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
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
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对小孩子而言,可能有些内容懂,有些不一定懂,但只要慢慢记在心中,长大后这些道理就会随口而出,很容易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不管佛教理论还是世间格言,只要用得上,对自己心行起到断恶修善的作用,就是善法。心善则善、心恶则恶,所以,本论也是诸佛菩萨的一种加持。
《弟子规》中最开始是讲孝顺父母,作为学佛的人,对父母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如果对父母置之不理,无所谓的态度,那又如何对所有众生发菩提心呢?
要知道,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倘若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感觉,那能否悲悯其他可怜众生呢?绝不可能!所谓的父母,狭义上讲,就是今世双亲;广义上讲,在多生累劫中,每个众生都当过自己父母,凡是众生,没有一个未曾当过父母的。因此,修行人要先孝顺父母,进而才能对一切有情生起悲悯之心。
在佛教中,一个人要想往生极乐世界,首要条件就是:“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可见,“孝养父母”等是最基本的善法。要了解孝,就应深入佛经,像《父母恩重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都可以称为“佛门孝经”,经中详细描述了父母恩重难酬,做儿女的应如何报答父母深恩。
佛陀还亲口说:“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因此,人想学道,孝顺非常重要。现在的教育有点颠倒,每个学校的老师都只重视分数,只看学生能不能背、能不能学,至于他的行为规范、人格操守,根本提也不提。好多孩子因为没受过这种教育,长大后虽有一点学问,可是做人很差劲。包括有些出家人,学历尽管很高,也读过一些名牌大学,但与人的沟通能力不行,没接触两天就出一些问题。所以,古人的教育方法,我们还是应该沿用:先培养德育,有余力再学其他知识。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索达吉堪布:小时候的教育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哪怕是看个卡通片、听个故事,可能也会转变孩子的一生,甚至成为生生世世快乐的开端。
胎教
作为凡夫人,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这种死亡今天不会临头。一旦死亡来临,除了正法以外,再没有其他可仰仗的物件了。因此,我们对佛法必须要时时忆念、观修,而这种教育,最好是从母胎中开始。
现在大多数胎教,都是听些柔和的音乐、去些悦意的环境等,意义非常浅。其实真正有意义的胎教,应该是母亲在怀孕后,常去寺院、常做善事,这些外在的行善因缘,才会对胎儿有利。
此外,孩子降生之后,还应从小培养他死亡无常的观念,并让他知道:对每一个人来说,不管是老是幼,死亡都可能突然降临,所以自己诞生到这个世界以后,必须要做善事、积福德,修持对命终有益的正法。
----索达吉堪布 《前行广释4》
儿童应从小学习佛法
佛教的教育应该包括三大块——对儿童的教育、对年轻人的教育、对老年人的教育。
对儿童而言,从小就要在心里播下佛法的种子。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打下佛法的基础,接受的都是现代教育,长大后很难真正诚信佛法。小时候如果能接受佛法的教育,对一生都有很大利益,同样,如果今生能接受佛法的教育,对以后的生生世世都有很大利益。
对年轻人而言,必须认真闻思修行,如果没有闻思修行,那学佛就只是一种形象而已。
对老年人而言,作广大的闻思修行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些人也要明白最基本的佛理,在此基础上断恶行善、好好念佛。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3》
现在孩子非常需要佛教的智慧和慈悲,要尽量的拯救孩子
不管怎么样,让孩子从小接受人格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不然,即使他再精通各种理论知识,若没有贤善人格的话,长大后对别人,乃至对所有众生,都没有真实的利益。
有些父母觉得给孩子留财产,让他读大学,对孩子非常好。然而,现在的大学课程不一定真对孩子有利。我自己在办学校的过程中,尽量在教材中加一些古代经典、佛教理念,否则,如果孩子只懂科技文化知识,即使非常聪明、很有能力,但若特别狡猾、心肠恶毒、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这种人长大之后,对自他不会有实在的利益。
现在有些父母非常可怜,他们将所有的钱财、所有的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可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生病不理不睬,究其原因,就是从小没有灌输正确的教育。因此,孩子在没长大成人之前,家长除了让他学习科学文化之外,还应该让他具备爱心这一翅膀,否则,他不可能在世间的天空中翱翔。
毕竟与现代知识比起来,古代经典虽然有点难懂,孩子们读起来不易理解,但在接受薰陶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让他明白做人道理,等他长大以后,自然会或深或浅地领悟到其中真意,从而受用一辈子。现在学校里的知识,尽是些“燕子飞了”、“乌鸦渴了”,知道这个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有些人说当今教育内容比较空洞,的确也是这样。
所以,大家应全力以赴挽救身边的孩子,不要让他们的儿童时代白白虚耗。我自己有强烈的体会:一个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树,未成形前可用各种方法令其改变,而一旦长成大树,思维方式已经定型了,想改变也来不及了。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小时候,哪怕给他看一个佛教动画片、讲一个佛教故事,对他的内心转变也有帮助。
希望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来挽救孩子,让他们今后不要变成社会的唾弃者,即使对社会和家庭没有特别大的贡献,起码也要做到不诽谤因果,不会一听佛教故事就说是传说或迷信。如果不承认前世后世和善恶因果,哪怕他拥有全天下的财富、人人羡慕的学历,也没有任何价值。现在孩子非常需要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有了这二者,世间知识才能真正运用于生活当中。
----节录自 索达吉堪布开示:儿童读经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接触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第一所学校就是自己的家。假如父母没有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之水,那孩子的“根”就会出问题。以后就算他读的大学再好、得的学历再高、赚的钱再多,也无法长成一棵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给芸芸众生带来绿荫的清凉~
----2011.112 索达吉堪布微博
对一个人来说,从小培养善法的习气非常重要。
我经常对一些居士说:孩子五六岁以后,要让他们多看佛像或者画佛像,要经常给他们讲观音心咒的功德等简单的佛理。这就是对孩子的佛教教育。佛教不是迷信,它蕴含着甚深的道理。尤其是佛像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经常观看佛像可以出生今世来世的无量安乐。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经常看佛像,长大以后就不太容易对佛教生邪见;相反,如果小时候没有见过佛像,长大以后就很难对佛教生起信心。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4》
索达吉堪布:儿童的成长环境往往决定了他的一生
儿童的成长环境往往决定了他的一生。从小在慈悲的氛围中孕育出的儿童,会有一颗不造作的爱心。从小在忆念三宝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会有一颗虔诚信仰的心。
儿童就象一张白纸,你用什么颜色的笔,就能描出什么颜色的图画。
土登罗布仁波切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在青海果洛创办的小学,已经历了三年的风风雨雨。随着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该校现已拥有98名学生,16名教职员工。
每天清晨六点半,在悦耳的四皈依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从睡梦中苏醒,揭开了一天生活的帷幕。起床后排好队,整齐地向三宝合掌顶礼,皈依发心,围着寺庙转绕三圈。七点开始洗漱,完毕后入禅堂,各就其位后齐声合掌念诵:“无上导师佛珍宝,无上醍醐正法宝,无上引导圣僧宝,供养怙主三尊宝。我等众眷世代中,永不舍离三宝尊,恒时供养三宝故,愿获三宝之加持。众生以此妙净善,圆满福慧二资粮,福慧二资之所生,净妙二身愿成就。”
早饭后稍事休息,八点开始正式上课,主要课程有藏文、中文读写。午餐后是午休时间,下午两点开始上课。六点晚餐,七点晚自习,九点入寝室。当所有的学生休息后,尽职尽责的老师们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些学生都是孤儿或贫穷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出生是不幸的,但如今他们所得到的爱与教育,却远远超出了健全家庭的孩子。
在这种慈爱与敬信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就像一颗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将来必定会在人间播植出更多慈爱与敬信的幼苗。
壬午年八月十一日
2002年9月17日
——索达吉堪布日记
大家也可以回顾自己的人生:从小到现在,你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教育气氛中成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对父母是否始终有感恩之情?现在的教育缺少恩义、道义、情义的理念,这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
既然如此,要一下子弥补起来也办不到,但我们首先要明白:有些地方需要改革。
否则,如果一代一代只追求钱,心中不再有理想,永远这样下去的话,珍贵的传统文化就中断了,如此前景令人堪忧。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要知道,真正去害一个人,不一定是用武器当面刺杀,日累的错误引导,对生生世世才是致命的毒害。当然,父母也不是故意去害子女,只是他们太愚痴了,由于受环境、教育等各方面影响,所作所为无一不是恶业。
因此,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所学也只有造恶而已,除此之外,不会有优良、高尚的慈悲理念。
即使子女偶尔因善根萌发,想学佛、出家或做善事,父母也会心生不满、横加阻拦,千方百计去破坏。由此可见,很多父母确实可怜,他们思维是颠倒的,行为也是颠倒的,最终不但利益不了子女,反而可能会害了他。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4》
我们有时候邪见也比较多,经常产生各种怀疑。如果孩童时代就知道极乐世界存在、业因果存在,此时接受是全面性的,一辈子都会秉持这种信念。
而有些人小时候没有这种机会,一直被灌输无神论的理念,现在突然以不同的因缘学佛,很难一下子改变过来,容易产生一些怀疑。
但这种怀疑可用正理智慧予以根除,否则,相续中邪见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个人没有修行的机会。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1》
古人提倡一日三省,现代人却少有这样的观念,所以今人和古人在很多方面差别比较大。
尽管当前科技突飞猛进,交通发达、通讯便利,生活远远超过古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基本道德日益沦丧,眼花缭乱的事物让人玩物丧志,好多东西全是欺惑我们的,若真正去了解、去观察,人们特别希求的对境,有价值的十分罕见。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在此,呼吁大家尽量挽救下一代,否则,他们有智慧却无德行,今后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
倘若这种无德的智慧付诸于行动,对社会不但无益,反而有极大的损害。我们不愿意看到那样一个社会,所以希望每个人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慢慢散发出慈悲和爱的光芒,到那时,大乘佛法也就能在世界上弘扬开来了!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索达吉堪布:在培养智慧的同时,更要培养慈悲心
问:很多父母都觉得读书就能让子女获得幸福,但现实中很多高材生反而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原因何在?
