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

第六代祖师惠能

目录

 

坛经被尊为“经”,和其他诸大师的种种论义不同。因为这部经直承释迦佛的一脉心宗,契印佛心,辟诸旁门,等同于是佛陀说法的缘故。

坛经行由品以四句偈︱“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来开显宗旨。这四句偈含盖三藏十二部经教,包罗万千法门。不只如此,也与儒道相通。可以说三教圣人的心法都在这里。

第一句“菩提自性”,标定万事万物的起源。圣人立教,首先要“明体”,如果体不明,那是无根之学,因此一切说词变成浮夸戏论,了无实义。所以六祖首先抉出一切万法的源头,名为“菩提自性”。就好像道家讲道,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一样。又譬如中庸一书的开头说:“天命之谓性。”都要先表出“性体”,然后据此再往下开展。

菩提义为觉,菩提自性是“自己佛性”。这句话表明佛性才是真实自己,其它一切都不是。自己既然是佛性,当然和“佛”没有差别。因此学佛、成佛才是人生的首要事物。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的出世,就是要让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毕竟成佛。这是一佛乘,并不是其它声闻、缘觉、菩萨种种二乘、三乘的法门。

六祖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又说:“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整部坛经都在阐释一切众生“本心本性”是佛的道理。

第二句“本来清净”,是讲佛性本来就是清净光明,无垢无染,不生不灭。“清”是妄念不生,“净”是尘垢不染。这句话说明佛性的本质清净,好比是涅槃经揭示的四德︱“常、乐、我、净”一般。因此,一切尘劳妄想、无明烦恼,乃至于生死轮回、六趣苦痛,都不是自家佛性的真正面目,而是人心妄念所聚结而成,所以毕竟不是真实。但是因为人不能体悟佛性,而认假为真,所以才会有这些烦恼无明产生。

第三句“但用此心”,讲返回清净佛性的工夫,唯有在“心”上面修持,不在其它种种法门形式。譬如说:打坐、参禅、念经、拜佛,或者看心看净、数息止观等等这些法门,都是有为法,并不是“心法”。心法是反照自心,明白“本来无一物”“没有一法可得”,所以当体是空,但又不可以着空,而是应用无染,妙用无穷。能够懂得“用心”,而不是用意念思想,那才叫“修道”。因为“心”是万法的主宰,也是意念思想的源头,不在这里运用,怎么能体悟自性而应万事之变呢?

第四句“直了成佛”,讲的是用心的方法在“直了”,能够这样,就可以成佛了。直是“直率”,了是“通达”。用心直率又通达一切,当然是佛了。直率是说“真诚不欺”,没有邪曲、贪嗔、痴爱、谄佞等等,纯一直心;通达是说所作都合乎事理,可以成就一切德善。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这二句话,好比是中庸首章讲的“天命之谓性。”自性来自于天的赋予,因此与天同体。凡是“天”所有的,自性也有。譬如说,天道生生不息,自性也是这样;天德无为无私,自性也是如此。孟子说:“天地万物皆备于我矣!”这是“体性”说法相通的地方。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二句话,又和中庸首章讲的“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相通。圣人只讲“修道”,不讲其它的种种修行。道怎么“修”呢?就是“慎独”。慎独就是“无自欺”,也就是“自明诚”的工夫。要自明而诚,就要“慎独戒欺”“正心诚意”,也就是由“觉心源”而“复性初”。能够这样,就可以达到“至善”之境,至善就是“佛”了。这是“道功”说法相同的地方。

坛经虽然前后分成十品,但是义理一贯,都在阐释这“四句偈”,就如同中庸一书虽然有九章(中庸证释本)之多,但都是三纲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演绎。而这些道理,须要究明“心法”,才能够真正贯串受用。这个心法是释迦佛一脉传承的“正法眼藏”︱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古人千里访明师,万里求口诀,都是为了明白这一点。今天大道普渡,也只是指引这一点而已!

六祖的出现,把过去道统祖师所隐秘的“佛法心印”重新揭露出来,让人了解“一大事因缘”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如同一般流俗所作所为那样。今天我们再拿四书、周易、道德经等这些典籍与坛经相对照,才明白原来“道通为一”。正是所谓“东方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西方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三峡灵隐寺文书组谨识

中华民国一百年元旦                 

 

前 言

《六祖法宝坛经》是后东方第六代祖师惠能,在三十七年之间宏扬禅宗顿法的法要集成。释迦牟尼佛传佛法心印给弟子摩诃迦叶,是为佛教禅宗初祖。传到二十八代菩提达摩,尊者东来成为中国禅宗初祖。一花开五叶,慧可继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传惠能,是为第六代祖师。

六祖剃发的戒坛与说法的法坛,在广州法性寺,是魏晋南北朝的南朝刘宋时代,由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所建立,并且立了一个碑,碑上刻有预言,说后来会有肉身菩萨在这里受戒。到了梁武帝天监元年(西元五O二年),智药三藏从印度航海到中国,带来一棵菩提树,种植在这个戒坛旁边,更明确预言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在这棵树下开演无上大法,广渡无量众生,是真传佛法心印的法王。一百七十年后,惠能大师果然在这里出家受戒。

六祖惠能大师,是广东新兴县人。俗姓卢,父亲名行 瑫,母亲李氏。生在唐朝贞观十二年(西元六三八年)二月初八日子时。当时,毫光腾空,异香满室。天刚亮的时候,有二个奇异僧人来到,对惠能的父亲说:“我俩专程来为夜间所生的孩子命名,可以叫上惠下能。”父亲问:“为什么取名惠能?”僧人说:“惠的意思,是以真理惠施众生;能的意思,是能作佛事。”说完就出门,不知道去向。大师三岁的时候父亲过世,家境清寒,因为没有机会读书,所以是个不识字的人。

六祖二十四岁的时候,接受弘忍大师的衣钵,之后往南逃遁了十五年,一直到三十九岁的时候才出家受戒,说法利生共有三十七年之久。在七十六岁将示寂的时候,指示弟子法海等人,说:“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由此可知“法宝坛经”四个字的经题,是六祖自己所立定。这部经确实是六祖一生弘法渡世,而由门人记录的总结。

在佛教浩瀚的经藏中,唯一一部由中国僧人所讲,而能列入经典的,就是《六祖法宝坛经》。六祖直承佛陀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的正法眼藏,从自性流露,要修道人直下承担:自身就是一尊佛!

六祖开演的顿教法门,衍生出后来的禅门五宗: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有如一花五叶的奇葩,推动着大时代,又融合后来宋、元的理学与全真教,并深入影响明、清与现代的中国文化。流通一千三百多年,坛经及禅学,遍及海内外。

六祖经历唐朝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六代皇朝。从世间的法统来看,历史以帝王为座标;从三曹的道统来看,元会运世由祖师来引领。修道人要明白历史的变迁在天道,更要明白道统的流传在天命。所以,知天、事天、敬天、配天的天人一贯,才是大道万古的纲纪。而风月江山,有道的人才是主人;千劫轮回,见性的人才能解脱。

老师说:“六祖坛经,字字见性。”开示悟入佛知见,到底是悟见什么?“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而已。圣佛没有不是行解相应,到底是印证什么?印证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而已。自性这四本一能,是坛经的宗旨,是诸佛的法要,也是修士的本怀,更是天地的常经。知行合一的人可以开悟实证,可以续佛心灯,更能够道援三曹,永昌天命。

西元二零一零年四月二日澳洲雪梨广善坛三天法会,老师与蓝采和大仙的《灯塔》训中训说:“源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静,本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无动摇,能生万法。”《光芒》训中训说:“怀仁恕,义方外,礼诚敬,智变慧,信中孚。”训文很清楚地说明,人从天上来,自性从 老来,宇宙人生的万事万物,没有不是依循着 老的旨意而建立;而修道办道,也只是怀抱五常仁义礼智信去做就对了。

六祖坛经的义理和白阳修办的宗旨,轨辙相合。唯愿白阳修士读诵受持,证入理天 老的慈怀,荷担弥勒家业,担负南屏宗风,承传前人家训,共同完成普渡收圆的大责任。这样才不辜负白阳普渡的这一大事因缘。

 

行由品第一

《章旨》

第一品行由品,是六祖大师自述身世、求法、得法以及弘法的历程。

六祖应许韦刺史的敦请,最初在大梵寺一天说法的完整记录。首先立定教化的宗旨:“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其次说明身世,以及自己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而得法的经过,还有刚到广州法性寺,登坛说法的缘由。六祖现身说法,有如时雨普化,读来就像亲见亲闻亲炙六祖其人一样。

白阳三期大开普渡,天道天命下贯,明师传末后一着,打开智慧通天眼,显露金刚不坏身,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的实相。人人立愿了愿,真修实办,就是契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易简道理。

《经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注释》

 时:同于佛经上的“一时”,指的是时间,但没有明确的年月日。依法海的旧序推定为唐高宗仪凤二年(六七七)春天。

 大师:源于佛的十种尊号中的“天人师”,是指道德学问可以做众生楷模的人。这里是指六祖惠能。

 宝林:指宝林寺,位在广东省韶州府曲江县南六十里的南华山。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创建,就是现在的曹溪南华寺。

 韶州:现今广东省曲江县。

 剌史:汉武帝时设有刺史的官,职责是监察。到了唐代,剌史等于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县长,是州的最高长官。

 官僚:同在一起做官的部属同事。

 大梵寺:在广东韶州府曲江县的河西。宋以后改名为报恩光孝寺。

 开缘说法:开启佛法因缘,演说自性本心的妙法。

 儒宗学士:指儒门宗师及学者。

 法要:佛法的要义。

 善知识:能够引导众生离恶修善,入于佛道的人,都可称为善知识。这里指听讲者的代称。

 菩提:印度梵语,译为觉。自性圆明,所以称为菩提。

 此心:即清净的菩提心。

 直了:直下了悟自性是佛。是说当下顿悟,就可以成佛。

《语译》

在唐高宗仪凤二年(六七七)的春天,六祖惠能大师从广州的法性寺,来到韶州曲江县曹溪的南华山宝林寺。当时的韶州刺史韦璩和他的部属、幕僚多人,进入宝林寺礼请六祖大师,到曲江县城里的大梵寺讲堂,为大众开启善因缘,演说佛法的真义。

当六祖登上讲堂的宝座,这时听讲的有韦刺史、文武官僚三十多人,还有儒门宗师、学者三十多人,也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道士以及在家的居士共有一千多人,同时向大师行礼,希望能听到佛法的要义。

六祖大师告诉大众说:“善知识!人人都有智慧觉性,而且这个觉性本来是清净的;只要应用这个本有的清净心,当下返照自悟,率性而行,便可以成就佛道。各位善知识!现在先听听我求道得法的过程吧!”

《发微》

坛经是禅宗的语录,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然不立文字,那么要这些语录做什么?其实经文如同手指,因为手指可以见月。这部坛经并不是一般的文字,而是达摩单传直指之指。希望参研的人,不可以执指为月,应该要因指见月,体悟真传才是。

六祖一开始就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四句,已经把全经的宗旨,全盘托出。这四句是顿教法门的纲领,一部坛经,都在开示这一点,学道的人,不可以轻易读过。

《经文》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注释》

 惠能:六祖大师的名字。惠能出生的时候,有两位奇异的僧人造访,对大师的父亲说:昨天夜里生的孩儿,可以取名为惠能。父亲问为什么要取名为惠能?僧人说:惠是以真理惠施众生;能是能做佛事。

 严父:父严母慈,所以称父叫严父。六祖的父亲,姓卢,名行瑫。

 范阳:唐朝设立的郡,在现今河北省大兴、宛平、昌平、房山、宝抵等县的地方。

 左降:左迁,即降职。

 流:流放,唐五刑之一。安置远方,终身不能回返。

 岭南:唐设岭南道,因为在五岭之南,所以称岭南。包括两广、越南都是。

 新州:现今广东省新兴县。

 南海:郡名,现今广东省南海县。

 东禅寺:在湖北省黄梅县西南,又称为莲华寺。是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也就是五祖传授衣钵给六祖惠能的地方。

 忍大师:即五祖弘忍,俗姓周,法名弘忍,原先是破头山的栽松道人,后来遇到四祖道信大师而得法。

《语译》

我父亲本来的籍贯,是河北省范阳县,曾经当官,后来被朝廷降职,流放到五岭南边,成为新州的平民。这一生很不幸,父亲死得很早,遗下年老的母亲和年幼的我,为了生存,只好再度迁移到南海,过着艰苦贫乏的日子,每天靠着卖柴,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一位顾客买柴,要我送到客店。顾客收下。我得了钱,退出门外时,看到一位客人在诵经。当时听到经中的话,心中就豁然开悟。于是问客人诵的是什么经?他说:“金刚经”。又问:从哪里来,怎么得到这本经的?客人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那里是五祖弘忍大师主持教化的道场,参学的有一千多人。我在那里礼拜祖师,听受这部经。五祖常劝出家、在家的大众:只要受持“金刚经”,就可以见到自家本性,当下了悟成佛。

我听客人说完后,一心想去拜访五祖。也许是前世种下的善因缘,承蒙一位客人给了十两银子,做为安顿母亲的衣食费用,然后教导我到黄梅去礼拜五祖。

我把老母生活所需,一切都安置妥当,就辞别了。大约走了三十天,就到达黄梅县东禅寺,礼拜五祖。

《发微》

六祖惠能出身贫困,因为当樵夫的关系,并不识字。但是为什么能一闻经语,心就开悟?这是因为宿慧佛根,高人一等。究竟他悟到什么呢?他是悟到了人人都有佛性,以及无住生心的道理。

为什么五祖弘忍大师劝大家受持金刚经,就可以见性成佛?因为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精华,讲的是“离相见性”的道理。人为什么不能佛性当家做主?因为被种种的假相所蒙蔽。如果能够不着相,就不会起妄念,而佛性现前。其实金刚经指的是这一点自性,持金刚经也就是不离自性,这样当然可以直了成佛了。

《经文》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注释》

 作佛:成佛。佛是本来的觉性,回归本来的觉性就是作佛。

 獦獠:为西南夷的一种。隋唐时为岭南没有开化的蛮族,因此常称岭南百姓叫獦獠。

 和尚: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是弟子对师父的尊称。

 佛性:真实而永不改变的觉性,是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

 作务:作事。

 智慧:明白事理叫智,运用自如叫慧。

 自性:即佛性。因为是自己本有,所以叫自性。

 福田:田有生长的意思。行善积德可以得到福报,就像田地能生谷物,所以称为福田。

 未审:不知。

 根性大利:能生是根,习惯是性;大音太,过也。利,锐利。

 着:命令的语词。

 槽厂:本来是养马的小屋,这里是指后院的碓坊。

 行者:修行人,尤其指的是那些带发修行的人。

 踏碓:舂米的碓,而用脚去踩踏的那一种。

《语译》

五祖问:“你是哪里人?到这里来想求什么?”惠能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的百姓,远道而来礼拜大师,只求作佛,不求其它。”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没有受教化的人,怎么能够作佛呢?”惠能回答说:“人虽然有南方与北方的不同,可是佛性并没有南北的分别;我虽然没有接受什么教化,和师父的身份不一样,难道佛性也有差别吗?”

五祖本来想再多说几句话,却看到左右旁边有许多门徒,如果再讲下去,怕惠能会招人嫉妒,就命令惠能,跟随大众去做一些事务。

惠能说:“惠能启禀师父,弟子自心清净,常生智慧。只要不离清净的本性,就是无量无边的福田。学道的人就是以开悟见性为当务之急,不知道师父还要叫我做什么事呢?”五祖说:“你这个獦獠人,根性太锐利了!不要再讲了,赶快到后院去工作吧!”

惠能接受五祖的教诫,退到后院槽厂。有一位在寺院带发修行的人,分派惠能一份劈柴、踏碓舂米的工作。

《发微》

六祖具有上智慧根,所以听人诵金刚经,就明白经意。但是,为什么千里迢迢,离别老母,参礼五祖?目的在访师求道,以便超脱生死。

虽然六祖明白道在自身,但是如果没有得受明师指点、印证,那么所见恐怕有所偏差。这岂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六祖没有经过人家的教导,却能闻经开悟,所以五祖说根性太利,就派他去做劳力的工作,来磨炼心性。

惠能礼拜五祖,说只求作佛,不求其它,这是具有大担当的人,才能讲出来的话。有这样的承担力,才能荷担如来家业,承受普渡众生的重责大任。而对谈之间的率真天性,不假思索,已经直透禅心,超越根尘了。

《经文》

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注释》

 堂前:佛殿称为佛堂,参禅的地方称做禅堂,说法的地方称为法堂。这里的“堂前”,指的是法堂前面。

 般若:本性俱足的妙智慧。

 衣法:衣指出家人穿的袈裟,法指佛陀一脉相传的心法。内传心法以印证如来佛心,外传衣以表示师承的真实不假。

《语译》

就这样工作了八个多月,有一天五祖到后院,看到惠能,说:“我想你的见地可用,但是担心有坏人对你不利,所以不跟你多说,知道吗?”惠能回答说:“弟子也知道师父的用意,所以不敢在法堂前行走,以免别人生疑。”

有一天,五祖召集所有的弟子前来,说:“我对你们讲,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但是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你们一天到晚,忙着衣食享受,尽是做一些追求福报的事,不想寻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如果迷昧,虽然有很大的福报,也不能够解救生死轮回的大苦。”

你们回去各自省察一下,运用本心俱有的妙智慧,各作一首偈颂,呈上来给我看,如果能悟得佛法真意,我就将达摩传来的僧衣袈裟,还有正法眼藏传给这个人,做为禅宗第六代祖师。赶快回去作偈,不要延迟逗留,一落到分别思考,反覆度量,便不能显现自性的真实妙用。明心见性的人,在言语的当下,便能见到自性,可以不假思索、不必拟议的直接讲出自己的见地。这样的人,就是正当挥刀上阵的紧急关头,也可以显现真性在做主人。

《发微》

惠能所以不敢到堂前朝参暮请,就是为了不让他人察觉。可以说师徒之间,已经会心默契。而衣钵的传承,早在见面的时候,就有渊源了。

修行人如果只修有为法,那是人天有漏的福德,不能超凡入圣,仍然在六道轮回当中。要内证佛性才是无为法,才是无漏的功德;所以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何等重要。只有见性的人,才有资格接受师师相传的正法眼藏,才能脱离生死苦海而证涅槃。

五祖既然知道惠能的见地很好,为什么不直接把衣钵传给他,还要叫大家作偈来看看?这是因为惠能刚来,怕众人不服;而且天道无私,如果没有经过进一步勘验,也不能够太草率。

《经文》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注释》

 神秀:俗姓李,洛阳尉氏人,生在隋朝末年,小时候就博览经史,聪敏多闻。后来跟随五祖弘忍出家。五祖成道后,就移到江陵的当阳山传法,归依的人很多。后来受到武则天的诏见,敕封他为长安、洛阳两京的法主。武则天、中宗、睿宗三帝都曾受教,尊为国师。神秀阐扬禅的宗旨,主张渐修,而惠能则主张顿悟;所以禅宗历史上有“南顿北渐”的说法。

 上座:又称长老、首座,在住持之下,是ㄧ寺的领袖。

 教授师:教导弟子威仪作法等的导师。

 谩:轻慢。

《语译》

大众听了五祖的吩咐后,退下来互相讨论着说:“我们这些人不需要专注用心的作偈呈送给师父看,有什么用处?神秀上座现在是我们的教导老师,衣钵与正法一定是他得的。我们如果轻率冒昧的作偈,等于是枉费心力。”众人听了这些话以后,都止息了作偈的念头,说:“我们以后就跟随神秀禅师好了,何必烦心去作偈呢?”

神秀心里想:“大家都不作偈,都是因为我是他们的教导老师。看来,我必须作偈呈送给师父看。我要是不呈偈,师父怎么知道我心中见解的深浅?我呈偈的用意,是求老师为我印证、传法,这就对;如果是为了争取第六代祖师的地位,那就错了!岂不是和一般贪心凡夫夺取祖师的地位,又有什么差别?假使不呈偈请师父印证,终究不能得法。这事情太难了!

《发微》

神秀在当时是上座大教授师,位高德重,大家公认必可继承五祖衣法,所以不敢和他较量,这对神秀是一大考验。

神秀必须作偈呈送五祖,这也是环境逼迫不得不这样,并且也考验修持的心得。而这种境遇的逼迫,对于还没有见性的神秀来讲,确实是一种为难,也是一种煎熬,难怪他反覆思维,不能直了直断。

《经文》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棱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注释》

 供奉:官名。唐时,凡是擅长文学、美术或其它技艺的人,可以延聘在宫廷里面做事,称为“供奉”。

 卢珍:唐初为内廷供奉,擅长画人物及佛经变相,后来隐居乡间,五祖请他画像。

 棱伽经:棱伽是城名,意思是不可到达,在南海的摩罗山顶(今锡兰岛)。佛在这里说的法,就是棱伽经。棱伽经由达摩传授慧可二祖,一直传到五祖,才改传金刚经。

 变相:将佛陀说法的地点、人物、经义等,用图画的形式绘制而成,称为“变相”或“经变”。

 五祖血脉图:血脉图,指传法的道统世系图。这里指将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的嫡传世系谱绘成图像。

 恍惚:神志不清。

 不堪:不好。

 菩提树:即毕钵罗树,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不变,产在东印度。释迦佛曾在毕钵罗树下睹明星悟道,成就正等正觉,因此称此树叫菩提树。

 宿业:过去世所造的因果。

 障:烦恼的别名。烦恼能障碍圣道。

《语译》

五祖法堂前面有三间走廊,墙壁上本来打算请供奉卢珍居士来画棱伽经的说法图,以及禅宗五代祖师承传的道脉图,藉着壁画来流传教化,供养众生。

神秀做好偈颂,曾经几次想呈送给五祖,但每次走到堂前,总是心中恍惚犹豫,紧张得全身流汗,想呈又不敢冒昧。这样的矛盾前后经过四天,共有十三次进退,仍然没有把握,不敢呈送。神秀心想:“不如把偈颂写在堂前的走廊墙壁上,让师父自己看见。如果师父忽然欢喜说好,我就出来礼拜,说是神秀所作;如果说不好,只怪自己枉费入山多年的修行,受人恭敬礼拜,还修什么道?”于是,在夜晚三更的时候,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提着灯把偈颂书写在南廊的墙壁上,以表白心中的见解。

四句偈说:“身体言行要像菩提树一般,端庄正直;心思念头要像明镜台一般,明亮干净。想修行就必须要时时不断的擦拭,不要沾染污垢与尘埃。”神秀写好偈颂后就回自己的房间,寺里的大众都不知道这件事。神秀反覆地想着:“五祖明天看见偈颂欢喜的话,表示我和佛法有缘;如果说不好,自然是自己的迷惑太深,过去世的业障习气太重,所以不应该得到正法。圣人的旨意深奥,太难测度了!”神秀在房中想来想去,心思很不安宁,坐也不是,睡也不是,一直到五更天亮的时候。

《发微》

也许因为神秀的地位过高,得失之间,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他十几次的考虑都没勇气呈偈,而五祖明明说思虑则不中用。可见他还没有见性。

神秀的偈语,句句着相,时时勤拂拭是看心,勿使惹尘埃是看净,看心看净,就是着相,并不是真实。但是对一般的教门修持,也许神秀的偈语比较管用,因为是有为法,容易掌握的关系;而要进入大圆觉,那就不可能了。

《经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注释》

 相:形迹、样貌。事物的相状表现在外而能想像在心的叫作相。

 恶道:随顺恶行而趋向恶途。依佛经所说有三恶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

 炷香:焚香。

 慈悲:给与安乐叫慈,拔除痛苦叫悲。

 无上菩提:无上,最顶极没有能够超过的。菩提,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一点觉性又称为佛性,佛性至高无上,所以称为无上菩提。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本心是本来的良心,本性是本来的天性。良心来自于天性,而天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如果人能够明白良心,见到天性,便可以超凡入圣。

 不生不灭:良知天性本来就存在,不是一般有生有灭的因缘法,所以没有生也没有灭。

 念念:即刹那,指极短的时间。

 自见:指自见本性。人如果能够不生妄念,内心自然清净,以清净心就能见到本性。

 万法无滞:万法是指万事万物。无滞是说不起烦恼执着。人心如果能够回归天性,就不会染着外在的事物。

 一真一切真:一是不二,真是不假。一真就是天性,人心如果能够不离天性,那么一切的视听言动都是真实,所以叫一真一切真。

 万境自如如:如如是不动的意思。人心如果顺着情欲的好恶,便会动摇;如果由自性当家作主,便可以达到如如不动。

 无上菩提之自性:菩提即自性,此加强语。自性就是真理,是究竟无上。

《语译》

五祖在平常的时候观察神秀,早就知道他还没有入门,没有明心见性。天亮了以后,五祖请卢供奉来,准备去南边走廊的墙壁上,绘画棱伽经法会图以及五代祖师传承的道统图像。这时,忽然间看到神秀写在墙壁上的偈颂,于是就对卢供奉说:“供奉!壁画不用画了,劳累你远道而来。‘金刚经’说: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都是不实在的。墙壁上的这首偈语,留下来给众人诵念受持。依照这首偈语修行,可以免除堕落三恶道;依照这首偈语修行,有很大的利益。”于是,五祖叫门下弟子焚香礼拜,都来持诵此偈,就可以见性。门人受教诵念,都赞叹说:“好极了!”

五祖在当天晚上三更半夜的时候,叫神秀来法堂,问说:“那首偈语是不是你作的?”神秀回答:“实在是弟子所作,不是想得到什么祖师名位,只是希望师父慈悲,看看弟子有没有一点点智慧?”五祖说:“你作这首偈,还是没有体悟自己的心性,只是在门外徘徊打转,还没有进入门内自在自得。这样的思想与见解,想得到最高的悟境,恐怕是达不到。”“至高无上的觉悟,必须在言语的当下,能够体认本有的天心,又能够体现自己的天性。这个天性,是起心的时候不着于有,妄心不生;无念的时候不着于空,良知不灭。”“见性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环境,都能够时时刻刻自见本性。心可以生出万法,但是内外通达,没有阻塞。而且真心对境,不起妄想分别。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达到应用一切,却能够如如不动。这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如如心境,才是真切实证的佛法妙用。要是能有这样的见解,就是达到无上觉悟的菩提佛性了。”

“你再回去思考一两天,再作一首偈给我看。如果你的偈语能够见性,我就把法衣和心印传给你,为第六代祖。”神秀听了五祖的开示之后,作礼退出。这样经过几天,还是作不成偈。意志恍惚,精神不能安宁,好像在做梦一样,连走路坐着都感到不自在。

《发微》

神秀的偈语,是着相的见解,所以五祖看了以后,引用金刚经的话来破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法图”和“血脉图”,是有相的,当然是虚妄,而神秀的有相偈,不也是虚妄吗?

至于五祖要大家依着这首偈语来修,说是可以免除堕落在恶道;可以得到人天很大的福报,这是实在的话。但是又说持诵偈语可以见性,这就是五祖权变的说辞了。因为见性的人,是不讲人天福报的,所以这些话是对那些不能领悟的徒弟说的。

但五祖怎么知道神秀还没有入门,还没有明心见性呢?因为平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心性的流露,有什么样的心性修养,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五祖是明眼的人,当然他可以看出神秀的修养境界了。

《经文》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注释》

 童子:还没有成年的人都称为童子。

 来生缘:来世的因缘。

 上人:德行高的人。这里的上人,是惠能对童子的尊称。

 江州:现今湖北旧武昌府及江西省地。隋时称为九江州。今九江就是江州旧治。

 别驾:官名,为州刺史的佐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随行,所以称为别驾。

 已:毕。

 希有:少有。

 初学:才刚学习还没有深造的人。

 下下人有上上智:最下等的人,往往有时候会发出最上等的智慧。

 上上人有没意智:最上等的人,也有心智埋没而不能显现的时候。没,淹没。

 度:渡过生死苦海而到达彼岸。

《语译》

又过了两天,一位童子从捣米的碓房经过,口里唱诵着神秀的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一听,就晓得这首偈没有见得本性。虽然惠能来黄梅八个多月,未曾蒙师父指导教授,但却早已明白自己内在本性与佛法大意。于是就问童子:“你诵的是什么偈?”童子说:“你这没开化的人不晓得,五祖说人生在世,了悟生死是最重大的事。要想传付衣法,所以命徒众作偈呈师父看,如果悟得大意,就传衣法为第六代祖师。神秀大师兄在南廊墙壁上写了这首无相偈。五祖叫大众都诵持此偈,说依此偈修,可以免除堕落恶道;依此偈修,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

惠能说:“我也要诵持此偈,结来生法缘。师兄!我来到这里,劈柴捣米有八个多月,从来没有到过法堂,希望师兄能引导到堂前偈颂处去礼拜。”童子就引导惠能到堂前廊下。惠能说:“惠能不识字,请师兄为我读诵一遍。”这时,刚好有一位江州的侍卫官张日用先生,他就高声朗诵。惠能听了以后,就对张别驾说:“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别驾帮忙书写。”张别驾说:“你也会作偈,这真是一件希有的事!”惠能对张别驾说:“要想修学至高无上的佛法,不可以轻视初学的人。要知道,资质愚鲁的人,说不定偶有最上等的智慧;而聪明才智的人,也会有智慧埋没的时候。如果随便轻视人,就会有无量无边的罪过。”

张别驾说:“你只要把偈子念出来,我替你写上。你如果得到无上心法,必须先渡我,别忘了我这几句话。”

《发微》

惠能早就明心见性,所以一听到神秀的偈语,就知道没有见性。他说:“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这是对神秀偈语的评价,和五祖所说的:“依此偈修,免堕恶道。”的意思相同。没有见性,就脱离不了生死苦海,因此诵这个法偈也只能“结来生缘”了。

惠能说自己不识文字,却能成为一代的宗师│禅宗六祖,这是大菩萨示现不识文字相。因为道并不是文字,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也讲“予欲无言”,因为道本无言,一开口就不是道了,所以禅宗标榜“不立文字”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学道不分前与后,新笋还同旧竹高。”所以“想学无上菩提(性理真传),不可以轻于初学。”张别驾听了惠能的直心之言颇有感悟,说:“汝若得法,先须度我。”由此可知得法不易(因为真道不轻易传授)如果不得师传怎么能够达到彼岸?

《经文》

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注释》

 菩提本无树:菩提义为觉。真如自性,本来圆觉灵照,无形无相,只是强名为菩提。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明镜,都是譬喻的方便说词,菩提比喻为本性,明镜比喻为本心,其实本心本性并不是有形有相的物,既然不是物,又怎么能沾惹尘埃呢?

 嗟讶:赞美而又惊讶。

 肉身菩萨:父母所生的人身称为肉身。肉身菩萨,是说即此肉身已是菩萨。

 亦未见性:这是五祖恐怕恶人损害惠能而方便说的话。

 潜至:是说暗地里到碓坊,不让人家知道。

 腰石:在腰上绑着石头。惠能因为身体瘦小,所以腰间要绑着石头增加重量,才能踏动舂米碓。

 忘躯:不顾身命。

 米熟也未:“这米舂白了没?”这是五祖表面的提问,其实是暗指“觉悟了没有?”

 犹欠筛在:筛,是一种竹制有孔可以分别物质粗细的用具。犹欠筛在,表面上是说“米早白了,还有待筛一筛。”其实真正的意思是“悟是悟了,只是还欠老师指点啊!”(只欠和尚您老印证哩!)

 三鼓:三更,夜晚十二点也。

 袈裟:出家和尚所穿的法衣。

 为说金刚经:“金刚经”是般若波罗蜜法,也就是这一点佛性,并不是文字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如果有所住就是妄想心,因为心住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六尘本来就不是真实,所以妄想心也不是真实。如果心不住在六尘,便回归到自性,这样的心就是真心。

 大悟:破除一切迷妄,回归自性原点叫大悟。

 何期:想不到的意思。

 自性本自清净:本有的自性,原是清净光明。清是妄念不生,净是一尘不染。

 自性本不生灭: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的法,所以有生就有灭。自性本来就存在,并不是因缘所生的法,所以说是不生不灭。

 自性本自具足:没有缺欠叫做具足。自性是一切万法的本源,所以说本自具足。

 自性本无动摇:自性的本体如同虚空,所以不动不摇。

 自性能生万法:自性的运用,变化莫测,生生不息,能生出一切万事万物。

 本心:本来的心,并不是后天的人心,或者是因为环境因缘所生出来的妄想心。本心是用,本性是体。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离开本心本性,而修学各种法门,都是舍本逐末、无根之学,对于成道成佛并没有好处。

 丈夫:勇健的人。勇于修习正道,而不退转的修行人。也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

 天人师:佛的十种名号之一,因为是天与人的导师,所以叫做天人师。

 佛:觉悟自性真理的人。

《语译》

惠能的偈颂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张别驾将偈写好了以后,大家都觉得十分惊奇,无不赞叹。惊讶的互相传说着:“真奇怪,不能用相貌来看人!怎么没有多久,却使他成就了肉身菩萨?”五祖看到大众这样大惊小怪,恐怕有人伤害惠能,于是用鞋子擦掉这首偈语。说:“也没有见性”。这时众人的疑怪才平息。

第二天,五祖一个人暗中走到碓房来,看见惠能腰上绑着石头正在舂米。说:“求道的人,为了追求无上大法,而忘了身体的折磨,正是应当这样。”接着就问:“你舂的米白了没有?”(见性了没有?觉悟了没有?)惠能回答说:“米早就白了,只是还要筛过。”(早就见性觉悟了,只欠师父的印证而已)于是,五祖用手杖在石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惠能当下就领会五祖的意思,在半夜三更时进入五祖的方丈室。五祖用袈裟遮围着窗户,不让别人看见,为惠能讲解“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惠能在当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

于是惠能向五祖说:“何必身外求佛求法呢?原来自性本来就是如此清净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没有生灭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圆满具足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没有动摇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能生出万法的呀!”

