孰得遯情迷津,个个扑抢财帛,悲红男绿女,游跑迷中,争财夺命,弃善就恶,逆理忘亲,私妻子,而弃父母,顾己裕而去手足,稽夫,语载斯篇,聊情寄梓。叹!往时之无知,失足坠凡,余乃福建林森县人是也,名曰吉昌,归西未久,受师提拔,帝封为护驾云真。忆!生前之不敏。为生存,劳劳碌碌,颠颠倒倒,社会混忙,行善虽些,亦堪自慰,觉红尘之花花,宛如大梦,混纷社会乃似戏场,至于耳顺,忽悟人生何为修,寻求归根之路,力切奉佛修身,赖三施略积微功。嗟乎!知悟何其晚也,过后幸逢三阳开泰,受师点化,得一明路,然叹!未尽力行善功,幸而善,吾孙裔善根不浅,适运行善立德,诚勤奉事于佛,则有今日之荫余,诚而得其位哉。期望后之诸肾,为人至孝者,莫大乎立身行道,以显父母祖先,是谓孝之至也。则善者,不失其根,饮水思源,善以为宝,德以施众,至于大同而后已焉。聊述几语,以启后人,咸归善径,余之望也。

济颠禅师 降

          

      余观今修道之人,能了悟修道宗旨者几希!故吾济颠特降临坛阐释修道之要旨在何处?修道者,须知“道德”二字。何谓道德?

      德者,良心所发,天性曰德。道者,顺天地自然,无违天地定理曰:道。或曰:率性之道。而今修道之人,衹知行功渡众了愿谓之德,然知行功立德济世救众之为美事,惜乎!自身品行未能省察者众矣。叹哉!稽古如今,成仙作佛,皆内外双修而得。故曰:有其果,必见其德,有其德,必受其果;若无其德欲受其果必失之,若有其德,而不受其果亦得之。故功果与品德,相辅相成,自身品德,未能端正,何以端正他人。则修道之要,务须省察,日常之品行,慎独而笃行于中道,勿怠忽慢,本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精神,希圣希贤,以达内圣外王之成果乎。人之品行,所表现于外者,有五大美德,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此五大纲目,皆由人之内心所发,心所发之正,谓之德,心所发之不正,谓之失德,故天堂地狱,皆内心所造,由此观之,仁、义、礼、智、信,五大伦常,对于修道之人,更加重要,更为重视。又曰:德者,心德也,德之己见,谓之明心;道者,率性也,天性常存,谓之见性,明心见性,可为佛也。

南海古佛 降

     

      一理当空,万象包容,透彻性命,允执厥中, 无皇老母,将诸佛性佛根,降落凡尘,借窍安身,改变人身,以待将来,三阳开泰,遍地生佛。命弓长末后一着,平收万教,三曹普度。明师一指能躲阎罗。

      太上曰“谷神不死藏玄牝,可道可名即非真,道德五千言未尽,速拜弓长早归根。”那知,凡夫俗子,不悟本来,修心养性,返本还源,只恋假景,认幻作真,三五失守,忘却三山坡情。

娘甚悲叹曰“佛转人身自不知,迷昧真性披罪皮。反把佛身多毁谤,误把灵性作污泥。”

      奉劝诸贤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修真道,速寻天然。

      皇母训子十戒,诚心研参 吾奉

慈命至此泄漏天机,望众生体吾意,行善修真,南海古佛是也。

第一章 仁

济颠禅师 降

          

      大慈天下大悲万象  普渡众生普救缘人

      仁者,亲也,亲切之谓也。亦即人与人相处,要有亲切和顺之心意。有了亲切和顺之心意,发于外则有爱人,敬人之行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亲亲,尊尊,长长,无不相偶之对待。君之于臣,臣之于君,父之于子,子之于父,夫之于妇,妇之于夫,兄之于弟,弟之于兄,朋友之于我,我之于朋友,推而广之,之于众生,无不以亲切和顺相待。人皆有亲切和气之心,自然生出同情心。故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o”此恻隐之心,即仁之发端。仁者,天性之心德,居五伦之首,生生不息,无处不存,无微不至,流赋宇宙万物,上赋于天则清,下赋于地则灵,中赋于人则杰。天有恻隐之心,万物生焉,地有恻隐之心,万物育焉,人有恻隐之心,万物成焉。孟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仁为天赋之心德,生来既有,表现于外为勇。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坚固,有如如不动之本性,人有如山之本性,即可见本来面目,易曰:“艮为山。”心如山之坚固而不动,常存如来,方得见其本性矣。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为行仁之发端,为个人之修养,是为“内圣”之功夫。欲修“内圣”务得绝“三心”,去“四相”,扫“七情”,除“六欲”。何谓“三心”?曰:过去之心不可存,现在之心不可有,未来之心不可想。“三心”不绝,何以能关心猿,锁意马乎?心猿动,意马放,则心不专,心不专而“四相”生。何谓“四相”?曰我相,曰人相,曰众生相,曰寿者相。有了“四相”,则产生二心,有了二心,则有你我之分,有你我之分,则生出妒恨争斗之心,诽谤虚伪之言,藐视狂妄之形,自私自利,不仁不义,不尊师,不重道。

      故曰:修身而后方能教人,自尊而后尊人,爱己而后爱人。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之道理也。何谓“六欲”?“六欲”者,色,声,香,味,触,法也。“六欲”不除,六根不能清净,“七情”自生。何谓“七情”?“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也。“七情”乱心田,心田乱,地狱近矣。

      仁者,成人之谓也。仁人之心,常存成人成己之美德。君子学道,志在成人成己,爱人则爱己,人忧吾亦忧,人喜吾亦喜,尔吾一体,同存仁心,谓之仁人博爱慈悲之德也。天赋之性,纯然无欲,在人曰良心。是故人之初也,性本至善,纯天理自然之道。心朗活泼。或随物应物,随声相和,随色映色,去则消,来则应,无挂无虑,无阻无碍,湛然无欲,及其长也,其心随欲而感,动之为情,触之为欲,此皆习性而道远矣。故修者欲明己性之本然,则必先求此心,察此心之未发,无思无欲,而见仁人之心,而成仁人者乎。论语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此之谓也。

      践仁之方法,由内而外,层层实行,修己而达于待人接物,方见奇功。仁在修己为守礼,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勿视则邪见不生,勿听则淫心不起,勿动则妄行不作。邪,淫,妄之心不生,气则清,气清则神明,神明则心正,心正则身修矣。仁对人为爱人,爱人须有其顺序先后,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达人,推己而后及人。由内而外,由亲而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达亲亲,仁民爱物,万物一体之心境也。仁在接物为居敬,人之心惟敬,敬则正,而天心常存,本性常明,是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事。心思无邪,常存专诚之心,以待人接物而穷其理,则万事成矣!总而言之,欲臻仁之地步,必须完成五大美德,曰宽,恕,孝,慈,惠也。

 第一节 

李铁拐仙翁 降

           

      六合万象涵其养    一切凡灵得尽超

      宽者,宏大度量之谓也。夫宽宏度量,心广怡怡,不较不逆,顺中道自然,来之不妒,去之不嫉,远之如是,迩之亦如是心地坦荡荡,量大且忍,人之心地也。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此则君子之心地,宽宏如太虚,度量远大,而且态度从容不迫,安而且稳。昔有谚话曰:“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大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千仞冈,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大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夫小人则心存物欲,妄求多生,名利为争,量小器狭,终日争患于得失,日损其道,心不自安焉。

      宽者,忍人之谓也。宽心之德,曰仁忍之德,过事含养,不乱其心,宽之以仁,忍人之心,耐而且忍,不以一发之怒而动其身、宽其度量、而且静思,静而且思者,思之乎?心之动乎?静乎?忍乎?心静宽其忍者,过事不倾,临危不蹶,仁心之宽也。昔有谚语曰:“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操存如青天白日,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夫人不宽,不忍其心,必乱大谋矣!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之宽众,则得众,小人之收敛物欲于众,则失之于众。故宽人之仁德,为之博爱之德,君子博爱仁人,人亦爱其行,民德归厚矣,此则宽之功也。

      宽者,宽宥他人之过失也。出于容人之量,待人常带春风,励己常存秋色。克己宽人,不争不怨,不责不怒,宽宥他人之过错,则恨者希矣。宽宥他人之过失,恕之发端,仁之实践也。君子以此德济世利人渡众,其仁心也。度量宽宏,化众以善,故仁人宽宏之德,恭己以敬人,事务信实待人,勤敏其事,恩惠及众,以宽大仁爱之德化众者也,则天下归仁矣。

宽之述例:宽宏大量之鲍叔牙。

      管鲍之交为一般人所知者。管仲少有大志,熟读诗书,精驾车和射箭,可谓文武全才,然家庭没落,生活贫困。管鲍曾合贾于南阳,管仲家穷困,常多取利润,有时要比鲍氏多取一倍,鲍氏的手下很为不满,但鲍氏很了解管仲的处境,不以为管仲不对,以为他的家庭贫穷,须养活老母亲。后来两人一起从军,随军作战,每到战场,管仲又往往躲在后面,等到作战结束了,大军凯旋归来,他又跑在前面,所以有很多人讥笑他贪生怕死,是一位懦夫,而鲍氏却很了解他的苦心。他曾对人说:“这并非管仲胆小,贪生怕死,而是他家母亲老了,不能留着自己去养活她。”管仲对于鲍叔牙这种待人宽大的胸襟很是感动,他曾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氏。”而两人成了莫逆之交矣。

      后来管仲,鲍叔牙及召忽三位都成了齐僖公的臣子。齐僖公有三子,大公子为诸儿,二公子为纠,三公子为小白,齐僖公命管仲,召忽做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公子小白的老师。不多久齐僖公死了,长公子诸儿继其王位,做了国君,是为齐襄公。齐襄公为人暴虐,荒淫失德,当政不到几年,百姓叫苦连天,鲍叔牙见此情景,预料不久的将来定会发生内乱,于是就带了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去了。果然不出所料,在周庄王十一年,公孙无知杀了齐君襄公,齐国大乱,管仲和召忽就将公子纠护送至鲁国去了。第二年春,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再度陷于

大乱,群龙无首,须从逃至国外的两位公子,找一位来继承王位,于是在外两位公子都欲赶回争夺国君之位。公子纠之母是鲁国人,鲁国的国君是鲁庄公,想乘机扶助公子纠做齐君便命令管仲,先带兵出发,埋伏由莒国至齐国的要道,而一箭射死公子小白,果然小白赶回齐国之行列被管仲碰上了,管仲发了一箭,箭中小白腰间铜环,人未受伤,小白见此人箭法很厉害,就假装中死昏倒,而骗过了管仲。管仲见公子小白已被射死了,就立刻派人回报鲁庄公,鲁庄公得到了公子小白被射死的消息很高兴,认为再也没人跟公子纠争夺王位了,就很从容进军回齐国,而使公子小白先回齐国,即了王位,是为齐桓公。公子纠和管仲,召忽一行人回齐国知道公子小白已经做了齐君,便又逃回鲁国。

      齐桓公做了国君,因鲍叔牙的功劳最大,所以准备让他做宰相。鲍叔牙是位眼光远大,深谋远虑的人,坚持不受,他说自己在治国方面的才能不及管仲,要任用管仲始能使齐国富强。齐桓公最初不肯任用射杀他的仇人,而为鲍叔牙所说服,于是就任用管仲为宰相,使齐国大治,高唱“尊王攘夷”,九会诸侯,一匡天下。鲍叔牙之宽宏大量,善推才能之精神,实在值得后世的人效法。

  第二节 恕

述圣 子思 降

           

      慈悲救渡轮回止    爱欲善引苦海逃

      恕者,立仁成人之谓也。恕之于物,物得其所而安之;恕之于人,人安其命而乐之;恕之于事,事正中道而不曲。夫恕则如心,如吾之心也,如人之心也,感物而动,发之不中,失道如已,发之中节,谓之得道,彼心之不中道,吾心恕之以施慈,恕之以施惠,恕之以施宽,恕之以施仁。使其心也,舍曲而归中,此恕之功大矣哉!故仁恕之德,发于中心之忠,忠之为恕,则有慈,惠,宽也。爱之仁德,以此德施之于事物,则忠矣,故恕也者,不失其忠。忠也者,不失其忠,天人一体,此心及彼心,为覆命率性归根之道也欤。论语里仁篇,子曰:“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间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恻隐之心,则成人之美德,直前忠心而为恕。忠心者,不偏而心正直。恕者,恻隐之心,舍生惠民为之恕。故忠恕之谓养志修德之本欤。

      “恕道”者,同情他人之道也。宽恕他人,反求诸己,己达达人,己立立人,推己及人,化小我为大我,化主观为客观,化自和为大公,心广体胖,我之心,如如之心。勿以我自大,勿以我自夸,勿以我自骄,勿以我自傲,衹我为正,他人皆非;衹我为白,别人为黑:我利为益,不顾他人之益;凡物我取之为正当,他人取之则不当;凡事我作之为对,他人皆为不对;我之性命最贵,视他人之性命如砂粒。心要常存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念,则恕道常在矣。

恕之述例:乐群宽恕之王旦。

      在家真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王旦,他有宽恕过人的度量。他认为寇准很有才能,可以委以大任,就毫不忌妒地将寇准向皇上推荐,请皇上用寇准为相。但寇准不但不感谢,反而屡次在皇上的面前,说王旦的短处;而王旦在皇上的面前每次提及寇准时,总是满口称赞寇准的才能及长处,连皇上也替王旦不平,于是对王旦说:“你虽然时时刻刻地称赞他,夸奖他,但是他却专门在我的向前说你的短处呢!”若是别人一定很生气,说寇准太不近人情了,但王旦却很安然地说:‘那是当然的了,我在位的日子很久了,主办的事务一定有很多失妥的地方,寇准能够把我的错误和过失,毫不隐蔽地向皇上说出来,正可以看出他的正直,我很看重寇准,就是这个原故呢!皇帝听了,很是敬重王旦。

      有一次,王旦办了一件公事,在法例上弄错了,很巧这公事送到寇准主管的那个部门去了,寇准毫不客气地把这公事呈给皇帝,皇帝就责备王旦。王旦很坦白,只是谢过。不到一个月,寇准亦主件一件公事,犯了同样的错误,而这公事却很巧送到王旦主管的部门去,王旦却把这件公事送还寇准,而不乘机报复,寇准很惭愧,他向王旦连声道谢。

      寇准曾经一度出任藩镇,有一次因庆祝生日,大宴宾客,非常铺张,皇上知道了这件事很是生气,王旦却向皇上说:“寇准这个人很有才干,只是有点呆。”皇上的气怒亦就平息下来了。有一次,皇上亲自来看王旦,并顺便问他何人能继大任,王旦却说:“应当赶快叫寇准来做宰相。”寇准对王旦的宽恕度量很是感动,于是一心一意,辅佐皇上成为一代名相。王旦有乐群宽恕的美德,公而忘私、推己及人,为国举贤,使国族蒙到福利。

  第三节 

宗圣 曾子 降

           

      纯性相亲无曲屈    一身着报尽三恩

      孝者,善事亲之谓也。孝子之道,无违亲心,尽其礼而尽其心,始终如一,不弃初志,以尽孝子之诚,而承欢亲心。或亲在呼,必即刻答诺,出不远游,游必有方。或家贫,承事不丰,虽菽水亦可尽其心而承欢之。或亲丧,必哀必戚,内心致哀尽礼,祭如在前,以安亲灵。书曰:“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善哉!斯言,劝为人之子者,当及时事亲尽孝,则不致追忏之憾矣。论语学而篇故吾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之谓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此为孝之道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谓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七祖,是为孝之终也。故为人子在世,终始事亲至孝,为生死之道义也。或亲在,为人子者,不致其心孝,唯以物质承奉其亲,是谓孝者,非孝也。俯之乎迩,家之有犬马,日以三餐而饲之,至于亲在,亦如是三餐而养之,其心不致其诚,则无以异于犬马之养也,与犬马奚别乎?故事亲之道,非唯重在物质之养,要之在于尽其心也矣。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故君子之孝也,真心诚敬,以安亲心。或有不致诚其心者,则不致于敬,不致其敬,则其貌不恭,貌之不恭,则不致顺于亲心之欢,衹为纵耳目之欲,非孝也。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故和颜悦色,以事其亲,若非真诚,岂可得之孝也欤。或曰:亲有过,为人子之孝者,悦色柔顺以劝之,翼亲悔过之,使亲免陷罪之深,而遗憾终身焉。或见其亲,固而不化,怒之责之,子受苦于身心者,亦无怨无恨,不变其色,婉而劝之,改而止也。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至孝之人,生尽色养之,天终极哀思之地,或泣血三年,绝浆七日,诚贯幽显,德配乾坤,人伦之极,莫大于孝。子曰:“夫圣人之德,何以加于孝子,孝者百行之本,人伦之至极也。”大孝至诚,惊天地,感鬼神,凡有大孝之子,天地神明皆佑之。慈乌尚知反哺,何况人乎!自古至今,孝者众矣。如昔有廿四孝,可为楷模。虞舜至孝而感动。西汉文帝母病三年,亲尝汤药,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周吾母啮指而使吾心痛。周闵子骞单衣顺母。周子路负米养亲。汉董永卖身葬父。周郯子鹿乳奉亲。后汉江革行佣供母。后汉陆绩怀橘遗亲。唐夫人之乳姑不怠。晋吴猛恣蚊饱血。晋王祥卧冰求鲤。汉郭巨为母埋儿。晋杨香猛虎救亲。宋朱寿昌弃官寻母。南齐庾黔娄尝粪忧心。周老莱子,戏彩娱亲。汉蔡顺拾椹供亲。汉黄香扇枕温衾。汉姜诗涌泉跃鲤。魏王裒闻雷泣墓。汉丁兰刻本事亲。三国孟宗哭竹生荀。宋黄庭坚涤亲溺器。孝之例,不胜枚举,此大孝至孝之子,丹青留名,万世流芳,永享天爵矣!

