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讲义
圆锳大师着
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锳弘悟述
大乘起信论○今解此论。直分为六。甲一略释论题 二造论菩萨 三翻译人时 四归敬述意 五正立论题 六总结回向 今初
大者包含之义。乘有运载之功。起则对境发心。信则忍可印定。论乃假立宾主。问答发挥。决择正理。破除邪见。拣非经律。故以论名。○题中应分通别。上四字别题。别在当部。下一字通题。通于论藏。○题者头也。如人头目为五官之总。观其头目。便知此人。为忠奸贤否。论题亦尔。为一论之总。略释宗要。便知此论权实顿渐。○大有三义。曰体相用。夫一心之理。为诸法所依。即体大。具足恒沙称性功德。即相大。善能出生一切因果。即用大。乘者以本觉为所乘。始觉为能乘。究竟觉为乘所至处。故下文云。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大乘之理。即是一心。小乘不信此理。沉滞化城。外道不信此理。终无实果。凡夫不信此理。永受轮回。盖不信者,实非不具而不信也。人人有心。本来等具。良由五阴所覆。二执所障。此理不得现前。迷而不信。故菩萨愍物沉迷。宗百部大乘。特造此论。普令众生发起信心。○问。何以独言发起信心。答。大乘之理。虽众生等具。实众生同迷。迷则不信。菩萨阐扬此理。能令从闻生解。破迷起信。信此理已。一切道法。任运而生。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为行之本。行无信不立。是起信者。急先务焉。○若约七种立题。大乘是所信之理。信为能信之心。能信乃即理之心。所信亦即心之理。能所不二。惟一心法。则单法立题。若乘字就喻为称。亦可法喻立题。又按起字。既有所起之信。必有能起之人。义则兼人。亦可文义双收。具足立题。一略释论题竟。
甲二造论菩萨
马鸣菩萨造
菩萨名曰马鸣者。按诸传记。当有三释。一菩萨初生时。感群马悲鸣不息。二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群马闻已。咸悉悲鸣。三菩萨善能说法。能令马闻。悲鸣垂泪。七日不食。故立此名。○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翻觉有情。菩提乃大觉。即所求也。萨埵乃有情。即所化也。实智悲并运。上求下化之人。此双约二利说。若单约自利。虽已分证佛觉。尚有情识未尽故。若单约利他。广行善巧方便。觉悟一切有情故。○造者制作。宗百部大乘广义。制作斯论。以约该博。应机施化也。考造论之时。依摩诃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此菩萨乃如来预记之人。实内秘外现之士。造论乃在如来灭后。六百余年。二造论菩萨竟。
甲三翻译人时
真谛三藏译
梵语波罗末陀。华言真谛。契悟真如谛理。阐扬大乘奥义。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性天高朗。气宇澄明。风神超拔。博览群藏。而于大乘。偏洞深远。游历诸国。随机利见。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入华。与瞿昙及多侍从。并送苏合佛像来朝。至未经旬。便值侯景侵扰。迨承圣三年九月十日。与慧显智恺昙振慧旻等。并黄钺大将军太保萧公勃。于衡州建兴寺所译。沙门智恺笔受。月婆首那等译语。并翻论旨玄文二十卷。马鸣冲旨。更曜于时。邪见之流。伏从正化。○本论前后二译。一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此云喜学。大周圣历三年十月八日。于东都佛授记寺译。沙门复礼笔受。今行前译。三翻译人时竟。
甲四归敬述意二 乙先归敬三宝 后述造论意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
将造斯论。先归三宝。具有三意。一为荷恩故。若无佛说。法无由起。若无有法。解无从生。若无僧传。闻无所自。由荷三恩。方成慧悟。今传此法。理宜致敬。二求加被故。浊恶世中。传化不易。若不仰请三宝。威力加被。难以自利利人。故应致敬。三令生信故。如率已造论。恐人不信。要归三宝。法有所宗。庶使论义。印契佛心。易启信从。故应致敬。○归命。表能归之心。尽十方。即所归分际。最胜下七句。举三宝德。归命有二释。一归向义。命谓命根。乃六根之总。一身之要。万生所重。莫此为先。今举之以奉三尊。表信敬之极也。二还源义。众生六根。从一心起。而背本逐末。奔驰六尘。今举命则总摄诸根。还归其本源一心。一心。即自性三宝也。○尽十方。即极尽十方法界之分量。所有帝网刹中之无尽三宝也。○最胜业遍知三句。归佛宝也。佛以三轮应物。业。即身口意三轮业用。皆最殊胜。显非应化身。乃从法垂报之身。不云法身者。以法身人法宝摄故。遍知。意业最胜也。凡夫妄知。外道邪知。二乘遍知。菩萨分知。唯佛遍知。以真智证理。理无不彻。以俗智鉴机。机无不宜。乃至缘起差别等。无不尽知。故云遍知也。○色无碍自在。身业最胜也。如来色身。自在无碍。乃有多端。今略辨四种。一大小无碍。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不坏诸根之性。又不杂诸根之相。二互用无碍。一根能作诸根用。诸根能作一根用。自在相作。而不相碍。三理事无碍。现色炳然。而不碍举体性空。妙理湛然。而不碍业用无方。下文云。色即智。说名智身等。四应机无碍。一身不分而普现。多机齐应而无乖。在彼不碍此。在此不碍彼。故云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口业最胜也。世谓世间。乃三种世间中之有情世间也。即所救之机。大悲为能救之心。拣非生缘悲。法缘悲。由无缘大悲内熏。说法度生。因众生根性不一。故如来巧说不同。大小顿渐。偏圆显密。无非随机利导。对症施方。佛说一切法。一一皆从大悲心中流出。故曰救世大悲。○者字指人。即上三轮最胜之佛。佛德无量。难以尽举。略举三业。以表所归也。○及彼身体相三句。归敬法宝也。及者并及。言不但归佛。亦归于法也。法宝有四。谓教理行果。今但归果理。彼即指佛。约彼佛身。而明法宝。是果法也。又约身之体相。是理法也。及之云者。显佛与法。是非一义。彼身体相。显佛与法。是非异义。法即佛之体相。佛之体相即法。诸佛以法为身。体相二大属法宝摄。用大即前三轮不思议业用。以用大全依体相。故云及彼身体相也。○法性真如海。此句释上体字。谓真如法性。即法身真体。又不特与佛为体。亦通与一切法为性。论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法性即诸法实性。真如者。无遣曰真。无立曰如。下文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名为真如。又真则不变。如则不异。恒随染净之缘。遍与染净诸法为性。虽随缘而不变。虽不变恒随缘。故喻如海。因风起诸浪。湿性无有变。无变之性。不碍浪起。又真如具德如海。华严云。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之形类。甚深因缘海。功德宝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若按后义。兼通体相。○无量功德藏。此句释上相字。谓此法身。如来藏妙真如性中。含摄具足。无量称性功德。故云藏。四种法中。此属教行二法。教含所诠功德。行摄所成功德。功德不一。故云无量。○如实修行等一句。归敬僧宝也。僧通凡圣。圣有大小。如实修行者。地上大菩萨僧也。称真实理。起圆顿行。凡所修为。名如实修行。下文云。依法力熏习。是地前行。如实修行。是地上行。满足方便。是地满位。等者。举中等取前后也。又宝性论。就地上菩萨说二修行。一如实修行。了如理一味。属正体智。二遍修行。备知一心。有恒沙法界。属后得智。此中举正体智。等取后得智。故云等也。先归敬三宝竟。
乙后述造论意
为求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述意不出二种。一为利益众生。二为不断佛种。所为众生虽多。三聚可以统收。下文云。为未入正定众生。修行信心等。此正为不定聚。令起正信。兼为邪定聚。作远因缘。已入正定聚。具增妙行。○第二句。今得离过益。众生所以长沦生死。不证涅槃。皆由疑执。以为其本。由疑故迷真。失于乐也。由执故起妄。种于苦也。○求大乘者。所疑大端有二。一疑法。障于发心。二疑门。障于修行。一疑法者。疑大乘法体。为一为多。若一则无异法。生佛平等。何必发宏誓愿度生。若多则非一体。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由是疑惑。不能发心。二疑门者。疑如来教门无量。为依何门修行。若要俱依。不能顿入。若依一二。何遣何就。由是疑惑。不能修行。○今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开二种门。立一心法。遣初疑。明大乘法。虽有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因有无明。迷本一心。起诸波浪。流转六道。虽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动作六道。故得发宏济之愿。六道不出一心。故得起同体大悲。如是遣疑。得发大心。开二种门。遣次疑。明诸教门虽多。初入修行。不出二门。依真如门。修止行。依生灭门。起观行。止观双运。万行斯备。入此二门。诸门洞达。如是遣疑。能起修行。○邪执亦二。即我法二执。真如界内。不立一尘。本来无我。众生妄执为我。本来无法。众生妄执有法。由有二执。故障人法二空真理。第五因缘。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正遣此执。综上除疑令悟真乐。舍执令离苦因。俱属离过益。○起大乘正信句。令得成行益。既于真不疑。于妄不执。方得于大乘根本法中。发起正信。亦即翻前疑字。故云信。翻前邪字。故云正。下文分别发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皆成此行也。○佛种不断故者。意之所归也。令众生离过成行。信心满足。得入初住。证位不退。生如来家。为法王子。能绍佛位。故云佛种不断。即下文信成就发心者。毕竟不退。入如来种中。正因相应等。○又种因也。由此所说。令诸众生。修行佛因。常不断绝。如华严经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此之谓也。故字。与偈首为字相照应。造论即所为二意故。此外无他。四归敬述意竟。
甲五正立论体三 乙初显益起说 二举数标章 三依章别解
论曰。有法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论曰。拣异经律之辞。有法一句。显所说义。有大胜益。是故一句。指能诠教。殊难缄默。有法。即论所依宗本。谓一心法。具二门三大义故。正示所宗。乃所说法体。摩诃衍。此云大乘。所宗心法。即是大乘。能信此心。即是信根。信心真如门。正理决定。信心生灭门。业用不亡。二门不出一心。一心具足三大。信而言根者。谓信满入住。得位不退。根有二义。一能持义。自分不失。二生长义。胜进上求。是故二字。如是胜益。皆以有法之功能。为能起故。则说不容缓也。故曰应说。论题依此而立。初显益起说竟。
乙二举数标章
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有五分者。举章数也。云何下标章名。分者。章段各别。分齐分明。五分辗转相因。一法不孤起。应机施化。制必有由。二由致既彰。宜标纲要。令识所宗。三宗要幽深。自应广释。令物生解。四虽解法义。非行莫阶。自必解行相应。五正行既立。钝根懈慢。自必举益劝修。此五论之章段。如经之三分。一因缘即序分。中三段合为正宗分。后劝修即流通分。二举数标章竟。
乙三依章别解即为五 丙一因缘分二 丁一牒章名 二显因缘
初说因缘分。牒章名可知。
丁二显因缘二 戊一问答直显 二问答遣疑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此初番问答。答中先举数。次辨相。后总结。辨相中。初一是总。余七为别。总有二义。一菩萨所修诸行。均为众生与乐拔苦。不独在于造论一端。二此一因缘。乃与一论作发起之由。众生指凡外权小。以凡夫外道。迷此一心。以招界内。苦苦坏苦行苦。分段生死之果。小乘权教。迷此一心。未离界外微苦。变易生死之报。今开示此心。欲令众生。信解修行。得证究竟菩提觉法之乐。究竟涅槃寂灭之乐。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乐等故。末句、若约菩萨自说。我为益生。故造斯论。非求己身。名利恭敬也。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别中有七。各别发起下文。此与立义分。及解释分三段之中。显示正义对治邪执二段。作发起因缘。彼文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是二种门。各皆总摄一切法。当知一切法。不出二门。二门不离一心。一心即如来所说。一切法根本之义。以一心无法不摄故也。○又此具本始二觉。本觉真理名如。始觉实智名来。众生未起始觉无分别智。是如而无来。今依此一心本觉之理。而起始觉之智。还契本觉之理。本始合一。究竟成佛。名曰如来。是一心即如来。如来即根本之义。文中具释此义。诸众生指地前三贤。信解行位菩萨。比观相应。故云正解。即显示正义文是也。舍离倒执。故云不谬。即对治邪执文是也。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此与下解释分第三段。分别发趣道相。而作因缘。彼文令利根者。发决定心。进趣大道。堪任住于不退位故。此当十信满心。自分已定。故云善根成熟。入十住正定聚。使前信心不退。故云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此与下修行信心分中四种信心、五门修行中前四门。而作因缘。彼文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以信位未满。故云善根微少。令进修满足。故云修习信心故。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以下四种因缘。当信位初心。以根劣故。易退难进。赖多方便。始能成益。此当下品。与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门末文。而作因缘。以彼文中。为业重惑多众生。善根难发。示令礼忏等方便。消恶业障。善自护持其心。痴慢不起。得出邪魔罥网故。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此当中品。与下第五修行止观门。而作因缘。彼文双明止观。教今修习。遣凡小二过。如云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故云对治心过。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当上品。与下修行信心末。劝修净土。八行许文。而作因缘。以彼众生。恐后报迁。不得值佛。遇缘成退。举胜方便。专意念佛。回向愿求。得生佛前。常见佛故。终无有退。故云必定不退信故。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此与下劝修利益。而作因缘。为懈慢众生。举彼损益。令舍损就益。即总策成前诸行也。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总结可知。一问答直显竟。
戊二问答遣疑二 己初问 次答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问如上八种因缘。所示之法。如所立法义。乃至劝修利益。如是等法。契经具说。皆为众生离苦得乐。何须重为造论更说。讵非为求名利等耶。
己次答二 庚一举根缘二相以立宗 二释根缘二相以遣疑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修多罗。此云契径。谓契理契机。经中虽有此法。散在广藏。因众生之根有利钝。受解之缘有胜劣故。
庚二释根缘二相以遣疑二 辛一说听俱胜 二根缘微劣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前二句明听众胜。次二句显说者胜。圆音一演。亦成说胜。异类等解。亦成听胜。则不须论。结俱胜义。众生积集善根。得与如来同生。故云利根。能说人佛也。色心。总指如来三轮。业用殊胜。不可思议。圆音。则别举口轮。圆音即是一音。佛之音声。圆满普遍。都无宫商之异。有何平上之殊。一音即一切。故云圆音。一切音即一。故云一音。佛由圆音作增上缘。随根差别现众多声。犹如满月。惟一圆形。随水差别。而现多影。契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云圆音一演。异类等解。既已等解。又何须重为造论。此约佛世如是。一说听俱胜竟。
辛二根缘微劣三 壬一广略二经 二广略二论 三明教之兴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如来灭后。众生根缘微劣。分四种。此二依经而得解者。自力。即自心闻慧解义之力用。或广闻经教。得解佛意。或少闻经文。备解诸经义味。均不须论。
壬二广略二论
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
此二依论方取解者。无自智力。即直依佛经。无自心闻慧解义之智力。因于智度瑜伽等广论。方解佛经意趣者。或有厌烦乐略之机。不耐繁文。惟约文约义丰之论。深解佛经所说之旨者。此机为教兴所以。
壬三明教之兴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如是通指前之四机。此论下别为后一。为欲普摄如来大乘经论。广大深法。无边妙义。应彼第四种。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者。故说此论。所谓总百部大乘奥义。包括无遗。揭一真法界理体。如观掌果。诚入道之要门。修行之妙旨也。一因缘分竟。
丙二立义分三 丁一结前起后 二标征列名 三依名辨相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结前起后可知。
丁二标征列名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法者大乘法体。义者大乘名义。初立法者。起下释中。初释法体之文。次立义者。起下释中。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以下之文。
丁三依名辨相二 戊一出法体 二彰名义 初中二 己一就体总立 二开门别立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自体名法。法即一真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亦即如来藏心。此法众生等具。故言法者。谓众生心。此出法体也。是心则摄一切者。显大乘心法。圆融含摄。染净具该。此辨法功能也。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者。谓依此一心。宗本法上。具足三大。故有大义。有二转运。故有乘义。此释法名义也。
己二开门别立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何以故。征起之辞。含有二意应征。一心通染净。大乘唯净。二心法是一。大乘义广。如何此心。能显大乘之义。下释意云。大乘之体虽净。相用必对染成。今生灭门中。既具含染净。故能显也。又心法虽一。而有二门。真如门中。示大乘体。生灭门中。具示三大。而大乘之义虽广。莫过是三。故得显也。言是心真如者。总举真如门。起下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下文也。相。即真如中。如实空。如实不空。二种相。亦即起下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以下文也。言是心生灭者。总举生灭门。起下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以下之文。因缘者。是生灭因缘。起下复次生灭因缘。以下之文。相者。即是生灭相。一者粗。与心相应。二者细。与心不相应。亦即起下复次生灭相者。以下之文。今真如门中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以真如即所显大乘体。无有异相。故云即示。生灭依真如起。染净既分。诠旨各别。故不云即。而云能示也。○自体相用者。体。即生灭门中之本觉心。是生灭之自体。为生灭之因依。故在生灭门中。亦得辨体也。相。即如来藏中。无量性功德相。用。即如来藏中。不思议业用。并在此门。故下释生灭门。具显所示三大之义。○又自体相用者。以所示三大义。还在能示生灭门中。显非别外。故云自也。○问。真如门。但即示于体。而生灭门。应唯示相用。何亦兼自体耶。答。真如是不起门。既无所起。故唯示体大。生灭是起动门。所起必含能起。故具示三大也。一出法体竟。
