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尊、勇笔王奇谋主着
目录
<
恭接 玉旨开着新书
>
<
南屏道济 序
>
<
南海古佛 序
>
<
去执经 皈依赞
>
<
去执经 开经偈
>
<
去执经 缘由
>
<
去执经 讲稿
>
<
去执陀罗尼
>
<
去执经 诵课
>
<
去执经 外院演记第一
>
<
去执经 外院演记第二
>
<
去执经 偈问
>
<
去执经 见问
>
<
去执经 景化第一
>
<
去执经 识化第二
>
<
去执经 执趣第三
>
<
去执经 思无量第四
>
<
去执经 有为功第五
>
<
去执经 愿行第六
>
<
去执经 法传第七
>
<
去执经 下天第八
>
<
去执经 见佛第九
>
<
去执经 忏悔第十
>
<
去执经 比较第十一
>
<
去执经 识形他心第十二
>
<
去执经 戒第十三
>
<
去执经 因地慈行第十四
>
<
去执经 分内外院第十五
>
<
去执经 教争分别第十六
>
<
去执经 唯识观第十七
>
<
去执经 遗法嘱付第十八
>
<
去执经 收经赞
>
<
去执经 收经偈
>
<
道安菩萨 跋
>
<
准提佛母 后记
>
注:本书由拱衡堂扶鸾著作 欢迎翻印 广种福田
本堂主席关 登台 中华民国八十五年四月十二日
诗曰:著书普化醒人心。挽转颓风指日临。
圣地鸾音宏广被。立德修功德泽深。
圣示:今夜恭接玉旨。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驾,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驾,其余神人排班候驾。
钦差太白仙翁 降
诗曰:注译经书责莫辞。法轮推动护持宜。
纲常维德人心唤。圣教千秋泽永垂。
圣示:吾今夜承命降尔道场,颁示全阙玉旨。玉旨开宣,神人俯伏。
钦 奉
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
朕居凌霄,洞鉴万灵,无时不以苍生是念。查尔南瞻部州台疆懿敕拱衡堂,奉弥勒佛谕成立唯心宗道场,着造去执经。唯识佛经深奥妙谛,虽有发心诵经,不了经意,事倍功半;乃敕命由西方龙树菩萨,每逢星期三,尔堂鸾期降驾着造《去执经注译》,并以此为书名。命由勇笔王生奇谋担任主着正鸾,为期丙子年底完成,以兹诵、译本双传寿世,宏收佛道普化之效。另者尔堂有正鸾四位,兹再敕命由儒门曾参夫子,每逢星期五鸾期降尔道场,开着道德阐述之书,题曰《维德唤人心》,命由协笔担任主着正鸾,丙子年底完成。宣化二笔敕命由尔堂众司神职再加琢磨,以期济世有功,鸾乩心法精进,以备任命。
钦哉勿忽。叩首谢恩!
天运丙子年二月廿五日
为《去执经注译》作序
佛教经典名相繁琐,故经文多是语句深涩,研阅经文之人多须旁通文学,智慧清朗,庶有所得,并可免除困顿文字障碍之中;因而历来佛门高僧大德无不以注解经典为弘法之职志。
唯识一学,尤在佛学之中属艰奥哲学,因唯识之识,乃我人之觉相变化,与天地之变化息息相关;更因人心所识瞬息万变,不察其根源,不能明其脉络;不知其脉络,终究陷其无明之中。故,唯识学名相繁多,牵连人心,而一心王于八识,因此识性变化源于心,心法首在去执;是以故去执即为唯识之根基。
今弥勒心法降着台疆,成立唯心宗道场,藉资弘法,着成去执经;但世人能诵其经,不了经义,事倍功半,因此经成乃有注译开着,以广流传是也!
南屏道济 序于南瞻部洲台疆丰原唯心宗道场
天运丙子年二月三十日
为《去执经注译》作序
去执一词源自儒家思想,乃在警惕众生切莫刚愎自用。子曰:“愚者好自用,贱者好自专。”即乃直指人性执着之处。唯识一学乃为人性心理哲学,指出人性因执而成虚实不定之幻化,因故首须去执,始克复我真如。去执经着造完成,并不依循唯识颂论而著作,反以人心变化执趣衍生诸根尘相等为重;即是避免因唯识名相繁多,学研者大为不易。撷其简易实用之纲目编著而成,使唯识之学有所基本概念,进而逐次深入唯识领域。
际值末法,弥勒法门应世而传,此一殊胜之处,天人共见;但先儒早有铭训“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故,今弥勒法门之传流,不在天意而在人心,此一殊胜法门源流不断,于焉兴盛,则天人共立功果;此一法门不传,则再待机运。今经已着成,流传契机已有深植,注译再得完成,千秋万世此一法门不虞绝断,因而欣慰于注译之已开着,乃略志数语以赞篇幅,并为序。
南海古佛 序于南瞻部洲台疆丰原懿敕拱衡堂
天运丙子年三月初七日
阿弥陀佛 降:乃西方主教,一如道家之元始天尊乃先天道祖。
《去执经.皈依赞》:皈依乃为归心而依附之意,赞为赞言,其意乃开宗明义曰:“诵此经文,宜发心归心依附之。”
相象想像望幻妄
|
相象乃为诸法名。相为第八识阿赖耶识未能圆成实性之前之诸相;象者为假托。想像乃第七识末那之执识,依附八识之见分我执,故误断判定之想像。望幻妄乃为第六识之意识,因前五识之见闻觉知传入第六识所产生之心念。
|
易起心念起浮尚
|
有此八识转流作用,因而凡夫身心念易起紊乱不能静定,故如浮华之不定,执迷之痴,尚心念无所依止。
|
止入平常无波浪
|
若知此之不平常作用,则宜先止心猿意马,使智珠明朗,恼海无波,一如明镜照影,亦即借此照见我心。
|
往生净土合适当
|
如此始能发起往生净土之愿心,亦可因此而往生净土无碍。
|
南无唯识尊师
|
南无之义有二:一为归命礼敬,其意即佛对众生之语。唯识尊师乃因慈尊演化瑜咖师地论,在佛教发源地印度有瑜珈行学派,即依据此学成宗派,故以唯识大尊师尊崇慈尊。其二乃为惊怖之意,即为众生惧怕苦海轮回,
|
南无龙华无尽大尊佛
|
龙华即为慈尊龙华树下说法,有龙华三会之义。无尽乃指慈尊为未来佛,当世未下生,龙华之期,无尽众生皈依正当时。
|
南无海会智慧引度大如来
|
海会之意乃引观世音菩萨之海潮音,喻为慈尊妙法梵谛无边之智慧蕴藏。
|
(顶礼三称)
|
顶礼三称乃在经典中为表达归依膜拜崇隆敬礼。
|
药师琉璃光如来 降:乃佛名,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使诸众有情悉皆有求可得。
《去执经.开经偈》:本偈即由药师佛所作。
弥勒净土
|
弥勒净土乃在欲界中设净土,乃由此界本为补佛处,亦即居此天中之菩萨身悉皆由此下凡成佛。因世尊圆寂之前说弥勒三经,故此为未来佛之补佛处,最后菩萨身大愿摄纳世尊所遗未度众生,故带业众生可发愿往生之净土。
|
演化开心
|
演化是为说法,为诸众说法,说何法?即为诸众释开心结。
|
当来住世
|
此句即指弥勒慈尊当下阎浮提与诸众有情共成正觉佛果,亦即三经所指之典故。
|
古直至今
|
传说由来已久,依据三经明载,弥勒下世乃与众生共成佛果,其余悉皆以讹传讹。
|
心妙义译
|
弥勒心法在佛教大乘妙谛之中,属于一项专门研究凡人心识之真理。
|
若似传真
|
其演化之妙,即其传布,乃真实无误。
|
际法隐晦
|
在如此末法时期,正法已远,故法门不朗不清。
|
重见儒林
|
幸好有鸾门扶鸾著作。
|
广传普度
|
以广流传。
|
振起沦沈
|
以资唯识一学不再埋没,弥勒法门不再宗续无力。
|
唯识体相
|
唯识法相以其繁琐,故有以百法束之五位,以此将宇宙林林总总之万法归类。但唯识体、唯识相只在我执、法执而已;我执即以生灭常态误执为实我,以仗因托缘之体相误执为法;因此一执无以穷竟心识。
|
万祸不侵
|
了别此义,第八识圆成实性即见。
|
直指一心
|
因而万法唯心而已。
|
万法成音
|
能知其体,即明其自,因此不迷不惑。
|
只莫自幻
|
不要误执。
|
如获甘霖
|
即能如大旱之得甘霖及时雨滋润。
|
释迦如来 降:即乃世尊。
《去执经.缘由》:本文由世尊所作。
兜率天
|
即乃弥勒净土中,有兜率天宫,因而为名。
|
有内外院之分
|
兜率天宫即乃慈尊驻锡,属内院,广泛之兜率宫外指外院。
|
一切佛、众生、善知识之有情生灵
|
一切佛,此句佛非只圆成实性之正觉佛陀,意指俱佛性之天人菩萨等。
|
悉皆可凭恃无畏愿力
|
凡是有志往生弥勒净土之天人等,均可以大无畏坚持之心信仰,接受往生净土之理念而修持。
|
往生净土
|
则可来到此界。
|
唯兜率天内院
|
但在内院。
|
乃由众生之劣根性
|
乃是由有志往生此界之众生,将其凡夫劣根性。
|
升华净化
|
已经都袂除。
|
存余佛性
|
只剩下善慧根性。
|
乃得驻锡内院
|
才可以来到此界兜率天宫内中。
|
而一切佛性众生
|
一切有善根佛性之众生。
|
有因业重障深
|
却也有因为轮回业障拖累沉重。
|
佛性犹未大显
|
善慧根性尚未大显。
|
但有无边愿力
|
可是他们却有志于往生此界净土。
|
信受行持
|
只要能够发出信仰心坚持依此法门修行。
|
虽受三毒五蕴、
七情六欲所绾系
|
虽然受到人世一切贪婪欲望所束缚。
|
但仍可往生净土
|
仍然有望来此界。
|
但须居于兜率天外院
|
只是必须在兜率天宫外院中居住修行。
|
即属身俱佛性,灵带业障
|
就是灵慧深种之诸众有情。
|
而所往生之净土
|
他们所往生去到的境界。
|
受业障缠扰之一切
俱佛性众生
|
受到轮回业障干扰之诸众有情。
|
首在心执不去
|
最重要即是心中执识无以消除。
|
而兜率天外院众生
悉皆如此
|
兜率天宫外院带业往生来至此界之天人俱皆如此。
|
因而兜率天大愿
弘行龙华尊佛弥勒
|
有见于此,慈尊。
|
乃定期说法
|
乃在此界定期为带业往生至此界之天人说法。
|
以启一切众生
|
以资启悟一切有情众生。
|
去执不缚心
|
所说之法即是去执,使此执识不入心。
|
佛性始可悉皆显现
|
才能使善慧根性显现。
|
现今南瞻部洲
丰原懿敕拱衡堂
|
如今台疆懿敕拱衡堂以鸾门宏扬大道之使命。
|
成立弥勒净土
之唯心宗道场
|
兼涉佛教,以佛道妙谛双修弘法利生而成立唯心宗道场。
|
龙华尊佛乃将
兜率天外院之说法
|
慈尊乃将在兜率天龙华树下为往生此界之天人说法之本。
|
在人间重行演绎,
此为去执经之着
|
传下人间,即是本去执经。
|
将为天人说法之本也
|
可见是为天人说法宝贵经典无误。
|
弥勒佛 降
《去执经.讲稿》:此篇讲稿以后均为弥勒慈尊所亲注述。
道是非常妙
|
道在人间诠释,虽有异名,但其奥妙却是人所需求。
|
性是灵与心
|
性乃指人性,因人性落入凡尘,诸相染着,乃至各有所异。
|
佛是智慧觉
|
佛指一切佛、菩萨智慧正觉臻于菩提实性。
|
人是转轮深
|
凡夫在人世轮回不止,因而谓之。
|
先天有真谛
|
即因先天宇宙万物之衍生,端凭此一道之传流而生生不息。
|
十丈播法音
|
才可人间广布法音,意指佛菩萨之教言。
|
一坠人世里
|
但人身在人世中。
|
根基日沦沈
|
却因百相染着,先天所具之慧性日愈沉沦,亦即轮回愈久,慧性愈掩没。
|
修圆觉慧性
|
修圆,乃指人性受后天染着,故棱角多剌须予琢磨,始可光滑而显现先天慧性。
|
端在研究深
|
如此琢磨,即在自身之行持。
|
法理虽铁定
|
虽然真理永恒不变。
|
情缘却牵丝
|
可惜受到凡人识体作用,而有误解,不确知其理。
|
无数会元里
|
一会乃一万八百年,一元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即有无数之十余万年之时间。
|
业障缠愈随
|
历劫轮回,业障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
|
根基无奠立
|
乃蚕食先天所具之慧性。
|
定遭大风吹
|
有如受狂风吹扫。
|
形外愈散乱
|
外表凌乱不堪。
|
见识不护持
