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是。”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白话语意:
我说很慢今天到第五品都可以,这第四品个很快,第四叫作定慧品,定慧它只讲一件事情,这个叫作性,跟这个心一样,我们刚刚讲性在心上,王住在它里面,不是另外,一贯平常就是这样,所以它还是一样,叫作定慧,定慧一如,现在换个名字叫作定慧,定慧是它的心,性叫作定,性定我们讲性定神怡,是不是?
性定,然后从你的心,就有个智慧,你的心就有智慧拨云,布施、持戒、忍辱波罗蜜,智慧你就不会愚痴,所以你会现出来仁义礼智信出来,这些得仁义礼智信都给它叫作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这些叫作慧。波罗蜜这就是它的用,这个叫作定慧一如。不是另外,不是你离开性体,离开这个空,叫作体用。我们叫作道德,其实都一样,你离开道哪里德,你离开德哪里有道?这叫定慧有本。
定慧不是一两种东西,它是一体的叫作不二,一体两面,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说得很简单,般若波萝蜜,慧之时你现出来作用显现出来,你在慧之时,定在慧,我们讲上帝还没有创造万物时,上帝就在那里,上帝在创造万物以后,定是不是在万物那边表现,天地也是一样致中和,天地育焉,万物育焉致中和,中就是根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这叫达道,通达,这是大德。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不是这样?中庸就是讲这个,一个中一个和,所以,中叫作定,和就是慧,一样的意思,是不是?跟我们一样,即定之时定在慧,即慧之时定在慧,即慧之时慧在定,所以是启用,这个你可以要求,所以学道人不要说我跟着定再往前,定本来就具足了!不要说我要先有智慧,然后再去找到定,不是这样,这样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有个二相,有分别对待,这样虽然你讲的是好话,是善,其实你已经不善,你没有相契(撞到),你以为是外在的东西。所以,你说的不是功德的话,你会做人虽然那个善福德,你以为那是外在另外,你不知道,那个就是你的道所现出来。所以,你那个德性如果是外在,身外之物,你那个就是福德,就是不善。所以这样有清楚。所以,若心口俱善,那才是一,定慧才是等,这样有了解。如果这样就是争前后,那跟迷人一样,我执越来越多,不离开我人众生寿者相,那不离开我人众生寿者相,就不是菩萨,那是众生。
原文: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白话语意:
所以,定慧他又比喻如同像灯光,所以,有灯就有光,有光就有灯,是不是?没有灯就暗,灯就是光的体,光就是灯的用,说的很清楚。这两个不起,不染,它是道可道,灯跟光,名,虽然是个旗子,其实是一本。
再来什么叫做一行三昧?这一行三昧就是这条路,这条路就是通这条水,这个水不是说一直流,直直弯,你这样要通行达便、随缘,它一定是这样!从它的源头到达,这样也叫一行三昧。 没有两条路,没有两条路,没有在走倒退就如同早上太阳起来到,这样叫一行三昧。你看那个长行万里,时不显山,无穷无尽,你看孔子十五岁到三十,这样叫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你看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也都是一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也就是一行不二,人生有易到长安,平平安安坦然一直作,修道就是这样,你看我们老前人、前人也是这样,这样厉害,不是那种厉害动的境换,离者目标很清楚,不是哭就不会,这叫做天行健,这个叫作天,人能够跟祂一样,所以,君子自强不息。这就是儒家讲的,自强不息,儒家讲的是息,就是不息。这是讲成强,是不是?中庸讲这个,也是一行三昧。由一行,你的心,你的心口如一,达到甚深的境界,什么叫做三昧?甚深的境界,另外第二个解释。三昧有两个解释,一个叫作甚深功夫。
《心经》讲叫作行深,行深。行深般若波罗蜜行深,另外一个解释正定,真的定,没有散乱去,就是不会散乱,叫作三昧,所以,一行三昧,所以,这样的人于一切处在哪里?素在富贵、素在贫贱,处在环境,我们的环境都会变化,到各种环境都不一样,时不时又跑回去,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告诉他,从你家来到这里叫一行三昧,是不是?很清楚。 所以,修道就是这样,你处在一切的行、住、坐、卧你都是平心而已。