答:离开了智慧,人类无从进步。你们也知道,从工业革命到资讯时代,再到今天的智慧时代,智慧一直起着关键性作用。这种智慧依靠教育基本可以保证,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给大多数人提供了发展机会。
然而,今天我更想提醒的是,如果有了智慧,甚至掌握了高科技却没有慈悲心、没有道德的话,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在培养智慧的同时,更要培养慈悲心。要知道,慈悲心弱的人,道德感也脆弱,很容易给他人造成致命伤害。
——《点亮一盏心灯》索达吉堪布
王明泉
《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一书,说是清朝中叶一位叫李毓秀先生编成的。
本书的形式,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组而成。全书只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很容易背诵。
这本书的内容显然是根据《论语》中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来。内容分为五大段:一、总叙。二、入则孝出则弟。三、谨而信。四、泛爱众而亲仁。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本书以此为纲目,从日常生活中订出切实可行的生活规范,是一本很适合儿童启蒙的书籍,所以称为《弟子规》。今日之下,大家多不注重生活礼仪,时常粗言暴行相向,每个人读了这本书,想来都会深深地警觉反省吧!
我们学习《弟子规》,想要对书中内容产生兴趣,感受经典的作用,首先,要以珍重心来读诵,不可轻忽念过,因为这是从至圣先师孔子的口中说出来的“圣言量”。圣言量是圣人亲自体验出来的智慧,不是作作文章,修饰一番的言语。我们只要肯依着圣人的话来练习实行,就一定会有莫大的好处。以下就分段来解释。
《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一书,说是清朝中叶一位叫李毓秀先生编成的。
本书的形式,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组而成。全书只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很容易背诵。
这本书的内容显然是根据《论语》中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来。内容分为五大段:一、总叙。二、入则孝出则弟。三、谨而信。四、泛爱众而亲仁。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本书以此为纲目,从日常生活中订出切实可行的生活规范,是一本很适合儿童启蒙的书籍,所以称为《弟子规》。今日之下,大家多不注重生活礼仪,时常粗言暴行相向,每个人读了这本书,想来都会深深地警觉反省吧!
我们学习《弟子规》,想要对书中内容产生兴趣,感受经典的作用,首先,要以珍重心来读诵,不可轻忽念过,因为这是从至圣先师孔子的口中说出来的“圣言量”。圣言量是圣人亲自体验出来的智慧,不是作作文章,修饰一番的言语。我们只要肯依着圣人的话来练习实行,就一定会有莫大的好处。以下就分段来解释。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开头的总叙共有八句,点出本书的大意,说明学童应从孝弟、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及学文中去实践圣人的教诲。
这段是说《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更应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孝弟”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说明了孝是一切的根本啊!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分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众生。
“谨而信”,生活中的言语行为,需要不断地学习修养,不能顺其自然。一般人很容易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对于好的言行往往要勉强学习。所以我们应愈早学习正确的言行,改掉不正确的言行,长大后就比较不会感到勉强困难。
“泛爱众,而亲仁”,对于大众,我们要平等对待,并能随缘随分随力爱护。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大众看成我们的亲人,彼此和睦共处,社会上你争我夺的暴戾之气,怎么不会消退呢?
但是,要做好孝弟、谨信、泛爱众,就应亲近有仁德的人,从仁者的言行中得到学习的楷模。虚心请仁者指正我们的过错,使孝弟、谨信、泛爱众更能切实力行,才不会孤陋寡闻,这样就能一步一步往圣贤的路子走了。
怎样的人才是仁者呢?仁者他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师长当中,他们的心总是为大家着想,在日常中,他们能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并不断努力学习圣贤之道。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仁者,应该把握机会,好好亲近,向他请益学习。
“有余力,则学文”,这两句话说明了孝弟、谨信、泛爱众与亲仁是本分之事,本分一定要奉行,认真去做。至于“学文”之事,是有余力的时候。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家里,父母需要我们帮忙做事,我们却推说要读书,或者和同学相约要出去,要练习各种才艺,这就不能替父母分劳,亏了孝道,失去了本分。好比一棵大树,若树根受伤了,不论枝叶如何茂盛,大树都将枯萎。前四条本分之事好比树的根,读书才艺像是枝叶,若本分有亏,不论读书、才艺如何胜过别人,也很难立足于人世间。
“有余力则学文”,这个“则”字看得出有更积极的意义。“则”是“就是”的意思,是说一有余力,就立刻去办“学文”的事。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本质虽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薰习,就不免粗野鄙陋。有一次,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南山有一种竹子,天生就很直,砍下来当作箭,可以射穿犀牛皮。本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再学习呢?”孔子说:“如果箭尾再加上羽毛,箭头装上箭镞,射入皮革不是更深更准吗?”这说明有好的本质,再加上羽毛箭镞的修饰,就会有更好的成绩。所以孔子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也就是“文”和“质”均衡发展的君子。
现代的同学们,生活富裕,都能上学校念书,有许多时间来学习各种知识才艺,这些知识才艺只要有助于大众的,就应当认真学习。但如果时间有限,就应优先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因为经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学习熟练之后,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更可以让我们成圣成贤。所以大家应立志来研学。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现在让我们从“入则孝”来学起。一般人总认为孝顺父母是不用学习的,但在《弟子规》里却教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一位孝顺孩子应有的表现。若拿这些规矩来检查我们本身的言行,你一定会发觉自己有许多缺点。我们真够得上是孝顺的孩子吗?如果还离得很远,就应当来学习怎么孝顺父母。希望大家一起来用心并身体力行,仔细体会其中的好滋味,圣人的话才不致成为刻板的条文,徒增负担!
“入则孝”
“入”是指在家中。家,不单是指外在的房子。重要的是朝夕相处的家人,而家要得到健全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家要讲求“孝”,如果家中没有“孝”,就缺乏祥和安乐的气氛,即使财富累积如山,名声如雷贯耳,家人的心灵总是无法得到温暖。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应。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藉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我们不妨自我反省一下,每当父母叫唤我们的名字,要我们帮忙洗碗、扫地做家事,或是教训、责骂我们时,我们是如何反应呢?常常见到很多孩子,不是推托要读书,就是沉迷在电视、电动玩具中,父母叫唤很久也不理会,还嫌父母啰嗦。想一想,这样是读书改变了好气质,还是读书助长了傲气、读书养成了懒散的态度呢?
这些不好的言行,都是在无意中表现出来的,因为,我们心中对父母不重视,没有细细去感受父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付出,少了感恩的心,总认为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是应该的,轮到父母要我们帮忙做事的时候,就表现出不在乎,甚至故意惹父母生气。一个不会替最亲的父母着想的人,你想他能体谅别人,替其他人着想吗?这样的人,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没有那一个团体会来帮忙他,必然处处遇到障碍,时时感到痛苦。
孝顺父母不是一句“爸爸!妈妈!我爱您”或是送个礼物,送一朵康乃馨,就算孝顺了。《弟子规》这四条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依着这段经文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宽心快乐,可不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喔!俗话说:“子孝父心宽”父母有个孝顺的孩子,心里头天天都会感到宽慰又心安。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是说到照顾父母亲的身体,要尽心尽力。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是说为人子女体察到父母亲的心意,所应有的表现。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得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探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也一定向父母亲问安。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是《三字经》里的经文,说到黄香小小的年纪,就会关心父母亲的身体情形,处处替父母亲设想,所以能够做到“冬温夏凊”。我们小朋友也应勉力来做!
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希望同学们要有“文王能够做到,我们也来学着做”的志气,绝对不要输给古人!
“出必告,反必面”是说外出时,先告诉父母亲要到那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居有常,业无变”则说明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次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我们不要觉得出门说声“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回家找到父母亲,说声“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是件啰嗦的事。其实能天天如此做,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能体谅父母的心意,让父母免去牵挂。这是孝心自然的表现,实在值得赞美!
一个人生活规律正常,没有日夜颠倒的坏习惯;做事又有一定的规矩,能保持恒心,使自己身心健康,事业有成,这不就是父母亲最大的期望吗?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作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地私藏起来;假如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这段是说小事或小物,都应请教父母,不可自己作主。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父母最关心我们的人格发展,深怕我们交到坏朋友,学到不好的行为,出入不正当的场所,染上坏的习惯。这些不好的言行,常常因为疏忽些微的小事而造成的。同学们正在求学阶段,有什么事情,应该事先向父母请示,既可得到父母的经验指导,又可免除不必要的错误,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有的同学认为父母亲太啰嗦,事情管得太多,想自己作决定就可以。于是,有的就结伴到新奇的电动玩具店,或是购买暴力色情的书籍、录影带,无形中身心受到戕害而不自知。或是自己到水边、海边游泳,冒着危险登山,以为这些是小事,等到发生事情,往往危及生命,而让父母痛心,亲朋惋惜!
不过,有的同学会怀疑,好的事情向父母禀告,却得不到父母的同意,岂不是要错过好的机会,遗憾终身了吗?大家要深思,何以父母会不同意?往往是怕我们受到伤害才反对的。如果真的是好事情、好机会,我们就要委婉地向父母亲说明,解除父母心中的疑虑,得到他们的应许才去做。假使父母仍不同意,心中仍然担心不已,我们岂能忍心任意去做呢?
“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我们从出生起,所用的任何东西,都是父母亲费心所准备的。父母亲呕心沥血尽他们所有的能力,让我们所吃所用无所匮乏,即使损伤了自己的身心,也无怨无悔,还时时忧虑子女的一切。假使我们为了自己,把东西私藏起来,只供自己使用,连时时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亲,都怕他们知道,父母亲见了,怎么不伤心呢?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同学们!陆绩时时想着母亲,希望母亲和他一起分享甜美的橘子,这般孝心,多令人感动!我们对父母亲不仅不私藏东西,更要能体贴亲心啊!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亲喜好或厌恶的事情,为人子女应当如何来办理呢?子女的身体和品德有了亏损,对父母亲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段《弟子规》提供了正确的答案。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亲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德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亲所好,力为具。”
“力”是尽我们的力量,勉强自己去做到。“具”是准备。我们要特别注意“力”这个字,一般人对于父母亲的事常常漫不经心,将就了事。对父母亲的好恶也不太明白,心中想到父母亲的时间更不多。难怪孔子恳切提醒我们“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让我们细心体验,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父母亲就为我们付出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提醒我们心中要常常惦记着父母亲,学习孝养之道,尽力照顾我们的双亲!