|
无法加以护守。
|
天人时作战
|
而有理智以及欲望之对立。
|
魔相入心机
|
终究无法抵御宿世所形成之业根,乃有使凡人无以显现慧性。
|
千层浪袭卷
|
而后又如遭受千层卷浪之侵袭(注:狂风扫,意指诸相纷扰;千层浪卷,意指人海情缘,其破坏力无可言喻)。
|
元神蒙灭之
|
至此身受煎熬,灵性自是无以光明。
|
纵有修十世
|
纵然十世修持。
|
难抵一愿行
|
若无大愿行持。
|
愿念成浩瀚
|
使此愿力浩瀚绵绵,以资解开业障牵缠。
|
黑暗见光明
|
才能突破黑暗境界,亦指轮回而显现真我之实性,亦指不坠地狱。
|
虽入轮回里
|
虽然在轮回之中。
|
永护道根成
|
如有此一大愿,即可护守灵根慧性。
|
带业虽负重
|
免其业扰。
|
尤苦不明心
|
但最怕凡夫者不能明心之变化。
|
八识互作用
|
以及八识诸根之作用。
|
幻象现于今
|
将会执假为真,弃真为假。
|
则无护法力
|
如此将无护守一点灵性之力量。
|
净土不相临
|
而且也无法往生净土。
|
万缘当放下
|
所以众生须知将一切繁琐莫牵挂于心。
|
立上佛法林
|
即可来到净土中。
|
缘像生引灭
|
缘起乃世尊教义之根本依据,故在一切假象互动生灭作用中。
|
作缚入冰深
|
将会如蚕丝作茧自缚。
|
从此不得悟
|
无法突破开悟。
|
十丈过客临
|
那么此生此世在人间,只是一个过客生来空空,去也空空。
|
《去执陀罗尼》:陀罗尼乃梵语,乃为一切佛菩萨之真言密咒总持,勿使其失去之意;因此下文即是弥勒慈尊之真言总持勿失。
万法唯心
|
宇宙一切法,林林总总,不出一心之
|
修法律心
|
修行法门须知约束此心
|
闻法放心
|
闻听正法,放下萦心,而认真行持。
|
般若自在
|
将可使智慧圆融无碍。
|
眼观其境
|
眼睛所视之景像。
|
方生贪念
|
会使人心起贪婪意念。
|
耳听靡音
|
耳根聆听萎靡不善之音声,包含言语音乐。
|
方起遐思
|
就会引起遐思杂念。
|
口语不善
|
如若语言,不知善言语。
|
方造业因
|
就会肇始业障因原。
|
鼻闻香味
|
鼻嗅香味。
|
方动食欲
|
就会引动口腹之欲。
|
身入不正
|
身体去到不善邪歧之地。
|
方入歧途
|
就会走错人生路。
|
唯心有执
|
但是心有所执意。
|
万象不破
|
万象意指外境,亦即轮回所显现人生诸相就难以破除。
|
自入魔境
|
乃致引导自身走入魔障之中。
|
唯心无识
|
但是假设心中无此识体。
|
无久了别
|
就无法分判了义。
|
乃成浑噩
|
直如低能浅薄之人。
|
有形假体
|
此一身躯。
|
无形灵心
|
以及智慧。
|
均因执意
|
都是因为此一执念。
|
执入识神
|
灌输凡夫之识体。
|
万缘不下
|
所以人生诸相万般因缘无法放下。
|
幻象顿生
|
才会使凡夫认假为真,再轮回不止。
|
佛有觉智
|
佛菩萨即是因为阿赖耶识已净化为圆成实性,此一种子已不再是阿赖耶识。
|
而不入执
|
才能不再执意不去。
|
众生无之
|
众生却仍在种子薰习异熟之中。
|
是以迷失
|
才会智慧不显,迷失在人生幻觉假象之间。
|
一缕因缘
|
使得夙累所积造之因缘。
|
莫测变化
|
无法约束窥测其变化机遇。
|
外缘生景
|
此一外力引动内识而生动之假像。
|
境由相转
|
将因人而异,因心而异,更因机遇而异。
|
心识勘透
|
只有勘破此一心识之原由。
|
空色灵慧
|
才能生出般若智慧,空色妙理了然。
|
即成正觉
|
就是正信智觉之菩萨行。
|
天界入口
|
(并下句)
|
南天一门
|
南天一门乃为天界五天、四方,唯一之出入门户。
|
西去极西
|
进入天界之门户南天门后,往西越过西天往西。
|
即为净土
|
就是绵亘之净土。
|
沿路行来
|
在此行程之中。
|
十有五个
|
总计有十五个净土区域。
|
殊胜净土
|
各个有其殊胜之处。殊胜乃为佛家语译,取法华遍布之盛会。
|
毗卢净土
|
此一净土乃为如来报身之净土。
|
天河净土
|
此一净土乃为文殊净土。
|
忉利净土
|
此为普贤与及龙王净土。
|
观音净土
|
即是白衣大士所设庄严净土。
|
五重净土
|
此为如来业身净土。
|
六原净土
|
此为大日如来所设净土。
|
俱足净土
|
此为地藏净土。
|
河野净土
|
此为大日净土。
|
大日净土
|
(亦同。)
|
无畏敬净土
|
此为弥陀净土。
|
信愿行净土
|
此为弥勒净土。
|
弥陀净土
|
此为阿弥陀佛所设极乐净土。
|
药师净土
|
此为药师如来所设净土。
|
总持净土
|
此为如来净土。
|
各该有缘
|
凡属众生有缘行持各佛菩萨之法门。
|
示现法门
|
俱皆可得。
|
佛在净土
|
净土之佛菩萨。
|
演绎说法
|
均在净土示现法华,宏被法雨。
|
俱皆摄受
|
众生愿发摄纳。
|
唯不愿行
|
唯有不愿行持之人。
|
无可引度
|
无法引度之众生。
|
俱可入净
|
亦可往生净土。
|
只在兜率
|
在兜率净土之间却有殊例。
|
弥勒净土
|
弥勒净土位在欲界。
|
带业往生
|
乃可使诸众有情身业不净,可得摄受往生于此净土。
|
无有不容
|
无所不予包容。
|
有情众生
|
诸众有情。
|
信愿受行
|
应知信仰,发愿行持。
|
戒律度摄
|
弥勒法门慈心为愿,因而慎戒发心,以此束律身心,虽在阎浮提地身业未净,有此戒律之发心,自可受度摄引。
|
总持行修
|
以此而修持。
|
弥勒净土
|
弥勒佛尊所设净土。
|
无边愿力
|
有无边浩瀚之摄受愿力。
|
极目向南
|
在此净土极南之处。
|
八万亿里
|
距离八万亿里程。
|
各有殊胜
|
各有不同法华之盛会处所。
|
或愿青华
|
或是青华满布之地。
|
或行金华
|
或是金光腾耀之地。
|
或持玄华
|
或是彩丽闪缀之地。
|
不一而足
|
难作详述。
|
今身所在
|
如今所处之地。
|
七重雕栏
|
(即为弥勒净土)宝宫华丽。
|
飞檐狼牙
|
极尽瑰丽。
|
金铺瑶池
|
或以金玉为铺,玉石为池。
|
蓄水功德
|
可在此与欲界类似之净土,见佛闻法,处处行持功德。
|
极尽眩惑
|
虽然易成淆混心识。
|
意义非凡
|
但其意义深涵。
|
众生有情
|
众生情根未断,慧性不显。
|
无时或忘
|
因而时时记挂欲界诸相。
|
见景生情
|
在此净土则易起心动念。
|
情入缘因
|
乃以此为喻。
|
相乃幻虚
|
谓之诺相不实,物象为假。
|
执入心识
|
一旦如此,执着之理念,深入意识之中,植入第八识阿赖耶识里。
|
直受束缚
|
将使身心意,时刻之间俱受束缚。
|
因此之故
|
是以在此原因之前提下。
|
置身兜率
|
在弥勒净土中。
|
带业修果
|
必须身带业债而修慧性。
|
必在勘悟
|
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
大乘顿悟
|
佛家妙谛,有大乘小乘之别,大乘法义有在缘机成熟之时立刻证悟,谓之顿悟。
|
小乘渐悟
|
小乘法门较为注重实际苦修,以自了
|
各种信愿
|
乃于此而分判之。
|
往生净土
|
往生各该净土。
|
当来净土
|
若属弥勒净土。
|
冀期劫后
|
而可有所得之。
|
生慧出智
|
得其初心善智,乃由慧性启蒙。
|
无上正觉
|
可得圆融无碍。
|
天人福报
|
所谓天人,其义有二:一为在兜率,以至各天各净土闻法修行之带业众生,本句即为此义。另义乃指初证佛家果位之初地修行者。
|
各溯因缘
|
各人所具之缘机。
|
内院正觉
|
如发心上品上生,修行届此,即可得生内院。
|
转智成实
|
而得诸圆成实智之境。
|
三性三量
|
三性三量俱乃唯识名相,意识之作用。
|
圆明自如
|
可使意识不执。
|
虽在红尘
|
虽然处身人世间,此义指欲界。
|
应化无碍
|
可使无所挂碍。
|
可如莲花
|
正像莲花。
|
污泥不染
|
生于污泥之池,长成不受染着,在此喻为人性不受阳世诸相所染着。
|
轮回下世
|
纵然几经轮回。
|
大愿恒存
|
此一悲宏大愿,仍可长存识体之内。
|
不急妄断
|
不使磨灭。
|
智慧恒觉
|
智慧之根,仍然深植。
|
顿悟一乘
|
悟之可得。
|
佛妙无边
|
法义宏披,诸众俱可受沐。
|
净土外院
|
弥勒净土之外院。
|
带业众生
|
即为带业众生所处之地。
|
心执识迷
|
如以执识不去。
|
无所了别
|
将无法分判此义。
|
或有善根
|
纵然善慧之根,仍旧具有。
|
行善立德
|
行善。
|
或有慧根
|
或是具有灵慧。
|
闻法信行
|
在此闻法了义,而得心生欢喜,信行法义。
|
却无觉度
|
但仍无有其确实成果。
|
不明所以
|
诸众各自不知其理。
|
心相蒙昧
|
而有蒙蔽不清。
|
幻识作用
|
时时受到假像之作用。
|
性命敛蕴
|
虽得涵敛之修持在净土之中。
|
不以急求
|
仍无有其突出。
|
欲速不达
|
此为过求贪功所致。
|
反坠欲天
|
因而反成坠入欲界名相之迷濛。
|
大愿之行
|
故欲求往生之愿。
|
闻法喜悦
|
须知得闻法义,心生欢喜。
|
渐沐法益
|
而得了别其义。
|
成实心志
|
得圆智无碍。
|
唯识自主
|
使识性可由自主。
|
急断烦恼
|
断除烦恼障。
|
反弹愈大
|
际处反弹,亦即自性之叛逆。
|
恰如放马
|
(并下句)
|
脱缰难驯
|
就像脱缰野马,其性不驯,乃喻人心如马性,好动不静,如不加以制伏约束,则易放荡。
|
修法者戒
|
在修行之人须戒慎。
|
说佛大乘
|
以佛家大乘法义而言。
|
解脱妙谛
|
乃为轮回之钥,因此可开脱此一枷锁。
|
先了外缘
|
先行了断外缘,此一外缘,非指现下事物之牵引,乃宿世之因业。
|
再明体相
|
次而明白唯识理论中体相之了别。
|
穷究互动
|
则可达其究竟。
|
唯识所宗
|
唯识理论之宗旨。
|
一全人道
|
首先在了明自身所处之娑婆世界所施设之名相。
|
再行修持
|
进而可以参研妙谛。
|
三免幻境
|
再进而可以不坠入名相之假像。
|
四存道觉
|
直接成就智慧。
|
缘境相法
|
得无上圆智。
|
无以障础
|
可不受挂碍阻障,亦即外缘、自相、内识等牵绊。
|
终成觉境
|
就可成就修行法义之目的。
|
直上净土
|
往生净土之中,并可得上品上生,故此义乃在勉励修者莫以带业往生而自足。
|
各天净土
|
至于各个净土。
|
各本往生
|
欲求往生,须有其本愿修行。
|
殊胜因缘
|
各俱奥妙之因缘。
|
无所碍难
|
若知所遵循而修,一志精持往生各该净土。
|
通行无阻
|
即可通行,不受阻碍。
|
唯有兜率
|
只有欲界之弥勒净土。
|
愿渡众生
|
愿海无边摄纳诸众有情。
|
大悲宏愿
|
有其慈心大悲之宏愿。
|
法心周全
|
予以众生方便法门,佛家名曰“异方便法”。
|
相辅相成
|
能够使众生圣凡兼顾。
|
始足膺承
|
如此之异方便法,唯有弥勒福音,可当之无愧。
|
《外院演记.第一》:外院演记乃弥勒净土无边眷属所在,本章即是记述其事。
吾由心潮
|
吾意指慈尊,乃意为有日慈尊心血来潮。
|
乃巡外院
|
乃至外院。
|
殊胜净土
|
此一净土。
|
倏见愁怅
|
却可见颇有愁怅等萧瑟气氛弥漫。
|
原是有情
|
原来有情众生在此净土中。
|
各动牵引
|
各个起心动念之间,仍不脱除此一气息。
|
或因禅坐
|
有人习于坐禅之工。
|
思断欲根
|
想要借此禅工了断根障。
|
或因念想
|
也有人用于他法。
|
引动幻识
|
却牵引幻相而使识性迷茫。
|
一时光云
|
一时之间气氛。
|
暗淡无色
|
在净土中不显光华,反而暗淡。
|
如尘飞扬
|
就像尘土滚滚。
|
如马奔驰
|
也像万马齐奔之杂乱震慑。
|