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直心就是道场,直心就是净土。直心,心行谄曲,口说直,外表上,可是嘴里说,但是心中不是那个词,这样没有效!所以,口里面讲得是一行三昧,讲得是我们天恩师德,结果又说怎么样,这样没效,你心存直心。
所以,你又存直心,一切法无有执着。他没有执着,一直去他哪有执着,你看三圣经也没有叫你执着,到那里就执着就住着。一直走、一直去,孔老夫子从十五岁一直走,他哪里有执着,是不是?一直去,一边走一边太阳到下山,所行的都是照耀大地、光明,给大家温暖,这条水一直走,但是他所到的地方都能贯穿,是不是?是这样子!这样叫作一行三昧!所以,我们一直在走的道,一方面对我们周围的人越来愈好!越有好处,帮助大家。
所以,可以帮助大家一直去、一直去,没有说哪里一直去,所以你的心不会变。所以,你要执着,所以有的人把一行三昧解是错,认为是静静的在那里坐。长坐不动,坐着动弹不得。
不能动,他把它讲成一行三昧就错了!所以他说妄不起心,像石头一样。不能动,他把它讲成一行三昧就错了!所以他说妄不起心,像石头一样。这样的行就错了,就跟无情一样!无情就是逃命,是不是?不是这样,是利益众生、定慧一如,这样有了解吗?有的人把一行三昧解释错了!认为一行三昧是在静静的在那里坐,认为是长坐不动,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有的人把一行三昧解释错了!认为一行三昧是在静静的在那里坐,认为是长坐不动,动弹不动就坐着,它把这个叫做一行三昧就错了!妄不起,我就不能跟石头一样,那就错了!如果这样的人叫做一行来解释,那就跟无情一样。无情就跟草木,那就没有效。那是利益众生、定慧一体,这样有了解?才是一行三昧,他说:“这种人是障道。”
原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诰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利,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白话语意:
为什么?他说如同水是通流,没有去阻碍它。没有去执着,没有去停留,没有塞住!那就通流,你的心如果去塞住,塞住那就不通,是不是?刚刚前面说前面沉沦是四通八达,并没有所塞住。没有才可以流通,如果是这样才是,如果常坐不动,有的人把道、把禅定当作都是坐在那里,是参禅打坐。所以,《六祖坛经》破掉参禅打坐不是肉体,不是肉体坐在那边,如果你常认为常坐不动,你坐在那边来,是不是?这种人就相当作舍利弗当初坐在森林中每天都在那里坐每天都在那里坐,维摩诘就骂他,骂他修道不是这样。
示现菩萨,维摩诘每天都在市场渡人,渡化众生,不是在那里坐,看我们前人有在那边坐吗?每天都很忙。她每天都很忙,是不是她的心没变,一个人她几十年都没变,那叫定力?不然什么叫定力。什么叫禅定?你看那个十五木兰十九年不改变,那叫禅定。就是这样!大者不变,不改变你的节操,没有散乱掉叫作定。
所以禅定定散乱,散乱是你的心,是你的志向改变了散乱。是你的心跟你的初发心改变,散乱了!是这样子心的问题!不是外表在那里坐,所以,你看如果是这样,他在那边看戏,眼观鼻,鼻观心,他认为那个不动不起,那个不动就是不分别,那个不分别,没有计较、没有是非、忌妒,你的心没有那些,不是说肉体,哪有可能?除了殡仪馆那些以外,不然哪有可能。有的修道空,有的修道憨着。有了悟顿,愚人慢慢去修也可以,悟了去契入(撞到)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他就知道你就没有差别,所以,久来都一样,一个是形成战略,一个是识自本心没有关系。
原文: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白话语意
这个法们立无念为宗,般若法门立无念为宗、立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现在解释什么是无相?无相是于相而离相。
所以,当初释迦牟尼佛告知,拈花示众告诉迦叶尊者:“正法眼藏、涅槃灭心。”,于相离相,所以,实相又无相。实像是什么?实相是空,实相是空,空并不是没有,是真实,这种东西是假的,是有,有就是会坏的,都会坏掉,世间的东西,凡所有相都是虚幻,为什么虚幻为什么无常?