“亲所恶,谨为去。”
“谨”是小心谨慎。例如父母亲所厌恶的东西,我们常会疏忽忘记,所以经文特别提醒要“谨慎小心”来排除。
“身有伤,贻亲忧。”
“贻”是遗留。父母时常挂念我们的身体,担心我们受到伤害,例如外出时,不断提醒要注意安全;天气有了变化,交代要增减衣服,怕我们受凉或是中暑。子女的一切几乎占满了父母的心,所以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就是孝顺的开始。也就是《孝经》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最好的模范。现今很多青少年喜爱飙车,骑乘机车不肯戴安全帽,不遵守交通规则,一味跟着感觉走,一旦发生车祸,常使自己及无辜的人,变成植物人,拖累了父母,造成许多不幸的家庭。若经常想到父母亲的所好所恶,怎么会一时糊涂做出“亲所恶”的事呢?
“德有伤,贻亲羞。”
平常在学校、或各种团体中,如果和人有冲突、违反团体的规定,例如不敬师长、和人打架、破坏公物等,一旦传到父母的耳中,父母亲一定感到难堪!反之,对于自己的身体,好好照顾,好好锻炼;注意言行,培养良好的品德,并且努力学习各种学问技能,立志造福一切人,让父母得到好名声。父母一定感到欣慰!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母亲非常孝顺。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的事。潘京深体亲心,尽力鼓吹倡导,任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劳苦,让母亲欢喜。乡里的人为了感谢他们母子的大恩,就立生祠来纪念。后来潘京的儿子潘浚,在万历年间中了进士,一直做到相当宰相的“尚书”职位。
潘京自己立身行道,善体亲心,发扬母亲的美德,造福乡里,把孝推到最高点,这是真正利己利人的世间豪杰啊!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遇到会虐待子女的父母亲,子女还要讲孝道吗?父母亲有了过错,当子女的要用什么态度来看待呢?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呀?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是难能可贵啊!
“亲爱我,孝何难”
父母亲无微不至的爱护我们,为人子女感受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自然小心谨慎的行孝,不敢让父母挂念操烦,这样的孝顺并无困难。
“亲憎我,孝方贤。”
遇到不喜欢子女,厌恶子女的父母亲,子女也一样能尽孝,这就难能可贵了。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我们中国人接受孔子的教化,讲究“五伦十义”,“义”是理应如此的意思,其中“父子有亲”一伦,讲究“父慈”、“子孝”之义,为人父亲理应慈爱子女,为人子女理应孝顺尊亲。“父慈”、“子孝”的行为,这完全是“尽其在我”的表现,不管对方是什么情况,对我如何,我还是尽我的本分。绝不是“银货两讫”的交易,也不是“以牙还牙”权利义务的相对态度,这正是中西文化差异之处,我们应有所明辨!
孔子弟子闵子骞,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再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外出,就叫闵子骞驾车,在途中,闵子骞突然掉落了驾马的缰绳,父亲以为儿子太粗心,就责怪他的不是。谁知一接触儿子的衣服,才发现闵子骞穿的布袍里面,全是不保暖的芦花。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他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他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分孝心,家就多一分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吧!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对父母要讲求孝顺,但是父母也不免会犯过错,为人子女的可以劝谏吗?如果应劝谏,那要如何劝谏才恰当呢?
经文说: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亲有过,谏使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常人能知道过失,进而改过,就能走上希圣希贤的大道。如果身旁的至亲有了过失,为人子女的不忍心让父母犯过而让人耻笑,更盼望父母能成圣成贤,所以父母亲有了过错,一定要想办法劝谏改过。
“怡吾色,柔吾声”
怡是指脸色要表现出怡悦高兴的样子。柔是柔和、不粗暴、不恶言恶语。一般人总认为理直气壮是对的,所以得理不饶人,用气势压倒对方,令对方屈服改过。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劝谏父母,常会得到反效果,不但不接受劝谏,亲子之间反而怒目相视,伤了感情。《论语.里仁篇》,孔子说:“事父母几谏”孔子教人劝谏父母要用“几谏”,“几”是什么呢?就是隐微的意思,当念头、想法还在心中,还未显现在外时,就是最隐微的时候。“怡色柔声”的态度,能让父母感受而有所警惕,不会造成反效果,是最隐微的方式。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为我们付出青春,用一生的精神培育我们,如果我们把父母当作一般人,随意发起脾气用训示的口气对着父母,父母会认为是子女忤逆他们,岂能听进劝谏的内容?欲速反而不达!所以劝谏一定要让父母觉得不是被指责,要“怡色柔声”让父母心中知道子女劝他改过是为他着想,才是有效的劝谏方法。
“谏不入,悦复谏”
如果父母亲仍然不采纳我们的劝谏,我们是不是就放弃劝谏,或是不管父母如何反应了呢?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声色俱厉的劝告呢?经文告诉我们要等父母心情高兴的时候再劝谏,我们依然要保持“怡吾色,柔吾声”的态度,如此反覆劝谏一直到父母改正为止。
“号泣随,挞无怨”
父母仍然不听从我的劝谏,子女的心中必然感到难过,担心父母会再犯过错而遭人耻笑,或是受到伤害,自然会伤心而放声大哭,恳求父母改过。如果父母不了解我,动了怒出手打我,心中也毫无怨言。只希望双亲能体会我的真心,改正过失就值得了。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说发现父母的志向,虽未能依从我们的建议,而此时言行更要恭敬不可乱来,并注意“怡色柔声”。“不违”就是不止,父母亲不听从我们的劝谏就继续劝谏永不停止,一直到改过为止。如此,再忧劳辛苦也不生起怨恨之心。
名列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他所处的家庭是── 父亲瞽瞍个性顽固,眼睛看不清楚事物,母亲跋扈不讲理,弟弟又非常骄傲。舜处在其中,常常受到迫害,有时连性命几乎不保。但大舜仍然怡色柔声,希望父母改正行为,一点也不怀恨。经过多年的努力,父母改了恶行,家庭变得更加和乐。这种纯诚且有高度智慧的孝行,才能感动顽嚣的父母,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看近来叫座的连续剧,标榜的是有血有泪、高潮迭起,在家庭里要当面反对父母,咆哮指责父母的不是才有看头,而后来竟演变成家庭破碎,悲哀凄惨的下场!这样为了讨好观众,由幕前演到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年轻人没有社会经验,又缺乏圣贤经典的教化,就在耳濡目染之下随着潮流有样学样,造成现在左邻右舍比比皆是不完整的家庭,社会人心为之不安。不管政治多么民主、经济多么繁荣,科技怎么进步,家的伤口是难以弥补的呀!
常念父母恩,力行孝道并讲究行孝的方法,让父母愿意改过,这是人世间最善最美的功德!一个能让父母尊亲改恶修善的人,还有什么人不能调教呢?一个把家中大小调理得中规中矩,和气一团的人,还有什么事业不能成就呢?“家齐而后国治”,这是曾子用尽一生行孝的亲身印证,可见“孝”确实是百行之先,一切理想的根本啊!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父母亲有了疾病,我们要如何照顾才恰当?父母亲不幸过世,我们又应当如何料理丧事呢?
经文说: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煎好了汤药,作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看,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呜咽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恭敬。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疾”是病得很重,很危急。“尝”是用舌头尝尝看。这里提到“药先尝”是因从前治病下药均用煎煮的汤剂,所以在父母服药前,一定先尝一尝是太凉或太热,这样父母既不会烫到,也能发挥药性,让父母病情好转。也就是说,父母亲病得很危急时对于看病用药要谨慎小心,才不会因误诊或用错药而危及父母。
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二十四孝中有位“亲尝汤药”的汉文帝。有一次母亲薄太后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日夜尽心照顾母后,把侍奉母后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对于母后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确定热度和甘苦,才放心地端给母后服用。这样用心了三年,母后的身子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也流传至今。正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最好写照。也是提醒现代人,不要因为事忙而推说无法做到的一个砥砺石。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宰我问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是不是太久了?一年不就可以了吗?”孔子回答说:“一个有德的君子,居丧期间有好吃的东西,不觉得有味道;听好听的音乐,不感到快乐;居住的地方再怎么舒适,也不觉得心安。”接着孔子又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而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是否也想一想,当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去世后,也能在三年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吗?”
听了孔子的教诲,就知道经文中“常悲咽”,是想到父母不在身边,心中自然就涌现思慕之情而悲伤呜咽起来。父母的影子占满了心中,想起父母的恩情深重而无法报答,自然不肯为享受而住在舒适的地方,平时吃的酒肉也摒去一边,只求清淡。
孔子的学生子路,年轻时家里很穷,没有好东西奉养父母亲。就到百里外替人做工,换取白米来供养父母。虽然辛苦,但是心中感到非常快乐。后来在楚国作官,常常面对丰盛的食物,却不由心酸而泪流满面。这位好勇过人的子路,让人感到奇怪!原来是子路思念起过世的双亲,已无法接受他丰盛的奉养,自然悲咽而吃不下!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古代天子守丧三年,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宰相来处理,自己一心一意守着亲丧,把守丧看成是最重要的大事,这样才合乎礼节。
父母去世虽然很久,祭祀一定要和父母在世时一样恭敬,所谓“大孝终身慕父母”。父母一生为我们牵肠挂肚,为人子女更应在祭祀时,深深地思慕劬劳的双亲啊!