孝之述例:孝女淳于缇萦冒死救父。

      汉文命时,齐国有一名医叫淳于意,世居山东临淄。淳于意幼年随齐国名医阳庆学医,尽得阳庆真传,以济世救人为务,不贪求名利。后来淳于意曾一度出任为齐国太仓令。但是当他老师阳庆去逝后,他就辞官就医,因医术高明,且以救贫为乐,所以名气很大。由于他为人诊病从不计较诊费,从不巴结富豪,而以病之绥急重轻,作先后诊断的顺序。在行医之时,缇萦总是跟随而协助他的父亲。

      内于淳于意行医不为权势而低头,所以得罪了很多权贵豪门。曾有一次,淳于意在城汁的乡村为一贫妇诊疗急症,而依他的估计要两个时辰才能使此病人脱离险境,因此,他就留在村中,照顾此病妇之病。此时、临淄城内有一豪家之少主人生病,于是就派人牵马来接淳于意,要他立刻赶去为此豪家之子看病。但淳于意因贫妇未脱离危险不能离开,要豪家的奴仆用车立刻将少主人载来村中诊疗。但豪奴不接受,强迫淳于意即时与之入城,淳于意不肯,并誓告如再延时,恐有危险。豪奴不得已赶回城中,不幸,豪家少主已经死了。于是,豪家指他是谋杀者,以谋杀罪名起诉,而被判为死刑。因淳于意曾做过齐太仓令,要被解送至长安,不能就地正法。正当要被起解之时,淳于意很生气地说:“生子不生男,到了紧急时无所助益。”这时五女之中,最小女儿缇萦,挺身而出,自己愿随父亲至长安,一则可以在中途照顾他父亲,至长安再设法救他父亲。临淄至长安路途很远,缇萦不辞劳苦,踏上坚苦的路途。这时解差者劝她回去,怕她迢迢长途,恐怕没法承受,又怕她幼小随便乱说话而送掉了生命,但缇萦救父心切,不论何种困难危险她都愿意承受。一路上,她很小心勤劳地服侍她父亲,而不使父亲受到任何虐待及痛苦。

      到了长安,淳于意被押入监狱之中,眼看就要被受审定刑。缇萦再三思索结果,决定直奏皇上,请求赦免她父亲之罪。于是她在一天早晨,穿上白衣,头上顶了一份诉愿书,长跪在宫门阶石之上。早朝之时,很多人对她此种举动感到很奇怪,于是有内侍将此情形上奏皇帝。贤明的汉文帝破例召见她,帝看到了她的诉愿书,很受感动,缇萦又很详细地述说冤事,又表明自己愿意为奴婢要赎父罪。皇帝即刻命一位大臣去查明真相,结果查出了真实情形,于是皇帝立刻特赦淳于意无罪,并给缇萦特殊的荣誉,令她亲自拿着特赦令去救她的父亲。由于这次救父之事很受皇帝之重视,也从此废了肉刑,孝女缇萦救父之事,很快就传遍了全京城,长安有很多著名之士向缇萦求婚,缇萦表示她愿终身侍奉父亲,不准备结婚。她与父亲曾留在长安行医了半年,名气又渐渐地大起来,缇萦怕父亲又惹起麻烦,就劝父亲回自己的家乡。回到家乡后,又居于临淄,继续行医,行医救世,直至去逝为止,缇萦也失去了纵迹。现在山东济南尚有孝女里,传说是为了纪念她。孝子之名流传万世而不朽,诚然不虚。

  第四节 慈

普贤菩萨 降

         

      一情着己一情否    万顺于人万顺终

      慈者,上安下,上爱下也。天有慈心,万物孕焉,地有慈心,万物育焉,天地有慈心,日月合明,万物生生不息。父母之慈心,出之于天性,顺乎自然,此为慈也,此为爱也。或曰:子孝爱父母曰慈。父母有慈心,不辞劬劳,养育儿女,为人子亦当有发之于内心之慈爱报答之。知恩必报,仁也;有恩不报,不仁也。

      慈者,玆心也,亦即悲悯人之心,简而言之,爱怜他人之心。此心即彼心,彼心之忧,吾心亦忧之,彼心之乐,吾心亦乐之。是谓乐人之善,忧人之忧,悯人之苦,己安人安之志,慈心之至矣。子曰:“修己以安人。”安人之功,乃天性之慈心也。天生万物,各有其命,各得其所,不忍其心,而能仁惠及人之心者,可谓慈之行矣。慈仁在佛曰慈悲,儒曰仁,老子曰慈,基督曰博爱。夫天之生物,各赋其命,各有其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去病死,幼长壮老,大自然循环之道也。顺其自然而忧之,悲之,悯之,此心发之于仁人之慈心也。

      夫仁之为慈悲者,不忍杀其生,不忍食其肉,顺其自然而生长,此谓之仁以慈悲爱人,济世,利人,悯人之生存者也。孟子曰:“君子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夫不忍杀生之德,仁慈之心也。有慈爱之人,必有容忍之心。俗语曰:“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亦是无量福因。”神圣仙佛皆有慈悲之心,以渡人济世为美事,如 地藏王菩萨发了宏大之愿,要渡尽地狱鬼卒。故吾劝众生要处处存有慈悲恻隐之心,渡人济世,汝之子孙永昌矣。

慈之述例:秦巴西放鹿。

      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孟孙。曾经有一次出外打猎,在森林内捕捉到了一头小鹿。他很得意地把这头小鹿交给他同出猎的部下,名叫秦巴西,要他先杷小鹿带回家煮熟,准备他回家后吃。于是秦巴西就听从他主人的吩咐,用绳子把小鹿缚好,背起小鹿,先行回家去了。在回家的途中,忽然看见有一头母鹿,直跟在他后面,并且不停地哀呜,很是悲伤。秦巴西看了,心想这头母鹿一定是这头小鹿的母亲,心中产生了恻隐之念,立刻把这头小鹿放走了,使它能回到母亲的身边,母子团聚。

      孟孙本很高兴准备回家吃鹿肉,回家后知道泰巴西把小鹿放走了,很是生气,就把他开除了。后来孟孙,他仔细一想,认为泰巴西并没错,并富有同情心,不但能爱人,且能推广到爱物。于是再度重用他,请回做自己儿子的老师,来教育自己的儿子。所以说,君子之成名,在于仁民爱物。

  第五节 惠

文朱菩萨 

         

      铁心绵行普渡    性修身灭救苍生

      惠者,仁爱也,恩也,以财物与人之谓也。心存慈悲,待人宽恕,施于万物以惠。故慈悲,宽恕为自然之天性,人之天性本善,此为天然赤子之心。有此慈悲,宽恕之善心,再以行庆施惠,博施济众,而不为己功,则人亦忘其劳,而乐其用,此则由惠而得人之功也已。愿众生同享其乐,有忧同忧。天生万物一体同观,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与人同乐惠之至也。

      佛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此为六度。布施可渡贪欲,忍辱可渡嗔恚,精进可渡怠慢,禅定可渡心猿意马,智慧可渡迷痴。然六度之中以布施为首,布施即惠也。布施可分财施,法施,无畏施。何谓财施?悯人贫而施人予财物,救人使其脱离危难之中。何谓法施?讲经说教,劝人为善,济世渡众,使众生皆能行其正道,脱离苦海,同登彼岸。何谓无畏施?简而言之,谓无形之功德也。人若行有形之阳德,则享有限之福;若行无形之阴德,则享无限之宏福。故人施惠于人,而不念念不忘,而不欲求报答。求其功德,自自然然,不着其相。故曰:施者忘施,受者忘受。至于忘其所失之物,能臻施空,受空,物空此三空者,而不生虚忘之相,心常如如不动,则见如来矣。前四位仙佛神圣所阐释之四大美德及我所讲之惠,众生若能一一笃行之,到达仁矣。

惠之述例:陶朱公施财救贫。

      陶朱公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陌生,但若是提起了范蠡,想很少人不晓得的。他是春秋时的楚国人,他不但是复兴越国的大功臣,也是当时有名的大富翁,陶朱公这个名字,是他晚年自取的别号。仕于越,为越王句践的一名大夫。吴,越会稽一战,越王句践被吴王夫差打得大败,幸有范蠡及文种两位忠臣的策划,句践决不能雪耻复仇,亦不能复兴的。经过了长期的生聚及奋斗,越王终于打败了吴国,达到雪耻复国的目的。由于范蠡功劳很大而被封为“上将军”。但他淡于名利,上书求隐,约了几位好友,带领儿子,乘上了船,经南海折入东海,到达了齐国的边境,舍舟登陆,从此隐姓埋名,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度日。

      他一方面务农,一方面经商。因为他是一位智足多谋的人,经遇了他几年的辛苦经营,存积了很多财产。他眼看当时齐国的地方很穷,人民生活很困苦,心有不忍,就把多年辛苦赚来的钱财散发给贫民。凡是无钱买米,无法购买农具或是谷种的人,衹要跑到他那里,总是有求必应,而很满意的回家,没有一个落空的。于是这位陌生而姓名古怪的大好人,声誉传遍了齐国的每一角落。这时齐王听说在他国度里有这种德行的大善人,想请他去做宰相,便派了使者专程来聘请他,使者奉了齐王的命令,不敢怠慢,便捧了相印,带了聘礼,沿途访问,而到达范蠡家里。范氏见两位衣冠整齐之使者很是诧异,使者立刻告示其来意,他叹息道:“我在家治产,曾力致千金;至于做官,曾贵至卿相;我不过是位平平凡凡的布衣百姓,富贵到这种地步,可算已经达到极点,现在我想从另一方面,替大众服务,不愿再置身于富贵圈里了。”他宛转地辞了使者,并把自己的产业,全部分给了贫民,自己又雇了一只小船和他的家人及朋友离开了齐国。

      他沿途游山玩水,最后选择了一商业中心陶邑住了下来。陶邑是南北交通之要道,最适合经商,于是又自称为“陶朱公”,利用耕农之暇,贩卖物品,由于善于经商又重信用,大商大贾很乐意跟他做生意。不到几年的时间,他又积聚了巨大的财富。他这时觉得他的财富太多了,便致力于慈善事业,凡是有关于赈灾,慈幼,养老,恤贫等慈善福利事业,他很乐意拿出钱来举办。社会上有很多自私自利的小人,看见他这样不惜金钱,仗义疏财,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傻子。其中有一位商人就跑去问他说:“喂陶朱公!你老人家为什磨不把这些财产留给自己的儿孙享用,而化了这样多钱去做这些慈善工作,岂不傻瓜。”陶朱公听了,不屑的冷冷答道:“我的儿孙们都能够独立生活,如果我把钱都给了他们,他们就不想去替社会服务了,这样不是替他们造了罪孽吗?我不愿做个守财奴。”那个商人听了,自认自己理屈,羞得满面通红,很不好意思地悄悄离去了。

第二章 义

伏魔大帝 降

         

      必诛取正相生取善  大德无功大义无私

      义者,宜也,谓事之宜也。亦即不苟取舍,能继时宜之谓也。理之合宜而当行,君子修身,必知天理之正,人情之欲。辨别正邪,深识事情之正理,而行之于事,如此则有益于修身,齐家之道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凡物各有所宜,亦各有其不宜,宜者不宜,皆由人之判断,用得宜,无一不宜也,若用得不宜,无不合义也。然则义要取中道,不可有偏见,不可有成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故行之先,必定要先详细思考,若合其正理,虽赴汤蹈火,吾赴之;若不合正理,虽有大利大益,吾亦不行也。故君子以义为利,而小人以利为利也。”

      义者,合乎人情,合乎群生也,见义勇为,相亲相爱,有公无私之谓也。夫君子之大义,顺天理而无欲,心秉正直,利人公益,舍财布施,惠及于众,知本报恩,知情之恩,还情以德,是谓君子之大义也。盖小人之无义者,循于人情之欲,利己为欲,聚财聚物而无厌,为利薰心,为利忘义,沉迷于物欲财利,永难脱离尘迷,而永在轮回之苦。吾劝众生修身要以义为主,义在则无欲,无欲则心正,心正则身修,天堂之大道为尔开矣。

      义依字意分析者,为羊我之意。羊我者,美我之身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为内圣之功夫,发于内心,但要由义而行之,故仁义序异而道同,相辅相成二不可须臾离也。仁是爱人,义是正我,此为内心之分,明晓内外有序而不紊,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合乎仁义之道矣。

      总而言之,无自欺,问心无愧,上无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合理则行,非理则退;合道则进,非道则隐,义之于进,则忠人之事,故忠义相随,则行之刚健无污也。忠义之道,见义勇为,闻道尽心,力行其义,见贫济贫,见苦救苦,见危解危,勇于公而忘私,造福人群,此则为舍生取义,得仁之勇也。夫闻义勇为,尽其忠心,事务宜合于道义,待人信实诚挚,谦逊合礼以义,事不越中道而耻其心,有过失则当知耻而勇于改过。事情通义,首要清白其身,名正言顺,处处含义,廉洁其身,则不致于心曲伪行而失义之廉耻。君子廉洁修身,知耻养志,进退合义,而后可以正心,修身,齐家,立业。和和乐乐,项项合情,安安其居,事事合道,此通达情义,则可一家人恺悌矣,和乐如也。故上好义而家未有不和者也。此恺悌之道义,为兴家立业之大本也。故曰:取义当行忠、勇、廉、耻,悌五大美德。

  第一节 忠

四大天王 降

          

      两端相照中为事    是道舍身终作眼

      忠者,竭诚,是为下克忠,事上竭诚之谓也。心专诚一,不偏不倚,诚一唯专,忠心无息,逢事而不颠倒,遇事而不轻举,在位尽其职,为人谋竭力而完成,无半点虚心假意,忠也。事上要尽其力,尽其诚,始终如一,不可有始无终,或是中途变节,见利思迁,受困苦而变其志之现象,己能心存诚一,则事上忠矣。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道,天下大伦也。故上位自贵其尊,使下以礼,下事上以忠,此上下一致,尽吾心而专诚,谓之尽人之忠也。

      忠者,危身奉上,险不辞难也。上有危难当承担之,且替其解围,虽有生命之危,在所不辞。上有忧患,如己之忧患,时时替其担忧,尽力去化灾成福,化险为夷,若不成当以成仁取义,不可贪生怕死,当力为之,忠之至矣,立德之谓也。见善思齐,见义勇为,忠于行道而不邪匿,无妄为,无妄心,心存忠心信实,此之谓忠于崇德而得仁也。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始终忠心,毫无懈怠,临险不怯,临危不变其志,忠以勇为。故曰:忠则必有勇,勇则必有忠,忠勇之义,为古今不易之道义也。