无常就是虚幻的变一变,就是会变化,像是感情也会变,美貌也会变,不是实相,到什么后才不是实相,空,所以这个道,是不是?所以,我们于相离相,你知道这样,你知道既然这个道,是本体是离相,它是无相又是现在世间的种种相中。
“杂然赋流行”,道在哪里?道在一切的形象当中,所以,在鸟那边飞、在鱼那边游,象从道画出来,千百万这些象中都会变化,这些象都会变化,这个道不生不灭,道这个生,是不生不息的生命。不会因为假相还有变化,所以是于相而离相,不执着。随缘一切在现象界,对不对?随着日出日落,这个相都会运转,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但是这个是不变,实体不变,它才会生生不息变化万千。
为什么你会变?因为你有比才会变,才有假的会变。你在哪里找真的?还是在假的里面,是不是?我说一个给你听,你有一个真常,它这个相都是无常的,这个道叫做真常。 这个相就叫做实相,这个现象界是无常。
所以,有个虚相、幻象,是不是画相、幻象,会变、会变,看我们人,一般人有道天理良心、天命之谓性,所以你的相不会变,你的心也在变,你的人也在变,古人在说变现在人比较难理解,怎么变得还是他,是不是?
所以,我们现在来看,譬如说股票,股票之道吗?股票市场,你看这块在那边闪来闪去,有红的、也有青的、有黑的都变来变去,所以,这个是不变,是不是它还在真常那边,要等到它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是不变,是不是它还在真常那边,要等到它都没有了!你要什么时候才会不变,才会无常没停,到它没有才会没有,如果它有就会有,所以古亭市场瞬息万变无常,去厕所出来起200多点,从厕所来又跌200多点,是不是?你刚好追涨停板出来追着,意思是无常,每天都无常,你在哪里找真常?这个市场没变,没跑,这个叫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宇,他又住在那里,他跟它是附因,相附得没有它就没有他,是不是?你在哪里找到真得?在这边。我们再说如水跟波浪,有水才有波浪,波浪在变,在风平浪静也是水,所以,真常无常,所以你能够这样你能够去体会这个道。
心经有这句话,都是空的表相,因此于相而离相你都不执着,都去玩,就不用,世间于相而离相,你有变,才会有个不变,你有不变它才有个变,你有个不变的体,道在这里,既然万变你就不要执着,你不要叫它去挡住它,叫它不要变,不可能是不是?随缘就好,又有个不变。不变就随缘,佛法最主要讲这个,楞严经主要讲这两句,不变随缘,你知道不变你才能随缘,对不对?
随缘让自己不变,所以,你是让自己无相而离相,无相,于相而离相,是不是?你去执着,所以,无念者,于念而无念一样,你不是说你没有起念?于念而离念呢?就像境,你如同境,是不是就不会在那边牵,在那边黏,是不是这样?不会在那边牵缠挂碍!是不是不会在那边牵缠挂碍,这叫于念而离念。久来不息则应,起来就起来走就走,办完了就没事,没来没事,来了又有事,叫作于念而无念,是不是?
所以,无住者没住,没有去执着,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于对世间现象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这都言语对立给你刺激,给你讽刺,这时候你被人家围殴,如果我们动之就挺他,我就跟他一样计较,他这样我们也跟着他计较,你真正和他过去都放下来,恩恩怨怨冤仇打你的人也好,有一天就放下,变相惟恐,不用找人在打回来,这样你就无住了。这样不简单!所以不关一切的你就放下、放下、放下,你就无住,是不是?放下。
念念当中你就不思,前念后念相续不断,前天我们不是讲,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心,你也没有去回想,对于现在你也不用去准备,不用去刻意,你也用去准备起来,你就会通流,自然就通流,你不时烦恼起来,明天的事烦恼起来你就塞住了今晚你就睡不着,你就睡眠不足,你就睡不着,你就在那里执着,塞住了!
你的心就通流,就感应,你智慧就显了!智慧就清、就通!倒下去就通畅,人也心情畅就气也畅,人若是水塞住,就结一丸,畅就不会结一丸,人结很多,有时间再说笑话,病,这个都是病啊!贪嗔痴结一粒一粒结的像山,变癌,就结着,是不是?你没有得到。这样就好,所以,你没有在那边牵,所以,你没有在那边牵,放录音带在那边牵
所以,诸法上念念不净都在讲这个,你就没有被绑住谁给你绑住?是不是你给谁绑住了?其实,是你自己庸人自扰,能够这样的无住为本,善知识,外而离一切相。
于相而离相,这样你才叫游戏嘛!这作无相,能离相,你的心常常都是保持清净得。能够这样的话,无相为体。
原文: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其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其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白话语意:
然后于诸境上心不染,染你会黏下去,对不对?我们能在这个红尘世间,在尘不染,这才是真正的于念而无念。物来则应,物去就去,对不对?这样就污染,说完就算了跟我没关系! 跟我没关系,我不会成败责任,没有我的事!等一下不用在抄你们的名,和你们联络,看什么时候跟你们借钱,我就吃力了! 有恶行有分别,都没有,这叫一柱念上苍,没有知见,有什么境,去把你阻碍住,有什么心滋长?没有在这边生心,没有在红尘中停留,好像鸟在天空飞,大概有这个意思!