五祖听了,知道惠能已悟得自性,便对惠能说:“不认识自己的本来心,即使广学多闻也没有好处。如果能认识自己的本来佛心,见到自己的本来佛性,这个人就是大丈夫、就是天上人间的导师、就是正等正觉的佛。”

《发微》

世间一切万法,无非是名相,有相就有名,就有分别。六祖讲“本来无一物”,已经将五蕴、六尘、十八界,以及一切法相身心通通识透,悟彻本来的面目。而神秀的法偈,还存在着身心修为,还在意识六尘当中打转,所以五祖说“只到门外。”

求道才能出离生死,回归自性才可以论道。所以历代的祖师都是指物言性,借假修真。一部坛经讲的也只是这一点道理而已。

指月录说:“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禅宗的心法传承,是密授指点,不是旁人能够知道一二,所以叫单传独授、法不传六耳;印证六祖的三更受法,五祖以袈裟遮围,不让别人看见,可以说如出一辙。今天白阳道的点玄传道,正是禅宗的密授指点,只传这一点见性法,没有其它,所以和一般的教门不同。

《经文》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渡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注释》

 顿教:顿悟的教法,一步直超,速成佛果。不必经历各种渐进的阶梯,唯有指点本源佛性,所以称为顿法。

 护念:保护持念。

 有情:为有情识分别的众生。

 有情来下种:播下佛种子在众生的心田上。

 因地果还生:从心地里的佛种子而生出佛果。有情识的众生就像田地一样,播种什么,就会长出什么。但是没有情识的东西比如树木、石头之类的,因为没有佛性,所以不能下佛种子在心田,因此也没有生出佛果的希望。

 达摩:南印度香至王的第三王子,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梁武帝的时候,东来中国,为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

 传衣:衣是法衣,是达摩从印度带来的袈裟。从达摩到惠能,六代祖师的传法,都是内传心法,外传袈裟;有心法做为传承,有袈裟做为信物。但是六祖以后衣法的传承,便没有听说。(上天另有安排,真道隐藏了。)

 以心传心:宇宙天地之间,只有这个本心才是真实,也唯有这个本心才能生出万法。所以“以心传心”传的就是本心本性,这个叫“性理真传”。

 本体:本性。一切万法的根本,叫做本体。

 密付本心:心法的传授并不是什么言语、文字、形相,所以叫密付。因为关系到天命,不能传给非人,所以要密付。因为是以心印心,除了当事人外,旁人不得而知,所以是密付。

 命如悬丝:性命危险如同悬在丝发上。

 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就是怀集,县名,在现今的广西省。会就是四会,县名,在现今的广东省。

《语译》

惠能在三更时分受法,寺里的众人都不知道。五祖就把顿教心法及衣钵传授给惠能,并且嘱咐说:“你是第六代祖师,好好地保护持念,广渡众生,将心法流传到后世,不要断绝!”听我说偈:“当在一切有情众生的心田中,不断的播下佛法的种子,只要因缘成熟,自然会生出佛果来。反之,没有情识的东西,不能播下佛法的种子,也就没有长出佛果的希望。”

五祖又说:“过去达摩祖师来中国,道统传承为世人所不能相信,所以要传这个衣钵作为凭证,代代相传。其实佛法只在以心传心,都是要使人自己开悟,自己得解。自古以来,诸佛只是传授自性本体,祖师只是密付自性本心。衣钵是争夺的祸端,止于你身,不可再传!如果继续再传衣钵,必将危及生命。你必须赶快离开这里,恐怕有人要伤害你。”

惠能听了后,问五祖说:“我应该向什么地方去弘法渡众?”五祖说:“你到广西怀集的地方就可停留,到广东四会的地方就隐藏。”

《发微》

传灯录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时人天百万都不明白所以,只有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对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于汝,汝当护持。”这是祖师的道统真传。而这个真传,是要代代接续,不可以断绝。有这个真传,才能了脱生死,达本还源;也才能立起教化,广度众生。除此以外,都是旁门。所以说“道是一贯”,没有二,也没有三。

正法的传授,从世尊以“正法眼藏”密付给迦叶后,代代相承,也都是秘密的嘱付。所以六祖三更受法,人都不知,五祖并且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真是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而五祖嘱付六祖惠能“衣为争端,止汝勿传。”已经透露出教门都在争执表相,却不在内心下功夫,使清净的佛门,变成了是非之地,实在令人感叹。

《经文》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时师渡,悟了自渡;渡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渡。”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

《注释》

 南中人:六祖是岭南肇庆府新兴县人,所以说南中人,犹如说岭南人。

 九江驿:今江西九江县。古时候用马传递文书,中途暂时休息换马的地方,叫做驿站。

 合:应当。

 橹:同“橹”,拨水而使船前进的工具。

 自性自度:自度是说发心愿意度脱自己出离苦海,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便没有得度的因。当然具备得度的因,还得要有得度的缘,比如说遇到明师出世,蒙受指点,然后以觉为师,抱道奉行,时时皈依自性,便是自性自度。

 以后佛法:这里讲的佛法是指达摩所传的道统心法而言。佛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以心印心,心性不二的顿悟法门;并不是一般的见闻知解,或者心外求法。

 不宜速说,佛法难起:不可以急着对人讲说,因为机缘还没有成熟,不到大宏展的时候。这也说明大道可贵,非时非人不可以轻易传授。

 辞违:辞别、告别。

 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南,与广东南雄县分界。一名台岭,也叫做庾岭,为五岭之一,极为险峻。

 逐后:追逐在后。

 陈惠明:袁州蒙山道明禅师,俗姓陈,名惠明,鄱阳人,是陈宣帝的裔孙,因为国亡流落在民间。由于是王孙,曾经受到当朝的礼遇,所以有将军的称号。年少的时候在永昌寺出家,慕道颇为殷切,后来皈依五祖,非常用心参研佛法,得不到解悟。当听到五祖密付衣法给惠能时,就率同一般徒众,随后追逐,到了大庾岭,师最先看见惠能。

 四品将车:品,官位阶级;古时候的官制分一品到九品,以分别爵位的高低。将军是统领兵卒的人。

 粗:通粗。粗糙,粗鲁。

 极意参寻:尽意参究追寻。

 趁:追逐。

《语译》

惠能在三更时分领得衣钵后,对五祖说:“惠能原是南方人,向来不熟悉这里的山路,怎样才能走到江口呢?”五祖说:“你不必忧虑,我亲自送你去。”

五祖一直送到九江县的渡口,让惠能上船,五祖自己把橹摇船。惠能说:“师父请坐!弟子应该摇橹。”

五祖说:“应该是我渡你。”

惠能说:“迷的时候由师父渡,悟了就要自己渡;渡的名称虽然一样,但它的用处不一样。弟子生长在偏远的地方,讲话的语音不正,承蒙师父传授心法,现已开悟,只应自性自渡。”

五祖说:“是的!是的!以后佛法要靠你弘传。三年以后,我就要示寂。你要珍重,一直向南走,也不要急于说法,机缘未到,佛法是很难兴盛起来的。”

惠能辞别了五祖,动身向南方走,大约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到了大庾岭。这时有几百个人分道追逐,想要夺回衣钵。其中有一位僧人,俗姓陈,名叫惠明,以前曾经做过四品将军,性情粗鲁,参禅求道的心却很积极。他追得最快,终于在大庾岭追上惠能。

《发微》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可见迷昧的时候,须要明师指点,而得道了以后,尤其要发心自度;因为众生只能自性自度,佛不能度;既然受到了指示,已经了解自性就在当前,因此要以自性为师,自我度脱。 

再说五祖回到东禅寺以后,没有上堂说法。弟子们心中难免疑惑,后来才知道惠能已经得了衣法走了。

衣法是一代祖师的凭证。祖师住世的使命,就是传承道统心法,延续诸佛慧命。所以五祖把衣法传给了六祖,也算是使命完成了,往后的渡生工作,就由六祖承担。因此五祖不再上堂说法。但因为一代祖师维系着整个佛门的命脉,地位非常崇高,而且也极为重要。所以为了争夺名位,不要落入俗家居士,才有夺取衣钵的事情发生。

《经文》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摒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注释》

 提掇:拾取。

 盘坐:盘膝而坐,也就是趺坐。

 屏息:屏弃止息。

 诸缘: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世间相,都是我的心识所攀缘的。因为心有所攀缘,所以着相而迷失了本性。

 勿生一念:不生一点妄念。妄念是心攀缘尘境所生,不生妄念,心便回归自性。

 良久:历时很久。

 正与么时:正当这个时候。

 哪个:指能思的心体。一般人不能返照心体,都在所思的善恶里面,所以不能见性。这个心体就是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上座:僧人的尊称。居在最高位的。

 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一切法都是假相,而寂寂然了知这一切法的,正是本来的面目。

 上来:从上代祖师以来。

 密语:以密意而说的言语。

 密意:对于佛意有所隐藏,而不是明显说出的。

 返照:返观自性。

 逢袁则止,遇蒙则居:袁就是江西袁州府。蒙就是袁州蒙山。

《语译》

惠能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这袈裟是代表传法的信物,可以用暴力来争夺吗?”说完,惠能就隐避到草丛中。

惠明赶到,提拿衣钵不动。于是大声喊说:“行者!行者!我是为了求法而来,不是为了夺衣钵而来。”

于是惠能从草丛中走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惠明作礼,说:“希望行者为我说法。”

惠能说:“既然你是为了求法而来,先要摒除心识中的一切境缘与妄念,我再为你说法。”

惠明默默地站立着。经过许久,惠能说:“不思量善,不思量恶,就在这个时候,哪个是明明了了、最高无上、寂然不动的本来面目呢?”

惠明听到这段话,豁然有所体悟。又再问说:“从上代祖师以来,除了传这个隐密的言语,是不是还有更隐密的口诀呢?”

惠能说:“能对你讲的,就不是秘密。如果能返观自照,究明心体,秘密就在身边。”

惠明说:“我虽然在黄梅五祖座下参学,实在不曾省悟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承蒙指示,就像人喝水一样,冷暖只有自己知道。现在行者就是我的师父了。”

惠能说:“既然你这样说,我和你一同以黄梅五祖为师,好好地自行护念吧!”

惠明又问:“我以后要向什么地方去呢?”惠能说:“你到江西袁州的地方就可以停止,到蒙山的地方就可以安住。”于是惠明作礼辞别而去。

《发微》

惠明得到六祖惠能指点“不思善恶的本来面目”,是有所省悟,但并不是已经顿悟见性的大彻大悟。因为如果是大悟,就不会再追问还有什么更隐密的“密语、密意”了。更何况六祖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可见有所言说,都不是什么密。

又观看惠明向六祖继续求问,就在一个“密”字,可见当时参禅学法的人,普遍都有一个认知,“密”法才是悟道的关键。虽然六祖告诉惠明说:“如若返照,密在汝边。”但是怎么返照?这才是千古的大秘密!大体上说来学道的人所以不能明心见性,都是患在“思量”两字,所以六祖告诉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思量是心的作用,并不是“心体”本身,要回到心的本身,那就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了。

《经文》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遯。”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注释》

 曹溪:在广东省曲江县东南五十里,发源于狗耳岭,往西流三十里进入溱水。这里是指韶州曹侯村,当地的士民曹叔良等曾修建宝林古寺,延请六祖居住。

 随宜说法:随众生的根基缘份,而用种种的方便来讲经说法。

 法性寺:在广州城西北,就是现在的光孝寺。

 印宗法师:江苏吴县人,精通涅槃经。唐咸亨元年,到达京师,敕居在大敬爱寺,推辞不受,前往蕲州参拜弘忍大师。后来在广州法性寺讲涅槃经,遇到六祖惠能大师,才领悟法理,以惠能为传法师。

 涅槃经:是世尊入涅槃之前所讲的一部经。讲的是一切法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所以有常、乐、我、净的涅槃相。

 幡:音“翻”,同“幡”字,一种窄长垂直的旗子。为祈福而立的法物。

 仁者心动:仁者是第二人称“你”的尊称。起心动念叫心动。心不动则不见,还有什么风动幡动的事呢?

 一众:指大众。

 骇然:惊奇貌。

 

《语译》

后来惠能到了曹溪,又被恶人追寻,于是就在四会避难,隐藏在猎人队中十五年。在这期间,惠能时常随机为猎人说法。猎人常叫惠能守网,每当惠能看见禽兽落网被捕,便将它们统统放生。每到吃饭的时候,惠能就以蔬菜寄煮在肉锅中,有人问起,就对他说:“我只吃肉边的蔬菜。”

有一天,惠能暗自在想:“时机成熟,应当弘法了,不能永远隐遁下去。”于是就离开四会猎人队,到达广州法性寺,正好遇到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动寺前的旗子,一个僧人说是“风动”,另有一个僧人说是“旗动”,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惠能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修行人的心在动。”大家听到了,都十分惊异。

《发微》

惠能跟猎人生活在一起,充份显示了修行人的和光混俗;他的随缘说法,与守网放生,正是仁慈的心肠。而吃肉边菜,是一种不得已的权变。这是一代圣哲的锤炼过程,也是在等待着时机因缘的成熟。所以后来一句“非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终于语惊四座,开启了南顿的禅风。

一切万法都是从心产生,也是从心消灭;法有生灭,能生万法的心却没有生灭。所以说“万法唯心”。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六祖说“仁者心动”,都是“直指人心”的鞭辟之言。

而六祖在猎人队中避难十五年,应该摄受了很多俗家弟子,但是这段历史,却没有详细记载。观看六祖以后,并没有指明道统传人,虽然佛法贵在心悟,然而没有道统,似乎也在说明教门的演变,有一定的时机因缘,还有不可抗拒的气数主宰其中!

但是五祖明明付嘱“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可见道统是不能断绝的。既然是这样,真正的道统在哪里呢?是不是由俗家弟子传承,而开启另外一个“在家出家”的普渡因缘?

《经文》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注释》

 延:请。

 上席:座位中的首位。

 征诘:求问。

 文字:文字是表达义理的工具。佛法妙理,超越文字之外,所以说不由文字。

 行者:指修行人。

 付嘱:传法吩付。历代祖师付嘱佛法心传都是默传吩付。

 指授即无,惟论见性:没有指点传授,只论见性的法门。这应该是惠能一时权变的说词。但是只论见性,已经超越一切的文字名相,这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指授。

 见性:明白自己的佛性。见性的人就能率性而为,从容中道。想要见佛,先要见性,性就是佛,如果不见自性,纵然念佛诵经,吃斋守戒,也没有帮助。

 禅定:顿悟自心,就是见性,就是禅定;不是离开见性之外,还有禅定。

 解脱:离开系缚而得到自在的意思。也就是解开惑业的系缚,脱离三界的苦果。见性就是解脱,不是离开见性之外,还有解脱。

 二法:一是禅定,一是解脱,以修禅定而得到解脱,就是二法。

 不二之法:见性就是禅定,禅定就是解脱,见性与禅定解脱没有分别,这叫不二之法。其实一切的佛法,如果不从这一点佛性生发,那么都将是戏论。而佛性是绝对的,由佛性所生发的种种法门也都是绝对的,并没有什么分别,这才是不二的真实义。

 高贵德王菩萨:为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的略名。

 四重禁:就是淫戒、盗戒、杀人戒、妄语戒四种重罪。

 五逆罪:指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五种大逆不道的罪行。

 一阐提:指不信真理的人。涅槃经说不相信因果业报,不亲近良师益友,不遵循佛所说的教戒,这样的人叫一阐提。

 善根:善能生妙果,所以叫善根。

 蕴之与界:指五蕴与十八界。蕴,旧译为阴,荫覆之义,也就是荫覆真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十八界,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五蕴与十八界,都是生灭法,因此本质是空,所以说没有差别。

《语译》

印宗法师请惠能坐到上席,求问佛法深奥的义理。他听惠能说法,言辞简洁,说理透彻,不是从书本的文字中学来。于是问说:“修行的前辈,你一定不是普通人,很早就听说黄梅五祖的衣法已经传到南方,莫非就是前辈吗?”

惠能说:“不敢当!”

印宗法师于是执弟子礼,请惠能拿出五祖传授的衣钵给大家看。印宗法师又再问说:“黄梅五祖传付衣法时,是怎样的指示与传授呢?”惠能说:“指示传授倒是没有,只讲体认自己本来的心性,也不讲禅定解脱的方法。”

印宗法师问:“为什么不讲禅定与解脱的方法呢?”

惠能说:“因为禅定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而解脱是一种自在的境界,讲禅定解脱,就有为了求自在而修行,这样便落入能够追求和所要追求两种法,有两种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没有分别对待的不二法。”

印宗法师又问:“什么是佛法没有分别对待的不二法呢?”

惠能说:“法师讲的‘涅槃经’,阐明佛性就是佛法的唯一法则。譬如涅槃经上记载,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曾向佛陀请问说:如果有人犯了邪淫、窃盗、杀人、大妄语,以上四种重罪,而且又做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坏和合僧团,恶意出佛身血,以上这五种大罪,以及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不信业报,没有惭愧心,像这种不可救治的人,是不是就永远断绝善根佛性呢?

佛陀说:善根有二种,一是常,二是无常,佛性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因此不是以什么力量可以断绝的,这就叫做不二之法。人也有二种,一是善人,二是不善人,佛性不是善也不是不善,这就是不二法门。又譬如说,人的心识中有色、受、想、行、识五蕴与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平常的人看来是分别对待的二回事,但是智慧通达的人,知道这些都是从迷妄心所产生出来的分别。如果自心光明,就不起分别,不起分别的心,就是佛性。”

印宗法师听了惠能所说的法,心生欢喜,合掌恭敬地说:“我讲说经典,就好像瓦片与石头;而仁者论述经义,就好像那精纯的真金。”

于是为惠能举行剃度仪式,并且愿意事奉惠能为师。惠能就在智药三藏手植的菩提树下开演东山的顿悟法门。

《发微》

指月录记载,世尊对摩诃迦叶说:“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无令断绝。”又根据敦煌本神会和尚遗集载,六祖将涅槃的时候,上座法海,启请大师说:“大师去后,衣法当付何人?”大师答:“法即付了,汝不须问,……衣不合传”。考察大师说法利生共三十七年,得旨嗣法的有四十三人,为什么将入涅槃的时候,向法海说“汝不须问”,如果以“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的精神来勘验,又将世尊密付迦叶的传承来印证,可知六祖三更受法,人尽不知,在袈裟遮围当中,定有一番不可思议的指授及密语,否则为什么惠明及印宗两位法师,不问其它,而专以密语及指授来询问?古人为了超生了死,而千里访明师,就是为了这一点指授;万里求口诀,就是为了这个密语。得到这一点指授与密语,才能够明心见性,得见本来的面目,也才能够荷担大法,传承慧命!

然而大师既不说密语,又讲指授即无惟论见性,到底是为什么?因为天命可畏,口传心印,非时非人不传,更何况屡次被恶人寻逐,怎么知道不被加害?所以六祖上承师命,也不敢急着宣说。而且佛性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了不让人惊怖疑畏,而自暴自弃,所以用简单易行的方便法来摄受。由此可知,大师讲的“指授即无,惟论见性”的话,只是一时权变的说法。

一切世间法都是对待法,佛法是出世间法,所以不是对待。对待就是二,不是对待就是不二。讲不二就是为了显出中道。但是为什么不直接讲佛法就是中道呢?因为一讲出中道,会让人产生执着,这样又是另一种边见了。所以离开两端,就回到中道,中道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佛性。这是不二法的真实义。

 

《经文》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注释》

 使君:古时称刺史为使君。又凡是奉使之官,也以使君称呼。

 累劫之缘:指累积很多劫所结下来的缘份。

 净心:净化其心,不要受到污染,以回复本来清净的自性。

《语译》

惠能自从在东山得法以后,受尽辛苦,生命时刻处在危险之中。今天能够和刺史官僚及僧尼道俗同在这个法会中,无非是多生多劫所结下来的法缘,也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共同种下的善根,才能够听闻这个顿教法门,而有了得法的因缘。顿教法门是过去圣人所传承下来的,并不是惠能个人的智慧发明。愿意听闻古圣教法的人,自己先要净心,用清净心听法。听完之后,能各自去除疑惑,就等同于过去的圣人一样没有差别了。

大众听完惠能大师的说法后,心生欢喜,恭敬顶礼,才一齐告退。

《发微》

六祖的示现,可说是天运演变必然的结果。一方面是佛教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相法时期,正法隐没,所以修行人着重文字般若,修习各种教法名相,真禅已经乏人问津了。一方面隐藏的弥勒因缘要逐渐展开,所以才有一介樵夫而得到衣法,从而开展“道降火宅”的机运。六祖惠能的顿教法门,直传释迦以来的一脉心宗。如果六祖没有出现,恐怕真正的佛法要淹没不彰,而众生想要归根复命,达本还源,是难上加难了!

般若品第二

《章旨》

第二品般若品。记述六祖应韦刺史的请益,为大众开演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法义。六祖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宗旨在“若识得自性般若,即是见性成佛。”。这是“六祖坛经”最重要的一品,讲自性功德、自性净土。这品最后有无相颂,把见性成佛的义理,发挥得非常透彻。

佛陀五时说法是:华严时,阿含时,方广时,般若时,法华时。在般若时,阐明“缘起性空”的道理,直显“空寂之体”是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有不无、不一不异,乃至于世间、出世间的种种生灭幻相,都不可得。所以说,般若是诸佛的母亲。

老师说:“善恶不思无我你,本来面目波罗蜜。”又说:“身外无佛地,心外法难寻,回光返照者,当体如来尊。”师母说:“二六守玄,扫妄见自佛颜。”白阳法门只是“回光守玄”,所以说三宝心法是最高最上最第一,但是要不离修办,才不会落空。

《经文》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坐,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注释》

 请益:已经受教而后更再请教。

 升座:“升”同“升”,登上法座而坐。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摩诃,华译为大;般若,华译智慧;波罗蜜多,华译到彼岸。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说以无量广大的妙智慧,洞悉人生真谛,离生死苦海,诞登彼岸。

 大善知识:得到真师指授,深明自性,可以做众生导师的人。

 示导见性:指示根源,使能见性。虽然自证自悟,但是不藉着明师指示,怎么能够见性?

 佛性本无差别:佛性是众生的天性,所以凡是众生,这个天性没有差别。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只缘迷悟不同: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可见因为迷悟的不同,所以才有佛和众生的分别。

 志心:专心一意。

 谛听:注意听。

 口念般若:光用口念,不了解般若的真正义涵。般若就是自性妙智慧,怎么是口念的事?

 说食不饱:说吃是光说不吃,那能饱肚子。

 口但说空:口说空而心不空。

 万劫:世界一个生成毁灭叫一劫。万劫,是说时间非常的久远。

《语译》

第二天,韦刺史又来向六祖大师请求开示,大师登上法座,对大众说:“大家先清净自心,一起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又说:“善知识!菩提智慧,世间众生本来人人都有,只因一念心迷,不能自己觉悟,必须借助大善知识的指导,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性。大家应当知道,不论愚笨人或智慧人,佛性本来没有差别,只是因为有迷昧和觉悟的不同,所以才有愚人和智人的差异。

我现在为你们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法,让你们各自得以开发智慧。专心倾听!我为你们说:

“善知识!世人一天到晚口念般若,却不能认识自心本性中的般若,就如同饥饿的人,只是说吃,毕竟不能饱。如果整天只是口里说空,而不能实践,虽然经过万劫,也不能见到自性,终究是没有益处。”

《发微》

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念念不离当前这一点自性,也就是“二六时中”的意思。自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唯有这一点自性,才是大智慧、大解脱。所以心经讲“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论是过去世或现在世乃至于未来世的诸佛,都必须要本着这一点自性,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为什么同样是人,会有迷和悟的不同?如果心外求法,以六根的感官知觉为真实,那就是迷人;如果回归本心,不追逐外缘,那就是悟人。其实迷悟就在一念之间,着相就是迷,离相就是悟;驰求就是迷,返照就是悟。其间的不同,就看人能不能自觉了。

《经文》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注释》

 梵语:古印度话。天竺的言语,由梵天秉承,所以叫梵语。古印度的宗教崇拜梵天,所以语言称为梵语。

 彼岸:烦恼就像苦海,涅槃解脱就像离开苦海,登上岸边,所以叫彼岸。

 心行:心是一身之主,也是万法的根本,心能够实行,才能转动万法。

 如幻如化:不真实。幻化,是说虚幻变化,所以不是真实。

 如露如电:露是晨间的露,电是一闪即灭的电,都不是长久。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相应:相契合。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本心即佛,本性是佛,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所以说见性成佛。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是说本心本性如同太虚空一样,广大无边,没有界限。

 刹土:刹,梵语,译为土田。梵汉双举,所以叫刹土,也就是土地的意思。

 无有一法可得:自性本体如同虚空,但是运用无穷无尽,也就是真空妙有的意思。因为体如虚空,所以说没有一法可得,也就是本来无一物。

 真空:纯粹真灵,不是形气。形气是物,真灵非物,所以叫真空。

 着空:执着空,而变为死寂的顽空。

 空心静坐:用顽空死寂的心来静坐,便扼杀佛性的生机活泼。

 无记空:昏沈的顽空。

 溪涧:两山间的深沟,能聚水成溪的叫涧。

 恶法:不顺正理而害人的事。

 须弥诸山:须弥是山名,佛教认为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译为妙高。须弥山就是现在中印边界的喜马拉雅山。

 性空:虚空能含藏万物大地,性空能含藏一切万法,所以说自性是真空妙有。

《语译》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是用大智慧渡到彼岸。这究竟圆满的大智慧,须要心行观照才能证得,而不是只在口头上念念就可证得。如果只是口说而心不行,那就像空中的幻影,水中的月亮,早上的露水,雨中的雷电一样,变化而不实在,到最后是一场空;如果口念而且心行,就能心口相应契合,这时清净的菩提自性就是人人本具的天真佛,离开自性之外并没有别佛。

什么叫做摩诃呢?摩诃的译义是‘大’,这是说菩提心量广大,好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上下长短、嗔怒喜乐、是非善恶、头尾等对待分别。一切诸佛国土,都如同虚空一样。世人的灵妙本性原来是空,广大开阔,并没有一法可得;诸法自性本来空寂,也是这样。

善知识!不要听我说空,便又执着空。修行人第一要紧的事,就是不可以执着空。如果心里空无所有的静坐,一切都不想念以为是究竟,就是执着空相、执着断灭法,就是执着善恶都不攀缘的无记空。这个境界是“昏沉的住心”,不是真心。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容万物的种种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全都含藏在虚空之中。世人的妙性真空,含藏万法也是一样。

 

《发微》

南海古佛说:“念经若能超生死,古佛当初念何文;世人不明经中理,念到临死一场空。”可见念经着重心行,不在口念,也就是要在心性上下工夫。

心性只是一点灵光,并不是物,所以没有什么上下长短、是非善恶的分别。但是,如果以为不是物,便执着是空,什么都不思想,那就是顽空死寂,扼杀了佛性活泼玲珑、含藏万法的天机了。所以禅宗的顿悟法门,并不离开日用寻常、道德伦理,因此和真儒的行持息息相关。

《经文》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注释》

 邪见:谬妄不合于正道的见解。

 心量:本心的体量,体如虚空,量周沙界。

 法界:法的所在叫法界。

 了了:清楚明白。

 应用便知一切:也就是易经系辞传说的“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自性灵明,有感必应,通达无碍。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是理,一切是事物。一理可以生出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都是一理所生。一理是佛性,一切是万法。佛性能生万法,万法不离佛性。

 真性:不妄叫真,不变叫性,是人本来具有的心体。

 心量大事:转迷开悟为大事。开发真如心量,是转迷开悟的大事。

 小道:指空心静坐种种有为法。

《语译》

善知识!自性能含藏万法,这就是大,万法就在每个人的自性之中。如果见到任何人,无论是善是恶,全都能不取不舍,也不染着,心境朗照如同虚空,就称之为大,这就是印度话所称的摩诃!

善知识!迷而不悟的人只是口说,了悟的人就能心行。又有一类迷而未悟的人,死心静坐,什么也不想,自以为这就是大。这样的人不足以和他说‘摩诃般若’的真理,因为他们已经落入了邪思妄见的谬误。

善知识!自性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的时候历历分明,没有障碍。一切相融没有分别,一切法就是一法,一法就是一切法,去来自由,心体没有障碍,这就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都是从自性中生出,不是从外面得来,不要错用了心意!这叫作真性自用。修行要从日常生活中启动真性自用,才能契入真理,这就是一个真理,成就一切真实。所以,要用心开发自己的心量,转迷为悟,入佛知见。这是一体同观的大事,不要在空心静坐等小道上用功,更不要整天口中说空,而心中不修真性般若。这就好像一个平民百姓,称自己是国王,毕竟不是真实。这种人不是我的弟子。

《发微》

自性本体如同太虚空,所以称为大。一切般若智,都从自性生出,不是从外面学来。

六祖处处在发挥真性自用,能够明白这一点佛性,那就是真空,就是妙有,就是真如,就是佛用;如果不明这一点佛性,那就是顽空,就是断灭,就是邪见,就是凡夫。而成佛之道,只在心修,只在心行,如果不修不行,不能成佛。六祖耳提面命,反复叮咛,可以说一片婆心,慈悲到了极点。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万法由心生,所以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这个心源性海是 维皇上帝所降,又叫般若智,是我所固有。所以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经文》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注释》

 唐言:中国话。唐朝声威远播,外人多称中国为唐。六祖是唐朝人,所以称唐言。

 一切处所:在任何地方。

 一切时中:在任何时候。

 念念不愚:每个起心动念,都不愚迷。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刹那的一念之间。愚,蒙昧。绝,灭。

 真空:无形无相而能含藏万法,叫真空。

 西国:西国本指西域各国,在中国之西,所以称为西国,这里指印度。

 解义离生灭:波罗蜜的意义解释就是离生灭,解脱生死的意思。

 波罗蜜:心迷就如同水的波浪,此起彼落,终究在此岸;心悟就如同水通流,而达到光明的彼岸。

《语译》

善知识!什么叫做般若呢?印度话般若,中国话翻译作智慧。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何处,不论是何时,如果能念念了达一切诸法的实相,不起分别执着,不生无明愚痴,常用智慧行事,这就是般若行。如果一念愚妄,就是智慧断绝;一念觉而离妄,就是智慧生起。世间凡夫,愚迷不悟,不知道启用妙智慧,以至于不能亲见实相般若。虽然口说般若,其实心中时常愚昧执着。虽然常常自己说“我在修行般若”,经常说空,却不认识真空的道理。般若是没有形相可得的,智慧心就是了。如果能够作这样的理解,就称为般若智。

什么叫做波罗蜜呢?这是印度话,中国话译为“到彼岸”,意思是“离开生灭”。譬如说,心如果执着外境,就有生灭现起,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定,这就叫做此岸;心如果不攀缘外境,好比流水经常畅通无碍,生灭便不会现起,这就叫做彼岸。所以称为波罗蜜。

《发微》

一般人所以缺少智慧,都是因为人心用事;人心不离五蕴、十八界,所以有生有灭,叫做生灭法,又叫妄想心,并不是真实的。那什么是真实呢?没有生灭的本心就是真实,这个本心又称为道心、良心、天心。其实人的道心并没有消失,只是被人心障蔽而不能显现,就像乌云障蔽了青天白日一样。

其实人心与道心是同一个心,迷的时候称为人心,悟的时候称为道心。往外驰求,就是迷昧的人心;往内返照,就是觉悟的道心。所以只要把心念回转,就能够转迷为悟了。孟子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就是圣贤的学问了。圣人讲的学问,并不是向外学习,还是不离一心的运用。

《经文》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注释》

 不修即凡:迷而不修,就是凡夫;一念修行,悟就是佛。众生是佛,佛是众生,但是迷悟有别。

 烦恼:烦是扰的意思,恼是乱的意思。扰乱身心,使心烦意乱,所以叫做烦恼。烦恼心和菩提心是同一个心;心扰乱就是烦恼;心觉悟就是菩提。

 无住无往亦无来:住是执着现在的事物,往是忆念过去的事物,来是攀缘未来的事物。无住无往亦无来也就是没有现在心、过去心、未来心。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诸佛:一切佛。三世诸佛,指出现在三世的一切佛。

 五蕴:色、受、想、行、识叫五蕴。蕴有积聚、覆盖的意思。一色蕴,总赅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四行蕴,对境而思量不断。五识蕴,对境而起分别。

 尘劳:尘是六尘,劳是劳累。由于攀缘六种尘境而造成劳累,所以叫尘劳。

 三毒:贪、嗔、痴叫三毒。对于有利益我的生出贪欲,违背我的生出嗔恚;贪嗔不是从智慧而生,而是从狂惑而有,所以叫做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戒定慧:不造罪过错叫戒,使散乱归于清静叫定,去除迷惑明白真理叫慧。修持戒定慧,可以对治贪嗔痴三毒,而成就佛果。

 法门:事理称为法,出入的途径叫做门。

 八万四千:是说数量非常的多。这是印度人时常举用的数目,以显出事物的众多。

 无念:没有妄念。无念是心体灵知,寂然不动,就像镜子照鉴形像,又像灯光显明事物,好像无知但是无所不知。

 无忆无着:没有忆念,没有执着。

 诳妄:以谎言欺骗他人。

 以智慧观照:用智慧来观察照见,破除种种迷惑。

 于一切法:一切万事万物,不管是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善、不善等。

 不取不舍:不执着也不舍弃。

《语译》

善知识!迷失本性而不觉悟的人,只知道口念,但是念的时候,心中有虚妄有是非。如果能念念心行觉照,才是真实不妄的真如自性。悟得当前自性,就是最高的智慧法门;随顺自性修行,就是最有智慧的人。如果不顺自性修行,就和世俗的凡人没有两样;如果能够一念悟性修行,身心境界和诸佛的境界,是没有差别的。

善知识!凡夫原本就是佛,烦恼本来就是菩提。前念迷失自性,就是凡夫;后念悟得自性,就是佛陀。前念执着尘境,就是烦恼;后念离境,一切不执着不攀缘,就是菩提现前。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究竟圆满,是离生灭到彼岸的大智慧,是最尊贵、最高上、最第一的佛法,没有现在的执着,没有过去的忆念,也没有未来的攀缘,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都是从般若法中出生。大家应当运用这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像这样修行,必定能够成就佛道,转变贪、嗔、痴三毒烦恼,成为戒、定、慧三无漏学。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从自性般若能生出八万四千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如果没有烦恼覆盖,般若智慧便能时常现前,念念不离菩提自性。悟得这个法门的人,自然没有妄念,没有思量、执着,不起诳妄颠倒。随缘应用真如自性,以般若智慧来观照事物,对于一切诸法不执着也不舍离,这就是见到自己真性,成就佛道。

《发微》

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般若波罗蜜法妙用无穷,不只是能应用无碍,又能出离烦恼,又可以成就佛果。所以六祖讲“三世诸佛从中出”。修道如果不识自性般若,没有成佛的可能。

释迦佛过去曾修苦行,忍受饥饿,甚至于到了骨瘦如柴的地步。但是这样的修炼,只是肉体的折磨,并不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后来放弃苦行,改用智慧观照。终于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而成就正觉。

智慧就是良知。孟子说:“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譬如人从小就知道爱父母,看到可怜的人都有同情心,这就是良知;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谁都明白,这就是良知。只是人容易迷惑在感官情欲当中,不能真诚,以至于欺瞒良知,结果智慧泯没,造成无止境的痛苦。所以良知要开启,智慧才能流露。怎么开启呢?那就要访求明师指点了。

《经文》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智小根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注释》

 甚深法界:极为深奥的真理。甚深法界,也就是如来性海。

 三昧:旧译三摩地,是梵语,华译为正定、正受、等持。正定,是心专注一境,没有邪乱。

 持诵:受持读诵。受持是领受于心,读诵是为他人讲说。

 见性:见到自己本有的佛性。此心返照,一念不生,便可以了然佛性就在当前。

 经中分明赞叹:是说金刚经中,有很多赞叹的文字,称赞这部经,是成佛的阶梯,是正等正法的根源,所以有不可思议的感应,悟了就可以成佛。譬如金刚经说:“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前福德,指用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的福德。)

 具说:一一的详说。

 最上乘:最高的佛法,能见性成佛的不二法门。

 大智人:通达一切事理的人。

 上根人:根性敏锐的人。

 小根:根性只可以接受小乘教的人。

 天龙:诸天和龙神。

 阎浮提:梵语,华译为南赡部洲,指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

 聚落:村落。

 大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如六祖最初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心就开悟,这是上根的人。金刚经是为了发菩提心的人说的法,所以有大乘根性的人听了金刚经,便容易开悟。

 不假文字:真理不是文字,只能用心领悟,所以说不假文字。

 不从天有:不是天上本来就有。

 元是:原是。“元”同“原”。

 有情:有情指的是有情识的众生,无情指的是没有情识的草木。

《语译》

善知识!如果想要进入甚深的一真法界及般若正定的人,必须修持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能见到自性。大家应当知道,这部“金刚经”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在经文里面已经很清楚比较赞叹,不能一一细说。这是最上乘的法门,专为有大智慧、有上等根性的人说。如果是小根性小智慧的人,听了这个法门,心里必定疑惑不信。为什么呢?就好比天龙在大地降下大雨,城市村落都漂流在大水中,如同漂流草叶一样。

如果雨是下在大海中,海水不见增加,也不见减少。大乘根性、最上乘根性的人,听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能心开悟解,知道本性里面自有般若智慧;这是经常运用智慧观照所得,而不是假借语言文字而成。

譬如雨水的下降,不是从天而有,原来是龙能兴云致雨,让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不管是有情无情,都能平等的蒙受雨水润泽。百川众流注入大海中,和海水合为一体;众生本性中的般若智慧也像百川一样,和诸佛的性海融合一体。

《发微》

上乘大法是不二法门,并不是轻易就能听闻,就是听闻了也不见得全然信受。所以金刚经是为上根人说的,小根小智的人,不能生出信心。太上老君说:上等根性的人听了道,精进实行;中等根性的人听了道,若有若无,忽作忽辍;下等根性的人听了道,哈哈大笑。如果下根的人不哈哈大笑,就没有办法看到大道的尊贵了。

其实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一点佛性。金刚石就是一般人说的钻石,它是八面玲珑透明体,能折射光线,绚烂夺目;又非常坚硬,能切割玻璃。所以很珍贵。因此以它的坚固,来比喻自性不坏;又以它的锐利,来比喻自性妙用。自性永不毁坏,称为金刚不坏身;又自性能生出万法,所以是万法王。

五祖弘忍开始以金刚经来接引学道人,六祖惠能也传承这样的宗风。六祖在“金刚经自序”中,讲“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烦恼矿;烦恼矿中,有佛性宝;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凿破人我山,见烦恼矿,以觉悟火烹炼,见自金刚佛性,了然明净。”

金刚经跟末后众生的救渡有很大的关系。金刚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后末世就是末法时期,也就是现在的三期末劫年。在这个末劫年,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金刚经,所得的功德是第一希有,无与伦比。这分明是赞叹末法时候,佛法大行。为什么末世还能佛法大行?这应该说是另一种大因缘的开启,也就是弥勒法门的兴盛吧!

