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传真

通天教主 降
第八章 五大教在天界之传真

  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弃道德而不顾,逞异端而行邪径,上天本抱好生之德,为挽颓风,乃将天道降命于五教圣人,命其下凡设教,所以,天下始有儒、道、释、耶、回五教之设,均以儒为宗,以神为教。  

  为期感化人心向善,五教圣人分布于全世界,各以人种而教之,因而诸圣、佛、仙、神乃纷纷负天命而下凡,或设杏坛,以教弟子;或设鸾堂,藉飞鸾,以阐教;或设教堂,以传道,唤醒迷顽之辈,回头是岸。  

  五大教均有辉煌之业绩,兹将五大教在天界之幻影,传真于后,以悟世人:

 

 

一、儒教

  儒教由 孔丘秉承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统,发扬而设教,培育英才,而有吾党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一直传至孟轲。是故,天界有“先师杏坛宫”之设也。  

  兹将“天界杏坛宫”传真于后,以悟世人:

 

 

先师杏坛宫

  在第七层天,有“先师杏坛宫”,此宫乃“至圣宫文华殿”之直属,在和风霭霭,瑞气融融之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在杏坛宫之前,有二架玉石牌坊,上悬一匾,书曰:“龙门集英”四大字。左架,题曰:“礼门”。右架,题曰:“义路”。  进入龙门道旁,有大树千株,齐整笔直,千霄蔽日,人间未有,此树名:“楷模树”,惟杏坛有之。杏坛宫之宫门高峻,上悬一匾,书曰:“杏坛宫门”四大字。两边,有一联曰:  

万国人心宗泗水。  

千秋师范仰尼山。  

  大门两边,接以围墙,其高数千丈,所谓:“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杏坛宫分东、西两庑,房舍新洁,净几明窗,比栉相连。内中之人,俱是峨冠博带,章甫逢掖,有伏案作字者,有倚橄吟哦者,有弹琴鼓瑟者,弦诵鼓歌之声,不绝于耳,此皆历朝之名儒也。  再入几重房舍,则有美华房屋。前舍,乃三千弟子之所居。后舍,乃七十二贤人藏修肆业之所也。  

  至最后殿,规模壮丽,檐牙绘藻,丹漆辉煌,台阶九级,上围白玉栏杆,天井亦极其宏敞。殿之当中,立直一匾,上书:“大成殿”三个字。下立一横匾,书曰:“万世师表”四字。两边,有联曰:  

道统溯渊源,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传夫子。  

圣功钦作述,在诗书易象春秋礼乐以迄群经。  

  此宫殿,乃 至圣先师传“教”之所也。两边各有两宫,左边两宫,乃“复圣宫”与“述圣宫”。右边两宫,乃“宗圣宫”与“亚圣宫”也。

 

 

二、道教

  天道之元始,一气化三清,道统降于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传至孔、孟。是故, 老子降生于周朝,在凡间掌教,故有“太上道祖”之称,所以,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然则,天道既发源于“玉虚”, 元始天尊之十二门人乃秉承道旨,降世宏道,各据仙洞府,炼道度众,而系道统于不坠。其宏道之仙洞,在天界均有其幻影,实非凡眼所能见到也。所胃“天道降于中土”,各仙师乃各据仙洞如下:  

    广成子:在九仙山,桃源洞。  

    赤精子:在太华山,云霄洞。  

    黄龙真人:在二仙山,麻姑洞。  

    惧留孙:在夹龙山,飞云洞。  

    太乙真人:在干元山,金光洞。  

    灵宝大法师:在崆峒山,元阳洞。  

    文殊广法天尊:在五龙山,云霄洞。  

    普贤真人:在九宫山,白鹤洞。  

    慈航道人:在普陀山,落伽洞。  

    玉鼎真人:在玉泉山,金霞洞。  

    道行天尊:在金庭山,玉屋洞。  

    清虚道德真君:在青峰山,紫阳洞。  

  天既生人,必须养之、育之、教之也。是故,天道降于世,乃由五大教圣人分据东西洋、四大部洲,各以适合人种、风俗而教之,故,各教门之法则有异,但均以儒为宗,以神为教,因而儒以“仁德”、道以“善良”、释以“慈悲”、耶以“博爱”,回以“恻隐”为教之中心,以启发“人心向善”也。  

