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水喻真心者,以水有十义,同真性故。
一、水体澄清,喻自性清净心。
二、得泥成浊,喻净心不染而染。
三、虽浊不失净性,喻净心染而不染。
四、若泥澄净现,喻真心惑尽性现。
五、遇冷成冰,而有硬用。喻:如来藏与无明合成本识用。
六、虽成硬用而不失濡性。喻:即事恒真。
七、暖融成濡。喻:本识还净。
八、随风波动。不改静性。喻:如来藏,随无明风波浪起灭,而不变自不生灭性。
九、随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动自性。喻:真心随缘流注,而性常湛然。
十、随器方圆,而不失自性。喻:真性普遍诸有为法,而不失自性。又书云:上德若水,方圆任器,曲直随形故。如小乘俱舍论,亦说诸有为法,有刹那尽。何以知有?后有尽故。既后有尽,知前有灭。
故论云: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若此生此灭,不至余方,同不迁义。而有法体,是生是灭,故非大乘。
大乘之法,缘生无性,生即不生,灭即不灭。故迁即不迁,则其理悬隔。
又中论疏云:常、无常门者。常,即人、天位定,故无往来。无常,即六趣各尽一形,亦无往来。又常,即凝然不动。无常,念念变异,令谁往来。则常、无常法,俱不相到,皆无往来。
肇论云:“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
释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者,孔子谓颜回曰:吾与汝,终身交一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变乎!意明物物常自新,念念不相到。交臂之顷,尚不相待,已失前人,岂容至老而后变耶?
又前念已故,后念恒新,终日相见,恒是新人,故云:见新。如此新人,见之,只如交臂之顷,早是后念新人,非前念时也。故云:非故耳。
若前念已古,后念已新。新不至古,古不待新,前后不相至,故不迁也。
又虽两人初相见,只如举手,交臂之顷,早已往矣!此取速疾也。故云:昔物自在昔,今物自在今。如红颜自在童子之身,白首自处老年之体。所以云: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吾犹昔人者,犹者似也。吾虽此身似于昔人,然童颜自在于昔。今衰老之相,自在于今,则非昔人也。故云:徒知年往,不觉形随。世人虽知岁月在于往古,岂觉当时之貌,亦随年在于昔时,则童子不至老年,老年不至童子,刹那不相知,念念不相待,岂得少壮同体,百龄一质耶?
又年往形亦往,此是迁义,即此迁中有不迁也!往年在往时,往形在往日,是谓不迁。而人乃谓往日之人,迁至今日,是谓惑矣!
又昔自在昔,何须迁至今。今自在今,何须迁至昔。故论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经中言迁,未必即迁。以古在古,以今在今故也。
所以言无常者,防人之“常”执。言常住者,防人之“断”执。言虽乖,而理不异,语虽反,而真不迁。不可随方便有无之言,迷一心不迁之性。
又解云:如梵志白首而归,邻人谓少壮同体。故云:昔人尚存乎!所谓有力者,则三藏等事,无常冥运,力负夜趋,交臂恒新,念念舍故。而常见昧之,谓是固矣。邻人不觉,此之谓欤。
又有力者,即无常之大力也。世间未有一法,不被无常吞。故云: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庄子本意,说不住之法。念念恒新,物物各住,各住相因,而不相到,即不迁也。于惑者,则为无常不住,新新生灭,而谓之迁。若智者,则了性空无知,念念无生,谓之不迁。
庄子有三藏,谓:藏山于泽、藏舟于壑、藏天下于天下。谓之固者,不然也。然无常,夜半负之而趋,昧者不觉也。三藏者,藏人于屋,藏物于器,此小藏也。藏舟于壑,藏山于泽,此大藏也。藏天下于天下,此无所藏。然大小虽异,藏皆得宜。犹念念迁流,新新移改。是知变化之道,无处可逃也。
夫藏天下于天下者,岂藏之哉!盖无所藏也。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往也,浩浩迅流,未曾暂住,昼夜常然,亦叹世人之不觉。故云: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此庄、孔俱叹,逝往难留,皆说无常去也。岂可推今日物到昔日乎。若今日不到昔。即今日自在今。昔日自在昔。则今昔显然,俱不迁也。故云:何者?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来!
