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道轮回记

第十四回-济佛辟邪劝人归正觉,禅师树上与鸟说真机

济公活佛 降          辛酉年十月初一日

 

诗曰:蝴蝶穿林百鸟飞。一团和乐少网围。

   天然生化天伦乐。日暮黄昏燕鸟归。

 

又诗:鸟飞羽脱复元来。树上安居实快哉。

   人往高楼心性堕。欲财色火化成灰。

 

济佛曰:蝴蝶穿梭花木之间,群鸟飞翔天空,没有界域限制,无人管辖,何其逍遥自在!世人住尘世,如果奉公守法,不贪不取,不淫不诈,虽然法律有千条,也拿你没有办法!不“犯法”则“无法”,逍遥人间,不是也像“庄周化蝶”、“禅师化鸟”吗?

 

杨生曰:庄周梦蝶,故有逍遥游,禅师化鸟是否鸟巢禅师呢?

 

济佛曰:正是。人也要有这种心境,才能过着欢乐的生活,得失不要看得太重,得到的东西,如果不好好把握,终有一天会失掉它,如果能检讨失去的原因,那么失东也许会补西,最怕的是“得意忘形”,或“失意妄行”,那么成功注定失败,失败化为毁灭。于今金鸡三唱,大道普传,人各有志,如能将天赋的使命,四处去广度有缘人,所立下的功果,是无涯,无尽的!

 

杨生曰:恩师说得是,弟子立志行道度人,游方四处,见道助道,以了己之心愿。五年前,缘至中州,先后代天宣化,随 师着成“天堂、地狱”游记,可谓费尽心力,自觉已完成“助人、助堂、助道”使命,“天堂游记”着成后,奉瑶池懿命,创设“圣德堂”以弘扬大道,然人心难测,有一二短见之士,认为有损其利益,颇有微词,困扰弟子,不知 恩师有何看法?

 

济佛曰:哈哈!亘古至今,能将天地之玄机,揭示无遗,只此“天堂、地狱”二游记。著书责任已完,故须他处开荒,驾着慈航,另辟一条航线,为了众生,乘风破浪,何惧苦海浪波大!目前天开普度,已非昔日单传独授之时,故处处阐道,此为适应世界潮流之所需,办道不是独门志业,你之辛劳感动天人,能在功成之时,急流勇退,可谓明智之举。万法不离“因缘”,况且上天为加强普度,广开无量法门,愿家家设佛堂,人人多宣化,新堂之设,正符天意,世人岂可因私心作祟产生嫉妒呢!昔日惠明禅师求道心切,离开东禅寺,问六祖惠能曰:“惠明今后往何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惠明到了江西“袁州府”,就停留下来,在该府的“蒙山”即安处弘法,惠明禅师此生在此建立了弘法道场。老衲当初若仅守在灵隐寺,恐怕无人相识了。自古以来,学佛修道之士,莫不行脚天下,广渡有缘,况弘化度众,仍在因缘。要主持何处道场,冥冥中的因缘亦有安排。你能认理归真,突破万丈重围,有平衡圣门参差之弊,语云:“缘至则聚,缘尽则散。”吃不到葡萄的人,当然喊酸。老衲在此呼吁天下各善堂,领命代天宣化,要顺天行事,以公正之心,推弘圣业,切勿由“道业”变成“怨业”,如此庸俗行为,开堂阐教,已失意义。鸾门兴衰,系于正鸾之身,凡为正鸾者,不可被人情左右,识神用事,将道化为魔,如此失去世人信服之力。

 

杨生曰:正鸾之使命重大,但以弟子之见,鸾门参差不齐,是否有何方法令正鸾传真无误呢?