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事奉父母的礼节,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现代小家庭居多,家中子女大都只有两三个,甚至是单生一个,往往缺乏学习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良好环境。再加上父母都是上班族,小孩很小就进了托儿所、幼稚园,更减少了亲自教导子女的时间。一旦进入小学,过团体生活,如何在团体中自处,都容易发生适应困难,行为偏差的问题。例如:个性倔强,不知道说话的时机,做事不能负责,常常和同学发生争执,不能遵守团体规范,所以引来行为及心理的困扰。难怪今日特别重视辅导教育,但毕竟疲于奔命,效果有限,而追本溯源是忽略了人格的教育。《弟子规》重视礼的教化,从小就落实于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教育,无形之中,消弭许多社会的文明病。
《弟子规》中“出则弟”这段经文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而兄弟姐妹之间要如何相处才能和睦?应注重那些要点呢?
经文说:当哥哥姊姊的,要能友爱弟妹,作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着孝道了!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当兄姐的,年纪大,懂得的道理较多,经验较丰富,应当要帮助弟妹。反之,当弟妹的,年纪小,要听从兄姐的指导,不要自以为是,就能符合恭敬的道理。能做到“兄友弟恭”,冲突自然减少,父母看在眼里便感到欣慰,无形中就做到孝顺了。反之,兄弟姐妹冲突吵架,让父母为难,为谁说话都很难公平,父母心中就会担忧不快乐。所以为人子女想做好孝顺,除了好好侍奉父母外,和兄弟姐妹也要和睦相处,才能安养父母的身及心。
“财物轻,怨何生。”
今日大家追求物质享受,把财物看得很重要,对孝顺父母,兄友弟恭的伦常道理,却忽略了。许多兄弟分家后,犹如冤家避不见面,原因大多来自对财物看得太重,感到分得不公平,互相计较而萌生怨气。如果此时父母还健在,教他们如何安心?如果父母已去世,必然蒙羞痛苦。人要在世间生存,必须有钱财物品,但蔬食布衣,陋室而居,一样可以过得去。若能视富贵如浮云,重义轻利,那么滋润内心的天伦之乐,才是最真实的、最耐久的享受。
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孔子称赞他有三让天下的美德。当周文王(名字叫昌)出生时,祖父古公亶父就说了一句话:“我周家将来一定有兴盛家业的人,那个人就是昌罢!”如果照传统的规定,古公亶父的位子应该传给大儿子泰伯,不可能传给三儿子季历,季历就是文王的父亲,这样周文王就无法继承国位。
泰伯很有智慧,听到父亲古公亶父这句话,了解父亲的心意,于是藉父亲生病时,需要药材,便偕同二弟仲雍往南方去采药,并将自己纹身断发,这样一来就不能接受国位,而满了父亲的心愿。泰伯不仅舍掉世间最大的财物─国位,让位给三弟季历,又顺利地把国位再传给文王。这种作为,使人看不出他让国的行径,所以孔子称赞他是“至德”呀!同学们!见贤思齐,让我们学习把自己心爱的财物,让给兄弟姐妹,甚至需要的人吧!
“言语忍,忿自泯。”
一发觉言语有“火药味”就要先警惕,学忍辱,不管对方如何,心要柔软下来。要想想:一旦言语冲突起来,总是拣些伤心的话来骂人。对方一听,将忿恨填膺。终身难忘,俗云:“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下,自有海阔天空的舒畅。
唐朝张公艺先生家中五代同堂,全家上下和乐融融。皇帝路过,仰慕他治家整齐,便请问有何妙法?张公艺先生写了一个“忍”字,再一个“忍”字:连续写了一百个“忍”字,他的大家庭就因家中大小都能互相忍让,而得以维持。这就是有名的“百忍成家”。
能看轻财物,肯忍下逆耳言语,必须在平时省察自己的心念,有否偏离成圣成贤的道路?对世间“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伦常,有否看重?肯不肯去尝试实行?肯如此办,自然乐于轻财物、忍言语!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弟子规》的内容,是以“礼”为主。“礼”让人容易把握分寸,不会太过或不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耐心且渐进地学习“礼”,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学会克制情绪与私欲,让“良知良能”发挥作用。所以应当把握机会,从家里、学校,及各类团体中,去活用去实验,效果将更为显著!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必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如本段经文说:
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就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就应回来报告长辈──某人不在,让长辈安心;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一般小孩对于喜爱的食品,总想先吃或多吃一些。而《三字经》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小小的年纪,相当今日幼稚园小班,竟能把喜爱的梨子,大的让给兄长,小的自己拣来吃。这种礼让的美德,不见得每个人都做得到,难怪古人如此赞叹,而举为儿童的模范。
雪庐老人所编《常礼举要》居家篇说:“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也说到为人子弟的,不坐正中间的大位上,走路时不可大摇大摆走在路中央;同时也应注意,要跟在长辈后面缓缓而行,不可抢先走在长辈之前。希望大家研究《弟子规》的同时,也能一并参考《常礼举要》一书,相信会有相得益彰的功效!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现在的小孩对于长辈的使唤,常常出现慢吞吞,或不理不睬的态度。如果呼叫的不是自己,更是充耳不闻,一点也不关心。小孩从小就养成这种怠慢的习惯,到了学校,接触外面的团体,这种习惯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使别人留下傲慢无礼的坏印象,是个人品格上的大缺失。
我们若想改正这种毛病,当随时回顾“入则孝”的经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否做到了,再依照这段经文来练习,您将是一位人人欢迎的谦谦君子!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示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向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遇到长辈就应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称尊长,勿呼名。”
称呼是重要的礼仪,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对于长辈一向不敢直接称呼他的名。因为称名是长辈呼叫晚辈,或是自称用的。如果随便称呼,不只长辈会觉得我们无礼,更显示出自己的卤莽无知!
古时后“名”是父母所取,成年以后则另外取“字”或是“号”。同辈和晚辈就用“字”或“号”来称呼,如孔子名是“丘”,字是“仲尼”,后人尊重至圣先师孔子,遇到孔子的名时,更是不敢读原来的音“丘”,而读“某”的音,以示尊重。书写时也不敢全写“丘”,而是缺一个笔画写为“”。至于孔子的朋友同辈,对孔子称呼都用“仲尼”,晚辈学生称呼孔子为“仲尼夫子”。我们读诵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时,若明白称呼的规矩,就能体会经文当时的情境,及交谈的对象背景,更容易走入经文世界。
“对尊长,勿见能。”
能力是用来办事,并非作为炫耀之用。在尊长面前,不可因为自己学识能力高于长辈,故意将它显露出来,压迫长辈以提高自己的地位。这种狂妄的心理,趾高气扬的态度,反而让旁人感到厌恶。我们应该收敛起光芒,学习温和谦恭才是。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趋”是快走,“揖”是古时拱手行敬礼用的作揖。路上遇到长辈,能赶快前去行礼打招呼,是尊重长辈的行为表现,不可视而不见,形同陌路,或是怕羞而避开长辈。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百步余的距离,大约是已渐渐看不清长辈的脸孔,这时再骑上马或乘上车离去。能如此不怕麻烦,可以看出内心对长辈尊重之情。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天到江边为好友孟浩然送行,作了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说“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在岸边看着老友孟浩然的船,渐渐消失在碧空里,才依依不舍离去,让人体会出他和好友深厚的情谊。可与本段“过犹待,百步余。”相互得到启发。
目前西式教育盛行,很多人对长辈及父母都直呼其名,这是中国儒家礼节所避讳的。礼,能区别尊卑亲疏,使人更注重细微的言行,及内心的感受,更可以让人文的教化深入人心,提高人性中良好的德能。礼,讲究的是“自卑尊人”,从小处养成谦卑的心理,才能克制浮动的情绪和滔滔私欲,不要嫌礼太麻烦,觉得做起来别扭,就一味舍弃反对。因为人心本来就复杂多变,必得以细腻的礼节来调理身心。才能养成雍容大方,安详的气度。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来。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
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一点,动作表现得很敏捷;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常礼举要.居家篇》说:“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不可贸然坐下,要注意长辈的动静。当我们坐着时,如果长辈从远处走过来,一定要起立致敬。长辈尚未坐下,切莫一窝蜂抢先坐下来,甚至连长辈坐的位置都没有了。或是长辈来了,晚辈们还围坐着讨论自己的事,对长辈不理不睬,也不主动向长辈问好招呼,眼里根本没有长辈的存在,这都显出自己的怠慢和骄傲的习气。今日有些同学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于旁人存在,实在是家庭教育的疏忽呀!
“尊长前,声要低。”
长辈之前,不可太放肆而大呼小叫。有些父母对小孩子疼爱备至,纵容他们指使父母做事,遇有不合意时,就发脾气,养成在团体中只见到别人的缺点,却不知自我反省的毛病,所以人际关系奇差。《常礼举要.对众篇》说:“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对一般人说话都要注意音量,何况是在长辈面前呢?
“低不闻,却非宜。”
凡事都应求恰到好处,如果回答长辈的话太小声,长辈根本听不清楚。甚至长辈问话一句也不应,都不是好现象。不论是胆怯不好意思或不会回答,也要学习表白,否则让长辈心急而误会我们太傲慢,就非常失礼。
“进必趋,退必迟。”
趋,是快步走向前去,态度认真而恭敬。“退必迟”,所表现的是稳重,并乐于接受长辈的训诲,不是一溜烟就不见了。
“问起对,视勿移。”
可参照《常礼举要.在校篇》:“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及〈访人篇〉:“谈话应答必顾望。”训练自己恭敬的态度及专注的精神。若是眼神乱动,表示漫不经心,对人不屑一顾,是不合礼的态度。
我国东汉自光武帝建国以来,社会风气从重视利禄,转变为淳厚,大家所看重的是气节和人格。光武帝的儿子汉明帝,也秉承父亲的遗教,尊崇儒家孔子的学说,曾经亲自到太学举行“养老礼”,用尊重父兄的礼节来对待“三老”和“五更”。“三老”和“五更”是从国家元老或德行著名的人当中,所选出最优秀的楷模。这正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身体力行。难怪当时社会风气非常淳厚,政治非常清明,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明章之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这是“出则弟”的总结。能做到“入则孝,出则弟”对父母尽孝道,友爱兄弟姐妹,进而以事奉父兄之礼对待伯伯叔叔、堂兄弟姐妹,及一切父执辈兄长们。这是儒家“能近取譬”行仁的方法,从最亲近的父母开始学习如何尽孝道,再推展出去善待所有人。这种从近而远,由亲而疏的行仁方法,使亲情更亲,友情更厚,这样和谐的五伦关系,能保护我们的家,安定我们的社会,我们何乐而不为?
