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自立法师讲述

佛历二五二八年岁次甲子五月初一日起

菲律滨隐秀寺太虚讲堂

 

幻生法师序

自序

甲、绪说

乙、解释经题

丙、介绍译者

丁、解释经文—序分

丁、解释经文—正宗分—无常无我觉

丁、解释经文—正宗分—常修少欲觉

丁、解释经文—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丁、解释经文—正宗分—常行精进觉

丁、解释经文—正宗分—多闻智慧觉

丁、解释经文—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丁、解释经文—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丁、解释经文—正宗分—大心普济觉

丁、解释经文—流通分

 

幻生法师序

 

我底老学长──自立法师,在菲国从事弘法工作,业已四十余年;起初任教于马尼拉普贤中学,继而主持隐秀寺法务,创设太虚讲堂,本着虚大师“佛法弘扬本在僧”的遗训,成立“佛学讲座”,定期为信众讲授佛法。数十年于玆,从未间断,精神毅力至堪可佩。对菲国佛教而言,贡献至钜,影响深远,成效卓著。《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便是自立兄为信众讲授的经典。现在依据录音带整理成书,名曰“讲记”。前二书业已印行流通,佳评如潮。今又将其《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整理就绪,付梓印行;承其不弃,远道寄来书稿,命为作序。读其原稿,法喜充满;老学长学富五车,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文义明畅,引人入胜,雅俗共赏,如饮甘露,获益良多。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与《佛说八大人觉经》,一向称为〔佛遗教三经〕,为初入佛门者必读之经典,流传甚广。国内一般佛学院,皆采为必修课本。自立兄这次即将出版的《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虽然是为一般信众所讲解的,但如此内容丰富、行文流畅的讲记,不仅可作为佛学院学生们课外优良的读物,同时也可作为佛学教师讲授时必备的参考。昔年我在国内曾在数家佛学院任教,可说是过来人,像这样颇富水准的佛学佳作,实属难得!我愿意在此作慎重推介!

 

自立兄功力深厚,宝刀未老,文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掬诚敬请自立兄再接再励,继续讲说或撰著,或由弟子发心记录,为海外佛教文化,多留一些宝贵的文献,不胜馨香祝祷之至!

 

近年来,以健康关系,停笔多年,绝少写作,本不敢应命作序,唯以老学长盛情难却,谨略抒数言,聊表我底至诚随喜和赞仰!

 

二○○○年九月廿三日写于洛杉矶能仁精舍 

 

自序

 

《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以及《佛说八大人觉经》,通常称为〔佛遗教三经〕。这三部经,是佛法流传到中国,最早的经典。其中字数最少的,是《佛说八大人觉经》,只有三百七十二个字。虽然经文简短,可是,它的内容丰富,言简意赅,这是诸佛菩萨所觉悟的八项真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很切实的指出了一条修行的大道。它具足了原始佛教的精髓,也包涵了菩萨救世的精神,可算是融合了大小乘佛法的精义,这是一部为佛弟子:无论是自求解脱、或救度众生的菩萨行者,所必须受持读诵的圣典!

 

回忆在四十一年前(一九五九年)的暑期,我接受了性愿长老的聘书,由佛联会在信愿寺举办的佛学讲习班,担任佛学讲师。那次参加佛学讲习的信众,非常踊跃,学员大都是大专学生和侨校教师的程度。我对他们正为教材感到踌躇;当时妙钦法师便向我建议:为他们讲《佛说八大人觉经》,那是一部很好的教材!

 

因此,在那短期的讲习班中,我采用表解的方式,扼要地在学期内把它讲完,这是我来菲后,第一次讲解《佛说八大人觉经》。

 

一九八四年五月初一日,我又应邀在本寺太虚讲堂,每月固定的“佛学讲座”,为大家宣讲本经。这次的“佛学讲座”,一共讲了十四次。最初,是由王晴暇(玉霞)居士为我翻译闽语,但讲过九次以后,晴暇居士为了参加朝山团,往南海去了,不能再负责翻译;因而接下去后面的五讲,是请董贤范(云卿)居士发心,继续把它翻译圆满的。

 

过了一年,台湾苗栗净觉院住持智道法师,又请我在她们一年一度的结夏安居期中,为该院的诸位法师与信徒们直接用普通话,每天上午为她们讲一个半小时,一共连续讲了十次,总共讲了十五小时。因为她们亲近智道法师很多年,佛学的程度比较高深,当然我在该院所讲的内容,也就跟本寺所讲的不完全一样了。后来,在我七十贱辰的那一年,她们还把我所讲的〔佛遗教三经〕,出版了一套录音带,分送给大家作为纪念。

 

这次所出版的讲记,仍由法净根据这两处所讲的录音带整理记录出来的;再经我略加删改和补充,才完成这一部十二万多字的讲记。

 

承蒙同窗挚友──幻生法师在法体违和静养期中,特地为我惠撰序文,增光篇幅,使我铭感不尽!不过,他那些捧场的溢美之词,反而使我感到汗颜!想不到这位老友更希望我继续讲说、撰著、或由弟子们记录;我虔诚地谢谢他的鼓励!在我弘法的计划中,确实也是在如此进行着。将来若有少许成就,庶不负他的热诚和期望!

 

跟以前一样,我仍麻烦正闻出版社的性滢法师,为我拨冗负责督印和发行等繁重的工作,蒙她随喜发心帮忙,让我在此致以万分的谢意!

 

施腾辉居士在百忙中仍旧为我打字设计,我有时在校对时一再修改,他都很耐心地为我改正,这是我应该至诚地向他感谢的!

 

这次出版本书,蒙热心的法师和善友们随喜赞助,让佛法广为流通,真是功德无量!

 

最后,让我献上无限的诚意,并怀着感恩的心情,敬请海内外的诸大善知识,不吝惠予指教!

 

佛历二五四四年重阳节写于菲律滨隐秀寺随缘楼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甲、绪说

 

诸位法师、诸位清姑、各位善友:

 

今天是甲子年农历五月初一日,又是本寺固定的共修法会和佛学讲座的日子,本来,本寺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三,大部份都是请善知识来开示,跟大家结法缘。上一个月二十三,好多善友要求我为大家讲一部经,由于这个因缘,从今天开始,我就为大家讲《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一部《佛说八大人觉经》,是教导我们做菩萨所要修持的法门。刚才大家已经共同把正文读诵了一遍,只要你们对佛法有研究的,或者对文学有修养的,相信不需要我讲,一看就会一目了然。不过,就我所了解的,在座诸位,差不多有一半的善友,对佛学还没有多大的认识,所以,我想把它讲得浅显一点。

 

《佛说八大人觉经》是部很简短的经典,除去经题和翻译的人,正文只有三百七十二个字,所以从题目到经文,假如简单地讲,一个钟头就可以交代清楚了,但如果详细讲的话,十多天也讲不完。我想,诸位既然有心学习佛法,我们还是详细地解释,让大家对整部经文都能够明了。

 

乙、解释经题

 

谈到解释经题,我就想起中国古代,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他对《法华经》很有研究,有一回,他讲这部经的题目《大乘妙法莲华经》,单单一个“妙”字,就讲了三个月,成为佛教中“九旬谈妙”的佳话。后来,智者大师九十天讲“妙”的笔记,就成为《法华玄义》这部书,共计有二十卷,虽然只是讲述经题的一个字,等于把整部《法华经》的大意都表彰出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讲经可以讲得详细,也可以简单地讲。

 

讲到经题,有通名和别名两种。所有的佛经都称为经,就像所有的男士,都称为先生,先生,仅是个通称。佛经有很多,好像我们经常诵念的《心经》、《金刚经》、《法华经》……,这是个别名,等于说称某某先生,这某某人是个别称。

 

依天台家的研究,佛经的名称,或是以人、或是以法、或是以喻来立经题,分析起来,有七种立题,即是:“单三复三具足一”。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单人立题、单法立题、单喻立题;或是人法立题、人喻立题、法喻立题;或是人法喻立题,以这七种方法,来判定一切经典的名称。

 

一、单人立题:好像我们平常所念的《佛说阿弥陀经》,佛与阿弥陀都是人,所以这一个经题,是单单以人而立的,称为单人立题。

 

二、单法立题:好像我们讲台旁边经橱中这部《大般涅槃经》,是单单以法来立题的。

 

三、单喻立题:好像《梵网经》,是用网来譬喻梵天,而立经的题目。

 

以上是单独就着人、法、喻来立题的,称为单三。

 

复三,是两重意思而立题:

 

一、人法立题:以人和法来立佛经的题目,好像《文殊问般若经》,文殊菩萨是一个人,般若是法,这叫做人法立题。

 

二、人喻立题:以人和譬喻结合起来立经的题目,好像《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譬喻,所以是人喻立题。

 

三、法喻立题:以法和譬喻结合而立经题,好像《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譬喻,称为法喻立题。

 

具足一,就是一个题目,具备了人、法、喻三种。好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譬喻,所以,这个经题,人、法、喻都具足了。

 

了解这种立题方式以后,我们要研究佛经,不论是任何一部经典,只要看经名,就可以知道这一部经是属于七种立题当中的那一种了。那末,《佛说八大人觉经》,试问是七种立题当中的那一种呢?这是人法立题。佛、大人,都是人,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大人是指菩萨。八大人觉,就是做菩萨所应该修持的八件事,当然是属于法啦,所以《佛说八大人觉经》是以人法立题的。

 

以上是佛经的立题,下面,我再分六段来解释本经题目的意思。

 

一、佛:是印度话,是佛陀(BUDDHA)的简称。谈到佛,可多了,有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总而言之,十方三世佛,真是不胜枚举。不过,这里所讲的,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了使初入佛门的年轻朋友,以及年纪大的善友,对我们的教主有所认识,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先把释迦牟尼佛的历史简单地介绍一下。

 

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他出生的那个时代,距离我们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那时候印度分成五部分,大大小小的国家非常多。他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当他妈妈四十五岁的时候,才怀胎生他。依印度的习俗,一个孕妇临盆的时候,必须回娘家分娩。因此,摩耶夫人就归宁(回娘家去)待产,途中经过她父亲的一座别墅,叫蓝毗尼园,就进去休息,竟在无忧树下生了太子悉达多。摩耶夫人由于年纪大了才生产,可能生理上受了影响,太子出生七天,她就逝世了。所以,太子是由他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把他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抚养长大的。

 

净饭王既然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又是晚年得子,当然对他十分疼爱,在太子七岁的时候,就延请了好多名师来教导他。他的领悟力非常强,不论是学文或者习武,很快都学会了。过了几年,他成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青年。

 

他虽然把世间的学问都学会了,武功也练成了,又是太子的身分,将来是要继承王位,地位是非常尊贵的,照理他对人生应该感到很满足,但事实上,他总是觉得心灵很空虚,好像缺少了什么似的。净饭王看到他整天闷闷不乐的,总想办法要给他快乐起来,于是,为他选择了邻国的公主耶输陀罗,与他完婚,没有多久,就生了儿子罗罗。

 

悉达多太子有了妻室儿子以后,依然感觉到人生非常的空虚,精神无所寄托。虽然他父王想尽了各种方法要让他欢喜,给了他种种的娱乐,为他建筑了寒、暑、温三种宫殿,又有好多的宫娥彩女陪着他玩,为他唱歌、跳舞解闷,希望借着物质的满足,提升他精神上的慰藉。但是,世间的五欲之乐,并不能填补他精神的空虚。

 

净饭王看到这种情况,有一天,对他说:

 

“我带你出去散散心。”

 

因此,带他到农村去看看风景,透透气。

 

农村大自然的景色,的确令太子感到心旷神怡,可是,当他看到一幕幕的农夫耕田图,就轻松不起来了。原来农夫前面有一头牛拉着犁在耕田,农夫赤膊地顶着热烘烘的太阳,全身汗流浃背地推着犁。牛也好辛苦,有时候跑慢了,农夫就抽打它,甚至把它打得皮破血流。再看看犁过翻开的泥土,里面有好多虫被翻出来,在泥土上爬着,想不到天空的许多鸟雀飞了下来,把它们吞吃了……,这许许多多的情景,太子不禁生起了怜悯之心。

 

“不论是农夫、耕牛、小虫、鸟雀,没有不痛苦的,人生既然是这样痛苦,我该用什么方法,才可以使这些受苦受难的众生得到解脱呢?”太子心中不断地问自己。

 

尽管他为了散散心而出去,结果却是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皇宫。

 

父王感觉得太子老是闷在宫中也不是办法,所以,过了不久,又命令好多侍卫带太子去游四门。

 

在东门,他看到一个年纪很大的人,满头白发,牙齿也几乎掉光了,脸皮雏雏的,同时,又是弯腰驼背。试想,太子从小生长在皇宫,那里看过这样的人,更不用说会知道年纪大的痛苦了。这一看,他不禁问身边的卫士:

 

“这是个什么人啊?”

 

“年纪大的,不但他年纪大,我们每个人将来也都会成为老人,要受这种老苦。”随从告诉他。

 

太子听了,心中的感触很深,不禁想起自己将来既然免不了要衰老,那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享受和快乐,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他再也提不起兴趣游玩,便回皇宫了。

 

过了不久,太子再次出游。当他出了南门不远,看见一个病人蹲在路旁,身体非常瘦弱,不停地喘息呻吟,那种痛苦的样子,比上次在东门所看到的老人更严重。病苦,再次在太子的心中留下了烙印,他再也没有游兴,马上返回王宫去了。

 

又过了一阵子,太子出去西门游行,虽然净饭王早已令人把他所要经过的道路打点好了,不许有苦痛的人、事出现在太子的眼前,让太子好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当太子出了西门不远,忽然传来了哀恸的哭声,只见有人抬着棺材,一队出殡的行列打从眼前经过。死亡,给他精神很大的威胁,顿时感到兴致索然,老、病、死的痛苦,在他心灵上投下了一道阴影。

 

后来,太子到北门,遇到了一个出家的沙门,感觉得这位出家人的相貌非常庄严、高贵,充满了超尘出世的气质。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他认为要得到解脱,唯有走上出家的道路,于是,他萌生了出家出世的意愿。

 

讲到这里,我要告诉大家,释迦牟尼佛贵为太子,他为什么要出家呢?第一,他父亲带他到田野去散心,所看到的那些情景,使他了解到众生都是弱肉强食,这一种人生太痛苦了。第二,他出去游览四门,发觉人生充满了老、病、死的痛苦。还有一点,在当时印度的社会阶级分得很森严,有四种阶级,就是:1、婆罗门:专门负责宗教方面的事,为人家祈祷、祭祀,举行宗教仪式,他们是宗教师。2、刹帝利:专门掌管政治方面的事,属于王室贵族。3、吠舍:就是一般的老百姓,经营买卖之类的人。4、首陀罗:好像农夫、奴隶这一类的人。这四种阶级的划分,造成了当时印度社会的不平等。

 

释迦佛的家族是属于第二种姓──刹帝利,所以他父亲是国王,论阶级,他们是很尊贵的,但是,他认为彼此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高高在上?有的却这样痛苦呢?真是太不平等了!为了替下层阶级的人民着想,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的阶级制度,就产生了出世的思想。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悉达多太子有一天在半夜的时候,他偷偷地走出王宫,毅然出家了,那时候他二十九岁。出家以后,他到处访道寻师,亲近了好多位当代有名的学者,好像阿罗逻迦兰,郁陀迦罗摩弗等当时的名宗教家,他都亲近过了,也很快地体会了所受教的一切,但他深深感到所学的并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而失望地离开了。

 

最后,他到苦行林去,苦修了六年。苦行对他来说,实在毫无所得,于是,他放弃了苦行,到尼连禅河去洗个澡,除去全身的垢秽,又接受了牧女善生乳糜的供养。恢复了体力以后,他决定自己开辟一条离苦的途径,就到菩提场的菩提树下静思,追寻不苦不乐的解脱大道。

 

在静修的过程中,太子曾经受到魔女、魔兵来搔扰他、诱惑他、恐吓他,但他依然坚持着信心修持,不为外境所动,最后他战胜了一切。当他三十五岁那一年的十二月初八日,黎明时分,他在菩提树下目睹天空的明星,终于豁然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他成佛了,而且在娑婆世界开创了佛教,成为我们的教主。

 

从成道以后,佛陀就不停地说法度众生,到了八十岁的时候,他的化缘已经尽了,也就是应说的法,他都讲了,一切有缘的众生,他都度化尽了,因此,安详地圆寂而离开了我们。

 

释迦牟尼佛圆寂以后,由弟子大迦叶发起,聚集五百位比丘,共同结集佛经。由多闻第一的阿难,把佛法重说一遍,经过在座大众的认可,一致通过以后才记录下来。

 

在我们讲台的两旁,所陈列的大藏经,都是释尊所讲的佛法,内容包括了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经是由阿难把它说出来;律是优婆离说出来;论是佛弟子对佛法和戒律,加以注解而集起来的。我们所要讲的《佛说八大人觉经》,是属于经藏这一部份。

 

以上是介绍佛陀简单的历史,接着,我再解析佛陀的意思。

 

佛,翻成中国的意思叫觉者,觉,是觉悟。者,是人。简单地说,佛(觉者),是一个觉悟的人。一般人以为供奉在大殿中龛子里面,让我们顶礼膜拜的才是佛,其实,那只是象征性的,你如果认为那些泥塑木雕的就是佛,那就大错特错了。佛是位觉悟的人,换句话说,你如果能够大觉大悟,你就是佛了。

 

谈到觉,有三觉,就是:本觉、始觉和究竟觉。本觉,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了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因被烦恼无明所遮蔽了,才不能觉悟,要是你去修持,了解到人生充满了痛苦,需要求解脱,称为始觉,开始觉悟了。说一个譬喻,我们的本性,好像一面镜子,本来是很光明的,因为被尘埃所蒙蔽,就不明亮。我们要是每天去清理它,把它擦干净,光明就显露出来了。我们的本性也是光明的,经过了修持,把烦恼、无明、所有的杂染都清除了,最后,我们的佛性显露出来,一切功德都圆满了,整个一片光明,这就是究竟觉,也就是佛的境界。

 

有的地方,把“觉”解说为: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三种。自觉,好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修行,最后自己觉悟了,这就是自觉。佛不但自己觉悟,还把他所觉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宣扬出来,教化大家人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以及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离开痛苦,得到自由解脱,使一切的众生也觉悟了,这就是觉他。能使自己觉悟,也使一切众生觉悟,到最高圆满的境界,即是觉行圆满,就是成佛了。凡夫都是糊里糊涂,醉生梦死,不知不觉的。声闻缘觉是觉悟了,但认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好像是牢狱,没有自由,把生死看成冤家,太痛苦了,因此,希望急速脱离生死苦海。这一类人但求得自了(自觉),不太热心去救度别人(觉他),是属于自了汉。另有一类,所谓“自未得度先度人者”,就是菩萨发心。菩萨,不但是自己觉悟,还要觉悟别人,称为觉他。要是既能自觉,又能觉他,修行到了圆满,达到究竟成就果位的时候,就是成佛了。

 

总之,觉有本觉、始觉、究竟觉和自觉、觉他、觉满两种解说。

 

二、说:本来是说话,但在佛经里面,说还有另一种解释,当“悦”字讲。悦是喜悦,就是欢喜。为什么“说”是欢喜?因为佛讲经说法度众生,都是乘兴而谈,从他的大悲心中自然流露出来,而且是出自欢喜心而说的。因此,几乎每一部经的最后,都说:“佛说是经已”,所有的听众“皆大欢喜”地“信受奉行”,可见,佛说法的说,含藏了喜悦的心情。

 

三、八:是数字,也就是在这一部经中,佛说了八个条件,是我们要做菩萨所应该遵守、修持的。

 

四、大人:一般把成年人称为大人,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常常看到官府的人,升堂判案,犯人总说:“大人在上,小人不敢……”那个大人是指做官的。还有,父母、师长也称大人,过去写信,一开始就是“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或者“老师大人”,大人都是一种尊称。而本经的大人,既不是官府大人,也不是父母亲大人,而是指做菩萨的大人,因此,经文后面说:“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可见这不是一般的大人,是指佛菩萨。

 

五、觉:是觉悟,我们假如照着经文所指示的八件事去修持、精进,将来就可以体证了悟至高无上的真理了。这里顺便告诉大家,我们学佛的过程有四个阶段,所谓信、解、行、证。最初我们不信佛,没有学佛,现在已经信仰了。接着就要了解,我们为什么要信佛、拜佛?佛经里面究竟讲些什么道理?我们都要知道。但是单单知道、了解,是不够的,进一步,我们还要去实行,依着佛经所讲的去做,这样,称为行解相应,不然,光是了解佛经的道理,而不去做,等于说食数宝,是得不到利益的,所以,学佛,最重要的是要去实行,也就是要去修持,这样,将来我们才能够得到解脱,了生死。而本经所说的八件事,主要是给我们了解人生宇宙的一切真理,同时能够照着这八件事去实行,这样学佛才有受用。本经兼备了大小乘思想,而且是思想与实践合一的,希望大家了解经文的意思以后,能够确实地去修持。

 

六、经:印度话叫修多罗,或者修□路、素呾缆,翻成中国话叫契经,简称为经。它的直译,认真地讲,并不叫经,叫做线,好像泰国的法师,为信徒消灾、祝福的时候,通常手中都拿着一条线的,表示这是经了。

 

佛经为什么叫契经呢?有两个意思,对上讲,是上契诸佛的真理;对下讲,是下契众生的根机。这说明了佛经,不是佛随便讲的,而且不但是释迦佛这样讲,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即是所谓佛佛道同。再说,佛讲经,一定要合乎众生的根机,让他听了能够接受,说明白一点,就是能够适合众生的心理,因此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意思是佛说法,不是像我们这样,我们有的时候讲深了,程度高的听了心领神会,程度低的却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反过来说,讲太浅了,程度高的听了觉得没有意思。可是释迦牟尼佛虽然同一句话讲出来,使每个根机深浅不一样的众生,都感觉好像是为他个人而讲的,所以称为契经,既能够契合真理,也能够契合根机。

 

在佛经里面,对经字有很多定义,可以简要地用五个字来概括:

 

1、贯:是贯穿,好像本地每天傍晚在路旁叫卖的茉莉花,小小的一朵,用线把它穿成为长长的一串,这就是贯穿。要知道,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并没有经本,他是看到什么程度的众生说什么样的佛法,到了佛圆寂以后,经过圣弟子再用文整理,好像穿花穿珠一样的,把佛法贯穿起来,所以称为贯。

 

2、摄:是摄持、保持,好像用经纬的纱织成布,佛经也是一样,以佛的语言,把真理统摄起来,同时,以这种真理摄化众生,所以称为摄。

 

3、常:既然是经,是永恒不变的,如《佛遗教经》所说的:“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也就是佛讲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科学越昌明,佛经所讲的,越能得到证明,比如佛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在二千五、六百年前那个时代,谁相信呢?现在只要放到显微镜去看,就可以证明水里面的确有那么多的微虫。所以称为常。

 

4、法:就是法则,佛的话,永远可以作为我们身心行为的法则,所以称为法。

 

5、径:就是路径,佛经好像指引我们一条路,比方说你要到马尼拉去,应该向右边走;你要去马拉汶,就要向左边走,我们希望成佛,要做菩萨,佛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行,佛经是指导我们通往作菩萨、成佛的一条大路,所以称为径。

 

以上,我已经把经题简要地解释过了。

 

丙、介绍译者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所有的佛经,都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观机逗教而讲的,他讲的时候,既没有课本,也没有经典,都是乘兴而谈,直到佛陀圆寂以后,经过弟子们把所有的佛法结集起来,才有圣典的流传。但是,佛经都是由印度的梵文,或者巴利文写成的,未曾学过这两种语文的人,一定看不懂,所以,传到中国来,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加以翻译。这一部《佛说八大人觉经》,就是后汉安息国的一位沙门,叫做安世高翻译的,这个译者的题目,我把它分为四段来解释。

 

一、后汉∶是一个朝代的名称。中国是一个富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俗语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要讲中国历史,的确不容易。不过,既然这一部经是在后汉时传到中国来的,我就简单地把后汉介绍一下∶汉朝共计有四百年的天下,分成前汉与后汉。前汉(西元前二○六至西元九年)是汉高祖刘邦(中国第一个平民革命当皇帝的)统一天下,登位以后,子孙一代一代相传,到孝平帝的时候,因为皇帝年幼,外戚辅政,大权落在他们手中,最后被王莽篡汉,前汉也就结束了,共计立国二百十五年。

 

王莽夺取了汉朝的天下以后,政治不得民心,群雄纷纷起来反抗他,刘邦的后代当然也不例外。最后,刘秀起兵,平定各路人马,中兴汉室,历史上称为后汉(西元二五至二二○年),传到献帝时,刘家的江山被曹操的儿子曹丕取而代之,立国一百九十六年的后汉,从此宣告结束,历史进入魏蜀吴三国时代。

 

汉朝的都城有两个,前汉以长安为国都,后汉在洛阳建都。就地理位置来看,长安是在洛阳的西边,所以,前汉又称为西汉;洛阳是在长安的东边,后汉又称为东汉。本经是后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元一四八年)在洛阳翻译的,算起来,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二、沙门∶印度出家人的通称,古代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都是出家人,都称为沙门,因此,讲到佛教的出家人,再加上一个“释”字,称为释沙门,以便和外道的沙门有所分别。

 

沙门是印度梵音,译成中文是勤息的意思,勤是精进,息是停止。做一个出家人,应该有所为,也应该有所不为,也就是说,有的事情应该去做,有的不可以去做。应该做些什么呢?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一个人既然出了家,就是要向这个目标修行,持戒、修定、求智慧,对于自己的贪心、瞋心、愚痴心,种种的烦恼,必须加以调伏、断除,所以,要做一个标准的沙门(出家人),真是谈何容易呀!

 

在经典里面,沙门有很多种类,这里我为大家介绍四种∶

 

1、胜道沙门∶能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断烦恼,了生脱死,证圣果,得大解脱,这样的出家人,称为胜道沙门。

 

2、示道沙门∶虽然不能够做到了生脱死,不过,他深入经藏,已经了解真理,也能够以佛法开示别人,引导人家研究佛法和修持,步上学佛的正道,这样的出家人,称为示道沙门。

 

3、活道沙门∶在僧团里面的出家人,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地精进修道,行动举止能够与佛法相应的,称为活道沙门。

 

4、污道沙门∶污是染污、不清净,这一类出家人赖佛衣食,所作所为却不能如法如律,行为不检点,不像是出家人,在佛教当中只是个挂名沙门,称为污道沙门。

 

三、安世高,翻译《佛说八大人觉经》的这位大德,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古时候的波斯,也就是西洋历史记载的帕提亚国(PARTHIA),由阿尔沙克斯建立国家(西元前二五○年至西元第三世纪),它的位置是现在的伊朗、阿富汗和中亚的一部分。

 

安世高是安息国人,就以国名为姓,他本名叫清,世高是他的别号。据史书记载,他是安息国王满屈二世的太子,因此,称他为安侯,甚至来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经录家,也都沿用这个称呼。

 

安世高生来就是非常聪利,对于世间各种学说都研读得非常透澈,譬如七曜、五行,他都懂得。所谓七曜,即日月火水木金土,属于天文学,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古人已经知道有这七种行星,而后来金、木、水、火、土等星之外,再加上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地球,成为九大行星。现在日本,依然采用七曜作为一星期日子的名称,例如日代表星期天,月代表星期一。至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相生相克的作用,比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水火不相容,就是相克。

 

除了七曜、五行外,他也精通医学,只要观看病人的脸色和外表,他就能判断病症,所开的处方,都是药到病除的。至于其他种种世间的技能,他也都深入研究。据传记所载,他和中国古代的公冶长一样,懂得鸟兽的语言。关于公冶长识鸟语的事,过去清和姑经常谈到,在座有些善友,一定印象很深刻的,可是,有些初学佛的善友,可能没有听过,我顺便说给大家知道。

 

据说,有一次公冶长到野外,一群鸟儿在他的头顶盘旋着,吱吱喳喳地叫,那分明是对公冶长说∶

 

“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头大肥羊,你吃肉来我吃肠。……”

 

想不到公冶长竟因此被逮捕坐牢,孔夫子认为∶“公冶长虽在螺绁(监牢)之中,非其罪也。”意思是公冶长虽然被关进牢狱,并不是他的过失,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他。

 

再说安世高有一天跟朋友去郊游,途中突然一群燕子吱吱喳喳地从他们头顶飞过,当时,他告诉朋友∶

 

“马上会有人送东西来给我们吃。”

 

朋友见他突然冒出这样的话,那里相信,随时跟他顶嘴∶“你胡说!”

 

安世高认真地说∶“这是刚才燕子告诉我的。”

 

“开玩笑,你难道懂得鸟语吗?”

 

朋友还是不相信。

 

“你等着瞧吧!”

 

他们继续向前走了没有多远,果然有人送东西来给他,这时,他的朋友由衷地钦佩他,说∶

 

“你真了不起,居然懂得鸟儿的语言!”

 

除了学问渊博,安世高还是一位很孝顺的太子,侍奉父王非常恭敬,直到他父亲驾崩(去世),他遵照国家的法律,继承王位,并且守孝三年。由于他具有出世的思想,持戒非常精严,未曾结婚,登上王位以后,也是没有妻室的,三年孝期圆满之后,他就退位,把国家让给他的叔父,毅然决然地出家修道。能够放弃大家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这是他伟大的地方。

 

安世高出家以后,深入三藏,严持戒律,过去小乘有二十个部派,他属于“一切有”这一系的,尤其精通阿毗昙。(阿毗昙新译称为阿毗达磨,中译为对法,主张三世实有,说得浅显一点,它是种智慧之学,对于宇宙人生,一切的法相,分析得很清楚,以这道理去修持,悟入无我的胜慧而得到究竟解脱。)在禅观(静坐)方面,他也非常有功夫。因此,他在当时的安息国,是位知名度很高的法师。他不但在本国讲经说法,也经常到邻国弘法,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元一四八年),才到中国洛阳弘化。

 

到了中国,首先他把中国的语文学会了,就开始翻译佛经,前后译了二十多年。关于他所翻译的经典,有好几家的说法。(1)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三十五部,四十卷。(2)梁慧皎法师《高僧传》(卷一)∶三十九部。(3)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四)∶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卷。(4)唐智升法师《开元释教录》(卷一)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

 

为了考核各家说法孰是孰非,我曾经检查藏经目录,根据搜集了很多中国遗失经典的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总目录中有安世高翻译的佛经共计五十五部,五十九卷。《佛说八大人觉经》是其中的一部。

 

诸位也许要问∶“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德高僧,那么多的目录家,讲的都不一样?”

 

要知道,安世高译经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很久了,由于时间的变迁,又经过了无数次的战乱,很多都遗失了,还有许多是同一个正本,有两种翻译的,所以数字就有出入。

 

在中国,翻译经典的大德很多,好像有名的罗什法师和玄奘法师,在译经史上占了重要的一页。但是,从时间上说,他们是属于后期的,安世高是比较早期的译经家。《高僧传》中,对他翻译的佛经,评价非常高,认为“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意思是∶他翻译的道理、意义都是非常清楚,在遣词用字方面,都是恰到好处,所用的文字并不夸张,而且都忠于原文的意思,另一方面,词藻虽然很朴实,却不流于粗俗。从这评语,可见安世高翻译的佛经,的确很好,试看《佛说八大人觉经》,经文几乎是四字一句,非常整齐、清楚,意思又很平近浅易,就可以知道古人对他的评论,是非常中肯的。

 

据《高僧传》记载,安世高可以说是位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非常有修持,早已经证到一种特殊的境界,换句话说,他得到了神通,有宿命通,前世的事情,他都知道,我现在就把它当故事说给大家听──

 

安世高前世也是位出家人,住在一个大丛林里面。当时,有位同参道友,跟他相处得很好。这位同参各方面都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冒无名火,可以说是闻名遐迩的。

 

站在同道的情谊,安世高常常规劝他∶

 

“谈学问,你不比我差;论对佛法的理解,你也不会输给人家,可是,你的瞋心太重了,你的脾气实在使人不敢领教,这对你自己,以及对别人都没有好处嘛!佛经中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瞋心重的人,将来会堕落的吗?你能不能下一点修养的功夫,修改一下自己的个性?”

 

但是,正如俗语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二十年过去了,这位同参的个性依然没有改善。

 

有一天,安世高知道自己因缘时节已经到了,就向他告辞∶

 

“过去我欠了人家一条命债,如今要去偿还,在临别的时候,我仍旧要奉告你,你生了一辈子的气,将来是会堕落的,而且相貌会非常的丑陋。”

 

“那我该怎么办?你可以帮助我吗?”

 

同参听了,内心似乎有点惊慌,马上把要发作的火气压下去,转为恳求的语气。

 

“我要是有办法证了道,会先度你的。现在,我要走了,后会有期。”

 

跟同参话别以后,安世高就到广州。当时,这里正逢兵荒马乱,他在途中遇到一个凶恶的少年,手中拿着一把刀,一看到他,怒气冲冲地说∶

 

“好呀!我找了你好多年,今天终于碰面了,你可逃不了啦!”

