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伦理方面的凤仪语录摘抄如下,并对部分语录做了简要的说明。而后再进行系统的伦理概述。
1、人能守住身,不令老人分心,正是尽孝。在外边作事的人,常挂念老人,以为是尽孝,错了,那为思亲,不是孝亲,必将职分内的事作得完善,那才算尽孝。因思亲而不能尽道尽职,怎能算孝呢!
2、人常问我孝道怎样尽呢?我说尽孝的地方,是要由漏处入手,如哪方面困难,那便是父母的忧心处,你要不管,就不能尽孝。
按:孝身、孝心、孝性,是先生讲孝道的重点。能使老人放心,正是孝心。
3、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尽孝,必须清三界。
按:人能遵道而行,就是尽孝。所以先生说“人能守住己身,就算孝子。”
4、儿女尽孝,老人有错必须补上,这才叫真尽孝呢。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因为怕家庭欺负,不敢奉养老人,恐怕儿子们受累。我后来知道这是一步错处,后来便将我祖父请过来,不但不要他的养老地,并且还负担他的债累,我也一定请,这才能被老人的过失呢。
按:先生这样作,不仅养老人的身,并使老人安心,无忧无虑,度过晚年,性得其养。这样,是孝身、孝心、孝性都做到了。更为重要的是把母亲所亏的孝道给补上了。
5、伦常中的人,互相爱,互相敬,各尽其道,全是属于自动的。简单说,道是尽的,不是要的。父母尽慈,子女尽孝,兄弟姊妹尽悌,这叫作尽道。要反过来,互相要,就大错了。自动而知尽道的方是善,若是互相要,便成恶了。今日家庭,所以不和,因为要道的人多,尽道的人少,如同讨债的人多,还债的人少,哪能不争吵呢。
按:要求对方尽道,即强求而得之,绝非真心实意;况且求而不得,必然出现许多苦恼。
6、我少时在离家百余里外,为人佣工,无论何时,不敢妄言,不敢打仗。有人问我你怎那样老实呢?我说,我离家太远,安心做活,不生是非,父母还挂念我呢。如再和人打骂,岂不更担心了吗。某人闻此言垂头而去,因那时某人正和他兄弟为分家产不均,而打着官司呢。
7、人子事奉老人,必得能得着老人的道,断老人的家私之累,化老人的禀性,才算作真尽孝。
按:得着老人的道,是孝老人的心(命);断老人的家私之累,是孝老人的身;化老人的性,正是孝性。
8、动性是不孝父亲,也就是不敬天;生嗔恨心就是不孝母亲,也就是不敬地。
9、人的大本就是一个孝字,尽孝的不必常侍庭闱才算是孝。若能立身行道,虽然离家万里也是尽孝。孝子行事是纯粹是本乎天良,违天良就不是孝子。
10、儿女是世上的,有了能力应给世上服务。要是因为父母,把子女累在家里,在子女方面是小孝,在父母方面就是不慈啦!
按:小孝孝于庭闱,大孝孝于天下。总之,不论在家在外,立身行道才是真孝子。
11、为子的事父,必知父亲是有功,是有过,是有德,然后才能真尽孝。作一事须知力量大小,作一事有百人服,就有百人的德,有万人服就有万人的德,有万人怨就有万人的罪。
12、老人怕子女受罪,广积财产,多置物业,预备下辈人生活的财产,这样人不是慈爱子孙,正是欺侮子孙。怎么说呢?他以为子孙将来无力吃饭,不能谋生,所以大事预备。对外人刻薄悭吝,专为子孙积蓄,子孙任何经验也没有,就知道吃喝玩乐,后来真落到没有饭吃,不能谋生了,可笑的老人,可怜的子孙。
13、从前我国的家庭,是互相依赖的,男依赖女,女依赖男,父依赖子,子依赖父,到依赖得不耐烦了,便互相嫌怨,互相争吵,甚至互相残杀。若不改造家庭,人哪能有幸福呢!
按:家庭是社会组成的细胞,家庭不和睦,不安定,不能人人自立,社会又怎能好呢?所以凤仪先生一开始,就从改造家庭入手,专门讲求家道伦理,从而改变儿孙后代的素质,以使社会安康,人人幸福,这是凤仪先生花费毕生的精力,孜孜以求的。
14、现在家庭的夫妇,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或是互相责求,互相搅扰,真成个地狱家了,我提倡男女自立互助,不相管束,就是要化地狱为天堂呢!
按:家庭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一个大人物,可以率领千军万马,但一个小小的家庭不一定治理得好。一位山乡出身的农夫,竟立志要把所有的家庭“化地狱为天堂“,这是何等宏伟远大的胸怀啊!
15、子女之能尽孝悌者,是由德上来的;能败财者,是由孽上来的。要知子女之成败,且看自身的行为,是德是孽,便可以了。
按:古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吉凶祸福,利害得失,无不是自招,所以儿女的好坏,也必须从自身的行为上找根源。
16、为儿子的,老人有德得给扶起来,老人无德得给助起来。
17、自欺的,好像自己按着自己的头不得起来,正是不孝。
按:自欺的人,即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没有志向,不可能有所作为。白白浪费了父母给的身躯,所以是大不孝。
18、我有个族兄,很能事奉老人,他父亲好耍钱,他家很贫,每天还必要供给父亲耍钱的本钱,还要借驴送到赌场去,因此,人都称他为孝子。其实,这仅能得一个顺字就是了。我爷爷被我母亲辞出去的时候,爷爷向我家要三百吊钱走的。我母亲死后,我就把我爷爷接回来,爷爷带三百吊饥荒(外债)来,这不是和母亲的心相反吗!但是可把我母亲的罪过赎回来了。李子和的母亲临死时还嘱咐他,千万不要和他哥哥(先母所生)合伙。子和听道后,把整个家产让给哥哥了,这岂是他母亲的心呢!但可把悌道和他母亲的后母道一遭都尽了。张雅轩的母亲过家是极勤俭的,积成了一个小康家庭。雅轩办学给花的一文没剩,这是他母亲的心吗?但是拿他母亲的钱作公益事,用到当处了,也正是尽孝。我们三人都是止在孝字上。
按:先生、李子和、张雅轩都是在母亲去世后这样作的。假如母亲在世,他们这样做,就不是那么顺利了。所以行道也要适合时机。
19、为儿子的,必得真知道老人的好处,才能尽孝。不知道好处,虽然表面上尽孝,也绝不能孝到圆满处,这是定理。我怎知道呢?我在扛活(佣工)时,从找东家的好处上得来的。
20、父亲向儿子要孝,那么所受的孝,也没有滋味。所以我说“要来的”不是。
按:这样的儿子,只能勉强孝身,而不能孝心,至于孝性更谈不到了。《论证》说:“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孝子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如果内心对父母没有孝敬之情,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不怪凤仪先生说“没有滋味”。
21、道在自身的为本,在他人身上为道。
按:古人说:“本立而道生”。如为儿子,为丈夫,为父亲等等,这叫本。能尽了应行之道,叫立本。但“道是相对而生的”。有了对方,我才有了应尽的道,所以说“在他人身上为道,在自身的为本”。
22、不会做父母的都是自己害他们的儿女,任性娇惯,溺爱不明,以致不务正业,家里多一个浪子,世上多一个游民。儿子越造他越贪,父聚财,子散财,简直是推儿子下地狱。还说儿子不成材,怕他将来受罪,就是不义之财,他也去贪,这种财产留给儿孙,和留毒药给儿孙有什么不同?自己造孽,儿孙受罪,真是自作自受。
23、道找一面,就是克己。自己要认不是(认识自己的错处),不找别人的不对。不论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没孝?不问兄弟义不义,但问自己悌没悌?不管别人好不好,但问自己诚不诚?志诚感动佛,意诚感动神,心诚感动人,身诚感动物。别人不满意你,是你无能。别人不赞成你,是你无用。你若是看不起人,是你无量。
24、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己才是真的。自己不真,众人不佩服。人人都说敬天地,孝父母。我说,想敬天,要先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想敬地,先要净心,心不净不能孝母;心性不清净,说是孝敬,等于骗人。
按:古人说“干称父,坤称母“。干天也,坤地也。天赋人以性,地赋人以命,曰心。故天、性、父,三者是相通的。地、心、母,三者也是相通的。所以说敬天、清性,正是孝父,敬地、净心,正是孝母。
25、人当不好是不知命,叫作丢命。事做不好是不知“道”,叫作丢道。都是不孝的人。要超度父母,得自己比老人强,超过父母所做的,才算超拔。
26、道不远人,我天天讲道,也就是天天讲人,若不讲人,哪里有道?学道不专,听的次数多了,反而觉得没意思,没把做人当作一回事,不找自己的不是,专看别人的不对,把自己忘了!从小当孙子、当儿子,自己有了儿子当爹,有了孙子当爷爷,一辈子连一个人也没会当,连一条路也没会行,闹个空来白走!人是由这里坏的,世界也是从这里坏的。
27、好看他人不对(生气),正是个人不对。
按: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为了他人的无理而生气,便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其实,由于别人不对,把自己气得头昏脑胀,身心俱损,这不是严重的错误吗?
28、人人都觉得自己无过,其实当儿子不会当,也是过,当丈夫不会当,更是过。推开说,当什么人不会当,都是有过,敢说无过吗?人人都愿意享福,怎么都没享福呢?有道才有福,若不明道,有福也是不会享呢!
按:道是什么?就是做人的规范,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假如物质财富再丰足,生活条件再富裕,但他不能按规范做人,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以气禀性用事,恐怕他照样苦苦恼恼,这就叫不明道,所以有福也是不会享的。
29、什么是真经?我们个人的经历都是“真经”。一个人上课(在讲习班讲述自己的道),然后我们要共同给他研究,这就是大家念一本“经”。
按:大家能把某一个人的道研究明白了,这才是最现实,最有用的。同时,对他个人和大家的认识和实践上都是极为有益的,所以说是“真经”。
30、道是相对而生的,是绝对而行的。
按:有父才有子,有夫才有妻,因而有父子道、夫妇道的产生,故曰道是相对而生的。然而,在行道时,要但求自己,不求对方,责己而不责人才合道,故曰道是绝对而行的。余可类推。
31、欲悟他人的道,必须知其心性之阴阳顺逆,律以因果、人事、天理,则自得其中道了。
32、众人不服,就是把天命丢了。
按:为人处世,使众人佩服了,就是长天命。众人不佩服,当然就是把天命丢了。
33、李懦(朝阳人)问,他儿子的寿命长短?先生说:“生你这孩子时,你正和后母相搅(对后母很不孝),是从逆中来的,你不做善,他还可以活着,你做善,他立时就死。后来李儒稍向道,儿子立时就死了。
34、家道的坏,不是由于外人坏的,都坏在儿女身上。外人吃一顿饭,都要感恩,儿女就不然了。虽然用全力为他们,也不感恩,这样的儿女心极狠,为父母的应该觉悟啊!所以儿女不孝,风俗坏,都是从父母溺爱上来的。
35、男女在没结婚之前,都是以尽孝为第一步。既然结婚以后,男子以尽夫道为第一步,女子以尽妻道为第一步。男子如不把内人领在道上,能孝公婆,教子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安心,女子婚后,不能助夫成德,虽然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是不甘心。所以不论男女,必须明道,才能尽孝呢。
36、志界夫妇是忘情的,意界夫妇是淡情的,心界夫妇是牵情的,身界夫妇是粘情的。好也没说,歹也没说,来也没说,去也没说,才是志界夫妇。
37、志界夫妇是没说的,是互相感恩的,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行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互相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妻,因为是照着财势来的,所以必糟。
3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说求己的是先天,求人的是后天。今后的夫妇要夫不求妻,妻不求夫,各做各事,各行其道,应聚就聚,应散就散,聚也不相搅扰,是和和乐乐的,散也不相挂念,是自自然然的,这就是先天夫妇。
39、当夫君的必须三界清了,才算真刚正:性中没有脾气为性清,心中没有私欲为心清,身子没有嗜好的为身清。然后立起志来,“专气致柔“,才算真刚正呢。
40、我从早就想打破古代的“三从”,因为那三从是极无道理的。我的主张:从天理,从道理,从情理,才算是真三从。
41、男人的“三刚”还是在性心身中,若动性(动脾气),性就不刚了,若怨人或盼人家好(求诸人),心就不刚了,打人骂人,身就不刚了,所以真刚就是不动啊!原先的“三从”呢,乃是极无道理的,必得要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才是真三从。像“秋胡桑园戏妻”,最后秋胡的女人宁死不从,这就是从道理而不从人的证据啊!
42、儿女的不孝,风俗的坏,都是从老人溺爱过甚上来的。
43、为人子的,不使老人操心就是孝。
44、人子尽孝也份量:对于生身母,尽一分孝就能圆满;对于继母,必得尽二分;对于后母,必得尽三分,才能圆满。(后母指再婚的母亲)。
45、看小孩的闹不闹,就可以知他父母的因果重不重。
46、当后母的对于夫君,对于儿女,不许说歹处,更不许说好处,即使有人谈论子女的长短,也不接言。对于夫君的衣履,更不要给他尽力地整理,因为恐怕有碍子女的尽孝。兜一切不是,更要少管闲事。然而心里对于一切的道理无所不存,等子女都诚心佩服之后,如果要问着,才能够稍说几句,这才算尽后母之道。
47、做人得以立意为主。当男人(丈夫)的,自问到底怎么当。普通人以为女人(妻子)离婚了,是不好的事。其实她是她,你是你,不再相搅了,那有什么关系呢。
按:夫妻真正合不来,到在无法继续过下去的时候,正当的离婚是未尝不可的。总比在一起搅得天昏地暗,死来活去的要好得多。
48、夫妇的缘是有数的,数满了就散,在数未满之前,就要看得破,看得清,无别离之苦,才算有大智慧。
按:再美满的夫妻,也终有生死别离的时候,世上没有永久不散的筵度。然而,不知有多少人由于丧偶,竟带来无穷的悲哀与痛苦。尤其老年由于一方的早逝,往往给生者加速了衰弱与老迈,甚至痛不欲生。其实,世上万有,都是无常的,何止夫妻!如能在缘满之前,看破这一切,自可减少许多苦恼。特别是修道的人,这一关不突破,万难修出去!
49、当曾祖的,绝不许哈唬曾孙,哈唬时,你一动气就成鬼了。当爷爷的不许打孙子,你打孙子,儿子和儿媳妇都不乐意,这就是不会当爷爷。
50、人当父母死时都要痛哭流涕,以为是尽礼,其实是一种无益的事。若是有道的经过这一番痛哭,也要损去一半道力。父母今生作善,来生还是作善,又何必哭呢!若有哭的心,倒不如立志成道,父母和九祖都得到超度了。允恭道:“孔子说‘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那是什么意思呢?”先生说:“孔子的话,是因时而发的,不那么说不能合乎那个时代。假使他生在现世,他也就不能那样发言了。”
按:父母去世,子女哀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悲痛,以致伤害了身心,也是不应该的。孔子那个时代是极重礼义的,所以那样说。先生说痛哭不如立志成道,正是化悲痛为力量。
51、老人死了,儿女在外地工作,不管多么远都要奔丧,既然到家,也不过痛哭几场就是了,于事实上有什么补益呢?不但无补于事实,而且痛哭这几场,精神上的亏损,很长时间也养不回来。
按:如果死者有知的话,他对儿女这种跺脚捶胸的痛哭,不仅反感而且受到极大的干扰,所以不只是对痛哭者有害,而对死者更为不利。
52、人们行道,预告要能钻进去,再能出得来。像当儿子的,就得真把儿子道得着,才不能永远陷落在苦里边。
53、对允恭道:你欲尽伦常之道,必须先悟伦常这道。如你为子,必先悟父亲之道,为夫必先悟为妻之道。欲悟他们的道,必须知其心性之阴阳顺逆,律以因果、人事、天理,则自得其中道了。
按:欲尽伦常之道,必须先悟他人之道,会他人的道。这是先生经常讲的。究竟怎样悟他人之道,怎样才能会他人的道?从本段语录中便可找到答案了。(必须知其心性之阴阳顺逆,律以因果、人事、天理,则自得其中道了)。
54、究竟“息战”要从哪处起呢?是得先从夫妇道上起,夫妇之间,无论什么样也不争,就是至于离婚呢,也绝不相搅,才是真息战。(这是归根缩本的讲法)。
55、道是在于对面,其在自身的为本,本立道自然能生。为兄的,但问兄宽否,不问北忍不忍,为夫的但问义不义,不必问妇之顺不顺,这样,就是“本立道生”。
56、人生最难过的是夫妻关和子弟关,夫妻有半路而死的,或能破开,惟子弟关竞没一人能逃出。所积的德,所创的业,不败于子则败于孙,各代帝王,就是实在的样子。就拿僧道两家来论,收徒弟也没逃出子弟关,我所办的“立业世界”,子孙无所继承,立即破了。
57、当什么人存什么心,千万不要存人家的不对。
58、我在扛活时,便悟(研究)为什么要扛活?自己答道,是为过家。为什么要过家?是为养人。那么人们好了没有?仔细一想,人人都错了。我因此而悟老太太、老爷子、姑娘、媳妇、丈夫、兄弟等的道,那才是真悟道呢。
59、对于伦常里的人们,无论尽多少也是因果,你不还可也不行,所以还他,不过了账码就是了。
按:所说的了账码,就是个人所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尽得圆满无亏就是了。
60、人来世间为当人而来的。然而他要恨人、怨人,把人都丢了,又哪有人呢!有女人(妻子)你就不算鳏棍子,有儿女你就不算绝后,有了就算,何必问他男女呢!
