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纂要
(出六十四卷版吕祖全书)
本篇接续前页之金丹示掌初妙篇
金丹还液
丹者。丹田也。液者。肺液也。以肺液还于丹田。故曰金液还丹。
甲子候
五日一候。是甲子一终也。日有十二时。五日共六十时。终一甲子也。
火候
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时。时中用刻。
九还
金。生数四。成数九。还者。从子至申为九还。乃老阳之数。
七返
火。生数二。成数七。返者。从寅至申为七返。乃少阳之数。
火候抽添还返总论 缺卦象未绘
子复卦。◎◎十一月。一还微微小火宜温养。初九潜龙勿可煅。
丑临卦。◎◎十二月。二还须逢九二见龙时。此时阴阳方顾恋。
寅泰卦。◎◎正月。三还一返寅月屯爻方值事。始堪进火炼红铅。
卯大壮卦。◎◎二月。木旺在卯。丹头宜沐浴。
辰夬卦。◎◎三月。四还二返返中仔细辨工夫。文后更宜加一武。
巳乾卦。三三四月。五还三返此月又当行武火。牵将白虎产明珠。
午姤卦。◎◎五月。六还四返沐浴后退符。抽添犹虑险。
未遯卦。◎◎六月。七还五返武火临终用一文。桃花巳落惟留蒂。
申否卦。◎◎七月。八还六返两头文。中间武。
酉观卦。◎◎八月。金精旺在酉。沐浴后养火。
戍剥卦。◎◎九月。九还七返蒙受生成。火库于戍。
亥坤卦。◎◎十月。脱胎吞入腹。我命不由天。工夫入坤宫。还丹道巳穷。
分至
子时象冬至。阴极而阳生。午时象夏至。阳极而阴生。卯时象春分。阳中含阴。酉时象秋分。阴中含阳。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
子时坎卦。液到肾。积液生气。阴降而一阳生。当冬至之节。阳升之后。自上而下。非无阴降也。所降之阴。乃阳中之余阴。止于阳位中消散而已。纵下降得位。与阳相遇。真气绝矣。
午时离卦。气到心。积气生液。阳升而一阴生。当夏之节。阴降之后。自下而上。非无阳升也。所升之阳。乃阴中之余阳。止于阴位中消散而已。纵使上升得位。与阴相遇。其气绝矣。
卯时震卦。气到肝。肝为阳。其气旺。阴中阳半。常春分之节。过此纯阳而阴尽矣。
春分二月节。阳气升于天地之中。阴阳相半。不寒不热为温。故为泰卦。亦如月之上弦气候。此时阴阳二气。自然相交。故圣人不进火。谓之沐浴也。
酉时兑卦。液到肺。肺为阴。其液盛。阳中阴半。当秋分之节。过此纯阴而阳尽矣。
秋分八月节。阴气降于天地之中。亦阴阳相半。不热不寒为凉。故为否卦。亦如下弦之气候。此时阴阳二气。自然相交。故圣人不进水。亦谓之沐浴也。
仙翁曰。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二月为刑。八月为德故也。修丹之士。若能于四卦之中得意。何必执滞群爻。而劳心役思哉。
丑寅时艮卦。阳升于阴位。当立春之节。肾气下传膀胱。而液中微弱难升。其时须养元气。
戊亥时乾卦。阴降于阳位。当立冬之节。心液下入将欲还元。复入肾中。乃阴盛阳绝。其时须聚元气。
来往
子往午来。阴符阳火。自子进符至辰巳。自午退符至戍亥。始复终坤。皆以卦象则之。
天符
阴气在天地间曰天符。阳气在天地间曰天命。阴气在人身中曰火符。阳气在人身中曰性命。阴阳屈伸之时。则符为进退之候。符候准。乃不失时。
子午
在天为日月。在人为心肾。在时为子午。在卦为坎离。在方为南北。
寒暑
不应刻漏。风两不调。水旱相伐。或阳火过刻。或阴符失节。严冬变为大暑。盛夏反作浓霜。火候过差。灵汞飞走。
呼吸
呼由心肺。吸入肝肾。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生风。呼吸风云。凝成金液。
防危
精生有时。时至神知。百刻之中。切忌昏迷。
原始返终
原始者。顺阴阳之道。以生人物。返终者。逆行先天之道。超凡入圣。
五位相传