 

济佛曰:以佛法言,现为末法之期,天地正气消失,道魔参杂,故鸾盘如散沙。有者乩灵未足,文词不达,亦言为无极高真降笔挥鸾,令有识者,贻笑大方。鸾笔即神笔,下笔文句传神超俗,理合中庸,不偏不倚,才能代天而言,否则如黑云乱流,狂风暴雨,言正为邪,说假为真,此乃是世上之凡笔,识神之作品。故要代天宣化者,首要静炼身心,如禅入定,无有外缘印心,一片空白,神迹传真,句句真理;若心为识神所染,沙盘印字,并非天来神意,则一字之差,天渊之别,遗祸非浅。故老衲希天下众生,阅读鸾书,当要选择,取有理者信之,无理者弃之,不然便流为迷信,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故老衲劝世人:“信乩不如信理。”愿众生心性勿被人情左右,及受到文字迷惑,要拨开这些“迷障”找到真正的“自我”,如此你才是“觉者”,否则只是一个无知的修道人。

 

杨生曰:恩师说得中肯,点破了许多玄机。

 

济佛曰:哈哈!远离是非地,跳出名利圈,寻找“济公”的佛殿,愿大家修成“活佛”的法身,来去自由,何能外缘所拘!杨生上莲台,继续著书,完成我们的圣命吧!

 

杨生曰:我已坐稳,请 恩师出发。

 

济佛曰:贤徒坐在莲台上,有什么感觉呢?

 

杨生曰:五、六年来,频坐莲台,在飞奔的莲车上,觉得安稳舒适,逍遥万分!

 

济佛曰:坐惯了这一台莲台车,历尽了惊涛骇浪,狂风暴雨,已没有晕感觉,云游三界,需要有探险家精神,冒险患难,才能采得天地精英啊!

 

杨生曰:恩师夸奖了,一切都是 天恩师德的造就!

 

济佛曰:“天堂、地狱”两游记,风行海外,造成空前轰动,洛阳纸贵,人争阅读,我们师徒沾光不浅。在圣道途程,已树立一个导世、引迷名碑,足供后世遵循,愿世人切勿利欲薰心,过河拆桥,而愧对仙佛及前贤,使后进无遵循目标,如此枉费上苍降道之苦衷。

 

杨生曰:我们只管耕耘,后头收获的人,是他们的福份。种树给人乘凉,也是造福桑梓,功德无量啊!

 

济佛曰:哈哈!贤徒心怀若谷,志在四方,老衲也是喜欢云游四海,处处为家,师徒因有这份相同志趣,所以才能相携出入三界、采取警世奇案,劝化世人。

 

杨生曰:弟子有穿鞋不穿袜的“陋习”一直都改不过来,不知这是何因? 恩师是否可以为弟子“对症下药?”

 

济佛曰:哈哈!不穿袜子是标准“罗汉脚”啊!

 

杨生曰:但我无出家之意!

 

济佛曰:现时修道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居士,弘道度世,更容易度人。因目前佛法普传,道缘随俗,在家修道,不妨工作,半圣半凡,亲朋为伴,夫妇同修,内而齐家修道,外而推行社会慈善工作,如此不仅独善其身,更而兼善天下,内外双修,老少安怀,以建大同世界。

 

杨生曰:恩师说得有理,根据弟子观看各地寺庙道场,在家修道士,脚踏实地,热心替上天宣化,弘法传布福音,已收到净化人心功效。

 

济佛曰:因时代变迁,在家修道,可以减少许多家庭纠纷。“罗汉脚”,就是脚踏实地在弘法度众。我为罗汉化身,俗名为“修缘”,佯狂度世,出家而在众生之家,西湖灵隐寺留下一段异迹。我们师徒,有一段因缘,所以你会有此“陋习”。因此,今世才能一起缔造了“天堂、地狱”游记度世之圣迹。但誓愿未完,圣德新使命,有更宏大的圣命,要我们共同来完成,绝不能为外境之毁誉,而退志或忘形。法船有时一路顺风,但也有逆水行舟时刻。但求自己一日三省,莫管他人日日生非,则大道行来,自然而轻松了。我们现刻已到西方,以前著作“天堂游记”时,你虽来过,但未全部观赏,今日来此,另有一番风光,你可瞧瞧!