忠的述例:正气凛然的文天祥。

      文天祥宋吉水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他出生于世家,家境很好,他的父亲是一位很喜欢读书的人,为人正直不阿,教子认真并严,而文天祥就在这良好的环境下慢慢的长大。在他的家乡里曾有几位闻名之士,如欧阳修,杨邦义等人,他们都是宋代的名臣,都被供奉在祠庙里。有一次,文天祥到祠里去玩,看到这些先贤,心里很是敬佩,他说:“我将来死后,若不能像他们一样受人崇拜,受人尊敬,我就不配做个大丈夫了。”文天祥自小就有此伟大的精神,所以后来成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文天祥在十八岁参加县试,中了第一名;在州的乡试,中了举人;廿一岁入京会试,中了进士第五名,典试的时候,很受皇帝的赏识,被点为状元。由于他文章很好,理宗很高兴地说:“此乃天之祥,宋之瑞也。”所以他又有一别号叫宋瑞。文天祥高中以后,正盛传蒙古人正准备南下侵宋,这时人心惶惶,而朝中之太臣却有人主张迁都,以避敌人之侵害。文天祥听了很是气愤,曾上书请皇帝斩杀力主迁都的不忠份子,并极力主张废藩镇,编新军,荐用人才,富国强兵,以便抵抗外侵的蒙古人,但理宗缺乏果决的意志,文天祥中肯之主张未被采用,他很失望地暂回自己的家乡,等待将来有机会再出来效忠国家。

      回到家中的文天祥,整天游玩于山水之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好景不常在,元军势如破竹南下,宋军无法抵挡元军的锐势,节节败退。不久的时间,襄阳失守,元军南取夏口,东取建康,国运垂危。这时文天祥认为不是游山玩水的时候,自己非出来救国不可了,于是即刻应召到湖南去供职,曾受到湖南安抚大使江万里丞相的鼓励,文天祥很是感动,决心报国救民。这时恭宗在位,降将引元军攻下鄂州,沿江东下,锐不可当,恭宗祇好下诏勤王,在江西赣州供职的文天祥,接到了皇上勤王诏书后,很是悲伤,不禁痛哭流涕,立刻发动各地英雄豪杰,共赴国难,但因地区狭小,才召募了一万多人,又都是未经训练的壮丁。于是有人劝告他不要白白地去送掉了生命,而文天祥很悲痛,且义正严辞地说出了救国于难的一番大道理,大家听了很受感动,都愿意效命,在他领导之下共赴国难。

      文天祥召集了一万多人,做为勤王的资本,把家产全部捐献出来做为军费,而不再像以前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一切筹备妥善后,就亲自率领这支军队,向京师临安前进。这时局势很是危急,朝廷主和派得势,文天祥的主张均未被采纳,贪生怕死的人很多,大家认为求和才是苟生之道,很快地,元军的先头部队,己迫近京城,文天祥主张与元军作一死战,但这时主和派领袖陈宜中当政,文天祥的主张始终没被采纳。和议进行着,文天祥被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支撑这个危局,不得己只好自己去到元军军营谈判,并要求元单元帅伯颜先行退兵再谈其他条件,而伯颜态度骄慢,百般地威胁他但始终不屈服,使伯颜更加的看重他。于是把其他跟着而来的打发回家,把文天祥留在元营里文祥天在元营里很受优待,但他没忘记救国的责任,当他的元营时听说皇上及太后等被俘,痛哭失声,哀伤欲绝。但他在失望中存有一丝希望,他知道陆秀夫和张世杰护卫着恭宗的哥哥益王和弟弟广王逃到福州去了,皇室子弟并没有灭绝,于是想尽办法逃走。经过详密的安排下,总算逃出了元营,又历经千辛万苦才逃至福州,这时端宗在位,文天祥被拜为右丞相,于是开始训练军队,准备做复国救国的计划,在最初还很顺利,但到了最后还是抵不了强悍元军的反击,又兵败被俘。第二次被解送至元营的时候,元军统帅张弘范叫他跪下,他说:“我只能死,不能下跪。”威武不能使他屈服,利诱不能使他变节,张弘范对文天祥更加敬佩,于是上奏元世祖,元世祖接到报告后,立刻护送到京城去,到了京城元世祖劝他投降,并给予宰相的高官厚爵来利诱他始终不屈,而被禁在监牢里有三年的时间。在监牢里作有正气歌一首,以明其志。歌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则为河岳,下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稽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元世祖看他不屈服的爱国精神很感动,终于在至元十九年把他杀了。在临刑时,显得很安祥,并在他的衣带上,书写了八句赞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斯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一代忠臣就此尽节,而他忠贞的意志,不拔的精神,千古留名,万世流芳。

  第二节 

桓侯大帝 张 降

      顺矩顺规忠乃是    能伸能屈勇其中

      勇者,气盛无所畏避也,舍身成仁之谓也。勇行之志,见危授命,见义勇为,不顾其身,舍身成仁,是谓勇而得仁矣。夫勇之于义者,始终如一,至死不变其志,临危不乱其节。宋苏轼曰:“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夫天下之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变,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甚大,其志甚远也。”故天下之至勇者,不屈不挠,与道相随,见义不弃,勇为道义,此之谓勇之义也。故君子之尚勇,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者,乱也;小人有勇而无义者,盗也。此二者,在乎心勇之于利己之欲,与利人之惠,而则之谓君子焉,谓小人焉。

      勇者,忠心而礼上者也。以中道之礼而适之,若以直勇而不知礼者,非勇也。夫无礼之勇多犯上而好作乱者也。子曰:“勇而无礼则乱。”故行勇必合乎礼,循轨道而行,无不合乎中道矣。

      勇者,好学。士之勇也,其勇在学。夫勇之为学,不懦不弱不辍不慢,志心直前,勇为明理求学悟道,勇以精益求精,日进不惰,勇以收其放心,勇以静观,勇以致知,格物,谓学道之勇也。

      勇者,勇猛进修德业,此谓之精进。精进可渡怠惰,见善而行,见过必改,勇也;见善而不为,见不善而不改,无勇也。佛说上乘之法,以渡有缘善众,上乘菩萨是最上乘法,为启发上智人,此非不勉力者能得之者也。故上智者得此上乘法,勇猛进修,拳拳服膺,讲经说教,广为人阐发妙理,此为成人兼成己之德也。此为印契佛心,传如来无上正法。中智者闻此上乘法,时迩时远,忽存忽亡,则不得其妙理也,若能参悟经中妙理,亦可达上乘之妙法也。下智者,闻而笑之,不去细悟,不免生出人我之私见,有你我两心,则难达于般若上乘之境也,然若有下智之人,勇于精进,专心修为,行功立德,亦不难臻于至妙之境也。

勇之述例:死守睢阳的张巡。

      张巡唐南阳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南首当其冲,这时张巡为河南真源令,而其邻县雍丘被围得水泄不通,局势非常危急,张巡就选择一深夜,贼兵不注意,突击贼营贼兵大败,遂解了雍丘的之围。但因安禄山的势力太强大了,各地都闻风而逃。谯郡太守杨万石也投降了,而张巡是杨万石的属下,他不耻于杨万石的这种行为,立刻召集了县城的兵民,慷慨训诫,决心死守,告诉他们汉贼不两立的大道理,全县城军兵大为感动,愿意追随他一起杀贼。在贼兵还未达之时,雍丘县令令狐潮,就弃城逃走了。张巡得到这消息以后,立刻收复了雍丘。过了几天,大队的贼兵果然到达了,把雍丘团团围住,由于张巡的勇敢守城,以致贼兵无法攻下雍丘,结果祇好退走了。天宝十五年,贼人认为雍丘这地方是一很重要军事要地,就派了投降的旧县令令狐潮,带了大军来攻打,令贼希望游说张巡,而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占领雍丘,而反而受张巡的严正教训,说得面红耳赤。贼兵围攻了一个多月,雍丘城内的箭已经用光了,张巡叫士兵扎成稻草人,身上穿着黑色衣服,在夜晚时,用绳子拴好,从城上吊下来,贼兵以为是城里的官兵准备下来劫营,便拚命去向城里射箭,等到箭收足了再把草人收起,这时贼兵才知道上了大当。第二天张巡依然如此去做,贼兵由于第一次上当,再也不去理会。第三天晚上,他就令五百名敢死队,杀奔贼营,贼兵来不及反击,大败而逃。

      正在这个时候,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了,安庆绪派了尹子奇来围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是一位文士,他看大敌已至,立刻派人向张巡求救,愿意把主持防务交给张巡,自己居于次等的后勤补给工作,张巡接到了这个信息后,很高兴,立刻答应了。张巡到了睢阳后,士气大振,给贼兵一次很大的打击。张巡认为擒必先擒王,但又不知那位是主帅,于是就想了一计,将芦苇的硬杆射向敌兵,敌兵很奇怪,把这些芦苇拿给尹子奇看,张巡知道这人是主帅,就命令他的大将南霁云射杀这人,一箭射去,射中了尹子奇的左眼,敌军大乱,张巡乘势带人杀出去,差点生擒主帅,贼兵大败。尹子奇为报一箭之仇,在肃宗三年,第三次率领大军围攻睢阳,他知道要硬攻总是要吃亏的,于是改变了政策,他以为长久包围,等到城里的粮米都吃光了,张巡就会投降的。张巡认为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召集将领开会,这时南八将军南霁云自愿杀出重围去求救兵,经遇千辛万苦到达了临淮,这时临淮是河南招讨使贺兰进明驻守,他看见南将军满身都是刀剑伤,被他的勇敢所感动,但无意帮助,南将军很是生气地说:“好,我冒死到这儿来求救兵,祇想能挽救睢阳全城军民的性命,现在我既然不能达成我的任务,我把这个指头留在这儿,作为我曾经来到这儿的记号。”南将军知道贺兰进明还是没出兵的意思,立刻上马奔出,将出城,抽箭射一塔,箭头一半深入砖内,并说:“吾回去打败了贼兵,必定要灭掉贺兰进明,以此箭作为记号。”睢阳城里的人正盼望着南将军能早日救兵到达,但看南将军只身归来,知道救兵无望,大家不禁悲愤地大哭,向张巡建议放弃睢阳,各自逃命,但张巡连忙阻止说:“睢阳是江淮一带的屏障,要是睢阳一失,就等于到江淮送给贼人一样,他们不义,但我们却不能不忠,各位听我的话,我们一起死守到底吧!”这时援兵无望,城里的粮食也吃光了,祇好煮茶叶和字纸来吃,等到茶叶和字纸都吃光了,就把城里的牛马一齐宰杀吃了,又捕捉天上的飞鸟,掘地下的老鼠来吃这些东西都吃光了,兵士饥饿得无力,张巡把爱妾杀了,当马肉煮给大家吃,大家很是感动。到了这地步,全城的人没有一个有半句怨言,妇女们都自杀,贡献自己的身体作粮食,男人都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久睢阳城就被攻下来了。睢阳被占领,尹子奇把张巡,许远,及一些重要将领都捉着了。尹子奇很敬佩张巡他们勇敢的精神,劝他们投降,张巡不但不投降,反而破口大骂贼人,贼人大怒,把他满口的牙齿都敲掉了,他还骂不绝口。结果,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三十余人,都从容就义,被贼人害死了。他们身体虽死,但精神不死,留下万世不朽的英名,其忠勇的

精神,为后世读史之人,留下永恒的怀念。

  第三节 

何仙姑仙师 降

            语 

      心无私答行大德    公正为人善事勋

      廉者,明也;察也,有明白分辨不苟取之谓也。平时廉洁自持,克勤克俭,廉以持躬,各循分而自守,接物以公私分明,品德高洁,无愧于心。若欲躁进以致宠荣,捷径而取利者,必失义,故必守吾身精勤廉洁之操。君子廉风清白,安贫乐道,穷而不变其志,清白心地。抑有不义之财物,亦不贪不取,亦不失中道,以义为廉。故论语雍也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夫廉风之可嘉,清白其身而不贪其欲,然常碌碌之余,亦可施舍济贫,而合乎仁义,此则谓之廉而得义者也。夫廉之道也,唯顾廉而不顾义,则求廉反伤廉,亦失仁义之慈,故常录省己以周于众,方谓廉义两全之美德矣。

      廉者,凡人风骨卓然,不妄营求功名利禄,行端志坚也。夫廉也者,洁己身心为本,心之廉洁,在于清心寡欲,乐善修身,正心为本。君子清廉之道,在于重义轻利,不越其轨,而各耻其耻而正焉。论语颜渊篇,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茍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此之谓居上廉身洁己,礼以使下,不为利欲,居下则亦廉身事上,上下皆能廉,礼义至矣。或曰:廉己洁身,恕及于众生,进退合义,宽德以化众生,则众生无以生怨。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则廉以矜,而亲其亲也。俗语曰:“俭以养廉。”人能洁身自爱,无不良之嗜好,当用则用,不当用则省。古人以俭为美德,令人则以俭相诟病。夫俭美德也,人人皆知之,然几人能守之欤?不俭则贫,贫则贪,贪得无厌,挥霍无度,无所不为。春秋鲁大夫御孙曾曰:“俭,德之共也。”守俭之人,能清心寡欲,不为物欲所蒙蔽而失去理性,能守正不阿,能永保廉洁之节操,此非俭以养廉之真义乎?

廉之述例:杨震却贿。

      杨震字伯起,东汉陕西华阴人。他的学识渊博,为人光明正大;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关西夫子”他在朝廷做官的时候,很喜欢为国家举用一些有才能的人,王密是他推荐在昌邑县当县官的。有一次,杨震因有公事而到昌邑县来,王密知道了,想贿赂杨震,便带了黄金十斤送给杨震,一为答谢他过去提拔之恩,并请求以后多多栽培。当王密亲自抵达杨震住处时,杨震很高兴地出来迎接。杨震知道了来意,他不肯接受。王密说:“我趁着天晚送来,路上没有人看到的,您收了有什鹰关系呢?”杨震便正色地对他说:“你送黄金给我的事,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为什鹰说没人知道呢?”于是坚决不接受。王密听了杨震的话,知道自己错了,不觉面红耳赤,很是惭愧,带着黄金回家去了。杨震有如此廉节的美德,他的子孙感觉很光荣,于是在家的厅堂上悬挂着“四知堂”的匾额,一表他们祖宗清廉的美德,二则可以作为他们的一种警戒。

  第四节 耻

韩湘子仙翁 降

           

      高明俊德循天作    远近贤明配人为

      耻者,羞愧也。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知耻之道有三。第一要摒绝物欲,不造诸般罪恶。物欲迷心,失却本性,任何伤天害理,违道犯法,卑鄙苟且之事皆能做出。故人处处要以耻为戒,择善固执,渐臻至善之域矣。故曰:“行己有耻。”“行己有耻”首要多读圣贤书,多悟经中之理,亲君子而远小人,每日三省吾身,若有过夫,切切觉悟,改正向善。子曰:“知耻近乎勇。”第二要恢复自信,不存消极悲观之念。凡人做事务要积极进取,见善勇为,见不善即当远离,莫要好奇而试之。勿存自卑感,看轻自己,认为他人都有善根,自己业障太重,而自暴自弃,不行功德,此则错矣。人皆有佛性,自己若能恢复自信,行功立德,竭诚力行,将来外功满,内功圆,九品莲台定有尔之份矣。仙佛是人修成,吾勉众生,莫要看经自己,虔诚礼佛,心莫存邪念,莫作亏心事,以耻为戒,时时提高智慧,不迁怒,不贰过。仙佛慈悲,广渡众生,勿要因有过,而心灰意冷,从今起放下屠刀,洗手革心,努力猛进,君不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否?昔己作善不少,勿要骄傲,善德不畏多,自己当更加力马加鞭,心存慈悲,济世渡众,以此为务,耻之至矣。第三克服任何之环境,一意向善,竭力除恶,不计其生死。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以先圣先贤为鉴,见善思齐,见不善如探汤。有坚强之意志,有独特之主见,戚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若有伤天灭理,违背良心,损人利己之事,莫作。人若有羞耻之心,则诸恶不生,可谓善人矣。