戊二彰名义二 己一明大义 二显乘义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首二句标。下释得名之义。此起下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以下之文。体大者。真如体性。广大洪深。为一切法之所依。故受大名。一切法。不出圣凡染净。此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随染不增。还净不减。不为染净所亏。圣凡所易。故云平等不增减故。○相大者。即二如来藏中。具足无量性功德。故受大名。功德而言性者。所有功德。皆称真如体性而起。相不离性。如八功德水。不离于水也。○用大者。谓不思议业用。即下文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故也。问。何故唯言善因果。不云不善也。答。以不善法违真故。是所治故。又复当知。虽违真亦不离真。但以违真故。非其用也。一明大义竟。
己二显乘义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此释乘义。非以他法为乘。即以一心二门三大之义。为乘。上标果望因。谓诸佛乘此。已成正遍知觉。下举因望果。谓一切菩萨。皆乘法此。到于如来。究竟无余涅槃之地。即以始觉之智为能乘。本觉之理为所乘也。二立义分竟。
丙三解释三 丁一结前起后 二标征列名 三依名辨相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结前起后可知。
丁二标征列名
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首句标。二句征。下列名。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即一心二门也。对治邪执者。以大乘法药。对治我法二种邪执之病。由大乘正理既明。我法邪执自遣故。分别发趣道相者。邪执遣已。庶可与辨。发起趣向佛道阶级之相。二标征列名竟。
丁三依名辨相即为三 戊一显示正义 二对治邪执 三分别发趣道相初中二 己一总释 二别释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显示者。显明指示。正义者。即一心二门之义。二门不出一心。故言依一心法。有二种门。此论依楞伽等经所造。今一心二门之义。亦依经而立。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中心真如门。以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虽是一心。即彼经寂灭者名为一心义。此中心生灭门。随缘起灭。以本觉随熏转动。成于染净。如来之性。隐而不显。即彼经一心者名如来藏义。○又本觉心。虽成染净。性恒不动。即生灭门中。自体是也。又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技儿。变现诸趣。如是之义。如下文言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乃至此识有二种相。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当知非但取生灭心。为生灭门。通取生灭自体。及生灭相。皆生灭门义也。○二门如是。何谓一心。谓染净诸法。其性无二。真妄二门。其体不别。故名为一。即此无二不别。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言皆各总摄一切法者。释上立义分中。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但上直明心摄一切法。今言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征而释之。下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即释皆各总摄之义。○以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诸法。喻如微尘是瓦器通相。瓦器皆为微尘所摄。真如门亦如是。真如能摄生灭。生灭之相。不离真如之性。○以生灭门。是染净别相。别相之法。生灭所摄。亦由真如是善不善因。与缘和合。变作而有。虽实变作诸法。而不坏真性。故于此门。还摄真如。喻如微尘聚成瓦器。而常不失微尘之性。生灭门亦如是。真如之性。不离生灭之相。○问。二门既各互摄。何以前真如门。但示摩诃衍体。生灭门。具示自体相用耶。答此中摄义。与前示义异故。真如门是泯相显理。此泯相不除。故得兼摄生灭门。前泯相不存。故唯示于体大也。生灭门是揽理成事。此不离理而成事。故得兼摄真如门。前虽成事不坏理。故得具示三大也。须知二门摄义是齐。示义有异。一总释竟。
己二别释二 庚一别释二门显动静不一 二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 初中二 辛一真如门 二生灭门 初又二 壬一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境 二约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 初又二 癸一总举法体 二问答释疑初又二 子一正显如体 二会执释名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此标列名体。首句标名。下列体。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平等一相。为万法之所因依。界即因义。一切圣凡依正因果。莫不依此而得建立。无法不收。无法不摄。故云大。不取别相。故云总相。法者。轨生物解。门者。通入涅槃。举此一心。通摄二门。二门不出一心。为显是义。故言体也。今约真如门心性。虽举体随缘。而全体不变。不变则生实不生。生既不生。灭亦不灭。三际平等。常住不动。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此会妄显真。承上既言心性不生不灭。云何现有诸法。既有诸法。何谓性不生灭。故释云。一切诸法。本来无实。但因最初一念不觉。迷真起妄。妄有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一念未动以前。惟是一真法界。此约根本而论。若就现前诸法差别之相。唯依众生。遍计执情所作。妄计实有。如依病眼。妄见空华。空原无华。见病所成。若离见病。华本无有。故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此结妄归真。一切法乃依他性。众生不了依他如幻。妄起遍计执性。是故二字。承上是所执本空故。一切法从根本来。惟是一心。非言说音声之可表。非名字文句之得诠。非心缘念虑之能及。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皆离之。上三句离妄名真。下三句离异名如。一切诸法。一味一相。毕竟平等。虽通染净。其性不改。故云无有变异。由不异故不坏。如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故结归法体。惟是一心。末句依义立名。正显如体竟。
子二会执释名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以因也。承上真如平等。因言说惟是假名。都无实义。叉言说但随妄念而有。自体本不可得。上二句明言教非实。中二句明无实所以。此文恐凡愚致疑。上文既云离名字相。何以复立真如名。岂不自语违。故以假名遣之。则不相违。末二句。非特无名。即言真如。亦复无相。以名相俱属遍计所缘。楞伽云。名相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双遣也。
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问。既名相双遣。但立假名。何故不立余名。唯云真如耶。答真如者。是言说之极名。无名立名。强名真如。此名之外。更无有加。如摄论中十种名。真如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极也。○因言遣言者。以此极名。遣一切名言之执。若无此名。无以遣名。若存此名。安得离名。如禅堂止静声。以声止声。自声亦止。若无此声。不止余声。若存此声。不得全静。真如之名亦尔。必要依此遣言之言。乃得显其理之绝言。即此遣言之言。亦是假名。非实有真如之相可名也。○此真如体。无有可遣者。前虽双遣虚妄名相。此真如实体。本无可遣。何以故。以是妙智境故。一真一切真。无伪无妄。无法可遣也。既无可遣。自应可立。然亦无可立。何以故。离妄情故。一如一切如。不别不具。无法可立也。○又非以真体遣生灭法也。何以故。以生灭门中。染净诸法。本无自性。全体即真。故不待遣也。遣既无遣。立亦不立。可以故。以一切生灭等法。不坏差别相。本来同如。故不待立也。若有遣立。心外有法。终成对待。何以得成。真俗圆融。一心中道。绝待之理。曰无可遣者。以俗即是真故。无可立者。以即俗之真本现故。喻如真金之与金器。何遣何立。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此结以有如是义故。当知法法皆真。法法皆如。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亡。离言绝思。究竟离相。故名真如。总举法体竟。
癸二问答释疑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先问次答。问意疑真绝修。首句承上起下。随顺问方便观。得入问正观。云何二字。疑二观何自而修。答意举真劝修。先明无说而说。无念而念。故曰虽说虽念。非灭于说念。以离断见也。无有能说可说。能念可念者。明说即无说。念即无念。以离常见也。此迥绝能所。不落断常。能如是知。即随顺中道之方便观也。○若久观纯熟。得离妄念。契彼无念真理。即正观也。正观而云得入者。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智为能入。理为所入。华严云。甚深真法性。妙智随顺入故也。初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境竟。
壬二约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二 癸一举数开章 二依章别释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举数中依言说有二义。义即相也。前显离言。即唯一体。今乃依言。则有二相。不可随言执取也。但为生物信解。示现依言求解故。云何下开章。如实空者。非如实之体空。乃称一真实之中。空诸妄染。以妄染空故。遂能显示实理。故云究竟显实也。○如实不空者。言如实体中。虽空无妄染。自体不空。异妄无体。故云有自体。异恒沙有漏烦恼。故云具足无漏性功德故。佛性论云。由客尘空故。与法界相离。无上法不空。与法界相随。是则妄染虽空。德相不空也。举数开章竟。
癸二依章别释即为二 子一明如实空义 二明不空之义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此略明真如离染。即以离义而释空也。一切染法不相应者。总举能所分别。皆不相应。谓字指释之词。释上不相应义。离差别相者。绝所取境故。以无妄念者。绝能取心故。倒心妄境。情有理无。真如之德。理有情无。故不相应。又心境俱绝。能所两亡。故言如实空耳。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此广释空义。真如自性。离过绝非。众生妄执。虽有多途。总摄不出此二四句。四句即成四谤。有是增益谤。无是减损谤。双亦相违谤。俱非戏论谤。四谤即成四过。如广百论云。复次为显世间所执诸法。皆非真实。及显外道所执不同。故说颂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应配属。智者达非真。彼论广破四宗外道。此约外人转计。不尽同也。言非有相者。明真离妄有。故说非有。虽说非有。亦非是无。恐惑者。转计既非是有。即应是无。故说非无。又恐惑者。既闻有无俱非。遂执俱非是真如法。故说非非有。非非无。又恐惑者。以俱非若存。有无随丧。今俱非双非。有无还立。遂执亦有亦无。故说非有无俱相。俱相即双亦相。意同字别。一异准此可知。今四相全非。即四过咸离。百非尽绝。足显真空之体耳。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此结显空义。前顺结。末二句反结。以真如实体。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众生种种妄心。念念分别。俱属遍计执性。与此真体皆不相应。今为遣妄心。故说为空。非谓真体亦空。若离妄心。诸法无寄。一念不生。当体寂灭。法既不有。空无可空。故云实无可空也。一明如实空义竟。
子二明不空之义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此别明不空。非有别法。即牒前空门已显法体。空无妄染。自体不空。即是真心。常恒不变之实体。而此体中。本具恒沙净德。向被妄染遮障。不得显现。若妄染已空。则本有净法。圆满具足。以是义故。则名不空。虽名不空。妙有非有。与空无二差别。非同情执之有。故云亦无有相可取。末二句释无相所以。若妄念所缘境界。则是有相。以离念无分别之境。唯无分别智所证。乃得相应故。一真如门竟。
辛二生灭门二 壬初释生灭心法 二辨所示之义 初中二 癸一染净生灭 二染净相资 初又二 子一就体总标 二依义广释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此标体。言如来藏者。即不生不灭之真如心。以此心寂灭湛然。故云不生。究竟常住。故云不灭。不妄不变。故名真如。一切如来。恒沙净德。无不含藏此中。故名如来藏。而此藏性本无生灭。而为生灭所依。楞伽云。如来藏。为生死因。若生若灭。故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谓不生灭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作生灭。然此二心。竟无二体。如不动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动静虽殊。水体是一。亦得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此中道理亦尔。生灭心。正谓识藏。今通取所依如来藏。与能依生灭心。合为生灭门。非弃如来藏。独取生灭心。为生灭门也。以此门有二义。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摄所依。亦入此门也。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
此辨相。所谓二字。承上指释之词。不生不灭。即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舍离。故云与生灭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以生灭之心。即心之生灭。本无二相。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亦无二体。故云和合。如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水之动不离于风相。风之动不离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举体动故。不离于生灭。生灭之心全体真故。不离不生灭。如是不离。名为和合。此乃随缘门。不生灭心与生灭合。非是向本门。生灭心与不生灭合。○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而成生灭。则心与生灭非异。虽成生灭。其体恒常不变。故与生灭非一。若是一者。生灭识相灭尽之时。真心应灭。则堕断过。若是异者。依无明风熏动之时。真心之体。应不随缘。则堕常过。离此二边。故非一异。依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又若一者。真随妄灭。则无和合。若异者。真不随缘。亦无和合。正由非一非异。故得和合也。如经云。譬如泥团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如是。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非异。若不异者。泥团微尘。应无差别。金庄严具。与此中理趣。可准思之。若广释具在别记。
名为阿黎耶识。
此立名。然生灭不生灭。虽有二义。实无二体。即合此二义不二之心。名为阿梨耶识。又阿梨耶。亦名阿赖耶。但梵音楚夏之别。梁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唐玄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又名阿陀那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习气种子成暴流。真与非真二恐迷。我于凡愚不开演。正以生灭不生灭和合。不可言真。亦不可言非真。良由最初一念妄动。转如来藏而为识藏。能生转识诸波浪。论主立此识。为生法之本。能藏诸法于自体内。又能藏自体于诸法中。诸法自体。不一不异。下之三细六粗。五意六染。皆此识变。正显万法唯识也。若返妄归真。至二种我见。永不执位。即失赖耶名。一就体总标竟。
子二依义广释三 丑一释上心生灭义 二释上生灭因缘 三释上生灭之相 初中二 寅一辨德列名 二按名别释
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此依真妄和合。释此识有二种义。以显迷悟因依也。二义。即觉不觉二义。同在生灭门中。然真如亦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无明亦有二义。一无体即空义。二有用成事义。各由初义故。成上真如门。各由后义故。成此生灭门。谓此识。本如来藏。不生灭心。随缘所成。而为众生本有之佛性。故云觉义。由无明风动。妄成生灭。障蔽本有之佛性。故云不觉义。○问。此一识有二义。与上一心有二门何别。答。上一心具二门。约不变自性绝相义。成真如门。约不守自性随缘义。成生灭门。今此但就随缘义边。染净理事。无二之相。明此识也。是则前一心义宽。该收于二门。此一识义陕。局在于一门。○问。此中本觉。与上真如何别。答。真如约体绝相说。本觉约性功德说。此为翻染所显。下文云。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乃至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故在生灭门中摄。而真如门中。无翻染等义。故与此不同。是故体相二大。俱名本觉。并在生灭门中。故前立义分中。真如门即示体大。生灭门能具示三大也。○言能摄一切法者。谓圣凡依正。染净因果。皆依此识。而得建立。含摄无遗。故云摄一切法。即万法唯识也。然上二门云。皆各总摄。此不云各者。以二义陕于二门故。但明一识。由含二义。故摄一切。不言二义。各摄一切。又上但云摄不云生者。以真如门。无能生义故。此言生一切法者。由此识以不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起始觉故。生诸净法。趣证涅槃。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染净诸法。故云能生。此文即起下四种熏习之文。非但染净相熏。能生诸法。亦乃诸法生已。不离此心。为此心所摄也。○云何为二。寄问之词。下列名。一辨德列名竟。
寅二按名别释三 卯一辨觉义 二辨不觉义 三辨同异 初中二 辰一略辨始本二觉 二广显二觉之相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说名本觉。