 

杨生曰:与 恩师一路对话,不觉来至此地,看见树木扶疏,处处鸟歌声,动听悦耳。在凡间未曾听到如此美妙鸟声,甚觉惊奇!

 

济佛曰:这些“天堂鸟”,当然异于凡鸟。是由凡间的鸟修炼而成,好像凡人修成圣佛,另有不同的“神气”,故天堂鸟唱出的歌声不但超俗,还别有味!

 

杨生曰:真是“人上有人,天上有天,鸟上有鸟!”不知这些“圣鸟”,如何修成正果呢?

 

济佛曰:我们拜会 鸟巢禅师就可知道一切。向前进“逍遥精舍”晋谒 禅师吧!

 

杨生曰:遵命!这里翠树林立,绿草如茵,好一个世外桃源。前面有一宫殿,上书:“逍遥精舍”;但见群鸟跳跃于殿梁上,还有许多修行人出入,各个状甚逍遥,行走轻盈飘逸,与众不同!

 

济佛曰:他们都是天堂鸟化身,因在空中飞翔惯了,走起路来,轻飘飘的!

 

杨生曰:不可思议,鸟亦能化人身!

 

济佛曰:不奇,不奇!人能转变禽兽,鸟化为人,那还有啥稀奇呢?我们进入精舍内吧!

 

杨生曰:遵命!随着 恩师背后,踏入逍遥精舍,看见里面有一位出家人正在禅定中,殿内梁上及四边还有许多很美丽鸟只,在歌唱、跳跃,两边站立了出家人模样的修士,看见我们进来,都合掌念佛号,表示欢迎!

 

济佛曰:这些化为人形的出家人,道力较高。那些飞入宫殿中歌唱筑巢鸟只,不日也能蜕化成为人身的法相。端坐之僧者,即是鸟巢禅师。精舍即是鸟巢。

 

杨生曰:曾闻 禅师之名,不见其面,如今幸会,福缘不浅。弟子为台中圣德堂圣笔杨生,奉旨随师 济佛,著作“畜道轮回记”,今日来到西方逍遥精舍,拜见 鸟巢禅师,请 禅师开示。

 

禅师曰:善哉!南瞻部洲,蓬莱宝鸟,台中圣德堂弘扬我佛正法,济佛、杨生,师徒奉命著作“畜道轮回记”,阐述六道轮回真面目,教主如来,大为赞颂。佛法无边,应化圣德,著作奇书警世,遏止世界恶端,书中宣扬佛法,慈悲、戒杀、放生之理,尽述无遗,有挽回世界凶恶杀气,励行慈悲仁道之功。此书为如法宝,救世针针,三界无不赞扬,六道更为欢颂。今日二位来此,我早已知之,正在禅定游于鸟语禅音之中,一时人我两忘,故慢起迎接,请济佛、杨生勿见怪!

 

济佛曰:禅师正陶醉于大自然境界之中,我们师徒冒昧惊扰,请禅师勿见怪了!

 

禅师曰:济佛汝我同是禅师,各有一套禅机,请勿相逗。

 

杨生曰:禅师“语”中,别有“声”!禅师谈话果然有“禅味”!

 

禅师曰:我无何道法,空有这张叽叽喳喳鸟嘴,唱些“口头禅”而已。倒是世人不弃还蛮欣赏!现在世人养鸟风气很盛行。高楼大厦林立,树木都被砍光,小鸟无处筑巢,有的归山去修行了,有的被捉来关在笼中,养于屋内,日夜喂以饲料、茶水,对鸟友们还蛮照顾!我在此代表它们,向人类致谢!不过笼内小鸟,有时唱着不是山歌,而是囚鸟之歌,只怪人类灵性不够,听不懂鸟语,否则早就被你们给“放生”了!