61、人若遇着不成材的兄弟妻子(包括子女),你只有尽量作德,才能弥补过来,因你缺德他们才糟了呢。今人遇着不好的兄弟妻子,就不知道怎么好了,所以才失道。
62、一言合天理,便是代天言;一事合天理,便是代天行。为人不知对面人的道,就是假人,男人不知女人道,就是假男人,当婆婆的不知媳妇道,就是假婆婆。
63、从前结婚,也不问明道不明道,只是照着财产势力而后结合,所以婚后就要受种种的苦。今后必得像刘秀琴似的,先明白夫家道,然后再出嫁。
64、现在我新创的“娶女婿”这条道,是男子仍姓他自己的本姓,然而生育子女可得姓女家的姓。这乃是新创的一条道。
65、朋友居五伦之一,是托底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都有不能说的话,惟独朋友是无话不可说的,所以是托底的。人道里包含着佛道、神道、鬼道、物道,若不能闭住不应说的话,就要落在因果中。《三字经》上说,此十义人所同,义字是一种和暖之气,不是冷冷落落的。
66、夫妇为人伦之始,所以改造世界另立人根,必从夫妇作起。
按:《易经》上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人繁衍多了,自然形成社会,于是纷纭复杂的现象就都出现了。一部人类史,归根结底就是男女两个人表演出来的,已表演了几千万年,利害得失,相互冲突,胜败兴衰,自相残杀,伊于胡底!从家庭来看,也同样如此。凤仪先生通过几十年的实践与观察,得出结论,欲改造世界,另立人根,正本清源,非从夫妇道上作起不可!因为夫妇是人伦之始,造化之基。
67、我常说人有三宝:说过去的话,做过去的事,行过去的道。这三宝一时也不可忘的。
按:对自己说过去的话要负责任,要说到做到;作过去的事,要自我反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行过去的道,要肯定下来,增强自信,充实份量,自我提高。这三样不正是自我完善的三件宝吗!
68、现在我不敢说的话太多了,就像我主张孀妇可以改嫁的事,若对人去讲,俗人准谤毁。
69、世间最苦的是寡妇,古时丈夫死了,女人以守节为贤,那也不合道。有应守的,有不该守的;若是公婆年老,无人侍奉,儿女年幼,无人抚养,或是性好清静,可以守节;如果年壮,又有叔伯,再没儿女,自己又年轻,可以不守(可再嫁)。要是舍不得富贵,那叫守财;改嫁怕受苦时,叫作守身;如果再整天苦恼,疾病缠身,就是守苦啦!必须行道,才算守节。
按:先生对世风有许多革新之处,不是完全沿袭古说,应兴应革,惟义所在。寡妇可以再嫁,即是革新的主要内容之一。
70、我讲的夫妇道,也就是阴阳之道,夫妻和睦,阴阳气顺,互不相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而且家齐,子孙昌旺。所以我说,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也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和乐。现今的人男管辖女,女依赖男,男人打女人,女人怨男人,这叫阴阳不合,家庭怎能幸福呢?
71、我常说讲道德要男女各正本位,男子以刚正为本,什么叫刚呢?刚就是不动性(不发脾气)。什么叫正呢?正就是合乎正理。女子以柔和为本,什么是柔呢?柔就是要性如水。什么是和呢?和就是要合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正是刚柔迭用之义。
72、王复干讲《易经》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我问他:“水是主柔和的,你常耍脾气,怎能算天一生水呢?”朱循天问我:“这两句话,应该怎样用呢?”我说:“以我的意思解释,天就是为夫的,一就是三界俱清而能合一,生水就是为夫的要彻底悟女人之道;地六成之,就是为夫的既然明白女人之道,为妻的承其意去行,托满家。这样解释,河洛之理便不致于落空了。”
按:河洛这理原为我国古代深奥之哲理。先生把它用在性理和伦理的实践上,虽不一定合乎原意,但在运用的效果与价值上,却有极为可贵的意义。
73、我所讲的三刚是,不动禀性是性刚,不起私欲为心刚,没有不良嗜好是身刚。男人(丈夫)只可领教女人(妻),不可管教女人,一管便是不刚啦!骂女人是动威风,女人虽不敢还言,可是恼气已存在心里了。打女人是动杀气,女人虽不敢对打,可是恨气已存在心里,这种恼恨之气,当时发泄不出去,将来必遗传给子女身上,这不是管女人的大害吗!人是习而不察,真是愚得可怜!
74、男子要存天心,女子要存地心;天有好生之德,地有养育之恩;为男子能领人,不是为自己,是为天下;女子能养育子女,不是为自己,也是为天下。
按:这种存心,正合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
75、人都把妻子儿女看成是自己的。所以才操心动性(动气禀性)。若把我看成是女人的男人,是儿子的父亲,他爱恭敬不恭敬,就凭着他吧。这样自然就不动心了。
76、我最佩服张中天的母亲的大义,她有三窝孩子,都不分彼此,竞成为一气,这就是以义用事。中天的女人死了,又来一个,比前一个强,这就是因为他母亲的德行大。你们记着,无论女人死了或走了,如果事先都对过她了,后来的必要胜于前者,这是定理。
77、为子女的若使父母提起来就乐,就是聚神,就是尽孝。
78、现在当父母的拿血汗的金钱培养子弟读书,把子弟培养成了,也作官了,拿回来的钱,多半是贪脏卖法的钱。拿血汗的钱而换回来孽钱,真是赔账得很。
79、我向来没有师父,也没有门徒。认师父便受管辖,有门徒就要败道。谁是老师呢?天地人物皆是我师,谁是门徒,信我话者,皆是门徒。
按:“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不收门徒,便无分门别派,是己非人,相互攻击之弊。
80、修好的人不少,得好的人不多。什么原故呢?因他心里所存的,都是人家的不好,又哪能得好呢!
81、有一个清末的秀才,向我说书内有黄金,我已中了秀才,还是受穷,古人把我欺骗了。我说你读了好多的书,你实行了几句啦?你若不照书上说的实行,不是古人欺骗你,是你把古人欺骗了。老秀才默而不言。
82、道只是一条道,佛、神、人、物都是从一条道上来的,就是道的火候难掐。
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明确了万有的本源,故曰“佛神人物,都是从一条道上来的。”度众生,化万物,即是“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使之归根覆命,各还本然,这是圣佛的最大宗旨,故曰“道只是一条道”。但因人施教,因物施法,层次不同,各有特点,没有固定的教化模式,分寸不好掌握,故曰“火候难掐”。
83、官府对于人民,则用治化,治化是有权势的,善则赏之,恶则罚之;子女对于父母,则用感化,不许责备;师长对于子弟,则用教化,只可使之为善,他若不善,可以谴责,讲道理;朋友则用劝化,劝之不听则止,勿自取辱。
84、一个团体像一个人似的,人身上的手最灵,脚最笨,然而没有脚也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所以一个团体里的人,谁也不必嫌恶谁没有用。
85、创事业像黄豆似的,由一芽而生叶。到在极盛的时候了,然而,还必须由极盛而生荚生粒落叶枯黄,豆子才能成。创女学办会体也是这样,极盛之后,必得缩回来才能成。做什么事就是什么天命,虽然做一种小事,也是为天下,也是为众生。
按:这是先生教导人们不要趋炎附势,只求虚荣,终成昙花一现,而无成果。同时,也是说明创事业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成己成人,造福人间为宗旨。成事者越大越好,越发展越好;而“成人”者在发展之后,必须缩回来。这是两种不同的途径。
86、蚕作茧,不是愿意长在茧里,是要在茧里化蛾飞出。人们作事,也要这样,设一学校,或创一会体,也不是为的一个人常住在那里,是愿意藉着那事成道啊。
87、今人不务实行,只喜好高,真是大病。如念书的,能念真一分,则世界进步一分,能念真十分,则进步十分。怎算真?就是在书上读得古圣的言行,便要踏实学着实行,就算真了。
88、我们天天演讲,仅能讲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对于治国的道,就不敢谈了。怎说呢?因为没到那个地步啊!将来道德若能普遍了,当道的诸公也都深信了,然后才可以谈。而对于平治天下的道,还不能谈,所以讲道也得有步数。
89、一家子里,小孩是心,媳妇是眼睛,大儿是手,小儿子是腿,老太太是破筐头子,必得兜起来。
按:家庭里,媳妇要敏感,反映快,能抓住事情的节骨眼,不漏过场,所以说媳妇是“眼睛”。老太太是“破筐头子”,这个极大众化的比喻,太恰当了。老太太必须能包容一切,而且都能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说像“破筐头子”。
90、有一次,我儿媳骂孩子说,念书的人没好东西。我说你这一句话,骂了我们几辈子。我是讲善书的,你婆母你丈夫都是教书的,孩子们都是念书的,是不是都被你骂了。她说我没骂你们啊。当时我虽然问她,可没生气,只是一笑,我若生气,立时也真就不是好东西了。
91、着在道上的则为真,着在物上的则为假。
92、人不知命与天通,不知命与神佛同体,只是一味的争贪,真是可笑。一个人自有生以来,当孙子、当儿子、当男人、当父亲、当爷爷。问他究竟会当哪个,哪个也没有会当,这叫作白活。
93、究竟怎样算得着命呢?必得使人家佩服了才是。能叫一个人宾服,就增加一个人的德,叫一个人信服。就长一个人的命,能叫万人佩服或信服,就可长万人的命(不是有意追求的)。
按:这就是衡量一个人的命,足与不足的最好尺度。
94、蝌蚪必把尾巴脱掉,生出后边两腿,才能上陆地。人也有尾巴,是什么呢?就是不能自立的妻子和财物啊,财产越多,尾巴越大,越难脱。我和循天把钱掐死(不挣钱,不立业),这是极高的事。
95、姑娘提满家,性如棉,志为根;媳妇托满家,性如水,意为根;老太太兜满家,性如灰,志为根。这几句话是你们女界的真道,你们就应该本着正道去作。此外找一家人的好处,并寻思自己在家庭五行中,占哪一个地位,便要按着本位去行,才算合道,才算真正归本。
按:如棉、如水、如灰,话非常通俗浅白,但真能做到圆满,是很不容易的。姑娘性如棉之洁白,温暖、朴素、大方的品质性格,确实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境界了。志为根是有正见,不动摇,不慕虚荣,不受染污之意。媳妇性如水之柔和自然,灵动而不轻浮,“利万物而不争”,把方便让给别人。意为根是温暖而有义气。老太太性如灰取温暖而无火气之意。态度安稳自然。志为根是巍巍不动,不动气火,无牵情挂碍之烦恼,知足常乐,家道自会发旺。
提满家,托满家,兜满家,都是知道全家人的道,通过不同方式,使全家和睦幸福。
家道伦理是凤仪学说的重点,而妇女道是重点中的重点。其中“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有什么样姑娘便有什么样媳妇,有什么样媳妇便有什么样的母亲,有什么母亲便有什么样孩子,孩子便是未来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宰人类之命运的。如此看来,妇女在人类社会中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凤仪先生在弥留之际,仍谆谆教导后学,要注重妇女道啊!
96、姑娘(在家庭中)身有补助力是消因果的,是与佛国接气的;心知众人的好处是结缘的,是属意界的,是成神的路;性如棉是义气发动,是成神的根;志为根是成佛的根。
按:家庭中的矛盾,往往发生在婆媳间、姑嫂间或夫妻间。做姑娘的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常常可以用自身的慇勤与微薄的劳动来化解其积怨于萌芽状态,以弥补事情的缺憾,防止事态的恶化,所以“姑娘身有补助力”可以“消因果”。能化地狱为天堂,不正是与佛界接气吗!“心存众人的好处”,是存阳气,结众缘,“性如绵”,走的正是意界的路,再能以志为根,便是扎下佛根啦!
97、夫为天,妻为地,天清地宁,生孩赛如神童。
按:天清便是为丈夫的心性清明,无脾气,无私欲;地宁便是为妻的性情温柔,无贪欲,无执着。男刚女柔,各正本位,自然会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
98、大家研究“母教”。先生说:“讲‘母教’不如先讲‘教母’啊!”
99、我常说要“翻世界,重立人根”,人们耻笑我,以我为狂。其实我创办的崇俭结婚与立业等事,正是改造世界最重要的关键呢。
100、某孕妇问,她未来的小孩能什么样?先生说:“真着笑,你(包括丈夫)包的饺子是什么馅,你自己还不知道吗?何用问别人。
101、子女什么样,要看有儿女时,父母的性子、心理、行为什么样。
按:这里所讲的是“胎教“的根本问题,如果把这个根本失掉了,在后天的教育上再努力,也不过是事倍而功半了!
102、心界人只因他贪,贪就不能成。像贪长的葫芦,终不能成,“霜降”就该瘪了。可是那个成的,虽然小,却不怕霜。
103、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棉用水湿后就永远不起发了,这正是不增不减,用棉纺线,线可极长,姑娘的志也必要这样长。媳妇性如水,曲曲流去,终归大海,说不上能流多少千里,媳妇的意也要这样长。
104、“水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居处是最下的地方,它能合五色合五味,原质总是不变的,所以说“上善若水”。为媳妇的要能如水,不就算尽道了吗!
105、道根就在下边,像为媳妇的,有子女就悟子女道,没子女的就注意全家中最劣的人,把他托起才算是插底,所以劣者是道的根,好者是道的梢。
106、人于五伦之间,必须时时思索自己尽道已到在如何地步?如孟良璧对于五伦之内,无一处不圆,拿每年的立业所得利息四分之一供养母亲,这便是尽孝。对于翁父方面,虽不常侍庭闱,然以她的才德肯适张氏,实幼增光张门不少,那正是尽孝。对于夫君,对于大伯小叔也都助起来了。自己要常思这些,则神光圆满,而心体越发广大了。
107、我有儿子的时候,正是我迎养祖父的时候,所以我知他必贤孝。那么他怎么任性多少年呢?只因我年轻时,做事都任自己的性,主张很强硬,所以他才那样。
108、男子领满家,姑娘提满家,媳妇托满家,老太太兜满家,都是要知道满家人的道。
109、今天我只就着“圆情”这一项来说:姑娘要提满家,所以对圆情上应当讲求的。比方处在家庭里,早晨嫂子起来了,推开厨房门,折柴烧火了,小姑听着这个声,就该起来,嫂子把水温热,她已洗脸去了。小姑来取水时,还要想想,家里还有几个人没有洗脸,看看锅中水能不能够用,不够用再为添些,更要看看锅底的火,够不够温热锅里的水,若不够再给添一把柴火。自己洗完脸,把洗脸水要洒到嫂子房中地下,因为这时,父母不能起来呢,洒水怕是惊了老人的清睡。梳妆完了,然后到厨房中替嫂子烹饪,或是到嫂子屋中,给侄儿们穿衣服。临吃饭之前,再给预备些菜酱等物品。这正是补助嫂子工作,这才算圆情。这样做,母亲虽有一差半错,嫂子看小姑面上,也能容过去。普通的姑娘,早晨晚起,母亲招呼她,她也不起,嫂子从旁看着便要生不服的心了,这样姑娘也就要背着不孝的罪了。常人有过都不自觉,所以就常在过中。
按:这里讲的是姑娘提满家怎样圆情的例子。从表面来看,在家庭里似乎属于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小事。然而小事聚集多了就会变成大事。一个土块虽小,却可把人绊个跟头。情理上的不圆满,却可促使人我之间关系加深矛盾,因而在伦常道上很难行得通畅。所以先生用一件浅显的事例以启发后学。
110、看男人的心,就可以知道他女人什么样;看女人的意,就可以知道她丈夫为人怎么样。
按:人心有正、邪、虚、实、大、小、真、假等等的区别。有私欲杂念固属不正,但心中常存妻子过错,甚至耿耿于怀,这样的男人,心更是不正了。所以男人要着重“正心“。什么是意呢?宋哲学家朱熹说:“意者,心之所发也。”一般来说,女人的意有的发冷,有的发热,对丈夫总是放心不下,过于粘情,有的意发板,有的硬,有的散(不易集中),有的圆,有的扁(不易翻个),有的有棱角,有的太软等等,可以分许多类型。先生着重讲女人要“诚意”。夫妻在精神上实为一体。常言说:“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是有一定道理的。
111、人只知学高(贪高),终久还得矮,怎说呢?高处是人所共争的地方,常了,没有不低落的。所以高中极低,低中极高。这个道理,知道的人很少啊!
112、男子的刚只是要定得住,假使女人不能遵道而行(或不听劝的),我只是不言不语,一味淡看,再甚的,就远走躲开她,这样,没有领不过来的。多妻者,用这法更为相宜。今人所以不能刚的,只因不能淡得情欲啊。
113、种瓜的老叟,看瓜的生熟,好坏,不用手敲,不用鼻子闻,只凭眼睛看它的颜色就知道了。看人也是同理。辽阳张忠堡,有个老太太,自从过门(结婚)之后,便受男人的骂,一直骂到老。他问我她为何挨骂?我说只看你那幅沉沉不乐的容色,便该挨骂。你从此纺线或做针线活时,用一个镜子,放在前边,常常自照,看看乐不乐,如果有乐容,再无愁容,便不挨骂了。她依计而行,她男人真就不骂了,且非常和好了。
114、多立事功,多结人缘,便是外功,有外功才有内果,尽伦常办公益都是外功。植物生根长干伸枝附叶开花,都是外功,外功完成,才能结果。人若无外功,不能成内果。比如一样的讲道,无实行的人,虽说得天花乱坠,人也不注意听,或者诽谤他,因他无外功;有实行的人,说一句,他人信一句,就是一句俗话,他人也说其中有道,这不是有外功,方有内果的证验吗!