此明本觉体。即众生本有不迷之佛性。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实诸佛之法身。今在迷位。名为本觉。亦称如来藏。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故曰众生本来是佛。此之心体。虽迷不失。以众生从来。不曾离念故。不得显现。若能离念。则无不觉之闇。非唯无闇。乃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本体廓周。湛然常住。如太虚空。无所不偏。一切妄念。差别诸法。融成一味。唯法界一相。更无对待。即此是如来平等法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本有。理非新成。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此释本觉义。何以故征诘之词。有二意。一上文直云觉义。今何故乃名本觉。二此中既称本觉。上何故直云觉耶。此乃进退征诘。别显从迷返悟。要依始觉之智为张本也。然约觉性不迷。但直名觉。今约在迷。一向不觉。特由本觉内熏之力。发起始觉。复由始觉有功。方显本觉。本觉者。是众生本有之佛性。此性今日方觉。而非新生。故云本觉义者。对始觉说。对始故说为本。此答初意也。又以始觉依本觉起。返流还净。先觉灭相。渐渐觉至生相。生相既破。复归一心。始本不二。故云始觉者。即同本觉。由同一觉故。上文得直称为觉。此答后意也。譬如醒人而有睡梦。从梦觉者。即本醒人。非别有他人。本始二觉。而无异体。亦复如是。○问。若始觉异本。则不成始。若始同本。则无始觉之异。答。今在生灭门中。约随染义。形本不觉。说于始觉。若觉至心源。染缘既尽。本始合一。平等绝言。即真如门摄。是故本觉之名。在生灭门中也。又本觉得名所以。详在海东疏。二卷十六页。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此明始觉义。首句牒名。下释得名所以。谓此觉性。随无明缘。动作妄念。妄不离真。故云依本觉故。而有不觉。复由本觉内熏之力。破迷发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故云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如从梦觉。觉不离梦。下文本觉随染。生智净相者。即此始觉也。○此中大意。本觉成不觉。不觉成始觉。始觉同本觉故。则无不觉。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无始觉故。则无本觉。无本觉故。平等平等。离言绝思。惟是一心。略辨始太二觉竟。
辰二广显二觉之相二 巳一始觉 二本觉 初中三 午一总标满分二义二别辨差别四相 三结明不异本觉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觉即始觉之智。心源者。一心本源也。又生相无明。为染心之源。最初一念不觉。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从迷积迷。以历尘劫。今返流还净。必假始觉有功。觉破生相。复归一心。始本不二。法身全显。名究竟觉。此在佛地。若金刚以还。未至心源。始未同本。皆非究竟也。总标满分二义竟。
午二别辨差别四相二 未一正寄四相显位 二引释心源无念 先述大意。后释论文。
此四相。但约真心随熏。粗细差别。寄说为四。非约一刹那心。明四相也。今就始觉返流还净。始终生住异灭四相。以明从凡至圣。始觉渐次之分齐。若总论心性。本来离念。无生无灭。由无明力。迷自心体。违寂静性。鼓动起念。从细至粗。乃有生住异灭四相。微着不同。前后际异。前际最微。名为生相。后际最着。名为灭相。故佛性论云。一切有为法。约前际与生相相应。约后际与灭相相应。约中际与住异相相应。此乃总说。○若别说四相。复有差别。生相唯一。住相有四。异相有二。灭相还一。生相一者。名为业相。由无明力。转彼净心。不觉心动。而有其念。但相见未分。最极微细。谓之生相。唯佛能知。即下文三细中初一。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皆此生相摄。○住相四者。一名转相。由无明力。不觉前之动相。即无动故。转本有智光。而成能见之妄见。二名现相。由无明。依前能见。不了无相。于晦昧空中。结暗为色。色杂妄相。想相为身。遂令身境妄现。此二及初谓之三细。并在赖耶位。属不相应心。三名智相。由无明迷前自心所现之境。妄起分别染净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续相。由无明不了前所分别。空无所有。更复起念。相应不断。此二同在分别事识。细分之位。属相应心。无明与前生相和合。转彼净心。乃至此位。行相犹细。法执坚住。名为住相。下文三细中后二。及六粗中前二。五意中后四。六染中中四。皆此住相摄。○异相二者。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由无明迷前违顺染净之法。更起贪瞋人我见爱。执相计名。取着转深。此在事识粗分之位。无明与前住相和合。转彼净心。至此行相稍粗。名为异相。下文六粗中二。及六染中一。并五意后之意识。皆此异相摄。○灭相一者。名起业相。由无明不了善恶二业。定招苦乐二报。循名造种种业。依业受报。轮转诸趣。以无明力。转彼净心。至此最后际。行相最粗。周尽之终。名为灭相。下文六粗中第五是也。以果报非可断。故不论第六相。○当知始终四相。唯一梦心。皆因根本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等种种梦念。动彼净心。转至灭相。长眠三界。往还诸趣。今由本觉不思议熏习力。起厌求心。及真如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破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来平等。究其始终。竟无前后。唯是一心。故说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然未穷源者。随行浅深。姑显四位。四位各有四义。一能观人。二所观相。三观利益。四观分齐。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首句征释。上究竟不究竟义。二句是能观人。当十信位。三句明所观相。以未入十信。念念起恶。而不觉知。今入信位。能知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此觉灭相也。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者。辨观利益。前不觉时。常起身口恶业。今既觉已。即就前念灭处。止其后念之恶。更不容起。止之又止。能令恶念永消。此止灭相也。末二句。结观分齐。能知灭相是恶。令其不起。名为虽觉。而犹未知灭相是梦。故云不觉。以其但在生灭心中遏捺。未见不生灭性。约后六粗。此当觉起业相。○问。此中觉即不觉。觉异相等。何不立不觉之名。答。若据觉前不觉后。乃至十地。皆属不觉。若约觉业不觉惑。此位正名不觉。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
首二句能观人。二乘作生空观。破分别我执。观智即人空智。初发意菩萨。即十解初发心住也。等者。等三贤中后二十九位。此菩萨虽留惑故。不证人空。而于人空。实得自在。故与二乘同论。觉于念异者。明所观相。如上所说。二种异相。分别内外。计我我所。贪瞋见爱等。以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异相。起诸烦恼。此二种人。观智相应。于异相梦。乃得微觉。故云觉于念异。既觉异相之梦。所梦异相。永不可得。即念无异相。而贪瞋等粗分别。违顺之执着相。悉皆能舍。此观利益。名相似觉者。以异相之梦虽觉。犹眠在住相梦中。菩萨未至证位。二乘不了法空。故曰相似。此结观分齐也。若约后六粗。此当觉执取相。计名字相。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初句能观人。法身者。初地以上。依真如法为自体故。乃至九地。皆名法身菩萨。觉于念住者。明所观相。即前四种住相。以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住相。虽知万法唯识。不起心外粗分别执着。然出观后。于自心所现法上。犹起染净法执。内缘而住。今与无分别智相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返照住相。竟无所有。故云觉于念住。下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者。显观利益。分别。对前位说。不同前位。执着外境之粗分别。故但云分别也。粗念。对后位说。异彼根本无明。生相细念。故云粗念也。此四种住相。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离一相。住相之梦虽觉。然觉道未圆。犹眠于生相梦中。故云随分觉。结观分齐也。若约后三细六粗。此当觉六粗前二。三细后二。上三位皆非究竟。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初能观人。菩萨地尽。指十地真穷惑尽。满足方便。是方便道。一念相应。是无闲道。如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及无闲道摄。觉心初起者。举所观相。觉知心源。最初一念妄动。而为根本无明。独头生相。乃依觉故迷。离本觉则无不觉。即动念本是净心。犹如迷方。谓东为西。方实不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觉迷迷灭。觉不生迷。动念都尽。惟一心在。故云心无初相也。离微细念。明观利益。独头生相。最极微细。既能了无初起之相。本自寂灭无生。此相远离。梦念都尽。无念真心。法尔显现。自性本体。湛然常住。故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末结观分齐。觉了心源。平等平等。始本不二。名究竟觉。若约后三细。此当觉业相也。初正寄四相显位竟。
未二引释心源无念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此引证无念为成佛之要。不但菩萨修断。至无念为究竟。即诸众生。虽未离念。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道理。则为向佛智矣。以是证知佛地无念。此举因验果说也。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此重显无念。以释心有初相之疑。恐惑者闻觉心初起。将谓有初相可知。故释云。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问。既无初相。何故说言。知初相耶。释云。言知初相者。盖知最初动念。本来无念。如迷方人。迷东为西。今觉方时。知西即东。更无西相。而言知西相者。谓即东也。此亦如是。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是无念为觉之故。即显一切众生有念。不名为觉。以从本来三句。显不觉所以。众生从迷本心源。不觉心动而有其念。由是三细俄兴六粗竞起念念相续。长眠生住异灭。四相之梦。未离无明之念。故不得名觉。然前对四相梦之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末句。即结成不觉义。无始者。无有染法。始于无明。又无明依真。同无元始故也。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此明究竟心源也。良以真源湛寂。本无生灭。但因一念妄动。遂有四相差别。若觉至心源。得无念者。则知生住异灭。四相平等。本来无念。故云以无念等故。二别辨差别四相竟。
午三结明不异本觉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首句标。以既得无念之觉。而觉四相本来无起。则无不觉。前云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今既无不觉。安有始觉之异。下释成上义。以彼四相。一心所成。俱时而有。其体本空。皆无自立。以当体无生。寂灭平等。同一本觉。是故则无始觉之异。○问。四相差别。云何俱时而有。既其俱时。何故上文觉有前后。答。唯一梦心。四相流转。处梦之士。随其智力浅深。前后而觉。大觉之者。知梦四相。虚妄颠倒。离净心外。实无自体可辨前后。故云俱时。无有自立等。由是义故。四相唯是一心。不觉即同本觉。又何有始觉之异耶。一始觉竟。
巳二本觉二 午一明随缘本觉 二明性净本觉 初中二 未一标列 二辨相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此承上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明本觉随染分别。出缠还净。有二种相。而言生者。以前云阿梨耶生一切法。此即所生净法。由本觉内熏之力。发起始觉之智。转染令净。成此二相。故云生也。然二相与彼本觉自体。不相舍离。智净相者。明本觉还净出缠之相。不思议业相者。明本觉还净业用之相。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故云随染也。一标列竟。
未二辨相即为二 申一先明智净相 二不思议业相 初中二 酉一直明净相 二迭拂疑情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首句牒。下释。先因后果。因中依法力熏习者。地前资粮加行位也。依真如之法。内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缘熏力。发起信解熏修。成熟善根。如实修行者。登地以上。证真如实理。称实而修。至十地行终。金刚心中。因位已极。名满足方便。○果中。有智断二果。由前方便。破和合识内。一分不觉之相。显其一分本觉之性。此根本无明尽故。心无所合。即显法身本觉义。乃断果究竟也。即于此时。灭染心之中。业相等相续心相。不灭不生灭心体。遂使始觉还源。即同本觉。染缘既息。圆智淳净。成于应身始觉义。乃智果究竟也。○又阿梨耶识。有觉不觉二义。生灭不生灭和合。今破和合识内。无明不觉之相。灭业识等。生灭相续心相。生灭既灭。则彼不生灭本觉法身。自然显现。智体出缠。而得淳净故。一直明净相竟。
酉二迭拂疑情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此征释疑情。疑有二。一疑真同妄。恐闻说动彼净心。成于起灭。今既相续心灭。净心应灭。故释云。以一切业识等。心识之相。皆是无明不觉。熏习而有。今灭生灭之相。非灭不生灭之性。毕竟真不同妄。二疑真妄异体。恐闻识相皆是无明。故说得灭。转计别有体性。离于真如。故释云。无明不觉之相。原依真起。不离随染本觉之性。岂有各体。无明之相。与本觉之性。非一非异。非异故非可坏。非一故非不可坏。若约非异非可坏义。说无明即明。故涅槃经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坏义。说无明灭。觉性不坏。今文依非一义。说相续心相灭。真不同妄。依非异义。说相不离性。真妄一体。如是则二疑涣然冰释矣。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此立喻。初二句喻真随妄转。水不自动。因风波动。海水喻真心。风喻无明。波喻业识等。次二句喻真妄相依。水不自起波相。因风而起。故水不离于风相。风不自现动相。依水而现。故风不离于水相。是谓不相舍离。第五句喻真性不变。显非自性动。但随他动也。末三句喻妄灭真存。动相喻妄。湿性喻真。由水非自性有动。但随风而现动相。若风止灭。水之动相随灭。湿性不坏也。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此法合。净心合海喻。因无明风动者。净心觉海。本自澄淳湛寂。但随无明缘。生诸识浪。合因风波动喻。心与无明三句。合风水相依喻。俱无形相者。净心随缘。全成识浪。故无心相。然彼识浪。无非净心。故无无明相。合水因风动。全成于波。故无水相。风动之波。本来是水。故无风相。心非动者。合水非动性。无明灭者。是根本无明灭。合风灭也。相续灭者。业识等灭。合动相灭。智性不坏者。随染本觉。神解之性。本非动性。故不坏。合湿性不坏也。一先明智净相竟。
申二不思议业相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此明本觉不思议业用。以本觉在缠。众生依惑造业。乃云业力不思议。今出缠还净。圣人称体起用。是谓妙用不思议。故能作胜妙境界。如观世音菩萨。寂灭现前。获二殊胜。上同诸佛慈力。下同众生悲仰。能现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本觉出缠还净惑穷智满。同佛作用。故云以依智净相也。无量功德之相者。横显业用。差别不一。常无断绝者。竖显业用。深穷来际。随众生根下。并显业用横竖应机。任用自在。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随机示现。令得利益。一明随缘本觉竟。
午二明性净本觉二 未一总标 二别释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本觉有随染性净之别。前智净相。由始觉所显。属修生。下四种义。乃本觉原具。属本有。体相者。以四种中。初二体。后二相。又初二就因性隐时说。后二就果地显时说。又初二有性净义。后二有离垢义。故举虚空宽廓绝相。净镜圆明离垢。喻此觉体。一总标竟。
未二别释四 甲一如实空镜 二因熏习镜 三法出离镜 四缘熏习镜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首句总征。初明本觉自性。由来清净。称真如实体。空无妄染。非先有后无。故云如实空也。远离一切心境界相者。无一切能分别心。及所分别境。妄心妄境。而云远离者。非不与之合为远离。乃本无故。为远离耳。如前云。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但妄染之法。情有理无。相不可得。譬如兔角。故不可现。非觉照义者。以本觉之于妄法。非由观智觉照故无。妄体本无故。亦如镜望兔角。○问。若是何故下因熏习中。悉现一切世间法耶。答。彼约依他似法。是此真心随熏所现。此约遍计所执实法。故无可现。以似法如影。实法如形。真心如镜。由不现形。故云如实空镜。以能现影。故云因熏习镜。
申二因熏习镜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因有二义。一能作现法因。二能作内熏因。亦可初是因义。又下熏习义。故云因熏习也。如实不空者。以有自体。及性功德故。如大圆镜智。能现一切也。世间。指情器正觉三世间。十界染净依正因果。皆在心中。分明显现。楞严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离此心外。无别自体。以体即真如。真如本无内外。故不从内出。亦不从外入。缘起之法。显现不无。故不失。所现全体。一一皆真。故不坏。如镜中影。无有出入。缘至即现。非刃能伤也。常住一心者。会相归性。离诸生灭。以一切法。即真如实性。本来平等。犹影之体。即镜之体。不异真如。故云即真实性。○又一切下。明自性本净。虽随缘现染。不为染法所染。正以现染不染。反显本净智体。由来不动。非今始净也。如净镜能现秽物。不为秽物所秽。反显镜体。本净无动故。末二句。以性具恒沙无漏净德。能与众生作内熏之因。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故。胜鬘经云。由有如来藏。能厌生死。乐求涅槃。实仗此体。为内熏之因也。
申三法出离镜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法出离者。乃本觉真如之法。出于二障。离于和合。前明在缠性净本觉。今明出缠离垢法身。如宝性论云。有二净。一自性净。以同相故。二离垢净。以胜相故。不空者。举法体。谓众生觉体。本来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为二种障所碍。和合识所缠。不能证得。碍即障也。一粗细染心。昏烦恼乱。名烦恼障。二即染心所依无明。能障真智。名智障。智本非障。被无明障故。乃从所障得名也。和合识。即业相。生灭不生灭和合。今由本觉内熏。始觉有功。返染还净。出二障碍。离和合识中。一分生灭相。无明染心。一切皆尽。故曰淳净明。以离和合杂相故淳。灭粗细染心故净。破无明盖覆故明。显现本有觉性。并非新生。但一向在缠。今始出离耳。