耻之述例:知耻近勇的苏武。

      苏武字子卿,汉时杜陵人,他的父亲叫苏建,是曾与卫青征讨匈奴的大将,而苏武兄弟有三,他排行第二。年少的时候,因父而被荫为郎官,后移升为移中厩监,这时汉因常常征伐匈奴所以常派使至匈奴,以探其虚实。汉和匈奴两方向都各派有使者,但两方都把对方的使者扣留不放。天汉元年,且鞮侯被立为单于,因内部不稳,怕汉朝乘机派兵攻打他,于是把扣留在匈奴的汉使都放回来。汉武帝认为此人很明事理,很是嘉奖他的为人,于是命苏武为中郎将出使匈奴,便送些礼物给新单于。但是这时单于很是傲慢,并非汉所料的。苏武他们正要起身回国的时候,正逢匈奴内部发生内乱。○(○=糸侯)王与长水虞常等在匈奴发生谋反,想建立一个亲汉的新政权,副使张胜也参与其中,而苏武却不知,等到事情败露之后,才告诉他,苏武知道匈奴王一定不会放过他,果然不出所料,匈奴王派人来把他捉去了,并以严刑拷问,劝苏武投降。并叫常惠(汉之兼使,降匈奴)劝苏武投降,苏武说:“我若是不讲节操而屈辱了使命,虽能茍且偷生,将来还有面目回汉去吗?”马上拔出身上的佩刀自杀。卫律惊惶,立刻抱着苏武,快马召医生来医治,同来的人都守在他的身边痛哭,单于非常赞美他的节操,早晚派人来问候他的起居,而把张胜等关到狱里。

      等到他的伤口慢慢好了,卫律又来宛转地劝他投降,苏武大骂说:“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愈不屈,单于愈想要他投降,于是把他囚在大地窖中,不给他粮食。这时天下着大雪,苏武以地上的雪和毛毯一起吃下,过了好几天还不死。单于以为他有神明保佑,就叫他到北海去牧羊,给他一些公羊,叫他若公羊生小羊,再放他回去。

      苏武到了那无人踪迹的北海,仍然没东西可吃,他就挖那些野老鼠藏在地下的食物来吃,衣不蔽体,非常的寒冷。这样很快地苦苦过了五、六年,汉武帝交给他的节杖上的旄全脱落光了。这时突然单于的弟弟△(△=革干)王到北海来打猎,看见了他,很欣赏他的节操,送给他衣穿,送给他食物吃。不幸,三年过了,△王死了,苏武又没人来照顾他,再度陷入了穷困的厄运。

      苏氏被拘留在匈奴的第二年,李陵也来到匈奴。李陵是李广孙,因孤军深入异地,被俘投降,起初是假意投降等一有机会想再效忠汉室,但汉武帝不谅解,把他的家族都杀了,使他心灰意冷,而长期留居异地。当时匈奴王就派他来到北海看苏武,常以他妻子的名誉,送给苏武数十头的牛羊。李陵在苏武那儿,一块喝酒谈天,见他一片赤诚忠贞之心,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由得泪下沾襟。

      武帝驾崩后,昭帝即位,再度与匈奴和亲,派人去打听苏武的下落,匈奴王说已经死了,后来与苏武同来的常惠告诉汉使,说苏武未死,现在在北海牧羊。并教汉使向匈奴王说:“汉天子在上林打猎的时候,打了一只大雁,雁脚上有一封信,说苏武还在某地方,并没有死。”单于听罢大惊,无法抵赖,祇好把苏武放了。临行时,李陵置酒庆贺苏武,心中无限的感慨,于是饮酒长歌道:“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各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两人痛哭而别。苏武被拘留在匈奴整整有十九年的光阴,去的时候还是年青力壮的青年,回来的时候,已是须发全白。垂垂一老翁矣。苏武有刚毅不屈的精神,不为利诱,不受威迫,不辱使命,知耻且勇矣。

  第五节 

太白金星 

         

      长短高低厚有本    恭谦礼让圆之端

      悌者,顺也,即善事兄长之谓也。俗语曰:“家和万事成。”人人皆能孝敬父母,善事兄长,父慈子孝,一家和和气气,享尽天伦之乐,岂非人间天堂乎。人为万物之灵,知善恶,辨是非,饮水思源,父母养育之恩,昊天同极,兄长教导之恩,亦非小,人知报恩,方能成为仁人。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矣。”

      善事兄长之道,非表面上听从而已,务要发之于内心之真诚,兄长有难,当承担之,不可自求安乐而视之无睹,置之罔顾,兄长之行动作为,若有失妥之处,当和颜悦色劝谏,以真诚感动之。为人兄长亦要以身作则,以慈心开导下辈,谆谆教诲,做人模范,教导向善,指示为人处世之道,使其成为一完美人格,将来造福人群,此非兄长之责而谁之责乎?嗟呼!风尘仆仆,花花世景,利欲薰心,贪利忘义者有之,衹顾自己而忘却兄长之恩者,比比皆是,兄弟争财夺利者,亦不缺其人。夫人相亲相爱,人之天性也,何况兄弟骨肉者乎。兄弟友爱,融融相处,喜气洋洋,以慰亲心,可谓之孝矣。

      兄弟相勉,携手向善,行功立德,将来功成果满,同登天阶,九玄七祖尽超升,此为悌而达于孝者也。故吾劝勿以利忘义,勿以利兄弟失和,兄弟失和,父母劳心,而成不孝之子,不孝不义之人,仙佛所恶也。要想与仙佛为伍者,务要先修五伦八德,遵守三纲五常,人伦以远天道,此谓之先后有序,内外有分。故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悌之述例:许武跪亲灵教弟。

      许武是东汉明帝时会稽郡阳羡县人。在他十五岁时父母亲不幸先后双亡,与其两位弟弟许晏,许普一起过活,他很爱护他的两位弟弟,亲自教导他们读书。每当他的两位弟弟不听话,或是不用功读书,他总是认为他自己的责任,并以跪在父母亲的灵前来感动他的两位弟弟,直到弟弟们听话才起来。许武三位兄弟渐渐地长大了,先后亦成了家,虽然很有学问,但苦无机会出来为国家服务。有一天,许武就请了村里的长辈来帮他们分家,许武怕分给两位弟弟财产多了以后,恐怕他们不求上进,于是杷贫瘠的土地分给他的两位弟弟,自己却留些肥沃的

田地,两位弟弟并没有说些什鹰话,但村里的人对许武很不满,都认为许武很不公平,他的两位弟弟品性都很优良,不应该分给他们这些贫瘠的土地。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就召见许晏,许普两位兄弟,并派他们为国家服务。此时许武再请村里的长辈们到家来,并对他们说:“栽培养两位弟弟,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做大事,不希望他们做大官,而苦无人推荐。因此我以多分财产来考验他们,使他们能够努力求上进。现在皇帝已任用他们,使他们有替国家做事的机会,我很高兴,现在我已经达成我的愿望。我现在当诸位乡长的面前,把这些田财还给我的两位弟弟。”许晏,许普两位兄弟都不肯接受这些钱财,于是把这些钱财设一个“义庄”,用以救济贫穷的人,而就此被命名为“孝弟里”。

第三章 礼

至圣先师 孔 降

              

      仰俯俗规不紊    供行天事勿颠

      礼者,人品行之节文也。夫人在世,凡尘为染,花花世景,多以名利为欲,而动其心也,心之动,邪正则生,心之不正,则生不正之念,其行亦不正,故礼以节之,乐以和之,导其心之不正,而正其行为,端正其身心,以达乎人道之正,此之谓礼之品行在正心之谓也。故曰:“不学礼,无以立。”坊记曰:“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节文是内外之功夫,节者,无过之,无不及,合乎中道之谓也;文者,礼之外,在重文饰也。内为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外可使众生得其安份之功也。节己之欲,以离诸怨,节己之情欲,以达节人之情,故礼为为人处世之要道。礼以节己,礼以文人,礼以文表达之,合乎中道。故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矣。”

      礼者,理也。礼乐记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人之有欲,欲而不得,而生无度之争斗,争则乱,乱则无理。人虽穷而不屈于欲,争乱不生,则进入大同之域矣,是礼之所由也。天地合其道,日月合其明,礼之行之。故曰:“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是为人道之实践者也。

      礼者,事神求福也。人有尊敬,哀思,嗜欲,喜怒之情,敬神礼佛,心诚求之,忏悔向善,节欲去邪,使心合于神道,使三才惟穆,众生合谐;三才既穆,众生既谐,紫光高照,瑞气冉冉,直升上界,天官赐福,喜气洋洋,岂非礼之功乎?故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之与人大矣!礼以明人之份,份之不明,则上下不分,长幼失序,亲疏无别,左右失和。故礼有正人伦,收敛人之精神之功。情不越节,欲不逾制,行为合乎礼节,则狎淫,暴怒纵情欲而不生。吾告颜渊礼之道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若能依此遵而行之,则近礼矣!

      礼者,貌,敬,谨,谦,让之谓也。人之修貌,宜以礼节文之,修节重貌,更修身心,外貌庄丽,其心不修,其行之正,则谓外伪内虚,此不得正礼之貌也。心正貌端,事务谨而重,进退有度,不敢妄越天理,礼以合仪,为正君子,处世之道,君子之处世,知礼谨事,以敬其心之不正,而恐忧其失道而已。夫君子之礼,文质彬彬,身心合一,主敬其诚之,礼以待人,不以外恭内违,是谓失中道之礼敬也。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吾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夫礼敬有恭,谦让则见,敬去尊贤,让笃有礼,尊贤进德,谦逊礼贤,和睦亲友,合乎礼之道也。

  第一节 貌

五天宫 五天圣帝 降

                  

      威而不畏和悦悦    严又有庄温循循

      貌者,容仪也。貌曰恭,行之端正,求实而不求虚,内诚外端,是谓君子之威仪也。论语雍也篇,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之心若发之不正,则其貌必见之不端,其一举一动亦曲,事事背礼而驰,此远道矣。故君子待人接物,先庄重其容貌,诚实而合乎中道,貌合礼,无不过,无不及,则貌正矣。抑貌恭过礼,重文采,则多虚而不实,君子耻之。

      貌者,身正从容之谓也。举止从容,威而不猛,神态怡然,和气致平,言行一致,温而悦,论语述而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又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此君子之盛德也。容貌俨然如泰山,近其身也和蔼可亲,听其言也严正而不阿,是谓君子之貌正。

      貌者,诚实敦睦之谓也。所言诚实,容貌温和,方能敦亲睦族,进退有度,心广体胖,宜貌合礼,庄重其容,怡怡如也。昔者君臣之貌恭,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甚位踧踖如也。

      夫貌恭温而和,则远骄暴粗慢之举,此可为修身进道也已,论语泰伯篇,“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夫颜色温和而远暴戾,仪容恭敬而远惰慢,此之谓欤。奉神礼佛,首要心诚,外表衣冠整齐,态度严肃,平心静气,不可喧哗,不可言笑,敬神如神在,礼佛如佛在,其成果更倍矣。

貌之述例:孟子学习礼貌之道理。

      孟子战国邹人,名轲,字子舆,为子思的学生。孟子从小就丧失了父亲,跟着母亲过活。他家里很穷,本来居住在城郊靠山边的地方。山上有许多坟墓,孟子喜欢学人家哭丧,他母亲为了让儿子学好,只好迁到城市里。搬到市街以后,孟子又学街上买卖人的叫卖动作,他母亲觉得这孩子学习能力很高,怕他学坏了,就再迁居到一家教人读书的私塾旁边。古代的私塾和现代的学校制度不同。那时,私塾里的学生人数不多,大家都跟一位老师读书,师生之间感情很深,就像父子一样,也很讲究礼节。在学塾里,每年在春秋二季要举行祭典,陈列祭品,用很郑重的礼节,来祭祀先师。祭祀的时候,当地的一些长官和读书人,都来参加。秩序整齐,恭恭敬敬的行礼。尤其每到孔子圣诞那天,典礼更是隆重。孟子很聪明,他看到祭礼觉得很有趣,就跟邻居的那些小孩子们,也在一起游戏的时候,来学习那祭礼的情形,陈列些石子当祭品,和大人们一样,也恭恭敬敬地行礼。孟子的母亲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学礼是一件好事,心中很高兴,也不迁居了。

      孟子在二十岁左右,就结婚了。有一次他因有急事,没经过叩门,就匆匆忙忙跑进寝室,不料发现他的妻子竟蹲在房中,在那时,这是很不礼貌的,他就很生气地跑去告诉母亲说:“我的妻子不懂礼貌,我要跟她离婚。”孟母忙着问他:“她有什么不对的行为吗?”孟子答道:“她在房中不端端正正地坐着,却蹲着!”孟母又问:“你怎样会知道她蹲在房中呢?”孟子回答道:“是我亲眼看到的。”孟母又问:“你进房间之前,先喊了一声吗?”孟子回答道:“没有。”孟母就说:“这样看来,不懂礼貌的却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妻子。礼记上记载着,在进入房间之前,应当先有所表示,你难到忘记了吗?我们不可乘人家不备的时候,去找人家的错处。你进房间之前未曾喊一声,她也许有她的事情,说不定当时非蹲不可呢!你匆匆忙忙地忽然跑了进去,这实在是你自己的错误,还要怪你的妻子吗?”

      孟子得到了这番教训后,知道是自己有失礼貌,感觉非常地惭愧和不安,于是以后都随时随地注意礼节,恐怕有失礼的地方。

  第二节 敬

庄坛 池府王爷 降

                

      相应如山淑不动    迎来似水淡庄文

      敬者,敬惕之谓也。心之变化无穷,士志于道,恐有心发之于不正,故敬惕己心于正,而后方能正人之心。夫己心不敬惕,日以放恣其欲,自宠其居,何以正心,修身,齐家者乎,季康子问孔子敬忠以劝之道理,子曰:“临之以庄则敬。”此之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也。夫平时之一举一动合乎道,一言一行合乎理,举动言行发之于正,心思无邪,此为敬惕之功也。宋程颐(伊川)曰:“敬是闲邪之道。闲邪存诚虽是两事;然亦只是一事。闲邪则诚自存矣。天下有一个善,一个恶,去善即是恶,去恶即是善。”不敬则不诚,不诚万事不成,虽勉而行之,功效几希。进德修业以敬为本,敬可以去昏昧惰怠,除杂乱,息邪欲,以正邪僻。持敬功夫,务须始终如一,不可须臾间断,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若一暴十寒,今日作,明日辍,何时能见其功效者乎?君子居敬持志,不惰不慢,不骄不傲,本末先后,循序增进,切己反省,虚心涵养,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着力用久,其功大矣。子曰:“修己以敬,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人之心本善,惟敬常存,不敬则不存,心不在焉,是谓不敬。故进德修业之大道,主敬直内也。

      敬者,庄重之谓也。庄重立心敬,发于中心之敬,是则心敬庄重,修身正己,行道则正。荀以正理处世,教众生以礼,则众生不敬而自敬;若教众生不以礼,则众生无以敬之。故敬之道,先求自己,而后求诸人,非求自己而求诸人者也。心庄则体自舒,心肃则容自敬,内心达于外形,内外相通,方能致敬。故威仪严肃,并非敬之道也,然致敬须由此入门。

      敬者,恭之谓也。敬之为恭者,恭谨敬心,以达君子之诚敬,士志于仕,受之于禄,劳而无怨,勤而无恨,存心以敬,发之心,而恭敬其貌,必见之于外,内外一诚,以尽斯礼,敬之至矣。恭敬之于礼者,温温宽柔,进退有序,丝毫不苟。礼曲礼曰:“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又通而言之,恭敬是一。”

      敬者,诚笃也。朋友之交,贵乎诚笃,交久而越敬,不失其初,是谓诚笃之敬也。心存诚笃,无妄无欲,敬之以礼,施之于众生,众生则自亲,此之谓诚敬之笃,则可以止于至善也已。汉书曰:“白头如斯,倾盖如故,敬之深矣。”故诚笃之敬,必谦己让先,唯敬在诚,而笃实不欺,为君子进德入道之门也。修己以敬,则修身在己,文敬唯一,言而不乱,思而不杂,察言观色,为躬身敬其事,故敬必合乎中道。为礼敬之得宜,抑有不合中道,而敬之则必生技烦杂,而越礼,此则敬之徒劳,耻也。敬为成仁之始,恭己敬人,尊尊其敬,则众生不敢有怠慢之行矣。

      居敬与穷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居敬而不穷理者,其病也空寂;穷理而不居敬者,其病也纷扰。能居敬,则穷理愈精;能穷理,则居敬功夫益进。能居敬,则穷理有得,穷理功夫益密。故曰:“居敬以立本,穷理以达用。”

敬之述例:以礼敬相待的李世民和魏征。

      唐太宗李世民,具有超人的胆识,是唐朝一位明君,他知人善任,善纳雅言,以敬待臣,当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辅助,明君贤臣,相得益彰,故有“贞观之治”的美誉,其中功劳最大的要算魏征了。

