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佛音

第十四篇 修行次第

   理需顿 悟事渐 修觉观本容破尘愁

   诚志坚 路究竟 一朝功成自悠悠   吾本

   月慧菩萨 恭领

天旨 来至红尘 为着佛音 礼请

㊣安 执笔再言 天时催紧 宝书之着 必要赶速

   爱徒劳苦 功在天庭 望贯道志 完成天命 咳 咳

  夫理靠顿悟,证凭渐修。今日明理之士繁多,皆因徒落口头,行未究竟,只得幻影一件,惜哉!憾哉!若是真心潜修,生死事大,一志直探证佛之正法三昧,则于发生虚妄乱思之根本原因,必设三等渐修次第步骤,方能连根澈除。此犹一洁净之宝瓶,久装毒药,现想除去毒汁,恢复原有之洁净,必须先用汤水香灰洗涤,还它本来,然后方能储藏甘露。如何名为三种渐修次第?第一:修习助因:修习一切善业,薰习一切善心,以销除妄念之助因。第二:真修正性:培养善根,从事真正之修行,用以剖出圆明灵妙之正性。第三:增进善业:在行为上,为善无止境。在治心性之功用上,百尺竿头,更求进步,如此增进修持,使与现行业力相反而行。所谓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矣!

  如何是修习助因?世上十二种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之众生(众人共生。众多之法,假合而生。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之),都依赖饮食而生存,所谓搏食,又名段食。即是众生们依时间之分段,用肢体帮忙来吃食,触食,依靠感觉而食,如日光空气等。思食,精神上之食粮。识食,心理上之享受。因此众生,食甘甜食物而能生存,食毒素食物便会死亡。故一切之众生,要求得佛正法之三昧,应当断除世间之五种辛菜:(葱、蒜、韭、薤、兴渠!此物中土所无)。此五辛物,熟食令易发生淫欲,生吃使人易动瞋恨。如不戒除,即使善能讲说一切经典,心性难入清净,鬼魅喜与为伍,不知不觉即堕魔道之中。故一般修习菩提,而求无上正觉者,必要永断五辛。

  如何是真修正性?一般众生要求证入佛之正法三昧,必先严持清净之戒律,永断淫欲之习气。不饮酒,不食肉,以火净食,不吃生物。盖修行之人,不断淫欲和杀生之心,想超出三界之外,是不可能也。

  如何是增进善业,转变现在所行之业力?能够严肃持守戒律,没有贪淫之心,对于外界六尘物欲之现象,渐渐不会奔放流逸。因此收摄放心,回复归还到自性之本元。对于外界物欲现象之诱惑,既然不去追逐它、攀缘它、那么六根之生理本能,自然就恬淡清净,如此使狂逸奔流之妄念休息了,返还到一灵不昧,纯真无漏境地。六根六尘之作用,既然能不再生起行动之业力,则十方国土之物质障碍,就一齐消除,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稳。而一切佛之圆明清净微妙之密意,皆会在此种境界中明白显现,由此即可获无生法忍。由此再加渐修,则随他所发现之行持境界过程,安立各种次序之圣位名称和含义。

   干慧地:欲爱之念业已干枯,六根与外界物欲即不相偶合。目前之有限残生,气质已经变化,不再继续发生业习。执心虚明不昧,完全为清明在躬之智慧。修持渐久,智慧之性能, 光明圆满,照耀十方世界。因为只是干有其慧而已,未能发生自性大定之功德,故名为干慧地。

  信心住:干慧地中,祇是欲习初干,还未与真如自性之法流相接。就以此初得干有智慧之心,心心念念之中,如箭箭中的,中入法性之流,渐渐使真心开展圆妙。从此在真心妙圆之境界里,重新发生至真绝妙之知见,证得真心原是常住不变,深具真实信心。一切妄想,自然灭尽无余,完全在中道纯真中行,名为信心住。

  念心住:证得真实之信心,明了一切都能圆通自在。身心内外和中间三处,不再会受到障碍。乃至对于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之一切习气,都在一念之间,现在目前,自然记 忆不失,名为念心住。