 

恶少不问三七二十一,就要砍安世高的头。

 

安世高向着他微笑,温和地说∶

 

“我前世欠了你一条命债,今天就是特地来偿还的,你不要生气,把脑袋拿去吧!”

 

正如有位禅师被砍头时所说的∶

 

将头迎白刃,犹如斩春风。

 

安世高很从容地伸头给对方砍了一刀,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所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天理昭彰,因果不昧的。

 

《高僧传》也说到,安世高还了命债以后,神识再到安息国去投胎,为王家太子,而后再出家修道,弘法利生。

 

刚才我已经讲过,安世高到中国来弘化,翻译经典,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时,已经是汉灵帝末年,关中、洛阳一带战事纷起,北方非常紊乱。安世高在灵帝建宁三年(西元一七○年)的时候,就离开北方,到江南去了。

 

他首先要到卢山去度前世的那位同参。有一天他所乘的船行至洞亭湖庙,这是个香火鼎盛、灵感显赫、有求必应的神庙,由于神能够呼风唤雨,在这里川行的船只,可说是“分风上下,各无留滞”,换句话说,在这湖中来往的船,都会获得神的庇佑,一帆风顺。

 

这里还有一种神竹,船上的客商,往往会砍一根带回去,不过,这竹子是不可任意拿取的,要是不经过神的允许而迳自拿走的话,他所坐的船就会被神弄翻,竹子会自动游回原处,因此,商人打从这儿经过,为了避免出乱子,也为了祈神的保佑,往往都要上岸到庙里向神拜祭一番。

 

再说安世高所乘的船,到了这里,前后三十多艘船上的乘客、船主,正忙着准备三牲礼品,要去祭拜洞亭湖神的时候,神却降灵告诉庙祝∶

 

“船上有位出家人,你赶快请他到这儿来,我想跟他谈谈。”

 

正在进香的信徒听了,都感到很惊奇,认为这神真是了不起,上完了香,纷纷自动跑去请安世高。其实,安世高心中明明白白的,早已上岸了。

 

他到了神庙,对神说∶“我今天特地来拜访你的。”

 

神在龛中,并没有显露他的面貌,只听到他的声音∶

 

“大师,我过去世脾气非常大,没有接受你的劝告,就堕落了。但是,因为我好行布施,今天才得到神的果报,有福德管辖方圆一千里的地方,接受信徒恭敬供养。不过,我的福报是有限的,不久,大限就到了,命在旦夕。今天看到你这位老同参来,真是悲喜交集,我悲伤的是自己堕落了,欢喜的是你来了。我恳求你看在过去同参的道谊上,帮帮我的忙。”

 

“我也老实跟你讲,我今天是为了要度你,帮你的忙而来的。”

 

“我这儿有千匹绸缎和无数的金银财宝,请你替我拿去变卖,而后建筑一座寺庙,希望以这功德,能够超度我投生到善趣。”

 

“可是,我只听到你的声音,未曾看到你的形貌,你既然要我为你办事,总得现个原形让我看看呀!”

 

“太惭愧了,我实在非常丑陋,假如现形的话,恐怕会吓坏了大家。”

 

“没关系,你不妨现一现吧!”

 

神拗不过他,只好显现了。啊!原来是条大蟒蛇,只看到他的头,究竟身体和尾巴有多长,还不知道。

 

这时,大蟒蛇把头伏在安世高的膝盖上,依依不舍的,好像向他祈求,眼睛充满了泪水。

 

安世高就以梵语为祂念咒、说法、忏悔,蟒蛇听了,嚎啕大哭,既是感激,又是悲伤。

 

这一阵子过后,蟒蛇就消失了,安世高于是把人家供养他的财物运走。当他所乘的船将要离开的时候,船上的乘客都看到山上有条大蟒蛇,频频地点头,像是在向安世高致谢,也好像是为他送别似的,大家也都跟祂挥手告别。

 

后来,安世高的船抵达豫章(今江西境内),在这里建立了东寺。洞亭湖庙的蟒蛇死了,从此,神再也没有灵感了。

 

这一天晚上,有个少年突然跑到船上来,跪在安世高面前,法师再为他念咒、说法、祝福,这少年就消失了。

 

安世高告诉船上的人∶

 

“刚才的少年,就是洞亭湖庙的庙神,现在他已经得度超生了,特地来向我道谢的。”

 

后来,有人在卢山之西的大泽中,看见一条漫长无际的死蛇,曾经轰动一时。据说,这地方是现在江西浔阳县的蛇村。

 

安世高救度了他的同参以后,又到广州去找那位前生杀死他的少年。如今,这少年已经成为白发苍苍的老翁了。一听安世高讲述过去的事,当年的情景仍然清清楚楚地浮现在眼前,以为是来向他索命的,吓得不得了,马上跪在安世高跟前。

 

安世高很慈祥地对他说∶

 

“我是来看你的,同时也要请你帮个忙。”

 

一听到这话,广州的这位老人才放下心中的石头,连忙说∶

 

“请说吧,只要我办得到,一定会尽力去做的。”

 

“前世我欠你的命债已经还了,另外我还欠了一条命债,现在也得去还。”

 

安世高很平静地说,好像在谈人家的事情似的。

 

“在什么地方呀?”

 

“会稽(今浙江省),请你陪我去,做个证明。”

 

广州老人热情地招待安世高,过了一两天,就随着他到会稽去了。

 

他们一到会稽,进了城门,在大街上碰到两派地痞流氓在械斗,双方手中拿着武器,凶巴巴地对峙着。无巧不巧,安世高一到,一槌砸下,正好打中,使他一命呜呼了!

 

在场观斗的人看见了,都非常惊慌,纷纷指责凶手。

 

“不得了,你怎么把出家人打死啦?”

 

凶手误杀了出家人,难免感到惊惶失措。

 

这时候,广州老人开口了∶

 

“请大家安静,听我说几句话。这位出家人说他过去欠这位老弟一条命,所以特地从广州到这里来偿还,你们不要害怕,我跟着他来,就是要作证明的。”

 

于是,广州老人再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叙述给大家听,大家才相信了佛教讲因果,的确一点也没有错。

 

经历了两次命债,广州老人从此以后,往往普劝世间的人,千万不要为非作歹,更不可以恣意杀人放火,他自己也因此发心精进学佛。

 

佛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因果是逃不了的。平常我们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要非常谨慎。我想,我们讲安世高的历史,从他的传记中,可以了解他虽然是位大德高僧,又是名翻译家,但欠人家的命债还是要还的,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更遑论不受果报了。

 

再说,安世高到中国,弘法、翻译佛典二十多年,如果不是为过去的业力所牵,能够多活几年的话,一定可以翻译更多的经典,对佛教岂不是有更大的贡献,你们说是吗?因此,我们学佛的人,要知道业力是不可思议的,业力要是有形状,能够看得见,整个虚空是装不下的。

 

这里,我万分诚恳地奉劝诸位,以安世高和他的同参作为我们的借镜,千万千万修养自己,对自己的行动举止要非常小心,不要重蹈安世高杀人偿命的旧辙,也不要像他那位同参随便发脾气,多行利他的事,那就功德无量。

 

四、译∶就是翻译。佛经的原典,是印度文字,不是梵文,就是巴利文这两种,(传到中国来的,大部分是梵文版本。)不论那一种版本,希望它在中国流传,必须译成中文才行。因此,唯有精通中文,才能够把一部经典翻译圆成。

 

讲到译经事业,古时候都是由朝廷(政府)主持这件大事,而翻译佛经的地方称为译场,就跟现在的国立编译馆一样的,由国家来主持。不过,编译馆是属于永久性的,译场却是在法师把经典译完以后就取消了。

 

依历史记载,古代译经,往往有好几百位有学问的出家人参予其事,而且要经过十个次序,才能把一部经典完整地译好。下面,我再把译经的程序为大家介绍。

 

1、译主∶译场的主持人,譬如说翻译《佛说八大人觉经》的译主,就是安世高。

 

2、证义∶评量已经译好的佛经,意义是不是跟梵本原文符合,要是有错误的地方,经过印证以后,加以修改。

 

3、证文∶检核所翻译的文字,对照原文是否有错误,或者有不妥当的地方。

 

4、书字∶由一个人诵念梵文经本,用中文把梵音记录下来。

 

5、笔受∶把梵本经典的意思用中文记录下来。(书字与笔受不一样,好像契经的梵音叫修多罗,把它写下来是书字的工作,笔受时,就把修多罗写成中国的意思“经”字。)

 

6、作文∶外国文的文法结构和中文不同,往往是颠倒的,这时候,必须根据中文文法,把佛经文句重新加以组织,成为中文句法。

 

7、参译∶参照式的翻译,就是梵文和中文对照,让两种文字的意思完全符合。

 

8、勘定∶有的地方,文句翻得太噜苏,或者重覆了,就把它加以删除,力求简洁。

 

9、润文∶佛经译完了,在遣辞用句方面加以润饰,使文句通畅、优美。

 

10、梵呗∶把译成的经典,一遍遍加以朗诵,看看念的时候是不是顺口,听起来是不是顺耳。

 

因此,译,虽然只是一个字,但古代翻译佛经,实际的情形并不简单,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工作。

 

丁、解释经文

 

一、序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根据晋朝道安法师的分判,每一部佛经,都可以分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以譬喻来说,序分好像人的头,正宗分好像人的身体,流通分好像人的脚。以现在作文方法来说,序分像一篇文章的绪言,正宗分像文章的正说(最主要的中心思想),流通分是文章的结论。从佛经的结构来说,序分是讲这一部经的因缘,正宗分说明这部经的宗旨,是最重要的部分,流通分是这部经讲完以后,希望它能够流传下去,能够通达到十方世界去。

 

道安法师把所有的佛经这样分判,可说是恰到好处,后代的人称誉他为:“弥天高判,今古同遵”。

 

弥天,是道安法师的别名,有时候也尊称他为“弥天释道安”。弥天高判,意思就是道安法师所判的佛经是很高明的,不论是古代或现在的大德法师讲经,都遵照着他分成三分的方式宣讲,因此说是千古同遵。

 

讲到序分,它又分为通序和别序两种。通序是每一部经一开始,大致上都有同样的格式。别序是每一部经都有它不同的缘起。通序又名证信序,别序又名发起序。好像《弥陀经》或《金刚经》,一开始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一段就是证信序。

 

在这里,我先讲一个佛教的典故,在《涅槃经》中,曾经提到当释迦牟尼佛将要圆寂的时候,虽然有的弟子已经证圣果了,对于世间无常的道理大都了解,但眼看我们的教主就要离开世间,难免不感到悲哀,有的甚至于哭哭啼啼的,尤其是佛的一个大弟子名叫阿难的,更是悲痛欲绝。

 

这时候,佛十大弟子中,证到天眼通的阿那律,劝阿难道:

 

“阿难啊!现在我们不应该悲伤痛哭,我们必须把握时间,有什么问题需要请问世尊的,应该赶快提出来才对。”

 

经过大家共同商议以后,认为有四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请问佛的。

 

一、“佛灭度以后,诸比丘依何而住?”就是说佛在世的时候,大家跟佛住在一起,有所依靠,如果佛圆寂了,我们依靠谁住呢?

 

佛陀的答覆是∶“你们别以为我离开了世间,没有人依靠,告诉大家,应依四念处住。”

 

四念处,是身、受、心、法。就是:(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⑷观法无我。这是什么意思?《佛说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一段讲的就是四念处,解释经文的时候,再作详细说明。这里,佛的意思是∶假使依这四念处去修行,跟佛在世同我们在一起,没有两样的。

 

二、“佛在世时,我们以佛作为我们的老师,佛灭度以后,以谁为师呢?”

 

佛说∶“以戒为师。”你们不要以为我离开世间就没有师父了,你们的师父还在呀!只要你们能够持戒就好了。正如《佛遗教经》所说∶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

 

波罗提木叉就是戒,尊重戒律,以戒律作为修行的轨范,这样,就好像佛住在世间一样的。反过来说,佛每天同我们生活在一起,你不持戒,不遵守佛的规矩,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应该以戒作为我们的老师。

 

三、“佛灭度后,恶性比丘,如何调治?”

 

恶性比丘,或者称为六群比丘,他们相当于现在有后台、可以仗势的,互相勾结朋党而做坏事。在一个团体当中的成员,都是良莠不齐的,僧团也不例外,佛在世时,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其中有六个最调皮捣蛋,因此称他们恶性比丘。佛在世时,他们已经非常嚣张了,佛圆寂以后,岂不是更闹得翻天覆地?那个时候,我们怎样来对治他们呢?

 

佛说∶“这是不成问题的,你们可以默摈治之。”

 

默,就是沉默,摈,就是摈弃,默摈的意思是他再怎么捣蛋,都不要理睬他。这也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的亲戚朋友、邻居,甚至其他跟我们交往的人,如果对我们不好,故意作弄我们,要是跟他吵闹,他更是没完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理睬他,你沉默,他就胡闹不起来。

 

四、“佛灭度以后,我们要结集经典,每部经应该以什么话作为开始?”

 

阿难所以会有此一问,主要是当时印度外道的经典,一开始不是“阿”,就是“沤”这两个字,阿表示无,沤表示有,所以外道的典籍,一开始都离不了有无。

 

佛告诉他∶“就以‘如是我闻’开始好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谈序分吧!前面我已经说过,序分的通序又称证信序,它以六成就来证明这部经是佛说的。(1)如是∶信成就。佛典结集的时候,都是由阿难复述而记录下来的,所以一开始,阿难就说“如是我闻”,表示这一部经是他亲自听佛陀讲的,不是他自己说的,可以相信和接受,这是信成就。(2)我闻∶闻成就。表示这一部经是阿难亲自所听到的。(3)一时∶时成就,指讲这一部经的时间。(4)佛∶主成就,讲经的法主。(5)在某处∶处成就,佛讲经的地点,例如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6)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当时在座的听众,称为众成就。

 

几乎每一部佛经,开始都具备了信、闻、时、主、处、众等六成就,属于证信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佛经的结集和记录,是很科学化的,从六成就的标明,可以知道它不是杜撰的。不过《佛说八大人觉经》算是例外,没有六成就的,但一开始的四句经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是属本经的序分。

 

“为佛弟子”,为,就是做。佛,指释迦牟尼佛。弟子,一般称为门徒,或者学生,就是弟子的意思。不过,如果把它分开,就着字面来解释,可以用“学在师后曰弟,解从师生曰子”两句话来概括。我们亲近某一位大德,或者亲近我们的师父,我们所学的是在师父之后,他比我们年纪大,站在师父的立场,他好像是一个兄长,把我们当成他的弟弟看待,所以称为弟。站在学生的地位,“解从师生”,譬如这句佛经,或者这种道理,过去我完全不了解,听法师讲过以后,我懂了,开智慧了。这种了解是经过师长的教导而来的,师父就好像是我们的父母一样。子女是由父母而生的,我们的智慧,是因师父教导而来的,所以称为子。

 

佛教中讲到弟子,有好几种分类,简单地说,有二众、四众、七众三种。

 

一、二众∶指出家众和在家众,不论性别,单以出家和在家作分别,叫二众。

 

二、四众∶出家的两众(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的两众(优婆塞、优婆夷)。

 

三、七众∶

 

1、比丘∶指出家受过二百五十戒的男众,好像我,就是比丘。

 

2、比丘尼∶尼,就是女的意思。女众剃了头,受过三百四十八戒的,叫比丘尼。

 

比丘、比丘尼都是印度话,中国的意思有三种∶(1)乞士、(2)怖魔、(3)破恶。(1)乞士∶印度的出家人,没有自炊的习惯,每天早上都出去托钵,向施主化饭吃,才好借假修真。再说,出家人不单乞饭保护色身,还要向上乞求佛法,滋养慧命,所以嘉祥大师在《法华义疏》中说∶“上从如来乞法以长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色身。”可见乞士与一般乞食不乞法的乞丐是不一样的。(2)怖魔∶做了比丘,持守戒律,一心向善,不做恶事,会使魔王感到非常的恐怖。(3)破恶∶做了比丘,一切的烦恼都要把它断除,所有的坏事都不可去做了。

 

3、式叉摩那∶十八岁到二十岁这段年龄出家的女孩子,叫式叉摩那,中译为正学女。原来早期的僧团,有了比丘尼以后,有十八到二十岁这样年纪的女孩子要来出家,可是,我们不知道她是否已经结婚了,或是曾被强暴,受了刺激才想要出家,为了避免出家以后肚子大了,对佛门是件很不光彩的事,会引起世人的讥嫌,说∶“怎么她出了家还生孩子?”因此,佛陀制了一条戒律,这样年龄出家的女子,先给她二年时间,考验她是不是很坚贞,很循规蹈矩的,在这期间,她有没有身孕等等。她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能剃头的,同时必须学好不杀、盗、淫、妄、酒等五戒,再加上不非时食(过午不食),一共六条戒法,这就叫式叉摩那。

 

4、沙弥∶就是刚出家的男众,或者是未到受比丘戒年龄的男孩子。

 

5、沙弥尼∶刚出家或者未达受大戒年龄的女众。

 

沙弥中译为求寂,是追求寂静的。佛陀是在寂静当中生智慧才证得佛道的,因此,做沙弥,必须力求内心安静,不向外攀缘,以便安心学道,他(她)们要学十种戒法。

 

说到沙弥,有三种∶(1)驱乌沙弥∶七岁到十三岁的小孩子出家,什么事都帮不上忙,只能赶赶乌鸦等鸟儿,所以叫驱乌沙弥。(2)应法沙弥∶十四岁到十九岁出家的少年,必须好好学习佛法。(3)名字沙弥∶二十岁到七十岁出家以后,还没有受具足戒的,在名字上还是沙弥。

 

6、优婆塞∶就是男居士,中译为近事男。

 

7、优婆夷∶就是女居士,中译为近事女。

 

近事:近,是亲近,事,是承事,亲近承事供养三宝,能够受持五戒的男女居士,就称为优婆塞和优婆夷。

 

这里,我顺便告诉大家,要做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皈依以后,进一步必须受持五戒,你假如目前受到各种因缘的限制,暂时没有办法持戒,最低限度也要皈依,将来再受五戒,慢慢做也是好的。

 

“常于昼夜”,做一个佛弟子,不论出家或者在家的,应如何修持呢?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常,就是恒常,不间断的。于,在的意思。昼,就是白天。夜,就是晚上。一昼夜,中国古代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依现在世界的标准时间,一天有二十四小时。照佛经讲,在印度分为昼夜六时,就是昼三时和夜三时,好像《金刚经》所讲的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在《佛遗教经》中也讲到初夜、中夜、后夜,这就是昼夜六时。依今日一天二十四小时来看,早上六点到十点是初日分;上午十点到下午二点是中日分;下午二点到六点是后日分,这是白天的三时。夜三时是∶傍晚六点到晚上十点是初夜分;晚上十点到凌晨二点是中夜分;凌晨二点到早上六点是后夜分。依印度的昼夜六时之分,早上的六点才算是一天的开始,六点以前是属于前一天。

 

我们作为佛弟子,在昼夜六时,都要用功的,正如《佛遗教经》所说∶“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意思是做为一个佛弟子的,在白天必须很精进、很用心地修持,学习各种善法,不要让时间空过了。晚上的时间,在初夜和后夜也不要荒废课业,在中夜就诵经和休息。

 

中国古书《老子》也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意思是∶学道的人,时时刻刻都不要离开道。假使道可以离开的话,就不是道了。可见中国古人所说的道和这里说的,无论在白天或晚上,我们都要专心学习佛道,道理是一样的。

 

一个学佛的出家人,或者在家人,固然是要存着道心,精进修持,不过,我认为行持必须适中,不要操之过急,正如佛经中告诉我们的,学道要像弹琴一样,琴弦要是太松了,弹出“绷!绷!绷!”的声音,就不好听,反过来说,琴的弦子调得太紧了,发出的声音也是很刺耳的,叫人听了感觉到非常难受,而且弦也容易断掉。所以,我们修持固然重要,但是应该合乎中道。希望大家听了这段经文以后,千万不要成天成夜没有休息地诵经、念佛、持咒、礼佛,毕竟我们这个肉体之躯,精力是有限的,精神用过度,太疲劳的话,是没有办法支持下去的,修持还是要保持适中比较好。

 

“至心诵念”,至心,至诚恳切之心,专心一意的意思。要知道,我们修持,一定要时刻存着诚恳的态度,心无二用的,才能够和佛菩萨感应道交,修持也才有成就。诵念∶诵、念、读三者是不一样的,看着经文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叫读。不看经本子,能够一句一句地背念出来是诵。《普贤行愿品》说∶“读已能诵,诵已能持。”我们常常看着经本读,日子久了,熟能生巧,就可以背诵出来,就是这个意思。念,一般人以为是嘴巴在念,往往在念佛念经的念字,旁边再加个口,成为“念”,这可说大错特错了。其实,念不重在口念,《普门品》不是说“心念不空过”吗?念,是很专心的。再看念字的结构,是由“今”“心”两个字结合的。今,就是现在,现在当前的一念,所谓念兹在兹,就是时时要去念。有句俗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小沙弥念经,好像唱山歌一样,熟了,口中在念,却是心不在焉的,这话启示我们∶念经心要专,不可胡思乱想。

 

因此,我们做一个佛弟子,在昼夜六时当中,必须为了念诵而很恳切地念诵,时时刻刻地把做菩萨的八件大事,放在我们的心头上,作为修持的法门。

 

不论是出家,或是在家的佛弟子,最重要的应该具备两种心∶

 

一、至诚心∶就是至心。我们平常烧香、供花、礼拜、持诵经咒,都要以至诚恳切的恭敬心去行持,才有感应,也才有受用,不然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印光大师常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不要说用功念经拜佛,在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如果不专心去做,也是办不好的。

 

二、恒常心∶我们发了心以后,要保持下去,修持用功,不要间断,更不可一暴十寒,今天想起来,就精进用功,明天又放下来,这是不会成功的。有句成语∶“勇猛心易发,恒常心难守。”今天听到法师开示∶“常于昼夜,至心诵念”,于是赶快用功念佛、拜佛、持咒……,这是一种勇猛心(至诚心)发起来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变成四十八小时。这种勇猛心是很容易发起来的,问题是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一年到头,乃至一辈子,你都能保持这样精进吗?那就很难说了。

 

佛经中告诉我们∶用功要像小水,细水长流能穿石,流水要是很大的冲劲,一下就冲过去了,力量虽然大,却不能持久。细水不断地慢慢流,日子久了,石头都可以被它穿透的,这就是恒常心。我们也常说∶人生是痛苦的,修行人要看破世情,要精进求解脱,但是往往出现了“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两年,佛在半天;出家三年,佛归西天”的现象。刚刚学佛的时候,佛在我们的心里面,一天到晚精进不息。但是,过了两年,佛就到了半天,已经离开我们很远。过了三年,佛到西天去了,我们看不见,把他遗忘了。这虽然是笑话,事实确是这样,主要是我们没有恒常心,不能长久保持下去,因此说恒常心难守。这也告诉我们,学佛,不一定每天要念几千几万声佛,拜几百或上千拜佛,你要是一天能念一百或一千声佛号,拜十二拜或四十八拜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这样,不论有空没空,从不间断,这就是保持了至诚心和恒常心。

 

“八大人觉”,八种菩萨大人所要觉悟的法门,就是从经文的第一觉悟到第八觉知的道理,我们留待讲解经文的时候,再逐条说明。

 

二、正宗分

 

1、无常无我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是释尊根据世间的事实,说明宇宙的一切现象和人生,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

 

讲序分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佛陀临涅槃时,阿难向佛请示了四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佛在世时,诸弟子依佛而住,佛灭度以后,依谁而住呢?”佛的答覆∶“依于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修行的人,必须把妄想纷飞的心,集中安住在所观察的四种境界当中。本段经文所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是无常观;“四大苦空”是苦空观;“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是无我观;“心是恶源,形为罪薮”是不净观。

 

“世间无常”,世间∶世是迁流、不住的意思,是变化的,中国人把三十年称为一世,是约时间讲的。间,是间隔,或者界限,是约空间讲的。世间,包括了时间与空间,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世界了。在中国诸子百家古书中的《淮南子》〈齐俗训〉篇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东南西北)与上下,叫做宇,也是约空间讲的;往古来今,就是过去和现在,叫做宙,也是约时间讲的,所以宇宙也是世间的别名。总而言之,世间、世界、宇宙,都是说明时间和空间的。

 

在佛学上,世间分为器世间和有情世间两种。器世间∶器是器具,用来盛东西的,外在大自然的环境(我们所住的地球),所谓山河大地,有运载、安住的意义,我们依着它而生活,称为器世间。有情世间∶指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包括人类以及一切动物,都是有情识、有情感、有活动的,所以叫做有情世间。

 

无常∶就是不能永远保持不变的。我们这个现实的世间,无论是器世间或有情世间,没有一样不是时时刻刻在迁流变化当中;也没有一样,不是刹那刹那在演化的,可以说,一切都是无常的。这种道理,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研究佛法,才会了解。否则的话,大家往往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实在的,人生也是永恒的。

 

依佛经告诉我们,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是由一粒一粒的极微所组织起来的。世界的形成,最初要经过二十个小劫(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的时间,形成以后,保持原状的时间,也有二十个小劫,而后,逐渐变坏,这也是经过二十个小劫,到最后,经过二十小劫的火灾、风灾……种种自然灾害的摧毁,以至于空无所有。空了以后,再重新组织,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循环不息,可见是无常、不实在的。

 

我曾经看过一本科学故事,里面也说到我们这一个世界,最初是由许多微粒所构成的。据地质学家把岩石中有种叫做镭的元素,加以研究,估计地球到现在至少有五万万年,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数字太少了,最少也有二十万万年,这与佛法所说的要经过八十劫,数字虽然有出入,不过,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家跟佛教所讲的是一样的。

 

世界既然是由许多的元素(极微)所组成的,当然是无常的,正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无常、空虚、不实在的。

 

讲到无常,有两种,就是刹那无常和一期无常。所谓刹那无常,刹那是印度话,指极短的时间,中译为一念顷,最快的一个念头,是计算时间最短的单位。据《仁王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意思是说∶我们的心要是起一个念头,就有九十个刹那。也许大家会认为不可能吧!我们如果把九百张纸叠起来,以最锋利的刀,一刀把它斩下去,你想想所经过的时间有多长呢?可以说明一刹那一定是非常短的。

 

说到一念中有九十个刹那,我们还可以想像,但是,说到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以凡夫的心理,实在是难以想像,只能说时间是无常的。

 

《维摩经》也说∶“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此身刹那刹那,代谢不住。”我们这个幻化的身体,好像电光一样,大家都看到天空中的闪电吧,很快就过去了,因此,我们人身,就好像闪电似的,念念停留不住,这个身体,刹那刹那地新陈代谢,没有停止过,好像海水的波涛,一层紧接着一层地涌起。

 

再说一期无常,以钟来计算,六十秒成为一分钟,六十分钟成为一个钟头,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三十天或三十一天是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世间是由时间慢慢地累积起来的,时间不停地在移动当中,而一切东西,随着时间的迁流,形成了生、住、异、灭的现象。再看看一个人,从哇哇坠地生了下来,小时候天真活泼,青少年精神力壮的,充满了干劲,转眼已经是历尽风霜,垂老的人,难免不体衰力弱,饱受病魔的侵袭,最后离开了这世界,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历程,谁也不能例外的。

 

《楞严经》中讲到∶有一次释迦牟尼佛问波斯匿王∶

 

“大王,你从前年轻的时候,面貌长得很丰满、圆润、很漂亮的,现在你年纪大了,发白面皱,一天天在变迁当中,这就是无常。”

 

波斯匿王是位很有善根的人,听了佛这么讲,马上能够举一反三,说∶

 

“如是类推,岂惟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名无常。”

 

依波斯匿王的想法,不仅是一年一年地在变化,每一个月每一个月也都在变化,不但如此,甚至每一天,每一个时辰,刹那刹那的都在变迁当中,念念之间,都没有停止过变化,最后的结论是无常。

 

因此,讲到世间,是成住坏空;讲到人生,是生老病死;讲到世间万事万物,是生住异灭。例如我们这座房子,先经过工程师的绘图、设计,然后采购建筑材料,由工人把它建造起来,我们住到里面,要是没有遭受到地震、火灾等等的破坏,最少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一百年,这是住。但别以为房子是永远不变的,纵然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事实上它时时刻刻都在蜕变、腐蚀当中,这是异。到最后倒塌下来,终归消灭了。房子是这样,其他的事事物物,也都免不了生住异灭,这是自然的定律。

 

总而言之,无论是内在的有情世间,或是外在的器世间,都是无常的。

 

“国土危脆”,国,国家;土,土地。国家的土地,在我们看起来,似乎是很坚固的,我们站在这儿不是很稳固的吗?其实不然,它是很危脆的。危脆,危,就是危险,不安定;脆,就是脆弱,不坚固。我们可以举几个实在的例子,来说明世间、国土是怎么样危险、脆弱的。

 

世间有好多的灾难,就说地震吧!根据世界的记录,一年当中全世界有算不清的地震,仪器可以测量得到的,大约有五十万次,其中会造成损害的,最少有一千次,有历史可考,人类近代遭受惨重地震罹难的,如∶一九五六年一月廿三日,发生在中国陕西省,死亡达八十三万人。一九七六年七月廿六日,发生在北京东部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相当多,惊动了全世界,据一九七七年一月四日官方的公布,最初估计有六万五千二百三十七人死亡,七万九千人受重伤,后来外国报导,这次地震死伤人数达一百多万,可见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是相当大的。

 

为什么会有地震,就是地层移动——国土危脆啊!它要是坚固的话,那里会动呢?

 

除了地震,还有火山,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祸害。世界上已知的活火山,大约有四百五十五座,另外在海底下的活火山有八十座。日本、台湾、菲律滨、印尼都是火山地带,以菲律滨来说吧,有名的马容火山(Mayon Volcano)、喜木喜木火山(Hivok-Hivok Volcano)、沓亚(Taal Volcano)火山,都曾经爆发过。喜木喜木火山曾经在一九五二年爆发,沓亚火山在一九六五年也曾爆发,都造成人命财产严重的损失。

 

根据世界的记录∶很久很久以前,欧洲有一次火山爆发,单单从火山口喷出的溶岩,流达三百里远,可以想像,人类所受的灾害是多么大啊!这也是国土危脆,人类不能安定居住的证明。

 

平常我们说∶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我再举个事实来说明。就我们亲眼看到的马尼拉海湾,过去是波涛汹涌的海湾,现在填成陆地,建了好多高楼大厦,这就是沧海变成桑田,不过,它是人工开发的。再说我们菲律滨这个岛国,是由七千零八十三个岛屿所组成,其中很多没有人居住的,最主要有三大岛∶吕宋(Luzon)、未狮耶(Visaya)和棉兰佬(Mindanao)。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海洋和群岛,但依美籍考古学家拜也教授的研究,远在二万五千年前的冰河时代,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是相连的,甚至和中国也有陆桥连接,这一片大陆地称为巽他大陆,但是经过时间的迁移,气候转变,冰河渐渐溶解,海水高涨,陆地沉为沧海,山岳沦为岛屿,现在的菲律滨群岛,过去都是山岳。台湾和中国大陆,过去也是连在一起的,现在却被台湾海峡隔开了,正是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证明国土是危脆的。

 

大家或许会问:释迦佛讲《八大人觉经》,为什么一开始就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未免太消极了!我们要知道,佛陀讲经说法,目的是为了令众生从无常中,突破生死的束缚而获得解脱。也可以说,佛如此强调这个问题,是他看到了人生的一个大病——执着世间是常、永恒不变的,因此生起了贪心,贪图名誉、地位、金钱、洋房、汽车,希望一切归我所有,不择任何手段,去谋取荣华富贵。那末,你也贪,我也贪,大家都贪,为了利,人与人之间互相争斗,国与国互相征伐,大家都看不破、放不下。却不知道,当我们一口气不来的时候,什么名誉、地位;你最亲爱的人、孝顺的儿女,都不会跟着你去的,那个时候,黄金美钞,跟你再也毫不相干,因此佛经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一个人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的,只有平常造孽作恶所留下的债(业种子),才带得去。

 

佛陀为了打破世人执着世间一切都是常的,坚固的,为了大家生活得快乐,所以要我们每一天至诚恳切地修无常观。

 

“四大苦空”,这是苦空观。一般不了解佛法的人,经常有句口头禅∶

 

“你们出家人(或者学佛的人),四大皆空,为什么还要跟人家争?”

