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白话浅释

整编:陈树旺

目录

何谓大学?大学就是学大人也,也就是效法大人。什么是大,惟天为大,所以大学就是学“圣人之学”。

大学一书,以儒家思想而言,简单的说:就是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以明德为体,亲民为用,最后方可止于至善。诚修‘性’了‘命’之金丹,齐家、治国之途径也。大学之道是以明德,亲民为宗旨;以格物、致知为入手;以明明德于天下为究竟。乃是性理心法之大本源。

末学才疏学浅,谨以至诚之心,摘录老前人、前人、点传师及诸位前贤大德的慈悲赐导,整编其大要,以作复我本来灵明不昧的本性为依归,如有疏漏不足,违意错失之处,恭请前贤大德,不吝指教为幸。

忠如道院后学陈树旺 谨识

民国九十年三月二十五日

经一章 大学之道

〈经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

大学就是学大也,也就是效法大人,什么是大,惟天为大。人者一阴一阳为之人,阳者先天之性,阴者后天之命也(即色身)。

先天之性,在天曰理,赋于人身曰性,故中庸曰:“天命之谓性”,因性出于天,所以人人必须学天,学“返本还原”之道。

什么是大学

人人要学为大人,所要学之学。

人得此一为大,此为性理心法之真传。自有人开始得此一而生,得此一为性。

大学者,学大也,何谓大,惟天为大,天可学乎?曰可。

大学即是学大,也就是效法大人,什么是大呢?天地间最大者,天,天可以学吗?当然可以,古时候的男子,只要有钱人,才能入大学。大学应该如何学?

在大学开宗明义即揭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画开天,伏羲之学天也

一画开天的一是○,求道时,求得原一大道是⊙,所以○真正的一,画○是伏羲的学天,现在我们在求道当下,得明师指点⊙,也同样的学天。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黄帝之学天也。

黄帝以静观天的自然法则,顺天而行是黄帝之学天也。我们生活在天覆地载中,天是多么的广阔,而人的心胸太狭窄,不能宽恕于人,因此造成世间多少的乱源。

万物、万事都有天的道理;当我们看到天的四时时运转,就知道怎么做?如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这就是黄帝的学天。

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之学天也。

孔子在鲁时,曾至周问礼于老子。礼之理在何处?这个礼乐之归在何处?这是孔子访老子的真正目的。老子见孔子,对他说:“良贾深藏苦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

良贾深藏若虚:会作生意的人、资本金、货物都深藏不露,一般来说,虚有其表的人,十万作百万,百万作千万,海派作风,东西都摆在店面,里面是空的,这是用心不良。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我把道传给了你,你要培养德行,成为一个有道君子,你的外表容貌要大智若愚,不要把精明强干表露出来。

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这个“子”是指孔子。因孔子在山东,下面有很多弟子跟着他,他是为人师表,就免不了有一些骄气和态色。

态色—是指不苟言笑,很庄重。

多欲:是说想太多。

老子跟孔子说:你要把骄傲之气去掉,要把庄重放在圆朴里面,不要露出来这些骄气、态色、多欲、淫志你没有修道以前是无所谓,但你既然问礼于我,我把道传给你了,这几样东西对你没有好处,相反的会使你修不成道,你要把它丢掉,我所能嘱咐你的事,就是这几句,你自己想好了。

孔子由周返鲁后,几天都不说话。子贡即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才说:“天何言哉,四时行正,百物生正,天何言哉。”天说了什么话吗?四季照样运转,万物照常生长得很好,天又说了什么话吗?这是孔子的学天。

子贡曾感叹的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人得一后,就可学性与天道’此学为大学。人落红尘,受气禀所拘,物欲所蔽,故而争名斗利,将无形真我置之度外。所以佛叹曰:“芸芸众生争名利,不为自性学超生,自甘堕落地狱道,落空一世实可怜。”

所以大学就是学习发扬性天之,人人有性,人人可以学天,学之则通,不学如鬼禽也。

今天我们能够求道,能够得老师指点我们这一点,那学问可大了,可以一理通,万理彻。只要这一理能够通达,宇宙所有道理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我们今天何其有幸,能够受到老师一点。我们晓得这一点,里面也有深浅不同的程度,可真是千变万化,宇宙也是由这一点展开来的,所以我们来学道,正是要了解里面的堂奥,所以称之大学。

大学!学天之道,然而天有,理天、气天,象天之分;性也有理性,气性,质性之别。而心也有道心、人心、血心之不同。那么天分之三天,性分三性,心分三心,所以各位前贤看你的心着在那一点,你就在那一点的境界,万法由心生,因此各人的造诣不同。

现在来说一个万法由心造的故事:

有一位宋金缘老菩萨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个位老先生常常被一个富翁的仆人欺负,心里很气愤,但因家穷,年纪又大,无可奈何,只得忍气吞声。可是憎恨心炽盛难以忍受,所以日渐消瘦,虽无外伤,但已无法起床,心知自己已不久人世了,于是他将儿子,媳妇叫到床前交待后事,一再叮咛:“我死后,一定要在我的棺材上挖一个洞。”问其原因?他说:“某位富翁放纵他的仆人来欺负我,我很不甘心,死后一定要变成一条大蛇将那富翁咬死,以泄心头之恨。”此事传到富翁耳中,令他惊愕不已,于是他带着仆人来向老先生道歉、忏悔,并且办了酒席谢罪。老人家气愤之心渐消,富翁向他敬了三杯酒,下肚之后,他突然觉得肚内很难受呕吐,在吐出的秽物中,竟然发现一条小蛇。富翁见了感恨慨地说,好在它只是条小蛇,今天若不吐出来,等他怨气加深,再蕴酿一段时间变成大蛇时,我就准死无疑,可见憎恨心多么可怕啊!

宋老菩萨怕大家也许不相信,又说,他在眼盲前看过的事情,可以证明心念的感应。他说,以前他闲来无事时,常在墙角或屋旁边看螟蛉筑巢,人的义子又叫螟蛉,是因为螟蛉自己不能生孩子,所以他们将泥土叼到墙上筑巢,然后到草丛中叼一条小虫,在虫上吐些水,将那条小虫塞进泥窝内,自己不停“思我,思我”。地叫,这样过了七天,那个泥窝就会被钻破一个洞,从洞中爬出一只螟蛉。虽然不是自己生的,但因传达“思我,思我”的心念使小虫长的和自己一模一样,变成自己的义子,多么奇妙啊!由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心念的力量。作恶,作善全起源于我们的心念,所以有时,从一个人的根基、佛缘、定力与心念,就有圣凡之别。

同样是人,你是以道心跟理性来做人的话,那你将来的归宿一定在理天;如果你现在以血心质性的话,那你就在象天;就在四生六道中轮回不停。那以人心,气性的话,将来可说会在人天乘的境界。

人一出生,㘞地一声,先天气收,太极之气由口鼻进入体内,识神随之而进,六神失位,从此以心识为主,而后天气显,则先天理渐渐微,微不胜过显,被气禀拘束了。

后天知识渐开,识神用事,好好色,喜美味,人的五官“眼、耳、鼻、口、身”与外物接触后,则理性于气禀,自气禀又失于物欲,则常沈苦海,永失真理。

愚人只知有物,而不明白气;贤人只知有气,而不明白理;如不学则单见小我,不明白大我;故若不访明师,求得生命来去的门径,则永无知晓之日。一旦求得明师点,顿见本然,则超越小我而进入大我的生命本体,此非学天人之学不可,学的道理如何呢?就在此大学,此乃不学不知啊!

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性明不明?要明心可也不容易,先将心里清一清,清了才会明。老前人说:小时候看到家里种田,将田中的杂草拔除了,秧苗才会长得好,一直到现在还是在心中耕田,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有一亩田,心田要去杂芜之草,道心才会生出来。而心中这亩良田都培养好了。“存心养性”不乱动,清清净净,无为而作是真正的修行。

在明明德:明德即是自性也。

人降生以来,上天赋人之性,内含五常之德(仁,义,礼,智,信)本是光明无染的,所以称“明德”。明德虽人人本有,因落于后天,知识渐开,受甘食,悦色的引诱,拘于气禀,蔽于物欲,大都有而不知其有,非学无以明其明德之所在,此“明白”其明德也。

本来灵明之性,明而不明,不但不明,并且有而不知其有。

今得遇上天降道,受明师的一指,名曰:“得道”。始知先天本来之性,是天赋的。是光明的:父母所生的肉体是有形有象的,因有这个肉体,才受酒色,财气,贪、嗔、痴、爱所缠绕。本来之性,已有污点不明了,所以明上又加一“明”字,必须明其明德,如同一面镜子本来能照人,是亮的,因受尘埃埋没已久,不但不明,还不知是一面镜子。

今受明师指点,才知是一面镜子,为什么镜子不能照人呢?我们本性今虽受明师指点仍未光明,所以必须去明其明德,明明德的功夫就是修道。

将你自己所有的后天不好的习性、毛病、脾气,种种嗜好一概除去,本来自性自然就光明了,这就是正己修身的内德。能明其明德,自己能正心修身,固然很好,这是独善其身,内圣之德,于旁人无多大利益,好则好矣,并未达到至善。圣人之道正己成人,必须将明明德之道,推己及人,兼善天下,才是至善。

然知而不行,不足以充明德之体,修行必于后天历炼,处顺境、逆境、于善、于恶,诸种事情不染不着,不执不取,通过诸境,非经考验,无法验其真。

外境考验有如满地泥沼,有人走过,身陷泥沼,无法自拔,有人污染双足,有者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唯有将明德用之于外,才充裕明德实体,也不足显明德的能量。

明德行深之处,光大了明德之光至圆熟,超凡而入圣,超圣而入神,超神而入化,与化同体,与道合其真矣。

在亲民

在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因亲而新,我们受明师指点得闻至道,能明其明德,将明明德之正道,推而广之,化行于天下,教世人皆能明其明德,这是外王之道。

盖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即天命之谓性也。知其明德,充其明德者,率性之谓道也。在亲民者,修道之谓教也。盖有教无道,则天人路迷而难成,有道无教则师生道绝而无继。

明德,是人得自于上天的这一点灵性,就是天命之谓性。通晓明德之性,且扩充内德,照着本性的三纲五常去做,这就是率性之谓道。在新民是自渡渡人的教育,渡化众生是修道之谓教。如果只知自修自度,而没有广为渡他化众,那么师与后学之道止绝而无法续传。

有道无教,则师生路绝而无继。求了道,如果没有教不行。不来听道理,没有办法去渡人,无法行功了愿,道务在你手中就断掉了。台语叫“无尾溜”。

有教无道,天人路迷道难成,因为没有明师一指点,你不知根源在何处?根源已失,则天人路迷,修道一定很难成功;因为断了天命金线,也绝了天人感应,所以回天之路就迷失了。

没有求道的人,不懂性理心法真传,不懂得人的根源,他以意念为主,根本没有把自性放在眼里,所以眼睛所看到的为主,这些外在的接触,让他心偏,性就迷住了,当然回不了家。

所以修道最重要的就是修心养性,这个是根源啊,自性不动,不管外面怎么干扰,你的自性永远跟无极息息相通,这些外在所看到的,请你不但不要让你心偏了,更不能让你的性迷住了。这些只是短暂的身外物而已,这一点是求道,非常重要的。

亲者即新,新民是除去旧染,日新又新,进步不已,因为自己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人亦去旧染之污,始能止于至善之地,如今人能做到新民,必定亦能做到亲民。

在止于至善

在止于至善,就止在能正己又成人,并行不辍,这才算得了大学之道。明明德者,明体也。亲民者达用也,明德是本,亲民是末,圣人之道内圣外王,有本有末,体用兼赅。明体而达用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道成德立,圣人也。

天地之间,所有的万事,万物,内含其理,依理遵循,则行事顺当,自然趋于美好,相反的,若万事万物失理,那一切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人奉天命而来到东土开创世界,而现在是归根覆命的时候,即知东来路,西归莫走差,你既然都知道从理天,下降到东土既知东来路,你西去(回理天)就不要走错,但是有的偏偏走到四生六道,从此在四生六道中轮回不息。

想拥有真理,又想要满足欲望的人,必有得有失,或可得到利欲,却失掉义理,先天义理和后天习染,一旦混淆不清,绝对没有办法达到至善。

所以止;民止邦畿,鸟止丘隅,物各有当止之所,更何况是人心啊!程子:“人心必有止,无止则随物是听,何所住而不妄也。”得道后,可喜地找回了真我自性时时回光返照,心收摄于玄关,知止则止,存心养性,重作新民。

修道在日常生活中历炼,于工作、家庭、道务、许多忙碌的事情当中,乃能保持清净,愉快的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就靠知止的工夫:瞬间万缘放下归零,止于道,止于自性。

〈经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而后有定

要研究一生,最重要的是生死大事,生已经成为事实,生已来到人间,这个已经不能否定,我们必须肯定;那么着眼点,请各位必须放在“死”,因为这是一个心法。

这一生的过程,就决定最后止这一点,死何从,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因为人在解决生与死的问题,生已经来到人间,在这里我们来做个补充。

:气天福尽,来到人间。地狱受罪已了,来到人间。

历劫修行,乘愿渡人而来的。因果未了,业力未断,来到人间。

这是一般出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来到人间,所以有的一看就知你是气天神来的,你是地狱罪受尽来的。有一次跟随杨点师到日本办道,承蒙日本黄坛主的慈悲,邀请我们洗温泉,后学在澡堂里,杨弥晓坛主指着后面的一位日本人给后学看,杨坛主说:“你看这个人,前世可能是斑马,要转世时,没有转过来,所以身体一半是人,一半是长满了斑马纹的毛,却又是跛足,走起路来就像斑马一样,可见是畜生道的罪受尽来到人间。”

末世的出生更复杂,有的要来讨债的,我们说因果,因为累世的冤孽,债务未了,他必须来讨,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因素来的。

所以说:我们都背了一个很大,很沉重的包裹来到人间,人间是一个很大的劳动营,改造所,然后看你对前世的因果,业力,债务,偿还的怎么样,决定走上最后的终点。

: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没有人知道来人间做什么?活在人间不知所止,真的非常感谢天恩师德,让我们求了道,让我们走上更高的层次,要不然你回顾过去,非常的悲哀,我为什么会投胎转世在这种爱恨交缠的人间?为什么会有很迷昧无知的过去?所以求了道之后,我们会朝向佛菩萨的愿行,走向光明,寻回自己本来的面目。

我们先来说“死”:我们常有机会到殡仪馆为我们的亲朋好友上香,致哀,拜祭,做最后的敬礼,我上香的时候,会默默的跟他说:你先走一步,希望你能告诉我,你的神灵是走向那一个境界。

是回理天,或是只到气天,请你在梦中告诉我,几年来不断的走殡仪馆,偶然都有送葬的行列,有上香祭拜的机会,但是这些亲友都走了,并没有人回来告诉我,他的神识在那里?

所以我们唯有从经典里面来追寻,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因为明师难遇,若不寻访明师,求得生命来去门径,我们还是迷昧的众生。

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不知止不定,知道所止之处,知道一切生发万德之缘,从什么地方来止,也就是有一个依据,从什么地方做为原点,一个有光的中心,你看佛祖头上的光有光的中心所在,也就是玄关一窍,从这个地方发出光芒,知道这个地方,心才能有所定,才能够从这个地方来生发。

生背着很多债务,来这里要了因果,断业力,脱阴阳,所以明师一指,就是指出一条路,让你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定者:身不动。

昔日济公活佛年少初皈依灵隐寺,第一件修行的功课,(也就是第一关)即是禅坐。一坐要好几个小时,晚上睡觉不能睡床铺,要盘腿而坐,而且还要在高高的地方禅坐,坐在长板凳上,身体没有任何的倚靠。到了半夜睡虫在做怪时,就从高高的地方掉下来,摔的鼻青脸肿的,还要挨大师兄的鞭子,就这样,出家的第四天,济公老师就卷起包袱要还俗了。

正当他想偷跑时,师父已经在佛光宝殿等候多时,算准他,今晨就无法招架得住禅坐之苦。师父问:道济啊!你去那儿?道济回答:我要还俗,因为禅坐太辛苦了,而且大师兄既苛薄,又没爱心,每次睡虫来报到,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已经头上一包,脸上包,大师兄还拿着鞭子抽打我,这里缺乏佛的慈悲与宽恕,我想还是下山还俗吧!师父听完,哈哈大笑,道济啊:第一关“定”你就过不了,未来人生的目标,你将定于何处?何况“定”又是修行的初步功夫,道的皮毛而已。

它还在外身之修,并未登门入室,内修心静之功,所以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心不动”,必须先有坐功的根基,如果连静下来坐,都没有办法,那后面几部功夫,就不用多讲了,听完师父的教诲,道济智慧大开,从此苦心修炼,誓愿渡众,以达佛道。最后成为众所敬畏的,人颠心不颠的道济师父,济公活佛。所以人生有了定向,精神有所依归,意志自然坚定,不为外物所动,自然达到清静无为。

如何“定”呢?六祖坛经云:

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

于一切处,不起爱憎,不随所染即是定。

多研道理,以增智慧,俗情看淡,外物不摇,止于至善,自获定力。

三施并行,积功累德,冤孽消尽本性光明即得真定。

何谓“静”?静者心不起妄念,不妄想,不急燥,亲朋诽谤皆不听,风声魔考皆不惧,自然由静而安。

静而后能安

何谓静而后能安?由知止,知者入手也(准备);止者,功夫也,(就绪、定位),定者,效验第一步由外开始,身不动。静者,心不动,(进如内层),安者,内外如一,万感不摇。身之六根(外),心之念头(内)。内外皆如如不动,不受任何的影响。安者,义精仁熟,从容中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内外如一,动静不二。此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取之左右逢其原,亚圣孟子到达“安”之境界时,即可得心应手,使役一切的念头,不再是,心猿意马驾奴着他,乱跑乱撞。

有一位善知识,每天睡醒,第一个念头,想的是我今天要戒守“贪”。不取任何一物,所以他骄傲的大声说,我没欠人,照理说这样做是应该的,天天都会很快乐才是,可是他却感到自己为什么?总是不快乐,有压力感,心无法放松?主因:这位善知识,他是用刻意的心去想去做,用强迫的心,去完成每天不贪的心。

可是他不知我们每分每秒都在“欠”,

土地:睡醒下床,第一就是脚踏土地,让我们踏,欢喜承受,所以脚踏土地要知感恩。

空气:给我们呼吸,持续生命,我们要知道感恩。

水:让我们喝,不致于口渴,让我们能在工作一天的疲劳之后,冲洗身心污垢,我们要感恩。

阳光:照耀我们,使大家不受冻,且能活在光明的世界里。

圣人为什么能够活的自在又快乐?主要是圣人知道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所以认为心存善念,本来就是人应俱足的,不须要刻意去思考,自然去做,就会得到心中的那份喜悦。

由静而安,功夫至此,则

物欲全消,气禀悉化,

内外贞白,天真独露,

声律身度,‘鉴空衡平,

’自性如如不动,“感而遂通,

”心长安,则一身舒泰,•世长安,则万事俱理。

安而后能虑

:内外合一,不被“内忧”杂念,钻牛角尖。

外患:外物的引诱而受影响。

:判断是非、善恶。

何谓虑者?乃经纶应酬,导窾批却;经纶应酬就是亲友交际往来,善于察言观色,能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导窾:窾音款。骨空处。

批却:骨节的间际,指劈开筋骨的间隙,导向骨筋的空际,意思说:“由道的皮毛,进入道的骨髓,从门外汉,摇身一变为登堂入室,进入性的本体,游刃于大道之中,用元神走入人间事,在世间行走,游刃有余,即可达到圣凡圆满。”

虑者:也可说“滤”也,液体通过纸、布或沙层,而滤去渣滓,使水能够达到洁净。

虑者:深思熟虑,就是遇到某件事,需要考虑或想一下,犹如滤水器再滤水一般,将渣滓、废水排掉,留下清静的水使用。

过滤自己的心念—扫尘除污,心的尘污必须扫除,不要钻牛角尖,扫除心中的不满、排斥、埋怨、计较,人与人就可沟通,天和人自可相互感应。所以做人最基本的三恩(知恩、感恩、报恩)一定要做到。

后学来讲一个婆媳的故事:

有一位媳妇常常埋怨婆婆的不公,三十年来一直认为婆婆只疼自己的女儿,对自己一点都不好,所以婆媳之间相处的很不好。

师父问她:“先生对你好不好呢?”

媳妇回答:“我的先生非常好,吃喝嫖赌都不会,甚至不抽烟,又非常的老实。”

师父就告诉她:“这要感恩,你的婆婆生了一个老实的先生给你。”

这时媳妇听了,感到很惭愧,就到附近买了婆婆平时喜欢吃的粉圆,回到家就忙着盛一碗给婆婆吃,婆婆感到很惊讶,想着为什么今天媳婆对她的态度改善这么多呢?

可是手捧着这碗粉圆,却倍感温馨,吃起来特别香,特别有味道,就这样婆媳的感情愈来愈融洽。

所以心垢要扫尘,不要悲观、消极、排斥、埋怨,人生就不会处处产生对立。

无事,则万欲俱寂,所谓有求皆苦,无求便是乐。

有事,则无虑不当,只遇到事情时,没有一件想的不周到的,事事达到非常圆满,所谓冬至,搓红圆;搓红圆,好过年,就是圆满。

吞第一颗 自问心—待人有忠实、圆满吗?

吞第二颗 再问心—今年该还的还了没有?例如欠钱、作错事有没有诚意向对方道歉…等等。

吞第三颗 扪心自问—有没有一家圆满、一条心呢?

一颗一颗的吃,一件一件的想,从以前到现在的

去反省—心就安。

去忏悔—则光明。

去实践—则幸福。

这三宝是人最大的功德,可以洗去自己的罪过,最后也只有它能带回去,所谓‘一灯可除千年暗,一智可灭万年愚’,所以看清别人最聪明,看清自己才是智慧,人间最可怕的是不了解自己的人,不知道人生在世为了什么,每天劳苦的工作又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吃喝玩乐享受睡觉而已吗?

多数人,活在醉生梦死的边缘,活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界,活在迷悟一线之间。我们从无始劫以来,都有过菩萨的愿行,但累世以来被转迷了,而忘掉了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有走向光明的本愿,一般良知未昧的人,为恶会感到可耻,不敢再堕落,修道的本怀,为善会深感不足。

如果你有菩萨的愿行,你会先滤自我,先内滤处事是否用率真而行,如果你是真正修道者,不见世间过,没有看见人间的过,只有责己,原谅别人,不能责备别人,先把自己整顿好,做为立身处世的一个典范。

虑而后能得

“虑者”,干净,脏的分别处理:善恶分明:内心尘垢已扫除,无事不通,有理走遍天下。

“得者”,人生由迷转觉,把心中的不满、排斥、嫉妒、抺黑别人、坏脾气,统统扫除掉,因为这些就是所谓迷者鬼与魔,觉者佛也,如此一来,心境是呈现一片清净,光明的世界。由知止者,大学之入手,到能“得”者,大学之成就。知“道”以后要实践、付出要布施,这就是世上最幸福、最快乐安祥的人。

知止、身定、意静、心安、性虑为修身之次第步骤,修道能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处事自然大公无私,胸襟则坦荡光明。

物有本末

凡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一定有其根本和枝末次序的区别,做任何事情,都要例出最终目的—兼善天下弘道渡人

宇宙间的天地,天地间的万灵万物都有根源,所以这个叫做物有本,这个本是实相,但是实相是无相的,没有形相才是主宰,例如:草木的生源:种子,种子里而有一个果仁,仁中含有真空玄妙生源(本)。

各位我们知道,我们要种树木,必须拿种子去种,种子里面有一个果仁,仁里而附有天赋的妙机:真空,真空就是生源由于有这个本,才能有缘

我们知道有因,才有缘,种子种下去,种子是因,因为万物的形成是因缘,万物的生长,他有本之外,还有天地促成他的缘,所谓种子,种下去的缘是什么,缘就是土壤,水份,肥料…等,在生长过程中的助力就是除草,浇水,施肥,那么这个缘就是气候、温度,由这个本能借着缘,因:是种子,缘:是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助缘—当然是环境。

种子—果仁—天赋的妙机—生源(本)生根发芽,枝叶、开花、结果,由本而末,由末返本,这是宇宙的定律。

有这个本,就能生根发芽,然后开花结果,多么单纯啊!由果而实,实而本,请问这是不是归根复命吗?

开花的结果,最后这棵树会枯,什么时候枯呢?反矣,反者,道之动—万物都在生生化化反覆的运行,反:就是回覆到本来的面目,反矣:就是结了累累的果子,这个果跟原本的种子一样这个叫做反矣。

这个生长的过程,就是开花、结果,所有的万物都会这样,人不会吗?所以老子有这一段感叹的话“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太多,太多的万物,都会归其根,因为归根曰静,到了这个静,他不会再成长,这个时候曰静“静曰:复命”静的时候就是反矣:恢复他本来一样。

复命曰常,常:就是不变的定律,知常曰明如果知道这种定律,你就很有智慧,很懂得人生,如果不知常妄作凶:如果不懂得修,不懂得回去,那你白白来人间一趟。

物有本末,物有为有相,道无形、无为,故物以华为美,但是德要收敛华,以就其实,所以世人看近不看远,只顾目前的色身享受,不为灵性将来之归宿安排。

世界上有形体,和无形体的物质,都有其根本和枝末次序的区别如格致、诚正、明德修己是本。亲民渡众,修齐治平是末,修道者,知其本末之因果关系,了悟本性之根本。

也就是立己,达己的功夫乃指明明德也,末者乃指新民,亲民,推己及人利益众生的事也。

事有终始

天之事,昼夜运行不息,降雨露而育万物…地之事,四季轮回不息,而生物、成物、载物,有始有终,分毫不差。

人之事,并非为衣、食、住、行而生,实为宿世之恩怨,因缘之事,生于世,了结其事,事为何将“终”字,排在前呢?就是开始做事时,要先考虑后果,不要一错再错,冤可解,不可结,佛曰:冤冤相报,何时了。

所以今生于世,将宿世之恩怨了结一笔勾销,觅出返本之道,多行功立德来培养,免得再有来世之轮回。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所先后,就是循序渐进,依此明德为先,亲民在后,学道、修道、行道,如能依此本末,终始…先后的真谛,顺序渐进,不走捷径,不误入旁门左道,最后必能迈向光明,诚能如此就离大道不远了。

〈经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今天我们来研究由三纲领,所引释出来的细目,末世的众生迷昧,圣人非常的慈悲,在几千年前就留下这么好的经典,给末世的修道者,一个指针,一个典范。

圣人内圣外王之道,就是正己成人,兼善天下化世界为大同。三纲领为体,八条目为用由正己而成人。

天下人人都能复明其固有之明德,而成为大同世界,那么明明德于天下应当由何处入手(先治其国)必须先将本国的国民,由每个人格其心物,然后始能明其明德于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代圣君,他是禅让政治,那时候是一个公天下,把帝位传给天下最有道德的人,那时候,尧传给舜的时候说(舜书):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必须要允执其中,四海穷困,天禄永终,由这一篇交接文告里面。

尧把天让给舜,开始传中,尧本身是钦明,老母给的明,尧就开始传中,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舜!我告诉你,现在我把天下让给你,你要好好的治理天下,天之历数在尔躬,你不要小看自己。不要以为做一位天子治治国就好了,因为我同时把道传给你。古时候传位,正当午时,面南背北,坐在位上,把帝位传给他,叫传位。(面南是表示一个生机,生化万物,背北是避免杀机,避免战争。)半夜传中,如何的传中?古时衣服都有一大袖子,大袖子的来源是由黄帝传中开始的。在佛教中用袈裟围起来,连星斗都不能漏,传道后袈裟脱起来,传下去,到未来慈氏佛出世时交给他(这是佛告诉摩诃迦叶的话)。现今三曹普渡我们能够马上就得道,实在太幸运了,我们要好好珍惜它。

以前在授记的时候都穿那袈裟很长遮住,主要隔开天人耳目,五祖六祖一样隔开天人耳目一指,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得道的时候点传师没有穿袈娑把你遮住,这样点呢?因为现在是普传,那么怎么隔开天人耳目,各位在请坛经里面就有“二十八宿护法坛”,我们佛堂七七七七,二十八宿护法坛,关帝居左,纯阳右,点传师何许人也,你敢出来讲,大胆关帝居左,纯阳右。

关帝君现在是中天玉皇大帝,有一个点师出来哟,关圣帝君站在左边,纯阳帝君站在右边,虽然关帝圣君,纯阳帝君,他不会讲话,他的护法会跟你抗议,哟哟你好啊,你敢命令关圣帝君居左,纯阳右,二十八宿护法坛,现在是这样隔开。

老母至坛,诸神俨然,不得了,如果像目犍莲有天眼通的话,各位在办道的时候,那简直仙佛密密麻麻,都到坛了,而我们求道的人了了二三个,实在啊,而且爱求,不求的,不要,不要,被骗,还要跪,要求道,不是容易的事,

要有根基,要累世修得很好,一代一代都修得很好,这不只是一佛,二佛,三佛,四佛,而是无量千万佛所种的诸善根,才能求道。

要有祖德的庇荫,要有祖先的德来帮助我们求道,所以各位一定要行道而回馈祖先。

要有佛缘。有佛缘才能求道,我求道你求道,你不要认为这是偶然之,我愿意求道,就能求道,不要这样想,上天安排过去六万多年有一个小劫数,你应当求道得救,因为你以前修过道,你是那位菩萨降世,不是吗?你应该求道,你以前做过大慈善,了不起,过去有好多了不起的功德,你应当求道,当初我们求道都很勉强,我不愿意求道,为什么把我拉去求道,你注定应当得救,这个力量不是你愿意,不愿意,在这个小劫算中,不是吗?你已经站在这里,应当得救,所以道送给你。哦,关帝居左、纯阳右,二十八宿护法坛,诸神俨然,右指呼叱,左指呵鞭,雷部,风部,虎部,龙部,各显威严。

我们跟佛有没有缘?有,我跪在那里手抱合同,眼看佛灯,明师一指,我跟弥勒佛有缘,你不能赶我走,对不对。各位求道智慧太珍贵了,以前有一个范释陀罗,他从很遥远的地方要去见释迦牟尼佛,那么释迦牟尼佛不在,刚好遇见目犍莲,目犍莲他是天眼通,他说你来做什么,他说我从遥远的地方,跋涉长途,走了几天几夜的路,要来找佛,我要来学佛,目犍莲一看不行。

不成,你从这一个无始劫以来,从寅会生人,六万年来,你跟佛一点都没有缘,你修不成佛,结果他很伤心的回去了,在回家路上,遇见了佛陀,佛陀说你怎么回来了呢?佛陀本身有五眼六通,他能看得出来,他说:“我要去拜访你,我要去学佛,但是遇见你弟子目犍莲,他说我与佛无缘,所以修不成。”

他说跟我回去,回去以后,目犍莲就跟佛说:师父啊,我用天眼通看,他这一劫来跟佛无缘,修不成。

释迦牟尼告诉他,没有错,他这一劫来跟佛无缘,但是上一劫,哇!那更远,上一个元会他是樵夫,结果遇到老虎,他敢紧跑到树上去,但树太小所以会摇摇摆摆,老虎要吃他,那时候他喊了一句话,佛阿!救命啊!人家讲过佛救命,所以他跟佛有缘,结果他果然修成阿罗汉,你知道吗?这个故事要做我们的大纲。

我们不是樵夫啊!不是被老虎追,喊救命来的,我们还的的确确的交了功德费,还有引师,保师,还有点传师,我还双膝落地,两手抱合同,眼看佛灯静候点玄,点好,成不成佛,成佛加油,的确不容易。

他是前一个元会,只有喊一句佛救命,他就修成阿罗汉,各位,没有好好把握机会,入宝山空手回,就很可惜哦。道不传六耳,金刚经第十分,如来佛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这不字念否”,碍于天命授受的秘密,所以在佛史上不见经传。

在达摩宝传里面有一段记载,是周牧王二十一年的时候,太子访道东梁山,就拜见燃灯佛在那里讲经十三天,他顿悟万法归一,至善之道,由这一点也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授记师是燃灯佛。

中国古代皇帝用大袖子围住,半夜时传“中”“咨尔舜”,点完道后对他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天之历数,就是天运,何谓天运呢?降灾和降祥,你自己香着办,会发生地震天灾,气候不调,一切皆在你身上,你不要小看自己,你现在要替天行道,补天地之不足。

天地所做不到的,你在这中间要有一个调和的作用,天地不足大人补之,天地失和大人调之,所以叫做大人。你是有道的明君要补天地的不足,天地有很多做得不完全的你要做补充,天地降灾,降祥,好坏多在你身上你自己看着办。

允执其中:如何办呢?好好守住你这个中,中华民族就是这样来的,我们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日本叫大日本,韩国叫大韩民国也是大,我们不要大而要中,我们因为有老子的思想:“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己。”

不要壮,有壮不好,壮以后会衰老,所以我们要中,三代以前叫“传中”。

四海穷困,天禄永终:你要是做错了让民不聊生,四海困穷的话,天禄永终,你就要下台了,做得天怒人怨的话,你的皇帝就当不成了,天命就要被收回。

所以简单的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就是说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够,明其明德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够恢复他的良知,良能,让他的自性,整个发露出来,这是治国的最高究竟。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一国之本在家,家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现在的家,可能都变了质,现在的家都注重形而下,忽略了形而上。

一个家的计划,可能说,把它布置为豪华舒适,购买很先进的电器设备或音响,甚至计划如何购买一部名牌的汽车,或是如何投资理财,存更多钱,以为这样就齐家了吗?