      太宗极有威仪,群臣对他都很畏惧,但只有魏征不为他的威严所惧服,太宗一说错了话或做错了事,他总是义正词严的直言劝谏,毫不苟且。魏征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凡是他所知道的无不进劝,而能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步,而太宗对他所提出的意见,也很尊重,无不采纳、并且以礼敬相待。

      太宗立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氏很喜爱读书,明理知义,并且性情温文娴静,以节俭持家,并能尊敬长上,是一位很知礼敬的女人,亦是一位贤内助,于是很得太宗的敬重,夫妇相敬如宾,从不拘于细节,遇到国家大事或是大臣之赏罚,太宗都征求长孙氏的意见,但他总认为女人主内,不应参与这些事情,于是不管太宗如何询问,总是闭口不表意见。

      有一次,太宗回宫大发脾气,他说:“我非杀人不可了!”长孙氏很奇怪地问他为何发这么人的脾气,太宗说:“魏征太可恶了,无论何事,只要他不同意的,他总是坚持他的意见,不给我面子,好几次在大庭广众前,给我过不去,我非杀了他不可。”长孙氏听了以后,一句不响,默默地退出,过了一会儿,换上了一套大礼服,很恭敬地向太宗行礼,他(她)们夫妇俩从未拘于此礼,所以弄得太宗莫名其妙,于是问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长孙氏很庄重地对太宗说:“我曾经听说君明而臣贤,一国之中有了英明的皇帝,才能产生正直不屈的忠臣,同样的道理,就像夏桀,商纣等那些暴虐无道的统治者,当然他们不容许比干等忠臣的存在,今天我听说你有这么一位忠心耿耿敢于以死直谏的魏征,怎样能不向你道贺呢?”太宗听了很是感动,以后对魏征更加敬重了。

      又有一次,太宗想到南山去打猎,一切都准备好了,侍从亦都在宫外等着,这件消息被魏征听到了,他立刻跑到宫门前面,若太宗出来,可以好好地劝谏他,但等了半天还不见太宗出来,于是他再也忍不住了,就急忙地进入了宫内,他看见太宗穿了一身猎装,坐在那儿,不像要出去的样子,于是就向太宗问道:“听说陛下正想到南山去打猎,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外面的人都在等你了,你怎庆不出去,还坐在这儿呢?”太宗知道他的来意,于是笑着对他说:“今天我本想到南山去打猎,但怕你知道了生气,于是不敢去,现在已经不去了,你可以放心回去了。”

      后来魏征死了,太宗很伤心失去了良佐,太宗很怀念他,于是常常对左右的人说:“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时常保有此三种宝贝可以防止我的过失,现在魏征死了,我已失去一宝了。”由此可知,唐太宗能有“贞观之治”的政绩,使四夷降服,国泰民安,完全是由于他能使臣以敬,而魏征等贤臣能以礼侍君所致。

  第三节 谦

三奶宫 朱府王爷 降

                  

      勇如弱退我一步    有若无让人三分

      谦者,逊让之谓也。是为得功,其德施之,而不称其功,是谓有德,不称名之功德,大矣哉。道德经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者贵乎藏,夫天地之化工,造物之造化,变化无穷,循环无端,有生有死,有长有灭,万物之美,如昙花一现,苟能不知美之为美,惟独自然,是为自然之美;善者贵乎隐,人之性本善,不知善之为善,惟独无为,是为自然之善。天下之事功者,皆纯于自然之道,各安其命,各得其所,虽有其功而谦逊不夸其功,谦逊让贤,为世劳而无怨,谦之功也。论语公冶长篇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此则行已谦恭,为修心养性之道也。

      谦者,谦己进修,不耻下问之谓也。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天地之广,无所不包。万物之道,包罗万象,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各有其道,各有其理,大者无所言其大,小者无所言其微,观其静,察其动,以达致知穷理之域也。欲穷万物之理,必先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为学之事也。为学求进,贵在谦己,日新又新,精益求精。夫君子之学,在谦己而后勉人励学,勿自称其才,自夸其能,学无止境,学而后知不足,故君子不耻下问,可以为学之道矣。论语述而篇,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也。”

      谦者,存养之谓也。谦逊为存心养性之本,谦逊其心而存养其性,道则可致中和而得众,谦恭待人,谦和接物,民胞物与,上下和睦,无争无斗,无怨无恨,无嫉无妒,和和气气,快快乐乐,其功在谦逊之德也。

      谦者,敬也。史记乐书:“君子以谦让为礼。”心有谦逊之德,外必有合乎中道之礼仪,故曰: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也,谦不中礼,谦不中节,所损甚多,唯合礼节而得中道,则善矣。谦之功大矣!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谦谦柔顺,卑以自牧,专诚一致,以道为行,以德为立,以善为志,故曰:当仁不让。谦之于处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事父母兄长,以至于妻子,弟妹,无不以谦敬系之,故谦者,此君子之所以宜家者也。

谦之述例:管幼安谦恭感人。

      管宁是三国魏朱虚人,字幼安,从小很喜欢读书,并且读起书来很专心,从不为外面的环境所影响,所以成为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在年少的时候与华歆同席而读,有一次,有高官显要从门过去,华歆放下了书去观看,管幼安立刻就跟他分了席位而坐,可说是一位非常用功的人。管幼安是位好施的人,他无论住在什么地方,凡是亲戚、朋友、邻居、故里,如果有贫弱无依的人,他一定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分给大家去使用。虽他很清苦,也不顾着自己专用,而看别人没东西用。有的时候,穷的连明天的粮食都没有了,他仍旧很大方地杷自己仅剩的分给别人,这样做,他才感到心安。他平时的态度非常谦恭,说话的语气很温和,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跟他在一起聊天,他同人家的儿子在一起谈天的时间,一定告诉他孝亲的道理;要是跟有长兄的人谈话,一定告诉他为悌的道理,因为他很诚恳,所以大家都很乐意接受他的意见。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一切不良的社会风气,都会立刻改变,成为一敦厚的地方了。

      有一次,他恰好住在一口公井的傍边,汲水的人很多,无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终日不绝。因人大多所以常常因为争先恐后,而吵了起来。管幼安看见了这种情形,心理很是不安,他就立刻买了许多装水的器具,放在井旁,自己前往把这些器具装满了水,以便来汲水的人取用。他有如此谦敬助人的精神,却不让大家知道。后来大家都感到很奇怪,到底谁这么好心地,在查问之下,才知道是管幼安做的,于是大家很感动,以后凡是来汲水的人都互相谦让了,不再有争吵的现象。

      他的邻居,养有耕牛。有好几次,这牛无人去看管,跑到管幼安的田里践踏,把农作物都踏坏了,甚至于有的被吃掉了,管幼安不但没向牛的主人说些什么,反而把牛牵到荫凉的地方,不让强烈的太阳晒坏了牛;再用食料饮水,供应这头牛,比他的主人待得更好。牛的主人听到了这件事,感到很惭愧。所以凡是他住的地方,民风本来很顽野,都好争讼,逐渐被他感化,都讲起了礼让来了。

  第四节 

南海观世音菩萨 

                

      辱身抱忍步中道    进退礼让造果功

    让者,己之有所推以予人也,应受而推之谓也。让为成礼之始,礼曲礼曰:“退让以明礼。”故君子居上而不骄,谦让温和;居下而不悖,礼让以法之,此谓让逊之德在内,让笃之道在外者也,此为君子立德之本。君子处世,德让为美,大公无私,不争不斗,己之所有,推予他人。货物之藏,不必为己;力之所出,不必利己。故礼运大同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老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此为推让而得大同之功也。

      让者,推贤尚善之谓也。此为书尧典所曰之“允恭克让”之意也。让之为礼,仁心之德所生,为君子让贤得众,道正天下之大本也。丝毫无自私偏袒之心,见贤则举,见善则扬,君子之貌,恭敬色如,让逊和众,无争名夺利之事,及其争也,必也修德尚艺之事,揖让而有礼。故书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此为君子立德,修身养性也。让道出乎心德,不求胜负之虚假名利,胜者不骄,败者不馁,此为推贤尚善之道也。

      让者,厚人自薄之谓,即先人后己之意也。仁人君子有让人之美德,不以小过而责人,不以小失而怨人,必也谆谆教诲,使之心悦诚服,从新为善,岂不美哉!仁人君子亦有自薄之意志,己有微小之过失,当立即改过,不以小过而不改,不以小善而不为,故君子每日三省己身,拳拳服膺之,择善固执,舍己为人,让人为先,以成礼之。

      让者,忍辱之谓也。内心含有仁忍,外则有让德,苟有仁忍让德,受人欺辱,也不生怨恨之意。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章曰:“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忍者有三:一曰生忍,不忘嗔,不贪厌,让人容物,虽人无礼加于我,反己自省,不怨天,不尤人。二曰法忍,立身行道,行一切度众生心,不生怠慢倦惰之心。三曰无生法忍,不见生忍,不见法忍,如应如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真法性也,此为让之至也。

让之述例:蔺相如与廉颇之间的忍让。

      廉颇为战国时代赵国的大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替赵国伐齐国,大破齐国,夺取阳晋,因功而拜为上卿,以勇猛闻名于诸侯。蔺相如是赵国人,曾经为赵宦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的时候,得了一块天下至宝楚和氏璧,秦昭王听了这消息,便派入送信给赵惠文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他的和氏璧,赵王跟廉颇,缪贤等大臣,会商如何来应付这件事,秦王不讲信义是大家所知道的,所以大家知道秦王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是一场骗局,恐怕和氏璧被拿去了,而得不到十五座城池,又怕若不交换秦会派兵来攻打,所以无法决定。最后决定派一人,请秦王先杷十五座城给赵,而后赵国再把和氏璧给他,否则就作罢。但是要派谁去呢?这也是一个难题。缪贤最后说他有一位门客名叫蔺相如的,是位奇才异能之士,若派前往,必能不负使命,于是赵王就决定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立即被召见了,并呈上了和氏璧,昭王见了和氏璧大喜,立刻传给左右大臣看。而且叫人送到后宫去给美人们观赏。蔺相如等了半天,还未见将和氏璧送出,蔺相如知道秦王缺乏交换诚意,于是向秦王说:“璧有瑕,请示王。”秦王听了立刻叫人把和氏璧拿出来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接到了和氏璧后,马上倚柱而立,很生气地向秦王说:“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城忍不可得,诚不欲矛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拿璧睨视柱上,好像要击上的样子。秦王恐怕他把和氏璧打碎了,于是向相如辞谢,并且叫人拿出一张地图,指十五座城池要与赵国交换。蔺相如知道这都是假话,于是向秦王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想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听了他的话,答应照办,约定五天以后献璧。而蔺相如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五日期到,秦王设了九宾之礼准备受璧。蔺相如很从容地走到秦王殿上,向秦王说:“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闲至赵矣。且秦彊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认为和氏璧得不到,杀了相如也无补于事,于是把他放了。蔺相如出使各国而不辱使命,赵王很重视,于是拜为上大夫。

      后来,秦国伐赵国,占领了石城。第二年又攻赵国,杀了赵兵二万人。秦王便派人告诉赵王说要与他和好,并决定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害怕秦国把他拘留,于是不想去,廉颇相如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于是由蔺相如随伴前往,以保赵王之安全;廉颇负责留下守土,预计三十天若不回赵,则立太子为赵王,以防止秦国乘机攻来。于是与秦王会于渑池,秦王饮酒正酣的时候就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就依照秦王的意思鼓了瑟,秦国御史就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向前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大怒不答应,于是相如拿了一缶,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仍然不肯,相如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的左右想杀相如,相如张目怒叱,左右都退下了,秦王很是生气,于是很勉强地在缶上击了一下。相如叫赵国御史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大臣见得不到便宜,就请赵王以十五城做为秦王寿礼,蔺相如也说:“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到了会毕,秦始终没占到便宜,又因赵国以大兵布置在边界,秦国也不敢轻易妄动,赵王于是平安地回赵国了。这次蔺相如功劳很大,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是很是不服,于是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便宣言说:“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听了,丝毫不生气,常与廉颇避道而行,连朝会也藉病不到,好像怕廉颇当面给他难看。

      众门客见到这种情形,很不服气的向相如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并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阻止并说道:“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门客们说:“不若也。”于是相如解释说:“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彊秦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众门客听见了这席话,对于蔺相如这种忍让宽宏的气度,佩服得五体投地,相率地退下了。不多久,这席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的胸襟太狭窄了,并对蔺相如这种先公而忘私雠的精神,敬佩万分,于是肉袒负荆的亲自跑到蔺相如的家里来,向他请罪,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之至此也。”蔺相如连忙下阶相迎,延请上坐,两人从此成为刎颈之交了,共负保卫赵国而奋斗。

  第五节 谨

护驾云真 降

         

      拳拳心小思欲远    步步意防计须充

      谨者,为求勤学之谓也。谨之于勤学者,为进道入德之方,勿敢一时之惰,时谨而不怠,学如犹不及之虞,此谨之于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之目的,在于正言明理,宣道渡众,以悟至精至妙之道理,不为邪说所蛊惑。故学之谨者,择正而言,择善而行也。

      谨者,笃敬之谓也。谨笃而敬其事,为君子处世行道之本也。夫道本立而道生,道也者,路也,明心见性之路也。心之明也,无所纵欲,湛然清静,此谓谨之于斯心者也。君子修身养性,心之在谨,是为收敛放肆之心。清心寡欲,寡欲而后清静其心,则过患者,鲜矣。故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此之谓也。

      谨者,慎独也。心之动,行之谨,慎独存诚,仰不愧,俯不怍,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光明正大,现隐显微,皆合乎谨。故中庸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赌,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之功夫,贵乎省察研几,去恶存善。曾文正曰:“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孟子之所谓自反而缩,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

      谨者,谨慎务实之谓也。谨言之要,务求信实,待人处世接物慎重,谨而有礼,恭而貌,不动其心,不以性暴而虚,身轻且燥乱也。夫人小而不谨,大而无能,终则无所收拾。论话为政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立志,修身正心以道,谨之乎言行,言出重而不轻,轻言必寡信,言多必失,沉思寡言,定静而安虑,为谨身心口舌之道也。

      人之行为,察言观色,先后有序,进退有道。言行之不及,恐患轻言而不顾行之蔽也。故慎于言而不过其行,谨于行而不适其言,言行一致,而后君子之道,可以行于天下者也。噫!言行不一致,道可行于天下者,未之有也。书曰:“不患出言之难,而患践言之难,知践言之难,则知谨言慎行之要。”又曰:“一言之不正,可以丧邦家,一言之正,可以兴邦家,故君子胡不慥慥尔。”

      谨者,必合中道之谓也。谨之合中道者,行之必合乎礼节,无过之,亦无不及。茍能合乎中道,放行而不越轨,放言而不越理,事事皆含礼矣。若只知谨之为慎而不知礼之中道合度者,必生恐惧忧患之心,此非中道之谨,也非诚意之谨也。故大学右传之六章,释诚意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是故君子之谨在正心修身者,必合乎中道之礼。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君子言行之谨,要之在此欤!”