谨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啰!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顺次刷牙漱口。解完大小便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钮扣结整齐,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绉弄脏了!
“朝起早,夜眠迟。”
教我们要早起,要晚睡。这里的“晚睡”不是现代人的通宵达旦,浪掷精神,而是针对疏懒无事,一入夜便想睡的人而言的。希望他们能珍惜光阴,学习有用的学问。
再者,这里讲的“晚睡”是有规律的,一个人精神体力疲倦了,就应入眠。尤其是小孩子正当发育、求学期间,能在九点左右入睡是最好的。因为能把握时间入睡,才能睡饱、睡好。现代居住在都市中的人,生活起居常常是“晚睡晚起”。受到电视及五花八门的夜生活影响,白天工作上学紧张忙碌,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娱乐放松一下,往往要捱到深夜才肯上床休息,第二天赖床起不来,耽误了上班上学的时间,生活显得忙碌紧张。在时间的催赶下,如同陀螺般,无法自主,陷入“忙、盲、茫”的日子,痛苦非常!
所以“早起”实在太重要了。能早起,早上才有充裕的时间准备早餐并愉快地用餐,摄取充足的营养,应付忙碌的生活。也可以提早出门,拥有从容的心情,面对每天的工作和学习,开启美好的一天。
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曾国藩先生,是一位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他很重视家庭教育,不论多忙,一定给家人写信,从祖父母、父母、兄弟到儿子,都有家书问候。尤其给儿子纪泽及纪鸿的信中,不知多少次提醒他们要“早起”,以保存祖先传下来的优良家风。
“晨必盥,兼漱口。”
早晨起来洗脸刷牙,不仅保持脸部及口腔清洁,更使精神焕发,有个好的开始。
“便溺回,辄净手。”
大小便后容易沾有病菌,所以上完厕所,就要把手洗净,才合乎卫生。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外出上学或办事,从头到脚,服装仪容要整齐,不仅端正自己的身心,也是和人接触的礼貌,不会让人产生厌恶。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是养成“动物归原”的好习惯。不仅需要用时容易找到,而且不会沾到污秽。
这些生活起居习惯,看似平常,却很容易疏忽。这些小处、近处若做得中规中矩,何愁不能成就大事业呢?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分穿着,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分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弓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展开像畚箕或是虎踞的样子,也不要抖腿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衣服原来是保护身体的,必须经常换洗,保持整齐清洁。在社会及各种团体中,更要依照身分来穿着,在古代对公务员的服装都有规定,而今日在公共场合仍以端庄整洁为准。
但是,近来社会上享乐主义盛行,大家所标榜的是个人物质的享受,连小朋友们都喜欢穿名牌衣物,有的球鞋一双要好几千元,虽然比一般球鞋耐穿,却是虚荣心作怪,忘了衡量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无形中养成奢侈浮华的习惯。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有名的孝子,家中贫穷,吃的用的都很简陋,他身上穿着破旧缝补过的棉袍子,但当他和穿着狐貉皮草的人站在一起,从未觉得羞耻不如人。子路这种不俗的高洁人格,让孔子赞叹不已。有一次,孔子要大家发表个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将自己高贵的车马及昂贵轻暖的皮衣,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用坏了也不会抱怨。”从子路的志向,可见子路不重视物质的享受,所注重的是自己的人格是否完美,及朋友间互助的友谊。子路看轻一切物质享受,一心只想充实高尚的品德,他这种勇气和志向真令人佩服!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现今社会富裕,吃得非常丰盛,我们不要挑剔食物的好坏,吃的分量,大约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如果对于喜欢的食物,就狼吞虎咽撑太饱,不喜欢的,就一点也不尝试,这不仅会因营养摄取不均衡而使身体虚弱,日子久了,更会养成固执爱计较的拗脾气,变成不受欢迎的人。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像开车或办事,如果饮酒过量,常常造成不幸或遗憾的意外,所以从小就应避免养成喝酒的习惯。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一般人走路大都匆匆忙忙,有的小朋友,甚至在走廊或路边奔跑追逐,经常险象环生。自我训练从容不迫的走路,是一种安定身心的好方法。站得端正,不但能显现出顶天立地朝气蓬勃的气象,更有益身体健康。
“作揖”和“叩拜”都是古时的礼节,相当于现在的鞠躬。作揖和叩拜注重的就是内心的恭敬,所以表现出来的自然是深深的弓身作揖,以及谦卑低下的叩拜,这是学习身心合一,表里如一的真诚态度!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践阈是过门踩在门槛上,会弄脏进门者的衣服下摆。跛倚是一只脚斜站着,给人懒散不敬的印象。箕踞是坐着时两脚张得像畚箕,最为难看。摇髀是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
在日常生活当中,能依着这段《弟子规》,改掉坏习惯,纠正不雅观的举止,在食衣住行上,处处养成合礼正确的姿态,这可是处世的无价之宝喔!值得我们来细细学习。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有时出了小小的错误又不是故意的,却常常受到指责,怎么办?天外突然飞来了灾祸,真是莫名其妙!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呢?
进门时,慢慢地揭开帘子,尽量不要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离棱角要远一点,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般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去追问。
“缓揭帘,勿有声。”
古代和现代都有在门的上面挂上门帘,以隔开内外。所以进入屋内,必先慢慢地揭开门帘,以避免发出吵人的噪音,也提醒自己不可横冲直撞。
“宽转弯,勿触棱。”
走路时要“步从容”,转弯时离棱角远一点,慢慢地通过,视线自然不会被遮住。遇到人挤时也不会发生推撞,可以防范转角处突然冲出的“冒失鬼”。平时骑车、开车转弯时能注意这点,也能降低车祸发生的机率。
“执虚器,如执盈。”
拿着空杯子或空的容器,不要倒着拿或拖着走,要像盛满一样端好,动作也雅观。有时遇到容器里盛了东西,却因一时匆忙误以为是空的,猛的一拿起来,却溅湿或烫伤到身体,造成不幸的意外。
“入虚室,如有人。”
进入别人的房间,不管里面有没有人,都要先敲门或是提醒里面的人,让里头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一时疏忽,没察觉里面有人,匆忙间进入他人的房室,尴尬的窘境,常令彼此不知如何是好。
“事勿忙,忙多错。”
“忙”是心中纷乱,言行匆促紧张。做事必须事先有计划和良好的习惯,例如准备考试,必须事前有计划地读书及练习作答,临时熬夜用功很难有好的成绩,即使在小考侥幸得到好的成绩,遇到大考就张惶失措而错误百出。
在日常生活中,忘了带东西或上学迟到,常常是前一天晚上不先整理第二天要用的东西,或是早上睡得很晚,匆忙间出门,弄得身心慌乱,错误自然难以避免!
“勿畏难”
办事时怕困难,心中一直想避开,不敢针对问题来解决,对自己没有信心。应该亲近善友或老师,观摩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不怕别人耻笑,开口向他们请教,再认真来做做看,给自己更多尝试的机会。“人一之,己十之;人十之,己百之。”自认资质较钝,但是万万不可认为自己是无法成材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别人一次能办成,自己也有信心办成,再接再厉必有突破的一天。
“勿轻略”
办事要求品质,恭敬去完成。不管事后有没有人监督,都要求自己做好,以培养表里一致,正大光明的心志。
“斗闹场,绝勿近。”
不正当的场所,常会发生打斗闹事。近来社会物欲横流,大众的心灵普遍空虚,享乐主义盛行,大家常是追逐声色犬马,到处充斥着吸毒、色情,通宵达旦地赌博、上KTV、飙车,如此,怎能调剂出健全的身心呢?所以,不要进入斗闹场,即使路过也不必好奇,要迅速远离,才不会惹上无妄之灾。
“邪僻事,绝勿问。”
邪是不正,僻是怪僻。近年来神棍骗财,巧立名目,如妄称“无上师”、“转世”、“神通”等等,引起社会乱象,我们不要好奇去追问那些不正当、不合情理的事。谨记圣贤的教化,学习伦常规矩,才是净化心灵的妙方!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将入门,问孰存”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上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让厅堂的人知道。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
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先对人明讲;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要再向人借时比较不会有困难。
“将上堂,声必扬。”
“扬”是把声音拉高放大些,故意让厅堂的人知道有人来了。让厅堂上的人自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彼此见面互不失礼,也不尴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当别人问到自己时,能谦称自己的名字,对方才不会弄错。如果鲁莽的说“我就是我,难道你不知道吗?”或是故意使人猜不出来,都令人感到相当为难。偶而在电话中遇到这种情形,真不知如何谈下去呀!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别人的东西,主人不在,或未答应借用,即使只用一下子,都容易被人当成小偷,而失去他人的尊重。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别人借我们东西,用完了或是约定的时间到了,就应归还。否则对方以为我们弄丢了或占为己有,以后再有急用,对我们避之惟恐不及,即使向他求援,难道还肯借给我们吗?