《经文》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注释》

 闻此顿教:法有顿渐,悟有迟疾。顿教法门,大根的人听闻后就可开悟,小根的人智慧不够不能了达。

《语译》

善知识!小根性的人听闻这个顿教法门,就像草木一样,根性小的,如果被大雨一冲,就会全部倒下,不能继续生长。小根性的人,不堪承受大法,也和这种情形一样。原有的般若智慧,和大智慧的人并没有差别,为什么听闻这个顿教法门不能开悟呢?因为执着邪见,知障太重,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好像厚厚的云层遮蔽了太阳,没有强风吹散,日光就不能透现出来。自性般若智慧,人人本来具足,没有大小差别,只因为一切众生自心有迷悟的不同所致。迷失自心的人,向外求法,离心觅佛,不能悟见自性,这就是小根性的人。如果领悟顿教法门,不向心外执着修行,只在自己心中经常生起正见,自然一切烦恼尘劳不能染着,这就是见到自性。

《发微》

佛在身中,如果能够时时返照,自然可以见到本来面目,如果修行往外求佛,那就像骑驴觅驴一样,怎么能见到本性呢?人人都具足佛性,在圣不增,处凡不减,只是迷悟有差别罢了!

黄庭坚有诗:“骑驴觅驴但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人人自身有佛性,却往外找佛,所以可笑。众生心迷,因此诸佛菩萨用种种的譬喻言词指引,无非是借相明理,指物言性,就像是以指指月一样,藉着一指可以见月。

《经文》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注释》

 般若经:般若波罗蜜经的总名。有六百卷,像金刚经、心经等,都是属于般若经。

 修多罗:华译契经。契合佛理、契合众生的机缘叫契。法则叫经。

 大小二乘:大乘和小乘。对小根基说罗汉道叫小乘,对大根基说作佛之道叫大乘。乘是乘载的意思。

 十二部经:一切经分为十二类。

 修多罗,华译契经,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经。

 祇夜,华译应颂,与契经相应,也就是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的教法,所以也称重颂。

 王伽陀,译为讽颂,又作孤起。全部都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说。和应颂不同,应颂是重述长行经义,讽颂是以颂文颂出教义,所以称为孤起。

 尼陀那,此译因缘,记载佛说法教化的因缘,譬如各经的序品。

 伊帝目多,此译本事,记载本生事迹以外的佛陀和弟子前生的行谊。

 阇多伽,此译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道的种种大悲行。

 阿浮达摩,此译未曾有,记载佛陀和诸弟子种种希有的事。

 阿波那陀,此译譬喻,以譬喻宣说佛法教义。

 优婆提舍,此译论义,记载佛陀论说诸法的体性,分别明了其义。

 优陀那,此译自说,佛陀不等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义。

 毗佛略,此译方广,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

 和伽罗,此译授记,佛陀对众弟子的未来所作的证言。

 以上十二部经中,只有修多罗、祇夜和王伽陀三种,是经文中体裁上等的,其它九部,不过记载经文,从个别的事物而立名。

 皆因人置:都因人而施设。

 菩萨戒经:姚秦鸠摩罗什在“梵网经”中最后译出的“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分为二卷,后人别录这品下卷中,偈颂以后所说的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天台智者大师称为“菩萨戒经”。

 净名经:是“维摩诘经”的别名。

《语译》

善知识!对于内外境界都不执着,生死往来皆得自由自在,对于一切境缘不起分别执着,对于一切事理通达无碍,能用这个道理修正身心行为,便和般若经所说的没有差别。

善知识!一切经典、所有文字、大小二乘教、十二种类经文,都是随着众生根性不同而施设的。因为众生的智慧根性不同,才须要建立这些经典,用来教化不同根基的人。如果没有世人,自然也就没有一切万法。由此可知,一切万法原是为了世人而设立,一切经书是因缘而生的法,为了教人顿悟自性才会有。因为世人有愚有智,愚昧的称为小人,有智慧的称为大人。愚昧的人向有智慧的人请教,有智慧的人对愚昧的人说法;愚昧的人忽然悟解心开,就和有智慧的人没有差别。

善知识!一念不觉悟,就是佛也成为众生;一念觉悟时,众生就是佛。所以知道,万法都在自己心中。那为什么不从自己心中,当下返照自觉,顿见自己的真如本性呢?菩萨戒经说:“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无染的。”如果能够识得自心,见到自性,都能成就佛道。维摩诘经说:“当下豁然开朗,照见自己的本心。”

《发微》

自心是真佛,自性是真法;如果说心外有佛,性外有法,那么纵然经过千劫,修种种苦行,也像蒸沙作饭一样,徒劳无功。所以说,只要能识得自心见自本性,都能成就佛道。而能作这种修行,本身就是真经,所以说和般若经本来没有差别。金刚经说“是经所在之处,则为有佛。”可见此经讲的就是佛性,并不是文字。

有修行人问:“什么是解脱?”师回答:“谁绑你?”又问:“什么是净土?”答:“谁污染你?”再问:“什么是涅槃?”答:“谁把生死给你?”

可见一切的问题,都在心中,为什么不向心中寻找答案呢?

《经文》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需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注释》

 忍和尚:五祖弘忍大师。

 一闻言下便悟:一听到上乘大法,受师指点,就悟自性佛地。惠能自述三更受法,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个“闻”字和朝闻夕死的“闻”字,同一个意思。

 顿见真如本性:真是真实,如是不变。是说当下顿悟自己的本来面目。

 此教法:指达摩所传“以心传心”的顿法。

 顿悟菩提:顿时悟得菩提佛性。是说上根的人,听闻上乘大法,就能疾速证悟佛果。

 直示正路:直指当前,一步直超,似火传火,以心印心的正法。明师指示生死大路,才得以超生了死。

 有大因缘:是在过去生中,无量千万佛所种植种种善根,具有发大菩提心、成佛的因缘。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华严出现品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相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相,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陆象山讲“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能悟自性无字真经,那么一切经论都成为注解了。

 正真般若观照:反观内照,此心就像虚空,无物不明,无理不通,这叫正真观照。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自性即是佛,所以能见自本性,当下就到了佛地。

《语译》

善知识!我在弘忍和尚那里,一听闻他说法,言下就开悟,顿时见到真如本性。所以将这种以心传心的顿教法门流传广布,让学道的人顿悟菩提,各自观照自心,见到自己的本性。如果自己不能领悟,必须寻访大善知识,也就是理解最上乘法的人,直接指示正路。

这大善知识具有传道的大因缘,可以指点众生,契入自己的本性。一切的善法,必须要靠大善知识才能够发动起来。在自性中本来就具足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可是一般人愚迷难以领悟,既然如此,就必须要访求明师指示与引导,才能见性。如果能自悟见性,自然不须要向外求佛了。

但是,如果一味执着,认为必须仰赖善知识的帮助,才能得到解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一定没有这个道理。为什么?众生自心原有般若智慧可以自悟自救。如果起了邪见,迷失了本心,颠倒妄想,不知道自悟自救;纵然身外的善知识,像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有再多的善巧方便教导,还是不能够挽救。如果能够生起真正的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就能完全熄灭;如果能识得自性,这一悟便可以直入佛地,见到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发微》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万法都在自性中,识得真如本性,就可以成佛。无奈众生沉迷,早已迷昧本真,所以历代祖师,传授如来正法,指示本来面目,使人悟解自性,以便诞登彼岸。

诸佛流传经典,无非是印证这点佛性。经典好比是指,因指可以见月,又好比是筏,因筏可以得渡。而真如本性,人人本有,因为不能够自悟,所以须求明师指示。但是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自悟自修,才能证得菩提。

《经文》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注释》

 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也就是见性;见性的人,不再执着,畅快无碍,自然解脱。

 无念:没有妄念。一切处无心就是无念。

 心不染着:心如果攀缘六境,而起了爱憎分别,便有所沾染、执着。如果能够离一切相,不起分别对待,就没有沾染、执着。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能生见闻嗅味觉知的分别作用就是六识。

 六门: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是外五门,内有意门,共六门。门,心识出入的途径。

 无染无杂:纯一无杂。没有沾染,没有杂乱。

 自在解脱: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叫作自在解脱。

 无念行:不生妄念,自在而行。

 法缚:执着于法,为知见所限制,叫作法缚。

 边见:五种邪见之一。执着于极端一边的恶见。譬如“常见”,认为一切法常住,“断见”认为一切断灭顽空,都是边见。

 发愿:发起誓愿。

 受持:领受在心,而真实修持。

 终身而不退者:修道不变初衷,成佛有余。有恒是成功之本;如果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默传分付:默传是以心印心,法不传六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门密授指点,因为不是言语文字,所以叫默传。分付是有所嘱付。历代祖师的嘱付,都以正法眼藏分付传灯的人,要“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匿:隐藏。

 正法:真正的佛法。正法就是从上以来默传分付的真理。世尊以正法眼藏,密付迦叶,而历代的祖师,代代相传,一直到现在,都是这一点真理。

 别法:指其它的千门万教,像术流动静之类的有为法。

 佛种:生佛果的种子。佛种性,可以生出佛种的体性。

《语译》

善知识!用智慧观照,就能里外光明澄彻,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如果认识了自己本来的真心,就晓得自己本来是解脱,并没有人束缚。如果得到解脱自在,就是进入般若正定,般若正定就是一念不生。什么是无念?心里面清净,顺境没有贪爱的念头,逆境也没有嗔恨的念头,境界清清楚楚,这就是无念。这时应用时能遍及一切处,却又不执着一切处。只要清净本心,使六识出六根门头,在六尘境中不起丝毫杂染妄念,出入来去自由自在,通畅自如,运用万端,无滞无碍,这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脱,这就叫作无念行。如果一味执着什么都不想,当使心念断绝,这就是法缚,也叫作边见。

善知识!悟得无念法的人,万法都能通达,没有障碍;悟得无念法的人,就已经亲见诸佛的境界;悟得无念法的人,已经到达佛地的果位。

善知识!后代得到我这个法门的人,能将这个顿教法门,与见解相同、心行相同的人共同发愿信受奉持,如同事奉佛陀,终生精进而不退转的人,必定能达到圣人的境地。但是,传此法门,必须传授历代祖师“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默传吩付,不可以隐匿宗门正法。如果不是同一见地、同一心行,而在其它宗派法门中修行的人,就不能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他得不到利益,反而脚踏两条船,有损前辈的德。尤其更怕有些愚痴的人,不但不能接受,还要诽谤这个法门,将使百劫千生因此断送了成佛的种性。

《发微》

大乘佛法是度己度人,但要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的“正法眼藏”,如果能够信愿行努力修去,必定可以成圣成佛。

佛虽然慈悲度世,但是把正法传给非人,也是不可以。因为随便传授,人将看轻正法,究竟没有好处。

佛法甚深,微妙难解,尤其末后一着,顿超直入,小根小智的人,难以生出信心。何况末法的众生,根机低劣,闻了这个大法,很可能转生疑虑,甚至于恶言毁谤;虽然无损于佛道,但是却足以增加罪愆。而因为谤道毁佛的因缘,当堕落阿鼻地狱,历经千万劫,永无出期。所以六祖说:“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因此,引渡众生求道,要小心谨慎,不可以贪功滥渡。

《经文》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注释》

 无相颂:绝对真理的实相是无相。赞颂这个无相真理。

 说通:说法逗机,辩才无碍,能应众生的根器说法。

 心通:就是宗通。明白自性心宗,传佛心印,通达真理。

 出世破邪宗:诸佛为了济度众生,而出现在世上,叫作出世。凡是不以见性为宗旨的,叫作邪宗。

 慧日:佛的智慧,如同日光能照亮世间的黑暗,所以比喻为慧日。

 起心:生出妄念。

 三障:三种障碍,可以妨碍正道的修行。一、烦恼障,譬如贪欲愚痴等迷惑。二、业障,譬如五逆十恶之业。三、报障,譬如地狱、饿鬼、畜生等的苦报。

 色类:一切有形色的众生。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道本来不离人,如果向别处寻道,就终生无法看到真理了。

 波波:奔波不停。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因材施教,使众生欢喜接受,叫方便。

 宛然:清楚可见。

 顿教:疾速顿悟而成佛果的法门。又叫一指禅、祖师禅、教外别传。

 法船:以真理渡人离开生死苦海,就像船筏一样,所以叫法船。

《语译》

善知识!我有一首无相颂,每个人都必须要记取,不论在家修道或者出家修行,只要依照这些偈颂的道理去做,必定会有成就。如果不能自己修行,只是记诵我的话,也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听我说偈:

“说法通达以及自心透彻,就像太阳处在虚空,可以遍照一切。

诸佛只有传授见性法门,出现世上普渡众生,破除一切的旁门外道。

佛法本来就没有顿渐的分别,而是因为众生的根基有利钝不同,和迷悟有快慢的差别。

只有这个见性的法门至高无上,所以庸愚的人不能明白。

讲说道理虽然有种种差异,但是通通不离这一点佛性。

当心里面生出黑暗的烦恼时,须要运用自性妙智慧来觉照。

譬如说邪念生出来的时候,就是烦恼;正念生起来的时候,烦恼也就破除了。

如果邪念正念都没有,那么就达到清净没有一丝烦恼的境界。

自性本来就是寂然觉照,如果一起心动念就是妄想。

可是离开妄想心,却又没有清净心,所以说只要能够回归自性,就没有烦恼业报三种障碍了。

世间上的人,如果要修佛道,一切法门都没有妨碍。

只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就能和真理相应合。

一切有形色的众生,都有自己的因缘,各自修行并不互相妨碍。

如果自己离开了真道,往外去寻觅,那么一生将无法看见道。

在红尘当中,浮浮沉沉度过一生,到头来还是免不了懊恼。

想要得见真正的大道,心思端正、行为不偏就是道。

自己如果没有修道的心,就像在黑暗当中行走一样,看不到大路。

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不会去看世间人的是非过错。

如果只是看见他人的过失,自己产生了是非心,那就是过错。

如果他人有过失,我的内心并没有是非的分别;如果我卷入是非责怪他人,那么自己就要承担过失了。

所以只要放下争辩是非的心,就能够破除一切烦恼障碍。

不管是憎怒或喜爱,通通不要放在心上,那么,就可以长伸两脚,自由自在地高枕无忧了。

想要教导感化别人,自己须要有因材施教的方便法门。

不要使他人对道产生疑惑,这就是良知良能的显现。

佛法本来就在人世间,不能离开人世间去追求真理的觉悟;

离开人世间,另外追求自性的觉悟,就像是枉费心思去追求兔角一样。

正确的知见,是离开世间烦恼的智慧;偏差的邪见,却是贪执世间的迷惑。

邪正二种知见如果通通扫净,那么菩提自性就很清楚地显现出来了。

这首颂偈是顿教法门,也称做是大法船。

迷昧的人想要闻法,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顿悟的人,却在刹那之间就明白了。”

六祖又说:“今天我在大梵寺说的这个顿教法门,普愿世间所有的众生,听了以后都能即时见性成佛。”

当时,韦刺史和官僚、僧俗弟子听了六祖所说的法后,都有所省悟。于是大家同时向六祖大师顶礼,并且赞叹道:“太好了!想不到岭南有佛出世!”

《发微》

真禅以见性为宗旨,所以六祖教人心通见性,不可以着相,一切要在自性上自悟自证,不可以在名相得失上着想。这样内证心源,就是心通。心通的人,自然内外一如;用佛眼看人,就能够人非我不非,就能够憎爱不关心,而长伸两脚卧了。

有一首禅诗说:“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禅宗二十七代祖般若多罗尊者得法以后,到南印度渡化。这时香至王施舍了一颗宝珠,尊者就问三个王子月净多罗、功德多罗、菩提多罗,说这颗宝珠很圆明,有没有能比得上的?月净和功德两人都说、这颗宝珠是七宝当中最尊贵的,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的。菩提却说这只是世间的珍宝,谈不上最尊贵。在各种宝物中,法宝最尊贵。宝珠虽然明亮,但这只是世间的明亮,不能自照自知,要假借智慧的光来明辨。如果没有智光,谁知道是宝呢?

疑问品第三

《章旨》

第三品疑问品,记述六祖大师为韦刺史解释自性功德以及往生西方净土的疑问,并以“无相颂”指示在家修行的方法。

白阳法门修自性功德的做法是:改毛病、去脾气与三不离。老师说:“道怎么说都可以,不离一点真理。心怎么想都可以,不离良心天理。人怎么做都可以,不离纲常伦理。”又说:“以道修身,道化家庭,齐家修道。”

修天道从人道做起;明师一指,超生了死;立愿了愿,返乡面 。道就是当前的这一点天性,白阳修士没有往生的疑问与忧虑。这是道与教的不同。

《经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注释》

 大会斋:在大法会中,兼吃斋饭,所以说大会斋。

 肃容:整饬仪容,表示尊敬。

 不可思议:不可用心意思量,不可用言语议论。

 可不是:岂不是。

 宗旨:原本的旨意。

 梁武帝:南朝梁国开国国君,姓萧,名衍,博学能文,崇信佛教。

 朕:帝王自称我为朕。

 布施:有三种:舍财物给人,叫财施;讲道理给人听,叫法施;让人免除畏惧,叫无畏施。

 功德:利益他人叫功,不离天性叫德。

 先圣:指历代传法祖师。

 正法:指正法眼藏,是历代祖师所传授。得正法的,可诞登彼岸,证诸佛果。

 求福:求来生的福报,福尽仍然堕落。

《语译》

有一天,韦刺史为惠能大师设大会斋,吃过斋饭,刺史恭请大师登上法座,自己和官僚、信众们整肃仪容,向大师再行礼拜。问道:“弟子们听和尚说法,实在是微妙得不可思议。现在弟子有些疑问,希望和尚大发慈悲,特别解释说明!”

六祖说:“有什么疑问就立刻提出来,我当为你们解说。”

刺史说:“和尚所说的法,是不是达摩祖师的宗旨?”

六祖说:“是的。”

刺史说:“弟子听说达摩祖师当年渡化梁武帝时,武帝问:‘我一生中建造寺庙,护持僧人,布施财物,广设斋会,究竟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说:‘实在说并没有功德。’弟子不明白这个道理,希望和尚为我们解说!”

六祖说:“实在是没有功德。不要怀疑先圣的话!梁武帝心存邪见,心外求法,没有认识正法。建造寺庙,护持僧人,布施设斋,这只是在求有漏的人天福报,不可将这福报当做功德。因为功德原本就在自性中,不在修福的事相上求。”

《发微》

金刚经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所得的是有相的福德。既然是有相,不管福德多大,终归消灭。

永嘉大师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武帝所求的只是来生的福报而已,并不是无为法,所以没有功德。功德不能往外求,所以永嘉证道歌又说:“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这一颗如意珠,如同琉璃的明净,就是人的天性;明白天性,就能自利利他,所以说功德就在自性当中。

《经文》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注释》

 见性是功:见到本性寂然不动,光明遍照,以平等心行无为法才是真功。

 平等是德:看一切众生佛性平等就是德。

 谦下:谦让卑下,低心下气不自高自大。

 不轻:不轻慢他人。

 常行普敬:对一切众生时常存着普遍尊敬的心。

《语译》

六祖又说:“能认识自性就是功,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众生就是德。前念后念之间没有障碍,常能发挥真如本性的真实妙用,这就叫做功德。内心谦虚卑下就是功,外在行为合于礼就是德;从真如自性中建立万法就是功,心体远离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离自性就是功,应用万端而不染着就是德。如果要寻求功德法身,只要依照这样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

如果是真修功德的人,心里就不会轻慢他人,而能普遍尊敬一切众生。如果心中经常轻慢他人,我执没有断除,自然不会有功;自己的心性虚妄不实,自然没有德。这是因为我执没有除掉,自高自大而常常轻视一切的缘故。

善知识!念念不离道心就是功,心行平实正直就是德;修心养性就是功,谨言慎行就是德。善知识!功德必须向内见到自性,不是藉着布施供养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和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认识这个真理,无法契入,不是祖师有了过错。”

《发微》

一般人都把布施供养当成功德,其实不对。因为这种布施供养是有所求的,譬如求福、求禄、求寿、求生天等等,因为所求在外,所以福报不能长久;又因为有所求,所以也是一种烦恼。

真正的功德是修心养性,一个人懂得修心养性,必然会有慈悲心,把他人看成像自己一样,因此以恭敬心来礼敬。孟子说:“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铄我也。”仁义礼智就是自性功德,人人都具足,而且应用无穷无尽,又何必往外去追求呢?

《经文》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师曰:“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注释》

 阿弥陀佛:一译无量寿佛,二译无量光佛。净土宗教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念阿弥陀佛,就得往生。念佛往生,是方便法门。阿弥陀佛怜悯众生沉沦苦海,发四十八愿,才成就极乐净土,可见无愿不能成佛。如果只是口中念佛,不效法弥陀的慈悲愿行,怎么能往生西方。念佛,要知道念佛的是谁,才是根本。净土为佛心所证的真如本体。净为心,土为境。净土就是心境不二的别名,也就是不二法门。

 世尊:佛的尊号。因为具足万德,是天人所共同尊崇,所以称为世尊。

 舍卫:北印度憍萨罗国的都城。释迦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在这里,城内有祇园精舍,地方大概是在今天的印度西北部,尼泊尔的南边,拉普的河南岸。

 引化:引接化度。

 十恶:一、杀。二、盗。三、淫。四、妄言。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九、嗔。十、痴。

 八邪:八正道的反面。一、邪见。二、邪思维。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精进。七、邪念。八、邪定。

 下根:根性低劣。

 有殊:有差别。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就是佛,心地没有垢秽,所以佛土清净无染。

 身中净土:了悟自性,清净无染,自身就是净土。所以说“识得当前真净土,万部丹经一笔钩。”

 在处一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安然自在。

 心地:心是万法之本,好比土地能生万物,所以叫心地。

《语译》

韦刺史又问:“弟子常见一般出家或在家的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和尚解说,这样的修行是不是能往生?希望和尚为大家破除心中的疑惑!”

六祖说:“请韦使君用心听!我来解说。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中,宣讲西方接引化度的经文,很清楚地指出西方净土离开自身不远。如果从事相上来说,西方距离娑婆世界有十万八千里,其实这十万八千里就是象征众生的十恶八邪,因为十恶八邪的障隔,所以便说西方遥远。说西方净土遥远,是为根性下劣的一般人依事相而说的;说西方净土很近,是为根性锐利的上智人从自性而说的。人的根性虽有利钝两种,但是佛性并没有两样。因为众生有迷昧和觉悟的差别,所以见性就有时间上快慢的不同。执迷的人着相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觉悟的人只求净化自己的心。所以佛说:‘随着自心清净,自然佛土清净。’

使君!东方人只要能使心清净,就没有罪业;反过来说,即使是西方人,如果心不清净,一样是有罪过的。东方人造了罪业,就想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西方人造了罪,念佛要求生到哪一个国土去呢?凡夫愚人不能了悟自性,不认识自己身中的净土,于是发愿往生东方或西方;觉悟的人,到哪里都一样是净土。所以佛说:‘身心清净从容的人,随便在什么地方,都能得到安乐。’

使君!只要心地没有不善,西方极乐世界就离我们不远;如果心地不善,念佛求愿往生也难以到达。

《发微》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临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全经的纲要在于一心不乱,但是人想要达到一心不乱,如果不是明心见性是办不到的。心不明,性不见,那么念念生住异灭,一天当中何止有千万个心念起伏。韦刺史是东方的俗人,他所请问的西方,也许是指西方印度而言。因为达摩祖师刚来到东土中国,传佛心宗,而佛生在西方。六祖恐怕他着相,所以引西方俗人来破除疑惑,所以有“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的话,使他明白西方的西并不是东西的西。只要得闻真法,识得自性,悟无念法,修无念行,那么眼前便是极乐,不必拘执里数的远近,也不必执着命终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蒙受佛的接引。

有一首诗说:“大道分明在心头,有作有为尽下流;识得当前真净土,万部丹经一笔钩。”不回归当前真净土,要到哪里去寻找极乐世界呢?

《经文》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注释》

 弹指:比喻时间的短暂。

 弥陀:阿弥陀的略名,也就是自性佛。自性佛不能见,怎么能够见他佛。

 十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愚痴。

 无生顿法:自性不生不灭,叫做无生。顿悟佛性无生,就可见性成佛。

 刹那:就是一瞬间。

 顶礼:五体投地,以头顶礼敬尊者的脚部。是最恭敬的礼。

 色身:指肉体。色身是四大假合。

 王居心地上:佛性指挥色身,是色身的主宰,所以称佛性为性王。王是主宰,居住在心地的中央。佛由此性修成,所以说佛由性中作。

 慈悲即是观音:观世音菩萨常本着大慈大悲的精神,听到或观察到众生的痛苦而前往救援;所以自心常存着慈悲,就等于是观音。

 喜舍名为势至:对于一切人事,都能欢喜、布施,叫作喜舍。世人悭贪,偶而有所布施,也是着相布施。所以不是大智的人,就很难用平等心来欢喜布施。大势至菩萨常运用大智慧,不管是到什么地方,都以平等的布施来渡化众生。所以自心常存喜舍,就等于是势至。

 能净即释迦:释迦牟尼佛修清净行,圆满功德成就佛道;所以能够净化自心,就等于是释迦。

 平直即弥陀:阿弥陀佛以正直佛心,发四十八愿成就极乐净土;所以自心平直,就等于是弥陀。

 人我是须弥:世人所以会造作种种的不善业,都是执着“人我相”所造成的;因为“我执”的潜伏作祟,而造下如同须弥山一样高的恶业;所以有人我相的执着,就等于一座须弥高山障碍着正道。

 邪心是海水:不正的心念,能使人像海水一般的汹涌澎湃不得安宁;所以说邪心是海水。

 烦恼是波浪:烦恼盘踞在心中,就像海中一个紧跟一个的浪花,起伏不定。所以说烦恼是波浪。

 毒害是恶龙:恶龙是毒害人群的凶猛动物,如果心中存有毒害他人的心,那自身就好比是恶龙;所以说毒害是恶龙。

 虚妄是鬼神:如果人的心地虚伪,就如同鬼神的恍惚不实。所以说虚妄是鬼神。

 尘劳是鱼鳖:鳖,水族动物,形状如龟,俗称甲鱼。鱼鳖整天在水中穿梭不停,人在尘劳中奔波也是这样;所以说尘劳是鱼鳖。

 贪嗔是地狱:贪欲嗔恚盘据在心,常使人惶惶不安,就像在地狱受罪;所以说贪嗔是地狱。

 愚痴是畜生:畜生没有什么智慧,人如果愚痴不化,就等于没有智慧的畜生一样;所以说愚痴是畜生。

《语译》

现在我劝各位善知识,首先要除去十恶,就等于行了十万里路;然后再除去八邪,就又走了八千里。念念都能见到自己的本性,经常使自己行为平坦正直,那么到达西方净土就像弹指般一样的快速,就能见到自性阿弥陀佛了。

使君!只要你能常行十善,又何必要更求往生呢?如果不断除造作十恶的心,那么有哪一尊佛会来迎接你往生净土呢?如果能了悟无生无灭的顿教法门,要见到西方净土,就只在刹那之间;不能了悟,就是念佛求愿往生,那么西方路途遥远,如何能够到达呢?我要为各位在一刹那间把西方移到这里来,而且当下便能看到,大家愿意看到西方净土吗?”

大众一起向惠能大师顶礼说:“如果能够在这里就看到西方净土,又何必再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希望和尚慈悲,方便示现西方净土,让大家都能够看到!”

六祖说:“各位!世间上的人,自己的身体,就好比一座城堡。眼睛、耳朵、鼻子、口舌等知觉器官,加上身体的触觉器官,在外表上就有五个门,在身体里面,还有一个意门,总共是六个门。心就好比城堡中的土地,自性就好比城堡的国王;国王居住在城中的土地上,就好比我们的本性,居住在心地上。自性不离心地,国王就存在;自性离开了心地,国王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自性如果在,身心就存在;自性如果离开,身心就毁坏。想要作佛,要向自性中去追求,千万不要向身外去寻求!自性如果迷昧,就是众生;自性如果觉悟,就是佛。能怀着慈悲心,就是观音菩萨;能怀着欢喜布施心,就是大势至菩萨;能够保持身心清净,就是释迦牟尼佛;能以平等心、正直心去对待一切,就是阿弥陀佛。

心中分别人我,挡住了妙智慧,就是一座障碍正道的须弥山;心里起了贪欲邪念,心性不得安宁,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水;无明烦恼,心情不能平静,就是翻滚的波浪;心存毒害,充满伤害,就是凶猛的恶龙;心地虚伪狂妄,变幻不实,就是恍惚的鬼神;常在尘劳中奔波,徒劳一生,就如同鱼鳖;有贪欲与嗔恨,不断的折磨自己,就是活在地狱;愚痴不化,顽冥不灵,就等于无知的畜生。

《发微》

弥陀经说西方离开这里十万亿佛土,六祖却说成十万八千里,可见佛经上的数字只是形容它的遥远,要人努力修行罢了。六祖说:去除十恶八邪,就是走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说:“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如果能够回归自性,那么西方就在心中。“西方就是自性,里数就是无明”。迷昧的人说远,是下根;明理的人,说近,为上智。

色身是城,是宅舍,毕竟是朽物,而一点真灵,的确是真。真灵是色身的主宰,这是主人翁居在心地上。当性王在的时候,色身才有作用,所以说“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自性觉就是佛,佛性具有慈悲、喜舍、清净以及平等直心,所以学道的人要从自心中返照自性,把慈悲、喜舍、清净以及平等直心释放出来,广渡一切众生,这样就是圆满的佛陀了。

《经文》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注释》

 觉性:离一切迷妄的觉悟自性。

 六欲诸天:就是欲界的六重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了然:了解、明白。

 法界:万事万物通称为法,因为各有界别,所以称为法界。

《语译》

善知识!经常修行十善,天堂便能现在眼前;除去人我相,须弥山便会崩倒;止息邪妄心,海水就会枯竭;烦恼不生,波浪就会平息;忘却毒害心,鱼龙便会绝迹。于是自己心地上的真如觉性自然就会放大光明,外照六根门头清净无染,能破除欲界六天的欲业;内照自心本性,就能消除贪嗔痴三毒,地狱等罪业也能同时消灭。像这样内外光明澄彻,就像是清净的西方极乐净土一样。如果不作这样的修行,怎么能达到西方极乐世界呢?”

大家听了六祖惠能大师的开示,洞然明白,照见自性,于是向六祖恭敬顶礼,同声赞叹说:“好极了!”又高唱道:“普愿法界一切众生,听闻的人都能立即觉悟。”

六祖说:“善知识!如果想要修行学佛,在家也是可以,不一定要出家住寺。在家人如果能够依法修行,就好像东方人心地善良;出家住寺不能依法修行,就好像西方人心地不善。只要自心能够清净,就是自性的西方极乐世界。”

《发微》

修行的目的在化苦海为莲花邦,但是先要自觉自立,然后才能够觉他立人。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儒家圣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在家修行的道理。修行只凭一心,不分在家出家。只要心地清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子路曾经问孔子,什么是“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又问怎么事奉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不知”,只是这些事情,是天道的范畴;而天道遥远,不如人道来的浅近贴切。所以孔子希望子路先实践人道,就能够明白天道。这就是儒家“下学而上达”的道理。

所以如果能够圆满人事,使家道祥和,社会安定,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又何必离开这个世界,去寻找天堂呢!其实宇宙之间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事物叫“天堂”。心地如果不善,就是在天堂也就像在地狱一样,所以说“万法唯心。”

《经文》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时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注释》

 心平何劳持戒:心平气和,一派天真,就像赤子的心,纯善无恶。心地如同湖面平静,可以照映万象;心地公平,事事自然各得其所。持戒是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触犯佛规。戒律本来是为了止恶防非,如果能够心地平和,怎么会犯戒呢?

 行直何用修禅:行为正直,不必修禅定的工夫。修禅定是为了调伏心猿意马,如果行为已经正直,没有私欲、偏差,何必再修禅定呢?

 恩则孝养父母:欲报恩首先要尽孝道奉养父母亲。

 忍则众恶无喧:忍辱为六度之一。逆来顺受,不报无道,喧闹纷争自然平息。

 钻木取火:比喻修道精进不懈,如同钻木取火,最后必然见性。

 淤泥:即污泥。比喻修道不懈怠,就是在烦恼泥当中,也可以修成九品莲台。

 日用常行饶益:日用间常帮助别人,饶益他人。

 菩提只向心觅:佛在心中,离开此心,便没有佛。

 玄:不易理解的玄理。

 天堂只在目前:能依照这个无相颂修去,就可以成佛,所以说天堂只在目前。迷昧的人不行孝义忍让,只是口诵佛名,希望带业往生西方;但是西方极乐世界,哪里有不孝不义不忍让的人呢?

 时不相待:佛法是由自己去身体力行,有智慧的人先机而作;迷昧的人失机而悔。

 信受奉行:信受于心,遵守奉行。

《语译》

韦刺史又问:“在家人要如何修行呢?希望和尚教导!”

六祖说:“我为大家说一首无相颂,只要照着修行,就好像经常和我同在一起;如果不这样修行,就是剃发出家,在修道上又有什么益处呢?”偈颂说:

心地平和就不会生出烦恼,造作罪业,那又何必持戒呢?行为中正直率,表示没有贪嗔的私欲,那又何必修禅呢?

知道报答五恩,就要从尽孝于父母亲开始。

明白道义真理,就能够上下之间相互爱怜。

懂得谦恭礼让,就能够尊卑之间和睦相处。

能够忍耐得住羞辱,就可以止息众恶的喧哗。

如果能够像钻木取火般的勤修,污泥当中必定能生出莲花。

吃来苦口的药,一定是治病的良药。

听来逆耳的言语,一定是利行的忠言。

改正自己的过失,一定能生出智慧。

袒护自己的短处,心中一定不善良。

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常常利益他人。

想要修成正道,并不是只用布施钱财。

最高的菩提佛道,只需要向内心寻觅;

何必徒劳无功,向心外求取种种玄妙?

听我说了这个法偈以后,如果能够照着修行,

西方极乐净土,就显现在眼前。

六祖惠能大师又说:“善知识!大家都要依照偈颂修行,来见取真如自性,直接了当成就佛道。时间不会等待人的。大家现在暂且散会,我要回曹溪去了。大家如果有疑问,就到曹溪来问我。”

当时,韦刺史、官员以及在法会中听讲的善男信女们,各自都心开意解,有所领悟,并且信受不疑,决心奉行。

《发微》

修道在健全自己的人格,也就是修养自己的德行,无德不成道。不论在家出家,听取六祖“无相颂”修去,一定可以成佛。

看这一段无相颂,似乎说修道只是平常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譬如说,要心平,要行直,要懂得孝养父母,要有义气、忍让,这些都是一个人应该要有的修养,只是实实在在的做人道理,并不是什么虚无飘渺、高深莫测的事。马道一禅师说:“平常心就是道。”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人心总是起伏不定,难以捉摸。要把人心给修平了,世间事有什么不平?

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说:“和尚修道,还用功吗?”师说:“用功。”问:“怎么用功?”答:“饿了就吃,累了就睡。”问:“所有的人不都是一样吗?”答:“不一样。”问:“为什么不一样?”答:“他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一样。”

易经艮卦的彖辞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象辞又说:“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一动一静都能恰到好处,心思念虑都能恰如其分,这就是“道”了!