申四缘熏习镜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此即上出障离垢之本觉。能与众生。作外缘熏力。此体生佛等同。向为众生。但作内熏之因。今证法身。即能遍照众生之心。起同体大悲。现无作妙力。摄化众生。为作外缘熏力。令修善根。随众生种种差别心念。乐见何身。乐闻何法。一一应机示现。○问。此法出离。与前智净相。缘熏习。与不思议业相。何别。答。前约随染还净。俱就始觉说。业。即始觉之智用。今约自性离障。俱就法体说。缘。即自体之法用。此就义开说也。若合说。法智虽殊。体无差别。以始觉即本觉故。一辨觉义竟。
卯二辨不觉分三 辰一根本不觉 二枝末不觉 三结末归本 初中二 巳一依觉成迷 二依迷显觉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首句标。次三句释不觉之义。问。觉性圆明寂照。何以而成不觉耶。答。由不称实理而知。真如法一故。忽然心起。而有其念。即此一念。为根本不觉心。亦名独头生相无明。由此无明。即失本明。但此一念。本无自相。以依觉成迷。不离本觉之体。如迷方人。惑南为北。依正方故有迷方。若离正方。则无迷方之相可得。合处可知。一依觉成迷竟。
巳二依迷显觉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问。不觉者。乃众生无明妄想之心。何以即真觉耶。答。前云念无自相。不离本觉。众生虽一向不觉。今若指示即心是佛。即便能知名义。盖此能知之性。皆是真觉内熏之力。轨持生解。故说众生不觉。即是真觉。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譬如全波即水。若离不觉。则无真觉之相。如离波则无水相可得。○又前不觉。不离本觉。如迷方不离正方。此真觉不离不觉。如正方不离迷方。彼此交互。真妄相依。足显迷悟只一途。圣凡无二路也。一根本不觉竟。
辰二枝末不觉
○先约喻述意。后分文释义。此枝末不觉。依根本不觉而有。根本不觉。依真如本觉而成。真如本觉如净眼。根本不觉如热翳之气。业相如翳气热发。动彼净眼。而成病眼。即如来藏转为识藏。转相。由眼病故。转成见病。现相。以病眼所见。即有空华妄镜发现。智相。依空华镜现。起心分别好丑。相续相。由此分别。念念不住。执取相。由分别既定。妄生取舍。计名字相。由所取相上。复立种种名言。即未对之相。闻名亦必起执。而起业相。乃循名造业。发动身口。业系苦相。依善恶业。受苦乐报。长眠生死。不得解脱。皆根本无明之咎也。如楞严云。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此合论依真起妄。本末不觉之相。连环钩锁。辗转相依。总摄不出惑业苦三。无明三细。及前四粗属惑。五六属业苦。不相舍离。如恶叉聚。今分文释叉有二。
巳一细相 二粗相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此标无明为因生三细也。无明为根本。业转现三。依无明不觉而有。末不离本。故云相应不离也。
云何为三。一者灰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首句征。无明业相者。以拣本觉不思议业相。及第五粗起业相也。业有二义。一动作义是业义。以依最初一念不觉。动彼净心。即此动心。名为业相。觉则不动者。反显真觉则无动念。只由不觉故心动也。○二为因义是业义。动则有苦者。反显离念不动。即涅槃妙乐。动则无边生死苦患。从此而生。是业识为生死因。故云果不离因也。但此虽有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晦昧为空之境。当梨耶自体分。亦名根本业识。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此释转现二相。能见相即转相。亦名转识。真如智照。本无能所。今既迷智体。依一念动心。失彼精了。转成妄见。故云以依动故能见。反显真觉不动。则无见也。此但约能缘。以明本识转相义。然虽有能缘。而所缘不可知。如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则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故。○境界相即现相。亦名现识。以无相真心。由一念妄动。转为妄见。依此见病。妄现空华之界相。故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反显翳病若除。华于空灭。故云离见则无境界。此但约所缘。以明本识现相义。下文云。能现一切境界之相。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此三并由根本无明。妄动一念。成此三细。即不相应心。属赖耶位摄。如楞严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根身器界。无非见病所成。俱是赖耶相分。一细相竟。
巳二粗相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
此标境界为缘长六粗也。以粗相由微而着。不离细相。前细相境界。依能见所现之境界。非境界而动能见。此后六粗。为彼境界所动而有。非此六种。能现彼境也。
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首句征起。智相者。即分别心也。依前现识所现境界。不了唯心虚妄。创起慧心数。分别逆顺。执有定性。可爱与不可爱。○相续相者。即依智相。所分别逆顺二境。可爱则生乐受。不可爱则生苦受。觉心者。即苦乐二觉之心也。数数起念。与境相应。无有间断。此明自相续也。复能起惑润业。引持生死。令他相续。故下文云。住持苦乐等也。此二乃事识中细惑。下五意内四五摄。属法执。地上菩萨所断。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执取相。于前所缘念苦乐等境。不了虚妄。深生取着。故下文云。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前四句牒上相续相。末句方是执取相。○计名字相。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假名言相。是为分别。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云依于妄执等。此二乃事识中粗惑。下五意后。别明意识摄。属我执。二乘等所断。上四皆惑。下二业苦。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谓依前所分别假名言相。循名著相。发动身口。造种种业。即苦因也。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
谓先造善恶不动等业。为因。依因感果。受苦乐等报。轮回三界。长缚生死。无自由分。不自在。即苦相。非但下界苦是苦。即上界乐不久长。亦是坏苦。不苦不乐之舍定。亦即行苦也。二枝末不觉竟。
辰三结末归本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此显无明为生死染法之因。前三细六粗。总摄一切染法。皆由根本无明。不了真如而起。故云能生。下二句释其所以。言一切染法。虽粗细不同。皆是无明热翳之气熏成。所起不觉之差别相也。二辨不觉竟。
卯三辨同异二 辰一标列 二喻释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此辨生灭不生灭。非一异相。前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觉不觉二义。皆生灭门摄。今既明生灭心要显生灭即不生灭。故此辨同异也。一标列竟。
辰二喻释
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此明即异而同。先喻后法。喻中种种瓦器。若净瓶染缸等。譬染净诸法。言同性相者。器以尘为性。尘以器为相。器之性。即尘本性。器之相。即尘别相。真如诸法。亦复如是。无漏者。本始二觉也。即觉义。无明者。本末不觉也。即不觉义。觉有不思议业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不觉有无明业力。能生一切生死苦乐。染净二业。皆非实有。故云种种业幻。所谓生死涅槃。皆如幻梦也。同真如性相者。以动真如门。成此生灭门中。染净诸法。诸法同以真如为体。则性同也。真如亦以诸法为相。则相同也。
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
此引经证成。修多罗中。依上本末不觉。即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不生不灭。入于涅槃。如净名云。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此望因说也。又依上本始二觉。即真如义故。说诸佛究竟菩提之法。本来原具。无修无作。即证时。亦毕竟无得。如楞严云。狂心苦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又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望果说也。○又前约不觉即如故。众生旧来入涅槃。后约觉智即真故。诸佛菩提非新得。智断二果。俱性净本有故也。
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此释伏疑。疑云众生本入涅槃。何故不见报化之色相耶。答曰。真如自体。本来绝相。故云亦无色相可见。转疑云。真体既无色相。何故诸佛证菩提时。现报化等。种种色相耶。答曰。而有见诸佛色相者。但是随众生染业幻心中。变现所作耳。既由幻心所变。自是幻色。属后异相。随染幻差别之义。非是本觉智色。不空之性。以本觉智色之相。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故无可见。所以如来不思议业相。乃随根而现。圆顿之机见报身。有缘众生见应身。俱是随众生幻心所作。若是实有。何不人人见佛相好耶。此中见佛相。亦为幻心所作。未免致疑。更为释之。真如界内。不立纤尘。本来无相可见。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声求。俱是邪道。则是幻非真明矣。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此明即同而异。先喻后法。喻中种种瓦器。虽同微尘。但随造作缘异。则各各不同。○法中随染幻差别者。无漏法也。诸无漏法。顺平等性。直约其性。则无差别。但随染法差别相。故说无漏法有差别耳。如下文中对业识等。差别染法。故说本觉恒沙性德。又对治此诸法差别。故成始觉万德差别。别记云。是故无漏。但随彼染而有差别。不由自性有差别也。○性染幻差别者。无明法也。以本末无明。违平等性。是故其性自是差别。故下文云。如是无明。自是差别也。然染净相待。皆是真如随缘显现。似有非实。故通名幻。一释上心生灭义竟。
丑二释上生灭因缘二 寅一明生灭因缘义 二显所依因缘体 初中二 卯一总标 二别释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此明生灭因缘之义。以显阿梨耶。生一切法也。染法因缘有二。一梨耶心体。不守自性为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为缘。生三细。二梨耶返熏无明为因。境风吹动识浪为缘。生六粗。所谓众生下。正明依是因缘。故有生灭法。众生。乃诸识相集而生。即生灭法也。依心。即依因缘也。心指梨耶自体心。此心具足因缘。为诸法之本。依梨耶本觉真如。不守自性因也。不觉无明。妄动心体缘也。依此因缘。生业识转识现识。复依业识返熏无明之因。境风吹动识浪之缘。依此因缘。生智识相续识。合为五意。故曰意。又依意取着转深。曰意识。即第六识。此等俱依心转。转即起也。○问五意梨耶在内。意意识依心转者。依自起自。岂有是理耶。答。所依心。双约觉不觉二义。具足因缘。如前解。所起业识。单约梨耶心中。一分不觉妄动。而心如水。无明如风。业识如波。波依水动。理所当然。岂离水而有波耶。○又识藏即如来藏。经云如来藏若生若灭。此心字。不可看作全真。亦不可看作非真。以有觉不觉二义故。楞严经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一总标竟。
卯二别释二 辰一先释意转 二释意识转 初中三 巳一略明 二广辨 三结归
此义云何。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初句总征。下释依心。则五意转。阿梨耶。即上所依自体心。是生灭因。无明。即此心中不觉义。是生灭缘。此二句明所依因缘。不觉而起下。即五意转。由依心中不觉缘故。动彼净心。遂成业识。即起动义是业义。所谓转如来藏。而为识藏也。○问。既依不觉而起业相。则业相在后。与前文不违。此中上二句云。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则无明在后。岂不自相矛盾耶。答。前后无乖。梨耶具觉不觉二义。若就本说。由无明动真心。成业识。此业识依迷而有。则无明故在前。若就末说。无明即梨耶心中一分不觉义以在梨耶中。亦得说无明不离梨耶。则梨耶故在前。二义一时。本无前后。不妨说前说后耳。○能见者。由梨耶返熏无明。增其不了。则本有智光。转为能见之妄见。即转识。能现者。即此心体。由妄见故。妄有境界发现。如病眼妄见空华。即现识。上属三细。在本识中。依本觉为因。无明为缘也。能取境界者。谓能取现识所现境界。不了虚妄。取以为实。起智分别。可爱与不可爱。即智识。起念相应者。于所取境。起苦乐二种觉心。念念无间。与境相应。即相续识。此属六粗前二。依业识为因。境界为缘也。依此五义。说为五意。意以能生依止为义。彼此辗转。相依相生。第五意。对后意识。亦有能生义。一略明竟。
巳二广辨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初二句标征。下释。一业识。即梨耶心。心不自起。起必由缘。无明力。即所依缘也。不觉心动者。由根本不觉。无明风力。动彼真心。起成业相。此正明起相。兼释业义。以起动义是业义故。○二转识。言依动能见者。即依前业识之动。转彼真智。而成能见之相。但能见之相有二。此约无明风动。转成能见。在本识中。非事识中。境界风动之能见也。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初法。三四两句喻。后合。能现一切境界者。依转识结暗为色。想相为身。故现妄境。离转识无别境界。故举能现明所现也。因心体与无明合。熏习力故。犹如明镜现像者。谓精明识体。圆现一切境界。不假造作。亦无前后。合中偏言五尘者。此约引起分别事识义。故作是说也。若依瑜伽论中。则现五根。种子。及器世间等。故法说中云一切也。任运而起者。拣异余识。有作意间断故。常在前者。明此识乃八识相分。在诸法之先。为诸法所依之本。拣异末那也。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智识者。是事识内细分别。不了前心所现之境。虚妄无实。创起慧数。分别染净。故云智也。此显本识。但现而无分别。分别者事识耳。○相续识。亦是事识中细分。以念相应不断者。前三细心境未分。故不相应。此因智分别。取以为境。念念与法执相应。得长相续。此约自体不断。释相续义也。○住持下七句。约其功能。释相续义。前三句。以此识能起润业烦恼。引持过去无明所发。诸行善恶业种。引生令熟。堪任成果。业无惑润。业种焦亡。故云住持。乃至不失也。后四句。复能起润生烦恼。使已熟之业。感报相应。故言成熟现未果根。无有差谬违背也。是则三世因果流转。连持不绝。功由于意。能令下。显此识粗分别相。由种子习气内熏。发起现行。念念不断。不同智识之微细分别也。二广辨竟。
巳三结归二 午一正结属心 二问答释疑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是一心随无明缘。动作五意。故有三界诸法。随熏现似。有即非有。曰虚。不有而有。曰伪。全无真实。穷其因缘。唯心作也。如楞严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此二句顺结。下二句反结。若离心识。则无尘境。足验六尘境界。皆不离心。契经云。三界上下法。我说皆是心。离于诸心法。更无有可得。此之谓也。一正结属心竟。
午二问答释疑
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初句征问。现有尘境。唯心之义。云何得成。答以一切法。皆从此心。随熏所起。更无别体。如镜现像。像依镜起。故说唯心也。妄念而生句。释转难。如难云。此心何以作诸法耶。释曰。由最初不觉。妄有其念。熏彼净心。而生三细六粗。此约真心随染之用。离彼心念。无外实法。○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者。法既唯心。所有分别。即自分别。如楞严云。自心取自心。此依唯识以遣于尘也。心不见心下。以尘既无有。识不自缘。如眼有见。不自观眼。达此者。对待情忘。能所相泯。故云无相可得。即永嘉云。尘遗非对。此依无尘。并遣于识也。中边论偈云。由依唯识故。境无体义成。以尘无有故。本识则不生。此中分别自心者。即依唯识以遣于尘。与论上半偈同。心不见心者。即依无尘并遣于识。与论下半偈同。此等约行说故。遣依他性也。须知生灭缘起。皆由无明风动。无明风灭。识浪即止。唯是真如。平等平等。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世间即情器二世间。无明者。根本无明。妄心者。业识等。当知现有一切境界。皆依无明所熏起之妄心。而得住持。住持云者。以无明未尽。妄心不灭。境界不息也。此结相属心。是故者。是妄境依妄心故。则一切法。皆业幻所作。本来不实。如镜中像。无有自体可得也。又法即是心。故无自体可得。如镜中像。体即是镜。离镜无别体故。○唯心虚妄句释疑。疑云。既是无体。何以宛有诸法。释云。唯是众生妄心。虚妄显现。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何处有体可得。心生法生者。见法不自生。以心体随熏。动成业相。乃至能现一切境界。故云生也。即所谓一念才兴。万法毕具。心灭法灭者。以心体还源。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风停浪息。故云灭也。即所谓一念不生。万法自寂。如文中所云。若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矣。一先释意转竟。
辰二释意识转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此明意识。言即此相续识者。指前第五意。与此粗细虽殊。更无别体。但前就细分法执。分别相应。说名为意。此约能起见爱粗惑。说名意识。即意之识也。依诸凡夫者。简非圣人。以圣人断见思。破我执故。○取着转深者。于前苦乐等境。不了虚妄。深起执着。非但心外取境。亦复于身计我。于尘计所。或计即蕴是我。离蕴是我等。种种妄执。此显计我之相。出其惑体。随事攀缘二句。明所依缘。但随前尘之事。攀于倒境之缘。循尘分别。不了正理。名为意识。起惑造业。全系此识。故论不别出五识。○亦名分离识者。依于六根。别取六尘。故云分离。问。意缘法尘。何以通取六尘。答。同时意识。外依五根。与五识同时而起。亦得缘外五尘境界。故唯识云。三性三量通三境。又能分别过未内外。种种事相。故复说名分别事识也。○下明识起所依。见即见惑。爱即思惑。五住烦恼。见一住。思三住。无明一住。显前五意。总依无明住地。此意识。依见爱四住烦恼。熏于本识。令变生此分别事识。故云增长也。六粗中。执取计名。及起业相。六染中。执相应染。皆此识摄。一明生灭因缘义竟。
寅二显所依因缘体二 卯一略明缘起甚深 二广显缘起差别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首句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熏习力。所起之业识。良由此识甚深。最极微细。非凡夫所知境界。亦非二乘。人空智慧所觉。以二乘但破见思。不了无明。此无明所起识。故不能知。菩萨十信之初发心。即观本识。自性缘起。因缘之体。得成正信。三贤位中。意言比观。故云观察。若登地。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得少分知。乃至第十菩萨究竟地。以其但觉住相。不觉生相。犹不能尽知。唯佛如来。四相梦觉。五住惑尽。方得穷源了当。诚哉顿悟之难也。