因为忽略了形而上:爱,暖流,家里要充满了爱,充满了一股暖流,因为家是疗伤的地方,家是激励的大本营,孩子在外面受到委曲,一路很伤心哭回来,一定要回到家,家是最伟大,最温暖的地方,回来,妈在家里安慰他几句,好了,笑了起来,所以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家充满了爱,他无论如何一定哭回来。我们常忽略了,因为人是非常脆弱的动物,人非常的脆弱依赖,所以形而上的不是电气设备的齐全,家具的更新,而是要家里充满了爱,充满了一股暖流,那怕没有电气设备,但是这个家有一股爱的暖流,滋润家庭每一份子。

那么国之本在家,什么叫做齐家呢,齐家就是要达到人人修道,人人都能追求形而上的道,这才算齐家。为什么国之本在家呢?有一句话说:‘一家仁,一国兴仁;那么一家让,一国兴让。’

如果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所以国之本在家,如果一家仁,一国兴仁,我们要去渡人,我们要去成全人,凡是从事于圣事的,都可列入圣人的作为。

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圣事,不是私事,不是凡事,那么圣王贤相,他一家非常努力在修道,那全国就会上行下效,跟随他全部变成完美的家庭。

所以有好多的前贤,实在是天下的栋梁,那种为道奔波,成全后学,他带着后学,就像母鸡带着小鸡,一样的照顾无微不至啊!他开车去接送他的后学。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家之本在身,修身非常很重要,修身由一家之主做起,以身作则,为一家之标竿,共同遵守三纲五常,行八德,为人父者慈,为人子者孝,所以要齐家,先修其身。

修身很重要的是克己复礼,把自己不该有的脾气毛病去掉。克己把不该有的贪,嗔,痴,爱,酒色财气,七情六欲去掉,去掉这个叫做克己,所以修道是属于内敛,而非外求,也就是说责己恕人,原谅他人。家的不和,实在是个体不能容忍,人与人的相处不能互相容忍,所以责己恕人是修身的原则。

克己复礼是灵修,是内敛,布内心找出自己脾气毛病。习性是非常的难改,因为有无明在背后撑腰,所以要下很大的决心与毅力,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所以一个人要把身修好,一定要言行相顾。

修身之法—宜戒心之三毒:贪,嗔,痴。

口之四恶:恶口,妄言,绮语,两舌。

身之三恶:杀,盗,淫。

二六时中严守四勿,齐庄中正,品德自然高尚,修身要持之有恒。修身最重要的是要涵养德性,进行于言行实践,这才是修身,例如说:我现在做这件事,诚心诚意去做和用人情表面去做,表面看起来很像,但后者和修道无交涉,和生死没有关系,因为他所做的跟本性无关。

所以修身不要用形枧来修身,你修身一定要直接贯通到本性上去,率性而为,从本性所流露出来的言行实践才是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者一身之主,心为万相之宗,所以我们常讲修道修心,行道尽心,我们渡众,财盖佛堂…等等,都要用心,但看你用什么心去做?是出自清净的心,或是出自有为的心,或者出自竞争的心,是发慈悲心,或者是为了以后的享受而发心行功?念头不一样,其结果也会不一样。

你若用清静的心行道,就是在佛堂递毛巾,端茶水,扫地,煮饭,行功看起来虽然不大,但用清静的心,亦能汇入性海,使你超生了死。

反之,虽然行功看起来很大,如果不是用清静的心,而是用亢高自大的心,或是造作有为的心,即使行功再大,也只能回归有限的福,照样的生灭轮回,与超生了死无关。

所以六祖他叫我们“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若用其他的心,就是做得再多,其效果也不大,像梁武帝三里一奄,五里一寺,达摩祖师说他没有功德,六祖说: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求人间有漏之福田),不可将福变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六祖又说:“见性是功,不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能照见到自己本性是功,而与一切众生无分别、对待、视众生为平等就是德。若是心念,不受内外境的阻碍,时时刻刻不受物欲气禀所滞碍,而心清静,常自照见本性,发挥自身不可諰议的妙性功用叫做功德,所以我们要知道,法界不重物质,但看心力。

修心的方法——见苦必救,见人必渡,此谓慈悲心。

见色不迷,见财伓贪,此谓贞廉心。

见逆不怨,见仇不报,此谓平安心。

见善必行,见恶必退,此谓智慧心。

恶口秽言不说,虚言不说,此谓道德心。如能如此修心就成功了。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要端正其心,先要诚其意,这是修道人最重要的功夫,修道要诚心,诚意。诚意就是我们至诚的流露,用爱心去感化人家,所以渡人仅是一片诚心而已。

拜拜本身也是也是一种修炼—有些人拜了很有效,有些人拜了没有效,为什么呢?有些人心想电视剧很好看,但献香又不得不拜,所以随便拜拜就算了,好赶快去看连续剧,献香若这样的拜法,绝对没有效果,何以故,因为心,没有拜的关系。

修炼的献香拜拜,事前一定要摒弃杂念,把心调致“诚敬”就是用第一宝,也就是观自在,居安宅,思无邪。自性凝聚以后,才能献和拜拜,求老母慈悲,才能得到无形的“气”这也叫做“黄中通理”这样的拜拜,才是真正的诚心,诚意。

渡人也是一样,不是说:能言善道,就这样才把他渡来的,只是我们这一颗诚心诚意感召他,所谓“诚心”就是佛的慈悲心。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诚其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不受物欲所蔽,不受环境所迁,要做到“毋自欺”的境界。

诚其意者必须先致其知,如何的致知呢?求明师指点明路,则良知,良能,完全发露,率性修行,知行合一,自可超凡入圣。

致知在格物。

格物就是革除物欲,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又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人生下来实在是一个静的,各位年纪大了,就会渐渐走向人生的本来面目,所以人一到年纪大了,他希望是静的,希望能坐在海边,看着水连天,天连水,一望无际,一片白茫茫的,没有一点物来干扰,听风声,听海浪冲击岸的声音,会非常的舒坦。

看着海鸥,飞啊!飞啊!在无际的海边,往上冲啊,往上冲,就在那种静中来启示自己,来存心养性,这个是人的生命,所以有一句话说百动不如一静,人实在是生而静,天之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物之感人无穷,人之好恶无节,若不能反躬,天理就灭掉了,所以修道修心,这一些都是身外物,所以一定要格物,把内在的一切私心、贪、嗔、痴、爱,完全去除,佛家说:扫三心,去四相,了悟真理,以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

本节从外而内,欲明明德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必须先治好你自己的国家,君敬臣忠,上下同心同德,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要想治好你的国家,必须要先整理好你自己的家,父慈,子孝,上下和睦,才有天伦之乐趣。

想要整理好你的家,必须要先修好你的本身,上孝父母,不慈儿女,作为一个家中模范。

想要正心,必须先要有诚意,不论何事,在起心动念之时,必须诚信不欺。要想诚意必须先致知,达到真知,使良知,良能用事,不假思维,如天心一样,要想致知必须先格物所有内在的私欲,外来的事物以及贪嗔痴爱种种物欲,一概全格除掉,自然就自性光明,与天同体,无人无我矣,所以物欲格除净尽,天理流行,自然即能致知。

〈经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物格而后知至

我们的自性本来是非常的光明的,没有脾气、毛病,但因受到气禀物欲的习染,渐渐的失去了本来的光明,所以人心的败坏,实在是物质的诱惑,我们生下来,如果没有求道,不了解自性,以为这个假我是完全的自己,所以会以这个肉体来接触物质,那么物的感人是无穷无尽。

今天所要探讨的这八条目,这节则由内而外,由理性而达事功,自精微而渐展开的修行历程。

人之好恶无节于内——无穷的感人力量无节制的好恶追寻,所以说好恶无节于内物诱于外,如果不能反躬,那么天理就灭掉了。

人的自性本来是非常的完美,因为有这个肉体,由于这个物,这个肉体,来感受到花花绿绿的物质,而物质本身所俱的潜力是什么?是感人无穷,他来诱惑,来诱导人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偏偏人不能自制,而好恶无节,没有办法节制自己追求恶的一种心态,从此心偏、意乱、情迷、天理就灭掉了。

今天讲物格,要达到物格,我们先来了解物格的究竟。物格的究竟—极功要达到这个境界,可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表示要扫相,可以说私人的欲望,自我的观念,全部没有了,要扫一切相,凡所有相,都不住相时。所以修到最高的境界就是无相。

修道—内圣—无相是内圣之体

行道—外王—无住是外王之基

无住、无体,要把整个忘掉,忘掉自己是人间最快乐的,所以常常记住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记得越多,本身越孤单,考虑越多,本身越孤辟,所以能达到浑然忘我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大学以明明德,亲民为宗旨,以格物致知为入手,以明明德于天下为究竟。所以物格是修道的首要功夫,佛云:扫三心去四相,道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格除物杹,即能知至,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

人之天性,原本至清至灵,因落后天,被气禀所拘,被物欲所蔽,而心生贪、嗔、痴、爱,物即是将此本性不该有的不良习性及私欲去除,则犹如拨云而重睹青天。

修道能二六时中,不离这个,终日炼神光,明其明德,使自性光明,达到良知生发作用,流露慈悲喜舍,必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知至而后意诚

良知已显露,对理之是非,心之邪正,事之善恶,情之曲直,应该无所不知,已经能分析透彻,就达到无所不知,一个人的意,因为判断错误,就会被理、心、事、性所扭曲,所以就变成东风吹,西边倒,西风吹东边倒,请问不吹风,你往那边倒,很受理、心、事、情来左右你,那我们良知已显露的话,本性必然一尘不染的,如日光朗照,令黑暗尽消失,其发自内心的意念,自然而然地达到诚实不欺,妄不生了。

意诚而后心正

意所接触的是眼、耳、鼻、口,眼睛看到外面的物,没有眼睛看里面的,因为眼、耳、鼻、舌都是接解外面的,所以说物感人无穷,如果意不诚,心就乱掉了,心一乱,性就迷,所以说意乱情迷。

意为什么会乱,就是这些眼、耳、鼻、口、身来接触外面的物,外面这些物来引诱他,意起身就行,就会去爱,去取,去骂人,去打人,去抢哦,所以意一发身就行了。

意如果很诚,诚就不失其所,这个意,如果很诚的说,诚就是人与天沟通不可抗拒的一股力量,他做事很诚,很诚,很简单来说就是实实在在,所以意心就正。

心正而后身修

各位心性是我们行为的主宰,所以心正,意不会来干扰心,我们到行天宫,在洗水果的洗水槽上,挂有二边镜子,他用红的漆在一边镜子上红的心,另一边是黑的心,红的心写着福禄寿,黑的心写着灾厄病,所以心不好是痛苦的,心就是身的一个主宰。

所以我们说五官百体无罪,罪归我心。世尊有一句话说:能伏我心为道者,其力甚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唯心所造。能伏我心为道,各位压住压住,所以我们人很可怕的是心啊!所以修道、修心,不是修器官,修心养性,所以能伏我心者,其力甚多,吾与天斗,你这每欲望,如果跟心斗,其劫无数,现在大家能得明师的指点,能够独步三界将来一定能够超越三界,人生短暂,苦一点又算什么呢?人生一弹指之间,又有什么怀念的呢?唯心所造,皆心所为。

心正什么都看得开,不生气,不跟人计较,让你,各位西藏的喇嘛教,还有一种天葬的,人死了把身体布施出去,让鸟、兽、蚂蚁、昆虫吃光光的,格物啊!

然后把这些喇嘛的头骨、手指和名师一指的地方额头,拿来磨,拿来磨成念珠,在喇嘛庙里有人发愿在磨,磨什么呢?

磨名师一指的头盖骨的地方,因为手指是个法器,这头盖骨也是一个法器,因为自性出入的门户也是一个法器。

但是手指要磨成很快,一节一节的很多,但是头盖骨这个地方,一个人才一个,一边磨,一边要念大悲咒,一边磨,一边念,几千遍,几万遍才磨好,又要等一佰零捌人死了,才能串起来。

所以念那个珠,可以法力无边,可以使死的人超乎,这个念珠是法器。各位有没有想过,他们出家的人,所穿的鞋子,开六个洞不是因袜子而通风,而是要让他们低得下看得破,因为要低得下,看得破,看破六根,看破六尘,行六度万行,为什么不开五个洞、七个洞呢?他们都有很深的含意,所以他们一举一动都充满了非常深奥的意思。

这个鞋子也是法器,所以他们要穿鞋子的时候,要低得下,看得破,各位其实要用这些物,来时时勉励自己,警惕自己,教育自己,各位我们要用自性来教育自己。

身修而后家齐

身是构成家的个体,所以身既修,家会齐,言行举止是为典范,都能够达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果家不齐,可能是我们个人人的问题,你是不是还在家发脾气,你在家所做所为,没有引你家里的一种敬仰,你的言行没有做到家里的典范,所以可能会说啊!你修你的,我修我的,因为你的爱,你的感召心不够,你本身修持的还不好,因为,你在家里还在行霸道,还有缺失还有脾气。

所以君子一日修身有道,使自己的品德修养达到某一程度时,自然会使家人在耳濡目染下,收潜移默化之功。

身修者,言行皆合乎中道,标杆立正,大德敦化,则风行草偃,未有不俯首而受化者。

家齐而后国治

家可齐,不可治,齐家不可用法律,命令等条文强制压服,唯有用爱心使之温馨和谐,各尽伦常,家方可齐。一家能齐,影响左邻右舍,由近及远,自亲而疏,民情自然纯朴、敦厚。

所以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定让,一国兴让,国之本在家,如果家能齐,那么如春风广被,雨露的均沾,因为人有一种见贤思齐的本能,人有好善勿恶的本性,所以大家会开始效法。

例如说:修道听班,来这里共同参研道理,还是有志一同,互相来大家一看,哇!这么多人在听课,我们就不敢有一种懈惰的念头,哦!下个礼拜我也要来,有一种相互激励的作用。

道务的宏展,要互相的激励,好像很多很多的香,一大把集在一起的话,唉呀!熊熊烈火,非常光明的熊熊烈火,如果把这些香分开的话…好了,点点星光,以后消失了,连烟都看不到。

所以各位,这个班实在是非常的珍贵,在这个道气笼罩之下,啊!大家的诚心整个发露出来,珍惜这个班,因为大家会充满了一种激励,这是人的本能,所以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国家能够安定进步。,迅? 康乐富强,成为仁义之邦,互不侵犯,平等外交,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国际间促进和平,则大家盛境可期,这是八条目的大用,由性理而达事功之大成也。

这八条目又有着所谓“蜂腰束气过脉”语也,即是每一句的转接处,感觉上似乎有断章取义。其实个中之理、气、象是脉脉相通,息息相关的。何以八条目句句息息相关呢?

(一)格物内格心物:贪、嗔、痴、爱、颠倒妄想、苦恼、嫉妒、愩高。

格外物:酒念要根除,乱性迷真君子醉,胡言乱语惹事非,杜康造酒坠沉伦,至今迷乱世间人,倾家败国伤生命,五百大戒酒为先。

:色念要根除,百媚千娇迷魂阵,盗精盗气,盗元神。西施丧国倾城貌,战退吴王不用兵,英雄尽丧红罗帐,不见钢刀会杀人。

:财念要除去,见利迷心残自生,万贯临终属他人。第一富豪石崇公,堆金积玉好门风,家财敌国尚图谋,死后撒手也成空。

:气念要除去,发怒成瞋斗争强,轻犯法律重丧命,怒气冲天似火牛,未畼触倒不周山,当观螳臂挡车辙,识得人生倾刻间。

“酒”似蛟龙一火可,

“色”如亡家败国根,

“财”似毒药总成害,

“气”如猛虎要伤人。

(二)致知:物格良知作主人,起心动念,不离本位,方寸之地。

(三)诚意:良知做主,君子的“意”是至诚的,不以虚伪、诈骗、花言巧语、来待人处事。

(四)正心:意诚,心就不虚伪,必可正心。

(五)修身:心正邪念不生,正念不失,以身作则。

(六)齐家:身修,以身作则,达到人道,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七)治国:家齐而后国治,若家之伦理亮起红灯时,则国就难治,现今,是家伦恶性颓丧之际,大道适时注入一股清流,挽救家伦,使家能够,家和万事兴,而国能国泰民安。

(八)平天下:国治而后天下平,每个国家,如果都能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治国准则,相信世界不会有暴动,残酷的战㬹发生,这样的世界是和平的,没有恐惧,是清净的,是人与万物共同生存的,一个真实的空间。

此八者,乃即流溯源,万殊一本,由本及末,一本万殊,万物万事,成始,成终,先后次第之条目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天子’:周朝行封建制度,主要分成六个阶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奴隶,天子是当时国家的最高领袖,掌理一切政治大权,以其奉天承命之意,故称“天子”。庶民即指一般的老百姓。

上自天子,下至百姓,一律以修身为本,‘天子’—并不是帝王时代的天子,圣人立法为末世的修道士来修行的话,现在并没有天子,应该解释为受天明命,代天宣化,春天行道,化世渡民的白阳修道士。

大家都受天明命,天命明师的一指,指在你身上,既然受天的明命,必须代天宣化,替天行道,化世渡民,这个就是天子,明明上帝之子,老母的分灵化性,皇胎儿女,都是天子。

我们不是为自己来渡世,而是为天下,我们双肩所担负的是老母的重担,妈妈不尽的期许,我们所立的宏愿,九玄七祖的重担,自己超生了死的种天职,各位我们责任很重啊!我们白阳修道士只要没有忘记老母娘,而我们代天宣化,都可以说是天子。

’:是指一切,一样,亦是自上至下之谓也。

“壹”也可以说无极一理的代称。

“壹”也可以说数之始。

这就告诉我们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往内可以内圣,要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往外要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要修身。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是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基本工夫为本。

’:是由完美人格所推演出来的身修、家齐、国治…平天下的境界。

’:也可喻自性

’:四肢、百骸、六根

本性乱,要让四肢百骸能治是不可能的。

他本性都乱掉了,心境都乱掉了,还要眼睛非礼勿看,耳朵非礼勿听,那是不可能的事。须知不明本体,行事必然颠倒错乱而能达于事功之成就者,未之有也。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如果把所应该看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持事项忽略看淡,不确认真理本性,而重视于名利、物质,并且希望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作做好,像这样的颠倒错乱,本末倒置,希望求得美满结果,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这种事,因为自己不修好,如何教导他人修呢?

其所厚者薄,厚者真理本性,薄者形色物象,人的自性为本,色身为本,其所薄者厚,色身之名利、富贵、权势乃是有形有相,最终如梦幻泡影,终归消灭,应该看淡的反而重视之,这是存心不正,贪欲炽烈,纵情逐欲,色身贪图富贵名利及感官的刺激享受,这样本性被无明覆盖,受识神牵引而厚待之。

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在世时,眼观美色起淫念,耳听邪音,出秽言,鼻闻香味,贪美食,身贪淫欲动妄念,意追邪情起思惟,为非作歹在世能达到修齐治平,这是绝对没有这回事的。

修道者,应该低心下气,谦虚退让,舍己为重,正心修身,胸怀大中至正,真修实炼,积功累德,才能了脱轮回,若是只图表面,好高骛远,贪心妄想,纲常佛规不遵守,败德乱道,而欲想证果成真者未之有也。

大学以三纲领为体,八条目为用,由正己而成人,要使天下平,必须要先治好你自己的国家。君敬臣忠,上下同心同德,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要想治好你的国家,必须要先整理好你自己的家,父慈子孝,上下和睦,才有天伦之乐趣,要想整理好你的家,必须要先整理好你自己的家,父慈子孝,上下和睦,才有天伦之乐趣,要想整理好你的家,必须要修好你的本身,上孝父母,下慈儿女,作一个家庭中模范。

要想正心,必须先有诚意,不论何事一起意念时,必须诚信不欺。要想诚意必须先致知,达到真知,使良知,良能用事,不假思维,如天心一样。

想要致知,达到真知,使良知,良能用事,不假思维,如天心一样。

想要致知,必须先格物,所有内在私欲,外来的事务,以致贪、嗔、痴、爱,种种物欲一概全部格除掉,自然就自性光明。所以物欲除尽,天理流行,自然即能知致。

若用真智慧用事,不偏不倚,所以知玫即能意诚,意念一起,诚实不虚自然心正,心正即能身修、人欲、嗜好,贪、嗔、痴、爱一概全空,作一模范。能身修即能家齐。

父慈子孝,上下和乐,家齐即能国治。家家皆上下和睦,一道同风,自然国家平治,由一国推到世界各国皆能平治,天下自然就平安。

圣人大道的宗旨,化世界为大同。入手之法必须先明德而后新民,就是先正己而后成人,有体、有用、本末兼赅。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传一章 释明明德

〈经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道在那里?道在日常生活中,修道并不是在改变你的轮廓,因为这是天生自然的,修道是在能够发露蕴藏在你内心深处,来自无极的灵光,这就是明明德。怎么样克明德,首先要肯定自性,一个人没有肯定自性的话,他不能发露自性的光茫,首先要肯定自性,因为大学一书,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一本书。

儒家的经典,他属于践言,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得到体验、证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实行,所以孔子的思想,我们常常讲他是庸德、庸行,因为非常的平常才适合白阳运应在家修。

本段是曾子引例尚书,说明武王分封土地给康叔时,周公一番耳提面命训诫的话解释明明德的义理,说明本性的光明要人人去了悟,去发扬。

康诰曰:康诰是书经中,周诗的康诰篇,内容是周公对幼弟康叔一番训诫的话,圣人所讲的千经万典,不离心境,但心境又是无形无相,所以必须借事来研理,引历史的实例来证道,来讲性理心法。

我们从历史的观点看,尧、舜、禹,这一段是公天下的典范,从禹、启、太康,开始整个都变了,就成了君子世袭家天下的开始,所以我们非常赞美尧天舜日的天下。原原本本尧传给舜,舜传给禹,但禹传给他的儿子启,启传给太康之后,变成了国王的地位,一代一代的相传,家天下就从这开始,这样传到了周文王。

书经康诰篇里面记载,周朝武王早死,武王死后帝位传给成王,周公是成王的叔叔,由于成王年幼,不能掌管政事,所以由周公摄政。

康诰曰:‘克明德。’

克:能够。

明德:本来的灵明自性。

康诰周书有言,要自己明其明德,要修明自己,先要克己复礼,控制自己之私欲、物欲,如佛之五戒:杀、盗、淫、酒、妄。克尽,同时守住性中本有之五常:仁、义、礼、智、信。

这样自然灵台,清静无欲,智慧自出,明德自明矣。

克明德就是尽自性中的三纲五常,要以德化民,因为道在低处,自性在很低的地方,所以能够克明德,能够明白有自性的人一定是非常的慈悲。那么康诰篇所说的这段话,是肯定自性,让我们要开始入德之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性明不明?要明心,可也不容易,先得将心里清一清,清了才会明。

老前人说:小时候,看到家里种田,将田中的杂草拔除了,秧苗才会长得好。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有一亩田,心田要去杂芜之草,道心才会生出来,而心中这亩良田都要培养好了…存心养性,不乱动,清清净净,无为而作,才是真正修行。

所谓‘克明德’就是尽其明德之能事,求明师指授心源,率性修行,实践五常之德勤修不辍,必能够恢德本性之光明。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大甲:书经大甲篇,是商朝贤相伊尹告诫其孙大甲之言。

顾:时常去注意,天之明命,就是上天所赋给我们的光明德性,亦就是良知、良能也。

书经上的大甲篇说:时时要去留心注意,上天所赋于我们的光明德性,要时时去注意审查,自己的言行举止之间,是否率性而行,是否行为有所偏差,是否遵行天理良心。

大甲为商汤之孙,太丁之子,太丁早亡,伊尹立大甲为君,大甲无道妄民,伊尹将大甲放逐于桐,三年改过,悔悟后也被送回国都,伊尹告诫大甲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

天之明命:如果上天给你的明命,给我们的自性,你不会去珍惜它,反而把它盖死,千万不要被物欲所蔽。

天之明命就是说:天以大自然无极的真理,赋在人身为性,我们对真理必须要去了解,因为真理是绝对的,是不辨自明的,我们求的是一种心性的光芒,所以我们不曾为一顿饭斤斤计较,也不曾为食、衣、住、行耽耽于怀过。

所以各位,天之明命,上天付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金钱都买不到的自性,各位要珍惜它,时时刻刻的去抓紧它,这个是天之明命。

那么附在人身中为性,那么运转于周身就是命。命是来自于后天,性是来自于先天的,所以我们这一次来要性命双修。

命与理天,应该是息息相通的,在现象界中所做所为就是命,可见一身通三界,我们一身可以通三界,可见天之灵明,时时照我身,人之一举一动天地知,可见一念善,天地必知之,一念恶,天地亦必晓之。

心好像是一个电波,心念一起,波浪就会相驰逐,所以乾坤虽大倾刻到,电波一波一波很快就传遍了,所以一念善,天必佑之。一念恶,天必惩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天必从之。

今天我们修道士,如何去顾諟天之明命,应该永厥命,素位而行,人生下来是禀受着因果而来,各人的因果不同,所以有富贵、贫贱之别,这是自然法则,不是人力所容易改变的。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这种人可以济世也,素贫贱行乎贫贱,这种人可以安命也,这样就是天之命明。

天给你的命,但是由于后天环境所区限,我们不能一步升天,素富贵行乎富贵以济世,所以各位再多的财富,天富于人,以济众人之困,天聪于人,以启众人之愚。有钱的人,你若能用你的钱财来行善济世的话,那功德无量,有钱肯施的话,行功之快,真是得天独厚,因为再多的财富,你都没有带走,这样叫做顾諟天之明命。

天给我的明命,因为被环境所限,我来安命,上天给我什么命,我有法施的命,我就去做法施,我有无畏施的命,我就去做无畏施,天生我材必有用,各位上天生我们,必定有我们来人间的一种天职,可惜我们都忘了它,所以肯定之后,我们要眷顾、要爱惜。

帝典曰:‘克明峻德’

帝典:即尧典,是书经虞书的篇名。

克明:就是使自性更光明。

峻德:峻是高大的意思,也就是把至尊至贵的德发露出来。

克明峻德:能明你最高、最大的德。

什么叫做峻?‘至极无以复加’叫峻,山的最高峉叫峻。峻德是最大的德光明起来,明性复初,我们想想看,这个德是什么?要是道的本体这一点得不到的话。你所做的那些德叫‘善’,勉勉强强说:只是德的一个皮毛。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全部都能做到的,实际上说,世界上还没有。能做到八德之一,如做个孝子,或做个忠臣,这已是是凤毛麟角了,我完成了孝,完成了忠,在德之中只是几分之几而已。

‘仁、义、礼、智’叫做四端,中心叫做‘信’,用‘信’来统其四端,用‘信’统其‘仁’,可以把‘仁’发扬出去,‘四端’必须用中间的‘道’来统其。四端的力量在哪里呢?在中央。一切德的力量,它的发源点就在中央。这个中央如果源源不绝的话,所产生德的力量很大,这个中央要是没有,那德是假的,是伪善,是沽名钓誉。

善恶是相对的,何谓相对的善?如果知道做恶要坐监,当然不好,而行善,虽然此世或无法享福,但来世必定享福,所以我多施舍,多行善事,这是在计较,比较之中所产生的德,是在有所贪忘之中所做的小德,不是大德。

唯有由中央生出行于仁、义、礼、智四端,才能成就大德,这叫做峻德。明白德的本源道体,万德之一叫做峻德。克明峻德也是修的功夫。

皆自明也。

人生在世为了什么?你曾想过吗?每日劳苦的工作又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来世间干什么?不明性理实为可惜也,人朲到世间,其实都是禀因果业力而来,所以要了业力,要了愿愿不能了,难把乡还。

上天命我们应该要完成之业或愿,一定要在此世就要完成去覆命,不要再拖延来世,随缘了旧业,不再惹新灾。善缘也要善了,恶缘也要善了,所以做人要学,才能了解,才不会受物欲蒙蔽而不醒,迷惑在物里被物转。

故学之大化圣贤可从而至,凡夫俗子也可变为君子,若不学则狂妄鬼禽亦可从而至永受轮回之苦,所以若能了解人生的真谛,依照以上之方法来克服己性,皆可恢复本性之光明也。

传二章 释新民

〈经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本段是曾子,举出书经上三篇的实例解释新民的要意,目的在勉励有道的君子,要时时刻刻省察自己,革新自己改过迁善,除旧布新,这是必须要有坚毅的勇气与耐力,才能使自性光明,进一步成全别人,使人人皆能自新。

: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王,生于夏朝末年,因夏桀无道,汤顺天应人,兴兵伐之,放夏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国号汤。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沐浴的器具,盛水的铜器。

:诚能,果能如此。

苟日新:如果能够真诚,不忘的洗除,本身一切不应该有的旧染,使之洁净。

:是刻在器具上的字。

这一段非常重要的是新自己之民,要新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是一种明其明德,使自己达到新民,就是时时刻刻的警惕自己,像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他警惕自己,他要复国,他十年的生聚教训,因为他怕死于安乐。

什么叫做死于安乐,这个死不是说身体的死掉,而是说灵性的一种自觉忘怀了,忘了国仇家恨,这个就是死于安乐,各位我们实在是生于忧患…虽然说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实在讲一大半是困而知之,我们大都受到逆境,在很恶劣的环境,才能追寻道,因为灵性的升华,实在都在忧患中没有忘记道。

商汤虽然是东方十八代祖的第十一代传人,他也承受天之明命,他也时时刻刻的警惕自己,在他使用的盥洗盘上刻上了自我告诫的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为什么要刻在他每天所要接触的器物上,这个意义相当深,为什么不刻在墙壁上,不刻在他的书桌上,而特地刻在他每天要沐浴的铜器上,因为我们天天需要沐浴,沐浴分二种,一种是沐身,一是沐心,所以圣人留下的经典,含意很深,我们若光在字面上解解可能只答对了一半,我们必须要去追寻,圣人为什么要以这一段来做“新民”的开头,新民是要使性、心、身一贯,所以天天要沐浴。

沐身、沐心要洗除身上污垢、汗水,但是在每一次沐浴的时候,我要想起,内外必须要干净清静,我一方面要洗掉身上的污垢,同时要洗除心性上的一切七情六欲、三毒、四勿,也就是说沐心,让我们由心回馈于自己的自性,是要去其本无,复我本颜,必然充本然之善。

“康诰曰:‘作新民。’”

:是奋发振作,自我激励之义。

新民:就是革新自己,使之明心见性,自新而充满朝气。

同样一个人,何谓新民与旧民之称呢?色身虽是原旧,但是经过格物,致知之后,本性光明,改变气质,将过去不良之思想,习全部格新,改过自新,其行为、言行和以往不同,有如改头换面,好像另一个新人一样。

所以说:作新民,就是革新自己,成全别人也就是自渡渡人,鼓舞自我振作,除旧布新使本性圣明无染。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篇上说:周朝虽然已是一个千余年的古老邦国,到了文王之时,却能战战竞竞,日新其德,其德又能泽及天下百姓,最后终于能够承受天赋的使命,以德性来教化百姓。

这一段我们把它转到自性来,末世的修道士,已经不知生死轮回几万年,迷昧太久,所以是旧邦可以说已是几万年的老头子了,因为你轮回一直轮回来的,所以各位想想我们已经是很旧了,所以是旧邦,实在是天恩师德。

不尽的天恩师德,上天降道,让末世的修道士都能求道、修道、行道,“其命维新”,我们仍有复性的可能,超生了死的机会,但这是最后一次,已经是末后一着,已经是最后一班车,各位要搭上去,末后一着表示已经时不我予,已经很紧迫了,希望我们改变自己的自性,一定要有一种时时刻刻警惕的作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完了以后来作新民。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天时这么急紧,那么任重道远,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是故君子,这个君子,也可以说末世的白阳修道士,我们能代天宣化,末世的白阳修道士,我们能代天宣化,渡化众生,为了要明德新民,没有不尽毕生的一切努力,尽力而为尽力而做力求改过迁善,弘道渡人。拿出全部的力量,全部的精神和勇气,想尽办法,不达目的绝不中止,故叫做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传三章 释止于至善(一)

〈经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经商颂玄鸟篇里面写出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这个是释止于至善的头一段,我们知道,一切生灵他的本源跟所追求的一个归宿都是至善。

生灵他从何处来,那么应该从何处回去,老子也曾讲过,我们的自性由宇宙的正体通过天地,再到人身,将来使命完成之后,再由人身透过天地,还回宇宙。

人也是生灵之一,一切动物也都是生灵,他们所追求的,就是要居住在最安全的地方,因为活在最安全的地方,死在最安乐的地方,人只要一息尚存,都要活在最安全的地方,要死的时候,死在最安乐之境,这个是诗经里面所隐藏的一个玄机,当然以字面来解释,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是国家。

:音乩。是首都,以国家而言,君王所居住的地方叫做邦畿,占地有千里之大,位于天下之中央,是人民所乐于住的地方,以众生自性而言,亦有一个灵性所在的邦畿,就是良知、良能所居住的地方。

刚刚讲的是国家的邦畿,现在讲人身的邦畿,人身的邦畿就是我们的自性,这个自性是由天所赋的是最完美。

人身的邦畿也是千里,我们把字拆开,一个十字,上面一点。“千”所以邦畿在里面,邦畿千里就是说:人的自性,隐藏在十字架,也就是说十字架里面,一点灵性所居之处,又曰方寸宝“田”。

由这个千里去悟,在十的上面必须要明师一指那个地方,也就是说在圣经里面有一句话,他说耶苏被钉在十字架上,同时他的左边也钉了一个强盗,右边也钉了一个强盗,三人同时钉,如果没有钉这两个强盗的话,就没有办法找出自己身中的十字架在那里,请各位找找看,我们人最可性的强盗是什么?应该是眼睛。眼睛看了东西,马上就起心动念,闽南语说:‘目周挂斗盖’—看到东西就要爱。所以眼睛很贼哦,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这个邦畿就是性王由王都之性王发令到全身四肢百骸之民。即一本散万殊,民均服从其命而行,人一死就收回命令,即万殊归一本。

故邦畿为万民所止之处,所以玄关者,一身之总枢纽。总开关也,一身若部份与总开关断去连络时,即变成半身不遂也。故玄关就是四肢百骸应所止之处。

邦畿为国之重镇,玄关为人身中之,为本性的归依处,若不归依此,则被名利恩爱所系,声色犬马所惑,必随波逐流,沉沦无期矣。修道止于至善,一身邦畿可治,推己及人则家可齐,国可治,天下可平。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缗蛮:缗音文,黄鸟的叫声。

:安息或达于至善之义。

丘隅:山里之弯角,树木最茂盛,最安全的地方。

诗经小雅缗蛮篇上说,叫声悦耳动听的黄鸟,它能够选择心目中的理想安息处,是在森林茂盛,位置安全的山丘弯角处的地方。孔子读到这一章时,叹了一口气说:“连一只小小的黄鸟在白天忙碌完以后,晚上要休息时,都知道找一处,理想又隐蔽性之安全的地方栖息,而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然不明白,其所当止之处,反而不如这些鸟呢?”