如鹿乱撞
|
更像小鹿受惊奔窜莽撞。
|
如猿跳跃
|
亦可形容猿跳起落之浮现。
|
几成色相
|
这些诸般色相。乃在记述众生之心境。
|
因有维那
|
因此有维那僧,即是佛家之管事僧。
|
见吾巡莅
|
看到慈尊在外院之中巡视。
|
招集众生
|
乃立即召集在此之有情众生。
|
团坐聆法
|
团团围坐在慈尊身旁,恭聆开示法义。
|
吾乃开示
|
慈尊乃就方才所显现诸相而予说法。
|
深修禅定
|
即指用心用功于禅坐入定,此句有反指过急求功之意涵。
|
必有所宗
|
必须有其学习宗脉之法义,禅坐如此,任一法门亦是如此。
|
欲界净土
|
在欲界天之净土,仅得弥勒净土。
|
我执他执
|
在此净土中,众生之执意仍重,此我执他执,并非唯识中之二执,其意为自我执念以及执意于与人比较之执意。
|
尚未勘透
|
此种心态,尚未能突破。
|
易入迷幻
|
就容易生出迷惘不明。
|
心缘境识
|
如心境所生之引动他缘。换言之,即为先入为主之观念产生之执念。
|
真假相转
|
以及实相假像,比如见山是山,换个时地环境,见山不是山,此一真假不明之心识。
|
实外识有
|
实外识有,乃讲外缘所生之物像及识体之有无。钻研唯识,有者主张外缘不实,内识亦无,但八识之作用,在在印证实外识有之存在。
|
体相各别
|
只是识体及外相各有所别;比如八识阿赖耶在各个阶段有其不同作用,乃牵动整个八识作用。有俗语云“相由心转。”颇能贴切诠释此一意义。
|
相不应合
|
相(意指体相)若不呼应。
|
即为实我
|
就是真实之我,因为不受心缘境识之牵引。
|
心心所及
|
只要明白此一八识(前六识为根识,即为前一个心字,第七、八二识即为心王之识),因而此一八识能够妥善运用。
|
空色不幻
|
就是能使空无之义与色相染着分判明白。
|
体相各执
|
则纵使在识体与缘相之假合作用中,有所不能释出。
|
执识入迷
|
甚或执念使识性迷惑。
|
增减二执
|
二执即为我执、法执,只要能够善予运用。
|
终非实相
|
终非实相意指前述所指不是真我,若依前述诠释,可得真我。
|
蕴合趣虚
|
此乃四大假合,指人性之内涵,趣虚其意乃指取于不实,反昧于真实,触受之心识作用不明,乃致人性易受假像蒙蔽,认假为真。
|
唯在善恶
|
只有在善恶分明。
|
契故因缘
|
这一个缘故。
|
莫生迷识
|
不要受其影响。
|
万缘齐放
|
将万缘(指宿世因缘,以及当下所造作之因缘)。
|
紊念暂止
|
可止息不停之杂念。
|
实虚交替
|
在实虚轮替显现之识体作用中。
|
悟我真如
|
即可明悟真实本性之所在。
|
说法至此
|
慈尊说法到这里。
|
利乐有情
|
其意即为佛菩萨之开示,可使众生得受法音而充满欢乐。
|
诸般众生
|
团坐于慈尊周围之诸众有情。
|
法益均沾
|
都有受到法音之利益。
|
或有所得
|
但是其中有人有所得。
|
面露祥和
|
因而面色祥和。
|
面露微笑
|
有笑容绽放于脸上。
|
若无所得
|
但是也有人无所得。
|
蹙眉扬唇
|
就满脸迷惘不解。
|
反入欲识
|
甚至更陷入迷惑执着的心境。
|
维那大师
|
此时众僧之班头和尚。
|
龙天狮吼
|
立即作出如狮子吼般的大叫。
|
细微梵音
|
狮子吼乃佛门梵音,虽阳刚却不浩烈,反而柔细悠扬。
|
震醒迷蒙
|
因此能够使迷惑之众生听音而醒,梵音并直入脑际,使其意识清醒。
|
吾再告曰
|
然后众生清醒,慈尊再告示众生。
|
弥勒净土
|
在弥勒净土中。
|
大愿下生
|
有大愿于未来世下生阎浮提地。
|
三会龙华
|
在龙华第三会之时期。
|
引度正信
|
与一众生示现正法,授记引渡。
|
不急不断
|
故在此不必急于断绝欲业根障,以及深入修禅,急于求功。
|
正信顿悟
|
只要明白正信,发增上心。
|
修行体相
|
修行此一体相之唯识观、唯识定。
|
转识成智
|
使识性成圆融智慧。
|
了别心相
|
能够了别分判心王之法与实相之义。
|
乃作合十
|
慈尊说法至此,合十乃佛家礼仪,其意即是慈尊起身离座与诸众打招呼。
|
飘然离院
|
就离开此处。
|
瑞华遍处
|
在净土中瑞霭祯祥弥漫。
|
光明照耀
|
大放光明。
|
一时净土
|
在此净土之中。
|
充满法喜
|
置身即觉满心法喜。
|
诸天佛陀
|
此时诸天佛陀,即指各净土之佛菩萨。
|
大乘菩萨
|
以及位证菩萨果位者。
|
齐驾莲座
|
都驾乘莲花祥云往此而来。
|
诣达兜率
|
意在会聚于兜率天宫弥勒净土。
|
说陀罗尼
|
在此说法。
|
示现妙法
|
开示印证妙谛正觉。
|
适有菩萨
|
有一位菩萨果位之人。
|
号曰龙树
|
其号名曰龙树。
|
启诠开义
|
在此刻起身说法。
|
醍醐灌顶
|
就像对迷糊众生作正确导引。
|
说勿愩高
|
开章明义,立即强调不要自满自高。
|
昔在阎浮
|
昔日在人世间。
|
南瞻一地
|
南瞻即为四大部洲之一地,属中土。
|
天台禅师
|
有一位天台山之修禅和尚。
|
号曰镜清
|
其名号曰镜清。
|
修行无碍
|
他的修行很精深,无所挂碍。
|
法礼通妙
|
并且佛法、佛礼俱皆深谙通达。
|
德行望重
|
自身品德亦是精持自律。
|
诸山长老
|
普遍受到各地道场之修行者。
|
无不推崇
|
所深深赞佩敬仰。
|
往生之日
|
他归空之时。
|
西方净土
|
在西方极乐之弥陀净土。
|
无缘得驻
|
却是无缘往生。
|
弥勒外院
|
反而是在欲界天中之弥勒净土之外院。
|
任职维那
|
任职一位僧头。
|
一生精修
|
他一生修持佛法。
|
礼佛参禅
|
礼佛参禅即乃僧家之工。
|
德行高深
|
并且品德亦颇隆重无碍。
|
三师六证
|
三师六证乃佛家出家受戒之仪式,或谓三师七证。三师即乃一戒和尚,此乃正授戒者;二羯磨师,此即读表文之师,三教授师,即为教授威仪及作法事者,此为三师。六(七)证,即为证明师六(七)位,此乃佛规仪。
|
门生数千
|
这位镜清和尚作三师六证,授徒数千人。
|
因何无法
|
却为何。
|
往生西方
|
无法往生西方极乐。
|
落得维那
|
仅只落得在弥勒外院担任僧头。
|
比叙尊者
|
果位仅仅等于尊者而已。
|
同门镜融
|
他有一位同门修持和尚,名号镜融。
|
尚凭授证
|
犹是由他代行师证而剃度。
|
成就菩萨
|
但今日却已成就菩萨果位。
|
进驻内院
|
往生于兜率天宫之内。
|
其中缘由
|
这其中的关键原因。
|
碍在何处
|
到底症结在那里呢?
|
原是心性
|
原来只是心性问题而已。
|
镜清和尚
|
这位僧头镜清和尚。
|
自恃修行
|
在生之时,自恃修行高深。
|
德行皆深
|
并且德高望重。
|
诸山所重
|
普遍受到各地道场之尊崇。
|
桃李遍处
|
并且门生数千遍布各地。
|
心有愩高
|
因此产生自高心态。
|
偏有虚执
|
有此虚名之执念。
|
凡有来晋
|
凡是有僧侣来此拜访之人。
|
必事师礼
|
必须对他执事师礼,恭恭敬敬才可以。
|
素好虚名
|
颇重此虚名礼俗。
|
人不重礼
|
假设有不知事师之礼之来人。
|
动辄斥言
|
都会受到他的斥责。
|
一执入识
|
此一执念进入识性。
|
断根西方
|
就把西方极乐净土之路封闭了。
|
乃入兜率
|
所以才会往生到兜率天。
|
任职维那
|
在外院中担任僧头一职。
|
镜融菩萨
|
另一位菩萨镜融。
|
虽由其证
|
虽然是由他授戒作证。
|
青出于蓝
|
却修行以徒胜师。
|
乃在不执
|
其原因就是他修行无所执着。
|
信愿受行
|
发心信愿受行无碍。
|
生补佛处
|
所以才会在此一生补佛处之弥勒净土中。
|
驻锡果位
|
得证菩萨果位,而长驻内院。
|
出家僧众
|
出家受戒之僧侣。
|
犹是如此
|
尚是如此(意指上述之故典)。
|
优婆夷塞
|
在家男女居士。
|
乃至众生
|
以及一般众生。
|
心执更忌
|
所执更为深重。
|
戒慎体悟
|
尤宜警惕。
|
《去执经.偈问》:偈问乃在阐述本经之机锋,以问题阐述为章旨。
信愿由何作因缘
|
信乃为本身之信仰,愿乃为其志愿,信愿即为本身心志之凝聚。
|
发心欢喜仰弥深
|
有此志愿,始能使一心闻法而欢喜,使道心更上增,根器愈深植。
|
受行作得慧根种
|
受乃为得受法义,行乃行持。
|
护念上增好佳音
|
护念乃为六事之一,故行之得佳音,意指可得兜率入籍,印证善因缘。
|
有情众生今何在
|
试问芸芸众生如今置身在何地。
|
轮回业识执难明
|
就在一阎浮提地轮回不息。
|
见景易起心缘相
|
人生百相,情景易使心识引起,则生外缘之干扰。
|
转化迷幻掩智珠
|
此一变化使智识受蒙蔽。
|
根业难离心王法
|
六根之业障,不离八识之作用。
|
自在无碍实有成
|
必须使八识作用,不受诸相识性之作用阻碍,始能有所成就。
|
兜率净土何因缘
|
弥勒净土之因缘。
|
广结有情众生天
|
乃在广为摄纳诸众有情。
|
诸神摄受无边愿
|
诸天佛菩萨俱皆有所摄纳。
|
菩萨地持现云光
|
在此觉悟净土中,示现云霭祥光。
|
应化示现转轮间
|
普遍示现于人间广布福音。
|
此后挂碍可总持
|
从此之心识作用均可由修行而使其净化。
|
摩护善根转智识
|
摩护意为善加摄受,意即闻法摄受可使八识作用净化。
|
堪期恶业不相侵
|
则可使恶孽诸业不侵扰。(注:业在佛家谓之造作是为业,故使心识净化,可使根器圆融,即可不造作诸不善。)
|
弥勒净土何殊胜
|
再问兜率天之弥勒净土,有什么殊胜之处。
|
回真向俗自在行
|
它可使诸众有情,置身而回复真如,不退道心用;一如置身欲界之中,不严不苛,不急不断,却免于轮回。
|
提增向愿得信受
|
只要在此能够发增上心,凝聚意志,见佛闻法不退堕。
|
未住常寂庄严国
|
虽然不是住在极乐常寂之弥陀净土。
|
先往见佛不退堕
|
却以一如在任何净土之中,可见佛受法,带业往生。
|
出离无碍得慧根
|
一心无挂,则慧性根器可显现。
|
是为方便一法门
|
因而弥勒心法,可谓末法之方便法门,亦乃佛教之一大异方便法门。
|
如何见佛不退堕
|
那么要如何才能够在弥勒净土中见慈尊而道心不退呢?
|
心生欢喜上增心
|
首先必须见佛(慈尊)心生欢喜心,欢喜想亲近,道心可保持不退。
|
发愿信受行无碍
|
再来就是要凝聚意志,坚定修行。
|
依法持戒清净身
|
依慈尊之法义,慈心而至身清净。
|
不受业缠无束缚
|
可不受宿业之阻扰。
|
常念菩萨摩诃萨
|
一心礼佛念佛,以此念力感受摄纳。
|
一心契引上陀天
|
则可在此净土印证善因缘。
|
人身守戒苦行持
|
然后在修行过程中,戒之持守须谨慎。
|
可引灵神不昧藏
|
可使此戒之束力,使灵神不散乱,可免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等心识游离作用。
|
虽然十方有净土
|
虽然在各天均有各佛菩萨愿力所设之净土。
|
诸佛菩萨尽护持
|
诸佛菩萨也会广纳各个发心往生各该净土之有缘众生。
|
可惜人天善根昧
|
可惜诸众有情,此一善根大多泯灭。
|
随兴难行自在宜
|
难以各随心随缘,而得印证此一机缘。
|
生补佛处光净土
|
唯有在此一生补佛处之弥勒净土。
|
有情众生尽何缘
|
每一位有情众生很轻易就可种下此一善因缘。
|
合运天机修佛道
|
此乃合乎末法之运数,佛道法门普传。
|
二乘根性现法轮
|
不论大乘小乘修行者,俱皆有缘亲近法义。
|
见证引度成正信
|
再依此印证求修究竟。
|
悉皆等觉伴如来
|
俱皆有缘觉悟而长伴佛前。(此一如来乃泛指诸佛菩萨)
|
智觉慧性在何处
|
本性之智慧在何处显现。
|
佛在心头莫远求
|
所谓佛,意指灵心道性,亦指本身之觉性,众生俱皆具有佛性,何处去求佛呢?