115、对朱循天说:男刚女柔,各正其道,男子必如天之清,女子必如地之宁。你的女人(前妻),不就道德范围,不愿孝敬老人,恭敬哥嫂,你不要恨怨她,也不要挂念她,才算守住你的男子道。你的老人,应当你尽孝,她孝不孝,你是不必强求的,能这样,就叫作真正的刚。(朱循天与前妻虽终至离婚,亦从未相争相搅)。
116、生子女时,父母的心性什么样,行为什么样,子女生后也必像他那样,这就是所说的“生成”啊。既生以后,当父母的或先善而后恶,或先恶而后善,子女也必随着变化,这叫作“造化”呢。
117、好佛的人听说哪处庙修的好,就往哪庙去找佛。南去朝海,北去拜山,求佛度他往生西方,去见我佛。人都不知顾名思义,不知“我佛”,就是我们自己,偏向外求,越求越远。所以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
118、孔子老年和群弟子言志,他说“老安少怀”,但没有实现。我立了许多安老院(所)和怀少园,是替孔子还了大愿。孔子传道,光教男子,没教女子,我办女学正是补孔子的漏。
119、世人学道,也被道迷,听说谁有神通,就去恭敬谁,给他磕头。听说哪位神仙有灵,就供奉上,给他烧香。听说哪位神佛好就给他修庙,以为是无量功德。这和人的谄谀有什么不同?那叫迷惑。还有贪心用事的人,为了求福,离道就更远了!我才说,他修庙,我修神,他修房子,我修人。
120、子女就是父母的一通活碑。
按:子女的禀赋不同,都与父母的个性素质及孕期的胎教有直接关系。也可以说,子女的素质是父母给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子女的表现,正是反映了父母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忍而未发的隐情,都可在孩子身心上暴露出来,所以说子女是父母的一通活碑。
121、世人有信“八门”的,每一出门,或做事,都要看看八门。信“八字”的,又常请算命先生,批八字。我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极好的“八门”,人要从这里走,八字也没有不好的,成圣成贤都用不了。但是也要看看自己应从哪门进去,我是由忠字门进来的,从小为人放牛,长大给人扛活(佣工),后来在家种田,入宣讲堂,劝人为善,办女义学和公益事业,我敢说我一时也没有不忠诚去做。有了一个忠字,其他的七德,也就不缺了。我的八门和八字还有不好的吗?世人又何必迷信呢!
122、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人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这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123、夫妻相处,最好是不说闲话,说好,会宠起骄气,说不好,会引起争辩。不相关的人,好歹都不动心,把夫妇也盾作不相关的人就合道了。
124、天加福是逆来的,人才吓一跳,人加福是顺来的,人才都知道。我说世人都有福,就是不会享,给他送德来了,他又害怕,不愿接受。岂不知,道在逆境中成的,人是由好里头坏的。所以说好是坏的头,坏是好的头。你看!肉有香味,坏了太臭,白菜不香,坏了也不臭。果木在青的时候不会坏,熟的时候,离坏就不远啦!人事也是如此。
125、现在人都说道德是补法律之不足的。将来必翻过来,说法律是补道德之不足的,世界就好了。
按:法律是管人行为的,管有形的;道德是正人心的,管无形的。道德昌明,人们自觉遵章守法,则法律只是起辅助作用了。
126、不入世就想出世,不尽道还想得道,岂不是“缘木求鱼”吗?孤修寡练,不合现在的天时。
127、道非德不显,德非道不通。
128、知道的是理,行过来的才是道。
129、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所以我创办女义学。
《三界篇》开始便提到了,性命哲学(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凤仪学说的主体,家道伦理是其学说的重点。
人都生活在群体里,在群体里就必然产生人我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久而久之,便形成各种不同的规范,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这些规范,就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一旦有人违犯这些道德冷则,必然引起众人的反感和谴责,严重者,为国法所不容。由此,而产生了各种道德准则。这便是孝道、悌道、慈道、夫妇道等等伦理道德之所由生。古人称之为“伦常”。
古代圣哲为人们提出许许多多做人的准则,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时代的变革,这些准则也不能不有所革新和变化。
凤仪先生所阐发的家道伦理,不是完全沿袭古人之说,而是赋予了新的内容。譬如提出推倒古代“三从”之说,反对买卖婚姻,主张孀妇也可以再嫁,妇女自立等等。又如阐明“找好处”“认不是”是解决家庭矛盾的两大关键,“化性”是心身健康、家庭和睦、拨阴取阳的无上法门,等等。都是简单明了,行之有效的。
先生说:“道是相对而生,绝对而行的”。所谓相对而生:例如,有父母才有子女,有子女才成为父母,由此便产生“父子道”;有丈夫才有妻子;有妻子才当丈夫;有婆母才有媳妇,有媳妇才当婆母。如此等等。所以说道是相对而生的。所说的绝对而行,即个人应尽个人应行的道。为父的不问儿子孝不孝,而尽为父之慈道;为儿子的不问父亲慈不慈,便要尽为人子的孝道;为兄的要尽为兄之道,为弟的要尽为弟之道。只要尽到自己应尽的道,而不问对方如何。但求自己,不要求对方。这便是尽道,而不是“要道”。先生说:“父母尽慈,子女尽孝,兄弟姊妹尽悌,这叫作尽道。要反过来,互相要道,就大错了。自动而尽的方是善,若是互相要,便成恶了。今日家庭,所以不和,因为要道的人多,尽道的人少,如同讨债的人多,还债的人少,哪能不争吵呢”。所以行道的关键在于求己。
根据凤仪先生有关伦理的语录,从孝悌慈,夫妇道,妇女道,家庭教育以及其它方面的伦理道德进行阐述。
一、孝道
先生说:“人的大本就是一个孝字”。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儒家为了发扬孝道,特为写了一本《孝经》,可见中华民族,对孝道是何等重视!不过,人们对孝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先生说:“尽孝的不必常侍庭闱,才算是孝。若能立身行道,虽然离家万里也是尽孝。孝子行事是纯粹本乎天良,违天良就不是孝子”。所以尽孝不一定总在父母身边,在家在外都可以尽孝。这样人,在社会上也必然会忠于职守的。
先生所讲的孝道,包含孝身、孝心、孝性。供养父母衣食住,这仅是孝身。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如何尽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孔子说的大意是:“现在为孝的人,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饮食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内心对父母没有诚敬之情,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论语》)。
对老人的心情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人老了,心有余力不足,心中牵挂的事情更多了,总是放心不下。如果对老人的难处不理解,不体贴,只是嫌老人多管闲事,说话好啰嗦。为子女的很反感,动不动便刺伤老人的心。这样,很容易使老人产生伤感,即便给老人做再好的饮食,老人也不感到香甜,心情也不愉快。这便是不能“孝心”的缘故。
先生说:“儿女尽孝,老人有错,必须给补上,这才叫真尽孝呢。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因为怕家族欺负,不敢奉养老人,恐怕儿子们受累。我后来知道这一步错处,母亲死后,便将我祖父请过来,不但不要他的养老地,并且还负担他的债累,我也一定请,这才能补老人的过失呢”。当时虽受伯嫂母的难为,先生也坚决这样做了。不仅解决祖父的生活问题。同时更可以使祖父的心情得到安养,这是孝老人的三界。更为重要将母亲的亏孝处给弥补上了。所以“顺”不一定都是孝。
想要尽孝,必须有好的性格,光心好而性不好,孝道也行不圆满。比如儿女出于好心,说话强硬,把父母顶撞完了,使父母心里很难过,即使心眼再好,又有什么用呢?例如一位“孝子“,给老人买来许多水果和点心,因为老人把水果分给孙子们了,儿子生气了,便把水果收到一块给扔到垃圾堆里,气得老人暗暗落泪。这样能算孝吗?说他不孝,好像冤枉了他;说他孝,竟把老人气得这样。所以缺乏心性修养的人,孝道是尽不完美的。
人在社会上工作,不论离家远近,能够尽职尽责,出色的完成任务,不令父母挂念和操心,就是孝子。尤其一提到儿子或女儿,父母感到心满意足,十分欣慰,这样,比较庭闱这孝,其份量还要重得多呢!当然,父母衰老病弱之时,儿女能够耐心服侍,也是非常必要的。
子女孝敬父母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只是自己一个人能尽孝,还是不完满的,必须夫妻和谐起来共同孝敬老人,才能使老人更安心。所以先生说:“男子如不把内人(妻子)领在道上,能孝翁姑,教子女,纵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净心;女子结婚之后,不能助夫成德,虽然自己孝敬翁姑,翁姑也是不甘心,所以男女必须明道,才能尽孝。”
先生说:“在外边做事的人,常挂念老人,以为是尽孝,错了,那为思亲,不是孝亲,必将职分内的事,做得完善,那才算尽孝。因思亲而不能尽道尽职,未免重贻亲忧,深负亲恩,怎能算孝呢!”
父母去世,子女哀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悲痛,以致伤害了身心,也是不应该的。先生说:“人当父母死时,都要痛哭流涕,以为是尽礼,其实是一种无益的事。若是有道的经过这一番痛哭,也要损去一半道力。父母今生作善,来生还是作善,又何必痛哭呢!若有哭的心倒不如立志成道,父母和九祖都得到超度了”。允恭道:“孔子说:‘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那是什么意思?”先生说:“孔子的话,是因时而发的,不那么说,不能合乎那个时代。假使他生在现世,他也就不能那样发言了。”孔子那个时代是极重礼仪的,所以那样说。
先生说:“如把人情割断再去尽孝,那才是佛国的孝子呢!”这是孝道最高层次的要求。当然,有很多人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所说的“割断人情”那是从思亲忧念,牵缠挂碍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所谓“佛国的孝子”乃是立身行道,达到尽人合天,了脱尘寰的境界。这样,才是孝道的究竟。
二、慈道
“上爱下曰慈”是古人对慈的解释。在此专指父母对子女应尽之道。父母对子女除了负养育之责而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子女培养教育。正常人爱孩子是不学而能的,所以无需谁来赞许,不过有许多做父母的极易流于溺爱。爱的过分,便可能害了孩子,且贻患无穷。比如从小娇生惯养,到应该自立的时候,还处处依赖父母,这实际是把孩子害了。
先生说:“老人给下辈人预备许多财产,这样人不是慈爱子孙,正是欺侮子孙,他以为子孙不能谋生,无力吃饭,所以大事准备。对外人刻薄悭吝,专为子孙积蓄,子孙任何经验也没有,就知道吃喝玩乐,到后来真落到没有饭吃不能谋生了!”这样的老人,不仅不是慈爱,恰恰是把子孙坑了!
更有甚者,贪来不义之财或贪脏枉法来的钱,留给子孙,先生说:“这种财产留给子孙,和留毒药给子孙有什么不同,自己造孽,儿孙受罪,真是自作自受!”
人们都知道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么家庭的真正宝贵财富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培养出理想的孩子。如果没有好的下一代,即便有再多财产,也不够儿孙的挥霍,反而成为他们走上罪恶道路的催化剂。所以儿孙的命运,不在于父母是否留有更多的财富,而是看是否有良好的教育。所以更为关键的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极为重要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动作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情,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教育孩子不要赌博,要远离低级趣味,那么父母必须首先做到不赌博,远离低级趣味。否则光教育孩子,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古人说:“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确有道理的。
做父母的能孝敬老人,在生活的细节中,处处体现出尊敬老人,那么自己也会得到孩子的尊敬,这是最为明显的例证,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在此基础上,再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敦品立德,自会收到理想的效果。这便是最大的慈。所以教和养是分不开的。
儿女在少年时,父母就应该以清正廉洁之道灌输给他(她)们,免得到成年时误入岐途。先生说:“现在当父母的,拿血汗的金钱培养子弟读书,把子弟培养成了,也作官了,拿回来的钱多半是贪脏卖法的钱。拿血汗的钱而换来孽钱,真是赔账得很!”待造成恶果之后,悔之晚矣!难道这样的实例还少吗!这,父母不能说没有责任。
常言说“棍头出孝子”,这话是极无道理的。试问古往今来,哪个有成就的人是父母打出来的?往往父母打孩子,都是因孩子犯了错误,生气了,才打孩子。实际是拿孩子泄愤,不是教育孩子。孩子当时害怕了,过后又忘了。这叫“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民国十五年九月,在长春开家庭教育大会时,有一天,女义学的学董们有认为打得对的,也有人认为不对的。最后请问先生,先生说:“我是庄稼人,举个庄稼例子,种地时,谷种要是着了热,你们说种下去能不能出呢?”有人回答说:“能出”。先生说:“出是能出,可不能结子啦。因为谷脐着热,长出来的苗一定不好。人也是一样,父亲的性情乖张,子女准不听话;母亲的心要不正,子女的品行不端,这全是先天受病。他现在把儿子打死,也没有用啦!要研究胎教,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先生说:“打骂孩子是四大恶风之一”。(四大恶风包括打骂妻子,打骂孩子,兄弟争分财产,走人情来往。)
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心理,才能教育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父母只是一味地严加管教,不能对症下药,常常是浪费了语言,浪费了情感,孩子不仅不能接受,反而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小孩心中无小事。大人只知道按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往往事与愿违。
农夫种地侍弄小苗,必须懂得小苗成长的规律,如违反了它的规律,庄稼一定长不好。培养孩子,绝对不是“有奶便是娘”那么简单,培育孩子并不是单纯养和爱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教的问题。西方有一位哲人说的好,“爱护子女,连老母鸡都会的”。所以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是一门最大的学问,这也正是把慈道列为伦理道德中重要课题意义之所在。
子女长大成人之后,父母怎样算慈?先生说:“儿女是世上的,有了能力应给世上服务。要是因为父母,把子女累在家里,在子女方面是小孝,在父母方面就是不慈啦!”
三、悌道
古人说:“善事兄长曰悌”。在此则扩充为兄弟姊妹之间,和睦相处,亲敬友爱之道。即是悌道。兄弟姊妹本为同一父母所生,所以孝敬父母,就得和睦兄弟姊妹。悌道也是出于天性之自然。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所以孝悌都是天性所固有的。如人在幼童时期,同在外边和小孩们玩耍,如果有人欺负他哥哥,弟弟一定要帮着哥哥,谁教他这样呢?这便是天性之自然。即使弟弟无力帮哥哥去打对方,也一定在旁边哭泣。然而弟兄长大了,便不一定那样亲热和睦了。这是为什么呢?有的人认为父母偏爱了,生嫉妒心了。尤其结婚之后,便明显地分心眼了。
兄弟之间不和睦的主要原因,不外袒护妻子,或争分财物,或妯娌间相互矛盾。尤其是为了争分财产而打架斗殴,更有甚者,引起同室操戈,后果不堪设想。其主要根源,不外乎受贪心的驱使与性情的暴烈。什么兄弟本是一母同胞,情同手足等等大道理,完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惹得老人生气上火,痛心疾首,毫无办法。由于兄弟失和,当然妯娌不睦。为了争分家产,有伤天伦,这样的夫妻还想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岂不是缘木求鱼!
致使老人哀叹晚年之凄凉,儿子们轮流供养,生活得不到安定,经常面对晚人难看的脸色,实无异于乞讨,这不是由于悌道不尽而累及孝道吗!
欲尽悌道,其关键在于一个“让”字。朝阳县李子和是尽悌道的典范,他相信凤仪先生的话,曾三次让产给哥哥,无怨无悔,以全悌道。先生道:“李子和因为把悌道行真了,所以后来有那么大的光辉。”
先生说:“道是在于对面,其在自身为本,本立道自然生。为兄的,但问兄宽否,不问弟忍不忍,为夫的但问自己义不义,不必问妇之顺不顺,这样就是‘本立道生’”。
姊妹之间,也同样有互相爱护,彼此关怀之悌道,使父母放心,不牵挂,正是直接尽悌,间接尽孝了。
四、夫妇道
男女结为夫妻成为家庭的核心。虽然有父母,子女、兄弟,但真正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还是夫妻,所以家庭中的主要问题,如和谐与矛盾,快乐与苦恼,多数是源于夫妻关系之中。《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往往把男女与天地、日月、阴阳并提,可见古人把夫妻之道提高到何等重要位置。孟子也非常重视婚姻,曾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夫妻关系呢?凤仪先生说得很明确:“夫妇为人伦之始,造化之基。”人类有夫妻,除了为组织共同生活的家庭,仰事俯畜,服务社会,更为了繁衍后代。所以夫妇之道,非常有研究的必要了。
婚姻的质量决定家庭的质量,家庭的质量决定下一代的质量。这是千古不易的一条真理。人们只希望有好的下一代,但不能注重自身的素质与品德上的提高,也不过是空想而已。
结婚把一男一女溶合为一体,不等于把两个半圆合成一个完整的圆,而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在成婚之前,就必须都有个正确的思想基础。
有的人结婚,只是为了一己之享乐为主,仅从外貌的美丽作为选择配偶的标准,而忽视内在的精神素质,基感情极为脆弱,难以持久的。因为一个人美丽的容貌,是经不起岁月的剥蚀,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会磨损她们容颜的秀美。这时,夫妻的爱情又靠什么来维系呢?这便是厌旧喜新心理的主要根源。
至于以金钱、地位、权势为前提的婚姻,均属买卖婚姻范畴之内,缺乏稳固的婚姻基础。这些前提一旦失去了,夫妻感情便会立刻失去保障。这是典型的“可与共富贵,不可与共患难”的夫妻。
以道义相尚的夫妻,必须志同道合,打破财产、势力、地位、才貌等旧观念。即忠诚、朴实、心地善良、性格稳健、胸襟开阔、身体健康的男子与贤淑文静、通情达理、资性温柔、身体健康的女子,结为终身伴侣。不索彩礼,绝对崇俭。婚后,互不管束,互不依赖,男女自立,同甘共苦,互谅互助,为了共同人生目的而奋斗终生。
男子以刚正为主,性刚不动脾气,心刚没有私欲,身刚没有不良嗜好。女子以柔和为本,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打破古代的旧三从。要做到男刚女柔,所说的刚,绝不是刚暴,是刚正,所说的柔,并不是柔弱,而是柔和。所以男要领妻不管妻,女要助夫不累夫。
男女通过结婚,虽然溶为一体了,但是双方仍存在心理、性格、习惯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可强求一致。爱情的力量再大,究竟不能把另一方变成完全和自己一样的人。结婚不是单纯的躯体结合,彼此心灵的交融,性情的接触,感情的深化,千变万化,是非常微妙的。婚姻之中,蕴涵着苦乐悲喜。夫妻相处,强求一致,反而使差异扩大;过度亲密,反而造成疏远,物极必反。俗话说“淡中滋味长”,就是这个道理。那些不能“存异”,而将自己的想法,习惯强加于对方的人,势必会产生许多误会和苦恼。所以夫妻间要长短互补,刚柔相济,有个磨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凤仪先生说:“能会对方的道(即对方心性行为变化的规律)就叫作达彼岸。”又说:“看男人的心就可以知道他女人什么样,看女人的意就可以知道他丈夫为人怎么样。”
夫妻应有各自的独立性,而又配合得十分默契,恰似由于各自独立的两根琴弦,方能奏出美妙的乐章。刚柔相济是先生讲夫妇道的重要原则。世事很少由于单纯的刚或单纯的柔而能成功的。刚柔也可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因素。阴柔之文彩,是美的表现,阳刚之健美,是美的核心。如此夫妇方是真正的平等。假如两个演员,都要当主角,谁也不当配角,这台戏如何能唱得下去!