我们要知其所止,我们生要止于心安,死要止于性安,这里我们引述老子说的:“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夫物就是说太多太多的万物,他现在不讲生灵,孔子呢?是把它缩小到生灵(缗蛮黄鸟是指广泛的一切生灵。)但是老子就换指一切万物。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太多太多的万物,最后都要归根复命,我们也讲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夫物,各归其根,天下的万物,都能归根,为什么我们人,不能归根,这是一个告诫,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你不懂得归根复命的话,你白白的来人间空跑一趟,实在是妄作凶,我们来人间跑一趟就是要归根复命。

一粒种子,种下去,它能生根发芽,枝叶开花结果,这一个生长的过程要做什么?就是要开花结果,都要结成果,种子跟它原来的一样,如果达到这个果跟原本的种子一样,最后这棵树会枯死,这些枝叶都可以全部消失掉,但要果实成熟之后,果树,外表才可以坏,否则全部都会腐烂,瓜内的果实要果实成熟,瓜树才可以坏,否则连果实种子全部烂掉。

各位在还没有达目的之前,各位可以看种稻,还没有开花结穗之前,哇!这些稻很荿是茂盛绿油油的很粗壮,这些红花绿叶,并不是要好看,而是要把这些精华浓缩到稻穗,等到有一天这些稻穗都变成了跟它原来的那一颗种子一样。

那这棵稻秆它就可以全部枯黄,萎缩掉可以割掉,这些我都不要,可以割掉,我要的就是拿这个跟原来的一样,就是说你一生的过程,你的富贵荣华,你的才华,你的学识就是是帮助你将来归根复命,等你归根复命这些都没有用了。我们归根成佛成菩萨,你还带着你的财富、名利、地位学识去做什么,那都是一种助缘而已。

所以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丘隅’字面上解释为山中弯角处,树林最茂盛最安全的地方,但转到心法上,丘隅就是灵山,黄鸟就是自性,灵山塔下就是玄关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不小心,跌倒也不会碰到玄关这个地方。

后学引这一段说:比我们人还要低能的黄鸟,比我们人还要差的生灵,他们都会寻找最安全的地方,难道我们人生为万物之灵,难道不会止于丘隅。

孔子又说:于止,知其所止,于止—我们推究人生最后要的一个究竟‘于止’,也可以说是在寻访人生最后的归宿,人为什么会怕死?

因为第一点不知死了以后到那一个世界,不知道,我们没有去过,不知死的一个世界是怎么样,我们没有去过,其实去过好几次。忘了我们去而复回,一再的轮回生死,所以怕死,也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死后的世界怎么样,我们常有机会到殡仪馆,为我们的亲朋好友,上香,致哀,祭拜,的机会,偶然都有送葬的行列,有上香察拜的机会,后学常常这样想,今天我会来跟你凭吊,会来跟你做最后的送葬,因为你跟我有很深的交情,至少都是亲朋好友,你已经在人间消失了,但是请你告诉我,你的灵将往那一个世界,请你在梦中告诉我,很多亲朋好友都不断的走了,但从来没有一个人托梦给我,所以我们惟有自己去追寻,惟有从经典里来追寻。

第二点为什么怕死,死来得很突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来到,也许在半夜、清晨、黄昏,因为他突然来到,让我们措手不及。

第三点,因为很快的割舍掉自己的名利富贵,妻恩子爱好像舍不得,但是在坐的各位前贤,我们有幸的求了道,已经知止,成圣成凡,圣凡之别就在于知止与不知止而已。

我们求了道,经明师一指,我们知道自性要回归理大,所以我们不怕死,我们唯一挂心的是什么?愿未了,难把乡还,当时我们是为白阳应运,我们倒装下凡,我们在老母的面前双膝落地,立下了很大的愿下来。

所以西方不留一菩萨,理天不留一佛子,全部倒装下凡,在下来时立很大的愿,要渡尽众生达本还源,要代天宣化,替天理物,结果来到世间忘掉了自己,就这样孑然一身回去,愿未能了,是我们所最担心的,所以从现在一息尚存,好好的修,好好的做,不要到时候才捶胸顿足,所以于止,我们要止于至善,止于道。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穆穆:伟大深远,成庄严端肃之貌。

:赞叹。

:音辑。继续不断的,继承道统。

:音希。光明、心地光磊落。

敬止:即恭恭敬敬地止于至善之地。

诗经大雅文王篇里有一段赞词说:“那德业很伟大的文王啊!他能继续尧舜的道统,恭恭敬敬的止于光明的大道上,宏扬明德的光辉,推行亲民化众的工作,将性天大放光明,然后恭敬地止于至善的境界。我们现在用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一段,以字面来解释用文王来做我们修道的一个榜样,一个典范,所以穆穆文王应该指我们的自性,这个穆穆是指深远,伟大深远。

求了道之后太深远了,太至尊至贵,太了不起,让你看不到一点瑕疵,一点边际,太广、太深远了。那么文:三纲尽,五常备,所以说穆穆文王,求了道的各位前贤,你的自性太光明了。

于缉熙敬止,就是我们修道的历程,我们要继承道统,必须要继承道统,道统不能在我们手中断掉。什么叫做继承道统呢?就是传灯,薪火相传。渡人像接力赛,我们是几拾万、几佰万、几亿万人在接力赛,人家传给你,你不渡人,不成全人,那么道在你手中断送掉,所以道必须薪火相传,而绵绵不绝,一直传下去。所以就是说,于缉熙敬止修道行道的一个历程,我们既然继承了这个道统,薪火相传,走向光明,恭敬的谨守止于至善之地。

为人君。止于仁,所以凡做国君的,要将心止于至善中道处,以仁爱心来照顾百姓。仁居东方,东方属仁,故为人君止于仁,要把仁爱的心尽用到人民身上。

国君:可比喻自性。

:比喻心意。

文王上承尧、舜、禹、汤的道统,将性天发扬光大,推广行远,亲民化众,使民自觉其性,所谓君效法天地,民效法君王,天人合一。

为人臣止于敬:君仁臣敬是顺天理,故为人臣,要先敬己心,心是一身之君,故敬重己心,则不愧于心,才不会如老子所说的“大奸若忠”之伪忠行为。

为人臣若遇到国君无道,或是公司老皮心术行为不正,为人臣就应该要向上谏正,克君心非,引君以道,以挽救国家或公司。为臣之尽责,万一如比干谏正纣王而被处死或岳飞尽忠而受害,生为忠臣,死为忠神,色身虽亡,其精神永留人间万古流芳。

为人子止于孝:以孝道之心来奉敬双亲。明朝大儒吕坤云:“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发肤还父母之初,无稍毁伤,亲之孝子。天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

这里我们引一个事实来跟各位参考,“人在临终,一定会有一段非常感人的亲子最后见面,很多人讲这个是慎终追远。临终的人,常有回光返照的一个现象,即使已病入膏肓的人,要离开之前,会有一段回光返照的时候,他会扫视周遭的人,甚至会一个一个算清楚。他会说:老三,老三还没有回来,他还没有见到所有子女之前,很不愿意离开人间,会有这么一段的挣扎。”

所以常会有人说:“妈妈,你等一等,老三已经回来了,现在已经在路上了。老三一回来,她最后看一眼就断气了,这种现象太多,太多了,这是什么呢?父母完整的生你,子要全而归之。

孩子最后要完整的回来给妈妈看看,绝没有拿存摺,拿金银珠宝的说:妈,我回来了,妈一定很仔细的从头到脚,全部很详细的看,看的很清楚。举一个例子,妈眼睛失明了,“孩子啊!你回来了,来我这里。她会用手摸摸头啊,接着摸手,因为她看不到,最后一定会有这么一个事实发生,父母完整的生我,最后我要看你是不是很完整的还我。

如果到了最后,“妈!我回来了。”“啊!你怎么拿拐扙呢?”“我的脚断了。”“啊!你一跛一跛的走回来,我不敢看啊!”这是不得了的,这是很严重的哦,这是最糟,最不孝的,或许妈妈会说:“你名利富贵,这都是身外物,这不是我要看的,这是时也,命也。”

因果、业力、造化不同,他不会执在这些,他执在完整的你,中国字很厉害,发肤,不只是只有头发皮肤,发肤是涵盖全身,发肤还父母之初,无稍毁伤,这样是亲之孝子。

天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天生我们什么?天生我们的自性啊!上天生我们的自性可以说圆陀陀,光灼灼的!人之初性本善啊!天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将来离开人间之后,我们的肉体会留在人间,为什么呢?因为取之在人间,最后留在人间是必然的,落叶归根。因为这个色身也是物质啊!在天地间得到的,将来归还给天地,这都是必然的,那么你的自性来自理天,最后回理天也是必定的。我们还天什么?还心性啊?拿心性,还天之初,无稍欠缺,天之孝子。

各位如果不修,不了愿的话,就会残缺破漏,拿什么回去?要拿这个圆陀陀,光灼灼的回去,这样才是天之孝子。

为人父止于慈:做人父母的要将心止于至善,以慈爱的心来教导儿女,父慈子孝,顺天理也,为人父以严慈兼顾之心理,教之以理,导之以德,不得过于宠爱,教不严父之过,所以为人父要严慈兼顾。

与国人交,止于信:信者人言,人言无信不立,与朋友交往,要以诚实信冋来接待人,人若无信,先欺自己之良心而后欺人,人一但信不立,其余四端做得如何好,人也不会相信矣,故信可以统四端,兼万善。今大道普传,虽有缘得之,由信入手,二六时中,将心收回止玄关至善宝地。

君心存仁,臣心有敬,子心有孝,父心有慈,与朋友交有信,以上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素位而行,清平盛世可期而至矣!

释止于至善(二)

〈经文〉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解释为看,或瞻仰,例如对于一个伟人,如瞻仰孔圣铜像,就应说瞻仰,就是很恭敬的意思。

:指那一边。

淇澳:是水名,指卫国境内的淇水,也就是说卫国淇水的弯角处。

菉竹:菉音绿。就是绿色的竹子。

猗猗:猗音绮。指生长非常的柔顺,茂盛。

有斐君子:斐音匪。指文质彬彬,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孔子留这一段来释止于至善,他留下的本意是称赞卫武公的政绩,卫武公是康叔的第八代孙,我们知道,周公在政治上是采用“封建制度”。周公把卫国封给他的弟弟康叔,当时他的幼弟康叔奉命要去卫国治理的时候,周公非常的担心,他说:“弟啊!我封给你那个地方,本是纣王长子武庚所统辖过的,所留下的百姓,都是殷商的臣民,又经过三监之乱,民心非常的动荡,你去啊!要如何的治理呢?”

当然现在我们是在阐释表面文章,现在我们引心法来讲:上天老母娘、天上仙佛、师尊、师母,一再的耳提面命,我们立很大的愿,来到这人间,要来治这个世,就好像治理卫国一样,民心很动荡哦!很不好治哦!现代的人心很险恶,心术很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发露自己的本性,发露我们的良知、良能,发露我们的智慧来代天宣化,继天立极,替天来理物,完全依自性来治理。卫式公承袭康叔那时候所缔下的延续,再好好去发挥,他曾经帮助周天子平太戎之乱,外族人侵攻进来,卫武公帮天子平定,结果被封为公爵,全民敬仰,这一段是在赞美卫武公的政绩。

当然乍看之下,难道儒家的经典,是不是中国历史的重演呢?可说对,也可说不尽对,因为道无形无相,我们必须借历史的事迹来言道。我们会借相来言道,借很多形象来转入我们看不到的心性。

所以圣人所留的千经万典,有他们相当不得已的苦衷,所以再说,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一杰地灵,但是符合一些推理却不能否定,例如我们在中庸有读到:“至诚之道,可预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我们了解,国家将兴,必有祯祥,这里是说:卫武公把卫国治理得非常的好,所以一踏进卫国呢?就可以看出卫国的民情,卫国的百姓,甚至卫国的花草树木,实在都充满了祯祥。

踏进一个家里,看这个家庭出来招呼客人,小孩的举止动作,看到这一定的庭院,你可以看出这一家所种的花草树木,这一家的庭院,你可以看出这一家的家运,如果所种的树木都枯萎了,很凋零,前面的大树都枯黄了,我们会马上感觉这一家好像不怎么顺,因为套人杰地灵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来。

如果一踏进这个家门,他家所种的花草树木,欣欣向荣,一片绿油油的,那我们就知道,哇!这个家庭啊!实在了不起,一股浩然之气。

因此讲到这里,诗经在赞美卫武公,他说你们抬头看看,卫国那边有一条淇水,淇水弯解处的地方,菉竹猗猗不得了,因为国家将兴,必有祯祥,一踏进卫国这个国家,所映入眼帘的,非常茂盛的菉竹,柔顺茂美。

所以“瞻彼淇澳”,请你抬头看看,一个人脸上,一个人的面相,有水,有弯角,这个弯角的地方。“淇澳”就是说淇水往内弯的那个地方,就在水汪汪的眼睛,那边有茂盛的绿竹,中间恰有一位有斐君子在那儿。

这是真传,指明三宝中的第一宝的所在地,佛说:观自在菩萨,紫竹林中观世音。这个有斐君子就是指每一个人的本性,因为那时候道还没有普传,所以有斐君子,不能明讲,但求道以后,还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这就是告诉我们不是只求道就好了,应继续学道修道行道。

为什么讲菉竹,竹子代表君子,一个有斐君子为什么不以别的植物来比喻呢?而用绿竹呢?竹子是中空有节,中空表示说无相、有雅量,修道士要扫四相,心中不能存有我相…等。有节就是要中节,不能过与不及,我们一切以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个修道士可以从相貌看出来,他是真修实炼的,因为他能发出一种灵光。

虽然我们不具有什么他心通、天眼通,但是对灵的感应是,凡是有灵性的动物,都能有感应。以前在乡下,乡下养了很多家禽,每当要喂鸡的时候,所发出的灵是慈祥的,后学拿着饲料还没蹲下去,大家就来抢啊!有的还跳上来抢,因为这时候,后学所发出来的灵,和鸡鸭的灵,灵跟灵会相通的。

所以说我家这条狗,很通灵哦!一定通灵。怎么不通灵?你跟他摇头,它可能知道,你给它点头它晓得,你给它瞪眼,它吓跑了,我的主人在生气了,通灵哦!

所以当你这个时候的灵是一种很慈悯很慈祥时,你拿饲料,一蹲下来,哇!鸡鸭会来拾你手中的食物。

好了,有一天突然来了亲戚,小时候大家都很穷,所以那时候很喜欢拜拜,也很喜欢客人来,因为那时候的经济结构很差,有客人来,我们就趁此打打牙祭。

所以客人来,我们就杀鸡招待客人哦,那时妈妈就会说:好了,你们去捉只鸡,同样是后学,同样拿着饲料,后学蹲下去跑光光?跑掉了?因为这时候,我们内心所怀的气是邪气,小心哦,这只大的,你注意哦,蹲下来,他跑掉了,所有的都跑掉了,各位信不信这个哲理?当然科学找不到证据,事实如此,所以人有一个灵光有斐君子,灵光普被,所有光采,也就是说诚于内,而形于外,一定要诚于内。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这个切,就是说拿刀斧利器来剖开。

:将尖锐不平之处,磨平叫磋。

这个是藉治骨角的功夫,来说明道学的功夫,诗云:“如切、如磋。”简单的说,粗的功夫完饐,还有细的功夫,粗的变细的,以后还有更细的功夫在后面,永无止息。

例如学道?粗、细、微、玄、妙、永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如切、如磋,也就是说还有些许的脾气毛病,七情六欲,请你把它磋掉。

何谓切磋?即是理与欲,先天与后天,精神与物质之分辨,所以修道就好比切磋,拿道来讨论、研究,修持要如切如磋把道貌塑造出来,把脾气去掉,叫做如切如磋,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这是藉雕刻玉石的功夫,来说明修道的功夫。

:就是将粗石琢成形。

:就是修饰,磨光的意思。

玉石还未成玉器以前是石头,不过他的质地很好,玉石经过名师的雕琢,再经过细磨以后,它的本质就会发挥出来,今藉着雕玉石的功夫作比喻,来说明由一个具有凡夫地的道亲如何用功夫,琢磨掉生死轮回的业种子,而显出他本性的光辉。

《注》‘不动地’:不动地另名叫做“素”。不管你是处贵或遭贫贱,都不能淫,不能移,不会做错,还能保持那素心志节,这叫“不动地”。唯有不动地的人,才能不管环境有任何变化,他都不会变迁。

《注》至于凡夫地,人人皆有,我们大家都尚未修到不受外界环境之形象所影响的地步。

各位若已经进入修行的境界,你一定会觉得修行实在很不简单。什么叫修行?我以前开口会用三字经骂人,现在不会骂了,以前很会抽烟、喝酒,现在没有了,这叫做“琢”,也就是把不好的部份磨掉,这只是粗的功夫而已。

什么是细的功夫呢?例如我很会讲道理,前人很器重我,有事就叫我去做,有班就叫我去讲,但是现在出现一位比我会讲道理的人,前人渐渐将重心移到他那里,我心里慢慢的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只有自尸山知道),以后看到那个人,我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讨厌的心,那就是嫉妒心。

我们的心是否常自在呢?是否还在凡夫地?是否还会从心地产生一些无明的烦恼、妄念呢?产生自觉不是出自道心的东西。这种东西要在有恒的慎独与不断的反省及如琢如磨中,才能逐渐的去除与平息,这就是中后期,很细,很细的功夫。

如琢,如磨,自修也,这个自修就是对自我的要求,就是省察克治之功,静中存养,动中省察,我们在动中要检讨修养德性的功夫。

这个琢呢?就是去七情六欲,铲三心四相,这些心物都在内心,要用磨的功夫用沙石磨光,让它能够很光滑无瑕,没有一点的黑点,不能有一点裂痕,毫无瑕疪,自修也。

以前修道的人很单纯,前人说一我不敢说二,现在的修道人比较聪明,而且也受到世界自由民主浪潮的影响,对前贤说话比较有选择性,或许这比较合理,但磨练的机会就较少了,而且修行也比较难深入。一来前辈者,不但不愿意磨练后学,反而要回过头来调整自己,以适应后学。二来后学也不愿意接受磨练,只愿意选择性的接受。可接受者所以修行,往往只在知识的表面转来转去,要找到能真正接受磨练而成就大器材、大栋梁的,就很少很少了。

邱长春祖师的大饿七十二次,那是很不合理的磨练,但是假使邱真人不经过如此的磨练,则他与生带来的轮回种子,便无从磨尽,也就成不了真人。

郝太古打七十二个洞,都在快要成功时,被别人占去用,这也是很不合理的事,但这也正是在磨练。

轩辕黄帝拜七十二拜,解七十二结,这也不合理,但这正是在磨练。因此修道,若求顺境那就没有接受磨练的机会。所以你不要因前人或点传师说你几句较重的话,就不修行了,生死轮回的种子,除非如琢、如磨,否则是去不掉的。

气禀还一大堆,却奢谈超生了死的事,其实门都没有,更遑论登堂入室,登峰造极,所以除了自己修练外,还要诚心的恳求前辈们的引导。若你能在战战竞竞的修练中,能得很有智慧者的栽培,有时出太阳,有时出月亮,有时会搓圆,有时也会压扁,像这样来磨练你,指导你,在这中间,你的气禀才会消除,本性也才会显露。

“我身”本来就是一个修练场地,绝对不是让人奉承的所在。

所以对自我的要求,要静中存养,一静的时候就存养,时时刻刻地在找自己的缺失,常自见己过,动中省察:在举机动念的时候,在应用的时候,怎么样来省察自己慎独的功夫。所以修道,有修道的样式就有修道的内涵,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它合起来就是说,有求道之名必须要有修道之实。我们现在,仙佛一再地感伤于求道像牛毛,成道像牛角,实在讲我们没有尽自己的责任。

求了道,的确,他们都是很无奈,很不得已来的,平心讲都是引保师的盛情,一种热情把它鼓吹来的。后学看到有的引保师怎么样呢?他带到佛堂后,引保立愿好了,说,交给你我先走了,这种引师实在失掉了引师的职责。

引师要像一只母鸡带小鸡,新道亲你引他进来,你要跟他阐释道义,当他要跪下求道的时候,你要看看,我带来的几位有没有跪好,你内心要充满了高兴,下执礼说:“跟着我念。”你要去看看,我带来的几位,有没有很认真的念?念得很高兴。糟糕!我带来了这二位好像哑巴都不动,都没有念,你要注意了。你带来这二个必须要去成全了。完了以后,一直跟他恭禧,求了道,他实在莫名其妙,故我们要时时引导。

不要说,我渡了五个人,交给你,再见,引师立了愿走了,叫他茫茫然的,我的母鸡不知跑到那里去了,这里一片陌生,我这只小鸡在这里转转转上当,还没来的时候,还没求道的时候,这么热心,现在办完道的时候,找不到人,一个回顾都没有,我们错了。

实在讲,我们看他有没有跪好,在立大条大愿的时候,是不是很虔诚念,完了之后你要照顾,哇!你那里不懂?非常好,我带你去,就好像母鸡带着小鸡,好吃的要让他吃,所谓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他很迷,他还不会走路,你就把它放着,他就摔倒了。他学脚踏车,刚上去的时候你把手一放,他掉到水沟里去了,他恨死你。你要我骑脚踏车,说有多好,多好,脚踏车比走路快,多好,我一上去,你根本没有把我扶好,让我摔到水沟里面去,起来的时候,他一定会骂你骗人。若你把它扶好,他不会骑你要扶他(迷时师渡),等他会骑了,你跟他拍手,好,你会骑,很好,他会谢谢,那多好呢!这是很平常的道理(悟时自渡)。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瑟兮,僩兮:是说谨慎小心的意思。

恂栗也:恂栗音询律。是畏惧,战战竞竞也。

这是以修道的程序来讲,求道,学道,修道,当然再来行道。

行道为什么要恂栗呢?一方面为了的超生了死,另一方面若只一个人坠落。这件事情虽大还小。若因我个人的不对,不能使后学们的九玄七祖超生,那事情就大了。

尤有甚者,后学们,会继续把这些不对的方法传下去,其影响之广,遗害之深,那就非语言可以形容的,太严重了!因此,我们都是推行道务的人才,一定要有责任感,不能像有的人当班长,到八点要上课时,他七点五十分才到,到时开班喊一再三,下课再喊一再三,没有尽到班长的责任,你对班员上课的状况,对班员出缺席的情形,有的连班员都不认识,只挂空名而已。好了,不给他做,他又有酸葡萄的心里,不来了。有的挂了名又不办事,让道务不能运作。后学所讲的只是少数,所以推行道务的人才,一定要责任负起。而且要有恂栗的心情,一切道理修为,一定要经过体验,有自信这是真正能超生了死的道,才传给后学。

所以我们的举手投足,言行动作,一点一滴尽量符合佛的言行动作。修道士平时修行,应该有“战战竞竞,恂栗的心情”,不是为了物质的享受,而是担心着道务这件事情。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赫兮喧兮:是稳重,庄严。

威仪也:是可敬的仪表。

同样是一个人,但他特别值得人家尊敬,是因为他身上产生德行,散发着浩然正气,这就是道务有成就的表现。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就是形容道务成功的样子,已经有一大群的后学,愿意跟他修道,故从他身上自然产生一种威仪。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喧兮,如此努力下去,而永不停止,到最后有斐君子一定不可喧兮。

这有斐君子,就是我们的佛性,由得道后开始学道、行道,最后才是佛性的真正成就。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

又诗经周颂烈文篇上说:“呜呼!从前文王、武王那止于至善的德泽,亲民的功夫,及至每位庶民百姓,两人虽已没世,而百姓却更加恩慕,久久不能忘怀。”今天能感受道的宝贵,如果没有过往的前辈慈悲开导,怎会有今天大家同受大道的滋润,因而我们尊重前辈们,本着一颗至诚不变的心,所以从这点就能感受过去圣王之德。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君子”为人君王、有道德学问的人。所以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身为后世的君子,要以此为鉴,尊敬效法所应尊敬的贤哲雅士。当时文王、武王四处访贤用才,深怕会漏失一位贤者,就好比前辈们明白我们有某方面的才华,往往提携后学们为大众服务。文王之能为后世所称颂,乃因为从不说是自己的功绩,而说是因为先祖所立下的丰功伟业,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今天我们的学识、修养不管如何优于他人,也要尊重以往所提携我们的前辈们,使得和我们共同的学习、共同的成长。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小人”一般庶民、凡夫。有道德修养的人,效法先圣仙,就是连平凡的百姓,也同样能有体同身受的感觉,俗语说:“正人行邪道,邪道亦成正;邪人行正道,正道亦成邪。”凡夫满心希望能够得平凡无忧无虑的生活,使子子孙孙能够平安渡日、安居乐业。因此,当时一般的百姓庶民,受到有道明君的管辖,生活过得安稳舒适,正是庶民百姓所乐于居住之所。所以文王能如此受后世所爱戴、推崇,就是为后世建立一个仁人君子的标杆,使后世子子孙孙以此做为榜样,作为学习的目标。

传四章 释本末

〈经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听讼:听取法院的审判,争讼的案件。

犹人也:不异于常人,也是说跟别人没有差别的意思。

无情者:没有真实情由的人。

本段引例孔子之言,来解释经文“本末”二字的意义,俗语说:“不顾鸡头,只顾鸡蛋。”就是不顾根本,只顾末稍,也就是本末没有分清楚。因为本是根本,末是枝叶,固其根本,枝叶自然茂盛,相反的,若是本末倒置,则是非不分,善恶因果定然不彰,诉讼案件,则有增无减,此为动乱之根源唯有以德服人,彰显正义的舆论,激励百姓万民皆有羞耻心,人人明其明德之亲民的工夫,不敢做出违背良心的事,自然达于祥和。

孔子引他治鲁国的经验,来启示我们如何去治世,判的法则来启示竹人女戈水 人,孔子他曾经当过鲁国的大司寇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司法行政部长,执有生杀大权,而孔子是以菩萨心肠,金刚手段,别具智慧之断狱方式裁决。

孔子家语:“皆进众议者,子以奚若?某以为若何?”皆曰云云如是,然后夫子曰:“当经某子几是。”

首先“皆进众议者”就是在开庭之前,先召集被告双方及人证等当事人入座,然后开始逐一问话,听当事人之陈述意见,以及其各自之诉求,在此种气氛之下,所有原告及被告都坦诚发言,尽作实事就事的陈述,孔子在仔细用心的听取,一方之后,接着立即征询另一方之意见为何?“子以奚若?某以为若何?”皆曰云云如是,然后夫子曰:当经某子几是。

就是说:双方当事人,都承认对方所陈述的事实,情节并无虚构,而后孔子据之以秉公裁决,认定是非,当场判决,此谓片言可以折狱,被告及原告双方都能心服口服。

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无情:没有真实情由的人。

不得:不敢或不能够的意。

无情者,因为不明真理,故处世颠倒是非,不分曲直、强词夺辩,故在办理讼案时,要使那些虚伪不实在,不合理,无实情的人,不敢也不能够,说尽他的谎言,不敢说尽他那没有道理的话,来自欺欺人,这说明了孔子有明察秋毫的能力。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有一次孔子遇到父子相讼的案件,孔子也不审理马上将这对父子收押在同一间牢房内,而且经过三个月而不予审理。最后其父终于回心转意了,表示到此为止,请求撤消该案了事。孔子也随即准予把他们父子同时开释了。

然而孟孙闻之不悦云:“杀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之何哉?”

按季孙氏是当时之当权派人物,认为应该杀一儆百,以重振孝道之推行,草率结案,十分不当,孔子叹曰:“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何者?上教之不行也。”因父子之间,有层伦理亲情之缘故在,家可齐,不可治,伦常亲情不可用法律,命令等条文强制压服,唯有用爱心使之温馨和谐,因为亲情伦理是建立人际关系之重要根本,不可伤害的。

前人也曾明示:“我们学道、修道要有理者让无理者。”即使有充分的理由,也千万不要得理不饶人,这才是解决争端的最根本方法。使人们畏敬,而良心发现不敢做出违背良心的事,这本是真正明白根本。根本也就是师尊所的这点心,也就是“明德的本性”,才能散发出亲民的功夫。现在知道我们的根本在理,就必须脚踏实地,化为自己的力量,才不会辜负圣人仙佛慈悲的心。

只要能够藉由经文对自己作省察存养的功夫,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会因时、事、物的不同而受影响,只要把握本性之光明圆融,加紧学习,加紧修练,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今天我们研究圣人经典,就是要明白圣人的心性、圣人的德性。道是存在于日常之中、存在于呼吸之间,明白我们的根本就是出于自性,只要能往此心性自我充实、自我修练,在往后学道、修道的过程中,必定更能明白圣哲之性理心法。

传五章 释格物致知(一)

〈经文〉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贪欲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痴奢而性荡焉,心有所爱妄而性迁焉。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贪欲,则扶性辟为正矣。息嗔忿,则辟性塞为扬矣。消痴奢,则收性荡为定矣!铲爱妄,则挽性迁为止矣!