|
坠入意识反逐末
|
是以众生乃坠入意识幻相,是为舍本逐末。
|
终成障碍不得真
|
因此乃形成一切阻碍自性,不见真如。
|
信愿常住灵山里
|
众生须知,道心须由信仰与愿力而行持。
|
业根不蚀智慧珠
|
业障于本身之根识,不侵害腐蚀慧性智觉。
|
众生有情岂难渡
|
有情众生岂是难以引渡。
|
只因欲海太沉沦
|
只因为受欲根之障,乃致灵性道心日愈沉沦。
|
轮回既久根识昧
|
因此反覆,沉沦泯没善根慧性。
|
不能自拔救无门
|
自救无门。
|
说到修行畏辛苦
|
众生好逸恶劳,乃畏辛怕苦,不能坚毅而修道。
|
守戒却难心志定
|
戒律严格是以无法甘之如饴,因此戒
|
漫言享受人生意
|
不要只偏重于享乐人生。
|
难期立志作苦修
|
应该立志于不朽之生命,求修大道。
|
总在浑噩日复日
|
如果只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
虽有殊胜正因缘
|
纵然有任何殊胜方便之法门与因缘。
|
授法渡证作明师
|
并且能得明师授记引度。
|
不除无明总成空
|
不能止息无明(注:此一无明,即为十二有支缘起之无明,十二有支不离惑业苦,即乃众生之迷茫不予破除,则因果相续永生不断),一切终成空谈。
|
须有三转大法轮
|
法轮三转,其意在此乃为龙华三会。
|
龙华树下引渡成
|
可得随侍慈尊在龙会树下授记,共下阎浮提地,同成正果。
|
回智向悲心大愿
|
因而悲心大愿同心而发。
|
护念摄受作加被
|
在此护持而得愿海受摄纳。
|
各生上增成善愿
|
发增上心,结善因缘,成往生愿力。
|
萌芽善心欢喜持
|
从此膜拜慈尊,心生欢喜,一志行持。
|
称念顶礼长契合
|
以此六事行持,能够身心而行。
|
二乘根性化大乘
|
不论大小乘,人凡根性,同化于大乘根性。
|
见佛闻法不退堕
|
能够闻佛(慈尊)受佛(慈尊)之法义,心生法喜。
|
终成等觉待佛果
|
如此行持,已种下往生弥勒净土之善因缘,亦如在此一生补佛处,得共成佛果之初机。
|
欲天净土意大罗
|
如此在欲界之净土(此意涵盖人间与弥勒净土),有如大罗天一般,亦是当下开悟何处不是净土。
|
人间比是莲花国
|
人间亦如同西方极乐世界。
|
奈何不能戒法持
|
如果不能守戒法义行持。
|
纵有法门任殊胜
|
纵然法门很殊胜。
|
不定飘摇心识执
|
我人根性,二执不去(二执乃我执、法执,我执执我为真,法执执法为真,此乃为有违世尊之空义),因此飘摇心识,无法认真,而得真如。
|
根柢不去成执妄
|
反而使此妄执不去。
|
终成魔性乱佛性
|
因而自性介于佛魔一线之间,佛性受扰蒙蔽,魔性自是显扬。
|
二乘根性虽六识
|
不论小乘大乘之法义,六识理论具为根本。
|
唯能磨成绣花针
|
只要工夫深,便能研透其理论。
|
端倪一意功夫深
|
关键只在是否肯下苦工。
|
佛法虽在前
|
今日虽属末法时期,但教义普传,正法兴盛于人世之间。
|
众生业偏重
|
奈何众生业障过重,际此大好良机,不能珍惜。
|
授记传正法
|
得有正法,佛规仪轨,却得而不实。
|
愿海现如来
|
幸有慈尊无边摄纳之愿力。
|
末世法法弘
|
在此末法时期多方示现。
|
正信入觉途
|
凡有正信之人(此一正信,不特指于佛弟子,乃泛指于其慧根器者)
|
除境心无碍
|
只要发心无碍。
|
入境识犹牵
|
若有心缘引动境识,可借引喻凡有慧根器者,无须受名相所缚(意指莫受门户之执)
|
虽定犹不觉
|
以免得到正法能得修行之路,却未能深奥精进。
|
孽海掣力多
|
此时勉于众生记此牵掣之力量。
|
虽慧而不显
|
慧根器者入于尘世受诸烦恼障之困扰。
|
智珠乃蒙尘
|
因此智慧受蒙蔽,如尘污染。
|
欲象执心境
|
则心识不明,欲根乃蠢动。
|
识根自盘据
|
于此累世因缘之力盘据于心。
|
人修悲愿行
|
愿众生体认慈悲喜舍之修行。
|
佛国净土开
|
自能随愿于净土。
|
记述方便法
|
此时开述普传方便法门。
|
佛子心欢喜
|
诸众有情宜闻法欢喜。
|
菩提成正果
|
以期正果之前,先种善根。
|
龙华弘正法
|
则慈尊之净土法门,广得众生之信愿行。
|
未来咸引渡
|
在未来时机中,诸众有情均可引度。
|
悉皆成正道
|
并与慈尊同下阎净提,共成正觉佛果。
|
十方各净土
|
各处之佛菩萨净土。
|
转眼现来临
|
转眼之间,即可来到,此一禅意乃指引众生莫以慈尊之未来佛遥远时日,只要信愿行,心头种佛性,则时日长短均如转眼之间。
|
虽根识未定
|
虽然目前慧根器,尚无具体。
|
善巧护摄受
|
但此一因缘之种结,绝不受时空所隔断。
|
人乘未净化
|
在根业未净化之时。
|
信愿能受行
|
信愿行是最重要。
|
魔天借狮吼
|
能在末法时期,诸天佛菩萨藉机示现。
|
灵心慎勿乱
|
则众生宜知此机缘,结下正法之善缘,一心不可受扰乱。
|
外力不相侵
|
外来之干扰,世间之污染,俱可不受扰乱。
|
内魔不自祟
|
内性之魔意,就可抑制(人之魔性,俱皆由自心所生,与外力无关。)
|
心识唯一主
|
心识能有主宰之力量。
|
境相不互动
|
则受动静牵引之机率可减轻。
|
明明圆至性
|
从此就可有圆融之智慧。
|
业根不浮显
|
夙累根障亦可消弭。
|
觉路已成行
|
就此踏上修行,而畅通于净土之间。
|
正法根器深
|
诸众有情能够生出慧性。
|
启度舍即成
|
得法修行可成。
|
佛理诸经论
|
诸佛菩萨所传流之经典。
|
妙法盛宏扬
|
在人世间可谓宏传兴盛。
|
灭度千年间
|
佛涅槃以来。
|
象法虽不定
|
象法时期,虽然颇有混淆之时期。
|
教化犹风兴
|
但是佛陀正法仍是在彼时兴盛风气,蔚然而成。
|
慧觉勤修证
|
是以故只要有发心坚定之人。
|
果品自然得
|
自然可修行至究竟佛果。
|
最可担心意
|
最可担忧的事。
|
末法已来临
|
在此末法时期。
|
众生根器浅
|
众生之慧根器浅而不显。
|
轮回孽障多
|
兼又宿世轮回累积颇多不善因缘。
|
眼耳根识重
|
根障又重。
|
心识起无明
|
因此易起无明。
|
执妄以为真
|
终日妄执不去,误假为真。
|
趣虚智成空
|
凡事取于不实。
|
不尽净欲身
|
而使身心日受染着。
|
不尽净业因
|
无边无尽业力之因缘,不但未净化。
|
不尽修道行
|
更不知在修行路上精进。
|
不尽慈悲愿
|
不能慈悲喜舍。
|
不尽信受心
|
不能信受发上增心。
|
凡此诸业恶
|
凡此种种诸般恶业。
|
难发上增心
|
意志慧根不生上增道心。
|
难住不退转
|
至此,就不能往生于弥勒净土。
|
世尊亲鉴纳
|
世尊住世亲示。
|
法语明开示
|
有弥勒三经为证。
|
欲界建净土
|
慈尊在欲界天中建立兜率宫弥勒净土。
|
先引众善缘
|
诸众有情只要发心先种下善因缘,以契引慈尊之愿海。
|
只要心欢喜
|
从此心中见佛(慈尊)心生欢喜。
|
信愿依法持
|
发心皈依此一弥勒法门,而行持依止。
|
净戒净恶业
|
并净化诸恶业。
|
一生长称念
|
一生之中持念佛(慈尊)名号。
|
大愿频感应
|
即可得鉴纳,并且得受摄纳于慈尊愿海之间。
|
接引往净土
|
而往生弥勒净土。
|
见佛开妙谛
|
意指可在净土之中得闻佛法。
|
道心常住在
|
则道心永固,可不退志。
|
净智不退转
|
于净土之中,不再轮回。
|
悉皆成佛果
|
都可以伴随慈尊,共成正觉佛果。
|
海市又蜃楼
|
此乃形容词,意指虚幻不实。
|
见景易触情
|
谓人心易受外景所动。
|
起心频动念
|
而有风吹草动,一起心念,则思绪紊乱。
|
难辨假与真
|
如此就无法辨别真假。
|
幽香暗浮动
|
此句乃藉词,意指人生诸相之色名。
|
空谷类足音
|
空谷足音,乃形容词,谓之与众不同。
|
炫目耀琉璃
|
凡置身于炫丽人世间。
|
银堆及金山
|
触目金银财宝。
|
人心犹不足
|
但人心不足。
|
小蛇吞大象
|
如蛇吞象,明知不自量力之谓。
|
景象虽实在
|
物景虽然眼见是实。
|
沧海又桑田
|
但人生之中,沧海桑田之变化,又岂尽能测。
|
莫入视觉障
|
际此非但人生之中劫厄重重。
|
模棱两皆可
|
此乃形容词,谓之两可不定。
|
虚实须慧断
|
因世间万法万有俱皆识性而了,故真假虚实乃须由人之慧性判断。
|
强词岂能明
|
无以辨识,则业识蠢动。
|
见象似有征
|
似真之物景,但却非定论。
|
瞽瞍各争词
|
此乃寓言,谓之瞎子摸象各执一词,以此寓意众生不知之执。
|
万象虽包罗
|
宇宙事物虽尽在眼前。
|
假象岂久长
|
但此一物景,却非真实,历经时间等因素之变化。
|
唯有觉玄微
|
唯有实性─空,始为其真。
|
如如不所动
|
真实之空性,不为假像所惑动。
|
见怪能不怪
|
众生如若见怪,而心不受所惑。
|
其怪久自败
|
则其异像自然消灭。
|
假如为所动
|
如果被其异象所迷惑。
|
陷其景换替
|
就会陷入迷离景况。
|
灵心自成幻
|
一缕真实之空性,就会染着。
|
不辨景与相
|
不能破除此一现象。
|
万丈坠深渊
|
就会坠入深渊而无以自拔。
|
明暗又凹凸
|
识体之变化,除以自性根障,外缘亦重,故无法平静圆滑。
|
净土永难生
|
一旦如此,不能改善,就无法往生净土。
|
宇宙一切法
|
天地间林林总总诸法之概言。
|
唯识即唯心
|
以万法唯识,而识又以心法为主。
|
体相相和合
|
虽有体相之分判,实则均由识性而产生。
|
穷竟性相理
|
如果能够透澈研悟空性与名相诸理。
|
莫执有与无
|
并不执有无(此有无乃大小乘之执)。
|
边见又邪见
|
边见与邪见乃我执之一种,易入意识。
|
虚实如假真
|
有此边见邪见,则真假不明。
|
镜花与水月
|
犹如镜花水月,到头一场梦幻。
|
梦景实又虚
|
在识觉中不辨梦境(盖有独头意识可在梦中化景)。
|
一切尽识根
|
原来一切都是根障。
|
六根显六识
|
六根乃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乃属根身,亦即在自身所俱,意根属心法,不属色法,故六根与六识结合,互辅互成作用。
|
意识阿赖耶
|
再加第七识与第八识。
|
须莫虚幻里
|
乃为七转识作用,皆为阿赖耶识之种子经三能变而成,因此我人莫明所以。
|
唯破迷执心
|
唯有破除此一迷与执,始能不使种子之现行如此。
|
学理入库藏
|
将邪见边见抑藏不露。
|
百世轮回转
|
纵然轮回无休止。
|
阿陀那因识
|
此一心法使种子之作用提升(亦即修行者之精进)。
|
自在依于心
|
自可无所挂碍。
|
能所执尽藏
|
此乃第八识之别名,均略去识之一字而已。
|
业识源不断
|
业根虽自始即已随轮回而转。
|
识明唯智慧
|
但智识(即为实智)存在。
|
莫受六根蔽
|
可不受六根所蔽障。
|
眼见如花影
|
眼识之见,当作花影。
|
花谢只剩枝
|
待其花谢,剩其枝桠。
|
耳听足步音
|
耳根得听走路声。
|
人去只留痕
|
人走过后,只剩下脚印。
|
一切见非见
|
以上所列,乃为举例。意即虽眼耳所听见,是有其实像,但变化无常。
|
莫执定识论
|
不要以此就执见(此意即识性,若非早存前所知之名相,则花开花谢,人行走路,岂知其所行,此即为阿赖耶之储存藏识,见此现象而产生作用。)
|
无有无不有
|
一切有与没有。
|
心相随机转
|
都是在心识之了别而已。
|
缘情最牵掣
|
人生最牵碍,不外是缘与情。
|
定性少无明
|
所以我人修行须从不起无明,才能定性。
|
《去执经.执趣第三》:本章主旨乃在讲述我人之所执与趣志(此一“趣”意即取)。
趣虚执实
|
本句颇有繁复,故须加以解释,趣虚以字义而言,乃取向于虚幻,但趣虚是指取空之意,盖意即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不入幻相
|
可不入于识景缘情之假相中。
|
趣实执虚
|
当取向于实性(即圆智),则心中所执将不再存在。
|
易入迷茫
|
若此现象不袂除,则容易步入幻景之中(此句乃为以上各句之结论)。【前四句总结再加释义如下:“执趣既是心中所执,暨其取向志趣,则显露人心之易受假象所影响,而虚实之交替,假象之丛生,乃易入迷茫。故,此四句之注解,应为:“取空义而执实法,不入幻相;若以实性为趣志,但却执于空性,则易入迷茫。此乃小乘之论。”(注:此为佛灭度后,僧团分裂,各部学说迭起,有犊子部更以诸法俱有与世尊之缘起性空之法义大相迳庭。)】
|
趣众所往
|
意即众生之通性一致,比如说:好好色,恶恶臭等。
