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指玄宝录

第廿十参 门生问道录(五)

达摩祖师 降         癸亥年十一月廿一日

 

  诗曰:脚根着地像真人。东倒西歪即不仁。

 

     且问为何如此说。一棵横树已丧身。

 

圣示:天气严寒,纵四肢冰冷,摸摸我心,还是一个热腾腾跳动的活佛。枝叶可去,根本不可离地,世人啊!立地修道,立地行德,立地成佛吧!

 

卓锦辉问:是否任何人持诵白衣神咒,就能化去灾殃呢?如片德未修之人念诵此咒,是否有作用呢?白衣神咒中之天罗神、地罗神是何义?

 

达摩答:天罗神、地罗神,即网罗天他一切神佛也。念经咒必持以至诚之心,方有灵验,此至诚之心即是发出“善念”。求神佛化解灾难,首要忏悔改过,进而修身立德,则持念经咒收效必大;若平时无恶不作,片德不修,只望念咒请神化解灾难,就像一个坏人不学好,一遇有难才向人求救,则救他的人必然甚少。佛虽慈悲,遇有受难者必施以援手,经咒乃为诸佛菩萨修行总持之密印心传,若诵白衣神咒者,多少总有一点善念,故持之必有感应。反之若无恶不作,想靠神佛相救,纵救他一时,也救不了一世,不行善德而念经咒求救,就像空喊口号,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相信效果多少,世人皆知。

 

陈世源问:六祖坛经行品第一:有风动、幡动、仁者心动之言,如何才能不执于风动、幡动呢?

 

达摩答:风动、幡动与仁(人)者无干,但世人一有风吹草动,不觉中自己也动了起来。有一个人被蛇咬过,一天夜里,在路上看到一条草绳,以为是蛇,大喊救命!路人赶来相助,一看是条草绳,一时大骂这位喊叫者为“神经过敏”。世人你们神经线特别发达,一遇外境,无不立即反应,此为身体自然之反射功能,但为何修道人要求不可心动呢?因为外境就像草绳,根本不会咬你,与你无关系,你却庸人自扰,对境自乱。如何心不动呢?有情化无情,无情即有情,抛开爱与恨,则无伤于你了。(草绳不动,仁者却心动。)

 

陈世源问:有为而入无为,无为而入无所不为,心境不该执于有与无,心性该如何下功夫呢?

 

达摩答:有为法不可靠,无为法摸不着边,如何由有为而无为,而无所不为呢?吾教你一法:双脚踏住实地(有为),双手捉住虚空(无为),拿得起,放得下,白天不妨手忙脚乱(有为无为皆好),夜里却要安心,乖乖睡觉(不管它了),双脚此时脱去了有为,双手也放去了无为,早上起得来(久而久之),才能无所不为。

 

陈世源问:鸿雁飞过寒潭,潭水依然清澈无痕,心境要如何像寒潭般,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呢?

 

达摩答:吃了早餐,中午又想吃,吃了午餐,晚上又想吃,为什么一个小肚囊有这个好“肚量”呢?因他有“消化”的能力。世人何以不能乌飞过寒潭,潭水无痕?就是患了“消化不良症”,将外物留在心中,如能吃喝之后,再开个大小方便之门,让这些废物冲洗干净,则不会发胀了。

 

陈世源问:白云悠悠,千载逍遥,云游四方,自由自在,人的心境要如何才能怡然自得,逍遥自在呢?

 

达摩答:看高些,看远些,看淡些,看轻些,随缘些,方便些,自然就如白云轻飘四处,可以遨游了。

 

杨文胜问:修道人要戒酒,但一般人说少量可壮身,吃了是否犯戒?

 

达摩答:淡水薄酒增加人间乐趣,学佛修道者若口里充满着酒昧,也太俗气,不如泡一壶冻顶茶,啃几个瓜子、花生,也甚有雅兴,何必跟一般人见识呢?

 

雷齐君问: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因果与习性是否有绝对关系?

 

达摩答:本性即自性,大胜须弥山,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佛性永远不灭)。你所讲的本性是后天带来的习性,即前世带来之业识,受父母遗传、环境影响之习性,乃是已经变本加厉(利)之性,已属不纯真之性,故曰:“习性”,习性既沾染上习惯之性,非本来正性,可谓偏性也,故知习性即是人类前生因果所造之模型,既已定型,故改之甚难,应有愚公移山之精神,打铁耐热之火候,加以冶炼整形,则可以变化形骸,有云:“相由心生”,世人如能改心移性,则其命运亦可改观,性命、命运本为一体,世人要改变命运可学了凡之作法(可看了凡四训一书),则命运之神可以替你调整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