是故君子慎心物于隐微,遏意恶于动机。

大学一书是以明明德亲民为宗旨,以格物致知为入手,以明明德于天下为究竟,诚是修性了命之金丹,齐家、治国之路径也。

道脉相衍至秦,运数应隐,天命的运数,到秦就开始应隐,故格物致知这一章惨遭秦火之焚,为什么大学的第五章格物致知,会被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掉了,这是一个天数,所以大学就变成残缺不全了。

(道统自伏羲氏—神农—黄帝—少昊—瑞喾—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孟子)

这样历经二仟多年,到了三期应运,为了使残月复圆,光照全球,所以上天派吕祖孚佑帝君于民国三十六年在西京干元堂补述出来,诚是内圣修持的真功夫。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二句话乃是结语,圣人所留的经典太深奥了,他是以结语来做一个开头,也就是说,这个结语乃修道入门的阶梯。以文章的结构来讲,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开头法,也就是说印象很深的开头,各位无论如何谨记在心,这一篇非常、非常的重要。

此谓知本:就是自性的根本。

很多人茫茫然的,什么是自性的根本?如果各位学长有人还没求道的话,这一篇听起来会非常的茫然,所以依各人的境界,所接受经典的程度完全不同,同样一句话,你所悟的境界是不同的。如果没有求道,今天来听的话,也许只是表面文章的一个解说而已,各位若能深入的了解,今天如果你知道人生的根,你就是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就是达到真知的最高境界,即真智慧、妙智慧也。

我们本来都俱有佛、菩萨的本能,坏就坏在物,受到气拘于有身之先,因为人从理天来,被阴阳二气所拘,复又被物蔽于有身之后,就变成良知不知,良能不能,变成五眼不开、六通不通,从此生死轮回。

:我们的本很伟大,很了不起,我们俱有无限的宝藏,可怜的是把自己的宝藏忘掉了。

去贪贪贪,去找找找,贪看天上月,失却掌中珠,把自己的宝藏压死了,把自己的宝迷昧掉了,所以自性是佛,身外无佛。

一般人之通病,在于未能切实的明白根本,因此常生活在本末倒置中,迷昧的众生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要了解人生的真谛,就是要能穷明根本,始能使良知显露。

所谓致其知在格其物者

致就是所用的功夫,我们今天修道要如是的修,就是用全部的精神在这个地方下功夫。知就是良知,我们为什么要学、要修呢?就是我们的良知无法显露出来,上天所赋予的良知良能,我们没有真正的领悟。

所以我们想要了解“致知在格物”,就是要找我们的根本,让我们的良知显露出来,而其根本在哪里?就是我们的本性。而我们的心物若还存在,那么良知就无法显现出来就如太阳,它本身是很亮的,但是当乌云密布时,若不将其云拨开,就无法见到太阳,所以致知在格其物者,必先格其心物,才能见自性良知。

心有所贪欲而性辟焉

贪:情所喜爱。

欲:求得无厌。

“辟”是思想偏激,言行不端正。贪是人性最大的弱点,所以心有所贪欲,由贪会生欲,因为贪所以才想要多一点希求、图谋跟获取,我要多分一点。

乐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然人心多欲,始于一念之贪,有人贪财,有人贪色,清朝嘉庆年间有二位知名的人,一为宰相刘墉做官清廉,另一位贪官“和坤”广收红礼,最后抄家时,财产收归国有的太多了,当时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之民谣,由此可见贪心之为害。因为心中有欲念,其行为举止就超乎本份,而不知足不知止,其性就避开让位,即由识神之人心为主,做事就有了私偏的行为。

贪者多半利欲薰心,见钱眼开,为富不仁,传说:

昔时閰君对一名在地狱已关多年的鬼说你希望转世到人间是个怎样的家庭呢?鬼魂说:“良田千倾,靠山坡,父作高官,子登科,娇妻美女三,五位,教我年年二十多。閰君一听,鬼魂所说的福禄寿都齐全了,有这么好的事,我宁愿让位自己去,可见贪念一起,良知已被物欲蒙蔽,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实无人格可言。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女孩,长得十分的美丽,父母爱如掌上明珠,他家附近,东边有个大财主,家财万贯,相貌奇丑。西边有个读书人,很有学问又长得英俊,但是家境很贫困。有天东西两家同时托人来说亲,她父母一时无法决定,故向女儿问说:现在东西两家都来求婚,为父一时拿不出主意,你喜欢那一家不妨说说看,那女孩子娇羞不答,父母以为害羞不好开口,就说:如果你不好意思开口,就这样吧,喜欢东家就举左手,喜欢西家就举右手,话一说完,此女两手皆举起,父母惊而问之,此女低头答曰:女儿愿嫁到东家食,又嫁到西家宿,父母一愣久久说不出话,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贪是无尽的,就像无底洞一样永远填不满。

因此贪念一起或欲望生起时,本来清静光明的本性,受到偏颇不正的影响,本性就无法大中至正了。

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

嗔:就是怒恨。

实在讲我们会生死轮回不能归根复命,就是已经被气禀所拘,被物欲所蔽。刚刚的贪就是物欲,现在的嗔就是气拘,在气拘。物蔽之下,自性自然忧郁不开朗,无法显出至善、至圆的本来面目。“塞”就是闭塞、滞结。具体来讲,就是不满而生气。怎么不满?就是违背己意或己利不到。嗔一般来讲,是莫名的恨。你恨什么?不知道。这种人很多,有的人看到人家开进口车,他骑摩托车,他会气半死,莫名奇妙的恨,拿铁钉把人家宾士车划一横,他看着汽车的伤痕,好像报怨,这种人很多。

人要有慈悲、宽宏的大量,对他人要有一种祝福,你很好,你前世有修,你要好好的惜福,道心的发露,仁民爱物,爱物及物,要爱天下的众生。

如果以释迦牟尼佛来讲,他来人间投胎转世已经八千次了,以灵魂不灭的定律来讲,他在人间可能还有八千个母亲,和八千个父亲,还有几万个他的兄弟姊妹,所以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兄弟骨肉,无怪乎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如果能够把这个爱心发露,我们会爱全体的众生。很好,你能开进口的名车,你很好,我祝福你,我会照顾你。你为什么会划一条线呢?而且唯恐天下不乱,这个嗔忿,实在很可怕啊!(若不知得饶人处且饶人,若有丝丝不平,则大鸣特鸣,凡事不肯容纳,心里无法开朗,则自闭己路)。

忿:不平而发的怒气。

心有所嗔恨、怨怒,就会怨天尤人,自性受到影响,则我们本性自然会闭塞不开朗,就无法显露出清净光明的本来面目。

所以修道不能贪、不能嗔,真正修道人在各方面都很完美,态度稳重,礼貌周到,谦恭有礼,别人怎么激你,你还是一再的点头,是是是,慈悲慈悲,哦!修道人,没有气,因为气很长。

曾经有二位比丘尼问宣化上人:“如何消除业障?”宣化上人回答:“没有脾气就没有业障。”还有一位来自新竹的学校老师问:“混身是病,怎么修道?”上人回答说:“这个身体是假的,修行人不求一日无病,无病则贪欲生。”可见心物之为害,远胜于洪水猛兽。

心有所痴奢而性荡焉

”呆而不聪明。不合实际的想法妄想也是痴。“”过度的奢侈,“”摇动无常。人一有妄想,性就定不下来,现今社会问题很多,皆因人心无法抗拒物欲的诱惑。修道一定要面对现实,由痴而生奢,求不得就会自暴自弃,就开始怨天尤人,所以就放荡无踪,就变成了无法控制。

因为痴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不合实际的想法,性就定不下来。摇摆不定、飘荡,“大家乐”开奖那一天,凡是有赌“大家乐”的,这个心就定不下来。前几年最疯狂的时候,有的干脆把店关门,不做生意,我就等,请问这个“性”能定吗?所以心若有所痴迷于名利、富贵、酒色,而无法自拔或是过度/招摇和浪费,而不知约束己性,本性就容易动摇和放荡。须知现今社会问题,皆因人心无法节制物欲的诱惑,而做出伤天害理之诈欺、抢劫之种种不法惊人之事件,所以必须以“法”律之,而非本性自律。

心有所爱妄而性迁焉。

明知爱为贪欲之一,想要解脱却比登天还难。如果有人问,来世会投胎六道轮回中的哪个道?且看今生如何处理爱与欲。

日本流行乐团,小室家族去年来台演唱,台柱安室奈美惠,长相甜美,歌艺不错,记者会上被问到对感情看法时,爽朗的回答“没有恋爱我就活不下去”。

台湾的艺人也经常陈述他们的感情生活,甚至公开择偶的条件,根据统计:“对方一定要爱我”,看了令人心有所戚戚焉,这种条件也算条件吗?她们姿容曼妙,体态轻盈婀娜,全台湾的男人看得两眼发直,不但爱慕,而且争先恐后的想迎娶,请问婚姻关系就是如此简单吗?

当对象不再爱的时候,立刻的失魂落魄只好离异,世事都很无常的,宛如镜中花、水中月,当爱消失或对方不再疼爱之时,也就是婚姻破灭之。

许多人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或当做一种常态,时时刻刻牵肠挂念,这样的人生未免太自私,因此爱不到或遭人横刀夺爱,就会怒目相向,动刀动枪,社会到处充满了情杀、仇杀案件,让办案人员疲于奔命。

爱与恨好像隔壁亲家,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恨,这是偏狭的情欲所现,既然无力摆脱,只好沉沦,永劫不复。

爱也为贪欲之一,有爱才会有行淫欲,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否则人类早在地球上消失了。

佛陀在禅定中观照宇宙的人生,发现因果受到十二因缘的支配,十二因缘法是说明因果轮回,三世相续的一个程,十二因缘是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有,为今世因,未来果,爱就是爱欲,喜欢的事务,想获取叫爱;人来世界本来是空空的,白手而来,但长到十五岁后,因欲念的炽盛,就会采取行动,以满足物欲。

本来是白手的,什么都没有,后来因爱就开始成家了,成家之后,累积了很多日用品、家具……等,家里慢慢的“有”很多的东西,但是可怕的是那些看不到的东西。“识”也有了,就看你用什么心去“取”,是用无明的心或是君子取之有道呢?抑或小人爱财取之非道呢?内部的东西,没有人知道,所以爱、取、有、等于无明、行、识,人生的轮回会重覆的显现,其原因就在这里。十二因缘最重要的是爱处置得当与否?爱有无合天理,因为它将影响“有”在里面的记录是善或是恶,可怕的不是外面的有,而是内在累积的“有”,因为它将是不得不来生的原因。

爱、取、有的生涯,一年、十年、三十年的过去到最后与人生说再见时,刚才所说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时刻又来临时,外面的财产不得不放下,内在的“有”不得不带走,然后经过审判,又会派到与“识”相应的法界去降生,三世因果就是这样成立的。

依十二因缘法的研究,人生的生死轮回,若无外力的加被,要改变是不可能的,要是上天没有降道,没有明师的一指,金线前贤的引导等等增上缘的外力加被与自我接受,那么众生就是众生,轮回就是轮回,要想修真出世,超生了死,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道亲求道后,经过前贤的引导,渐渐明理,然后引导他的爱,不像世间人的爱名,爱利及爱享受,然后引导他的爱升华为爱道,爱清净,及爱世人的慈悲,果能如此,就能将十二因缘法的连续影响力在“爱”处切断。

我们以前或许喜欢酒肉,现在却喜欢青菜豆腐,以前爱跟人争斗,喜欢投机,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爱讲是非,现在却喜欢渡人、讲道、服务,如此“爱”的东西不一样,也就是爱心不一样的关系,以前用无明、自私的心去爱、取、有,现在不敢用自私的心,而慢慢培养出慈悲的心,清净的心,如此下去,必能培养出无上的德行,以前历劫累积下来的业种子,渐渐的得以消除,而继之以明德、清净,自在来过生活,以慈悲渡世牺牲奉献服务道中来行道,果能如此,则原来生死轮回的轨道,一旦在“爱”处断除,则超生了死的愿望必能实现,求道、修道、行道的可贵就在这里。

情欲的转化与超越,都是十分困难的事,出家人长期灵修苦行,如果无法舍爱,仍要徘徊生死苦海,所以穿越不了命运线,也要接受果报。

很感恩的我们能求道,否则无始劫以来,所犯的罪、过、错,堆积如山,单凭此生此世修持,尚不能归根复命,有的问你修道多久?两年了,二年、三年,你能做多少,二年你的功德抵利息都还不够。

所以若没有神力的加被,没有明师的一指,是不可能的。求了道以后,靠老母的庇护,祖师的鸿慈,师尊、师母的大恩大德,帮我们担罪,让我们能一面行功、以恢复清明的本性。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贪欲,则扶性辟为正矣。

所以我们即知根本在心,心的作用,所以我们修内圣之功,就是要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即然追究到根本之功,则必戒除四种引人坠落的心物,就是贪、嗔、痴、爱,要如何去戒除呢?

开始用内治的功夫,第一个必戒贪欲。贪:就是物欲。戒贪的方法要知止,要布施。知止就是了悟心中之窍,此窍门也就是中庸所云:‘天命之谓性’。盖知性则心志之意向确定,心神一旦清净,气禀自然悉化,物欲自然淡泊,一切从理。不再为红尘一切的假相所惑,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虚妄,一切有为法如幻梦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这一切东西,看起来很美,但是不能长留,而且非常的短暂,要有这样的看法,所以要戒贪欲,把这些已经不正的性,把它扶正。

息嗔忿,则辟性塞为扬矣。

“息”容忍、平息。“辟”就是打开。“扬”就是发扬。修道一定要不动气。我们已经很可怜、很可怜,已经被气禀所拘,被物欲所蔽了。刚刚的贪—就是物欲,现在的嗔忿:就是脾气。去掉这个气拘跟物欲,所以容忍、平息,不忍则乱大谋。

息嗔忿的方法:定要忍,我们不能够为气所拘,不可再英雄气短,圣人气很长。

要心平气和。

要包容忍辱来治嗔忿。

修道的路途,实在崎岖坎坷,我们刚渡人,一定会被迷昧的众生所不谅解。如果不能忍,修道的路途遥远,所以修道的一个标竿—逆来顺受,我们都在一真的点头,是是、慈悲、包涵、原谅过失,因这一次的修道,掌天盘的是弥勒祖师,他肚大能容是教我们要忍辱、息嗔忿,才能性扬,性扬才能宣道布德。

消痴奢,则收性荡为定矣

”消除。“”不乱。

修道一定要面对实际的众生,而且这一次的修道,必须脚踏实地,要言之有物,行之有方,所以不能乱、不能痴。修道不求过份的豪华富丽,须知勤俭也是美德,修道一定要脚踏实地,这样道心才能隐固。(消去疑问之心,真心向道,奢华自了,牢栓意马,念无生,性自定矣。)如果性荡怎么修道呢?

我们犯了这些贪、嗔、痴、爱,产生了辟、塞、荡、迁,所以我们要使它性定,性定:就是心安意静,道心稳固。

铲爱妄,则挽性迁为止矣!

”斩除。“”拉回、挽救。性不可迁,我们遇到有一种爱妄的产生,一定要快刀斩乱麻,马上就斩掉,把这些拉回来,就是止。止:才能够归根复命,才能登峰造极。由以上所讲的因(贪、嗔、痴、爱),产生了果(辟、塞、荡、迁),因为这些因,造了这些果。(圣人怕因,小人怕果,若尚有善、恶、好、坏之分别心,则落入气数之内,无法跳出气天,直达理天)。

这一个因贪、嗔、痴、爱的互引,相迁为因,产生了辟、塞、荡、迁,一波又一波的接续而来,天理灭掉,人性丧失了,这个是讲这个原因之后开始,各位前贤要格除心物者,要让它正、扬、定、止,回复我们本来的一个面目。

是故君子慎心物于隐微,遏意恶于动机。

心物:指的是贪、嗔、痴、爱。

:就是要非常的谨慎小心。

隐微:心念欲动,未动之际。

:就是制止。

意恶:不正的意念。

动机:发动心念的一刹那。

俗语说:“预防胜治疗。”所以我们修道就是要谨慎心物于动静之间,佛曰:“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田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佛,心能做众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所以修道之君子,要谨慎心物在欲动未动之际时,若方寸失守,就难以遏止了。

因此慎独是重要的不屐邪径,不欺暗室,守三纲、五常。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心要栓住;人多的地方,要守口摄意。所以修道君子,应谨慎处置心物,在欲动未动之时,遏止心念欲动未动的刹那,若方寸失守,就难以遏止了。

传五章 释格物致知(二)

〈经文〉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

格心物者,复性初也;

驱身物者,觉心源也;

性心身者,一贯也,三者之不可离,犹植根本之不可分矣!

性心居内曰自觉焉。身行着外曰觉人焉。故内圣外王之功,岂可缺一哉。

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

故圣人慎心物于隐微之间者,心物未动也。虽未动而持之一慎,则心物终无矣!

心物终无,则至性(自性)常皓,至性常皓则即复性初也。

世间的一切景物,情欲,在圣佛的眼中来讲都是假象,但是人却把它当成偶像来追求,结果生生世世都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今天我们所要讲的,就是如何来摆脱这一切假象所产生的引力,唯有穿这一层的束缚,才能恢复我们的良知良能。

因为性是至静的,来自理天,这个大家都能很深的体悟,但是格物致知章里面,最怕最怕还是心。

所以修道就是修心,行道尽心,世界是一个心的世界,人生是一个心的人生,要能保持非常美好的心,一种至善的心。

我们常常讲到平常心就是道,什么叫做平常心?不起伏,而且永恒不变。因为这个人间百态,瞬息万变的环境,随时会有干扰,但是你的心,要常常保持平常心,人家骂你,你也不生气,晚辈跟你顶嘴你也不会生气,人家赞美你,你也不为所动,你的心永远保持如如不动,这就是道。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

:即遮盖。

身物:指身外之行为,如吃喝嫖赌、酒色财气。就像是自己拿一件东西,来遮蔽自己的眼睛一样,心物本来就没有,自性本来是很光明的,是我们自己拿样东西来遮蔽自己。

身物自染,我们心所以会贪,物之使然也。心物:贪、嗔、痴、爱,犹如云雾遮住青天,迷昧了自性。所以说心物就是我们修道最大的障碍,心物一旦兴风作浪,便如云遮日月,将本性遮蔽,由贪、嗔、痴、爱的引诱,滋生蔓延变成了具体的行为,变成酒色、财气、吃喝、嫖赌的具体行为表现于外。贪、嗔、痴、爱在内心,贪看不出来,想已经开始充满了贪。

贪、嗔、痴、爱原在内心,这个是心物,由于这个心物,具体表露出来的行为,就变成了酒色财气、吃喝嫖赌这些身外物是自染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心,心是足以影响性跟身。心正,太美了,所以我们有佷慈善的心,很慈悲的心。修道很重要的是智慧和慈悲,有智慧才能判断出本末、真假。

性—心—身

由这个智慧来判断那一个真?那一个假?那一个本?那一个末?我们当然就会找到根,落叶归本,人都会归根啊!如果找到了智慧跟慈悲,活化我们的人生,由于智慧跟慈悲才能够主宰心啊!哦!这样做不对,怎么不对?用你的智慧去判断。所以心物自蔽,不让身物染,各位要完全发露你的智慧,来主宰你的心,不让自性蔽,不让身物染,所以讲起来两端,性跟身这两端,完全居中的心在罪,所以心是天堂,心是地狱。

格心物者,复性初也

自性本来可以说是圆陀陀,光灼灼的,是一尘不染的,理天老母分灵化性而来,实在非常光明,毫无暇疪,是一块珍宝,无怪乎释迦牟尼以金刚钻来比喻自性。

因为金刚钻是最稀有的,最珍贵的最硬的,没有办法代替的,圣人留经典是有很大的苦衷,因为自性讲不出来,所以要借物来言理。

借物言理:表面,甚至文章的表面,都在借物言理,但最后能去物明理,才是内涵。

去物明理:内涵,圣人没有办法讲自性,讲自性所以要借物来讲自性,连释迦牟尼佛都要借金刚钻这最珍贵的东西来讲自性,可是可怜这一个宝、金刚钻被这些物给蒙蔽了,整个遮住了,所以唯有格心物,把这个心物拿掉,把贪、嗔、痴、爱拿掉,才能够恢复本来的面目。

复性初也,性初:就是本来的面目。

各位万缘放下,一波不起,你会很快的能达到明心见性,生活不再被物所左右,不被环境来干扰,这个物,我们所看的,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这个要靠很大的智慧。

所以智者,金石同一观,很有智慧,看到黄金,他会说这跟石头一样,所以修道被外人所不能接受的理由在这里,修道者傻傻的哦!修道的晕晕(台语)你知道吗?什么叫金石同一观,他不了解,我们已超越了物质的一个境界,但是我们太超越了,反而他不懂。

我们会很有智慧的金石同一观,同样的看法这一块玉石是稀有的珠宝,很多人在向往它,你可以说是满街都是石头太多了,所以你能够不被物来左右你,这叫做格物。

哦!去除物不是把它丢掉,不是你已经拿到的去丢掉,不是这样的讲法。格物格除四心物,不是已经拿来的再把它丢掉,而是你要发露‘金石同一观’的一种超越的思想,这个很超然的思想。

看到人家的汽车、洋房很美,你会觉得我的茅屋很温暖,我的脚踏车,不用加油,随便一扔,不会丢掉,一样是交通工具,我骑的脚踏车更优哉优哉,也不用油钱,也不用那么多的保养费。我这个茅屋,冬暖夏凉。各位‘金石同一观’,要安贫乐道。

乐道时,你会觉得天下的万物,只有自性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乐道你已经找到自己的自性。所以各位要寻根,寻根,你找到根,格心物不是将你拥有的丢掉,各位千万不要错哦!

所以格,完全以心境来讲,不是讲物质。所以各位发露你的智慧活化你的人生,看到汽车、洋房,我家的茅屋跟脚踏车,并不逊于他的汽车、洋房,他的洋房还要围很高的围墙,还要养几条狼犬,我家可以夜不闭户,生活的多坦然,这就是不被物所执着,就是格物。有这些物,就迷昧了自性,所以格心物就是不会被环境来影响,这就是格心物,所以说万缘放下,一物不染。

驱身物者,觉心源也

就是去除。就是明白、光明。若能够将心物驱除干净,自性才能光明。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为什么会宠辱:太执着于本身的存在,我相太重,才会有宠辱若惊。因为有我的存在,他没有了解什么是本末。

宠:是被人家褒奖,哦高兴的不得了。

辱:被骂一句,苦的半死,因为他这个我相太重了、我执太深了。

怎样去驱身物:修道的一个理念,我今天来,不是为自己而活,例如说:求了道,过了一段真理的薰陶,一段修道的里程之后,各位请你整个把它献给老母,献给上天,这不是我的,这是老母的,我身也是一个法器,我已经奉献出去了,已经没有我的存在,这一个法器,这是老母的,整个仙佛的,天地的,要我去渡化众生,达本还源,这样就不会患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最大的患,就是这个身体,所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有身,这是老母的,不是我的,这是老母的身,不要太执着我相,我是借这个身来代天宣化,渡化众生,如果这样吾有何患,这只是一个法器而已。

所以驱身物者,觉心源也。驱身物,对这些贪、嗔、痴、爱、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把这些都在身、行为中去掉。求了道,会有一种自然的成长,刚求了道,我们一直恭喜他。你今天求了道,得了什么?一无所得,没有,什么都没有,但是慢慢,慢慢的经过一年以后再问他,你求道求了一年,道,你觉得的怎么样?他会淘淘不绝的讲一个钟头,道怎么样的好。各位这个班一个月才只有二次,我们很难得的机会,弥足珍贵,但是这一个钟头下来,各位好像也没得到,因为道无形无相,你在道中成长也是无形无相,积下了一年之后,你会感到我远离黑暗,走向光明。

过去喜欢的三缺一,喜欢的欢乐场所,现在会感到很可耻的过去,我怎么会有以前这一段糊涂的过去,所以无形中,就会远离黑暗,走向光明,这是很自然的成长,所以驱身物是求道以后很自然的,就会把自身所染的吃喝嫖赌,慢慢的跟你的行为脱离。

各位,有没有很深的感触,什么时候你离开这些场所?不知道。你离开了吗?我彻底的离开。你戒烟很苦吗?没有。你戒酒很苦吗?没有。你不吃鱼不吃肉,对你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吗?没有。对你是一种很自然的往上提升,所以求道之后,不能格心物跟驱身物者实在要加油。求了道以后,修道,你自然会金石同一观,你自然就会发出很大的智慧。

以前,看到有钱的人会很羡慕,看人家开很大的汽车,哇!会摇头叹息,会觉得我应该也拥有这样的一部车,但现在看人家开这样的汽车,会觉得你负担太重了,好在我没有,这个不是酸葡萄心理,而是很自然的自性流露,能够格心物者,就能驱身物。

因为心物格掉之后,自然很不好的行为,在你的身上再也不复出现了,再也找不到吃喝嫖赌,再也找不到这些酒色财气就觉心源,所以复性。‘觉心源’,这非常的重要,这个讲到求道以后,格物致知的二段过程。

这一篇文章,可以拿二个角度,来达到我们的究竟。

第一个是圣人留下来的一个考题,求道以后,这些考试卷,你有没有达到圣人,贤人的境界,来做自我的反观。

第二个还没做到的,要做为一种你必须达到的一个目标,所以‘觉心源’,你就找到了我们的本性良心的一个根源,这个心源,就是道心的流露,所以明白心的根源,才悟道心本性。

性心身者,一贯也,三者之不可离,犹植根本之不可分矣!

性太完美了,人之初,性本善,因为性的根汤,是来自于天,没有人去左右祂,太美了。而心就是由于心来接触物,糟糕了!染了多少来影响身。

性(本)(根)—心(干)—身(枝)

所以心居中,却是一个关键,能转性跟转心,修道并没有说修性,也没有说修身,修道是修心。修心来养性,修心来主宰身啊!所以心很重要,很重要,保持平常的心,保持这些心不会被任何东西所侵、所左右、所影响,这样你的性是常皓(光明),你的身绝对是光明磊落。

我们了解性到理,理是一个根,性是一个本,心是干,身是枝,以性身三者是一贯的,不可分离。有人说:“我是嘴巴坏而已,心很好”,没有这个道理,胡说八道,那有这样的道理,我是嘴巴坏一点,我的心很美,没有这回事。

这完全是一贯的,是不能分离的,我的心好美啊!我只是喜欢打你而已,没有那样的道理。我喜欢骂人,但心很好,那有这一回事?我们心念,行为跟理天是不可分的,所以天心和人心应该是一致的,所以一个人的念头,一个人的行为跟天理,实在是密不可分。以肉体来讲,我们都承认母子连心,所以有很多,很多的迹象,显示出来。

有的晚上睡不着觉,眼睛一闭,妈妈的形象就出来,心很焦虑,很沉重,第二天早上接到消息,你妈妈昨天晚上归天了。哇哇!昨天晚上怎么都睡不着觉,眼睛一闭,妈妈的形象就显出来。各位拿不出来科学的证据,但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由这事实就可以证明,母子连心。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我们母子也是连性,横的都能母子连心,直的老母跟我们也连在一起的,所以天理跟也是一实的。

性心居内曰自觉焉。身行着外曰觉人焉。故内圣外王之功,岂可缺一哉。

修心觉性,复性之后,心就有所依,使自性,道心永存于内心,所以各位前贤,修身要先觉心,有一句话说:“翻土耕田先除草。修道学仙,先治心。锯木做器,先选材。行道渡众,先立身。煮饭烹食,先燃火。炼气养神,先守精。”所以可见我们修道,首要做到的是治心、立身、守精,你先了解,性心居内曰自觉焉。

自觉呢?因为本性跟心居内,就在里面,看不到,所以才说修心要先觉性,觉性以后,把自性恢复以后,心就有所依了,性居内,谓之内圣功夫。

内圣:很重要,要无相,无相是内圣之体。

什么是无相:格心物。

看人家的洋房、汽车,跟我家的茅屋,脚踏车是一样的。内圣是无相,以后要去行外王,要同其尘哦!要在人间渡世,人家说房屋对房屋,汽车对汽车,这时候是同其尘的意思,跟人间是完全一样的,其实老早就离相了,但为了渡化众生,你不得不同其尘,所以说修道是“在尘、离尘”,在这个尘离这个尘,但是为了渡化他们不得不再同其尘。

身行着外曰‘觉人’焉。着:表现。外:身外,渡众。这个外,可以说身外,表示渡众的意思,因为求道要身行,天道弟子是一个亲身践行菩萨的愿行。

亲身践行叫做身行。依菩萨的愿行,亲身实际的去做。因为菩萨,佛,都是慈悲的,都是要渡众生的,所以一贯弟子是慈悲,要渡尽众生,达本还源,因此将本然的自性,道心的表现于外,就是说:使人人都能明心见性,我们着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人都能够明心见性,讲更白一点就是人人都能求道,都能修道,都能行道,因为一贯道决不自私,大家一起来就是外王,刚才讲无相,现在应该讲无住。

外王:无住是外王之基。内圣是无相之体。无住,不能执着于富贵贫贱啊!这个比较有钱我渡他,这个比较穷不渡他,这位先生比较老,…没有,没有。

第一个无住,没有执着于任何的功德相,无住于你所渡的众生。

第二个无住,于你本身的名位相,去掉你自己的功德,名位相。

所以在修行的路上,你要学会与人相处的智慧型,与诸天仙佛和众生同样欢笑的智慧,那么生活必定会更有意义,灵性也必能更加的升华。

忙,就是营养,滚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蠹,忙才能发挥生命的力量,使我们身心灵活起来,忙可以使身体健康,生命有活力。

童年时,后学住在田中镇的山脚下,那时家庭经济非常的困苦,后学是个农家子弟,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帮父亲到田里竹木竹十土 地瓜、种蔬菜、到山上帮忙种凤梨及锄草,有时还要担凤梨到街上的凤梨工厂交货,童年就在忙中长大,忙不但强健我的体魄,也长养的耐力。

求道之后,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繁忙依旧,我不但白天一田女 上班,下班之后也要忙着渡人,忙着去成全,忙着到佛堂听课,忙着去服务。

记得后学最敬爱的故杨淑雁点传师要后学在法会中报告心得,后学忙了几个通宵达旦,寻找资料,有时为了在地方班讲一堂课,后学往往忙了几十个夜晚,搜索枯肠,找寻资料,虽然我整天的忙得无人无我,但在忙中我充分的领略到服务奉献的法喜,弥久不散,虽然很忙,但我不仅未曾减少什么,反而增强道志。

记得八十三年春天,到员林天行讲堂,办事员班当辅导学长,早上在忠恕学院全真分部上完课,马上从台北开车三个多小时到员林服务,完毕后又开车四个多小时回台北,有时遇到塞车,回到家往往是凌晨时分。在台北—员林的中山高速路上,虽然耗费无数的时间,但生命的力量却不断的成长,灵性也在忙碌中逐渐的升华;忙,开启了人人本俱有的潜能。忙,发掘自有的宝藏,所以我喜欢忙;也喜欢静,静时可以沉淀。忙时可以精进。

故内圣外王,岂可缺一哉,内圣就是说求了道之后一定要修道、行道,所以我喜欢去成全、渡人,因此我乃会继续的忙下去,常做佛事,永不休息。

成佛一定要觉行圆满,内圣跟外王,绝对要圆满,所以独善其身,兼善天下,绝对圆满。有很多人说,廿土木戈 义,我本身都还不很全部的了解,我怎么去渡人呢?我不行啊!我学道还很浅,我道理还学的不够呀!这样来推却的话,就违背了释迦牟佛佛所说的一句话:“未证菩提,先渡众生”。

释迦牟尼佛说:你未成菩萨,要先渡众生。我们也常常说:“渡人就是渡己”。

道心的升华:道心在那里升华?就在毛巾递给道亲的时候,在奉茶给前贤的时候,你就在行无畏施,在排椅子,在拖地皮的时候,你的道心升华了。请问你在那里能够使你了解,因为道心是一种很自然的,一定要在你行道的过程中,让你很充实。

啊!求了道之后,我只是听!听到我懂,这是很难哦!很难,各位你试试看,你的前贤跟后学常常跑到佛堂来以无畏施的精神,参与道中的活动,道心绝对很坚强,绝对很坚强的。因为他道心的升华,道心的发露,道曲的成长,不是很高深的,而是在我们道中的召唤中,服务中,奉献中,得到你道心的升华。讲到这里我们要达到觉行圆满。

因为心物滋生蔓延的话,整个被七情、六欲、五蕴、四相,包住你的性,你的性还有光明吗?没有,一定自蔽己性。

故圣人慎心物于隐微之间者,心物未动也。

所以圣人提醒我们要谨慎心物,贪、嗔、痴、爱未动之间,在欲动之时,别人尚未想到,我们就要想到,修道在起心动念之间,自己都知道,所以要谨慎,当我们有一念的时候,你会感到心不对,这时要赶紧回头,赶紧回光反照,这才能制止贪、嗔、痴、爱,蠢蠢欲动的心。

虽未动而持之一慎,则心物终无矣!