|
形诸言语
|
若将此通性用言词表达出来。
|
言善法语
|
说好话,比如劝人为善,即是法音。
|
言恶业障
|
若是不好言语,便是造业。
|
形诸意识
|
若是将此通性植入意识之中。
|
行善意善
|
就是能知往好的事业造作,就能形成正派。
|
识深业累
|
但是我人识业宿世轮回形成一个很大的包袱。
|
形诸听闻
|
在听闻之根而言。
|
植入六根
|
它会在我人的根身之中。
|
趣执抵固
|
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我见,依此而执趣不舍。
|
识海常念
|
因而在识体中常常忆念起。
|
无以消弭
|
没有办法使它磨灭。
|
净业庄严
|
在此一业识变化之中,趣于正善。
|
智实成性
|
才能使智慧等同于实性。
|
万缘不动
|
使万相之蔽惑都不动摇。
|
当下即舍
|
必须能够舍此通性。
|
则无牵掣
|
就能无所牵扰。
|
缘情互动
|
如若外力与自性互相引动(此句之缘指外力,情指自性。)
|
雨后彩虹
|
一旦如此,就像雨后会显现彩虹的现象是一样的。
|
似实还虚
|
像是真的,但却是虚渺不在。
|
如见光影
|
像是见到光影如物所曳,但须先有物而后有影。
|
先有其物
|
是以故,先决条件必须有这个东西。
|
后见其廓
|
才能知道它是什么轮廓。
|
因见为实
|
这种先决是在有见,故此见为因,而因为见到了才执以为实。
|
不见为虚
|
若果没见到其影,也就没有其物,是以为虚渺。
|
度量依忖
|
度量乃指唯识中之三量。三量即现量,亦即是我人所见,直接判定;就像我人照镜,镜中显现即是。二为比量,即是见烟则判知有火。其三为非量,乃错误之判知,如见雾以为烟,如见绳误为蛇,乃以我人之忖度而判知。
|
则是虚实
|
就是不真,但却有其物之误导。
|
梦显缘境
|
梦境即是有独头意识,乃我人第七识依执八识之见分而执着。
|
则为实虚
|
所以是有其实性,但却非有物质,毕竟是虚渺。(以上诸句,由雨后彩虹至此,乃在阐述三量之非量,乃言我人之误判知与八识之自证分,而了别有分际。)
|
互动果因
|
互动果因,乃指种子之等流习气。所谓等流习气,乃我人之平素所知,等即相等,流是相续,其意就是因果相续不止。
|
实性虚相
|
在此现象中,有实性,但无其相状,有虚相但却有实物。(前句已有注解。)
|
总在唯识
|
总之,唯识之作用。
|
依见揣摩
|
依见揣摩,即是非量之作用。
|
无有恒论
|
这在各家所说之中,没有定论。
|
体相和合
|
但是体相和合这个形成的唯识理论,却是采集各方主张。
|
破执不趣
|
主要就是破除众生所具之执念,因为三量乃我人所具识性作用。换言之,与生俱来,而一入世间,习气使然,乃执而不舍,趣而不忘。
|
二执生妄
|
也因此我执、法执,不破名相,恒存心识之法,永远在迷惑之中。
|
不干圆明
|
此与自性实性无关。
|
《去执经.思无量第四》:本章主旨,思无量乃在提醒众生注意思量此一课目。
断惑证理
|
真理之印证必将由迷惑中求证,正所谓真理愈辩愈明。
|
法音正道
|
法音开示所含蕴之真理。
|
说八正道
|
佛家说法,以八正道为无漏之学,因为它是八种正直可避离邪非,并能到涅槃之法,故曰正道。
|
首在正见
|
八正道之主体,即在正见。
|
见知而思
|
可知其主体所在,而思惟增长真智。
|
无明大海
|
在无明之念,此一领域中。
|
执境入虚
|
一旦所执,易入虚幻。
|
波涛汹涌
|
如此起心动念,无时无刻有如海浪浮起。
|
无尽无止
|
没完没了。
|
我思他量
|
我思指我人之所执,意即误执而思量;他量即为外力,故此句所指即为我法二执之误。
|
混淆实智
|
将会使我人之圆成实智受到混淆。
|
故思无量
|
因此思惟在一般众生探究真理是非常重要。
|
自可编排
|
当此自可免于误执。
|
牵引思绪
|
而有所引动我人之思念。
|
苦集灭道
|
苦集灭道是佛法四圣谛,须加研思。
|
变化万千
|
我人思惟变化万千,加杂百相纷陈,容易陷入虚幻不实境界。
|
是有诸根
|
当然我人诸根障所形成。
|
欲像不断
|
使此变化牵缠不止。
|
灵明自蔽
|
致使我人灵慧闭塞。
|
以心起念
|
因而心识迭起变化。
|
念动而行
|
一旦起心动念之后之行。
|
行而造作
|
从此造作成业。
|
百般百变
|
就千变万化绾系灵明。
|
无尽库藏
|
阿赖耶识种子之储存。
|
识根不断
|
将使此一业因,形成缘力,轮回永不息止。
|
见知思量
|
众生必得知其所以然,而加以思考。
|
偏妄执颇
|
莫使心识陷入偏执。
|
遐思纷歧
|
而迭起邪非紊念。
|
无以正信
|
导致行持之中,无有正信之行。
|
信念不驭
|
而使信念摇动偏颇。
|
则入幻思
|
一曰如此,陷入不实假象之迷思中。
|
似见实物
|
有如见着实物而执。
|
惑思为梦
|
却成如梦,真假不定。
|
虚实不辨
|
无以使此识性定静。
|
智海堵塞
|
终于智慧之珠掩蚀其智,无以发挥。
|
思而不明
|
纵然有所思惟,终究越入迷津。
|
般若失真
|
智慧之实智不显,仅以执而误。
|
未焉想像
|
导致无法破迷,使此假象储存不去。
|
思而不得
|
将无所得。
|
反自作缚
|
并且误导自己,有如作茧自缚,不得出困。
|
陷入困境
|
愈陷愈深。
|
以思无量
|
所以思无量这一课目。
|
说正见知
|
先说正道,使众生得无漏之体。
|
正信不执
|
才能产生不执妄之正信。
|
免入化觉
|
庶可不入虚化之所知,亦即七识之所执。
|
无明无尽
|
无明之缘起,无止无尽,众生细思量。
|
百相虽为假
|
虽然诸相乃属假像。
|
万物犹实真
|
但是各种物质却是真实之组成。
|
觉利行大智
|
所以必须一入凡世即有志向。
|
上根末法少
|
际此末法时期,上上根器之人较少。
|
自利时觉己
|
而智慧善根仅及于自己而已。
|
道程落小乘
|
因而在修行过程中,大多落于小乘修行(注:修行小乘法义,果位仅及于自了罗汉而已)。
|
莲花果不就
|
是不能成就佛菩萨之果位。
|
人生时变化
|
人生过程之中多变化。
|
六根频接触
|
而且六根受尘境染着。
|
言行起心念
|
故言行之间起心动念之际。
|
情缘动乱时
|
常常使自己情绪以及外缘扰乱自身之灵明。
|
串连越时空
|
况且此一外缘,可超越时空,仅随轮回不止息。
|
无碍生阻障
|
无碍意指无挂漏之智慧,因此本意为圆融智慧受到阻障。
|
故食衣住行
|
所以在食衣住行之日常点滴里。
|
总在牵万缘
|
都是可牵动宿世一切因业与因缘。
|
物实相却虚
|
物质虽实在,但其名相却属虚幻。
|
情真意仍假
|
“情真”意指自身情绪,“意”指本身之识,故本意为我人之情绪,本质上仍不真。
|
唯有如不动
|
只有本性真如妙有之空性。
|
始能齐放下
|
才能放下这一切假名相。
|
万事真现实
|
人世间万事均在现实。
|
道行超现实
|
但是修行却要超此现实。
|
小乘修行者
|
佛法之小乘法义之修行者。
|
执沈守空寂
|
以取空执着沉寂之恶取空,以佛法之有无而生执。
|
大乘觉圣者
|
但是大乘法义修行者,智慧圆融。(注:佛法小乘仅及于六识,故其空性不及妙有真如,大乘演八识才有圆成实智。)
|
空色生妙有
|
空色妙有之真谛。
|
故今末法时
|
在今天末法时期。
|
根器少上上
|
能够知之根器属上上的人。
|
大愿必坚持
|
必须坚持此一大悲悲心之愿。
|
随缘可修行
|
得法而修,随缘而进。
|
譬如公门职
|
比如说在公门任职之人。
|
笔落多留情
|
因公门中人主掌百姓生息,故落笔决策宜知为百姓谋福祉。
|
譬如商家店
|
比如说作生意的人。
|
童叟两无欺
|
老人幼稚童少,都能不欺其不知。
|
譬如道中子
|
比如说修行之人。
|
万法尽随缘
|
万法须随缘,莫执着我法之为上。(注:本句本意不指万法唯识之义。)
|
尽在一心中
|
修行只在心法,缘反在其次。
|
善恶两分判
|
善恶分判一念间。
|
尽在实念里
|
所以必须自己之观念中厘清。
|
真假不混淆
|
真假不会因此混淆。
|
道行上中下
|
行持虽有深浅。
|
勤修诸功德
|
但是诸功德之勤修,却是最重要,换言之,修道不论法门高下、行持时间长短,最重要是在实践,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
一可度净业
|
而勤修诸功德,第一可净诸业障。
|
二可种善因
|
第二可种下善因业。
|
三可结善缘
|
第三可与有情诸众生结下善因缘。
|
四可正见知
|
第四又可让自身正见而得正知。
|
五可正信念
|
第五并因此让自身正信正念无碍。
|
六可信愿行
|
第六因此而恒持悲行,直至功果圆满,甚而涅槃见佛。
|
诸般尽照见
|
所以勤修功德,可照见印心,亦即印证我心。
|
唯心有为功
|
只在一心有所为。
|
愿之海,浩瀚无垠
|
愿海无边无尽,不论人佛之大愿,均可超越时空以及诸般阻障。
|
似日光,遍照大地
|
有如阳光可普照于大地各个角落。
|
似祥云,瑞霭氤氲
|
像天际祥云,乃是氤氲瑞霭之气所形成。
|
似花香,薰俗涤虑
|
也像花朵芬芳,可使人俗虑净除怡然。
|
似霜雪,晶莹透澈
|
也像霜雪晶莹透澈。
|
似珠华,琉璃剔透
|
也像明珠光华是光明透亮。
|
是以故,愿发于心
|
所以发愿诚于心。
|
诸业识,无所以扰
|
诸般业识或诸般根障,均无法扰乱这个大愿的存在。
|
只能立,力得转轮
|
只要能够发此愿心,它的愿力能够不受转轮之束缚。
|
愿既成,常省常思
|
所以一发心愿,就要时常省思是否实践。
|
以激励,无量真智
|
以此省思激励自己,进而产生天赋之实智。
|
油然现,三世十方
|
能够如此,则可在三世因果十方世界中愿力存在。
|
咸感应,灼然光明
|
都能受到感应,而愿力倍加光明。
|
似流星,划夜曳空
|
这个力量就如夜空中流星划过,迹象显明。
|
诸有情,共成善愿
|
阎浮提地诸众生都能共发善愿。
|
宇宙中,随处净土
|
那么天地间处处都是净土了。
|
得契引,愿力宏钜
|
也都能够人佛愿力共同结合。
|
愿不失,常持常行
|
因而诸众有情宜知此愿之大,时时谨记而实践。
|
具如意,是庄严智
|
因为它是祥和之愿,有奇妙之庄严实智。
|
具无量,是无边度
|
也因为它无可限量,己度度他,都是在这个愿力之中。
|
具坚持,是宿世缘
|
所以坚持着这个愿心,是宿世所种的善慧根器。
|
具陀名,是等觉慧
|
这个愿海,也是以佛名,所以它也是如同与佛同位。
|
诸所故,愿行无边
|
所以诸众有情都可契引,也因此诸众有情应与此共愿而成。
|
似久旱,甘霖普降
|
在这个末法时期,愿力就有如久旱之日获得下雨的滋润。
|
因此缘,心生欢喜
|
因为这个善因缘能够心生欢喜。
|
无所舍,无所不舍
|
须知愿无所可舍而实践,愿行却可无所不舍。
|
无业欲,无所束缚
|
那么就能没有造作诸般业障及欲望而得此愿恒行。
|
能皈依,心不退转
|
诸众有情应早知依止礼佛,皈依于弥勒佛国。
|
能见佛,闻法摄受
|
在此就可见佛闻法而得法喜满心。
|
喜无名,总在愿行
|
无尽法喜,都在这个愿行之中。
|
人间法
|
世间法门。
|
欲界天
|
在欲界天中。
|
互牵连
|
都有互动互牵连。
|
传道统
|
传续道脉。
|
执金线
|
若果执于某一法义。
|
总有违
|
总是有所违悖。
|
说尽法
|
世尊住世,说尽八万四千法门。
|
须印证
|
仍在各般印证诸众有情之所执。
|
无实智
|
如果没有实智。
|
法成空
|
那么诸法都是空。
|
上生经
|
佛说弥勒上生经。
|
示分明
|
其中有开示分明。
|
诸有情
|
世间诸众有情。
|
咸正信
|
应该都信仰于此经。
|
弥勒宗
|
弥勒一宗。
|
乃大盛
|
就可以大为兴盛。
|
下生经
|
佛说弥勒下生经。
|
受扭曲
|
被后世人所断章取义,扭曲原义。
|
诳言解
|
以误导或自行加注,失去真实开示之意义。
|
假托生
|
因此后世直至如今,有以下生经所载而称慈尊已下生阎浮提。
|
遂私图
|
各说纷纭。
|
乃式微
|
因此造成。
|
因以故
|
这个现象。
|
法传正
|
必须正解道脉。
|
须实智
|
而诸众有情更须以真智慧才能判定。
|
昔盛脉
|
昔时弥勒法义兴盛。
|
今微耗
|
今时却以衰退隐没。(弥勒一宗在唐期颇盛,尤其在西域以迄天竺尽可见弥勒佛像,盛兴尤胜今时随处可见世尊佛像,因中原地有颇多假托弥勒佛名,致慈尊法义受扭曲,始道脉衰微。)