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此征释甚深所以。问。何故此识唯佛穷了。答。是心本来。自性清净。此缘起体。即因也。最初一念不觉。妄起而有无明。此缘起由。即缘也。为无明故。有其染心。此缘起相。不染而染也。虽有染心。而心体常恒不变。此在迷位。染而不染也。是故者。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故。此义甚深。非三贤所了。十圣可知。唯佛一人。乃能尽知。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乃至结云。唯佛能知。同此义也。
卯二广显缘起差别五 辰一明染心缘起根源 二判染心差别分位 三显无明治断阶级 四释相应不相应义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初三句。承释上文不变义。所谓心性。湛若太虚。本来不动。离心缘相。故曰常无念。即由无动。名为不变。此显上缘起之体。问。既是不变。因何而有无明。答。以不达一法界。真如理故。心不与真如相应。即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与真如相背。忽然念起者。明不相应所以。真如本来离念。此则无端起念。即独头生相。根本不觉。名为无明。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无别有法。能始乎此。亦名无始无明。此显上缘起之由。一明染心缘起根源竟。
辰二判染心差别分位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下显上缘起之相。六种染心。即意识及五种意。前依因缘生起次第。故从细至粗。今辨治断次第。故从粗向细。广明还净因缘也。初执相应染者。是六粗中。执取相及计名字相。亦是上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由其执着心外有法。与境相应。染污自性。故云执相应染。凡夫同具。依二乘圣人。至无学位。见思断尽。而得解脱。○信相应者。十解已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此地菩萨。虽发心志断无明。其力未充。入生空观。粗垢先落。见爱烦恼不起现行。故云远离。非约种子也。以留惑故。○摄论云。若不断上心。则不异凡夫。若不留种子。则不异二乘。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如余论说。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不断相应者。即五意中相续识。六粗中相续相。依法执。相续不断得名。从十解已去。三贤位中。修唯识寻思方便观。渐渐能舍。天台以此名界内外尘沙。净心地。即初地。法执分别不得现行。至此我法分别。粗垢俱净。故曰净心地。究竟离故。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分别智相应者。即五意中智识。六粗中智相。以能分别世出世。诸法染净。故云智也。乃微细法执。七地以还。有出入观异。出观缘事。任运心时。此识亦得现行。于境有微细分别。依二地以去。地地分除。故曰渐离。以二地三聚净戒。故得具戒名。至七地方得永尽。无相方便者。以七地于无相观。有加行方便。八地真无功用道。纯入无漏观。别记云。不论种子。故与余经所说有殊。种子至金刚心。方乃顿断。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现色不相应者。即五意中现识。三细中能现相。此依根本无明。动令境现。如明镜现诸色像。依第八地。色性随心自在。而无障碍。能离故。色不自在地。此识不亡。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能见心者。即五意中转识。三细中能见相。依于动心。转成能见。心自在地。即第九地。菩萨于自他心。均得自在。约他。善知众生心行差别。约自。得无碍智。有碍能缘。永不得起。故能离也。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根本业者。即五意中业识。三细中业相。以无明力。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十地菩萨。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便满足。无间道远离微细念故。得入如来果地。故云能离也。二判染心差别分位竟。
辰三显无明治断阶级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初句标。不了一法界义。即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是上染心。所依无明住地。从十解以去。三贤位中。观察学断。入初地以上。地地破一分无明。证一分真如。乃至如来果地。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不生灭之性。无明惑尽。断德究竟。智德圆满。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上科根本业相。亦如来地尽。说虽前后。治断并一时耳。前业识灭时。无明即断。此无明尽时。识不和合。故同在如来地尽也。三显无明治断阶级竟。
辰四释相应不相应义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六染中前三染。是相应。后三染及无明。是不相应。相应中。言心念法异。有二释。一约王数释。心即心王。念法即心数。王数不同。故曰异。依染净差别之境。知相缘相皆同。知相谓能知。缘相谓所缘。同者。心王知染。心数同知。心王缘净。心数同缘。同即相应义。二约心境释。以此三种。依境而生。下文云。境界灭故。相应心灭。言心念法异者。心即能缘心。念法即所缘境。境为心所念法。心境不同。故曰异。依染净差别境上生解。境染则起染解。境净则起净解。能知心。与所缘境。染净之相同故。○不相应者。亦二释。初约王数释。谓此三种染。即一念心之不觉相。更无王数之别异。有何同知同缘。上文云。依不觉生三种相。与彼不觉。不相舍离。即此不具不觉。云不离。非是相应。云不离也。下文云。无明灭故。不相应心灭。足征即心之不觉也。二约心境释。谓此三种染。即心不觉。更无外境。故云即心无异也。以无明依本觉而起。妄以本觉为所明之境。而本觉卒不可明。由是带起业相。遂转本有智光。而为转相。而转相妄以业相为所见。而业相卒不可见。由是带起境界相耳。如楞严云。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三细但在本心上。无有外境相应。故无同知同缘相故。不字无之谓也。此翻前相应义。○问。瑜伽论说。阿梨耶识。意触受想思。五数相应。缘二种境。此中何云。不与心数境界相应。答。此论约烦恼心数转。说相应。梨耶虽具五数。无覆无记。不具烦恼数。得说不相应。又二种境。在现识三细心中。既非外境。亦得说不相应。有何相违耶。四说相应不相应义竟。
辰五辨智碍烦恼碍义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此辨二碍义。碍即障也。余经论约我法二执。以明二障。一二乘通障。依我执见思。能使流转。障菩槃果。名烦恼障。二菩萨别障。依法执等惑。迷所知境。障菩提果。名所知障。所知非障。被障。障所知智境故。今论不约我法。乃约染心无明。以明二碍。染心依无明而有。其体虽同。而为碍不同。依无明所起染心。喧动差别。为烦恼碍。能障真如寂静平等。无分别之根本智故。亦名实智。又名如理智。○能起染心之无明。昏迷不觉。为智碍。能障世间差别。不思议业智故。亦名权智。又名后得如量智。此智依始觉。返染还净。破生相无明。方得起用。无明不觉。此用不起。故乃为碍。此从所碍得名。不同前烦恼即碍也。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初句征难。或疑无明动彼心体。成于染心。则无明细。应障理智。染心粗。应障量智。今所以不然者。此义云何。先释烦恼碍。以此碍乃依六种染心。后三不相应。能见能现。前三相应。妄取境界。能所对待差别。与真如平等理智。本无能所差别。觌体相违。故障理智。○下释智碍。以世间诸法。本来常住寂静。无有起灭之相。此举无明所违法性。如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无明不觉法性本寂。内迷真理。识外见尘。妄与法性相违。故不能得随顺真理。起差别智。于世间如量之境。种种而知也。此正障量智。二释上生灭因缘竟。
丑三释上生灭之相三 寅一标列二相 二约人对显 三辨相所依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生灭相。即上文六染。而分粗细二种。前三染。是心相应。王数相随。心境对待。同知同缘。其相粗显。经中说为相生灭也。后三染。是心不相应。以无心心法。及内外能所。粗显之相。其体微细。恒流不绝。经中说流注生灭也。初标列二相竟。
寅二约人对显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此约人分三位。前三染粗。后三染细。执相应染。乃粗中之粗。三贤内凡所觉境界。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乃粗中之细。现相不相应染。能见不相应染。乃细中之粗。此四染。地上菩萨所觉境界。初七八九地。各离一相。根本业不相应染。乃细中之细。至十地金刚后心。方便满足。果上能离。故云唯佛能知。二约人对显竟。
寅三辨相所依二 卯一顺论生缘 二逆显灭义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
前二句。通论粗细生灭心。皆依根本无明。熏习真如。动起三细。转起粗心。无明通为其体。故云依于无明。熏习而有。下别就二种分因缘。所谓依无明因。生三细不相应染。依境界缘。生三粗相应染。此影略说耳。若具说者。不相应染。依无明不觉为因。梨耶和合为缘。相应染。依业识为因。境界为缘。楞伽云。大慧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略同此义。彼双约生住。故说二因。此单约生缘说也。一顺论生缘竟。
卯二逆显灭义
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
承上染心。既依因缘而生。亦依因缘而灭。初句通论。若得对治根本无明。染因灭时。则所起现识境界之缘。自然随灭。下别论。不相应心。亲依无明因生。因灭。则三细染心亦灭。相应心。亲依境界缘生。缘灭。则三粗染心亦灭。此非约刹那生灭义也。○问曰下。交互发难。若境界缘灭时。相应心体亦灭者。则三细未尽。心体已亡。云何而得相续。若谓心体不灭。三细依心而住。故得相续者。则应常相续。云何金刚道后异熟空。三细染心。得究竟灭耶。○下答有法喻合三。法中所言灭者。但境界无明灭时。粗细染心之相灭。非因缘灭时。六染心体俱灭也。若俱灭者。谁证佛果。
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风喻无明。水喻心体。动相是波浪。喻粗细染心。首二句喻无明依心体。方生粗细染心之相。若离心体。不能自现心相。若水灭者三句。反喻若心体灭。则无明无依。以水不灭二句。正喻因心体不灭。无明有所依止。粗细染心之相。得以相续。末三句。喻唯无明灭故。粗细染心之相随灭。非是心体俱灭也。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心体灭众生断绝者。前云众生依心。意意识转。众生指诸识言。心灭则无依。自应断绝。以体不灭者。以境界缘灭时。相应心相灭。而心体不灭。三细染心仍得相续。唯痴灭故者。痴即无明。无明因灭。则境界缘灭。粗细染心之相随灭。非心智灭。智即本觉智体。以对痴之不觉。故云智也。大科一染净生灭竟。
壬二染净相资四 癸一举数列名 二熏习义 三熏习相 四断常二义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上云阿梨耶识。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摄义前已广说。下显能生之义。净法名真如者。即生灭门中之真如。以具三义。一约自体。本来清净。二约体相。以能内熏今染成净。三约用熏。以应机而成净缘。故云净法也。染因名无明者。三细六粗染法。皆以无明为因也。妄心。总指业识及分别事识。今但言业识者。举本该末也。妄境界。即事识所缘之六尘也。其中染法。具说三种。由自性差别故。净法唯一。以对染虽成熏义。体用无别故。一举数列名竟。
癸二熏习义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此明真妄互熏。以致因果长劫。相续不断。先明无明熏真如。真如为因。无明为缘。熏成赖耶三细染相。又业识为因。境界为缘。返熏赖耶心体。成六粗染相。足显真如无相。随熏妄现染相。又显染法无有实体。并无返流之用。故但云相。不云体用也。此约随流生灭门说。经云如来藏。为恶习因等。次明无明染法。本无净业。由真如内熏。发起始觉之智。觉破生住异灭。四相梦念。而成菩提涅槃。二种常果。故有净用。真如。即生灭门中本觉。故有熏义。此约返流生灭门说。经云。由有如来藏故。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二熏习之义竟。
癸三熏习相二 子一染法 二净法 初中二 丑一略明 二广辨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熏习有二义。一习熏。二资熏。根本无明熏真如。为习熏。业识返熏无明。增其不了。为资熏。又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亦名资熏。以依真如法故六句。真如乃所依法体。无明为能熏染因。能熏即以所依为所熏。是谓根本无明熏习。动彼真如。则有业识之妄心譬如翳气依净眼而起。熏于净眼。而成病眼。以此妄心。还资熏无明。增其不了。与真如法违。不觉念起。转成能见之见分。现一切虚妄境界之相分。此即无明为因。生三细也。○以有境界缘故。还熏动八识心海。起诸识浪。缘念彼境。七识起念分别。相续不断。六识取着计名。循名造业。依业感报。则受一切身心等苦。此即境界为缘。长六粗也。一略明竟。
寅二广辨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
先明境界熏习。上依业识返熏无明。故现境界。此即以境界资熏业识。令彼心海。起四粗转识波浪。增长念者。即业识以境界资熏之力。增长事识中细分。智相相续相。法执分别念也。增长取者。增长事识中粗分。执取相计名字相。人我见爱烦恼也。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次明染心资熏无明。一以业识资熏根本无明。增其太子。不能离念。迷于无相真如之理。所执法相不忘。能起转现等相。令彼三乘人。虽出三界。离事识分段粗苦。犹受梨耶变易行苦。此苦通九界。今拣细异粗。故约离粗时说。二以分别事识。资熏无明。增长见爱烦恼。不了境界不实。则分别执取。起惑造业。随业所系。受分段粗苦。故云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后明无明熏习。一以根本无明。熏习真如。依不觉故心动。动则起业。生灭不生灭和合。成就阿梨耶业识等。二以根本所起。见思枝末无明。返熏心体。妄生执着。计我我所。循尘分别。成就分别事识。上文去。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一染法竟。
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终
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锳弘悟述
子二净法二 丑一略明 二广辨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初二句征问。下答释。真如法有二。一真如自体为因。二真如所流教法为缘。以此熏习因缘力故。则令众生厌苦求乐。发心修行。舍染趣净。得成净业。此本熏也。
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妄心受熏。能起厌求。即此厌求之心为净因。所起净行为净缘。反熏真如。增其势力。此新熏也。
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此明净熏功能。从因至果。阶级次第也。自信己性者。即发起大乘正信。信有真如自性。此当十信位。知心妄动二句。了知一切境界。皆由一心妄动而有。其体本无。此当十解位。修远离法者。是依解起行。修唯识寻思等比观。此当行向位。以如实知下。当初地以上。称真如实理而知。无有境界可得。证现量智。异前比观也。种种方便。起随顺行。即十地位中。称理所起之圆行。不取者。所取无相。不念者。能念不生。久远即三祇熏修也。上属因地。下属果地。无明灭。则根本无明尽也。心无有起者。以无明既灭。妄心亦尽也。境界随灭者。以妄心既尽。妄境亦空也。即翻前三种染熏。○因谓无明。缘谓境界。心相谓六染。俱灭皆尽。即前云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复本心源。名得涅槃。起不思议业用。名自然业。至此真如出烦恼碍智碍也。一略明竟。
丑二广辨二 寅一明妄心熏习 二显真如熏习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此明妄心资熏。成返流净行。不同前妄心熏习。而受粗细二苦。其意最微。须当发明。问曰。妄心熏习不成染法。反成净行者。何也。答曰。前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此是妄心。已受真如内熏之力所熏也。是谓本熏。复云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真如。此熏习者。是已受熏之妄心。反熏真如也。是谓新熏。然能熏有粗细二义。故约人以彰顿渐。分别事识。即上意识。以此已受熏之意识。资持力故。发心修行。此依凡夫二乘。尚有分别法执。执心外实有境界。故虽厌生死苦。不了唯心道理。但随自智力所能。作意修习。以不达本故。趣大菩提。疏而且远。故曰渐。意熏习者。若就本论。意即业识。通论即前五意。诸菩萨以此已受熏之意。资持力故。发心修行。知一切法。唯是识量。发心勇猛。舍彼事识外计分别。直观真如法性之理。法法皆真。法法皆如。以达本故。向大涅槃。亲而且近。故曰速也。一明妄心熏习竟。
寅二显真如熏习 卯一标列 二辨相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
自体相。自即本也。体。谓众生本具。无漏法身理体。亦即正因佛性。相。谓自性本具。无漏功德之相。亦即称性功德。此二俱属真如。能为众生作内熏之因。用。谓法身业用。能为众生。作外熏助缘。一标列竟。
卯二辨相二 辰一别释 二合明 初中二 巳一体相 二用大 初又二 午一正显 二除疑
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此明真如内熏义。具无漏法者。谓不空本觉体中。具足无量性功德相。即此体相。名无漏法。有冥熏众生作用。非物能了。故云备有不思议业。此属佛性。又非但能熏众生妄心。令起厌求。成能观智。亦能与彼观智。作所观境界性。此为法性。依此二义下。显熏功能。二义谓体相二大。或境智二法。常熏众生有力故。能令起厌求心。自信己身。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于是发心修行。一正显竟。
午二除疑二 未一问 二答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若如是义。承上真如体相熏习。能令众生自信真如。发心修行。则一切众生。真如等具。自应等熏。云何有信不信。无量差别。利根钝根。前后差别耶。既同仗真如内熏。真如一性平等。众生皆应。同时自知真如。起信生解。勤修法门。等入涅槃。不应有疑信利钝之异也。一问竟
未二答二 申一约无明厚薄 二约因缘具阙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答意以真如本来平等一性。但因无明内熏。自性差别。而有厚薄不同。依之所起烦恼。亦有粗细不一。细即恒沙上烦恼。粗即我见爱烦恼。二者俱依无明而起。细者前起。粗者后起。烦恼头数。无量差别。唯佛能知。因此致令众生。根机不等。故不得同时信解修证。此皆无明过咎。非真如不平等也。一约无明厚薄竟。
申二约因缘具阙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
下明因缘具阙不一。文有法喻合三。法中因缘双具。佛法有三性。本具真如。为正因佛性。经教善知识。而能助发正因。为缘因佛性。因缘具足。方得开悟。成办道果。为了因佛性。如钻木取火。火性喻本具正因。钻取喻助发缘因。火出木烧。喻智断了因。如木中虽有火性。若无人知。不假钻取方便。火不能发。木不能烧。则因具缘阙。反言能烧无有是处。
