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道体无为。人心有觉。拾级聚足。层累可达。周子有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之语。即子思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意。故圣门以不躐等为入门要务。自洒扫应对。以至精义入神。非首读书而终证玄之谓欤。世儒未明心性之旨。其于儒道同源之理。罔知参悟。遂以填离取坎为方外本务。试思诚意工夫。朱子目为学人人鬼关头。此即道门玄梯也。国治天下平。不即升天之谓耶。祖师既示二图于简端。而又拆分其语类。明白晓示。易知易行。如日用饮食之不可须臾离也。奈为道而远人者。实常八九。予不敏。敢以斯言告诸同志。
乾隆乙未孟春望后三日钱塘万善子邵志琳敬序
                          
                        
                        吕祖儒道同源上天梯序 
                        
                        
                        天有梯乎。天不可阶而升。然无有形之梯。而有无形之梯。则儒道同也。填离取坎。握固飞升。此玄梯也。由贤希圣。由圣希天。非儒者之梯乎。诸子既归儒宗。特于求玄之外。别具升天之方。首读书。次修身。次尽伦。次治家。次交接。次言语。次行善。次惜福。终证玄。阶分九级。级列九条。总不越乎九九相传之意。其为辞也。参以经史之言。汇夫儒先之论。文庄则当诵。义实则当循。诸子各书一纸于座右。如听尼山之铎。如佩颛孙之绅。庶不负惓惓训诲之衷欤。是为序。戊子立春日。
纯阳子题
                         
                         
                        
                        儒道同源 
                        
                        
                        读书第一级
                        
                        古圣贤代天启教。于是乎有书。四子精深邃美。尚已。如礼以节人。乐以达和。书以导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至于诸子百家。自成一书。内而纲常。外而事物胥备焉。不读书。是犹蒙瞽之人。与之言天高地厚。三尺之童。与之言圣域贤关也。彼昏不知。有废然已耳。故首读书。黄熟香喷。白芽茶沸。情兴悠然。庭前月白。帘内灯红。会心自远。
                        
                        ◎日有课程。坐卧行持离不得。学有次第。始终本末习将来。
                        
                        ◎看书贵乎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乎有终。终乃不负其初。
                        
                        ◎卷内嘉言懿行。如名师在座。不敢不遵。册上媚子谀臣。如盗贼在前。不敢不避。
                        
                        ◎对友不可不畏。畏则神寒。抚己不可无耻。耻则气奋。
                        
                        ◎涵养气质。则恬淡冲和。收束心思。则蕉抽茧剥。
                        
                        ◎闭户即深山。不必深山求道。举头皆白日。何为白日闲游。
                        
                        ◎游览太多。则精华难采。任情固执。则义理不融。
                        
                        ◎四十无闻。尚期五十。百年易迈。难冀千年。
                         
                        
                        修身第二级
                        
                        读书莫尊于圣经。而圣经首列明明德。明明德者。格致诚正。以修其身也。夫吾身为天地立心。为万物立命。进之则入于圣贤。退之则流于污下。古君子所以如执玉。如奉盈。兢兢焉。日省其身而不敢懈也。吾而不念此身则已。念及此身。可不思修之之道乎。故次修身。
                        
                        ◎指视其严。难逃是暗室屋漏。寸阴可惜。休负了白日青天。
                        
                        ◎忧勤惕厉。一生受用无穷。骄泰奢侈。一字犯他不得。
                        
                        ◎天人介于几微。须认宾主。修悖存于一念。便判圣狂。
                        
                        ◎知者守之以愚。巧者养之以拙。能者示之以驽。
                        
                        ◎无事则思易游。宜袪杂念。有事则气易躁。宜制粗心。
                        
                        ◎得意时。进一步思。自无骄志。失意时。退一步想。自无怨心。
                        
                        ◎名胜不如实胜。却忧没世无称。己严于责人。方能内省不疚。
                        
                        ◎沟浍已盈。难受百用之注。河海不择。自来万水之朝。
                        
                        ◎正直光明。邻鬼室而不惧。幽昏虚怯。对有道而多惭。
                         
                        
                        尽伦第三级
                        
                        至圣云修身以道。又云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夫达道。非一端也。然能为孝子。、必为忠臣。能为孝子。必为悌弟。况于夫妇之际。朋友之交乎。特是孺慕弛于妻子。忠爱淡于身家。床笫多溺爱之私。令原起争凌之衅。燕朋溺志。比之匪人。此身何以自立于天地之间。故次尽伦。
                        
                        ◎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人而不孝。不如禽兽。花有常棣。树有连枝。人而不弟不如草木。
                        
