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戒十行训

十戒十行(出六十四卷版全书)

 

十戒十行小序

戒行二字。为三教统宗。君子有三戒。士有百行。吾儒诲人之道。深切者明。诚以善恶分途。其端甚微。而其究也。背而驰焉。若风马牛之不相及。呜呼。可不慎欤。至于释氏谈空。必以戒行精严为要。盖绝去一切贪痴幻妄之心。而后慈悲欢喜之心生焉。非专恃寂灭为禅门宗派也。今读我祖十戒十行篇。条分缕析。灿若列眉。言简而该。意深而显。俾天下后世之有志者。晓然知恶之当去。面善之当为。有所警觉持循。以渐臻于入圣超凡之域。盖与儒释宗旨。不谋而合焉。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太上尝总括言之。而首以祸福为说。则似为愚人说法。以大其诱掖曲成之术。兹篇胪列戒行。而不及殃庆。盖修省之道。于吾身最切。所以辅翼中人而诞登于岸。岂必假灾祥为歆动哉。意最醇而最正。此其与吾儒之教。尤为吻合而无间者也。

乾隆乙未春王下浣五日钱塘万善子邵志琳敬序

孚佑帝君十戒十行垂训

武林王世陛云轩重镌

钱塘邵志琳纯一增辑

附山阴刘发嘉渐注

 

十戒

吕祖曰。人之生也。本乎天地至正之理。而正气亦于此寓焉。理随气而行。气由理而运。得其清者为上智。浊者为下愚。遍观凡人之质。俱多介乎上智下愚之间。能修省。则可以为君子为圣贤。不加修省。则流于匪僻禽兽之类。信乎修身之道。不可不讲也。

两仪判阴阳。则清浊分而智愚定。人心分明昧。则善恶异而人兽殊。人本天地五行正理正气而生。气以成形。而理随赋。理无气不能发生。气无理不能运化。得其清则为上智而纯。得其浊则为下愚而驳。驳惟上智下愚不移。中人介乎其间。可以变化者最多。习于善便可臻于君子圣贤。习于恶。即流于不肖。于禽兽奚择焉。甚矣。善恶之系于修省。最为人兽关头。信乎修省之道。不可不慎于讲求讨论而岂徒诿之于性哉。

 

一曰戒淫。淫者。众恶之首也。淫则忘善。忘善则无所不为矣。至于报应之道。姑置勿论。

戒者。禁止之辞。勿犯之谓也。众多也。又包含至广无定数也。首第一也。如人一身之头脑然。淫有邪正身心之别。太上戒人淫欲不得过度。犹指妻妾正色而言须知精神有限。何堪浪掷。虽百炼真金亦不堪长在红炉。从来好色为伤身之具。何不放出主见。自为樽节。而甘逐赴火之飞蛾。堂堂七尺。使一二粉面。居然为我之司命。不亦可惜可愧。要知此事乃人生第一大关头。若能打得破看得空。便能郤病延年。即飞举天仙。蓬山鹿苑。皆由此一念基之也。至于桑间帘中。瞥然漏泄春光。此际一言不通。亦偶然者耳。何至神随目往。起心欲私。竟至无所不可。虽金屋名姝。蓬门艳质。以及亲族有关名分之人。结想所之。莫可拦阻。甚而魂飞绣阁之中。梦入香衾之内。邪绿不凑。事终不成。在彼绝无纤尘点染。而我之丧心败德。已不可名言矣。况杀人者。戕其后天。而淫人者乱其先天。苟合而孕。为谁之子。迹愈微而孽愈深。穷凶极恶。未有过于此者。故为众恶之首。善恶两途。大相迳庭。出乎此即入乎彼。恶念一起。善念随忘。从此不顾名教。廉耻丧尽。至于无所不为矣。正色过节。如水之流。无所底止。嗜欲日启。而百骸废堕。况其邪色者乎。心淫犹不可。况其身蹈者乎。至于报应之道。昭彰在人耳目。一呼即应。不待繁言。古往今来。不可枚举。若一论及。恐希冀速效。反起疑窦矣。故曰。姑罝勿论。淫为众恶之首。祖师于十戒中。首先及此。大有深意。亦春秋诛心之法。当头一棒也。所当切戒。谚言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此言最确。姑置二字。意味深远。宜细加玩味。

 