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
下法合。此因具缘阙也。众生虽有本具真如。正因佛性。能为内熏之力。若不遇佛菩萨。知识开导。及真如所流教法。以为助发之缘。则智不能显。惑不能断。反言能断烦恼。证涅槃者。无是理也。
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此缘具因阙也。虽有外缘熏力。若无明烦恼障厚故。内真如净法。未有熏习胜力。亦不能究竟厌苦求乐也。文中内净法未有熏习力句。非真如无熏力。乃障厚熏力不能敌。故众生有有信无信。前后差别。不得一时也。
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此因缘双具。谓内仗自性真如胜因。熏习之力。外又得诸佛菩萨胜缘。助发之力。故令厌生死苦。信有涅槃。此则从本觉真如。发始觉智。起厌求心。当信位修习出世善根。十信满心。善根成熟。登三贤位。则值诸佛菩萨。开示教诫。依教行道。得利益成法喜。趣向无上涅槃之道。一体相竟。
巳二用大二 午一标列 二正释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用从体起。体即真如。生佛同具。在诸佛为法身。在众生为本觉。由众生有本觉。内熏发心之用。故感诸佛法身。外缘成就之用。上文不思议业用。及缘熏习镜。皆诸佛已证法身。称体起用。随机示现。为求道众生。作外助缘。而有熏习之用。法身菩萨亦能。如是外缘无量。由能感之机无量。故所感之缘亦无量也。或从事识发心。则见随类化身。为差别缘。或从业识发心。则见受用报身。为平等缘。各随感而应也。一标列竟。
午二正释二 未一差别缘 二平等缘
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
此人指能感机。诸佛菩萨出外缘体。从初发意四句。乃能感机修行时。若见其身形。若念其功德也。下略示所感差别缘相。不出五种。一慈爱以摄之。二居卑以事之。三同类以诱之。四现冤以拆之。五四摄以益之。此五即所见所念之缘相也。
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此总显佛圣利生化用。皆从同体大悲心中。自在成就。以起大悲化用。为众生作外缘熏习之力。能令增长善根。见闻利益故。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此就根熟不熟。开近远二缘可知。就二缘中复开为二。增长行者。能起施戒等方便行也。受道者。谓依前方便。正观相应。即胜进也。一差别缘竟。
未二平等缘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诸佛菩萨。愿度众生。其心平等。以众生乃诸佛心内众生。故以同体智力。自然熏习。念念不舍。随应下对机显平等。随众生应见之身。应闻之法。而现作不思议业用。示生指十住以上诸菩萨。依于三昧力。乃得平等而见诸佛报身。无量相好。悉皆无边。离分齐相。若在散心。则不能见也。一别释竟。
辰二合明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此合明能熏真如。体用平等。而所熏之机。有二差别。先明未相应位。凡小以意识熏。三贤以五意熏。并未契真。但依信力而修。其为行劣。未得无分别心者。无正体根本智。不能与法身体相应。未得自在业者。无证真后得智。不能与应化身用相应也。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此明已相应位。谓地上菩萨。已证平等法身之理。得无分别心。即如理智。能与真如体相应。与诸佛智用相应者。乃得如量智。与佛智相之身。大用相应也。唯依法力句。明其行胜。非如前位但依信力。此称真如理而修。曰法力。八地以去真无功用行。任运熏真。任运灭妄。曰自然修行。三熏习之相竟。
癸四断常二义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此总结染净二熏断常义。以染法违真。无始有终。净法顺理。则无始终。此义云何下。征释所以。由真如法。恒常熏习。起智断惑。返染还净。至金刚后心。破生相无明。妄心则灭。故染法有断。妄心灭处。法身显现。能起不思议业用。为众生作外熏之缘。前云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一释生灭心法竟。
壬二辨所示之义○上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前已释竟。又云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至此乃释。正释大义。兼显乘义。于中分二。
癸一体相二大 二别解用大 初中二 子一总标二大名 二分释二大义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标名可知
子二分释二大义二 丑一体大 二相大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
此明十法界。通以真如为自体。迷悟共依。生佛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性自寂灭。毕竟常住。恒无断绝。一体大竟。
丑二相大二 寅一正明性德 二问答重辨
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性自满足。性即藏性。上文云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自体者。即真如自体。以此二字。冠六义之前。明相从体起。大智慧光明。即本觉智明。惑不能蔽。窥天鉴地。耀古腾今。遍照法界者。即实智照理。理无不彻。权智照事。事无不穷。真实识知者。鉴物忘缘。离颠倒见。了知万法。唯是一心。自性清净心者。即如来藏心。清净本然。纤尘不立。离诸障垢。常乐我净者。谓三际不迁。众苦不迫。二死不系。诸惑不染。清凉不变自在者。永离热恼。常住寂灭。一切诸业。悉皆解脱。
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如是指上性德。过于恒沙。谓德相无量也。真体相应曰不离。恒常相续曰不断。平等一味曰不异。性相融通。理事交彻。一多无碍。染净不乖。曰不思议。一切佛法。皆相大摄。乃至满足无有所少者。极尽诸法之词。以无法不含。无法不摄。故名如来藏。又真穷觉满。万德具足故。亦名如来法身。法身者。积聚法性之理。以为身也。以是二名。足征相大。乃自体之相大也。一正明性德竟。
寅二问答重辨二 卯一执体疑相难 二相不违体答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
此难由未达平等离相之旨。执真同妄。平等者。乃法法皆真。法法皆如。既无法不真。无法不如。则离一切虚妄相。非无称性之功德也。
卯二相不违体答二 辰一差即无差 二无差而差
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此答即体之相。相不异体。德相虽多。平等一味。唯是一如。譬依金成器。器器皆金。此义云何下。释成一切差别之相。皆从妄心分别而有。以无能分别之心。则离所分别之相。是故体相无二。○又以真如体性。本无分别。称性功德。亦离分别之相。是无分别故。则无二也。
辰二无差而差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
问既是无二。复以何义。上文得说如是差别之相。答因依业识。不觉为因。生起恒沙染法。生灭之相。由始觉对治彼染。返流还净。示有恒沙净德。差别之相也。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
初句问对染表示之相。下逐举对显。以诸法本来。唯是一心真如之理。实无虚妄心念。因有妄心。不觉依真而起。业相转相。见诸境界。继起粗相。乃有粗细染心。故说本末无明。对显心性不起。即是本觉智明。
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上句明妄见偏局。下对显离见。则智照无遗。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
此中四义。无对显之文。例前可知。若心有动一句。贯下诸义。动则成妄。妄识倒知。曰非真识知。妄染无体。曰无有自性。妄法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曰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妄惑炽然。曰热恼。妄念迁流。曰衰变。妄业系缚。曰不自在。对显若心不动。则离颠倒见。自性清净。具足四德。清凉不变。得大自在也。
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
乃至二字。超略指广之词。真如本自不动。无差别相。但由妄心。动成恒沙染相。须知对治彼染。返流还净。自有恒沙德相示现也。
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若心有起。不知法法唯心。更见心外有法。起念相应者。即无明染法未尽。净心未圆。则有所少。如是下明净法满足。一切德相。即是一心。心外更无少法可得。既无有法。岂有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遍一切处。如来之藏。含摄无量净德矣。二相大竟。
癸二别解用大二 子一总明 二别释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此对果举因。以明用大之本。谓诸佛在因地。缘苦恼众生。发慈悲行愿。广修六度。与乐拔苦。行也。誓度生界。不限劫数。愿也。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亦不取众生相者。上取字。即观义。以智慧观察。自他平等。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下不取即不着也。如金刚般若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以何义下。释其所以。谓称真如实理而知。众生与我。皆是假名。无非幻相。虽属幻相。而幻化空身。体即法身。故曰真如平等无异也。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
此牒因显果。方便智。即始觉反染还净之智。对治我法二种邪执。至金刚后心。究竟道。本末无明断尽。始本合一。亲见本有法身。此自利果也。以下显用。即利他果也。自然二句。显用胜妙。不假作意。即与真如二句。显用称性。广大周遍。末句显用离相。即照而寂。然此大用。法身本具。向被无明障蔽。不得现前。令智圆惑尽。故乃得显。亦毕竟无相可得。
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首句征问。然佛具三身。何以无有用相。下释谓诸佛。唯是法身妙理。本智之身。前云智相无可见故。属第一义谛。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无有世谛境界。生灭等相。以其体本无为。离于施作。即使众生见佛相好。闻佛说法。但随机得益。皆由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而诸佛清净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镜现像。岂有施作耶。此即寂而照。故说为用。一总明竟。
子二别释二 丑一正显用相 二问答释疑 初中二 寅一直显其用 二重牒分别 初又二 卯一应身 二报身
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首二句标征。下就因位所见。以显果用不同。先就凡夫二乘所见。以彼不知七八二识。但依六识分别。向计实有外尘。令六识受熏。所见佛身。亦谓心外。顺彼分别事识计度。见三十二相。应身粗相。不见报身细相。故般若经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经意要众生离分别事识也。以不知转识现故下。释见粗相所以。由彼迷于唯心之理。故不知转识所现。心外取境。计从外来。不达即色是心。本无分齐。故云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无量庄严也。一应身竟。
卯二报身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此就菩萨所见。依根本业识。受本觉不思议内熏。及所修净行资熏之力。从初住以去。上历三贤十地。乃至菩萨第十究竟地。而三贤三昧心中所见。及十地任运心所见者。皆佛报身细相。实唯心现。不从外来。以真心无外故。
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此明所见报相。前三句正报。中三句依报。随所下合明。即圆满报身。舍那身土。自他圆融。无障无碍。随所示现。等周法界。无边无尽。离分齐相。异前应身分齐之色。此由菩萨称性观察。一一诸法。悉皆心之全分。故所见报相。身毛尘刹。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即分齐。而无分齐之相可得。自在难思。随其所应。皆即常住。三灾不坏也。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密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此结果由因。因中修行万行。果上圆满万德。首句指上万德庄严。果报之相。皆由菩萨。修行六度十度等。无漏因行所熏。及本觉不思议内熏之力。所得成就。圆满舍那身土。无量乐相。故说报身。是知诸佛种种果用。不离因心。○问。佛身何故。唯众生转识现耶。答。转识。即阿梨耶中转相。依此转相。方起现相。现诸境界。此识真妄和合。若随妄熏。妄惑力胜。依惑造业。故现生死染相。妄虽有功。离真不立。若随真熏。真如用发。返流出缠。故现报化净相。真虽有功。离妄不显。报化二相。由众生厌求心。胜劣而分。以本觉熏妄心。乃知厌生死苦。乐求涅槃。有厌求故。真用即现。凡夫二乘。厌求心劣。所现应身。用相即粗。菩萨厌求心渐胜。所现报身。用相亦渐细。故报化二身。不离众生识现。此就缘起说其用耳。○问。若如是。乃众生自心真如之用。云何说佛报化耶。答。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之心。即佛法身。从法身起报化用。故得说佛报化也。○问。报化既从众生心起。此中何以云。因诸波罗蜜等生耶。答。诸波罗蜜。亦从众生心起。喻如世间佛像。依金银土木而成。金银土木依地而生。即说佛像从地大生。有何不可。此约终教缘起义说。若约始教。即佛悲智。为增上缘。众生机感种子。为因缘。托佛本质上。自心变起报化影像。故云在自识中现也。余如瑜伽唯识相宗说。一直显其用竟。
寅二重牒分别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此别释应身。随类所见不一。如三恶道习。见佛三尺之身。如提谓等以人天位。见佛为树神。及天神等身。准此则六道众生。各随业感。见佛不同。种种异类。皆非出世受乐相。如二乘人等。见佛丈六金躯。为出世相。是阿罗汉等。圣人之身。由应机示现不同。故说为应身。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此别释报身。三贤所见。不同地上。前总说依业识。三贤十圣所见。皆报身。然位次既有浅深。相用不无转胜。故此重明。首句举十解初心。等取三贤诸位。三贤发心。志断无明。深信真如。其修观。但依六识分别比观门。见真如理。是相似觉。故云少分而见。此见即见理。上所见者。即所见报身。深信二字。拣异前后。前十信。虽信而未深。后十地。已证不徒信。○知彼色相庄严等事者。知即观智。彼即佛。知佛报身报土。本无来去。亦无分齐。唯依一心真如所现。以见真如故。拣异凡小。取分齐相。末三句。拣异地上。然此菩萨。但少分见于真如。犹自不离分别比观。以未入初地。亲证法身之位。故不得无分别之智。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
此显地上所见。以亲证真如。故其相微妙。其用转胜。渐渐圆满。至金刚后心。真穷惑尽。故云见之究竟。○然上所说二身。经论各异。同性经说。秽土成佛。名为化身。净土成佛。名为报身。金鼓经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相。名为应身。随六道相所现之身。名为化身。摄论说。地前所见。名变化身。地上所见。名受用身。今此论说。六道所见差别之相。名为应身。十解已上菩萨所见。离分齐相。名为报身。有如是种种不同。各有理据。如摄论为说地前散心所见。有分齐相。故属化身。此论乃说三贤三昧所见。离分齐相。故属报身。自不相违。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上云报身。依业识见。因有业识。则有转相现相。报身虽妙。但属修显。始觉返迷归悟。未离能所。犹有所见。若始觉还源。离诸业识。则无转识之见。与现识之相。惟是一真法界。不属迷悟。不假缘生。即本有法身。生佛平等。以诸佛法身。绝诸对待。无有彼此色相。更迭相见。迭字与彼此相关。所见彼此不一。能见更迭而转。所既不立。能亦不存。能所双忘。唯一法身。一正显用相竟。
丑二问答释疑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问意不了法身离相。不碍现相。答意以明色心不二。法报冥一。总显圆融无障碍法界。以归一心本源。心为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法身即一心之异称。名异体同。故曰即此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下别显色心不二。色从心起。色即是心。以事揽理成。全事即理。故云以色性即智。色体本空。无形可得。说名智身。智乃本觉心智也。此显性色真空。妙有非有之义。○又心能现色。心即是色。以理能成事。全理即事。故云以智性即色。如水遍在波中。水性即波性。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此显性空真色。真空不空之义。正由真心无碍。故得空色无碍。所现之色。无有分齐。自他身土圆融。而不相妨。如帝珠网。重重即入。互遍互含。由理事无碍。故得事事无碍。此非妄识分别能知。皆是真如大自在用也。本科生灭门竟。并上真如。乃显示正义大科。第一别释二门。显动静不一竟。
庚二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此二门对显。会生灭门。染净诸相。即真如门。平等实性。不必离相觅性。乃即俗即真。动静不异。性相一如也。所谓下。释即入之义。不必向别处下手。即观察五阴。色心二法。色阴是色。受想行识是心。先观色法。六尘境界。举外色为所观境。境从心起。离心毕竟无相可念。○次观心法。有法喻合三。法中以受想行识。为所观境。非独色法无相。即心法亦无形相。楞严经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既为所现。本无自体。如像依镜现。像体即是镜体。十方求其心相。终不可得。○又如二祖求达摩初祖安心。祖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曰。觅心了不可得。正由无相。故不可得。喻中举迷人。迷东为西。正迷之时。妄自错认。而方实不转为西。迷方原是正方。无有西相可得。○众生亦尔下法合。由最初一念无明迷故。于真净心中。妄起种种梦念。不知心实不动。由来离念。若能起观照般若。照见真心实相。本无受想行识。念相可得者。即得顿悟一心之妙。随顺入真如门矣。此以如如智。契如如理。全相即性。动即无动。一大科显示正义竟。
戊二对治邪执二 己一就本总标 二别明治障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邪执虽多。我见为本。根本既伐。枝末自枯也。
己二别明治障二 庚一对治离 二究竟离 初中二 辛一标列 二辨相
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
我者。主宰之义。计五蕴身中。实有主宰。妄执为我。有我则必有人。人我对待。谓之人我见。如若我见既亡。则人见亦泯矣。○问。此下所述。并于真如法上起计。非于五蕴身中起执。云何说人我见耶。答。此有二释。一谓此等乃是佛法内。初学大乘凡夫。人我之见未亡者。迷教妄执。随言执义。不解如来说法旨趣。非是外道所执。乃从能执人得名。故云人我见。亦云人我执。○二谓如来藏中。有本觉义。即是当人。于上妄计。执为能证。故云存我觉我。此是菩萨所执。令属前义。○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实有生死可断。实有涅槃可证。生死涅槃。为我所计之法。故曰法我见。此二乘人所执也。一标列竟。