以上是“谨”的内容,回顾“谨”的内容,特别教我们从每天的作息起居,食衣住行,处事接物的基本规范做起,要求先料理好自身。这正是生活教育的中心,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更是现代民主教育中,亟需提倡重视的。否则只偏重自由、活泼的教育,常易出现妨碍他人自由,扰乱团体秩序的现象。
《弟子规》说的都是我们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气,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工夫慢慢地琢磨,就像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肮脏不雅的辞句及无赖之徒粗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凡出言,信为先。”
人与人之间,能做到“信”,就能显示恒常不变的安定状况,彼此都能安居乐业,所以“信”是“五常”之一。孔子曾说过:“假使一个人没有守住信用,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以算是人的了。”也就是说,即使具备了许多才能学问,若没有了“信”,在社会上就行不通!就像一部性能优越的汽车,具备了多项顶尖的功能,但是不给它加上油,那也只能展示在橱窗里,是无法在道路上行驶呀!一个人有“信”,正如车有“油”。
孔子晚年,有一个小邾国的大夫,进献句绎这块土地来投奔鲁国,为了求得安全,一般人都希望鲁国能立下盟誓给予保障,如同现在的政治庇护。但是,他不这么想,他只要孔子的学生子路能给他保证,他就有足够的安全感!因为子路的信用深得当时世人所敬重,子路的一句话,胜过一个国家的承诺。但是,子路并不滥用他的信用,他拒绝了小邾国大夫的要求。子路说:“我可以为鲁国的战事牺牲自己的性命,却无法答应叛臣的要求。”因为守信是要符合正义的啊!
“诈与妄,奚可焉。”
诈和妄都是存心不正,想以不实的内容欺骗别人。以诈妄欺骗人,失去了别人的信赖,别人怎会再和他一起办事呢?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说话只要能表达正确的意思就可以了,尤其今日工商业社会,人人生活忙碌,说话简单明了,才不会耽误彼此的时间。“言为心声”言语是内心表现在外的声音,必须实在,不讲求巧言,就不会滋长好名好利的谄媚习性,一个人常保朴实的本质,内心就能常保清净!
“奸巧话,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当我们听到别人无理的强辩、不雅的字句和狂妄自大的口气时,心中都会感到受不了!而反唇相讥,恶言相向。例如在竞赛中,遇到冲突时,双方如果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用尖酸话指责对方,用污秽的言词诅咒,甚至表现出狂妄的口气,就会失常演出互殴而受伤的下场,失掉了竞赛切磋的意义。
平常学会了分辨言语的好坏,不说“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的劣质言辞,遇到事情就能克制心中的怒气,把情况化险为夷!进一步留意从自己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句句都要不失信于他人,这样,立身处世的重要课题,你就完成一大半了!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是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不清楚或会错意。遇到有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于己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常礼举要》云:“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可见言语的影响是很大的,说话前一定要先考虑后果。不要靠言语来得到别人的重视,或是想以花言巧语煽动别人,炫耀自己的口才。这样的人,眼光所看到的只在自己身上,忽略了言语可能造成的伤害。
一般人所见所闻,难免有所偏失,不容易顾虑到整体,也没有深入事情的核心,所以不宜轻率地发表看法,或者道听涂说就传扬出去。孔子的学生子张才高志广,有一次请教孔子如何当好一位公务员?孔子教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见闻要多方面地探讨,遇到有疑问的就先保留下来,等到需要发表的时候,把清楚的部分,小心说出来,便可避免错误,这样就掌握了发言的要领。
“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平时要养成是非好坏的观念,对于不合法、损害别人的事,绝不答应;也应衡量自己的时间、能力,实在做不到的,虽然是好事,只好随喜赞叹,婉言推辞。因为办不到的事如果轻易答应,会造成双方的困扰,弄得自己进退两难。例如:我们要参加一个活动,答应主办的同学要准备某一样东西,可是这实在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事到临头才告诉同学无法办到,就耽误了活动的进行,以后对我们说的话,谁还会有信心呢?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言语是要表达内心的意思,说得太快,别人听不清楚;说话的字句、意思模糊不清,也容易让人会错意。所以说话时,咬字、断句必得清清楚楚不急不躁,流利自然,这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礼貌。古人说:“大凡富贵长者,说话必定是稳重而且持守不变。”正是这个道理。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是告诉我们不要好奇凑热闹,而庸人自扰。一般人对别人的是非长短,都很感兴趣,经常随便播送临时听来的马路消息,不但搅乱了别人,也损害了自己的德行。
古人说:“利刀割体痕易合,恶口伤人恨难消。”言语真是祸福之门啊!一句得当的赞叹,一段爱的鼓励,往往能让意志消沈的人,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一个人要说出得当的好言语,这是可以培养学习的,雪公有一幅春联说:“经书涵养心如镜,福德薰陶语似兰。”多读经典的人,藉着经典把心镜磨出光亮的智慧。多做好事,常反省的人,说出来的话不伤人,像幽谷的兰花散发扑鼻的芬芳,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也清净了众人的心地。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看见他人的优点好行为,心中就生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了。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事,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了同样的过错,就立即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就应该自我砥砺,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忧闷!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贤能的人,心中生起向他看齐的心;看到不好的恶行,反过来自我反省,约束自己不犯同样的过失。这样不断求进步,就可渐渐步上圣贤的大道,这是进德修业的原动力。
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力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忽不做,而行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强为之。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遇见人正在做恶事,不论有没有能力去劝告,首先省察自己,是否也犯了相同的过错?“有则改,无加警。”如果有,就要赶快改正;如果没有,也要多加警惕,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总之,要时时觉照自己,提升自己,把精神用在自身的改过迁善之上。一般人遇到他人做坏事时,往往是指责怒骂一番,却忽略了检讨“他为什么会做恶事?”的诱因,有些不好的诱因,有时正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能够自我警觉、自求改进的人,可以防范于未然,减少许多意外的灾难。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要涵养高尚的道德,必须改掉贪心、忿恨、嫉妒等等的坏习气,代之以正大光明的心念。对真正的学问,如孔子所讲的《论语》及五经等是利人利物的大学问,若能努力研究学习,得到其中的真义,就能安定个人的身心,促进社会的祥和。“才艺”包括了各种知识技能,只要是利益人群社会的才艺,就值得多多学习。德学和才艺若比不上别人,自当努力迎头赶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戚是忧愁,心中一直担心放不下。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所以,在食衣住行的物质享受上自然家家不同,即使比别人差,也不值得忧愁,真要忧愁的是德学和才艺不如人。
我们中国人讲求“五福”──福、寿、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的“攸好德”是指所好乐的是道德,就是为将来培福。从事德学和才艺的培养,是很积极的作为,其余四福则是前世培福得来的。今生享有大福报,应该再培植未来福报的种子,否则只出不进,这分福报很快就耗尽了。
好衣服、好饮食都是前世修来的,得到了,自当好好珍惜,不浪费!吃的、穿的、用的不如人,不必埋怨,现在正应好好培福呀!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每个人都会有过错,要用什么态度面对过错,才能进德修业呢?
听见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了。
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深怕自己没有那些优点,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不小心犯了过错,能勇于改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又增加了一项掩饰的罪过了!
“闻过怒”
每个人都希望在他人心目中是优秀,受人尊重的。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为了维护好的形象,就很容易产生愤怒。
“闻誉乐”
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知不觉就高兴起来。所谓“忠言逆耳”一点不错,朋友忠实的劝告,往往不容易听入耳里。这个盲点自己若不察觉,那么用甜言蜜语讨人喜欢的坏朋友,就会围绕在身旁,姑息我们的过错,颠倒是非。那些肯给我们忠告的益友,又怎么愿意接近我们呢?所以说是“损友来,益友却”。这样“闻过怒,闻誉乐”的人,很容易沦为吸毒、夜归、打架、飙车的一群,损害身心,误入歧途,甚至犯下大错而后悔莫及!
想在进德修业上获得实益,必须针对自己的过错,不断地改进。
“闻誉恐,闻过欣”
听到人家声声的赞美,先不要太得意,心里要先省察一下“自己真有这么好吗?”当有人指出我们的过失,也别一听就皱眉不悦,要学着虚心接受,并且由衷感谢。这样“直谅士,渐相亲”,所谓物以类聚,那些正直诚信的朋友,就乐于和我们交往,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益处。
《左传》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从小到大,那个人敢说自己没有过错呢?
“无心非,名为错”
不是故意去犯的过错,例如不留意得罪人了,或者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等,这算是无心的过错。如果是处心积虑做坏事,那就罪恶了。把“进德修业”当做人生第一大事的人,就得时时警觉当下这个念头是否偏差了,然后选择对的去做,才不会一错再错,陷入罪恶的深渊,无法自拔。
“过能改,归于无”
自身的作为有重大的过失而遭到别人无情的辱骂时,要能勇于面对,先承认自己有过失,再检查自己是不是有心违犯。能够这样“提高警觉”,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改过迁善就像天上的乌云散尽后,必有雨过天青的美景。
“倘掩饰,增一辜”
掩,是掩饰的意思。如果犯了过错,却故意掩饰,就如沾了墨渍的白布,愈是用力清除,愈造成污点的扩散,失去了白布洁白的本质。
东晋时,有名的“周处除三害”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中除了猛虎和大蛟二害外,最难除的第三害反而是周处本身。他平时不务正业,为非作歹,危害地方。起初他自己不知道被列为三害之一,后来知道了,就很惭愧,决心改过,不只除了猛虎大蛟,更拜师求学,从军报国。周处“过能改,归于无”一发觉自己的罪状,决不掩饰,立刻拜师改过自新,这真是大智慧大气魄啊!