定慧品第四

《章旨》

第四“定慧品”,六祖讲从上以来,诸佛立见性教法,一脉相承,一道同风,都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要人自见本性,以大智慧圆满一切法,修自法身波罗蜜功,走上正己成人的道路。

定慧一体的修持,如同“致知在格物”的修养工夫,不可以分成先后两步,或者分成内外两截来看。修行法门是一行三昧:“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常行一直心就大道通流,在第一义不动就处处净土。不是常坐不动,看心观静,是在一切处行住坐卧有威仪,语默动静有道德。南海古佛说:“行是步步行坦途,住是凝神于太虚,坐是回光而返照,卧是抱脐下之珠。”

老师说:“白阳修道,以慎独为宗旨,以体认天理为要领,以日用寻常为实际。念念为众生,念念为整体,做到心口如一,知行合一,内外合一,上下合一,最终天人合一。”所以,道只是一罢了。分成两截而不能内外一贯,就不是定慧一体,就不是天人一贯的大道。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闇。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注释》

 定慧:调摄乱心叫定,观照事理叫慧。又称止观。

 定慧一体:没有定不能观照事理,所以慧在定中;没有慧不能收摄妄念,所以定在慧里;因此定慧一体。

 四相: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我相是执着五蕴六根的假我,人相是执着人我的种种分别,众生相是妄念不断的烦恼,寿者相是福报的追求。

《语译》

六祖大师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我这个法门,是以正定和妙智慧为修行的根本。大家不要误以为正定与妙智慧有所分别,其实正定与妙智慧是一体的,不可以分成两个。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当妙智慧应用的时候,正定已在妙智慧中;当正定现前的时候,妙智慧也在正定里面。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定慧均等修持。

因此,各位修道学佛的人,不要说先要有定力,然后才能发出智慧;也不要说先有智慧,然后才能发出正定的力量;这是把体用一贯看成先与后的分别了。要是有这种见解,就已经把不二的佛法看成是两种分别相了。把法看成两种分别,就好比一个人口里讲好听的话,心里却怀有不善的邪念,这样只是空有定慧的知识而已。为什么?因为定力和智慧不能平等实行。反过来说,如果心想与口说都是良善的事,心口相应,表里一致,那么定力和智慧就是平等一贯了。

修道是贵在自我开悟,自我实践,不在于口头的争论;修道人如果只在先有定再有慧,或是先有慧再有定的理论上争辩,就好比世俗的迷人。争强好胜心不能断除,却增长了我执法执、愩高我慢,这样的做法,是不能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的执着,就是苦恼的众生罢了。

善知识!定慧就像什么呢?就像灯光。有了灯就有光明,没有灯就黑暗。灯是光的本体,光是灯的妙用,名称虽然有两个,体性本来就是同一个。定和慧也是这样。”

《发微》

修道如果智慧多,而定力少,这种智慧是狂慧。反过来,如果定力多,智慧少,这种定力是邪定。要定慧同时才是佛性。六祖得受五祖指点时,言下大悟,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本无动摇就是定,能生万法就是慧。可见定慧不分先后、内外,只是强名体用而已,其实定就是慧,慧就是定,无二无别。就不动来讲叫定,就分别一切法来讲叫慧,都是指这一点佛性而言。

儒家讲仁智。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智者通达事理,爱好周流不息的水;仁者安行义理,爱好厚重不移的山;智者心力常动,仁者性情常静;智者自得其乐,仁者心广年寿。儒家讲的仁智,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定慧,但是却有相通的地方。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心不起,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注释》

 三昧:梵语,又称为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等持。也就是心回归自性而不动。

 一行三昧:心定在一行而修三昧。又叫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一行、一相、真如都是指自性说的。

 直心:诚实心,是一切万行的根本。

 谄曲:谄媚不正。

 自缚:自己缠束自己。心执着法,就被法所缠住,所以叫法缚。

 舍利弗:也叫舍利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宴坐:静坐。

 维摩诘:其义为净名。是佛在世的时候,毗耶离城的一位在家菩萨。当初舍利弗在树林中静坐,维摩诘就对他说,静坐不是坐着不动,而是心不执着一切法,又能运用得宜。

 诃:大声斥责。

 看心观静:就是看心看净。有一个看,表示有能看,有所看,能看所看就是二法,有二法就是分别,有分别就是烦恼。看心看净,到底谁在看?心是什么?净是什么?想要寻觅毕竟不可得。所以说都是虚妄不实。

 不会:不能领会。愚昧的人只看经典字句,也有眼观鼻、鼻观心以及数息等等方法,都是心外求法,并不明白其中的妙理。

 颠:痴颠,不明事理的意思。

 相教:有形有象的教法。上乘大法,无形无相,所以惠能大师都以无相来说法。

《语译》

六祖大师接着又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所谓一行三昧的意思,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行住坐卧都能心行正直,处处不失修行人的本分,又能永恒不变专一力行。净名经(维摩经)上说:‘直心就是修行的场所,直心就是清净的佛土。’不要在内心里怀有狡诈弯曲,只在口头上说自己正直,而不照着正直的心去做。要不断努力,使自己内心诚实正直,同时对一切法也不要有执着的念头。可是有些迷昧的人,常常执着于法相,譬如说修习正定的时候,以为只要坐着不动,妄想就不会起来,这样就是修习正定了。作这种见解的人,就如同没有情识的木石一样,这反而使自己在修道上阻碍不前。

善知识!河道必须流畅,道路必须通行,为什么反生滞碍呢?同样的,本心如果不被法相所缚,就好比道路、河流一样是通行流畅的。如果心中常被法相所绑,就叫作茧自缚,自己捆绑自己。假使有人认为坐着不动是对的,就会像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舍利佛尊者,当初静静坐在树林里,反被维摩诘呵叱说:‘并不是只坐着不动,就是修习正定了。’

善知识!又有一些人教人静坐,只是看住自己的心,观想着清静,这样只是观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清静,坐着不动也不起身,就永久那样的下功夫。有许多迷痴的人不懂得佛法大意,执着太深,反而使自己癫狂乱性;患了以上毛病的人,还真不少。由此可知这样教人静坐修定,是很大的错误。”

《发微》

一行三昧就是道。道是什么?平常心就是。平常心是什么?就是中庸所说的庸德、庸言。六祖也说,不论在哪里,不管行住坐卧,只要常行一直心就是。人如果能够言顾行,行顾言,时时反省,时时实践,那么离道不远了。

道运转不息,也就是中庸说的“至诚无息”,并不是坐着不动。如果以为坐禅就是道,就是一行三昧,那么就如同无情的木石,反而障碍了大道。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注释》

 正教:以正理来说教,叫正教。

 无念:就是正念。也就是没有妄念的意思。

 无相:没有分别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见一切相都是假相,无相才是真正的实相。

 无住:就是无所住。有所住便在假相当中,便是妄想心。无所住就是本心本性;本来无一物,所以是无所住。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离相:离一切形相。心中有物就是着相,心中无物就是离相。

 酬害:报复伤害。

 前念:以往之念。

 今念:现在之念。

 后念:未来之念。

 系缚:烦恼的异名。烦恼能缠缚身心,不得自由。

 念念不住:心如同虚空,又了了分明。祖师说:“事大事小,到头自了。任凭他坏,任凭他好。智者了达,就事了事;凡夫见二,就事生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法体:法身。

 境上生心:在六尘境上生出妄想心。

 口说见性迷人:口说见性而没有真功实善,不是真正见性,所以说是迷人。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自性如同虚空,所以说没有一法可得。只要心能够返照自觉,不向心外求法,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奥妙。

《语译》

六祖大师又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本来佛教说理是没有顿悟和渐修的差别,现在为什么有顿悟和渐修呢?因为人的根性有利根和钝根的不同。根性较迟钝的迷妄人只能渐渐修学,根性较锐利的明悟人一下子就能契机觉悟。只要能够认识自己的本心,明白自己的本性,不论根性是怎样,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知道这个原理,也就没有顿悟和渐修的差别了。因此‘顿悟’和‘渐修’只是方便设立的假名目而已。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自从历代祖师以来,都是先教人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说的无相,就是处在各种的形相之中,心不染着。所说的无念,就是自心不被外在事物引诱而起邪心动妄念。所说的无住,就是自心不留恋过去,也不贪着未来;心性上能够自在无住,才是人人本来的自性,也就是佛性。佛性是无所住的,佛性对于人世间的善恶好坏,甚至于仇人和亲人,有言语的冒犯、讽刺,或者欺凌纷争的时候,都一概看作是虚空幻相,不会想去报复仇害。在每一个起心动念中,不去追思往昔的情境,若果是过去的念头,牵系着现在的念头,又牵引着未来的念头,像这样念念牵连不断,就叫作系缚,也就是拿绳子捆绑自己的意思。反过来说,如果心能够不执着过去、现在、未来,就没有束缚了。没有束缚的心才能够自在自如,这才是无所住心,也就是佛性的真正面目了。

善知识!修行人要识透真假,心不执着情爱、名利、生死这些外在的假相,使内在清净,就叫作无相。心能远离外在的假相,那么自性的法体,自然清净,这就是‘无相为体’的意思。

善知识!在种种境界上,心能不被外境所染污,就叫作无念。也就是说在自心的念头上,不受到眼耳的所见所闻影响,不受境界左右心性的意思。如果有人认为什么都不去想,又把念头除尽,岂不是像死人,因为人死了才不再有思想,而到别处受生了。这种观念是极大的错误。学道的人应该好好的想一想,如果自己不明白佛法大意,自己错了还罢了,却又再误导他人;自己愚迷不见真理,反倒过头来诽谤佛法及经典。因此,历代祖师唯恐世间上的人,执着形相生出妄想心,所以才立‘无念’作为修行的宗旨。

善知识!大家明白为什么要立无念为宗旨吗?都是因为有些人常在口中自夸见性,但其实还是迷执的人,像这些迷妄的人遇到境界就生起杂念,有了杂念就有一些不正当的想法,有了不正当的想法就有欲望,有欲望就要劳心劳力,最后沉沦在生死苦海之中。其实每个人的本性是一切具足的,本来就没有缺少什么,也就不需要去得什么法,也没有什么法可以让本性得到。如果听人说有什么可得,又随便说祸说福,那都是俗人的烦恼邪见。因此禅宗顿悟法门才建立无念为宗旨。

《发微》

无念、无相、无住是惠能顿悟法门的精义,修到这种境界,就已经体悟无生。无念、无相、无住,分开来说有三,其实只有一,就是自性。

尚书多方篇讲:“克念作圣,罔念作狂。”克念的意思,就是没有邪念。能够克念,当然就意诚心正,因此可以作圣。而罔念就是念头邪曲,这样的人必然胡作非为,不是狂人是什么?

大学篇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不自欺良知,就是诚意,简单来说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当然就没有邪心妄想,而符合自己的良知本性。要怎么做才能不自欺呢?大学篇又说:“君子必慎其独。”独就是独知之地,也就是灵灵昭昭的心,不要让这个心有物欲干扰,就是慎独。

人能够克念、慎独,就能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修养境界。所以从心性来说,顿教法门和真儒的修持是一样的。

《经文》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注释》

 真如之用:真是不假,如是不动,也就是自性。中庸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就是真如的体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就是真如的妙用。

 根:能生之义。譬如眼根对色境能生眼识,意根对法尘能生意识。

 见闻觉知:六根的知觉。见是眼见,闻是耳闻鼻闻,觉是舌的味觉身的触觉,知就是意的知觉。

 第一义不动:楞伽经说:“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这是说能善分别种种的法相,但是我的自性本觉,本来就寂然不动。

《语译》

善知识!所说的无,无的是什么事呢?所说的念,念的是什么东西呢?所说的无,就是没有差别相,也没有一切妄见尘劳的心。所说的念,就是念真如自性。所以说,真如就是念的本体,念就是真如的应用。真如自性才能生起念想,眼耳鼻舌这些器官是没有思想的。真如有能随缘起念的天性,要是真如本性离开人身,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这些器官也就立刻失去了效用。

善知识!真如自性随缘起念的时候,是不受外缘污染的,所以虽然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身体接触到、心里想到,但是真如自性仍然不会被万般情境影响,产生贪妄执着,而能恒常自在。所以维摩诘经上说:‘明心见性的人,善于觉察天地万物,并且能清楚分别一切法的面貌;常能守中抱一,清静自在的行走人间天下路,而不会生起邪心妄念。’”

《发微》

这一品讲的无念、无住、无相,看起来虽有不同,但是道理都一样。基本上“念”的产生,是因为“住”“相”。如果无相,那要住什么?不住当然就不会起念,不起念就是无念。反过来说,一起念就有所住,有所住就着相。

六祖又说,以无住为本,以无相为体,以无念为宗。无住就是心不住六尘相,因此可以来去自如,无挂无碍。无相就是空一切相,了知万法皆空,本来无一物。无念就是心的本体,澄澈光明,如如不动。虽然法有无住、无相、无念的分别,但是都不离当前这一点自性,而中庸一书只用“诚”字来统括这一切。

坐禅品第五

《章旨》

宗门有教外心法,有教内修习。教外心法是传道,在以心印心;教内修习是言教,在应机指引。教内修习又分为上乘法与一般法,六祖应机示教,所开示的都是接引最上根人的上乘法。坐禅品第五,讲坐禅工夫的上乘法:不离自性,就是一真法界。在第四“定慧品”中,六祖已明示坐功不是“看心观静,不动不起。”而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第五“坐禅品”,六祖大师接着开示修习禅定不是在看心、看净和不动上修行。自性不动的修持工夫是:“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讲坐禅是:“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讲禅定是:“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因此,吾人在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在日常生活当中素位而行,不悖礼犯分,那么当体成真而德慧成就。

如果没有密付无上心法,没有在财、法、侣、地的道场里同修共办,又没有天人的护持,光讲守一、抱元、归零,光是参禅、打坐、念佛、诵经,就想要做到一心不乱,实在是千难万难。

白阳法门是道与教一贯,讲真人静坐,不是身体打坐。老师说:“每天打坐而不修不办,第一对不起自己,第二对不起父母,第三对不起国家。”儒门心法是“不参禅,不打坐,三省四勿真功夫。”孚佑帝君说:“大学讲知止、定、静、安、虑,每一步都是坐功,每一步都是顿悟。”师母说:“如果我们能养浩然正气,行中庸之道,在行、住、坐、卧当中就有道。”

《经文》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看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看心看净,即障道也。”

《注释》

 坐禅:坐而修禅,息虑凝心,以究明心性的工夫。达摩东来中国,传佛心印,不假藉语言文字,而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世称所传为“一指禅”。

 看心看净:北宗渐修法门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所以南宗顿教以不看心、不看净来批驳。无垢就无净,净也是相,所以不看。

 性自清净:自性是上天所赋,这一点自性在天是理,在人是性,本来就是清净光明,无垢无染。

 工夫:也作功夫。工是功程。也就是修练的功程。

《语译》

六祖大师开示大众说:“这个法门中所说的坐禅,本是不执着于心,也不执着于净,也不是不动。如果说执着于心,心念原本是虚妄的;知道心念是虚幻的,所以也就无所执着。如果说执着于净的话,人的自性本来清净,因为有了无明妄念,所以覆盖了真如本性。只要没有妄想,本性自然清净;如果起心执着于净,就会产生净的虚妄;虚妄没有一定的处所,有了执着,就是虚妄。净原本也没有形相,现在却立出了净的形相,还说这是修行的工夫;有了这样错误的见解,就会障蔽自己的真如自性,反而被净相所缠缚。

如果想修持不动心性的工夫,那么无论何时、何地,对他人的是非、善恶、功过、得失,都能视而不见,不起分别,这才是自性不动摇的工夫。善知识!愚迷的人,身体虽然不动,但是一开口便说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这就与佛道相违背了。像这些人虽然是坐禅,但一味看心看净的结果,反而头上安头,阻碍修行的正道。”

《发微》

汤子遗书说,每每看到朋友当中,有的人自己不能改过,却偏偏要议论别人的是非过错。甚至于是几十年前偶然的错误,也常常记在心里,并且当作话柄。却不想一想古人说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大舜和盗跖的分别,只在一念的转移;如果从来所做所为都是君子,可是一旦改行,那就变成小人了;而从来所做所为都是小人,一旦改变思想,那就成为君子了。所以怎么可以因为人的一时过错,便加以非议或是抛弃,断绝了人家改过自新的道路。还有在人家背后议论过失,却不肯当面善尽忠言,这不只是身为朋友的过失,也是自己的心地不忠厚、不光明,像这样的过失,便不是小事了。

静坐常思自己的过错,哪有闲工夫去议论别人的是非。不见人的是非,更不会议论人的是非,修持到这种境界,道就在其中了。

达摩还没有到中国来的时候,各家对于坐禅的理解,都是离不开四禅八定的范围。但是这样的禅定工夫,虽然精细,可是离不开色界、无色界的框限。而达摩的“一指禅”,便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步直超,教外别传。顿悟的人当下和诸佛同体,所以和一般的坐禅法门不同。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注释》

 我本元自性清净:“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所以佛以金刚比喻佛性。本是根本,元是原来。

 自见本性清净:自性本来清净,并不是脱离了尘垢而得到清净。因为自性就像虚空一样,本来没有一物,所以说本来清净。

《语译》

六祖大师再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什么叫作‘坐禅’呢?坐禅是心性没有执着,没有障碍的工夫。对外在一切善恶境界,不起是非、善恶的念头,这就称为坐;对内能见到自性如如不动,不被尘境所扰,这就称为禅。

善知识!什么叫作‘禅定’呢?在外离一切相的执着叫做禅,在内明悟本来,不乱心性叫做定。如果在外境上着相,内心就会散乱;如果能外离一切相,内心就不会散乱。自心本性原是清净安定的,只因为遇境起念,所以内心就乱了。如果见一切境而内心不乱的话,这才是真定。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就是禅,内心不乱就是定;外无执着,内心不乱,就叫做禅定。菩萨戒经说:‘我们的自性本体,本来就是清净的。’善知识!在念念当中,和自己的清净本性相应;在一切时中,精进修持实践,自然能够成就佛道。”

《发微》

坐禅不是趺坐禅定的意思。惠能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所以枯坐不是禅,能够不起妄念,那么行住坐卧,都是禅。如果不能见到本性,那么端坐又有什么用呢?

过去大道没有普渡,所以要顿悟非常困难,因此一般人修习禅定,都是依照教门的工夫,也就是看心看净,或者是数息止观,希望惑业渐去,最后得证涅槃。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有为法,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无为法才是究竟法。这无为法就是“明师一指,教外别传。”当下回光,顿悟自性本来清净,所以不断烦恼,烦恼自断,而可以疾速成就菩提。

忏悔品第六

《章旨》

第六“忏悔品”,传授见性成佛的实际做法。内容有五段:第一段,传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又传授“无相忏悔”,消灭三世的罪业。第二段,教发自心四弘誓愿。第三段,传授无相自性三宝三皈依戒。第四段,开示一体三身自性佛,使学者明白道在自身。第五段,说无相颂五首,灭除修士多生多劫所造的罪障,罪障消除就可以见性成佛。

修道有三部曲:第一要立愿了愿,第二要感恩与忏悔,第三要明白真道有真考。这是众生参办佛事的实际做法。能够这样,就可以消解冤孽,化掉习气,明理培德,心性提升,才能参与这一场天人共办的三曹佛事。

《经文》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注释》

 广韶:广州和韶州。

 洎:及。

 骈集:聚集。

 此事:指修佛学道的事。

 不假到此:不辜负来这里学佛的苦心。

 胡跪: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是胡人跪敬的礼仪,所以叫胡跪。

 五分法身香:以五种功德法而成佛身。也就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五种。

 戒香:戒慎自己,不作恶事。薰习戒慎的香烟,就能断恶行善。破相论说,佛陀在世的时候,教导众弟子用智慧火燃烧自性无价宝香,供养十方诸佛。但是现在的众生,不了解如来的真实义,只用外在的火燃烧世间有形质的种种香烟,希望得到福报,这怎么能够呢?达摩也讲,戒香,能断除种种罪恶,能修种种善业。戒德薰于四方,就如同香烟飘向各处,所以叫戒香。

 定香:真心定寂,离一切妄念,在任何环境之下,都能保持本心,不起散乱。

 慧香:发出真智慧,行一切善事。达摩说:“常于身心内自观察。真智圆明,观达法性,为慧香。”

 解脱香:解除一切无明的束缚,自由自在。达摩说:“自觉觉他,觉智明了,则名解脱。”

 攀缘:猿猴依附林木而走动叫攀缘。比喻心随着外境而转移。

 解脱知见香:以自性菩提,空一切相,真知真悟,常行佛事,叫解脱知见香。

 沉空守寂:固守空寂,顽空不通。

 和光接物: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处在治世,和众人同享光明;处在浊世,和众人同俗混尘,不露光芒。和光接物,是说待人接物和祥而光明正大。

 内薰:众生心内,有本觉的真如,向内寻求,自然得到菩提。灼烧叫薰。由内寻求所以叫内薰。

《语译》

有一天,六祖大师看到广州、韶州以及四方的学者、庶民都聚集到山中来听闻佛法,于是登上法座,告诉大众说:“来,十方大德!有关修行成佛的大事,必须要从自性的觉悟做起。在任何时候,念念都能清净自心,修正自己的行为;见到自己的法身、佛性,自己救渡,自己持戒,这样才不辜负来到曹溪听法。大家既然都是远道而来,能够共同在此聚会,都是有缘。现在请各位就地胡跪,我要先传授你们‘自性五分法身香’,接着再传授‘无相忏悔’。”大众依照大师的指示,赶紧恭敬的跪好。

六祖大师说:“第一是戒香,就是自己心中没有过失、罪恶,没有嫉贤妒能的心理,没有悭贪嗔忿的念头,没有劫掠杀害的意图,这就叫作戒香。第二是定香,就是看到一切善恶情境的时候,自心不会散乱,这就叫作定香。第三是慧香,就是自心没有障碍,时常以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作恶业,虽是修行种种善事,但心中不执着所作的善行。尊敬长辈,体念晚辈,怜悯孤苦,救济贫穷,这就叫作慧香。第四是解脱香,就是心不攀缘外境,不去思量分别善恶,身心自在,无所挂碍,这就叫作解脱香。第五是解脱知见香,就是自心既然对于善恶都没有攀缘,但也不可以死守空寂,而应该多方参学,听经闻法,以认识自心,通达佛法义理;待人要谦虚和善,不要妄自分别人我,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时,真如自性丝毫没有改变,这就叫作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这‘自性五分法身香’,主要是用来熏修自心,千万不能离心而向外寻求。

《发微》

六祖慈悲,要修道的人从自性之中,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是佛,自度自戒,才不枉费修行学道的初心。

“自性五分法身香”,是发自于自性法身上的五种功德法。以“香”为比喻,是说可以自薰薰人,也就是自觉觉他的意思。香不是檀香,是用真智慧之火,燃烧着无形无相的宝香,也就是内照自觉、盛德化人,就像香的洋溢薰人,使人生出欢喜。这五种功德香,都是从自性下手,所以叫内薰。

《经文》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注释》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

 三业:业是造作的意思。一、身业,身所做的事,如杀、盗、淫。二、口业:口所说的话,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言。三、意业:心意的想念,如贪、嗔、痴。以上是三恶业,反过来就是三善业。

 憍诳:自大诳妄。

 愆:过失,罪过。

《语译》

现在我再为你们传授‘无相忏悔’,灭除三世的罪业,使身口意三业得到清净。

善知识!大家一起随我念:‘弟子等,从前念、现念、一直到后念,念念都不被愚痴迷惑所污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恶业以及愚痴迷惑等罪,现在完全以至诚的心忏悔,誓愿都能同时消除灭尽,今后永远不再生起。弟子等,从前念、现念,一直到后念,念念都不被自大骄傲欺诈所污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恶业以及自大骄傲欺诈等罪,现在完全以至诚的心忏悔,誓愿都能同时消除灭尽,今后永远不再生起。弟子等,从前念、现念,一直到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怨恨所污染,以前所造作一切恶业以及嫉妒怨恨等罪,现在完全以至诚的心忏悔,誓愿都能同时消除灭尽,今后永远不再生起。’

善知识!以上所宣说的就叫作无相忏悔。什么叫作忏?什么叫作悔?所谓忏,就是忏除以前所犯的过失,从前所造的一切恶业、愚迷、憍狂、嫉妒等罪,完全忏除尽净,今后永不再犯,这就叫作忏。所谓悔,就是悔改自己反复再犯的过失,从今以后,所有的一切恶业、愚迷、憍狂、嫉妒等罪,现在已经觉悟,下定决心完全断绝,从此不再去做,这就叫作悔。所以称为忏悔。

一般世俗的人,愚昧又痴迷,只知道忏除自己以前所犯的罪过错,而不知道悔改反复再犯的过失。因为不知悔改的原故,所以从前的罪过错还没有灭除,而新的过失又不断累积。既然以前的罪过错不能灭除,后来的过失又不断再犯,怎么能称为忏悔呢?

《发微》

人不是圣贤,谁能没有过失呢?如果知过能改,那就是最美好的善行了。所以君子的可贵,就是能够不贰过。六祖传授“无相忏悔”,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去恶向善,以恢复本来清净的法身。

学道的人,以前不认识清净的自性,反而误认六贼为父,所以有种种的贪嗔痴爱,念念不离愚迷、憍诳、嫉妒,造成无边无量的罪业;现在一时顿悟,痛改前非,真实忏悔,永远不再犯过。

忏是忏以前所作的过失,永不再犯。悔是既然知道已往的过失,务必要改正过来。既然知道过失,就大澈大悟,永远断绝,不再重蹈覆辙。有一首忏悔偈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真正的忏悔,要忏到一念不生,也就是所谓的“无生忏”,才是究竟。

儒门的圣贤像曾子,每日三省,以忠、信、传习来自我要求,当然可以寡过。而像子路那样“闻过则喜”,不会袒护过失,也可以说是一个正人君子了。

《经文》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渡,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渡?恁么道,且不是惠能渡。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渡,是名真渡。

何名自性自渡?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渡。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渡。邪来正渡,迷来悟渡,愚来智渡,恶来善渡,如是渡者,名为真渡。

又烦恼无尽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量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佛道无上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注释》

 四弘誓愿:广大叫作弘,切结其心叫作誓,志求满足叫作愿。心地观经说,一切菩萨都有四弘誓愿,就是誓愿渡化一切众生,誓愿断除一切烦恼,誓愿修学一切法门,誓愿成就一切佛果。

 恁么道:这么说。

 且不是惠能度:不是惠能能度,而是众生自性自度。顿悟入道要门论说,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自修,不要依赖他佛。

 正见:明白正理。

 正法:真正的道法,不离于自性的法门。

 下心:低心下气。

《语译》

善知识!现在已经真诚忏悔清净,再和大家一起发四弘誓愿,表明向道的决心,大家都应该专一诚心的听:自心的众生无边,我誓愿渡尽;自心的烦恼无边,我誓愿断尽;自性的法门无量,我誓愿修学;自性的佛道无上,我誓愿成就。

善知识!大家不是说众生无边誓愿渡吗?这么说,就不是我来渡你们了。善知识!心中众生,就是所谓的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这些种种不善的心,都是心中的众生,大家应该自性自渡,这才叫作真渡。

什么叫作自性自渡呢?就是将自己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等众生,用正见来渡。既然有了正见,就能运用般若智慧来打破愚痴迷妄的众生,各各自性自渡。邪见来时用正见渡,执迷来时用觉悟渡,愚痴来时用智慧渡,恶念来时用善念渡,这样来渡心中的众生,就叫作真渡。

还有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运用自性般若的智慧来去除虚妄分别的思想心。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必须见自本性,常常实践正法,这就叫作真学。无上佛道誓愿成,就是既然常能心存谦卑实践正法,又能远离迷妄而又不执着于觉悟,内心常生般若智慧,真妄都除去,就能见到自己的佛性,也就能在一言之下悟道成佛。能够念念诚心抱守四弘誓愿,精进修行,这就是立愿了愿的法门!

《发微》

无相忏悔,可以灭掉三世的罪愆,还我清净的面目。为了要保持这个清净的法身,除了真诚忏悔以外,更要发弘誓大愿,以表达内心向道的坚决,并可以使道心永不退转。这样便可以自渡渡人。

可是众生只能自性自渡,佛不能渡。所说的心中众生,就是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这些心都属于众生相,要用自己的真天心去化渡,才能解脱,这样才是真渡。

用自性般若智慧灭掉心中的众生,同样,也用自性般若智慧来除去心中的烦恼。必须要见到自己的佛性,依照正法实修,才是真正的学道。但是要见到自己的佛性,必须低心下气,行持端正,不要执着真实,也不要落入虚妄。这样就可以见到自己的佛性,这样就可以在一言的当下成就佛道了。

修道如果不变初心,便成佛有余了。那初学的道心,是极大的诚心和愿力,所以修行是愿行法,愿力宏深,没有不成功的。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一个好例子。

《经文》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

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愩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愩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注释》

 无相三归依戒:佛家以佛、法、僧为三宝。归依释迦摩尼佛、归依佛所说的道理、归依出家的僧人为归依三宝,叫三归依戒。现在惠能祖师反复叮咛归依自性三宝,因为自性无形无相,是最真实的无价宝,所以叫无相归依。自性就是佛宝,自心就是法宝,自身就是僧宝。性、心、身一个道理,都是不离当前的这一点佛性。

 归依:归是归向,依是依从。

 两足尊:福慧两足,最为尊贵,所以叫两足尊。

 离欲尊:是说归依正法,远离世间的情欲,所以最为尊贵。

 众中尊:是说归依清净,不染世间的尘垢,所以在众生中最为尊贵。

 外道:传灯录说,心外求法,叫作外道。

 愩高:傲慢。

 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华严经净行品说,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心三宝:顿悟入道要门论说,心是佛,不用将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将法求法。佛法无二,和合为僧,就是一体三宝。

 谄曲:为讨好别人而曲意谄媚。

 吾我心:有你我分别相,这种人的自私心很重。

《语译》

善知识!现在已经发四大弘愿了,再传授大家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性,成就福慧具足的尊贵功德;归依正法,成就远离爱欲的尊贵功德;归依清净,成就解脱自在、众生敬重的尊贵功德。从今以后,应当以明觉的天性为老师,再也不要去归依其他邪魔外道,常常用自性的佛法僧三宝来为自己证明。

奉劝各位善知识,要归依自性三宝,怎么归依呢?第一归依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第二归依法,就是诚意正心,慎独戒欺。第三归依僧,就是清净身心,无染无着。自心归依觉性,邪念迷情不会生起,能减少欲望,知足不贪,更能远离钱财美色的诱惑,达到圆满的福德智慧。自心归依正法,念念都没有邪见,因为心地光明,不会执着分别人相、我相及愩高我慢,更不会贪心痴爱、执泥世情,达到远离爱欲的清高尊贵。自心归依清净,在一切红尘苦劳、痴爱情欲的境界中,自性都不被染着,达到受众生敬重的尊贵。

如果能够这样修行,就是自性三归依。一般凡夫不能理解无相归依,所以从早到晚只是求得形式上的三归依戒。如果说归依佛,佛在哪里呢?如果见不到佛,凭藉什么作为归依的对象呢?所以说归依佛,这句话岂不变成打妄语了。

善知识!你们要自己去体会观察,不要错用了心意!譬如华严经上清楚记载“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经文上分明是说要归依自性佛,并不是要去归依本性以外的佛。自性佛不归依,就没有归依处所了。现在既然已经自己觉悟了,大家必须各自归依自性三宝。向内要调和自己的心性,在外要恭敬尊重他人,这就是自归依。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己本有的自性,就是归依真佛。所谓自归依,就是除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愩高心,以及一切时中所有不善的行为;常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不说别人的好坏是非,这就是自归依。修道人必须经常怀着谦卑低下的忍让心,普遍对人恭敬,这就是见到自己的本性,明理通达,心中没有执着挂碍,这就叫作自归依。

《发微》

“无相三归依戒”,就是教人明白自性才是真佛,自己的真佛不归依,却要往外寻找归依,这样就违背了佛意。佛法僧三宝的真义是觉、正、净。归依自性三宝,就是大觉的人。这样修行,才能解脱。过去千圣万佛的修为,都不能离开这种上乘大法,明眼人当可以体会祖师的妙意。

自己的本心本性才是最真实。布袋和尚说:“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又说:“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佛在哪里?明师一指,当下就是。

《经文》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注释》

 竟:完毕。

 志心:心之所向之为志。留心。

 一体三身自性佛:自性中有三身佛,就是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三身本来一体,所以叫一体三身自性佛。悟性论说“飞腾十方,随宜救济的,是化身佛;断惑修善,雪山成道的,是报身佛。无言无说,湛然常住的,是法身佛。”

 色身:父母所生的身躯。

 清净法身:法身如来,梵语是毗卢遮那佛,译为遍一切处。如来自性,本自清净,所以叫清净法身。

 圆满报身:报身如来,梵语是卢舍那佛,华言为净满,也就是圆满功德,可以受十方供养的受报佛。

 千百亿化身:化身又叫应化身、变化身,为众生变化种种形的佛身。现佛形为应身,现其他形态为化身。

 万法从自性生: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而生出来的。传心法要说“心生则种种法生。”所以知道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由心所造,甚至于人天地狱修罗等六道众生,都是由心所造。

 自性为浮云盖覆:十地经说,众生身中有金刚佛,就像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因为被五蕴覆盖,好像瓶瓮里面的灯光,不能显现。

 浮游:浮动漂游不定。

 着境:执着于六尘境。

《语译》

善知识!既然已经归依自性三宝了,现在请各位再专心聆听!我为你们再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使大家都能够见到自性三身,明白地觉悟自己的真如本性。请大家都跟随我念:‘就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清净法身佛,就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圆满报身佛,就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就好像是我们住的房舍一样,有一天会坏,因此不可以说归依色身。刚才所说的法身、报身、化身这三身佛,都在我们的自性中,世间上每个人都有。只因为自己的心性被无明迷惑,不能见到内在的自性,总是向外找寻三身如来佛,却看不见自己本性就是三身如来佛。你们听我说法,能使你们在自身中见到自性三身佛。这三身佛,都是从自性中生出来,并不是从外面可以找寻到的。

什么叫做清净法身佛呢?世人的心性本来清净无染,一切万法都由自性而生。如果心中思量一切恶事,会产生恶的行为;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就会产生善的行为。这样所有一切善恶诸法都在自性中,就好像天空本来常清,日月本来常明,只因为被浮云遮蔽而形成上明下暗的现象;忽然一阵风来,把浮云吹散,天空自然上下全明,森罗万象都会清楚的显现出来。世人的心性,经常浮游不定,就好像那天空的浮云一般。

善知识!智就像是太阳,慧就像是月亮,智慧和日月一样,时常光明朗照,但是受到外境的影响,使自己的妄念浮云遮盖了自性,智慧就不能明朗光亮。如果能遇到大善知识点化,听闻无上的佛法真理,自己能除去心中的迷执妄念,使心性内外都光明清澈,自性中的万法都显现出来。明心见性的人也是这样,这叫做清净法身佛。

《发微》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可惜被尘垢所污染,失去光明,就像日月被浮云遮盖一样。如果能够遇到明师指点,传授如来正法眼,就像是风吹云散,重见日月。见性的人,也是一样。

世人自身有佛,不能醒悟,所以六祖惠能大师从法身、报身、化身说法,使人知道自己与佛没有差别。所以说“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圣人以尽心知性、知性知天,来阐述道不离自身。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可见道在自身,也就是人的这一点佛性。中庸又说:“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至诚的人,可以尽性合天,可以参赞天地化育,这不是佛是什么呢?所以“尽心尽性”便是“皈依自性三身佛”。

《经文》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注释》

 实性:实相。就是真如本性。

 恒沙:恒河中的沙,比喻极多。

 毒害:狠毒害人的心。遗教经说,人心可畏,超过毒蛇。

 慈悲:菩萨以慈悲为怀,一念慈悲,就是一念菩萨。

 上界:指天界。

 下方:指三恶道。论语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语译》

什么叫做圆满报身呢?拿譬喻来说:有一处千年阴暗无光的地方,只要点亮一盏灯火,千年的黑暗当下消失。同样的道理,万年愚蠢痴迷的人,只要听闻佛法,一念之间开悟智慧而觉醒,就能灭除万年的愚蠢痴迷。不要再去想过去的事,已经过去的事,不可能再追回来;要常常想,从今以后每一个念头都要圆满光明,自然能见到自己的本性。

人的善与恶虽然有悬殊的差别,但是每个人的本性却没有善与恶的差别,这没有差别的佛性,才可说是本来实有的真性。在本来实有的真性中,如果没有染着善与恶,这就是“圆满报身佛”。善恶原在一念之间,如果自己的心性起了一个恶念,便能消灭万劫以来所修的善因;反过来,如果自己的心性起了一个善念,便可以灭尽多如恒河沙的恶业。从初发心一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念念之间能够自见本性,永远不再失去见性的本念,这就叫做报身。

什么叫作千百亿化身呢?如果不去攀缘思量万法,自性本来就如同晴空;如果对万法有了一念的思量,就叫做变化。思量恶事的时候,自心就变化成地狱的境界;思量善事的时候,自心就变化成天堂的境界;如果生起毒害的念头,自心就变化成龙蛇的境界;生起慈悲的念头,自心就变化成菩萨的境界;自性流露智慧的时候,自心就变化成上界诸天的境界;自性迷执愚痴的时候,自心就变化成下方三恶道的境界。自心的变化非常多,愚迷的人不能省察觉悟,念念生起恶心,所以经常在恶道中行走。如果能够回转一念的善心,就能生出般若智慧,这就叫做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来人人具足,念念得见自性,就是报身佛。从报身上思量万法,发起作用,就是化身佛。自己觉悟,自己修行自性功德,就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好比建造的房屋,不久以后一定毁坏,所以不能说归依。只要能够了悟自性中本来就具备三身,就是认识自性佛。

《发微》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前种种的罪恶,因为善念一起,得以消灭,就像一盏灯光,能够消灭千年的黑暗。人的自性本来圆明,一旦生起善念,永不退转,那么过去所造像恒河沙那么多的罪恶,也会消灭,最后达到无上菩提。

有道是“三点如星布,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出,作佛也由它。”心善就是天堂,心恶就是地狱。如果能够省悟,回心向善,智慧常生,这就是自性化身佛。

傅大士有“还源诗”十二首:

还源去!生死涅槃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还源去!说易运心难,般若无形相,教作如是观。

还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

还源去!触处可幽栖,涅槃生死是,烦恼即菩提。

还源去!依见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

还源去!何须更远寻,欲求真解脱,端正自观心。

还源去!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

还源去!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不染世。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

还源去!心性不沉浮,安住王三昧,万行悉圆收。

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

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回归本源,就是自悟自修自性功德,这才是真正的皈依。

《经文》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注释》

 迷人:不明事理的人。

 只言修福便是道:迷人不识自性是佛,以为修福,求人天福报就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布施有二种,财施和法施,以这个供养诸佛,或者斋僧济众,都是种福,不可说是道。

 三恶:贪嗔痴三毒,也叫三恶。又地狱、饿鬼、畜生,叫做三恶道。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得见自性,顿悟上乘的法门,悔悟过去的罪业,改邪归正,那么罪业通通消除。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学道就是观照自性,能够观照自性的人,就是和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心、佛、众生本来就没有差别,因为迷昧的缘故,所以不能与佛相同。现在有祖祖相传的顿法;如果能够见性,那么就和佛同体。

 法相:一切法的本性相同,但是却又有彼此差别。这种差别相,就叫法相。

 努力自见莫悠悠:努力勤修,自见佛性,千万不可以怠慢等闲。悠悠,闲暇的样子。

 珍重好去:自爱保重,好好的去修行。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僧俗儒道大家聆听惠能讲说的顿悟法门,没有不开悟。

 

《语译》

我有一首无相颂,如果能读诵受持,就能把累劫多生以来因迷惑所造的罪业,在一时之间全部消灭。颂词说:

迷昧的人只知道修福,不知道修道,以为修福就是修道。

虽然广行布施供养,能够得到很大福报,但是并没有离开心里面贪嗔痴三毒的造作。

如果想用修福来灭掉罪业,来世虽然得到福报,但是罪业还是没有消失。

因此只有往内向自己心中,拔除罪恶的根源,各自在自己的天性中实行真正的忏悔。

如果能够顿悟大乘真正的忏悔法门,去除邪迷行出正道,就可以消灭罪业。

学道的人如果能够经常反观自己的佛性,那么就和十方诸佛一样。

我的祖师所传授的,就只有这个顿教法门,希望大家都能够见性,一起来成佛。

如果想要在未来得到法身,必须要离开一切分别相,努力的洗心涤虑。

好好精进修持,自性自见,不要浪费光阴。不然的话,一念不来,这一辈子便完了。

如果想要觉悟大乘法门,明心见性,那么就要双手合掌,以虔诚恭敬的心来请求。

六祖大师说:“善知识!大家都应该读诵记取这首无相颂,并且照着修行,如果听了以后能够立刻见性,虽然离开我有千里遥远,也像常在我的身边一样;如果听了以后不能有所觉悟,就是和我对面而坐,也像相隔千万里,又何必辛苦远来求法呢?希望大家各自珍重,回去好好修行吧!”