大涅槃经云:“人命不停,过于山水。”
夫无常有二:一者、败坏无常。二者、念念无常。人只知坏灭无常,而不觉念念无常。
论云:若动而静,似去而留。经说:无常速疾,犹似流动。据理虽则无常,前后不相往来,故如静也。虽则念念谢往,古今各性而住,当处自寂,故如留也。
又虽说古今各性而住,当处自寂,而宛然念念不住,前后相续也,则非常、非断,非动、非静,见物性之原也。
古德问云:各性而住,似如小乘,执诸法各有自性。又何异纳衣梵志言:一切众生其性各异。
答:为破去来,明无去来。所以据体言之,故云各性而住,非决定义。则以无性而为性,不同外道二乘,执有决定自性,从此向彼。若不执有定性去来,亦不说各性而住。故论云:言往不必往,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住耳。
又刘湛注云:庄子藏山,仲尼临川者,庄子意明前山非后山,夫子意明前水非后水。半夜有力负之而趋者,即生住异灭四时,念念迁流不停也。
是以若心外取法,妄梦所见,情谓去来,则念念轮回,心随境转,尚不觉无常粗相,焉能悟不迁之密旨乎!
若能见法是心,随缘了性,无一法从外而入,无一法从内而生,无一法和合而有,无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则尚不见一微毫住相,宁观万法去来,斯乃彻底明宗,透峰见性,心心常合道。念念不违宗,去住同时,古今一贯。
故法华经云:“我观久远,犹若今日。”
维摩经云:“法无去来,常不住故。若了此无所住之真心,不变异之妙性,方究竟明不迁矣!”
已上论中,所引内、外之经典,借世相之古今,寄明不迁,同入真实,是以时因法立,法自本无。所依之法体犹空,能依之古今奚有!若假方隅而辩法,因指见月而无妨。或徇方便而迷真,执解违宗而反误。
故信心铭云:“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第二、依火焰起灭,喻中之义,同前。
初、唯焰者,谓焰起灭。有其二义:
一、前焰谢灭,引起后焰,后焰无体,而能知前,前焰已灭,复无所知,是故各各皆不相知。
二、前焰若未灭,亦依前引,无体故无能知,后焰未至,故无所知,是故彼亦各不相知。
妄法亦尔,刹那生灭,不能自立。谓已灭未生,无物可知。生已则灭,无体可知。是故皆无所有也,斯则流金、砾石而不热也。
二、依所依者:谓彼火焰,即由于此无体、无用,不相知故,而有起灭虚妄之相,是则揽非有而为有也。妄法亦尔,依此无所依之真理,方是妄法,是亦非有为有也。
三、唯所依者,推起灭之焰,体用俱无。无焰之理,挺然显现,是则无妄法之有,有妄法之无,湛然显现。遂令缘起之相,相无不尽。无性之理,理无不现。
又火依薪有,薪是可燃,火即是燃。以燃因可燃,则燃无体。可燃因燃,则可燃无体。
又前焰已灭,后焰未生,中间无住。如一念之上,即有三时,已灭为已生,未生为未生,生已即减是生时。故净名经云:“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经云:“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故三时无体,无可相知也。
第三、依风有动作,喻:妄用依真起,三义同前。
一、唯动者:离所动之物,风之动相,了不可得,无可相知。妄法亦尔,离所依真体,不可得故,无可相知,斯则旋岚偃岳,而常静也。
二、依所依者:谓风不能自动,要依物现动。动无自体,可以知物。物不自动,随风无体不能知。风法中,能依妄法要依真立。无体知真,真随妄隐,无相知妄。
三、唯所依者:谓风鼓于物,动唯物动。风、相皆尽,无可相知。妄法作用,自本性空,唯所依真,挺然显现,是故妄法全尽而不灭,真性全隐而恒露。能、所熏等,法本自尔,思之可见。
第四、依地有任持者:喻:妄为真所持,三义同前。
初、地界因依,有二种义:
一、约自类。二、约异类。
前中,从金刚际上至地面,皆上依下,下持上,展转因依而得安住。然上能依,皆离所无体,而能知下。然下能持,皆亦离所无体,可令知上。又上上能依,彻至于下,无下可相知。下下能持,彻至于上,无上可相知。是故若依、若持,相无不尽。所现妄法,当知亦尔,必粗依细,谓:苦报依于业,业依无明造,无明依所造,展转无体,无物可相知,斯则厚载万物,而不仁也。
肇公亦曰:乾坤倒覆,无谓不静也。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经云:譬如大地,荷四重任而无疲厌也。不仁者,不恃仁德也。犹如草狗,岂有吠守之能。故云:唯道无心,万物圆备矣!
二、约异类者:如经云: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虚空,虚空无所依。准此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识,本识依如来藏,如来藏无所依。是故若离如来藏,余诸妄法,各互相依,无体能相知,是则,妄法无不皆尽。
二、依所依者:地界正由各无自性,而得存立。向若有体,则不相依。不相依故,不得有法,是故揽此无性,以成彼法,法合可知。
三、唯所依者:谓揽无性成彼法者,是则彼法无不皆尽,而未曾不灭,唯无性理而独现前。
又既不相知,何缘种种?
