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各位前贤大家晚安!(班员:李讲师晚安!)后学很快的又回到嘉义来,这次会回来比较久一点,我这次会回来两个礼拜,最近道场的事情比较少一点,本来我应该在国外的 ,所以我现在有点时间两个礼拜后在出国,那个六祖坛经上次在慈善堂你们都有来吗?(都有!)这样讲起来对一些佛法的理念有一点。
我在跟大家说:“这本书乍看之下很容易,为什么乍看之下很容易?”唐朝人写的书,越是跟我们比较近。
1.文章的结构我们比较看得懂
2.它不是印度翻译过来的,所以我们比较容易懂,好像是这样,但是这本书实在是很难,会很深,为什么很深呢?因为一本书,一本经典都是只是一本思想体系而已,你看那个法华经好想很简单,讲来就一大事因缘完了!《金刚经.三十二》讲来覆去就:“应如是住,如何降伏其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只有说这个!整个空中妙有就是讲这个东西,每一个经典都只是有一个思想的体系,形体很清楚,但是这本书会不时跑一句话出来,不时跑一句话出来,他有时候冒出一句话,这句话有时候是别的经典冒出一句话来的,你如果对别的经典没有研究,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他一直在讲什么,你不知道,他的徒弟问他(六祖惠能)一下,他(六祖惠能)就跟他回答,从第七品到第八品人家问他(六祖惠能),从别人那边问过来的,是不是?问他一句话,别人那边一句话冒出来,他(六祖惠能)就跟他回答,所以,不是很简单,你读这本书应该是很多的书,很多的经典都有涉略。你才知道从哪里出来?你才不会因为一句话,突然冒出一句话,他就回答这样就很困难,这本书就困难,就是这样子!简单来说它的文章结构很简单!唐朝人的书,我们看起来比较简单,我们刚开始在看《六祖坛经》看起来好像很好看,有没有这样感觉?越看看的里面都看不懂,那就表示,你只看到他砍材那个很简单,对不对?你刚开始看的都是那些,当然很简单,但最后你要知道有时候困难,你看不懂,一句话出来,一本经出来没头没尾,别的经典他都会一直讲这句话,一直讲讲讲,一直比喻一直比喻,他那个东西就讲得很清楚,很清楚,你就很清楚!是不是?菩提自性,本来清静,我们叫如来,你但用此心,你叫佛吗?我们上次讲你从如来你要到达成佛,从十五岁要到达七十岁,儒家从天讲到天人合一,他一定要在人世间的圆满,人世间的圆满才能天人合一嘛!儒家就是这样!你佛法也是这样!菩提种子等到开花结果,整棵树开花结果成就,在整个现象界去实行,六度波萝蜜你才但用此心,你才圆满它,孔子他从十五到七十岁才但用此心,这样才圆,这样整个佛法它才圆满,但是有的人不必这样,孔子他是十五到七十岁,他包容一切到70岁才圆满,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可以啦!但是有个人不必,孔子的弟子叫谁?颜回就是不必,他不是得一善拳拳夫应,他就可以了吗?这就叫做顿。跟曾子就不一样,曾子就叫做渐,曾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不是?慢慢地改、慢慢修,曾子就像神秀,他今天讲的顿悟法门,他是直接讲这个东西,禅宗是直接讲这个东西,禅宗所讲得像颜回,这本书就像我就得一善拳拳夫应这样就好!我得一善拳拳夫膺,我就能够处在在陋巷,行不堪其忧,我就不改其我就乐在其中我就安,我就成就。。所以,三十二岁他就成就了!这样就简单!所以,他讲的是顿悟法门,为什么叫做顿?
像颜回,那孔子就像佛,他包容了一切法门,成就一切法门,它叫原教,是不是啊?原教,所以,这样也可以叫作顿,就好像这条长江,这一源头直接到大海,这样叫作顿,是不是?上次有讲过,在崇修堂,什么叫作渐,这条水沟的水从厨房流到水沟流到浴室那边,这才是渐,这叫小德川流。
什么叫作圆?整个水、整个虚空、整个大海,整个天地、整个大海、花草树木那边,在你那边、在你茶杯,在你身体里面,这一切的水遍然整个这个叫作如!其实这叫做如,如不可说,其实浩然正气不可分割,这个叫作如。
整个宇宙间,这个水遍是不是遍满整个虚空,所以佛的圆满这叫佛,所以佛的圆满,这个才是佛,佛很甜佛的造化,佛在哪里?佛在蚂蚁那边、佛在花那边、佛到鸟那边飞、佛到鱼那边游,这叫生命的遍满一切事,这叫圆满,这叫佛,参赞天地化育,这样了解吗?这才是佛。跟顿不一样,顿是一下子就到大海,这叫顿。
这本书《六祖坛经》一方面讲顿,一方面会讲圆,这叫圆顿法,圆顿教,圆顿教当然这本书不讲渐修的法门,所以,他直接讲讲戒定慧:“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当下就成就,跟颜回那样拳拳服膺就成就,这个叫作顿。不必转、不必教育、不必修行、不必研究班,他们都没有,什么研究班都没有,直接我但用此心,直接我拳拳服膺,有时候还会圆教包容,这样有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