 

杨生曰:禅师的禅音美妙,弟子听了甚有心得,回堂以后一定尽力鼓励世人放生鸟类。

 

禅师曰:感谢杨生的善心,你们在“明德水库”等数处放生了不少鸟类。我一一心领,而记其功德。鸟为大自然之物,如果无伤害人类,愿世人高抬贵手,切勿张网捕捉,那是缺乏仁意爱心的行为。我若张绳架在路上,世人骑车一过,人车两倒,跌落路中,再给予搜身劫物,然后绑回禁在屋中,供你三餐美食,更要你唱歌给我听,甚至杀来烤肉,有谁乐意呢?

 

杨生曰:禅师比喻甚妙,世人听了禅师为鸟类诤言,一定有所感慨。弟子有一疑问,请 禅师开示。

 

禅师曰:杨生问之无妨。

 

杨生曰:西方佛国,鸟语花香,逍遥殿内,鸟只飞翔,它们吃什么呢?

 

禅师曰:天堂鸟不食虫类,它们在凡间修行多年,功德足够,而灵性飞升西方。它们在人世为鸟时,只食树果、花蕊、甘露清水,过着淡泊生活,有僧人风格,所以灵性清明,才能超越凡间而进入无极天空、西方极乐世界。在殿内的鸟只,功果日渐成熟,它们于此再加修炼,已经不思饮食,如蚕作茧为巢,不饮不食,渐渐蜕变。此处之鸟,亦是相同。筑巢于逍遥精舍梁(树)上,渐而脱羽化身,语云:“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神鸟脱羽后,已有人体胎形,经一段时间,可以化为人形,再加修炼,即现法相。

 

杨生曰:奇妙!奇妙!

 

禅师曰:我有“鸟巢禅师度白侍郎之故事”传世。杨生可以将此典故附于“畜道轮回记”中,作更深入印证。人能修道,鸟亦能修道;人、鸟体虽不同,但其灵性无异。人类尚常期望化为天上的飞鸟,飞翔空中,逍遥自在;逍遥精舍即是自在地,欢迎飞鸟返巢,亦望世人放鸟归于山林。

 

【鸟巢禅师度白侍郎】

 

昔日西天佛祖,观见娑婆世界儿女,造作罪业,不思返本还源,不得归家,就差二位祖师下凡,劝世度人。

 

二位祖师曰:“我二人恐怕迷失东土,不能归家。”

 

佛祖曰:“你若迷失东土,我就另差人度你归家。”

 

二位祖师各自临凡,投胎出世。

 

一人投在白家出世,名曰:“白乐天”,官拜侍郎之职。

 

一人投在马家出世,名曰:“马天章”,官拜翰林院大学士之职。

 

这马天章时常看经典悟知前因,就辞官往大双林出家修行,功果圆满,自东土回来觐见佛祖。

 

佛祖问曰:“你下凡去度回多少人?”

 

马天章曰:“我师兄投在白家出世,名曰:“白乐天”,官拜侍郎之职,却被红尘所迷,不能归家。”

 

佛祖曰:“你尚不能度一众,反而失去同行一人,你自回家乡是何道理?你须再下凡,去度白乐天归家,安级定位。”

 

马天章此时心中思想,白乐天现在年近八旬,我若再投胎,不及度他。

 

信步而行,来到秦望岭绿水桥,看见傍边有一棵古松树,树上有一个鸟巢,马天章即时投在鸟卵出世,变化为人面鸟体,称为“鸟巢禅师”,终日开堂说法,劝世度人。

 

有一日,白侍郎骑马进朝,来到秦望岭绿水桥边经过,看见众人围聚听法,白侍郎就叫家人去看众人围聚何事?

 

众人说:“这树上有个鸟巢禅师,尽日开堂说法,劝世度人。”家人打听回来,就将此事从头至尾禀了一遍。

 

白侍郎曰:“既然如此。”就勒马前进,乃问曰:“禅师你说何经?行何道?”