要如何塑造全新的自己?“改过”是一把利器。要改过,必须先觉察过错,然后闻过而心生欢喜,有了知过能改的勇气,愿意帮我们改掉过失的忠告良言,自然蜂拥而来。那时,在圣贤的大道上,必然愈走愈光明!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爱护不伤害他。学天地一般的博爱,天覆盖着万物,给他们滋润;地承载着万物,让他们生长。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外貌是否出众。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好说大话的人。
“泛爱众”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富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有人问:“对于坏人及自私自利的人,还要保护他,岂不天下大乱?”其实坏人大部分是后天学坏的,他做了坏事危害大众,应给予适当的处罚,但是我们应该怜悯他因控制不住自己,未得到好的教育,应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人何尝喜欢犯错而让社会大众所唾弃呢?试想,以一个父母的心情,何尝不愿看到学坏的子女步上正途呢?天地好比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学天地的博爱无私,也体会天下父母心,关怀每一个大地子民,天地间自然呈现祥和的气氛。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帝王在世间是最高的名位,当今的各国领袖及超级强国的大总统,在位时也是高高在上,似乎人们最重视的还是外表的名位。可是经过时间的流逝,历史的评断,令人怀念的,还是那些德行高尚,替大众着想的人。古代圣君尧、舜、禹、汤、文、武,或是美国的华盛顿、林肯总统,都是注重德行的修养而留芳百世,让人怀念不已。
至于一般百姓,果真能注重德行,也能成为令人敬仰的有德君子。如孔子及其弟子们,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可是一直追求品格的完美,为利益天下苍生而周游列国,整理圣贤学问传之后世,至今仍被世人奉为万世师表,连外国人也纷纷向往中国文化。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抱持服务大众的热忱,不管先天资质是聪明或愚笨,只要尽力去学,锻炼自己的才能,工夫下得深,小者可自立持家,大者可贡献社会国家。
至于有些缺乏真才实学的人,平时虽能言善道但遇事就乱了方寸,纵然知名度很高,却时时露出破绽,损害名声,往往一夜之间就成为人人唾弃的小人,怎能长久得到众人的信服呢?唯有实至名归,心中才能坦荡荡。平时好学,沈潜于各项才艺,遇事能实现救人的悲心大愿,如此,声望自然不求而来。
泛爱众的仁人君子,他的心中有“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展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风范。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在德行上改过修养,守住人的品格,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艺,相信也能做出一番利益大众的事业。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自己有才能,不要自私自利,要肯为大众服务。别人有才能,不可轻易批评,应该多加赞美肯定。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不遗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
“己有能,勿自私。”
每个人的际遇本来就不同,如果自己处在良好的环境中,学得许多才能,岂可傲视一切而自私自利?应该发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胸怀,帮助身处痛苦困难的同胞,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与和谐。为了炫耀才能,博得掌声而塑造出的耀眼英雄,真能减轻苦难者的创痛吗?
“人所能,勿轻訾。”
能拆掉自私的樊篱,扩充人我一体的公心,则见到别人发挥才能,有所成就时,自然乐于敞开“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的宽广胸襟,而加以赞美肯定。如果一见他人有才能,就故意批评诋毁,则内心所增长的,恐怕只有损人不利己的嫉妒心吧?
在东周战国时,李斯和韩非是同门师兄弟。秦王看见韩非写的〈说难〉这篇文章,非常欣赏,恨不得早日相见。直到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时,才见到了韩非。秦王和他谈过话后,更加欢喜。李斯自知才能不及韩非,怕韩非得宠而影响自己的前途,于是故意诋毁韩非,陷他入狱,并假借王命,赐毒药要他自杀。韩非想要陈述冤情,可惜没有机会表白,就这样枉死狱中。后来李斯被赵高诬陷,也同样没有机会申冤,被腰斩而死。常言“天道好还”,种恶因,岂能得善果呢?
“勿谄富,勿骄贫。”
骄傲及谄媚,是不知不觉就会染上的毛病。谄媚迎合富有的人,虽获得他人的钱财好处,却失去了固有的志向,贬低了人品。甚至助纣为虐,作奸犯科,结下日后无穷的怨业。富有的人一骄傲,就会养成奢侈浪费的恶习,为了满足欲望,更加贪取不义的名利,视损人利己为平常。怎知天道忌盈,心生骄傲时,就埋下可怕的祸苗,一旦福报享尽,灾殃怎不降临呢?
“勿厌故,勿喜新。”
物质、人情皆有新旧,喜新厌旧,就会造成浇薄寡恩的风气,所以古人曾说:“与其结新交,不如敦旧好”。东汉光武帝时,光武帝妹妹湖阳公主的夫婿刚去世,她就看中了朝中另一位大臣宋宏,要光武帝为他作媒说亲。宋宏回答光武帝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听了,就知婚事难成。宋宏的不攀权贵,正是一位念旧的厚道君子呀!
至圣先师孔子教我们,贫穷的人,除了不谄媚迎合外,能在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更要爱好礼节,恭敬大众。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幸福社会!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再找事搅乱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再用闲言语干扰他。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力行善。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是自己作恶一样。如果过分地憎恶,就会招来不必要的灾祸。行善能相互劝勉,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不互相规劝,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有一次子张请问老师孔子说:“一个知识分子怎样才能做到通达事理呢?”孔子回答说:“资质正直而且爱好正义,能够察言观色,并且谦卑待人。这样在各种团体中一定通达无碍!”当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时,最怕别人不必要的干扰。心里有事担忧不安,多么希望静下来,想办法解决,这时若有人在旁讲多余的言语,反而是忙上加忙,无补于事。所以,多察言观色,多为对方着想,不以自己的方便,或为满足一吐为快的私心,而增加他人的痛苦,这便是一种仁慈的涵养,也是畅通人际关系的法宝啊!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揭发别人的缺点或秘密,有伤厚道,会损及阴德,带来祸害。古人说:“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然确见实闻,不可搬上口边;凡一语而伤我厚道,虽然闲谈酒谑,应谨慎不要溜出口。”确应谨记。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他人行善,我们广为宣扬,听到的人,会见贤思齐,当事人也因赞美而愈发积极行善,风俗自然就变得更纯朴善良了!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论语.泰伯篇》里,孔子说:“一个失去仁心而作恶的人,如果过分厌恶他,使他受不了,他的情绪就会被激怒而变本加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平时谨言慎行,养成隐恶扬善的习惯,不仅可以避开祸害,更有助于风气的敦厚。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好友有了过错,若姑息他的过失,就失掉“以友辅仁”的道义,使好友陷入过错的泥淖里无法自拔。但规过的方法也要讲究,所谓“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怕好友受到损害应诚心诚意提出劝告,并善加诱导。如果好友一时无法听从,就先暂停规劝,留住这分友谊,等待适当的时机再来挽回。
朋友的劝谏,可帮我们扫除心里的盲点,才有机会纠正过错,也唯有在一次一次的改过中,才能琢磨淬砺出完美的人格来。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财物给与他人,应该慷慨多布施;取用别人的财物,则应少取一些。
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人说,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应立刻停止。
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着回报他;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应求他人谅解,尽早忘掉仇恨。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愈短愈好;但是,报答恩情的心意,却要长存不忘。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财物是资生的必需品,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要清楚分明才不会产生误会,破坏彼此的信用和情谊。一般人往往吝于施舍却乐于接受别人的财物。如能舍得布施,就能减轻吝啬的心态,以欢喜心加惠大众,让彼此之间更加融洽愉快。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能替人设想,往往感情用事,说话中伤对方,办事时刚愎自用,因而众叛亲离,陷入苦闷无助的黑洞里,实在是损人不利己呀!当人际关系有了磨擦,出现危机时,就应反省是否曾给人难堪?更进一步,省察自己,是否怀有怨恨之心?有修养的君子应当培养同情心,以恕道待人,以怜悯的心看待对方,才能淡化怨恨,超脱自我。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欲”就是心中时时想着。受人之恩要时时想着回报,所谓:“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对别人一滴水的恩惠,愿以不断涌出的泉水来回报才感到心安。怨恨犹如损人伤己的火苗,若不克制情感而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必定卷入怨恨的火窟里,双方都将深深地受到伤害。孔子教我们要“以直报怨”,对人不应记恨,要克制内心的怨恨,依礼行事,照平常心来处理,使报复的念头愈来愈弱,甚至消失。
战国时代,赵国大臣蔺相如出使秦国,智勇双全完成外交任务,功劳很大。赵王便封他为上卿的官职,位居武将廉颇之上。廉颇自认出生入死,为赵国攻城野战,功劳更大。而蔺相如只不过逞口舌之能,怎能和他相比呀!所以廉颇心中忿忿不平,故意为难蔺相如,但蔺相如却躲着他,不和他起冲突。有一次,蔺相如的部属看不过去,就说:“廉将军故意为难您,一般人都觉得无法忍受,而您却处处让他,好像很怕他的样子,实在一点尊严都没有呀!”蔺相如却说:“现在赵国正受强秦威胁,如果赵国文武大臣冲突,国家将会分崩离析,外强必然入侵,那时赵国就危险了!”消息传到廉颇耳中,廉颇自认有错,立刻背着责打用的荆棘,登门请罪。蔺相如一见,赶快解去他所背负的荆棘,两人不但和好,还结成生死不渝的刎颈之交。这则“将相和”也成为历史上传颂不朽的美谈。蔺相如不怀藏私人怨恨,以大局为重的言行,值得我们来学习。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对待家中的婢女和仆人,本身行为要注重端正庄重,不可轻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权势可以迫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惟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婢仆是负责劳役的工作,在家中地位最低,供主人差遣,要服从主人的指示。主人的行为如果轻浮随便,好的婢仆自然纷纷求去,围绕在身旁的,多是心术不正的小人,家庭就会招来许多误会和冲突,闹得鸡犬不宁。所以有品格端正的主人,才能留住正直的婢仆。
婢仆一样具有人格尊严,只是境遇不同,地位低下而已,要视为一家人,照顾他们,教导他们。有了困难,为之解决;偶有犯错,抱着爱护的心教导训诫,培养他们良好的人品。孔子说:“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居上位当主管的人,宅心如果不够宽厚仁慈,孔子说:“我找不出他的优点,可向他学习!”所以,一家之主如果缺乏宽厚的德行,家庭要想能够维系得和谐,大有困难!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中国文化讲究摒除虚假,真诚待人。若只用武力、财势、地位使人服从,虽然效果显著一时,但是维持不久。当势力消失时,团体组织就纷纷离散。反过来,若讲求真实的道理,用仁德感化对方,彼此就能建立深厚的信心。
古代开国圣君如商朝汤王、周朝文王,在尚未统一天下前,封地都很小,势力也不大。汤王七十里见方,文王百里见方,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县市。但是他们推行仁道,人民受到道德的感化,打从内心真实地信服,一旦获得人民拥戴时,他们的仁德便能普利天下苍生。而夏桀王及商纣王虽位居天子,势力无人能比,却丧失仁心,放弃人民,一旦失去权势,竟然连自身都难保了!