谨之述例:谨识之刘宗周。

      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最初跟许孚远学习,为学之要旨,告以存天理,遏人欲,遂谨识之。后与高攀龙,相共讲论,以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为标的。崇祯初,为顺天府府尹,以直谏斥归,闭门静坐,不见一客,门人请以讲学,于是集儒绅会讲,阐明伊洛主敬之要旨,以慎独为要。后开启蕺山书院,从游者有千人。梓所述人谱以授学者。福王立,为吏部左侍郎,逐罢归。弘光乙酉六月,山居闻变,绝食二十日而卒,享年六十八岁。遗著有人极图,语录等。明儒学案曰:“先生之学以慎独为宗。儒者人人言慎独,唯先生始得其真。”盈天地间皆气也。其在人心。一气之流行诚通诚复,自然分为喜怒哀乐,仁义礼智之名。因此而起者也。不待安排品节,自然不过其节中和也。此生而有之,人人如是所以谓之性善,即不无过不及之差。而性体原自周流,不害其为中和之德。学者但证得性体分明而以时保之,即是慎矣。慎之功夫只在主宰上。觉有主,是曰意,离意根一步,便是妄,便非独矣。故愈收敛,是愈推致,然主宰亦非有一处停顿,即在此流行之中。故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盖离气无所为理,离心无所为性。佛之言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是其真诚实犯。如何用功夫?曰:“慎独。”

第四章 

违摩祖师 

          

      知道一行是正觉  坚修不谬乃中明

      智者,智慧也,为人适应环境之普遍能力也。世事繁冗,务要记忆,观察,想像,思考,判断,有此智慧,则足以应付日常,一切事物。佛家释智慧之意甚为详明,天台云:“善入佛法名慧,巧用佛法名智。”肇师云:“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别谓之慧。”大品经云:“于菩萨名为道慧道种慧,于佛名为一切智一切种智。”法界次第云:“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阂,名为智慧,即梵语般若是。”佛分智有二种:一曰世间智,一曰出世间智。所谓世间智者,于世间法一切事理明了,虽达明了一切事理,而未舍尘相,还有事障;所谓出世间智者,于出世法一切明暸。能忘却一切,尽深事障,尽消理障。故佛以灭妄相渡,后此觉性、以智明慧,灭诸无生无灭,以妙智慧上求佛道,以悲下渡救众生,自渡而渡人,以普渡众生为主,期得佛院之果也。

      智者,明哲妙法妙理,而能退藏者也。人生在世,忙忙碌碌,为名求利,花花世景,奔声奔色,造业受苦,旧业未除,新映又造,愈造愈深,愈转愈沉,永难断烦恼障蔽,故众生速断烦恼而证佛果,以达智增,智增而本性敏达,虽道深而能自悟,理妙而能自彻矣。

      智者,博、知、达、命、穷之谓也。人之有知,无不发于心,心通其事,真实不虚,而不蒙蔽其心,作事合道与义,是谓真知。故真知者,知吾智慧之为也,心灵所知,灵应莫测,知事抑知物,必得中道,而后方可通达事物之至理,以应万端,而达其道,且人之心也,应物而感,是非有别,心正发于正,是谓心之智,施于事而知其物,心之有偏,发于不正,是谓不知其物而失于智,而误于事,故心正而智于事,则可穷达其道,以见天命之性也。夫昔者圣贤,学以致其道者。若是乎?且日造其学琢磨励志,以知行智,智以穷理,是非自辨,则可为人师表,而道可行之于卅里邦家者也。论语为政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夫温故知新之志,为以穷理达性,洞澈万象之至理,悟彻天道,方能启发古今之至道,是谓知以穷达事物之大智也。夫穷其至理则为致知之功,而达彼达此则为格物之功程,致其知在格物,是为发挥良知良能合一之智慧者也,此君子处世有道,辟邪曲而就正道,知人善恶,正身心以求人正吾正。论语颜渊篇,樊迟问知,子曰:“知人。”又曰:“举直错诸罔,能使往者直。”此为以正就乎不正,而不正亦正矣,抑以不正,而求正人者,乱矣。是谓不智而愚,故功在智之道也。博古今之至理,以求真谛,达豁然贯通之玄奥是为道学之大智者也。

      智之用者,智圆通,而行方正。智圆者,无所不知也;行方者,有所不为也。故淮南子主术曰:“凡人之论,智欲圆而行方:智欲圆者,环复转运,终始无端,旁流四达,渊泉不竭,万物并兴,莫不响应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挠,幸白而不污,穷不易操,通不肆志。”若能智圆通,而行方正者,则寡欲,由世间智渐达于出世间智之域矣。

  第一节 博

曹国舅仙翁 降

            

      远近无分方且正    短长不紊抱恒固

      博者,广也,大也,通也。博之于人道者,博厚配地,至广至泛,至深至远,至高至明,至厚至重,至久至诚。故中庸右第二十五章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达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贰,则其生物之测,天地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博之于天道者,大慈大悲,大圣大德,佛之悲心广大,救苦救难,故华严经普行愿品曰:“今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

      博者,博爱也。博爱之范围,至广至大,民胞物与,广施恩惠,济众生于患难。若能发广大宏愿,以博施济众者,可以为圣也。论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博者,学则多能之谓也。君子为学之道,无所不学,博学而多能,为能吾之心,至于明澈天命,以养吾真,为博而致道,道成千古,不朽而无所成名之。论语子罕篇,违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博学者,深明中道之义,为处世、修身、正心、诚意、而至致知格物者,功在博学,而得中道之义。夫君子为道,学之不惰,博而多问,虽愚亦明,虽柔亦强,学之博之,是为君子之志。唯!人也,学而不博,道义不明,自傲区区之学,而自足自骄,是以见识不广,学之未精,此之谓学而不知其道也。夫不知其道,则不致其道,不致其道,则未能修其身而正其心也欤!中庸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之谓欤。故曰博学之道,不可半途而废。临事多阙,遇事多疑,悔自生矣。论语为政篇,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悔,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博者,博事物,博古今之道而学。博古今之学,而时时习之,以启良能,则万物之理,自然贯通洞澈矣。自博博人,故礼内则曰:“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其疏曰:“博学不教者,唯须广博学问,不可为师教人。”故博学之功,在乎笃志力行,以求其实。或学之不能,则博之不能,博之不能学则未能至于微妙玄理,则无以得之博学也。故博学之道,近乎智,力行之功,近乎仁,是谓博学而得中道者焉。论语子张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是以君子之道,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困而知,勉而行。学、问、思、辨、行,而能百倍其功.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博之述例:博学之刘向。

      刘向汉楚元王交四世孙,字子政,本名更生。宣帝时,为谏大夫。向通达能文,为人简易无威仪,专积思于经术,白画诵读书传,夜晚观察星宿,常常不眠至天亮,屡次上奏,以阴阳休咎论时政,语甚切直。宣帝诏受谷梁春秋,讲论五经于石渠。元帝时为中垒校尉,当时外戚王氏专权,皇帝想用他为九卿,但为王氏及诸大臣所把持,而没被升迁,曾经在天禄阁校正书籍,夜晚独坐,有一穿黄衣服的老人,手持青藜杖,跟他说明开天辟地的事情,并传授他天文地理之学问,问他的姓名,自称为太乙之精,刘向着有洪范五行传,列女传,列仙传,新序,说苑等书。

      刘向的洪范五行论,为发明大传,他所著之天人之感应,也如同其他汉儒之深信灾祸异变。以为人的行事,预兆在自然界的,好像声的互相感应。谨守仁义,顺乎道理,若能如此,虽不祷祠而福自至;背道忘行,以祀事求福,神明必违之。可见他的思想是注重实践的。他在论性方面不偏于善恶。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其或善或恶,都是原于外来的影响。所以说:人之善恶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音乐足与人以善之影响,音乐为人心之反射,足以平和人性,心有喜怒哀乐诸方面,此皆感于物而显于声,所以说音乐之声与精神之状态相翕应,雅乐足以淑性,俗乐足以溺性;乐者心之词,惟乐不可以为伪。申鉴杂言篇曰:‘孟子称性善,荀子称性恶,公孙子曰:“性无善恶。”扬雄曰:“人之性善恶浑。”刘向曰:“性情相应,性不独善,情不独恶。”……惟向言为然。’论衡本性篇引向说曰:“性,生而然者也,在于身而不发情,接于物而然者也,出形于外。形外则谓之阳,不发者则谓之阴。”向之说,性无善无恶,惟以外来之影响为善恶,是其意亦生于教化方面。

      向以教育为人生之大本。其言曰:“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又引孟子佚文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所以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令人诚能砥砺其材,自诚其神明,睹物之应,通道之要,观始卒之端,览无外之境,逍遥平无方之内,彷徉乎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游神。”又曰:“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僻立,非我也,而可以厉心。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智,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得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又曰:“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向之说与孔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旨合。向究阴阳五行灾异而着洪范五行传。又集贤妃贞妇可法者,序次为列女传八篇。采百家传记之遗闻佚事足为法戒者为新序十篇。说苑二十篇。

  第二节 

张果老仙翁 降

            

      圆公无缺能伸转    远虑近忧事物精

      知者,识也。识吾身之存有,何为了达,人生生死之谛,了悟明心见性之道乎。心之动也,触物而感,应变无穷,心念一生,众幻无不现于前,感应之力,景于四维六合,随念而起,随念而灭,万幻惟心,变化无停,故欲明其心而见其性者,必先知此心之动念,幻景之变化而握其不变,此不变之心,方能体会天地一体之真知真如,吾心念息,合天地之一息,启发吾心之真如,此则谓知吾心之真知也欤。抑此心念念不停,妄想丛生,岂可得此心之静观,而得明心见性之道乎。故曰知此心之不变,方能静观此心而正其心也。观此心而见此性者,谓之覆命归根,复此性命者,是谓知心之未发,归天命,则曰知此天命之谓也。论语尧曰篇,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此心而后达天命之贵,然后道可行之于天下矣。

      知则智之谓也。智之始,是知之良知而辨别是非。君子之知,务求真知,不以虚知而为知,不实其知,则误于人生修身养性之道也。知之为知者,当知道义了悟,知之意义,以达此智,是真知。故真知之行也,笃实无虚,不以不知而强知之矣。若不知而为知者,则不明道体,不明其道体,则不行其道,不行其道,则何以成道者乎。故曰,有此真知,而后有此智,有此智而后有此慧,智慧者,为君子修身、正心、证道之本也。

      知者,知人之谓也。知彼知此,而后辨别邪正,是谓知人之善恶,然后行其道,道则不致生于异瑞也已。论语颜渊篇,樊迟问知,子曰:“知人。”知人之虚实真伪,而后道施于民,抑不知人之善恶真伪,而与之言,失言也。不知人之善恶虚实,而不与之言,失人也。故真实之知,则不失言,亦不失人也。

      知者,知中道之谓也。君子知道,而后可以行道,不知道,何以行道哉?道也者,性之所归,明心之性也。论语子罕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瑞而竭焉。”空空如其性,真如常存,叩其两端,无过无不及,得乎知之中道,心正应乎万象而无穷,知此心矣。

      知者,知止也。知止者,所当止之地也,亦即至善之地也。夫人之性,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票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本性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务除其旧,而复其初,发其明,而去其旧染之污也。故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定、静、安、虑之功,在于致其良知,而寻其至善之地也。

知之述例:主张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说之王阳明。

      王守仁是明朝理学家,字伯安,学者称为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他的母亲怀孕伯安十四个月而生。有一天王阳明的祖母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天神,从云端下来,送了一个胖娃娃给她,于是把这出生的孙子叫王云。但王云到了五岁还不能说话,有一天,一位和尚上门来化缘,并说:“可惜道破!”说罢,掉头而去,王云也从此开始说话了。于是家人给他改名叫守仁,后人因他曾在贵州阳明洞讲学,所人又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在十一岁那年,因父亲在北京任事,派人来接他祖父到北京去,他与祖父同行。他虽年纪轻,但对于事物观察很仔细,在路过镇江金山寺时,他曾吟了两句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可见他天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在十五岁那年,曾独自游历塞外,悉心观察边塞的山川形势达一月之久始归来。后因家庭的关系,祇好回到他的书房,潜心从事他的研究工作。到了十七岁那年,他的父母给他订下了南昌诸家的小姐,叫他去迎亲,但到了铁柱宫的道观,和一位道士谈起了修身养性的道理来,越谈越起劲,把自己迎亲之事亦忘了。在孝宗弘治己未年中了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调兵部。不满太监刘瑾专权,被捕下狱,廷杖四十板,把他贬谪到贵洲的龙场驿丞。后刘瑾被诛,知庐陵县,历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后平定宸濠之反。阳明先生是我国有名的理学大师,刚毅正直,有守有为;不仅在学说上有独特辉煌的成就,在事功上亦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为国立功,为社会立德,为万世立言。至五十七岁时病逝,门人周积侍疾,问有否遗言,先生答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学说大的有三:(一)心即理说-陆王同为心学,以为吾心即理,理者不外吾心。故曰:“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心之体性,性即理也。”(二)致良知说-阳明先生至贵州龙场,始悟格物致知,到五十岁时,方以致良知三字教人。他曾经说:“其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此本是学者究竟话头。”又说:“自孔孟既没,此学者失传几千百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故致良知可说是王阳明独创之思想。(三)知行合一说:阳明先生既以致知之知解为良知,所以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则致知功夫自含知行二者为一之。阳明先生曰:“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又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又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他的学生除爱问知行合一之宗旨,答道:“大学言如好好色,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色时已是好,非见而后立心去好也。今人却谓必先知而后行,且讲习讨论以求知,俟知得真时方去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阳明先生此说是对当时只求空谈,不顾实践之学界给予对症下药,贡献于世道人心者良非浅鲜。以上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为王阳明为学之纲领,三者相待而成,去人欲存天理,为王阳明生平讲学之要旨,其学说思想影响后世很大。故明儒学案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求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拍,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先生悯宋儒之后,学者以知识为知,谓人心之所有者不过明觉,而理为天地万物之所公共,故必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后吾心之明觉与之浑合而无间,说是无内外,其实全靠外来闻见,以填补其灵明者也。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训,不得不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夫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功。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大旨不出于是。……。向外寻理,终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本,纵使合得本体上已费转手,故沿门乞火,与名眼见闇,相去不远。………。试与孔孟之言证之,致吾良知于事物,事物皆得其理,非所谓“人能弘道”乎?若在事物,则是“道能弘人”矣。告子之外义,岂灭义而不顾乎?亦于事物之间求其义而合之,正如世儒之所谓穷理也。孟子胡以不许之,而四端必归之心哉?嗟呼!糠秕迷目,四方易位,而后先生可疑也!”可见推崇可谓至矣。

  第三节 

汉钟离仙翁 降

           

      通天彻地诚心达    纯理转回万象皈

      达者,达道达德也。达道者,天下古今共由之路也,书舜典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传曰:“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亦即孟子所谓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故中庸右二十章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知,所以知此五达道,仁,所以体此五达道,勇,所以强此五达道者也。知仁勇,谓之三达德,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德之理也,然一则诚而已。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此三达德,则无以行之。

      达者,通达情意,达己达人之谓也。言不求文采,事不以虚伪,以求诚实,是谓言行通达。论语卫灵公篇,子曰:“辞,达而已矣。”朱子曰:“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此则君子之言,诚实通达。情意通达始能为通感情,感情融洽方能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夫达人达己,立人立己,而后则可得人,得人者,得仁也。故论语雍也篇,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达者,学而通达之谓也。学而至达吾,进修道学而无止境,启于后世垂千秋而不易,道达群伦,为万世不朽之典模。论语子罕篇,子谓颜渊曰:“惜!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夫学之达也,无穷无尽,未知所止,道达至极乎。

      达者,开悟之谓也。开吾智慧,远达广博大道。道德经云:“大道无形,生育万物。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夫道大无形,无情,无名,而能生长万物者,何为哉?唯道之启吾之智慧而达其玄谛者也。

      达者,达时适运之谓也。君子适时行道,不宽不躁,不怠不慢,临危不乱,临安不骄,行道心达胸广,怀惠慈心利人,可谓达德。夫达德者,德施于民,而不求功也,论语宪问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此君子之心达,高明博厚,敦敦其仁,厚厚其渊,道成德达,立永不朽之圣业。夫小人则心不达,迷昧天性,沉沦名利,以欲为达,是曰舍本逐末,抑有求之不得,怨天尤人,无所不至矣。论语宪问篇,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达者,达观也,意无沾滞之谓也。夫人若能通达事理,逆来顺受,不为外欲所蒙蔽,外景所迷惑。达观之人,有正确之人生观,与人处仁,与事取义,成者不骄,败者不馁,人说吾是,不喜,说吾非,不怒,一切喜、怒、哀、乐、发之于中,不为境遇所拘束,可谓达观矣。茍能喜、怒、哀、乐发于中,则达而合乎中庸,可谓达之至矣。

达之述例:讲求明体达用,经世济人之顾炎武。

      顾炎武,昆山人,本名绛,字宁人,又号亭林。明时屡试皆不第,于是弃举业,隐居山中,请求明体达用,经世济人之学。明亡,与同志共举义兵不成。他的母亲王氏曾对他说:“我虽妇人,受国恩矣,今必死。”于是绝食而死。戒告后人不要做异族的官。亭林自己刻励为学,曾游历西北边疆有十几年的时间。从来居住在华阴,他向人说:“遍观四方,惟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问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出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一出关门,亦有建砱之势。”于是定居在此。在康熙年间,诏征博学鸿儒。一些卿士都想争取。亭林向学生们说:“刀绳具在,勿速我死!”唐鉴学案小识说:“先生贯通经史,上下古今,以卓荦不群之才,抱俯仰无穷之志。足迹半天下,所交皆贤豪有道之士,而卒著书以老,使人追慕于简策之间而不能置。夫先生之为通儒,人人能言之,而不知先生之所以通,不在外而在内,不在制度典礼而在学问思辨也。是以平心察理,事事求实,凡所论述,权度惟精,往往折衷于朱子。”实在是精之论也。亭林精力超人,无片刻离书,享年六十九岁。