答:此有四因:一、由妄分别。二、诸识熏习。三、由无性不相知。四、真如随缘。然此四因,但是一致,谓由妄分别为缘,令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有,诸识熏习,展转无穷。若达妄原,成净缘起。
前所疑云:为是种种,为是一性?
今答:云:常种种,常一性。
又难云:一性随于种种,则失真谛。种种随于一性,则坏俗谛。
今答云:此二互相成立,岂当相乖。性非事外,曾何乖于种种?种种性空,曾何乖于一性?由无性故有,一性能成种种。缘生故空,种种能成一性。
是以缘起之法,总有四义:
一、缘生故有,即妄心分别有,及诸识熏习是也。
二、缘生故空,即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也。
三、无性故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也。
四、无性故空,即一切空无性也。
复次,性有二义:一、有。二、空。又二义:一、不变。二、随缘。
以有义,故说二空所显,即法性本无生也。
以空义,故说依他无性,即是圆成,即各不相知。
以有义,故说不变。以空义,故说随缘。此二不二,随缘即是不变,不变故能随缘。若唯不变性,何预于法。若但随缘,岂称真性?
又若性离于法,则成断灭。法离于性,则本无今有。
又法若即性,性常应常。性若即法,法灭应灭。此二相成,非常、非断。此二相夺,非有、非空。为中道义。
经颂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以眼等八识,为能、所熏。展转为因,而常流转,无别我人,故云:而无能转者。是以举体性空,方成流转。
即此八识,各无体性,故无实我法而为其主。向若有性,不可熏变,安得流转?故知趣生同异,受报妍媸,皆由识种。悉依于心,如流依水,似火依薪,续续无知,新新不住。善趣恶趣,即是总报。由业熏心,受所受报。如水漂流不断,虽然流转,而无转者。故云: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
释论云:如瀑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漂溺有情,令不出离。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
楞伽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
唯识论云:“恒转如瀑流。”
起信论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等。”
又以虚妄中,有其二义:一、虚转。二、无转。故常种种,常一性也,虚转故。俗不异真而俗相立,无转故。真不异俗而真体存,故互不相违也。
法性本无生者:法性者,“法”谓差别依、正等法。“性”谓彼法所依体性,即法之性,故名为法性。
又,性以不变为义,即此可轨,亦名为法。此则性即法,故名为法性。此二义,并约不变释也。
又即一切法各无性,故名为法性。即随缘之性,法即性也。
本无生者,“本”有二义:
一、约不变:本谓原本,本来不生,随缘故生。
二、约随缘,有此法来,本自不生,非待灭无,即示现生时本不生。故云: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则妄心分别,情计谓有。然有,即不有,故云:一切空无性,常有、常空,是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又约相待、相夺,释不相知。
言相待者,业无识种,不亲办体。识无业种,不招苦乐。既互相待。则各无自性。
言相夺者,以业夺因,唯由业招,故因如虚空。以因夺缘,则唯心为体,故业如虚空。互夺独立,亦不能相知。互夺两亡,无可相知。
又以无生,故不相知。以缘夺因,故不自生。以因夺缘,故不他生。因缘合辩,相待无性,故不共生。
互夺双亡,无因岂生,以此不生,类于不知。居然易了,即以因为,自以缘为他,合此为共。离此为无因,互有尚不相知,互无岂能相知耳!故知诸法相待,皆无自性。
如中论相待门说,不空既破,空法亦亡。偈云:若有不真法,即应有真法,实无不真法,何得有真法?亦如因垢说净,垢性本无,净相何有?此相待一门,尽破诸法,以诸法,皆是相待而有。未曾有一法,而能独立者。
故因缘无性论云:“阿难、调达,并为世尊之弟。罗睺、善星,同是如来之胤。而阿难常亲给侍,调达每兴害逆。罗睺则护珠莫犯,善星则破器难收。”以此而观,谅可知矣!
若云:各有自性,不可迁贸者,此殊不然。至如鹰化为鸠,本心顿尽。橘变成枳,前味永消。故知有情、无情,各无定性。但随心变,唯逐业生,遂有从凡入圣之门,转恶为善之事。
大般若经云:“谓证诸法无性为性,究竟圆满,方名为佛。”故知建立三宝,成佛事门,皆从无性因缘,而得兴显。
所以首楞严三昧经云:尔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谓文殊师利法王子,曾于先世已作佛事,现坐道场、转于法轮,示诸众生入大灭度。”
佛言:“如是如是,乃至迦叶!汝今且观首楞严三昧势力,诸大菩萨以是力故,示现入胎、初生出家、诣菩提树、坐于道场、转妙法轮、入般涅槃、分布舍利,而亦不舍菩萨之法,于般涅槃不毕竟灭。”
尔时,长老摩诃迦叶语文殊师利言:“仁者!乃能施作如此希有难事,示现众生。”
文殊师利言:“迦叶!于意云何:是耆阇崛山,谁之所造?是世界者亦从何出?”
