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拾遗

本善书来自于:白云深处人家

《三洞拾遗》前言  汪桂平

  道教一切经书的总集,称为《道藏》。道教经书结集成藏,约始于唐初高宗、武后之世,时又称《一切道经》。此后历朝历代,多有高道大德奉敕搜访道书,编纂《道藏》,如北宋编修的《大宋天宫宝藏》、《万寿道藏》,金代编的《大金玄都宝藏》,元代编的《玄都宝藏》等。然而由于战乱、灾害及佛道争端,唐宋金元的《道藏》均告亡毁,迄今无一留存下来。现在存世的《道藏》,为明代正统年间刊成的《正统道藏》和万历年间补编的《万历续道藏》,共收录道书一四七六种,五四八五卷。明代道藏沿用历代道书编纂体例,亦采用“三洞四辅”七部分类法,其中洞真部收录上清诸经,洞玄部收录灵宝诸经,洞神部收录三皇诸经,太清部收录服饵金丹诸经,太平部收录《太平经》等,太玄部收录老子五千文及其注解,正一部收录天师道经戒法篆。所以道教典籍常被称作“三洞真经”或“七部经书”。《道藏》中收录的经书典籍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不仅是道教经典著作的总汇,而且包含大量医学养生、天文地理、科技化学、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礼仪民俗等等房舍的古籍。因此,它不仅是研究道教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   自明代编修《道藏》之后,四百余年间,官方及道门并未续修新藏。但明清以来,民间编辑道书的活动仍有不少,如清嘉庆中蒋元庭编刻《道藏辑要》,收录道书一七三种,后经数次增刻,至清末贺龙骧等第四次重刻《道藏辑要》,收录道书增至二八七种,其中有一一四种为明《道藏》未收的新增道书。民国年间,丁福保编辑《道藏精华录》,收入道书百种,其中亦有《道藏》未收的道书。此外,明清至民国时期编成的道教丛书还有很多,如《道书十二种》、《方壶外史》、《古书隐楼丛书》、《道书全集》等,都收录了不少藏外道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学者萧天石开始搜集整理道教古书秘籍,编成《道藏精华》十八集,收录道书八百余种,多为内丹养生学著作。美国学者苏海涵(Michael Saso)编辑的《庄林续道藏》,凡二十五册,多为符篆科仪类的手抄秘本,颇为珍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四川巴蜀书社出版了大型《藏外道书》,全书共三十五册,收录道书一千余种,所收道书全为明《道藏》未收的明清新出道经、古佚道书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从《道藏辑要》到《藏外道书》的出版,说明历代道门及学者都认识到明修《道藏》已不能涵盖道教典籍的全部,这不仅是因为明清以后新出了大量的道教经典、劝善书、文集等,而且近现代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佚道经如敦煌遗书、帛书竹简中出土的有关道家道教的经典著作,此外还有大量的道教金石碑文、民间道书抄本、国外道教珍本等等,都需要加以搜集抢救、整理保存,以供道教界、学术界之需要。虽然前辈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努力,出版了《道藏精华》、《庄林续道藏》、《藏外道书》等等卷帙浩大的著作,但是毕竟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各类因素的限制,散落于各个图书馆、大小宫观、民间私人的道经秘籍尚有很多没有收集起来,古佚道经、金石碑文、史书方志中的道教资料也需要进一步整理,这是一个艰钜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各房舍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们这次编辑的《三洞拾遗》,做的也衹是拾遗补缺的工作,不是藏外道书的全部。《三洞拾遗》主要收集了明清以来新出的道教经典、文集、劝善书、科戒书等共二百余种,七百余卷。版本有木刻本、石印本、手抄本、铅印本等,其中有不少珍本秘籍是首次面世。我们将这些道书汇编成册,影印出版,希望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的研究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料,为抢救保存传统文化遗产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洞拾遗(206种)

  《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是国内第一部汇集国内存在的各主要宗教的历史文献的大型影印古籍丛书,全书共180册,分为《藏外佛经》、《三洞拾遗》、《清真大典》、《东传福音》和《民间宝卷》五编,收录截止至20世纪初的历代宗教典籍、碑铭、文书等一千一百余种。编辑方针是不与已出版的宗教古籍重复,并为正在进行的国家级项目,如《中华大典·宗教卷》、《中华大藏经》等提供前期的准备性工作。

  因此,《藏外佛经》和《三洞拾遗》只收佛教、道教的藏外文献,《民间宝卷》兼收文学宝卷,而《清真大典》和《东传福音》则是首次系统、全面汇编伊斯兰教、基督教(含天主教、新教及东正教)的历史文献。各编所收均采自国内大学或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其中多有濒于失传的珍稀孤本,或首次面世的重要文献资料,堪称网罗宏富,珍本荟萃,其学术价值和文献意义不言自明。

  《新编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各分编的主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天津社会科学院宗教文化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是第一流的专家,对于宗教政策和宗教典籍均有精深的研究,足以保证该书是一部高品质的、有助于我国宗教学深入发展的学术文献库。如果结合台湾的那套《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正续编使用更好。

  中国民间宗教(包括宗教性的民间信仰)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除了理念上的困扰,文献的难得也是一个重要房舍。历史上,民间宗教一概被视为“邪教”,屡遭查办,经卷也被禁毁。偶有遗存,多为稀见的珍本或孤本,而旧时国内各图书馆也多不入藏此类文献。初入此道的研究者,单是搜集有关的材料,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所得甚少,因此,许多研究者也就知难而退了。王见川、林万传两位青年学者主编的《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精装影印十二钜册,收明清民间教派及有关各类民间信仰经卷一百六十余种。这是民间宗教文献首次大规模的整理、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