      亭林生在晚明,当时社会祇求空谈,理学家不复再为社会之信仰,于是亭林提倡“舍经学无理学”的说法来矫正当时的社会风气。亭林作学问有三大特长;贵创造,尚博证,讲致用。日知录自序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候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删之。”其尊重独创由此可知。

      亭林之崇尚博证,则四库全书日知录提要言之最确。其文说:“炎武学有本源,博瞻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抵啎者少。”亭林论致用之要云:‘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其所用者都近于现在科学研究法。

  第四节 

玄天上帝庙 福德正神 罗 降

                          

      恭喜世人得一善    悲错苍生离中玄

      命者,天命之谓也。命内天赋与吾,曰性。君子穷理尽性,是谓知命,知天之命,始能和光混俗,抱道安命,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劳而无怨,泰而不骄,是谓知天命矣。故中庸,子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命者,性也。率性行道,进退合宜之谓。君子率性行道,知命达天,则仕不致于刑戮,邦有道,笃厚,尽忠。邦无道,言逊且隐,以保其身。论语公冶长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又曰:“命则乐天知命,不忧不惧之谓也。”论语颜渊篇,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问心无愧,则心何忧何惧,身何患焉,夫人之患也,浑心多欲,忧惧多生,性不自主,而命倾已。

      命为立志之意,知命为君子之志,念玆在玆,君子正命,思不出其位,固守其志,而乐命,不敢妄越天命。论语宪问篇,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天命之大,率性之道,为覆命归根,中庸,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为超凡人圣贤之道焉。如天道之行健,周而复,天之命也。地道之柔顺,博厚载物地之命也,人道之行纲常,仁义礼智信,人之命也。故天命之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畏吾中道恐犹不及,而重其命,论语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长也。”

命之述例:弘才命世之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家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弘才命世,一切顺乎自然,名利的观念很淡泊,自由自在,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生死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

      庄子理想中的人格是“至人”,至人就是对于生死,寿夭、成败、毁誉、是非、得失等等都看作无所谓,将名利看得很轻淡,他能超脱世间的一切欲好的束缚,一切的喜怒哀乐困扰,而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例如:楚威王听说庄子很贤能,派遣使者以厚币来迎,要拜他为宰相,庄子笑着向楚国使者说:“千金,重币也;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庙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狐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毋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以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意焉。”又有一次,他到梁国去拜访他的朋友惠施,惠施那时是梁国的宰相,庄子学识才能比他更强,惠施深恐庄子来了,会抢掉他的相位,心中非常的焦急,于是就派人在京城里搜索了三天三夜,要寻求庄子;但是庄子对于名利非常的淡泊,听到惠施这样害怕,便向他说:“你知道南方有一种大鸟叫鹓雏否?它从南海飞到北海,中途若不遇到梧桐树,决不栖息,若不见甘泉,决不停歇来喝水,若不遇栋实,不肯下来啄吃的。有一天,它飞行经过一株古树,一只老鸱口里衔着一只死老鼠,看见鹓雏飞掠近前,以为要抢它的死去鼠,紧张得张牙舞爪,大喝一声,使它不能接近;但是鹓雏那有兴致去抢它的死去鼠呢?而鸱雏却把这只死鼠当做唯一的宝贝呢!”惠施听了庄子的话以徒,便放心了。于是说带他到花园散步,刚走到桥上,庄子看见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很是快乐,不由得顺口说道:“这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很是快乐呀!”惠施立刻顶了他一句说:“你又非鱼儿,怎样知道鱼儿们快乐呢?”庄予又说:“但是,你又不是我,你怎样会知道,我不知道鱼儿们的快祟呢?”庄子非但不重名利,对生死亦看得很轻。他曾说:“生为徭役,死为休息。”有一次,他的妻子死了。惠施闻到此消息后,来他的家中吊丧。不想到庄子丝毫无悲伤的表情,而仍然在唱歌呢!惠施劝他暂停唱歌,否则会被误会太不近人情了。庄子却回答说:“人生自幼至老,像四季循环一样,春、夏、秋、冬,冬天过了,一年终了。死的人死了;活着的入又何必悲伤呢?”由此可知,庄子并非对自己的妻子没感情,而是看“生死”为无所谓。后来庄子病重,学生们商议,要以隆重的仪式来埋葬他。庄子知道了,劝他的学生说:“我把天地当做棺椁,日月星辰当做联珠,万物当做斋送,不花钱,而仪式又最为隆重,你们不必再为我准备后事了!”学生们说道:“但是,若不买一口棺木下葬,把老师的尸体掉在山上,岂不被那些狐狸和乌鸦吃了,我们怎能忍心呢!”庄子又说道:“狐狸也好,鸟鸦也好,让它们来吃掉我的尸体吧!反正用棺木来收殓下葬,也要给地下的蝼蛄,蚂蚁吃掉的;你们又何必从山上的狐狸、乌鸦口里抢去了它们的食粮,而让地下的蝼蛄、蚂蚁去享受呢?”由此数例可知庄子是位知天安命,置生死于度外的人。

  第五节 

孚佑帝君 

         

      一意一心一道走    尽头尽尾尽中行

      穷者,格物致知也。格者,致也,正也;物者,事物也。格物而致知,而后达道达性,君子之达道,乐而忘忧,发愤忘食,惟精求精,惟真求真,时以深造,务期大道格至穷通,是谓穷吾心之至善者也。夫穷心之道,是谓格物之功。涵养身心,不为物欲所蔽,启吾真知之性,穷通悟透天道之妙,至于一旦豁然贯通,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此之谓穷之于格悟天道之真谛也。道之无穷,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放之弥六合,卷之藏于密,玄妙无穷。故君子之志于道,而不穷于学,何以得道之玄奥乎。论语子罕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此之谓,道大无穷,理广无尽。穷尽万物,推究至尽,彻性理之本源,穷达圣域。易说卦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之功在于格物致知,以达于知,知吾知之良知,而万物合为一体。抑不得吾心而之以格物穷理

,致而致知者,何以得此道也。

      穷者,穷理尽性也。大凡有事则有理,有物则有则,研其事理,究其物则,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天之生物,无论大小粗细,各有其理,各有其则,穷究则理明。然欲研究万物之本性,当推求其自然之势,若以私意去穿凿附会,终不能见其功矣。故孟子离娄篇下,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茍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穷之述例:主张穷理以致其知之朱熹。

      朱熹,宋徽洲婺源人,字元晦,一字仲晦,亦曰晦庵。熹自幼就很颖悟,五岁能读孝经,并题道:“不若是,非人也。”朱熹之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全体大用兼综条贯,表里精粗交底于极。曾说圣贤道统之传散见于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朱子之学说归纳起来有三:(一)宇宙论-朱子之宇宙论是由濂溪之太极说与伊川之理气二元论综合而成。认为理气二者互相依存,无气则无理,无理则无气;分而言之,理偏于精神,而气则偏于物质。曰:“天地之间,有理百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又曰:“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二)心理论-朱子性说本之横渠伊川,分天地与气质之性。性既分为本然,气质二种,而性与外物相感应,则发而为情。性者体也,情者用也。所以说:“仁义礼智,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本然之性虽属纯善,然气质之性未必全善,是以情之为物虽未必全恶,然时有不善,亦事所当然。盖气质正,则情固善;气质偏,则情不得不为恶也。(三)修养论-朱子祖述伊川,其论学一以穷理居敬为主,曾以伊川涵养须用敬,进德则在致知二语救人,居敬者主一无适之谓,朱子曾说:“格物致知,是穷此理。”他论格物之功夫说:“格物十事,格得九事通透,即一事未通透不妨。一事只格得九分,一分不通透最不可,须穷到十分处。”然而格物致知须在读书,故论语书法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于后,未通乎此则不效志乎彼。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子重在道问学,故时以读书为穷理之本。朱子在穷理而外,又以敬为圣门之要义,以为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与古时之圣贤的遗训,皆不出于敬字。敬有内外二面,内谓存心不懈,外谓随事专谨,居敬穷理可说是朱子修养法之大纲。

第五章 信

南极仙翁 降

         

      抱桥自昧岂如此    排水拯生须不荒

      古人曰:“人言为信。”人为万物之灵,除以行为表现其感情外,最要者以言语为构通之间情感为媒介,而以言信为主。苟能言而有信,乡里朋友皆乐于交往,自然中而然增加汝成功之机会矣。人固不能离群而独居,一切皆须互助合作,汝以诚信待人,人亦以诚信待汝,诚信相待,敬业乐群,有不成功者,鲜矣。信之义广矣,非但不欺人,亦不自欺。一般人皆以为不欺骗他人即是信,或有不知有自欺者也,欺人者,为人所恶,自欺者,更为人所恶,何哉?人皆有良心,此为本性,本性不昧,良心自在,灵光自明,内不愧己,外不怍人,光明正大,毫无虚假之表现。信而至诚,善恶自判,或有不信因果报应者,认此为虚无飘渺之事,无稽之谈,误矣。盖在世为善,而灵自清,在世作恶,则灵浊,清而上升,而达极乐界,天堂为居之,若是在世作恶多端,浊气下沉,而永沉沦而入地狱矣。故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欠人半斤,须还人八两,非是不报,是日之未到。故众生当诚信之,不造罪愆,并立志行道,消前世之因果,将来归极乐,逍遥自在,其乐无穷矣。

      忠信可谓互为内外表里。“忠”为尽心尽力,“信”为诚实不欺,言不诚信,则行不忠敬。言谨而慎,不轻易许诺,不信口开河,此为言行一致,言而信之基础也。夫人立身处世,立己待人,言顾行,行顾言,笃守忠信。若言而无信,行不笃敬,言行不顾,则一事无成矣。论语卫灵公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信之于仁、义、礼、智者,犹如土之于金、木、水、火也。万物终须归土,而仁,义、礼、智信以成之。有仁而无信是假仁,有义而无信是假义,有礼而无信是虚礼,有智而无信是伪智。士之信,口心合一,口言善,行善,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商人之信,秤量实,买卖公平,价格公道,苟能如此生意昌隆矣。

      信之于人大矣,人之无信,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岂可行之哉。人之守信而不坚,如舟之无舵,盲目航行,何时能登彼岸。故欲早登彼岸之善士者,要早求正道而诚信之。古之修道者,非有至诚至信之人,不能得其道也,故古之修道者,为先修而后得。今之修道者,虽先得而后修,然非有至诚至信之人,则难以成其道也。

      信要以中、诚、真、实、笃完成之。信之于吾,在乎笃敬诚中,内心无偏曲,无妄念之邪,信以求实,待人以诚笃,应事求真,接事求实,是谓信实之心在内,而道信在外而见之也。子曰:“民无信不立。”夫人之道,以信求实,方得其真,故道学之真实,则不可须臾离于自心之诚信,而进修其道,如是方可通彻其玄,中乎其窔,抑朝三暮四,不顾信实,则其行必乘,作事反覆,何以得道之至理乎?故君子诚笃其行,其志必信,则上不颠倒,而下不欺瞒,上下笃诚于信,则永不颠蹶,信之至也。

  第一节 

蓝彩和仙翁 

           

      不留系情不留造    大同广救把无偏

      中者,中庸之谓也。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所谓“不偏之谓中”者,乃中而不偏于上,不偏于下,不偏于右,不偏于左,而能大中至正。此为一化万殊,万殊归一理也。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常存君子之德,而能拳拳服膺而无失之,随时而处中;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忽存忽亡,以小人之心而无所忌惮。君子之为德,戒谨而不睹,恐惧而不闻,无时而不中,小人反是,纵欲妄行,无所忌惮,故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而不偏至于事物,谓之和,发于心,谓之正,此正心适事,心安稳定,意自皈专,虽随缘和俗,而不为物欲系累,此则曰,中心所发之正心也,中心之心,发于人,则慈惠爱物而亲人,存乎此心则亲亲其众,从容中道也。或不得此心皈中,偏心作事,万缘随物而生欲,欲萌意动,四相者见矣。四相不正,我相,则为吾,利欲而争利,众生相,则为吾,利欲而争名,寿者相,则为吾,利欲而争妄,人相、则为吾,利欲而争欲,此皆偏其心之不正,而争夺名利,欲妄幻想见矣,故此心常存于不偏之中,为君子之守中,无固无执,无阻无碍,无弯无曲,有无如是,不污其心,人我一体,从容中道,圣人也。

      中者,中和也。喜、怒、哀、乐,人之情也,未发谓之性,不偏不倚谓之中,发皆中节者,情亦正矣,无所乖戾谓之和。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故曰:天地万物合吾一体。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动静配合适宜则合乎中道,中为静中之和,和为动中之中,动静合度,中和命节,可谓合乎正道矣。

      中者,正道也。说文解字曰:“中者,从-○也。”-者,下上通也,○者,天地万物之象也,下彻人道,上彻天道,为“允执厥中”之意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乃尧传舜,舜传禹之正道也,亦为历代圣贤相传之心法。朱子曰:“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中观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中者,心中之天地根也。天地根者,道教谓之谷神,道德经谷神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佛曰:不二法门,文跦师利问维摩诘:“何等不二法门。”维摩默而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不二法门也。”又曰:灵山。灵山是人之清静地,为佛入圣之处也,故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指在尔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在灵山塔下修。”释曰:至善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无论何种说法,只是名词不同而已,实际其意皆同,唯中而已矣。

中之述例:主张中道的孔子。

      孔予名丘,字仲尼,春秋鲁昌平鄹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曾问礼于老子,归而教授弟子。孔子曾周游列国,归鲁时年已六十八岁了。孔子知道道已不能行于天下了,于是删诗书,定礼乐。孔子晚年,尤好周易。弟子有三千多名,有七十二贤,并修春秋。享寿七十三岁。

      孔子为儒学之祖,其思想之宏大,可为古今罕见的,对于宇宙论,知识论,人生哲学,教育均有高妙的见解。(一)宇宙论-孔子之学说,最玄奥的是易经。易之基本概念为易、象、辞。易之言变易,天地万物无处不变,无时不变。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二)知识论-论语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大戴礼三朝记曰:“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内思毕心曰知中,中以应实曰知恕,内恕外度曰知外。”所以可以说忠恕的范围是很广泛的。自人生论-孔子理想中之完人为圣人。圣人之至德为仁,行德之方法曰忠恕。大学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洁矩之道。”孔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其渊源于忠恕。孔子尊品性,苟能合乎中道,则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士,行己有耻,不辱君命;其次,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其次、言必信,行必果。”又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其要言不外乎执中之道耳。(四)教育论-孔子见人常有知之,而行之则有过或不及者,不能合乎中道。孔子又极重视学问及其涵养,曾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不但重视品德学问的进修,也重视心性的涵养,曾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教育目的最为博大,而以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为依归。何谓纲领?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何谓条目?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教育最高目标在使学生能达至善的地步。其后奉行孔子之教旨者,于立身处世,大都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得志则兼善天下,不得志则以五伦之道来教化人民,虽穷而不溢,虽困而不屈,由此可见孔子影响后世有多大了。

  第二节 

复圣  颜回 

           

      本性本根大道贵    一心一意原路通

      诚者,心专一之谓也。心专唯一,无偏无倚,无弯无曲,身心合一,成其事之谓也。诚如在祭,巍巍乎。如在其前,如在其左方,致敬至诚,心诚格至于上下。诚之可格天地神明,故诚敬之心者,出于心之无邪念,心专唯一,非惟斋口沐身,礼神明为诚虔之说也,夫君子之诚,斋心戒欲,去妄之心,诚而祭,谓之真诚之祭,论语八佾篇,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故祭天地神之诚,必亲躬致敬,不以代人而祭,若不以真诚其心,代人为祭者,其心不诚,不诚之心,祭之何益哉!诚一为修身,正心之本也,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则不能诚一,不能诚一,则一事无成矣。故诚为进德修业之本也。中庸右传六章释诚意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诚者,诚意也。君子为善以去其恶,则务必彻底,作以实力而不自欺,使恶恶如恶恶臭,好善如好好色。小人阴为不善,不知善之当为,不善当去,心不存诚,自欺欺人,终为不善。荀能自反自省,每日三省吾身,心无愧怍,则心地自然宽平,体而舒泰,则诚自存矣。大学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诚者,行中庸率性之道也。“圣神功化之极”乃孔门相传之心法也,其具体之功夫,只有一个“诚”字。中庸之所谓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亦以“诚”字贯彻之。天下至诚,万物皆能尽其性,人物之性,亦吾之性,无人欲之私,则精粗钜细而无尽矣。故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故中庸率性之遗,当以诚而贯彻之,始能收其硕果,收其奇功。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为真实无妄,圣人之德,浑然一理,自然天性,真实而无妄,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择善而固执之。又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天下之物,各有其道,各有其理,诚而尽其性,非自尽其性而已,所以尽万物自然之性也,此谓诚无内外表里之分也。