这句话,是一个很深的哲理,这个(壹)指的是天理自。持之:你时时刻刻,拿天理自性来谨慎小心。

持:就是抓住。你要抓仕,也可解释为保持,很谨慎小心,也不无道理。

因为求道以后,一个是无形的限制,一个是有形的拘束。无形、有形都是求道以后产生的,因为一进入道门,你马上就肯定天理自性,天堂地狱,为恶必殃,为善必昌,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十手所指,十目所视,这些无形的把你监视,举头三尺有神明,啊!老母娘在看,天理昭彰,天堂地狱,这些无形的把你逼住以后就会战战竞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有形的考来了,哦!年纪轻轻的吃素?啊!还听道理?未求道之前,也许会碰到,喂老兄!找你好几次都找不到你,一下班就不见人影。如果回答说:老兄我最近忙,应酬很多,不是上舞厅、CLUB,就是牌局,忙得很。对方会说:哦,不错,有办法,这个厉害啊。上馆子,上舞厅,大家都圶同流合污啊!如果以相反的角度,我说:老张啊!你不要来找我,我一下班就要去佛堂,他一定眼睛睁的很大说:什么佛堂,做什么?听道理,他会说你头壳坏去,听什么道理,所以求道以后,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所以求道以后,会很小心,因为天理,自性,这些有形的跟无形的,才是一个人走向圣途的最伟大的力量。

所以心物未动,而持之一慎,这时候人心压不住!哇!贪、嗔、痴、爱一出来,心压不住,你知道吗?我爱,我一定要爱,人心会输,这个时候要拿天理、自性,则人心终无矣。

现在天时急紧,我们内圣外王并行,今天求道,明天渡人,明天渡人的时候,不要忘记要修道。

我渡了这个人,你还要修道,你要修道,同时不要忘记还要渡人、成全人,我是永远行功渡人,永远自己修道,内外双修会合起来,你是一个有道的人,一个有道的人,如果没有修,我是老道亲,我没有修,你不如一个新道亲,上天大公无私,天榜挂号,地府抽殅,总可以把你抽下来,放在地府里面,挂号而已。

订飞机票,订票你要去报到,你不去报到的话,把你这个机位,换给后补人,你再去的时候,你没有座位了。天道宝贵在那里?应该在修。超生了死靠什么?靠修道。我是坛主,我开荒渡人很多,我在佛堂办了很多事,难道不能成道吗?你能够成道,你成道的话,功德是你的莲台。这是你的功德吗?如果你本身不成道的话,功德仍数给你。因为你开过佛堂,你渡过人,你开过荒,功德很大,可惜你这一粒种子,仍然是无缘的种子。

明性复初,你灵性上面有好多灰尘,在明明德,若明德你没有明,这个镜子上面有很多灰尘。你是一颗明珠,你是一颗摩尼宝珠,那你宝珠掉在臭坑里面,并不干净,虽然是不颗宝珠,你没有擦过,没有洗过,这粒宝是臭的,不值钱。要如何把它变成值钱呢?要洗,要擦,衣服脏了,要用水来洗,地板脏了,要用水来擦,灵性污染了,要用真理的法水来清除,佛堂有班一定要上,并要参与道中的一切活动,如道务企划、成全渡人,这样才能明理,才能清除内心的污垢,所以要用致明的功夫,叫明性复初。

如果明性复初没有做,而外王做的很多,下一世可能还要转成人,因为这东西,你没有修过吗?功德是你的鸿福,做人财施、法施、无畏于是你的鸿福,下世有你的福报。

要是下地狱的话,功德给你减罪,永远属于你【道为知者传,苟非其人,至道不贵。】道还要讲佛缘,讲祖德,讲根基,没有用天道送礼,道有本身的价值,你本身条件不够怎么样?勉强把你渡过来,你不修,你只是来报一个人数,只是看一年渡了多少人,这样你渡了他,等于你没有救他,救他是他自己要修,他自己要修的话,这才能超生了死。求了道,天榜挂号,以后怎么样?没有修,永远是轮回的种子。

故圣人修持的功夫,便是谨慎小心的处置心物于欲动未动之初,战竞自持,使自性常保光明洁净,恢复本来面目,光辉照人。

心物终无,则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则即复性初也。

心物若无,那我们的自性就非常的光明,光明就能照亮别人,有至诚的心,感应在别人身上,别人也会受到感化,这样影响所及,就能感化天下。

我们多少很迷昧的众生,一踏进道中之后,由于天理跟自性的一种教诲跟薰陶,真是快刀斩乱麻,一下子就斩断了,戒烟、戒酒、吃素,一念之转马上就转掉了,真的,所以要持之,心物才会绝迹,那么自性就常皓,永远光明。

:这里不能解释为常常,应该说:永久,永恒不变。

:光明,自性常皓,永恒的光明,则马上恢复性初。

性初:佛,菩萨之本来面目。

在无极理天和佛、菩萨同样的本来面目,所以老子是以朴、婴儿、无极来做我们性初的原态,今天已经开始进入到看不到的一种心法,所以各位要如何去测验自己,如何去勉励自己,后学觉得第五章,特别特别地再补述出来,给我们修道做一个准绳,“明师引进门,修行在各人”,大家互相鼓励。

先总统蒋经国先生曾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雁尽迷巢。”黄昏了,雁子要回家,但回家的路,被白云挡住,所以很多要回家的雁子都迷失掉了。

求道之后,我们都知道百岁年老之后要回理大,我们知道性由天赋,现在要修性来归天,因为天下事,从什么地方来,回什么地方去,那是一定的,但是我们求道后知道要回理天,但是没有格物,就是没有修道,所以回家的路被白云挡住(也可以说被物欲所蒙蔽),所以没有经过修道的历程就是没有去脾气毛病、物欲等我相,回家的路被乌云挡住,当然回不了家,就像几多归雁尽迷巢,全部迷失掉,迷失在六道中轮回。

传五章 释格物致知(三)

〈经文〉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贤人驱身物于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于隐微也,心物弗慎于未动之间,贪、嗔、痴、爱遂炽焉,而现于言行矣!此谓之身物昭著者也。故驱身物者,即曰觉心源也。心者易动,深恐始勤终懈,是病焉,则身物复昭著矣,如能始终觉心,则亦渐趋于觉性矣,及其成功一也,此谓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

昭著:显明于外表也。

身物昭著,因心物未谨慎遏止,随其滋生蔓延,一旦让酒色、财气、吃喝、嫖赌等身物,表现在言行事物当中,莫不自染己身焉,没有不扰乱了自性。

所以人的心物、行为、脾气、毛病若不控制好,很容易受到外物、环境来影响,例如今天上班,受到别人的指责或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回到家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家人的感受,将心性发泄在家庭上,回到家不讲话,或是讲话口气不好,就会造成家庭的冲突。这是我们可以感受得到的。

所以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身焉,首先我们了解圣凡的区别,有一个确定的准则。

圣凡之别:论心不论事,不能以形象来做为一种圣凡的区别条件,圣与凡最大的区别是心。

所以自性绝对是平等,在修道的环境、历程中,我们没有物质的一种比较,因此后学非常非常的强调,各位前贤在道中,每一个众生完全平等。

因为自性相等,我们如果去论事的话,是违背了修道的一个原则,所以圣凡的差别是论心不论事。

修道是修心,绝没有修任何的形象,更希望各位前贤能够肯定跟扩大一个事实,道中没有贫、富、贵、贱,没有任何地位的分别,没有贫富的比较,这样来做为一个修道的分判,这样违背了自性,佛性的平等。

如果你一踏进佛堂,请你们必须要忘掉了你们的身份、地位、学历、职称,进到佛堂,应该都是平等。

所以很多的迹象,我们有数不尽的天恩师德。

传道:传心不传法。

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那么至于法呢?各人必须要各人去悟。各人去悟,好像求了道,上天给我们都是同样的一块料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有的这一块料子是画栋雕梁,有的这块料子还是土著茅屋,有的这块料子做成非常高贵的西装,有的做成被单,做成抹布,那完全在于自己。

所以引保师引我们入门,修行都在各人,同样像我们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我们聚在一起,同样是一堂课,或许有人已经画栋雕梁的回去,有的还是土著茅屋。

所以我们只是传心不传法。修道很重要的是:心、言、行要一致,你心所领悟的、所讲的、所行的,能够整个一致下来,修道没有很深,不很难,只是把你所知道的,所讲的,所做的,不互相来违背,不互相来矛盾,在一致的线上,所以说自然就是道。

我们无论如何要修道修心,把心修正。修心养性,而契合于天,所以心才是一切行为的主宰,罪归其心,五官百体无众,这些一切的罪过,要由心来负责,所以身物是由心物主使,贪、嗔、痴、爱的主使,显露于行为的酒色、财气、吃喝嫖赌、七情六欲等非率性的行为,所以是痛苦的。

而很可怜啊!我们众生实在很罪恶,很痛苦中,而没有发觉,这身物昭著,就很明显的显露。

昭著:表露于言语、行为、动作,已经昭著了。

这个心物压不住,心物已没有压住了,已经让他发露出来,发在行为上,这种人已经是快要到亮红灯的一个征兆,所以修道修心。人心隔肚皮,谁都看不见,但是行为可以看得出来。

后学曾经看到一青年双臂刺青,进到佛堂以后以后受明师一指,跪在佛堂向老母面前一叩、再叩、三叩,当他头抬起来的时候,满脸慈祥,哦!满脸的慈祥,后学真是非常的感动,他的刺青表示他曾经在街头混过,曾经迷失过,所以不但显露在行为,也永远印在他的两个手臂中。

道中居然有这种两臂刺青,两臂刺青就是他曾经误入歧途的一个标志,哇!在老母的殿堂一叩、再叩,当他头抬起来的时候,哇,满脸的瑞气,一团和光,满脸的慈祥,因为心,修心把他的行为都改变了。

所以身物昭著的话,就是心物的贪、嗔、痴、爱,没有压抑住,让他发露出来,表现于言语、行为跟动作,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知道心动、意随、身行,心一动,意会随,意随就身行,就表露出来,就显露出来,所以追它的根源。

我们这不能怪“性”:人之初,性本善,性都是完美的,自性是来自无极理天老母的分灵化性。

性是虚灵不灭的,纯真,而心就有人心的作崇了,我们就要去掉,所以莫不自染己心焉。那表示说,表现出来的话,没有不扰乱自性,这个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没有不自己污染自性。

因为后学刚才讲过,老母给我们是一块料,这一块料子,你是要画栋雕梁呢?或是要土著茅屋?或者这一块料是毕挺的西装?或都是被单、抹布?完全是由你自己,所以修道是完全靠自己。

这一次,如果不在生活中发露智慧的话,生活中发露我们的智慧,在食衣住行中,那些是对的,在日常生活中你必须找到根,要发露智慧。智慧是生下来所俱有的,生而有,而不是社会环境赋于我们,也不是学校教育我们给我们。

所以莫不自染己心,没有不将自己的天理良心给污染,污染了自性,就会蒙蔽了天理,那就大大的对不起老母娘,因此我们就知道蒙蔽了自性,天理灭矣。所以会丧尽天良,会灭掉天理,不能怨天尤人,全部要由自己去承担,由自己去负责。

故贤人驱身物于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于隐微也。

这里突然提出了一个贤人,我们说成圣、成贤,到底圣与贤与凡人的差别在哪里呢?

圣人:他慎心物于隐微。他是先机而动。

这个是圣人慎心物于隐微,这个心物啊!贪、嗔、痴、爱要发露出来,这在第五章一开始,我们就有讲过,贪、嗔、痴、爱要发露出来,隐微就是将发未发的时候,马上的谨慎压住,让它没有发露出来。

贤人:驱身物于昭著。见机而作。

贤人啊!他知过能改,圣人啊,他不能让过跑出来,这个过要跑出来,他马上压住,所以很多的过失,不让他跑出来,不表现于行为,只要念头微微有一点偏邪,他马上就压住,叫做慎心物于隐微。谁是圣人?白阳期太多,太多的修道士是圣人,他们静中存养,动中省察,太了不起了,一静的时候就存养,静中就一直存养,而时时刻刻地在找自己的缺失,常自见己过,常常发现啊!唉呀!我哪里错?哪里错?

从凡人、贤人、到圣人

凡人:过而不改。失机误时。

有过不会改,这个是凡人、贤人、圣人的区别,那么圣人还有一个看王到的先机而动,我们道中,各位前贤我们也有一句共识:“天不言,地不语”。

这个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天不言,地不语,我们要代天做,如果这个是加重我们的责任,因为天不言,地不语,我们能够代天去做,如何要再深一点去研究的话,这一句话要否决掉,天能言地能语,天会讲地会讲。

天不可能不言,地不可能不语,天能言地能语,只有他所用的言语,不是我们所沟通的语言而已,不是我们所通的言语,他不会在这里用国语,用闽南话,用英语,用什么去喊的话,没有。

而他所讲的话—一种征兆的显露,要不然澳洲的海洋,为什么经常有一批、一批的鲸鱼自杀呢?他们已经发觉不行了,已经不能活下去了,已经有一种灾祸就要来临,不如集体去自杀啊!

为什么在乡下,要发生地震之前,我们科学再进步,地震的推测还是很困难哦!输什么?输牛,牛是以前农业社会的一个主力,当牛绑在牛舍时,地震来前,牛会怎么哭,怎么跳,要冲出来,要拉出来,就是地震要来的前奏他能感受到。

蚂蚁在集体要搬家的时候,地上就要发生洪水,在船上,老鼠拼命往海里跳的时候,这条船就要失火,只是这种征兆,我们没有办法用讲话的工具来沟通而已。

所以说天不言,地不语吗?不对,对吗?对,对吗?错,而在不言不语中,我们今天能够与天契合就是圣人叫做先机而动,天在某某征兆,我已经感到了,啊!在还没有发露出来,我们已经感到说天时已经非常的紧迫,紧迫什么?劫难即将来临,玉石就要分判,一种人间的灾祸就要来临,当然这是道,这也不是全部都是道,如果阐释道,一味的去以天机来阐释道,后学是不太赞同,我们阐释,不阐释天机道;我们阐释,不阐释人情道。但是各人的一种契合的感应不同,圣人的感应很快,他是先机而动。

而贤人,他是见机而作,所以他看到说,啊!不对,我已经被染上,已经是发露了,已经讲错了话,作错了行为,能够改这个还是贤人,所以我们不可能求了道马上变成圣人。

求了道顿悟了道之后,会一直找自己的缺失,我今天做什么错了,今天跟某某同事讲话,口气不太好,我不贰过,不能再有同样的事发生,那么凡人呢?是失机误时,失掉这个机会,误掉这个机运。

所以凡人求道,他说不要。要他来求道,他说不必。世界末日来临,是你们危言耸听,我好得很,故贤人驱身物于昭著者。

:去除或者是改过。

当然在阐释道理,有时候在解释上跟国文课所讲的方式不大同,但为了引进心法,所以阐释有所不同,到了大学必较重视心法的阐述,因为已经有过,这个心偏,心物已染。

要把这些改掉,驱身物于昭著,我们要成圣成贤,这个是圣人一个教诲方式,他也不会要你马上成圣,没有那么容易,修道的历程,是很踏实一步一步来,除非你是上根利器。你是上上根,有很锐利的根基,马上就悟出来。但是这种修士,到底有限,大都是慢慢的改变。故贤人驱身物于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于隐藏,因为心物未慎于隐微。心物就是贪嗔痴爱,后学再重覆一次。

:正,因为心有所贪欲,性辟。戒贪欲,则扶性辟为正矣。

:扬,因为心有所嗔忿,性塞。自嗔忿,则辟性塞为扬矣。

:定,因为心有所痴奢,性荡。消痴奢,则收性荡为定矣。

:止,因为心有所爱妄,性迁。铲爱妄,则挽生迁为止矣。

所以由这个心来影响到性,由这个心物来影响到自性,很对不起诸天仙佛,很对不起天上的老母娘。我们很光明的自性,曾几何时残破不全,我们一定要驱心物于隐微,让这个自性恢复正、扬、定、止,恢复回来,这个是在我们短暂的人生旅程,所要努力的究竟。也是修道以后,让我们顿悟之后,修道的一个法。我们了解到,贤人驱身物于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于隐微,因此心物未慎于隐微,就是贪嗔痴爱,将发未发之际,你没有压住。

求了道了解天理,漫长的岁月有人欲,求了道以后,顿悟天理,这个是短暂的,而人欲是漫长的,所以我们求了道以后,常常怎么呢?常常天人交战,常常发生了理欲相争。

各位这时候,看你隐的渴止力怎样。这时候无论如何要天理战胜人欲,所以这时候,我们内心处在一种天堂跟地狱的分界线,矛盾不已,有的忍到满身大汗,咬紧牙齿,发抖,发抖。我说:“你发抖干什么?”他说:“我气坏了,我气坏了。”他说:“不能气,不能气。”所以求道以后,是一种内修的功夫,大学都在阐释内圣之功,所以以其心物未慎于隐微也,一旦发现错了,由于心者易动难收,易发难控,就是没有谨慎于隐微之间,像我们修道,即使没有人看见,也要谨慎小心。

心物弗慎于未动之间,贪、嗔、痴、爱遂炽焉,而现于言行矣!此谓之身物昭著者也。

各位修道对心物罩不住的时候,贪嗔痴爱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我们知道,天生而静:天生我们自性是一个静体,但是这个静体经过人身,就有大患。所以老子常常的唉叹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就是说我们做人,所以有大患,有这么大的悲哀,就是人类有身,有这个肉体。

老子也讲一句话说:“吾爱此身,吾患此身”,人有大的痛苦,修持修不好,修道很难修,很痛苦,修道的路程很悲哀,就是有这个身体及吾无身,等到我没有这个身体,吾有何患,我有什么患呢?所以有这个人身,就有这个人心哦!这个很可怕啊!一有人心,就有善有恶在交替。

吾爱此身为什么?可以借假来修真,既然不好,为什么要爱呢?因为要借假来修真,偏偏没有这个假的又不行,没有这个假体又不行,所以借假体来修心性,那么吾患此身,就是有身物昭著。

心物弗慎未动之间:如果这贪、嗔、痴、爱,这个弗,就是不。

未动:就是隐微之时,将动未动之时,这是圣人的呼吁说,各位前贤,修道修心哦!这个心物如果不小心,不压住的话,遂炽焉。

:就是立即马上。

:火很旺盛,就是马上要燃烧。这是圣人真正要讲的心法所在。

各位前贤,修心、养性,我们的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念会跑出来这个心,偏偏就会心猿意马,偏偏这个心就压不住。人心很可怕,人心最险,哦!有的人说,江湖险,人心更险,人心很可怕哦!所以这个世界是心的世界,人生是心的人生,一念善天堂,一念恶地狱,这个心可以把人生变得非常的光明,心坏可以把这个世界变得非常悲哀。

我们修道把心平衡,各位,光明磊落,人会孤单,人会寂寞,太自私了,让他尽量去渡世,让他去帮助孤儿院,让他去看看,如果能够去渡世,他会活的很踏实。如果一所孤儿院给他负责的话,他会为这一所孤儿院的孩子活下去,我不能生病哦!我更不能死哦!因为有这么一大堆的孤儿,须要我去照顾,需要我去救助他。

各位前贤,我们也不能生病啊!因为我每天晚上都有班,我不能对不起任何一个班,这个班,不一定就有人成佛,成菩萨上来的,所以每天,每天就是很踏实的活下来,人生从此就发露了光芒。

在道中有一句,我们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是厶物,爱惜公物,真的很有意思,各位要多多爱惜公物,这是事实,因为一定有很多人需要,你也不能损伤,也不能怎么样?

这是一个公物,这是一个法器,如果以佛的角度讲的话,是一个法器,是一个作法的工具,必须是完美的,是超然的,人啊!我们代表是公物是法器。

若修道自杀,是毁掉这个法器,那回去很难交代的,你把这个法器损伤了,你把这个法器毁灭了,哇!修道跑自杀的路,这个怎么修,我就不懂了,所以法器必须要完整无缺的,很超然的。

所以一定要慎心物于未动之间,如果不慎的话,不小心的话,马上就贪、嗔、痴、爱,马上就表露出来而现于言行。此谓之身物昭著者也。这就是身物昭著,行为已让人看出来了,原本心想什么,别人不知道。昭著:就是很容易表现在言行举止中。

故驱身物者,即曰觉心源也。

贤人无法像圣人一样,起心动念马上就发觉到,只是在言行举止中来发现,这还不会太晚,知错马上能收敛自己,然而心似猿,意似马,心者易动难收,怕奋始易,克终难,所以能驱除身物,一身清净,就能觉心源,心源就是道心显现。

心者易动,深恐始勤终懈,是病焉,则身物复昭著矣。

世人慎心物,驱身物,最初非常的勤奋用功,但日子久了,便懈怠不精进。故吕祖感叹“懈怠”正是修行的大敌,不自觉地叫一声病焉,病焉正是身物昭著,一些坏毛病,又死灰复燃的表现在言行举止间,如此可见,一个人,如能够始终如一保持着纯洁的道心及道念,而不被心物身物所侵占,便能觉悟灵明的本来面目。

如能始终觉心则亦渐趋于觉性矣,及其成功一也。

如能受到旁边人的鼓励,每一班都跟得上,故前人常讲:听一次班,可以三天不发脾气;一星期听三次,久而久之,脾气便不知跑到哪里去,这样慢慢就能觉性。如能有始有终的保持这清静的道心,用这种勇于改过的精进功夫,也能渐渐接近光明自性,恢复我们圆明自性。

此谓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总之,心里的贪、嗔、痴、爱没有格除,外在的身物没有驱除,就无法发挥良知、良能,由此段贤人成道的境界来看,可见心物的可怕,物欲如无法格除净尽,是无法致良知达到止于至善之地。

传五章 释格物致知(四)

〈经文〉

所谓诚其意,在致其知者。

故心物未发谓中和,良知性也。

心物即发谓动机,纷乘意也,是以慎心物于隐微,遏意恶于动机,以复其良知,而臻于至理矣!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内圣功也。圣足而后,则意不诚而诚矣,心不正而正矣,虽序有四,实则二焉,以其心意储诸一身,故亦列内圣之功矣!

此谓知不致,不可以诚其意。

本段吕祖一再提示要慎心物于隐微,遏意恶于动机的重要,因为这是复性初的功夫。

所谓诚其意,在致其知者。

所谓诚其意,就是要诚恳我们的意念,因为诚是布内的,看王到摸不着,诚是得自于天之明命,我们生下来的时候,这个肉体是父母给我们的,这一个主宰的灵性,是上天给我们的,是得于天命之本然,我们所表露出来的是真实无妄,所表露出来的行为是率性的,很自然,契合于天理,这个就是诚。那么意,就是指挥我们行为的一个主宰。

一个人的行为是怎么样发露出来的?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这个性上天给我们的。

性—心—意—身(行为)是一贯的,在第五章开始讲的就是心。

心者易动,那么深恐始勤终懈是病焉,我们以前讲过心是最捉摸不定,心一动意就发,意发的话,行为就跑出来,所以行为的直接主宰就是意,故要达到诚其意首先要致其知,就是发露我们的良知、良能,把自己的自性发扬,天理发现,肯定自己,我们今天做人,我要堂堂正正的做人,所以要在世间觉悟,要在生活中发露智慧,化烦恼为菩提。

今生何其有幸,我们求了道,我们一再的感谢老母娘的慈悲,我们应该已经致其知了,如果求了道到今天,还没有发露自己的良知良能,还没有办法,肯定自性天理的话,也就是说还不能穷理尽性的话,实在跟没有求道是一样的。

故心物未发,谓中和,良知性也。

贪、嗔、痴、爱未发之时,正是良知,本性做主,识神退位之际,这个时候叫做中和,必物未发谓中和,未发的时候天君当位,自性良知作主,也可以说是这个良知良能天理自性常明,没有被污染,没有被遮蔽,所以这个时候未发,心物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是中和,也就是良知良能,先天妙智慧现出来的时候,既是良知,这便是至善的性。

心物即发谓动机,纷乘意也,是以慎心隐微,遏意恶于动机,以复其良知,而臻于至理矣。

:扰乱,纠缠。

:趁也。

:达到很高的境界。

心物既然已经发生,贪、嗔、痴、爱已表露出来了。这便是造业,就叫做动机。心物一动,意念就趁机出来纠缠、扰乱,意念就随心转变,变为邪恶了,这个叫做意。心之上则是性,心居性及意的中央,心之下则是意,故心若动则无善无恶,谓之中道,如水平线,心如止水,心物一动就有如水波汹涌起伏不定,故心物未发谓之中,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其本若定,下之意就无法发动,意不诚则自诚矣:能如此中节谓之和,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所以有德之君子,要谨慎心物在欲动未动之时。

:就是要非常的谨慎小心(一功一过相抵,所剩多少)。

隐微:心念欲动,未动之际(不管在暗、在明,念头一定要正)

:就是制止。

意恶:不正的念头。

动机:发动心念的一刹那。

修道就是谨慎心物于动静之间,佛曰: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做,祸由心为,心能作佛,心也能做众生,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

因此慎独是很重要的,不履邪径,不欺暗室,守三纲、五常,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心要栓住,人多的地方要守口摄意。所以修道的君子,应讲慎处置心物,在欲动、未动之时,并遏止心念欲动刹那,若方寸失守,就难以遏止了。

故慎心物要未动之前才容易遏止意恶之动机,而复其本有之良知、良能,而臻到至善之宝地。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内圣功也。圣足而后,则意不诚而诚矣,心不正而正矣,虽序有四,实则二焉,以其心意储诸一身,故亦列内圣之功矣!此谓知不致,不可以诚其意。

故格其心物,致良知,内圣之功也要灵修,要内修离相,外界的形形色色总是空,如梦幻泡影看起来很美,但很短暂,所以再大的名利、地位,一晃就过去,所以格其心物,以致良知。

所以各位了解,格物致知,要格物才能致知,因为心被物欲所蔽的话的你的知发露不出,你常常为汽车,为洋房,为食衣住行的话,你有什么知,你知道这些汽车洋房,你知道食衣住行,你不知道天地,不知道天理跟良心,所以先把这些物格掉之后,然后你不会被物欲所蔽了以后,才找到本来的面目,原来我的故乡无极理天,我自性的本源在理天,修道是找出本来的面目,这样就致知,所以格物在致知,格物以后才能致知,内圣功也。所以内圣,就是要离相,首先要离相,无住,因为再大的财富,再大的名利、富贵,都没有被带走,带走的是自性的光芒这个功德带走,所以各位行功立德,一定要行功立德,人生是非常短暂的。

有一位前辈他曾说过,有一位坛主,他很用心在修道,他清口、忏悔、开坛、渡人很多,虽然他对外界的成全很大,但是唯一不幸的也是他最痛心是他没能够齐家。结果他死了以后,全身硬,满脸发黑,大家很紧张,糟糕,都认为这位坛主都清口了,也渡了很多人而且是一位很好的讲师,为什么死了以后是硬的,而且脸色很难看,哇,怎么办?各位,不要瞎猜,不要马上提醒他说,他怎么没有修,或是告诉他不是也修得很好,道理也讲得好,也清口了,也是坛主、人才。那这时候怎么办?

各位前贤,告诉各位,这情形是他要留下最后一个功德,为什么呢?这时候我们又如何去处理这个事情呢?其实他没有违背道,这时候他是要成全他家里的人,让他家里的人感到惊讶,为什么自己的父亲是道场肯定的一位坛主,死后居然是这样的显像,把焦点集中在这里;这时候石点传师一点都不紧张,点传师在他面前集合了他的家属,这时候死者全身都僵硬,要把抱合同手都拉不起来,脸色很难看,点传师把白布盖起来,我们照念“某某人,你是不是有某些愿未能了,或者是某些遗憾还留在人间?”(这时候一定要家属全部集合),点传师又说“你们要发很大的愿,告诉我,你的父亲死了,遗体呈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很正常,所以你们发愿,要开坛、求道,清口吗?他的家属都答应了,于是石点传师重复一次给死者说“张先生,你还有一次立大功的机会,行功立德的机会,你如果有愿未能了,你的大儿子要清口,你的老二要设坛,你的太太女儿统统要求道,可以用他们的功德来庇荫你。”把他以退为进,把他反过来,你好好走你的,希望你能够留下最后的、最伟大的功德。这么一来,大家要看,石点传师知道不用看,等一等要入殓,一定全部都软掉,脸部变慈祥。各位这位道亲用这个现象最后成全他的家人,有一些不明就里的道亲在外面七嘴八舌,不对哦,他有其名,无其实,石点传师说乱讲,什么有其名,无其实,根本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修道士。最后他还抓住这个机会,石点传师说张先生你好好把握最后这一刻,就是你最伟大的片刻,希望你珍惜,没多久,不到一个钟头,全部都成全,用这种显像,在场全部都哭了。石点传师告诉他们,刚刚你们所立的一糸列的愿,都很诚恳的告诉你父亲,他都带走了,你们不要让在天之灵的他还有所牵挂,不能开空头支票。

所以天道绝对珍贵,老母绝对是慈悲,这后学可以做见证,以后还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有,各位前贤记下来,好好的把握他,因为他最后还要带更多的功德回去,这个人很了不起,上天故意让他硬的,很难看的,太了不起,多伟大,所以这些都不是,而复其良知,而臻于至理。

灭相灭迹合天,才能够至理,什么叫做至理,就是说合于无极理天,发露我们的妙智慧,就是我们的自性常明,所以由这里,各位了解臻是达到的意思,符合于至理,所以修道要讲起来很简单,心物不要发露,这些偏邪的心,不要发露,要发马上压住,慎心物于隐微,遏意恶于动机,刚发出来,已经发出来压住未发未动的的时候就压住,谨慎小心,所以接着,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内圣功也,格物格其心物就是格物,格物应该是拂其尘,把我们心外这些杂质,这些尘,把他拂掉,把他去除掉,格物,如明镜之尘,这个明镜为尘蔽,被这些贪嗔痴爱酒色财气之心物,明镜为尘蔽,内心不能照,所格物就是拂其尘,把我们内在的这个尘,跟外面染住的这个尘,通通把他除掉,当然这个神秀也讲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我们的身应该一尘不染,心如明镜台,我们的身,是菩提,心是明镜台,这应该写的不错,应该写的很好,那五祖说你还没有见性,身本来就是不能菩提树,这菩提树是油油的光滑滑,不会染尘的,心是明镜台,所要时时勤拂拭,我们二六时中要勤拂拭,时时刻去擦尘,勿使惹尘埃,不要惹上这个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是神秀写的一个偈,所以五祖说你们如果以此偈修免坠恶道,有大利益,如果按照这样的话,依此偈修,就能免坠恶道,有大利益,是不错,所以后学觉得我们现在修道,也拿神秀这偈语来做格物,所以格物我们本来的身心,应该都是很光明,像菩提树,像明镜台,所以很怕染尘,格物是拂其尘,把这沾上的尘马上就擦掉,不该有的尘马上就擦掉,因为明镜为尘蔽的话,被这些尘遮蔽的话,内心不能照,就不能有光明,所以各位讲到这里,格其心物,格物,致良知,内圣功也。

所以修道、内圣、外王,太重要,一个人在人间没有不忠不义的孝子,在天上,没有无功无德的圣人,要去当圣人,绝对要带功德回去,那么在人间毫无功德的话,你带走什么?好了,讲到这里,虽序有四,我们常常讲这序就是说修道的,修心养性的程序有四,四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指的是格知诚正,这四样,虽序有四,讲到这里虽然在外表上看起来修道的程序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实则二焉,其实只有格物、致知二项而已,只因正心、诚意二项储藏俱备在人的身体里面,所以也列入内圣修持工夫,盖格物致知者本也,本立而心意自然诚正矣。故内圣足,则意不诚而诚矣,心不正亦自正矣。

此谓知不致,不可以诚其意

良知者,诚意之本也,所以说不能恢复良知、良能,就无法臻其至理,不明理,怎能诚其意,所以修道,必须要先明理,知其根本,然后自然就诚心诚意而修也。

讲到这里,提及前人所提醒我们诗句来共勉:“知行合一乃大学之正法,知而不行,道非吾有,行而不知,助长揠苗,知行并列,体用兼赅,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学庸之能,事毕矣。”内圣外王是大学正法之功夫,知而不行,不行亲民功夫,正如有道无德必生魔。行而不知、正如无根本做中心,就如揠苗助长,故知行须并列,知而行,行毕须不执着功德相,行毕即可,此即率性之谓道,所言到此做一结束。而所言均不离内圣外王之说,与佛道所言亦同,正如“理无二致,事有权变”,我们掌握此重点,即可一理通,万理彻。可贯通各教圣人之真理,如今扫除了内性中本无的众生,回复我们本来的面目之后,就懂得自渡渡人,自觉觉他的道理,这正所谓,若无法很明理的话,就无法发至诚来待人接物。

传五章 释格物致知(五)

〈经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

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调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

就是说要恢复我们的良知、良能,首先要格除心中不良的物欲。

致知:恢复本来的面目,复性,复良知良能,达到人生最高的究竟。

求道之后一定要肯定自己,然后发扬自己,要求道不简单,我们牛为“人”,很多人不了解人生的究竟,人很短暂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致良知,靠我们很短暂的一生,来恢复你的良知良能,恢复本性,这个就是致知。所以有很多的圣贤,有的修得很好,一下子就回去了,像颜回三十二岁就回去了,他三十二岁就修得很好,很圆明,他走了那时候的修持法跟现在有所不同,那时先修后得,得了就走。

现在我们一直在人间修,就像莲藕,外面是混浊的,而里面的洁白的,这就是我们要同其尘,为什么我们要在人间修得这样痛苦,主要就是要渡众。所以各位学长,我们求了道之后,每一位前贤都有一股强烈的渡人意志,因为这是白阳修道士的天职,我们在人间修,主要就是要渡尽众生,所以道亲很多,看到人就想渡人,这就是我们的天职,大家非常的慈悲,自性平等,这是天道应运的本怀。

我们了解生之前,有累世,生何来,我们生之前,累世很混浊,带了很多罪过错,来到人间,当然这是一个概论,不是绝对的,有很多人负有上天的圣职来到人间,所以致知,把我们本来面目修回来,恢复我们的本性。所以人生最高的究竟,就是要恢复本来的面目,要复性,甚它再大的江山,再大的名利地位,也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权相而已。

人生的最高究竟,就是归根复命,所以我们求了道,要使生命有偠值,灵性有光辉,请你马上进入修道的一个历程。各位修道要使生活有意义,生命有光辉,就要把本性良心所沾污的一切都拿掉(七情六欲、贪、嗔、痴、爱),拿完了之后,就是致良知。

朱熹夫子他对学庸研究得非常的透彻,所以他的补述一针见血,马上就会讲出来。

致知的方法:首重在格物,我们来到人间,一定要知止,不管你的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平富贵,天富于人,以济众人之困,天贤于人,以启众人之愚,素贫贱,行乎贫贱,你是生活怎么的家庭,各位不要再去比较生活的好坏了,子曰:不知足时时是苦海,能安份处处是消遥,人生本是幻景,一切苦乐终归于虚空,何物是我的,所以不管我们站在任何角度来修道,我们走进了修道的一个历程之后,首要格物。

要发露妙智慧,要复回良知良能,首先要格物,物染我们太浮了,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人心会动,是物使他动,又云:人生而好静,天之性也,为什么我们人心会受外界的影响,因为物啊!所以无论如何要使心静下来,要把这个物格掉。

物之感人无穷:人心的败坏,实在是物质的诱惑,我们生下来,如果没有求道,不了解自性,以为这个假我是完全的自己,所以会以这个肉体来接解物质,那么物的感人无穷尽的,人心节节高,蛇吞象。

人心的好恶无节:人之好恶无节,没有节制,所以我们常说竹子中空有节,这非常的好,有这个“节”字,修道要学竹子,中空有节,中间是空的,但是过了一段,你就要节制掉,不能一直的贪下去。所以好恶无节于内,物诱于外,不能反躬,这样一来天理就灭掉了。

人的自性来自于无极的理天,本来是非常的完美,因为有这个肉体,由于这个物,这个肉体来感受到花花绿绿的物质,而物质本身所俱的潜在力是什么?是感人无穷,他来诱惑人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偏偏人不能自制,而好恶无节,没有办法节制自己追求物的一种心态,从此心偏意乱、性迷,天理就灭掉了。

今天我们讲致知在格物,那么我们先来了解格物的究竟。物格的最高境界要 达到至人无己,不只是为自己在生活,而是渡化众生,在为别人在生活,可以说已经没有私人的欲念,没有物念,没有我念,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表示要扫相,可以说私人的欲望,自我的观念全部没有了,忘掉自己,忘掉自己是人间最快乐的。

常常记住自己的身份、地位、学术、财富,记得越多本身越孤单,考虑得越多,本身越孤僻,所以达到浑然忘我,就像老子在道德经所讲的,

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修道——内圣无体。

行道——外王无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有你自己吗?没有,你有没有功?没有,你有没有名?没有,我已经没有我相,没有功德相,没有名利相,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生而不有:你渡了很多人,他们都出来了,人家问你,他们都是你的后学吗?不是,不是,都是上天慈悲的。前人他们的行持,就像天地培养万物一般,不辞辛劳,而且不自傲,更不视为己有一样的无为。

为而不恃:他们都清口了,他们已经设坛了,是不是你的功劳?不是不是,你不会自傲说,我有多少佛堂,有多少后学。

一部金刚经以无住为体,离相为宗,无住,离相,有所住,你另一个道心不生,不论天,不讷后天,你不要有所住,这个意思,心里面有一件事情,我没有放下叫住。

有住,则心不清,神不宁,你灵性没有定位,应当办的事情,把它办得圆圆满满,办完之后,我两手一拍,拿得起,还要能放得下,你放不下,你这还有住。六祖坛经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你心里头,如果没有东西,尘埃往那个地方落。你是我的后学,你有后学这东西,在这东西上面就落尘埃。这佛堂是我的,我的你心里头有个佛堂,在这佛堂里面就落尘埃。因此圣人他做了很多事情,可是他做了许多事情之后,还是感到自己没有做一样,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他们受人尊敬,长啊,你不会去主宰他们,哦!听我的话哦!