迦叶答言:“文殊师利!一切世界水沫所成,亦从众生不可思议业因缘出。”
文殊师利言:“一切诸法,亦从不可思议业、因缘有,我于是事,无有功力。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属因缘,无有主故,随意所成;若能解此,所为不难。”
释曰:若了一切法,悉属因缘,皆无自性,但是心生。则凡有施为,何假功力,以无性之理法尔之门,随缘卷舒,自在无碍。
华严经颂云:“如其心性而观察,毕竟推求不可得,一切诸法无有余,悉入于如无体性。”又颂云:“譬如真如本自性,其中未曾有一法,不得自性是真性,以如是业而回向。”
华严论云:“一切众生,迷根本智,而有世间苦乐法者:为智无性故,随缘不觉,苦乐业生。为智无性故,为苦所缠。方能自觉根本无性,众缘无性,万法自寂。若不觉苦时,以无性故,总不自知有性无性。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切众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亦因而起。又为智体无性,但随缘现,如空中响,应物成音。无性之智,但应缘分别。以分别故,痴爱随起。”
又中观论,破应无如来偈云:“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
次总拂偈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
论释云:“戏论名忆念,分别此彼等,此如来品,初、中、后思惟,如来定性不可得,乃至五求四句皆非是。”
故偈云:“如来无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以如来一性空义,知一切世间法,悉皆无性,同如来义。
华严演义中,引法华经偈云:“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今但引两句,显诸法无性,成一性义耳!
然上三偈,诸释不同,今直解经文。
初一偈,明当佛开权,终归一实,故云其实为一乘。次偈释说一乘所以,以唯一性故,谓若有二性,容有两乘。既唯一性,故说一乘耳!
知法常无性者:“知”即“证知”,“法”谓“所证知法”,即色心等一切法也。
常无性者,所证理也。即如无性理,觉诸法故。
云何无性?谓色、心等,从本已来,性相空寂。非自非他、非共非离,湛然常寂,故曰“无性”。
而言“常”者,谓本来即无,非推之使无。故曰“常无性”耳。
佛种从缘起者,然有二义:
一约因种:因种,即正因佛性。故涅槃经云:“佛性者,即是无上菩提中道种子。”此种,即前常无性理。故涅槃经云:“佛性者,即是第一义空。”无性即空义也。
缘,即六度万行,是缘因佛性。起彼正因,令得成佛,是故说一乘者。唯以佛性起于佛性,更无余性,故说一乘,称理说也。
体同曰性,相似名种。故关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余谷,此属性也。萌蔊华粒,其类无差,此属种也二果种性。关中云:佛报唯佛,其理不差,即性义也。说法度人,类皆相似,此种义也。果之种性,缘真理生,故云从缘。
故释此偈云:“佛缘理生,理既无二,是故说一乘耳。”意云:“证理成佛,称理说一。”此中知法,常无性偈,全同华严出现品经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乃至知一切法,皆无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续,救度众生。谓知无性,佛性同故。”
准经文云:“以知无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况不说一乘而度脱之。”
后偈云:是法住法位等者,重释前偈。言是法者,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无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缘无性,缘起即真。由即真,故云无性。
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论说: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异名。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谓因乖常理,成三界无常。若解无常之实,即无常而成常矣!则常与无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经况之二鸟,飞止同居,今于道场,证知一切世间无常,即真常理。犹悬镜高堂,万像斯鉴,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说。一乘尚是假说,况有二三。则一乘之理,至理无过。无性之宗,诸宗莫及。可谓宗镜之纲骨,祖教之指南也。
所以深密经云:“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商主天子所问经云:“若法是无,即不自在。若不自在,是则无欲。若无欲者,则是真性。若是真性,即名无性。”
宗镜录卷第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无性理同。是何宗摄
答。法性宗摄。如古师云。法性有体。是法相宗义。事上无体。是法性宗义
问。若一切法实无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断见