二曰戒劣。劣者。身败名裂之根也。为人须从优处加工。亦不可存沽名钓誉之念。

劣者。荡检逾闲。如嫖流赌博等事。根。始基之也。犹草木由根而发生也。为人若不常常猛省。时时检点。身家声名由此败坏。甚而旁人耻笑。亲族不齿。岂不可畏可惧。优。懿言美行也。吾人须从优越处加功。则孝弟忠信。仁慈乐喜。皆是切己功夫。本分内事也。沽。买也。惟恐人不知我。故为矜夸。欲人播扬其名誉。亦不可存此等念头。祖师欲人从实地上做工夫。不驰外务耳。

 

三曰戒贪。贪者。为恶之渐也。一涉于利。则刻薄易生。身成怨府矣。

贪者。贪得无厌。贪心难足。如饥壑难充。贪念一起。终无满期。凡财帛玩好等物。义所不应得者。而欲得其本无。或以术制。或以势凌。百计图之。巧用机械以取之。如此则忠厚之道销灭。而刻薄之心。由渐而积。为恶肇端于此。放于利而行多怨。不但受害者。衔恨切齿。即旁人亦交相嗟怨。其身不为怨府者。鲜矣。

 

四曰戒妄。妄者。目空一切。无所不想。亦无所不作也。

妄者。事无影响。而逆亿悬度。预为料算。目空一切。即旁若无人。谓别人断不能如是。当今之世。莫与俦匹。无所不想。亦无所不作。胡然而天。胡然而帝。至越礼犯分之事。敢作敢为矣。

 

五曰戒刻刻者。非分之谓也。得尺则尺。得寸则寸。毋使意外苛求。

刻者。狡险狠戾。知物之必不能得。而图谋必欲得之。知事之必不可行。而多方必欲行之。己虽多而犹欲侵人之少。己虽有而更欲夺人之有。皆谓之非分。尺寸以数言。亦大概而言。是我分内止应得尺得寸。非由尺寸而至丈寻。步步跟求。追寻进去也。断勿意外忘想。从刻薄处苛求。

 

六曰自暴。为人须从本分做起。有用之材不可弃置。宜努力上进。

自。指己而言。自暴。犹言自弃本分。如士农工商。各人分内应做的事业。所当惟日孜孜。检其作息。刷其精神。制其怠惰。常常反己自问。不使有用之材。弃置如遗。自在度日。甘心如物之抛撇。而流于污下。宁不烈烈轰轰。努力上进乎。

 

七曰自满。人惟虚心。方可取益。稍涉矜夸则永无长进矣。

自满。无容受之量。非宏大之器也。天下智虑才能。精详工巧。什百于我。惟谦逊以下之。方能聆人之教。取益于己。论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易曰。谦受益。满招损。言之何其确切。若一涉矜夸。自炫己长。则闻见日寡。聪明日蔽。求其长进。不亦难乎。

 

八曰妒忌。人有一技之能。便可矜式。一涉于妒。则善念自此壅矣。

妒忌。指人己而言。妒则求己之胜人。惟恐人之如我。忌则恶人之胜己。惟恐我不如人。此千万人受病之根也。人有技能。大而德业文章。小而一材一艺。但当推誉奖诱。景仰式从。不但成本人之令名。且可动他人之向往。反而观之。妒念自消。若一起妒念。必其中毫无好善之心。为天下不祥人也。壅塞也。如木石阻路。使之不通。善念从此壅塞矣。可不戒哉。

 

九曰戒懒。一日之内。当思功过几何。宁使过于勤紧。毋生委靡之习。

懒者。偷安放緃。俗言肆懈不收。如早眠宴起是也。一日之内。谓自晨至暮。凡动静语默。对人独处。时当思功过几何。何者为功。何者为过。何者似功而若过。何者实为过而究非过。并思昨日如功过相半。今日当勉力为功。以冀后日寡过。须时时省察。事事究拟。彼运甓之精勤。冰渊之兢业。豪杰圣贤。莫不皆然。我独何人。而敢宴然高枕。侈然逸乐乎。况一日之内。吾身所当为之事。无穷无尽。如洒扫庭除。启闭门户等类细事。宁使料理精密。岂可妄生委靡习态。不为振作乎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惟无志自强。故思苟且度日。若有志之士。真有惟日不足者。委靡之习。尚曰毋生。岂可安于怠惰乎。孟子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言之何其痛切哉。

 