 

他们误认为四大就是酒、色、财、气,出家人(学佛的人),不沾这些东西,所以是四大皆空。那里知道,佛教所谓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外在的山岳大地是地大,海洋河川是水大,阳光、气温是火大,空间的气流和自然界的风,是风大。地水火风遍于整个宇宙,它的威力很大,所以称为四大。

 

依科学家讲,一个人的身体是由七十六种元素所组成的,佛法却说人体是由四大所构成的,四大是∶地大,它的性质是坚固的,头发、汗毛、皮肉、指甲、牙齿、筋骨等,都是坚硬的,属于地大。水是湿性,人体的津液、血液、眼泪、鼻涕、大小便、汗等水分,都是属于水大。火是暖性,人身的体温,就是火大。风是动性,人的呼吸属于风大。一个人正常的体温是摄氏三十七度,偏高会发烧,就是火太旺。有的时候,鼻塞不通风,感冒了,这是四大不调。四大不调的话,就会生病。佛经中说∶人体一大不调,会产生一百零一种病,假使四大都不调,会生四百四病,有病,就痛苦。

 

《大宝积经》说∶“身为苦器,苦所逼故。身为苦聚,五蕴生故。”四大是苦,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一个苦器,专专装痛苦的。人生除了生老病死苦以外,痛苦可多了,例如∶为了生活起居,必须劳碌奔波;为了眷属儿女而牵肠挂肚,是种痛苦。还有求不得苦,希望得到某种东西,偏偏得不到,失望的痛苦也是很难受的。跟我们要好的人、我们最亲的人,离开了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这种爱别离也是很苦的。再说,我们不愿见到的人,竟然冤家路狭,常常聚首,也是很痛苦的。

 

这种种痛苦,从何而来呢?就是因为我们有四大,才有身体而招来的。所以,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认为我们人生好多的痛苦、祸患,都是因为有这个身体才产生的,假如我们没有身体,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灾难和痛苦了,这思想和佛教所说的很接近。

 

佛教认为四大和合的身体不但是痛苦的,而且是空的,为什么说是空的呢?因为佛教讲缘起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起的,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因缘聚集在一起就成功、生起来了,因缘尽了就分散、没有、空啦!我们的身体,由父精母血、四大和合而成,有一天死亡,因缘拆散,肉体腐烂,最后不存在,就空啦!所以说四大苦空。

 

现在,我再举一个“己身有无”的故事,说明缘生的肉体是空无实性,没有什么好执着的。

 

话说从前有位离婆多尊者,在出家之前是位商人,每天东奔西走,到处去推销货物。有一天晚上,错过了客栈,处身于旷野,他心里好着急,到什么地方去住宿呢?找了大半天,才看到一座破庙,他毫不犹豫地进去了。这时,他感觉身体好疲倦,草草地吃了点干粮,就躺下呼呼入睡了。

 

半夜时分,似梦非梦、似醒非醒的,他在恍惚当中,发生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朦胧中,离婆多似乎看到庙门被撞开了!一个大头鬼背了一具死尸进来,还未曾喘过气,接着又有一个鬼冲进来,他的头比较小,我们姑且叫他小头鬼吧。

 

小头鬼一进入门,看见大头鬼,非常生气地说∶

 

“好家伙,这个死人是我的,你怎么把他拉进来?不行,一定要还我!”

 

“死尸明明是我带来的,你怎么可以跟我抢,不行!”

 

大头鬼说完,立刻把死人的手拉住,准备背着离开。

 

小头鬼马上抓住死尸的另一只手不放,两个鬼就这样争执了起来,好久相持不下。

 

后来,大头鬼提议∶

 

“我们不要争了,这里有一个人,看看是谁把死尸拿来的,让他说个公道好了。”

 

这可给离婆多出了难题,看到鬼争死尸,早已经吓得要命,这时要他主持公道,眼看这鬼凶巴巴的,力气又很大,要是讲真实话嘛,小头鬼那副凶狠的德行,可是惹不得的;不说真话嘛,未免对不起大头鬼,再三地思量,觉得怎能昧着良心讲话?于是鼓起勇气说道∶

 

“死尸是这位大头仁兄先背进来的,你们不要再争了。”

 

话一说完,小头鬼马上大发雷霆∶

 

“这还得了,死尸分明是我的,你怎么帮着他讲话,不行!”

 

暴怒之下,小头鬼用力把离婆多的手臂拉断,摔到地上。

 

“人家说了一句公道话,你居然这样对付他,这怎么可以!”

 

大头鬼边说边把尸首的手臂扯下,安在离婆多的身体上。

 

小头鬼看了,更是愤怒∶

 

“好,你把他的左手安上去,我就把他的右手再拉下来。”

 

离婆多的另一只手又被他拉断了,于是,大头鬼再把尸体的右手安在离婆多的身体上,如此一个拉扯,一个安上,离婆多全身的四肢都被扯下支解了,又被重新装上了死尸的四肢。

 

结果,两个鬼停止了争论,把离婆多被丢在地上血淋淋的肢体,你一口我一口地大享了一顿美餐,吃得饱饱的,才抹抹嘴巴,拍拍肚皮离开了。

 

离婆多好伤心,想到这是我妈妈生下来的身体,现在被这两个鬼把我的身体都换了,这个身体究竟是不是我的呢?现在我有没有身体呢?

 

天亮以后,他离开破庙,心中的问题,仍然在他的脑海萦绕着。后来,他看见一座佛塔,有出家人在那儿,他就把事情的经过,如此这般地告诉法师,并且请法师指教。

 

法师说∶“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五蕴和合的,哪有我呀!但是,人往往为了执着有一个‘我’而发生争执,真是颠倒!”

 

接着,法师又温和地说∶

 

“你看看,每个人到最后都免不了会死的,一旦死亡,‘我的身体’还存在吗?你不要再为这个问题苦恼了。”

 

离婆多听了这一番话,突然若有所悟,啊!人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后来,他出家了。出家以后,非常用功修持,没有多久,就证了阿罗汉果,而称为离婆多尊者。

 

这故事,别以为我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才胡乱编的,它是出自《杂譬喻经》,并不是我杜撰的。

 

“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是无我观。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阴是盖覆,遮盖起来的意思。因为有五阴,我们的真性被它遮蔽了,才会有种种的痛苦产生。《心经》说到“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五阴的同义异名,只是旧译为五阴,后来玄奘大师的新译,翻成五蕴,蕴是积聚,集合在一起的意思,五蕴就是集合了五样东西,使我们感受生死。至于五阴和五蕴的分别,前者是从因上来讲的,后者是从果上来讲的。

 

以下,我再把五阴每个意思加以解释∶

 

一、色∶变坏、质碍的意思。我们所见到的物质,都是属于色法,凡是物质,都是占有空间,有阻碍的,也都会变坏的。比如说这一张桌子,它是色法,阻挡了我们的去路,使我们不能走过去,称为质碍。大凡是色法,都是无常、迁变不停、会坏的。

 

色,包括了地水火风四大,不论是外面的山河大地,或者是我们的色身,都是色法。就以人来说吧!年纪大的,一般都是眼睛昏花,耳朵听不到,腰酸背痛,这就是色身慢慢地变坏了。

 

二、受∶是领受、感受的意思。好像我们身体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和外界的五尘——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相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领受(情绪作用),佛法有所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当我们面对外面的境界时,使我们感到欢喜的,就是种乐受,比如说,人家赞叹我们,我们觉得很爱听,飘飘然的,这就是乐受了。但是有种境界,我们感觉得很痛苦,好像人家诽谤我们,或者对我们冷嘲热讽,给我们非常难堪、痛苦,这是苦受。外面往来的车声,我们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的感受,就是不苦不乐受。

 

三、想∶联想、想像的意思。唯识学称想是以取像为体。首先,我们看看想字的结构,从相从心,当我们接触到外境的时候,取着它所映入在心里的印象,起了分别、想念的心理作用,这就是想。比如看到一个人,稍微注意一下,就分别出他是男的或是女的;我们看到一朵花,马上知道它是红的、黄的;是大的、小的,这是种概念、想像,就是想的作用。

 

四、行∶行动、造作的意思。我们的内心,接触到外在的环境,由领受而想像,生起善恶的念头,而开始行动、造作,于是有了善或恶的行为表现出来了。

 

五、识∶认识,是一种了别的作用,好像我们的眼晴所看到的红黄蓝白黑五色;耳朵听到的五音、梵音、噪音;鼻子闻到香的、臭的;舌头可以辨别酸甜苦辣的滋味;身体对所接触到的外境,而起冷暖、涩滑、硬软,……种种的感受,都是识的了别作用。

 

一个人的生命体,是由两大元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是精神的(心法),一个是物质的(色法)。四大(地水火风)是色法,属于物质方面的,是五阴的色;受、想、行、识,属于精神方面的,识是主体,受、想、行,是附属,在唯识学上,识称为心王,是主人;受、想、行是心所,为心王所有的,是随从。

 

现在,我再扼要地列一个表在下面∶

 

    ┌ 色—(四大)──色法──物质

    │ 受

五阴│ 想—(附属)

    │ 行

    └ 识—(主体)

 

为什么说“五阴无我”呢?我们的身体,并不是单独的整体,不管是四大也好,五阴也好,都是由种种条件聚集在一起,才有这个暂时的假我存在,各种条件散失了,我也就不存在了。

 

讲到“我”有三个定义∶(1)一义∶完整性,有个体的。但刚才我已经讲过,我们的色身,是由四大、五阴所合成的,并不是一个呀!(2)常义∶永久的、恒常的、永远不变的,比如说我现在是这个样子,将来也是这个样子,永远都不会改变,才叫做常。事实上,不论是外在的环境,或者内在的身心,每一个时间,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当中,所以不能称为常。(3)主宰义∶我能不能主宰自己的一切呢?从表面看起来,我们好像很有权力,做了一家之主,能够支配一切、处理生活各方面的事情,好神气喔!但是在紧要的关头,我们却作不了主。比如说,我希望永远年轻,办得到吗?还不是逐步趋向衰老,做不了主的。我们不要生病,可是四大不调时,病魔仍然无情地来侵袭我们。我们希望长生不老、不要死掉,但事实上是一天天走向坟墓,可见我们自己作不了主,这个“我”不是真实的。依“我”的三个定义来说,我既不是一,也没办法常和主宰,所以,我们平时所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我”,是不能成立的。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两句是解释五阴无我的。生,以人来说,就是一个人出生,生到这世界来。灭,灭亡,就是死了。一个人从生到死这过程当中,几十年的岁月,慢慢地在变化、变坏,时刻都不一样,叫生灭变异。生灭,是事相上的变易,是生、住、异、灭的意思。依现代医学家讲,一个人的身体,全身血液不停地循环,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经过若干年以后,全部换一次,这就是生了以后,慢慢地变更,最后老啦,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可见我们的身体是虚假、不实在、作不了主的。

 

“虚伪无主”,虚,就是虚妄,伪,就是假的。我们这个五阴组合的身体,不但是生灭,而且是虚妄不真的。无主,就是不能作主。刚才讲“我”的定义,已经说过,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生、老、病、死,可见这五阴之躯,完全是变化、无常的。

 

所以“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是讲无我观,从观察中了解到实在找不到一个真实的我。

 

讲到这个地方,我再告诉大家一件事实,最近有位老居士,要在观世音菩萨圣像的两旁刻一副对联,就请陈先生帮忙,陈先生刚好到台湾去旅游,于是很热心地为他找了一副回来。这副对联写的是∶

 

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从佛法的意义来研究,这副对联写得很好,无论平仄、意义,都对得很工整。但是,这位老人家并不喜欢它。我就问他∶

 

“你为什么不喜欢?”

 

“无人无我,全部没有,不妥当,我不要!”

 

但是,要知道,假如我们能够无人、能够无我,才能够观自在呀!反过来说,你执着有个人,有个我;这个是你的,那个是我的;你不要骂我,不要打我;这是我的财产,你不能跟我争,……整个心思不断地在人、我、是非中打转,这样,就不能自在了。

 

我顺便把“非空非色见如来”也解释一下。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不要执着空,也不能执着有,正如《心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能够看透了空有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见到如来(佛)了。

 

实在说起来,我们这个世界,会这样纷争、紊乱,国与国之间烽火不息,人与人之间纠纷不止,就是为了私我在作祟。日本人和中国人是同种的,文化是同一个汉文系统的,在日文书里面,有许多中国字(他们称为汉字),日本人把“我”的发音叫“瓦沓希”,但写的是“私”字。讲到我,就离不了私心。再看中文“我”字的结构,从手从戈,手中拿着干戈,就要打架啦!

 

所以我们要能够常常听佛法,要了解佛教的真理,了解无我的道理,知道我们人生是无常、空的,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存在。这样,才能够自在,能够自在,才能够放得下来。

 

经我这样详细解释以后,那位老居士便很欢喜地把对联接受下来了。

 

既然讲无我,我再讲一个笑话给大家听听。

 

古时候,有一个出家人,无故被政府逮捕了,派了一个差人(类似现在的警察),把他发配到边境去充军,必须长途跋涉,才能抵达目的地。他们两人就这样白天行走,晚上在客栈投宿。

 

这位出家人,实在没有犯王法,只是地方官因为对佛教反感,对这位出家人“欲加其罪,何患无词”,于是把他逮捕了,随便定了个罪名,就把他遣送上路。出家人除了跟着走,哪里还有申辩的余地。

 

出家人一路上,心中不断地盘算着如何伺机溜走,后来发现押送他的公差似乎脑筋有点笨笨的,于是计上心来了。

 

原来押送出家人的公差,因为出远门嘛,总得带把雨伞,和一些换洗的衣服,还有日常所用的东西,打成了一个包袱,随身携带。一路上,老是注意这些,不停地叨念着∶“雨伞、包袱、和尚、我”四个名词。念“雨伞”时,就摸摸手中的雨伞,雨伞在呀;“包袱”呢?包袱也在手中呀;“和尚”?向和尚瞟了一眼,和尚也在身旁呀;“我”?自己摸摸头,也在呀!四样都不缺少,他才放心了。

 

有一天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过夜,出家人表示要请客,差人以为不需要自己花钱,就尽量喝酒,不久,就醉倒躺下睡着了。出家人马上把自己的衣服换到他身上,替他把头发也剃光,然后扬长而去。

 

第二天,差人一早起来,赶快检点一番∶“雨伞?”雨伞在身边;“包袱?”包袱跟雨伞在一起;“和尚?”摸摸自己的光头,再看看自己身上,又是穿着圆领方袍,和尚也在;“我?”啊,我在那儿?找来找去,竟找不到了!

 

这是我从佛教的故事书中看来的,也许有人已经看过了,说来是一则很幽默的笑话。总而言之,这个故事的含意,是说明人生绝对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啊!

 

“心是恶源”,心,指我们的心理活动。依佛法来说,心是个罪恶之源,换句话说,人生的种种罪恶,追究它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看看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是先有起心动念,而后付之行动的,因此,唯识学家说∶“动身发语独为最”,我们的身体有所行动,是心先动而后才有行为的表现,我们的口要讲话,也是先经过心的思考,而后才发出声音来,所以,心是罪恶的源头。

 

佛法告诉我们有二种心,一个是真心,一个是妄心。真心是我们本来已经具足的觉性,妄心是凡夫虚妄之心。古时候有位大德,写了一首说明心的偈子∶

 

三点如星列,横勾似月斜。

披毛从此得,成佛亦由它。

 

“三点如星列,横勾似月斜”,这两句说明心字的写法。三点,好像天上的三颗星陈列在上面,横过来的一勾,好像是初三、四的新月,斜斜地挂在天空。

 

“披毛从此得,成佛亦由它”,披毛戴角是佛教的一句成语。畜牲,不论是猪、狗,或是鸡、鸭,身上都是披毛的,牛、羊都有戴角,它们披毛戴角的原因,是从心而产生的,这话怎么讲呢?由于心的策划,造了三恶道的因,必然是感得三恶道的果报。但是,要是我们行善、做好事,用功修持,达到最高的成佛境界,也是由这个心而来的。

 

“心是恶源”的这个心,是虚妄之心,“披毛从此得”的原因。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件坏的事情,要杀人,心里面一定先生起了杀人的念头,为什么要杀他?因为很痛恨他。我应该怎样杀他?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武器把他干掉,都是心中在打算、筹划,才能达到杀人的目的。杀人最初的一念,在于我的心,所以心是罪魁。

 

不单是杀人这样,我们要偷、要抢人家的东西,也是先在心中盘算好,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手。至于邪淫、妄语,也都是最初一念所造成的,所以说心是恶源,是罪恶的发源地。

 

《佛遗教经》中,也有几句形容心的罪恶∶“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五根∶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属从,最主要是心在作主。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捉贼,重要的是抓他们的首领,你把贼王抓到了,那些喽啰,根本不成问题,自然而然地归顺了。我们的五根,等于是小喽啰,心是做头的,是个罪魁。

 

“是故汝等,当好制心”,这是释迦牟尼教诫弟子的话,你们应当好好的制服这颗妄心。为什么?我们的心太可怕了。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我们这颗心可怕到什么程度呢?说几个譬喻吧!好像百步蛇、竹叶青之类的毒蛇,人一旦被咬到,就会立刻中毒死亡的,但是我们这颗心的恶毒,比毒蛇还要超过。又好像豺狼虎豹,被它咬了一口也会致死的。还有怨贼,强盗,要是遇到了,抢不到钱,他会很痛恨地一刀把我们解决掉。还有最可怕的大火,一下子把我们的房屋、财产,整个烧为灰烬。这些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都是很可怕的,但是佛说∶“未足喻也!”虽然举了这许多的譬喻,还不足以来比喻我们这颗心的可怕。

 

我们看了《佛遗教经》这几句话,就知道心是罪恶的源头。

 

“形为罪薮”,形,是我们的形体,薮,本来是很多乱草生在一堆,聚集在一起叫薮,这里形容我们的这个身体,也是一切罪恶的集中地。怎么知道呢?我们无论做任何坏事,都是以行动来表现,说到行动,就要透过我们的身体而行,杀、盗、淫固然要用身体,诽谤人家,詈骂人家,要用嘴巴,嘴巴也是在我们的身上呀!

 

《地藏经》也讲到“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生在南阎浮提(南瞻部洲)的众生,心中常常生起不好的念头,而造了许多的罪业,我们的心理,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行动。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已经涵盖了三业,心是意业,形就是身业和口业。由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作种种的罪过,可以归纳为十恶,身体方面有三种∶杀、盗、淫;口头方面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心意方面有三种∶贪、瞋、痴。所以身、口、意在造恶方面,会造出十种恶业。

 

心,有时是偏重于妄心,从犯罪方面来讲的。假使从行善方面来说,十恶业可以变成十种善业。比如说杀生,是十恶之一,如果戒杀,甚至于放生,就变成十善之一了。偷盗、抢劫人家的财物,是恶业,我们不要去抢,不要去偷,能够行布施,就是善业了。所以,“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彻底地透视了为什么我们人生会这么痛苦?就是因为造了这许多的罪恶招来的果报。

 

俗语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行善、造恶,完全出于一念,起了一个好的念头,多做善事,精进修持,将来不但可以生到天堂,成佛作祖都有分。但是,如果一念之差,去为非作歹,多行不义的事,三恶道一定是有分的。因此佛经中说∶“一切唯心造。”你要做好,是出于一心;要做坏,也是出于一心。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这是总结上面所说的,我们假如观察,了解世间、国土都是无常的;四大是苦空的;五阴是无我的;身心是不净的,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对世间就不会留恋、贪爱;对于幻化无常的色身,也不会爱着不舍了。总而言之,明了了这一段经文,知道世间、人生都是无常、苦的、空的,就不会执着人世的一切,能够诚心学佛、精进修持,为我们的未来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这样,就能够渐渐离开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彼岸。

 

2、常修少欲觉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一觉,主要说明多欲与少欲的利弊,常常修持少欲,身心就可以自在。

 

“多欲为苦”:欲,是贪欲、欲望。为,是的意思。苦,就是痛苦。我们所处的这个欲界,每一个众生都有很重的贪欲心,所贪的对象有∶男女欲、眷属欲、占有欲、享受欲、自体欲……非常的多,因此说是多欲。由于我们的欲望太多了,无穷无尽的,得不到满足,就会感觉得十分痛苦。

 

我们的欲望,可分为世间欲和出世间欲两种,好像现在大家都来发心学佛、修菩萨行,这是一种欲;菩萨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希望将来成就佛道,也是一种欲,是出世间的,而且是希望能够获得究竟常乐的清净欲。至于世间的欲望,就是希求世间的一切物欲、私欲,在苦中作乐。不论大人或小孩,所有的众生,都有很多的欲望,都是希望得到快乐,纵然是短暂的快乐,也是迷恋不舍,可是,所谓乐极生悲,到头来还是痛苦的,这是世间欲。

 

荀子说∶“欲而不得必争,争必乱。”荀子认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大家都有欲望,只是轻重不同的分别。由于各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要是不能够达到目的,必然会互相争夺,你争我夺的结果,往往引起大乱,世界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就是欲望所产生的。从荀子这句话,可以知道欲的害处了。

 

〔四书〕中的《孟子》,一开始就讲到被儒家尊为“亚圣”(次于孔夫子的圣人)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很高兴地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夫子啊!你不怕辛劳,从千里之外的地方到我这儿来,一定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很大的利益,一定会满足我们好多的希望。

 

但孟子的回答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你做国王的,不要怀着欲望心,一开口就讲“利”字,只要有仁义就好了。所以孟子又说∶“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做君王的一开口就是希望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好处,怎么样可以满足我们国家的利益;而当官的假如一开口就说对我的家庭有什么好处;或者读书人,甚至老百姓都说对我们本身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可以满足我的欲望,那末,上自国君,下至老百姓,大家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彼此相争,这样一来,国家就会乱了。可见儒家也是反对强调欲望的。

 

《法华经》也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世间的一切痛苦从何而来?追究它根本的因素,就是贪欲心。

 

《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所有的众生,从很久很久以来,就有各式各样的贪欲、恩爱,因这些染污的贪爱,才使我们受生死轮回的痛苦。

 

马鸣菩萨所造的《大庄严经论》中也提到∶“若其多欲者,诸根恒散乱,贪求无厌足,希望增苦恼。”假使一个人的欲望很多很多,他的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断地向外攀缘,追求满足欲望,心定不下来,受着外境的牵制,心灵和精神都是很散乱的。由于我们的贪心、欲望没有满足,也没有停止的时候,要是希望落空、得不到满足的话,就增加无量无边的苦恼。

 

以上所引证的,说明了贪欲是很不好的,为人生带来了很多痛苦,所以说“多欲为苦”。

 

佛经中常提到的欲望有五欲——财、色、名、食、睡,现在我把它一一介绍如下∶

 

1、财∶俗语说∶“人为财死。”世界上不管是谁,每天为着生活奔波,都希望钱多一点,而且往往为了钱财死掉,因此说是“人为财死”。

 

根据《世事知多少》记载,土耳其有一个运动健将,被誉为摔角大王的伊希梅洛,于西元一八九七年,坐船到美国,接受美国打尽天下无敌手的摔角斗士伊凡.拉维斯的挑战,两人斗了没有几回合,伊希梅洛就轻易地把拉维斯击败了。接着第二场,他又把名家安奈斯.罗拔打倒了,获得了好多奖金,全部是金币。伊希梅洛就把所有的金币放进一条长长的布袋子里面,日夜缠在腰间。

 

第二年,伊希梅洛就回土耳其老家。当他所乘的船行驶到新斯科外海的时候,不幸和英国一艘大轮船相撞,摇摇摆摆的,逐渐向下沉没,为了保持船的浮力,减低下沉的速度,唯一的办法,必须把船上的重物抛进海里。当然,他的金币很多,也是很重的,也应当抛弃。可是,他认为这是他辛辛苦苦才得来的奖金,要全部丢进海里,实在舍不得,他拒绝了,仍然缠在腰间。结果,船沉了,这位摔角大王虽然也是游泳好手,但因腰间的金币委实太重了,无形中牵掣了他手脚划水的灵活度,最后逃不了沉到海底,与金币一起呜呼哀哉的命运,这是人为财死的事实。

 

讲到财,就会使人生起贪心,我们看看“贪”的写法,从今从贝,贝是宝贝,古代的钱和现在的硬币、钞票不一样,是以宝贝当作钱,一个人时时刻刻、心心念念地想着钱的话,就是贪心了,所以贪字的来源,是为了钱。再看“钱”的写法,一边是金,一边是两个戈,戈就是武器,为了争钱,就不惜动武斗争,发生流血事件。因此,我们每天打开报纸,可以看到好多的凶杀案、抢劫案,都是因钱而发生的。再看“贫”字,也是为了钱,大家相争,分来分去,分完了,结果一贫如洗,成为穷光蛋。最近有家小报报导,有个苹果大王自杀了,为什么?为了钱!据说他一生的心血都付之流水,一切希望化为乌有,只好走上自杀的绝路。

 

中国人希望发财,民间一般都会求财神,在印度古代也是如此,据佛经说,印度管钱财的是大功德天,我们斋天的时候,所称念的“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就是这一位。

 

话说过去印度有一个穷人,每天都拜大功德天,祈求大功德天保佑他发财,正如俗语说的∶“至诚所感,金石为开。”由于他非常虔诚,果然有了感应。一天,大功德天来敲门,进入他的屋子里面。

 

原来这大功德天是个女的,生得好漂亮。这个穷人看到了,非常欢喜、感激,认为大功德天既然来到他家,一定会赐福给他,他要发财了。

 

当大功德天才坐下来,接着又有个女子进来,主人见她生得很丑陋,就挡住不让她进门,毫不客气地说∶

 

“我并没有请你来呀!”

 

“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吗?我是大功德天的妹妹。我们姐妹两人,一向是形影不离的,她走到那里,我就跟随到那里,即使你不请,我也得跟着她来,我叫黑女。她会给你发财,我来让你败家,你的钱财,我会帮忙你花的。”

 

所以我们尽管拼命地赚钱,有财神老爷保佑我们发财,也有个帮助我们花钱的鬼在我们旁边。关于钱财是福或是祸的事情,我再举一个佛经里面很有名的故事告诉大家∶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每天早上都去托钵,他的一个大弟子叫阿难的,经常跟随在他左右,故事就是发生在他去托钵的途中。

 

这一天,佛陀带着阿难去托钵,当他们走到田边的时候,佛陀突然对阿难讲∶

 

“阿难,毒蛇呀!”

 

阿难听了,立刻探头看了一下,答道∶“世尊,对,是毒蛇。”

 

当时,有一对父子在田里干活,听了两个出家人的对话,当他们走后,也上前去看看,不看则已,一看,哪里是什么毒蛇,根本是一坛子的黄金嘛!父子俩好开心,不约而同地想∶“下半辈子不用再辛苦了!”

 

等待佛陀他们走远了,这对父子就赶快把黄金搬回家。

 

种田人一向生活是很清苦的,一下子发了横财,除了满怀的欢喜,马上就想到应该如何改善生计,所以,他们一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拿了一块黄金去金铺兑换现钞。

 

金铺老板,看见这一对本来是穷光蛋的父子,突然拿了黄金来兑换,心中难免不怀疑,这黄金他们是从那儿弄来的,难道是不义之财?……越想越感到不对劲,就赶快向官府去告密。

 

官府马上把这对父子逮捕入狱,同时去搜查他们的家,发现了这坛黄金,那还得了?依当时的王法∶大凡是地下的财产,都是属于国有。他们父子吞没了国家的财产,是要受极刑(砍头)的。

 

因此,这对父子立刻就要被正法,拉到刑场,跪在地上,将要执刑的时候,父亲突然开口对儿子说∶

 

“阿难哪,毒蛇!”

 

儿子听了以后,想起了出家人的对话,再看看自己为了贪取不义之财,落得了这样的下场,钱,真的比毒蛇更厉害,于是回答他父亲∶

 

“世尊,毒蛇呀!”

 

执刑官听了,感到很奇怪,连忙下令∶

 

“暂缓执刑!”

 

他就去禀告当时的国王波斯匿王,波斯匿王马上把这对父子召去问话,父子俩就把耕田时遇到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向国王报告。国王是信佛的,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赦免了他们的死刑。

 

接着,波斯匿王又问道∶“这是佛陀开示你们的,你们相信他的话吗?”

 

“当然信呀!为了钱财,我们差点连命都送掉了!”

 

从这故事,我们就可以知道钱财比毒蛇更可怕,来路不明、不义之财,更是不可去惹它。俗语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应该得到的,我们千万不可以随便乱取,不然,会招来杀身之祸。再说,钱财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好像菲律滨前总统马科斯,富可敌国,也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可是,经过二月革命,人民的力量把他推翻了,他流浪在美国,如今是回不了国,归不了家,到处不受欢迎,岂不是钱财害了他。可见,不论是贵为天子、总统,要是贪欲无厌的话,最后都会被钱财所害的。

 

因此,佛陀告诉我们,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是我们太富有了,这钱也不一定是我们的,有的时候,碰到大水灾,一下子把我们所有的财产都淹没了。一场大火,也会把我们整个家业都烧光了。盗贼,对于我们的钱财,也是非常觊觎的,尤其是现在治安很不好,我们本来好好的坐在家里,常常祸从天降,强盗手持武器闯进门来,把我们绑住,什么金银财宝、名贵的首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像旋风似的卷走了。还有恶王(国家的元首),要没收我们的财产,想抄我们的家,只需一道政令下来,昨天本来是个大富翁,今天可能变成为穷光蛋。再说,我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储蓄下来的钱,自己一毛钱都舍不得用,但是出了个不肖的儿子,终日挥霍无度,一转眼间全部把它花光了。试想,钱财真的属于我们的吗?佛说是五家共有的呀!

 

我们做一个佛教徒,要不要钱?当然要,为了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钱;为了我们的家庭、儿女,不能不置产业,只是说,我们应当善于以佛法来运用钱财,乐善好施,多行慈济,才不会为钱财所累,也才不会变成守财奴。

 

2、色∶一般是指红黄蓝白等颜色,或者是长短方圆种种的形式,这里专指情欲,男女之间的爱欲。俗语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我们看看色字的写法,上面是刀,动了刀就要流血,因此,谈到色,经常会发生血案的。我们打开报纸,每天都有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色。好多的家庭破坏了,好多的情杀案件,真是层出不穷。好像不久之前,南岛有个女子,不知是为了领取保险金,也不知是为了丈夫有外遇,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恨,居然把丈夫害死了,所以说∶“十条命案九为奸。”真是“万恶淫为首”呀!世间坏事实在太多了,但是研究起来,淫欲算是第一。

 

讲到这里,我顺便把《四十二章经》说明色欲的一段介绍一下∶

 

“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讲到爱欲,色是最大的,有关男女的色欲,它大到没有一件事情超过它,比它更厉害的。还好,在这许多欲望当中,只有一个色欲,假使我们人生有两个色欲的话,普天之下的人,整个的心,念念都在色情上面,就没有一个人要来学佛,发道心办道了,可见色的力量真是太大了。

 

儒家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大家都是讲仁义道德,道德是很好,但是孔夫子认为他所看到的,没有一个人一心一意执持仁义道德的,更没有一个说喜欢道德比喜欢色欲来得认真的。这说明人生为色所迷惑,有时超过了道德观念。可见中外圣人的思想见解是一样的,也可以知道,色欲是个很严重的烦恼,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极大,从古至今,许多的帝王、名士,往往为了色这个字,亡国毁家,身败名裂。

 

3、名∶就是名誉。每一个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俗语说∶“三代之下,唯恐不好名。”一个人有好名的心理,还是好的,有时为了满足好名的欲望,多多少少还是会做些有益于人群的事,假使一个人不爱面子,不要名誉的话,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的。

 

又有句话说∶“争名者于朝。”古时的人,希望有好的荣誉,有崇高的地位,就要做大官,因此,一般爱名的人,都是在朝廷争夺,官越做得大,声望越高,所以名和官,好像是双胞胎一样,分不开的。我们看看,今日的民主国家,官员都是民选的,但是,很多人为了求名,连生命也送掉。好像菲律滨每次不论是选总统或地方选举,竞选期间,候选人各自发表政论,往往遭到暗杀,就是为了争夺名誉地位,而招来杀身之祸。

 

中国宋代的名将岳飞,精忠报国,抵御金兵的侵犯,却被奸臣秦桧,向皇帝进谗言,下了十二道金牌,把他调回来害死了。但是岳飞的忠贞爱国,被大家公认是民族英雄,流芳百世。而秦桧呢?直到今天,在杭州西湖岳坟的旁边,仍然铸了他的像跪在那儿,广受大众的侮辱,他也是留名呀,──遗臭万年!所以,留芳百世也好,遗臭万年也好,都是有名留传下来,不然,时间隔了这么久,我们怎么知道有个岳飞和秦桧呢?

 

也有人强调,纵然不能流芳百世,也得遗臭万年,只要把名字留在世界上就好了。我曾经看到一则新闻,报告天主教的教皇遭人谋杀,凶手被抓到了,审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居然理直气壮地表示∶

 

“我就是为了名,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的大名。”

 

为了名,不惜把自己的生命也送掉,虽然,恶名昭彰也无所谓,实在要不得!

 

在《四十二章经》中,也讲到有关名的问题∶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佛陀告诉我们,一个人受到情欲的驱使,要求声名,不停地争名、争地位、争声望,希望扬名千古,荣宗耀祖。但是,有朝一日,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声,那个时候,他已经老了,接近死亡的边沿,实在值不得。一般人为了贪着世间虚假的名誉地位,一天到晚为名而忙,尤其是学道的人,为了贪求这些,没有好好地把道学会,没有认真修行,把功夫白白地花掉,这叫枉功劳形,虽然很辛苦,连身体也弄糟了,但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好处。说一个譬喻,好像我们烧一枝檀香或者乌沉香,香一点上,满屋顿时洋溢着香味,尽管大家都闻到了,而香的本身已经烧光,变成灰了。我们一个学道的人,要是为了贪名,把修行的本分事情都忘了,虽然有了名望,但这个臭皮囊已快要破烂了,为害我们身体的欲火,也跟随着来了。

 

慈航菩萨在世时,经常勉励我们,要做一个老实和尚,脚踏实地去修行,不要以为红了大半边天,大家都知道我的大名,我实在了不起。其实,虚名有什么用?我们应当名符其实,实至名归,才真正有那分功德受到人家的崇拜和敬仰啊!