 

禅师答曰:“你行你路,我说我经,相逢不下马,各自向前程。”

 

白侍郎就下马又问:“禅师你生在何处?日间化何缘?夜间那里住?”

 

禅师答曰:“我生在无相天,住在青松里,日间十字街头化度有缘人,夜间依然空里住。”

 

白侍郎再问禅师曰:“何为正宗?何为眷属?何为天堂?何为地狱?”

 

禅师答曰:“我依三藏经书为正宗,普天下诸佛为眷属,遇着善人为天堂,遇着恶人为地狱。”

 

白侍郎问曰:“敢问尊师,如何是道?”

 

禅师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就是道。”

 

白侍郎曰:“此话三岁孩童也晓说。”

 

禅师曰:“三岁孩童也晓说,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侍郎曰:“我观禅师,你身居古树,五丈之高,岂不危险乎?”

 

禅师作偈曰:“身居古树五丈高,空中寄足永坚牢,清风明月常作伴,纵横自在乐逍遥。”

 

禅师曰:“我观侍郎你比我危险更甚矣。”

 

白乐天曰:“弟子位镇江山,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何险乎?”

 

禅师答曰:“叶火相交,气息不停,岂言无险乎?”

 

禅师作偈曰:“为官尽日伴君王,日伴君王伴虎狼,五更三点朝皇帝,朝花艳冶暮凄凉。”

 

白侍郎听闻此偈,心中开悟,欲拜为师,对禅师曰:“再宽数月,我就来拜你为师修行。”禅师就许他。

 

白侍郎作别而去,后来却被红尘所迷,遂未来拜。

 

有一日,禅师知他凡情太重,亲自来到白府,但不能见面,就将诗题在粉壁之上。

 

禅师即题诗曰:

 

刀笔为官四十年 是是非非有万千

一家饱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冤

 

有一日,白侍郎出来,观看粉壁上诗句,念了一遍,心中觉悟,来见夫人。

 

白侍郎曰:“我虽然官爵高居,将来难免‘无常’两字,去到阴司,有八百斤罪业难担,我今意愿入山修行,减了多少罪业。”

 

夫人曰:“相公你错了主意,家居千日,福在一人,莫说相公你有八百斤罪业,就说是千万斤罪业,奴一家大小都要替相公你去分担,何须相公挂意,要入山修行何用?”

 

白侍郎对夫人曰:“我今夜要备办酒筵一席,点灯结彩,合家开怀畅饮。”

 

宴之中,白侍郎三杯以后,即将龙灯吹灭一盏,就问家里众人,何人将此龙灯吹灭一盏?

 

众人俱知白侍郎自己吹灭,无人敢担认。

 

白侍郎就问大夫人曰:“龙灯你吹灭么?”

 

大夫人曰:“奴不知。”

 

又问二夫人:“此龙灯你吹灭么?”

 

二夫人答曰:“奴也不知。”

 

再问三夫人:“此龙灯你吹灭么?”

 

三夫人答曰:“奴也不知。”

 

又问四夫人曰:“龙灯是你吹灭么?”

 

四夫人答曰:“奴也不知。”

 

后问其子:“此龙灯汝吹灭么?”

 

其子答曰:“明明是爹爹你自己吹灭龙灯,反说一家众人。”

 

白侍郎言曰:“我今看破家众人心事,我只吹灭小小龙灯一盏,一家大小就无人敢来担认去,若作得罪业,日后到阴司,阎君铁面无私;在阳间行善功,到阴司有人恭敬,接引西方,吾作此罪业,到阴司有十八层地狱,八百斤重担,你众人焉肯替我分担去?看破世界从无长远之计,吾今愿要入山修行学道。”

 

白侍郎作偈曰:

 

合会堂前一盏灯 我今吹灭有谁承

一家大小无人认 谁肯分担八百斤

 