十曰欺人自欺。凡事从实地上用功。一涉于欺。此心不可对人。即不可对天地矣。

欺罔诈人。对已之称。事无巨细。凡答问行藏。当从切实处用功。彼每事焚香告天。无事不可对人言者。皆从实地上做工夫也。若一涉于欺。则暗室屋漏之中。独知衾影之际。所为不善。无所不至。方且诩诩得意。以为无人知觉。人被我欺。不知此心已不可对天。设人有事相质。是彼不知而请问于我。乃不自耻不博。而反朦胧引据。虚其求益之来意。而复误之。与人共事。惟恐其有智。每喜其无识。而怀挟私心。虽机械秘密不露。不知此心已不可对人。是其欺人。而适所以自欺。自欺。即所以欺天。问之于心。果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乎。此心虚灵之气。呼吸可通帝座。并不待鬼神来告。故曰。此心不可对人。即不可对天地矣。彼惧四知者。方称事天慎独之君子矣。

 

以上十条。为初学为人之要紧处。一有所犯。不但获罪于吾。即诸子永无渐进之期矣。最吃紧下手工夫。全在保得惺惺不昧数字为主。扩而充之。则在圣贤仙佛之间矣。勉之。毋负吾言。

 

祖师劝人为善。便说十条戒训。为初学入门之要诀。一有所犯。不但获罪莫逭。即永无渐进日期。最为切己紧要工夫。全在灵台一点。保得常常明亮皎洁。使平旦之气。长在方寸。由渐而积。扩而充之。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其始也。未必燎原。未必滔天。然圣贤仙佛。皆肇端于此。可知最吃紧下手工夫。全在保得惺惺不昧也。

 

 

十行

吕祖曰。凡人学问。由粗可以致精。无过然后有功。去过之方。详于十戒。求功之道。定于十行。人之一生。非动则静。非处众则处独。与人相对。一己自处。无时不可检束。无地不可用功。过去而功积。不求入道。而道无不入矣。敬听吾言。相勉于成。慎之毋忽。

凡人学问。譬之行路。自卑可以登高。自迩可以致远。捷足者。不过早到一程。跣跛无力者。步步前进。稍迟片刻。亦能赶到站头。人之学问。由粗可以致精。不过迟速之间。亦无不然。免过之法。于前十戒中。审而且详矣。求功之事。再定十行。动静语默。与处众自处。时时要检点。处处用留心。有过何能致功。无过而功方可积累。有功才可免过。无功而过何能销灭。从此念念修省。求进于道。而道即在其中矣。彼此劝勉。以冀有成。遵之慎之。敬循勿忘。

 

一曰主敬。人之心最放纵。无所主。则出入无时。惟敬以持之。此心常在腔子内。而一切放緃胥无矣。

主。拳拳服膺。奉持能守之意。敬。谨慎而不敢怠忽。事无大小。兢兢业业。俱要靠他做主。人心最灵最动。遇物即摇。若不守定敬谨为主宰。则心猿意马。随闻见而緃弛。或出或入。竟无准绳。神魂何时依栖。不几虚此腔舍。惟小心翼翼。罗而致之。不使松放。固守清虚。常常收敛在内。一切緃放弛慢心肠。渐臻镕化。自然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矣。

 

二曰存诚。此心无定。则妄伪之念易萌。惟诚以存之。犹如敌来而良将御之。坚城高叠。彼从何处侵犯。

守藏不失之谓存。忠信真实之谓诚。放而不存此心摇摇无定。则欺妄诈伪之念。最易发萌。物欲以扰之。货利以诱之。日汨于所染之习。趋而愈下。是犹开门揖盗。无怪众贼前来侵犯。我又无扞御之具。遂至猖狂危顿。莫可救援。一旦欲去其弊。惟诚以存之。用忠信为将帅。真实为卒徒。时时守之。虽强敌当前。彼见步伐止齐之兵。四方八面齐相扺御。复有坚城高垒为之守备。是无隙可乘。立于不败之地。彼虽勇锐。从何处侵犯我疆界。挠乱我心曲。

 

三曰自重。自重者。非大妆身分之谓也。有威可畏。有仪可象。使人不敢玩视。此段工夫。最难下手。

重。轻佻之反观。自重者。容貌端庄。辞气中节。一动一静。自有温厚和平气象。发现于外。令人可亲可爱。起敬畏。在我无可玩视之处。而人亦不敢玩视。何待正衣冠。尊瞻视。而后有威可畏。有仪可象耶。此自然而然。非有意故妆身分。若大妆身分。未免严词厉色。文饰色庄。殊不知过亢则近于暴戾。稍抑则近于悖慢。甚至喜怒无常。言动乖张者有之。虽欲希冀人之敬畏。反为人亵狎而玩视之矣。此妆身分之大弊也。此段工夫。非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者不能也。故曰最难下手。然勿因其难也。而生退悔心。急宜黾勉用下手工夫。以臻于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体度安闲而后已。