 

4、食∶就是饮食。中国人一向是很讲究品尝美味的,所谓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都是和吃有关系的,食在人生当中,是很重要的。前面说到“人为财死”,接着还有一句∶“鸟为食亡。”不但是人要吃饭,飞禽走兽也不能不吃的。鸟儿在天空飞翔,是很自由自在的,为什么会被抓住呢?为了吃而自投罗网。深山里面的猛兽,你要抓它根本抓不到,必须用食物引诱它投入陷阱,才能把它捕到,这就是为食而死亡啊!

 

《楞严经》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一切众生,所以能够活在世界上,就是依靠饮食维持生命。本来我们吃饭的目的,也是为了生存,只要能够把肚皮填饱就好了,但是中国人特别重视饮食之道,为了满足口欲,不知花了多少金钱,也费尽了心思在饮食上别出心裁,为了口欲的享受,不知多少生命葬送在他的五脏庙里。好像在香港,有所谓“满汉全席”,一桌有几十道菜,必须吃三天三夜,价钱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十多年前,我曾经看到一则新闻,报导台北某富家子,为了炫耀他的财富,一道菜竟然花了台币二十万,那是什么名贵的东西呢?原来是刚刚孵出来的鳗鱼幼苗,小小的,这一道菜,小小的一盘,没有几筷就夹光了,却不知道断送了多少生命?这种吃法,罪过实在太重了。

 

我也看过一则新闻——吃在台北,报导台北的食肆,什么都有得吃,老鼠、蛇、蟋蟀……应有尽有,真是有伤仁慈,和佛陀教导我们不杀生(护生)、放生的精神,相差太远了!

 

在《佛遗教经》中,释迦佛告诫我们∶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

 

你们这些出家人(包括所有的居士),吃饭的时候,应当了解,饮食是为了活命,要把它当作吃药一样的,既然是服药,对于食品的好坏,不可以存着喜恶之心,别因为今天的菜煮得很可口,我就多吃一点;要是菜式不合我的口胃,就不想吃它了。饮食,必须定量,才合乎佛陀的教训。

 

愿云禅师有一首偈说∶

 

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这偈的意思是∶世界到处发生战争,是由于人类的杀业太重招来的,这和我们每天所吃的东西有关系,看看,从古代到现在,一般人都是吃荤的,碗里面的羹汤,都是生命,这些生命,没有不充满了怨气的,它好像大海一样的深广,永远不能平息,你现在为了吃,杀生害命,将来转过面貌来,这些生物也要吃你的。如果你要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些刀兵劫难,只要听听屠门里面半夜时分杀猪宰牛,被杀害的动物所发出的凄惨声音,就可以体会到了。

 

5、睡∶睡觉,也是一种欲望,依照社会一般的说法,每天起居三八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睡觉八小时。但是有的人喜欢睡懒觉,晚上很早就躺下呼呼大睡,天大亮了还赖在床上爬不起来,这种习惯是要不得的。

 

孔夫子有个学生叫宰予,老夫子上课的时候,他常常打瞌睡,因此,孔夫子很生气地责骂他∶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宰予这么大好的光阴不听课,只想睡觉,他好像烂木头一样的,怎么可以雕刻呢?用粪土建造的墙壁,也是不可以把它粉刷油漆的。孔子这样骂他,就是认为他睡懒觉,怎会有出人头地的时候。

 

无独有偶,释迦牟尼佛也有一个喜欢睡懒觉的弟子,名叫阿那律,每当佛讲经的时候,他总是打瞌睡,佛很严厉地呵斥他∶

 

“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

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哎!你为什么这样,一天到晚就是睡觉,正像螺蛳蚌蛤这一类的,整天把头缩在里面睡觉,你不如跟它一样,索性睡大觉吧!这样一睡就是一千年,但是连佛的名字你都听不到,对修持有什么好处呢?

 

阿那律听了佛的教训,感到非常的惭愧,于是精进修行,七日七夜没有睡觉,这么用功下来,真是过犹不及,把眼睛都修瞎了。佛陀见到这情形,就很慈悲地教他修“金刚照明三昧”,结果,他证得了天眼通,成为佛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的尊者。

 

讲到多欲,我就举五欲来说明,学佛的人,应该特别注意五欲的祸患,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假使不能够以智慧面对五欲的话,处处为五欲境界所转,等于种下了地狱之因,将来地狱就有我们的分,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不能不谨慎呀!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多欲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就会产生种种的痛苦,其中以生死最使人苦不堪言。佛教是讲因果的,一个人死了,并不就算了,还会再出生的,现在做人,好好修持,将来还可以做人,也有希望生到天上去;现生多行不善,将来可能堕入地狱,或者做畜牲、做其他恶道的众生。所以,生死之间,来来去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生死相续,是令人感到非常疲倦、劳碌,非常痛苦的。为什么会生死流转呢?都是从贪欲而生起的,反过来说,我们要是没有贪欲心,能够修持的话,将来就能够了生脱死。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大家都是凡夫,要一下子什么欲望都没有,是办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逐渐把欲望降低,不再向外造作惑业,外无所作为,内心无所追求,不打妄想,自然而然的,我们的身体、心理,都会得到自在。

 

我们能够离开生老病死,是身自在;能够摆脱生住异灭,叫做心自在,但谈何容易呀!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修持。古人说∶“是人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们对一切事的处理,对外境,假使能够知足,不存贪心,内心会感到很惬意、很高兴,这是知足常乐。我们如果希望生活过得很写意,常常保持快乐的心,就要知足,不再贪取外境。做人,假使希望品德高尚,不让人家看不起,最重要的是无求,能够做到无求,品德自然高超物外,受人尊重了。

 

《佛遗教经》也说到∶

 

“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有少欲者,则有涅槃。”

 

我们如果没有欲望、没有贪心的话,就不会存着谄曲的心,去要求、巴结、奉承人家,也不会为你的诸根(六根)所牵引,向外到处攀缘了。要是行少欲,心里非常平坦、自在的,既无所谓忧愁,也无所谓害怕,更不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也不会处于精神痛苦之中,这样才可以积聚很大的功德,才可以走上涅槃大道,成佛作祖就有你的分了。因此,我们学佛,少欲知足是最重要的。

 

倓虚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里面,有副对联,上联是∶

 

看破放下自在。

 

一个人希望能得到身心自在,就必须看破,能够看得破,就能够放得下;假使能够放得下,就能够自在,不然,只有增添我们的苦恼罢了。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拿了一些花来供养佛,并且请世尊开示。

 

世尊说∶“放下!”

 

他就把一只手中的花放下,再请佛开示。

 

世尊又说∶“放下!”

 

他把另一手的花也放了下来。

 

佛又说∶“放下!”

 

他看看,自己双手中的花都已经放下了,还有什么东西可放下的呢?

 

实在是他身心的执着还没有放下,用花供佛,有功德的心也没有放下。

 

我们学佛的人,唯有把身心全部放下来,才会自在。放不下,是为了看不破,在座的善友,为了家庭、儿女……有太多看不破,放不下的事情,但是如果想到“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还有什么好放不下的呢?

 

有一首偈子云∶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

自己要向自己度,求人不如求自己。

 

说到放下,哪里放得下呢,今天这件事情尚未做完,别的事情又接着来了,要等事情办完才放下,那是永远没有办完的时候,唯有抱着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态度,要放下即刻就放下。我们一般说学佛要救度众生,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最重要的还是先把自己度好,规划每天自己修持的课业,你希望让人家救度,倒不如求自己,自己作主先度自己吧!

 

佛陀有个弟子,也是他的堂弟,名叫阿难,就是不肯用功,认为佛陀是他哥哥,可以帮助他。事实上,佛陀是佛陀,阿难是阿难,俗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带领徒弟学佛,徒弟怎么样修行,还是在于他自己,所以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师父不能代替徒弟修行,徒弟也代不了师父的,真正要修行,还是靠自己,靠别人是假的。

 

现在我就以古人的四句偈,作为本觉的结束:

 

时光灭处命光微,到眼繁华转眼非。

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望儿归。

 

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的生命,好像点燃着的腊烛,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耗掉,眼前所感受到的繁华,转过眼来,一切人生的荣华富贵,无不是过眼的云烟,一下子就消散了。我们千万不要在这危险的人生道路上,贪求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之乐,这是会让我们堕落的。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把我们当成亲生儿女似的,日日夜夜招唤着我们∶“你们赶快回头哦,早一点回老家吧!”

 

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多多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不要辜负了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慈悲和期待!

 

3、知足守道觉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本段经文,前三句说凡夫的不知足,后四句说菩萨是知足的,所以主要是说明知足与不知足的道理。

 

“心无厌足”,心,指凡夫的贪欲心。凡夫欲望的心,是永远没有讨厌,没有满足的时候,因此说心无厌足。有句成语叫“欲壑难填”,是形容我们的欲望心,好像无底的山谷,怎样填都填不满的,人的欲望也是这样,对外境的追求,总觉得这样不够,那样也不足,希望一切为我所有,而且越多越好,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有一首“不知足歌”,形容人生无厌足的心理状态,真是入木三分,现在,我把它介绍给大家共同欣赏∶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

衣食两般皆充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度虚。

买得良田千百顷,又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羡称王作帝时。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总总妄想无终止,一棺长盖抱恨归。

 

人生在世,衣食在生活中是首要的问题,一天到晚忙碌不休,还不是为了吃饭,既然饥饿的问题解决了,就在衣服方面作思考。本来,三餐能够吃饱,有衣服可以遮蔽身体和御寒就好了,可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丰衣足食以后,就要讲究饮食的滋味,穿着也要在质料和款式上加以选择。这时候,感觉一个人孤零零的,太寂寞了,就想要娶太太,而且希望讨个非常美貌的太太。在中国过去旧社会,有钱人家除了正室而外,都是三房四妾的,所以,除了有个美丽的太太,同时还要娶小老婆(妾),妻妾都是年轻貌美的,算是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家室固然有了,但是想到出门不能步行呀,应该有顶轿子,或者有马代步,出门才会方便,也才能显出气派,于是,向交通工具这方面去打主意。不久,给人骑的骡子和马不但都有了,而且数量很多,是成群的,轿子也准备好了,出门的交通工具,绝对不成问题了。可是,有了家庭和侍候的人,生活费用也随着增加了,难免不感到入不敷出,必须安置不动产,多买田地才能增加入息,于是,就在这方面动脑筋,终于辛辛苦苦地一买就买了千百顷的田地,作为解决日常的开支。

 

照说,生活中的一切要求都已经达到了,应该可以过着很舒适的日子,但是想到有了巨大的一片产业,如果没有权势,还是会被人家看不起,被人家欺负的,要是有功名,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威风凛凛的,谁还敢来欺负呢?所以,进一步就想要做官了。古时候做官,从宰相下来,共计分为九个等次,称为九品,一品宰相是最高的,最低的是九品。要做官的话,七品、五品的小官我不当,就是四品、三品,官职还是嫌低一点,最好能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宰相。果然有朝一日当了宰相,这下该满足了吧!可是,人的欲望心,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希望有一天成为一国之君(好像现在都希望当总统)哩,因此,千方百计去争取,费尽了心思,总算当上了帝王,这时,天下一切尽归我所有,众人都要听从我的命令,真是踌躇满志。再想想,人生苦短,不久老之将至,接着,死神就来招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岂不是转眼成空?不行,帝王至尊的美景,我还没有过瘾哩,如果能够长生不死,永远把持江山,千秋万世,该多好呀!人得寸进尺的妄想,实在是没有终止的时候,但事实上,有生必有死的定律,谁也逃不了的,纵然天下一切都归你所有了,最后无常一到,眼睛一闭,棺材一盖,万事皆休,长生不死的欲望,永远也没有办法达到,只有怀恨回老家了。

 

这首不知足的警世歌,把每个人生在世界上,得陇望蜀,贪而无厌的心理,描述得淋漓尽致。不正是这样吗?每个人辛辛苦苦地劳碌了一辈子,也苦苦恼恼地度过一生,到最后呜呼哀哉,怀着未完成的心愿,遗憾地离开世间。

 

下面,我再引一首知足歌给诸位看看∶

 

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

思量疾病苦,康健便是福。

思量危难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

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

看来一日之间,许多自然之福。

只因看不破,终日自蹙蹙。

本是强健人,弄得病拘束。

本是平安人,惹得危险辱。

本是长寿人,作得死催促。

世间有几人,会享自然福?

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足!

 

衣食是人生的先决条件,因此,很多人对于饮食衣着都非常讲究,欲望无穷而产生了无量的苦恼。我们应该想想,既然有了吃的,有了穿的,能够食饱穿暖,就很幸福了。看看现在非洲的人民,正受着饥荒的煎熬,每天三餐不继,我们不是比他们有福报吗?因此,在饮食上,我们要是能够填饱肚皮,在衣着方面,只要整齐清洁,有几套可以更换,就该知足了。

 

俗语说∶“没有吃了五谷不生灾的。”人,难免不会生病的,当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能够想到“英雄也怕病来磨”,生病的那一种苦楚。眼下自己生活起居,可以自由行动,不必依赖人家,这就是我的福报了。

 

我们知道,很多危险的灾难,随时可以发生,好像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意外的灾难,往往会造成我们生命财产的损害,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是我们的福了,我们必须珍惜它,千万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呀!

 

说到生死,贪生怕死本来是人的常情,因此,很多人都忌讳谈死。死,的确是很痛苦的,佛经中说到,人死的时候,好像螃蟹掉入沸汤那样痛苦,真是叫人害怕,因此,当我们身体强壮健康的时候,就要知道自己是多么有福呀,我可以利用这个因缘,多准备一点资粮,将来回老家,才不会太痛苦。换句话说,能够趁着身体还好的时候,多学习佛法,多体会佛法,精进修持,将来临终,能够放得下,自在安详地离开人间,不是很好吗?

 

我们能够吃饱穿暖,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好了,不需要做大官,也不必有高待遇,更不必要拥有好多的黄金和美玉,万贯家财,只要生活过得去就好了。仔细想想,我们在一天当中,就有很多自然而然的福气,可是它被我们忽略了,主要是我们看不破,放不下,整天愁眉苦脸的,好多问题放在心里,自己把自己束缚住,心情不能开朗,这样一来,本来身体非常健康的人,为了要找刺激,反而惹来全身都是病,真是自寻苦恼。本来生活过得很平静,自己往往无事生事,好像现在,很多人放着家里平安的日子不过,却要去参加示威,被人家打伤了、被催泪弹打昏了,自讨其辱,这种危险,是自己找来的呀!

 

古德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人能够活到七十岁,是很长寿的,但台湾的党国元老张群先生说∶“人生七十才开始。”现代的医药发达,营养也丰富,如果养生有道,七十岁的人看起来只有四、五十岁,要是能够把身体保养好,活到九十、一百岁是不成问题的。佛教里面有位虚云老和尚,圆寂时一百二十岁。前天报上有一则消息,报告现在中国大陆一百岁以上的,有三千七百六十多人,其中新疆还有一位一百三十岁的呢!我们本来每个人都可以长寿,但是自己不能自爱、不能摄心,不满现实,心理上永远感觉到有所缺陷,不满足,这样就促成我们短命。

 

上面所讲的这许多道理,大家都很了解,也都会讲,但是说归说,做归做,究竟有几个人真正会享受自然而然的福气呢?太少了!所以作者奉劝世间所有的人,要能够得少为足,不要不知足,不然就会苦恼无边!

 

我引这两首歌,就是解释人心贪而无厌,不知足,希望大家听了以后,能够多加留意自己的心性,不要自寻烦恼。

 

“惟得多求”,惟,思惟,常常在想,希望能够多得、多求一点。比如说钱吧!我们穷苦,没有钱,一旦有了五元,希望能有十元;有了十元,希望有一百元;有了一百,希望有一千;有了一千,要有一万、十万、百万、千万、万万……永远认为钱不够,这就是惟得多求。

 

“增长罪恶”,增,增加;长,生长。我们的心理,贪念太大,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不择手段,这样就会增加我们的罪过。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是个不圆满,痛苦丛生的地方,要是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是黄金为地,到处都是七宝,你要什么,随时伸手可得,你还会贪求吗?可是我们这个世界不是这样,就拿钱财这方面来说,为了满足贪心,我们要投机、要取巧,或者欺诈、抢劫、绑票、强占、暗夺,……许多社会的罪恶事件,就随着发生了。

 

《梵网经》说∶“自为饮食、钱物、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财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我们一个人,为了要有饮食、钱财,以及名闻利养,就想种种办法,去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和百官,与一切显贵、有地位的人交往,造成自己的声望、地位,藉以谋取财物,这种种追逐利益的行为,以佛法看来,都是不正当的,都叫恶求多求。

 

前面,我曾经解释过有关“钱”字的意思,这里,我再引一首形容钱的偈子∶

 

两戈真金杀气高,人人为它发唠叨。

若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

 

钱字一边是两个戈,一边是个金,两个戈(武器)在争金(财产),就动武,杀气腾腾的。人与人之间,不论是亲兄弟,或者是要好的朋友,往往为了钱财而伤感情,互不来往,就发生麻烦,这是我们常常看见的事实。钱本来是给人生活上的一种方便,给我们利用的,它本身无所谓罪过不罪过,主要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比如,我们拿钱供养三宝,雕塑佛像,建佛寺佛塔,或者印佛经、修桥造路,就有功德,这样下去,能够超出三界,也就是能够了生死。要是你把钱乱花一场,又想办法找钱,杀人放火,无所不为,就会造出许多罪孽。

 

因此,古人说∶“财也大,势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不伤身家不肯罢!”意思是∶一般人的心理,都希望钱越多越好,钱多家产多,有钱就有势,大家都来奉承他。由于上一代有钱有势,下一辈难免不作威作福、仗势凌人,可以说胆量也比人家大,到最后花得光光的,一败涂地,不可收拾,这就是没有好好利用钱财,不会有好的下场。

 

我们也经常听到人家说∶“养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做父母的,都希望把丰裕的家产留给下一代,其实,对下一代,最好是把他栽培好,让他有一技之长,自己去发展事业,才是根本,否则的话,祖上有余荫,留下金山银库,下一代没有出息,也会花光的,这就是钱的罪孽了。

 

以上“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三句,是凡夫不知足的心理状态,包括你、我、他,都是这样,我们不可不认真去了解它,也不可不在身口意三方面多加注意呀!

 

接着,讲到菩萨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菩萨不尔”,尔,就是这个样子。菩萨不是凡夫这样子的心态。菩萨是印度话“菩提萨埵”的简称,中译为觉有情。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觉,可从自他两方面来解说,称为自觉、觉他。作为一个菩萨,他本身是觉悟的有情,而且具有大悲心,面对不觉不悟的凡夫,他要做觉他的有情,就是要度化众生,将自己觉悟的道理,再去觉悟其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能够跟他一样的觉悟,所以菩萨的任务是∶上求下化,对上讲,他还要上求佛道,对下讲,他要下化众生,这是自觉、觉他的意思。

 

“常念知足”,常常思念知足,不过分去希求。“常念知足”正好跟凡夫的“心无厌足”是相对待的。行菩萨道,所修的法门是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舍己为人的,把利益给了别人,帮助人家解决痛苦,所以菩萨不会贪求无厌。再说,菩萨已经去掉贪、瞋、痴三毒,没有烦恼,不再去追求生活方面的一切享受了。

 

“安贫守道”安是安分;贫,是贫穷;守道,是持守佛道。菩萨因常想念到知足,虽然处于贫穷的境界当中,仍然能够安分守己,循着佛道去修持的。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下,我们所讲的菩萨,并不是供奉在佛龛里面,高高在上,泥塑木雕的菩萨。我们学佛的人,发了菩提心,就是(凡夫)菩萨了。在座诸位,能够发菩提心,就是初发心的菩萨。做一个菩萨,要常修知足法门,安贫守道。

 

我再介绍两首歌词,说明怎么样安贫守道。

 

1、永嘉大师证道歌∶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葛,道则心藏无价珍。

 

记得清和姑在世的时候,也常说“出家人,守得穷,实是身穷道不穷”这样的话。永嘉大师说∶穷释子,穷,就是贫穷;释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穷释子,简单地说,就是穷和尚(出家人)。贫穷的出家人,口头上说起来,好像都是一贫如洗,实实在在,他是“身贫道不贫”,做一个出家人,是不怕穷的,而且要穷得有骨气,有人格的尊严。生活起居方面,虽然穷苦一点,但是在修持,道念方面,绝对不能放松,所以,我们的生活看起来是很贫穷的,但我们的道业是不穷困的。

 

出家人因为生活贫穷,身上穿的是缕葛(普通的麻布)做成的衣服,称为衲衣,并不美观,只不过比叫化子好一点,但是在道方面,他的道心很坚固,很有修持,在他心里面藏了好多的宝贝──他能够持清净戒,修持禅定,发掘智慧,修学佛道的戒定慧三学都具备了,这是无价之宝,最珍贵的,所以说起来,出家人的物质生活虽然差一点,而在他的道业(心灵)方面是很富裕的。

 

2、安贫歌∶

 

黄齑饭,白盐炒,只要撑得肚皮饱。

若因滋味妄贪求,几多俯仰增烦恼。

破布衣,无价宝,补上又补年年好。

盈箱满笼替人藏,何曾件件穿到老。

硬木床,铺软草,高枕无忧起得早。

锦衾绣褥不成眠,翻来覆去天已晓。

旧房屋,只要扫,及时修理便不倒。

近来多少好楼台,半成瓦砾生青草。

 

先从饮食方面来说吧!齑是一种野菜,吃饭的时候,采一些来切得很细,用一点盐把它炒一下,佐饭吞下,只要把肚皮填饱就好了。

 

讲到齑,我想起了“断齑画粥”这个成语故事。话说宋朝有一个大官叫范仲淹,年轻的时候非常穷苦,住在寺庙里面,三餐都吃不饱,每天只是煮了一锅小米粥,放在盆里面等冷了凝固以后,就画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随便把从外面采来的野菜,切细了煮一煮,当作是佐料,这样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但是范仲淹有志向,肯吃苦,后来不但做了大官,还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可见读书人能够守得贫困,就有出头的日子。

 

假如我们不能安分,过不了穷日子,在饮食上还要妄求可口、有滋味的,为了满足口欲,往往要向有钱人家拍马屁,俯仰人家的鼻息,巴结人家,这样人家就看不起你了,本来活得很痛快的,为了吃而奔波化缘,自己给自己增添了不少烦恼,实在不值得,反而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讨好人家,不向人家鞠躬而弃官归故园的风骨,令人敬佩。

 

说到衣服方面,不要以为穿坏衣服被人家瞧不起,不会的!好像出家人的衲衣,本来就是粪扫衣,是一块一块的破布缝补起来的,但是没关系,补了又补,只要清洁就好了!这是件宝贝哩,把它丢了可惜。根据《弘一大师全集》的记载,弘一大师在福建泉州的时候,有一次谈到惜福,他说∶“我出家的时候,人家送了一双鞋,已经穿了好几年了;送了我一件衣服,破了一补再补,还是穿着;送了一把雨伞,也是用了十几年。”

 

弘一大师这种精神,就是“破布衣,无价宝”。

 

有钱人家,一年要做好几套新衣服,满箱满橱柜都是衣服,并不是每件都穿的,在橱子里面,都是替别人收藏的。有的人做了那么多的衣服,到年纪大了,都没有去穿它,一辈子放在那儿,是不是太浪费了?所以,衣服实在不宜做得太多。

 

说到睡觉的床和被褥,现在一般都睡弹簧床,躺着是很舒服的,但是真正学道的人,睡在木板床上,冬天寒冷,铺上一点软草,那是最卫生最好的。据医学上说,睡软垫褥的床,血液不能畅通,反而会腰酸背痛,睡木板是最好的。

 

出家人白天忙着修持,晚上躺下来就睡着了,真是高枕无忧,一点忧愁烦恼也没有,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了。但是一般有钱人家,床褥被单都是绣龙绣凤,非常华丽的质料,可是太舒服反而睡不着,整个晚上翻来覆去的,直到天亮了还没有入眠。所以,对于卧具不必太考究。

 

再谈住的问题,我们住的房子,不一定要高楼大厦,房子虽然比较旧了,只要把它打扫干净,住着也是很舒适的。反过来说,房子虽然很堂皇,里面乱七八糟的,没有人去打扫、整理,也是没有用的。旧房子你只要保养好,破了漏水的地方及时把它修补好,就不会倒,有的古老的房子,反而凉快。我们看看眼前的富有人家,建了豪华大楼,但是晚辈没有出息,没有人去管理,日子久了,房子终于倒塌下来,剩下一堆瓦砾,生长出青草绿苔,所以,我们只要有一座房子可以栖身就好了,不要去计较它的新旧。

 

这两首歌,一部分是说出家人,一部分是说在家人,安贫乐道的胸怀、风度是一样的。

 

儒家的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了好多安贫乐道的事。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一个读书人,应该时时把精神放在学习、修道上面,要是他感觉衣、食不如人家,是很可耻的,这种不能过淡泊生活的人,不能算是读书人,根本没有资格同我谈道的,不值得我们跟他来往。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颜回,是个非常安贫乐道的人,所以孔子很赞叹他。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我有一个学生叫颜回,真是个很贤慧、了不起的人,他吃的,只是用一个小小的竹篮子装粗饭,也没有什么汤,就是用瓢儿舀一点清水喝,生活可以说很简单的,他住在一个很简陋的小巷里面,别人看到他这种吃、住都不好的生活,都会皱眉头,感觉太痛苦了,日子简直过不下去,可是,颜回并不这样想,他认为他的生活过得很痛快,他能够安贫守道,也就乐在其中了,所以颜回真是个有贤德,很了不起的人!

 

至于孔夫子本人,也是了不得的,《论语》中说∶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夫子所吃的是青菜和很粗糙的饭,喝的是白开水,睡觉的时候,连枕头都没有,就是曲着手臂当枕头,而生活的乐趣在其中了,如果是以不合理的方法取得富贵,他根本看不上眼,当它是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那是很快就会消散的,绝对不要它。

 

在《佛遗教经》中,也谈到知足的事∶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学佛的人,假如要脱离人生的痛苦,没有那许多的烦恼,主要是要知足,知足是一种最好、最富贵、快乐、稳当的方法。

 

该经又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佛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是知足的话,纵然连床都没有,睡在地上,也感到很痛快的;假如不知足的话,即使住到天堂里面,仍然不会满意。因此,不知足的人,环境虽然很富裕,实际上也是很贫穷的。那末,知足的人,虽然很贫穷,因为他穷得有骨气,能够安贫乐道,生活过得很充实,反而是很富有的人。一个不知足的人,常常为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所牵引,随着五欲在外奔驰,没有的,希望拥有它;有了,又怕丢掉,患得患失的,感觉得非常痛苦,反而常常被知足的人怜愍他,同情他。

 

佛的弟子当中,有一位叫大迦叶尊者的,甘于过淡泊的生活,他专修头陀苦行,穿粪扫衣,日中一食,每天只吃一餐,不是在露天,就是在树下或者坟墓旁边修苦行,这也是位安贫乐道的典型人物。

 

关于知足或不知足,常常在于人的一念之间,现在,我再引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从前有一个人,骑了一只骡子正在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个人骑了一匹骏马,心中好羡慕哦,马跑得多快呀!我这骡子,慢吞吞地一步一步走,怎能跟他比呢!不禁一阵惆怅涌上心头。可是,当他再回过头向后看一下,有个人正在推车,车上装满了东西,他吃力地推着,满头大汗,又不停地喘气,好辛苦呀!这时,骑骡子的人告诉自己∶“我虽然比不上那个骑马的,但是比起这个苦力,真是好得多了。”

 

这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心中的不快,顿时化为乌有,于是,他吟了一首诗∶

 

别人骑马我骑骡,看看眼前我不如;

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别人家骑了马,耀武扬威的,好神气,我骑骡子实在比不上他;但是我再回过头向后面看看,还有人很辛苦地推车子,所以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里,我奉劝诸位,不要看人家洋房汽车就感到非常羡慕,也感到非常自卑,在座诸位虽然都不是百万富翁,但是三餐都能够吃饱,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能够想前思后,安于现实,不会有过份的要求,便能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

 

“惟慧是业”,惟,只有的意思;慧,是智慧;业,指事业。菩萨不像我们在五欲的事业上打滚,菩萨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过,最先要建立的,是以求取清净无上的智慧为事业。因此,龙树大士说∶“有智慧分,名为菩萨。”一个人很有智慧,就称为菩萨,反过来说,没有智慧,就不成为菩萨了。因为菩萨不论是要成佛,或者是度众生,都离不开智慧。看看,众生的根机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好乐也有种种的不同,要是没有智慧,如何度化他们呢!在自修方面,菩萨还有烦恼习气、业障,必须以智慧去断除,可见菩萨不论自修化他,都要以智慧为先导,智慧是菩萨事业的根本。那末,智慧从何而来呢?就是依佛所指示的法门去行,持戒修定──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才能够完成做菩萨的第三觉知。

 

4、常行精进觉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催伏四魔,出阴界狱。

 

在诸佛菩萨所觉悟的八事当中,这是属于第四觉知。这第四觉知,主要说明懈怠与精进的利害得失,首句说明懈怠的害处,后四句说明精进的好处。

 

“懈怠坠落”,清代续法大师,把这四个字分开解释为∶“懈则根身疲倦,怠则心识放逸,坠则堕下难上,落则退后不前。”

 

懈,就是我们的身体(六根)很疲倦,提不起精神来。怠,是心里面(精神)任意的放逸。坠,就是堕下来,好像东西掉下来,没有办法再上去了。落,就是落伍、退后,不能再向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精神不振,一天到晚没精打彩、懒洋洋的,意志消沉,什么也提不起劲来。懈怠(懒惰)是因,结果就会堕落,这是必然的。

 

现在,我举几段经文来说明懈怠与精进。

 

《华严经》云∶“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

 

古时候的人,不论是要照明,或者煮食物,需要火,但那时还没有火柴,都是用打火石,或是钻木取火。燧是用木头做的取火器具,取火的时候,必须不停地钻,钻到发热,才会生火,假如半途停止,火就生不起来。数息,就是屡次停下来,这是说,要钻木取火,钻钻停停,一定生不出火来。一个人如果懈怠,就同钻木取火一样,本来要用功的,但提不起精神来,不能精进,那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的!

 

《佛遗教经》云∶“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熄,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这段文字和上面《华严经》讲的虽然不一样,意思却差不多。说一个修行人,本来应该有精进心,但是常常懈怠,不能用功,就好像钻木取火一样,钻了一半,还没有热就停下来,想要得火,也是得不到的。

 

以上两段经文,都是用钻木取火作为譬喻,说明我们学佛、学做菩萨,不能懈怠,否则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菩萨本行经》云∶“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讲到懈怠这种不好的习气,可以说是一切行为当中,最使我们受累的,假使懈怠,不能精进的话,无论在家出家,什么事业都不能成功的。先讲居家懈怠吧!好像诸位有家庭的,在家里提不起精神,每天好吃懒做,不事生产的话,连吃饭、衣着,自己都没有办法供应自己。既然三餐都不能维持,哪里谈得上添置田产家档呢?再说出家人吧,前面说过,出家人初夜、后夜要修习善法,中夜也只是稍作休息,日夜都要精进的。要是懈怠,不想用功,那就不能脱离生死的苦海,在六道轮回当中,永远没有解脱之期。因此,俗语说∶“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我们要是不能精进,不做工,每天游手好闲,纵然祖先留下了巨大的产业,一定会坐吃山空,总有一天,会沦为乞丐或小偷。我们看看,路旁好多向人讨钱的,都是身体强壮,四肢健全的,为什么还向人家伸手呢?就是懒惰,不做工,所以懒惰实在是罪过。进一步说,学佛的人要是懈怠,当然不能在佛道上前进,将来也会堕入三途里面去。

 

《释论》也说到∶“在家懈怠,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

 

一般在家人,假使懈怠懒惰,世间一切的利益,是没有办法得到的;一个出家人假如懈怠,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法宝,不想去研究,也不能照着去修持,当然会丧失那些法宝的妙用。

 

可见懈怠,不论是世法或佛法,如果跟我们拉上了关系,一定会造成我们的痛苦。不但说懈怠的人没有成就,甚至于怕动的话,也会饿死的。下面,我引一个小小的故事,来证明这个道理。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懒惰怕动,什么都要现成的,连吃饭都怕动筷子,需要别人来服侍他。有一天,他的家人有事,必须出远门,留下他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一想到他不可能煮饭吃,在临走之前特地做了一个很大的饼,可以吃好几天的,套在他的颈项上,让他饿了马上可以吃,然后放心地离开了。谁知一星期以后回来,一看,他居然死了,为什么?原来他把前面的饼吃光了,旁边的懒得转过来吃,就这样被饿死了。所以虽然有得吃,要是怕动手,结果还是会饿死的。

 

这虽然是一个寓言,实际上在我们这个社会,不乏其人的。为什么社会上会发生这么多的抢劫案、有这许多的社会问题?就是大家都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最近报上登载了一则抢劫的新闻,做案的都是年轻人,他们都是好吃懒做,才会遭受法律制裁的下场,所以说在家人懒惰的话,人生就会堕落;而出家人不精进修行,同样也会堕落的。

 

“常行精进”,精,是纯粹不杂;进,是向前不退。

 

《菩萨本行经》说∶“一切众事,皆都精进而得兴起。”

 

世间所有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精进而成就的。上面讲到,一个修学菩萨道的人,是“惟慧是业”,我们要知道,慧业不是侥幸得来的,而是要从精勤不懈中去追求,所以,驱除懈怠,实行精进,是做菩萨所不可忽视的使命!