大家听了六祖大师的说法,没有不心领神会,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发微》

布袋和尚说:“奔南走北欲何为?百岁光阴顷刻衰;自性灵知须急悟,莫教平地陷风雷。”又说:“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疾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王。”众生所以迷昧烦恼,都是因为求名求利造成的。修福表面看来好像修道,其实内心并没有离开名利的追求,还是落入金刚经所说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中,所以不是修道。 

有一副对联:情缘不舍,学道何能超凡入圣;色相无存,参禅自得见性明心。情缘与色相,会障碍圣道,所以想修道,就要“不留情”。不然,还是白忙一场。

机缘品第七

《章旨》

第七“机缘品”,记述六祖得法以后,在曹溪弘法利生时,无尽藏、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行思、怀让、玄觉、智隍等十三位门人请益的机缘。六祖门下,得法见性的共有四十三位,从师生风义,看到教与学、修与办的那种博厚又高明的榜样。就如同孔子周游列国,振铎天下,都具有学修讲办行的示范作用。像这样以道立教、道与教一贯的理念,也正是中庸诚明、大学止善的教学法。我们如果能把道教一贯的理念融入道务运作,必然可以使得道场的真儒风范,真正的得到体现。

在这一章中,我们看到祖师应机点化、说法利生的大智慧。如法达能明达“法华经”,智通能明达“楞伽经”,志道、志彻、无尽藏比丘尼能明达“大涅槃经”,祖师指导修士圆通解悟的妙机可以看得见,是应机逗教、悟入行道的模范。又如青原的“不落阶级”,南岳的“修证不无,污染不得”,永嘉大师的“一宿觉”,由此可见祖师指点修士悟入不二、亲证无生的善巧。这是“祖师禅”的当前指引,也是佛心的无上悲悯!

我们在这一章看到,真修道人,没有不是以明理悟入为宗,以解行相应、知行合一为实际的。

《经文》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遯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注释》

 礼遇甚厚:用极优厚的礼敬来接待。

 暂听:一听。暂,须臾之间。

 耆德:年高德劭的人。

 瞻礼:瞻仰礼拜。

 梵宇:佛寺。

 延:聘请。

 俄:顷刻间,比喻时间极短。“很快”的意思。

 宝坊:寺庙的美称。

 恶党:指嫉妒六祖而想夺取衣钵的僧徒。

 纵火:放火。

 挨入:勉强进入。

 趺坐:结跏趺坐。诸佛趺坐,以表示身端心正。

 二邑:指怀集、四会二县。

 

《语译》

六祖大师自从在黄梅得到五祖授衣传法以后,回到韶州曹侯村,起初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代祖师。这时,村中有一位儒学士名叫刘志略,对大师非常的礼遇尊敬。刘志略有一位姑姑是比丘尼,法名无尽藏,经常诵念“大般涅槃经”。六祖一听,就知道经文中的妙义,于是就替她讲解说明。无尽藏比丘尼便拿着经文请问六祖。六祖说:“字我是不认识的,但关于经义请尽量发问。”

无尽藏比丘尼说:“字尚且不认识,如何能够理解经文的义理呢?”

六祖说:“三世诸佛的微妙道理,并不在文字上。”

无尽藏比丘尼听了非常惊讶,就到处去转告村里有德行名望的长辈说:“这是一位有道的人,应当请来供养。”于是有魏武帝曹操的远孙曹叔良以及当地居民,都争相前来瞻仰礼拜六祖大师。

那个时候,宝林古寺自从经过隋朝末年的战火兵灾,已经成为废墟。于是就在古寺的原来基地上重建佛寺,礼请六祖前往住持。不久,宝林寺就成为众所周知的名寺。六祖在宝林寺住了九个多月,又被恶党找到并且加以追杀。大师就隐避在寺前的山中,后来恶人又放火焚烧前山的草木,六祖勉强将身体挤进大石头的缝隙中隐藏,才免于被害。那块石头现在还留有六祖结跏趺坐的膝盖痕迹,以及所穿衣服的布纹,因此后来的人叫这块石头为“避难石”。六祖大师想起了五祖曾说的“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话,于是就在怀集、四会二县境内隐居下来。

《发微》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传心法要说“道在心悟,不在言说,言说祇是化童蒙耳”文以载道,但不是道,言说只是不得已。所以金刚经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明白其中的意思,才能悟道。

孔子曾经讲:“予欲无言!”子贡就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不言地不语,但是道在其中。天以种种的形相垂示给人,只是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而已。人如果能够回归自性,就可以明白天道的奥妙。所以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

当初神光法师讲经说法,就像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一般,可是讲的都是“文字”。因为是离开心性说法,所以不能“安心”,最后不得不访求达摩祖师指示。终于知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只是当前的这一点佛性,因此成为东土的第二代祖师。

《经文》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注释》

 即心即佛:当下能显出妙用的这个心便是佛。

 愿垂指谕:希望垂示指教。

 前念不生即心:前念已经过去,不可以沾恋而再使它生,以保全这个心的清净圆明。

 后念不灭即佛:心体湛然,应用自如,所以后念不可灭。后念如果消灭,就像槁木死灰一样的无情,不可以作佛。

 成一切相即心:心生则种种法生,所以一切相都由心造。

 离一切相即佛:顿息诸缘,不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离一切相,就是本来清净佛。

 具说:把它说完。

 即心名慧:是说当前的这个心,能够照见一切事理,破除一切烦恼,这个心就是慧。

 即佛乃定:离一切相,而心不动,所以佛就是定。

 定慧等持:定与慧同等修持。

 习性:修性。先天本具的心性。

 双修:定慧双修。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

 不悟而自屈:不悟的人,自己屈辱自性佛。

 双修离诸物:定慧双修,就能离开一切相。

《语译》

法海比丘,韶州曲江县人,初次来参礼六祖,问说:“即心即佛是什么道理?祈求和尚慈悲解说。”

六祖说:“前念已经过去,不要再追忆起妄想,保持心境清净圆明,这才是真心;后念如如自在通达一切,无所障碍,便是佛。能成就万法,成就一切相的是心;能远离万法,能远离一切相的便是佛。这个问题如果要详细解说,就是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也是说不完。听我说偈:

‘没有邪思妄念的心叫做慧,离开一切假相就是佛就是定。

 定慧是一体,须要平等修持,心意就自然能够常清常净。

 如果能领悟这个顿教法门,是因为不断的修习本性。

 定是体慧是用,运用自然而然,所以定慧双修才正确。’”

法海在六祖的开示下豁然大悟,于是用偈赞叹说:

“无念的心原来就是佛,以前不能觉悟而屈辱自心的佛;

 现在已经明白定慧的正因,也就是要定慧双修,离一切万法万相。”

 

《发微》

有一个修行人问慧海禅师说:“即心即佛,哪个是佛?”师说:“你怀疑哪个不是佛?指出来看看。”又说:“通达的人处处都是,不悟的人却永远乖离疏远。”

法常问马道一禅师:“什么是佛?”师说:“即心是佛。”法常大悟,就隐居在大梅山。师叫一个僧人去问:“和尚见了道一禅师,得到什么,就住在这座山里?”法常说:“禅师向我讲:即心是佛。”僧人说:“禅师最近又讲:非心非佛。”法常说:“管他讲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僧人回去告诉道一禅师。师说:“梅子熟了。”

布袋和尚说:“心是何物?徒劳调伏。妄本无根,放下无迹。诸缘扰攘,一真宁寂。如如法界体堂堂,砍不破兮遮不黑。”又曾劝一个流俗的出家人说:“汝本是佛,何滞凡情?当铲剭诸缘,涤荡尘习。力究心体无生,须达妙明真性。果获无碍圆通,便是出尘罗汉,否则屈杀丈夫也!”

《经文》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名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注释》

 洪州:隋朝设置,宋朝改为隆兴府;就是今天江西省南昌县。王勃滕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法华经:就是妙法莲华经,共有七卷、二十八品;经中说明“一佛乘”才是佛陀展开一大事因缘的目的。

 头至地:以贵重的头,礼拜卑贱的足;五体投地,表示最高的诚敬。

 诃:说话大声而怒。惠能大师诃责法达的乖慢无礼,实在是爱之深责之切。

 蕴习:积学。六祖问法达:“以前学些什么?”因为六祖认为他必定有所学,所以才恃才傲物。

 三千部:三千遍。一套书叫一部。

 不以为胜:不以为胜人,那么就没有慢心了。

 偕行:同行,并行。

 负:背负,是说有所仗恃;自负。

 慢幢:幢,幢幡;佛寺前所立的旌旗。傲慢心生起来的时候,就像幢幡的高耸,所以叫慢幢。

 有我罪即生:身心是因缘的假合,不是真实。但是凡夫愚昧不觉,执着为我,因为有这个我,就会生起贪嗔痴,而造一切业。法达仗恃着读诵法华经三千遍而生出傲慢,这种傲慢心就是罪。

 亡功:无功。不以为有功。亡通无。无伐善,无施劳。

 达法:通达佛法心印。如果真正通达佛法,那么行住坐卧,一呼一吸之间,都是真诵经。

 休歇:止息。

 空诵但循声:口诵佛经,只是循声而念,心中并没有领会经义。

 明心号菩萨:明心见性,才能称为菩萨。

 缘:宿缘。

 信佛无言:血脉论说“至理绝言,教是言语,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莲花从口发:莲花,以上根的人看来,就是自性。是说法达如果相信佛不曾有所说法,能够离开言说而忘记诵经之功,那才是真正的诵持妙法莲华经。所以说莲花从口发。

 悔谢:忏悔谢罪。

《语译》

法达比丘,是洪州地方的人,七岁就出家,常常诵念“妙法莲华经”。有一天,前来礼拜六祖,头没有叩到地面。六祖大声的指责说:“顶礼头不着地,和不顶礼有什么不同?你心中一定有所仗恃,平时修学什么专长呢?”

法达说:“我念诵‘妙法莲华经’已经有三千遍了。”

六祖说:“如果你念到一万遍,能够领悟经中的大意,而不会觉得自己胜过别人,那就能和我并肩同行。你现在竟以诵经千遍而自以为了不起,可见还没有领悟经中的要义,连犯下过失自己都不知道,不是很可惜吗?现在听我说偈:‘致敬顶礼,本来是为了折伏高举像旗幡的我慢心,为什么顶礼的时候头不叩到地面?要知道心存我慢,罪业就生起;不要以为念诵妙法莲花经三千遍有大功德。要明白没有求功的心念,才能获得无量的福德。’”

六祖大师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法达说:“名叫法达。”

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哪里曾经通达妙法?”于是说了一偈:“现在你的名字叫法达,殷勤诵念经典没有停息,但这只是随着声音空在口头诵念,诵经是要心口合一,更要明白经义照着做,才能称得上菩萨。你和我过去世有因缘,所以我现在为你讲说经意。但是你先要明白道本无言,佛也是随缘才说妙法莲华经,只要你能觉性清净去念诵法华经,妙法莲花就自然从口中发出。”

法达听完偈语后,向六祖忏悔谢罪说:“从今以后,必定对一切谦虚恭敬。弟子虽然诵持‘法华经’,却不了解经中的意义,心中常有疑惑。和尚智慧深广博大,请约略讲说经中的义理。”

《发微》

礼记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记诵的学问只是皮毛,就是连“经师”也没有资格,更何况是“人师”呢?有道是“诵经不如讲经,讲经不如依经而行。”读诵只在文字,讲经也只是铺排义理而已,依经而行才是道。

一般人诵经,只是循着声音,心其实没有真正的诵念,所以是“诵言忘味”,不知道是谁在诵?傅大士有法偈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佛在哪里呢?要返闻才能体认。

《经文》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注释》

 诵念:口头读诵。

 宗趣:宗是宗旨,趣是归趣。宗指的是理,趣讲的是事。

 止:停止。使法达止在方便品,不再诵下文的譬喻品。

 出世:出现在世上。

 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就是让众生能够因为佛的开示,而悟入自己的佛性,最后毕竟成佛。佛以这样的因缘而出现在人世间,原来就只是为了生死大事的了脱。

 佛知见:彻悟真理的智慧。

 于相离相:虽有形相,不被形相所障蔽。

 于空离空:虽然真空,但是能生妙有,不是顽空死寂。

《语译》

六祖说:“法达!佛法本来就很通达,是你自心不能通达;经义本来没有疑问,是你的自心起了疑惑。你诵这部经,知道它以什么为宗旨吗?”

法达说:“弟子根性愚钝,从来只依照经文诵念,哪里会知道全经的宗旨要义呢?”

六祖说:“我不认得字,你试着拿经本来读诵一遍给我听,我为你讲说。”于是法达就高声念诵经文,念到第三品“譬喻品”的时候,六祖说:“停!这部经原来是以‘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宗旨,就是讲再多的譬喻,也不会超出因缘两个字。因缘是指什么呢?经文明白说出:‘诸佛世尊都只为一大事因缘故,来到世间。’所说的一大事,就是了悟生死的佛知见。世间的人不是被外在的形相迷惑而执着相,就是被心内的意识迷惑而执着空。如果能够在一切相上而不执着一切相,在空上不执着空,这就是内外都不执不迷。如果悟得这个无相法门,那么在一念之间心地豁然开朗,这就是悟入佛的真知真见。

《发微》

当时释迦佛在讲法华经的时候,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及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共五千人,礼佛而退。为什么他们不能信受呢?因为起了傲慢心;还没有得法,就以为得法;还没有证道,就以为证道。有这样的过失,所以障碍了自己,不能进入一佛乘的境界。

法华经所开示的,就是一佛乘。释迦佛说:“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又说:“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所以一切法门的施设,都是为了让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希望众生个个成佛。

但是一佛乘是无为法,是不二法,是见性法,不是有作有为的法门。所以没有形相可见,没有音声可闻,因此一般人无法接受。中庸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天道没有声息,也没有气味,可是能够运转天地万物,这才是究竟的极致。但是一般人只喜欢小道,不能体行大道。子夏曾经感叹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经文》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注释》

 开:破无明的封闭。

 示:指示本有的佛性。

 悟:回光返照,豁然自觉。

 入:深造自得,而证一切种智。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佛不说以佛知见授予众生,而说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就知道众生本来就有佛知见,不是从别处得到;但是必须藉着善知识的方便开示,才能够悟入。

 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人人都有个自性佛,但是因为受到外尘的蒙蔽驱驰,而不能自见。

 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如来巧说各种法门,劝导众生止息贪爱,才能了解诸佛智慧的甚深无量。法华经方便品说“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寝息,止息一切贪爱。

 莫向外求,与佛无二:人人本来就具有佛性,和诸佛没有差别,只要向内自见本性,不必往心外去求佛。

 我慢:自恃高贵而轻贱他人。

 劳劳:劳苦之至。

 功课:每日限定时间作业,叫做功课。这里指修道的功课。

 牦牛:牦,音黎,色黑,背有长毛,尾粗大,毛尤长,颇自爱护,人取尾毛以为冠缨。法华经方便品说“六道众生,贫穷没有福慧,走进生死的险道,受苦不断。深深地执着五欲,就像牦牛爱护自己的尾巴。因为贪爱而自蔽了本性,迷昧糊涂一无所见。”

 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迷悟在一念之间,并不是文字障碍了心念,只在于自己的心能不能了悟而已。

 损益:增减。

 转经:就是心悟经意,为人说法,使众生得悟真理。

 被经转:被经典文字所运转,而不能自悟。

 心迷法华转:执诵文字语句,就被法华所转。

 心悟转法华:觉悟自心本性,就能转动法华经,而为我所用。

 与义作除雠家:雠家,冤家。和法华经义相违背。

 无念念即正:没有念虑没有造作而念经,就是正心念经。

 有念念成邪:有念虑有造作,就是邪心而被经文所转。

 有无俱不计:不计,不涉计较。没有有无的念头。

 御:驾驭。

 白牛车:白牛车,佛的知见。以自性为主宰,就像驾白牛车一样,洁白无比。

《语译》

佛的意义就是觉,觉可分为四种法门:第一种法门就是为众生打开真知真见,第二种法门就是为众生指示真知真见,第三种法门就是使众生体悟真知真见,第四种法门就是使众生契入真知真见。如果在听闻开示的时候,就能体悟契入真机,能证一切种智,就是‘觉的知见’,能让真如本性出现。你们千万不要误解了经文含义,不要看到经上说‘开示悟入’,就以为那自然是佛的知见,没有我们凡夫的分。要是作了这样的解释,就是诽谤佛经,诋毁佛陀。

佛既然是佛,已经具有佛的知见了,何必再去开示悟入呢?你现在应当坚信:所谓佛的知见,就是自己的心,心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佛了。因为一切众生自己障蔽了光明的心性,贪爱恋眷红尘的情境,向外攀缘而内心生起妄想纷扰,甘心受尘劳的驱使而奔驰。所以才要劳动大觉佛陀,从正定中出现在世间,苦口婆心地宣说种种方便法门劝导,令众生止息贪爱等妄想执着,不要向心外去妄求,那么本性圆明,佛性显露,这样就和诸佛没有差别了。所以说,众生要开佛知见,就是这个道理。

我也常劝一切人,要在自己心中开启佛的知见。但是,世间的人心地不正,愚昧迷惑,造种种罪。口说好话,心怀恶念,贪爱嗔恚,嫉妒贤能,谄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别人,损害他物,这就是自己开启了众生的知见。如果能端正心念,时常生起智慧,观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恶而行善,这就是自己开启佛的知见了。

你必须念念放在开启佛的知见上,千万不要自己开启众生的妄知邪见!能开启佛的知见,就是出世间的佛;开启众生的知见,就是还在世间轮回的众生。你如果只是辛辛苦苦的执着念诵‘法华经’文,以为这就是无上的功课,这和牦牛爱惜自己的尾巴又有什么不同呢?”

法达听后说:“照这样说,只要能理解经义就好,可以不必诵经了吗?”

六祖说:“经文本身有什么过错呢?难道障碍了你的诵念吗?要知道执迷和觉悟在于个人,受损或得益都由于自己。口中诵念经典,内心也能遵奉经义实行,这就是转动法轮且明悟经文;口中诵念经文,内心不按经义实行,那就是被经文所转而迷失本性。听我说偈:

‘心如果执迷就被法华所转,心如果领悟就能转动法华。

 虽然长久诵经却不能明白经义,和真理违悖变成了仇家。

 没有执着的念头是正念,有所执着的念头就是邪念。

 正念和邪念都能放下,那就是永远驾御着大白牛车的佛了。’”

《发微》

有一首禅诗写道:“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便觉平生被眼瞒。”所谓“钻纸驴年出”,在纸上钻研佛法,怎么能了悟自性呢?必须要返照自觉,才能明白什么是“来时路”,而了解“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寒山诗:“余家有一窟,窟中无一物。净洁空堂堂,光华明日日。蔬食养微躯,布裘遮幻质。任你千圣现,我有天真佛。”每个人都有天真佛,只是被形气障住而已。如果能够勘破形气的虚幻,就能够洞见洁净堂堂、光华赫赫的自家佛性了!

《经文》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注释》

 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法华经方便品说“假使世间上的人,都像舍利弗一样,竭尽心思一起度量,也不能推测佛智。”如来真实的本心,就是等觉菩萨也不知道。

 三车: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白牛车比喻一佛乘。

 经意:指法华经方便品及譬喻品的大意。

 饶伊:尽他,任他。

 转加悬远:更加拉长距离。愈离愈远。

 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从他,就是任凭他。佛说一切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迷昧的众生而说,并不是为了已经觉悟的佛而说。

 白牛车:佛知见就在人人的自性之中,所以以坐白牛车比喻。

 唯一佛乘:就是人人自己的佛性,也就是佛知见。

 三车是假:三车是羊车、鹿车、牛车,分别代表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是一时的权变,所以说是假。

 一乘是实:一乘是一佛乘。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一佛乘才是真实。

 实亦无名:一佛乘是实相无相,所以没有名称。

 所有珍财:众生本具有的宝藏。

 由汝受用:受用,享受。

 父想:父指长者,比喻诸佛如来。

 子:子指穷人,比喻一切众生。

 亦无用想:既然得了珍宝,那么父想、子想、用想,三想一齐消失。

 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自己有一乘法,所以没有不念的时候。所谓“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无言声,遍诵众典;佛不说法,常闻梵音;心不思维,遍照法界。”

 踊跃欢喜:心中理解,叫欢喜。喜动于形,叫踊跃。

 三千部:三千遍。一部为一遍。

 未明出世旨:不明白佛的出世,原来是为了生死一大事因缘。

 宁:怎能。宁歇,怎能停息。

 累生:多生。

 羊鹿牛权设:佛不得已而方便设立羊鹿牛三乘法。

 初中善后扬:扬:演说而举扬。初善是羊车声闻乘,中善是鹿车缘觉乘,后善是牛车菩萨乘。

 火宅:火燃烧的宅舍。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不安,如同火宅。

 元是法中王:元,本来。诸王中的法王,地位超过百王之上,所以叫法中王。是说迷昧在火宅里面的众生,一旦觉悟本来,就是法中王。

玄旨:深奥的义理。

辍:音绰,停止。

 

《语译》

法达听了这首偈语,不禁感动哭泣,在言下即时大悟,对六祖说:“法达从过去以来,确实未曾转动法华经,而是被法华经转去了。”

法达又再请问:“在妙法莲华经上有一段说:‘所有佛的大弟子,包括声闻罗汉甚至于大菩萨,就是竭尽思虑共同测度,也不能测知佛陀的智慧。’”现在只叫凡夫但能觉悟自己的心性,就说是佛的知见,如果不是上等根性的人,不免要生起疑惑诽谤。而且经文中又讲三车:羊车、鹿车、牛车,和大白牛车,究竟要怎样来区别呢?请求和尚再一次慈悲开示。”

六祖说:“经文的意思讲得很明白,是你自己执迷,反而违背了经典的义理!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修行人所以不能测知佛智,问题就出在他们存心测度,如果能放下思量测度的心,就会豁然开悟的。不然的话,任凭他们费尽心思共同推测度量,反而更难了解,因为他们把义理悬得高高的,反而远离了佛性。佛法本来是为了迷昧的凡夫而说,绝对不是为佛而说,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肯相信,就让他退出学道的席位好了。

你要知道法华经譬喻品所说的白牛车,是众宝庄严的宝车,白牛车平稳舒适,车行很快。凡夫不晓得自己本来就坐在白牛车上,却还要向门外去寻找羊车、鹿车、牛车,这就是世人的迷昧。何况经文明白地向你说:‘毕竟只有一佛乘,并没有其他诸乘。而佛所说的三乘,羊车是譬喻声闻乘,鹿车是譬喻缘觉乘,牛车是譬喻菩萨乘,但是这些无数的方便法门,以及种种因缘譬喻,全部都是为了一佛乘而说的。’你为什么不明白?羊车、鹿车、牛车是假设的,那是为了引导迷失的众生而说的方便法门;大白牛车才是佛说的唯一佛乘真实法门,是为了现今众生修持成熟而开演的究竟法门。

这只不过是教你扬弃执着的假相,而归到真如实相,能够这样,也就没有名相可说了。你应当知道人人本有的佛性,就像是所有珍贵的财物,全部都属于你所拥有,随便让你受用不尽,所以这一切都是具足的,你不要有多余的想法。不要去想佛陀是慈父,也不要去想众生是穷子,更不要去想我在享受财宝,三想一齐扫除,这才叫作真正的持诵法华经。也唯有这样子,才算是从过去的第一大劫到未来的最后一大劫,手中都没有放下经典;更可以说是从早到晚,无时无刻在诵念法华经了。”

法达蒙受六祖大师的开示,欢喜踊跃,于是用偈来赞叹说:

以前自以为诵读了三千遍的法华经,有无量的功德,现在来到曹溪接受大师的指点,所有功德相的执着全部消失。

过去不了解佛为众生的生死大事因缘,而出现在世间,又怎么能够止息无始劫来的狂妄与执着?

佛设下了羊车、鹿车、牛车三乘的方便法门,以初善小乘声闻、中善中乘缘觉、后善大乘菩萨,按部就班引导众生进入究竟的一佛乘。

谁知道在三界火宅内的众生,一悟之后也可以修成大法王。

六祖大师说:“从今以后,你才可以被称为真正诵经的出家人。”法达从此领悟到深奥玄妙的道理,也没有停止诵经。

《发微》

傅大士有一首法偈:“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天地以前的物,空寂无形,是一切万象的主宰,以自己为根,以自己为本,自己本来就存在,而且永远存在。这非物之物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也就是人的佛性。

拾得大士说:“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晶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有去来就有时间的先后,有内外中间就有空间的不同,这是世间的事。只有这一点佛性是出世间法,所以超越时间空间。修道只是修这一点佛性,让佛性能当家作主,不要被六贼所欺瞒,不要被形气所奴役而已。能够这样,不就是法中王吗!

《经文》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非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注释》

 不会:不明白。

 三身:大圆镜智是法身,平等性智是报身,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共成化身。这三身也是假名,只是让没有觉悟的人了解,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也没有三身的应用分别了。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四智不能离开本性,如果离开本性而说三身,叫做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三身从一个自性而生,并不是三身各有一个自性。既然明白三身没有自性,而是由于四智而成,就称为四智的智慧觉性。

 自性具三身:是说人的自性中都有三身。

 发明成四智:从这个自性,可以明白地显现出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是说不需要不闻不见、摒绝一切外缘,就能一步直超登上佛地。

 谛信:谛,真实不虚。信,更无疑念。

 莫学驰求者:不要往外奔驰追求。驰求觅佛,本来就不可得。

 终日说菩提:向外驰求,不向自性中求,虽然整天口说菩提,而终究不能得到菩提。

 何更问耶:转八识成四智,约四智成三身,三身既然领会,没有不明白四智的,所以说何必再问。

 若离三身,别谈四智:以建造房屋比喻,四智如同材料,三身如同房屋,如果离开三身而别谈四智,就像离开房屋只讲材料,这叫做有材料而没有房屋,虽然有这些材料,也和没有材料相同。

 大圆镜智性清净: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心无病:平等性智,是说如来观一切法,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以大慈悲心,随着众生的根性,示现开导,使其觉悟,这叫平等性智。有障碍分别,就是有病,如果没有障碍分别,万法流通,就没有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是说如来善能观察种种法的次第分别,知道众生的根性爱欲,以无碍的辩才,说种种妙法,使其开悟,得到大安乐,叫做妙观察智。六识的应用,任运自然,所以说所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是说如来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在十方法界中,示现种种的方便,以引导众生进入圣道。这种大智慧,就像大圆镜一样无所不照,所作所为都能成就。

 五八六七果因转:五是八识中的前五识,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八是八识中的第八识,又叫阿赖耶识,也叫藏识。一切万法的种子,都收藏在这里。前五识和第八识,都属于果。六是八识中的第六识,因为前五识的感觉,而生起分别判断的作用,所以叫意识。七是八识中的第七识,叫做末那识,也叫做意,因为六识分别六尘,而由此识思量执取。第六识和第七识都属于因。果因转是说六七二识属于因要先转化,五八二识属于果才能圆明。

 但用名言无实性:是说转八识成四智,在文字上说是转,在自性上,却没有改变。迷就是识,悟就是智,只是迷悟的不同,实性并没有改变。

 若于转处不留情:心迷就是识,心悟就是智,转迷为悟,不留情意。

 繁兴永处那伽定:繁,多。兴,起。繁兴是说事务繁多,念念不息。那伽定也叫龙定,龙时常静思念摄,所以有定力,能显现变化;佛有四威仪而常定,所以比喻为龙。

 三身元我体:以前往外追求三身,现在因师教诲,忽然知道三身原来在自己的体内。

 四智本心明:以前以为得了菩提以后,才可以得到四智,现在知道四智本于自心,心悟就能够转八识而成四智。

 身智融无碍:身,三身。智,四智。三身以四智为体,四智以三身为用,体用合一,所以说无碍。

 应物任随形:佛真法身,如同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起修皆妄动:本来就具有三身四智,何必劳苦修治。如果有修有治,都是妄动。

 守住非真精:执守三身四智,也是不对。一有执守的心,就不是本性了。

妙旨:微妙的旨意。

终亡染污名:领悟自性的身智,除去执着的污染。

《语译》

有一位僧人叫智通,是寿州(今安徽省)安丰人,看楞伽经有一千多遍,还不能领会三身以及四智的道理,于是来礼请六祖大师,恳求解说经中的要义。

六祖说:“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清净法身,是你的自心本性;圆满报身,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亿化身,是你的修行实践。如果离开本性,另外说有三身,这就是有身而无智。如果悟得三身原是从本性而生,并不是三身各有自性,那才能悟得四智正觉。就是大圆镜智独自成为法身,平等性智独自成为报身,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共同成为化身。听我说偈:

自性本来就具有三身,由三身可以明白地显现为四智。

人本来就不必摒绝见色闻声的外缘,就能够超然直登佛的境界。

我现在为你说的法,你要深信不疑,不要再有迷惑。

更不要学忘了本性却向外攀缘求道的人,整天口中说‘觉悟!觉悟!’却不知道菩提只在性中求,不是身外求。”

智通又再启请说:“是不是能请求大师为我讲说四智的意义?”

六祖说:“既然领会自性三身的意义,自然也就能明白四智的道理,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呢?如果离开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谈说四智,这就叫作有智无身;如果这样算是有智,还是等于无智!”六祖又再说偈:

当本性没有受到污染,就像一块大圆境可以照见万物,一切清楚明朗,这就是大圆镜智。

当本性对外缘一切情境不起贪欲念想,就没有烦恼障碍,看众生都是平等,这就是平等性智。

用本性处事待人接物,利益众生又不作利益想,有功于众生又不作有功想,这就是妙观察智。

率性行道成就本分所应做的事,利乐十方众生,如同镜子照物,去来分明,这就是成所作智。

虽然五八两识在果上转化,六七两识在因中转变,但是真如自性不改变。因为迷时为识,悟时为智,只不过是名词说转,不是实性在转。

要是能一悟契入真如,不被情识所牵引,就可以达到不退转的地步。所以得道的高人,虽然处在繁杂多变化的世界中,定力强大,智慧充满,清静自在,就是这个原因。

智通闻偈后立即领悟了本性四智,于是呈偈说:

三身原来是我的体性,不用向外寻找;四智本于自心,只要自心明白了悟,就能转八识成四智。

三身和四智是圆融没有障碍,所以能够通达应接事物,就像明镜照物而随缘现形。

如果动心想要修三身四智,这都是妄想邪念。因为本性原来是无念、无住、无相,所以三身四智也不能执着固守。

这样无上的妙法,都是因为大师的开示才明白。从今以后再也不受潮流俗情所迷惑,也不用再去计较污染和清净的名相分别了。

《发微》

凡夫与佛的不同,在于迷悟的分别。迷是凡夫,悟是佛。而迷悟的不同,又是怎么造成的呢?被情欲所转,就是迷;能转化情欲,就是悟。迷就是识神当家;悟就是佛性作主。想要转化情欲,要用一直心,不能心软。心意软弱,人心胜过道心;心意坚定,道心才能战胜人心。有一首诗这么写:“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心意如果能够坚如金刚,哪有修不成神仙的。

经文里面讲“五八六七果因转”,就是转八识成四智。其实识和智是同一个本体,迷心向外就是识,向内自觉就是智。众生因为不能舍去情缘,所以都在八识当中打滚;只要放下情缘,就是四智菩提了。所以说“歇即菩提”,歇什么?情缘。

《经文》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注释》

 髫年:幼年。

 参礼:参是参悟,礼是礼敬。为了参悟而礼敬。

 学人:学道的人。

 大通和尚:神秀谥为大通禅师,这里的大通和尚,应该是另有他人。

 狐疑:多疑。

 投礼:五体投地而行礼。

 举看:提出来看看。

 丈室:丈室又名方丈,是禅林主持的寝室。

 某甲:某以代姓,甲以代名,不管指别人或自己,在文字上都可以使用。

 不见一法存无见:不见一法,承上文了无一物可见来说,但是不可以有无见存在心中,如果心存无见,便被无见所障蔽。

 浮云:比喻心中所存的无见。

 不知一法守空知:不知一法,承上文无一物可知来说,但是不可以执守空知,守空知的,就像木石一样死寂,这样就被空知所障。

 还如太虚生闪电:闪电比喻执守的空知,如果不执守空知,太虚就不会生出闪电。

 瞥然:一时。

 错认何曾解方便:错认无知无见是道,而失去见性的捷径。方是秘,便是妙。

 自知非:自己知道无见和空知都不对。

 灵光:人人固有的佛性,灵灵昭昭,而放光明。

《语译》

有一位出家人叫智常,信州(今江西省)贵溪人。童年时出家,志在求得明心见性。有一天,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想要求得什么吗?”