 

四曰自爱。父母生我。将此身登之华美而后快。为人子者。当仰体生我之心。若狼籍身体。则不孝孰甚焉。然亦不可过于娇养。而流于晏逸。

爱。惜也。人无贵贱。却问身从何来。想父母生我。自呱啼孩笑。以至成立。怀中提抱。口内含饴。何等劬劳辛苦。历历可溯。幼时多少体贴调护。长而期望显姓扬名。必将此身登诸庙堂。光耀门闾。以上绳祖武。下绍箕裘。而后此心方快。然人间名利。虽非可必得之物。为人子者。全要仰体有法。或读书而刻苦埋头。或农贾而努力经营。置此身于可富可贵之地。使父母意中。常作封翁财主想。不亦仰体之一诀。若使父母无可想望。则其心痛矣。堂堂男子。何不发愤为雄。少冀双亲之欢心乎。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原该临深履薄。战战兢兢。保守爱惜。而不敢毁伤。若好勇斗狠。以伤其四肢。嫖赌好饮。以损其精神。日夜纵淫。皆狼藉其身也。不但不能仰承二人之欢愉。反贻膝下之忧惧。不孝已甚。再若用妇言而违庭训。私货利而乏用度。缺甘旨而忍饥寒。近邪佞而薄手足。厚妻党而疏宗族。陷于忤逆。罪通于天。不孝又莫此为甚焉。然亦不可因爱惜此身为辞。习成娇养。流于晏逸。置晨昏温清于度外。而不一顾也。盖父母生育之恩。昊天罔极。极欲报之德。无有穷尽。虽贵贱贫富。壮老鳏寡。境遇不同。而父母则一。为人子者。要在各随其分。各尽其力。行所当行。尽所当尽。实有一种至诚之意。蓄于胸中。非徒形诸口舌。使终身无毫发之遗憾焉。其庶几矣。

 

五曰自反。人以横逆相加者。我有可加之道。必隐忍以防之。不然。我无可加之处。可避则避之。暗中调理。使彼自生愧悔。此能自全。而亦所以全人也。

自反。反躬内省也。设事起仓卒。变出寻常。人以横暴悖逆之事。加诸我者。必我平素不能爱敬。无礼无义。无怪彼卒然遇之而相加。是我有隙可乘。当忍耻受辱以防范之。自反而能敬爱矣。有礼义矣。我无不是处。其横逆犹是。终无改于从前。此亦一妄人耳。何必与之较量。可避则避之。非气弱也。非虑患也。是不肯与较。预为防避。虽曲在人而直在己。还须以情恕人。以理自遣。更悲痛无知。思有安全驯致之道。暗中曲为调停。或婉言开导。或危词警戒。否则或唾面自干。要在至诚。微微感动。使彼自生愧悔心。改易前非。此能全我无绝物之心。而亦所以全人不致终于横逆。世上便多了一个好人。少了一个恶人。正己化人。物我无间矣。

 

六曰自谦。人之聪明。谁不如我。谦以取益。对人接物。能以和气薰人。方称得体。

自谦。谦卑逊顺。不以贤智先人也。人有慧拙。必各得所长。我无兼人之具。是人之聪明。谁不胜如我。惟时存不能在己。多能在人。方能取益。所以谦卦六爻皆吉。至于对人接物之际。勿以亲疏贵贱。易其常度。勿以乍会久交。变其恭敬。无论何人。总要一团和气。满面融光。如春风之薰拂。人人愉洽。方称雍容而得大体。岂不和气致祥。然不可过于逢迎。而邻于谄媚之小人。

 

七曰行无愧事。无论大小细微。皆从心出。一有所动。揆之于理。问之于心。使无分毫遗憾。不可使心负疚。

人生立身处世。莫大于言行。斯言之玷。尚不可回。何况行则施诸实事。稍有一点差悮。其可追挽乎。无论大小细微。于事之可否从违。皆从方寸中想出。凡有作为举动。预先揆度义理。以心问心。此事果能合于理乎。无歉于心乎。仔细斟酌。反覆忖量。谛审到恰好处。然后施行。方免愧怍之事。断勿汨于利害之私。使所行之事。有分毫遗憾。致令时负疚心。盖天下事。总要义理以制之。则所行事事合宜。是非曲宜。各当其可。心不负疚。而行直事自无所愧。论语中言寡尤。行寡悔是也。