 

既然要精进,就必须纯粹不杂。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学佛一定要精,不要复杂。好像在信仰上,我们既然皈依了三宝,尽形寿就要以佛法僧作为信仰的对象,但是,好多善友信佛教并不是很单纯、很专一的,往往听到人家说某某教好,就随着去,什么都信,今天参加这种宗教法会,明天又参加那种宗教活动,形成了大杂烩的信仰,也实在信得太辛苦了,结果一无是处,到头来没有一个究竟的归宿,这就是信心不专一,太复杂了。这样子的信仰,实在是要不得的!

 

再谈到佛教徒所修持的法门,也应专一,不可复杂。中国近代净土宗很盛行,很多人都修持净土法门,但是看到现在禅宗,尤其在美国,非常兴盛,于是就放弃净土,改为参禅。或者有人说∶“现在最流行的是密宗,持咒可以即身成佛。”大家就一窝蜂地修密,今天这个喇嘛来了,明天那个活佛来了,都去赶热闹,求加持,自己也弄不清应该修持那一宗才好?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是观机逗教,应病予药。众生的根机不一样,所修的法门也因各人的兴趣而异。假使是大根器,有大能耐,十宗并修都可以的。好像延寿大师,他就提倡禅净双修,但我们是不是能够既修净土又修禅呢?那末,修净土修禅是不是可以附带修密宗,或者还要修其他的呢?说实在的,光阴过得很快,人的一生几十年转眼已消逝,要是整天东奔西跑地盲修瞎练,不仅是应付不来,而且始终一无所成,倒不如一门深入比较实际。修持法门不要贪多,也不要三心两意、朝三暮四的。这一点,希望我们善友应慎重选择!

 

接着,我们来谈谈精进的种类。

 

《大智度论》(卷八十)把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两种。身体方面的精进是∶“如法致财,以用布施。”一般人要从事正当的职业,以正当的手段发财,这种钱也是用于布施等种种正确的途径,这就是身精进。心精进是∶“悭贪等诸恶心……令不得入。”就是我们要断除悭贪等不良的心理,不要使这许多烦恼弄到我们心里面来,使我们堕落。

 

《成唯识论》(卷九)把精进分为三种∶1、披甲精进∶由于做为菩萨是难行能行,好像上阵打仗一样,要披铠甲,什么困难的环境,都能够冲得过去,所以称为披甲精进。2、摄善精进∶就是很勤劳地去修持种种的善法,一点都不感觉厌倦,叫摄善精进。3、利乐精进∶菩萨除了自己修持以外,主要是以救度众生作为自己的任务,他“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化度众生而发心精进,并不觉得疲倦,这就是利乐精进。

 

有“四料简”来简别什么叫精进?什么叫不精进?

 

一、身精进心不精进∶举个譬喻,好像修净土念佛,手上拿了一串念珠,不停地拨着,口中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个不停,看起来好像很精进的,可是心里面不断地打妄想。这样光在外表形式上精进,内心静不下来,并没有存着诚意,就是身精进心不精进。

 

二、心精进身不精进∶就说念佛吧,手中既没有拿念珠,嘴巴也没有动,没有听到他念佛的声音,不过他内心时时刻刻都很诚意地在念佛,这是属于心精进身不精进。

 

三、身心俱精进∶不论是外表或内心,表里一致,身心两方面都精进,比如说手中拿着念珠,口里念佛,心里也专心一意的,身口意三业相应,这样叫身心俱精进。

 

四、身心俱不精进∶这和上面说的第三种适得其反,好像念佛,外表既没有表现,内心也没有佛的观念,内外都不用功,可说是百分之百的懈怠,根本谈不上精进了。

 

谈到精进,应该特别注意两点∶1、约行善法而说∶佛法所谓精进,是专着重善法这方面来讲的,比如行善、诵经、拜佛、听讲佛法,都能够尽心尽力去做,才叫精进。假使为非作歹,所作所为于己于人都不好的,看起来也是很卖力地做,不能说是精进,这是造恶。2、约修行而说∶在修持佛法时,应当从容不迫,恰到好处地前进,不要太急,因为太急了,那是过犹不及呀!

 

佛经中讲到,有个叫二十亿的比丘(出家人),本来是很精进的,由于过分精进,造成了内心的浮躁,反而准备要放弃修行。

 

佛陀知道了,问他∶

 

“你过去在家里有没有弹过琴呢?”

 

“有呀!”

 

“琴的弦子,你要是把它绞得太紧了,怎么样?绞得太松又怎么样?”

 

“太松‘绷!绷!绷!’的,就发不出高低的音调;太紧‘叮!叮!叮!’,声音太尖锐,甚至有的时候弦也会断掉。”

 

“那末,应该怎样弹才悦耳?”

 

“缓急适中,弦既不要太紧,也不可太松,这样弹出来的声音才好听。”

 

精进也是如此,要缓急适中,才能够保持长久。

 

在《佛遗教经》中,有一段也是说明精进的∶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

 

释迦佛告诉我们∶不论是世间或出世间的事业,希望成功的话,一定要很勤劳、精进,能够这样,没有一件事办不通的,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大家应该时时的精进。说一个譬喻,好像小小的流水,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但是它的力量可大哩!它经常不断地流着流着,日子久了,石头也会被它穿成洞,这就是它的力量,也可以说是精进的功夫,有句成语叫“水滴石穿”,就是这个意思。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过去有一只乌龟和白兔举行田径比赛,在我们想像当中,这根本不用赛嘛,本来兔子就跑得很快,乌龟一步步慢吞吞地爬,有什么好比的,结果,适得其反。原来,兔子跑到半路,回头一看,乌龟在老远的背后,连影子也看不到,兔子就自作聪明∶“好吧,我先休息一会,再跑也不迟呀!”

 

谁知兔子竟然睡着了,当它一觉醒来,乌龟早已经到达目的地了。这是什么原因?乌龟明知自己不如兔子,但是它非常的精进,努力向前爬,而兔子因懈怠,结果就输了。——这正是精进与懈怠两个典型的代表。

 

在《大智度论》(卷十六)里面,也有个〈雉鸟救火〉的故事。有一只雉鸟,住在一座大森林里面,生活过得很快乐。有一天,这座大森林突然发生火灾,火势非常猛烈。要知道,森林火灾是非常可怕的,有时连烧几个月都不能熄灭。当时,这只雉鸟看见森林着火,心中非常着急,于是赶快飞到小河边,把它的翅膀在河的水面上,沾满了水,再飞回去,在森林的上空拍拍翅膀,把水洒下去,它如此来回不停,目的是为了救火。

 

天神看见了,感觉它的举动,实在是愚不可及,真是好笑极了,——森林的火这么大,雉鸟这样小的身体,一点点的水,正是“杯水车薪”,完全不成比例,怎救得了火呢?

 

天神就问雉鸟∶“你这样做所为何事?”

 

“我要救火呀!你要知道,这森林是我的家乡,也等于是我的祖国,里面住着我的眷属、亲戚朋友,现在发生这样大的灾难,我能不救吗?”

 

“凭你这点力量,救得了吗?”

 

“那不管,救不了是另一回事,为了同胞,为了国土,我必须尽我的心力而做,纵然牺牲了生命,我也不在乎!”

 

天神一听,大受感动,这样的精神,实在伟大,就赶快下了一阵大雨,把火扑灭了。

 

这故事说明,只要有精进心、虔诚心,就能够动天地而泣鬼神,虽然自己本身的力量很微小,也会有意外的收获的,精进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

 

佛经里面,赞叹精进的寓言很多,除了上面讲的〈雉鸟救火〉,还有〈大意抒海〉,也是说明精进的功德。至于中国民间的传说,好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以及〈铁杵磨针〉,都是精进的标准故事,限于时间,我不再一一介绍了。

 

在佛寺里面,做晚课都会唱《普贤菩萨警众偈》,而在中国的大丛林,那是维那师父一个人在“高呼”,警惕大众要精进的∶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我们从早到晚,这一天很快地已经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寸光阴就是一寸命光,因此,这一天过了以后,我们的生命也跟着减少了一天,说一个譬喻,好像鱼活在水里面一样的,水一天一天地减少,慢慢地要干了,鱼的生命也一天一天地接近死亡。我们人也是这样,寿命是有限的,要是终日无所事事,荒废过去,就像鱼靠以生存的水,一天天地减少。生命一天天地缩短了,生死事大,还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呢?所以,维那师父就要呼唤大众,警告大家,应该要赶快精进修持用功,就好像我们的头发突然着火,在生命交关的时刻,必须急速救火呀!我们人生无常,说起来有几十年,真正人命只是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走了。所以我们要时刻想念人命无常,应该谨慎,不要懒惰、懈怠了。

 

在清朝有位体干山人,做了一首〈励勤业〉的诗说∶

 

勤懒皆因一念生,家庭兴败此中争。

万般事业由勤致,懒汉何曾见有成?

 

这首诗也是说明精进和懒惰的得失。前两句作者特地提出“勤”和“懒”两个字,说明勤劳或懒惰,完全出于我们的一念。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或是没落衰败,就靠勤、懒这两个字来作定夺。诗的后两句,更明白地告诉我们,世间万般的事业,都是由勤劳(精进)来完成的。一个懒汉,一天到晚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哪里看到他成功呢?绝对不可能!所以,有句俗话∶“假使晚上有黄金从天下掉下来,第二天早上还要早一点去拾。你起床太迟,人家早已经拾走了。”可见万事以勤为基础。

 

我们希望道业有所成就,要常行精进,最起码,必须时时刻刻留意我们身口意的所作所为,分分明明地知道我们的三业是倾向于善,或者倾向于恶,提升善业,消灭恶业,养成了善的习性,增长善的力量,才有办法做到下面经文讲的“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破烦恼恶”,烦,是昏烦。恼,是恼乱。有了烦恼,我们不论在生理上、在心理上,时常感到动乱,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就好像屋子里面住着许多毒蛇猛兽,人怎能住得平安快乐呢?所以,我们要去破除烦恼,就和驱逐屋内的毒蛇猛兽一样,一定要使它销声匿迹,才会安乐。

 

说到烦恼,实在太多了,佛法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八万四千烦恼的。根据唯识学说,烦恼有两大类,就是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根本烦恼,好像一棵大树的根,是最根本的,共有六种。随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共有二十种,又分为大、中、小三类。这在唯识学的经论里面,都有详细的说明,诸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找来看。这里,我不再加以解释了。不过,我们要知道,最根本的烦恼是贪、瞋、痴三毒。

 

1、贪∶是贪心,所贪着的是五欲和六尘的境界,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2、瞋∶凡是违逆我的心意的事,就发脾气,起无名火,甚至破口大骂,或者怨天尤人,就是瞋。不论是修行人或一般俗人,瞋是要特别注意的,面对着可瞋的事情,我们必须学会忍耐,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要是我们一味任性、发脾气,有的时候,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脾气一发就不可收拾,可能演变成为大乱子。佛经中也说到“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我们要是动了无名火,这一念瞋心生起来,上百万的业障,也就是许许多多的烦恼,都跟着生起来;障碍了我们做事、修行,以及人际关系。这瞋心实在是很可怕的!

 

3、痴∶是愚痴。愚痴并不是呆呆的,而是知见不正当,对世出世间的道理,不能如实了知,好像不信因果,或者执是为非、执非为是,都是愚痴。

 

总而言之,烦恼太多了,它不仅是扰乱我们的身心,而且诱惑我们作恶,因此,这些烦恼恶法,我们要精进修持,把它破除掉。

 

“摧伏四魔”摧,摧折、打倒。伏,调伏、降伏。魔,梵语魔罗的简称,中译为夺命,因为魔王看到了我们修持,增长了慧命,就要把它抢夺去,所以叫夺命。魔又译为障碍,这是因为有了魔,就会障碍我们修行善道而得名。中国早期的佛经,好像《大涅槃经》中,魔都写成“磨”,磨是折磨的意思,受到折磨,就是有所障碍,和魔的意义很接近。传说这“魔”字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所改的,这样一改,把魔的形象具体化了,往往使人把它和有威力的生物连在一起。

 

其实,魔不一定是三头六臂的怪物,只要具有诱惑性,使人容易堕落的,或者具有破坏性,阻碍力,不让我们上进的,都叫做魔。换句话说,当我们希望向上向善的时候,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来扰乱,阻挡我们去做,就是魔。或者是我们沉迷在某种嗜好、事物之中,比如喜欢打牌,喜好玩乐,念念为这些所迷惑,那就是着魔了。平常有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如果没有用功,没有修持,也就没有感觉得什么,当你真正发奋用功(精进)的时候,往往会碰到许多磨难,使我们安不下心来,正是道业方才开始,魔掌已经高高地笼罩下来了,我们不可不提高警惕呀!

 

佛法通常讲有四魔,是四种破坏修行的磨难∶

 

一、烦恼魔∶上面所讲的那些烦恼,经常在我们的心识当中不停的扰乱,障碍我们,使我们不能如法修持,就是烦恼魔。

 

二、五阴魔∶五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包括了精神和物质,是组织生命体的要素。有了色身,就有活动,成为众恶聚集的地方,能障碍我们修学正道,让我们生起种种的苦恼,生死轮回,甚至堕落恶道,所以五阴也是一种魔。

 

三、死魔∶死,能断人的命根,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生必有死,可是有句成语∶“壮志未酬身先死,徒使英雄泪满襟。”一个英雄本来有雄壮的志愿,希望为国为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是愿望还没有达到,就要面临死亡,真是无可奈何的事,这位英雄,只有感叹有心无力,泪水流满了衣襟,空留遗憾。我们学佛的人,希望能够多活一天,多争取时间修行,想要了生脱死,也想要弘法利生,事实上,死神常常跟随着我们,要把我们抓去,一旦死亡,转过面目来,是不是有机会再学佛、修行呢?因此,死也是个大魔鬼。

 

四、天魔∶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每当修行人有了相当成就的时候,他深深地恐怕会失去一个眷属,就来扰乱,运用千方百计破坏、障碍行者,所以称为魔。好像释迦牟尼佛成正觉之前,在菩提树下修行,魔王就放不下,先后派了魔兵、魔将、魔女,来阻扰佛陀修行,所以天也是种魔。

 

其实,真正的魔,不是在天上,而在人间,不是在身外,而是在我们的心中,那就是我们的无明与烦恼,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假如受到魔难,就是要精进用功,第一步,降伏烦恼修学佛法,增长智慧。第二步把四魔摧伏、消灭。唯有克服了魔障,才能进一步出阴界狱。

 

“出阴界狱”,阴,就是五阴。界,指三界。狱,就是牢狱。依佛教的世界观,有情所居住的环境,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称为三界。

 

前面第一觉悟,已经讲过五阴,我们有色身,而招致种种的罪恶和痛苦,由此可知,五阴是有情生死流转的主体,而三界,是众生居住的处所。我们现在虽然在欲界,即使到达色界、无色界,有一天还是会退堕下来的。众生在三界生死海中,流转轮回不息,不能自由解脱,好像被限制在牢狱似的,所以说“三界如牢狱”。出阴界狱,就是打破、出离五阴、三界这个牢狱,也就是得大解脱,证得涅槃。那就要常行精进,破除烦恼,才能够超越、了脱生死的牢狱。

 

5、多闻智慧觉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前面所讲的四种觉悟,可说是着重于自利方面讲的,从第五觉悟到第八觉知,是着重于利他方面讲的,不过,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是分不开的,讲到自利离不了利他,讲到利他也离不了自利,把它划分,只是就侧重点而说。

 

这第五觉悟,说明生死的来源。我们生从何处来?死了以后,转个面目,又是怎么样的呢?成为一个很大的疑问,这也是大家所必须面对和探讨的问题。

 

“愚痴生死”,生命从何而来?是从愚痴来的。愚,是愚昧;痴,是痴暗。我们的心性非常闇昧、不光明,糊里糊涂的,对世间的事理,都不通达,对真理也不了解,叫做愚痴。愚痴又称为无智或无明,无明,没有光明,指没有智慧,人生的苦恼、生死,都是从无明而来的。因为有无明,才有各种的行为产生,导致众生在六道中,生生死死,轮回不息。佛教总说为十二因缘,无明(愚痴)是十二因缘的开始,生死是十二因缘的最后一个,所以,十二因缘是人生的来源及死后的归宿。现在我把佛经中有关十二因缘的名称为大家介绍一下∶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人生从无始以来,就是一念不觉而妄起无明,由无明这个因,造了种种的业,才招感流转生死的苦果。

 

中国古人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讲到生死,是个大问题,说起来是很悲痛的事,也是让我们捉摸不定的。

 

孔夫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对生从何来,是邈不可知的,死了以后,究竟到那儿去,也是搞不清楚,因此,孔子对这个问题是避而不谈的。

 

释迦牟尼佛在本觉悟告诉我们,生命的根本是从愚痴(无明)而来的,可是前面的第二觉知,却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贪欲心是生死的根本,也许有人要问,究竟生死是从愚痴或贪欲而来呢?事实上,愚痴(无明)与贪欲好像是娈生儿,对于众生的生死流转,有同样的重要性,都是生死的根本,因此,经中说∶“无明为父,爱欲为母。”由于无明与爱欲结合在一起,才使有情这个苦命儿生到世界上来。

 

《杂阿含经》说∶“于无始生死,无明所覆,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

 

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的苦楚,是被无明(烦恼)所覆盖,为爱欲的情结所系缚着,才会像在漫长的黑夜中摸索,因为没有智慧之光,起惑造业,轮回不息,而不知苦的根源从何而来。

 

经中也说到“无明爱取三烦恼”,无明与爱取皆属于烦恼,是分不开的,因为有了无明,不明白事理,不了解真理,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有的时候所作所为,不一定合乎规矩,在无形中造了许多恶业,将来是要受果报的,因此,就在六道中轮回不息。

 

愚痴生死,说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虽然自认为非常聪明,但是以佛法的观点来说,大家都是薄地凡夫,都是愚昧无知的。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这三句,说明如何对治愚痴所招感生死苦果的方法。那就是做菩萨的任务是自觉觉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常常想到要广学,要多闻,才能增长智慧。智慧度愚痴,智慧是光明,愚痴是黑暗,光明和黑暗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有了智慧,自然是打破了无明愚痴,了脱生死,因此,广学多闻对菩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广,就是广博;学,就是学习;广学,广博地学习佛法,以及世间的一切学问。

 

佛经中说∶“菩萨当于五明中求。”

 

在古时候,印度把一切世出世间的学说,归纳为五大类,称为五明。做一个菩萨,应该从五明当中学习。五明是∶

 

一、声明∶包括∶(1)文辞学∶有关文章修词的学问。(2)语言学∶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菩萨必须学会各种语言,才能度化一切众生。(3)音韵学∶好像佛经的偈颂,中国古典的诗词歌赋的韵文,都是音韵学。(4)乐曲∶佛教的梵呗、唱诵等。

 

二、工巧明∶一切工艺、技术、历算等,都属于工巧明。从前做小和尚的时候,我们家乡有两句俗语∶“要做和尚,先学三年婆娘。”意思是出了家,什么都得自己动手,要会烧烧煮煮,洗洗补补,下厨房要会煮饭烧菜,衣服破了,必须自己缝补,这也是属于工巧明。

 

三、医方明∶生理、卫生、医学、药物……这一类的知识,属于医方明。具有这方面的常识,可以作为引导、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

 

四、因明∶以宗、因、喻三支比量的辩论方式,来说明某种道理,相当于西洋的逻辑学和中国的论理学。

 

五、内明∶即是内学,就是学佛的人,本分内所应该学习的三藏十二部教典。

 

做一个小乘人(罗汉),可以不必学习各种学问、技巧,然而,做菩萨是要上求下化,各家的学问,都是度生的工具,因此,菩萨必须“法门无量誓愿学”,五明都要学习的。

 

多闻,多,表示数量很大;闻,是听闻;多闻,多多听闻佛法。菩萨不仅要广博地学习一切,最重要的还是要多闻。佛经中,释尊告诫弟子,在四十里之内,要是有法师、大善知识讲经说法,发心做菩萨的人,都应当去听讲。

 

《梵网经》说∶“有新学菩萨,于一切说法处,不往听受谘问,犯轻垢罪。”

 

不论出家、在家学佛的人,受了菩萨戒,就是新学的菩萨,做一个新学的菩萨,对一切说法的地方,不论是寺庙或公共集会的场所,有法师在讲经,假使不去听闻、受持、询问(请教),就犯了“轻垢罪”。轻是对重来讲的,次一等,比较轻;垢,就是不清净、染污的,这种罪不算太重,但是,既然有机缘学习,而不去亲近善知识,就是有罪的。换句话说,做菩萨的,应该要多多听闻佛法,参访大善知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正法念处经》云:“一切法觉,要由闻法;若不闻法,于法不觉。”

 

我们希望了解佛法深奥的道理,一定要听闻佛法。不然,就不能了解,也没有办法觉悟了。

 

《华严经》也说∶“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宝,无灯不能见。”

 

佛法,跟一般世间的道理不一样,如果不经过法师、大善知识解说,在经文中所蕴藏的意义,你纵然很聪明、有学问,很有智慧,但对佛法一点概念也没有,还是不能够了解佛法真正的道理。说一个譬喻,白天有阳光,可以看清楚房中的一切东西,晚上黑漆漆的,房子里面虽然有好多的珍宝,没有灯光的话,是看不到宝藏的。同样的,我们没有听闻法师、善知识的开示,就不能知道佛法的宝贵了。

 

也许好多善友要说∶我知道佛法是宝贝,也想要听讲和研究,可是我没空,我要去上班;我家庭事情忙不开!

 

佛在《坚意经》中告诉我们∶

 

“其有好心善意之人,闻佛明法,一心而听,其一日可。不能一日,半日可,不能半日,一时可。不能一时,半时可。不能半时,须臾可。其福不可量,不可訾也。”

 

这一段经文是说∶假使有一种怀着很好心、很诚意的人,发心要听闻佛法,即使是很远的地方,或者他有多忙,一心一意为了求法,他都会去的。如果环境许可,办得到的话,有的时候,讲一天经,就有始有终地整天听,那是最好的。不过有的人要上班,或者其他的事情,或者家庭的杂务需要处理,不能全天听经,只有半天的时间,就来听半天也是好的。也有的人,虽然喜欢听经,却没有空闲,不能听半天,那末,听一个钟头也是可以的。要是连一个钟头都忙不开,只能听半小时的话,那就听半个钟头好了。也有的人,连三十分钟也抽不出来,那听须臾(一刻)也好,能够听几句也不错嘛。要知道,听经的功德很大,你不能听整部经,不能听整段的,就是听一句,或者经中说的听“一四句偈”(一首偈颂),福报就很大了,──你闻了以后可以开智慧嘛,终身受用不尽,这就是一种福报呀!所以,听经闻法的功德非常大,是不可限量的。

 

另一方面,人家能不能闻法,各人的时节因缘,环境不同,我们不可以随便批评人家,也不可以任意诽谤人家,讥刺人家∶“他吃饱了没有事做,有的是时间,当然可以去听,我可没有那分闲工夫,就算是有,我也不会赶着去凑热闹!”这样,不但得不到功德,反而有罪过,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

 

话再说回来,我们讲多闻,就是要多多找机缘听闻佛法。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学佛,只要能够修持就好了,何必多闻呢,听佛法也不一定有用!甚至有的人还会引经据典地反驳,说《楞严经》一开始,就说“阿难一向多闻,未全道力”。──阿难是最多闻的,结果他脱不了摩登伽女的魔难,多闻又有什么用呢?

 

不错,阿难只是着重于多闻,他并没有去修持,不然,就不会遭摩登伽女之难,所以除了闻而外,还要能够照着佛法去修持,将来才能够了生脱死。假使我们不能听法,而擅自盲修瞎炼,哪里知道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三藏十二部经典,要是没有人来解说,当然没有办法通达了解的,所以,多闻佛法实在非常重要。我们也可以说,佛法中的一切功德,都是由听闻佛法而来的。

 

或者你们要问,听闻佛法既然有功德,我们到那儿去闻法呢?龙树菩萨曾经说过,可以从三方面去听闻∶从佛闻、从佛弟子闻、从经典闻。

 

听佛开示或佛弟子讲经说法,是属于亲自直接听言语的开示,当然是最好的,经中对这样的闻法特别赞叹,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不过,释尊早已经涅槃,离开我们很久了,我们没有福报听佛说法,虽然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药师佛仍在东方琉璃世界讲经说法,阿弥陀佛也在西方极乐世界说法,可是我们没有那样的修持功夫,哪里能够亲自去听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说法呢!那末,我们到那儿去听法?只有听佛弟子说法了,不论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只要对佛法有研究、能够开讲跟人家结缘,我们去听闻,就是从佛弟子闻法。不然,如果我们程度高的话,自己打开佛经、注解来研究,对佛的妙法也是可以了解的,不一定要佛陀或者法师亲自来开示,你有心钻研,也是会通达佛法的。甚至于很多没有智慧的,常常虔诚地礼佛、拜经,久而久之,智慧就开了。

 

多闻薰习,有四种功德∶

 

一、可以知道一切诸法∶我们听讲以后,就知道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有漏法,什么是无漏法,就会了解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了。

 

二、对一切的恶事,听了佛法以后,能够改正、停止。比如我们的行为,过去认为做得很对;我们讲的话,过去认为没有不对的地方;我们的思想,也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听了佛法以后,知道那些行为、言语和观念都是错误的,就会把它纠正过来。

 

三、听了佛法以后,不会再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了。好像过去印度,有所谓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修苦行,做那些没有道理的举动,听了佛法以后,能够辨别是非,就不会再去学习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四、我们听闻佛法以后,能够照着佛法去修持,将来能够了生脱死,得到大解脱。

 

以上四种,是听闻佛法的功德。

 

闻法,必须很虔诚、聚精会神、心无二用地听,才能得到受用。在经中,我们常常念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你们要注意听啊!你们要注意听啊!听了以后,还要常常好好地自己去思索、研究,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头,不可忘掉,这是闻法特别要注意的。

 

闻法,如果不如法,不但得不到佛法的受用,而且徒然荒废时间。佛经中,以两个譬喻说明闻法必须离开三种过失。

 

一、甘露喻∶天空降下甘露,我们希望把它盛起来,首先,必须有个器具来承受,这个器具不论是杯子,盆子或桶子,口一定要向上面,甘露才会降到里面。要是把杯子的口朝下,底向上倒放,就没有办法把它盛起来了。再说,杯子如果不干净,甚至里面有毒素,甘露虽然盛到了,也是没有用的。或者杯子虽然向上,里面也很干净,可是已经裂痕、破了,下面有洞,甘露灌了进去,就流出来,也是没有用的。这譬喻我们听讲佛法,第一,没有专心地听,讲的人固然讲得天花乱坠,听的人在下面却是胡思乱想,正像杯子盖着,虽然降下很多甘露一滴也得不到,我们没有受用。第二,听法存有成见、偏见,就好像杯子里面有毒素一样,纵然得到了甘露,也是没有用。第三,听法如耳边风,从这个耳朵听进去,又从另一个耳朵飘出来,过后马上忘得一干二净的,正如杯子已经有了裂痕,装再多的甘露也漏掉,纵然听了很多佛法,心中完全没有印象,算是白听一场。

 

二、播种喻∶种子最主要的是下到泥土里面去,假使把它放在讲台上或撒在沙石上,它是没有办法生长的。还有,虽然撒到泥土中,但泥土上面已经生长了好多杂草、荆棘,种子固然发芽生长,很快就枯萎了。或者把种子放在泥土上面,被鸟雀飞来啄食了。这譬喻∶(1)听法的时候不注意,就不能领纳。(2)存着不干净的思想听法,杂乱不清。(3)听过以后就忘掉。

 

上面两个譬喻,都是提醒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听闻佛法。

 

佛在经中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浑身是病,身体有病,心理也有病。我们的身体,从生下来以后,就有老、病、死的病;心理上最大的病是贪、瞋、痴。佛陀降生人间度众生,以佛法来医治我们身心的各种疾病,所以我们听闻佛法,就要把佛当成医王(最了不起的医生),把佛法当作是良药,把出家人(僧宝)视为看护,听法的时候,我们要观想∶(1)自己是个病人,身心都有病,必须看医生。(2)我们学佛的人,亲近善知识就像有病找医生一样。(3)把佛法当成药方,法师讲经说法,就好像医生给我们开药方一样的。(4)澈底治疗∶光有药方,你不买药,不服用,病也是不会好的,因此,有了药方,必须遵从医生的吩咐,按时服用,才有治疗的效用。所以经中说∶

 

佛虽宣说极善法,如若闻已不实行,

如诸病者负药囊,终不能疗自身病。

 

佛虽然把最好的道理告诉我们,可是我们都当成耳边风,没有照着去做,就好像害病的人,虽然一天到晚把药袋子挂着,没有去吃,病哪里会好呢!所以学佛的人,听了佛法,必须依法而修持,才能受用。

 

再说,我们人生,最大的是生死之病,从无始以来就有了,可以说已经病入膏肓,不是一、两次药就吃得好的,必须经常服用才能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太多了,唯有常常听闻佛法,才能逐渐减少、断除,要是没有恒常心,偷懒,对我们修学佛法,就没有多大的效果。

 

依佛经说,做为一个可以让我们亲近的善知识,最圆满的应该具备了下面五个条件∶(1)有证德∶对于戒、定、慧三学,都有确实的修证,纵然不是百分百的有成就,也有几分跟一般人不一样的,所以,善知识要有证悟的境界。(2)有教德∶善知识本人要深入经藏,广学多闻,能够做大家的模范,教化有情。(3)通达正法∶对佛教的教法能够了解,对于正法与邪法都能够辨别。(4)具有悲愍心∶有教化众生的慈悲心。(5)具足辩才∶有善巧方便去教化人。

 

虽说,一个真正的善知识,必须要具备上面所说的五个条件,但是,新学佛的人,对于善知识的要求,不能太高,凡夫毕竟是凡夫,没有一个人百分之百是圆满的,所以,应当以“观德莫观失”的态度去亲近善知识。这位善知识有道德,我向他学习,他有过错的地方,我不去批评他。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假使三个人走在一起,当中一定有一个可作为我的老师。他好的地方,我跟着他学,不好的,就不要学。同样的,我们对一位法师、对师父的要求,不要太苛刻。

 

对于善知识的教诲,我们不要违背,师父吩咐我们的事情,要依教奉行。还有,我们对善知识要恭敬供养,侍奉师长犹如父母,让他生欢喜心,才能施予教诲,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讲到多闻,因为大家都来听佛法,我就顺便把闻法的态度和要求告诉大家。

 

我们要能够广学、多闻,过去不知道的、不了解的,也都慢慢地知道、了解,智慧自然而然一天天地增长了。

 

由多闻而增长智慧,佛法称为闻慧。

 

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所学的,听过以后,自己要静下来加以思考,不然,亦是徒然的。闻法也是这样,听了以后,要进一步加以审慎地思考,这样启发的智慧,称为思慧。听了以后,加以思考,然后去实践(修行),由修行体会得来的智慧,称为修慧。

 

《佛遗教经》说∶“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也,是名智慧。”

 

讲到智慧,佛说了好多的譬喻∶我们人生充满了老、病、死,种种的痛苦,我们要超越生死苦海,智慧是最坚固的大船,所以我们有了智慧,就可以克服这许多的痛苦。再说一个譬喻,好像在夜里,四周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到,有一盏灯,就可以指引我们路向。我们处于愚痴(无明)之中,迷惑颠倒,像在黑夜里行走似的,智慧好像是一盏很光明的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又好像我们生了病,需要医生开药,智慧是很好的药,有了它,各种疾病都能够消除。智慧也像是把很利的斧头似的,我们的烦恼,恰如一棵很大的树木那样牢固,需要用很锋利的智慧斧头,才可以把它砍掉。

 

智慧既然是妙用无穷,所以,我们应当从闻、思、修三方面下手,来增长智慧,得到利益。一个人只要有智慧的觉照,他虽然只是一双肉眼,没有得到天眼通,也是很明亮的,可以洞察世间的一切事理,算是个明眼人,这就叫做智慧。

 

以上所说的“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是个人修持,自利方面的。“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是属于利他方面的。

 

“成就辩才”,辩才,就是言辞很流利,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就是善于辩论道理,横说、竖说,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让人家心悦诚服。

 

依佛法说,辩才可分为四种,称为四无碍辩∶

 

一、法无碍辩才∶对于世间一切万法、出世间一切佛法,不但看得透澈,而且讲得很清楚,让人家了解,就是法无碍辩才。

 

二、义无碍辩才∶义,就是意义、道理,对于佛法在字里行间所含藏的道理,能够深入浅出,有条不紊地讲出来,使大家都会了解,叫法无碍辩才。

 

三、辞无碍辩才∶辞,言辞,就是善于讲话,让人听了如坐春风,感到很舒服,很中听,讲的时间虽然很长,却感觉一会儿就过去了,这就是辞无碍辩才。

 

四、乐说无碍辩才∶乐,本来指快乐,这里应念为“要”音,就是喜欢的意思。乐说,很喜欢讲。有的人虽然有了辩才,但不一定会喜欢讲,菩萨发了菩提大愿,要救度众生,所以喜欢讲佛法,而所讲的佛法,是从他自性流露出来的,一点障碍都没有。

 

《维摩经》说∶“菩萨作不请之友。”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虽然没有请他,他自己来,主动去接近众生,同大家做朋友,这就是乐说无碍辩才了。

 

释迦佛的十大弟子,其中有一位名叫富楼那的,最会讲佛法。有一天,他向佛陀请示∶

 

“世尊,在西方偏远的输罗那国,还没有人到那里弘化,我想去看看。”

 

输罗那国,那是个没有开化的地方,人民非常野蛮,毫不讲理的,好多外面的人去了,都被打死。所以佛陀听富楼那说要去那里,马上提醒他∶

 

“那个地方太危险了,去了不一定能够感化得了他们,说不定反而受到他们的伤害,你还是不要去吧!”