辛二辨相二 壬一人我见 二法我见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云何为五。
此先总标。下方别解。五种执中。不出空有二边。前二于空谬执。后三于有倒知。
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
此执顽空为法身也。先叙起执缘。因众生不达法身无相之理。但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执佛实有色相可见。故说法身毕竟寂寞。清净无相。犹如虚空。以破彼执也。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
次明所执相因不知经中所说。为破除着相之故。闻而不解。迷彼说意。舍一执转起一执。遂谓顽空是如来性。
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外色者。则无虚空之相。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
后辨对治法。当知虚空之相。亦是妄法。其体本无。乃遍计所执。不是真实之法。上三句明情有理无。以虚空乃对待之法。对色显故。妄执为有。犹是可见之相。令心缘念生灭。非是绝待法身之性。此释情有也。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心外色相可得。色相既无。谁显空相。此释理无也。所谓下。重释唯心之义。以显虚空是妄非真。如楞严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
唯一真心。无所不遍。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此显法身是真非妄。境既唯心。无所不遍。此心即如来清净法身。广大圆满。本觉性智。究竟义者。即法法全彰。遮那妙体。岂同虚空相耶。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已来自空。离一切相。
此执法身为断灭也。先叙起执缘。如闻大品云。乃至涅槃如幻如梦。若有法胜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也。此等义理。不独诸法体空。即涅槃亦空。本来自空。离一切染净之相。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次明所执相。因不知经中所说。为不了世出世法。皆假名非真。计着实有者。说毕竟空。以破彼计。由迷说意。依言生解。妄计真如涅槃。为断灭空。
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后辨对治法。真如法身。有如实空。如实不空二义。如实空者。空诸妄计。远离一切心境界相。如实不空者。常恒不变。自体具足恒沙性功德相。岂同断灭空耶。前二皆堕空见。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
此执藏性同色心也。先叙起执缘。闻说如来藏性。平等一味。法法皆真。法法皆如。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即此体中。具足无量功德之相。
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
次明所起执。因不知一切功德乃称性之功德。全相即性。性相一如。等无差别。由迷说意。执真同妄。谓实有色心。差别之相。
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后辨对治法。当知无有增减者。唯依真如体大义说故。诸法平等。色心不二。元无差别。所云体备一切功德之法者。因对生灭染法之义。示现无漏性功德相。乃是随染幻而说差别也。又对业识生灭。染法差别。故成始觉。万德差别。藏性岂同色心差别耶。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
此执藏性有生死也。先叙起执缘。闻说一切世间诸法。皆依藏性随缘而有。藏性即所依真体。能依不离所依。故云不离真如。
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
次明所起执。因不解藏性随缘不变之义。染而不染。则谓藏性自性。实有世间。生死染法。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
后辨对治法。重在唯有二字。藏性自体清净。故唯有称体净德。不离者。净德之相。即自体之相。不断者。自体恒常。相亦如是不异真如义者。法法全真。如金器。不异真金故。
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
烦恼头数甚多。过于恒沙。曰染法者。以违真如净性故。前六种心相。皆得染名。末二句重唯是二字。以妄染理无。不同净德。喻如空华。病眼妄见。性自本无。
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故。
此明妄不入真。真如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一切染法不相应。能所不立。心境双泯。若藏性体中。实有染法。而使证真时。会妄归真。永息妄相者。则无是处。此反结藏性离染之义。
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
此执染净有始终也。先叙起执缘生死染法也。涅槃净法也。若染若净。皆不离藏性。是故曰依。
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
次明所起执。因不知如来藏随流。成生死染法。则染法全体性空。本无始相可得。遂执众生有始。于染既计有始。于净必计有终。故云以见始故。乃至还作众生等。○楞严经。富楼云。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有为相指众生也。此同众生有始之计。又云。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其意以如来返妄归真。得复本来无物。妙空之体。同众生未生诸法之前。妙明觉性。平等无二。众生既从真起妄。则如来亦应从真。复起其妄。此同涅槃有终。还作众生之计。○又圆觉经。金刚藏问云。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俱是执众生因性有始。如来果德有终也。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
后辨对治法。当知如来藏。即是一心。一心为诸法之本源。无有前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如金与矿。二俱无始。众生生死。岂有始起耶。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如仁王经云。若说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说也。
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如来藏。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诸佛断德究竟。复本心源。始本合一。所得涅槃。与如来藏相应。常恒不变。如金出矿。既已成金。不复为矿。尽未来际。不生不灭。如来涅槃。岂有终尽耶。此三皆堕有见。合前二共成五见。乃凡夫有人我见者。以六识分别。闻教谬执。不能离言得义也。一人我见竟。
壬二法我见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前叙起执缘。依二乘人。根机愚钝。如来不与说诸法缘起之理。但为说人无我理。人之所以称我者。不过积聚五阴。假名为我。离却五阴生灭之法。本无我相可得。○下明所起执。以但说人无我理。悟证我空。未说诸法真常之理。是谓说不究竟。故不了法法唯心。生死即是涅槃。妄见心外。实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求出三界。妄取涅槃也。
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后辨对治法。不独我空。即五阴诸法。亦复全体性空。生实不生。灭亦无灭。众生本来常住。人于涅槃。古德有云。幻化空身即法身。若知此义。则法执自遣矣。一对治离竟。
庚二究竟离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
妄执即人法二执。五住地惑。须要亡言绝思。妙契真如。方得究竟离。下明忘言所以。当知染净诸法。相待而成。如中论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既属对待。本无自相可说也。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
是故承上相待之故。一切法虽多。色心二字。收无不尽。若究诸法本源。唯是一真法界。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六尘境界。故非色。亦无虚妄心念。故非心。离圣见。故非智。离凡情。故非识。此二仍显非心。不着相。故非有。不滞空。故非无。此二仍显非色。能所双亡。色心互泯。如中论云。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毕竟亡言。以显真如也。
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
此会释伏疑。问。法既亡言。如来何以说出种种言教。答。而如来有所言说。皆属善巧方便。随机破执。因病设药。但以假言说。引导于众生。
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
此辨定圣意。其字指佛。趣即归也。佛之说法。或空有互破。色心并遣。或染净相遮。圣凡不立。其旨趣。皆为以言而显无言之理。令众生永离差别妄念。归于平等真如。前云。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名为真如。皆指归离念真如也。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此反显念之当离。因念一切法。令心分别。生灭相续。不入真如。寂灭实智故。前云。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二对治邪执竟。
戊三分别发趣道相三 己一总显名义 二分别标列 三依次辨相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
首句牒名。下总显名中之义。不出立义分中。大乘二义。谓诸佛果上。所证菩提涅槃之道。原属一心三大。即大义。菩萨因中。发心修行。皆以此为所趣向。即乘义。菩萨趣向佛道。能趣之行。浅深不等。故下科分别其相。蹑解起行。故云发趣。历位取证。是谓道相。一总显名义竟。
己二分别标列
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此发心三种相。通该菩萨。因行诸位。信成就发心者。正在十住。兼取十信。十信修习信心满足。名信成就。由此堪能发决定心。不退善根。进入十住初心。故云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者。正在十向。兼取十行。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既纯熟。发回向心。入十向位。故云解行发心。证发心者。初地以上。证真如理。发自在用。前二但相似发心。后一是真实发心。二分别标列竟。
己三依次辨相即为三 庚一信成就发心三 辛一明信成之行 二显发心之相 三举发心利益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此问明发心有三意。一能修人。二所修行。三至何时得信成就。堪能发决定心。入正定聚。
所谓依不定聚众生。
众生虽多。不出三聚。分别三聚。复有多门。今约初住已上菩萨。决定不退。为正定聚。未入信位。不信因果。名邪定聚。十信位人欲求佛道。志不决定。时进时退。故本业经云。十信菩萨。如空中毛。随风转动。名不定聚。谓之毛道凡夫。今依此等人。明其修行。此答初意也。
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
力者力用。通指熏习与善根二种力。谓有教法资熏。及本觉内熏之力。并前世所修诸善根力。信知因果不昧。有业定招果报。故能舍恶从善。修福德分善也。厌二种生死苦。欲求如来。无上菩提道果。成菩提分。及解脱分善也。下明修行缘。依此信行得与诸佛。生生同生一处。亲承供养。修行十种信行。此答第二意也。
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
首二句明时满行成。下明所感胜缘。胜缘虽多。略举三种。一种他力。二三自力。亦可同下三心。诸佛菩萨教以圣道。令发直心。正念真如。此仗他力也。或大悲内熏。愍念众生。沉沦之苦。广运悲心。多方济度。此由自力也。或因如来正法。将欲灭时。为不断佛种故。以护法因缘。能发深心。广兴饶益。乐集诸善之行。此亦由自力也。
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首二句承上。如是一万劫。修行信心满足。是谓成就。故得发十住初心。善根成熟。入正定聚。毕竟不堕凡小之地。十住生佛家。而为佛子。与如来气分交接。故名住如来种中。正因者。本觉内熏之因。住位菩萨。行顺内熏之因。故曰相应。又对果说。依此所修之因。定得如来正果。因果相应故。此答第三问也。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此下举劣显胜。摄论云。诸菩萨在十信位中。修行大乘。未坚固者多。厌怖生死。慈悲众生。心犹劣薄。先明内因劣相。善根力微。烦恼惑重。真如虽有内熏之力。惑障一时难破。故虽值佛供养。倒求人天小果。而于大乘。信根不定。进退犹豫。皆内因熏力劣故。
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
此明外缘劣相。一行时未满。二遇缘不胜。所发四心。皆非菩萨智悲之心。见佛色相发心。如阿难见佛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是以渴仰。从佛出家。此以生灭心。为本修因。不能发明大乘。不生灭性。○供僧发心。如梁武帝造寺度僧。广兴供养。不达廓然无圣之旨。犹是人天。有漏果报。○二乘教令发心。遇师不胜。解行自卑。学他发心。他字在二乘句之下。即指二乘为他。仍然囿于小道。若指佛菩萨为他。但学其模样。未能同其心理。同其解行。同其志愿。岂下所发三心之可比耶。
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此结成退失。首句指上所发四心。以信未成就。不能入正定聚。故云悉皆不定。未免遇缘成退。一明成信之行竟。
辛二显等心之相二 壬一正明三心 二问答除疑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上明发心因缘。此明所发之心。首二句牒问。下标释。妙行虽广。三心统收。故略说三也。直心者。心如直弦。不偏不倚。无诸委曲。与真如中道之理相应。故曰正念真如。此心为自利利他。智悲二行之本。故列在前。深心者。智深也。知真如具足性德。故乐脩众善。称性无着。以成自利行。悲心者。悲切也。观众生真如体同。故拔挤群苦。令得菩提。以成利他行。此即大乘三聚净戒。既正念真如。则远离一切差别之念。无恶不断也。既乐集善行。则众善奉行。无善不修也。既欲拔众苦。则平等普济。无有情不度也。○亦即是彼三回向。初回向实际。次回向菩提。后回向众生。如来三德三身。皆由此故。以直心正因理心发。成法身德。深心了因慧心发。成般若德。悲心缘因善心发。成解脱德。又正念真如。契入法身清净之体。乐修善行。庄严报身万德之相。广拔物苦。示现应身净缘之用。一正明三心竟。
壬二问答除疑二 癸一问 二答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
问意但据真如理一。不知众生惑异。菩萨了知自他烦恼无尽。故法门无量。誓愿学也。
癸二答二 子一正答前问 二重显方便
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答意。须假众善对治。一真方显。先喻后法。摩尼宝。此云如意宝。体无二相。具足众宝。随意所需。悉皆普雨。喻真如一相。体含众德。宝性虽净。一向埋没污泥之中。而有矿秽之垢。若人但念宝性。处染不染。不假磨治之功。终不得净。
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
此下法合。真如即生灭门中之本觉。其体性虽随缘不变。如实空净。以在缠有无量染垢。若人虽念真如。自性清净。不假善行。熏治烦恼。本觉无由出缠。安得离垢清净。合喻可知。
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
此明修善所以。因染垢无量。故须备修众善。以为对治。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此明善行称真而起。故能外除妄染。内顺真如。一正答前问竟。
子二重显方便二 丑一标征 二别释
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
依上三心。而起四行。第一依直心。修观照方便。无住行。二三依深心。修止作方便。自利行。第四依悲心。修大愿方便。利他行。
丑二别释
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根本即真如。方便为入道法门。依真如理。所起行。故曰行根本方便。真如有不变随缘二义。先约不变义。观一切诸法。性本无生。不执实有。以大智断惑。离诸妄见。惑断则业空。因亡而果丧。故不住生死。次约随缘义。观诸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念众生迷真逐妄。枉受轮回。以大悲熏心。人廛垂手。广修福德。种种摄化。无量众生。故不住涅槃。此皆依直心正念真如。不着空有。二利繁兴。随顺真如法性无住。修无住行也。
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此止持门。勤断二恶。一未生恶。惭愧即便能止。惭者惭己。依自法力。谓自耻我欲为善人。岂可行此恶行。愧者愧他。依世间力。谓恐人厌贱讥诃。不敢亲近恶友。二已生恶悔过。自不增长。悔者悔悟。既往不谏。来者可追。不敢仍蹈前愆。此随顺法性离过。修离过行也。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此作持门。勤修二善。一未作善。发起令作。得种善根。二已作善。努力精进。增长善根。勤供养等五愿。即善根。以爱敬下。得生智益。知求佛道。又因佛法僧力下。得灭障益。善根成熟。随顺法性离痴。修离痴行也。○供养。离悭贪障。礼拜。离我慢障。赞叹。离毁谤障。随喜劝请。离嫉妒障。○又爱敬有四料拣。一爱而非敬。如母于子等。二敬而非爱。如仆于主等。三亦敬亦爱。如修行者。于三宝等。四非爱非敬。如人于怨家等。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大愿平等。即顺法性所发之愿。尽于未来。长时心也。度生无余。广大心也。令入涅槃。第一心也。此随顺法性无尽。修无尽行也。○下明起大愿意。知法性广大周遍。众生等具。无二无别。究竟寂灭者。金刚般若云。所有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即此义焉。二显发心之相竟。
辛三举发心利益四 壬一显胜德 二明微过 三指权施 四叹实行
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
是心即前三心。十解菩萨。依比观门。见法身理。或依人空门。见于法身。未至深位。故云少分见也。此自利德。以既见法身。则乘大愿轮。运智运悲。初住即能示现八相。利益众生。此利他德。八相小乘无住胎。大乘少降魔。以了知魔即是佛。佛界如。魔界如。一如无二如故。一显胜德竟。