                        ◎恩畏并行。乾纲独振。敬忠交至。臣节无亏。
                        
                        ◎父还有父。追远必极真诚。儿更有儿。诒谋务期至善。
                          
                        牛眠马鬣。窀穸不出三年。春露秋霜。飨祀勿违二季。
                        
                        ◎乐妻孥。所以宜家室。敬夫主。即以孝姑嫜。
                        
                        ◎益友难近。虑其日疏。损友易亲。忧其日昵。
                        
                        ◎教子孙以大道。责善则夷。规朋友以忠言。过数则辱。
                        
                        ◎兄弟是我股肱。左屈则右不适。子孙是我枝节。叶落则本亦枯。
                        
                        ◎淡交如水。君子之朋。玩掌如珠。禽犊之爱。
                         
                        
                        治家第四级
                        
                        父子兄弟夫妇。家人也。然一家之中。有为我所事者。即有为我所使者。有等于我者。即有下于我者。则御下之道当明也。况乎出入有经。起居有节。一失其宜。将唐魏兴磋于葛屦。新郑致诮于青衿。所谓正家而天下定者安在。故次治家。
                        
                        ◎泄泄融融。和乃致祥之本。
                          
                        嘻嘻嗃嗃。乖乃召殃之端。
                          
                        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家法始严。事长以敬。抚幼以慈。家道始正。
                        
                        ◎奴婢犹吾子女。不可存残刻心。亲邻犹吾兄弟。不可存匪薄心。
                        
                        ◎夙兴夜寐。勿失其时。蔬食菜羹。自安其素。
                        
                        ◎立身以正。则风草相孚。御下以宽。则尊亲共戴。
                        
                        ◎量衡斗斛。戒其二心。千驷万钟。严于一介。
                        
                        ◎十日之俭。难补一日之奢。一念之慈。可回百念之忍。
                        
                        ◎轻听谗诉。刑赏胥失其平。畏昵妻孥。好恶已乖其正。
                        
                        ◎家庭分彼此。起争夺之端。骨肉存公私。挑阋墙之衅。
                         
                        
                        交接第五级 
                        
                        
                        家齐可以入世矣。而世之与我相接者。智愚殊等。强弱异科。以我厕乎其间。予智则驱于陷阱。我愚则全被欺凌。其何以州里可行。蛮貊可达耶。虽吾人涉世。道高谤兴。原无取乎众之皆悦。而酬酢要于咸宜。横逆期于自反。此省躬之要也。故次交接。
                        
                        ◎忠言逆耳。珍若灵芝。谀语寒心。畏如豺虎。
                        
                        ◎忍以应事。省多少是非。恕以待人。却多少烦恼。
                        
                        ◎对轻薄者以真诚。薄者亦厚。遇倾险者以坦易。险者亦恬。
                        
                        ◎和悦近人。则亲朋欢爱。锋铓太露。则骨肉倾离。
                        
                        ◎上刚下险。讼则终凶。称物平施。谦乃致吉。
                        
                        ◎跌宕风流。俯就绳尺则可行。才华自喜。逾越大防则不达。
                        
                        ◎衡人太刻。则尊卑长幼。到处可憎。责己稍严。则四体五官。无在可恕。
                        
                        ◎爱人则人皆爱。此人心也。害人适以自害。此天理也。
                        
                        ◎见贫乏而不顾。心犹虎狼。见富贵而求怜。情同乞丐。
                         
                        
                        言语第六级 
                        
                        
                        言语不专为交接设也。而交接时为多。夫惟口启羞。古今同病。一语而伤人骨肉。一言而耗尽天和。士人读书明理。岂必语人闺阃。破人婚姻。指人不可明言之事。然后谓之口过哉。即如与人嬉戏。必求工巧。好涉诙谐。皆非至圣所示谨言之旨也。故次言语。
                        
                        ◎君子立言。宁诚有余而言不足。毋诚不足而言有余。
                          
                        论理精详剀切。则理愈明。论人忠厚和平。则人可爱。
                          
                        隐人恶。以启其悟心。扬人善。以鼓其励志。
                        
                        ◎入言偶违。何必遽反。出言偶失。请自三思。
                        
                        ◎好评长短。则失言多。好论古今。则心志肆。
                        
                        ◎戏谑太甚。大伤天地之和。议论相争。非保身家之道。
                          
                        吠声画影。传闻最易误人。冷笑微讥。尖酸尤堪损德。
                        
                        ◎俗语近于市。纤语近于娼。诨语近于优。
                        
                        ◎戒谗言以寡孽。戒邪言以正心。戒忿言以释雠。戒狂言以避祸。
                         
                        
                        行善第七级
                        
                        圣贤学问。慎言尤在敏事。故见义不为。所以有无勇之诮也。况善恶之界甚微。出乎此。即入乎彼。身为儒者。可不竞竞业业。从力于善。以为宇宙之伟人。士林之表式乎。古云。千日行善。善犹未足。片时造恶。恶便有余。此当头棒喝也。故次行善。
                        