大而国家社会,小而工商团体,无不是以刚柔相济为用,方能取得最后成功,千百年来,历史昭然。何独作为人类社会细胞的家庭,而能例外!
假如男人性情粗暴,女蛮横不讲理,他(她)们所组成的家庭怎么会幸福,又怎能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在日常生活中,用恨怨恼怒烦来支配他(她)们的言语和行动,则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的家庭,又从何谈起?由此看来,男人刚正,女人柔和,才是家庭幸福的保障。然而欲做到刚正与柔和,又必须从先生常说的“去习性,化禀性”作起。
孝悌慈是家道伦理中的主要环节。要想把这几条道尽得圆满,必须夫妻协调一致,夫要领妻尽道,妻要助夫成德。上孝父母,中和兄弟妯娌,下教子女,都是夫妻直接应尽的义务。夫妻和睦,家庭才能和睦。所以说夫妻是家庭的核心。
培育好的子女,提高下一代的素质,不仅是父母的希望,而且是人类的最大的心愿。这就要求夫妻必须注重胎教,尤其是要研究好胎前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孩子的性格与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先天因素。先天遗传因素是内因,是根本的根本,后天环境的因素与教育是外因,是个性与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先天因素是不太好改变的,而后天因素全在环境与教育。夫妇之道,涉及到人类的素质,所以先生才说它是“人伦之始,造化之基”。
五、妇女道
“姑娘提满 家,性如棉,志为根;媳妇托满家,性如水,意为根;老太太兜满家,性如灰,志为根。这几句话是你们女界的真道,你们就应该本着正道去作。”这段话是凤仪先生为妇女明确提出的必行之道。话非常通俗浅白,但真能做到圆满是很不容易的。故万不可以为土俗无味。
妇女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家风形成的主要因素,培育理想的下一代的根本力量,是决定家庭幸福的源泉。“如棉、如水、如灰”等提法,虽然不是出自古圣先贤的圣经宝典,但确是行之有效的齐家良方。也是凤仪先生长期研究家庭道德的智慧结晶。真能照此做去,家庭未有不和乐幸福者。当然,男方的有力配合更是不可缺少的。
1、姑娘道
所谓性如棉,即如棉之洁白,守身如玉;如棉之柔韧,不暴躁;如棉之温暖,不冷淡;如棉之绵长,恒久如一,不退志;如棉之平等性,一视同仁。志为根者,(志,即四大界中的志)立志不争不贪,(先生说:“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立志孝双亲,敬兄嫂,爱护侄男侄女,眼中有事,手中有活,多帮嫂嫂工作。立定志向,不为贪所动摇,这就是志为根的表现。不多嘴多舌,不挑拨是非,尤其在婆媳之间,不传闲话,不暗送“毒药丸”,只能化解矛盾,平息是非。使家庭转苦恼为和乐,使人位之间的情理、道理以及天理都得到提升,这便是姑娘提满家的实质。
女人为齐家之本,清国之源。姑娘道研究明白了,是正本清源。先生说:“姑娘是世界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所以他的最终目的是“振兴女教,重立人根”。但这并非只是空喊口号,而是从清末时期就倡明妇德女道,首先创办义务女学,让女子读书明理,培育理想的下一代,诚可谓得治世之本也。
世上有了受过道德伦理教育的姑娘,出阁之后才会成为贤惠的媳妇,只有贤惠的媳妇,才会当好母亲,培育出良好的孩子。如此,则改变世风,提高人类的素质,才有希望。这乃是正本清源之千年大计。
2、媳妇道
研究姑娘道,是女子立身之本,姑娘道明白了,立下一辈子的根基。媳妇是来自姑娘,但和姑娘道大不一样了。媳妇在家庭中,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子女,还得助夫成德。媳妇要性如水,意为根(意,即四大界中的意),托满家。所说的性如水,即如水之柔和,不急躁,不好高骛远,随遇而安,不生气,不怨人,如水之随圆就方,合味合色,如“水之利万物而不争”,托底就下。如果家中有愚鲁的人,必先在他身上着意,把他托起来。从而托起满家人的精神。
丈夫无论为农、为工、为商、为士、为官,为妻的首先是要助夫尽孝,然后按他的职业助夫成德。如丈夫是商人,当助其公平交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以义为利,才是商人的道德。如丈夫是读书人,当助其勤学好问,志在希圣希贤,立身行道,扬名显亲。如丈夫是为官的,则助其忠于职守,爱护人民,清正廉洁,绝不贪脏枉法。如此等等,正是水利万物之美德。
所说的意为根,即知足常乐,不可面带愁容,并能屈己待人。在公婆面前,和颜悦色,对妯娌间和睦相待,对侄辈不离慈爱,再能心存一家人的好处,处处给人以温暖,则家庭必能和睦,家道必然兴旺,这便是意为根的体现。
心存孝念,再能注重胎教,找好处,认不是,自然会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贤妻良母,一脉相承,故曰“家庭的质量决定下一代的质量”。
3、老太太道
人的一生,离不开三个阶段,由少年经过中年到老年,女子则为姑娘、媳妇、老太太。不明白道的,往往糊糊涂涂,苦苦恼恼地过了一辈子,明白道的则可痛痛快快,顺顺畅畅地走过人生之路。如能从童年就打好人生的基础,明确为人之道,肯定会少走许多弯路。人都愿意寻求一个理想的环境,但常常事与愿违。什么道理呢?关键在于不明人生之道,即使环境再好,物质条件再充足,如果你不存道心,耍大脾气,争贪不已,是非不断,那么再好的家庭,恐怕也被你搅得乌烟瘴气,苦恼不堪。尤其是女人,不明伦理家道,在家庭中是最苦的。所以先生才提出姑娘、媳妇、老太太的各种规范,正是为了解除苦恼,增进幸福。
女人一生辛苦,费尽心力,老年家成业就,儿孙满堂,这时候就当老太太了,这个名称最尊贵。老太太要性如灰,志为根(志,即四大界中的志),兜满家。柴火灰是温温暖暖,喧喧腾腾的,温而不藏火,好比老太太气度温和而无火气。知足常乐,闲事莫管,一切无说。永不生气,平心静养,把一切家务交给儿媳妇管理。但交出去还得放心,若是交给她还不放心,常好叙叙叨叨不住声,不但自己操心,反而惹得一家人都不耐烦,这样老人总在苦中。所以当学灰之温暖沉静,万不可灰中带火。
志为根者,巍巍不动,对儿女放心,对家务放下,不受情牵,不被物累。然而对家中每个人应行的道,还必须格物,常存在心,当晚人问到时,及时指教,不问则不强说。倘晚辈人有了过错,老太太赶快兜过来,这正是行“不言之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犯了过错的人一定感激老人,知恩改过。对孙子们常说他父母的好处,导致全家和睦,彼此感恩,全家和顺。欲云:“老太太炕头坐,一福压百祸”,正是说老太太为兜满家的福星。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自会人财两旺,四季平安。
女人和男人所不同之处,男人一生始终是“志为根”,女人则少年时是志为根,打好基础,固住根本,不被情牵利诱,洁白如玉,结婚之后,则必“意为根”,生儿育女,仰事俯畜,应酬亲友,承担家务,所以要如水之柔和灵活,满面春风。否则,媳妇仍以志为根,冷淡对人,则家人外人都无法接受。到了老年,则仍回到志为根,是秋收冬藏时期,修心养性,缩本还原,以成道了道为主。女人是从“志”开始,中年以“意”用事,到老年仍归到“志”上,正是走了一圆。
4、婆媳道
在家庭中,婆媳间的矛盾,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婆媳不睦,最难心的是儿子,一方面是母亲,一方面是妻子,都是亲人近人。出了问题,有的时候,怪媳妇,也有的时候,怪母亲。为儿子的不能轻易责怪哪一方,更不能随便批评妻子,用压制的方法,只能加重婆媳间的矛盾。媳妇口服心不服,后果更为严重。然而对母亲无法直接责怪。在这种情况下,为儿子的只有用自责的方法,来缓解矛盾。归根结底,家庭的问题,只有各正本位,各行其道,“找好处,认不是”(即找对方的好处,认自己的不是和缺点),才是解决家庭不和的唯一方法。
会当婆母的,绝不可当着亲友或邻里的面说儿媳的缺点,也不可背地里讲儿媳的不是。媳妇当然也不可议论婆母的是非。婆母要知道媳妇的心理及其为难之处,要体贴媳妇,要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的关心,时间久了,媳妇也自然会对婆母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儿媳妇有一点差错要容忍,要谅解,万不可吹毛求疵,抓住不放。如此天长日久,婆媳关系没有不好的。
婆母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揭短处,或以大压小,替儿嫌妻,总是使脾气管人。即使是个好媳妇,关系也不会处好的。所以“责己”是行道的关键。
为儿媳的也应多为婆母着想,须知道老人的心理,能调换位了想一想,辛苦劳碌,把儿子拉扯大了,娶了媳妇,只知和妻子一条心,对老人冷淡了,使老人寒心,老人能不难过吗?想到这里,儿媳自然会对公婆更加关心与体贴。其实,儿子夫妻和好,做为父母是高兴的,只要是不忘掉爹妈,父母就十分知足了。如此相处,婆媳关系怎能不好呢!儿媳尽孝道,婆母尽慈道,欢欢喜喜,家庭和乐,既显出婆母仁慈,又显出儿媳贤孝,日子哪能不发旺!
5、继母道
人的尽道都有个根。先生说:“为继母的道根就在先房子女身上”。母亲早去世,父亲再继娶一位来,就是继母。本来在家里当姑娘的本分,出阁后,就给人家当母亲,这在婚前必须有充分地思想准备,了解夫家的人位情况,及其相处之道。婚后,对前房子女,还得格外尽心。稍一差点,旁观的便说长道短。尤其是亲戚朋友,没有不注意的,都恐怕前房子女受屈。到了自己生了子女,更有前后的比较,看看对待孩子有无明显送别,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在当继母的,对前房子女,固然有心偏的,然而不可一概而论。只要当继母的抱道而行,内外如一,不单纯做表面文章,对前房子女的关爱,发自内心,日久见心,虽然不是有意求人知,但终久在亲友邻里间,自有公论。
在生活上,对前房子女和自己生的同样对待然而绝对不许打骂,虽然是好心,也必须掌握住尺寸,以免产生误会。只要拿出良心,教之以道,就可以了。大人无分别心,则前房子女,与自己生的子女,自然互相亲爱。等到儿子娶了媳妇,待遇上视如同母一样,只要我心真,儿女断乎不能假,将来必能尽孝道。语云:“一真一切真。”从此,愈可体现出真义了。
六、胎教
“胎教”之说,自古有之,据史记载:“太任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太任即《诗经》所说的“思齐太任,文王之母。”这是关于周文王的母亲注重胎教的最早记录。此后,历代医学家对于胎教,都有详细的论述。
人的喜怒忧思,悲观惊恐,可使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孕妇便可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科学家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产生有利健康的生化物质,崦消极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是一位孕妇,与胎儿气血相通,必须要贻害于胎儿的。
人们都愿意生育聪明俊秀的孩子,但有时事与愿违,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好的愿望不等于好的行动,正如农人只盼长好的庄稼,而不改良土壤,不好好栽培,是同样道理。法国有句谚语说的好:“父母的品德是孩子的最宝贵财富。”这便是有力的说明孩子的先天因素是父母给的。
凤仪先生于清末时期就发现,改变人类素质问题是古往今来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可称千年大业。所以他提倡“胎教”是从创办女子义学开始,使女子普遍受教育,直到实行“崇俭结婚”。他常说:“讲‘母教’不如讲‘教母’”,即先教育未来的母亲。这就意味着“根本教”(胎前教育)和“胎教”的极端重要了。因此,他常用“翻转世界,重立人根”的豪言壮语来表达自己的远大胸怀。
先生认识到古人讲胎教,多行之于权贵富豪之家。为此他现在讲胎教,便力求寓于日常生活之中,是平民百姓均可做到的。
所说的根本教即胚胎之前的教育,也就是对未来父母的教育。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父母的道德品质,思想感情,至关重要,怀孕前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男女交感之际的双方心理与情绪,尤为关键。这种七情六欲的应时感召,对未来的子女的气禀形成,起到根本作用,所以叫作“根本教”。先生常把夫妻比作天地,男子应如天之清,女子应如地之宁。若男子性情乖戾,好动气禀性,是为天不清;若女子性情浮躁,恨怨多气,是为地不宁。这样,怎能生育理想的后代呢?所以先生说:“天清地宁,生孩赛如神童。”
很多事实说明人的个性与智力很大部分来自父母的遗传。那么同一父母的数个子女的个性与智力为什么各不相同呢?且有相差非常悬殊的?当然不排除后来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但也有的后天条件基本无大差别,何以孩子的素质差距那么大呢?从凤仪先生所讲的根本教与胎教便可找到答案。他曾以自家为例说:“子女什么样,要看有儿女时(开始受孕时),父母的性子,心理,行为都什么样,就知道了。有我儿子的时候,正是我迎养祖父的时候(祖父四个儿子,十四个孙子,无人奉养),所以我知他必贤孝。”
先生又曾指出刘惠忱三个子女的素质与性格不同的生成来源:“生长女荣树时是心界(四大界中的心界,一心发财,专用心机),只知创业,人情很圆到,所以她花钱,你别不乐意,因你生她的时候,就是那么生的;生次女富久时,你的产业置多了,有脾气了,所以她也有脾气;生儿子富干时,你们就办女义学了,一心办善德事业,所以他很听话。小儿子性情好,长女有心眼,次女有脾气,这是你的三界(性、心、身)生子女之源。”
由此看来,凡是多子女者,如能细心回忆,总结胎前与妊娠期的精神因素以及环境的顺逆便可查明子女个性与气质差别的根源了。
笔者多年来,用业余时间,做了一百多例同父母生的子女个性、气质和智力的差别与先天因素关系的调查。
例一、孙××,五十四岁,男,某市机关属员,有五个孩子,次子孙×,自幼聪明沉稳,心细多疑,从不用父母操心。升到初中后,话语逐渐减少,喜离群索居,后来竟变成抑郁寡欢,闷闷不乐了。参加工作后,过分小心谨慎。由于疑心,常常无中生有。例如,他的饭盒出锅后,有时别人就便给他带回来,他竟一口不动,准备拿回家,求人化验一下,惟恐别人给下毒药。但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到医院就医。
据他父母回忆,次子孙×,先天在母腹形成阶段,适值一九五一年处在反贪污高潮时期,他父亲当时在某银行任会计,和他一起工作的主要人员,都是被打击的对象,已被隔离审察。因此,孙××虽然还很年轻,知道自己无任何经济问题,但也惶恐,成天低头不语,精神上十分紧张,同时也影响到妻子日夜不宁,忧虑重重,一旦丈夫下班晚归,她便忧恐的不得了。妊娠期因此患病多日。一九五二年次子孙×出生,他后来的气质与性格,不正是他出生前父母精神状态的反映吗!