答。若有性故。一法不成。以无性故。诸缘并立。于无性中。有无俱不可得。岂成断常之见耶。如大般若经云。诸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察二空。虽知诸法。一切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皆非实有。无性为性。自相皆空。而能安立善非善等。诸法差别。皆无杂乱。又云。善现白佛言。世尊。佛说一切法。皆以无性为其自性。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者。谁染谁净。谁缚谁解。彼于染净。及于缚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见。破威仪。破净命。当堕地狱。傍生。鬼趣。受诸剧苦。乃至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于自性中。有性无性俱不可得。不应于此执有无性。故知既不可执有。亦不可执无。以自性中。无有无故。所说有无之法。皆是破执入法之方便。故先德云。用无所得为方便者。有二。一以无所得。导前随相。则涉有不迷于空。为入有方便。二假无得以入有。不存无得。即无得亦是方便。此为入空之方便。是以无得相空。无作人空。无际性空。此三相尽。法界理现。故菩萨不坏空而常有。染净之法宛然。不碍有而常空。一真之道恒现。如是双照。方入甚深。如般若灯论云。我说遮入有者。遮有自体。不说无体。如楞伽经中偈曰。有无俱是边。乃至心所行。彼心行灭已。名为正心灭。释曰。如是不着有体。不着无体。若法无体。则无一可作故。又如偈曰。遮有言非有。不取非有故。如遮青非青。不欲说为白。释曰。此二种见。名为不善。是故有智慧者。欲息戏论得无余乐者。应须遮此二种恶见。此复云何。若三界所摄。若出世间。若善不善。及无记等。如世谛种。诸所营作。彼于第一义中。若有自体者。起勤方便。作善不善。此诸作业。应空无果。何以故。以先有故。譬如先有若瓶衣等。如是乐者常乐。苦者常苦。如壁上彩画。形量威仪。相貌不变。一切众生。亦应如是。复次若无自体者。彼三界所摄。若出世间。善不善法。起勤方便。则空无果。以无有故。如是世间。则堕断灭。譬如磨莹兔角。令其铦利。终不可得。是故偈曰。少慧见诸法。若有若无等。彼人则不见。灭见第一义。复次如宝聚经中。佛告迦叶。有者是一边。无者是一边。如是等彼内地界。及外地界。皆无二义。诸佛如来。实慧证知。得成正觉。无二一相。所谓无相。是以先德云。谓诸宗计。多说但空自性。不空于法。如法相宗。但无遍计。非无依他。误学中论等不得意者。亦云法无自性。故说为空。则今相不空矣。今既无性。缘生故有。有体即空。缘生无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彻。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大同。而旨有异。又约缘起法。有二。一无相如空。则荡尽无有。是相空。二无自性如幻。则业果恒不失。即性空。以相空。故万法体虚。了无所得。以性空。故不坏业道。因果历然。以此性相二空。方立真空之理。是则非初中后际。终始宛然。无能造作人。报应非失。故知无性理成。法眼圆照。更无一法。有实根由。今更引证广明。成就宗镜。夫真俗二谛。一切诸法。不出空有。空有之法。皆从缘生。缘生之法。本无自体。依心所现。悉皆无性。以缘生。故无性。以无性。故缘生。以此缘性二门。万法一际平等。是以华严记广释云。谓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空。是空义。二义是空有所以。谓无性故有。是有所以。缘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缘。谓何以无性。得成空义。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是故缘生。是无性空之所以也。何以缘生。得为有义。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是故无性。是有所以。故中论偈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缘。不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若将四句总望空有。则皆名所以。故云缘生故名有。缘生故名空。无性故名有。无性故名空。良以诸法。起必从缘。从缘有故。必无自性。由无性故。所以从缘。缘有性无。更无二法。而约幻有万类差殊。故名俗谛。无性一味。故名真谛。又所以四句。唯第三句引证成者。无性故有。理难显故。若具证者。一缘生故有者。法华经云。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净名经云。以因缘故诸法生。中论偈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等。皆因缘故有义也。二缘生故空者。经云。因缘所生无有生。论偈云。若法从缘生。是则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又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者。由前论中。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为菩萨立过云。若一切法。无生无灭者。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菩萨反答云。若一切不空。无生无灭者。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谓小乘以空。故无四谛。菩萨以不空故。则失四谛。若有空义。四谛方成。故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又般若经云。若诸法不空。则无道无果。即无性故有也。净名经云。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答曰。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法不生。善法不灭。