如果在道场中、在修持中,还有我相,你的“我”没有格除掉,所以各位物格要先除富贵、财色等昏性之物,以制其外,再把内心的淫念、妄念,都格除掉,这就是物格的一个极功,就是去相、无相、无己、无功、无名、不有、不恃、不宰、无住、无体,那么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所以致知格物也是第五章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内涵。

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要明理,要恢复良知、良能,在于每一事、每一理,要加以研究清楚,所以言欲致吾之知,必须先在自己身上格物,怎么去做呢?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即物:有益于内圣的修持。有利于外王的行为。

穷其理:追求其极尽之理。

即物:就是接触万物的时候,但在这里即‘物’—应该是说凡是有益于内圣的修持,有利于外王的行为,不可能一个修道士对天下万物、万事都能了解,所以这个即物俱体来讲,就是所负的白阳天职。

穷其理:深入探求其理,也就是说要下最大的功夫,‘穷’—就是详细的找出,‘理’—就是根源。也就是说找出他的根源。

在即物而穷其理:就是有关于内圣修持跟外王渡人的白阳天职。

你要轻易的放过,而且要下最大的功夫。因为内圣跟外王是白阳的天职,修我们自性不可缺少的,就是内圣跟外王,所以即物一定要有关于内圣跟外王的事,下最大的功夫。

因为在人间,时代越进步,事务就越繁杂,一个修道士不可能所有的事都能了解。即物是我们日常生活范围中,在我们工作环境中,遇到要修身的,遇到要渡人的,你不轻易的放弃这个机会。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

:总括上面的话。人心之灵就是人的心灵,元神,我们人心的灵觉,没有不俱备良知良能。

莫不有知:没有不俱备良知良能,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就是佛啊!

人是很伟大的,人身难得,人很了不起,但是如果不了解人生,那么是很悲哀啊!

不懂修道的人,因为他不了解自己是很可怜,多数人活在醉生梦死的边缘,活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界,活在迷悟一线之间,活在菩萨、凡夫浮沉之际,良知未昧。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都有过菩萨的愿行,累世被转迷了,而忘了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有走上光明的本愿,所以“人之心灵,莫不有知”,人的本来面目,通通是俱备良知良能。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道赋于天,曰:天理,以维天经。

道赋于地,曰:地理,以系地义。

道赋于人,曰:性理,以正人伦。

所以万物都有理,这个天理,道给的,道赋于就是性理(三纲、五常、性理真传),不会讲道的人说这个是天经地义,这个就是道,就是人伦,所以万物都有理。

—事理 知终始(事有终始)

—物理 本末(物有本末)

赋于事叫事理,赋于物,就是物理,知所先后,可以进道“人之心灵,莫不有知”,人都有良知良能的,以人的这个理,跟天下万物的理,应该是一致的,都是道所赋的,所以人跟物事是一致的,各位人跟人是一致的,人跟事物都是一致的,所以人应该来人间统辖万物,可见人来—治世,人来—理物。

这是理所当然,因为人所俱的本性跟物的本性,同样是道所赋的,所以人来做什么事,亲民的事,所以我们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要推过来,这些物有它的根源,有它的末,这些亲民渡众的事,也有它的终始。知道它的先后,哪一个是先,哪一个是后,哪一个是根源,哪一个枝末,知所先后近道,可以恢复本来的良知、良能。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那么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未穷:没有细心,去探求根源。

故其知有不尽也:所以他的良知良能,不能全部发露我们人的良知良能,人应该来做什么?

人应该代天宣化—动

继天立极—静

替天理物—天职,替天理物我们的天职。

因为人忘掉了他本来的面目,没有求道的人,你问他,人生在世为了什么?你曾想过吗?每天劳苦工作,又为的是什么?为什么来做人?不知道,不是不知道,而是所学的有所偏差,他想要发大财,想要名利、地位。所以知其有不尽,把这个良知,没有全部发露出来。

是以大学之始教

大学开始教人,必须要学性理谓之大学,也就是怎样去学大人之学,怎么样去做大人之学,这大学之始教,不是说进大学开始受大学教育,而是应该如何去学“大”,大学主要是学大,这不是学识的大学。是学自性的超越。各位要学大,一定要求道,前贤曾说:

求道—是入佛之门。 修道—是合佛之心。

行道—是了佛之愿。 成道—是达佛之境。

是以大学始教因为这个缘故,圣人才来说这个大学,其实大学是大人之学。

各位已经入佛之门了,已经求了道,要合佛之心,要跟佛的心连在一起,要改脾气毛病、要慈悲、要表露佛的心出来,了佛之愿,要去亲民渡众,最后达佛之境,求道以后,要修道、行道,以后要成道,所以学大,就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这表示修道要有始有终,求道不是学校的上课,求道的仪式,各位会了解,很多人可以做上下执礼。

求道,求的是什么?明师一指,他也是莫名奇妙的,后来讲三宝,那五个字不能告诉别人,上不能告诉父母,下不能传子女,有的不能讲,那我得什么?这个表示什么?行无言之教,道无形无相,今天你来求道,连五个字,出去都不能讲?那完全是一种自性的发露。

因为道是一种自性的发露,没有办法讲的,那你已知?已知什么?已知之理,而益穷之。已经求道的,求了道以后的穷理。

穷理(知道)……尽性(如何)………至命,由穷理,然后会尽性,最后达到至命。求了道,各位前贤大家都会穷理,至少你带什么出来呢?离开佛堂你带什么出来?哦!原来在这里,由明师一指那个地方,就知道人生最重要的地方,那一点最重要的,就是灵性要出去的地方,你如果戈月心心 够穷理,能够了解这一点跟上天是相通的—尽性。这个穷理,应该是知道,知道自性跟天理,是密不可分的。尽性—然后如何去做到一 切念头,一切行为跟天理契合,这个就是尽性,然后达到天人合一就是至命。

各位前贤,能知必定要能行,你知道,一定要做,而做了之后,一定要了解。各位道心的发露是怎么发露的,一定要在行中走出来,你要让道亲对道认真,请你不要什么事都你做,人人参与,道心的发露,在哪里呢?拿毛巾发露出来的,端茶水端出来的,清扫佛堂,清扫出来的,就在实际的行动中、行道中,去渡人渡出来的道亲只有亲,而从来不参与道中的工作,这种道心的发露,比较有限。

所以求了道之后,就尽量的给他分配工作,下一次开班,请你拿毛巾,我一定会做到什么?道中一参与,就会法喜充满,他来整理佛堂,拿毛巾端茶水,人家开班,他在厨房洗菜、烧菜,他会说不出的喜悦,这种喜悦是什么?法喜充满,在这个法喜充满中,以后才能信受奉行,各位我们讲道,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都有理,以人来治世、理物,应该是契合的,因为来自于道都相同。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这个用力就是恒心跟毅力,修道是长期的哦,修道很容易懈怠,如果说我们礼拜三的班,第一次没来,第二次心就动了,唉呀!我第一次已经没有去,不好意思,但第二次不来,第三次再见,要来就很不好意思,缺席二、三次以后,恐怕就不见人影,一懈怠,马上就懈怠下去,精进的人越精进,除非不得已,否则他一定会跟上来。

所以修道,用力之久,恒心跟毅力,这个好像咬什么?橄榄,起袑苦苦的、涩涩的,咬起来一点味道也没有,这怎么好吃,苦又涩,但咬久了之后,你不愿意吐出来,剩下那个子,他很不愿意吐出来,其味无穷,所以这个修道是很久的一件事,完全是靠自性的契合。

而一旦豁然贯通焉。豁然贯通,这个很深啊!这个豁然贯通,完全是一种顿悟,我们道的力量在顿悟。

:顿悟,有的悟力差啊,求了多久都没有,他悟不出来。

:渐积。

豁然:就是忽然,想开了,忽然顿悟出来,啊!原来在这里。

各位求了道以后,如果向道的话,你会很珍惜道,时时刻刻不离,但是你每天每天一直在升华上去,你讲给我听听,对不起,我讲不出来,道是离开言语的,讲不出来,但是很高兴,所以豁然贯通,就是已经达到天人契合的境界,佛是众生修出来的。

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所以达五眼六通,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什么都可以了解。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达到明心见性,自性全体圆明,已经见性成佛了。

此调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物欲净尽,天理流行,知之至也,良知良能都已经找回来,自性圆明,妙智慧发露。

各位很重要是什么?要一旦豁然贯通,但是要一旦豁然贯通,一定,各位学长,要用力之久,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一曝十寒,有的起初很认真,后来冷却掉了,可惜,有的快要成道的时候,走入旁门左道,也很可怜。

所以一旦豁然贯通,虽然这四个字,表示五眼六通,无所不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时候一定不讲话,叫做寂然不动,但是感而遂通,自性的原体,虚灵不灭,寂然不动。

各位修道的时候,现在是不是很喜欢静,以前很喜欢动,现在喜欢静,恭喜你,你差不多达到虚灵不灭,寂然不动的境界,唉!以前很喜欢讲话,很喜欢动,是不是,现在会觉得,没什么好讲的,因为我们已经渐渐的走入本性的原态,寂然不动,虚灵不灭。

我们生活在天覆地载中,我们生活在天生地养中,可见我们人,不能和天地脱离,当然我们要效天法地,修养的最好典范,就是效法天地,所以行道的法则,可以说是人修道的典范。

可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所以人最密切,最密切的是天地,而我们人,最后要达到天、地、人三才一贯,所以你必须所作所为,不违背天,不逆天,那你就达到了天、地、人三才一贯,所以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各位记住,所有性,都是天命。

所以人性、物情一处来,我们是同一个本源,我们都是同根同灭,所以我们尽性才能够合天,人性由天所赋,人的自性由天所赋,现在要修性来归天,因为天下事,从哪里来,要回哪里去,那是一定的,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要回什么地方,这是必定的,早上从家里来,上完了课要回家里去,那也是必然的,那么你怎么来,将来要怎么回去,这个请你回去,自己悟悟看。

传六章 释诚意

〈经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天赋于人,使达天人合一的一个本能,这个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是真实无妄的,这个诚是由天给人的一点元素,老母至尊至贵的分灵化性,人人所俱有的,诚是没有形象的,但它确实存在,我们说不诚无物。

诚既然来自于天,我们常常讲这个天人是息息相通的,靠什么样的力量相通呢?靠这个诚,有这一股诚的力量,是天赋于人,使达天人合一的本能,诚是看不到的,而表露于德,是表露于德,但累世以来我们把这个诚转迷了,忘掉了,消失掉了。

这是一个无形的,也是天人的,我们知道在人间,母子都会连心,这是很多人,都可以肯定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母子都会连心,尤其是亲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但是(母)子是会连性的,这个肉体的母子都能够连心,例如林某某在北部上课,某一晚上睡都睡不着,心很焦虑不安,眼睛一闭,妈妈的身影就浮现出来,第二天早上接到学校通知,他妈妈昨晚病逝,他的内心很哀伤,辗转不安很焦虑,妈妈的形象不断的显现,这个就是母子连心,为什么母子能连心,因为心有灵犀一点通。

那(母)子也会连性,因为灵与灵是相系的,灵与灵是相通的,俗语说:“有诚则灵”天人是息息相通的,靠什么相通?靠诚,所以诚,非常非常的重要。各位由这个诚来发露这个意,意再指挥我们的行为,就是很诚意,诚意从那里看出来?从行为看出来,好像道与德一样,我们知道,德依道生,道依德显,以这样来推演,我们就了解,这个诚,他的行为动作可以看出他的内涵,在做一件事,有的做得很努力,有的做心不甘、情不愿,没有诚意嘛!所以由这个动作,所表露出来的内涵,就是表示诚意、不诚意,所以大学这一章释诚意,所占的份量很重要,很重要。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不虚妄,不欺、不诈。

:就是不要。

自欺:思想跟行为不一致。

恶恶:讨厌。

好好:喜悦美好。

自谦:内心所发出的一种快乐,法喜充满。

怎么样来诚其意呢?毋自欺也,也就是没有自己来欺骗自己,俗语说无心假有意,其实没有那个心,假装待人很好,很令人感动,这是嘴好而已,内在的意,没有如此表达。也就是说口是心非。

诚意才能自谦,因为从来没有欺骗自己,从内心发出来的法喜充满,信受奉行,所以诚意第一点必须要无妄,实实在在,也可以说是不假思索,很直接的,率性而生,修道自性要达到不思善、不思恶,那才是最高的境界。

你的脑海里面,没有善恶的分辨,你该做就做下去,因为你脑海里没有一个善恶的分辨,我该做的,我就做下去,因为你脑海里面没有一个善恶的分辨跟对待的情况,直直的做下去,才是率性,如果诸恶莫作,而达到忘恶,众善奉行而达到忘善,不是为恶不敢做,也不是为善而去做的话,就是率性。

所以修道要率真,不可虚伪造作,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有如小孩般的天真无邪,如恶恶臭,认为这个食物已经坏掉了,已腐烂了,所发出的气味,大家都拧着鼻子跑掉了,如好好色,看到漂亮的衣服,大家都很喜欢,就很坦白的说出来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这个就是率真。

所以修道要诚意,必须要率性此谓自谦,人不可受外界之影响,而是自己满足自己很高兴,生活很充实、很快乐,在我们道中来讲,就是法喜充满,信受奉行,这个就是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修道的人,必须要谨慎小心,提防一人独处,独处的时候,虽内心未露,人未看到,但已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所以要谨慎小心。

一个修道人,要怎么谨慎呢?不是说现在在道场中,遇到前辈、点传师,就恭恭敬敬,回到家,就行霸道骂人,这样就不行了,在道场怎么样,回到家也要一致,意思就是要我们低心下气,前辈会担心我们年青人,为什么长相不一样?因为眼睛都长在头上,看高不看低,现在年青人找工作,在应征时,第一先问资薪,第二再问是否周休二日?年假如何?年终奖金多少?再三问福利,有时连工作内容应担当何种工件,负什么责任都不问,也不了解,所以说眼睛长在头上,所以我们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如果大家都能够了解,在什么时候都很实在,道要很真心的修,周前人说这个班要讲四个字“尊师重道”,尊师要敬,重道要诚,今天修道为自己修,不是为点传师修,也不是为前人修,前辈好像一个目标,给我们一个方向,往这方向去修,并不是跟着后面,说走东就走东,说往西就往西,不是这个意思。

前辈有理给我们,我们就跟着理修,所以修道是修理,有了它我们才会有一个目标,我们一定要认理,不要认人,人会变的,天地也会变,所以尊师,要提出敬的心,有理我们尊他,无理就要考虑一下,师者有德,德应该怎么做?有道才有德,根据道流露出德性出来,文王那时候还只是个诸侯,不是天子,但他的德,让万民觉得很温暖,很安稳,所以人们甘愿千里迢迢的跑到文王的管辖地,所以三分之二的人都要接近文王,我们前辈就是有这个德给我们,我们要感谢天恩师德。

要诚意就必须要慎其独也,要独一无二,不是对待的二。二就是对待,谨慎是没有对待,没有对待就是一心,庄子说齐物,道中说齐心,心要能整齐,没有起伏,没有高低,没有善恶,没有好坏,无分别心谓之齐,一心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闲居:指平时独处的时候。

厌然:敬惧而掩藏也。

:音掩,掩饰。

:明显地表露出来。

君子:学识涵养俱佳的修道人。

小人:不明事理的人。

见君子:见到佛、良心发现。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小人跟君子我们把它分成对待的两面,有一种小人就是说比较不明事理的人,比较会为非作歹,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闲居为不善,他会做不光明的事情,甚至无所不至。

无所不至就是说无恶不作,为所欲为,他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反正人家看不到,管他的,虽都看不到,因为他已经失掉率真,他没有人看到,就会做坏,而且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看到一位学养俱佳的修道士,哇!相形之下糟糕,因为人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以小人邪不胜正,他马上会心愧对天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因为邪不斗正,天地有正气,只要我们是正人君子,小人他看到我们,一定会失魂落魄愧对天良,而举手无措,因为他做错,那么从这里解释过来掩其不善,他马上就会掩盖住他做错了,表露出他这些善,表露他的好,跟你点头,跟你怎么样很有礼貌。

刚刚说过,孔子对于这个礼,他说这个礼会被掩葬,人心坏,用这个礼,推给隐藏起来,所以着其善,人之视己,君子看你这个小人,如见其肺肝然,把你内心看得清清楚楚,则何益矣?有何好处?这样假装遮掩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后学再换一个角度来解释,人都可能为君子或小人,一个人他可表现君子,一个人他可以做小人,所以人可以做君子或小人,因为大中至正的理性还有私欲奸宄(音轨)的识神构成人心,所以人心可以转为君子,人心可以坠落为小人,所以小人跟君子都是人做的。如果天理胜人私,则真心发露为君子,如果私欲胜天理,则妄心现为小人。所以小人跟君子都是人做的。如果天理胜人私,则真心发露为君子,如果私欲胜天理,则妄心现为小人。所以构成人心的是大中至正的理性,和私欲奸宄的识神,由这两个本构成人性,所以人守理性是君子,守识性则为小人。

我们常常讲过,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俱有阴阳,因为天属阳,地属阴,所以我们常常说我们修道要脱阴阳,超越五行,这个修道要修到脱阴阳,什么叫脱阴阳?阴阳界的一个现象,阴阳界的一个定律,什么是阴阳界的一个定律?第一个是比较出来的,第二个是相对出来的,比较跟相对是阴阳界的定律,凡是天地间都离不开阴阳,所以简单举一个案例,有人说陈学长,你好胖,后学问他说,你凭什么说我胖,你凭什么标准,他说我看大家都比你瘦,所以你很胖,因为比较出来的。

再例如说你成绩很好,因为其他人的成绩都很差,你不能瞧不起成绩坏的同学,因为他们坏,所以你得第一名,你们都比我差,所以你不能瞧不起他。同样的上天对阴阳界所赋于人都有其任务,天富于人要济众人之苦,最有钱的人就是要救济最困的人,天聪于人,就是要来教育较愚笨的人。

脱阴阳就是要去掉比较跟对待,就是要扫相。所以我们今天修道就要去相明理,没有阴阳跟比较这些相对的相,那你就脱阴阳了,所以修道你就不会受到这些环境来影响了。

人生的旅程中,你可以自由选择前进的方式与速度,漫步,奔跑,飞翔,然而行进的路途中,有太多绮丽的风景和惊险的地形,足以使旅人分心,大多数的人,不是纵情于物欲丛林的形形色色,就是惊恐于迈向成熟之途的些许障碍,于是忘却了自己原是世间的过客,开始追求虚幻的名利、权位及感官的刺激。

有些人误以为拥有别墅,即象征着家庭温暖;身著名牌华衣,即表示气质独特;位居要职,便意味成就非凡;囊中多金,就等于功成名就,其实他们不明本末,不知根源,以所看到的为主,以致虚掷时间、健康、感情以换取虚幻的快乐。原本单纯的人生之旅,只因无知地增加了太多的行李,弄得一路上行来步履蹒跚,疲惫不堪。

生命之旅的行囊里当轻便精简,前进的方向必须正确无误,但愿你能知止而后有定,不致因流连华丽的物欲世界而成为荒芜草原中的彷徨迷羊,所以我们修道常常讲生命非常的短暂,在很短的人生旅程,看你要走什么路,人若起菩萨心,种菩萨田,行菩萨道就成菩萨果位,反之起凡夫心,种凡夫田,做凡夫事,最后只有承受生死轮回,没有别的路可走,完全自由决定。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一离开糟糕了,君子一走,小人当前,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那么天理自性一来的话,这些小人无所遁形,白天各位可能一时迷失做了很多小人,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的说睡不着,有的说不对哦,我怎么做这样子,我这些钱怎么偷来的,所以人在晚上静的时候,君子就出来,自性就发现了。

人都有良心,但良心发露的时候很短的片刻,所以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那时候会找很多理由,来安慰自己的不对,不小心我手要插入口袋,插错插到别人的口袋下去,那有这样讲的,偷牵牛的我在地上看见一条绳子我捡起来,想不到那一绳子后面的一头牛跟我走过来,我怎么知道,一直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你在想办法替自己辩白,人之视己如见,这个人就是真人、自性、佛心,天理自性看到你所做所为,看得清清楚楚,则何益矣?做坏事有什么好处?做一做无所遁形,愧对良心,愧对天理,冷汗直流很多,在这种情形下,又有什么好处呢?此谓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内心想什么,外边一定表露出来。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这个十就是十字架中的真人,也就是上天所赋的性,那当然所监视的是来自于上天,而绝非人的眼睛跟人的手,这一点各位要了解,也就是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可以说自性良知的天理讉责这个十目、十手来自于十方很锐利的,来自十方无形的目光很锐利的监视你,自性天理在监视你,你跑不掉,所以曾子说:我们修道,不可犯一点点的错,从四面八方,无形很锐利的眼光,跟手指在监视着你,你受到天理良心,监视着你,谴责你,你跑不掉的,其严乎,是非常的严格的,修道这一条路是非常严肃的一条路。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便是学道要从心念上防止,作釜底抽薪,所谓念善则升、念恶则坠,是指出了赏善罚恶的道理是十分严厉的。明朝海瑞公是当朝七省钦差大人,一日便服至福州雷公庙想烧第一柱香、三天清晨都未能如愿,及至第四天清晨都未能如愿的赶上第一,主持之庙祝乃告以是因恐足下所穿之皮底靴有关、海公闻听之下,乃在心念上辩称,庙中之大鼓岂非也是皮革制成,此一念之转,忽然一声巨响,所悬于梁上之大鼓顿时爆破成碎片,此即所谓“万籁一元,声息相通,意念一动,浪传十方。”其严乎!可不畏哉。又曰:“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这个富润屋有两个解释法,

:有钱的人,有钱的人他会把他的家里装饰得很漂亮。

德润身:有德的人,他可以看的出来他是一个气宇非凡,心广体胖,其实后学用另一个角度来讲,富莫富于蓄道德,贵莫贵于为圣贤,贫莫贫于不闻道,贱莫贱于不知耻。

所以这里讲“富润屋,德润身”,一个蓄道德的人最富,为圣贤最贵,不闻道最贫,不求道、不见道、不来修道、不了解道,这个人是最空的、最分的,贱莫贱于不知耻,耻还不知道其辱,这个是最贱的,所以富润屋,德润身,有道德的人叫道高龙虎伏,德厚鬼神钦,蓄道德最富,道高龙虎伏。德厚鬼神钦,不得了,这个是最富,自性不残缺,自性很圆满,这个就是最富。

所以蓄道德是最富得,龙虎伏鬼神钦,所以这个人人尊敬、人人敬仰、爱戴我们能够修道,蓄道德,达到人人尊敬、人人敬仰、人人爱戴,各位你是最富,这样富润身大家看到你富润屋跟德润身,后学觉得是相同的意思。

蓄道德,道高龙虎伏,德厚鬼神钦,人人敬仰、人人爱戴、人人尊敬,那么自性圆满无缺是这时候就达到润屋跟润身,就像前一个讲次后学讲到人人很敬仰你,你是公物,你是一个法器,大家一看到你,你这个人怎么样,你不是属于你的家庭的,某某人你不是你太太你儿子的,你是大家的,是公物,大家要爱护公物一样大家敬仰你,你就富润屋,德润身,这样一来心广体胖,

心广:是心量广大无烦恼乐在其中,修道是没有任何烦恼,没有任何挂碍。

体胖:身体泰然,快乐自性圆明,心广体胖,应该讲起来就是说性体非常圆明,故君子必诚其意,所以修道,我们要率真,要战战兢兢,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君子必诚其意我们白阳修道士,各位忘掉了天理,没有发露上天给我们浑然自然契合于天的这个力量,没有我们主宰生命的一个主宰的话,就不配白阳修道士,所以各位这一章所讲的一定要率真、要率性,希望各位率真率性,好好去走这一条路,人生非常的短暂,上天给我们生命的焦虑的短暂的人生,一下子人生就过去了,所以各位在很短暂的人生,后学讲过,文章好坏,不在它的长短,是在它的内容、人生的价值,不是在寿命的长短,而是在自性的率真跟率性,那么今天这一章很重要,希望调整自己的心性走向,生命跟天契合在一起诚其意。那么今天我们就阐述到这里,谢谢各位前贤,到这里结束,谢谢。

传七章 释正心修身

〈经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身非常,非常的重要,要有这个身体,才能借假修真,借这些经典、文字、语言,把它融合进来,把我们所学的化为自己的心境,做为将来渡世的法则跟典范。

我们了解到这期学道、求道完全是依着儒家的道理来学习,儒家的道理,包涵了人生在世所必经的纲常伦理,直指做人之正道,以人道达天道。从尽己之性,尽人、尽物之性,至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同参的境界,有志者皆可至此境界,所以儒家首重的是力行之功夫,也就是人道伦常的道理,所教的方法就是“如何去做人”要想成圣、成佛,都必须从做人开始,所以前人常说:若不会做人,怎么能成佛,这一点我们要用心体会。

‘色身’是西方佛土的城廓:‘身’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老子说吾爱此身,吾患此身,今生今世最幸运的是有人身,而最可怜,最可怜的是没有人身,这一点各位一定要肯定,人身难得今已难,一失人身万劫难,所以在办道的时候,常常祝福他们,你好极了,一指中央会,万八得超然,你不得了,给予太多、太多的祝福。

古时候,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但是迷昧的众生,又有几人在求道的那一刹那,能够了解到,能够感应到这种不可言喻,不可形容的喜悦呢?各位一失人身万劫难,此身多赖宿缘修,十世修来,一世丢,四道循环风卷雾,三涂往返浪漂流,失却人身无处投,若不竭尽贪爱种,恐防人服换禽服,今天最羡慕求道的实在是鬼神,那些看不到的,没有肉体的,没有西方佛土的城廓的这些气天神,还有阴间的鬼魂,他们争先恐后的要来,但是他们多么的哀怨,没有身体,所以他们想尽办法要来求道,但他们欠缺求道的条件,他们没有色身。

所以人身难得,各位我们要爱这个身体,因为有这个身体,才能修那个看不到的自性,要有这个身体,才能假借修真,现在我们全部都在借假修真中,现在在讲道理也是在借假修真,借这些经典、文字,借这些道理,借这些假象,各位把它融合进来,变成你真的一种自性叫做依法修持,所以各位修身,一定要珍惜这个身体。

心是城廓内的大地主宰:心者一身之主,一切善恶皆出自心,所以心是这城廓里面大地的主宰,自性是城中之王,所以性、心、身是一贯的。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此处的身代表主宰行动的心。

:首先之义。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操心,人的生命,内有官能之欲求,外圶名利之牵引,人性之良知、良能,很难敌过物欲。所以吾有大患,惟吾有身,吾若无身,吾有何患,所以心是身之主,是性之役,心在扮演自性跟行为的一个居中,非常的重要。如果心很真的话,那每一个行为都很率性,心一歪,全部都偏掉了。

修身:不离自性,以见自性

不离大道,以证大道

我们有六根,要发露的时候,你要想想对不对,要先跟自性合,修身,你的行为不离自性,以见自性,我们人有眼耳鼻舌身意,你要发露的时候,你要想想看,对不对,要先跟自性合不合,我不离我的自性,我不离天理,不离大道,这就是修身。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忿懥:嗔恨,性塞而失其扬,忿怒也。(忿懥音愤志)

忿懥的理由:

违背己意,就是不合我意则非常的忿怒。

道心不坚,气质不纯,修道要修到没有脾气,不能发脾气,有时候气得要命,但要忍得住,因为慎心物于隐微,遏意恶于动机,哦,心物要出来,马上压住,这个意,快要发脾气的时候,马上把它停下来,所以自己在那时是天人交战,交战,哦!在那时满身大汗,脾气不能发出来,我一直的忍耐。

所以修道,你要笑,不能笑,要哭,不能哭出来,这个很苦啊!要发作,不能发作出来,这个也很痛苦,所以修道,就是一种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要克己,自己克制,恢复自性,让天下归仁,而且修道,有修道的一个风范,修道一做错,太阳跟月亮,失其光,人家看得很清楚,修道要修到不能有过,所以一个人忿懥,违背己意,心就偏了,因为一忿懥,性塞,失其阳。忿懥、佛谓之嗔,是生气情绪化的现前,是由于不爱而起嗔心,治嗔要忍,忍当行慈,所谓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不得其正,谓当怒起心头,易失理智,所谓相骂无好话,相打无好拳,往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又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曰:念思维,便是针对耐性不足者戒。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恐惧:惊恐未来,烦恼现在,近妄,性迁失其正。

为什么会恐惧?

妄心、妄行,自惹灾害,做了不实在的事情,不实在的心,不实在的行为。

犯了过错,愧对天理。

内省多疚,有所恐惧,心就无法端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好乐:爱好,贪,性塞而失其正,好乐是人的气质,气是禀性,人的性分为理性、气性、质性,气性又谓之禀性,理性又谓之天性: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就是禀性。

我们在出世前,由前世所带来的因果,到了后天又染到了不好的习性如抽烟、喝酒,这就是禀性。

有所好乐,指的就是习性,有人爱看书,有人爱学道,这就是禀性习性,若不以天性做主,就易受气质的好乐所左右,如果举止行为因好乐喜爱心的指使,而偏于一隅,则自心就无法保持中正了,理被欲所迷,身就无法修好。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忧患:忧苦不已,患得患失,近于痴,性荡不得其定。

人常会忧患烦恼,心生忧患的原因

痴求功名、富贵不能如愿,心生烦恼。

得失之心不能忘怀,所以忧患。

各位我们修道随缘,道法自然不是勉强的,应该得到的他跑不掉,如果能了解,我们会生活的很自然。

因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均系气障,气障欲就萌生,则心台不洁,心台不洁,则物欲滋蔓,其心,则不得其正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一旦心放失出去,你心不在,没有收回来,那就是心不在焉,心外放,当学生的最清楚,当学生心不在,在看什么书不知道,在上什么课,听不懂,人明明是坐在教室里面,但心不在。

心只要一放出去,视而不见,可以说其心失明,同时不见佛心,真如不见天理这个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心失听,不闻道音,没有办法听到道的呼唤,没有办法听到天理的呼唤,这就是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并非舌头麻痹了,是教人不可挑食,须知入口三寸化为土。入口舌后谁能辨酸甜。昔浙江余姚县有一外科圣手黄秀元,善治伤科,某日有一粗汉前来诊所就医,是因他背生恶疮,俗称痈疽(音翁追)发背,疽之四周围又长了数十粒小疮,脓血肿胀,状甚痛楚,黄乃问其作何生意,粗汉答说:是白天用火枪打鸟,夜晚则又寻觅鸟巢以捕小鸟和鸟蛋为生,黄医生乃叹曰:“难怪此病叫做百鸟朝凰,很难医治。”并告以你如能改业或有可治。粗汉倒也听话,次日果然改行做小生意谋生,后竟迅速而愈。这便是慈能拔苦的道理,所谓园蔬愈珍馐,饮食约而精就可,何苦杀生而造杀孽。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是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因为中间这个心在,所以我们才讲万法由心生,万法由心灭,这个世界是心的世界,要到天堂,要到地狱,都是心在做主,心一悟就到天堂,一迷昧就掉下去了。

所以人间是心的人间,人生是心的人生,但是为什么讲修身在正其心呢?