鸟就在天上飞,就一直一直去都没有停留在天空,是不是?船过水无痕,差不多这个意思,船过水无痕,船就一直过,船过都没有黏在水,一直走过,是不是没有痕迹? 这个叫做一念而无念,这样就通,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好像鸟在天空飞,好像水在,船在水上跑,我们在这世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才能够通流,才能够离念而无念。
这样离念而无念你差不多可以体会到那个意思,人生若这样生生不息,你如同日月一样,你就无穷无尽,你知道生命是无穷无尽,对不对?也不要去哪里,哪有哪里,整个都是你得,整个天空让你遨游,有一句话讲,天空任鸟飞,海阔从鱼耀,有人在写对联,“海阔从鱼耀,天空任鸟飞”,天空这么大,都是任你这个鸟去飞行,海这么阔任鱼去游,整个都你的是不是整个天地,现在才知道,这么多都是,是不是?无穷无尽,就是这样!你执着都是有尽,一些计较,就黏在那里,鸟在飞就黏在那里有这样吗?没有,是不是差不多这个意思,但是也不是百物不思,不说我一动不动,鸟就生鸟,不是这样,这样就死,不是说这样,一念绝就决念去,绝去就没效,佛法是活的,是很活泼是很活泼很生动是这样啊!生生不息! 你不要停留执着在某一点上,这样你才可以看整个都是如!这样就对! 所以叫不要着于空、不要着于空就是这样!所以,你说这个死了!有的人就这样自杀! 我就自杀一了百了,会了吗?不会了,你又到别的地方受苦。你看是不是又到别处受生了! 是不是?没有,所以,你要往生非想非非想那些事,那个错误! 所以,你不了解你跟人家讲就不通,再来啊! 你对佛经又有毁谤,所以才立无念为宗,你不要再讲!
什么叫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境上有念口里面再讲,他也是愈到事情操烦,这样就不通! 这样就不通,这样就不是真的一念离念,他就会邪见执着、有忧愁烦恼又跑出来,这样不对! 一切的烦恼妄想,不是真的说无念,实在是你得心中忠你心里头会清,不会郁闷,这样才是真正没! 所以,自性本来无一法可得!你才知道你如同天空一样! 所以鸟在天空飞、你如同海这么阔一样!你都在这里面,你又没有得到什么! 如鱼得水那样,是不是?本来你就在水里面,本来鸟就在天空,道就是这样!无穷无尽,你慢慢体会整个虚空,尽归于你就在里面,你就在那里面,道是活得。活得,无穷无尽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叫做无念为宗。无什么?祂现在又另外一种解释,无者什么念什么,无者无二相。没有分别是非对待另外一种解释,现在解释是无念另外一种方法解释,它把无跟念拆开了,无没有恶相没有尘劳,没有那个,没有那些假的放下,然后你真的就显现出来,是你真如本性那个如,最清明的如就现出来,那是另外一种方法,先解释方法,所以你的真如本性,它是定得体,有定有慧,由它启用,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另外一种解释无念,无所住。
无所住,无尘劳、无事非无二相叫作无所住。然后念,无所用其心,他要起念,然后他讲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用眼耳鼻舌身意在练,是你的真如是因为你有天性,是你有佛性,你才会用,你没有怎么会用?用这种方法来跟你解释。这样有了解吗?所以,祂讲真如有性,它启了天性在作用,真如若无佛性不在,有那一天眼耳鼻舌身意当下就乱了,才找的真如法性启用,六根虽有见,那是境,不是王,那是你的器官,那是你的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是你的器官,你虽然眼耳鼻舌身意去看,你没有去染着,没有去染着,没有再把那里的垃圾带到那里,忧愁烦恼又带到你们家,又染着,这样的话真性的王像画的那张,真性哪个王是不是能够自在,你是不是通达无碍,从你性王你有六门,这样你六门都能够通,来来往往你就能够通,你就能够分别诸法相,目清,眼睛耳朵都很清楚,但是你的心又不执着,于第一义不动,第一义就是你的本体叫做第一义,也叫做真义。没有离开,没有离开。王没有离开你的本位,是不是没有离开你的本位?于第一义不动,是不是? 然后你就自在了,去发挥! 对这品有了解吗?这篇很简单,再来第五品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