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睿公释云。无住。即实相异名。实相。即性空异名。故从无性。有一切法。又净名经云。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是即大患。我应离之。云何为离。离我我所。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无性缘生故空者。双牒前四句中。两种空也。此二种空。并离断见。谓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今缘生故空。非是定无。无性故空。亦非定无。定无者。一向无物。如龟毛兔角。今但从缘生无性。故非定无。无性缘生故有者。亦双牒前四句中二有。并非常见。常见之有有。是定性有。今从缘有。非定性有。况由无性有。岂定有耶。从缘无性。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非真故。亦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为有。故名妙有。又幻有即是不有有。大品经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为中道。是幻有义。真空是不空空者。谓不空与空。无障碍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为中道。是真空义。经云。空不空不可说。名为真空。中论偈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庵提遮女经偈云。呜呼真大德。不知实空义。色无有自性。岂非如空也。空若自有空。则不容众色。空不自空故。众色从是生。又一。空有相害义。今初一真空必尽幻有。即真理夺事门。以事揽理成。遂令事相无不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有少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般若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等。二。空有相作义。真空必成幻有者。即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性。由无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揽水而成立故。亦是依如来藏。得有诸法。法句经云。菩萨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三。空有相违义。幻有必覆真空。即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能成事法。然此事法。既违于理。遂令事显理不现也。以离事外。无有理故。如波夺水。水无不隐。是则色中无空相也。四空有不相碍义。幻有必不碍真空。即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之理。挺然露现。如由波相虚。令水露现。中论偈云。若法从缘生。是则无自性。然此四义。即是前缘生故空等四义也。一。真空必尽幻有。是无性故空义。二。真空必成幻有。是无性故有义。三。幻有必覆真空。是缘生故有义。四。幻有必不碍真空。是缘生故空义。前四总明空有所以。今四正说空有之相。然此空有。二而不二。须知四义。两处名异。一。真空必尽幻有。是真空上空义。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真空上不空义。三。幻有必覆真空。是幻有上有义。四。幻有必不碍真空。是幻有上非有义。又须知有非有。空非空。各有二义。一。有上二义者。一是不坏有相义。二是遮断灭义。则詺有为非不有。二。非有上二义者。一离有相义。二即是空义。三。空上二义者。不一坏性义。二遮定有义。故詺空为非不空。四。非空上二义者。一离空相义。二即有义。已知名义。今融合乃有五重。为五种中道。一。谓有非有无。二。为一幻有者。此是有上二义自合。然取有上不坏相义。非有上离有相义。故合为一幻有。是俗谛中道。二。空非空无二。为一真空者。即空上二义自合。然取空上不坏性义。非空上离空相义。故合为一真空。为真谛中道。前一。为即相无相之中道。此一。为即性无性之中道。亦是存泯无二义。三。非空与有无二。为一幻有者。上一对。空有自合。此下一对。空有四义交络而合。今此第三。而取真空上非空义。幻有上有义。二义相顺。明不二。然是非空上。取即是有义。有上。取遮断灭义。故得共成幻有。为非空非不有。存泯无碍之中道。四。空与非有无二。为一真空者。即第四取真空上空义。幻有上非有义。二义相顺。明其不二。然是空上遮定有义。非有上即是空义。故二义相顺。得成真空。为非有非不空。存泯无碍之中道。第三是存俗泯真。此是存真泯俗。又三是空彻于有。今是有彻于空。皆二谛交彻。五。幻有与真空无二。为一味法界者。即第五总合前四。令其不二。然上各合交彻。并不出于真空幻有。故今合之为一味法界。为二谛俱融之中道。然三四虽融二谛。而空有别融。今此空有无碍。即是非空非有无碍。举一全收。若以真同俗。唯一幻有。若融俗同真。唯一真空。空有无二。为双照之中道。非空非有无二。为双遮之中道。遮照一时。存泯无碍。故云离相离性。无障无碍。无分别法门。以幻有为相。真空为性。又空有皆相。非空非有为性。又别显为相。总融为性。今互夺双融。并皆离也。无分别法。但约智说。唯无分别智。方究其原。其无障碍。通于境智。谓上之五重。多约境说。心智契合。即为五观。五境既融。五观亦融。以俱融之智。契无碍之境。则心境无碍。心中有无尽之境。境上有无碍之心。故要忘言。方合斯理。总为缘起甚深之相。故知若了空有无碍。真俗融通。无性之宗。缘生之理。如同神变。莫定方隅。虽处狭而常宽。纵居深而逾浅。或在下而恒上。任游中而即边。众生常处佛身。涅槃唯依生死。可谓难思妙旨。非情所知。故云性海无涯。众德以之繁广。缘生不测。