虽然现在已很少人用婢仆了,但是上下尊卑的关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泛爱众”,多为大众着想,不管他是富贵贫贱,或是亲疏新旧,彼此规过劝善,贡献一己的才能,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同样都是人,类别却不一定整齐。就一般说,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占了大部分,而有仁德的人却显得稀少。对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会故意隐讳扭曲事实,脸色态度也不会故意向人谄媚求好。
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小人会趁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对于大众,不管贫富贵贱,贤与不肖,我们都一律心存爱护,但也要能分辨出谁是真正的仁者,才能进一步亲近他,并且向他学习。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真正的仁者不会标新立异,他存心仁厚,言行端正。孔子说:“一个人说话时,如果故意在言辞上修饰得很巧妙,脸色也显得格外美好,一味向人谄媚示好,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心的呀!”《礼记》也说:“礼不妄说人。”合于礼的君子是不会随便取悦于人的。从平常言行中,我们就可以学习观察,一位仁德的君子,必然是心口合一,绝无暧昧求荣的态度。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认识有仁德的君子,我们不要错失良机,应更进一步亲近他们,或者尊为老师;或者交为好友,在品德、学问及办事上,向他们求教请益,自然能改过迁善,有助于自己进德修业。但也不要因熟识而言行随便,相反的应尊重恭敬,才能谦虚受教,随时受益。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如果没有眼力看出谁是仁德的君子,而和仁者擦身而过,那就非常可惜。但是,认识了仁德的君子,而不肯把握机会学习,埋没了仁慈的胸怀,渐渐失去自我觉察的能力,那更是可悲!成天和不仁的小人一起打混,自己还感到趣味相投,便不自觉地做出各种坏事来。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可是智慧的经验啊,不由得我们不信!
一个肯做到孝弟,言行谨慎,讲究信用,更能开阔胸襟,爱护大众的人,实在难得。如果能进一步得到师友的指导改正,德学自然增长。难怪孔子要告诉子贡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把事情做得完善,首先要有良好的器具。孔子更进一步要子贡学习“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想要办好利益大众的仁德事业,就要恭敬对待有贤德的在位大夫,并结交有仁德的知识分子。如此一来,有贤大夫的全力护持,又能获得仁人志士的协助,好事怎能不成就呢?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分,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求,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
相对地,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求,就容易执着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我们人类需要过着群居的生活,所以学习如何与人和谐相处,是必备的常识。因此,从小生活在家庭和学校里,就要把握机会练习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等基本德行,才不会变成只是学业成绩很好,却不知道如何关怀别人、如何待人接物。这好比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如果盘踞的树根腐烂了,必然禁不起风吹雨打而猝然倒下,这是多么可惜啊!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学文是学习各种有益的学问才艺,学问可以帮助力行,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开阔淑世济人的胸怀。《论语》中提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每一种行业,都有各自的专业场所办公经营,才能成就事业;何况是淑世的仁德君子,更应虚心好学,藉着师友的指导切磋,才能认清仁德大道,一步一步行抵目标。
可惜!今日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怀疑古人,藐视伦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近几年来更被视为呆板落伍。大家虽有心改革社会乱象,也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终因伦常观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来。
孔子曾指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立志自利利人的君子,要广博地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行为就不致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把礼的内容具体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
这智勇双全的人,必然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我们是否感到纳闷,为何自己已经很用功了,却老是不长进,常常落在人后呢?是不是自己天分不够,还是读书的方法需要改进呢?每个人的天分本来就不同,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如果能掌握好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学习必能事半功倍。这段《弟子规》里告诉我们读书常要留意的方法,虽然常常听到,却是容易疏忽而不能坚持到底。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体会这些方法吧!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没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
读书时,要有规画,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余裕,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画好,就要赶紧用功,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工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覆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到”是到达的意思,三到就是读书时,心、眼、口都一起用到读书这件事情上。“信”是实实在在的意思。肯用心思惟、肯用眼睛专注书中的文字,肯用口清楚地念出字音来,这就是实实在在地心到、眼到、口到了。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无论读那一本书,一定要从头到尾按顺序看过一遍,如果只是乱翻几页,摘录几段,对于整本书的精义,就会茫茫然而不知其所指了!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曾国藩先生,他读书有个习惯,所谓“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书桌只摆一本现在要读的书,则注意力全都会集中在这本书上。有很多人,书桌上摆满了要读的书,这本读了几页,又翻翻那一本,那本掀了几章,又换另一本,两个小时下来,每一本书都翻过了,好像摆地摊一样,通通摊在眼前,结果没有一本是读完的。古今善于读书的人,一书在手,通本读完,正是把握住“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的读书原则。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一般人常犯“紧为限,宽用功”的毛病,把功课排得密密麻麻,无法专心用功,又怀着应付的心态,因循拖延,最后草草交代,就谈不上什么工夫了。所以“紧用功”告诉我们一开始就要全力以赴,不要再拖延等待了!遇到困惑不了解时,不必苦求强记,要从容涵泳,今天研读几遍,明天研读几遍,心中常常思惟不忘,时间一到,便有豁然通达的光景。因此,读书好比“煎药”一样,一开始要用大火煮才能滚沸,接着就必须用小火慢慢熬炼,药材的药性才会渗到汤液里,发挥出药效。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札”,原是短薄的木简,犹如现在的小纸片。用小纸片把心中的疑惑记下来,一方面提醒自己反覆思索,一方面可以很明确地向人提问题。古人常用这种工夫,所以学问扎实而不肤浅,值得我们效法!
老生常谈的方法往往是我们容易疏忽的,当我们读书的成效不彰时,就让我们试试上面的方法吧!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偏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恭敬,就是心里先有了病。
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收拾整齐后才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几案”就是书桌。“笔砚”,中国自古以来使用毛笔写字,所以书桌上经常摆放毛笔及砚台。这段话是指导我们读书的场所要整理干净。置身在清净的读书场所,心很容易静下来,沉静的心就像清澈的湖水,任何影像都可以清楚显现。在窗明几净的书房用功,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写毛笔字前的磨墨训练,一则是为了准备墨汁,一则是为了让心静下来。所谓“磨墨磨心”,所以磨墨时,墨条要拿端正,速度要均匀,要“磨墨如病夫”有气无力,缓缓地磨,养成中正和平、沉着稳重的习惯,到了实际习写时,就能迅速进入最佳状况。初学毛笔字的人,最好能用砚台磨墨,现成的墨汁虽然方便,却少了写前的准备工夫。至于其他写字练习,包括毛笔字、铅笔字、原子笔字、钢笔字,都应笔画工整,不要潦草随便,所谓“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工整的好字,就会予人恭敬不苟的印象。
唐朝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先生,他的字挺直苍劲,有一股正气澎湃的气势,这跟他安守本分,正直不阿的个性有关。有一次皇帝唐穆宗问他:“如何用笔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他回答说:“用笔的重点在心,心如果正,用笔自然就能正。”穆宗平日生活散漫,施政邪僻不正,听了柳公权的一番话后,穆宗知道这是劝谏自己的意思,便立刻端正仪容,这就是有名的“笔谏”。正说明写出来的字,和内心是息息相关的!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自己用的书籍,平时要分类,排放在固定的地方,让书房内的空间有条不紊。使用完后,留一点时间,把用过的书籍用品,一一归回原处,等下次要用时,才能很快地找到。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若临时有急事,必须赶快离开,也要先将桌面上的书籍用品,稍做整理,免得回来时,一片混乱。如果遇到风大,把资料吹散损坏了,更是无法弥补。先总统蒋公有一次在办公室,见部属未将桌上文件收妥就离去,部属回座后,蒋公便叮嘱他:“离开座位前,要把文件收好,否则让人看到不该看到的机密,便是泄密。”从小养成“虽有急,卷束齐”的好习惯,对于处事待人有莫大的帮助。
书籍用品损坏时,若不立刻修补,用不了多久就报销了,所以“就补之”,是提醒我们一遇缺坏,就要立刻处理好。
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分恭敬在其中,一分恭敬自有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如果不是传述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屏除一旁不要读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虽高,但只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今日社会到处充斥商业气息,市面上贩卖的书刊杂志,所发行的各种影带、光碟,多是偏向声光享乐,商人藉此谋利赚钱,更助长了暴力及色情的猖獗。我们从小阅读书刊,应该选择正当优良的读物,为我们的心灵,补充适当的营养,让良知良能充分滋长。如果迷恋不当的刊物,使心灵浸淫于毒素之中,生起许多妄想邪思,久而久之,良知良能被蒙蔽,就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坏事,那将后悔莫及!
“蒙以养正,圣功也。”处在蒙昧年幼之时,若采用正正当当的教材,配合优良的环境来培养学习,就能造就圣贤。《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行谊,所以这本书应该认真地反覆读诵,深入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及行为的指标。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孟子说:“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一个人的言行不合礼义,就称为“自暴”。又云:“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虽然知道仁义的内涵很好,却不能行仁义之道,这就是“自弃”。
孔门弟子中,年长的子路初次见孔子时,头上戴着雄鸡毛,腰间佩戴母猪皮,一副野人的装扮,散发率直勇猛的个性,有一股凌人的气势,不知圣贤学问的高深,也无视孔子的存在。后来经过孔子的教化,放弃了粗暴的行为,努力求学,勇于改过,成为孔门中优秀的政治人才,名列十哲之一。
另外,孔门中多才多艺的弟子冉有,他跟随孔子学习仁德大道,曾经感叹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再往上进步了!孔子指出他是犯了“自我设限”的毛病,教他只要肯承担、不自弃,就可突破学习困境。后来冉有果然在政治上也有杰出的表现。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是中国的圣人,他们传下的道统文化,正是孔子集大成的五经,也是令我们引以为荣的文化宝藏。所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圣贤的境界并不是尧舜的专利,只要我们肯去除“自暴”的毛病,虚心开卷,从中学习圣贤仁义之道,并避免“自弃”的心理,勇于担当,渐次力行,那么一介凡夫也能登入圣贤之域,和往圣先贤把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