智常答说:“学生最近到洪州白峰山参礼大通和尚,承蒙开示见性成佛的道理,只是心中还有一些疑惑不能解决,因此从遥远的地方前来礼拜大师,祈求和尚慈悲为我开示。”

六祖说:“他都说了些什么?你试着举出一些例子说说看。”

智常说:“我到了那里,大约住了三个月,都不曾得到他的开示教诲,我因为求法心切的缘故,有一天晚上,单独进入方丈室,请他开示‘什么是我的本心和本性?’他说:‘你见过虚空吗?’我回答说:‘见过。’他又问:‘你所见的虚空有没有相貌呢?’我回答说:‘虚空没有形体,哪有什么相貌可言?’他说:‘你的本性就如同虚空,并没有一物可见,这叫做正见;没有一物可知,这叫做真知。没有青黄的颜色和长短的区别,只看到本来心源是清净无染,本体圆融澄明,这就叫做见性成佛,也叫做如来知见。’我虽然听完了这样的开示,还是不能解决内心的疑惑,所以恳求和尚指点。”

六祖说:“大通和尚讲的,还存有执着的知见,所以不能使你全然明白。我现在给你一首偈语:

没有一物可见,自然是不见一法的意思了,可是当中还有‘不见’的意识执着,这不就好像浮云遮住太阳一样吗?

但是不知一法又容易执守‘空知’的知见,执守空知的一念,依然像虚空的闪电一般,有了干扰。

虽然无见的见与空知的知,都只是瞬间而起、短暂出现的知见,但是有了这样错误的认知,又怎能理解无上法中的随缘方便呢?

你应该当下这一念,觉悟到‘无见之见,无知之知’的错误,好让自己的本性灵光经常显现光明。”

《发微》

存无见和守空知,容易落入顽空死寂当中,也就是断灭的邪见。唐张拙有一首悟道诗:“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人如果能够随顺诸缘,而了无挂碍,那就离道不远了。如果还有求涅槃的心,或者自以为看到或得到什么,都将是心外求法,离道远矣!

《经文》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趋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注释》

 无端起知见:存无见,守空知,都是着相的知见。

 情存一念悟:情,私意。才存着觉悟的心,跟没有觉悟一样。

 宁越昔时迷:是说私意存着一念的觉悟,和以前的迷昧并没有差别。

 觉源体:一切众生的本觉真性,也叫佛性,也叫心地。

 随照枉迁流:随照,随着知见。枉,劳而无功。迁流,念念变化流转,好像水的流注一般。

 茫然:没有主张。

 两头:存无见,守空知。两头也可以说是有见、无见;有知、无知。

 三乘法:指声闻乘为羊车,缘觉乘为鹿车,菩萨乘为牛车。

 最上乘:指大白牛车,是最上的佛乘。

 教授:教导传授。

 小乘:只根据眼睛所看、耳朵所听而读诵经典,这是只知道表面,而不能理解当中的道理。

 中乘:只能悟解经典的义理,但是不能够身体力行。

 大乘:明白六度万行的道理,又能够依法实践。

 法相:法性是一样,但是形相各有差别,这种差别可以看得到的,叫做法相。此外,一切万法的相状,不管是有为、无为,通通称为法相。

 上乘:大乘是菩萨乘,最上乘是佛乘。

 乘是行义:乘是运载的意思,好像车船可以载人通行。

《语译》

智常听了这首偈语以后,心境豁然开朗。于是也说了一偈:“无来由的在心中守住无见和无知的错误知见,这都是着相的知见。像这样着相的知见去追求觉悟,又怎么能求得菩提呢?心情上还存有一个‘悟’的念头,这和以前的迷执有什么不同?现在我已经明白自性的根源,本体是觉照圆融的。可是只要心中起了知见,就会随着境界映照而迁流妄动,蒙蔽本体。这些见性的道理,如果不进入六祖大师的堂室来,到现在还是茫然地执着‘无见与空知’的两端,那就错误了。”

有一天,智常又来问六祖说:“在法华经譬喻品中,佛陀曾说声闻乘为羊车,缘觉乘为鹿车,善萨乘为牛车这三乘法,可是最后又加上最上乘法的大白牛车,弟子实在不明白它的意义,还请大师开示教导!”

六祖说:“你应观照自己的本心,不要执着心性外的法相。佛法本来没有四乘的见解,只因人心有了等级差别,所以佛法才有三乘法及最上乘法的不同。随着眼见耳闻,辗转不停的诵经,但是不知道经文的意义,这就叫做小乘人。了解佛法及经典的义理,但是并不能够身体力行,这就叫做中乘人。既然能够明白佛法及经文的要义,又能够实实在在的去修去行,这就叫做大乘人。万法都能通达,万法具足完备,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都不染着,远离一切法相,在心中没有障碍,没有执着,没有一法可得,这就叫做最上乘人。乘是承载运行的意思,修道重在实践,就像车船能承载又能通行,不是在口头上争论就能得到。你应该自己依法修行,不必来问我。不论在什么时候,自己的佛性都是来去自如,圆通无碍的。”

智常礼谢六祖的开示,从此侍奉身边,一直到六祖示寂后才离开南华寺。

《发微》

常观照自心,不要向外执着种种法相。一切的道义法门,都是为了教化众生而施设的,其实本来就没有一法,只有这一点佛性而已。佛性人人都俱足,可惜迷而不觉,错认外在的种种因缘法相,而造成颠倒。有一首诗:“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见性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率性而为,不必等待思量。所以说“万法尽通,万法俱备,离诸法相,一无所得。”这才是如如自性、自己的本来面目。

《经文》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注释》

 诸行无常:有生有灭的事物称为行;因为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就像行走一样,没有一定的所在,所以是无常。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生灭是指生灭法,也是有为法;寂灭指的是不生灭法,也是无为法。灭掉有为法,就能显出无为法,而得到寂灭的快乐。

 作么:怎么。

 色身:地、水、火、风四大所成的身躯。

 法身:佛的真身。

 色身无常,有生有灭:色身是四大假合,所以四大也有分散的时候,因此是无常,有生成,也有毁灭。

 不审:不知。

 四大:天地之间充满着四种物,就是土、水、火、风,称为四大。土有坚韧性,水有流湿性,火有温热性,风有飘动性。

 全然是苦:有了四大假合的色身,便有种种的苦。

 法性:一切万事万物不能改变的本来性质,称为法性。如果是有情识的众生,称为佛性。

 更生:复生。

 释子:释迦佛的弟子。

 外道:不顺佛法真理,称为外道。离开本心本性,也称为外道。

 断常邪见:断是断灭,常是恒常。譬如说坏人永远不能成佛,这就是断灭的邪见。又譬如说人不会轮转为畜牲,这就是恒常的邪见。断常两种邪见,都是因为不明白万法由心所生,而原来的佛性是不断不常的。

 吝:爱惜而不肯施舍。

 耽:沉迷。

 刹那:极短的时间。

 生相:生起的相状。

 灭相:灭去的相状。

 无生灭:没有生相,也没有灭相,指的是原来的佛性。

 寂灭现前:寂是自性寂静,灭是烦恼消灭。也就是灭除一切烦恼,而寂静的自性现前。

《语译》

志道比丘,广州南海县人。有一天,请示六祖大师:“学人自从出家以来,阅读‘涅槃经’已经有十多年了,还不明白经中大意,请和尚慈悲教诲!”

六祖说:“你什么地方不明白呢?”

志道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首偈语有所疑惑。”

六祖说:“你为什么会有疑惑呢?”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一是色身,有形有相;二是法身,无形无相。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常的,无生也无灭,所以也没有知觉。涅槃经中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不知道是哪个身入于寂灭?又哪个身受此真乐?如果说是色身受乐,当色身坏灭的时候,地水火风四大分散,完全是苦,既然是苦,就不可说是乐了。如果说法身入于寂灭,那么法身就像草木瓦石一样没有知觉,由什么来享受真乐呢?又法性是生灭法中的实体,五蕴是生灭法中的作用,一体有五用,生灭应当是恒常的。生就是从性体而起的作用,灭就是收摄作用而还归于性体。

如果有来生轮回,那么有情众生就是生命不断,不会灭亡。如果没有来生轮回,那死了就死了,永远归于寂静毁灭,而与无情无识的草木瓦石没有什么不同了。如果是这样,一切万法都被涅槃限制束缚了,一切生命也被禁止降伏。既然连生命都没有,又哪来的快乐呢?”

六祖说:“你是佛门弟子,为什么学习外道的断常而妄自议论最上乘法呢?据你所说,就是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离了色身的生灭可以另外求得法身的寂灭。又推论说涅槃是永恒的快乐,要有某个身来受用。这是你舍不得肉体的生死,深深执着世间的快乐。你应当知道,佛陀就是因为一切迷执的众生妄认五蕴假合的色身为自我,分别妄计一切法为外尘相,贪生厌死,妄念迁流,不知人生如梦似幻,虚假不实,枉受生死轮回;反而将常乐的涅槃看成是苦,整天忙碌地奔驰营求俗务。

佛陀怜悯这些愚迷众生,为了解救他们,所以才开示众生要了生死才能得到涅槃的永恒真乐。明白这番道理,才能悟透没有刹那生起的相可见,也没有刹那坏灭的相可寻,更没有生灭可灭,才是涅槃寂灭分明现前的境界。正当寂灭现前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感受到这是寂灭,这就是所说的常乐。常乐是一种心境明朗和坦然,并没有什么人来承受快乐,也没有什么人不来承受快乐。为什么呢?因为这时自性现前,哪里还有一个身体在运转五蕴的作用呢?何况你又说涅槃是使一切法停止,让它们永无生命呢!这就是在毁谤佛法了。”

《发微》

释迦佛过去做婆罗门的时候,为了追求大乘法门,住在雪山苦思。这时有帝释天的天主变身作恶鬼,站在不远的地方,宣说过去佛所说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苦行婆罗门听了,心生欢喜,就问恶鬼:“善哉大士,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这半偈?”恶鬼回答:“我已经很久没有吃了。到处找不到东西吃!”婆罗门就说:“你都吃些什么食物?”恶鬼答:“活人的肉。”婆罗门说:“你把后半偈说完,我当用身体布施供养你。”恶鬼说:“谁相信你说的话?为了八字,却能够舍弃自己的身体。”婆罗门说:“十方诸佛能够作证。”恶鬼就讲:“你仔细听: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离生灭就是寂灭。有生灭就是苦,没有生灭就是乐。这种乐并不是世间的乐,而是解脱自在的乐。

《经文》

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注释》

 涅槃:指的是自性,离开自性外,凡是有所求,都是生死业。涅是不生,槃是不灭。

 圆明常寂照:没有缺欠叫圆,没有黑暗叫明,没有改变叫常,没有喧乱叫寂,没有迷昧叫照。

 二乘人:声闻乘人、缘觉乘人。

 目以为无作:无作是没有作为,也就是说不必修行,不必行功立德,不必追求涅槃,是一种堕落的邪见。

 计:分别计度。

 六十二见本:六十二种邪见,都是断、常、有、无的边见。也就是执着或断或常或有或无的偏见,不合于中道。

  譬如以色蕴为有常、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的偏见执着,加上受想行识四蕴的相同偏见执着,就有二十种邪见。这是计度过去的五蕴。

  又以色蕴为有边、无边、有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的偏见执着,加上受想行识四蕴相同的偏见执着,又有二十种邪见。这是对现在五蕴的执着。

  再以色蕴为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的偏见执着,加上受想行识四蕴相同的偏见执着,再有二十种邪见。这是对未来五蕴的执着。

  以上总共是六十种邪见。再加上身与神的一和异两种邪见,就是六十二见本。

  常、无常讲的是时间。有边、无边讲的空间。如去、不如去讲的是生死。

 假名:六十二见立种种见的名目,都是假名目。

 何为真实义:是说凡夫外道和二乘所执着的,都不是真实的义理。

 过量人:不是常人所能量度的人。

 通达无取舍:通达涅槃真理,不取涅槃,也不舍涅槃。

 五蕴法:色、受、想、行、识五种能障蔽真性的事物。色是色身,受想行识是心识。色身容易毁坏,心识有领受、想像、迁流、分别的种种烦恼。

 蕴中我:五蕴中有一个我。

 不起凡圣见:凡是凡夫,圣是圣贤,凡夫与圣贤佛性相同,没有分别。

 不作涅槃解:生死和涅槃没分别,不在生死之外,追求涅槃。

 二边三际断:二边,指的是有、无。三际,过去、未来、现在。又外、内和中间,也称为三际。

 常应诸根用:在眼为见,在耳为闻,在鼻为嗅,在口为谈,在手为捉,在足为行。

 而不起用想:纯任自然,没有想要应用的念头。

 分别一切法:能清楚地分辨一切,而没有障碍。

 不起分别想:虽然有分别,并不是刻意去分别。

 劫火烧海底:大劫火来临的时候,就是海里面的一切都要烧尽。

 风鼓:大风灾鼓动。

 山相击:山岳相互撞击而粉碎。

 真常寂灭乐:真常指的是自性,自性本来就是寂灭,没有种种烦恼,所以叫寂灭乐。

 强言:勉强说。

 舍邪见:舍弃以前不契佛道的邪见。

 汝勿随言解:六祖告诉志道,当要离开语言文字,不要随着偈语而解说。

 少分:一点点。

《语译》

听我说一首偈语:

至高无上的大涅槃,它是圆满光明,真常不变,寂而常照的。但凡夫愚人却说涅槃是死亡,外道却执着涅槃为断灭的边见;而声闻乘、缘觉乘这二乘人,又认为不应作功德求涅槃;这都是一种情识分别的执着,也就是六十二种邪见的根本。所谓六十二邪见,就是执着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四种边见,成为二十邪见,再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一共成为六十种邪见,如果再加上色、心二见,总共是六十二种邪见。六十二种邪见是外道邪见,也是虚妄假立的名词,怎能当成真实义呢?

所以唯有非常人才能通达涅槃的道理,这就是不取涅槃,不舍涅槃,当下明白一切诸法不离五蕴,而这个五蕴中的我,对于外在所现出种种不同的肤色形相,以及各种不同的音声相,都以平等如同梦幻泡影一样看待。这种通达人的心中平等没有高下,也没有人、我相,自然不会生起凡夫和圣人的区别,对于生死也不以涅槃作解释,这样才不落入空有二边,也才能消除过去、现在、未来三际。

虽然还以六根在应用,但是心如同虚空一样,并没有生起应用的想法;能清楚的明白一切事物,却没有种种的分别心。纵使劫数到来,劫火烧干海底,风灾鼓动群山撞击,通达人还是处在真常寂灭的乐境,涅槃实相就是这个样子。我现在勉强说涅槃实相这个道理,让你舍弃以前不正确的见解。你不要随着文字去意会解说,才能领悟到佛法的一点一滴。”

志道听了偈语后,得大开悟,欢喜踊跃地礼谢而退。

《发微》

六十二见都是邪见,不是正见。邪见是因为人的见解偏差、执着产生的,因为都不合于中道,所以不能见性。在印度过去的修行人,因为没有得到佛法开示,所以外道有九十六种之多。这些外道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的情识度量,所以就有偏差的执着。譬如说执着五蕴为常或者无常、有边或者无边、如去或者不如去等都是。常是说永远不会改变,无常是说刹那变化不停;有边是说边际有穷尽,无边是说边际没有穷尽;如去是说生生世世都一样,不如去是说过去无所从来,未来也无所去。这些想法都是偏在一边,所以叫做边见。因为不是真实的道理,所以也叫做邪见。

寒山有诗:“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迹,舒时周流遍大千。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能够体悟当前的这一颗摩尼宝珠,才能处处圆通,而远离一切边见邪见。

《经文》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

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

《注释》

 圣谛:超越凡夫叫圣,道理真实不虚叫谛。也就是圣人的大道。

 阶级:阶梯次第。等级。

 无令断绝:不使佛祖相传的道断绝。

 青原山:青原山在庐陵县东南十五里,山上有净居寺。

 谥弘济禅师:唐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十二月十三日,升堂告众,跏趺而逝。僖宗谥弘济禅师,有归真塔。

《语译》

行思禅师,吉州安城县人,俗姓刘,自幼出家。听说曹溪六祖大师说法度众,法席隆盛,就直接前来参礼六祖。同时请问六祖大师说:“应当做什么事情,才能不落入阶级层次的渐修法,而直接契入本性?”

六祖说:“你以前做过什么事来?”

行思说:“我对于佛所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都没有按着做。”

六祖说:“这样你落入什么阶级?”

行思说:“四圣谛法都不做了,还有什么阶级呢?”

六祖非常器重他,于是命他作寺众的首座。

有一天,六祖对他说:“你应当教化一方,不要使正法断绝。”

行思既已承受了六祖的顿教正法,便回到吉州青原山,大弘正法,绍隆佛教,被追封为弘济禅师。

《发微》

佛法是无为法。一有了作为取舍,便是有为法,不是佛法。有为法就有阶级次第,属于渐修的法门,这是为了方便接引迷昧的众生,才设立的。其实道是一,不是二。所以儒家讲执中贯一,道家讲抱元守一,佛家讲万法归一。因此生死是一,断常是一,有无是一,内外是一,宇宙之间法无二法,所以并没有什么阶级次第可言。

《经文》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狱,大阐禅宗,敕谥大慧禅师。

《注释》

 怀让禅师:姓杜,金州人,十五岁依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后来又往嵩山惠安和尚处参学。惠安指示礼拜六祖,终于在曹溪得法。

 安国师:嵩山惠安国师,荆州支江人,是弘忍大师旁出弟子。

 发:发遣。

 参叩:参学叩问而请益。

 什么物,恁么来:六祖问怀让,能来去的是什么物?怎么来去?

 一物即不中:是说这个虚灵的本心,没有物可以比拟。

 修证:修行证理。

 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是说不修证怎么能够明心见性,而心性本来就是光明,哪有什么污染。

 诸佛之所护念:护是保护,念是忆念。有诸佛的护念,所以不被魔害,不会退转。

 西天:印度在中国的西方,所以叫西天。

 谶:预言。

 马驹:指的是江西马道一禅师,人称马祖,受法于怀让禅师,机智圆明,纵横不可挡。

 南岳:衡山。

 谥大慧禅师:怀让在唐天宝三年八月十一日,圆寂于衡岳,谥大慧禅师。

《语译》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人家的儿子。最初到嵩山参拜惠安国师,惠安大师却派他到曹溪参学。怀让到了曹溪,虔诚顶礼。六祖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怀让答:“从嵩山来。”

六祖问:“什么东西,又怎么来的?”

怀让说:“说是像一个什么东西就不可以了。”

六祖说:“你说像一样东西就不可以,还可以修证吗?”

怀让说:“修证不是没有,可是污染就不可得。”

六祖说:“这个不污染心,正是诸佛所共护念的本心,你所悟的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可见你的来历不凡,正如印度般若多罗尊者的预言:‘你门下将出生一匹马驹,纵横天下,锐不可当。’(也就是后来的马祖道一禅师,大展宗风。)这个预言你只要明白在心,不要太早说出来!”怀让当下豁然领悟,于是就在六祖身边服侍十五年,日渐体悟顿教的玄深奥妙,后来前往南岳衡山,大阐禅宗顿教法门。朝廷追封他为大慧禅师。

《发微》

寒山有一首偈:“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个物,老子形容为“无物之物”,是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强名为“道”。

慧海初参道一禅师,师问:“从哪里来?”答:“越州大云寺来。”师说:“来这里做什么?”答:“来求佛法。”师说:“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求什么佛法?自己的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干什么?”问:“什么是慧海的宝藏?”答:“当前问我的,就是你的宝藏。一切俱足,更没有缺少,使用自在,何必往外追求?”慧海在言下,就自识本心。佛性须要修证,要不然怎么知道?但是修无修,证无证,才是正道,否则又落入旁门了。

《经文》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以前即得,威音王以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着‘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注释》

 玄觉:姓戴氏,幼年出家,遍学三藏,尤其精通天台止观圆妙法门,时常冥思禅观,后来和玄策禅师一同礼拜曹溪。

 经论:三藏中的经藏论藏。

 天台:智者大师,讳智顗,字德安,住天台山。大师以法华经为一佛乘的妙典,以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的五重玄义来阐释,后人尊此宗派为天台宗。

 止观:止是止息妄念,观是观照实相。止是定,观是慧。

 维摩经:就是维摩诘所说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发明心地:心是万法的根本,能生一切法,所以叫心地。

 玄策:婺州金华人,出家游历各方,师事曹溪六祖,后来回到金华,大开法席。

 剧谈:畅谈。

 方等经论:方是正理,等是平等。方等二字,是十二部经内方广经的别称。

 佛心宗:禅宗的别名。佛心就是人的本心,以佛心为宗旨而立一切法,叫做佛心宗。

 威音王:是空劫第一尊佛,以前没有佛。佛名威音王如来,劫名离衰,国号大成就。

 即得:是说威音王如来还没有出世以前就可以,古佛已经出世后,如果没有师证,便是天然外道。

 言轻:言语没有份量。

 云集:求法的人如同云的聚集。

 振锡而立:锡杖不着地,举起使离地而立。

 沙门:出家修佛道的人。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具足戒有二百五十,以四种威仪行、住、坐、卧合为一千。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转为三千。分配身三业口四业七支,则为二万一千。又以对治三毒及等分,则成八万四千。三千威仪,是小乘比丘之事,大乘菩萨,有八万威仪。八万威仪是八万四千的大略。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是大事,而无常却在呼吸之间,所以没有闲空来具足威仪礼拜。

 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为什么不体取无生无死的真理,以了却无常迅速的生死。

 如是如是:大师表示印可的话。

 礼拜:生死事大,怎么可以盲目拜师;现在已经印可,所以礼拜,表示尊重。

 本自非动:本,本来。有动就有迟速,本来不动,那有迟速可言。

 仁者自生分别:是说六祖不可以自生分别心。

 分别:分别有二种,一是分别心,有种种的较量分别,是属于妄想心。二是能分别的心,本来就没有分别,是属于本心。

 分别亦非意:能分别的本心,善于分别万事万物,但是此心不动,所以不是意念。这和孔子四绝当中的第一种毋意,相同意思。

 证道歌:永嘉大师着证道歌一首,及禅宗悟修圆旨,由庆州刺史魏靖编辑,成为十篇,称为永嘉集,并行于世。

 无相大师:永嘉大师在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安坐示灭,谥无相大师。

 真觉:真是真实,觉是正觉,开悟见性的意思。

《语译》

永嘉玄觉禅师,浙江省温州戴家的儿子。自幼研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后来再看维摩经而发觉心是根本,能生出诸法。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偶然相访,和他畅谈,玄觉所说的都能契合历代祖师的宗旨。玄策问他:“你是在哪一位老师的门下得法?”

玄觉说:“我以前听法师讲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后来我是阅读‘维摩经’,从中悟得佛法以心印心的宗旨,只是还没有为我作证明的人。”

玄策说:“你自己看维摩经而发明心地,如果是在威音王佛(空劫初成的第一位佛,以前无佛。)没有出世以前,还可以说有无师自悟的人;在威音王佛出世以后,说自己是觉悟的人,都是没有师承的外道,不是祖师宗风。”

玄觉说:“请你为我作印证。”

玄策说:“我的道行不足,所说的话也不够分量。我知道曹溪南华寺有位六祖惠能,是传授正法的大师,各方前往参学求法的人,如云一般的聚集,而且都能得受正法。如果你想请六祖大师印证,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于是玄觉就和玄策一起到曹溪参拜六祖。玄觉绕着六祖三圈,然后举起锡杖,站立不动。

六祖说:“出家人应该具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修行人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这样傲慢无礼?”

玄觉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无常来去迅速,谁还去注意什么威仪!”

六祖反问说:“你既然明白生死是件大事,为什么不去体会无生无死的真理.以了却无常迅速的生死轮回呢?”

玄觉回答说:“体认自性就能明白无生无死的真相,既然了悟了自性,那么生死也就没有快慢的分别。”

六祖印证说:“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

玄觉这时才具备威仪向大师顶礼拜谢,随后就告辞。

六祖说:“就这样回去不是太快了吗?”

玄觉说:“自性本来就是不动的,又哪有快慢的分别呢?”

六祖问说:“谁知道本来不动?”

玄觉说:“是你自心生起了分别。”

六祖赞叹说:“你实在明白不生不死的真意。”

玄觉又问说:“不生不死还有什么意识吗?”

六祖说:“如果没有意识,又谁能分别呢?”

玄觉回答说:“分别诸法相也不是意识呀!”

六祖很高兴赞叹说:“太好了!留下来住一晚再走!”

当时的人就称玄觉为“一宿觉”。后来着有‘证道歌’,流传在世间。圆寂之后被追封为“无相大师”,更被尊称为“真觉的人”。

《发微》

“维摩经”是大乘经典,发挥佛法不二的妙义。维摩居士以“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来说明世间和出世间“一如”的道理。在本经菩萨品中说:“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如,有不动义,有本来义,也可理解为“道”。

维摩诘居士,示疾说法,讲人的身躯无常,容易朽坏;又充满苦恼疾患,好像聚沫一样。以自己的病来开演无上的法门,说“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一般人只知道水中生莲,很少听说火中可以栽莲的。火,指的是“火宅”,是痛苦烦恼聚集的地方,而这一些烦恼苦痛,都是因为“情欲”而来。人都是被情欲所奴役,很少能够在尘不染。在情欲而离情欲,必须要体悟“无生”才办得到,所以是非常“希有”的事。

《经文》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策曰:“我师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

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注释》

 智隍:河北智隍禅师,起初参礼五祖,虽有问学,但是修习渐法,整天打坐,有二十四年之久。后来遇到策禅师的激励,就前往参拜六祖。

 正受:息灭人心,入于禅定。

 庵:奉佛小庙。

 河朔:黄河之北。

 入定:入于禅定,定心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三业。

 有情:有情识的众生。

 常定:寻常的禅定,没有出定入定可言。

 大定:心不散乱,能断一切的迷妄。

 妙湛圆寂:法身无相,湛然常寂,无作无为,遍一切处。

 如如:真如理体,不动不摇。

 不出不入,不定不乱:此心本来不出,所以无所入。本来不乱,所以无所定。

 离住禅寂:禅性本来无住,不可以有住于禅寂的想法。

 离生禅想:禅性本来无生,不可以有生于禅寂的心。禅,四禅天。想,非想非非想处,是三界最高处。生禅想,是说有生四禅天及非想非非想天的心。此心不离,有生就有灭。

 心如虚空:自性本来无一物,所以此心就如同虚空一般。

 前缘:在这以前的因缘。也就是和玄策的对话。

 凡圣情忘:执着凡圣,都是妄想识心,不是本心本性。所以忘却凡夫和圣人的分别,不作凡,也不作圣,这才是真。

 能所俱泯:能是本能,所是所作,有能作,就有所作,所以能所是对待法。有对待法,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因为佛法是绝对法,是不二法。

 性相如如:如如,是不动的意思。本源是性,显现的事物叫相,性相不二,叫性相如如。

 所得心:有所得的心,违背无相的真理。心中有所执着,有所分别,叫做有所得,和没有分别智相反。

 河北:河朔。

 四众:出家二众,在家二众,合为四众。也可以说四方来归的众人。

《语译》

智隍禅师,最初参礼五祖的时候,自己以为得到佛法禅定的真传,他住在一间茅草搭盖的小屋,长坐不卧有二十年。六祖的弟子玄策云游到河北朔方的时候,听到智隍禅师的声名,就到庵堂造访,问他说:“你在这里作什么呢?”

智隍禅师说:“入定。”

玄策禅师说:“你所说的入于禅定,是心有个念头想入定,还是没有念头想入定?如果说是无心入定,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算是入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定,那么一切有情爱及意识的众生,也应该得定。”

智隍禅师说:“我正在入定的时候,不见有心或无心。”

玄策禅师说:“不见‘有心或无心’,那就是常在定中,还有什么出定入定呢?如果有出定入定可说,那就不是断一切妄惑的大定了。”

智隍禅师一听就没有话可讲了,想了好久,才又问道:“你是拜谁为师,又继承什么法?”

玄策禅师说:“我拜的师是曹溪六祖。”

智隍禅师说:“六祖以什么为禅定呢?”

玄策禅师说:“六祖所说的禅定,是法身本来就是寂然清静,自性本体和一切事物是没有对待的。五阴色受想行识是因缘所生起,因此本来是空的;而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也不真实的,心本来就不出不入,所以不定也不乱。明白自性本体的妙用后,就知道禅的性质是没有住心,不应该有住于禅寂的想法。禅的性质是无生无灭,不可以有生于禅想的心。心就像虚空一样,但也没有虚空的思想。”

智隍禅师听了这一番道理,就直接来拜见六祖。六祖问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呢?”

智隍于是把遇到玄策禅师的前缘讲说一遍。六祖说:“的确如同玄策所说的,只要你的心如同虚空,不要执着于空见,应用的时候自在无碍,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行、住、坐、卧一动一静都不分别思量,那么心就不会向外奔驰。也不要想我是凡夫或圣人,要把这些情感忘了。也没有能见,也没有所见,这就是本性和事相一体不动,自然时时刻刻都在禅定当中。”

智隍豁然大悟。二十年来有所得的心、入定的心,这些无明的执着,错误的修行方法,都完全消失的无声无影了。那天夜里,河北地方的读书人、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智隍禅师今天得道了!”

后来智隍礼谢辞别六祖,又回到河北,广宣佛法,教化出家和在家的众弟子。

《发微》

依据释摩诃衍论,虚空有十种含义:一、无障碍义。二、周遍义。三、平等义。四、广大义。五、无相义。六、清净义。七、不动义。八、有空义(不着有)。九、空空义(不着空)。十、无得义。佛性如同虚空,但是能生万法,可见是非空非有,离一切思量分别。金刚经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人能够返照心体,回归自性,就明白什么是“真空妙有”,而“无不定时”了。

《经文》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什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祖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迦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辩罔措。

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乃以衣酬之。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注释》

 会佛法人得:谁会佛法,谁都可得。

 我不会佛法:问会佛法吗?答不会佛法。这是为了离开会、不会的两端,而显出中道。

 衣:五祖所授的法衣。

 浣:涤。洗濯衣垢。

 正法眼藏:正法眼是佛眼,佛眼就是佛智,佛智具足一切种智,包藏无量无边的法门,简单来说,就是佛心或佛性。

 僧伽梨:僧伽梨是比丘三衣之一,割截成条又加以缝合而成。在三衣中最大,所以称为大衣。因为条数最多,也称为杂碎衣。进入王宫、聚落或乞食、说法,要穿此衣。

 罔措:手足无所措。

 舒手摩顶:顶是头顶,是六根的枢纽所在;手能够解开绳结。展出手抚摩头顶,是一种劝勉抚慰。

 以衣酬之:酬谢塑像的功劳,这个衣不是五祖所传的法衣。

 裹瘗:包好埋下。

 住持:僧寺中的主持。住世而维持佛法也称住持。

 重建殿宇:宋嘉佑八年,有僧人惟先,因为修茸殿宇而掘地,得到布衣如新。

 伎俩:技能。

 能断百思想:思是思索,想是想像,如果把思想通通断除,那就像是槁木死灰了。

 对境心不起:境是指六种尘境,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对着六尘境,而心念不起,是一种压抑,并不是道。

 长:音掌,增长的意思。

 系缚:烦恼缠绵于身心而不得自由。

 没伎俩:没有什么技能。

 不断百思想:心本来清静,没有什么思想可断。

 对境心数起:心如同明镜,能够显现万像,所以对着各种尘境,能够善于分别。

 菩提作么长:菩提是指自性,自性本自具足,哪有什么增长?作么,怎么。六祖的法偈是为了医治卧轮的病,也是要显示中道的理体。

《语译》

有一个僧人请问六祖大师说:“黄梅五祖的佛法意旨,到底是什么人得着?”

六祖说:“会佛法的人得着。”

僧又问:“和尚得到佛法了吗?”

六祖说:“我不会佛法。”

有一天,六祖想要洗涤五祖所传授的法衣,却找不到好泉水,因此就到寺后五里多的地方,看到该处山林茂盛,瑞气盘旋,就举起锡杖往地下一戳,泉水便应手而出,积聚成为一个水池,六祖于是弯膝跪下,在石上洗衣。

这时,忽然有一个僧人前来顶礼膜拜,说:“我叫方辩,是西蜀地方的人。前些日子在南印度拜见了达摩大师,他吩咐我速来中国,说传付大迦叶尊者的正法眼藏及僧伽梨,已在东土续传六代,六祖现在韶州曹溪,你赶快去瞻仰礼拜。所以我从遥远的印度来到这里,希望能看到达摩祖师所传留下来的衣钵。”

六祖就把衣钵拿给他看,接着问说:“你精通什么事业呢?”

方辩说:“我的专长是塑像。”

六祖很严肃的说:“你试着塑塑看。”

方辩想不到六祖会要他塑像,一时手足无措。过了几天,他塑成了一尊六祖的法像,大约有七寸高,维妙维肖。六祖笑着说:“你只懂得塑像的道理,并不了解佛性。”就伸手摸方辩的头顶说:“愿你永远成就人天的福田。”

然后六祖大师就拿衣物送给方辩,方辩拿起衣物分开为三份。拿一份披在所塑的法像,一份留下来自己使用,一份用常绿棕榈树的树皮包着埋在地下,并发誓说:“以后得到这衣物的人,就是我出生在这里,当住持,重建殿堂。”(据说到了宋朝嘉佑八年时,有一僧人法名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这是方辩祈祷作誓灵应的神迹。)

有一个僧人举述卧轮禅师所作的一首偈:

卧轮有一个本领,能断绝百般思想,

对外境不起心动念,菩提心日日增长。

六祖听了,就对他说:“这首偈语还没有明心见性,如果依照这样去做,等于自寻烦恼,把自己束缚住了。”

因此,六祖为他说了一首偈语:

“惠能什么本领也没有,而心境自如。

连断思想的念头都没有,也不必去断除一切的思想;

对着境界心不断生起,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真如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哪有什么增长呢?”

《发微》

莲池大师说,有人诵六祖的法偈“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便洋洋得意,以为掌握了宗旨,从此放纵身心,不管一切。其实大师的法偈,是医治卧轮能断百思想的病。如果没有病,却服这种药,药也就变成病了。

有一次法会,仙佛降坛问大家说,假设前面有一座山,有一湖水,你们试着以这一座山和这一湖水,来阐释什么是“真静”。在场的人,有人回答说“心回到玄关”,有人说“视而不见”。仙佛说动中有静,这才是真静。山里头有草木鸟兽,生机活泼,水里头有鱼虾蟹鳖,悠游自在,这是“动态”的境界。但是彼此共存共荣,并行不悖,显得很和谐,这是“宁静”的境界。人在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各尽其道,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这一些伦理,那么就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是真正的“清静”,并不是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远离人群,去参禅打坐,或是断除思想的事。

顿渐品第八

《章旨》

第八“顿渐品”,有四个重点。一是记述唐朝南北二宗的弘化,北方神秀大师的渐教,以“时时勤拂拭”立教;南方六祖惠能大师的顿教,以“本来无一物”立教。二是六祖大师为神秀的门人志诚,开示“南能北秀”对戒定慧的不同见地,并说明顿渐的名称是因人而立,“法无顿渐,人有利钝”的缘故。

三是对志彻解说“涅槃经”,“常即无常,无常即常”的不二法要,开示“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德。四是对神会指示本源佛性,诰诫不要做知解宗徒。指示代天宣化的人,要在自家实性上建立一切法门。

老师说:“道与教的不同要明白。道是圣圣相传的心法,一脉真传的道统。万教归一,归于这个道,一道同风,世界才能大同。明师一指超生了死,此乃道之首要尊贵,也是一般宗教之所不能为。”又说:“道不是法术神通,也不修禅定也不断烦恼,修道人也不是什么奇人异士。道只是一指超生而已。如此已是贯穿各教的宗旨,包罗各教的经典,解开历来的生死谜题。所以说道是最高的佛法。”

《经文》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

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注释》

 玉泉寺:古本作荆州当阳山玉泉寺。荆州,宋淳熙初改为荆南府。

 南能北秀:六祖惠能化渡韶阳(在南方),神秀化渡洛下(在北方),所以称南能北秀。

 顿:顿是顿然悟入性理,照见本心原来无一物。

 渐:渐是不能当下悟入性理,先要将妄念烦恼除去,一心思念圣道,最后照见本来,就和智人没有差别。

 利钝:指人之聪慧与愚笨。

 无师之智:无师独悟的佛智,指的是自性的妙智慧。

 国恩:神秀自从武则天召入京师,经历过四朝,被尊为国师。

 毋滞于此:不要停留在这里。

 参决:参见受决。

《语译》

那个时候,六祖大师是住在曹溪的宝林山南华寺,而神秀大师是住在北方江陵当阳山的玉泉寺。当时两宗的弘化都很隆盛,人人都称南方大师惠能,北方大师神秀,所以有了南顿北渐二宗的分别。而一般学佛的人并不明白两宗的旨意是什么。

六祖对大众说:“佛法本来都是同一个宗旨,只是人有南北的分别;佛法本来也只有一种,但领悟的人却有迟缓和迅速的分别。为什么会有顿法与渐法的分别呢?佛法并没有分别,而是因为人的根机有锐利迟钝,所以才有顿与渐的分别。”

然而神秀大师的门徒常常讥笑南宗六祖:“一个字也不认识,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呢?”