多门由是圆通。莫不回转万差。卷舒之形随智。镕融一际。开合之势从心。照不失机。纵差别而恒顺。用非乖体。虽一味而常通。又云。谓尘不坏小量。而遍十方。普摄一切。于中显现。斯由量则非量。非量即量。又居见闻之地。即见闻之不及。处思议之际。即思议之不测。皆由不思议体。自不可得故。即思不可思。经云。所思不可思。是名为难思。法界观真空门云。一。色即是空者。以色。举体全是真空。不即断空。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能变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明色等诸法。故今推之。都无其体。故举体归于真心之空。不合归于断灭之空。以本非断空之所变故。断空。则是虚豁断灭。无知无用。不能现于万法。如镜外之空。非同镜内之空。色相宛然。求不可得。谓之空。又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法。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空。既非灭色取空。离色求空。又不即形显色相之空。又不离形显无体之空。即是真空。若不即色相。即无遍计所执。不离无体。即是依他缘起。缘起无性之真理。即是圆成。二。明空即色者。真空必不异色。故云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是故空即是色。若离事求空理。即成断灭。今即事。明无我无性真空之理。离事何有理乎。以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诸事法。则举空全色。举理全事。又真如正随缘时。不失自性。则举色全空。举事全理。三。空色无碍者。谓色。举体全是尽色之空。故色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全尽空之色。即空即色而空不隐。是故看色无不见空。观空莫非见色。无障无碍。为一味法也。如举众波全是一水。举一水全是众波。波水不碍同时。而水体挺然全露。如即空即色而空不隐。宝藏论云。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无形。真空无名。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为万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肇论云。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言不有不无者。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有既不有。则无无也。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乃至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诸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为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又不真空论云。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圣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人乘真心以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如此则万像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像非真像。像非真像。则虽像而非像。然则物我同根。是非一气。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故知若乘真心而体物。则何物而不归。齐一气以观时。则何时而不会。何时而不会。则知触境之无生。何物而不归。则见物性之自虚矣。若任情所照。曷能尽其幽旨乎。若不悟宗。难逃见迹。如庞居士偈云。昔日在有时。常被有人欺。种种生分别。见闻多是非。后向无中坐。又被无人欺。一向看心坐。冥冥无所知。有无俱是执。何处是无为。有无同一体。诸相尽皆离。心同虚空故。虚空无所依。若论无相理。唯有父王知。故知有无诸法。欲求究竟。唯心方证。若未归心。尽成障碍。为常为断。成是成非。才入此宗。自然融即。谓先明其起处。知自心生。既从心生。则万法从缘。皆无体性。必无心外法。能与心为缘。悉是自心生。还与心为相。但论空有。则广明诸法。何者。以空有管一切法故。此空有二门。亦是理事二门。亦是性相二门。亦是体用二门。亦是真俗二门。乃至总别同异。成坏理量。权实卷舒。正助修性遮照等。或相资相摄。相是相非。相遍相成。相害相夺。相即相在。相覆相违。一一如是。各各融通。今以一心无性之门。一时收尽。名义双绝。境观俱融。契旨忘言。咸归宗镜。是以须明行相名义差别。方能以体性融通。若不先横竖铺舒。后。何以一门卷摄。故还原观云。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现。自有一际之形。如上微细剖析。广照空有二门。可谓得万法之根由。穷诸缘之起尽。此有无二法。迷倒所由。九十六种之邪师。因兹而起。六十二见之利使。从此而生。菩萨尚未尽其原。凡夫安能究其旨。所以宝性论云。空乱意菩萨。于此真空妙有。犹有三疑。一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故华严经中。善财历事诸佛。已证法门。尚犹于诸法中。无而计有。若究竟远离。唯大菩萨之人。大智度论偈云。有无二见。灭无余。诸法实相佛所说。净名经云。有无二见。无复余习。又偈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何者。