 

八曰读有用书。古人云开卷有益。人之精神有限。有用之书。读之不尽。若淫词小说。既无益于聪明。徒自乖其心志。非三代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二语最得个中深义。

书为圣贤之血脉。流通今古。天覆地载中。人人须当朝夕诵读。读书可以明理义识时务。其有益于人也。盖莫可殚述。开卷有益。何待竟牍。总言读书之甚有益也。但人之精神命脉有限。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有用之书。毕世读之。犹恐不能尽。即能尽读矣。又虑不能尽晰其旨趣。虽终身在四书六经诸子百家中研究。亦已晚矣。若夫淫词艳曲。小说诨语。不但不能益我聪明。广我闻见。反足乖我志向。乱我心曲。非徒无益。所损实多。吾人有志上进。观书必择三代之书。得见先哲于羹墙。存志必遵圣人之志。得循仁义而守法度。非三代之书。无用也。不敢读。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私心也。不敢存。亦不敢萌。二语最得个中深义。言二语之中。有最深的义理。极精的学问在内。不可忽略看过。欲人时时省察。玩味其深义也。

 

九曰怜才。才之生也。关乎天地国家之气运。仰体彼苍之心。随我本分。常存一番郑重爱恤之思。

怜才。爱惜此才也。才之生而登庸在廊庙者。才之生而隐伏在草野者。出处遇合。或有不同。彼苍之生此才也。钟山川之灵秀。毓日月之精华。多少郑重爱惜。或间世一出焉。或举国一遇焉。才之兴废。有关天地国家之气运。社稷生民之安危。家庭乡党之荣戚。实关系于此。兆端于此。圣人尚曰才难。而可不仰体此心乎。随吾本分。常存一番郑重爱惜之思者。指在己而言。亦带着别人说。己有才。当用于正大光明有用之地。勿可鄙吝。将秘此才而深藏不露。勿可浪掷。将恃此才而巧用机关。随吾本分。并随我力量而行。不得以别人有才。排挤嫉妒而生忌刻之念。

 

十曰惜物。布帛菽粟。均系至宝。人之福分几何。而敢任意作塌。一丝一粒。恒念物力维艰。飞潜动植。通有血气。所关性命。无分贵贱。无故伤生。则大干大地之和。口腹之欲。最易节省。非邻于释氏而作放生之事。

惜物。珍惜物力也。生人切己之事。无过衣食之奉。苟求取不给。即忍饥受寒。岂不视敝缊如狐貉。藜藿如珍馐。则布帛菽粟。尽属至宝。但思人之福分几何。值有余之日。不思节俭惜福。而敢忍于任意轻弃作贱乎。试思盘中饔餐。农家多少辛勤。方得收获。岂不颗粒皆是珠玉。夜半机声。女红无限苦楚。才成锦绣。岂不丝丝皆属鲛绡。物力若是之艰难。而不急为动念。安忍用之无度。谚曰。惜衣得衣穿。惜食得食吃。言甚明切。中庸尽物之性。不过使动植之伦。各安其常。蛩蜨花草。俱飞潜动植也。为物虽微。通有血气。虽无分贵贱。所关性命则一。亦宜护惜。勿因嬉戏而启杀心。若非献敬鬼神。祭祀祖考。以及宴飨之事。非礼非时。无故而杀生害命。上则干怒天地好生之德。次则损己之阴骘。下则贻祸子孙矣。至于口腹之欲。有何绳墨。食前方丈。日费万钱。尚曰无下箸处者有之。箪食瓢饮。蔬食菜羹。而曰晚食当肉者有之。况且最易节省。无甚难处。即富饶之家。不宜靡费奢华。寒素之士。更宜俭约。当留有余不尽。素位而行。勿特杀。勿填覆。较之放生。所全实多。何必邻释氏之谈。效妇女之见。持齐吃素。作此故态。为买物放生。行有限量。有形述之事乎。

 

以上十行。时时加省。较之十戒。分观之则异名。合视之则一辙也。资禀虽有清浊之分。而成功却无安勉之殊。诸子随事随时。将吾所谕论勿忘。便可入道。安知不在超凡之列耶。勉之。谨记勿忘。

十戒十行。乍观之。则有戒行之悬殊。细玩之。则名实如出一辙。中人资禀气质。或有不同。及其成功。究无安勉之异致。非因其愚钝而不许成功也。吾人随事随时。详审研究。便可造就入于至道。安知不在入圣超凡之伦列欤。慎之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