  精进心:真心灵妙圆满,真精发生变化。无始以来之习气,都融化成为一体之精明妙用,祇用此种精明再求进步,入于真净之境,名为精进心。

  慧心住:真心之精明现前,一切作为,纯为智慧,名为慧心住。

  定心住:执持智慧光明之境,身心内外,周遍寂湛。在寂静灵妙之中,有如止水澄波,经常凝定不动,名为定心住。

  不退心:在定境中,发现清净光明。由定境之光明中,深入自性,有进而无退,名为不退心。

  护法心:此心进入轻安泰然之境,始终保持不失,和十方诸佛之气分相交接,名为护法心。

  回向心:保持真心寂照之觉明境界,能够生起妙有之力量,回光反照到佛力之慈光。转向佛的境界中安然而住,犹如一对明镜,光明互相映照,其中妙影,互相重重映入,名为回向 心。

  戒心住:心光绵密返还,获得佛之常凝无上妙净之力。安住在无为之境中,永远不会遗失,名为戒心住。

  愿心住:住于自在无碍之戒心境中,能够游于十方世界,所去都可随愿,名为愿心住。

  (以上为十信)

  发心住:若有人用此真实法门,发起以上之十心,心精发生光辉,所举之十心功用,都互相涉入,圆成为唯一真心,名为发心住。

  治地住:心中所发的明净境界,犹如在清净琉璃中,现出内在之光明,前面所发之妙心,随时随地都在妙明之心地中行履,名为治地住。

  修行住:发心与治地所涉及之一切知见,都得明明了了。遍游十方世界,都无留碍,名为修行住。

  生贵住:所行与佛相同,感受佛之气分。犹如中阴身一样能够自由求得转生之父母,互相感应,入于佛之种性,名为生贵住。

  方便具足住:既能随时游心于道,犹如初得人身而入胎,已经亲承佛之法统。由此再加修行,如胎儿之完成人形,名为方便具足住。

  正心住:再进而形容如佛,道心也和佛相同,名为正心住。

  不退住:身心圆明,打成一片,日日增长,名不退住。

  童真住:再此增进,佛所具有之十身灵相,一时都得具足,名为童真住。

  法王子住:逐渐人形完全长成,出胎在世,亲为佛之得法之子,名为法王子住。

  灌顶住:已经长养成人,犹如国之太子,成年以后,行将继承王位,得到灌顶,名为灌顶住。

  (以上为十住)

  由生贵住到灌顶住,乃以入人胎为譬喻,在功用上,确很实在。不过有些人,却把它当成实相来做,坚执为实有境界,实在贻误不浅。

  此中妙用,唯证方知,要到空有双融,智慧双运之实际理地,才解此语。

  欢喜行:既已成为佛之法子,就具足有无量如来之妙德,在十方世界中,一切随缘顺众生,随缘而度,名为欢喜行。

  饶益行:善于为一切众生造福利,名为饶益行。

  无瞋恨行:不但自觉,且能觉他。对于所遭遇之一切烦恼,皆无违拒,名为无瞋恨行。

  无尽行:于未来无穷之时际里,出生于任何种类之众生中,不受时间空间之影响,名为无尽行。

  离痴乱行:或演绎、或综合一切各种法门,始终没有差误,名为离痴乱行。

  善现行:在一切根本同一之法性中,显示各种不同之差异作用,在每一差异之现象上,又能见到它根本之同处,名为善现行。

  无着行:进而至于十方虚空界所有微尘里,在任何一粒尘中,又可以现出另一个十方世界。如此互相变现,无论现尘或现出世界,都能彼此不相留碍,名为无着行。

  尊重行:种种现前之作为,都是为了救度众生,使其解脱到达彼岸之第一义,名尊重行。

  善法行:如此圆融通达,能够完成十方诸佛之仪轨和法则,名善法行。

  真实行:如上所说之各种次序与境界,一一都是清净无漏中之行业。也都是一真无为自性中本然之流露,名为真实行。

  (以上为十行)

  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人如果已经满足得到神通妙用,成就佛事,绝对纯洁天真,远离一切残留之过患,当然就要救度一切众生。但是自己又须灭除心中表示足以度他,或我已度他之观念和现象。回此无为之心,都归向于涅槃之路,名为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不坏回向:空坏了一切可以空坏者,远离了一切可以远离者,连能坏能离之相都不存在,名为不坏回向。