孙家另外四个孩子的性格都很正常。(一九八一年其父孙××口述)
例二、戚××,女,六十岁,某市小学教师,丈夫冉××数年前即转到某大城市工厂工作。其妻戚××年岁大他七岁。生三个子女,性格与气质差距都很大。戚有两位母亲,她为嫡母所生,从小同她母亲即受庶母的气,怨气一直憋在心里,无处倾诉。结婚后,长子出生即是哑人(一九五О年生,原因不明)。
夫妻两地生活,年令相差悬殊,戚××对丈夫存有疑心,恐其在外另逐新欢,精神负担很重。此时正是怀孕二子的阶段。殊不知这咱情绪,正是其二儿子后来多疑心的先天因素。次子结婚之后,总是信不着妻子,有时妻子和某人说笑,过后他便和妻子打架,闹得全家都不得宁静,父母为此甚为苦恼。这种秉赋不是明显来自先天吗!(次子生于一九五二年)
第三个孩子是女孩,一九六二年出生,此时夫妻早已结束两地生活了。家庭和睦幸福,所以女儿聪明、心细、稳准、安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干的很出色。
这三个孩子的禀赋,正是其母亲孕期的环境与内心世界的写照。(一九八二年戚××口述)
凤仪先生认为妇女受孕之后,胎儿居于母腹,与母体本属一脉,经络相关,气血相通,后日小孩之成长寿夭,智愚贤否,胎教至为重要。因此,孕妇必须清心养性,举止大方,注意栽培心地,克服私心杂念,努力涵养性天,化除气火烦恼。尽量做到不听争吵之言,诽人之语及怪力乱神之说,多读些有益心身之书籍。不看邪僻丑陋,勿观杀害凶暴,不见奇形怪状,严防吸取不良信息。
孕妇要经常保持喜气欢悦的情绪,如春风和煦之阳光,常常照耀胎儿,使胎儿茁壮成长。切忌以气禀性用事,谨戒悲哀,勿生忧恐。然而,欲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孕妇单方面所能奏效的,为丈夫者,必须认真合作,全心相助,方能成功。先生特别反对丈夫打骂妻子,他说:“骂女人是显威风,女人虽不敢还口,而恼气已存在心里了,打女人是属杀气,女人虽不敢反手相打,而恨气存在心里了。女人恼气恨气,既不能施展到男人身上,最后泄到子女身上(直接影响胎儿),子女既感受不良之气,世世相传,贻害无穷,这不是打骂女人的害处吗!所以打骂女人的罪过极大。”
某孕妇问:“我未来这个小孩能什么样?”先生说:“真着笑,你(包括丈夫)包的饺子是什么馅,你自己还不知道吗?何用问别人。”这个质朴无华的答覆,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它肯定了先天因素对子女的智力与性格的形成起到根本作用。当然,并不否定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先天条件好,后天条件不好,那么良好先天条件也会白白浪费掉。所以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出生三天后,再进行教育,就已经迟了三天。”
七、伦理其他
1、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伦理关系。这些关系所形成的规范,有的是约定俗成的;也有的是圣贤按道德伦理规定下来的;更有些是某些权贵人物硬性制定出来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守。例如女人的“三从”,女人要从一而终,夫亡不许再嫁,等等。某些拜规陋习,是应该打破的。三从早已成 历史的垃圾,无人理会。而女人守孀一事,凤仪先生并不提倡,他认为女人死了丈夫,有的可以守,有的不必守。先生说:“若是公婆年老,无人侍奉,儿女年幼,无人扶养,愿代亡夫完成孝慈之道者,可以守。如果公婆年壮,又有叔伯,再无孩子,自己又年轻,可以再嫁。其有不为孝慈复多情多欲,只拘于礼教,可再嫁。或亡夫生前浪荡奸邪,为害社会,死犹遗臭,更无守节的必要,应该及时改嫁。但是凡意志坚贞,或性好清静者也可以守。”
至于古代以守节为荣,先生并不提倡,所以不单独讲“孀妇道”。
2、民国十九年(一九三О年)先生在沈阳。一日,张作霖的五太太寿夫人问道:“现在男女平权,不准一夫多妻,怎么还讲嫡庶道呢?”先生道:“我本不愿讲这一条道,可惜现在的富贵人都困在嫡庶道上了,不得不讲,以救正之。”千百年来,富贵人家,多有纳妾之拜腐陋习。先生极为反对,曾说:“现在的男子没有良心的太多了,稍有能力就要纳妾,他的女人无论原来有多少好处也不顾了,所以我说这样的男子没有良心呢!”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先生一贯反对的事,偏偏在他家里发生了。儿子国华在沈阳教书时,纳房淑贤为妾,先生得知此消息后,便用哈哈大乐的方法,以排除阴气。否则,只生怨气,丝毫无补于事实。然而,现实摆在面前了,怎么办呢?于是,先生便抓住这个契机,开始研究“嫡庶道”事先,虽然阻拦也无效,木已成舟,先生认为,这条道不研究明白,就成孽了。因此,便和同仁王云卿、赵品三、宋子贞等人表演嫡庶道。嫡庶之间,怎样相处,怎样感恩,当姐姐的(嫡妇)得知道妹妹(庶妇)是有恩德的。那么究竟妹妹有什么恩呢?其实这恩是明显的:原来的任务完全由妹妹负担过去了,生儿育女,以后家过得怎样,你也不用管啦,对丈夫方面,怎样侍候,你也不用管啦。人家替你来了,对于孝公婆,招待亲友,一切的事情她都替你办了。这么大的恩德,还不是恩人吗!
当年有许多被嫡庶关系所困扰的家庭,由于学习先生所讲的嫡庶道,而化苦恼为和乐了。尤其有些官宦之家,长时期受多妻之累,痛苦不堪,而闻道之后,得到解脱的,大有人在。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很容易开化一方之善风。因而在女义学的发展上,也起一定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前进,纳妾的陋习,已逐渐被淘汰了。因而无需再讲嫡庶之道了。
3、孝敬老人是多方面的。譬如老人对某一桩事情没有真正的主张时,儿女就必需给拿主意。先生自述母亲去世时的情景道:“我妈死时,(先生二十三岁)家人都无心过年,我说不对,好好过年,我妈死,是升天享福了,苦算完了,活着是受苦。赶过年时,驴也生病,我爷爷就灰心倒志向了,说:‘马倒鞍子转,歪垮一齐来,你妈死了,驴也病了,日子算不能过了。’我说哪来的话呢,看看牛马经,我买一付药,驴也好了,人不能因事倒志。后来我父亲迷信夜报神,晚上供个碗,报告说,咱家人全得死,差点把我父亲‘报’疯了,我就把碗摔了,陪我父亲一床睡,报也不报了。那时我有真木,有主宰,不能倒志。”
假如不是先生有真主宰,都迷信起夜报神来,全家人惊恐万状,则其后果不堪设想了。所以先生有正知正见,为老人拿主意,使老人定住位,处之泰然,正是真尽孝了。
4、朋友之间怎样相处呢?人在社会上,不能没有朋友。先生说:“朋友居五伦之一,是托底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都有不能说的话,惟独朋友是无话不可说的,所以是托底的。”但交朋友也是有境界的不同,如孔子的学生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能指出他的过失的,是他最喜欢的人,便是他最好的朋友,才是他的真朋友。人处于危难之中,能上前来拉一把的,更可见出朋友之间的真情。
朋友有狭义广义之分,私人的交情,彼此相互帮助,相互勉励,不断向上,这当然是真朋友;还有更高层次的,即古人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然而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便是和而不流,相互受益,不受其害的择友原则。
一般人交朋友,多半着重在利益上,特别是看有势利的就上前,否则,便后退,这种势利之交,断不能长久,因为他交朋友的初心,就是势力眼。
至于那些不分是非善恶,一味滥交,吃喝玩乐,酒肉朋友,今天你请我喝酒,明天我请你狂舞,迷醉于低级趣味,深陷于花天酒地之中,而不能自拔。恐怕越陷越深,最后竟至身败名裂,悔之晚矣。难道社会上此类朋友还少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婆逐流,往往受损友之累。然而受累不可怨人家,是怨自己不明朋友之道。
其实交朋友的人未尝不明白,可惜明知故犯。明知是个“损友”,不能远离他;明知是个正直的朋友,而不能亲近他;明知花天酒地不对,而不能改,这便是不能自拔。
朋友有了过错,须“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劝戒朋友,劝到一定的次数,他不听就不要无休止的劝了。“朋友数,斯疏矣”。劝的次数太多了,就疏远了。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朋友有信,要忠诚,相互信任。首先自己要品行端正,再劝勉对方,才会发生效力,否则,自己不正,哪能正人!
5、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类已进入民主时代,虽然不讲君臣之道,然而还必须有上下的关系。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是社会组织中必不可缺少的规则。人群中既然存在上下级关系,就必须有其相处之道。
上级必须处处为大局着想,时时关心大众的利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然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否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样,一个团体的上级,也必须处处以身作则,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下级方能心悦诚服,拥护上级。
下级要忠于职守,服从上级,认认真真,做好工作,尽职尽责;万不可阿谀奉承,谄媚上级。不然,即便一时得宠,而不是凭实力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基础极不牢固,非常脆弱,上级一旦失势,得宠者便立刻随之栽倒,往往上的越高,摔的越重。所以只有老老实实地工作,才是最为可靠的途径。先生说:“成人不在地位之尊卑,能力之大小,只要守本分,能尽职,便算是成人。”(成人即受众人赞佩的人)
目录
1、亮中母村缘起
2、“约法三章“
3、知音者接踵而来
4、“老安”、“少怀”
5、分工不分家
6、女义学和青年教育
7、律己以道,待人以德
8、到处洋溢着性天之乐
9、赵公逝世,建立公墓
10、“剁尾巴”
11、男耕女织不忘“学穷”
12、农闲在讲习
13、为“崇俭结婚”与“储金立业”者安下了根
14、著述工作与对青年人的培养
15、在风浪中,坚守常道
16、在动乱中,处之泰然
17、随着母村的成长而新村相继诞生
18、村体解散,不独亲其亲
1、亮中母村的缘起
“翻转世界,重立人根”是王凤仪先生风尘跋涉、劝世化人的最终目的。自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周游讲劝,庐墓期满出山之后,大力倡办女义学,到一九三七年,竞发展到七百余处。晚年,凤仪先生教导后学要劳作就下,深入农村。把道德办到家庭里去,办到每个人的身上去,把每个人彻底变好了,出现了“天清地宁”的新家庭,这才能真正重立人根。为此,凤仪先生于一九三七年春曾命朱循天辞去总会编辑职务,去怀德县宋家店农场当半拉子(农村不能顶整劳动力者)学庄稼活。
先生说:“人是天地间的气,钱财是天地间的血”正因为气血不周流,所以世界才坏了。从人的因素来看,人心险恶,伦常乖舛,虽有家庭,但不能享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反而使家庭变成终身无法摆脱的枷锁了;再从钱财上来看,乃是贪多无厌,损人利己,为了发财致富,无恶不作,致使贫困者竞无立锥之地。终于将自己陷溺在罪恶的深渊里了。先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长时间的细心观察,发现了这两宗是翻世界的两大关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和“钱财”的问题,才发明崇俭结婚和储金立业。“崇俭结婚”是由于不争、不贪,毫无私心,纯为众人服务的男子和这样的女子结合起来,才能生出理想的后一代。把这种道义婚姻,逐步推行起来,方能解决天地间的“气”的问题。
实行“储金立业”,使每个人生活来源扎根在“公”字上,并有固定的数量范围,截断了那种挥霍无度、花天酒地的罪孽道路,一心一意为公益工作。这样自然会出现“均无贫、和无寡”的景象了。如此逐步推广起来,方可解决天地间的“血”的问题。天地间的“气血”周流了,世界才能翻转过来。
朱循天幼年时期即开始接受了凤仪先生的教育,一直由凤仪学说的乳汁哺育成长起来的,因此对凤仪学说的精髓可谓得之独深了,凤仪先生逝世后,朱循天便坚定不移的遵行凤仪先生的遗训“下达”。在前辈高正午先生、张子嘉老人的支持下,创办了道德新村(以下简称新村),使崇俭结婚和储金立业的新苗有了培植和发育的园地。一九四一年冬在昌图县偶遇知音祁春生,他对循天的志愿和理想无不欣然赞同,他说:“创办这个道德新村,如果在十年内能看出成绩来,就是快的”。循天觉得这话说得很有眼光,问道:“那么说你有心思办吗?”祁说:“我有心思办,就是没有那么大力量”。朱说:“有你这个志愿和这个人比一百天(垧)地都强”。祁说:“那么说我在亮中桥还有几十天地都搁上。”于是朱循天刘秀琴夫妇便在他的全力支持下,于一九四二年正月十八日,偕同赵安邦于仲莲夫妇,不顾当时社会人士的诽谤与讽刺,便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农村的广阔天地,亮中新村便从此诞生了。因为亮中新村是培养发展新村人才的地方,故人们习惯称之为“母村”。(以下简称母村或新村)
距昌图城西二十五里许亮中河畔,朱扬云岫首先献田三十五亩,以后有祁春生的大部分土地,作为新村的耕地,租用一农家的驴棚为临时住宅。朱赵两家便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安家落户了。祁春生出粮食八石(45斤一斗)现款一千元,作为新村的经费和食粮。杨鹤年赠给黄牛两头。他们就在亮中的土地上开始了春耕夏耘工作。锄地时,朱、赵二人时常以志愿和未来的远景相互问答,相互砥砺。有时朱问道:“赵大哥呀!咱们这样苦干为了啥呀?”赵答道:“为了造大同,立万古,(为了万古的大业)”朱道:“对!鼓(音同古)起起来看,许他们古不许咱们古吗!”休息时,从瓦罐里以木勺盛饭,从衣袋里掏出咸菜头,只是这样午餐。餐后仍兴致勃勃的锄地。有时谈起来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竟兴奋得忘却了一天劳作的疲倦。
是年秋农产丰收,打粮九石五斗,为来年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有利的物质基础,个人的衣食住仍保持农村生活的最低水平。除了一部分粮食作口粮和赋税外,其余全部留作发展新村的基产。
他们除了农事工作外,更于业余时间劝病讲演,研究家道及性理。开办女义学,由朱循天夫妇任教。
经过一年的艰苦劳作,为亮中新村创造了稳固的基础。这一创举实为储金立业与崇俭结婚者开辟了实习园地,并将为大同的社会塑造雏形。当年凤仪先生曾命循天云农场习农,于兹可见其深远意义了。
2、“约法三章”
“不动禀性,生产归公,遵守公约”。是加入亮中新村者必须赞同并愿意遵守的三项条件,人们都习惯称之为“约法三章”。它是根据凤仪先生的三界学说(性、心、身)和本村的宗旨而制定的。
人因为有禀性,事物一不对心就要发动恨怨恼怒烦,结果闹得父子不亲、兄弟不和、夫妻反目、触目皆仇,造成无边的苦恼,甚至郁积成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锻练不动性,不论遇着什么拂逆的事,必须首先定住性,禀性欲动时,便应该“性来归命”,气火就自然消了,只有真正“不动性”,清除恨怨恼怒烦,人与人的关系方能改善,家庭才能和乐幸福。
“生产归公”,是针对社会上人人贪心不足而制定的,因为自私自利的心是无底深坑,永远填不满。家庭中父亲创下产业,儿女便你争我夺,同室操戈,手足兄弟,竟而变成仇家。即使没有兄弟相争,也是个人为了发财,不知坑了多少受苦人,独享富贵,造下滔天的罪恶,为了推倒这种不合理的“创业制度”,所以才提出“生产归公”。农副产品和生产工具都归公有,统一分配和使用。这正是为了消灭人们的私心;扩而言之,乃是为了实现凤仪先生常说的“推倒创业世界,要造成个立业世界”。
“遵守公约”,不仅是为了保证村中的纪律,更重要的是为了移风易俗和锻炼每个人的道德品质。公约内容是由全村人员共同研究规定下来的。每年年末还要经过一次全村大会,共同商讨,根据建村的基本精神进行修改和补充,其基本内容是:
凡村中青壮男女一律参加劳作,谁也不特殊;
青壮男女都要按时参加日常道德课;
不走人情来往;
婚姻自主,结婚时一定要按崇俭结婚原则举办,不索财礼,不铺张浪费;
生活用度要履行“耕九余三“的精神,零花费用不超过立业利息;
夫妻间要男不管女,女不管男;
丧葬要俭,不杀牲,不烧纸,不收礼钱;
不吸烟,不喝酒;
对老弱病残要特殊照顾;
不供神佛偶像;
不许私自挣钱;
不许放借高利贷;
劳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细则,则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制定和修改。
3、知音者接踵而来
凤仪先生逝世后,大部分后学,仍按凤仪先生平日的教导,坚信不移的干下去。但也有不少人,因为失去凤仪先生的直接教诲,便有的好高骛远,喜欢空谈,不务实际;也有的信念坚诚,但方向模糊。因此,大有舍本遂末、华而不实的趋势。自从朱循天率先下达之后,乃为大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因而前来亮中参观取法者应接不暇。
一九四三年正月二十日,于郭志贤老太太来亮中,她于安达道德事业中尽义务多年,曾亲受凤仪先生的直接教诲,如今,虽年逾花甲,但并不服老,甘愿为道德新村献出余生力量。
二月十五日齐良河来亮,伊曾于昌图城道德事业中尽义务多年,不久,其妻王仲三亦随之同来。
二月二十四日冯宪章来亮,原籍绥中人,在铁岭道德事业中尽义务多年,亲受赵品三老人长期教导,向道笃诚,其夫冯庆祥,在她的感召下,亦弃商同来亮中。
不久,请赵品三老人来亮中安养,并为新村掌道根。
青龙县有张定洲者,不远千里闻风而来,与朱循天一见如故,长谈彻夜,对亮中的前途与远景,竟感佩不已,因而表示走“亮中之路”,这是二月二日的会悟。不久便携眷同来亮中。
五月间朝阳县刘凤至全家来亮
在张定洲的影响下,其同乡周彭龄,素日向道坚诚,亦向往亮中,便与其妻张师道商议赴亮之事。问其妻道:“你是愿意与我同去亮中,还是愿意自己领着孩子们在家?如愿在家,就把家产给你留下一半,其余产业变卖后,我即携款只身前去;你如愿与我同往,即把全部家产卖掉,如数献与亮中,以发展道德农村。至于将来享福遭罪,姑且无法预知,即便讨饭,你也不要后悔,希你慎重考虑。”其妻慨然表示道:“我坚决跟着你走,将来虽穷为乞丐,也绝无反悔”。周家后来的无边幸福,便由她的这一诺言而诞生了。于是周家便把个火热的日子摧毁了,富裕的家业卖掉了,合家六口,六月初一日径赴亮中,施款贰万元,实为亮中新村增添了一股新生力量。
周彭龄的妹妹孀妇,张周师孟,夫早卒,亦罄产,携二子一女同来亮中,助款四千元。
张云清青龙人,经商四十余年,慕循天创办道德农村之宏旨,是年秋竟弃商离乡,丢开富商之福,全家亦先后来亮,从事新村建设,施款若干元。
崔锡久青龙人,天津工业学校毕业,弃建设局长职,在热河办善多年,信道甚笃,亦决心“下达”,是年秋全家来亮。
一九四四年正月十九日,于克礼来亮中。
是年春人口日增,已感到房舍不足,因而集一万七仟伍佰元,于亮中桥之西头,购置院落一座,以为村址,常住人口已增至八十多人。
是年陆续加入亮中新村者:有李诚全家(青龙人);崔致和全家(凌源人);张景贤全家(青龙人);谷美声全家(青龙人);张耀须全家(青龙人);秦鸿宾全家(东辽县人)。
独身加入者尚有:柴玉玺、张同洲、孙化伍、赵心田、崔永生、徐春亭(女)、柴玉芬(女)、温清林、刘竹林。
此外尚有中学毕业不久的知识青年,认清人生的真理,愿献身于大同事业而只身来亮者,一九四四年正月有周志根,一九四五年春有史熙平(女)、祁穆如(祁春生之女),一九四六年有马耕志、丰振,一九四七年有许登仑。
苍志普复县人,对经学古典素有研究,一九四六年来亮中,对青年人的经学进修方面,有所贡献。
张常卿山东历城人,幼年曾受业于江寿峰老先生,学识渊博,德隆望重,系万国道德会创始人之一,一九四六年莅亮中,对道德农村颇为赞赏,愿助朱循天大作一番,以偿凤仪先生未了之愿。
张关嵩玉(女),张润舟(女),方明慧(女),均于一九四六年来亮。
刘汝淳(女),李汝实(女),马龙图、侯起平,李成祥于一九四七年来亮。
到一九四七年,常住人口已增至近百人。这些人有的来自数百里,有的来自千里之外,背井离乡,赶来亮中,登上了这艘开往大同世界的航船,争作一名水手,莫不感到无上的自豪!