神秀大师听了这话以后就说:“他已得了自性妙智慧,深悟最上乘的佛法,我不如他。况且我的老师五祖亲自把衣法传授给他,难道师父会看错人吗?我只恨自己不能远道前去亲近,在这里枉受国家对我的恩宠,你们不要滞留在这里,可以到曹溪去参访,请他为你们印证!”

《发微》

神秀大师年少的时候,博览经史,聪明多闻,后来出家依五祖弘忍大师。五祖圆寂后,到江陵当阳山弘法渡化,风靡四众,道誉广播。太后武则天召他入京,肩舆上殿,亲加跪拜之礼,供养非常丰富。这时京城从王公以下,到一般的士庶百姓,竞相礼谒,望尘拜伏,每天有万人之多。后来中宗孝和皇帝即位,特别加以尊宠。中书令张说曾经向他问法,亲自执弟子礼,事后对人说,禅师身长八尺,龙眉秀目,威德巍巍,具有王霸的气象。

当神秀在北方倍受尊宠的时候,惠能大师却在四会猎人队逃难,生命遭受极大的威胁。当时的南方,还不很开化,六祖大师以“非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的话,开启南方顿教的因缘。不管是僧尼道俗或者儒宗学士,得沾甘露法味,而入圣超凡的,可说不计其数。而了悟佛法心宗,能够行解相应,成为大善知识,可以渡化一方的人,更是不胜枚举。观看后来禅宗的发展,有脉络统绪而垂诸久远的,就是惠能大师的顿教法门而已!

六祖惠能大师自己说,生在南方,语音不正,不识文字,又是一个獦獠。当时是一个没有受具足戒的俗人,竟然得到衣钵而成为一代祖师。而往后整个禅宗的发展,分成南北两宗。起初北宗兴盛,后来南宗超出。这样的历史演变,可以说耐人寻味!

《经文》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注释》

 志诚:吉州太和人,年少时在荆南当阳山玉泉寺,侍奉神秀禅师。

 智:深明事理。凡多计虑谋略技巧的,都称为智。

 细作:奸细。

 若为:怎样。

 住心:守心。心量本来如同虚空,一有所住,就不是本心。

 观净:自性本来清静光明,不动不摇,观净就落入有为,着了净相。

 是病非禅:禅心本来就是无生,禅性本来就是无住。一起了住心观净的心,就是弊病。

 生来坐不卧……何为立功课:这是说人当要明心见性,一悟就到佛地,何必在臭皮囊上,强立功课,而长久打坐不卧。

《语译》

有一天,神秀大师命令门人志诚说:“你天资聪颖而富有才智,可以替我到曹溪听法;如果有所听闻,要好好记取,回来告诉我。”

志诚奉了神秀大师的使命到曹溪,跟随大众一起向六祖参礼请益,但并没有说明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那时候,六祖就告诉大众说:“今天有想暗中盗法的人,潜伏在这个法会中。”

志诚一听,连忙从大众中出来,向六祖顶礼,详细说明自己前来求法的因由。六祖说:“你从玉泉寺来,目的是想试探佛法高下,应该算是间谍。”

志诚说:“不是。”

六祖说:“为什么不是呢?”

志诚说:“没有说明来意以前可以说是,既然说明了就不是。”

六祖说:“你的老师怎样开示大众呢?”

志诚说:“我的老师经常教导大众要守住本心,观看清净,要时常打坐而不要倒卧。”

六祖说:“守住本心去观看清净,这是修道的毛病,不是修禅的方法;长久打坐只是拘缚自身,对领悟佛理又有什么益处呢?听我说偈:‘人一生下来是经常坐着而不躺卧,死去后是长卧而不坐了;身体只是一具臭骨头,何必在这具臭骨头上下功夫呢?’”

《发微》

禅其实就是人的心体,并没有定法,只要见性,当前就是。所以六祖以坐见本性为禅。修道要自然而然,如果常坐拘身,那就不自然,和成佛没有关系。王阳明有诗:“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这个圆圈是无形的自性,不在这里返照明白,却去坐蒲团像死灰一样,有什么用处呢!

《经文》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也,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注释》

 契悟:与本心契合而开悟。

 教示:教诲指示。

 未审:不知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但是佛心本自清静,不在四句教里面。

 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金刚经说“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自心就是法,所以无所得,也不能给人。

 随方解缚:随着方便而解开人的系缚。所以禅宗没有一定的说法,主要在当机解缚而已。

 假名三昧:暂且叫三昧。禅定也叫三昧。

 离体说法:体指的是自性。离开自性而讲法。

 名为相说:是有形有相的说法。

 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万法唯心,离开自性以外,便没有戒定慧,所以说都是从自性起用。

 不增不减自金刚:自性本来没有增减,成佛也没有增加,在凡也没有减少,本体精坚明净,百炼不消,所以用金刚作比喻。

 三昧:指自性。一切行住坐卧,来去自由,都是本于三昧。

 

《语译》

志诚听后,再向六祖顶礼,说:“弟子在神秀大师那里学道九年,不能领悟佛法,今天听和尚这一席话,已经契合本心,有所了悟。弟子觉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希望和尚慈悲,再给我教诲指示。”

六祖说:“我听说你的老师是用戒定慧来教示学人,不知是怎么说法?你说来听听看。”

志诚说:“神秀大师讲:‘一切恶事不去作叫做戒,一切善事努力实行叫做慧,清净自己的心意叫做定。’他是这样说的,不知和尚是用什么法来教诲学人呢?”

六祖说:“我如果说有什么法去教化人,那就是说谎话欺骗你;我只不过是随着人的根基,用各种方便法门去解除众生的烦恼与束缚、固执与成见,这种法根本没有名字,而假借个名称叫做三昧。至于你老师所说的戒定慧,实在是不可思议,但是我对戒定慧的见解又有所不同。”

志诚说:“戒定慧应该只有一种,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六祖说:“你老师所说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各人讲法不同,让人领悟自然不同,而见解也就有了顿、渐、快、慢的分别。你听一听我所讲的道理,和你师父有相同吗?我所说的道理,最主要的是不离开自己的心性,如果离开了自性本体来说道理,就是有形有相的说法;一旦着了形相,自性就常常受迷惑了。要知道,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生起作用的,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妙法。听我说偈:‘自心没有不正,就是自性戒了;自心没有愚痴,就是自性慧了;自心没有散乱,就是自性定了;真如本性坚固如同金刚,不增不灭,来去自如,自由自在,才是本来的正定。’”

《发微》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神秀的说法,不离形象,就像当初书写在墙壁上的那首法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样充满了作为。这样的教法属于“教门”。而惠能的法偈,是从心地来说,教人返照自心本性,属于“宗门”。

按神秀说的戒、定、慧,彼此不同,所以有“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不一样的说词。而惠能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都是以自心为根,以自性为本,虽然说戒定慧等一切法门,都不离心性,这是两者不一样的地方。

《经文》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注释》

 五蕴幻身:此身是五蕴所幻化而成,毕竟不是真实,所以终究会毁坏。

 幻何究竟:虚幻不实,何曾是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金刚经说“法尚应舍。”本心就是真如自性,一有趋向真如的心,还是有为法,好像是骑驴觅驴,反而不清静了。

 小根:可受小乘教的根性。

 大根:大乘的根机。

 解脱知见:断除迷惑,出离缠缚的智慧,叫做解脱知见。

 无一法可得:自性本来无一物,所以说没有一法可得。

 建立万法:由自性建立的万法,都是为了引人入道,如果了悟自性,一切万法也就不存在了。

 立:建立法门。

 去来:去来兼生死而说。

 无滞无碍:圆通没有障碍。

 神通:神明通达。是本性的妙用。

 游戏三昧:游戏是自由自在的意思,三昧是禅定。也就是在禅定当中,可以自由自在的出入。可见这种禅定,是本不动摇的真定,不是一般的打坐入定,所以才能够出入自在。

 无非无痴无乱:没有不正,没有愚痴,没有散乱。

 常离法相:自心本来无一物,所以常离法相。

 自性自悟:自性要自己往内参悟,不要在言语文字种种形相上用功夫。

 顿悟顿修:顿悟自性,是唯一真理;顿修自心,不落入对待。

《语译》

志诚听完偈后,一面忏悔,一面称谢,并呈上一首偈子:“五蕴假合成为幻化身,幻身幻法怎么会是究竟呢?真如自性本来具足,离开自性而别求真如,这法还是不净法。”六祖称许说好。

六祖又对志诚说:“你老师说的戒定慧是劝小根智人,我说的戒定慧是劝大根智人。如果能够悟得自性,就不必建立‘菩提涅槃’,也不必建立‘解脱知见’了。要知道明白自性的人,是没有一法可得,才能在自性上建立万法。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建立佛身、菩提、涅槃以及解脱知见等名称。所以见性的人是自在自如的,要建立这些佛法名称也可以,不要建立这些名称也可以。生死去来,自由自在,毫无阻碍,当用的时候是随缘起作用,当说的时候是随机而应答,就像观世音菩萨能普现化身,又不离自性,这就是得了‘自在神通’与‘游戏三昧’的境界,这才叫做见性。”

志诚再请问六祖说:“什么是不立的意思?”

六祖说:“自性没有一念过非,没有一念痴迷,没有一念散乱,如果念念都能用智慧来观照自心本性,常常离开一切法相与执着,就能自由自在;纵横过去、现在、未来及十方法界,都能悠然自得;到了这种境界,还有什么可以建立的呢?自性要靠自己觉悟,一旦彻见自性,可以顿时开悟,顿时修证,就不必经过渐进的修持,所以不必建立一切法。因为一切法本来就不存在,还有什么次第顺序呢?”

志诚听后,顶礼拜谢,发愿随侍六祖左右,从早到晚不曾懈怠。

《发微》

四川的乐山有一座大佛,是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总高七十一米,是唐玄宗开元元年(七一三),海通和尚发愿在乐山栖鸾峰下开凿的摩崖石雕弥勒佛像。这尊像前后经过九十年的时间才完工,攒云接天,俯瞰大地,妙造自然,景象动人。

但是人人心中自有“弥勒”,为什么不向自心来礼敬弥勒,而要费这么大的功夫呢?有一首诗:“凿破苍崖已失真,又添行客眼中尘;请君看取他山石,不费功夫总法身。”又有一诗:“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人如果懂得反照自性,那就不费功夫总法身,一切都是吾家物了。孟子说:“天地万物皆备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反身而诚,才能明白天地万物都俱足在自性里面。怎么反?什么是诚?六祖讲的念念般若观照,就是反的功夫;纵横尽得,就是诚的境界。

《经文》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渡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注释》

 任侠:相互信任,以力辅人。

 心通:他心通。

 预知:预先知。

 剑:也可以解释为见。

 仆:倒地。

 苏:死而更生。

 摄受:以慈悲心,摄取众生。

 具戒:比丘受二百五十戒,就是具足戒的略名。

 精进:勤修善法,勤断恶法。

 昨:过去。追溯已往都叫做昨。

 度生:济度众生。

 览:看。

 常无常义:常和无常是对待法,佛性不是对待法,所以是非常非无常。

《语译》

志彻禅师,江西人,俗姓张,名行昌。年轻时好游侠,有义气。自从南北两宗分化弘教以来,两位宗主虽然不分彼此,但是门徒却互相竞争产生门户的对立。当时,北宗门下的弟子自行推立神秀大师为第六祖,他们恐怕五祖传衣法给六祖的事被天下人知道,于是派遣行昌来行刺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有他心通,早就知道有人想刺杀他,预先在座床旁边放置十两金子。有一天夜里,行昌潜入方丈室,正要刺杀六祖,六祖从容的伸长脖子让他砍,行昌猛砍三刀,六祖毫无损伤。

六祖说:“正义用剑没有邪心,邪心用剑行事不正,我只欠你的钱债,没有欠你的命债。”

这几句话一说,张行昌就吓昏了,很久才苏醒过来。哀求忏悔罪过,并且愿意追随六祖出家修行。六祖就把金子给了行昌,对他说:“你现在赶快走。假如门人知道你来行刺,他们不会放过。以后你可以改换形貌再来,我愿意教导。”

行昌遵照六祖的吩咐,当天深夜遁逃而去。后来投入僧团出家,受比丘具足戒,精进修行。

有一天,行昌想起六祖的话,就远道前来礼拜六祖。六祖说:“我想你很久了,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

行昌说:“过去承蒙和尚慈悲宽恕罪过,现在虽然出家勤修苦行,总觉得难以报答,心想只有弘传佛法,广渡众生,才能答谢老师的恩德!弟子出家以来,常常阅读‘涅槃经’,却不懂‘常’和‘无常’的意义,请和尚慈悲,为我解说。”

《经文》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云: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注释》

 传佛心印:传心法要说:“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转加:更加。

 佛性若常:佛性如果是常,那么众生早就已经成佛,更不必说三藏十二部经来度化。但是为什么经过很长久的时间,却没有一个人发菩提心,所以就恶人一方面来讲,可以说佛性无常。但是恶人如果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这可说佛性有常。佛以人执着佛性为无常,所以说有常;六祖以志彻执着佛性为有常,所以说无常。

 真无常义:自性不生不灭,所以自性没有生死;如果一切法是无常,那么物物的自性都有了生死。既然物物的自性都有了生死,那么真常性的不生不死,就有不能普遍的地方。所以六祖讲一切善恶诸法都有常,就是在说明自性不生不死的原故。佛以人执着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为有常,所以说无常。六祖以志彻执着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为无常,所以说有常。但是自性往往被一切有为法所埋没,所以也可以说是无常。

 比:皆。

 八倒:凡夫以及二乘,各有四倒,所以成为八倒。对于生死的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却执为常乐我净,这是凡夫的四倒。对于涅槃的常乐我净,却执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这是二乘的四倒。凡夫是有为的四倒,二乘是无为的四倒,如果能够断有为的四倒就成为二乘,如果能够断有为及无为的八倒就成了菩萨。

 涅槃了义:涅槃经说的是一切法本自不生不灭,都是究竟涅槃相,所以叫做涅槃了义。

 偏见:偏执一边的邪见。

 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涅槃经说“不迁名常,安稳名乐,自在名我,无我名净。”

 圆妙:圆融奥妙,不可思议,名为圆妙。

 微言:深妙的旨意。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涅槃经是最后的说法,所以叫最后微言。

 无常心,有常性:凡夫二乘如果执守无常,佛要破他的执着,就说是有常。凡夫二乘,如果执守有常,佛要破他的执着,就说是无常。凡夫二乘如果执守善根有二,一是常,二是无常,佛要破他的执着,就说是非常非无常。

 方便者:佛说常无常都是为破凡夫二乘的执着,都是权变的说法,这称为方便。

 春池拾砾:砾,小石。在春池中捡拾石砾以为宝物,是一种颠倒无知。

 不施功:不假用功。

 佛性而现前:自性天真佛显露在当前。

 非师相授与:如果不是师的指点。

 我亦无所得:我也是无所得。

 彻:通达。

《语译》

六祖说:“无常,就是讲的佛性;有常,就是说一切善恶诸法以及分别心。”

行昌说:“和尚所讲的,和经文完全相反。”

六祖说:“我是一个传佛心印的人,怎敢违背佛说的经义呢?”

行昌说:“经中讲佛性是常,和尚却说是无常;善恶一切诸法乃至菩提心都是无常,和尚却说是常;这就和经文相违背了,使我对这问题更加疑惑不解。”

六祖说:“‘涅槃经’,我过去曾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过一次,就为她讲解,没有一个字、一个道理不合经文。就是现在为你说的,也没有两样。”

行昌说:“我的见解浅薄、愚昧,没有智慧,还是希望和尚委曲开示。”

六祖说:“你知道吗?佛说佛性是常,是对一切执着无常的人说的。佛说有常,是对一切执着无常的人说的。你要知道,佛性如果是常,那么人人都有佛性,也早就成佛了,还说什么善恶一切佛法,甚至于经过许多劫的时间,也没有一个不经开示而能够发出菩提心的,所以我说佛性是无常,这正是佛所说的真常不灭的道理。再说,假使一切诸法都是无常,那么任何物都有自性,而自性是不受生死的,但已说它是无常必然有生死,那么真常的自性就有所不周遍,这不是互相矛盾吗?所以我对你说一切善恶诸法都是常,正是佛说无常的道理。

所以佛都是为凡夫外道颠倒执着而说,还有为小乘人而说,因为他们都执着邪见的常,共成八种颠倒。比如凡夫的颠倒是:以苦当乐,以无常当常,以无我当我,以不净当净。而小乘人的颠倒是:以乐当苦,以常当无常,以我当无我,以净当不净。所以佛在涅槃经的了义教中,特别提示要如何破除偏见,而明白说出涅槃所具有的“常乐我净”四净德:不迁名为常,安稳名为乐,自在名为我,无我名为净,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德。

现在你只是在文字上打转,对于经义并没有了解,认为凡有断灭的东西便属于无常,又认为死板的东西是常,哪里晓得,常就是无常,无常就是常。错解了佛所说的圆融无碍、微妙了义的教理。学佛这样学法,纵然往后把‘涅槃经’再念上一千遍,有什么用处?”

行昌忽然大悟,说出一首偈子:“因为有执守无常的心,所以佛说涅槃有常性。如果不能受用佛说的方便法而去除执着,就像在春池里捡小石头,还把它当成宝物一样的愚痴。我现在真正开悟了,才觉悟到见性这件事情并不是藉着修学的功夫,当下就能达本还原,佛性显现在当前。如果不是大师这样善巧的指点,我还是开悟不了。”

六祖说:“你现在已经通达、开悟了,应该名叫志彻。”志彻听了,向六祖顶礼拜谢而告退。

 

《发微》

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法,有生有灭,所以是无常。而佛性如同虚空,是无为法,所以是常。但是这个佛性能生出万法,万法都是本于佛性,所以从本于佛性来讲,万法都是常;而从生出万法来讲,佛性是无常。佛性如果是一种死常,又怎么能生万法呢?所以佛性的常,是一种随缘不变的常。又如果万法是真无常,那么万法从那里生起呢?所以万法的无常,是一种不变随缘的无常。因此佛性与万法的关系,就好比是体用的关系一样,从体来讲叫做常,从用来讲叫无常,只是名称有差别,其实都一样。一般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执着一端,不明白佛性的圆融奥妙,所以就产生了颠倒、执着,不能当下得到自在解脱。

《经文》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注释》

 神会:姓高,襄阳人,年幼的时候,听说曹溪惠能禅师盛扬佛道,于是学习善财童子到南方参问,千里跋涉,不以为苦。

 得本:根本能明,枝叶自然茂盛。本就是本有的灵明觉性。

 主:主人翁,就是自性。

 沙弥:出家男子受十戒的。

 取次:造次草率。

 常见自心过愆:常常看见自己有不是的地方,便是进步。

 不见他人是非:责求自己,可以成就德行;责求他人,会增长罪恶。见,责求。

 恚:音惠,怒。

 善知识觅路:向善知识,问见性之路,而使心悟。

《语译》

有一出家小沙弥,名叫神会,是湖北襄阳人,俗姓高。十三岁的时候,从荆南玉泉寺来参礼六祖。六祖说:“善知识!你从老远很辛苦到我这里来,还认得自己的本来面目吗? 如果有本,就应当认识主人,不妨试着说说看。”神会说:“我以无所住心为根本,‘见’就是主人翁。”

六祖说:“这个沙弥,怎么可以这样随随便便说话?”

神会于是问道:“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呢?”

六祖用拄杖打了他三下,说:“我打你时,是痛还是不痛呢?”

神会回答说:“也痛也不痛。”

六祖说:“我也见也不见”

神会问:“怎么说也见也不见呢?”

六祖说:“我所见的,是常见自己心中的过失;我不见的,是不见他人的是非好坏。所以说也见也不见。你说也痛也不痛又是怎样的呢?如果不痛,就和木石一样;如果痛,就和凡夫一般,会生起嗔恨心。你前面问我见不见,这是二种边见,你自己说的痛不痛,这是生灭法。你自性都还没有觉悟,胆敢在我面前戏论、开玩笑!”

神会听了这一番话后,就向六祖顶礼,忏悔谢罪。

六祖又说:“你如果心里愚迷,不能见性,应当向善知识请示明心见性的道理;你要是心悟,就是明心见性,就要认真依照见性的道理修行。你现在自己迷惑颠倒,不见自心,却反来问我见与不见。我见性,自己知道,怎么能够代替你破除心中的迷障?你如果自见本性,也不能代替我破除心中的执迷。为什么不去明白自己,自求见性,却来问我见性了没有呢?”

神会听了,再向六祖顶礼一百多拜,请求大师恕罪,从此服侍六祖,不离左右。

《发微》

神会问六祖坐禅的时候,是有见还是无见。神会所说的见,不离一个能见的我,还有一个所见的境。而六祖回答“我坐禅也见也不见。我所见的是常见自心的过失,不见的是别人的是非好恶。”这和前面无相颂所说的“菩提只向心觅”、“不见世间过”同一个道理。这种反观内心,不向外驰求分别,是真正的“坐禅”。当然法没有定法,都是应众生而随缘施设的。所以六祖回答神会的问话,是针对他的问题而发。

《经文》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着‘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注释》

 本源佛性:这一点佛性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来源,虽然看不见,但是感应无穷,纵然安立了无边的假名,都只是方便,不是真名。因为真名无名,所以开口便错,动念就不是。灵山会上,世尊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颜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孔子的默而识之;都是指的这一点。

 把茆盖头:茆,茅草。以茅草盖头。

 知解宗徒:呵斥的话。把多知多解当作修行,其实反而成了障碍。

 京洛:洛阳。

 着显宗记:神会在天宝四年进入京师,著作显宗记,标订两宗,南方惠能禅师为顿宗,北方神秀禅师为渐宗。

 愍:忧,怜恤。

 尽除:人想到死去的时候,一物都带不走,万念自然消灭;但是不如觉悟自性,本来没有一物,万念自然没有牵累了。”

 无名可名: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没有名称可以标记,一切的称呼都是假名、强名。

 实性:又名实相。实相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灵明觉性。

《语译》

有一天,六祖对大众说:“我有一样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名也没有字,没有后背也没有前面,大家还认得么?”

神会挺身而出说:“这是诸佛的根本源头,也是我神会的佛性。”

六祖说:“已经跟你讲没有名没有字了,还叫它作本源佛性?你以后即使有个茅屋存身,也只是个将佛法当作知识理解的人。”

六祖大师示寂后,神会前往京师洛阳弘扬曹溪顿教法门。着有“显宗记”,这部书在当时非常盛行。神会大力弘法,在山东省荷泽,法席隆盛,信众广布,世人称他为荷泽禅师。

六祖经常看到各宗派的人来问学,许多人故意找难题来问,而且都心存不善,免不了有嫉妒嗔恚的心。于是就把大众集合到座下,怜悯地对他们说:“学道的人,对一切善恶念头都应当全部扫除,而且名相也要离掉。在内心中连一点名相都没有,这才是自我本性;自我本性是不二的,不二之性也就是实相本性。在实相本性上,才能建立一切法门,教化一切众生。所以说,言下就要见性,不假思索、言语才可以。”

大家听完六祖大师的一番开示后,都虔诚顶礼,请求事奉六祖为师。

《发微》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所传授的就是这一点心法。而达摩大师到中国来,为神光指示的也是这个心法。一直到六祖三更受法,所得的还是一样。一切的言教都是因人而设,虽然熟读三藏十二部经,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也只是成就一个书呆子而已!

当初五祖对六祖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可见诸佛诸祖的传授,只是这一点“心性”而已,并没有其它。这个心性大法,就称为“道”;而经由代代祖师的传承,就变成了“道统”。这个道与天地万物相通。不管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或者是春秋时代的老子、孔子大圣,都是本着这个道来济世救人,教化众生。一直到现在,想要化人间为净土,冀世界为大同,还是不能离开这个道。因为这个道是人人本有的佛性,只有回到佛性,人类才有得救的希望,也才有超生了死的可能。

护法品第九

《章旨》

第九“护法品”,记述神龙元年,则天太后及中宗下诏,迎请六祖大师供养、请益,六祖以年龄大、身体不好及五祖的师命不可违背而婉辞诏命。一来守修道人本分,远离名闻利养。二来尊师重道,不离岭南。三来对使者开示,先讲得道在心悟,不在坐禅、习定;再指示烦恼就是菩提的不二实性,实性只有大智慧人才能了悟通达。

《经文》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请迎,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注释》

 神龙元年:唐中宗年号(西元七0五年),这是则天武后还政给中宗复位的第一个年号。

 上元日:正月十五日叫上元日,就是元宵日。

 则天中宗:太后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豫王旦为帝,政事都由自己决定,僭位二十一年。中宗皇帝,名显,高宗太子,即位以后,被母后武氏废为庐陵王。后来张柬之等迎请复位。

 安秀二师:嵩岳惠安国师和北宗神秀大师。两位大师都受到当朝的敬重。

 万几:天子治理万事叫万几。

 二师推让:神秀曾经表奏则天,请邀惠能到都城。惠能坚定推辞。神秀又自己作书再邀请,惠能对使者说:我的形貌短陋,北方的人士看到了,恐怕不会尊重我所说的话;而且先师说我跟南方的众生有缘,也不可以违背。

 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弘忍大师默传吩咐衣法给惠能。佛法心印就是正法眼藏。

 内侍:官名。隋朝设有内侍省,有内侍、内常侍等官,都以宦官担任。后来因而称宦官为内侍。

 上京:京师的通称。这里指长安。

 林麓:山脚叫麓。林麓就是在野的意思。惠能宁愿居在乡间山林,不愿意前往京师。

 会道:体会大道。

 未审:不知道,发问词。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此心就是佛,打坐如同磨砖作镜,怎能成佛。

 如来清净禅:如来指的就是自性;如是寂然不动,来是感而遂通。顿悟自性,本来清静,本来具足,就是如来清净禅。

 诸法空寂:万法皆空,本来不生不灭,所以说诸法空寂。

 如来清净坐:照见自性,不动不摇,得大自在,叫做如来清净坐。

 究竟无证:见性是佛,也不作见想,也不作佛想,本来无一物,所以是究竟无证。

《语译》

唐中宗神龙元年(西元七○五)正月十五日,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曾迎请惠安和神秀两位大师供养,在宫廷里讲经说法;在治理纷繁的政务余暇,经常参究一佛乘的教理。可是讲到一乘佛法,这两位大师都很谦逊的推让说:‘南方有惠能禅师,曾受五祖弘忍大师密传衣法,是传佛心印的人,如果要讨论一乘佛法,可以迎请他来参问。’现在派遣宫中内侍官薛简,带着诏书前往迎请。希望大师慈悲,赶紧到京师来。”

六祖接到诏书之后,上表称病谢辞,表示愿意在山林终其一生。

薛简便说:“京城里的禅师们都说:‘想要体会佛道,必须要坐禅,修习禅定功夫;如果不透过坐禅习定而能得到解脱,那是不可能的事。’不知道大师的看法怎样?”

六祖说:“道要从自心去悟,怎么是在坐呢?金刚经上说:‘如果有人想从坐卧相见到如来,这就是行邪道。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是无所来,也无所去。’无生无灭就是如来的清净禅,诸法空寂就是如来的清净坐。究竟的真理本来没有一法可证,哪里还有什么坐或不坐呢?”

《发微》

惠安和神秀都是当朝的国师,学识渊博,地位崇高,但是谈到“一乘”佛法,两位国师却不得不推让六祖惠能,可见“佛法心印”的可贵。一乘佛法是究竟法、无上法,所以不是一般的渐修法门。

但是当时北方都流传渐法,以坐禅习定为功夫,所以六祖举金刚经经文来破除,而讲“道在心悟,岂在坐也?”

六祖的入室弟子怀让,看到马道一经常坐禅。就问他说:“你坐禅是为什么?”答:“为了作佛。”怀让就取一块砖,在道一前面磨来磨去。道一问:“磨砖作什么?”怀让说:“作镜。”道一问:“磨砖怎么能成镜?”怀让说:“磨砖既然不能成镜,坐禅怎么能成佛?”道一问:“怎样才是?”怀让说:“譬如驾牛车。如果车子不走,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道一不能回答。怀让又说:“你学坐禅,是为了学坐佛吗?如果是学坐禅,禅不是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没有定相。佛法本来无住,所以不应该有取舍的心。你如果只是坐在那边,以为这就是学佛,等于是杀佛。如果执着坐相,那就违背佛理了。”

《经文》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注释》

 心要:心性要义。指佛法精要。

 两宫:指武后及中宗。

 譬如一灯:维摩经说“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不尽。”冥,暗。

 明暗是代谢之义:旧的去,新的来,是代谢的意思。明和暗相互代谢,也就是明去暗来,暗去明来。

 相待:互相对待。

 大乘见解:一佛乘、最高的见解。

 其性无二:明和无明本性没有分别。

 实性:真如的异名,也就是真实的本性。

 性相:性说的是无形的本体,相讲的是有形的外相。

 常住不迁:没有生灭变迁。

《语译》

薛简说:“弟子回京城以后,皇上必定问我;希望大师慈悲,指示佛法心要,让我能奏闻皇太后与皇上两宫,并且告诉京城中所有学道的人。这就好比点亮了一盏灯,辗转点燃百千盏灯,幽暗的地方全被照亮,使光明能无穷无尽。”

六祖说:“道没有明、暗的分别,明、暗是新旧更替的意义;明来则暗去,暗去则明来。说光明永无穷尽,也是有尽,因为明暗是互相对待所建立的名称。维摩经说:‘佛法是无可比拟的,因为是绝对而没有对待的缘故。’”

薛简说:“光明比喻智慧,黑暗比喻烦恼。修道学佛的人,如果不用智慧的光去照破无明烦恼,怎么能够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呢?”

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并不是两件事,也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要用智慧的光来照破无明烦恼,这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见解,也就是以羊车、鹿车譬喻的根机。有上智大乘根性的人都不会作这样的见解。”

薛简问:“什么才是大乘的见解呢?”

六祖说:“明和无明,在凡夫看来是不同的两件事,有智慧的人通达它的本性没有两样,这没有差别的性体,就是真如实性。所谓实性,在凡夫并没有减少;在诸佛如来也没有增加。凡夫虽然处在烦恼,真如实性也不会变成散乱;佛与大菩萨处在禅定,真如实性也不会显得寂静。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不生不灭,性相是一体,永不改变,这就叫做道。”

《发微》

烦恼就是菩提,这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所以不必以智慧破烦恼,存佛心做佛事,已经是佛了。

六祖曾经对韦使君等人说,要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这样修行,必定可以成就佛道(第二品)。现在薛简已经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六祖更进一层的再破他的执着,说烦恼就是菩提,也就是在烦恼的当下,去返照自觉,原来烦恼心就是菩提心。六祖随机说法,本来没有一定,并不是矛盾。(法本无定法,权变第一家)

《经文》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焉。”

《注释》

 一切善恶,都莫思量:思量就是有为造作,善恶是分别对待,有造作有对待就是烦恼,有烦恼就迷失本性。

 妙用恒沙:是说妙用无穷。恒沙,恒河里的沙,是说多到数不尽。

 阙:帝阙,宫廷。

 福田:田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出种种福报,叫福田。

 净名:维摩诘,译为净名。

 毗耶离:国土名,译为广严,土地平广庄严,因以为名。

 传诸佛心:传布历代祖师的佛心宗旨。

 不二法:不二法门,佛法真传。

 顶戴无已:感恩不尽。

 磨衲:袈裟名,产在高丽国。

 水晶:色泽如同白冰,性坚而脆,结晶常作斜方六角体,无色透明,光泽如同玻璃,硬度很高。

 修饰:整修。

《语译》

薛简又问:“大师所说的不生不灭,和外道所说的有什么不同呢?”

