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外道书

本善书来自于:白云深处人家

《藏外道书》,大型道教丛书,16开36大册,共收集《道藏》未收道教经籍和著述991种,由巴蜀书社先后于1992年和1994年编纂出版。是中国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专案、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八五”计划重点专案。曾被评为1992年度四川省优秀图书,曾获1992-1993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二等奖。
《藏外道书》荟粹了明代正统和万历年间编成的《道藏》和《续道藏》未收的道书,以及自明万历以后至一九四九年以前的各种道书。更可贵的是收编了一些道书中之稀世孤本和海内珍本,如:《太清风露经》、《天罡玄秘都雷法》、《大成金书》、《玉笈金箱》等。它的分类方法不再沿用《正统道藏》和《续道藏》的框架,而采用按内容特点区分类别的方法。全书分为:一、古佚道书类;二、经典类;三、教礼教义类;四、摄养类;五、戒律善书类;六、仪范类;七、传记神仙类;八、宫观地志类;九、文艺类;十、目录类;十一、其他。
《藏外道书》汇集的道教典籍,大致包括六类:一是新发现的明代以前成书而《道藏》未收道书,例如,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孤本《太清风露经》,据考证是世存惟一的元代《道藏》的刊本,《道藏阙经目录》就已收录此经名,可知在明代此经已阙。马王堆考古发现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以及黄老道系的部分经典,等等;二是明代以后产生的道教经籍,例如,清代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高道刘一明的《道书十二种》,书名十二,其实内有道书二十余种之多,此书对于清代和民国以来的道教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清代另一名高道闵小艮的《古书隐楼丛书》,内辑道书三十余种,对于清代江南道教有相当的影响;三是明代以后只在道教内部秘传的经籍,例如,明代龙虎山高道周思德编纂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简称大成金书),据台湾学者研究,此书存世仅两部,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台北中央图书馆,《藏外道书》编委会依靠编委的共同努力,将上海图书馆的藏本公诸于世。《广成仪制》是全真龙门派科仪经书的汇集,一向收藏于四川青城山,从未传世,原书也似未定稿。《藏外道书》(第13册)得到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大师的支持,也将《广成仪制》配齐刊出;四是明清时期成书的大量道教宫观山志和道教文艺作品,例如,《龙虎山志》十六卷、《茅山全志》十四卷、《华岳志》八卷和《合皂山志》上下卷等,阁皂山原是道教灵宝派的祖庭,明清时期的三山符录之一,《合皂山志》世所罕见,《藏外道书》以上海图书馆藏的清同治抄本刊印,使这一“王墒孙纪念物”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另有清代海盐道士辑录的《道家诗纪》稿本,原题四十卷,今存二十二卷,抄录自唐代以降的道家诗歌,十分珍贵。至于一些在明清和民国时期曾广泛流传的戏曲、小说和诗文集,都曾对当时的民众生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五是明清时期曾经广泛流传的一些内丹养生典籍,例如,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讼)、《仙佛合宗语录》和柳华阳的《金仙论证》以及《性命圭旨》,另外,由顾廷龙先生推荐的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稿本《玉笈金箱》也收刊在内,该书据考系明代长州词人钱希言简栖所编抄,为海内外孤本,曾经黄丕烈、章钰等著名藏书家收藏。《玉笈金箱》摘抄道教经典和内修论着至少有二百种以上,堪称是一部明代编成的道教教义和内养的类书;六是民国以后产生的道教书籍和重要的道家研究书注,例如,陈撄宁的许多文章以及部分经注和山志等。《藏外道书》的编排体例,为了适应当代道教界和学术界的方便使用,不再沿用过去的三洞四辅十二部的编排方法,而是将所收书按内容区分为十一类,即:古佚道书类、经典类、教理教义类、摄养类、戒律善书类、仪范类、传记神仙类、宫观地志类、文艺类、目录类和其他等。由于明清时期的某些道书是以丛书的形式刊印的,《藏外道书》在收入本书时,仍然保持丛书的面貌,不将其分拆。全书还编有经籍子目的一字索引,以方便读者检索使用。道教的《道藏》自古历来由官方敕命,道士编修的。不过,《藏外道书》却是由民间主办,依靠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和道教界共同努力,在不耗费国帑的前提下完成的。它既为我国道教研究者们及时提供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难以收集到的珍贵材料,也为在道教研究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了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