4、“老安”、“少怀”
“将来每隔二十里设立一处安老所”,这是凤仪先生为使老年人都能得到安养的理想,也是“立业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创业世界”里老年人的命运是最苦的。为儿女的认为父母老了,无用了,便不愿奉养了,只知分争家产,结果使老人落得无依无靠,孤苦零丁。因此凤仪先生提倡办安老所,实现“不独亲其亲”的大同理想。无论有儿女或无儿女的老年人,都能得到愉快的晚年生活。
亮中母村正是本着先生的遗旨,设立了安老所,使村中的十几位老年人,在所里安养。由刘秀琴、于仲莲、苏宪章等专人负责事奉。身体较强的老人闲不住的也可做些轻微劳动。这些老人不仅身界得到安养,更重要的是心界、性界也都得到安养。每天可自愿参加早晚道德课,专事存心养性,研究人生冬季(老年)如何“了道”。使老人们既不用考虑个人生活,也无需为儿女操心,纯享清淡之福,独得性天之乐。如赵品三老人、孙常卿老人、于老太太志贤确实养到性清、心静、恬淡虚无的境界,堪为老人之典范。
怀少园是为村中学前儿童而设的,由张淑伸为教师,每天按作息时间活动,除学些简单的常用字和适当游戏外,更按“教性、教命”的道理,教育孩子懂得父母、叔伯及兄弟等称呼,然后再依次找着他们的好处,并教育孩子懂得简单礼貌,为以后入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其成为新社会茁壮的幼苗。
5、分工不分家
“人是公人,产是公产”。是凤仪先生对“立业世界”原则性的揭示。亮中母村乃是本着这个精神而建立的。人人都为了大我,而小我却生活在大我之中,所以为人也正是为己。“志在大同”的人和生产归公的财产,是这个新村建成的两大基本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有组织的生产和有意义的生活,所以需要明确的分工,其分工是根据个人所长和群众的公议而决定的。朱循天和祁春生为新村的主事人,负全面责任,以下分三部:教化部,总务部,生业部。
刘秀琴、崔锡久负责教化部,掌握村中的教化工作,除了每天上早晚道德课之外,更要了解每个人的身心性命,家道伦常,根据个人和各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劝导感化,使之各正性命,遵道而行,如果谁家出现不和睦的现象或某人有心性不畅等情形,便及时劝化,或其自动来找教化部负责人谈心,以解除其心性中之郁结。至于有问题直接对主事人去谈,那当然也是经常的事情了。所以教化工作也正是掌握全村的精神生活,是推动这艘船驶向大同的精神动力。
张云清为总务部负责人,管理村中的一切财物备品,收入支出,伙食和修建等事宜,齐良河负责会计工作,赵心田专门为大伙房做饭,伙食原则是农忙时集中做饭,农闲时分散立伙,但限于当时房舍不足,后来未能完全实现。
赵安邦、周彭龄为生业部负责人,掌握村中农副业生产。于克礼、柴玉玺是领着三十多个青壮年下地干活的打头的。冯庆祥为车夫、李成、崔永生专种蔬菜园,崔致和负责养蜜蜂,李成的母亲李老太太领着妇女们纺线织布。
全村二十多户人家和十几个独身者,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既非同宗又非同乡,但都能为了一个志愿而聚会到一起。为了很好的生产和有目的的生活,所以要有明确的分工,然而这种分工,正是体现了互助合作,分工不分家的精神。
每年生产收入,除掉口粮和用以发展新村之外,余者以一部分作为立业基金。原来未立业者,合乎立业条件便与之立业。再以一部分作为福利基金,用为安老怀少等福利事业之用。
农副业生产品,统一分配使用,个人零花费用以立业利息为主,以不超过利息为度。尽可能使其余款三分之一。实行“耕九余三,耕三余一”的遗训。因此,每个人的生活享用,不求平等而自平等了。有事大家商量。每年年终大会上,找出本年各项工作中的缺点,研究明年如何改进,以及商讨分工等问题。一九四四年五月赵安邦逝世后,生业部负责人补添了于克礼。一九四五年朱循天提出不作主事人,专门从事著述和德育工作,因此补选了周彭龄为主事人。
6、女义学和童年教育
兴女教、办女义学,使女子受教育,明白妇女道,这是凤仪先生要“重立人根”的先决条件。所以他守墓期满,出山之后,便提倡女义学。四十年来,热、辽、吉、黑各省女义学林立,确实使千千万万个女子得到了拯救,解除了许多家庭的痛苦。凤仪先生逝世前夕,尚有遗嘱:要注意“妇女道”。因此,亮中新村一开始,虽在极艰苦的情况下,也开办了女义学,招收当地青年女生数十名。
一九四五年年初,祁穆如、史熙平来亮,二位女师皆中等学校毕业,志愿建设新村,接任了女学班教师工作。课程分经学、文学、王凤仪言行录、算术、常识、劳作实习等科目。此外尚有道德课,着重讲妇女道,灌输家道伦常、尽性、立命等道理。教育学生懂得:认识自己的缺点,是作完人的开端。注重躬行实践,教师以身作则。因此学生们不仅学习热情高,并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以致用,养成勤劳朴素的风格。
母村中的少年儿童到学令期也同样到当地公立小学校读书。但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大部分时间还是生活在家庭里。因此,于一九四四年春成立了少年儿童的课余学习班,周志根为教师,除了以一部分时间复习功课以外,大部分的时间作游戏、劳作、唱歌等活动。
每天晚间还要利用不超过一小时的时间,上儿童道德课,教育孩子们要怎样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并讲些古今哲人志士和笃尽伦常者的杰出事迹,以激励孩子们的志气。同时更引导孩子们体会到自己生活在这个新村里是无比幸福的。大家虽然不是同姓,但却是同一志向,同学间要像兄弟姊妹一样友爱,对同学的父母,也要同样尊敬!树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念。培养他们按照凤仪先生所指引的方向逐步成长,为孩子们铸成大同的思想基础。教育孩子们能够找个人的缺点,能自动在课上向大家讲出自己的过错,并能勇于改正过错。如十二岁的周士荣和八岁的朱式谦真能作到这样,犯了过错自动在课上讲出,并向人家赔礼道歉,因此孩子们很少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
凤仪先生早在一九二九年于安达喇嘛甸子学田部,曾办过半工半读学校。因此亮中母村也对儿童注重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经常参加适当的劳作,在平日里便作些扫院子,清理环境等活,在农忙时便参加农事劳作,如锄草、拔苗、拣粮等,从根本上体现了亦耕亦读的古训。
对儿童教育也是离不开凤仪先生常说的“念书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己”的原则。真正的学问是从躬行实践中来的,因此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是实现未来远大志愿的起点。
一九四五年秋,东北光复后,母村设立了小学班,招收当地学令儿童三十多名,以周志根、马耕志为教师,课程除增设道德课之外,基本上与小学相同。
7、律己以道,待人以德
每天早晨、晚间都有一至二小时的道德课(农忙期缩短时间或暂停),以三界、五行、四大界等学说来律己,作为上课的主要内容,这是凤仪先生教人尽性立命的基本理论。上课时有教化部负责人掌握,大家依次出席讲述个人的性界清到什么程度?还有多大禀性,五行偏于哪一种性,心界清了没有?还有多少私欲,伦常中哪条道还没会?身界有没有嗜好?对哪种活没会做,再衡量一下自己志意心身四大界到底用哪一个字当人。大家互相研究印证,共同促进提高。
依次谈完之后,最后再由前辈批评指教,如赵品三老人时常以自己青年时期曾瘫痪七年,闻凤仪先生讲道,见性、悔过一跃而愈的亲自体验,以教育后学,让大家懂得,化性悔过是愈病的捷径。朱循天更经常以个人让产、不争、不贪和立住“三刚”的典范事迹来影响大家。以明确新旧家庭的区别。
通过日常的道德课,各自省查,互谈心理,使个人的思想不断和大家见面,彼此间经常切磋琢磨,因而心性中的郁结,不解而自解了,行动上的偏差,不正而自正了。
“认不是”、“找好处”、“不怨人”是凤仪先生教人解决家道伦常问题的法宝,克己复礼拨阴取阳的硬功夫。
新村的人们,便是本着上述的原则精神,来解决家道伦常中的问题。各正本位,推己及人,做到不争不贪、认不是、找好处、不怨人,有问题通过课上的当众讲述,课后的促膝谈心,这样,便没有解决不了的心事,没有打不通的障碍。因此全村的人们,才能和乐的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为了一个方向,共同前进。
“不争不贪”,“认不是找好处”,“不怨人”,多么熟悉的话啊,这每个字都包涵着最浅、也是最深的尽性立命的道理。
所以亮中新村的人们都能自动自觉地参加各项生产劳动,遵守公约,清除了“靠”和“要”的依赖思想,这不能不说是凤仪学说教化的巨大力量!是乃将世界上很多“集体农庄”最难解决的关键问题给解决了。
8、到处洋溢着性天之乐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这是亮中母村和其他农民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不同者,惟这里的人们志趣独异耳,常人认为可喜的事,这里的人们不一定以为喜,常人认为可忧的事,这里的人们不一定以为忧。他们丢开了温饱的生活,抛弃了富裕的家庭,背井离乡,千里迢迢而来此,过着清贫的生活,常人看来又何尝不是可忧的事呢,但这里的人们却甘愿这样做,且引以为是无上的乐事。他们何以如此?这不能不说亮中之乐与他人之乐有本质上的区别了。常人之乐是越满足自己的私欲,就越觉得乐(实际乐得并不长)。其乐之根扎在“私”字上;而亮中人们的乐,是觉得自己的伦常越尽得圆满就越乐,越为公益有了贡献就越乐,其乐之根在“公”字上。所以这种乐是自然的,持久的,无以名之,而名之曰“性天之乐”。
亮中母村的人们,农忙时总是黎明即起,洗漱之后,便很快的集合在庭院里,举行朝会,以《礼运大同篇》为朝会会歌,歌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五经中《礼记》在同篇)。这壮阔的歌声,表达了亮中人们的意志,这壮阔的歌声抒发了亮中的人们胸怀,它使人们憧憬着未来的美景;它激励着人们坚毅的干劲。做完体操,由主事人讲述一两句王凤仪语录,作为一天格物的资料。朝会闭,由生业部负责人分配当天的农活。饭后,大家便愉快的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男人下地耕种,女人纺线织布。在这里真有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那种古朴高雅之风。
种地的、纺织的、做饭的、缝衣的……无不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自豪。一走进饭房,便可听到伴着风匣响而有朗诵声,这原来是赵心田在边做饭边读《易经》哩。冯庆祥原系二十余年商家老板,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赵安邦便分配他工作道:老冯,从前你是老板,今天还让你当“老板”(车夫)吧,他便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从此,拿起鞭子,当上赶老牛车的老板了。
到安老所里,可以看见老人们,有的在幽闲自得的静养;有的在谈论如何“死心化性”;也有的老人背着粪筐在村外拾粪。到怀少园里便可见到幼儿们,有时唱歌,有时跳舞,也有时在幼师的指导下看图识字。
综观村中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男女老少无不感到在“亮中之路”上前进,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壮丽的。
农闲时,每天早晚,人们都端坐在宽敞的课堂里,聚精会神的听着课上的人在讲述个人的心性与家道,轮流出席,讲到精深透癖处,不由得欣然忘我,平日如此,年节更是如此。每当除夕,村外的人家,深夜里总是点燃鞭炮,迎神祝福。而这里的人们却更加集中精神的研究性命伦常,修身、齐家之道。昔曾瘫痪七年的赵品三,今天竟成为道高德重的辅德老人,不断的为后学们指导前进的方向。本来是一些乡僻村野的农夫,竟能在这里讲论性天哲理,乐何如也。
9、赵公逝世,建立公墓
赵公品三、名万金,朝阳县羊山镇北四家子人,二十八岁罹瘫症,屡医无效,三十五岁闻凤仪先生讲明心见性,言下顿悟,发现动怒时浊气上升,觉察后又顿时下降,豁然开朗,气血流通,觉得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七年瘫痪,一跃而愈。从此洞悉性命原理,即发愿劝世化人。遂从凤仪先生游,提倡家庭教育,倡明妇德女道,兴学创会,凡三十五年,足迹遍东北,闻公讲道而身修家齐者不计其数。
一九四三年四月十八日,来至亮中母村,对朱循天创办道德新村一举,极为赞同。每当春秋暇日,时常在场园里靠着柴积,晒着日黄和循天讨论道德新村的重大意义和发展前途,他说:我们应该常行自问,对凤仪先生所认为是改造社会的两大关键的立业和崇俭结婚两事,行得彻底否?行得真了,自能激动人心。我认为讲演期已过,现已走入实践期了,所以凤仪先生说:“已选出许多模范人了,还要选些模范家,顺天安民,领导世风”。立业人既解决了自身的生活,就该止住宿命,拿出全力来助他人,才算行得彻底。崇俭结婚的夫妇,不该只谋自己的幸福,应该领导世人,辅助世人,达于至善。对于子女方面,要存心是给世上添个善良分子,专为人类服务,打破要享子女福的私心。我们的理想是要建设个有规模、有组织的道德新村,使立业人、崇俭结婚人都实行耕织劳作,自给自足,使知识技能道德并进。个人的生活朴素化,家庭的生活农村化。这种风气普遍到乡村,社会也自然道德化了。到那时凤仪先生“翻转世界,重立人根”的大愿才算偿还了。他这种议论,把一个人的人生观,和新村的发展方针,说得详尽透辟,使人难忘。他那当时颤动着广额瘦腮的头,两指捻着四五寸长的苍白的胡须,慢慢地、一句一句的发挥着他的理论,他这种音容,还不时的在人们的脑海里浮动着。他何以影响于人竞而这么深呢!虽年高七旬,仍然精神瞿烁,朝夕 然的出席讲道,经常以“其身正不令而行”一语教导后学。更告戒青年们,创办道德新村不要铺张表面,专求形式,要往真了办,要往成了办。这话确实成为亮中母村后来发展的冷绳了。
一九四四年七月二日的清晨,赵公如厕,突然头晕不能起来了,由别人扶着进屋,只是一味的笑着,由此便不能起床了,由于仲莲、苏宪章日夜服侍着。公素体弱,到这时浑身像干柴一般,黄色的肌肤都好像贴到骨上似的,每天只能喝少许的饮料,所以把镶的满口牙都摘下,放在一边,只见他枯瘦的腮和干燥的两唇不时微动着,手也拍着,口中发出极细微的声音,须俯首在他的面前,才能听得清楚说的是:“真妙啊”三个字,每隔十几分钟说一回,直至七月二十五日早六时,外面的大雨,像瓢泼似的唰唰的下着,正在这时还听他微微的说着“真妙啊”,竞悠然寂然的与世长辞了。旧日同人闻讯先后从远处奔来,入殓时,大家都围着、看着,他那金黄的脸,像沉睡似的,益令人可钦可敬。有摸着他的脸的,有的为整顿衣襟的,朱循天握着他的手沉痛地说道:“三伯父啊,我们作最后的一握手吧,道德新村,不达到成功是不止的,你老放心吧”。盖棺之后,就人天永隔了,二十七日早六时出殡,在全村人悠扬的追悼歌声中将公之灵柩浮厝起来了。
一九四五年朱杨云岫赠与墓田十亩,祁春生、崔继祥又为增买墓田三十亩,筑墓立碑。安葬时来自热、奉、吉、黑各处的代表,以及地方士农工商代表和学校学生不下千余人,乃于六月十九日安葬于亮中河畔,背山面水,环抱佳城,共气势之盛可谓壮哉。朱循天常独立在亮中桥上,瞅瞅墓田,看看流水,暗暗地低声赞叹道:“亮中何幸,得葬哲人骸骨,亮中何幸,得随哲人千古!”