天地五十五数。故干得一九而成十。坤得四六而成十。巽兑得二八而成十。震艮得三七而成十。离得五。坎得十。坎离无偶而自合也。皆得天地之中。坎离为用。不以大乎。
情性
情性。即龙虎也。青龙在东。东方属木。木能生火。龙之元气为火。曰情。属南方。谓之朱雀也。白虎在西。西方属金。金能生水。虎之元气为水。曰性。属北方。谓之玄武也。夫龙木。虎金。性水。情火。谓之四象。四象合聚于中宫。而丹成者土也。此乃真五行也。龙虎相交。则性情合矣。龙虎合而丹成。则五行全矣。
神气
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持满驭神。专气抱一。神依气住。神气相合。乃可长生。
守城
抱元守一。凝神聚气也。
提防
驱除杂念。专心不二。即无魔矣。
日精月华
非外之日月。须采心中之真液。肾中之真气。
华池泉源
坎中阳水。由于离宫出华池。其味甘而露于舌下。离中阴火居右肾中。乃骨髓中真精火也。
沐浴
真气薰蒸。神水灌溉为沐浴。太上曰。灌以甘泉。涤其污垢。出自华池。复归坤户。
四正
子午卯酉为四正。玄关一窍。四正宫也。
三尸
上尸白而青。居脑中。名彭琚。中尸白而黄。居明堂。名彭质。下尸白而黑。居腹胃。名彭矫。恶人进善。喜人退志。若能握元神栖于本宫。则尸虫自灭。真息自足。
三关
头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
脑为玉枕关。夹脊为辘轳关。水火之际为尾闾关。
三田
脑为上田。心为中田。气海为下田。
三丹田。三元。三洞房。合为九宫。宫中有天皇九魄。变为九气。化为九神。
玄牝之门
鼻通天气曰玄门。口通地气曰牝户。
三华聚顶
神居泥丸宫。气居心绛宫。精居肾中宫。
五气朝元
眼不视而魂在肝。鼻不嗅而魄在肺。口不言而神在心。耳不听而精在肾。肢不动而意在脾。
六神合集
发神苍华太元君。脑神精根泥丸君。眼神明耀英玄君。鼻神玉珑灵坚君。
耳神空闲游天君。舌神通命正伦君。齿神锷锋罗千君。心神丹元守灵君。
肝神龙烟含明君。脾神常在魂亭君。肺神皓华虚灵君。肾神玄明育婴君。
胆神龙曜英明君。
金丹之道不难
悟者惟简惟易。迷者愈繁愈难。简易之语。不过半句。证验之效。只在片时。又曰。至道不繁人自昧。下手工夫易。坚心守道难。
上阳子刑德论
刑者。五行顺行之谓。德者。五行颠倒之意。刑者。阴消其阳。德者。阳合乎阴。刑者。阴多而阳少。德者。阴少而阳多。年方及壮。一身之中。阳多阴少。日壮一日。则情动而欲火大炽。其阳虽多。皆为阴消。纵有余阳。不能主宰。百病来侵。将暨阳脱。犹复念念在于欲界。尽力求阴。使余阳遇阴。悉皆消脱。卒然而终。此之谓德返为刑也。若是上智。乘其余阳。以为梯阶。急行还丹之道。可复长生。是谓刑德并会也。年将六十。一身之中。阴多阳少。日衰一日。若于此时幸有余阳。而行金丹之道。能令阳复。是谓返老还童也。所谓长生久视也。是之谓形返为德也。
金丹示掌初编后记
窃惟金丹一书。流传奕世。其间应世无方。总以正心修身为主。有年老未明真径者。示之以修真之路。少壮者。训之以儒道。引之以圣贤之典。四方小民。不知大道者。化之以礼义忠信。使得归本寻源。此道人之愿也。但必看人而指。因人而施。非可概论。故道训虽同。而言语不等。然亦忠孝仁义而已。非别圣贤而另为说也。今得重整。上合天命。庶于圣贤之道。不无小补。
乾隆甲午初秋纯阳子降撰于云怡草堂
谨按金丹示掌初编。乃吕祖悯世愚盲。罔知大道。认炉火为坎离。视采补为交姤。以误传误。无从唤醒。因着长生图像。使后学了如指掌。不落旁门邪径。诚金丹正派也。乾隆癸未季春。师于云巢汇辑成编。弁以序文。并谕是编共有七卷。此特其一。余俟后缘再降。甲午初秋。蔡君之湖。师命捧回交琳重辑。琳遵谕另定次序。标明门类。厘为一卷。选入全书。其中引用诸真语类。本拟注明。以分眉目。但起结处。仍系祖师法言。不过推原其说。非全属他人。故编内皆不详注。
乙未季春皈依玉斗弟子邵志琳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