|
总机缘
|
总是一个机缘。
|
有太虚
|
有太虚和尚。
|
愿往生
|
发愿往生于弥勒佛国。
|
弥勒国
|
因此弥勒净土才在近世显扬。
|
弥陀愿
|
此一如佛心之愿。
|
广如海
|
其广大如海,无边无际。
|
咸披被
|
都可普遍而及。
|
仍囿局
|
但有此一机缘,仍受限制于。
|
众生根
|
诸众有情之根器,于此末法时期大都善根器隐晦。
|
八万四
|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
|
治诸根
|
对治诸众生之病根。
|
诸烦恼
|
以及诸般烦恼。
|
乃有愿
|
因此才有此一愿。
|
先往生
|
先往生到达。
|
随弘传
|
再来弘传。
|
度未尽
|
以弥勒法义广度世尊所遗未度之诸众有情。
|
悉证果
|
能够均伴随慈尊而共成正觉。
|
一脉系
|
以此弥勒法义一脉维系。
|
法隐现
|
弥勒心法已示现于世间。
|
几春秋
|
多少年来。
|
以值待
|
已可等待确知。
|
宏被愿
|
有广大摄纳之愿海。
|
法界曼荼罗
|
法界属于弘法之义,曼荼罗乃为佛家谓信受众生。另有一义为天神名。
|
无尽庄严藏
|
此义指为法界有无尽之宝藏即乃各部经典。
|
身语意密表
|
其中身语意密之阐述以度化。
|
三世及十方
|
遍及三界十方。
|
欲界承净土
|
欲界指人间,使人间成净土。
|
周遍诸法界
|
而使法义遍布人间。
|
转轮推法轮
|
虽然人间有轮回,但法轮推转不断。
|
祥光华林园
|
祥瑞华林即指龙华树,此句即为龙华树周遭尽是祥光。
|
誓度有情生
|
将要来度化有情众生。
|
同愿无限地
|
与众生共同发愿在佛国净土。
|
愿彼阎浮提
|
愿在人间中。
|
人间化净土
|
的众生都能置身净土。
|
三生经上注
|
世尊开示弥勒三经中有详细载明。
|
佛陀既授证
|
既然已得到世尊亲自开示。
|
不违旭典故
|
当然就是真实的事。
|
愈誐慈氏门
|
众生歌诵皈依慈尊法门。
|
运在尘业报
|
在人世间的业报,可因应此一方便法门而得以解脱。
|
人间犹火宅
|
人世间就是吃食烟火所煮热的地方。此句隐喻世间人置身炼狱。
|
法音长垂注
|
慈尊心法时常传布在这里。
|
万里犹震响
|
虽然再远再暗的角落都能得到慈尊普照。
|
仅得仪轨在
|
只要此一佛菩萨的仪规存在。
|
戒度行法持
|
众生又肯信受持行。
|
欢喜无远近
|
只要心生欢喜,欲求皈依,不论远近。
|
拂遍法界中
|
都可受到慈尊法义,愿海之摄纳。
|
生生而不息
|
并且永不断止。
|
源源而不绝
|
将可绵久。
|
天命咸本愿
|
慈尊之慈悲愿行,就如天命所赋。
|
授证同引度
|
将要与众生同证同度。
|
金光长显耀
|
光华披被于人世间。
|
龙华共证果
|
众生俱皆摄受龙华三会共同成就佛果。
|
莫顾时空换
|
不要怕时空转换。
|
莫受谣言惑
|
不要受到不实的传言所迷惑。
|
莫受攻讦语
|
不要受到恶意中伤。
|
莫惑明心志
|
不要蒙蔽自己的灵心。
|
莫去自寻苦
|
不要去自寻烦恼。
|
莫自毁根基
|
不要自己毁败自己修行之根基,此句意指皈依之愿。
|
千秋万世里
|
则再久的时间。
|
一愿可往生
|
凭此愿力,就可往生到弥勒佛国。
|
《去执经.见佛第九》:本章主旨阐述在兜率天宫弥勒净土得见慈尊之情景。
见佛得闻法
|
在净土之中能得见慈尊而受法义开示。
|
誓愿信有行
|
以此而立志行持。
|
各具因缘相
|
并且深深种下闻法善因缘而产生喜悦形相。
|
不背志心坚
|
从此不违背这个志向。
|
唯存恭敬礼
|
还要存在着恭敬的礼仪。
|
长侍心欢喜
|
常常心存着欢喜心情。
|
见之如无遁
|
而受到启示不蒙蔽。
|
有形不彼参
|
有此现象得到喜悦而无违背。
|
此后共依归
|
在此之后,共同皈依慈尊法门。
|
胜似貌作恭
|
甚至于貌相恭敬。
|
意却遐阑珊
|
但是外表如此,内心却无积极之意志。
|
必须存其在
|
因而必须存在着。
|
植心入愿海
|
使一心坚持不违背,而能够得到慈尊愿海摄纳。
|
未成等觉慧
|
尚未成就等觉之慧果(亦即尚未开悟)。
|
时抱见贤齐
|
就要时时存着见贤思齐的谦卑心理。
|
能得无懈怠
|
能够如此,并且无所疏慢。
|
契引悲心愿
|
以期得到契引而融入慈尊弘大愿海。
|
同处欲界天
|
虽然尚是处在欲界之中。
|
佛映显灵山
|
但见佛开示却可显现凡夫俗子之慧根。
|
时刻放光照
|
使此一慧根时常绽放光芒。
|
深沐接往生
|
深深感受到此一愿往生。
|
见佛如佛在
|
像是见佛而佛常在身边。
|
信愿持行深
|
再以深深信仰之行持。
|
法益长垂注
|
得到慈尊法义之启示。
|
见佛意不在
|
则是见佛之义。
|
圣言纵明确
|
此一明训宜周知。
|
自绝见佛路
|
以免自己阻断了见佛的通路。
|
人生落自择
|
人生过程之中。
|
一心记圆明
|
须有一心一意圆明见佛之志向。
|
往世一切佛名
|
过去历劫以来所传下之诸佛菩萨圣名
|
悉种无边福田
|
都是有种下广大的福田。
|
悉布无边誓愿
|
也都是充满了很大的誓愿。
|
悉布深厚法华
|
也都充满了法义的光华。
|
依是故泽众生
|
所以众生。
|
俱在善巧摄受
|
都在这些佛菩萨的慈悲心愿中受摄纳引度。
|
有心无意造罪
|
如果在有心无意之中造下罪业。
|
或以美色生淫
|
或许因为见了美色生出淫心。
|
或以财利生贪
|
或许因为财物关系生出贪念。
|
或以怒气生嗔
|
或许因为生气忿怒而生出嗔意。
|
或以不平生怨
|
或许因为受到不平等对待而生出抱怨忿恨之心。
|
或以受辱生恨
|
或许因为受到耻辱而生出恨意。
|
或以情爱生痴
|
或许因为男女情爱而生出痴情之意。
|
或以荣华昧心
|
或许因为受到人间的官禄而蒙昧良心。
|
或以富贵失德
|
或许因为财富而失去品德。
|
甚至触犯国法
|
甚至因此而作犯法。
|
诸般业根识障
|
这些种种的欲根业障。
|
人生根性受磨
|
都会使得凡夫俗子的根器受到磨练。
|
凡夫劣性犹在
|
这种劣根性尚存在。
|
人乘根器固植
|
相对的也使凡夫俗子的慧根泯灭,而更加执意不知转化。
|
不拒繁华引诱
|
说不尽的人间染着。
|
总在人性之中
|
都是在人性的弱点上。
|
净土之门尚开
|
如今净土的大门敞开。
|
本誓愿海加被
|
本来就是有愿往生,就可受到摄纳。
|
首在心生忏悔
|
但是众生应知必须勤行忏悔,才可得到摄纳。
|
佛本仪轨明载
|
因为这本来就是佛陀所开示的。
|
忏悔心愿之源
|
忏悔的仪规,就是立下志愿的根源,换言之,众生能知忏悔,就是立下往生净土之愿的第一步。
|
凡夫诸般罪恶
|
在人生中的诸般罪业。
|
即是欲界百相
|
就是欲界中的众生相。
|
既建欲界净土
|
既然是要往生欲界中的弥勒净土。
|
广度有情众生
|
来广渡诸众。
|
安有阻绝其路
|
岂有阻断他往生之路。
|
以此依循而行
|
所以只要依此忏悔而行。
|
仪轨勤行忏悔
|
以佛规礼仪而殷勤行持忏悔。
|
恶心由兹已去
|
使劣性因忏悔而净化。
|
借一佛名称念
|
藉慈尊之佛名而称念。
|
心生欢喜不止
|
忏悔之中更心生欢喜。
|
往继善缘渐连
|
则可得到此一善法之益。
|
无量念力上生
|
无止无尽的念力充满。
|
带业不受牵坠
|
纵然有带业之身,亦可藉此而不受牵掣坠落。
|
终其一生坚志
|
能够一生一世的立志坚持。
|
命终放光接引
|
在寿尽之时,慈尊将可放光接引而得上生净土。
|
因地行
|
因地,意指种因所在,则人事物均有可以是,本句其意乃为慈尊因地慈行,成就慈心无量。
|
各殊胜
|
各种因地之行俱有殊胜所在。
|
佛佛传
|
每位过去佛都传下此一因地之行。
|
道道连
|
每种法义也都是一脉相联。
|
缘起胜
|
起于何时。
|
各因缘
|
就必须视个人宿世所种下的福慧。
|
故所宗
|
虽然有特定的。
|
无不通
|
但都是可融会。
|
诸众生
|
有情众生。
|
知皈依
|
只要知道依止。
|
闻法益
|
聆听法义。
|
称佛名
|
常诵佛之名。
|
信解慧
|
生出信心,增长智慧。
|
能有得
|
就必然有所得。
|
万法一
|
万法殊途,终归合一。
|
散万殊
|
由一再分散成万般。
|
复归宗
|
再合而为一。
|
知发心
|
众生只要知道能够发心。
|
法无比
|
更须要知道法门无从比较。
|
莫判别
|
不要去分别。
|
植藩篱
|
(同前句。)
|
自阻路
|
而无须以成见而分别心。
|
入迷茫
|
反而容易使自心陷入迷境。
|
比较心
|
我人识性之比较,乃缘于宿世之福慧深浅而植入识体,随转轮回而入耶识。
|
智慧失
|
以致失去智慧。
|
见长远
|
如果能有远见。
|
成硕果
|
才能大成就。
|
任上下
|
随其浮沉。
|
犹关心
|
却仍然系执于我人心识。
|
器贤愚
|
其意指根器之好坏。
|
根善恶
|
根器之善恶。
|
性良劣
|
本性之好坏。
|
俱为因
|
都是主因。
|
道精进
|
欲求行持精进。
|
在发心
|
必须发心。
|
在智慧
|
以大智慧。
|
在修行
|
精进修行。
|
法为末
|
不要以法门优先考量。
|
己为上
|
以自身适量为考虑,才能融入法义。
|
须明理
|
尤其须要明悟其理之所在。
|
穷比较
|
一味比较。
|
退道心
|
将会使自身道心衰退。
|
引净土
|
而阻断了精进之路。
|
不得门
|
不得适合自身之法门。
|
愿众生
|
但愿众生。
|
心平静
|
能够把心静下。
|
心欢喜
|
而且闻佛名心欢喜。
|
心有信
|
能够如此,即是心中有信仰。
|
心有愿
|
就能发出愿力。
|
心所王
|
心之所在。
|
成唯识
|
乃在心王之唯识。
|
万法真
|
万法皆真。
|
万法空
|
但是万法不出空性。
|
我空执
|
我人之执于性空。
|
全虚幻
|
反而使我入迷渺之境。
|
本末反
|
以此倒置。
|
唯一心
|
唯有一心一意。
|
直契引
|
执此信仰之心。
|
识本源
|
即是唯识之源头。
|
空净返
|
空性而真如,胜于恶取空之空寂。
|
《去执经.识形他心第十二》:本章主旨阐述识性与形相他心等之理论。
意起识臻念紊动
|
意念牵引而使我人前六识一体作用。
|
自识他心随牵掣
|
这就是外缘引动的作用。
|
植入心田无所从
|
以此假相为真,乃是七识之执,进而使我人无所适应了别。
|
彷徨不定乱心机
|
因而我人产生迷境,紊乱灵心。
|
众妙法门无所适
|
有再好的法义也不能融入。
|
独疑不信失真如
|
疑心产生莫明,以此莫明而掩盖我人之真性。
|
不厌生死乐生天
|
不怕轮回,只要有心往生净土。
|
大乘根性自形雏
|
只要如此,凡夫俗子的根器也可渐渐形成大乘根器。
|
莫自了脱生与死
|
不要以自了汉的修行。
|
舍他众生落小乘
|
而不顾众生的共登觉岸(此二句乃阐述大乘小乘的修行)。
|
欲界天中欲界定
|
在弥勒净土中仍然可以有带业的众生。
|
深入正受求三昧
|
可以深深进入慈心三昧,而得到正法的授证。
|
六事行法求上品
|
只要以弥勒法义的六事行持,终其一生可以上品上生。
|
莲华座上结跏趺
|
在龙华三会中龙华树下,坐于莲花座上。
|
此生愿信兜率天
|
只要众生能够一心一意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净土。
|
无妨结使断欲根
|
就可以从今而后立志(注:结使喻指立志)。
|
识心主宰一切名
|
我人心识可以主控世间一切法。
|
业根显见诸般形
|
并且受到识业根障的影响,因而一切都必须以当下的此时来发心。
|
他心串连一切业
|
不要受到外缘的影响。
|
结梗业田难自主
|
以致我人不能够自主。
|
执边邪见失正信
|
执着于边见邪见,而反入于不正信。
|
不能挥发出愿心
|
不要使外缘的力量拑制自身的发心。
|
故愿众生明知悉
|
愿众生都能够明白。
|
戒慎惕惧永存心
|
外缘的力量阻断自身的发心,众生宜惕慎。
|
欢喜恭敬慈悲愿
|
众生可以简易的以见佛欢喜,称念佛名,而深入慈尊的慈悲愿行。
|
皈止当来常称念
|
从此依止于慈尊,而常称念佛名,以此而契引慈尊愿海,使自身减轻外力干扰。
|
坚诚解破诸困境
|
只要一心虔诚,可以破除诸般困阨。
|
生天永久信受中
|
则往生净土当可如愿。
|
《去执经.戒第十三》:本章主旨乃在阐述戒之对众生有其重要所在。
戒持入定生慧
|