  等一切佛回向:自性本觉之体,湛然现前,觉性已并齐于佛之正觉,名为等一切佛回向。

  至一切处回向:真心至精发出光明,心地等于佛之心地,名为至一切处回向。

  无尽功德藏回向:万有世界,与真如自性,可以互相涉入,一点没有挂碍,名为无尽功德藏回向。

  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在佛与众生平等之性地中,而发生各各不同之清净之因。依此因而发挥它之妙用,取得涅槃之道果,名为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实之道根已成就,视十方世界里之众生,都是我本性之同体。自性虽然已经圆满成就,同时亦不忘失救度任何一个众生,名为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如相回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于不即不离,亦离亦即之中,两者都没有执着之心,名为真如相回向。

  无缚解脱回向:真心得到如所如如之境界,十方世界,一切无碍,名为无缚解脱回向。

  法界无量回向:本来自性之妙德圆成了,所谓法界之边际和数量之观念也灭除了,名为法界无量回向。

  (以上为十回向)

  上述即是心性修行过程中,所立四十一位清净心地境界之含义。其次还要成功四种微妙圆满之加行。(此处所谓加行,是针对以上修治心性之心地法门而言。因为四十一位之修行次序,大部份专指心性之境界而建立其名称和次序。心地虽然已经得到极高明之境,而在行持之工夫上,还得注意它之功用。这种工夫之功用境界,就名为四加行,以下就基于此,再说明四加行之妙用。)

  四加行

  暖地:即已到如佛之觉性妙用,在自己心地上用工夫,好像欲出未出。有如钻木取火,火光虽未燃发,而暖气已经流布,就名为暖地。

  顶地:自己心地上,已经成就和佛所行所履一样。对于这个气质残留尘色之生理之身,外表像是依靠它。其实内在又并不一定依靠它。犹如人登到高山之峰顶上,身体虽然已经上接虚空,入于虚空之中,但是下面还是有些障碍,不能完全离开,就名为顶地。

  忍地:即心即佛,心就是佛。已经证得这个真心不二之绝对真理实境,此心已同于佛道,并且善能得到中道不二之妙用。犹如忍住某一种事的人,心中如有如无,大有忍住不动之意味,就名为忍地。

  世第一地:一切境界和名称数量,完全消灭。既无所谓迷,也无所谓觉。迷觉乃二边对待之名辞和作用,现在都成为未悟以前之过去剩语。祇有在不二的中道第一义谛中行,其余都成为无所谓之名辞,就名为世第一地。

  十 地

  欢喜地:在大菩提中(无上正知正觉),善得通达,觉心已通达于真如自性,尽能了解佛之境界,名为欢喜地。

  离垢地: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法差异之性能,都能明了它之同一根源,后来并同一地之性也灭除不住,名为离垢地。

  发光地:内心净极,自性光明发生,名为发光地。

  焰慧地:自性光明已极,正觉圆满,名为焰慧地。

  难胜地:一切诸法之同异,都不可得,名为难胜地。

  现前地:无为真如自性,自然发露净明妙慧,名为现前地。

  远行地:穷尽真如自性之边际,名为远行地。

  不动地:一心真如,如如不动,名为不动地。

  善慧地:发起真如心之妙用,名为善慧地。

  法云地:于修习菩萨过程中,从此以往,修习之功用已毕,功德已经圆满,到此方是真正修习佛法正位,所谓慈荫妙云,覆涅槃海,名为法云地。

  (以上为修习大乘菩萨道之五十五位次序竟。)

  等觉:由凡夫境界,要求返本还元,证得本性真如,必须要逆转生死海中之妄想流。如有一修习行持者依照上面所说次序,顺行而至于正觉之性海,与诸佛法性相交,名为等觉之位,便和诸佛之菩提正觉相等了。

  妙觉:到了等觉位以后,觉性才获得金刚喻心中大定,由最初干慧地,如是重重觉行圆满,方尽妙觉,成无上道矣!

  以上所说之种种地位,都是用不变金刚之智慧去观察。认识世间事物,皆是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镜花、如水月、如阳焰、如空花、如海市蜃楼。观察认识清楚了,在止定境界中,用诸佛所教慧观,双融双运,而清净修证之,渐次深入,从步步精进之程式上,立此位数。但都是用上述三种渐次增进之方法,修成五十五位之真正菩提正觉之路。如果能够依此去修观,名为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