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程序

第九章 顺逆之道

  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顺天者顺天理也,逆天者逆天理也,天理者何即吾人之真性也,亦即是良心道心也,中庸云率性之谓道,顺本性而行者即是顺天理良心而行事也,所行悉属正而无邪是以昌,不顺本性而行,妄从人心血心用事者,即是违天理乖良心而行事也,作为总属邪而无正,是以亡。

  人之生也,由天而降,故曰降生,成仙成佛者由下而上,故曰上升。古人云修道如同上高竿下来容易上时难,譬如顺风扬帆顺水行舟,自然是容易的,反之逆风架帆逆水行舟这就难上难了,故人生在世,随落轮回者十有九九,超生了死者,万无一二,其故何也,盖因真道逆行,犹如决江河之水使之奔流于高山之上也,且真道无形,无声无臭,真空非空,是色非色,人是肉眼,肉眼只可见其有形不得见其无,故易曰“迎之而不见其首,随之而不见其尾”不能明见其形,不能耳闻其声,何能彻悟其真理,不明其真理,焉能生信心,不发坚信之心,虽肯下了死工夫,不下死工夫,何能逆水行舟耶,所谓顺行则鬼,逆行则仙。

  然水性虽本就下,但高山层楼亦可上升,逆水行舟,虽进寸而退尺,然终能达到上流者何也,一以前程无路,大奋凌云之志,一以处身低弱,大发鹰扬之心,孔子厄于陈蔡,顾二三子曰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皆幸也,当知刺激乃发奋之张本,但修道虽说逆风驶船果能用至诚之心发凌云之志,却不是如挟泰山以超北海之难也,观夫孔孟之书,教人以忠信礼义廉耻三纲五常,人伦道德修齐治平,私自虽多总不外乎平易世间之常道,平坦无奋,易知易行,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容易行之。

  古哲云“定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如释教经典所说佛理,佛法虽有千经万典,万法千门,细心究之亦皆是平平易易,并无有素隐行怪异端之事也,有志于斯道者,一悟之下万法皆通,何尝有什么至准之事,而有不能行者乎。

  至于老子道德经,亦未尝言及拙填之法,亦只是清净身心,去除物欲,知虚无之妙,悟执相之非,有为之无益,无为之实得等之性功修法亦非难知难行之难事,惟有红阳期代因为大道极其隐秘,乃单独传授,且要先修后得,虽有志于修道之人,但无明师开悟,真经又不在纸字上,实难窥其大道之端倪,茫茫无头绪,无从捉摸,不知何从修起,故当时求道者流,因求道心切,穷思极想,魏伯阳道人,乃发明抽填之法,取坎填离,降龙伏虎,逆水升天,铅汞相投,婴姹相会,安炉立鼎,文烹武炼种种修命工夫,但此种修法备极困难,只修命功而不修性功,还属中乘,故难超生了死,故古人要求仙学道,成仙成佛者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道,不如修性功者,此乃性命双修之法,是为上乘,且修法平易,易修易行,在家出家,在尘离尘,容易自觉觉他,行功立德,救渡众生不为独善其身,兼之先得后修,窍妙一开,其智立现,所谓一法通时万法通,更可谓易中易也。

  道不远人,佛在吾心,何用远求只在心头,求心求佛,唯有诚信二字。

  一心能向道,万恶自消除。

  人人有卷无字经,不用纸笔墨写成,

  展开原来无一字,昼夜四时放光明,

  真经不与纸经同,纸上寻经枉用功,

  有人参透其中意,安在巍巍不动中。

  辛勤三五年,快活千万春,

  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试看释迦弃皇位,苦练雪山,黄帝舍江山,访道崆峒,张良辞国师,学道赤松,钟离辞将军,隐修终南,吕祖师、韩湘子、罗念庵皆状元宰相去富贵而求仙,观音古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犁山母、刘素真、何仙姑皆是皇姑宫主之身而悟道。

  课 题

1.修道何以谓之逆行。

2.修命功是怎么修。

3.性命双修是怎么修。

4.古今修道何以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