                        ◎吾胞吾与。帝王之心。立人达人。仁者之量。
                        
                        ◎一念之善。天地共知。一念之恶。鬼神共泣。
                        
                        ◎合人欲以为己欲。则刻薄忍残。推己心以及人心。则慈祥岂弟。
                        
                        ◎功名未可恃。思祖宗垂泽艰难。富贵不可求。思自己福份浅薄。
                        
                        ◎心上去不得。力制其心。事上行不得。力寝其事。
                          
                        怒火甚炎。以忍水制。善念易怠。以毅力扶。
                        
                        ◎济世与媚世。辨于几希。爱人与狥人。判于方寸。
                        
                        ◎勿吝财而中止。勿畏讥而自疑。勿因事大而忧难。勿以善小而忽略。
                        
                        ◎为善而不报。天将厚其福也。莫生怠忽之心。为恶而不报。天将厚其毒也。莫起效尤之念。
                         
                        
                        惜福第八级 
                        
                        
                        作善降祥。天之所以福善人也。而福易集亦易消。试观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在天地留其有余。在人不当惜其不足乎。至于飞潜动植。皆造物生意所关。逞一人之口腹。以戕万类之生灵。福分几何。残刻至此。凡在士人。各宜慎之。故次惜福。
                        
                        ◎人生福量有限。消一分即少一分。百岁光阴有几。过一日即少一日。
                          
                        壮阳之下。一阴潜起。故乐极则忧生。
                          
                        纯阴之下。一阳来复。故苦尽则甜来。
                        
                        ◎神明浑厚。斯为集福之人。情性轻佻。决非受禄之器 
                        
                        ◎福田广种。黍稷如粱。心地善耕。桑麻盈野。
                        
                        ◎毋逞才能。留三分以还天地。宁守迂拙。存一点以荫儿孙。
                        
                        ◎勿剪勿伐。泽在甘棠。不宿不纲。恩流阙里。
                        
                        ◎膏粱适口。当思藜藿疗饥时。文采章身。还怜裋褐无完辈。
                        
                        ◎家非飨祀。不宰牺牲。食可果蔬。莫烹鸡犬。
                        
                        ◎字纸不惜。后必瞽盲。五谷不珍。难免饿莩。
                         
                        
                        证玄第九级
                        
                        儒道同源。圣仙一本。言学而又言玄者。非归浩渺也。所谓爱其身以有待。养其身以有为也。夫人生天地间。身以内。修身以端本。慎言以寡尤。勇行以尽道。身以外。尽伦以亲亲。交接以仁民。惜福以爱物。由勉而安。则几于圣矣。既可超凡人圣。不既可悟凡契仙乎。故次证玄。
                        
                        ◎天无心。故悠久不敝。仙无为。故神妙莫测。
                        
                        ◎天道自无形而生有形。神之化也。仙道自有形而反无形。化之变也。
                        
                        ◎五行循环。水为之源。五藏流注。肾为之泉。
                        
                        ◎寡言以养气。息虑以养神。节欲以养精。
                        
                        ◎导筋骨。即是炼铅炼汞。断嗜欲。方能生甲生庚。
                        
                        ◎仙可长生。药无不死。盖神全则草木多功。神脱虽造化无力。
                        
                        ◎过喜则脾伤。过怒则肝耗。过思则心枯。
                        
                        ◎心昏则意散。生犹不生。是谓已死。气定则神凝。死而不死。是谓长生。
                        
                        ◎鱼跃鸢飞。随在见道。川停岳峙。触处悟玄。
                         
                         
                                        
                        天心图                           
                        
                        上天梯图
| 
                                    右一、 
                                      
                                    为省察 | 
                                    中一、 
                                    心也 | 
                                    左一、  
                                    为存养 | 
                                      
                                      | 
                                    证玄九级 | 
                                      | 
| 
                                    惜福八级 | |||||
| 
                                    心 | 
                                    行善七级 | ||||
| 
                                    言语六级 | |||||
| 
                                    交接五级 | |||||
| 
                                    治家四级 | |||||
| 
                                    尽伦三级 | |||||
| 
                                    修身二级 | |||||
| 
                                    ㄩ者心腔也 | 
                                    读书一级 | ||||
| 
                                    一点灵台、明如燎火、省察左右、存养在在 
                                    主敬则一、主静则虚、胸怀冰雪、迺读圣书 | 
                                    大道无形、高坚前后、厥体惟一、为用有九 
                                    循墙而步、历级而登、自强不息、天可阶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