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律圣典

天律卷七序

高上梵光天大梵无量上帝天律卷七序

  三界之内,二气胚胎。三界之外,一道包罗。其渺渺然峙立,与天地为三才者人也。人犹乎物也,“灵”与“蠢”别焉。夫所灵者心也,心而善,则感善、应亦善。善者天地之轻清也,轻则浮而上,清则上而升,故仙也。恶者亦心也,心而不善,则感不善、应亦不善,不善则重浊,犹之乎地之下凝也。升而上者,曰:“神”曰:“仙”,曰:“圣”曰:“贤”。坠而下者,曰:“恶”曰:“残”。曰:“丑”曰:“毒”。鬼也、魅也,精邪魍魉也。心之所作者暗,则坠于暗,此地狱之所由设也。

  人非皆善,非皆不善,不齐之犹乎草木也。故天有以制之。不及者补,太过者损。盈虚消长,与时俱宜,如其所为而当,此法律之所由作也。国有律而民畏,非真畏也,以其有所不及也。冥有律而民惧,非真惧也,以其有所不见也。天由是而有彰瘅,有祸福,有灾祥,以为善恶之随感而应,不见夫水火盗贼,以应其恶之感乎?不见夫官刑牢狱,疾病口舌,以应其恶之感乎?不见夫死丧凶残,伤亡灭绝,以报其恶之极乎?即斯而悟,则知善恶感应,祸福自召之由乎?

  故国律以警身,而天律乃所以警心也。人弗畏律而恶自纵,则律将自罹而不可逃矣!孔子有悼于末世,请天律以传之。即所以警人者、警万世也。即所以振教化者、郅治也。曷弗朝夕箴铭座右,而时时自警乎?克自警,将以怀刑者、怀律,而律有所不能加其身矣!焉用律?是为序。

 

太岁在庚申年冬十有一月(臣月)复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