修行持戒,以戒而束心,乃得入定而生慧。
|
诫于中而形外
|
行持守戒,必发自内心,始能行诸于外。
|
束意律行严心
|
故其行首在严格律行。
|
立戒本意在此
|
因而佛家立戒,它的本意就是如此。
|
欲界诸根不尽
|
因为身在欲界之中,诸业根均在蠢动,尚未净化。
|
颊恼处处皆是
|
烦恼障随处可生。
|
无以约束言行
|
是以众生无法自行约束自己言行。
|
不见净智庄严
|
难以达到庄严妙智的境界。
|
是以诸众有情
|
所以众生。
|
修行求学觉证
|
在修行大道上,未能慧觉印证之时。
|
必先学仪肃规
|
应该先学习佛规端肃礼仪。
|
出乎至诚自发
|
并且要发自内心至诚而自动自发。
|
尽意复礼轨忏
|
尽心符合佛规礼节。
|
则得符合本意
|
才能符合佛之立戒本意。
|
戒之成立仪轨
|
戒的仪轨,也就是行持守戒的细节。
|
首在脱胎换骨
|
就是要让众生脱胎换骨。
|
众生宿业牵连
|
因为众生轮回以来业障牵连甚重。
|
识意无以自明
|
心识之间常常受宿世因缘牵掣,无以自主明悟。
|
欲界声色繁华
|
加上欲界之中,声色繁华的情相染着。
|
诱引起心动念
|
很容易受惑而起心动念。
|
内有业识昧心
|
因而在内有欲根蠢动而蒙昧心识。
|
外有贼业引意
|
外在又有诸般色相的诱引。
|
内忧兼而外患
|
际此内外侵袭的情形。
|
修行频添变数
|
修行路上加杂许多变数的动力。
|
非守戒规自律
|
因而必要以守戒的自律力量。
|
无以守心修行
|
才能够锁住心猿意马而清静修行。
|
唯戒者不艰涩
|
但是守戒并非一成不变。
|
五戒八斋随意
|
只要五戒或者八关斋等能够随缘而守。
|
须在坚诚不退
|
最重要的是诚心不退志。
|
必蒙获益良多
|
这样就可以获益很多。
|
戒在肃正六贼
|
守戒就是在端正六个贼根,这六贼就
|
贼去蕴空识明
|
只要六贼净去,就可使身心清净灵明。
|
心王得以自主
|
心识就可以自主。
|
内外不受困缚
|
内外的侵袭,都可以抗御或净化。
|
则可由戒弘誓
|
因此可以因为守戒而达到律心明识。
|
进而愿海无边
|
再精进至于立下宏愿。
|
终持一生无碍
|
以此修行一生一世。
|
先消宿世罪业
|
则可消除宿世的业障(因戒行之中,除有不造新罪外,并以明理而行功立德,自可消业)。
|
再期未来厚福
|
然后再造以后的无边福慧。
|
威仪一生戒肃
|
守戒之人,无形之中气质潜移默化,自然端肃庄严。
|
灭罪获福肃正
|
渐渐的消罪而得印证。
|
等觉果品可得
|
那么以戒一行,就可以有等觉菩萨的果位了。
|
《去执经.因地慈行第十四》:本章主旨乃在阐述慈尊之慈心无量,其因缘所在。
昔无量阿僧祇劫
|
在很久很久无量阿僧祇劫之中。
|
一佛如来号弥勒
|
有一位佛陀,祂的名字叫弥勒佛(此位弥勒佛非为如今之弥勒佛)。
|
大弘佛法利度生
|
当时这位佛陀大力的弘传佛法,以引度众生。
|
有婆罗门善知识
|
当时有一位婆罗门的人氏,他本身具有很大的善根。
|
深受法益带发修
|
很得到佛法的薰陶,身受法益,因此带发修行。
|
时在深山逢枯旱
|
当时在山中适逢枯旱的时节。
|
作物欠收食粮少
|
一切农作物不好收成,因此民生食物普遍缺少。
|
修者一切智光明
|
那时这位修行者在此山中修行,已得光明智慧。
|
足有七日未进食
|
虽然已有七天,因无食物而未曾吃过食物。
|
山有白兔母与子
|
在此山中有两只白兔是一对母子。
|
护持佛法与修行
|
这母子白兔颇有慧根,竟能护持修行者。
|
自愿舍身烧熟肉
|
见修行者因枯旱未进食,乃自愿将自身烤熟,以供修行者充饥。
|
供养一切智光明
|
以舍身供养佛法僧。
|
山中有神告修者
|
事后此山之山神告诉修行者这件事。
|
闻言不禁悲心起
|
修行者知道此事后,不禁悲从中来。
|
怜悯白兔知供养
|
深深感动于怜悯白兔母子,身为畜道竟知供养佛法僧。
|
乃心誓愿不杀生
|
由此一事,这位修行者立下大愿,从此修行不杀生命。
|
偈毕纵身投火中
|
以此一愿而修行,并为众生作榜样。
|
世尊说经明开示
|
此后世尊住世说法时,有明确的开示。
|
兔母即佛之前身
|
这一对白兔母子,兔母即是世尊的前身。
|
兔子佛子罗睺罗
|
兔子就是修行者姓名罗睺罗。(注:此二句乃阐述世尊与慈尊以及一位修行者姓名叫罗睺罗三人的因缘;世尊的前身即为兔母,因以身供养佛法僧,故得转佛陀之身,一身系佛法弘兴之重任,而罗睺罗亦以此因缘而成世尊座下。)
|
修者再转慈氏身
|
而那位修行者再转世为慈尊。
|
是以弥勒慈三味
|
由此一段因缘,慈尊的慈心无量就是由此而来。
|
生生世世永护生
|
慈尊转轮后,修行之间生生世世以护生为宏慈。
|
因地慈行不食肉
|
就是这个因缘事,所以此后修行都不再吃食肉类。
|
摄受有情慈氏愿
|
并以此宏慈摄受诸众有情。
|
生吾净土修慈法
|
因此众生欲求往生弥勒净土,修行弥勒法门。
|
无量功德无边造
|
应该知道因地慈行这个修行因缘,以此宏慈造无边功德,生无边福慧,以护生结无边善缘。
|
慈心三昧入禅定
|
以慈悲护生,不受怨灵干扰而入定。
|
浩瀚愿海无边际
|
可以进入慈尊无边愿海。
|
涵盖有情诸众生
|
包括人天诸众有情。
|
一念直上弥勒国
|
有此一念,即可直上弥勒净土。
|
净土安怡能驻锡
|
在此怡然安祥的驻锡(本意为僧人挂单借住)而修行,以待共伴慈尊同成正果。
|
《去执经.分内外院第十五》:本章主旨阐述弥勒净土往生在内院外院之分别。
求生兜率净土
|
凡有志往生于弥勒净土之众生。
|
比丘尼等比丘
|
比丘尼即出家女众,比丘即出家男众。
|
行持于具足戒
|
具足戒乃指出家众而言,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二十戒,完全领受谓之具足戒。
|
六事修齐不怠
|
六事乃指:
|
永住四无量心
|
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以此四种真谛常存于心。
|
发愿往生吾土
|
而发愿求生弥勒净土。
|
上品等觉上生
|
能够完全领受具足戒之出家众或六事修齐之在家众,则可上品上生于弥勒内院。
|
证果弥勒内院
|
在此得证正果。
|
阿罗汉菩萨果
|
或者罗汉、菩萨等觉之佛果。
|
诸众优婆夷塞
|
优婆夷指女居士,优婆塞指男居士。
|
及至有情众生
|
甚至到一切有觉情之众生。
|
未戒六事不全
|
没有完全受戒,或是六事行法没有完全修齐。
|
仅以一愿坚诚
|
仅是有心一志坚持。
|
六事择其一二
|
在六种事行间选择一、二种。
|
在家受八斋戒
|
并且在家守八关斋戒,所谓八关斋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加上不着香花蔓华、观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非时不食。
|
称念佛名不懈
|
持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之佛名。
|
纵有犯戒触规
|
能够这样,纵然在行持之间偶有触犯戒律。
|
未至断欲净业
|
也没有断绝欲根,净化业障。
|
仍可往生净土
|
也可以求生而往生到弥勒净土。
|
兜率天宫外院
|
的兜率天宫中的外院。
|
带业往生净土
|
以此带业之身来到弥勒净土。
|
欲界诸根不断
|
欲界的诸般根障没有完全断绝。
|
见佛闻法信受
|
但可见到弥勒慈尊,恭聆开示,闻法信受。
|
道心永不退堕
|
而将道心永固,使之不退不堕。
|
欲天弥勒净土
|
在此欲界天中之弥勒净土。
|
示现带业男女
|
可以演化带业往生之诸众。
|
十方净土所无
|
这是十方诸佛所设净土所没有的。
|
乃悲愿之所致
|
能够如此,是因为慈尊悲悯众生在世尊住世之时无缘得度,乃发心善巧摄纳诸众。
|
不舍一切众生
|
不放弃引度一切众生。
|
广涵欲界男女
|
涵盖诸众有情。
|
针此人乘根性
|
针对凡夫俗子的根器。
|
上生欲界净土
|
使之方便往生来到同一种质性之净土。
|
再作各分教化
|
然后才加以分别教化。
|
男女各受闻法
|
男女分别受到教化。
|
欢喜道心不退
|
使之见佛心生欢喜而道心不退去。
|
天女开音唱法
|
并且在净土之中有天女以音乐教法。
|
音教四无量法
|
以此音乐之教化,灌输四无量法之法义妙谛。
|
教六度波罗蜜
|
再教六度行,所谓六度即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
|
天籁醍醐灌顶
|
以此仙乐之妙华法音,以教化众生。
|
各生上生出离
|
使在此之众生可生出上生上增断欲净业之心。
|
虽是欲界男女
|
虽然是欲界的男女二众。
|
不受欲根污染
|
只要不受欲根的缠扰。
|
一切庄严净智
|
那么庄严的智慧。
|
内外分明清楚
|
就会显现出来。
|
众生根业可净
|
轮回的根业都可慢慢净化。
|
弥勒佛土宝光
|
受到弥勒佛国的光华普被。
|
可受正信宏愿
|
加以正信及发心。
|
成就佛乘根器
|
就可以慢慢成就等觉的根器。
|
吾普告诸有情
|
慈尊告诉一切众生。
|
上品则得上生
|
上品就能够上生。
|
内院得证正觉
|
在弥勒佛国的兜率天宫内院之中证得正觉。
|
中品上生内院
|
中品而往生弥勒佛国的兜率天宫。
|
道心可不退堕
|
也可以保持道心不退去。
|
龙华胜会圆功
|
等到龙华三会再证正果。
|
再证等觉菩萨
|
或者等觉之佛果,即菩萨罗汉果位。
|
下品上生外院
|
如果是下品的往生弥勒佛国之兜率天宫,则在外院。
|
见佛普受加被
|
见到慈尊再亲领法华加被。
|
称念忏悔灭罪
|
再行念佛忏悔。
|
上增道心根器
|
以慢慢增加上生心。
|
再除业根业障
|
再慢慢净化欲根业障。
|
欲界天中断欲
|
最后在欲界净土之中断绝欲根。
|
再下阎浮胜地
|
等到龙华三会之后,再陪伴慈尊同下阎浮提一地。
|
共成无上正觉
|
共同成就正等正觉之佛果。
|
《去执经.教争分别第十六》:本章主旨乃在阐述对如今众生分门别派的慨叹。
佛佛同道
|
过去世、未来世每一位佛,传的都是同一个道。
|
源源同流
|
其根源都是一样。
|
三世诸佛
|
过去如今未来的诸佛。
|
十方如来
|
以及十方的佛菩萨。
|
共愿度生
|
都是有共同的宏愿,就是要引度众生。
|
摄引有情
|
(同前句。)
|
阎浮提中
|
即指人世间。
|
各部生众
|
各个宗脉的众生。
|
接引因缘
|
都是有因缘可指引。
|
以诸佛名
|
以过去未来诸佛佛名,此句指诸佛佛名。
|
深种福慧
|
来为众生得到福慧的根源。
|
修行有异
|
虽然各个修行不同。
|
信受无差
|
但是皈依却是不变。
|
愿行既就
|
有愿有行,以此完备。
|
净土可生
|
就可以往生于净土。
|
缘何不智
|
为何会不智。
|
互相攻讦
|
是因为各个分门别派互相攻击。
|
宗脉立论
|
一个宗脉所依据的理论。
|
无非佛法
|
也都是佛传的道理。
|
大乘小乘
|
虽然有大小乘之分。
|
人天根性
|
但那是以各人之根器而适应。
|
轮回之间
|
众生宿世轮回以来。
|
或有长短
|
各有各人之因缘好坏。
|
终归觉慧
|
终归一句。
|
共证圆融
|
就是要圆融共同助行大道。
|
何苦分别
|
何必要耿耿于门户之见。
|
形成教争
|
以此而形成教门争议,争议更会造成损失。
|
一失慈悲
|
第一会失去修行人之慈悲心。
|
二失誓愿
|
第二会失去愿力。
|
三种业根
|
第三种下因缘的业障。
|
四成执识
|
第四会形成执着的识性。
|
五废修行
|
第五大废修行之工。
|
六远佛光
|
第六不会受到佛光加被。
|
七得怨恨
|
第七会造成互相怨恨。
|
八自无明
|
第八会起无名之火。
|
九有恶累
|
第九会日久恶化。
|
十去真如
|
第十会失去本性之真如。
|
有此十碍
|
有这十大障碍。
|
何苦来哉
|
何必为分门别派而作无谓争议。
|
漫作诳言
|
不要说是放大话。
|
我最殊胜
|
只有我的法门最好。
|
佛法妙谛
|
佛法的妙谛所在。
|
因人示教
|
是因人适性而予教化。
|
各擅殊妙
|
各宗脉有各个的殊胜。
|
共度有情
|
共同来引度众生。
|
诸部生众
|
而各个众生。
|
应有所悟
|
也应该有所体悟。
|
传承佛道
|
来传布继承此一妙法。
|
各领法益
|