 

“佛陀啊,就是因为那里大家都不喜欢去,我才想去,要是有人去,就不用我去了。”

 

接着,富楼那表示了他去弘化的决心∶

 

“为了度化他们,即使他们笑我、骂我、侮辱我,我不会在意的。”

 

“假如他们把你打伤了怎么办?”

 

“那也没有关系,他们还没有把我打死嘛!”

 

“要是他们蛮性发作起来,把你打死,怎么办?”

 

“我是心甘情愿去的,为了弘法度众生,我纵然死了,也是有价值的!”

 

佛陀听了富楼那这么一讲,深深地受他弘法的热诚所感动。

 

他说∶“好!你去吧!”

 

富楼那满腔欢喜地去输罗那国了,以他的真诚,以他无碍的辩才,终于感化了那些野蛮的土人,都顺服了他,皈依三宝学佛了。

 

富楼那成为佛十大弟子,被称誉为“说法第一”,是从这件事来的。

 

“教化一切”,既然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就有了辩才,接着的目标,就是教化一切了。教是教导,化是感化,一切,指所有的众生,不但是人类,有情、无情都包括在里面。

 

要教导、感化众生,有两种方法∶身教和言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大家跟着效法,这是一种无言之教。言教∶就是用言语来教化众生,必须成就四无碍辩,用很好的道理来说明,教化一切众生。总而言之,在教化众生的过程当中,身教与言教并行是很重要的。

 

这里,我说一个有关教化众生的公案。在中国南北朝时代的梁朝,有一位法师叫竺道生,一般都称他为道生法师。平常我们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这典故就是从他而来的。

 

在道生法师那个时代,经典还没有全部传入中国,道生法师真是有智慧,他讲经时就说∶“一切的众生都可以成佛,即使那些很愚痴、迷昧、一点智慧、一点灵性都没有的人,也可以成佛的。”意思是连一阐提,大家认为没有佛性,什么都不懂,近乎白痴的人,也是可以成佛的。在《涅槃经》中,的确有这样的说法,可是当时这一部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来,没有经典的根据,道生法师这一种言论,大家都反对,认为他别出心裁,属于荒谬的见解。

 

道生法师对于大家的反应,觉得非常难受,于是跑到苏州虎丘山上,把道理讲给石头听,到最后,连顽冥不灵的石头,都在点头,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来源。

 

过去慈航菩萨曾经告诉我们∶

 

从前有一位法师很会讲经,可是大家都不喜欢听他讲,是什么原因?他过去未曾跟大家结缘。这位法师就常常带了好多的谷米,去撒在山林里面喂鸟儿,当鸟儿来吃的时候,就向它们说法,跟鸟儿结缘。二十年以后,他讲经说法的时候,都是青年们来跟他学习,这些青年,就是过去受他施食、听他说法的鸟儿转生的。

 

“未成佛先结人缘”,这是经中常提到的,奉劝诸位,要广结善缘,有机会把你所知道的佛法告诉人家,不一定要成就辩才,也是可以教化一切的。

 

“悉以大乐”,乐,就是快乐,世间的快乐是暂时的,无常的,往往快乐过份了,就乐极生悲,说实在的,这种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大乐,是最殊胜的、究竟的、无上的、根本的涅槃妙乐──成佛最大的快乐。所以悉以大乐说明教化众生的目的,是使众生由闻法获得了法喜充满,有智慧脱离愚痴生死,得到真正的快乐。

 

悉以大乐,也可以说是“皆大欢喜”,自己和大家都离苦得乐,这是完成做菩萨自利利他的任务。

 

我们也知道,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是诸佛的共愿,做菩萨更是要以它作为上求下化的愿力,本经第五觉悟的内容,涵盖了四宏誓愿的道理∶广学多闻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发大心一切都要学习。增长智慧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所谓以智慧剑断烦恼丝,智慧像是一把利剑,有了它,可以把烦恼丝斩断。教化一切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不但要度人类,甚至连一切动物,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悉以大乐,我们发菩提心,给大家都能共成佛道,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们也可以说,多闻与智慧是对治愚痴,由于我们愚痴,就要修学各种法门、断除一切烦恼。那末,教化众生,使他们都能够成佛,是对治生死,假使离开了生死苦海,大家都证得无上菩提,这就是皆大欢喜了。

 

6、布施平等觉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贫苦多怨”,贫,就是贫穷,财物缺乏。苦,就是困苦,饥寒逼迫。多怨,很多的埋怨、怨恨。没有钱,缺少物质,衣食不周,吃的、穿的、住的,都不能依着我们的理想,得到满足,而引生了许多的痛苦。换句话说,在物质上非常贫乏,精神上就有一种逼迫的痛苦。

 

《金色王经》说∶“何法名为苦?所谓贫穷是。何苦最为重?所谓贫穷苦。死苦与贫苦,二苦等无异;宁当受死苦,不用贫穷生。”

 

这几句话,正说明了贫苦的意思。什么叫做苦?一个贫穷的人是最痛苦的。世界上的痛苦有很多种,但这许多痛苦当中,那一种是最严重的呢?贫穷苦最为严重。再说,人生几十年,死也是很痛苦的,当我们一口气不来,好像螃蟹掉落滚汤里面那样痛苦。但是,死与贫穷这两种痛苦比较起来,是没有差别的,纵然死的时候很难受,但当一个人穷到三餐不继,真是生不如死呀!所谓“一钱逼死英雄汉”,当英雄在穷途末路,两袖清风,穷困潦倒的日子,是最使人受不了的,所以宁可死掉,也不要活受罪。

 

从上面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贫苦是多么难受。

 

《昔时贤文》说∶“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两句话,可以说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写照。穷苦人家,一文不名,虽然居住在热闹的城市中,大家都不认识你,纵然过去相识的,也因你贫困,遇见了怕打招呼会找他麻烦(帮忙),就当作不相识的陌生人,可见穷苦的时候,大家都看你不上眼,离得远远的,没有人敢来接近你。相反的,有钱人家,即使住在深山里面,每天仍然高朋满座,亲戚朋友满天下,不论是婚丧喜庆,大家都赶着来祝贺、凭吊。人之常情,本来就这样,大家都是“锦上添花”,是很少人会“雪中送炭”的。

 

因此,《论语》说∶“贫而无怨难!”一个人在贫困的情形之下,能够安于贫苦,不怨叹境遇不好,实在很不容易做到的。

 

人,由于贫苦,往往多怨,正如俗语说的∶“怨天尤人”,尤,也是怨的意思。一般穷得活不下去的人,真是太难受了,就会引起好多的仇恨,如∶对上怨天──好像信佛的人,他非常虔诚,所作所为都循规蹈矩,但是经济太差了,甚至于连三餐都不能维持,就会怨叹自己的命怎么这样苦,有的还认为学佛以后,生活反而不如过去,而怨佛菩萨没有保佑。有的善友,曾经发心持六斋、十斋或长斋,然而处在苦境当中,认为没有感应,对信仰就产生动摇,就退心开荤了,这是怨恨佛菩萨没有加被。也有的埋怨老天爷好像没有长眼睛似的,人家丧尽了天良,生活却过得很好,我们安分守己,反而没有获得上天的照顾,太没有天理了!这就是怨天。

 

尤人,埋怨人际关系,对外,亲戚朋友,对内,家庭的眷属,都是埋怨的对象。比如,做儿女的,生活不好,怨叹父母无福,没有留下产业给他,不然,他就不必过穷日子受苦了。夫妻之间,有时候事业不如意,丈夫也会责怪妻子无能,没有协助他。或者怨恨兄弟姐妹不跟他合作,不肯助他一臂之力。还有,亲戚朋友没有照顾他,不肯提拔他,才会搞成这样潦倒、贫苦。多方面的怨恨别人,就是怨天尤人了。

 

“横结恶缘”,佛法提倡多结人缘,我们活在世界上,大家能够常常见面、在一起,是一种缘,有缘,千里就来相会了,要是无缘,见面也不相识的。不过,结缘应当结善缘,绝不是结恶缘。横结,横是对纵而讲,就是不应该这样的。我们本来应该跟人家结善缘,反而结了恶缘,叫横结恶缘。

 

一个人由于贫穷所困,心中怨恨难平,造了好多的口业,跟一切有关系的人都结了恶缘,在家里,父子变成怨家,恩爱夫妻反目,各奔东西,兄弟阋墙,甚至于六亲不认,这样,就跟大家结了很深的恶缘。

 

“菩萨布施”,贫苦多怨,横结恶缘,是一般凡夫的常情,世间相本来就如此,可是菩萨就不同了,菩萨明了因果的道理,知道今天这样贫穷,是前世没有种福、布施的果报,要改造贫苦、恶劣的环境,必须多布施种福田,将来才会脱离贫穷苦。

 

谈到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一、财施∶又分为外财施、内财施和内外财施。

 

1、外财施∶金银财宝、田园、房屋、生意等一切身外之物,叫外财。菩萨尽量以物质资助人家,就是外财施。

 

2、内财施∶内就是自己身体以内的一切,所谓头目髓脑、手脚四肢……都是内财。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在必要的时候,即使舍身布施,也在所不惜。好像释尊在因地中“割肉喂鹰”、“舍身救虎”,以身体作为布施,就是内财施。

 

在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释迦佛在过去无量劫中,曾经做了国王,称为尸毗王,他的国土非常宽广,人民众多,物产富庶。尸毗王是位英明的国君,他爱民如子,提倡和平,深深受到老百姓的爱戴拥护。据说当时有四万四千个小国,都来归顺他,成为他的附属国,可见他的权威是多么大呀!说到他后宫的嫔妃,那可多了,有两万人专门侍候他,他有五百个太子。

 

尸毗王是位仁王,慈悲心重,发愿不论任何众生,遭受苦难的时候,需要他帮忙的话,他一定会让人家满愿的。

 

两个天神知道了,对尸毗王发了这么大的菩提心,似乎有点怀疑,就要考验他,于是一个变成鸽子,一个变成老鹰,飞进皇宫去。

 

尸毗王正坐在宝座上,鸽子一飞进去,拼命地向国王的腋下钻进去躲藏。接着,老鹰也追了进来。

 

据传说,古时候连鸟儿都会讲话的,所以老鹰对国王说∶

 

“大王,你赶快把鸽子给我吧!它是我的午餐,我已经饿了很多天,今天好不容易才看到它,现在它逃到你这儿来,请你交给我吧!”

 

“不可能!我曾经发过愿,只要任何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一定要帮助他的。这鸽子既然来要我保护它,我怎么可以把它给你呢?”尸毗王拒绝了。

 

可是,垂手可得的食物,老鹰哪里肯轻易地放弃呢,它说∶

 

“好!你这个愿发得好!但是你有没有想到,你救了它一条命,而我的这一条命呢?这是我的一顿午餐,现在你救了它,我岂不是要饿死了?你讲慈悲,也应该平等呀!难道你救了它,却让我饿死,这样的慈悲,算平等吗?”

 

这话有道理,尸毗王想了一会,说∶

 

“你无非是要吃鸽子的肉,好吧!我用其他的肉给你吃好啦!”

 

“可以!不过你要知道,那种早已经切好放在一边的肉,我是不吃的,我要吃刚屠宰好,鲜血淋淋的,那样的肉才有滋养,我要吃的,就是那种肉,你可以和我交换吗?”

 

这的确是个难题,尸毗王想∶以其他的生命来和它交换,免不了要杀生害命,这也不是我的原意。于是说∶

 

“好吧!就以我自己的肉来换吧!”

 

尸毗王立刻拿了一把刀,向着自己的大腿,就要把肉割下。

 

老鹰又说∶“大王,你慢一点,先把条件讲好才做。”

 

还有条件?尸毗王不禁一怔。只听老鹰慢条斯理地说∶

 

“大王,你要给我肉吃,并不是随便割了点给我就算了。我们是公平交易,这只鸽子有多重,你就割多少肉给我,对吗?”

 

尸毗王心想,鸽子有多少重量?满口答应了,同时,叫侍卫去拿了一个天平来,把鸽子放在天平的一边,他就割下一块肉放在另一端,但是,奇怪得很,无论他怎样割,怎样增加,两边的重量总是不能平衡,鸽子老是比较重。国王眼看自己四肢的肉都割下了,天平的一端还是翘在上面,最后,就把自己整个身体都吊到秤上。这么一吊,秤就掉下来,他人也昏了过去。

 

过了一阵子,尸毗王才苏醒。老鹰说∶

 

“大王,现在你应该后悔啦?”

 

“不!是我发心要这样做的,即使死了,也不会后悔的!”

 

“何以见得?”

 

“你不相信吗?事实可以证明,我要是怨恨、后悔的话,我的身体就不能复元;假如我是真正发菩提心,为了实行慈悲而救鸽子,我的身体很快就会恢复的!”

 

果然,不到一刻的工夫,尸毗王的身体恢复原状了,真是不可思议!

 

两个天神看见了,非常受感动,马上现出了原形,说∶

 

“今天我们实在冒犯了大王,为了考验大王,才搞了这一出闹剧。大王,你实在了不起,将来一定会成佛的!”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中,行菩萨道“割肉喂鹰”的故事。

 

释尊修了三大阿僧祗劫,舍身的事情并不是只有这一次,还有“舍身救虎”的故事,也是非常感人的。

 

在过去无量劫中,释迦佛也是生长在王家,父亲是国王,他上面有二位哥哥,他是三王子。有一天,国王率领了三位王子到森林中远足,欣赏风景。谁知突然在深山悬崖的地方,看见一只身体很瘦的母老虎躺在那儿,它旁边还有七只小老虎。

 

大王子看了以后,说∶“实在太可怜了,似乎就要饿死,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救它们呢?”

 

二王子也说∶“的确太可怜了,我们应该想个办法把它们救活啊!”

 

大家想来想去,仍然一筹莫展,见了这情景,又觉得于心不忍,就随着国王到其他的地方走走。这时候,三王子独自留下,他心想∶要是母老虎死了,七条小生命也是要饿死的,要救它们,唯一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牺牲了!

 

三王子也是发菩萨心的,一想到就马上付诸行动,就从悬崖跳下去,把身体布施给老虎吃。

 

可是,母老虎躺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连动的力量也没有了,哪里还能够吃他。三王子就找了尖锐的树枝,把自己身上的血刺出来,让母老虎先吸了他的鲜血,有了力气,才把他吃下去。

 

后来,国王及两位王子,由于找不到三王子,再转回来看看,只见地上多了一堆白骨,而树枝上,竟挂着三王子的衣服,知道三王子舍身救虎,非常感动,当时,父子三人也都发愿行菩萨道救度众生。

 

释迦牟尼佛本来应该在弥勒菩萨之后成佛的,由于他屡次舍身救护众生,所以比弥勒菩萨还要早成佛,成为我们的教主,而弥勒菩萨却是“当来下生”,以后才来成佛的。

 

3、内外施∶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是丈夫的眷属,也可以说是丈夫的身外之物,以丈夫为本位来讲,妻子是丈夫的内外财。释迦佛在过去生中,为善施太子时,不但把国库中一切财宝拿出来布施,连自己的妻子也施舍出去,因而感动了天神,非常称赞他。

 

二、法施∶以佛法教导众生,使他们听了以后,对佛法有兴趣去研究、修持,因而得度,就是法施。推而广之,对于世间普通的知识、技术,人家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把我们所知道的,毫不保留地尽量传授。中国人向来有个古老的观念,有什么秘方、祖传的,都是秘而不传。但是做菩萨的,却是大公无私,尽其所有,贡献出来。当然,菩萨所了解的佛法,更要教导别人,让人家离苦得乐,这就是法施。

 

三、无畏施∶有两种意义。(1)给予精神力量∶行菩萨道的人,不存着杀害的念头,而是以慈悲心为出发,和颜悦色地对待人家,使一切众生都感到非常亲切,没有畏惧心,也就是给予众生一种安全感,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支持。(2)给予精神慰藉∶别人受到精神威胁,在痛苦、恐怖当中,能够开导他,使他远离恐怖,精神上得到安慰,就叫无畏施。观世音菩萨另外有一个名称叫“施无畏”,就是给予众生无畏布施而得名的。

 

三种布施中,应该特别强调法布施。大家所熟悉的《金刚经》,对法施的估价是∶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告诉须菩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的当中,有这么一个人,把金银等七宝堆积起来,像须弥山王这样大,用它来布施,这种功德真是太大了。不过,假使另外有一个人,把这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给人家听,不要说是讲全部,只要把其中的四句、一首偈子,教导人家受持、读诵,为人家解说,这与前面以七宝布施的福德比较起来,简直是霄壤之别,以七宝布施,百分都比不上法施的一分,就算是百千万亿分,甚至于用什么样的数学、譬喻,都不能相比的,换句话说,以法布施的功德最大,不是世间众多的物质布施所能比较的。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中,讲到供养,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有的供养当中,用法宝来供养,功德是最大的,为什么?物质布施只能够免除人家一时的饥寒之苦,但是以佛法布施,能够为人指出光明的大道,永远脱离生死轮回,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法供养功德是最大的。

 

《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中说∶“有求法者,乃至不为说于一偈,名菩萨波罗夷罪!”

 

受持菩萨戒的人,要是有一个人来向你请教佛法,即使是请讲一首偈颂,而你吝法,不肯为他解说的话,就有罪过,犯了波罗夷罪。波罗夷罪就是弃罪,因为菩萨必须上求下化,既然不能以法布施,怎么能够下化众生呢?因此,被弃于菩萨行列之外,不能做菩萨,叫波罗夷罪。

 

不仅是菩萨要广行布施,就是社会一般人士,也应该多行布施,培养乐善好施的美德。现在,我讲一个〈三升豆〉的故事∶

 

宋朝时候,有一个穷书生叫萧蔼堂,由于家境贫困,没有办法上京赴考,求取功名,他就在邻县设了一个私塾,教授学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五经〕、〔四书〕……等,当了私塾老师。

 

这位萧夫子,不但学问好,医术也很高明,平常除了授课之外,就为人家把脉看病,诊金都是由病人随意奉送,他从来不去计较,有时候,碰到贫病交加的人家,还布施药品,因此,深受地方上人民的尊重。

 

他所教的学生,好多都取得功名,做了大官,其中有的就瞧不起他,但他也无所谓,依旧自在地教书、行医。

 

这一年,正逢荒年,收成不好,老百姓普遍受到饥馑之苦,萧夫子在外乡设馆授课,也是难以维持,他就把行李收拾好,带着几年来教书、行医所储存的七两银子回乡。谁知道途中遇到一个妇人,抱了小孩哭哭啼啼地向河边走去,这一来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这妇人把小孩放在路边,哭着说∶

 

“儿啊!妈妈对不起你,没有能力养活你,希望有善人行好事,能够把你抱回去,我实在是不得已啊!……”

 

说完,正准备投河自尽。

 

萧夫子马上高叫∶“大嫂!行不得!你不能这样!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饥困就想不开,要寻短见。”

 

妇人听到有人叫她,停了下来,伤心地说∶“这位大哥,我实在是逼不得已呀!……”

 

说着,喉咙早已咽住,泪珠也滚下来了。

 

萧夫子生起了恻隐之心,温和地说∶

 

“现在我身上有点银子,你拿回去,可以维持一段日子,说不定以后还会有人帮你的忙!”

 

说完,把七两银子全部掏出来,交给妇人。

 

妇人看到萧夫子如此热心、慷慨帮助,非常感激,连忙跪下磕头,才千恩万谢地把银子拿走。

 

萧夫子回到家里,太太看见了,非常高兴,心想∶丈夫这一趟回家,一定带了一笔银子回来,啊!饥荒的问题可以解决了。于是,很欢喜地迎上前去。

 

“你回来啦!家里粮食快要吃光了,这一下,你带了钱回来,正好可以买米粮呀!”

 

“不瞒你说,我本来带了七两白银回来,但在途中发生了一件事,我当时出于一片同情心,就整个送给人家,空着手回来。”

 

萧夫子就把路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太太。

 

太太听了,心中顿时感到一阵惘然,恰似堕入海底深渊,说多沉重就有多沉重,既失望又埋怨地说∶

 

“原指望你回来可以解决生计,谁知你只顾到别人,就没想到自己。别人饥得要死,有你可以救她,你将来饿死了,谁来同情你呀?”

 

话虽然是这样讲,毕究他们夫妻的感情一向是很好的,何况银子已经给了人家,还有什么办法?在这种情形之下,太太埋怨归埋怨,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忧伤地说∶

 

“幸亏我们家里还有三升豆,可以维持几天,也只好吃一天算一天!”

 

就在这时候,邻居一个老伯伯走了进来,打招呼道∶

 

“萧夫子你回来啦!好久没有看到你,你好呀!”

 

先是寒喧了一番,而后言归正传,说∶

 

“不幸逢到这荒年,大家都没有饭吃,你也许带了好多钱回家,请帮忙一点,好吗?”

 

“遇到这年头,有钱的话,我当然可以帮助你,可是现在,我自己也是两袖清风呀!”

 

萧夫子叹了一口气,把实际的情形告诉老伯伯,可是也实在不忍心睁着眼睛看老人家挨饿,于是说∶

 

“这样吧!我家里还有三升豆,分给你一半好啦!”

 

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又要分一半给人家,太太听了,简直气得讲不出话来,只是狠狠地瞪了丈夫一眼。

 

萧夫子装作没有看见,温和地对太太说∶

 

“现在还是帮助人家吧!我们假如该死的话,三升豆最多吃三、五天,最后也难逃一死,要是命不该绝,说不定有人会来帮忙的,眼下老伯伯已经没有饭吃了,我们怎能见死不救?”

 

萧夫子就走进房里,把三升豆分了一半给邻居的老伯伯。

 

把老人家打发走后,太太就赌气进入房中,不再睬他。萧夫子独自一人,默默地在厅堂踱来踱去,心中感到非常烦闷,倒不是为了自己没饭吃,只是感到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安慰太太才好。走着走着,他的灵感突然来了,就题了一首诗在墙壁上∶

 

断食明朝且覆箪,自怜冯铗向谁弹?

卧房剩有三升豆,分与邻翁一半餐。

 

意思是∶我回来以后,家里已经没有粮食,明天就要断炊了,放食物的篮子,必须把它翻过来。我自己可怜自己,想起战国时代的孟尝君,养了三千食客,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本来是个穷光蛋,带了一把铗(剑)来投奔孟尝君,感觉到待遇不好,就弹铗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剑呀!我们回家吧,这里饭是有得吃,但没有鱼。

 

旁边的人告诉孟尝君∶

 

“冯谖吃得不开心,说是缺少鱼,真是不知足!”

 

“好吧,明天煮鱼给他吃吧!”孟尝君说。

 

过了几天,冯谖又弹铗说∶“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剑呀!我们出门没有车子坐,还是回去吧!

 

孟尝君知道了,就给他车子坐。

 

不久,冯谖又弹铗说∶“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长剑呀!我们回家吧,我现在虽然住得好,有饭吃,可是老母亲还健在,也没有安家费,有什么意思呢,不如回去吧!

 

孟尝君又一次满足了他的要求。

 

萧夫子认为当初冯谖可以弹铗,有孟尝君供给他的需求,满足他的欲望,藉此感叹自己的境遇,纵然有铗,向谁弹呀!既没有人欣赏,更没有人来帮忙啊!我房里剩下的三升豆,正好邻居的老伯伯来向我求助,他已经饿得要命,就分一半给他。

 

萧夫子把诗写好,边走边吟,这时,太太已经把豆子煮熟,端出来给他吃。

 

他安慰太太∶“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存着一点慈悲心,说不定感动天地神祗,明天可能日子过得更好!”

 

真是不可思议,果然,第二天,邻村的一个大富翁得了膈食病,饭吞不下去,一吃东西就会吐出来,请了很多医生都治疗不好,听说萧夫子回家了,赶快派轿子,请他去看病。

 

萧夫子真是妙手回春,富翁一吃了他的药,病就好了,于是拿了一百两黄金向他致谢。这样,他不但自己的生活有了着落,同时也拿这笔钱去赈济贫困,整个村庄的人都赞誉他是大善人。

 

萧夫子因为积下了阴德,第二年他太太生了个又白又胖的男孩,而他们的家境也逐渐转好。儿子在萧夫子的悉心调教之下,长大后中了状元,家道更加兴旺了。

 

这故事说明“布施得大福”,萧夫子在穷困当中,能够舍己助人,所以他得到的福报,也是不可限量的。

 

在《四十二章经》中,提到人生有二十难,第一个就是“贫穷布施难”,有钱人家帮助别人,算不了什么,可是自己处在贫困的环境当中,却不顾及自己的生活,而去拯救人家,像萧夫子贫穷而能布施,是最难得的。

 

佛教中也有个〈卖穷的故事〉∶佛有一位弟子叫迦旃延尊者,有一天出去托钵,走到河边,看到一个妇人在那儿哭哭啼啼的,要去投河自尽,当时迦旃延就对她说∶

 

“你为什么这样想不开呢?”

 

“师父,你不知道,我从小就没有父母,被卖给一户有钱人家当女婢,一天到晚挨打受骂,真是生不如死!”

 

“你不可自寻短见,人身是很难得的,死了岂不是太可惜!”迦旃延劝慰道:“你是因为穷困而想不开,其实,还是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我们有了穷苦,就要把贫穷卖掉呀!”

 

“贫穷还可以卖吗?”老妇人感到有点惊奇。

 

“当然可以!”

 

“谁肯买呢?”

 

“我买呀!”

 

迦旃延尊者热心地为她开示∶

 

“我们穷苦的原因是前世没有布施,要卖穷,必须布施。你能够布施,贫穷就可以卖出去了!”

 

“对呀!你讲得很有道理。”妇人神色暗然,丧气地说,“可是我现在穷得要命,拿什么来布施呢?”

 

“布施不一定要好多钱,你只要诚意、发心,什么都可以布施的。现在,你去拿一钵水来给我,就是布施了!”

 

妇人听了这话,去盛了一钵水,恭恭敬敬地奉给迦旃延。

 

迦旃延接过水,赞叹说∶

 

“你布施我这钵水,功德是很大的。”

 

这故事说明了要卖穷,就应该布施,布施不一定是用金钱,我们能够尽我们的本分,在我们能力所办得到的,帮助人家,就是布施。

 

佛经中讲布施,有两个原则,一个是舍,一个是利。我们布施人家,要让人家得到利益,假使所施的东西,是损害人的,比如把吗啡、毒品给人家,就不可说是布施了,这是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要有舍心,就是说我们帮人家忙,布施人家,事情过后就算了,不要老是记在心头,不然,就失去了布施的意义!

 

佛法说到布施,最高的境界叫三轮体空,首先,没有布施的我,虽然我布施、帮助你,但是“四大苦空,五阴无我”,所以,没有一个实在布施的我,也没有受施的人,甚至于人我之间,也没有受施的东西,假使布施能够忘了我、人、物这三样,就称为三轮体空。

 

《金刚经》也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应无所住”的意思,就是行菩萨道的人,布施的话,不要执着,执着固然有功德,但这功德是很小的。而菩萨布施,能够三轮体空,不去执着布施之相,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等念怨亲”,一般世人帮助人家,往往要选择对象、讲条件,同我有关系的,我可以帮助他,那些跟我不相干的人,就对不起了。但是菩萨不是这样的心态,他无论是对亲人,或是毫不相识的人,甚至于仇人,都没有分别心,不分亲疏,一律平等布施,所以说是等念怨亲。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菩萨对一切众生,都以慈悲心为出发,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过去人家对我有不利的,就不去把它挂在心上;对于过去的旧恶,不再去结怨;对现在为非作歹的人,也不憎恨他,这是菩萨的风度,菩萨行忍辱行,与人为善,为了感化过去的仇人和现在的坏人,不会跟他们计较,都会同情他们,慈悲地原谅他们的过失。

 

儒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般人既不是圣人,也不是贤人,谁没有过错?虽然过去他曾经做了不好的事,但是能够悔改自新的话就很好了,这种善是最大的。

 

佛经中也说∶“有罪当忏悔,忏悔则清净。”

 

一个人犯了罪过没有关系,有了罪过,只要能够忏悔,过去的罪过就能够消除,而获得清净。因此,菩萨对一切旧恶、恶人,都会原谅他,以忠恕之道、以大肚包容的心量对待他们,绝对不去憎恨过去的怨家仇敌。

 

发挥菩萨心肠而行布施,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帮助他们远离痛苦,使他们得到快乐,才是佛弟子所应表现的慈悲精神,愿大家互相勉励,共同精进。

 

7、出家梵行觉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这一觉悟,说明我们由于贪欲心的驱使,而使人生充满了痛苦,为了破除贪欲心,必须改变我们的观念,虽然一般在家学佛的善友,不能舍俗出家,要是在内心能够时时想到出家人的生活,怀念出家梵行,这样,欲念就会慢慢减少,逐渐淡下去,清心寡欲不为俗尘所染。

 

“五欲过患”,在前面第二觉知,曾经讲到“多欲为苦”,我们人生痛苦的来源,就是欲念太多,欲望太大,假如我们的心,常在五欲中打滚的话,那是地狱的五条根,会使我们堕落的。

 

五欲,有两种,从狭义方面讲,是∶财、色、名、食、睡;从广义方面讲,是∶色、声、香、味、触,是外在五尘的境界。

 

1、色∶眼睛所看到的红、黄、蓝、白、黑等颜色,或大、小、方、圆的形色,都叫色。

 

2、声∶我们的耳朵所听到的声音,梵音、噪音,温柔的、幽扬悦耳的音乐,或者骂人刺耳的声音,无论是让人感到舒适或感到难受的,都是声。

 

3、香∶我们的鼻子所闻到的气味,有的是香的,有的是臭的,或是不香不臭的,就生起分别,好的生贪爱心,不好的起厌恶心。

 

4、味∶舌头所尝到的酸、甜、苦、辣、咸等滋味,我们所喜好的生欢喜心,不喜欢的生厌恶心,比如有的人喜欢吃辣的,也有的人就怕辣的,就有了好恶的分别。

 

5、触∶是身体方面所感受的,是热、冷,或是硬的、软的,都是一种触觉。

 

总而言之,色声香味触叫五尘,包括了外在一切的境界。

 

《止观》(卷四)说∶“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贪欲之心,故言五欲。”

 

色声香味触五尘,本身无所谓欲不欲,不过,当我们的五根对着外界的五尘,根尘接触的时候,往往引生了我们的欲望,而去追逐它,于是造业受罪,从这方面来说,五尘就叫五欲。

 

过患,过是过咎、过失;患是祸患、灾害。因为追求五欲的贪念,就引起种种的过咎、灾害。

 

《大智度论》(卷十七)说∶“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意思是说,五欲对我们的害处,就好像我们拿着火把,逆风而行,火焰向着我们吹,我们会被它烧伤。五欲好像一团火似的,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五欲也好像一条毒蛇,假使我们踩到它,一定会被它咬伤,要是我们贪恋五欲,也会被它所伤害。再说,五欲是虚假不实的,好像我们在梦中得到宝贝,是不真实的。

 

我们人生在世,恰似做了一场梦,五欲之乐,是不能维持很久的,就好像是假借来用的东西,不能长期拥有它,到头来只是空忙一场。所以,五欲真是害人不浅,可是我们凡夫没有智慧,非常愚痴,沉溺在五欲之中,至死不悟,舍不得把它放下,就这样,不断地起惑造业,永远受苦。——这就是五欲过患的道理。

 

《所欲致患经》说∶“贪爱所在,放心恣意;父说子恶,子说父恶;母说女恶,女说母恶;兄说弟恶,弟说兄恶;姐说妹恶,妹说姐恶;家室宗族,转相诽谤;是为贪欲之患。”