若时机因缘执有。则说空门。若时机因缘着空。遂谈有教。为破有。故不存空。因治空。故不立有。故说有而不有。言空而不空。或双亡而双流。或双照而双寂。破立一际。遮照同时。如肇论钞云。今就论文。总有四意。以显周圆之旨。一者破实显空。二者破空显假。三者破唯空唯假。显亦空亦假。四者破亦空亦假。显非空非假。则是中道。方谓周圆也。然四论皆有周圆。今既一一辩之。且约四义。一约境。二约智。三约果。四约境智果。初约境者。不真空论云。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此破实显空。遣凡夫执。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此破空显假。遣声闻执。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此则破有破无。显亦空亦假。辩菩萨境。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此破亦空亦假。遣菩萨执。显中道第一空佛之境。此则境周圆也。二约智者。则般若论也。若以般若智。一一历然。空假等境则成心量。但是有智。不得无智意。今则约前智知。凡是一境。即须周圆也。论云。言知非为知。欲以通其鉴。此破凡夫执相知。辩无知也。不知非不知。欲以辩其相。此破声闻无知。辩无种不知也。辩相不为无。通鉴。不为有。此破亦知亦不知。显非知非不知也。非有故。知而无知。非无故。无知而知。此破非知非不知。辩亦知亦无知。前来四义。说虽前后。并在一心。不即不离。可谓佛智周圆矣。三约果辩者。即涅槃论文云。存不为有。破有余涅槃。遣声闻常执。亡不为无。破无余涅槃。遣声闻断执。亡不为无。虽无而有。存不为有。虽有而无。此双破有无。显。亦有亦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此破亦有亦无。显非有非无。以显中道佛之境。无住涅槃。果周圆矣。四约境智果三合辩者。则是总收前诸论文也。前二论。则真谛无相之境。为真空。般若能观真智。即万行之本。为妙有。犹境发智。由智显境。境智互显。为亦空亦有。即涅槃论中三德相冥。境智不二。不断不常。为非空非有。可谓涅槃极果也。即如来一化之意。并周圆故。则罄尽佛法之渊海也。故知真空难解。应须妙得指归。若随空有之文。皆堕邪见。如鸯崛魔罗经偈云。譬如有愚夫。见雹生妄想。谓是琉璃珠。取已执持归。置之瓶器中。守护如真宝。不久悉融消。空想默然住。于余真琉璃。亦复作空想。文殊亦如是。修习极空寂。常作空思惟。破坏一切法。解脱实不空。而作极空想。犹如见雹消。滥坏余真实。汝今亦如是。滥起极空想。见于空法已。不空亦谓空。有异法是空。有异法不空。一切诸烦恼。譬如彼雨雹。一切不善坏。犹如雹融消。如真琉璃宝。谓如来常住。如真琉璃宝。谓是佛解脱。虚空色是佛。非色是二乘。解脱色是佛。非色是二乘。云何极空相。而言真解脱。文殊宜谛思。莫不分别想。譬如空聚落。川竭瓶无水。非无彼诸器。中虚故名空。如来真解脱。不空亦如是。出离一切过。故说解脱空。如来实不空。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阴。是故说名空。呜呼蚊蚋行。不知真空义。外道亦修空。尼干宜默然。所以外道执断空。二乘证但空。俱不达一心真空之理。故无生义云。经云。持心犹如虚空者。非是断空。尔时犹有妙神。即有妙识思虑
问曰。经言。持心如虚空。那更有妙神在
答曰。经道持心如虚空者。只是持心令不生故。言如虚空。非即是空。经言。如虚空也。经言。若识在二法。则有喜悦。若识在无二实际法中。则无喜悦。实际即是法性。空识即是妙神。故知实际中。含有妙神也。华严经性起品。作十种譬喻。明法身佛有心。大师言。虽有妙神。神性不生。与如一体。譬如凌还是水。与水一体。水亦有凌性。若无凌性者。寒结凌则不现。如中亦有妙神。性同。如清净则现。不净不复可见。乃至如师主姓傅傅姓。身内觅不得。身外觅不得。中间觅不得。当知傅姓是空。而非是断空之空。以傅姓中。含有诸男女。故言性空异于虚空。佛性是空。诸佛法身不空。大师引经曰。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释言。女身色相即如。故言无在。如性真常。体含众相。故言无不在。含者。含有男女色声等相。涅槃经明菩萨念法。善男子。唯此正法。无有时节。法眼所见。非肉眼见。不生不出。不住不灭。不始不终。无明无数。此正明如体也。非结非业。断结断业。而亦是业。非男断男。而亦是男。非有断有。而亦是有。非入断入。而亦是入。乃至诸佛所游居处。常不变易。是名菩萨念法。如上空有二门。约广其义用。遂说存泯开合。若破其情执。乃说。即离有无。设当见性证会之时。智解俱绝。如泯绝无寄观云。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乃至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古释云。空若即色者。圣应同凡见妄色。凡应同圣见真空。又应无二谛。空若不即色者。见色外空。无由成于圣智。又应凡圣永别。圣不从凡得故。又色若即空者。凡迷见色。应同圣智见空。又亦失于二谛。色不即空者。凡夫见色应不迷。又所见色。长隔真空。应永不成圣。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者。真空理性。本自如然。但以迷之。动念执相故。虽推破。简情显解。今情忘智泯。但是本真。何存新生之解数。若有解数。即为动念。动念生心。故失正念。正念者。无念而知。若总无知。何成正念。又解为遣情。说因破执。若情消执丧。说解何存。真性了然。寂无存泯。所以若言。即与不即。皆落是非。瞥挂有无。即非正念。故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问。凡涉有无。皆成邪念。若关能所。悉堕有知。如何是无念而知
答。瑞草生嘉运。林华结早春
宗镜录卷第八 丙午岁分司大藏都监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