赵公之侄安邦与循天共同缔造了亮中母村,他是循天的最初知音者,为了实践凤仪先生的遗嘱--“下达”,付出了全副精力,不论在风雪严寒的冬天,或酷暑蒸人的夏日,总是顽强地勤劳苦作,他那种公而无私的衷心和坚毅不拔的恒劲,永远是后学们的榜样。他自从一九二六年随凤仪先生赴东以来,汲汲于大同事业,二十年如一日,其所留给后学们的崇高印象,诚可谓深矣远矣。不幸于亮中母村稍具规模之际,竟劳瘁致疾,先品三公二十五日溘然而逝,呜呼痛哉。享年五十有余,无子,以周彭龄之三子周士和为嗣,名赵志同。安邦之灵附葬赵公之侧,亮中母村的“大同公墓”遂由此建立了。
10、“剁尾巴”
“蝌蚪必把它的尾巴烂掉,生出后边两条腿才能上陆地,人离财产不能自立的,也和它一样……。人也有尾巴,是什么呢?就是个人不能自立的妻子与财物,财产越多,尾巴越大,越难脱,我和朱循天把钱掐死,正是极高的事”。这是凤仪先生与循天于一九三七年三月十一日的谈话,这正说明私有财产是人们最大的尾巴,有它,人就不可能达于至善,有它就会阻碍个人走上大同世界。亮中母村“约法三章”的第二章“生产归公”,正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凤仪先生把社会上的家庭概括为四种:身界的家庭是赃底的,心界的家庭是混底的,意界的家庭是清底的,志界家庭是净底的。只有志界的净底,才是真正把尾巴烂掉了,才真正具备了登上通往大同世界这艘船的资格。亮中母村所有的家庭和独身,有的已将家中原有财产,早已处理得干净,也有的家中还剩一小部分产业。这种现象已不符合“生产归公”和母村形势发展的要求了。因此,才掀起一场意义深刻的自觉“剁尾巴”高潮。
剁尾巴高潮是怎样引起的呢?一九四五年十月,独身汉于克礼曾有过这样的提议:“我们大家同样是建设道德新村,同样幸勤劳作,但是在本质上却有区别,我们这里有的个人与家庭早已净底,但还有的家庭在原藉尚留一部分财产,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他的话,本是出于不平的心情,但却引起了全村人们的重视与深思。不久,周彭龄便首先斩钉截铁地表示了态度,决心剁尾巴,把家中剩下的房地产全部卖出,舍给村中,消除“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现象,好快马加鞭的赶上去,然后朱循天又重新阐明了“生产归公”的真义,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道德新村的宗旨与使命,他说:“我们是为了推倒自私自利的创业制度,建设公人公产的大同社会,实现凤仪先生‘翻转世界,重立人根’的宿愿。因此,带着尾巴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使命的”。这话确实提醒了许多人,因而张周师孟、李成,都先后表示了决心,一定达到净底,好轻装前进。声势磅礴的剁尾巴高潮,便这样的展开了。原来根本没有家产的独身者,也都纷纷表示决心,誓愿终身为大同事业干到底,坚决作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至于老家虽有产业,但早已声明不受祖遗寸土而“净身出户”的青年,如柴玉玺、祁穆如、史熙平、周志根等,其尾巴不剁而早已自脱矣。
经过七天的大会,彻底澄清了人们的模糊思想,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会后周彭龄、李成、张周师孟等许多家,亲自回故里,处理余产,全部款项献给村中。
通过剁尾巴高潮,先后确实实现净底家庭的有朱循天、赵于仲莲、周彭龄、张周师孟、崔锡久、刘凤至、齐良河、谷美声、李成、张景贤、马耕志、秦鸿宾。
个人净底者有祁春生、于郭志贤、冯苏宪章、于克礼、柴玉玺、孙化伍、崔永生、赵心田、张同洲、史熙平、祁穆如、周志根、张关嵩玉、徐春庭、刘竹林、丰振。
绝大多数的人家,通过这场剁尾巴高潮,推倒了个人的“创业家庭”,真正止住了宿命,前进了一大步,一心一意的为建设母村而贡献力量,因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这些人们真可谓把根子从自私自利的旧世界的泥潭里拔出来,重新栽到大同世界的园田里了。
11、男耕女织不忘“学穷”
男人耕田种地,女人纺线织布,这是亮中母村的主要生产形式,也是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基本上体现了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精神。村中原来耕种的大部分土地是祁春生的,还有一部分是朱杨云岫献给的。一九四四年由周彭龄、张云清、崔致和等集资又增买一百多亩,由最初的三十五亩,增至二百多亩。其数量是以凤仪先生说的每人不许超过五亩地为标准。男劳力由原来的二人增加到三十多人。牲畜由原来的两头牛增加到骡马牛驴共八头。村中的劳力是来自四面八方,各个行业,有农人、商人、工人、学生、教师,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缺乏经验,当乡老农毕景荣,久慕朱循天的创举,并从财力、人力予以不少帮助,因而聘请毕老人为农业指导。那引起非农人出身的生手,都能虚心的向老手学习,而热衷于农事。如朱循天出身本是一位书生,体力较差,但也毫不示弱,和大家同样的苦干。在割柳条时,虽磨的满手血泡,但仍坚持不懈。正因为在他的影响下,全村人在劳作中就没有不竭尽全力的,古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循天实当之无愧矣。
女人们的劳作生产,以纺织为主,由李成的母亲李老太太为指导,全村妇女轮流学习。登上织布机的人,无不感到兴致勃勃。一进村中,便可听到机杼声、读书志,和小孩哭声,不仅使人有别有天地之感。这里的人们觉得吃着自己种的粮食,才是真正的香;穿着自己织的布,才是真正的美。
“天天总得劳作,时时莫忘学穷”。这是亮中人们日常行动的口号。早在一九三七年四月间,凤仪先生曾偕夫人白守坤和作饭的李老太太,由长春去范家屯亲自教给刘秀琴、张世维、王占会等崇俭结婚的人们“学穷”,实地采野菜、拔豆根,蒸菜根,过贫苦的生活。凤仪先生说:“这样做才是扎德根”,又说:“崇俭结婚的人们,不会过家都高了……若能会过穷苦日子就离道不远了”。亮中母村开创以来,以生活上一直贯彻着“学穷”精神。朱循天经常以凤仪先生教导学穷的真义教育大家,他说:“我们所以要学会过穷苦生活,一方面是为了永远保持净底家庭的本色,以尽性立命,成道成德;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同事业,这仅仅是个开端,还要经历漫长而曲折的艰苦道路。因此,必须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将我们每个人都钟炼成为不怕苦、不怕难、公而忘私的志士。所以我们的生活是永远离不开艰苦朴素这个原则的”。他的话激励着每个人的心灵,鼓舞着每个人的志气。生活虽苦,并不以为苦,对于世人的趋逐富贵名利者,竟视之如敝屣。
有时特地采些野菜和嫩树叶,用水洗过,趁湿拌些干面,撒在锅帘上,蒸熟切块食用,味很清新。一开始有的人对这种生活当然感到不很自然,但经过多次的实地锻炼,久之也就习惯了。
在童年教育中,艰苦朴素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志根常常向孩子们讲述学穷的深远意义,并领着他们剜野菜,拔豆根,搂豆叶,培养他们具有过艰苦生活的本领。当时村中有人对孩子们的这种活动并不以为然,认为有这工夫不如干些别的活。志根乃以此事请教于朱循天,他意味深长地勉励道:“干吧,古人不是说过吗,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志根因此并未泄劲,每年都领着孩子们在春季剜很多野菜,晾干,以备不时之需;秋季搂很多豆叶,以备冬季取暖之用。
凤仪先生说:“房子要小小的,钱要少少的,人要好好的。”这便是亮中人们的基本守则。
12、农闲大讲习
一九四四年冬底,特请前辈高正午老人来亮中,开办扩大讲习。除了本村全体人员参加之外,还有不少同仁从远方奔来,有的来自怀德、四平;有的来自沈阳、营口;更有的来自千里之外的青龙、承德等地。开班后参加讲习者不下百余人,这次讲习主要目的是研究道德新村的重要意义,和立业、崇俭结婚人的重大使命。
正午老人早年从凤仪先生周游讲劝,兴学创会迄今四十年,对凤仪学说不仅得其全体,且造诣渊深。于凤仪先生逝世后,乃以提倡“下达”建设新村为要务。继张雅轩之后承凤仪学说及其事业者,便首推正午老人了。他对亮中母村的建立至为关切,因而曾前后两次莅亮,实为亮中人们带来了不少精神食粮。
在这次讲习中他说:“凤仪先生周游劝化数十年,从事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前期以兴办女学为主,后期以办会成人为主,到事业兴旺的晚年,便将‘劳作就下、深入农村’列为首要地位了”。
他用不少事实来作为论证,他说:“凤仪先生逝世那年年初,在长春有时去二马路讲道,虽然身体很衰弱了,但总是拒绝乘车,非步行不可,竟步履踉跄地强行于风雪中,由循天带一个小凳,以备途中休息。有一次听说有人乘飞机去依兰讲道,凤仪先生意味深长地说道,‘他们飞天,我就入地’,以后又亲自到范家屯教刘秀琴等崇俭结婚人家学穷。看来这好像是些小事,但其中的意义可非常深远啊。先生发现当时有些人华而不实了,如果任其顺流滑下去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才极力提倡‘下达’,命循天到农场学农活。岂知那正是为今天的道德新村培下胎了。因此,我们只有把新村办好,为崇俭结婚和立业人安下了根,确实为世人树立了榜样,这才能使凤仪学说真正落实了。由此看来,道德新村办的成功与否,正关系到凤仪学说的命根子啊!哪可轻视呢”。
他又说:“崇俭结婚和立业人,正是这个担子的直接肩负者,因此就必须按着崇俭结婚和立业的道去行,真正做到不争、不贪、男不管女、女不累男、男刚女柔、各正性命。这样才能谈到重立人根”。
他最后说:“道德新村若没有行道的崇俭结婚者和立业人,就要变成空的;崇俭结婚和立业人若没有道德新村就要漂起来,二者是互相为用的。所以参加这次讲习的,都要有志气,把这个千斤担子挑起来啊!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正午老人非常严肃而诚挚的发挥着他的卓见,他的话好像雨点一样的落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从而坚定了青年人建设道德新村的信心,引起了老年人对当年凤仪先生谆谆教导的回忆。正午老人的话所激起的反响,不是人们一时的热血,而是长而韧的恒劲,不是高而远的空想,而是始于足下的实践。
参加讲习的人都出席讲述了个人的心理与志愿,并认真观摩了亮中母村的男耕女织,老安少怀,以及青少年的教育等全盘设施,大家一致认识到创办道德新村是当前唯一正确的途径。外地来的人也都表示坚决走“亮中之路”。如怀德张善恩、营口李广田,回乡后也要办这样的新村。这次讲习十天结束,确实成了以后道德新村大发展的先声。
在大讲习中,有值得一提的一件小事:外地来此参加讲习者,曾有人问母村的主事人周彭龄说:“听说你们这里规定,必须是头行人(新村负责人)负责掏厕所的大粪吗?”周彭龄笑道:“哪有这个规定,这是朱循天和我们头行人自愿干这个活的,人们都争着干这样又脏又累的活啊!”
秋收打场完毕,粮食入仓之后,便将进入隆冬数九的农闲期了。大家已辛勤劳苦了一年,到这时候就该坐下来,专心致志的研究身心性命,家道伦常了。开办专题讲习班,以凤仪学说为中心,以朱循天、赵品三老人、孙常卿先生、郭志贤老太太为主讲,也有时请昌图县安老所张子嘉老人为主讲。
一九四五年冬和一九四六年冬,刘惠忱老人曾两次来亮,开办讲习。他追随王凤仪先生劝世化人,迄今三十余年,为兴学创会献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向道至笃,因而明心见性,故对王凤仪薪传,可谓得之独深。凤仪先生逝世后,他便经常活动在乡村,周游讲劝,一直贯彻着劳作就下,清贫乐道的精神。刘老对朱循天的德业非常器重,因而亲自莅亮指导。在专题讲习中,对三界、五行、四大界等,讲得异常透彻,于性命学说的真谛,可谓阐发得精深透辟。故亮中人们得之于刘老的教诲,收获颇多。
历年专题讲习的重要讲题、有三界、五行、四大界、立业世界自 立人,妇女道、夫妇道、家道伦常、尽性立命、成己成人,和凤仪先生事迹等。一个题、一个题的深入研究,大家轮流出席讲述。着重向自己身上归(结合),贯彻“讲道不离身”的精神。
人们学道行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己成人。这个“成”字是成熟的意思,凤仪先生常拿葫芦做比方,葫芦不在大小,成了算,如只知贪大,不往成了“度”,一到“霜降”就该瘪了,不顶用,故不论人或物都是以“成”为贵。所谓成,就是人的三界,性心(命)身都要达到“成足”的地步,但这个成是一步一步成的,所以凤仪先生说:“不能立身,焉能立命,不能立命,焉能立德”。又说:“走一步成一步,步步不落空”。但不论尽伦常与创事业,都要以成己成人为主,不可着在事功上,因此凤仪先生说:“事坏人不坏,就是志界人”。
亮中母村农闲期的专题讲习,配合着日常道德课,便形成了“朝于斯,夕于斯,口而诵,心而维”的修学气氛,使道气充满在日常生活和劳作生产中,因而促使大家在“亮中之路”上不停地阔步前进。
13、为“崇俭结婚”与“储金立业”者安下根
崇俭结婚与立业是凤仪先生为了“改造社会,缔造大同“,于一九二五年秋,在安达开办家庭教育大会时期所确定下来的两大措施。
自从崇俭结婚与储金立业实施的二十多年来,已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道义的基础上实行了崇俭结婚,双方都为道德事业纯尽义务,因而有不少人是没有固定的家庭。所以凤仪先生说:“将来先天结婚(崇俭结婚的原称)的人,也得安家度日,在家行道,也不能东山一只臂,西山一只腿”。家庭组织是社会组织的基层单位。凤仪先生对家庭这个单位是特别重视的,所以在凤仪学说中,家道伦常是占有极重要地位。因为不论什么伟人哲士,以至庶民百姓,无不出生于家庭中,况且家庭问题处理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人一生的幸福与痛苦,而夫妇又为人伦的始基,家道的枢纽,所以想要“翻转世界,另立人根”,就必须从夫妇做起,这便是凤仪先生倡导崇俭结婚的深远意义。亮中新村就是为了这个伟大的目的而创建的,为崇俭结婚的人们安下了根。男刚女柔各尽其道,既有了立业金,生活解决了,便可一心一意为公益事业服务。这样就不难出现理想的下一代了。
对于公益事业有功的人,公众与他奖金立业,自三百元起,至一千元止,每年暂照二分生息,其息金且按二八扣,以加大本金。这是公众立业的。私人储金立业也与以相同的办法,这是私人立业。其宗旨即以所得利息,为维持生活之资,而外即不许再挣钱,这是止争贪的一种方法。
亮中母村的人们绝大多数是立业者,生产归公,统一使用,个人的零杂费用,以立业利息为主,不许再挣钱。小孩生下来便每年与之储金十元,至十五岁就可以立业了。立业是止息争贪,成己助人的一种手段。
立业人死后以二年利息作为殡葬费,其基金无论生前死后,都不准任何人干涉与动用,仍归公中。在道德事业中,已有许许多多人实行立业了。
亮中母村是崇俭结婚与立业人的实践园地,使崇俭结婚与立业人能安家度日,耕织劳作,各行其道,既能仰事俯畜,又能成己助人,为改建社会奠定了基础,为缔造大同事业塑造了雏形。
一九四五年冬,于克礼与胡玉珩崇俭结婚,女方不索分文彩礼,且自带立业金,经济自立;于克礼是农人出身,在道德事业中尽义务多年,品行端方;胡玉珩曾在女学中任教数年,慕于君之品德而不计其才貌,甘愿与之成婚,诚可谓好德而成者也。
一九四六年腊月二十八日,柴玉玺与史熙平崇俭结婚,柴玉玺原是文化很低的农夫,为人忠正耿直,为建设道德新村而不遗余力;史熙平原是中学毕业的知识青年,为人性情爽朗,朴素大方,甘愿离开城市的华丽生活,而来亮中建设道德新村,慕柴君之志愿与品德,而不嫌其貌丑,与之结婚,一切崇俭,诚可谓女中之志士,步“老三家”之后尘者也。(刘静一适李永成、齐海峰适赵荣久、孙慕珩适赵品三,皆重德行而轻才貌之典范,故人呼之为老三家)。
以后有张同洲与柴玉芬结婚,张跃同与丁凤文结婚,崔永生与徐春庭结婚,都是按崇俭结婚的精神而举办的。
所有这些崇俭结婚的家庭(包括早期崇俭结婚的家庭在内),都在新村扎下了根,致力于大同事业。
朱循天的理想是使“亮中之风”不仅要普及乡村,更要推行于城市,他说:“崇俭结婚和立业人,在乡间办这样的道德新村,将来在城市就要办同样性质的道德工厂”。
14、著述工作与青年人的培养
凤仪先生成千上万个直接后学中,以朱循天的年岁为最小,但直接受先生教诲的机会,却以朱循天为最多。因此凤仪先生平日讲道和对后学们的教言,他都按原话和当时语气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来,清写成册,不下五、六十万言,先生之圣德法语得以流传于后世者,有赖于此。但这些记录多有重复,且缺乏系统,因此有必要整理分类,编写成为篇章分明、眉目清楚的《王凤仪语录》与《年谱》,这一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著述,大部分是于亮中母村时期进行的,他挤出业余时间和农闲时期从事编写,由史熙平、祁穆如、周志根缮写眷清。朱循天的著述态度是非常严谨的,除他自己记录之外,更搜集一些他人所记的王凤仪记录,以资对照参考和补充,尤其年谱的材料,更从随先生周游多年的前辈手中搜集对证,力求准确,这一“承先启后”艰巨而尊严的使命,已成为朱循天后半生的重要工作了。
早在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一日,凤仪先生由沈阳去锦州,高正午和循天随行。先生道:“我的意思将来招集些有志向道的青年们,或七、八人,或十数人,要求真道,以《四书》为根本,拿书向身上归,这样两三个月就可以大见功效,允恭(循天名)系行过来的人,就用你作领头的,要注意啊!”这个培养后继人才的任务,是先生直接交给循天的。亮中母村的建立,便为这项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他对青年人的招收是非常严肃的,要经过必要的考验。