  天道降于中土者,乃因中土开国文明最早,所以,道教乃使中华之文化悠久而不坠者也,天道既降自玉虚,由十二门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始祖 轩辕黄帝曾问道于 广成子,而得天道之奥,终成正果,白日飞升。自此以还,历代均有得道者,难以枚举,现皆在天界逍遥极乐也。

 

 

三、释教

  释教乃 阿弥陀佛以慈悲为本而设教, 阿弥陀佛本位证于“无极”,为发扬释教之光大,乃下凡度 释迦佛,而将宣教之责交与 释迦,释迦佛乃致力度众,以慈悲为本,布施为怀,设立教规,持斋戒杀,劝人勤修“三宝”。  

  释迦佛得道在印度,本拟度尽热带地民众,因地理上关系,渐伸延至中土,故在唐朝,有“唐三藏取经”之举,自此以后,释教在中土,亦有相当之地盘也。  

  然则,释教以慈悲为本,劝化度众,持斋戒杀为宗旨,并能藉佛经以启悟世人向善。奈,佛经均以梵字作成,难以了悟,虽 唐三藏曾翻译数本,但,中土之人少有了悟,故,只在修己,而未能体天普化度众,致使信徒仅知西方极乐,而不知天界尽是极乐之天也。

 

 

四、耶教

  耶稣教乃基督教之新派名,由 耶和华主教也,故,其教徒均称 耶和华“上帝”,实则 耶和华是耶教之“教主”也。  因 耶和华负天命,下凡度众,以“博爱”为教之中心,而在西洋发源其教。而普及全球后,因其教徒误解教主之意,划蛇添足,致有门派之别也。实则,五教同源,皆是度化世人向善,作为登天堂之桥梁也。

 

 

五、回教

  回教乃由 穆罕默德负天命下凡而设之教,以“恻隐”为教之教旨,以救世度人、清洁、斋戒、布施等为功德,在公元六二二年六月十九日为纪元之始年,在西洋普度众生,教徒亦甚众。  

  总之,回教与耶教均为普化西洋之民众设之教,与儒、道、释三教,合为五教,均为应运,负天命下凡度众之教,均以儒为宗,以神为教,劝人弃恶向善,早登天堂为教之主旨。是故,五教圣人在天堂厘定“五教合一”为“儒宗神教”者也。  

  所以,凡五教之教徒,应秉承 教主立教之苦心,信奉教理,修身养性,以仁德心、善良心、慈悲心、博爱心、恻隐心,发挥其至善,则人人均可登天堂,逍遥极乐也。

 

 

东华帝君 降

  传真天界之风光,虽未能一一详述,但,主要部份均已言述,若详细研读“天界传真”一书,约略可知“善者、终归天堂;恶者、终归地狱”。天界所有圣、佛、仙、神,均是凡人修成正果,而逍遥于极乐之天堂也。  

  总之,一分耕作,自有一分收获,道果越深者,其果位越高也。上天创造人类,使其有万物之灵,如能不昧原灵,则其本来之善性常存。如一旦被财、气、酒、色所迷,欲念丛生,则昧其性,而为非作恶,无常一到,则其三魂飘飘,无所依归;其七魄坠地,一生之罪孽已登记在地府之“阴察簿”,将受地狱之苦刑也。  

  历代忠臣、孝子、义士、节妇,其归真后,在天界各有果位,享受极乐,或受敕命,莅任凡间神位等,享受人间之香祀,则上可荫祖先,下可荫子孙,代代显贵也。如在世不修,一味行恶,一旦坠入地狱,再受轮回为禽、为兽,或永不超生,不但其自身受苦,还累及祖先与子孙永不脱离苦境,此乃行善与为恶之别也。所以,在此短暂之人生,应予宝惜,多修善德,流芳千古,始不枉为人也。

 

 

本堂主席 关 登台

  本堂奉旨着造“天界传真”一书,乃上界高真期期降鸾,呕尽心血,挥桃柳之笔,笔底生花,雕金缕玉,吐属非凡,实是宏扬圣教,匡时济世,唤醒人心向善之佳作也。  际此世道浇漓,人心险恶,上天为挽转颓风,不惜天机之秘,尽泄于世,务期藉屹雅以扬风,务使人人读而向往,了悟“善者、登天;恶者、坠地”,以资警世,而早修身学道,岂与平常批风弄月之什咏可同日而语乎。  爰以吾道发扬裨世弥深,值兹斯辑将付诸剞劂,用志辉光,谨跋数言于卷末。

南天直辖圣贤堂主席关兴二太子岁次乙卯年葭月念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