 

我们因为有贪爱,心就放纵,只管贪着一切,而不理会周围的人。比如说我们要追求一样东西,就说钱财吧,为了钱财,整颗心都放在它上面,其他的就不管了,这样,一个家庭本来父母、儿女、兄弟、姐妹,都是骨肉至亲,一团和气的,由于贪心、利害的关系,在某一种情形之下,父亲就不认儿子了,说儿子怎么坏怎么坏,反过来,儿子有的时候,也不认老子的,批评起爸爸来。甚至于妈妈骂女儿,女儿不服气,也反抗,对付妈妈,说妈妈的不对。兄弟姐妹本来情如手足,但是因为贪欲心所驱使,往往同室操戈,彼此互相指责。不但自己的家庭不和,有时候整个宗族、乡里,为了“欲”的利害关系,就互相抨击、诽谤、陷害,这些是非、灾难,正好是五欲过患的注脚。

 

诸子百家中的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五色,外面的境界,每天所看到的红、黄、蓝、白、黑,我们常常看五颜六色的东西,往往会感到眼花缭乱,变成好像瞎子一样,眼睛都模糊了,哪里看得清楚。五音,宫、商、角、征、羽,你假使常常沉迷在这些声音当中,有一天听觉麻木了,没有反应,好像变成聋子一样的。五味,酸、甜、苦、辣、咸,这种种味道,要是在饮食上挑剔的话,到最后把舌头的味觉都吃坏,形成吃东西如同嚼腊,感受不出滋味。这也就是为了达到欲望,过分纵欲,会造成孔子所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结果。老子这几句话,也正是说明五欲的过患。

 

我们既然知道五欲的许多过失、祸患,那末,应该怎样做才不会为五欲所累呢?就是下面经文所说的∶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俗人,除了出家的而外,所有在家的,都是俗人,不过,这里专指在家学佛的居士。不染,就是不要沾染到,正如《华严经》所说的∶“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所谓不染的意思,好像莲花生长在污泥里面,那是最肮脏的地方,但它不为污泥所染,本身是非常清净的,你看,它的叶子总是露出水面,我们要是把水洒在上面,水珠就在上头滚来滚去,从来不会染着莲叶的。还有,太阳和月亮,每天在天空中运行循环着,从来也没有停留在固定的地方,这也是形容不染。

 

关于世乐,《人觉经疏》中举出了十种∶“世乐有十∶女色、财宝、声名、饮食、睡眠、家宅、田园、衣服、眷属、官贵。”

 

前面五种就是财色名食睡五欲,接着是拥有高楼大厦,田产有一大片;所穿的衣服,是很华丽的。我曾经在报上看到一帧照片,那是一个日本人到北京订制的一件衣服,价值二亿二千万日圆,折合美金一百几十万,是非常华贵的衣服,穿在身上真是身价十倍,让人看了投以羡慕的眼光,心中难免不感到飘飘然。再说,家庭中儿孙满堂,多子多孙也是福嘛,也会给人感到心满意足的。至于达官贵人,做大官,来往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也是足以自豪的。

 

以上这十种是世间快乐的事情,但是本觉告诉我们,一个学佛的人,尤其是出家人,必须远离它,不然,对我们的道业有很大的障碍。所以,《禅经》有首偈说∶

 

智者应观身,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

 

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时时刻刻观照自己本身,不可以沾上世间各种染污的欲乐,你假使不去惹它,就不会受它所拖累,也就无所谓欲望,能够达到那种境界,就是清净涅槃的境界,心头上无挂无碍,非常自在。

 

话说回来,一般学佛的在家居士,既然不为五欲所包围,不为世间虚假的快乐所染污,在心灵上就应该有所寄托,那就是——

 

“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三衣,是出家人所穿的衣服,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袈裟。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制定比丘、比丘尼必须俱备三衣,就是五衣、七衣、大衣三种。五衣,梵语叫安陀会,中译为作务衣,又叫下衣或什作衣,是出家人在寺中做工的时候所披的法服,长的有五条,横的是一长一短,割截而成的。七衣,梵语叫郁多罗僧,中译为入众衣或上衣,是上殿礼佛、忏悔、诵经、坐禅、赴斋、听讲、安居、集众时所披的,纵有七条,横为两长一短,割截而缝成。大衣,梵语叫僧伽黎,中译为杂碎衣,是用杂碎的布所缝成的,它的条相很多,是三衣中最大的一件,所以称为大衣。大衣又分为上、中、下三品:下品有九条、十一条、十三条,都是两长一短的。中品有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上品有廿一条、廿三条、廿五条,四长一短。平常大法师讲经、或是传戒、说皈依时所搭的红色袈裟,就是大衣,一般都是廿五条衣。佛在世时,做一个比丘或比丘尼,三衣不能离开身体的。因为印度是热带的地方,当时出家人的生活很简单,三衣,白天把它当衣服,晚上就当被盖在身上,假使三衣离了身体,就算犯戒。

 

瓦钵,钵是出家人吃饭时用的食器,梵语叫钵多罗,中译为应量器,它的体质、颜色、容量都有规定。钵的体质规定是铁或瓦制成的,不可用铜木或其他材料做的。它的颜色,采用斑鸠或鸽子毛的灰色,不可用鲜艳华丽的颜色。它的容量,分大、中、小三种,最大的可以装一斗,次等的可以放七升半,小的可以放五升。其实,应量器是随着各人的食量需要而决定大小。这里说瓦钵,是指用瓦(陶土)做的,而不是铁做的。

 

法器,出家人所应用的东西,据《梵网经》说,菩萨或修头陀行的出家人,常常随身带了十八种东西,就是∶三衣、钵、具(出家人拜佛时展开铺

 

在地上的那一块布)、漉水囊(佛世出家人饮水的时候,为避免水中的微生物被杀死,就先用过泸的器具把水泸干净,所以随身带着漉水囊),杨枝(当牙刷用)、澡豆(洗手用的清洁剂)、净水瓶(盛水的瓶子)、锡杖、香炉、手巾、刀子、火燧(打火用的)、镊子、绳床、佛经、戒本、佛相、菩萨相。出家人随身的必需品,只能有这十八种东西,超过了就犯戒。

 

这里,我附带告诉诸位,大殿佛前出家人唱诵时所敲的器具,应该叫法器,有钟、鼓、木鱼、大磬、引磬、铛、铪等。

 

三衣、瓦钵、法器,都是出家人每天所要用的东西,在家人是不能用的,但是为了远离世间的尘俗烦恼,虽然在俗学佛的人,没有用到这些东西,在观念当中,必须常常思念它,久而久之,由羡慕出家的清净生活,而“志愿出家”,立大志,发愿将来有一天,环境许可,机缘成熟的话,也能够出家修行。

 

说实在的,出家真是谈何容易呀!记得清和姑在世时,有一位老婆婆同她讲∶

 

“清和姑啊,我想要出家啦!”

 

“你为什么要出家?”清和姑很惊奇地问她。

 

她说∶“我在家里太痛苦了,儿子媳妇和孙儿太吵了,我要是像你一样出家,多清净多好啊!”

 

你知道清和姑怎样回答呢?她说∶

 

“你想得太天真了,你以为要出家就随时可以出家吗?再说,你连自己的家庭都管不了,出了家,一个寺的事情怎么管得了!”

 

俗语说∶“未出家时嫌多事,出了家后事更多!”一个家庭的事务已经嫌麻烦了,出家人的事情更多,更没有办法管了。

 

下面,我再引用两位皇帝的话,证明出家不容易,也是最尊贵的。

 

宋仁宗曾经表示,别以为当了皇帝,富有四海,是最了不起的,出家才是真正了不起,最富贵最好的,他说∶“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朕是皇帝的自称,他认为出家人不知道是修了几世才有福报出家,我当皇帝都不如出家人,我要是有一天也能够出家的话,那是我最满足的了!

 

清朝顺治皇帝,曾经为出家写了一首很长的诗,前四句是∶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丛林,就是大的寺庙,好多出家人生活在一起,在大陆,一个大寺庙,往往有好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一起,称为大丛林,有来自各地的出家人在那儿参学,学规矩。有句俗话∶“天下名山僧占多。”看看,著名的山岳,好像四大名山,到处都有寺庙,都有出家人,所以顺治皇帝说,天下的丛林,饭堆积得如山一样的多。要知道,真正发心修道,有的是施主来供养。受了戒,有戒牒和衣钵随身,到任何一个寺庙,都可以挂单吃饭的。依丛林的规矩,要是出家人来挂单,必须接纳,让他住下。所谓“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出家人云游四海,走遍天下,不会饿死的。

 

黄金、白玉等世间的宝物,一般都认为是很贵重的,但是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宝贵,最珍贵的是能够把袈裟披在身上,没有福报是出不了家的,更谈不上披袈裟了,可见,能够披上袈裟是最困难的。

 

因此,径山禅师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别以为出家当比丘、比丘尼是很容易的,要是没有大丈夫的气慨,是做不到的。不要以为做大将军,当宰相很了不起,叫他出家,他不一定办得到。

 

出家,有四料简来分别∶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住在寺庙里面,穿着圆领方袍,依佛吃饭,身体是现了出家的僧相,在内心中依然系念世俗的一切,放不下,思想、言语、行为跟俗人没有差别,等于是个光头俗汉。

 

二、心出家身不出家∶诸位善友,很羡慕出家人的生活,很诚心诚意地到寺里面来礼佛,可以说是心出家,不过,由于有家庭、儿女,环境不许可,身体没有办法出家,只能在家中修学佛法。好像维摩诘,据《维摩诘经》说,他生活在家庭中,有家室眷属,但他心中不为俗尘所染,非常清净,像出家人似的,这就是心出家身不出家的典型。

 

三、身心俱出家∶在形式上出家了,内心也实实在在远离尘欲,至诚奉佛,很清净地修持,一切世间的染污都不沾染。

 

四、身心俱不出家∶这就是一般的俗人了,身体既没有出家,心里也没有出家的观念。

 

出家,有三种类型∶出世俗家、出三界家、出无明家。

 

一、出世俗家∶就是剃除须发、割爱辞亲,离开自己的俗家,到寺庙修行,过出家人的生活。

 

二、出三界家∶就是已经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出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再受后有的(声闻、缘觉)二乘人。

 

三、出无明家∶就是断除一切无明烦恼,了脱生死,证到无上的佛果,这是菩萨所要修证的目标。这种出家,才是究竟的。

 

出三界家的二乘人,虽然没有发菩提心,只求个人了生脱死,出离三界,属于自了汉,但这种工夫也是不容易的。现在,我讲一个汾阳禅师的故事,说明这种道理。

 

汾阳禅师是一位很有修证,对生死非常有把握,真正身心俱出家的人,虽然是阿罗汉的境界,只顾自己修持,不问世事,但是他的工夫,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达到的。由于他的德行高超,名闻遐迩。

 

曾经有个知府大人(地方官),因仰慕他的大名,想请他出山当承天寺的住持。可是汾阳禅师为了自己的道业,不想到尘世间为大众服务,婉转地拒绝了。

 

谁知这位知府大人,仍然不死心,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去请他,结果都是失望而归。这样一来,难免不伤了知府大人的自尊心,认为汾阳禅师太不识抬举,辜负了他的一番美意。所以,到了第四次,就下令属下,无论如何非把汾阳禅师请来不可,不然,就不必客气,用绳索绑来。

 

汾阳禅师是有神通的,当差人到了山上,早已知道他们的来意。马上通知大寮(厨房),办斋宴请这些贵宾,同时请全寺的出家人都来聚餐。

 

席间,汾阳禅师一边吃一边说∶

 

“知府大人实在太看重我了,看情形这一次我是非去不可,不过,我一个人去太寂寞了,在座诸位,那一位发心陪我去?”

 

当时就有一位年纪大的首座(寺中执事),站起来说∶

 

“禅师,我可以陪你去!”

 

“你一天能够走几里路?”

 

“我年纪虽然大一点,走五十里是不成问题的!”

 

“不行!”

 

接着又问∶

 

“你们还有那一位发心?”

 

一位西堂(寺中的执事)站起来说∶

 

“禅师,我可以跟你去!”

 

“你一天可以走多少路呢?”

 

“我可以走七十里。”

 

“也不行!”

 

这时候,专专服侍汾阳禅师的侍者,站起来说∶

 

“禅师,我可以陪你去!”

 

“你一天能够走多远呢?”

 

“和尚到处我到!”

 

他很自信地回答。意思是你走到那儿,我就跟到那儿去。

 

汾阳禅师听了,非常高兴,说∶

 

“你跟我这么多年了,到底没有白花工夫,好!不要再耽误了,我们现在就起程吧!”

 

说完,汾阳禅师就把筷子一放,眼睛闭起来,双手下垂,立刻去了。——他不是到承天寺去,而是往西方去了。

 

年轻的侍者看到汾阳禅师去了,就站在禅师跟前,眼观鼻,鼻观心地立化,——跟着他去。

 

这是《高僧传》所记载,有历史可考证,不是我杜撰的。故事虽然很简短,却是很感人,出家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可以说是不虚此行,像汾阳禅师这样生死自如,才是出到了家。

 

下面,我再介绍一篇很有意义的短文与大家共同欣赏。

 

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

 

汝既出家须立志,求师学道非容易!

烧香换水要殷勤,佛殿僧堂勤扫拭。

莫闲游,莫嬉戏,出入分明说处去。

三朝五日不归家,妙法何曾闻一句。

敬师兄,训师弟,莫在空门诤闲气。

上恭下敬要谦和,莫轻他人自逞势!

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

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

荣华止在紫罗袍,有道何须黄金贵!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礼观音,持势至,别人睡时你休睡。

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

剔明灯,换净水,礼拜如来求智慧。

报答爹娘养育恩,天龙八部生欢喜!

 

偈曰∶

 

含悲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

身眼莫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

看经念佛依师教,苦志明心报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独称尊!

 

裴休,是唐朝时候的一位宰相,一向非常护持佛教,甚至把儿子送去出家。试想,当了宰相,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是多么崇高呀!富贵荣华真是享受不尽的,但他能够送儿子去出家,实在难能可贵。话又说回来,所谓

 

“一子出家,九代超生”,有福报送一个儿子去出家的话,九代的祖先都超生了,出家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所以,裴休不但送儿子出家,还写了上面的诗偈勉励他。

 

诗文的内容是说∶现在我把你送到庙里面出家了,你应该立大志,不要马马虎虎,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要知道,学佛、拜师父,都不是容易的事。到了庙里面,就应当虔诚地烧香拜佛,每天早上要很勤劳地上香供净水。佛殿、讲堂、客堂、大寮(厨房),到处都要打扫清洁,用具也要擦干净,做事不要偷懒。

 

你也不要说庙里好寂寞,似乎无所事事的,还是出去玩吧,或者没有事情就聊天、说笑话,不可以的!再说,寺庙里有固定的规则,必须要遵守的,不是说今天想出去,就不告而别,连打个招呼都没有就跑了,让人家找不到你,这样不好!所以,要出门,必须先向师父请假,把所要去的地方讲清楚了。出去了,把事情办完就马上回来,不要在外面流连忘返,不然,就没有机会听闻佛法了。

 

你的师父,不光是只带你一个徒弟,你还有好多师兄弟哩!对师兄,要尊敬他。对师弟,要事事以身作则,做为他的模范。师兄弟之间,不要常常斗嘴,争意气,出家人再斗气,实在没有意思。对师父,应该存着恭敬心;对徒众,应该要谦和,不要自以为高高在上,自以为了不起而轻视别人,仗势凌人。要知道,“四姓出家,同一释种”,佛在世的时候,社会虽然划分为四个阶级,佛的弟子不论是那一个阶级出身的,大家一律平等,没有什么势力好讲的。

 

还有,“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的粮食,穿的衣服,都是不容易得来的,在饮食方面,何必要求美味可口!穿着方面,也不需讲究华丽高贵,既然出了家,只要是家常便饭,能够吃饱就好了,穿的虽然是粗布麻衣,要是洗得干净就好了,对衣食千万不可有过份的要求。

 

世间的荣华,最了不起的是当皇帝,在金龙宝殿,龙袍卷起来,是多么神气呀!但是,有道行的人,出了家以后,何必再谈这些呢?他连黄金也不放在眼里,不认为贵重了!

 

出家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解三空”,对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所讲的空的道理,或者说明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我空、法空、(我、法)俱空的道理,都要精进研究。还有,要“明四智”,对于唯识学所讲的转识成智,人的八个心识,把它转凡成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这些是不能空谈的,必须透过修持、体证的。谈到修持的层次,二乘人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也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种果位。菩萨道有信、住、行、向、地等等,共五十二个阶位,必须一级一级地修上去,最后超越十地,直至成佛,这就是修行的阶段。

 

你如果感觉智慧不如人,没有办法学习高深的佛法,你要是能够多礼佛,就会开智慧,所以,应当很诚心的礼拜观世音菩萨,或者持念大势至菩萨(当然也包括阿弥陀佛)。别说没有时间,人家睡觉了,你还可以用功呀!三更过去,到了五更初,你就到大殿释迦牟尼佛前,把琉璃灯点亮一点,把佛前的净水也供好了,就诚心诚意地礼佛求智慧,有诚心,会有感应的。

 

做一个出家人,能够安份守己,能够有智慧弘法利生,这样,就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天龙八部都会生大欢喜,拥护你的。

 

韵文的后面,斐休宰相还写了一首偈说∶我今天送你去出家,骨肉至亲,实在舍不得,叫人要掉眼泪。可是为你的前途,我把你送到空门(佛寺)去。出家以后,你早晚应当发心,一举一动都必须如法如律。既然出了家,对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就不要再去染着它。道心一定要坚固,像松、竹、梅——岁寒三友一样,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北方,一切的花卉都枯萎了,它仍然屹立着,显出坚贞不移的精神。所以说∶“不经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必须有坚定刻苦的意志,才能成就道业,出了家,就应当向这方面去做,要精进阅读经典,有时间多多念佛,师父的教训必须依教奉行。唯有立大志,能够吃苦,总有一天会明心见性的,这样才能报答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所谓大器晚成,并不是一出家就马上要当大法师,弘法利生,不要“满瓶不动半瓶摇”,自己还没有好好地学习,就一天到晚要教人家,一定要先充实自己,所谓大器晚成,有花自然香,到那个时候,人间天上独称尊,受到龙天护持,大家都崇拜你。

 

斐休宰相这篇送儿子出家,勉励精进学道的诗偈,的确写得很好,在座诸位,要是能够常常欣赏它,相信对心灵是有很大的帮助。

 

经文中的“志愿出家”,是指初步发心出世俗家,现僧相,在寺庙过清净生活的出家人,进一步要能够断烦恼,了脱生死,超出三界,就是出三界家,甚至出无明家,这才是学佛出家的最高目标。

 

“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既然出家了,在操守、行持方面,应当保持清净、洁白,好像白璧无瑕的,换句话说,就是要严持戒律,守护六根,操守非常的坚贞。梵行,就是清净行,严格遵守戒律,行为很清净,不同流合污,也就是说,出家的沙弥、沙弥尼要守十戒;比丘要守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守三百四十八戒;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做一个在家居士,要受三皈五戒,菩萨有六重二十八轻戒,都是梵行。

 

《八大人觉经疏》说“梵行有三∶一、明悟欲心;二、洁净欲身;三、不犯欲尘。”

 

欲界的众生,贪欲心特别严重,要学做菩萨,必须身心离欲清净,修持梵行。说到梵行,有三种∶一、明悟欲心∶这是约心理方面讲的,要明白、了悟贪欲心的可怕,它是造成我们人生种种痛苦的根源,所以,我们心中不要存着贪欲的念头。二、洁净欲身∶这是约生理方面讲的,欲界众生的淫欲心很重,它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学佛的人,对于生理上的欲望,应该把它加以克制、升华,保持洁白清净的身体,不行淫欲。三、不犯欲尘∶这是约行为方面讲的,修学佛道,要与戒、定、慧相应,不为外面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尘境所迷惑,也就是不去沾染世乐,把身心安顿下来。

 

高远,志气非常高,眼光非常远大。既然出了家,除了以梵行来约束身心,还要立下济世度生的远大志向,不专为个人设想。

 

“慈悲一切”,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就是给一切众生快乐,悲就是解除众生的痛苦。一切,指所有的众生。《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胎、卵、湿、化,称为四生,包括了所有的众生。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发慈悲心,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经中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生。”

 

做菩萨,不是天生本成的,也是慢慢地修六度万行,广度众生,最后才达到功德圆满,因此,菩萨是从大悲心而产生的,并不是从其余的善法产生的。

 

佛经又说∶“诸佛世尊,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十方一切的佛之所以成佛,都是以大悲心而为主体,就是有慈悲心行菩萨道,救度一切众生的苦难,才成为佛的。

 

总而言之,这第七觉悟,主要是说一般学佛的人,虽然没有出家,要能够常常思念三衣、瓦钵法器,然后立志出家,在自己修持方面,很清白、高超,理想很高,眼光很大,这样,慈悲发愿,布施众生,是本经做菩萨所应该修持的第七个法门。

 

8、大心普济觉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这是本经正宗分的最后一段,也是学做菩萨大人所应觉悟的第八件事,主要说明我们由于有生死的大苦,而引生了无量的痛苦;也因为无量的苦恼,激发了我们的菩提心,以慈悲心去救度一切众生,这在利他方面是很重要的。所以佛经中说∶“观众生苦,发菩提心”,假使众生没有痛苦的话,就不需要发菩提心了。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在本经中,我们第八件应该觉悟知道的事是生死炽然。生,就是出生。死,就是死亡。炽然,形容一团火燃烧得很厉害,这包含两种意思,一方面形容众生从无始以来,在六道中很多生死,流转不息,永远延续不断,像大火一样蔓延不熄,所以叫炽然。

 

《楞严经》说∶“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众生在六道中轮回,比如说∶生在人道中,有生必定有死,死了以后并不是就完了,会再出生,生生死死的,好像一个火轮在旋转,永远没有休息停止。旋火轮就像在黑暗中点了一枝香,拿在手中不停地旋转,转得很快,好像是一个圆形的火轮在转动。那末,众生在六道当中轮回,有的时候生到天上,有的时候生在人间,或者生于三善道,做坏事生到三恶道,来来去去的,没有休息,所以说是生死炽然。

 

炽然的另一种意思,说明生死的痛苦,好像一团大火在燃烧一样,是非常的难受,所以用火来形容。

 

我们人生所以有这许许多多的痛苦,就是因为有生死的关系,假使不生到这世界来,就不会有痛苦了,所以出生到这世界来,而引生了各种痛苦,因此说是生死炽然。

 

“苦恼无量”,苦,就是痛苦。恼,就是烦恼。讲到苦,《大智度论》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之害,二为风雨寒热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

 

这就是把人生的痛苦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内苦,一种是外苦。里面的痛苦,如果我们详细地去观察、研究,就可以知道,人生因为四大不调而引生了四百零四种病,是属于身体上的痛苦。在我们内心所产生的忧愁、嫉妒等种种烦恼,是心理上的苦,身心两方面的痛苦合称为内苦。至于外在的痛苦,也有两种,好像森林里的老虎、豺狼……等猛兽,随时有伤害我们生命的危险。还有,强盗土匪,为了劫财劫色,我们也会被他伤害的,这也是一种痛苦。再说到自然界的狂风暴雨,酷热与寒冷的天气,都足以造成我们生命的灾难,这些外在的祸害,合起来都叫外苦。

 

中国清朝王永彬所著的《围炉夜话》说∶“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两眉为艸,眼横、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我们每个人的面,代表一个字,怎么知道呢?苦的草字头就是两个眉毛,两只眼睛是一横,鼻子是一竖,下面的嘴巴是个口,合起来就是“苦”,因此,人的面貌是个苦字,可见苦是我们俱生而来的。

 

《围炉夜话》这几句话,也说明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每个人的面貌都不一样,即使是双胞胎,多多少少都有点不同,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面上都是个“苦”字,这告诉我们人生是充满了痛苦。

 

佛法中对于苦的分类很多,有所谓三苦、八苦、一百一十种苦、无量诸苦。讲到烦恼,有六种烦恼、十种烦恼,甚至于有八万四千烦恼,实在多得难以计算,因此说是苦恼无量,无量,就是没有办法去计算它。

 

根据《涅槃经》(卷十二)说,人生的痛苦,归纳起来有八种,是最具体的说法,我现在把它简单地解释一下:

 

一、生苦∶当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面,已经受尽了种种痛苦,出生的时候,也要受苦,这就是生苦。省庵大师的诗说∶“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一个人为什么来受生呢?这是业力所召感的。业好像一阵风,吹到我们的第八识,我们跟这一对父母有缘的话,由父精母血的结合,成为胞胎。受胎以后成形,就开始接受胎狱之苦。也就是说,胎儿在母亲肚子里,像关在牢狱一样,非常的痛苦,依佛典中说,假使母亲吃了热的东西,喝开水或热汤,胎儿感到非常热,好像在镬汤地狱似的;要是母亲吃了冰冷的食物,就像处在寒冰地狱一样的。这许多痛苦,虽然我们出生以后并不知道,但是佛有慧眼,看得很清楚,而告诉我们。

 

再说,一个婴儿,经母亲怀胎十月,诞生的时候,所谓“哇哇坠地”,为什么总是哇哇地叫个不停?就是苦哇!苦哇!表示一出生就痛苦。因为婴儿在母亲体内,皮肤非常的细嫩,一生下来,接触到空气时,以及被接生者粗糙的手抓来抓去,所受的刺激,恰如刀割似的,非常难受,因此佛经中有个譬喻∶“生如活龟脱壳”,乌龟背了一个很硬的甲壳,如果要杀乌龟,用工具把它的肉和甲壳分开,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当一个婴儿哇哇落地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痛苦。

 

年初我看到一则新闻,报导有一个孕妇去给医生检查,医生测听到胎儿哭的声音,这跟佛所说的“胎狱之苦”相吻合,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罢了。

 

二、老苦∶一个人出生以后,慢慢地成长茁壮,除非夭寿,不然,在世间劳苦奔波了数十年,身体就逐渐衰老。唐朝有位诗人,曾经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公道人间惟白发

 

,贵人头上不曾饶。”年纪大了,老的痛苦,彼此平等平等。在人间最公道的是白头发,老人的头发一定会白的,现在虽然科学发达,驻颜有术,头发白了可以染黑,但人体经过几十年的新陈代谢,生理机能衰退,头发白了是自然的现象,即使你贵为王侯将相,也不能例外,岁月不饶人,贵人的头发和一般人并没有分别。

 

还有,一个人老了,眼睛昏花,看东西不清楚;耳朵的听觉也差,声音听不清;牙齿也慢慢松动,甚至掉了,咀嚼食物很困难;常常感到腰酸背痛,所谓鸡皮鹤发、老态龙钟,这是年纪大的人都会尝到的,属于生理上的痛苦。

 

随着社会的改变,做儿女的,为了事业,往往远离父母,或者结婚,自己组织小家庭,剩下老夫妻独自过生活,纵然是儿孙众多,也享受不到天伦之乐,心理上的那一分孤寂,有谁来体恤?所以,老苦也是一般人所免不了的。

 

三、病苦∶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已经尝到病苦。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曾经说到,张飞是一员猛将,他的身体一向很强壮,他天不怕地不怕,在沙场出生入死,冲锋陷阵,什么都不怕,是一条硬汉。有一次,诸葛亮跟他开玩笑,叫他把手伸出来,在手心上写了一个字,问他∶

 

“这个你怕不怕?”

 

张飞一看,是个“病”字,脸色马上一变,说∶“我就是怕这个!”

 

所以,“英雄只怕病来磨”,世间的英雄豪杰,什么都不怕,但当他受到病的折磨时,躺在床上呻吟,那种痛苦是让你受不了的。

 

讲到病,依年龄来分,小孩子几乎免不了出天花、痲疹、水豆。中年时,肺结核、胃溃疡、肝病等是经常会得到的。年纪大了,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是很普遍的。虽然现在科学进步,医药发达,各种文明病也接踵而来,加上环境、空气污染,事业竞争,工作压力重,除了让人谈了色变的癌症,有精神紧张、神经衰弱、失眠、甚至精神分裂……,人生的病,真是说不完的,即使是最平常的感冒、头痛、肚子痛、牙齿痛,大家多多少少都免不了的。有句俗话∶“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一个人平常活得非常快乐,无忧无虑的,不知道什么叫痛苦,但是当他一病倒下来,才知道这个幻化的身体是痛苦的。我们身体好好的,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劳碌了一辈子,都是为别人在辛苦。

 

四、死苦∶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的定律,也是每个人共同的归宿。当一个人病得非常严重,或者患了绝症,医疗无效,终于走向坟墓,所以,病苦接着就是死苦。在前面我曾经讲过,死亡也是种魔难,时时刻刻都盯着我们,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黄泉路,指一个人死了埋在土里,并不是说到年纪大了才会到黄泉去,有的小孩子生下来就死了,死亡,是不分老少的。古代秦始皇,不是派人去找长生不死的药吗?结果,他还在吗?早已经不存在了,一个人哪里有可能永远不死的!

 

依佛法说,死亡是谁也逃避不了的,纵然生到最高的天——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寿命长达八万四千大劫,要是寿尽了,仍然会堕落,不出轮回

 

之苦。至于死亡是怎样的痛苦呢?说一个譬喻,“死如螃蟹落汤”,好像活生生的螃蟹,掉落到滚水里面去,那种痛苦可想而知,我们每个人临死的时候,都逃不了这一关。

 

慈航菩萨圆寂之前,他预知时至,在遗嘱上写着四句偈∶

 

空手而来,空手而去;

来来去去,永无休息。

 

想想,我们生到世界上来,谁带了什么来?还不是空着双手而来!死的时候呢?不要说我有黄金美钞、家财万贯、洋房汽车,谁带得去?纵然是娇妻儿女、盖世功勋,或者文章艺术、洋溢的才华,都抵不了我们的生命,到时候,要去就得去,再怎么恩爱的夫妻,到了大限来的时候,也是要分开的,所以古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一对恩爱的夫妇,夫唱妇随,婚姻非常美满幸福,但是几十年后,到那个时候,都得分开各奔东西,就好像森林中的一对鸟儿,平常双宿双飞,一起唱歌,非常快乐,但是假使大限一到——死亡来临的时候,各自飞去,谁也替不了谁的。

 

每一个人到了临死的时候,才知道人生的确太苦了!也才体会到空手来还是空手去,假使不能看破,难道有办法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进棺材里带走吗?那末,什么可以带去呢?“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那时候,唯一能够跟随我们去的,就是我们在世行善与作恶的业了。因此,当我们在世,年轻力壮的时候,应该如何把握人生、怎样修持,这是学佛的人,必须特别注意的。

 

五、爱别离苦∶我们生到这世界来,并不是孤零零地单独一个人过日子,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过程中,亲人与仇人都会造成我们的痛苦,和我们最亲爱的人,好像夫妇非常恩爱,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师长、亲戚朋友,本来相处得很融洽、愉快,一旦分离的时候,彼此都会感到非常悲伤、难过,所以说∶“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人生最快乐的事是新相知,本来两个人莫不相识,却是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的感慨,相知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而人生之相知,贵相知心,彼此互相了解,说话很投机,是多么痛快的事!

 

但佛法是讲因缘的,当因缘来临的时候,舍不得分开也要分离,所以说,“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好像我们请客,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谈天说地,非常高兴,但是吃完了,就得散开,各自回家,没有永远不散的筵席,这就是爱别离苦,是非常痛苦的。

 

又好像一对年轻的夫妇,刚结婚不久,其中一个不幸去了,这一种痛苦是多么大呀!或者人到中年,突然独生儿子死了,白发反送黑发人,或者最亲爱的人,突然发生意外,这都是一种刻骨锥心的伤痛。

 

不但死别令人感伤,有时候,本来大家相聚在一起很幸福美好的,可是为了事业,为了某一种原因,亲人各处一方,生离,也是令人牵肠挂肚的。

 

中国历代以来,关于爱别离苦的诗词太多了,很有代表性的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是最好的写照,说明情人、好朋友分别的时候,这一种感伤,只有自己了解。可见,生离死别是人生最无可奈何,最痛苦的事!

 

六、怨憎会苦∶这一种痛苦和爱别离苦恰好相反,爱别离苦是不能和我们相亲相爱的人,永远厮守在一起而造成的痛苦;怨憎会,就是跟我们感情不好、冤家敌对,让我们感觉到面目可憎的人,我们不想见到他,可是冤家路狭,偏偏碰在一起,正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这种与自己讨厌的人相聚在一起,简直叫人难受死啦!

 

外面的冤家,有时候还可以避开,但是,自己家庭里面的冤家,每天生活在一起,好像夫妻反目,儿女成仇,整个家庭闹得像疯人院似的,这种痛苦真是叫人受不了的!