诚之述例:释迦牟尼诚心求道终能成佛。

      约在西元前五百多年印度境内,中印度迦毗罗国的国王,叫净饭王其夫人是摩耶夫人净饭王是位英勇能干,德智兼备,很受臣民爱戴的国王。摩耶夫人是位温和贤淑,勤俭朴素,不喜奢华,又好闻法教的人,由于两人平常聚集了很多善德,所以在四十四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在梦中忽然见到一位长得堂堂一表的仙人,乘坐一头大白象,慢慢从空中走来。走近夫人的时候,从她的胁胁进入腹中,就怀胎释迦牟尼。到了临月的四月初八夫人在蓝毗尼园,在这时候,春和日暖,无忧树花盛开,夫人在一颗蓊郁茂盛的无忧树树下诞生了太子。(我国史上也曾有一段记载谓四月八日,山川震动,五色光贯太微星,太史苏田奏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一千年后,声教及此。)释迦降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心中很高兴,替他取名为悉达多。

      太子悉达多降生的时候,有位仙人阿私陀,来看太子的相。阿私陀看了太子的相后,泪珠一滴一滴的从眼眶中掉下来,叹了一口气说:“伟哉!太子的尊容,身具三十二相,非凡人也。若是不出家,必为转轮圣王,统辖五天竺。若是出了家,必为三界导师,叹我已老,不能亲闻说法。”净饭王听了又喜又悲,为阻碍太子出家,所以给太子建了一座三时殿,有很多宫女,伶人,来侍候太子,日日歌舞管弦,要使太子忘了出家。到了十七岁娶了善觉王的王女耶输陀罗为妃,可以说享尽人阎的快乐,却也不能打动他出家修道之心。他深悟人间生、老、病、死的无常,求道的念头与日俱增,于是向父王请求要出家,净饭王听了他的话惊曰:“汝若欲成道,度一切众生,可先救为父的这个苦恼,我欲早日让位于汝,好修梵行,已是我的夙愿。”虽然如此,也无法动摇太子的心。到了十九岁的时候,耶输陀罗妃生了一子,取名为罗侯罗。他认为既生一子,可以减少父王之忧,于是决定在二月初八日出宫到外修道。

    太子出了迦毗罗城,走到了蓝摩市,再东进可人阿跋弥河的深林,并可选一处寂静的好修道场所,去专心修道了。于是太子向白马说:“犍陟!你已经载我到我所要到的地方了!”再转头很慈祥向车匿说:“请你将这宝冠与这些宝珠呈给我的父王,并请代我向我的父王讲:“我为了解脱世间上苦的根本-生、老、病、死、我为了要救救一切苦恼的众生,所以我才舍弃了恩爱之情,以追求真理正法……。”并下了一决心说:“我为了要超脱生死的大海,为了要解救众生的烦恼痛苦,所以我要出家学道,等我达到目的的时候,我必当回城,假若不能成就这个愿望的时候,我的身体就终老在山林之间。”太子下了如此的决心和宏愿,白马犍陟,忽然高嘶一声,屈膝舐足,俯首吐息,两眼泪水潸潸流下(马本身无法流泪,但因受太子行为感动而有此神迹)。太子见白马如此悲痛,不觉也落下了几滴眼泪,抚摸白马说:“犍陟,请你不要悲伤,我非常感谢你,到现在你已为我竭画良马的劳苦,已为我服务终了,犍陟!你从此将会免除恶道轮回,将来你必定有好的果报。”太子说后,拔出宝剑切断头发,换上袈裟,转身徐步走向苦行林找跋伽仙去了。

      见了跋迦仙后,问道:“汝为什么如此苦修呢?”跋伽仙说:“因欲生于天,得来世天上的乐果,不得不苦修。”太子道:“汝所求的是天上乐果,还是不究竟,要知诸天虽祟,福报有限、福业尽、又受六道轮回苦报,汝所谓乐者,究竟是苦而已!于是离了跋迦仙而去。后来绎迦到了摩诃陀国,过王舍城,频婆沙罗王,来见太子,向太子说:“仁者何故出家?若因为不能早登王位,便出家,我当举我一国之半,请汝统治。若以为还不足,我可将全国奉汝,我愿退居臣下事之。倘还以为不足,我可下今我的大兵侵略四邻,归汝统治。”

      太子谢曰:“我志在断、生、老、病、死四苦,得无上的解脱!我岂为欲求世间的五欲始出家么?惟有请王者,望以仁法治汝国,不可虐侍民庶。”频婆沙罗王听了太子的这番话后,感到太子发心高洁,跪地请曰:“仁者如得解脱,请第一先渡我。”太子辞了濒婆沙罗王后,又往前进,后又在尼连禅河的东岸前正觉山上修行,一连苦修了六年,太子在正觉山的树林中,苦修六年之间,日食一麻一麦,形躯焦瘁,太子自己想着道因慧解而成,慧解因根而成,根因饮食而补。断食不是得道的因,我当受食成道。想到尼连禅河去洗澡,因六年断食体力不支,站不起来,这时从树林傍边来了一个看牛的女孩子叫难陀波罗,捧上了一杯牛乳浆。释迦饮了后,觉得体力逐渐恢复,随太子的五个比丘,以为太子道心退转,于是离开太子,太子独自一人到佛陀迦耶这地方,毕波罗树下,下了一大决心,发誓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这个时候,来了一个童子,为吉祥童子,抱着吉祥草,送给太子,以便打坐。于是太子就此静坐冥思,静观中,经过无数境界。到了三十五岁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中夜观见天上明星,豁然大彻大悟,成了道。

      由此可见,诚坚去修这,终有成就的一天,释迦成道便是很好的例证。

  第三节 

赐善老祖 降

         

      隐以行功功莫大    显而为善善何多

      真者,性真也。不妄曰真,也即离虚妄之谓也。自性自如,念念不妄,一切皆离虚妄,故云一真一切真。六祖坛经云:“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一切迷情虚妄皆是幻境,足以迷真,消除尘迷,皈性归真,不着虚空妄想,如月当空,本性自如,万象现灭,本性真实。六祖金刚经注曰:“如者,万物一如,不起分别,犹如一月当空,千波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夫人自性本空,无方无圆,无大无小,无黑无白,无青无黄,无上无下,无长无短,无喜无瞋,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尽是虚空,是言虚空,本是无空。世界之大,实为不大,一砂之小,实为不小,真性无大小之别。六祖坛经般若品曰:“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无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人,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若有五蕴幻身,则不得其真,五蕴幻身皆灭,心地无乱而自性自定,而见真如。圆觉经云:“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真者,一指而超升也。真道者,以口传口,以心传心,心印相传,不立文字,消除文字障,所谓十字架上见真人是也。盖人降生,正门关闭,智慧未开,而未能明心见性,真人未现,至危急之时,自偏门而出。若受明师一指,正门打开,智慧自开,至假体衮老,灵魂由此孔而出,立见真人。六祖惠能将归真之时谓子弟曰: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曰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笕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是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法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由此偈中可知大道普传,顿法法门已开,有缘佛子速速求真,勿再受尘情所迷,世间一切皆幻境,到头来总是空。如今不早日修为,要等何时来学道。人生短短几十载,名利终了亦有尽,唯有行功立德进,自见本性才是真。

真之述例:得真性之惠能。

      惠能,父卢氏,讳行○(○=王舀),母李氏。惠能于唐贞观十二年戊戌岁二月八日子时生。当时毫光腾空,异香满室。黎明时有二个奇异的僧人请见,向他的父亲说:“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他的父亲问道:“为何要名叫惠能。”僧人说:“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说毕走出,不知到何处去了。惠能父,籍贯范阳而被降职,流放到岭南。父亲又很早就去逝了,祇余母亲,后迁居南海,家庭很困苦,于卖柴。这时有一客人要买柴,叫他把柴送到客的店里去。客人收下了柴,惠能拿了钱,退到门外,听见有一客人在诵经。惠能一听到经语,立刻大彻大悟。于是问客人诵什么经,客人说:金刚经。又问从什鹰地方来。客人说:“我从鄿州黄梅县东禅寺来。这个寺是五祖宏忍大师在此主持教化的,门人有一千多人,我到他那个地方礼拜,听此金刚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纲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承蒙一客人,取了十两银给惠能,做为老母的衣粮,教他去黄梅参礼五祖。惠能安置母亲完毕后,立刻辞了母亲,过了三十几天的日子,便到黄梅,礼拜五祖。五祖问他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想求些什么东西。”惠能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西南边疆地区的人,怎能作佛。”惠能说:“人虽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却无南北之分。边疆地区种族虽与你不同,但佛性并没不同。”五祖说:“这边疆区域根性大利,你不要再说了,到后院去吧。”惠能退到后院,有一侍者,差惠能破柴及舂米。经过八月多,五祖有一天忽然见惠能,向他说:“我想你的见地可用,但怕恶人害你,于是不跟你说,你知道吗?”惠能说:“弟子亦知道你的意思,所以不敢走到堂前,使他人不能察觉。”有一天五祖叫所有的门人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局,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人因神秀现为教授师,皆不敢作,要神秀作偈。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后有一童子,从碓坊走过,唱诵此偈,就知道此偈还未见本性。于是问童子说:“这偈谁作?”童子说:“尔这边疆地区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说:“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就引至偈前礼拜。惠能说:“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这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诵。惠能听毕,于是说,亦要作一偈,望别驾代为书写。别驾说,你这不识字的人亦要作偈,其罕见。惠能向别驾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说:“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家听到他此偈大惊,不知他何时得了肉身菩萨。五祖怕众人害他,于是说:“亦未见性。”第二天,五祖暗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向他说:“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于是间他说:“米熟也未。”惠能回答说:“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五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领悟了五祖的意思,夜十二时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叫别人看见,将心印传授惠能,惠能便成为六祖。

  第四节 实

亚圣孟子 降

          

      无德无功功必显    不修不善善其中

      实者,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谓也。盖人性相近,而习相远,学以正道,则为圣贤;学以邪道,则近乎禽兽。故学者在乎改变气质,进则教化众生,以臻至真,至善、至美之人格,其功大矣。不学无术,耳闻目染,不知择善而行,见不善近,则渐离正道,失却本性,误入邪道,可谓悲哉。古之圣贤法水,求实而不虚,以声过实为耻,此为修学之道也。水之性,盈科而后进,故夫子极称于水曰:“水哉!水哉!”故吾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茍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故古之学者,为学在乎务本,本立而后力求专精博大,如水之有源,源泉混混,滔滔不绝,左右逢其源,不以皮毛而自满自足。学无止境,脚踏实地,好古勉学,实事求是,可为修学之方法也。吾勉众生,当效法古之圣贤,切实力学,精益求精,明礼知耻,言而有实,举贤而用之,以济世渡众为本务,独善其身而至兼善天下。

      实者,不虚不假之谓也。真真不假,践履其道,为学求实,不务文饰,亦不务虚伪,实践实履,以求至道,了澈真理,是谓实学而得中道者乎!故君子之实践中道,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诚实其事者也,事之实,庄重威严自生,虚妄自灭,此而得虚明不昧之心德,始可进道修德,故君子之道稳重务须信实而威仪,坚实耐久,而德之进修,务事诚实内心,固根本欤?不唯!只求外表之实而内虚伪,此轻浮而失道。论语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待人接物,诚实为本,勿枉曲事实,自家穷困而伪装富贵,不学无术而扬言为饱学之士,愚而自夸为贤,恶而自言为善,君子耻之。尔不见孟子离娄篇,齐人有一妻一妾之事欤?其文曰:‘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束郭璠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由其文可知齐人之不诚实也,昏夜哀乞以求,而骄人于白日,其所为为匹夫匹妇所不耻也。故君子穷而不滥,败而不绥,成而不骄,言

忠信,行笃敬,光明磊落,近不欺己,远不欺人,可谓诚实矣。

实之述例:诚实的查道。

      宋朝时有一名叫查道的人。有一天,他雇了一工人挑一担礼物要送到亲戚家去。

      因为路途遥远,所以他们很早就出发,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到了中午时,口渴、肚子饿。工人对查道说:“我们从礼物中,拿些东西来吃吃好吗?”查道答道:“这些礼物是要送给别人的,怎么可以拿来吃呢?”于是两人饿着肚子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刚好经过了一枣园,枣子都已经成熟了。查道叫工人去采些枣子来吃,临走之时拿了一串钱,挂在枣树上。工人看见了很觉得奇怪,问查道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查道回答说:“我们吃了人家的枣子当然要给钱!”工人说:“枣园主人也没看见,何必给钱呢?”查道说:“虽然主人没看见,可是我们不能不诚实啊!”

  第五节 

济颠禅师 降

         

      诱善劝恶敦敦导    诚修立德循循为

      笃者,勤勉不怠之谓也。笃志勤学,为进修之道,不笃其志,自逞聪明,惟吾独知,耻于问,终必自误前程。论语公冶长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夫求学者,要之在笃志励行,不怠其志,自为进修,日益求精,功在勤笃,立志广博道德也。

    笃者,坚定之谓也。笃为志之坚也,是为好学之固。论语泰伯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此谓笃而得信实,勤而得好学,坚其心志,至死不变,为君子成道之方也。笃之有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穷乐道。

      笃者,诚实之谓也。笃之为诚实者,务求内敦朴,外诚实,栈道励行,夫诚实之笃,不以令色伪装,作事不以时起时止,此则心非诚骂,远君子之道矣!唯君子之道也,内实外朴心敦,为道笃志。论语先进篇,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笃者,行敬之谓也。笃之行也敬,笃敬之行,则信实之行,其实也必见其外,其貌也敬,由内而发,内外而见,内外诚笃,忠信见矣。或行不笃敬,则言行不一,背信越理,乱也。论语卫灵公篇。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故笃敬之至,则自有忠信在焉。夫笃之不得敬,道未得其实,敬之何哉?忠信自失矣。此则迩之于州里亦难行其道,故诚信之道,自吾之笃,诚信处世,则道自生矣。夫不笃真诚,虚心求道者,未之有也。论语子张篇,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笃之述例:笃学之苏秦。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的家道清苦,少时跟在鬼谷子门生读书,他的父母亲希望他经商,遇着平凡的生活,但他心怀大志,想游说诸侯,谋求一官半职。他主张联合东方六国诸侯,来抵御西方的强秦,此政策叫做“合纵”。

      于是他就筹备了一些盘费,游说周显王,显王不予采用,不得已,只好离去。他又整理了行李,西行到秦国,游说秦惠王,这时,秦惠王刚杀了商鞅,对外国的一些辩士不怀好感,苏秦的意见,没有被采用,只好只整理行李回家了。他经过长途跋涉,把所有的旅费都花光了,只好也把行李卖掉,而且连身上所穿的衣服也卖光了,最后变成一个乞丐,赤着脚,沿路讨饭回家。他的太太看见自己的大夫如此的狼狈,亦不理睬他了。他的嫂嫂也不替他作饭,家人都冷眼对待他,以为他不好好经商,安份守己过日子,而想去谋一官半职,实在大不应该了。

      苏秦饱受了家人的冷落,自己很感惭愧;于是他就下定决心,发奋用功,孜孜不倦,读到夜深要打瞌睡的时候,用锥子刺痛自己的股,血流到脚后跟,醒来继续用功读书。有一天,他捡了一本旧书-姜太公兵法,便专心地去研究。

      他学成后,于是再出发去游说燕王、赵王、韩王、齐王、楚主、魏王,先后都被他说服了,大家合作起来抵抗秦国。六国均以苏秦为相,于是他佩带了六国的相印。

      苏秦回家后,他的妻子、兄嫂、兄弟都不敢再看不起他了。


回善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