使众生都能领受到法益。
|
《去执经.唯识观第十七》:本章主旨阐述唯识观与求生弥勒净土之有关连与否。
吾今说法唯识观
|
慈尊在经中演法开示唯心观,所谓唯识观即是唯识理论的理念。
|
意即世间之万法
|
也就是世间林林总总的万法。
|
皆自心意识变现
|
都是从我人的心王八识所变现了别。
|
都会归入心识中
|
万法归唯识,即是唯识观。
|
不论有为无为法
|
不管世间万法是有为或无为之法。
|
似有外景其实无
|
以及像是有外物景像的法义,其实都是空无。
|
唯识观想而生定
|
以理解唯识观而进入唯识定。
|
唯识定中深正受
|
在唯识定中得到正确的受记法义。亦即由唯识了悟至万法空性由观而定。
|
智实互转须唯识
|
可以了悟到圆融智慧以及真实之空性,都必须依此唯识而修。
|
虚实欲破唯心王
|
欲求破除虚实(亦即我法),也只有心王八识的了别。
|
即是唯识之初修
|
这个就是修行唯识的初入门。
|
但须戒慎名相繁
|
但是修行唯识的人必须知道唯识理论中的名相繁琐。
|
洞澈明理根基奠
|
只要明白这些道理,可以奠定唯识修行的根基。
|
唯识观想能了解
|
唯识观的概念有所了解。
|
再作勤修唯识定
|
再依循进修,进入唯识定。
|
切莫误解及讹传
|
不要误解唯识理论,或者以错误引导错误。
|
必修唯识始往生
|
以为一定要修唯识才可往生弥勒净土。
|
求生兜率方便门
|
往生兜率天宫弥勒净土有方便法门。
|
持戒十善念弥勒
|
只要持守戒律,力行十善道,并称念佛名。
|
闻名欢喜行六事
|
闻听慈尊佛名而心生欢喜,并勤行六事行法。
|
恭敬礼拜不退转
|
日夜膜拜慈尊,往生志心不退去。
|
凡夫之身诸有情
|
凡夫俗子之身的诸众有情。
|
信愿恒持发初心
|
只要信愿不退,桓持精进。
|
慈心三昧四无量
|
以慈尊护生之慈及慈悲喜舍四无量法。
|
命终接引上兜率
|
只要如此,命终之日就可蒙慈尊放光接引往生弥勒净土。
|
《去执经.遗法嘱付第十八》:本章主旨乃在阐述世尊住世说法之未度尽遗众乃在未来佛之引度共成正觉,意义乃指世间,佛之同道无须划分门户。
佛说八万四千法
|
世尊在世说法,以四万八千法门对治四万八千烦恼苦。
|
专治八万四千障
|
以此对治诸障。
|
灭度遗法代代传
|
虽然世尊已不住世,但佛法代代传续。
|
各擅殊妙遍阎浮
|
各宗脉法义各有殊胜,也遍布于人世间各地方。
|
历岁虽经星月移
|
虽然历经许多波折。
|
沧海桑田未灭传
|
也经过许多时地变迁,有如沧海桑田变化之大,也不能使佛法断绝。
|
各洲诸部根器异
|
虽然各地方的人根器各有不同。
|
因应缘机妙示现
|
但是佛法都能在适当的缘机中巧妙演法示现。
|
正法弘佛上智根
|
在佛灭后千年之间的正法时期,诸修佛者都还有很好的根器。
|
像法弘佛仍慧觉
|
在像法时期,弘传佛法的人仍然是大有慧根之人。
|
末法根器太沦沈
|
但是到了佛灭后的二千余年后,如今是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器就太过沦沈不振。
|
兼而立论成宗脉
|
虽然有弘法之人从佛法中另成宗脉。
|
恰似雨后生新笋
|
并且都如雨后新笋的冒出头。
|
千宗万脉利度生
|
千宗万脉弘法利生。
|
佛佛道同本无异
|
各宗本尊虽异,但佛佛同道,法法相续。
|
何奈人心未识明
|
只是因为人心不知此理。
|
或以缘机度众生
|
有的人因缘际会而引度众生。
|
或以法门启众生
|
有的以法义而启蒙众生。
|
或以知名引众生
|
有的以自身之知名度引度众生。
|
或以入世度众生
|
有的以入世行持而引度众生(入世乃指深入众生之生活圈子,出世即远离人际而入山自修)。
|
周德周备原可喜
|
虽然各宗各脉诸般大德根器都已完备。
|
奈何机锋各逞强
|
只是各宗各脉各逞机锋,互相攻讦,使得弘传佛法失去原义。
|
攻讦毁谛咸曲解
|
(并同前句。)
|
形成自傲为殊胜
|
各以自身为殊胜,自许自傲,而贬斥他宗他脉。
|
实则十方三世佛
|
其实十方净土三世佛陀。
|
无量祇劫本一源
|
自无量阿僧祇劫以来,就是佛佛同道,法法相续。
|
何须争胜成心结
|
不必要以自傲殊胜而互讦,造成互相攻击之心结。
|
况乎二乘成圣者
|
而且二乘根器难以发菩提心以自度之自利为修行者。
|
因地佛位未周全
|
是因地菩萨修行未臻完全。
|
果地佛品道究竟
|
究竟之无漏佛果,尚有距离。
|
漫言十方何净土
|
不要说十方世界的任一净土。
|
不信成土妙善根
|
没有发菩提心,自利根器不除,不能得愿海摄纳,则任一净土不能相应,就不能往生任一净土。
|
虽有专精一志修
|
虽然有专诚一志的修行(净土志业是佛弟子都知道是易行道,但是十方世界的任何净土悉皆有佛愿海接应,念佛以修净土法门,虽是易行道,但若不发菩提心,难得弥陀愿海相应,则无以往生莲邦)。
|
须忌迟豫生口业
|
仍然要戒慎者,乃立志修行过程中谤道生口业。
|
枉费大好初因地
|
如此就枉费了很好的初发心了。
|
遥望十方不成行
|
只能遥望向往于十方任何净土,却不能入境。
|
唯隔净土十万亿
|
并且距离十方任何净土都很遥远。
|
虽隔十数恒河沙
|
净土殊胜,却分隔难以尽述(佛徒素以恒河沙数形容其多)。
|
弥陀愿海摄无边
|
虽然阿弥陀佛之愿海广大无边,以念佛之易行道以广度众生,但弥陀净土不纳二乘根器者(二乘指中乘缘觉乘及声闻乘之小乘,均为自度根器)。
|
琉璃净土广大涵
|
而药师琉璃光净土虽然也是广大摄纳。
|
各愿往生凭自愿
|
往生之修行者也是自愿求生。
|
何须口舌争是非
|
这些净土法门各自殊胜,无须自恃自傲。
|
弥勒内院成净土
|
众生更不知弥勒法门是佛法中易行道之最易行道,不须大乘根器之人,二乘根器也可求生到弥勒净土,更可证入弥勒天宫之内院。
|
众妙善根百德成
|
只要来到弥勒内院,则妙德庄严的善根器就可成就。
|
欲界天中兜率宫
|
在欲界天中的弥勒净土。
|
四无量法同摄受
|
慈尊以慈为首之慈悲喜舍一同摄受。
|
慈心三昧度有情
|
以此初因之慈心三昧护生之心以度众生。
|
近易简行称方便
|
修行法门最易行。
|
先得无上不退转
|
只要得到一心往生之志愿不退去。
|
见佛闻法出离心
|
见到慈尊恭聆开示,再发出离断根绝欲。
|
始得龙华圆胜会
|
就可以共赴龙华胜会。
|
证阿罗汉果地佛
|
伴同慈尊得证佛果。
|
天上人间无二殊
|
因为到那时娑婆已非五浊恶世,如同弥勒净土殊无二致(此在三经中有明载)。
|
圣言量者最可贵
|
当是最值得珍惜。
|
佛说弥勒上生经
|
这是世尊说法弥勒上生经。
|
付嘱遗法度遗众
|
以及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三经中明载,嘱付未度遗众由未来佛引度共成正觉。
|
悉皆慧觉得圆融
|
届时众生都可回复大乘根器圆融无碍。
|
不论何法不违法
|
不管是什么法门不违反法律。
|
悉承本师释迦佛
|
都是承接于本师释迦牟尼佛。
|
无量劫去期未来
|
无量阿僧祇劫后,贤劫中期待未来。
|
正法深受慈愿海
|
转正法轮,就是慈尊的愿海。
|
吾今普告人天众
|
慈尊现在周告天上人间诸众。
|
本师付法度遗众
|
本师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之前,将所穿之袈裟叮嘱摩诃迦叶转付,即是正法授记嘱咐引度遗众。
|
三藏典册记分明
|
这些都在佛经中记载分明。
|
唯愿诸众共阅研
|
希望诸众能够阅明研究。
|
文殊菩萨 降
《去执经.收经赞》:本经完结,在经末有收经赞,此乃经体之制。
妙哉弥勒法王子
|
称赞慈尊之词(此乃引用人天之赞词)。
|
欲界大悲建净土
|
在欲界天中,以慈心大悲之愿建立摄纳遗众的净土。
|
愿海无边咸摄引
|
这个净土因有世尊嘱付善巧摄纳,以及慈尊护生之大愿,故广大摄纳诸众有情。
|
四部诸众同欢喜
|
人天诸众同样的欢喜。
|
一志不退恒持名
|
只要一志不退,恒久持念佛名,以契引愿海。
|
恭敬礼拜香华供
|
并且恭敬礼拜慈尊,以好的香花等供养。
|
六事勤行戒严守
|
有六事行法及斋戒的行持。
|
弥勒内院兜率宫
|
就可证入兜率天宫弥勒内院。
|
得受资粮凭往生
|
这是一个凭藉往生的方便法。
|
弥勒净土
|
弥勒净土。
|
誓不退堕
|
在此立志不退去心志。
|
无上道心
|
发菩提心。
|
万德庄严
|
就可以有妙德根器。
|
三身圆满
|
而成就菩萨果位(所谓三身乃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三身圆满必须初地以上大菩萨才具。所谓自性身乃以大功德法所依止之缘。故受用身分成二种:其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之圆净常遍,色身常自受用广大法乐。其二,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示现微妙之功德身,及初地以上大菩萨转正法轮,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变化身乃诸如来以度化众生而变现之无量随类变化)。
|
皈依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一声、十声、百声、千声、万声、十万声、百万声):
(此乃经体制,无须注解)。
大日如来 降
《去执经.收经偈》:此经收经偈,乃意在为此经说偈,为众生说明。
卅二法相
|
慈尊有三十二个法身。
|
紫全法身
|
其中本相为紫金。
|
慈心三昧
|
但以慈心护生是为初因。
|
四无量法
|
加上四无量慈悲喜舍之法义。
|
显密圆融
|
而可显密之义都圆融无碍。
|
法门殊胜
|
弥勒法门之殊胜,乃是佛法中易行道之最易行道,因各乘根器之人俱可带业求生。
|
愿被诸众
|
慈尊大愿广及未度遗众。
|
接引遗众
|
俱皆接引摄纳。
|
共证龙华
|
以其龙华胜会共成正觉。
|
信受愿行
|
只要信受而力行不退。
|
悉皆回向
|
都可以回向。
|
皈依
|
皈依意即依止。
|
万德周备
|
万德周备乃赞叹慈尊。
|
护生菩萨
|
慈尊以护生,因地而成就菩萨果位。
|
龙华尊佛
|
而在龙华胜会与众生共成正果,而慈尊之成佛将不似世尊之艰辛,只在龙华树下,日升出至日西下即可成佛,故尊称龙华尊佛。
|
皈依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一声、十声、百声、千声、万声、十万声、百万声)。
跋
经之注解,乃在阐述经意,期以浅白文词解析词句之艰涩,而使读经之人了然于胸,进而诵经之时,心领神会,不负着经之意旨。
去执经,顾名思义乃在解开众生心结之执着,文词之中不免牵涉唯识名词,更加使经意艰深,不易组织领会。今日本经得佛菩萨摩诃萨龙树之注解,则使经意明朗。众生读经细加体会,则读诵两有所得,悉皆法益,实为末法之幸,众生之福。
际值书成。吾谨以数语以作为跋。
道安 跋于南瞻部洲台疆丰原懿敕拱衡堂
天运丙子年十二月十四日
后记
说到修行,众生畏难;说到离欲,众生担心失落所得,此乃众生根障太重,末法时期,根器有差所致。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慈氏圣者亦是大慈大悲,因在末法时期众生执识太重,不易得度;因此,乃在离此阎浮提最近距离之欲界天中建立兜率天宫,以作依住,并建设弥勒净土,使众生容易得度。
本尊释迦与慈氏圣者乃同时期修道,佛陀早已成佛,而慈氏圣者却在兜率天宫此一生补佛处行菩萨道,以待未来下生成佛。这种差异不在世尊根器优于慈氏圣者,乃在慈氏圣者负有度尽佛陀说法未能得度之遗众,再在三会龙华之时共同成佛。这是大悲大愿,也是方便善巧摄纳,所以弥勒净土可以带业往生,这就是得度之机。
众生修行弥勒心法,可以精进唯识观而唯识定;也可以持戒护生,勤行六事;更可以发愿往生,称念佛名,诸此种种,俱是末法之中方便法门。
际此末法之时,正信行持是为修行者之智慧,佛陀授记弥勒以度遗众,此在大藏经诸部中上生下生经中记载分明,众生应可明证弥勒法门乃为佛授正法而皈依行持,自是在此浊世之中往生净土之一大殊胜缘机。
准提 志于南瞻部洲台疆丰原懿敕拱衡堂
天运丙子年十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