 

七、求不得苦,本经的第二觉知讲到“多欲为苦”,由于我们的欲望太多,即使是生活中最起码的衣、食、住方面,也随着各人的境遇不同而差别,当一个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时,都会产生痛苦,这就是求不得苦。虽然依着年龄的差异,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不能得到满足欲望,感受到的失望和痛苦并没有两样。好像小孩子喜欢吃糖果,得不到就哭了。学生希望成绩好,结果考不及格,感到非常沮丧,这正是求不得苦!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前面已经讲过,或称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我们的身体,由这五个元素所组合而成的。五阴的色,就是四大,四大不调,造成我们身上的病苦;受、想、行、识不平衡,造成心理上的痛苦。这五个元素只要其中一个受苦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就好像一团火在燃烧,痛苦无边,因此,五阴炽盛苦等于是综合前面的七种痛苦而产生的悲哀痛苦,都是人生所免不了的。

 

八苦,可以归纳为个人、社会、自然界三大类的痛苦。生、老、病、死四苦,属于个人身心方面的。爱别离、怨憎会是人与人之间,社会方面造成的痛苦。求不得是自然界给我们的苦。

 

因此,在这一觉知中,佛告诉我们“生死炽然,苦恼无量”,无量,就是不可计算,要认真计算的话,苦恼是算不清的。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菩萨因为看到众生的痛苦太多了,基于“不忍众生苦”的慈悲心,于是发起大乘心,利益他人,救度众生,因此佛经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是菩萨发心。”做菩萨的人,自己还没有完成佛果,为了救度众生,不惜舍弃个人的利益,吃尽千辛万苦,这是菩萨发心。

 

再说大乘的乘,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由四匹马拉的车,叫乘,所以有“千乘之侯,百乘之家”之说,以拥有车辆的多少来表明他的社会地位。因此,乘就是车辆,有运载的意思。佛经中以乘来形容修行人的发心,有大乘小乘的分别。《法华经》以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作为譬喻,羊是很小的,鹿的力量也有限,以这两种车代表小乘,就是罗汉、声闻、缘觉等自了汉,只求自己能够脱离生死的痛苦。大白牛车很大,像现在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火车,可以运载很多人,做菩萨的,要救度无量的众生,当然是大乘了。因此,大乘心就是能够自度度人的菩萨心。

 

讲到普济一切,救度的范围涵盖了尊卑贵贱、男女老少,甚至于水、陆、空一切的动物,都是救度的对象。因此,《楞严经》说∶“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这就是菩萨度生的心愿,假使还有一个众生没有证到佛果的话,菩萨自己绝对不取泥洹,也就是不证菩提、成佛果。好像地藏菩萨发了“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这就是菩萨心、大乘心。试想,地狱里有多少众生,但是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是∶地狱假使没有空的话,他发誓自己绝对不做佛,一直等待把众生度完了,才证菩提的觉位(成佛)。众生无量无边,那一天才能够度光呢?可见地藏菩萨的愿是多么大呀!

 

《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发十大愿,从第一大愿“礼敬诸佛”到第十大愿“普皆回向”,都说∶虚空界纵然有尽,众生界纵然尽了,众生的业力和烦恼也尽了,但是菩萨所发的度生大愿,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发大乘心,就是要普遍济度胎、卵、湿、化各类的众生。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发了菩萨心,就要代一切众生去受各种苦难。众生,是佛法中的名词,包含三种意义∶1、众缘所生∶许多的因缘合在一起才能够出生,比如说一个人,最初由父母的因缘,再加上我们的业识投胎,形成了生命体,而后才出生,这就是众缘所生。2、众处受生∶一个生命体,现在投生来做人,这一期生命结束以后,将来可能投生为畜生,或是生到天上,或者堕入地狱,有六道可以投生,所以也叫众生。3、众多生死∶生命体在六道当中,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不断地生死,所以叫众生。总之,众生就是代表一切有生命活动的。

 

形形色色的众生,有在天空飞的,水里游的,陆地走的,真是无量无边,而他们的苦恼也是无量无边,做菩萨,都会发愿代替一切众生受苦。

 

讲到这里,我想讲一个故事,说明菩萨如何代众生受苦难。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行,广度众生是因,成佛是果)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次舍弃生命救度众生,其中有一生,做了鹿王,带领了好多鹿,在森林里生活。

 

当时,这森林是属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领土,这国家的国王很喜欢打猎,吃鹿的肉,经常带了好多部下到森林去打鹿,由于去的人多,往往一打都是几十头,几乎是要一网打尽。

 

释迦牟尼佛现身的鹿王,眼看国王经常这样大肆虐害族群,实在太残暴了,要是长期这样,没有多久,整个鹿群将会被他消灭了,为了生存以及繁殖后代,就与当时另一个集团的首领——提婆达多所现的鹿身,两个首领互相商议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由释迦牟尼佛这鹿王出面,向国王交涉。

 

“大王啊!你每天最多只能吃一头鹿,但你经常来捕杀我们,一下子杀了好多,是吃不完的,可是,我们即将濒临绝种,这样下去彼此都不好,不如我们来个协议,以后,我们每天自动派一头鹿给你吃,也免得你到山中来很辛苦!”

 

“你讲话算不算数?你们假使讲信用的话,我就不再去打猎了!”

 

“当然!我们讲到就做到,要是有一天不派来的话,你可以把我们整个消灭!”

 

鹿王跟国王议定以后,就跟提婆达多两个集团,召集各自带领的家族,合起来有一千多头鹿,说明了事情的真相,每天轮流派一头鹿,由年纪大的先去,年轻的排在后面,经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发生了。——

 

在提婆达多所带领的这群鹿当中,有一天轮到一头母鹿去,可是它心中非常不愿意,哭哭啼啼地要求提婆达多∶

 

“大王,并不是我怕死,我肚子里面的小孩子,这一两天就要出生了,我去了,连儿子也一同送死,我实在不忍心,毕竟小孩子是无辜的,待我生下来再去吧!”

 

“谁不怕死呀!”提婆达多拒绝了,“你这种道理,现在是讲不通的!”

 

母鹿听了,既感到伤心,又无可奈何,只好向当时释迦牟尼佛这位鹿王要求帮忙。

 

鹿王好同情它,可是,谁不贪生怕死?谁肯先去送死呢?想了想,说∶

 

“好吧,我替你去!”

 

这样,鹿王就跑到御厨房,也许它的长相跟一般的鹿不一样,所以厨师一看,就知道它的身份,于是,赶快去禀告国王∶

 

“启告大王,今天怎么鹿都派完了,鹿王竟亲自来啦!”

 

国王怔了一下,就传鹿王来问∶

 

“为什么你亲自来呢?难道你的眷属都来光了吗?”

 

鹿王就如此这般地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国王,国王深受感动,心想∶

 

“我身为国王,连一点仁慈心都没有,反而不如鹿,鹿虽然是畜生,也会爱护自己的人民、子弟,跟它比起来,我简直是人面兽心!”

 

在惭愧心驱使之下,国王下令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不许打猎,更不可伤害鹿群,把鹿住的森林,作为专专放生鹿的地方,因此,这里称为鹿野苑,也叫做鹿林。

 

这故事说明释迦牟尼佛,并不是做菩萨、做佛的时候,才救度众生,在他做鹿王时,为了子民,居然不惜捐舍自己的生命,充分表现了菩萨的慈悲精神。

 

中国近代禅宗有一位祖师——虚云老和尚,也是很慈悲的,活到一百二十岁才圆寂。在大陆政局动荡不安的年代,大部分人都向海外跑,虚云老和尚也令他的徒弟赶快离开,自己反而留下来,而且还建筑寺庙,把许多出家人团聚在他所主持的云门道场。

 

当时,政府也很重视他,要请他弘法。后来,随着政局的改变,他遭受到很大的迫害,被打得死去活来。虽然受了很多灾难,他并没有打算离开,是为什么?他认为这是众生的业报,逃也逃不了,他自己愿意代众生受苦,所以他写了一首偈,其中的两句是∶“问渠为何不放下?苍生苦尽那时休!”

 

大家说你老和尚已经一百二十岁了,还是放不下,在那儿受罪,所为何事?他说∶就是因为这些众生太痛苦了,等待他们都没有痛苦的时候,我才能够休息。可见虚云老和尚也是一位大菩萨再来。所以我们学佛,就要发大心普济一切众生。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令,就是使令;诸,就是一切;毕竟,就是究竟。使令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乐,最究竟、最圆满、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出世的快乐,这当然是世间的快乐所望尘莫及的了。因为世乐只是短暂的,虽然是欢乐一时,到头来乐极生悲,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们学佛、学菩萨,所追求的是自他都能够证得涅槃,都达到究竟解脱的无上快乐。

 

这一部《佛说八大人觉经》,一开始大部分都是谈自修,怎样自利,真正的目的所在,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发菩提心,向诸佛菩萨看齐,要普度众生,这样,学佛才有受用,也才能够早一天证得无上菩提。

 

三、流通分

 

本经从以下“如此八事”,至最后“常住快乐”,属于总结,也就是本经的流通分,可以分为四节∶1、本经的名义,2、自修的功德,3、化他的方法,4、念诵的利益。现在就依次加以解释如下∶

 

1、本经的名义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

 

如此,指本经正宗分从第一觉悟〈无常无我觉〉,到第八觉知〈大心普济觉〉,这八个觉叫“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两句话,就点出了经名,说明本经命名“八大人觉”的意思。虽然这八个觉当中,有三个觉悟(悟无常、悟智慧、悟梵行),五个觉知(知少欲、知知足、知精进、知布施、智普济),有觉悟和觉知的不同,这只不过是翻译大德的行文技巧变化,文字上有所差别,其实意义是一样的,都是诸佛,以及菩萨这些大人,所觉悟的八种法门。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两句强调经中所说的八种法门,唯有诸佛菩萨大人才能觉悟,一般的薄地凡夫与二乘圣者,没有发菩提心,是不能觉悟这些事理,虽然正文很多地方讲无常无我的道理,是二乘人所修的,但是到最后都汇归于大乘,所以本经主要是弘扬大乘的法门。

 

2、自修的功德

 

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精进行道”,精进,在前面正宗分已经解说得很详细,精,就是专一不杂;进,就是勇往直前。行道,有两种解释∶一、指佛教的一种仪式∶在经典中,好多地方都提及,佛弟子为了礼佛或是礼佛塔,经常都会右绕三匝,称为行道,又叫经行,在佛国特别重视这一种仪式。二、指行菩萨道:回向偈的最后一句“世世常行菩萨道”,正好说明精进行道的意思。

 

说到行菩萨道,菩萨道是什么呢?最基本的必须实践菩萨度生的六度万行。我现在简单地把六度解释一下∶

 

一、布施度∶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当人家在经济上需要我们帮忙,我们用钱财援助他,使他脱离困境;人家在佛法、知识方面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们为他解说,让他了解;人家精神上受到威胁,我们安慰他,给他远离怖畏,这样就是行布施了。

 

二、持戒度∶我们学佛修行,主要是必须守戒、持戒,因此佛法谈到勤修三学──戒、定、慧,首先就要能够持戒,戒法有三类∶

 

1)摄律仪戒∶就是要注重威仪,严持戒律,凡是损害他人的恶事,一定要禁止,不可以去做。

 

2)摄善法戒∶只要对人有利益的善行,必须全力以赴。

 

3)饶益有情戒∶所作所为,不顾个人的得失,完全以利益众生为前提,甚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而且只要是有利于他的事情,纵然一时受到人家误会,仍然会坚持去做。

 

这是行菩萨道所应具备的三聚净戒。

 

三、忍辱度∶可以分为安受苦忍和耐怨害忍两种∶

 

1)安受苦忍∶对我们生理方面,身体上的病痛,以及不如意的事情,能够忍受得了,或者对自然界的冷、热,还有我们精神上受到打击,都能够忍受,称为安受苦忍。

 

2)耐怨害忍∶在人际关系方面,有人设计圈套,想对我们不利,要侵犯我们,陷害我们,这些冤家、怨敌,我们都能够忍受,称为耐怨害忍。

 

四、精进度∶经典中常说∶“未生善心令速生,已生善心令增长;已生恶念令速断,未生恶念令不生。”凡是好的事情,还没有开始生起的话,我们要尽量地培养,让它生起;既然萌生了,就让它很快地生长起来。反过来说,一切恶事,还没有生起的,不要给它发生,假使已经发生了,就赶快阻止它,不要让它延续下去。总而言之,精进就是努力去止恶行善。

 

五、禅定度∶禅定是个华梵并举的名词,梵语禅那,中国的意思是静虑,就是一种思想集中,精神的安定力,这是专专修禅定、静坐。三学的初步是持戒,接着第二步就是修定,能够持戒,妄想纷飞的心,才定得下来;能够把心澄定下来,才能启发无上的智慧。

 

六、智慧度∶不论是世间法,或是出世间法,智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佛、修持,主要是启发无上的智慧,才能够了生脱死,成就圣果;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都离不开深广无边的智慧。

 

为什么六度每一个名词下面都有一个“度”呢?六度,又称为六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有这六种法门对治我们的恶念和不轨行为,就可以度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布施,度悭贪,一个人贪心重的话,能够多修布施法门,贪念自然会减少了。持戒,度毁犯,我们的行为,常常在有意无意之间犯规矩,能够持戒,言行必定非常谨慎,不会越轨。忍辱,度瞋恚,脾气大、瞋心重的人,修忍辱行,可以降伏暴躁的心性。精进,度懈怠,每个人都有惰性,往往提不起精神来,什么事情都不想干,这种懈怠、惰性,必须用精进来对治它。假使我们精神散乱,思想不能集中,就要修禅定,常常打坐参禅,所以禅定可以度散乱。而智慧,是用来度愚痴的。

 

因此,菩萨行道,必须精进修持六度法门,这才是“精进行道”。

 

接着,我再以一个小故事,说明行菩萨道是不容易的,假如不是真正发菩提心,遇到意外的打击,可能会退心的。

 

佛的弟子当中,有一位名叫舍利弗的,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本来是小乘人,属于只希望早一点断烦恼、了生死,不再来受六道轮回之苦的自了汉。

 

有一天,舍利弗发了菩提心,要尽心尽力的去帮助对他有所要求的人。这事被一位天人知道了,想考验他是不是真的有这一分心,于是,就特地下来人间,变成一个青年,站在舍利弗游化托钵必经的地方,嚎啕大哭。

 

舍利弗经过他身边,轻轻地问他∶

 

“青年朋友,你为什么这样伤心?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

 

这一个天人变化的青年边哭边说∶

 

“你不要理我,我不会告诉你的!”

 

“为什么?”

 

“告诉你也没有用,你实在帮不上忙,没办法替我解决问题!”

 

“不一定!”舍利弗温和地说:“你先说给我听听嘛!我是一个学佛的人,而且发心要行菩萨道,人家有任何困难,我一定尽我的力量帮助他;你不妨说说你的难处!”

 

“真的吗?”青年向舍利弗投以怀疑的眼光。

 

“当然啦!”舍利弗非常肯定地回答。

 

“好!我告诉你,我妈妈病得非常严重,医生看过以后,药方已经开了,只是所需要的药引子可不简单,纵使有钱也买不到的。”

 

“那是什么东西呢?”

 

“需要发菩提心的修道人的一只眼睛,和药去煎,喝下去病才会好!”

 

青年接着又说∶“谁不爱惜自己的眼睛,要一个普通人的眼睛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是有道心、有修持的出家人,叫我到哪里去找?眼睁睁地看着妈妈走上死亡的路,怎不叫我绝望、伤心痛哭!”

 

舍利弗说∶“这个没有问题,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真的?”青年听了,将信将疑。

 

“我是出家人,不打妄语的。告诉你,我发了菩提心,要行菩萨道,希望能够尽我的力量,救度一切人,满足一切人的要求,所以我的眼睛可以布施给你,现在,你就拿去吧!”

 

“我怎么可以动手拿出家人的眼睛,你愿意的话,应该自己拿给我!”

 

舍利弗马上把左边的眼睛挖下来交给他。

 

谁知青年却说∶“糟了!你怎么这样急性,我话还没有讲完,照医生说,需要的是右眼,不是左眼呀!”

 

舍利弗心想,这个人做事怎么这样糊涂,我原以为布施一只眼睛给他,还有一只可以看得到,他又说挖错了,真是的……。再一想,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经施舍了无数的头目髓脑,不知道舍弃了多少生命,才修成圣果,我既然要行菩萨道,应该向他看齐啊!于是说∶

 

“好吧!救人救到底,我再把右眼给你吧!”

 

这样,舍利弗成为瞎子了,他虽然看不到,但耳朵还是听得很清楚的,只听到青年拿了眼睛,用鼻子嗅了一嗅,随即把它摔到地上,用力踏碎了,说∶

 

“你说你是修行人,你的眼睛居然是这么臭,腥味这么重,哪里是真正有道心的人?虽然你这样发心,根本没有用!”

 

舍利弗听了这话,心头好像挨了一刀似的,说多难过就有多难过,恰如从梦中苏醒过来──啊!众生真是难度,算了吧!我还是做罗汉,修我的自了汉吧!

 

这时候,天人立即现出原形,说∶

 

“舍利弗尊者,你不要灰心,我是来考验你的,你既然发菩提心,不要为了我跟你开玩笑,受了打击,就改变了初衷,你还要继续发大心,才能够成佛呀!”

 

从这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要做一个菩萨,精进行道,必须难行能行,再困难的事情,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够做到,这就是菩萨的典范。

 

“慈悲修慧”,慈悲,就是人家在苦难当中,需要我们为他解决问题,给他快乐,我们就以慈悲法门来帮助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上,以及面对着与我们群居的其他众生,我们都要随时随地培养我们仁人爱物的慈悲心。修慧,慧,指智慧。我们学佛做菩萨,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要知道,芸芸众生的喜好、根机千差万别,正如《地藏经》中讲的∶“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南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这里的众生,个性都是非常刚强的,我们要感化他们,让他们身心调伏,步向正知正见的正觉之路,一定要具有很大的智慧,才能完成度众生的任务。因此,菩萨道六度的最后一度就是智慧。佛法中说∶“五度如盲”,六度的前五度,好像一个瞎子,最主要还是靠智慧来指挥,才能做得完善,换句话说,行菩萨道必须“悲智双运”,既要有慈悲,更需要有智慧做领导,才有办法方便度生。所以“慈悲修慧”是做菩萨所应修持的两个重要法门。

 

“乘法身船,至涅槃岸”,船,是运载的意思,做菩萨要度化众生,好像乘了一艘船去接引他们,所以有“慈航普渡”之说。法身,是佛的三身之一。在大陆的丛林,早上和中午过堂吃饭,要先念供养咒,一开始就是“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是一切处的,尽虚空、法界、无所不在,却是无形无相的。而释迦牟尼佛是应化之身,有具体的身相,可以看得见的。所以《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不是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这是指法身佛,他聚集了一切的功德法。

 

法身船非常的大,但也是无形无相的,表示我们不要执着。度众生的功德,可以说是很大的,但不要执着,即使是平常持诵念佛,都不要执着它的功德,唯有无相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再说,行菩萨道的人,所要修持,所要追求的,就是集聚一切的功德,藉以显现本具的法身,这个法身,就像一艘船似的,有了它,才可以渡过苦海、渡过烦恼河,到涅槃的彼岸去。

 

涅槃,这个名词,我们在经典中常常会看到,一般人以为死了就叫涅槃,这是一种错误的解释。涅槃是圆寂、或寂灭、灭度的意思。圆寂,圆就是圆满,就是行菩萨道,修菩萨行,功德一天一天地圆满,具足了一切清净法;寂,指所有的染污法都消灭了。这种境界是最清净、最光明的,称为圆寂。或者称为寂灭,寂,就是寂静,指一切功德圆满;灭,指所有的烦恼、业障全都消灭了,所有的生死也断除了,这种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至于灭度的意思,就是灭除一切烦恼,度脱二种生死,如果把一切烦恼都断尽了,不论是分段生死或是变易生死都没有了,那就是成佛。总而言之,把烦恼断尽,生死都了脱,就是达到涅槃的彼岸。

 

依唯识法相讲,涅槃有四种∶

 

一、性净涅槃∶我们的自性(本性),是非常清净的,这种本性清净的涅槃是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所有的众生,本来就俱备的。不过,我们现在处在凡夫位上,身口意三业与烦恼、染污相应,自己不知道有这样的宝贝。

 

二、有余依涅槃∶不论是小乘、大乘的修行人,虽说已经觉悟,得到解脱了,可是色身还存在,作为生命所依,所以称为有余依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除了得到解脱觉悟而外,色身也没有了,完全处在寂灭的境界当中,这是无余依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这是佛菩萨的境界,就是不住于涅槃的意思。虽然解脱了生死,断除了一切烦恼,已经到达成佛的境界,但是却不住于涅槃,也不住于生死,即是无所执着于涅槃的境界,倒驾慈航,再来救度一切众生,这时候,来去自如,不为生死所缚。

 

《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一章中有几句话,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这一段意思差不多∶“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修道的人,说个譬喻,好像一根木头,放在大河流里面,顺着水流,既没有碰到两岸把它挡住了,也没有人把它取走,更没有遇到水中的漩涡把它卷着,而木材的质料又很坚固,没有腐烂,佛说这根木头一直不受阻碍地流下去的话,保证到最后一定会流入大海去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修学佛道的人,能够不为七情五欲所诱惑,不畏惧外境、邪魔,不为它所扰乱的话,很勇猛精进地修持无为,这样的人,一定可以得道,可以成佛的。

 

因此,本经的这一段文字,说明了学菩萨道的人,以修持的功德,一定可以完成自利的目的,达到涅槃的彼岸。

 

3、化他的方法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前面一段经文,只是说明自利的功德,然而学佛的目的,是要自利利他的,所以本段接着说明要利他,如何化他的方法。

 

“复还生死”,菩萨既然已经脱离了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照理应该是住于涅槃,享受究竟的快乐,为什么要复还生死呢?复还,就是再回来,生死,指生死苦海。菩萨要再回到生死苦海当中来,是不是他对生死感觉得好玩、值得留恋?不是的!他的目的是要“度脱众生”。

 

“度脱众生”,度,就是化度,脱,就是脱离。菩萨虽然自己觉悟,到了究竟的彼岸,可是舍离不了苦难的众生,好像观世音菩萨,本来已经成佛了,为了救度众生,倒驾慈航,再到生死苦海救度一切受苦的众生,使他们脱离三界六道轮回的痛苦。这就是菩萨复还生死的原因,也就是说,菩萨是负有度生的任务而来的。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所谓大乘、小乘的差别。小乘人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希望自己早一点了生死,脱离苦海。大乘人不但希望自己得到解脱,同时怀着大悲心,在因地中积极地从事一切利生工作,即使证了圣果以后,仍然没有放下度生的责任。

 

慈航菩萨临圆寂的时候,写了十六句遗训,教诫所有的弟子,其中两句是∶

 

“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这正是菩萨度生的悲愿──虽然这一生圆寂了,但是转个面目,还是要到生死苦海来,继续救度苦难的众生,假使世间还有一个跟我有缘的人没有救度的话,我一定要救度他、教化他,让他离苦得乐,千万不要自己逃跑了!从这两句话,可以知道慈航菩萨虽然圆寂了,他发大悲心,要乘愿再来度生,他一直受到大家尊称为菩萨,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的∶众生流转生死,是受他的“业力”所牵引;菩萨复还生死,是凭他的“愿力”而受生,因此,虽然是同样在生死海中,菩萨和众生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八事,开导一切”,这说明菩萨度生的方法,菩萨自己所修的,就是本经前面所讲的八种法门,在度生的时候,再以这八种法门来开示、引导一切众生,可见《佛说八大人觉经》中这八件事,是自利利他的,是最微妙、最殊胜的法门。

 

“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这是菩萨救度众生的目的。众生因为迷恋、执着世间的一切,于是起惑造业,不停地生死轮回,现在,做菩萨的,在大悲心的驱使之下,要教化一切的众生,使令一切的众生能够觉悟到生死的痛苦,而生起希求出离的心愿。

 

这一部《佛说八大人觉经》,虽然只有三百七十二个字,你如果用心仔细地研究,就会发现正文中有七处提到“生死”,好像第一觉悟∶“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第二觉知∶“生死疲劳,从贪欲起”;第五觉知∶“愚痴生死”;第八觉知∶“生死炽然”;在流通分中又有三个生死∶“复还生死”、“觉生死苦”、“永断生死”,为什么如此重视生死?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应化到娑婆世界来,目的就是要度脱一切众生,使大家都能够脱离生死的痛苦,只要生死断除,其他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因此,本经特别强调生死。

 

禅宗的大德说∶“常将生死挂眉头!”一个学佛的人,应该常常把生死问题,挂在眉头上,放在眼前,不要把它忘记了,不然,对佛道就不能认真精进。近代净土宗的祖师印光大师,八十岁时,写了一个很大的字──死,下面还有几个小字注明∶“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这一幅字,他贴在自己的床头上,用来警策自己,提醒自己,身为学道的人,能够时时念念这“死”字的话,自然而然会精进修持,道业也理所当然地可以成功的。

 

也许有的善友会说∶为什么学佛的人这样消极呢?为什么要把死挂在心头呢?尤其是年纪轻的人,认为自己生机蓬勃,来日方长,人生应该及时行乐,死,还早得很哩!但是究竟什么时候死,我们谁也没有把握,不一定是年纪大的就会早一点死,关于这个问题,佛在《四十二章经》中给我们很中肯的答案。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问他的弟子∶

 

“人命在几间?”(一个人的生命究竟能够活多久?)

 

其中一个弟子说∶“数日间!”(人生无常,生命就在数日之间。)

 

佛说∶“子未知道!”(你对我说的道理还没有了解。)

 

佛又问另一个弟子∶“人命在几间?”

 

“饭食间!”(那弟子回答说∶人生太短促了,只在吃一顿饭的时间,生命可能就会结束了。)

 

佛说∶“子未知道!”(你也没有了解。)

 

于是,佛再问第三个弟子∶“人命在几间?”

 

这一个回答∶“呼吸间!”

 

佛说∶“对啦!人命无常,一口气转不过来,就回老家了!”

 

“人命在呼吸间”,的确是个生死问题,我们必须时刻对它提高警惕,才会珍惜时间,精进办道。

 

古德有首诗偈∶

 

一盏孤灯照夜台,上床脱下袜和鞋;

三魂七魄梦中去,天晓不知来不来!

 

这形容我们的生命,没有把握永远活下去,随时都会离开世间的,所以诗偈说∶晚上,我点了一盏灯,把房间照亮了,就上床,脱下袜和鞋,躺着呼呼大睡,进入梦乡,这时候,所谓三魂七魄,早就离开我们的身体到处云游去了,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不知道它还回不回来?因此,有句俗话∶“晚上脱了袜和鞋,不知明朝来不来?”好多人,晚上看他还好好的,到了第二天早上,怎么还没有起床,没有看见他出来,推开他的房门,一看,他已经呜呼哀哉了,这证明人命无常,死魔随时都在向我们招手。

 

有位禅宗大德写了一首诗∶

 

眼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

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看到我们的亲友一下子去了,那是最使人伤心流泪的,可是看到跟我们毫不相干的人死了,心中仍然感到很难受,也像一团火在燃烧似的,这位禅师说他并不是为别人难过,实在是从别人的身上,想到自己,也许接着就轮到自己去了!

 

的确如此,人生是无常的,我们随时都会离开人间,所以,要及时“修心圣道”。

 

我顺便再讲一个和死有关的故事∶

 

有一个人死了,到阴曹地府,就向阎罗王抗议∶

 

“阎王老爷,你要抓我来,那是没有话说的,但应该先通知我一下,因为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交代呀!”

 

“我已经通知你好几次,你怎么没有感觉呢?”阎王说。

 

“什么时候通知的?”这一个人感到非常惊讶。

 

“你仔细听吧!”阎王慢条斯理地告诉他∶

 

“你的眼睛本来是很明亮的,后来戴上了老花眼镜。再说,你本来耳朵很灵敏,可是慢慢地听不清楚了,表示你的生命一天一天地短促,这就是我通知你呀!接着,你的牙齿逐渐动摇,不能啃东西。还有,你的头发白了,腰酸背痛,这不是一次又一次给你送信吗?你自己没有觉察到,怎么可以怪我没有通知你!”

 

这个时候,刚好有一个青年在旁边,听了他们的对话,趋前说道∶

 

“阎王老爷,他是年纪大的,你通知他了,可是我才二十多岁,怎么把我也抓来了,你没有通知我呀!”

 

“没有通知你?想想,你左邻右舍所死的人,是不是都已经七老八十岁的?不见得吧!不是也有十岁八岁的,这不就是通知你了?是你自己没留心呀!”

 

讲起来,这好像是个笑话,实实在在,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随时都有可能结束生命,离开世间的,因此,在我们最欢喜,最得意的时候,还是要提醒自己,注意“死”的问题。

 

“舍离五欲,修心圣道”,在前面第二觉知中,已经告诉我们,“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这是痛苦之因。既然我们知道人生太痛苦了,要解决生死问题,必须从“因”中去下手,没有了苦因,就不会有苦果。所以,在消极方面,必须舍弃、厌离财色名食睡与色声香味触等两种五欲,进一步,再修心圣道。

 

修心圣道,是断除苦因和苦果的方法。修心,就是修摄意业,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活动,所谓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身和口都要听从(心)意的指挥,所以,我们必须修心、摄心,才能够舍弃五欲,看破世间,在道业上勇猛精进。圣道,就是圣人之道。佛说了三藏十二部,每一句可以说都是圣道。但这里指八圣道,也就是八正道。在我们的山门顶上,以及讲台的正面,都有一个法轮,这是佛教的标志。法轮中间以八支金刚杵,横、竖、交叉,围绕着轴心,像车轮一样,那是代表了八正道。现在我就简单地把八正道介绍一下∶

 

一、正见∶见是见解;正见,就是很正确的见解。世间上的见解可多哩,各人的见解不一样,站在学佛的立场,相信有因果、有凡夫有圣人、有生死有涅槃,就是正确的见解。

 

二、正思惟∶思惟,就是思想;正思惟,指正当的思想。我们每个人,每天从早到晚,没有一个不用思想的,但往往是胡思乱想,而学佛的人,应该把佛法放在心里,把生死问题放在心上加以思考。

 

三、正语∶正直的语言。我们要讲有用的话,戒律中有四种不宜讲的话∶不可说谎话、不可讲粗话、不可搬弄是非、不可花言巧语。换句话说,所讲的话,必须是正大光明、对人家有利益、很直爽的话,才叫正语。

 

四、正业∶端正的行为,业,指行为,离不开身口意三业,我们不论是身体所表现的、口头所讲的,或者心里所想的,应该是很端正的,不是偏邪的。

 

五、正命∶正当的职业,做一个佛教徒,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应该合乎我们的身分,有许多工作,不宜去做。好像杀、盗、淫、妄之类,或者所谓不正当的职业,舞厅、妓院、赌场,甚至走私等非法的事业,都不是佛教徒的正命。

 

六、正精进∶正当的努力,不要胡作非为,这是指止恶行善方面而讲的。

 

七、正念∶正确的忆念,我们的念头,要很正当、清净的,比如我们心里常常念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圣号,或者持咒,保持这样的念头,就是正念。

 

八、正定∶正当的禅定,就是精神集中,属于正统的方法。佛教而外,其他的外道也有定,但那种定如果修不得法,会走火入魔的。

 

总而言之,学佛的人,谈到圣道,八正道就是我们修持所要努力的方向,时时刻刻不能离开的。八正道,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了。

 

4、念诵的利益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本经一开始,就是“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到了最后的流通分,还是归回到“诵念”来,前后呼应,目的是强调发大心的学佛弟子,必须重视本经,以本经的教导作为自修与化他的准则。另一方面,本经可以藉着自他的行持而广泛流传于世。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做一个佛的弟子,不论是出家众或在家众,男的或是女的,昼夜六时,有空的话,就要诵念《八大人觉经》,时时念着成佛做菩萨所应觉悟的八件事情,每一个念头都存着这八个法门的话,我们的内心、思想,整个和佛法相应,想着如何了生脱死,自然不会去为非作歹,过去纵然有许多不对的地方,也会在佛法的光明照耀之下消失了,因此,可以灭无量罪。

 

“进趣菩提,速登正觉”,进一步向前,趣向菩提大道,菩提是梵语,中国旧译为道,新译为觉,也可以说是觉道。所谓道,就是通达的意思。觉,是觉悟。所以,菩提即是通达觉悟的大道。我们以诵念《八大人觉经》,依着八个法门去修持的功德,将来一定会趋向菩提大道,而且很快地登上正觉,就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成佛,达到最高的佛果境界。

 

“永断生死,常住快乐”,既然证得了佛果的最高境界,当然是永远断除了生死,不会再来娑婆世界受痛苦了,所以是“常住快乐”。常住,永恒地安住于常、乐、我、净的涅槃、快乐的境界当中。然后,再发心,乘愿再来度化一切众生。

 

本经共计讲了十四次,大家听完以后,多少应该有所收获,希望大家不要听过就算了,必须于念念中,把经文加以思惟,每一个觉悟、觉知,每一句话,我们都要把它背念,虽然不能十分了解其中的意思,但背熟了,日子久了,熟能生巧,多少也能够体会它的道理。不然,不了解佛法,光只是来庙里烧香,也没有什么意义。同时奉劝诸位,从今天开始,必须随分随力的利用一点时间去念佛、诵经、研究佛法,这样对我们学佛才有受用。

 

最后,祝大家身心健康,法喜无量!

 


回善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