白侍郎言曰:“譬喻自身有病苦痛,只有自己受苦,无人替得。”

 

次日白侍郎,竟往秦望岭绿水桥,参拜鸟巢禅师为师,修行学道。

 

再说白府四位夫人看见相公入山修行学道,惦念夫妻恩爱之情,两眼流泪,心中痛切伤悲。

 

家人遂对四位夫人言曰:“汝等不必苦楚伤情,亦是无益,待小奴入山去请老爷回转府中来相聚会。”

 

家人奉命来到秦望岭绿水桥,拜禀白侍郎曰:“小奴奉夫人之命,特来恳请老爷回府,夫妻再聚会。”

 

白侍郎曰:“我在此参拜师尊,学佛修行,正是一日清闲一日仙,无忧无虑乐安然。”

 

家人再禀曰:“夫妻恩深情重,老爷岂能割舍乎?不念功名盖世,富贵安得弃舍乎?伏望老爷回到府中,夫妻重相逢。”

 

白侍郎曰:“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功名盖世徒何用,转眼成空罪难当。我今看破世情,不要回府,我有书一封,付你带去与夫人知。”

 

家人奉命带书回府,入内禀夫人,遂将老爷言语说了一遍,老爷有书一封,请夫人观看便知。

 

四位夫人即将书拆开,观看其书曰:

 

为官终日细沉吟 紫袍无心懒整襟

罪业案情由我作 阴司地府有谁亲

即将官职为僧职 脱却凡身即佛身

寄语贤妻休再会 从今不必问来音

 

四位夫人将书看完,大夫人言曰:“相公如此决意修行,咱姊妺都愿意随相公去修行吗?”

 

三位夫人齐声说:“愿同修行。”

 

大夫人遂修书一封,付与家人带去,与相公知情。

 

家人奉命入山求见侍郎,禀曰:“四位夫人愿意同修,有家书一封请老爷观之。”

 

白侍郎将书拆开,观看其书曰:

 

缄书一到即开吟 读罢妻儿泪满襟

烈女不堪重再会 夫妻何必更相亲

君今既悟为僧去 妾亦为尼舍色身

但愿西方同善果 九莲台上礼观音

 

白侍郎看信已毕,遂曰:“难得贤妻如此信心,待我回转府中,劝化一家修行。”

 

对家人言曰:“你先回府去,我随后就来。”

 

家人回府,将言禀过夫人知情,四位夫人欢喜,就娇妆打扮得齐整出来,迎接相公。

 

白侍郎看见作偈曰:

 

金枝玉体伤人剑 头上珠翠刺人枪

胭脂花粉迷人鬼 眼中流泪泼人汤

 

大夫人开言曰:“相公你虽然会割舍得奴姊妹四人,独不思府中高楼大厦,锦绣千般。”

 

白侍郎看答偈曰:

 

高楼不久属荒亩 锦绣犹如只破裘

楼阁千间夸何用 难免无常一旦休

 

大夫人言曰:“相公你虽然舍得高堂大厦,独不思金银千箱,你心中可思得割舍么?”

 

白侍郎作偈曰:

 

黄金半壁未是金 同床共枕未是亲

双手拨开生死路 终然金玉付他人

 

白侍郎再作偈曰:

 

二十年前是我妻 即今夫要分离散

持刀割断腰下带 你在东来我在西

 

大夫人曰:“相公果有真心修行,真是奇男子,奴今也要学修行。”

 

侍郎曰:“你是女流之辈,怎么晓得修行?”

 

大夫人言曰:“奴今看破天下事,如一局棋,一子差,满盘错。”正是:“朝中宰相三更梦,万载君

 

王一局棋。”

 

大夫人作偈曰:

 

珠冠宝贝今不要 夫妻恩情今日休

前生不修今为女 诚心用意再重修

夫要修来奴要修 因缘随分度春秋

三教圣人男子作 观音菩萨女人修

 

侍郎曰:“大夫人既要修了,二夫人你意如何?”