迹万:心只有一,但是表现出来的行迹有万。

身万:你行为表露出来的实在太复杂了,你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六根、六尘,所表露出来的太复杂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修心而不治迹。

修心不治迹:心因为是一,他很单纯的,你把心修得很好,你一切的这些行为全部都好,你不必去抓头、抓手、抓脚,都不要,所以心一迹万,也就是说心一身万,我们的思想太多、太多,太复杂,太复杂了,所以闽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同样人,人生就有好几百样的人,所以君子要修心而不治迹,因为这是一贯相连的,所以心正,一切正,心歪,全部都歪掉了。

佛、菩萨,实在讲我们都很喜欢,也很渴望将来成佛,成菩萨所有的佛、菩萨都是由心实现出来的,所以修道,修心不治迹,我们把心修好。

传八章 释修身齐家

〈经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曲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要齐家,要使家庭充满和谐温馨,美满幸福,最根本之方法,就是要把自身修养做好,家之本在身,修身而后家齐,此自古不易的哲理,因为身正家自齐,身若不正,虽命不从。

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的根本就在个人的修持,所以修身非常、非常的重要,修身要从一家之主做起,以身作则,修身的最基本功夫就是要低心下气,所以要齐家,先要修其身。身一旦修好,本性自然光明磊落,胸怀大中至正,言行可为众人之表率,则家里成员上行下效,每个人都会来修道。

人之所亲爱而辟焉

:对于。

:心有所偏。

亲爱:亲近、爱护、偏袒、护短。

人对于自己最亲近,或最爱护的人,因为有亲爱之情,有深深的感情存在,所以对待别人就会另眼相看。俗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并非是把别人的父亲也当成自己的父亲,那就一点人伦道理也没有了,所指的是以孝敬金大 亲的心,来尊敬天下的父亲,以疼惜自己孩子的心,来疼惜天下的赤子,这才是正确的,所以,人之其有所亲爱而辟焉:辟,偏者私而不公,如二十四孝中之闵子骞之后母是一例子,所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的故事。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贱恶:指瞧不起的人,或厌恶之人。

人对于自己认为最厌恶,最轻贱的人,就会不理不敬重提携,其性自然偏颇不公正,这个就是指起了分别心,对别人有成见,越看越没缘,不知要敬重、提携,修道应该不起一切分别对待心,内心要尊上启下,而尊上启下指的并非漫无目的,孔子曾说:只要有向善之心,他就绝不保留,毫不吝啬告知,这就是有教无类。孔子他因材施教,表扬其好的地方来弥补其不足,缺失之处,这也是隐恶扬善也。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指惊。

畏敬:指过于惊惧。

人对于自己所最敬爱、尊重的人,由于惊惧,而一味的奉承,纵有缺失之处也不敢说出,如此一来会有很多无奈,言不由衷,身不由己,力不从心,那么修道就无法修了,所以心有所畏敬,而就会偏离人格,例如修道,受到人情包围,受到种种心态上外在所影响,所以道才无法修,因为种种环境的影响,致使我们一点主张也没有,那也是不对的。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哀矜:指可怜、同情他人。人对于自己认为最可怜,或悲惨的人,若心生可怜同情,而不予鼓励上进,其心就偏辟而不得其正。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敖惰:指自己所看不起的人。

对于一个骄傲自大的人,就逃离而不照顾他,不同情他,成全他,其心就偏辟而不得其正。

以上所说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此五辟乃人之常情,若一味的溺爱、漠视、奉承、同情、轻贱,此谓之陷于一偏,偏则蔽矣。

矫正之方法:

亲爱而不一味的溺爱,应以大道之理教他,使其明理。

贱恶而不一味的漠视,应以宽恕之心,加以提携成全。

敬畏而不一味的奉承,应以悲谏使之钦服。

哀矜而不一味的同情,应以鼓励、照顾,使之自强不息。

敖惰而不一味轻贱,应规劝其谦虚,使谦和自重。

盖五辟焉,后天之情,勿以后天之情而迁摇其先天之性,因五辟会使心性偏离中道,则正己的功夫便做不到。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当我们爱好一个人,当亲近相处时,能够了解他的毛病、缺点,并时时给予谏言,谏正他的过失,反之对于我们所讨厌,或轻贱的人,仍然能够找出他的美好优点,并以其优点来勉励他,像这样有公正心的人,天下间已经是太少了。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曲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俗语说:每一位父母都不知自己子女的不好,只看到他们的优点,鲜少见到缺失。

人也会长他人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就像常听人说:“别人的老婆比较美。”就是这种心理,不知自己的优点,不知自己种下的种子才是最好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当然可以拿别人的优点来借镜,弥补自己的缺失,不要因自己的优点而产生骄傲之心,目空一切,但也不要怨妒别人的优点,这都是不对的。

基本的修心功夫是拿别人的优点当作我们的借镜,而我们的优点也可以当别人的榜样,但是我们要低心下气,那才是修心的根本。

像揠苗助长,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所种的稻子较别人为小。所以就把它拉高一些,结果稻苗反而活不成,这就是适得其反。这个毛病出在哪里?就是出在忽略省察的功夫,这五种(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是待人的态度,本来也是人之常情,圣凡之差别,完全在修养的功夫。

人求进步,为目标奋斗,以求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圣人、贤人、众生、小人的差别就在此,同样为人,处理同样的事情,处理的方法就有千差万别,所以他的成功也就不同的。在现实的人生中,除了人独处外,难免会与他人接触,而等人接物的态度,往往会因对方的身份、地位、处境而产生不同的关系。人不能只是独善其身,所以在这个年代,“公关”占有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因为人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所以行为上就会有所差别:看到比我们好的就巴结他,种种差就由此产生。像在乱世,社会上难免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就是人心无法平等,有所偏的原因,总之修身齐家的根本之道,要能时时刻刻固守中道,以自性良心当家,励行五伦八德、三纲五常这便是修身齐家的要义。

传九章 释齐家治国

〈经文〉

所谓“治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治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教诲。

国之本在家,家庭美满而能齐家,家齐而后,可以治国,治国有二种,身者国之器,一身如小国,一是身内国,一是身外国,所以治理身内国与治理身外国是一贯的,何谓身内国?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内圣也。

能尽孝于父母,没有不尽忠报国服务人群的,能尽悌道来奉事兄长,没有不恭敬长上的,所以大学经文所说的要治理国家,必须先整齐其家,如果本身不能教诲自家人,不能齐家,没有办法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相处,而要教化天下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能修身,存天理去人欲,使身心大治,再推之于家,家齐而后国治,故治理身内国与身外国是一贯的。

何谓身外国呢?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外王也,所以子先修内圣之功,体也,后践行外王之道,用也。其家者玄关也,家有主人,主人要以身作则,死守善道。佛曰: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自心先降伏,自家先教,而后才能教人。

大学经文所说的,要治理国家,必先齐其家,齐家后学以三种角度来说明齐家;第一,普通的齐家,就是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家和万事兴,这是普通的齐家。第二,修道的齐家,齐家就是要达到人人修道,人人都能够行道,全家都能明明德、亲民才算齐家,这也就符合了儒家应运,在家修,父子同修的一个境界,这是修道的齐家,第三,心情上的齐家,也就是说你的心,跟你的四肢百骸,你的六根跟自性天理能够浑然一体,完全的融合在一起,这才是齐家。

国之本在家,家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家齐而后国治,身者国之器也,自己若无法端正自己,以身作则,却想去教化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所以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不一定要离开自己的家庭,就能成全教诲这一国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代表道的威严、端庄,个人行为事小,但今天我们代表修道士,我们的一举一动,别人都看在眼里,所以我们要天下人都来修道,就是从以身作则做起。

虽然这几十年来受到种种的苦磨,但是始终不会改变我们向道的心,因为我们有好榜样,让我们知道走这条路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无论外在如何的毁谤,皆能无动于衷,因为确实相信这个目标是正确的。所以君子不出家,人看到这种榜样,自然会一传十,十传百,影响深远,最后,就可以成教于国。至于君子为何能齐家,及成教于国,主要有三点原因:孝悌、慈。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养亲、顺亲、愉亲心也。

:顺理奉承,真心敬爱。

:兄友弟恭也。

:爱护、关心之义。

使:效劳之义。

我们皆知立身行道的基础工作,首应对孝悌各层面的发挥,“百善孝为先”,因为孝悌为万善之基,齐家之良方,治世之根本,孔子最重视孝道,子游曾问孝于孔子,孔子回答说:“不敢何以别乎?”也就是说,现在的人不懂孝道,认为只要能养父母,每月寄些钱回去就算孝,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孝不是形式,光养而没有付出爱心就不是真孝。

又子夏问孝,孔子却说:“色难”就是说虽然你会帮父母做家事,或有好吃的拿给父母吃,但态度却显得很不好,比如端茶水给父母,但却皮着脸,又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啊!”这样父母一定很难过。因此俗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所以在家能孝顺父母,未有不忠其君王者。

夫孝悌之道,为人之大本,然亲心所欲,儿女同归,同胞团圆,现今同胞手足,尚在欲海迷昧当中,我辈当以体天之心,开荒下种,财法兼施,助师肩而了己愿,传大道而挽同胞,以期龙华三会,子重逢,手足共聚,玄祖高升,此尽悌道,亦尽悌道,亦尽孝道,故在家能尽悌道渡众,能虔诚之道,亲近道亲,未有不恭敬前辈,师尊也。平时注重慈爱心的培养,为父母者,对待子女慈爱,就以一国仁君而言,他能视天下百姓如自己子女般,用慈爱来疼惜,所以称他们为子民,这样国君说话才有份量,也才使天下众生顺从、信服。在道场中,若能尽孝心,侍俸前辈,以悌道礼让同修,以慈悲心教导后学,建立道场伦理,必能使道务更加宏展,救渡更多众生,共登觉路。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保护,护佑。

赤子:指刚出生不久的婴孩,也可解释为灵明的本性。

:指爱护或治理之义。

:中道。

:指教化的方法。

:指成全。

诗经康诰篇云:就像以保护幼儿的心来爱护天下百姓,像母亲疼惜孩子的心来疼惜天下一切众生,这表示若要治国,使天下人信服,就要有这种爱心、慈悲心。国君之爱护照顾百姓,就像父母照顾自己的婴儿一样,因为父母能衷心至诚的照顾自己的孩子,虽然无法用语言振示,但有心灵是出于至诚,故对婴儿的饥饱寒热皆能照顾的恰到好处,符合孩子的需要,这种父母照顾婴儿的心是出于天性。所以没有一位女孩先学会养育孩子的方法,再行出嫁,都是孩子一降世,做母亲的自然就会养育孩子,俗语说能生,必定能养,就是这个意思。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一人贪戾:一人在此指国君或领导者。

贪戾:指贪求,妄取,处事暴戾背理。

兴仁:以慈爱为前提。

兴让:以礼让为依规。

一个领导者或是一国之君,他的家若能够实行伦常孝悌之道,来修身齐家,由于他的德行流布,必然会上行下效,则国家的仁义之风就会普遍兴盛起来,使仁道普行天下。一家仁:这个家的内圣,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最小组成是家,如果全家里的人都有一个共识“行仁”仁者,仁心也,但仁心还要配合义行,所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是连在一起的,就好比道、德是不可分的,因为有仁的心在内,有义的行在外。

仁慈的人,该作的一定去做,不会光有仁慈的心,遇到事情却退到后面来。所以儒家所说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内圣外王的功夫,内就是仁,外就是义,所以说仁义是连在一起的,就好像男主外、女主内,一个家庭有内外就一定很圆满,每个家庭里面能行仁,兄宽弟忍,一家和气,一国的人自然受其感动跟着行仁矣。

一家让,一国兴让,让是礼让,有高有低有秩序,即所谓伦常,国家有国家的伦常,家庭有家庭的伦常,道场有道场的伦常,所以一家让:让就是不能有讼,真正齐家的家庭,不能只有外表说求道、吃素、设坛,你必须在家里让,对外的让,是一种敬老尊贤,所以做国君或为人领导的主事者,他的家庭里面如果能够实行礼让的美德,其影响所及,则这一国的人就可普遍推行礼让,也就能敬老尊贤。、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其机:关键。

愤事:败坏事情。

:安和乐利。

贪字是非份,除自己的本份之外又拿别人的,即称为贪,取自己本份适可而止谓中道。一个人若贪利,利是暴利,对别人的要求很多,有句话话“苛政猛于虎”,要求别人,使人有压迫感或是以非礼、非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此谓利。

假使一个国家,家庭不能得到圆满,要求别人多,而要求自己少,则一国便会作乱,“上行下效”上位的人在做,下面的人在效法,假如国君一人贪欲、暴戾、失道,则一国之民,亦受其不良行为的影响,必然上梁不正,下梁就歪掉了。

所以说一言足以兴邦,一言足以丧邦,一言不当而愤事,由于一个人言行不够谨慎,影响所及非常大,一个人的决定不当,常使一国作乱,所以一位修道人,应常注意自己的言行,所谓“一言一重,千言无用。”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领导。

:顺从。

桀纣:指夏桀与商纣。

尧舜是历史上的圣君,因为以仁道来领导天下,所以人人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以仁慈的心治理下,不仅自我修身,同时也使百姓从之,从者,顺从也。“桀纣帅天下以暴”夏桀跟商纣两位暴君,自身不行仁道,又以残暴苛虐的手段来统治天下,为了私利而以残暴虐待他人,用如此方式对待百姓,然而百姓为了生活也不得不从,但却是口从心不从,怨气冲天。

所以各位前贤,如果你帅天下以道,全天下都是道,那么这里后学再引到自己本性,这个自性是仁,常Y发露自性,所以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他的四肢百骸,我们的自性仁像尧舜帅天下以仁,我们拿仁当自性,来指挥你自己的话,你的四肢百骸绝对是仁,你所表露是仁而民从之,这些手脚,眼耳鼻舌身意四肢百骸,当然含盖你的六根,绝对是爱你这个自性的领导,而民从之。

如果桀纣帅天下以暴,这个迷昧了,自性偏离了,这也就是说血心是暴,那四肢百骸也就乱了,所表露出来是残暴不仁,因为他是血心当权以暴。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这个令是政策,因此一国的领导者,推行政令,要求天下的百姓行仁、行义,而本身又无法实践,以行动来带动大家,则百姓定然极力反抗,而不予服从的。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要求。

:责备指正。

圣君要治理天下,一定要先修养自己,一个人影响一个家,一个家影响一个国,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他自己,今天我们受了师尊,师母的教诲,知道要来修养自己,找到根本后,才知道对与错。

所以求诸人的意思,并不是要我们去要求别人,而是我们明其明德后,也希望别人能了解,能成功,就好像渡人要先渡己,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但要如何让他自性自渡呢?因为众生都是自己渡自己,而非他人或佛祖渡的,佛若能渡众生,则天下无众生矣。

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众生定业,佛祖讲经说法,让众生自己去了解,而不是用什么法,去渡众生,圣人说理就是要引出每个人的自性,所以说成功其实是自己成功,并不是佛祖给了我们什么。例如你渡他来求道,但是他要修才能成道,如果他不修,也不能成道,所以“道在师传修在己。”道一定要有人指点,但每个人要成功与否,全由个人,因为我们受了明师一指,若不修行老师也莫可奈何,其实我们本性本来就很光明,因为受了物欲的影响而迷失了,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要寻回迷失的良知、良能。自己的毛病如何?自己最清楚,如果能寻回,影响所及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以至于天下太平,最要紧的就是修身、正心、格物、致知。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以有德的君子,必须自己本身先做到,然后再去求别人,别人才会服从,(这是反求诸己的功夫,道是内敛的,非外求,是要反求诸己,宽恕别人)所以自己没有做好,怎能去要求别人呢?

有德的圣君知道自己具备了这些条件,而我们也和其他人一样,所以才要求其他人一起修,因为这个本质存在,并非自己做不到而求其他人,当佛祖困难吗?其实我们本来就是佛。

若要“挟泰山以超北海”就比较困难,但若要帮助一个老人家做拐杖却说没有办法,其实是不愿意并非不行,困难之处在于要如何去除每个人的妄想贪念,脾气毛病,恢复我们本来的面貌。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存在。

:明晓或了解。

所藏于内心的仁义道德能将心比心,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能将内心所藏的仁义道德,将心比心的话,而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所以我们首先要充实自己本来有的,才能去引渡他人,本身自己先做到,然后才可要求别人,本身没有毛病缺点,才可责备别人的缺失,自己所做所为若不合乎恕道,竟要去开导别人,让别人明理恕道,这是自古到现在,从来没有的事,所以说治国在齐其家,关键在于欲治其国者,先必齐其家做起。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夭夭:指鲜红又艳丽。

蓁蓁:蓁音津。就是茂美盛大。

于归:比喻子女出嫁。

诗经周南桃千篇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是指我国江南各地,每当春天三月的季节里,只须放眼四顾,便可以看到桃花盛开的景象,这也足以令人陶醉在春之来临了,在此是以桃花之美来形容一位女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之子于归”谓女大不中留,这个女孩该出嫁了,嫁鸡随鸡,环境换了以后,当以夫家为归宿,其条件必须要“宜其家人”,便是如何适应与夫家的家人之间相处的水乳交融,最低限度也要和睦相处。

夫妻之间的相处之方法有四项:

一只眼睛:即夫妇要相互看待,要开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可过于挑剔。

一心二人:要同心合意,互相体贴,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一句好话:要多赞美对方,要面包也要爱情,不讲好话,没有加油。

一个意见:不可多争执。

现在我们来转一下,我们要讲到我们的自性像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自性美为什么讲桃之夭夭呢?因为东方属仁,那么桃呢?桃子由种子种下去,发芽、成长,最后开花结果,“结果”像人一样,有一个好归宿,桃者比喻人之灵性,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归宿,我们知道生从何来,又将如何回去,今天我们看到这美好成熟的桃木,红花虽美,亦要有绿叶陪衬,也就是说性本善,亦要外表有修养之风度来配合,例如小女子嫁到一个家庭,为人媳妇要守妇道,好好治理家庭,要能够合于这个家庭,组成一个美好的家庭。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圣人有鉴于家庭伦理造端乎夫妇,而婚姻正是民族生命之所托,上承历代德业,下开后嗣之文明,夫与妇来自不同之血缘,不同之环境,且生长至二、三十岁,能朝暮生活在一起,相敬如宾,则在人际上,尚有与任何人不能相处呢?故中庸曰:“君子之道,造端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所以说这样好的好子嫁到夫家,可以让这个家庭和乐,而后由家庭组成国家,五伦由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所以说五伦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夫妇这一伦,假如说这个女子嫁到夫家之后,不能使这个家庭和乐的话,将如何能够兴旺呢?所以一家能够和睦相处,然后才可以藉此善美典型的流布,再去教化全国的人民。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宜兄宜弟:兄弟和顺相处。

诗经小雅篇说:“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吾连枝树。与子同一身。”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偏插茱萸少一人。”这在说明手足之情是有异于夫妻的。身为一家之主,能做到宜兄宜弟,使兄弟之间能相处和谐,必然上行下效,则可以为天下百姓的标竿。

这个宜兄宜弟在这里转过来就是说,性、心、身,能够一贯,以相来讲,要齐家,宜兄宜弟,可以教国人,这个是外表,但是以真正的内涵都是在讲自性,因为讲经典离开自性的话,心法就无从显现,心法也可以说是密法,在文字上看不出来的,所以在这诗经小雅蓼(音陆)萧篇里面再继续阐述说宜兄宜弟就是说我们修道要性心身一贯,性心身一贯的话,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诗经曹风鸣鸠篇说:其仪不忒

:是差错的意思。

:是外表、外貌。

其义不忒,就是做人的行为法则不差错,也可说他的外貌没有差错,要怎么样达到我们修道的外表没有差错,就是要引到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然后到宜兄宜弟,我们修道能够引自性来主宰人身,这样自自然然,性心身一致,这样引申来结果,能够诚于中,而形于外,因为刚刚这二个是诚于内,现在形于外,就是“其义不忒”由诚于内而形于外,他的外表、外貌就不会有差错,当然他的外表含盖行为,行为不会差错,“正是四国”。

正是:就是说去私欲,把私欲全部去除掉,把天理都恢复。

四国:是天下,使全天下的人都去掉私欲,恢复自性。

既然诚于中,形于外,每一位修道士一定是文质彬彬,外表看起来道貌岸然,这个道貌是充满道心的流露,对修道看不出来,修道在修内心,在修心性,不是在修外表没有错,但是事实上,貌相会随心转,所以相随心转,命随心转,变了,其义不忒,外表行为、动作没有差错,什么叫正是四国,就是把全天下人的私欲都去掉,因为修道很重要是什么?“新民的功夫”因为这样一来,他才能成为父子兄弟足法,这个父子兄弟,不能狭义解释为爸爸、孩子、哥哥、弟弟,而是全天下的同修,也可以解释为全天下的众生。

足法:可以让天下的同修,全天下的众生效法。

这样一来是最标准的一个人,各位,由自性来主宰我们的性心身整个一致,表露于外“其义不忒”而且“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民法之也:让世人效法,民乐而从之。因为本身品德崇高能以身作则,举止行为足够让父子、兄弟来效法学习,然后百姓才能去效法服从,这便是治理国家,必须先整齐自己家庭的理由。

所以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所读的圣贤书就是作我们心性如何去调整,如何去改变自己,总之齐家治国之道,应以身作则,内能明心见性,恢复自性明德之光辉,外能亲民渡众,福慧双修,克尽伦常,立己达人,利世益民,才能达于齐家治国的目的。

传十章 释治国平天下(一)

〈经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洁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洁矩之道。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本章是曾子解释治国平天下的义理,治国平天下,它有它的原理跟原则,第一个洁矩之道,第二是人事管理,第三是治财之道,这三方面构成我们第十章的内涵,第十章阐述的是洁矩之道、人事管理,治财之道,那么古时候的帝王要治理一个国家,要平定天下,不能失掉这三个原则,那么同样我们把范围缩小,在道中的领导者,他负有化明的作用,所以这位前贤一定是德高望重,那么德高望重必须在这治国平天下的原则上来俱备,我们道中很注意领导中的德,洁矩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做人,他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忠恕,然后人事管理,我们道中也有坛主、讲师、办事员、道亲等,这个人事管理,整个道中,如何去策划,我们道务发展,也不能没有目标,想到那里,做到那里,所以道务的发展一定要有很周详的计划道务,要不然我们无所适从。

整年度的道务计划要非常的好,但是计划的推行,后学觉得很重要的是洁矩之道,这个道务执行的领导者,本身必须让人很服从,让人家能够很忠恕,最后才是治财之道,如何去调配钱财。所以圣人所留的是一个心法,心法是密法,我们也讲过,圣人之言,实在是可以说真理的代言人,他所讲的经典,不离心性,但是心法是无形的,所以必须借相来言理,相,只是阐理的一个桥梁、工具、媒介、符号,好像一个法,筏一样的,我们譬如说从这一岸要到彼岸,一定要藉这个筏,但过了岸之后,这个筏不要了,所以我们引相来阐理,最后要能够去相明理。

本段开宗明义便说明了治国的三纲领“老老、长长、恤孤”,这些正是继齐家治国三要点:孝、悌、慈的发挥。

:指上位者。

老老:上一句老,指尊敬、奉养。下一句老指父母。

长长:上一句长指恭敬,第二句长指长辈。

:指感触或感动。

:指怜悯。

:指幼而无父,即孤独无依的人。

不倍:不违背慈爱的人道。

大学经文说:要使天下达到太平,就要在治其国,这个原因在那里呢?上老老而民兴孝,首先在上位的国君能够率身至诚的尊敬自己的双亲,进一步的尊敬别人的双亲,则人民一定会效法,使孝道振兴于天下,居上位的人能够尊敬,谦让其长辈,则人民也一定会效法。五伦中也有“兄友弟恭”为人兄长者,对待弟弟有如对朋友一般,做弟弟的有如尊敬长辈般的尊敬兄长,如此称为“兄友弟恭”。天下是由许诸侯国所组成的,每一个国君皆能率身怜悯照顾孤独无依的人,如无父、无夫之人,则人民也不会去违背亲情,倍:有违背、离开的意思。民不倍是说人民能互相体恤、照顾,不会去违背了亲情、友情。

是以君子有洁矩之道也。

因此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必须依情况去衡量事务的轻重,以推己渡人的心来行洁矩之道。

:度量也为别人着想。

矩:标准、规矩也。

为人处世皆有其伦常、度量。佛祖也常说:“以慈悲自己的心去慈悲他人”自己割了一刀都会疼得受不了,所以不会去割他人。自己不喜欢听到的话,相别人也不喜欢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能有如此雅量,将心比心,相信大家不会随便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谓洁矩之道。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讨厌、不喜欢的意思。

使:指挥或命令。

:居下位的人。

在上位的人,将不合理的事情,加在我们的身上,给予我们的痛苦,我们也绝对不能将不合理的事情加诸于下位的人,因为这是同样的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厌恶上位的人无理加诸在我们身上的痛苦,我们就应该不要再将之加诸在部属的身上,以免引起反感。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

在下位的人对我们不忠、不尽心、不负责,或不敬的言行,我们也应该不要再将这种感受让上位的人感觉到,所恶于前,毋以先后,前面的人所犯的错误遗留给我们,我们也不要将这种错误,传给下一个人。因为所谓的“前车之鉴”前面有一个坑洞,大家应该相互提醒,不能再让后面的人跌到这个坑洞里。在修道中,不但要考虑别人,考虑别人越多,你修道的路越宽大。

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洁矩之道。

相反的,在我后面,我觉得很讨厌的人,对我们曾有不道德的行为,我们也不可以将这种不对、不道德的行为,加诸在我们前面人的身上,前人曾说:“君子不迁怒”前人也常说,许多听起来令人生气的话,就要要讲给其他的人听,让人也生气。

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我们讨厌右边之人的所作所为,也不可将它移到我左边的人去承担,都是在说明要善用洁矩之道。洁矩之道,即上下、左右、前后之间的关系,其中上下是指公司部属之间的关系,左右是指同事间的平行关系,前后是指时间上的前任和后任的关系,在这些人事行为的准则必须要有分寸,有实事求是做事的精神,便是谓之洁矩。所谓圆规方矩,人能务实以赴,与人心心相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洁矩之道。

洁矩之道具体来讲,就是说我们要当中间的桥梁,上面不好,不要传,下面不好也不要传上去,道理整个把他调适,我们白阳的修道,藉在老母众生的中间,就是这座桥梁,你要任入践踏,要有承担,毫无怨尤,我们一田女 把众生的罪过错一肩挑,所以圣人要挑起天下众生的痛苦,以儒教来说,孔夫子教我们如何修心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叫我们回无极理天,但是有些众生迷昧,要去地狱,仙佛慈悲来教化我们,那是祂们的“加爱”,所以佛祖有一个名叫做“婆心”,就是婆心济世的意思。

所以我们修道要藉老母娘跟众生中间的桥梁,要渡尽众生,归根复命,前贤讲过,你身为骆驼,你就要拖着很重的行李横越沙漠,你身为蜡烛,你就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个是你与生俱来的一个本性,生为白阳修道士,你就要发露道心,让天下众生能够兴孝,能够达到一人兴邦一人定国,一个达到兴邦定国,这时候家家自有家家月,要达到我家一月照万家,大家都在修,大家都有自性在修,所以修办道者,以天下众生之心为心,以师志为己志,代天宣化,替天理物,德施天下,上合天心,下符民意,本性光明,引导众生,同登觉路,以洁矩之道来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来依法修持。

释治国平天下(二)

〈经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是语助词。

乐只君子:能行洁矩之道的国君。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说:一位很贤明的君王,他能够行洁矩之道,能够与天下百姓同甘共苦,想想自己,想想别人,你要骂人,先骂骂自己,你能接受吗?你这个方式要做出去之前,先考虑考虑自己,我能不能接受,所以一个领导者能够与天下的百姓浑然一体,考虑别人,处处要替百姓设想,他能够提供百姓生活环境的舒适,能够使百姓丰衣足食,人人得到快乐,那么大家都喜欢来亲近他,这才是百姓的父母,在诗经称赞文王能使百姓及天下人过很好的生活。

这里引证到我们的自性,今天修道人人有份,道不是某些人私有的家产,更不能限制某些人你怎么样?天是大家的天,道是大家的道,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是能够把同修扶上去,整个扶上去,我们站在最后面,我们道中只能牺牲奉献并没有什么权利,没有权与利,只有牺牲、奉献,只有以德服人,修道修心,能够心连心,所以民之父母,在道中来讲,我们都能够亲爱精诚,忧乐与共,大家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望而达成一体,所以达到灵灵相系、心心相印,整个融合在一起,才是民之父母,所以一国的君王,他能够以全国的百姓,同甘同苦,我们修道在道场中,能够与同修整个灵与灵、心与心连在一起,共同走出我们这个苦海,尤其是修道的前贤,每一个都有很重的责任,尤其是引保师,你的后学早晚献香,会双膝落地,跪在那里,引保师一叩首,你尽了多少天职,让人跪在那里对引保师一叩首,会叩得你是不是能接受;天然师尊云:“修道、办道一定要无为而为,将众生当做你累世的恩人,一心许天忘却已,纵有成就,亦都归于上苍与十方诸佛菩萨,因为将来的成就不在道场的大小,也不在佛堂庙宇的多寡,更不在信众人数的比较,而看修道人是否真实炼,护守愿戒,无贪无妄、不争不辩,心性圆融的工夫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道是一个脚踏实地,很实在、很诚恳的去耕耘,你所渡的人,你一定要能带他们脱离生死苦海到达彼岸,各位学长加哦!你能不能跟他们同甘共苦,能不能跟他们行洁矩之道行忠恕之道,想想自己、想想对方,整个都能归根覆命。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所以要达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因为民心就是天心,怎么讲民心天心呢?后学举个列子有一句话叫“众口铄金”大众讲的话,就讲定了,就讲成了,所以呢?民心天心,很多人一致的讲,就好像身上肯定,在你身上镀上一层金一样,大家有口皆埤,赞美你,你所作所为很值得赞美,上天也会赞美你,因为民心赞美你,上天就赞美你。

民心对你非常的抱怨,人人对你都抱怨的话,上天绝对是抱怨,因为民心天心我们的自性来自于天,天的心跟人心应该是息息相通的,所以有人祸在先,天灾绝对在后,有人祸于前,天灾于后,天理对良心。

民心的败坏,那天理绝对是不容的,可见众口铄金,民心天心,所以应该以民本的角度来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有我民听,上面一位领导者,他所要看的必从那里看到,民所看到的,他所要听的是民所听的,意思就是百姓的须要,那么你绝对不要去违背,因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你个人的私欲叫做“专欲”。

专欲是难成的,你、我执我相太重,太执着自己的想法,这个叫做专欲,违背天心、民心是很难达成的,所以要了解众怒难犯,大家所不愿意的,你千万不要去犯,所以就讲到了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千万不要一个人来抵大家的意见,大家要这样做你必要这样做,后学觉得有一点本末倒置。

所以开会是非常重要,开会是集思广益,开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开会可以找出圣人所希望的一个趋向,所以一个很会主持开会的人,这一次集合各位要开会的目的是什么,请大家发表意见,而不是听你一个人在演讲,开会要懂得开会的方式,要懂得开会的内函和修养,不是来听道理,不是来听人家的指责发牢骚,不是论文演讲而是开会人人参予,给予要参加开会的人都有机会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才能叫做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有些人连开会都不懂,两个钟头,他讲了一个半钟头,剩下半小时,啊!随便草草结束、解散,所以一个领导者,这里完全在讲一个领导者。

因为大学这一本书,是在学大,学自性的大,到第十章是讲到治国国平天下,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后学把它解释为道中的干部,你如何去领导你的后学,所以把这个范围引到自性来,引到天道来,因为千经万典都在为“道”做印证和注脚。

千经万典绝对不是政治的刊物,也不是提供给人如何去从事什么政治的,没有这回事,因为经就是心、心性,讲经不离自性、不离大道,所以整个四书五经,尤其儒家思想是白阳期的一个核心,大学是儒家思想学大的不二法门,所以后学希望各位前贤将来有一天,都会领导你所辅导的后学,后学希望大学这一本书大家好好的珍惜它,好好的去深悟它。

所以乐只君子,道中的前贤你要行洁矩之道,你要与同修,与我们很多的前贤同甘共苦,你必以德来服人,必须跟道灵灵相系心心相印,没有我相要扫三心去四相,然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能够达到这样的话,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节彼南山:耸立高大的那座终南山。

岩岩:直立而险也,威严也。

赫赫:很伟大,也可说有德有权有势。

师尹:指周朝太师尹吉甫,商汤之贤相。

民具尔瞻:人民瞻仰的对象。

诗经小雅节彼南山篇上说:那座巍峨高峻的终南山啊,山石堆积得那样巍然高险(比喻国君地位之尊贵、崇高),我们最伟大的太师尹吉甫啊,你的德业,就好像终南山一样的高大,众人都在效法你的模范,而瞻仰你的德泽。这个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这个是引相,借相来言理,他截然高大的终南山,他那种高耸入云的石块,他讲终南山,一看都是很险,就是说既险又峻,这表示什么,拿终南山来讲一位领导者的地位多么超然广大,应该是用终南山来讲一个领导者,哦大家一看,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他并不是在介绍山势、险要,而是在借这个相,又直又险的终南山,好像一位领导者的地位多么超然伟大,你很重要,大家一进来就看到了。终南山多么的险峻,大家一看,真的会停下脚步,哇!了不起这座山,这表示一个领导者,他的身份实在是太伟大,尤其道中一位领导者,必须具备天命,天命不得了,有天命的领导者,那何止用终南山,截然高的领导者怎么能比呢?所以诗经讲,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他就引谁呢?引商汤时候的一位贤相,叫做尹吉甫。就叫做赫赫师尹。

赫赫:是指有德、有势、有权,就是威权非常显赫。

商汤的贤相尹吉甫,他民具尔瞻,就是全国百姓,都对你仰望敬佩,因为你是商汤的贤相,所以这里是借相言理,表示什么?道中的领导者,具有天的领导者,民具尔瞻,所有的同修,都会看道中这一位点传师,前人非常的仰望,很恭敬,因为什么?你有天命,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太高大、太峻、太险,在道中谁看,一进来那一位是点传师,那一位是前人,各位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当了点传师以后,要非常非常的小心,不当点传师还有人跟我们同桌吃饭,当了点传师大家不敢跟你吃饭。身份越高的人应该修持更好,因为有很多眼睛在看,所以要特别谨慎。

赫赫师尹,就是权威非常显赫,很明显为大家心目中瞻仰的对象,这个“具”就是全部,“尔瞻”就是在看着你一投足、一言语,都是明目昭昭,有国者,或在上位的人不可不谨慎。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有所偏差。

:音陆。遭人辱骂,甚至遭人杀害。

有国者,就身份地位的人,不可不谨慎啊!你要小心,千万不能有差错,若一时没注意、偏差,或领导错误,则会影响很大,所以,有国者不可不慎也,辟则为天下僇矣,僇就是反背、违背、被杀或被迫下台,所以说不谨慎有差错就会被天下人背弃,大家不听你所说的,到时就会众叛亲离,所以虽有师尹的地位,如不遵照洁矩之道去做的话,就会遭受到背叛。

甚至有杀身之祸。故居上位的人,有权利地位,应该想到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的真理。我们身为修办道者,能先明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再齐家,渡化天下众生,立己达人,反之若违誓背愿,欺师灭祖,破坏道场伦纪者,必受后学所背弃,终至万劫沉沦,出苦无期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就是商朝。

丧师:丧失民心。

克配:能合乎。

:宜也。

:是鉴或戒也。

:高大。

诗经大雅文王篇又说:殷王商汤建国时,还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对天下百姓照顾的无微不至,治理政事都能合乎天理、天命,都能配合上帝的旨意,所以说:“天视自有我明视,天听自我明听。”上天看到你的做法有合于百姓的心,才能得到良心的爱戴,上天看到百姓生活的很好,没有怨气,故上天将天命托付于他。但是百姓如果在嫌弃时,就要小心,所以说人心不平,没照天理时,心没有依做人的道理时,天就不照天理,同样的情形,在上天能做到尧天舜日,就是符合上天之心,假如在上位之人,常常遇到天灾地变人祸时,就是有某些做不好的地方,所以要尽快改过向善,这就是上天已发威,对我们的一种警告,所以在上位之人要上符天心,下合民意。