六祖说:“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还是生灭法。以灭来终止生,是说肉体生命灭亡就不再生;以生来显现灭,是说是有生命就会有死亡。这样的灭还是不灭,因为那只是肉体的灭亡而已,内在的生命还是不断的轮回;生也是不生,因为不见得是真正的永生。我所说的不生不灭,本来就是无生,所以是无灭,这和外道讲的不同。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佛法修心的要诀,超越相对的就是佛法。只要对一切善恶诸法都不去思量,自然就能悟入清净心体;这个本体澄明常寂,妙用无穷。”

薛简得到指示教诲,忽然大悟。于是礼谢辞别大师,回到京师,将六祖的话表奏皇帝。同年的九月三日,又有诏书奖谕六祖说:“大师以年老多病辞召,愿意终身在山林中为朕而修道,为国家种福田!大师就好像维摩诘居士,借病居住在毗离耶城,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弘扬大乘佛法,传授诸佛心印,讲说不二法门。薛简回宫表奏大师所指授的如来知见,是朕积善而有余庆,宿世种下的善根,所以才能幸逢大师出世教化,能够顿悟上乘的妙理。承蒙大师的恩泽,实在感激不尽!”同时并奉送高丽国朝贡来的袈裟一件,及水晶钵,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赐名六祖的新州故居为国恩寺。

《发微》

这一品叫“护法品”,彰显南北两宗不同的顿渐修持。同时也说明六祖惠能大师的道德远播,不只是北宗的神秀、惠安两国师推崇,而且也受到当朝帝王所敬重。从此,禅宗一脉的发展,当然是遍地开花结果了。孔子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大师的道德高明博厚,开启南顿禅宗的新纪元,不只是关系佛教的发展极为重大,同时对于儒教和道教也有深远的影响。

付嘱品第十

《章旨》

付嘱品第十有法门对示、付嘱流通两部分。法门对示是六祖教授十大入室弟子,说法要不失顿教法门的宗旨。佛法是不二之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一是道,二就不叫道,道要用一去贯。能道贯一切经典佛法,出入不会落到两边;而且相对相反的两种道理,相因相循,从中就生出中道的义理。如能执两用中而归零,就可以成就中道了义。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这一句以下才是付嘱流通,讲六祖付嘱传法的事情,有四个章节。第一,以“真假动静偈”,说明大道是无诤法门。第二,为本经立名叫‘法宝坛经’,明示不再传衣钵,并指出“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决定成就菩提道果。第三,预示取头的灾难,及法脉的传承分成两路。

第四,开示禅宗传承,从七佛开始,续传西方二十八代及后东方六代。最后留下“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祖师、师尊、师母的付嘱,无非修道办道。求道的究竟了义,就在直下承担自身就是一尊佛。修道的意义,就在扫除三心四相,承担自己的天命,了悟自己的使命。办道的意义,就在搭天人的桥梁,让众生安稳的直上理天故家乡。只有经由修办道,才能慧命永昌,弥勒家园才能天命永流传。

《经文》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注释》

 不同余人:入道、侍师比其他的人久,所以说不同余人。

 灭度:灭除烦恼,渡脱生死苦海。归空成道。

 一方师:教化一方的禅师。

 本宗:达摩东来的传佛心宗。

 离两边:一切万法,都是相待而生,有大就有小,有长就有短,如果离开两边,那就是超乎万法之上,也就是中道,也就是佛性。

 含藏识:就是阿赖耶识。

 转识:指末那识,由藏识转生,所以叫转识。

 用:与体相对,自性是体,由“性体”表现出来的为“用”。道是体,德为用。

《语译》

有一天,大师把门下弟子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叫来,对他们说:“你们和其他的徒众不同,我归空以后,你们都是教化一方的禅师。我现在教你们怎么说法,才能不失顿教法门的根本宗旨。说法时,要先举述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相对法。说法指导别人,要领是出入一定要离开两边,这样才能显示中道,说一切法不要背离了自性。如果忽然有人向你问法,说话都要双关,在双关中引入中道,而且都要用对待法去应对,彼此来去相互为因,最后是两边不立,引导人回到自心的原点,就再没有其它可执着的去处了。

什么叫三科法门呢?就是阴、界、入。阴是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入是十二入,也就是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和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门。界是十八界,也就是六尘、六门、六识。在六尘六门中间就生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自性里包含一切法门,所以给它取个名字叫含藏识,又叫第八识;但是如果生出思量念头,这就是转识,转到第七识;从第七识又生六识,出这六根门头,对外就见六尘了。上面所讲的就是十八界,它们都是从真如自性所生出来的作用。

自性如果邪,就产生十八邪;自性如果正,就产生十八正。如果表现出恶用,就是众生用;如果表现出善用,就是佛用。用从哪里来呢?从自性而来。

《发微》

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总括色心两种法门;一切万象的变化发生,不能离开色心二法。阴、界、入名相不同,但是道理一样;凡是一切的作为,都在阴、界、入当中。所以六祖嘱付门人说法,先要举出三科法门,而由三科法门,就会产生三十六种对法。

六祖所嘱付的法海等十个人,虽然可以各为一方师,但是并没有说明“正法眼藏”要付给谁;可见六祖以后,“祖位”不在僧众续传。六祖所传授的说法要领,教门徒出语尽双,都用对法,以显中道,影响后来的禅师非常深远。而这样的接引模式,就成为南顿禅宗的独特风格。但是,如果不是根性锐利有大智慧的人,是不能领悟宗门旨趣的。一般中下根的人,还是要仰赖教门的接引,循序渐进,慢慢薰习。

《经文》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注释》

 漏:烦恼的别名,能使人堕落之意。

 慈:慈心。

 毒:狠心。

 非:不是,恶。

 悲:悲悯。

 害:伤害。

 悭:吝啬。

 离两边:离开两边对待,自然显出中道,不必另立一个中道。如果又立一个中道,还是不离两边。

 文字之相:文字只是在诠释义理,并不是义理本身。所以执着文字,离道远矣。

《语译》

相互对待的诸法,外境无情方面有五对法:天和地相对,日和月相对,明和暗相对,阴和阳相对,水和火相对。这是五对相对法。

法相语言方面有十二对法:语和法相对,有和无相对,有色和无色相对,有相和无相相对,有漏和无漏相对,色和空相对,动和静相对,清和浊相对,凡和圣相对,僧和俗相对,老和少相对,大和小相对。这是法相语言的十二对相对法。

自性起用方面有十九对法:长和短相对,邪和正相对,痴和慧相对,愚和智相对,乱和定相对,慈悲和狠毒相对,持守净戒和为非作歹相对,直和曲相对,实和虚相对,险和平相对,烦恼和菩提相对,常和无常相对,悲和害相对,喜和嗔相对,舍和悭相对,进和退相对,生和灭相对,法身和色身相对,化身和报身相对。这是十九对相对法。”

六祖说:“三十六对法,谁能了解,谁能灵活运用,就能贯通一切经典、一切法门。出入不会落到两边,这就是中道了义。

真如自性发起作用,教化众生,和人谈话时,对外要能就一切相而不执着一切相,在内要能就空而不执着空。如果内外完全着相,就会生出邪知邪见。如果不执着有,却完全着空,就会增长无明。执着空的人会说:“什么都不要,不需要学经典,一切都是空的,也不用文字啦!文字是着相的。”既然说不用文字,那人也不应该讲话,因为语言就是文字相,文字就是语言。又说:“直心是道场,不立文字。”就是这‘不立’两个字,也是文字。又见到别人在说法,就诽谤他是着文字相。你们应该知道,自己执迷也就罢了,又诽谤佛经。千万不可诽谤经法,不然将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

《发微》

三十六对法都是相待而生的法,不能单独存在。道德经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表示一切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但是因为人的邪见执着,产生对待分别,计较思量,所以就有种种的矛盾和痛苦产生。

既然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待而生,也就说明本身没有自性。但是没有自性又怎么能够生出这些事物?其实万物都是本于中道,但是中道并不是对待法。六祖是希望人能够从对法当中,去体悟中道。中道是什么呢?是无为法,也是人的这一点佛性。

《经文》

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注释》

 着相于外:身外求佛,不从自性求佛,不能见性成佛。

 道性窒碍:执空的人,盲修瞎炼,徒劳无功,不能见性。窒碍,阻塞不通。

 二道相因,生中道义:二道指的是对待法,对待法是相因而成,比如说以明显暗,这就是二道相因。以明显暗,就不着明暗;不着明暗,就是离两边;离两边就显中道。

 依此转相教授:六祖所传的对法相因,就是要显明中道。譬如问什么是生?回答死。为什么回答死?因为没有死,就没有生。这样离开生死的执着,引导到不生不死的自性来。六祖传法的宗旨,是在引人回归佛性,不是在外面的名相以及种种的生灭法当中徘徊。

《语译》

如果外着于相,用妄心而造作有为法来寻求真道;或者到处建立道场,而辩论有无的过错;像这样的人,虽然历经多劫也不可能明心见性。依照正法修行,不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就着空,在道性上就起了障碍不通。如果只是听人说法而不实地修行,听说大道是清净的,大道是本有的,自己认为直下承担“我本来是佛”就不要修了;这也错了,这样反而生邪知邪见。

你们要依我所说的法去修行,悟无住相法施。依这个原则去讲经说法,依无住生心的道理,在日常中去运用,去修行,就不会失去顿教的根本宗旨。

如果有人问你佛法大义,怎么教导他?从反面答覆。问有,就用无来答;问无,就用有来答;问凡夫,就用圣人来答;问圣事,就用凡事来答。就这样,二个对待法的相互为因而离开二边,就显出了中道义理。像这样一问一答,其余的问题也完全依照这样作答,就不会失去中道的理体了。

假如有人问:‘什么叫做暗?’就回答说:‘明是因,暗是缘;没有明,就是暗。以光明来显现黑暗,以黑暗来显现光明;来和去是相因相循,而成就中道了义。’其它的问题,也都根据这个道理答覆。你们今后传法,要依照这种方法转相教导传授,不要失去顿教的宗旨!”

《发微》

顿教法门,只是在破除众生的执着而已,执着一旦放下,便可以回归自性。所以并不给一法,因为本来无一物,没有一法可得。

但是一般教门,立种种法,使人依教奉行;却不能明白这一切的教法,都是因本心本性才能建立。如果迷失本心本性,既使修习百千法门,终究没有益处。所以宗门的接引方式,重在“破”。而虽然是破除对待法,却无形中“立”起了“中道”。所以有破就有立。但因为中道无相,所以不说立,只要破就是立了。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说圣人“以身示道”,不崇尚有为的言教。中庸也说:“舜其大智也与!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两端,就是因两种对法;用其中,就是显示中道。没有对待法,也就显不出中道了。世间上的人,都在对待法当中,分彼论此;只有圣人,因对待法的存在,而明白中道,并以中道来做为不变法则。

《经文》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注释》

 太极:唐睿宗年号,元年岁壬子(七一二年),这年五月又改延和,七月睿宗传位太子隆基(唐玄宗),八月玄宗改元先天,一年改元三次。

 促工:催促工人勤作以便早日完工。

 落成:建筑完竣。

 神情不动,亦无涕泣:明白生死是自然的道理,所以神情不动;明白自性不生不灭,所以没有涕泣。

 小师:受具足戒未满十年的称为小师,也用在弟子的称呼,或者出家人谦下的称呼。

 毁誉不动:毁谤或赞誉都不动于心。

 哀乐不生:哀伤或喜乐都不生于心。

 阿谁:什么人。

 不合:不该。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法性,就是自性、佛性。佛性不是生灭法、对待法,所以没有生灭去来。

《语译》

六祖大师在唐睿宗太极元年(七一二),岁次壬子,延和七月时,命门下弟子到新州的国恩寺建塔;新州是六祖大师的家乡,国恩寺是他以前的住宅。又派人催促早日完工。到了第二年夏末,终于落成。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徒众,对他们说:“我到八月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你们如果有什么疑问,要趁早发问,我当为你们解答,消除你们心中的疑惑。一旦我去世以后,就没有人教导你们了。”

法海等人听了这话,都伤心流泪悲泣,只有神会神情如常不动,也没有流泪哭泣。

六祖说:“神会小师对善不善、好不好,都能平等对待,而没有分别心,不被毁谤或赞誉所动摇,不生悲哀或快乐的情绪。其他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你们这几年在山中都修的什么道?你们现在悲伤涕泣,是为谁担忧呢?如果是忧虑我不知道去处,我自己是知道要去哪里的;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去处,也就不会预先告诉你们了。你们悲伤涕泣,是因为不知道我的去处;如果知道我要去哪里,就不应该悲伤涕泣了。法性本来就没有生灭去来。你们都坐下来,我为你们说一首偈,叫作真假动静偈。你们诵得此偈,就能与我的心意相同;依照此偈去修行,就不会失去顿教法门的宗旨。”

《发微》

有来就有去,这是一定的道理。生命是有来去的,所以有生就有死;生有一个由来,死也有一个归去。生死既然是对待法,当然有一个非对待法存在,也就是不生不死的性命。

一般人只知道有生命的存在,却不明白还有更重要的性命。性命就是佛性,有性命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生活,有生活才有人间的万象。人如果不明白性命,就会迷失在万象当中,浮浮沉沉,这就是苦海。如果了解生死只是浮沤,不产生好恶执着,那么当下就是佛性显露,也就是永恒了。

《经文》

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注释》

 一切无有真:一切万法都不是真实。

 不以见于真:不可以把所见的当作是真。

 若见于真者:如果把所见的当作真实来看。

 是见尽非真:这样的见解都不正确。

 若能自有真:如果自心了悟真理。

 离假即心真:离开假相当处就是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自心不离开假相,万法哪里有真实呢?

 有情即解动:有情识的众生自然是活动的。

 无情即不动:没有情识的众生就是不动的。

 不动行:枯坐不动的禅。

 同无情不动:和无情的木石一样不动。

 若觅真不动:如果要寻觅真正的不动。

 动上有不动:就是在动摇上有一个不动摇的自性在。

 不动是不动:误会不动以为是枯坐不动的禅。

 无情无佛种:就像无情的木石一样,没有佛种性,所以不能成佛。

 第一义不动:离开一切假相,就是见性的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是说不可以像无情一样不动,应该是善能辨别诸法相,而自性不动不摇。

 即是真如用:这种正确的见地,就是真如自性的妙用。

 大乘门:顿教法门。

 却执生死智:已经进入大乘法门,就有离开生死的智慧,不可以落于生死的见识。

 若言下相应:和人谈论,如果彼此契合,就共同谈论道义。

 合掌令欢喜:合掌恭敬,使他人生出欢喜心,而不诤论。

 此宗本无诤:修行是为了见性,怎么可以和人相诤。

 诤即失道意:相诤就有胜负心,和道相违背。

 自性入生死:有诤就是嗔,有嗔就入生死轮回,不能超出三界了。

《语译》

所有的徒众都一齐向六祖作礼,请大师说偈。偈语说:

所有的一切万法都不是真常不变的,不要把它当成真的来看;如果在不真当中而认它为真,那么所见也不是真的。

如果想要得到真,只要离开假相当下就是真。如果自心不离开假相,心里没有真,能到哪里找到真呢?所以真是不离自性,离开自性也找不到真的。

众生是有情的,有情众生是能动的,只有无情的木石才是不动的;如果修枯坐不动的禅定,那就和无情的木石一样。

如果想寻找真正不动,只有在行动当中不忧患、不恐惧,远离颠倒梦想,才是真正的不动;所以像不动的木石虽然是不动,但它毕竟是无情之物,终究不能成佛的。

能用自性的妙智慧,来分别种种法相,那才是真正的第一义不动。有了这种正知正见,就是真如的妙用。

现在告诉诸位学道人,要努力诚心去修行,不要在大乘佛法的门下,依然执着于生死的知见。

如果今后和人谈论佛法彼此契合,就共同研究佛法的真义;如果不能契合,也要合掌表示敬意,让对方心生欢喜。

因为大乘法门没有争论,和人争论就失去道义。如果违背大道去争论法门的高下,就不能出离生死轮回了。

《发微》

禅其实就是人的这一点本心,坐其实就是自性不动不摇。如果参禅不能回归本心,那是外道;打坐如果只是枯坐不动,那是旁门。

儒家不讲参禅打坐,并不是没有禅定的功夫。像大学篇讲的“止、定、静、安、虑、得”就是大定的功夫,有这种修养,当然也就俱足智慧德性。而智慧德性显现在生活当中,就是孝悌仁义等各种德目。大学篇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说每一件事,都有一个止处,这个止处就是至当之理;并不是离开事情之外,另有止处;也就是“道在生活当中”而已。

六祖讲的“动上有不动”,明示“动中静,静中动”才合道,才是真正的“第一义不动”。这和大学篇说的不谋而合。

《经文》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渡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注释》

 摄心:收摄散乱的心。

 抄录:抄写记录。

 流行:流通。

 吾:达摩自称。

 兹土:指中华。

 传法:传如来的正法眼藏。

 一花开五叶:一花,达摩指自己来说。五叶,指的是二祖到六祖五代。

 结果自然成:一花开五叶后,禅宗大兴,所以说结果自然成。

《语译》

当时徒众听完偈语,都一起向六祖顶礼,并且都体会大师心意,人人收摄散乱的心,依照正法修行,更不敢互相辩论。大家知道六祖不能久住世间,法海上座于是再礼拜大师,请问道:“和尚成道以后,衣法将要传给什么人呢?”

大师说:“自从我在韶关大梵寺说法,直到今天所说,记录流行,名为‘法宝坛经’。你们要守护这个法宝,辗转流通,抄录传授,渡化一切众生。只要能够依照此经说法,就叫作正法。我现在只为你们说法,不再传付祖衣。因为你们的信根都已纯熟,对道决定没有怀疑,都能荷担如来家业去教化众生。而且根据达摩祖师传授的偈意,祖衣不应该再传。偈语说:‘我来东土的本意,是为传佛的正法,救渡迷昧的有情众生。当一花开展为五叶,众生的菩提道果自然会成就。’”

《发微》

佛法不在传衣,在于心悟。惠能受五祖之命,因为衣是争端,所以不再传衣。虽不传衣,但法即付了,个中详情,六祖也不便多说。

为什么法海上座问:“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因为六祖的入室弟子虽然很多,但是谁可以荷担道统,并没有确认,所以为了慧命的传承,而有这样的问话。但是六祖的回答,只是要大家根据“法宝坛经”说法,递相传授。这和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旨意不同,也是整个环境因缘使然。

《经文》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注释》

 种智:佛的一切种智,佛智能通达一切法。

 虚融:清虚圆融。

 不动道场:是说不必在道场中有所举动,已得成净土。道场,供佛或修道的地方。

 真成净土: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一相一行:一相,指一相三昧;一行,指一行三昧。

 时雨:及时雨。

 沾洽:润泽。沾,同沾。洽,浸润。是说受到法雨的滋润。

 心地含诸种:心地含藏各种种子、善因。

 普雨悉皆萌:祖师说法,众生蒙沾法雨而醒悟,进而发出菩提心,就像草木受雨露而萌芽。

 菩提果自成:信受奉行,发菩提心,自然得菩提果。

《语译》

六祖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人人各自清净心意,听我说法:如果要想成就佛的一切种智,必须了达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如果在任何地方,都不住相,遇到境界现前不生嗔恨的心,或喜爱的心。对着所爱的境界也不想占为己有,对着所恨的境界也不想舍弃。也不去想对我有什么利益,也不计较对我是不是有成功或害处。安闲恬静,清虚圆融澹泊。任运天然,不加造作,这叫做一相三昧。

如果在一切处,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里,时时用纯净正直的心;不管是对己、对人、对事,都能不失天真,这就是不动道场,也就是真正的净土。这叫做一行三昧。

如果有人能实行这二种三昧,就好比种子,埋藏在土中,由含藏到长养,时间久了自然会结果。只要能做到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就好比这样。

我现在所说的法,好像及时雨,普遍润泽大地的一切生物;你们的本有佛性就像种子,遇到滋润,都能发芽生长。凡是承受我所说宗旨的人,一定能证得菩提;依照我所说法去行持的人,决定能够获得妙果。听我说偈:

    自性心地含藏一切种子,普获法雨都能生出菩提芽。

    有情众生顿悟明白,菩提妙果自然成就。”

《发微》

一相就是无相,无相才是一切法的实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时时刻刻能够达到一相三昧,也就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当中,都能够不被外境所动,这就可以见到如来佛性了。

一行就是纯一直心,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都用纯一无杂的直心去应对,没有个人的私欲偏见,这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指的是回归佛性,一行三昧讲的是真心发用。两种三昧可以说一体一用。儒家讲的“义精仁熟”,就是一相一行两三昧。仁熟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没有彼此的分别,是一相三昧。义精是以纯粹正直的心来做事,没有邪曲驳杂,是一行三昧。

《经文》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

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又问:“后莫有难否?”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注释》

 其法无二:一切法都是佛性的显现,所以本来就没有差别。

 随缘好去:随顺因缘而去,没有憎爱分别,这样才合乎自然,与道相通。

 新州:今广东新兴县。

 速理:快点准备。

 舟楫:舟船。楫,桨。

 涅槃:译为寂灭,圆寂灭度。

 师从此去,早晚可回:门弟子慰藉六祖,说师归新州,未必马上迁化,早晚仍然可以回到此地。

 叶落归根:一切事物,最终要返回根本。

 来时无口:是说当初来的时候,本来就是无口,也就是无法可说的意思。六祖指示众人,不可以舍本求末,忘却了本来佛性,应该体悟不言之教。

 记:悬记,就是预言将来的事。

 头上养亲,口里须餐:头上养亲,是说金大悲想要取大师的首级,顶戴供养,就像慈亲一样。口里须餐,是说张净满接受金大悲的钱,来劫大师的首级,是因为被口腹所累。

 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张净满劫大师的首级,当时州刺史是柳无忝,县令是杨侃。这是说大师能预知后事。

 一出家,一在家:一出家一在家两人到底是谁?各有说法。但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法,流布僧俗两条法脉,各开启不同的大事因缘。

 缔缉伽蓝:缔,构造。缉,补葺。伽蓝,佛寺的别称。建造佛寺。

 昌隆法嗣:得道嗣法的人,很昌盛兴隆。

《语译》

六祖说完偈语,又说:“佛法是不二法,心也是一心。大道本是清净无染,没有一切形相。你们千万不要观静,也不要枯守顽空。因为自心本来清净,原本没有什么可以执取和舍弃。你们要各自努力,随缘到各处去,建立道场,渡化众生!”这时,徒众都向六祖顶礼而后退出。

六祖在七月八日那天,忽然对门下弟子说:“我要回新州去,你们赶快去准备船只!”

大家坚决挽留。六祖说:“诸佛随缘应化出世,尚且还要示现涅槃,有来必定有去,这是正常的道理。我这肉身骸骨也应该有所归宿。”

大众说:“师父!您现在去了新州,早晚随时都可以回来。”

六祖说:“我就像那落叶,要归回到树根;我来时没有说法,去时也没有说法,法相本来是不增不减。”

大家又问:“正法眼藏传给什么人?”

六祖说:“有道德的人得到我的佛法,没有妄心执着的人自然通达。”

又问:“将来是不是还有灾难?”

六祖说:“我归空五、六年后,会有一个人来取我的头。听我预言:‘有人想取我的头供养,就像供养父母亲一样;张净满需要钱养家活口,所以来盗取。抓到张净满的时候,刺史叫柳无忝,县令叫杨侃。’”

又说:“我归空后七十年,将会有二位菩萨从东方来,一位是出家人,一位是在家人,同时兴盛佛法教化,建立法脉宗风。广建佛寺,大开法教。”

《发微》

“正法眼藏,传付何人?”这是大哉问!历代祖师将要涅槃的时候,都有明示心法传人,只有六祖暗示“有道者得”,因为暗中已经传了;又恐怕引起纷争,所以说“无心者通”。道统传承是头一等大事,但是演变到六祖以后,成为极端敏感的问题,这是佛教发展的气数使然?

而一代祖师住世,也不过几十年。所谓“明师难遇”,就像是昙花一现,不是随时可得。有道是“有缘遇着佛出世,无缘遇着佛涅槃。”“模着根的成佛祖,摸不着根的瞎修行。”说明“道在师传”,不能无师自悟的道理。

《经文》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以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  

第二、阿难尊者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优波多尊者

第五、提多迦尊者      

第六、弥遮迦尊者

第七、婆须蜜多尊者     

第八、佛驮难提尊者

第九、伏驮蜜多尊者     

第十、胁尊者

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    

第十二、马鸣大士

第十三、迦毗摩罗尊者    

第十四、龙树大士

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    

第十六、罗睺罗多尊者

第十七、僧伽难提尊者    

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

第十九、鸠摩罗多尊者    

第廿、阇耶多尊者

第廿一、婆修盘头尊者    

第廿二、摩拏罗尊者

第廿三、鹤勒那尊者     

第廿四、师子尊者

第廿五、婆舍斯多尊者    

第廿六、不如蜜多尊者

第廿七、般若多罗尊者    

第廿八、菩提达摩尊者

第廿九、慧可大师      

第卅、僧璨大师

第卅一、道信大师      

第卅二、弘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注释》

 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七佛以前,古佛应世的数量,无法算计。

 庄严劫:过去一大劫的名称是庄严劫,一大劫有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

 拘留孙佛:现在贤劫有一千尊佛,这是第一尊。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

 释迦文佛:贤劫第四尊。

 摩诃迦叶尊者:第一祖摩诃迦叶。

 阿难尊者:第二祖阿难,王舍城人。

 商那和修尊者:第三祖商那和修,摩突罗国人。

 优婆鞠多尊者:第四祖优婆鞠多,吒利国人。

 提多迦尊者:第五祖提多迦,摩伽陀国人。

 弥遮迦尊者:第六祖弥遮迦,中印度人。

 婆须蜜多尊者:第七祖婆须蜜多,北天竺国人。

 佛驮难提尊者:第八祖佛驮难提,提迦摩罗国人。

 伏驮蜜多尊者:第九祖伏驮蜜多,提迦国人。

 胁尊者:第十祖胁,中印度人。

 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华氏国人。

 马鸣大士:第十二祖马鸣大士,波罗奈国人。

 迦毗摩罗尊者: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华氏国人。

 龙树大士:第十四祖龙树大士,西天竺国人,也叫龙胜。

 迦那提婆尊者: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南天竺国人。

 罗睺罗多尊者:第十六祖罗睺罗多,迦毗罗国人。

 僧伽难提尊者:第十七祖僧伽难提,室罗阀城宝庄严王之子。

 伽耶舍多尊者:第十八祖伽耶舍多,摩提国人。

 鸠摩罗多尊者: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大月氏国婆罗门之子。

 阇耶多尊者:第二十祖阇耶多,北天竺国人。

 婆修盘头尊者: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罗阅城人。

 摩拏罗尊者:第二十二祖摩拏罗,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

 鹤勒那尊者:第二十三祖鹤勒那,月氏国人。

 师子尊者: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中印度人。

 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罽宾国人。

 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南印度得胜王之太子。

 般若多罗尊者: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东印度人。

 菩提达摩尊者: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

 慧可大师: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武牢人,姓姬氏,原名神光,得法以后,达摩大师改名叫慧可,为东土第二祖。

 僧璨大师:第三十祖僧璨大师,为东土第三祖。

 道信大师: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蕲州广济司马氏,是为东土第四祖。

 弘忍大师: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师,蕲州黄梅人。姓周氏,为东土第五祖。

 惠能:第三十三祖,是东土第六祖。从六祖以后,得法的多,所以南岳、青原、法海、玄策、神会都以世次而分宗派,不称祖。

 毋:不要。

 乖误:乖,违背。误,错误。

《语译》

门人又问:“自从佛祖应现以来,不知一共传授了几代?希望师父能慈悲开示!”

六祖说:“古来的佛应现在世间,数量多得不能算计。现在只能从七佛开始说起:过去庄严劫有一千位佛,第九百九十八位佛,叫毗婆尸佛。第九百九十九位佛,叫尸弃佛。第一千位佛叫毗舍浮佛。现在贤劫也有一千位佛,第一位是拘留孙佛。第二位是拘那含牟尼佛。第三位是迦叶佛。第四位是释迦文佛。

释迦牟尼佛首传正法眼藏给摩诃迦叶尊者,二传是阿难尊者,三传是商那和修尊者,四传是优婆鞠多尊者,五传是提多迦尊者,六传是弥遮迦尊者,七传是婆须蜜多尊者,八传是佛驮难提尊者,九传是伏驮蜜多尊者,十传是胁尊者,十一传是富那夜奢尊者,十二传是马鸣大士,十三传是迦毗摩罗尊者,十四传是龙树大士,十五传是迦那提婆尊者,十六传是罗睺罗多尊者,十七传是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传是伽耶舍多尊者,十九传是鸠摩罗多尊者,二十传是阇耶多尊者,二十一传是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传是摩拏罗尊者,二十三传是鹤勒那尊者,二十四传是师子尊者,二十五传是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传是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传是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传是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传是慧可大师,三十传僧璨大师,三十一传是道信大师,三十二传是弘忍大师,一直到我惠能是第三十三代祖。从上面所说的诸位祖师,都各有道脉传承。你们以后也要代代传承慧命,不要乖离错误。”

《发微》

六祖说的佛祖应现以及祖师传承,除了释迦文佛以来,比较有明确的纪录以外,释迦以上的诸佛,就没有详细的文献可以考察。譬如说,释迦佛过去的授记佛燃灯,并不在七佛之中,所以怎么理解这段佛祖传承,是一个问题。又譬如说贤劫有千佛出现,那么释迦佛以后,应该是弥勒佛。在弥勒还没有来人间成佛以前,祖师的道统传递,便成为维系佛法的重要血脉;但是六祖以后的道统,却是模糊不清!所以,这又是另一个问题。

《经文》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注释》

 先天:唐玄宗年号。

 白言:述说。

 谛听:用心的听。

 平直: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维摩经说“直心是道场。”

 自心是佛:自心是自己的本心,佛是佛性,本心源于佛性,所以说自心是佛。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缘境就能生出种种法,所以说心生种种法生;心不缘境就没有种种法,所以说心灭种种法灭。

《语译》

六祖大师在唐玄宗先天二年,也就是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初三当天,在新州国恩寺用过斋饭,告诉所有徒众说:“你们各依位次坐下,我要和你们道别。”

法海说:“和尚留下什么教法,可使后世迷人藉以得见佛性呢?”

六祖说:“你们用心听着!后代的迷人如果能够识得众生,就是佛性;如果不能识得众生,即使历经万劫,想要觅佛也是困难。我现在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见自己心中的佛性。想要求得见佛,只在能够认识众生,因为是众生迷失了佛性,不是佛迷惑了众生。自性如果能够觉悟,众生就是佛;自性如果迷失,佛也就是众生。自性如果是平等,众生就是佛;自性如果是邪险,佛也就是众生。你们心里如果阴险不正,就等于佛在众生中;如果一念平等正直,就等于众生成了佛。

我们自己心中本来就有佛,这自性佛才是真佛。自己如果没有佛心,到哪里去寻找真佛呢?你们自己的心性就是佛,不要再有所怀疑!心外并没有一物可以建立,万法都是从我们自心里变现出来的。所以经文里面说:‘心念一生种种法就随之而生,心念一灭种种法就随之而灭。’我现在留下一偈与你们告别,这首偈子叫作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如果了解此偈的旨意,自然能够见到自己本心,自然能够成就佛道。”

《发微》

修心诀说,凡夫迷昧的时候,是以四大假合为身,妄想为心,不知道自性才是真法身,不知道自己的灵知是真佛。心外求佛,波波浪走。忽然被善知识指点,一念回光,便看到自家本性。这一点灵性,原来没有烦恼,具足无漏的性智,和诸佛没有差异。

六祖特别叮咛: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所以修道不是离群索居,远离红尘的事。天地万物以及人世间的一切,都因为有这一点佛性,才能建立,如果能够体认,就了解一切都是现成,更不用即佛而觅佛了。

《经文》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渡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注释》

 真如自性:指佛性。

 三毒:贪、嗔、痴。

 魔王:天魔中的王。常怀嗔恨而不得正法,虽然不在三恶道,但是也不能成就正果。

 三身本来是一身:法身、报身、化身三身,本来从一性分出。

 性使化身行正道:性在身中,为身的主人;以性王为主宰,自然能导向正道。

 五欲:财、色、名、食、睡。

 悠悠:一天过一天,没有精进工夫。

《语译》

这首偈说:“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的时候,魔王住在心中;正见的时候,真佛坐在心堂。自性生起邪见三毒,那就是魔王住在心房。有了正见,三毒心自然去除,这时魔王就变成真佛。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就是出自一身。如果向自性中能自见三身,那就是成佛的菩提因。本是从化身而生清净法性,清净法性常在化身中。清净法性使化身行于正道,将来报身圆满功德无穷。

淫性本是由净性而生,除去淫欲就是净性身。性中各自远离五欲,见自清净本性刹那就是真佛。今生如能遇到顿教法门,忽然悟到自性,就是亲见世尊。

如果想要修行寻求作佛,不知要向何处求真;如果能在心中自见其真,有真就是成佛的因。不能见到自性而向外觅佛,起此心念总是大痴人。

现在已经留下顿教法门,要救度世人必须先行自修。告诉你们及将来学道的人,不作这样的见解实在是太愚迷了。”

《发微》

六祖在行由品开宗明义就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最后付嘱品又讲:“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中间反覆叮咛,始终一贯,没有一句话不以本心本性为依归。譬如五祖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又说:“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一再指明心性是一切万法的根本源头,要人返照自觉,自悟自证,就明白自己跟佛没有差别。

《经文》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渡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渡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此皆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注释》

 兀兀:不动。

 腾腾:自在无所为。

 寂寂:安静。

 荡荡心无着:坦坦平平,心无所住。

 端坐:正坐。

 奄然:忽然。

 迁化:修行人死叫圆寂、归真、涅槃、归寂、灭度、迁化。

 属:连属。

 洎:及。

 次年:即开元二年。

 香泥:香末捣之如泥。

 铁叶:铁片。

《语译》

六祖说完此偈,告诉大众说:“你们要好好安住,我灭度以后,不可和世俗人一样地悲伤涕泣,或是接受他人吊祭慰问,以及穿着孝服,这样就不是我的弟子,也不是如来的正法。只要能识得自己本心,就能见到自性原来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因为恐怕你们心里迷惑,不能领会我的意思,现在再次嘱咐你们,使你们能得见自性。我灭度以后,依我所说修行,就好像我在世时一样。如果违背我的教法,即使我在世间,对你们也是没有什么好处。”接着又说了一首偈语:

“自性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就不执着修善所得的功德。本性达到悠游自在的境界,自然就不会去造作恶行。自性达到安安静静的境界,就会断掉一切见闻知识。本性达到平平坦坦的境界,就会心无所执着。”

六祖说完了偈语,端坐到三更时分,忽然告诉弟子说:“我去了。”刹那间示寂了。当时异香充满室内,天空白虹直贯地面,树木也变成了白色,飞禽走兽都发出了哀鸣。

开元元年(西元七一三年)十一月间,有广州、韶州、新州三个地方的官僚以及门下的出家、在家弟子,争相要迎请六祖的真身去供养,无法决定该往何处。于是就焚香祷告说:“香烟指向的地方,就是大师愿意去的地方。”

这时香烟一直飘向曹溪。十一月十三日,众人把六祖坐化的神龛以及五祖传下的衣钵都由新州国恩寺迁回曹溪宝林寺供奉。

第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六祖的肉身出龛,弟子方辩用香泥涂上。这时弟子们忆起六祖曾经说过“取头”的预言,于是先用铁片和漆布围护颈部,然后送入塔内供奉。当入塔时,塔内忽然出现一道白光,直冲天上,经过了三天以后才消散。韶州刺史把六祖的事迹报告给朝廷,皇上就敕令立碑纪念六祖的道行。

惠能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时得五祖传授衣法,三十九岁落发受戒,说法利生共有三十七年。得道传法的有四十三人,其他悟得真道超凡入圣的人,多得数不清。达摩祖师所传下来的信衣袈裟,唐中宗御赐的磨衲宝钵以及方辩所塑的六祖法相,连同大师修道所用的三衣、钵、具、锡杖等,有专人负责保管,永远作为宝林寺的镇寺之宝。流传‘法宝坛经’,用以显扬禅门顿教的宗旨,并使佛、法、僧三宝发扬光大,普遍利益一切众生。

《发微》

马道一禅师说:“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方唤作道人。”如果有取善舍恶的心,或者观空入定,都是有为造作,离开自性越疏离遥远。所以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的根本,如果能够无念,就可以得到法王无上珍宝。

志公禅师说:“未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可见想要得道,必须有明师指点。从整部坛经看来,人不能自悟,所谓“迷时师渡,悟了自渡。”由明师指点,才能自悟,悟了以后,才能自渡。这是“宗门”和其它“教门”不一样的地方。

六祖成道以前,最后所说的法偈,讲不修善不修恶,是说善恶两边都不取舍,并不是像一般的乡愿。讲断见闻、心无着,是摒绝诸缘,并不是断灭顽空。仍然归结到清净的本心本性。中庸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清静经也讲,大道是无形、无情、无名,印证六祖大师临终的法偈,可以说如出一辙。

《经文》

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

五日,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鞫问,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云:“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师首,归海东供养。”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问师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柳守加叹曰:“始知佛门广大!”遂赦之。

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刺史杨缄云:“朕梦感能禅师请传衣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坠。后或为人偷窃,皆不远而获,如是者数四。

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其余事迹,系载唐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碑。守塔沙门令韬录。

《注释》

 开元:唐玄宗年号。

 拽:音业。以手持而引出。

 孝子:指穿丧服为父母服丧的人。

 牒:音蝶。讼词。

 鞫:音菊。讯问囚犯。

 新罗:国名,在今天的朝鲜半岛。

 上足:高徒。

 冤亲平等:冤是仇人,亲是亲人。仇人亲人平等看待。

 上元:唐肃宗年号。

 永泰:唐代宗年号。

 卿:指杨缄。

 

《语译》

六祖大师的肉身入塔以后,到了唐玄宗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然听到塔中有如同拉铁索的声音。众僧人慌忙起来,看见一个孝子从塔里面走出来,于是立刻察看,发现肉身的颈部有伤痕,就以盗窃的事件,向州县衙门告发。县令杨侃和州刺史柳无忝,得到了告状,就立刻加以追拿。

八月五日,在石角村逮捕到贼人,于是押到韶州府盘问。贼人姓张,名叫净满,是汝州梁县的人。供词说:“在洪州开元寺,因为接受新罗国的僧人金大悲二万钱,使令取得六祖大师的首级,归回海东供养。”

刺史柳无忝听了这番供词,并没有立刻加以刑罚,于是亲身到曹溪,请问六祖大师的大弟子令韬怎么处理。令韬说:“如果以国法来论处,那是犯了重罪,理当惩罚。但是佛法慈悲,不管是冤家或亲人,都平等看待;更何况他要求取首级,是为了想要供养,因此罪刑是可以饶恕的。”刺史柳无忝感叹说:“从这件事看来,才知道佛门是非常广大。”于是就把张净满赦放了。

上元元年,唐肃宗派遣使者到曹溪,请求大师的衣钵回到朝中内廷供养。到了永泰元年,五月五日,唐代宗梦到六祖大师请回衣钵。五月七日,代宗命令刺史杨缄说:“我感梦到惠能禅师请回传衣袈裟,归到曹溪,现在派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恭敬地送回。我认为这是国家的宝物,卿可在原本的佛寺里面,按照礼法安置。”于是指示僧众当中,有亲自承受宗旨的,专人严格加以守护,不可以遗失坠毁。后来有时被人偷窃,都很快又找回来,像这种事发生过四次。

唐宪宗追谥六祖为大鉴禅师,安奉的塔台叫元和灵照塔。其它的事迹,是记载在唐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的石碑中。守塔的沙门令韬恭录。

《发微》

六祖曾经预言“取首”的事,果然后来应验。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六祖的前知,就是至诚之道,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奇异功能。人能够达到至诚,也就是中庸说的“致中和”,大学讲的“止至善”,就可以前知如神。六祖是一代圣人,开展禅宗心法,传承历代祖师慧命,影响后世久远,可以德配天地,明并日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