 

二夫人曰:“奴今也要学她修行。”

 

侍郎曰:“你今怎么晓得修行?”

 

二夫人曰:“奴记昔日庞居士,将家财金银宝贝悉沉沧海,庞招女能得安分乐贫,卖菰篱度日,后来庞招女也修成得正果,奴今也学她修行。”

 

二夫人作偈曰:

 

珠翠绫罗今不要 鸳鸯绣枕今日休

我今要学庞招女 方显奴家道法高

夫要修来奴要修 西方妙意各自求

十八罗汉男子作 文殊菩萨女人修

 

侍郎曰:“二夫人既要修了,三夫人你意如何?”

 

三夫人曰:“奴今亦要学她修行。”

 

侍郎曰:“你今怎么晓得修行?”

 

三夫人曰:“奴记昔日梁武帝,弃舍江山,不图帝王之位,后来修成正果。醣氏皇后破了斋戒,后坠蟒蛇报应,梁武帝念夫妇之情,求志公禅师代他忏悔,方得超升。”

 

三夫人作偈曰:

 

夫妇恩情今日离 沐浴斋戒今日离

我今要学梁武帝 七宝金身智慧明

夫要修来奴要修 西天一气各自求

三千诸佛男子作 普贤菩萨女人修

 

白侍郎曰:“三夫人既要修了,四夫人你意如何?恐你青春年少不能修行。”

 

四夫人曰:“奴虽是女流之辈,青春年少也要学她修行。”

 

侍郎曰:“恐你半途而废。”

 

四夫人曰:“奴记得昔日妙善公主,除了色身,不招驸马,后来修成观音菩萨,至今万古流传,奴家也要学她修行。”

 

四夫人作偈曰:

 

十八青春心意坚 为着生死紧向前

我今要学妙善样 诚心同虎亦不悬

夫要修来如要修 长生妙诀各自求

八洞神仙男子作 瑶池王母女人修

 

白侍郎曰:“一家大小都要修了,后日同登极乐国,亦不负我修持之功。”

 

白侍郎乃作偈曰:

 

感谢菩萨暗扶持 四位夫人同归依

凡间相会佑觉醒 佛榜标名众人知

一家大小俱回头 多谢贤妻解我愁

苦海沉迷今上岸 前生修来今又修

 

白侍郎作偈已毕,就命一家大小人等,齐往山上拜

 

鸟巢禅师为师,行出大门外,看见粉壁上有诗一首曰:

 

满腔存恻隐 片念绝粉缠

回心知感悟 参道学圣贤

 

白侍郎乃作偈曰:

 

紫袍金带无心要 麻衣柱杖自天然

有人问我修行路 云在深山月在天

 

白侍郎行至半途,遇一故友,名曰:“李观察”,言曰:“家中有一个人从海上而来,观见一座仙房,说是白乐天所居,今日果然在此相遇,故作诗一首送与侍郎。”诗曰:

 

近有人从海上来 海山此处见楼台

中有仙房开一座 此处要待乐天来

 

白侍郎看诗已毕,含笑就回诗一首和之:

 

吾学真空不学仙 劝君此语莫传真

海山非是我居住 归者归去极乐天

 

白侍郎吟诗已毕,同四位夫人一家大小人等,入山同拜鸟巢禅师为师,精进修行,其后一家修成正果。

 

济佛曰:今日感谢禅师妙理篇篇,所附度白侍郎经过一卷,世人阅后定能有所觉悟,杨生准备回堂吧!

 

杨生曰:今日闻 禅师篇篇妙理,耳目一新,心中开朗不少,感谢之。

 

禅师曰:客气!送驾!

 

杨生曰:我已座稳莲台,请 恩师回堂。

 

济佛曰:圣德堂已到,杨生下莲台,魂魄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