一九四四年正月十九日,青年学生周志根由于同乡程邓志贤的指引,只身来亮,不仅与循天素不相识,就是村中所有的人,也都是第一次见面,志根向朱循天说明来意,朱循天用很淡泊的态度说道:“你扯这个做啥,没看见我们这些人都土啦土气的吗?你是一个不过十八九岁的中学毕业的学生,本来是有远大前途的,你何不升学或找其它工作呢?干我们这个是没有出息的,你还是别拿错了主意啊。”志根闻言颇感不快,回答说:“朱老师,我三四百里特意来此,想不到你老竟对我说出这番话来,难道就不能对我讲几句衷心话吗?”移时,朱循天微笑道:“唉!我们为了继承凤仪先生的志愿,为了‘翻转世界重立人根’,虽然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啊!”志根说:“我坚决留在这里”。朱循天道:“你自己拿主意吧,我看你还是来不来都行啊。”以后,志根回辽中取来行李,便在母村扎下根了。
一九四五年春,史熙平、祁穆如,同来亮中,二位女士都是由中学毕业不久,熙平沈阳人,久居城市,长期过着优裕的生活。穆如系亮中母村发起人祁春生之女,资性仁厚,愿承父志,二人甘愿脱离优越富裕的家庭,而来此农村,志在大同,诚可谓女青年中之表率。
一九四六年六月,马耕志来亮,他是怀德马祥之长子,年方二十,其父信从凤仪先生多年,为办女义学和道德事业竟散尽家产,为怀德一带德隆望重的明道之士。耕志继父志,竟弃教读职务而来此,可谓汲汲于大同之有志青年。
张淑伸系定洲之长女,向道甚笃,随父来亮,为怀少园之女师,素性温淳,勤奋好学。
一九四六年刚从中学毕业的丰振来亮,为人忠厚笃诚,有志向道,故出校后,即径赴亮中,古云“人以类聚”,信不诬也。
这些男女知识青年,日日在循天的教导下,首先注重了体力劳动的锻炼。当年凤仪先生曾说过:“依我心意,年青人都到学田部做庄稼去,……我三界一齐的实行才真达通了,念书的人只会讲理,若不去做苦功,不演习出来,那叫作扔一界”。因此朱循天以身作则的领导青年们实际下地干活,使他们的德业、学识与本领,都在不断的上进,除了按时参加生产劳作和做好个人的本职工作外,更于业余时间听朱循天的道德讲座和经学讲座。经学以《四书》为主,进行系统的讲解,青年们确日夜攻读,如马耕志和周志根虽在锄地时也携带一部袖珍本《四书》在地头休息时,朗朗习诵,好学之风盛极一时。以后又特请苍志普(复县人),与孙常卿老人为讲《诗经》与《易经》,但无论讲解经学或研究哲理,都以凤仪学说为中心,以反照自身为重点。如此进行了三年,《四书》、《诗经》基本得到结业,《周易》领略其大意,更主要的是这些青年们,对于凤仪学说有了深刻的领悟,个人的人生观彻底得到了解决,都誓愿为大同事业而献出终身。
15、在风浪中,坚守常道
亮中母村的创立,是在腐朽的社会中逆流而上的。因此,当时社会上的人士对本村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各式各样的看法,有的说:亮中这伙人大概是逃荒的吧;也有的说这群人可能是在家乡住不下去了,被迫出来的;更有的认为这个团体的人,来自山南海北,既非同乡,又非同姓,聚居在一起,也许搞什么其它活动吧。因此地方警察对本村曾多方调查,召循天问难,竟以“思想犯”,“约视察人”等形式审查之。
一九四五年夏,昌图县长宫廷藩曾亲自到亮中母村视察,发现村中多异性杂户,生活在一起,共同生产。很愕然地说道:“朱循天,你怎竟敢办这么大的奇特的事盘,一家手足兄弟,还有时争吵殴斗,何况你们这里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素不相识的人家居住在一起,这不将是自招其祸吗。”朱循天婉言将县长应付走了,并未因之稍馁于中,仍是鼓舞大家继续前进。
朱循天更引用凤仪先生的话向大家提示道:“只凭着讲,你把舌头累掉了,还是有不信的呢!必须经过动乱,才能归道,改变世界就像耍猴似的,要先敲锣鼓,我们就是那敲锣鼓的人,此刻,正是给大家拉道呢”。(1933年12月2日在安达站)他接着说:“凤仪先生的话正是明白的地告诉我们,世界一定要变好了,一定要走向大同了,我们只是尽到自己的责任就是了。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做个开路先锋,首先达天时,为人类踩出一条路子来。不过靠我们劝还是不成,只要天时一到,人们想不变也不行啊,但是我们始终不要忘了成己成人,要把我们的宗旨与精神办到每个人身上去,不管别人信不信,我们也要这样干,反正‘谁伸手有谁一份’。所以我们不要着在事业上,就是道德事业黄了,我们也不怕,那才真正是立业世界自立人呢”。他的话照亮了每个人的心,使大家更有信心地勇往直前。
凤仪先生说:“我想要重安世界,另立人根,为整个世界作打算,所以计划的都是常道啊”。
亮中母村正是本着这个精神而创立的,把修身立命的学说,溶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因为只有常道才能推行于天下,只有常道才是万古不朽之道。所以亮中母村是以社会最小的单位家庭为根本,从平淡无奇地日常生活中来改变个人,来锻炼个人,来锻炼个人。那种脱离家庭,逃避现实的作法是亮中人们所不欲的。至于怪力乱神,攻乎异端的主张,就更是亮中人们所拒绝的了。
罄产淑世的张雅轩其子润身,患精神病症,旧日同仁有认为润身之病是由于雅轩公之墓葬错了,应该重择墓地,另行安葬,润身之病便可立愈。循天乃极力反对这种主张,认为润身病因绝非如此,以雅轩公之盛德亦决非阴晦之邪崇所可能左右的。因此,万不可依邪说之摆布,随异端而转移。润身之病仍应从伦理性理方面来求其根源。为此,朱循天特撰一函,长达千余字,建议沈阳张星南(权威人士)要坚持正义,力辟邪说,万勿为润身之病而移其父之坟,否则,是将增羞于先人,对凤仪学说之污蔑也,从此,为雅轩公移墓之说始息。
外地曾有人通过张某想以邪说来侵入亮中人们的思想领域者,多次进行诱惑,最后更对朱循天说:“朱先生,亮中母村的人们,就等着你了,只要你说一句话,大家便可决信无疑了(相信邪说),如此一言便可‘功德无量’,你何乐而不为呢”。循天微笑道:“谢谢你的盛意吧,屎壳螂是不能跟着屁飞的。”那人便无言而退了。
16、在动乱中,处之泰然
是年八月,日本投降,东北光复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地方出现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强抢现象屡有发生,一天许多老百姓背着口袋,还有人推着车,到亮中桥街粮库纷纷抢粮食,并无人制止。老百姓绝大多数卷入了这场纷乱的人群里,得粮多的洋洋得意,得粮少的怨气冲冲,抢不到粮食的,便怨天尤人,自恨无能。
然而亮中新村的人们,虽住在粮库附近,却仍和平常一样的安定有序,无人参与抢粮,一切活动照常。这些经常讲“不争不贪”的新村村民,从这次考验中,可看出其异于常人的精神品质了。当地的乡民却对新村的人,于抢粮食事件无动于衷,觉得不可理解。
一九四六年四月,朱循天被四平安老所请去宣讲王凤仪性命哲理。不料到达不久,便爆发了四平战役,这是著名的“四平大血战”。当时朱循天恰好被困在城里,从四月十八日起,每天都可听到炮声隆隆,枪声炸弹声,此伏彼起,昼夜不停,居民都处在生死攸关、惊慌失措之中,市内楼房,几乎无一完好,死伤人员,随处可见。在此万分紧急状态中,朱循天却组织安老所的全体老人及所内的员工,共四十多人安坐在防空洞中,照常讲述性命伦理,特别是重点讲习“四大界”学说;如果能在危难中,巍巍不动,自自然然,安祥而死的便是“志界”,是佛界;如能乐乐和和,无怨无悔,毫无慌恐而死的,便是“意界”,是神界;如果惊慌失措,情牵物累,忧伤而死的,便是“心界”,是苦海;如果怨恨交加,痛苦万分,悲愤而死的,便是“身界”,是地狱。人们同样在危难中,但是根据其心情之不同,则去路也必然不同,主要是根据自己来掌握。如果你个人定不住,那么神佛也没有办法。如此,每个人都无慌无恐,安然有序地轮流讲述自己心性之存养,彼此朴素砥砺,虽有少数胆小的人,看到大多数,神态安定,若无其事的样子,也就稳下来了。一个月过去了,出乎意料的在这战火纷飞的日日夜夜里,安老所的全体人员,皆安然无恙,顺利地度过了险关。
从这次劫后余生的过程中,可看出安老所的人们,并不止是存有一种贪生怕死的心理,而关键是“定住志、存道心、不动摇”,从而显出了道的巨大威力。直至五月中旬,此次战役暂时平息后,朱循天始安全归来,母村的全体村民才真正放下了心。
17、随着母村的成长而新村相继诞生
凤仪先生于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曾说:“我这几十年尽力的预备人材,是为要变道德世界,将来每个村都设新家庭一家,好讲道,有不道德的必然受到官府的惩治,这样由一国而至于天下,岂不就成个道德世界了吗。”亮中母村的建立正是农村道德化的开端,使“亮中精神”普遍推行起来,乃是要经过漫长而曲折,艰苦而复杂的道路。
亮中新村就是树立样子,是为发展新村而培养人材的地方,故人称她为母村。一九四二年开始创立到一九四五年,就有不少地方要成立新村,来亮中邀请人。一九四四年秋,朱循天偕崔锡久、董葆勋去东辽县小钱柜、南天门、福盛屯、白泉等处视查新村的基础条件和情况,约半月,回来后,派刘凤至,张以静夫妇去亮中西北十五里的王家窝堡主办道德新村,由赵从周舍出房舍和土地。他原是地方有名的中医,闻道后即弃行,尽义务于道德事业中,曾于四平办安老所多年,此刻又倡办王家新村,一切都是根据亮中母村的精神和形式建立起来的。设立了安老所、怀少园和女学班。怀少园由柴玉芬为教师,女学班以徐春庭为教师。一九四七年又派于克礼胡玉珩夫妇,齐良河全家、谷美声、谷美万和冯劳宪章去王家窝堡。不久董葆勋亦去王家新村。后将刘凤至夫妇派往亮中北八家子建新村。
一九四五年冬朱循天夫妇应姚德新之请,偕董葆勋,祁春生及其女穆如去东辽县辽河源开办讲习班。
春节前祁春生忽犯气窒病,只觉胸隔部堵塞,气横不通,七日食水不下,病情危急。朱循天对春生说:“你要好好找一找你这病的根源,如能找着,病可立愈,咱俩是最知心的朋友,连你的病我都讲不好,那么后半辈我就不能再给别人讲病了”。几几句话,句句打中了春生的心灵深处,引起了他认真地回忆,他便从青年时期开始,逐年逐月的回忆,次日,一直回忆到民国十六年,在济南住的时候,他内人(妾)时常背着他偷吸大烟(鸦片),他发现后便怨恨填胸,想到这里,他只觉得横着这股气,刷一下子消散了。他说:我这回可找着了。循天说:真找着,病立时就能好。春生说:我好了。朱循天说:真好了,立刻就能起来下地。春生真就起来下地了。且能上课讲道,症状完全消失了。村人闻之都来看望,莫不称奇。从此,辽河源建立了道德新村。
一九四六年在亮中南、亮河堡毕景荣家设立了义学,派张景贤前往任教。不久又派崔致和全家去八段地丰振家,开办讲演社。派崔锡久、崔永生去亮中西三十里金家镇,为建新村创立基础。不久董葆勋亦全力以赴协助创办。由张喜春献出的菜园子和房舍为基地。建立了金家镇新村。
是年冬,朱循天夫妇率史熙平、祁穆如、马耕志、周志根等去通江口开办讲习,回村后又赴金家镇开办讲习。
一九四七年夏,朱循天、高正午老人率孙向春、王德馨、周志根赴营口石桥子道德新村开办讲习班。该村由李广田等舍房子和土地,杨陆林主办,董葆勋为主讲。正午老人和青年们同样由营口市涉水十余里至石桥子,为了倡办道德事业,为了继承王凤仪的遗志,虽年逾七旬,仍风尘跋涉,到处奔波。
亮中母村成立以来,到一九四七年为止,创办道德新村这条道路已被人们越发重视了。所以各处来亮中见习取法者,不暇往来,志愿建设道德新村者,亦越来越多,因而人才的培养已感到不足了。
朱循天曾多次向大家讲述着他的理想,他说:“我们目前的一点点成就,只是个开始,翻转世界、重立人根,是百年树人的大业,千年大计,所以我们所计划的都是常道,是要把这种事业推行于天下,推行于后世。我们首先创立了母村,一方面是为了树立样子,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发展新村的人才。每村一般以二十户为限,最好是三间一栋住二家,房舍简易,形成自然的村落,每户要具备一套锅碗瓢盆。农闲时期,各家自行立伙,农忙时期则集中到大伙房吃饭,节省下来的劳力都下地干活,各户在调转时,除了衣服被褥和随身的生活用具外,其它备品和炊事用具、箱柜和农具等,一律不动,新搬来的人家,一进屋就可以烧火造饭,劳动生产。这样既能体现大同精神,又可减少许多麻烦。”
“母村这些人家,不是常住不动的,锻炼好了,是要发展新村的,如某处要建立新村,便可派往一、两家,或三、四家去创办。这几家一方面种地,一方面讲道,给当地的人们做样子,领导世风,改变世风。发现哪个家庭不和睦,就设法为他们齐家,有有病的,就给他讲病。农闲时也可组织当地的男人和女人们讲习,以讲究性命伦常为中心。种地要以每口人不超过五亩地为标准,(指当时辽、吉一带而言)有余力就助当地的穷困人家干活。认真遵守‘立业世界自立人’的道,决不许个人再挣钱。农闲讲习时,新村的人家也要轮流回母村参加讲习。找找缺点,正正方向,看看有没有走样子的地方,有没有‘生芽子’(争贪心)的现象,如果有就要及时改正。通过讲习练好兵,好再重新上阵,到一定时期(二年或三年),新村与新村之间,母村与新村之间,各家也可相互调转,每一处母村,要带领十处至二十处新村。新村要根据具体条件可设立安老所、怀少园、或识字班。新村要坚持讲究家道,劝化世人。这样推广起来,岂不就变成个道德社会了吗,到那时候,就可作到新家庭和新家庭的子女结婚,代代传下去,不就可以‘重立人根’了吗!”
“这样的道德新村,由一处而发展到几十处,几百处,以至于全省、全国。就以我们东北这地方来说吧,由大连到哈尔滨,每五十里建立一处母村,又可发展几十处小型新村,这样就可以形成个道德新村网了。”
“在城市呢,也可以由立业和崇俭结婚人创办道德工厂,一面生产,一面讲道,使城市逐步实现道德化了。”
“当然,我们的计划不是几十年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通过长时期的苦干,要经过几辈子人的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不可停留在一时的成就上,或某一阶段的成就上”。
这番讲话正是说明了“亮中之路”还是非常遥远呢。
18、村体解散,不独亲其亲
亮中母村从一九四二年建立,七年来,确实为同道们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培养出不少人才,发展了新村。一九四八年正月末,亮中母村解散。各户人家都散居在亮中河之两岸,立呈一贫如洗之窘状,都住着破漏不堪的房屋,家家糠菜以充饥,敝衣以遮体,对全村人员来说,确实是一场严重的考验,但大家却未因此而灰心丧志、愁眉苦脸,反而心志益坚,安贫乐道。如周彭龄全家离开母村之后,于余寒未尽的二月间,竟住着有窗无纸的破房,夜间盖着破棉衣,白日吃糠嗯菜,仍然不改其乐,认为真正达到“净底家庭”了。朱循天全家,在大同公墓之侧,由祁春生赠给木料,搭两间茅屋,以为住宅,真是苦中见志,愈穷愈坚。他更向大家提示道:“我们经常说不怕穷,不握苦,看看穷苦真来了,到底怕不怕;平日总是张口大同、闭口大同,这会儿‘大同’真来到了,看看能不能经得起考验,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大家在朱循天的激励下,重温了初志,乃经常以“立业世界自立人”来鞭策自己,来衡量自己。村体解散后,亮中人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得到刘秉钧、张景盛经济上的助力不小。尤其刘秉钧为王凤仪书稿的保存做了一定贡献。
青年人誓愿踏着老一辈人的脚印,稳步地走向“大同世界”,因而有不少男女青年,实行崇俭结婚,永做“立业世界自立人”。于旧历二月初八,崔永惠(凌源人)与张淑伸(青龙人);李成群(昌图人)与张孝环(青龙人)同时结婚。旧历二月十四日,周士荣(青龙人)与刘汝淳(辽中人);张济州(青龙人)与方明慧(黑龙江人),两对青年同时结婚。身着平日服装,按照崇俭结婚仪式举行婚礼,至于索取彩礼、张席设宴等事,好像早已被人们遗忘已久的陈规旧俗了。
以后陆续崇俭结婚者有许登仑(营口人)与张英华(台安人)结婚;候起平(辽阳人)与赵尔文(昌图人)结婚。
立业和崇俭结婚两大关键,在老一辈人身上已结了果,而在青年人身上又扎下了根。
亮中母村解散不久,王家窝堡新村亦于旧历五月初三日解散,各家散居在村后北沟之西岸,搭草庐以为居,安老所之老人由各家分别供养:谷美声、谷美万奉养王增老人;齐良河奉养黄老人;冯苏宪章奉养周老太太;孙常卿老人后期常住李成家。冯苏宪章更讨董葆烈之三子致毅为“大同儿子”,取名为冯大明。这些老人都是无依无靠的,各家都当作自己的老人一样的奉养,虽在生活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仍然未推却供养之责。
亮中之老人亦由各户分别供养:于郭志贤老太太由朱循天负责供养;李善永老头住在周彭龄家;孙常卿老人前期亦常住循天家。一九五一年春,朱循天的父亲恕忱翁逝世于亮中。母村解散十年之后(一九五七年),循天夫妇又请来无依无靠的杜宋玉洁、杜曹玉琳二位老太太,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的长期奉养,直至去世。
循天夫妇非常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虽在生活极困难的情况下,仍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供两个儿子念大学。长子式干毕业于辽宁大学,次子式谦毕业于吉林大学,以后都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人材。后来式干为落实父亲的遗嘱,使其遗著早日问世,竟而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几经周折……终于在父亲逝世十余年之后,将遗著《王凤仪年谱与语录》一书出版,得与广大读者见面,从而完成父亲生前未竟之愿。
周彭龄之三子士和,讨给赵安邦做“大同儿子”,时仅八岁,名赵志同。安邦逝世,母村解散多年后,志同仍是对其双目失明的母亲赵于仲莲念念不忘,时常寄款和探望,不辞其赡养之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亮中母村解散之后,从人们的实践中就更显得真实而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