峻命不易:有天命而无德行是不容易保住的。

后来商汤传到了纣王,因纣王无道,被周武王消灭,就失去德,纣王因为无道而失去了天命,周朝应该拿商朝天命的得失来做为借镜,因为峻命不易,如果没有盛大的德业来维系配合的话,这尊贵的天命是不容易保持的。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指所作作为。

:指民心。

一国的君王,他能遵守本份,能行洁矩之道,能得众人之心,得众则得国,因为国家是许多民众来组成,得了民心就得国,你看文王得天下三分之二百姓的心,大家都喜欢迁移到周国给文王管辖,所以说能得到百姓的心就可得国,失去百姓的心就会失国。

得众者:后学觉得这个“众”就是天命,你得到天命而且维护天命的尊严,你绝对可以得到这个国家,如果你失掉了众,失掉了天命的尊贵尊严,失掉了众生的心,你就失去了国,所以这里完全讲心法,以前我们讲专题,都是讲到相而已。

以上三篇诗经,是对洁矩之道,引经据典的阐释,说明在上位的领导者,在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言行举止上,应让实行洁矩之道,才能上合天心,下符民意,来渡化众生。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注重的意思。

礼记:“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者,谓之君子。”先慎乎德,谓自吾之德行操守应列为优先。佛胜鬘经宝窟篇:“恶尽言功,善满日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曰功德。

所以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首先要注重的就是谨慎本身的德性,也就是在起心动念,待人接物时率性而为这就是德,因为善与德就不一样了,善就是看到有人没饭吃就给予帮助,做义工或铺桥造路给人过,施赈济民这就是善。

德就是有道,道在内,德行于外,道德是兼备的,德绝不离道,不离方寸所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内有一点至诚的心,内有至诚句句都能感化,率性而为这就是德。

又有人倡导“德”的标准如下:

贫以无求为德

富以能施为德

贵以谦下为德

贱以持正为德

总而言之,道是抽象的,而德却可以具体而微的表达出来,所谓大德敦化,小德川流。大德不易,小德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例如身为公务员,他可以用诚恳的态度为民服务,店员可以用热忱的心招呼顾客。不随便地吐痰、丢垃圾,随意折花木或是制造噪音等等,则小德就做到了。

举个慎乎德的故事:

尝闻天有好生之德,蝼蚁不忍加害,所以我们要上体天意,而且惜物命,仁慈一发,瑞气冲天,故吉人自有天相,一旦遇到灾难或祸患,自天神拥护,而得祥瑞之庆也。

古时中国桂林的地方,有一位名安其生的人,自少年就存有仁慈的念头,有一年的夏天,下了很大的雨,突然看到屋檐下低地的所在,有一条很长的蚯蚓走出穴外,因穴涨水,所以进不入,安其生怜悯之,恐怕蚯蚓意外死亡,乃呼叫请其父帮助蚯蚓,因此父子合作用木杓将水掘出外面,让蚯蚓得以入穴内,安其生做好,心里非常的高兴。

安其生的家靠近在屠宰场,夜半每闻杀声,安其生问其母曰:在此深夜,是什么声音如此的凄惨,母告其原故,其生就对肉流泪,不忍食其肉,并且说:人以有庇之力,而食其无能之肉,何异强噬弱哉?父母受其感化,就不再吃肉,但是夜夜听其杀声,安其生闻之必哭,父母感子闻声不安,故由南迁去北,经过不到一个月,天气非常热,而且屠宰场附近,腥臭秽起,而生瘟疫,凡小儿及身体较弱者老人,染得瘟疫都不可救。

安其生因为不忍听其声,而早一步迁避之才不受其感染灾殃,此乃有仁慈之心,而得趋吉避凶之祥庆也。

过了几年,安其生喜欢到山上观赏大自然,喜欢读圣贤之书,身行圣贤之言,有一日遇到一个猎人,捕捉猫狸一只,两目狰狞有神,其生见而问之?猎人答以上市卖人,杀以食补,安其生听了,深感市人太可恶,杀物命而补己命,天良何在?乃将其父预备数串之钱,欲作寿诞之用,取出给猎人买放此物,心想其父归来,若寻无钱必受其责备,故整夜难以入眠,恍惚梦见此狸近前告诉他说:“今日蒙汝解救,感恩不尽,但汝宅后,有穿山甲穴,深丈余,里面有银两千两,报答汝救命之恩。”

至此其生突然惊醒,自思梦中之事,不足为信,明日到洞内探视,果然见银千两,遂置香案拜谢天地。

有一天其父在外作工,受一卜命者断曰:汝再三天必应寿终。因为这位算命者百卜百验,其父非常的忧愁,急忙归家准备自身丧事,是夜,又蒙神指示曰:汝子救吾之命,禀奏玉帝,玉帝嘉许汝子仁慈放生,故延汝寿一纪,其父不知其子救物之故,乃问其子,果然救猫狸一桩的好事,故有此善报也。

所以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谨慎本身的仁慈德行。刚才说的仁慈者得白银千两,而延父寿一纪,可谓安其生仁德感天而得到如此迅速的善报。

诸位同修,但愿你也时时培养仁慈的心怀,举步常看虫蚁,莫轻易杀生害命,早日戒杀清口茹素,在世能蒙上天的眷顾而得到平安幸福,加以行功立德,待功果圆满,定然能脱离轮回。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就是明德之意。

有德:指言行合乎中庸之道。

有人:即得到民心。

有土:指保有国土。

有财:指经济富裕。

有用:可造福百姓,建设国家。

我们有此种德,处处有忠恕之道,想想自己,也能想想别人,这样才会得到民心的支持及拥护爱戴,才能保有土地的完整,有了土地的存在,才能耕作谷物,士农工商才能生产,使经济繁荣,一富有了财源就可发挥利用,来替百姓设想运用。

德者本也,财者未也。

德者本也,真正对道能悟出来的,后学觉得他是悟出德,道人人有嘛,良心自性大家有,他藏着不用有什么用,所以后学觉得德最重要,留德,表露于行为,道我懂,我坐而言之,没有用,你要立而行之做出来,所以德者本也,所以做人最要紧的就是流露你本来的行为,你的德是做人的根本,财者末也,末是一个暂时的,这个可以说是权相而已,是一个权法,做人的根本才是实法,因为万假丛中一点真,我们本身全部都是假,只有那一点才是真,真人不丧失的话,那一个人一定有德,有德的人他自性不灭,他有真人存在,有人此有土,有德之人他一定珍惜方寸宝田,这个中央戌己土,有土此有财,能够珍惜方寸的人,他就能行功立德,所以这个才就是先天的财而不是后天的财,这个财不是新台币,也不是美金,有此财此有用,这个用,才能渡世化人,“用”才能够超生了死,才能归根复命。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就是看轻舍弃。

:就是看重。

争民施夺:在上位者剥削敛夺百姓财物,百姓也会效法。

外本内为末,对外来守根本,对内置之度外,根本是德,将德置之度外,里面所存的是末,如果里面看到的都是钱,晚上所想到的都是钱,这样所说的就是外本内末,将德置之度外没关系,将钱置之度外很危险,则争民施夺,因为道德是国家的根本,财货是身外短暂枝末的事,如果看轻最根本的道德而注重枝末的有形财货,也就是在上位的人看钱财如此之重,则上行下效,百姓也来争财夺利,社会就会乱来,所以称之争民施夺。道德与智慧才是真正的财产,而外在的财货是有形的、短暂的,若舍本求末,将道德与智慧当作身外物,上位者与民相争财利,人民也跟着,你争我斗,社会就会大乱。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如果将财货聚集在一个人身上时,则失去众人的心,遭众人背弃远离。则散则民聚,在上位者,如果能够分散财货给天下众生,那么你就会得天下人的心,因为百姓生活富裕就会聚集在你的国土上,忠诚效劳你。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违背,不合正理。

悖出悖入,这是天地循环的定理,悖入一定会悖出,这是因果,有因必有果,这句话很重要,很多前贤把它记下来,时时在警惕自己,言悖而出,亦悖而入,你对人讲话不敬、无理,讲话很苛薄,亦悖而入,人家也会对你很苛薄,你对我不礼貌,我当然对你不礼貌,这是因果,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你尊敬他,他尊敬你,因果啊!不止是人对人、人对物、人对事,不信的话,你回去,对你家里养的狗,你很客气的对待他,他对你好的很哦。所以这个完全是讲洁矩之道,一个领导者,怎么样的对后学,后学就会怎么样的对你,好像一面镜子,你对着这面镜子笑,他也会对你笑一样的道理。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这个货讲钱财,以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的钱财,而这些钱财,也必然不会照道理花费掉一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故修办道者,能够行功立德,不为己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像这次九二一大地震,各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社会大众,尤其是我们一贯道的弟子,不分你我,大家同心协力,迅速的展开救援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各灾区建立很多救援站,每天供应三餐、日用品、矿泉水、婴儿奶粉及婴儿各种用品、手电筒、帐篷及简易的医疗服务。

我们最敬爱的老前人,亲自在中部光辉道院建立灾区救授指挥中心,调派车辆、人员、物质,让救灾物品能源源不绝往最前线,灾区救援站,让伤亡减到最低,这些道亲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灾区的中心工作,这种舍财、舍力、舍精神的学长,投入救灾的工作者,都是活菩萨。

所以思乃人的一生,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尚有其他要割舍的东西,到底人生有什么值得抓住不放的?是金钱、是名誉、权位、爱情吗?像这一次921大地震,有的人只穿内裤就跑出来,一切家当瞬间化为乌有,儿子、太太、父母,一刹那间,生离死别,所以人生中到底有什么值得你抓住不放的呢?

人生是这么的无常,财富、权势、爱情,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之物,然而真正看得开的,不受羁绊的人,却少之又少,人生必须练就一些潇洒、豁达的功夫,若始终固执老我,又怎能有新的获得呢?一般人内心常很迷乱,因为太久没有来听道理,心灵之窗被世俗的事物、愚痴的老我,或肉体的邪情、私欲所捆绑、缠绕,以致对于许多人、事、物,挥之不去,舍之不下,其实生命中只有一件宝物绝不可舍,那就是人人自有的天理良心本性。

释治国平天下(三)

〈经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哉!”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这一段是第十章的中段,综论第十章的内容、要义,不外讲述三个治国平天下的原则

(一)洁矩之道

(二)人事管理

(三)治财之道

要治国平天下首先要求的是‘洁矩之道’,这个是一种内圣,我们今天把道普传天下、救渡众生,首先必须本身要很坚强,必须要有洁矩之道,第二种方式是如何来所有的道亲接近,用什么方法、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够人我融为一体,来共同负起上天所赋给我们的责任,应该以这个角度来探讨今天的内容,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是只有。

:指的天命。

:是语助词。

不于常:不常,只有天命不常。

惟命不于常,我们由这里了解天命得之不易,天命保之不易,惟命不于常,你求了道,道并不是永远在你身上,不是求了道就算了,就没有事,以为得道就成道,没有那么容易,古时候要得道,必须先行三千功八百果圆满才能得道,现时三期末劫,上天降道,先得后修,所以求了卜廿竹山 之后,要学道(就是要来佛堂听道理),一方面学,一方面修,明其明德之后就要行道渡人,也就是亲民,这样内圣外功双修才能得到天命跟保有天命,因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

天命不常常保持在一个人身上,天命是谨慎小心替天办事的,如果失了德,天命就移转,天命太玄,后学来做一个说明,人生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临终的那一念,没有求道的人临终那一念是不能得到清、净、正,过去历代的所有善知识,一个真修者、大禅师,他们一生的力量都在救渡世人,都在讲经说法,都在行善,都在慈悲,所以他们在求得临终一念的清净、正。因为这一个时刻就是上升跟下坠的关键,善得之临终那一念,他可以得到清、净、正。

以前那么多的修持者,那么多的苦行僧,那么多的大禅师、大法师,他一生奉献自己、牺牲自己,如何去救世渡人,就是得这一念,不容易。前辈曾说凡人临终的一念不可能清、净、正,不可能,因为他没有得道,凡人结束人间的时候,就是宣布这一个人结束,就等于这一家公司宣布结束营业,请问债主会不会来,结束的时候,第一个债主、冤孽全部会缠身,因为已经宣布这个人结束,所有的债主都会上门来,所以会非常的恐惧,甚至会喃喃自语,哎呀!我欠你的还没有还完吗?怎么来找我?怎么猪在咬我,牛在拉我,谁在拉他?业力在拉他,第二个,他的我执、我相仍存,哎呀!我还有多少家的公司,我还有娇妻美妾,我还有亲爱的子孙,还有多少银行的存款,再加上家人的哭声,正好跟他呼应,他们一直哭我走不了,所以去了再回来,他也哭,死、生都哭,这样就笙生了不能净、不能清、不能正,产生了人间的业力,从此牵缠,跟人间没有断掉,就种下了他必须要来的一个因。你再来,所以很恐惧。

各位我们有求道、修道、行道,临终的那一念,天恩师德、老母慈悲,祖师的鸿慈,师尊、师母的大德,他马上显在景,哦!我要回去了,天女散花,这么美好的情景,老母娘、诸天仙佛,把天堂的景像,马上显现出来,天堂的显现,仙佛的接引,去掉了凡间一切的杂念,所以他临终的一念,清、净、正,让他全身柔软如绵的很慈祥的睡觉了,所以各位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伟大的天命的你要得到它不容易,要保有它更难。

有关命的说法:“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是指天命无定型的,常随人之善恶而有所变更,所谓造命者天,立命者人,人之有大善和大恶都会改变个人命运的,孔子说:“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有关命的说法在四书论语中不下有十余处之多,但其意义不尽相同。在此所谓之惟命不于常,便是指个人之命,是根据人之善恶而随时有所改变的命。

在此有则故事,昔有母子俩相依为命,子尚年幼,早出晚归去学校接受私熟塾老师的启蒙教学,其中有同班同学数人,放学回家时必要绕过一条河湾回家,既费时又费力,但惟独那一位幼童每回时在河道中必有一位老翁为之背负而过,因此他总是能提前返家,其母觉得奇怪,有天她叫他儿子问问那位好心的老人,到底所为何来?老人告诉他说,因为你的“命”未来将是一位状元郎,我是当地土地公,必要为你服务的,小儿听了原来如此,就把上情告诉了他的母亲,那想到这位母亲一时兴起,想起了以前种种的与人恩怨,觉得某人有欺侮过她,某人也刻薄过她,于是随手拿着筷子一面数说,一面敲着灶上锅子:“等我儿子做了状元必要报仇雪恨。”可是这以后第二天老人告诉了小儿以后不接不背你了,说是你未来状元之命已被你母犯错而取消了;这就所谓“惟命不于常。”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楚书上楚大夫孙圉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作宝贝,而以善人当作宝贝。他说楚国无以为宝,在楚昭王时有三宝,有荆山之王、豫章之木、南海之珠,因为楚国在长江下游,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是渔米之乡,物质享受太富有,但楚国的大夫他就很强调楚国无以为宝,楚国这些物都不是宝,惟善以为宝,只有善,只有修道、行道最珍贵,惟善为宝。

太上曰:欲修天仙者须行一千三百善,地仙者三百善。楚书:“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有谓万般带不去,惟有孽随身,徒然有金银财宝何用!

昔永明大师俗姓王,未出家前在杭州当管理税务官,因住在江边,天天见无数的活鱼被补杀,心有所不忍,于是把每月薪金买鱼放生,时日一久,因薪资有限,但被补杀的活鱼无限,于是他动用了国库的钱买鱼放生,有次,上级调查库银,他因无法归垫,被判死刑,临刑当大刀挥向他的头上时,刀竟断成三节,监斩官马上呈报钱镠王,遂赦他的罪,并恢复官职,但他已看破世情幻灭,就出家为僧后成道,这位就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舅犯是晋文公(重耳)的母舅,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宠爱着他的另外一位爱妾孋姬,对待他的母亲就没有那么疼爱,所以哥哥被父亲害死,他的舅父保护晋文公跑掉,逃亡在外十二年,受尽了一切的痛苦,因为好像国破家亡,所以他自称亡人,到了他父亲晋献公死了,他才回京,恢复了帝位,之后舅父告诉他,亡人无以为宝,你是亡人,你流亡国外十二年,你回来了,不能骄傲,你一定要很谨慎小心,你是亡人,你流亡国外,不能以皇帝的儿子自以为了不起,要以仁亲为宝(仁德、亲爱众生为宝贵)。

现在修道是看存心在那里,存心在名声地位就失去了修道的意义,在道场上才有机会互相成全,来理解才能渐渐得到觉醒,不好的地方当做考验,好的地方要发扬,存则改之,无则加勉,所谓道在师传,修在己,看到别人想到自己,修道是借环境中来成全自己,所以舅父对着自己的侄儿说: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为宝,以双亲在疼惜子女的心来尊敬双亲,以此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断断兮:做人很诚恳,没有无私。

休休:好善德,能宽容。

有容:能够容纳。

秦誓曰,秦穆公因为他当时为了扩充地位权力,有一谏臣蹇叔劝说百姓不喜欢的事不可随便做,他不愿听,他要政打郑国召集官兵,百姓不喜欢的事他也不听,结果大败而退,退到河南二崤的地方,又遇到晋国的伏兵,几乎全军覆没,秦穆公受到这次的教训以后,才有这一段秦誓,他当时就发誓说,他的誓言是对文武百官讲的话,如果有一臣子“断断兮,无他技”看起来诚恳,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过他人诚恳博学,虽无一技之长。“其心休休焉”其心地很善良、很单纯、很慈悲,唯一可取的是内心诚恳非常率真,以及涵养很好,“其如有容焉”看起来他的心,有很大的包容心及肚量。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有本能、有才干。

有容:有容人之雅量。

看到别人的长处、能干,就如同自己有才能那样高兴,因为他能容纳他人的才华,像他这样有雅量的人,看到别人的才华就很高兴,且自己很谦虚,看别人有才华,就会加以赞赏、欢喜肯定,“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别人有这技艺就像自己拥有同样替他高兴,并加以接纳。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有修养之士,美好之义。

圣者:智慧通明。

:但也。

看到别人有很好的涵养、才华、内德,其心好之,其内心也很羡慕,也很赞赏并力以亲近他,没有嫉妒他,并且称赞他,不但是从自己口中说出称赞的话,且是实实在在从心里表现出能容人的雅量,像这样的人,如果国家能重用他,使他能为国家服务,就真正的能保护我们的子孙黎民,并且能造福社会大众,达于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且对国家的前途还有很大的益处。

以上是秦穆公以个人的经验,道出治国平天下“用人的道理”,首先举出有君子风度的贤良是胸怀宽大、心地善良,能容纳人才、爱才、惜才,向往他人的智慧才德,以如此来治理国家,必能保我子孙黎民。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

:妒忌。

:痛仇。

:厌恶。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看到百姓有技艺、才华,就会嫉妒,恨他以恶之,来厌恶,不但内心产生反对而处处用恶语来相逼,如历史三国演义里曹操之子“曹植”与“曹丕”,曹操提拔曹植,因为曹植有才华,造成曹丕嫉妒其弟,既然曹植有才华就逼曹植走七步一首诗,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说煮豆,用豆的树枝叶来燃烧,豆子在锅内哭着说,本来是同一种子所生长而成的,是同一根本,相煎何太急,何必相逼。用豆萁来煮豆使豆能熟,我们本是兄弟手足,为什么如此的相杀呢?我们要有此心,大家都是同一根源来的,何必为了贪图口欲而要牺牲他人呢!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哉!”

:反对、违背。

:使。

:危险。

看别人有才华、智慧、涵养而违之,处处来为难、阻止,处处意见相左,给他难看无法通达,因你很有才华我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变成不受重视。人之圣彦,像这样很好且有内圣之人,有很好的智慧、才华而违之,处处来违背,处处来刁难,处处来阻挡,而俾不通,使之无法通达,想办法加以丑化,像这样的人社会很多、很多。实不能容,这样的人,如果举用这种人来治理国家的话,一定不能保护我们的子孙及百姓或施德惠给老百姓,使之安享幸福,同时对整国社会国家的安宁来说,这是非常的危险。

洁矩之道:即测己量人,依法则事理行事。有道者必先培养德性为本,将光明磊落的德性来得民心,有了民心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能产生财物,有了财物才能用之于民,享之于民,造福百姓。人事管理:用人之道是领导者成功的重要门径,我们修办道者,要代替上天选拔人才,要爱才、惜才、造就人才,不可忌贤,阻碍慧命的传递,这样才能细水长流,广渡无数众生离苦得乐。

释治国平天下(四)

〈经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大学这一章就专门在讲要怎么用,既然明明德而后要亲民,达到止于至善的功夫,就应该素其位而行,扮好自己的责任,例如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所站的岗位,扮演最好的角色,这就是大学儒家思想,重在践行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方寸之心,不失慈悲、亲爱之心,这就是明体达用,体用兼赅。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只有。

仁人:存仁心。

放流:放置、放逐。

:驱逐也,即隔绝之意。

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就是野蛮的地方。

唯仁人放流之,人有仁、有邪,有道心、邪心,人心、血心,唯独有仁德、有慈悲而了解真理、有道的人、有修养的仁人君子,才能够把人心、血心驱逐掉,迸诸四夷,赶到边疆荒凉的地方去,不与同中国,这中国后学觉得应该是我们的弟一宝自性,也就是说只有仁德,有真修实炼者,会把这些邪恶的人心跟血心放逐掉,迸诸四夷也就是把不是真理的东西,迸除在较远方的地方去,如果将这些不好的人心、血心留在自性中,不与中国同,还会来干扰自性,这个同是混在一起,中国在这里把它解释为自性,如果不把这些不好的邪恶之心放逐掉,不使他留住在中国,以免危害到自性。所以也唯有仁德之人,能是非分明,能以明德自性当家作主,将后天一切毛病、脾气迸诸四夷,不让六贼留在身中作乱。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只有仁德之人,才能爱人、恶人,对于真我能爱。这个假我能把他赶掉,这两个人,不同的人,一个真我,一个假我!真我跟假我,真正修炼者人会珍惜真我,会去掉假我、能爱人、能恶人,对于那些假的人心跟血心会把他赶掉。自古,佛魔相随,明道者,理智胜人欲,不明理的人,人欲胜理性,自性就迷昧了。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明了或看见。

:推荐或重用。

:任用。

:是怠慢的意思。

退:放逐或革职。

:隔离。

:错误。

一旦发现有贤德能干之人才,不会用,用了只懂得用才,而不会惜才、爱才。然后,把一件事的成败,推给命运、推给命运、推给上天,说这是天注定的,以消极怠惰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事。发现无德又无能者,反而继续任用,不适用时,又不能马上当机立断给予革职,这是佷严重的缺失。

以上这两段话,是智慧门未开,无法慧眼识英雄。例如“伯乐之相马”,所谓千里马遇到伯乐,本来千里马被一般人视为一只普通的马,可是在伯乐的眼里,它却是一只千里马。

主因是:伯乐他本身除了爱马以外,还很会用马,所以他知道千里马是战场上,一只不可多得的好马,如果用于载人或载物,就真的糟蹋了一只好马,从此千里马就由一只普通的马,变成战场上,打先锋的战马。这就是所谓“伯乐慧眼识好马”。

观看今时的国家、社会、公司界,极需有德又有才的这种人,一起投入,共同打拼,才能赢造更美好的未来。尤其一贯道,现在担任上天,三曹普渡的大使命,需要更多的人才,所以为上者:前人、点传师,必须学习伯乐的相马之道,什么马适合载人、载物、打战,都在他的慧眼识马之下,每只马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连最弱的马都能派上用场,这就是所谓佛法之前众生一律平等。以平等观来看待万事万物,把个人的名份、权利摆在其次,能够放下一切身段,就能做到爱才、惜才、用才,绝不会有妒才的发生。

能不断的与十方善知识,学习再学习,共同砌磋琢磨,才能带领众生离苦得乐,一起完成三曹普渡的重责大任,也唯有放下一切的名份,以众生的利益为先,这才是真正为众生福祉着想的人,而不是事情一来,为保全自己的名誉和权位,就做一个不敢担当的人。不顾众生的生死大事,做出误人误己的事,这种过失,是恒河沙数的功德,也难以弥补的。故深明用人之当与不当,影响国之兴亡甚钜,故告诫后人,不可不慎。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反背或违反。

:灾祸。

:降临或遭遇。

人之性本有五常之德,所以可比喻为好人,性之所厌恶者情欲也。如果去亲近或爱好众人所厌恶的,却厌恶众人所亲近或爱好的,这就违背了人类本有之天性,盖性之所好者,如忠孝节义,即是顺天心符众意,必受天佑,本性所厌恶者,奸妄残暴也,若是好恶而恶善,则违反人性,那么灾难必定会降临在他的身上。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必须要遵循着修持内圣外王的一条大道,此大道便是必须能够忠诚信实,才能博得众人的心,所以我们今天修道,要彻底遵守道心,弃恶向善,要将心里的垃圾去除,向光明的地方走,起心动念都该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一个标准的修道人,时时不忘去成全人、渡人。必忠信以得之,盖忠信系尽己之心,不违于物,是洁矩之本,而骄泰傲慢的人,必定会失去贤德之才,及民众的心,并非上天不帮忙,因为失去了做人该有的准则,违背了天意,自然而然就会失败了。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勤奋不懒散。

:宽裕。

:常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众生想要生聚财货,有一条光明正大的途径,那就是参加生产的人数众多,而消耗坐食、闲着无事的人少,参加工作的动作要勤快,使产量大增,另一方面,取用的人能节约不浪费,当用则用,当省则省,使财库宽裕不竭,如此的理财政策下,则财货必可经常充足富裕。

后学是在乡下出生的,在读中学时班上有一位陈姓的同学家里很有钱,上学时有司机接送,尤其令人羡慕的是中午吃饭时,大家打开便当一看大都是地瓜饭配上菜脯及空心菜,唯有这位有钱的同学他便当所装的都是香喷喷的白米饭加上有鱼有肉,看得大家直流口水,不要说鱼肉吃不到【除了过年那一天】就连白米饭也没有吃过,看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真想把它吃一口过过瘾。从那时起,后学就很羡慕有钱人,后来听长辈们说,人家前世烧好香,做善事很多,今生才会出生在有钱人的家庭。有一次跟随同学到他家参观,才知道他父亲是一位很有名的医生,在街上开了一家大医院。他妈妈出来招待我们,拿出一盒饼干分给我们吃,那饼干真是好吃极了,后学从没有吃过,所以特别记住,好像是写金鸡饼干,可乐娜食品公司出品。这位同学的妈妈,雍容高贵,衣着华丽,后学感到很自卑,但是鼓起勇气问她,怎么样才能成为有钱人,她说:好好的读书,将来到社会上,只要肯努力工作,同时要能勤能俭,总有一天你就是有钱人。

学校毕业后,后学到台北来就业,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渐渐才了解这些富翁,除了本身事业有成之外,他们大都抓准了经济荣枯的节奏,踩对了投资的脚步。

这些事业有成之富商,为何抓得准那时机呢?因为他肯虚心去学习、观察时事变化、不一窝蜂的盲从。最重要的是要坚定务实的信念,避开当局者的迷失,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当下即有智慧来判断时机与否。

以大道之无为来说,不刻意去追求什么或争什么?凡事处于至诚之心,谦虚处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贪、不争、不忮、不求,在那平常心的情境之下,智慧在不知不觉中己合而为一,那最好的时机不就是在此时吗?所以我们如果一直站在道上处事,相信每一个时间,都是我们的最好时机。而且也不会发生乐极生悲的困境;即使是有困境,那每一个困境也是成功的前哨,故守住修持的岗位上,一定是掌握永恒的好时机。

我们来人间拼命赚钱,用一句话来涵盖是借假修真,借这个肉体跟后天的钱财来修唯一的自性,求道以后,我们要立功跟培德,因为我们来到人间,实在是背了一大包累世的债务来,要在此生此时相抵,要偿还累世的所有债务,同时呢,必须要在这个人生来了愿。因此我们要福慧双修,积极行功立德,尽自己的本份去成全、渡人、亲民渡众。

所以孔子说,要治国平天下,在上位的人一定要有洁矩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就是人事管理,用人之道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重要门径。昔秦穆公因用人不当,打败使后立誓说:“假如有一个臣子老实真诚,虽没有什么特殊不当,打败仗后立誓说:“假如有一个臣子老实真诚,虽没有什么特殊的才技,但心胸宽,能容纳别人的长处,就如同自己有才能那么高兴,看到贤德智慧者,便心向往并赞美,这种有容人大量之德者,若能重用,必能利益天下众生。”所以用人之道要用得正,前辈常说,正人行邪道,邪道亦成正;邪人行正道,正道亦成邪。这也就在点醒我们最大的目的在于自己能修身。

第三治财之道,国家须要财源,要让百姓得到最大的福利,就需要建设,要建设就要有财源,要懂得如何开源节流,不能以压榨的方式,否则百姓被压榨光了,国家也就无法兴旺。

所以要让百姓自动而喜欢工作,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这么繁荣,是因为家家户户都像工厂一样,每一个人都很勤奋的工作,这样赚钱的人多,花钱的人少,所以百姓富有国家也就富强了,因此治理天下只要能把握这三个原则,天下就会太平。

若反观治理自己,首先要有德,才能在行为举止上做良好的标引导别人,也就是说个人的修养要有洁矩之道,第二用人之道,修行的路上,你要学会与人相处的智慧,与诸天仙佛和众生同样欢笑的智慧,那今天我们修道就是要与别人能相处的圆满,并能推荐人才,无论是钱财,人才都没有私用,都用之于道场,今天修道要和家人处得很好,上班和同事、老皮处得很好,然后自己不能生闷气,所以心情一来,事情就不圆满了,所以今天修道,我们要开启自我和天地共同喜悦的智慧,相处圆融和谐,气氛非常的好,这就是道气。

第三要有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世上的人用钱,有仁德的君子用德,有道才能作德,所做之事能让人改过向善,真心觉醒为之德,让人体悟到真理之后,慢慢的引入使之改变在不知不觉之间,即是德化,就像前人、点传师所说的道理,深深打动我们的心之后,我们才能反省,进而改正之后,在修道的过程中就会自动自发。所以修身和治国都是一样的。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孟献子:春秋鲁国贤大夫,名仲孙蔑。

不察:不饲养。

鲁国有一位大夫孟献子曾说:“如果一个人官做到大夫的阶级,其富裕能拥有四匹马拉的车乘之富有,就不必与百姓争斗其生计,不应该较饲养鸡鸭的小利,留一些给别人来做。”就好像我们在道场中,也应该有机会给其他的学长服务。不要以为一直都是我在服务别人,也应该让其他的学长有行功立德的机会。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聚敛:贪取份外之财。

同样的道理,如果官位高到丧祭的地位,可以采伐用冰祭祀的卿侯以上爵位时,就不必再重财轻义,去饲养牛羊图利之事,进而凡身为卿侯富有封地,拥有百辆兵车权高位大的卿大夫,就不应该做任意搜活民财的佞史家臣。一旦身份高就不该和百姓来争取一些利益,再来如果已有一个地方让我们来收成,就好比一个县市,收了多少税,缴多少给中央,其余就分配给地方,做为地方建设,那么有如此身份地位的人就不要再去加重税收,去加重人民的负担。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盗臣:盗取自家物的家臣。

如果有这种专门和百姓争取利益搜括民财的家臣,不如聘请一些专门济贫、赈灾的人,这个“盗”字,并不是单指专门拿居自己的钱财去用,意思就是说,如果有此身份护这一怆,而不忠义的去违背,也从来没有在下的人尽忠侍君却半途而废的去背叛,或有什么事情始终都做不成功的道理,这也从来没有听过。首先我们了解君子德风,人民德草,风吹草偃,民本风中之草,顺其风性,上方领导者好仁的话,下方绝对是好义的。国家的国库里之钱财,不是在上之人的,因为这些都来自百姓,当然也应用在百姓的身上,国富当然人民就有福。

现在我们以另一角度来讲,上好仁,这个上,解释为自性;下好义,这个下,解释为四肢百骸,这个就是讲到自己的修持,上好仁,自性不离天理的话,用自性来主宰行为,自性不离天理,四肢百骸,绝不偏邪,而下好义,绝对不会有四肢百骸做偏差的事情,所以各位我们现在修道,你要把自性安在天理,把你的自性跟老母娘合在一起,达到天人合一,自性不离天理的话,你的行为四肢百骸六根,这些绝对不会做出偏邪的事情。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有道德有仁义的国家,不应该把财务当作利益,应该以仁义当作利益。所以治国修身,不应拿财利为利,而当以爱民以德为利。如果以财为根本,就无法达到止于至善、平天下了。

所以大道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就在这三步功夫。

明明德就是在这最后十章里面,这叫做“洁矩之道”(洁音揭)用在天下国家谓之“洁矩之道”而用在自身就是明明德。

用人之道就是我们所选之人,应该为众人,而不是为自己私人,所要用的人,就我们众人所喜爱的尽量去做,众人所厌恶的人就不要去做,那么从修道看来,就是要能亲民渡众,就是有像上天一样的心。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掌理国家。

:致力。

财用:发财或敛财享用

:同灾。天灾或灾祸。

掌管国家大事,却存心想收敛财货,罔顾百姓的生活,必定是那群小人,领导主事者未能明察,还以为他们有生财之道,把他们当作好人来信任,派他们去办理国家大事,那么灾害就会一齐到来,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有那些仁义道德之人在,恐怕也无法挽救了,所以说治国道理,不应该把财货当作利益,应该以仁义道德来做利益才对,对我们修道的人来说,仁者以财发身,无住相布施,法身清静,充实光大,在道场则财聚民散,财散民聚,这是告诉我们要善用后天有限的财富,来造就先天无形的功德,本大学篇,对于白阳期的修道士裨益很大,全章从三纲领、五步功夫、八条目,从洁矩之道,讲到人事、财政的基本原则,实是修持内圣外王的最佳宝典,希望各位学长,能更深入的研究,并信受奉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