壬二明微过
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先拣异地上。未名法身者。但依信力。得少分见。未证真故。以其过去下。释其所以。谓初住菩萨。留惑润生。过去之业种。未曾决断。故有变易。及随业分段微苦。末二句。拣其凡夫。谓虽有微苦。亦非业系受身。为益生故。不舍尘劳。以有大悲愿力所持。于报修短。而得自在。二明微过竟。
壬三指权施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此防难问。菩萨既离业系。愿力自在。何以璎珞本业经说。七住已前。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问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答。此乃权语。非是实退。但为恐怖初学懈怠之人。策发勇猛故。
壬四叹实行
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怯弱。谓二乘人。闻说佛道长远。久经时劫。心生怯弱。畏难懈退。十解菩萨。既见法身。成就大志。故得远离。入正定聚。故不畏退堕也。虽闻涅槃难得。亦不生怯弱之心。以信知下。出其所以。因信成就故。了知十世古今。不离当念。一切诸法。本来涅槃。一信成就发心竟。
庚二解行发心二 辛一总标叹胜 二显其胜相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
位在十回向。解行二字。兼取十行。以十行菩萨。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满发回向心。比前信满入住。当知转胜。
辛二显其胜相二 壬一经时胜 二解行胜
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
此菩萨从初正信。发心修行。至第十向位。满第一阿僧祇劫。梵语阿僧祇。此云无数。今至向位。望于初地。邻而且近。故云将欲满也。
壬二解行胜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密。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密。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密。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密。
前三句总明。即缘了二因。深解真如。了因解胜也。异前位故曰深。异后位但曰解。所修离相。缘因行胜也。下则别举。檀即布施。尸即持戒。羼提即忍辱。毗黎耶即精进。禅即禅定。般若即智慧。智论云。若修人天事六度。及二乘所修。皆未离相。以不达三轮体空。但云檀等度。不足云波罗密。令知法性无悭等。了知法性。离诸障蔽。即显深解现前。随顺修行。谓随顺法性而修。修即无修。非事相之染修。即显所修离相。一一皆到彼岸。故得云波罗密。此发心所依之解行也。二解行发心竟。
庚三证等心三 辛一明等心体 二明等心相 三明成满德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
此标地位。证发心者。入初地破无明。亲证真如。开发一心。是为正证。能发真如大用。前三贤。虽云顺性。但是比观。二执分别未离。无明细惑未破。非为正证。净心地。即初地。究竟地。金刚后心也。
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
此明行体。即根本智。证何境界句。是设问。所谓真如。此正证相也。然本智正证之时。以如智契如理。智理一如。实无能所。岂有境界耶。因依转识。假说正证中。定有真如。为所证境。境即现相。必依转相而起。故曰依也。由此菩萨。业识未尽。转现犹存。是以假说为境界。而实此正证真如者。离能所相。如智独存。无有境界。唯是真如。智相之身。名为法身也。
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下明胜用。即后得智。以正证真如。法界平等。十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故能于一念顷。遍至无余世界。以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供佛请法。如因陀罗网境界门。一珠趣多珠。多珠含一珠。唯为下显其请意。以见一切众生平等。故唯开导一心真如之理。利益众生。不依语言文字。
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此明权行。或示超诸地位。不历阶级。速成正觉。如华严善财。一生事办。法华龙女。八岁成佛。以为怯弱众生。怖畏佛道长远者。激发其希望之心。或说久远得道。如释迦三祇行满。以为懈慢众生。中途忽生退缩者。策发其精进之念。能示下总结。如是者。以此例推。随根调伏。有种种不可思议之权行。
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
此据实行。前虽权示诸行差别。而实菩萨。同是大乘种性。根机平等。由根等故。发心修行亦等。由行等故。所证真如亦等。由法性平等故。本无超过之法。以皆经三无数劫。延促同时。一际平等也。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此约应机。菩萨实行不殊。但因众生。根机乐欲之性有异。故各随见闻。示有无量差别之行。一明发心体竟。
辛二明发心相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偏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菩萨虽证法身。以有三种微细心相。故不同佛耳。一真心。即根本智。无有分别故。二方便心。即后得智。任运随机。偏益众生故。三业识心。即阿梨耶。理实亦有转现。今但略举根本。此非发心之德。举显二智起时。有微细生灭。不同佛地净德也。二明发心相竟。
辛三明成满德二 癸一正显胜德 二问答除疑
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此明究竟果德。以因圆果满。于色究竟天。示成正觉。色究竟处。乃色界顶天。佛佛成道。皆于此天。坐莲华宫。现最高大身。成等正觉。乃报身佛也。○谓以下别明德满。一念相应慧者。一念始觉智。觉至心源。始本合一。故云相应。本末无明顿尽。显照诸法。名一切种智。此自利行满。亦即前智净相也。○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者。称体起用。不假作意。能现三轮不思议化。普遍十方。利益众生。此利他用胜。亦即前不思议业相也。一正显胜德竟。
癸二问答除疑二 子一问一切种智 二问自然业用
问曰。虚空无边故。世间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问。虚空世界无边。众生心行。种种差别。此情无情境。即有心想。尚难知其分齐。若无明断灭。六种染心俱尽。无有心想。云何能了无边之境。名为一切种智耶。此问乃欲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不思议境界者也。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
明离念境界。唯证相应。非识心思量。所能分别。境虽无边。不出一心。本来离一切虚妄想念故。若证心源。自然相应。如明镜当台。万象斯鉴。
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
此举非。以众生妄见境界之相。则见量不周。心量有限。故有分齐。下释成。以妄起想念。内为六识所锢。中为六根所局。外为六尘所障。不得称真如法性。一一了知。如前云。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
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
此显是。以诸佛离于业识。则无见相。一心平等。能所双亡。无所不遍者。无妄见故。无所不见也。心真实者。佛心离妄。故曰真实。此指生灭门中本觉。即是诸法之实性。一切妄法。即上虚空世界。众生心念。并是本觉自体之相。佛心既离于妄。不难显照。如前云。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大智用。即始觉返染还净。复本心源。成究竟智用也。具有无量方便。随顺众生。心念差别。应以何法而得悟入。善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种智者。一切智之种也。善知众生。微细心念。起灭头数。乃至种种欲。种种忆想分别。无不了知。一问一切种智竟。
子二问自然业用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问诸佛既有自然不思议业。大用普周。利益众生。中四句。略举利益之事。末句。发难云何不见。
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此中有法喻合。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故云平等。不假功用。自然饶益。但依众生心现者。心体本觉。即真如法身。众生迷时。法身埋于五道。若返迷还悟。始觉起厌求心。即于自心。显现佛身。报化之相。○喻可知。合中心合镜喻。垢指妄染。法身合色像。心有垢。而佛不现。非佛咎也。华严经云。譬如日光。普照大地。有目共睹。独生盲者不见。亦复如是。意贵在机也。○前文分别发趣道相。乃约入正定聚者。依法修行。不断佛种。已明大乘之义。下文复说修行信心分者。特为未入正定聚众生。开示信心。令发正行。乃明起信之义。三解释分竟。
丙四修行信心分四 丁一结前起后 二就人标意 三约法广辨 四防退方便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结前起后可知
丁二就人标意
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
此依劣机。发心不定。修信未满。恐堕二乘。故特说四信五行。令其修行。使信成满。入正定聚也。
丁三约法广辨二 戊一先兴二问 二信行逐答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此征问信行。以前既说三心四行。具明进趣修证。今又说何等信心。云何修行耶。但问意不达机有胜劣。前者机胜。闻说三心四行。遂正信真如。无别歧路。即便进修。此机劣障重。必假多种方便。以调摄之。故复说四信五行。使信成满也。一先兴二问竟。
戊二信行逐答二 己一四种信心 二五门修行
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初二句标征。一信根本者。信真如为诸法之根。万行之本。既信已。则必乐念观察。此云乐念。较前直心正念。即胜劣之分也。
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密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佛圆满万德。为一切智人。故常念亲近等。愿求者。即求成佛道也。大乘之法。乃度生死海之舟航。得到涅槃彼岸。故常念修行也。僧曰能正修行。乃称真如正理而修。上求下化。即地上大菩萨僧。故常乐亲近。求学如实行也。上信真如。乃内因胜。此信三宝。即外缘胜。内外交熏。因缘具足。信心速得成就。一四种信心竟。
己二五门修行可 庚一标列 二别解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能成者。以有信无行。信力不充。遇缘便退。故须修五行。方能使信成满。五行即六波罗密行。禅慧双修。合为止观门。故唯五也。一标列竟。
庚二别解即为五 辛一施门
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此三坛等施。初财施。若见厄难四句。无畏施。若有众生下。法施。末二句。下化上求也。一施门竟。
辛二戒门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瞋恚邪见。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此三聚净戒。初不犯三业。摄律仪戒。若出家者六句。摄善法戒。梵语头陀。此云枓擞。即抖擞尘劳烦恼。乃至小罪心生怖畏下。饶益有情戒。小罪如一星之火。能燎须弥之山。惭愧者。未作之罪。即便能止。改悔者。已作之罪。不敢更作。不轻小制。令众讥嫌。而起过罪。则自护戒相。即摄众生。非特不令妄起过罪。亦严净毗尼。可以弘范三界。二戒门竟。
辛三忍门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此有二忍。前耐怨害忍。亦当下安受忍。得财曰利。损耗曰衰。攻恶为毁。叹德为誉。扬善曰称。刺过曰讥。逼身为苦。适意为乐。四顺四逆。合为八风。能击众生心海。起贪瞋烦恼波浪。忍之则八风不动矣。三忍门竟。
辛四进门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先明进相。善心不懈。立志坚强。故离怯弱。当念下观察策进。以行人多顾惜色身。不肯勇于为善。故当念无始至今。生死死生。不为修行。虚受无量身心大苦。舍生趣生。身苦也。刹那生灭。心苦也。悉皆枉受。全无利益。今为修行。何以反惜此身。应当勤修二利。速离众苦。
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次明治障。由过去业障为因。故现感魔鬼等之报障。对此机故。以示治障方便。勤礼诸佛。请求加护。乃治障总相。诚心下别明。忏悔治恶业障。劝请治谤法障。随喜治嫉妒他障。回向治乐三有障。如上四行。不出止作二持。常勤修习。不休不息。由初一止持。得免诸障。后三作持。增长善根。四进门竟。
辛五止观门二 壬一寄问 二释相
云何修行止观门。寄问可知。
壬二释相二 癸一略明 二广说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此明止观相。即六度之定慧二门。今约因行。必须止观双修。故合为一门。一切境界相。即前尘所分别境。止者。以慧照观察。无外境界。遍计本空。以此方便。得入奢摩他空观。又显即止之观。所谓境界体合真空。不外一心照了。即顺真如门。成根本无分别智也。○因缘生灭相。即染净诸法。观者。以慧照分别。万法唯识。依他如幻。以此方便。得入毗婆舍那假观。又显即观之止。所谓分别诸法幻有。毕竟性常自空。即顺生灭门。成后得差别智也。○又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毗婆舍那。华言观。今华梵并存者。前约方便。故用华言。后约双现前。方为正止观。故用梵语以别之。
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此征释随顺义。即以止观方便。由浅及深。相资并运。不落沈掉。故曰不相舍离。双现前者。寂照均等。二边不住也。居空不舍万行。涉有不染一尘。中道一心。融会二谛。即趣大乘之要门。前四门但是助成方便。论意正在止观一门。故下备显修相。欲趣大乘者。于此宜究心焉。一略明竟。
癸二广说三 子一修止 二修观 三双运 初中五 丑一修止方法 二显止胜能 三辨其魔事 四简伪异真 五示益劝修 初又三 寅一托静息心 二定成不退 三障重不入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
此广说修止方法。首宜安住。阿练若寂静处。离诸喧杂。及息缘务。调摄身心。端坐者。端身趺坐。不俯不仰。调身也。正意者。单提一念。蓦直去。不浮不散。亦不沉没。调心也。不依下不复缘托。一切皆离。依气息。即数息观。依形色。即不净观。皆小乘行。不依此二。离身也。乃不堕小行。依空。即厌有趣空之凡夫天。依四大。即婆罗门等。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勤心役身。各各崇事皆外道行。不依五大。离境也。亦不堕凡外行。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下。离心也。亦不堕意识窠臼。所谓内脱身心。外遗世界。根尘识三。所不为碍也。○见闻觉知。依境而有。一切诸想。即依见闻觉知。所起分别之识心。随念皆除者。念即识心想念。有善有恶。有世间出世间。随之云者。非但恶念当除。即善念亦复不立。又非但凡情当断。即圣见亦复不存。亦遣除想者。若有一能除想念之心在。即粗垢虽落。细垢犹存。必须所除既无。能除亦遣。泯然寂静。方与无念真如相应。○故古德教人参禅云。善恶都莫思量。又云。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参禅之要。无越乎此。
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
此释上双遣义。以一切诸法。体即真如。本来无有所想之境。及与能想之心。能所性空。皆无自体。无体则不生。不生则不灭。是以遣无可遣也。
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此承上既遣无可遣。则心境一如。不得随妄所转。心外缘念境界。然后却以心除心。若有能除所除。即是以妄除妄。犹未离妄。不契无念真如之理。纵然初习。心多驰散。即当摄住正念。谓想念才生。即便照破。不待外缘。而后摄也。是正念者。此句牒名。以下解释。当知诸法唯心。实无外境。所取之境既无。能取之念亦寂。故云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也。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
修止非直坐时。故从坐起。动转施为。余威仪中。一切时处。随缘修习。常念方便。随顺法性。正念观察。心境无相。能所双泯。勿得稍懈。一托静息心竟。
寅二是定成不退
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修习既久。功用淳熟。其心自然得住。住即止也。妄念不起。安住无为。因心止故。定力渐渐猛利。随顺方便。得入真如。自性三昧。烦恼深伏不起。信心日益增长。速得入住。成不退位。
寅三障重不入
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唯除者。反显离障。无不得入也。其中障有六。一疑惑者。于理犹豫。二不信者。是阐提人。三诽谤者。属外道辈。四重罪业障者。谓五逆四重。五我慢者。则自恃贡高。六懈怠者。乃放逸不勤。如是六种障。随有一种之人。即不能入。一修止方便竟。
丑二显止胜能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是三昧。即真如三昧。依此能知法界一相。法界者。十法界也。一相。即诸佛众生。等无差别。即名一行三昧。此二三昧。名异体同。文殊般若经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乃至广说。以是义故。当知真如三昧。乃总持王三昧。总持百千三昧。故曰根本。乃至能生无量三昧也。
寅三辨其魔事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梵语魔罗。此云杀者。能杀害行人法身慧命。初二句致魔之由。如其善根充足。一切魔事。不能发生。若善根力薄。则为魔外鬼神所惑。魔能坏定。楞严经中。约五阴未破。广示五十种魔事。浅深不一。于三昧时。佥来恼乱。此中略出三相。一现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二现可爱之身。惑之以生染。三现希有等事。诱之以入邪。则定心成就之与破乱。皆由心中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主人不迷。则彼魔事。无奈汝何。故此通示对治方法。当起正念观察。一切唯心。心外无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则魔境即灭。终不为恼。如楞严云。彼如坚冰。汝如沸汤。暖气渐邻。不日消殒。云何敢留。扰乱禅定。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下广辨魔事。共有四对。此现身说法对。天像凡夫胜报。菩萨佛像。出世圣身。陀罗尼者密教。六度三解脱等显教。此皆魔鬼伎俩。顺行人愿求之心。种种示现。真伪难分。邪正莫辨。行人易受其惑。若心生取着。便堕邪网。此中惟无因无果三句。以断灭为涅槃。尚易知其魔说也。
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
此发通具辩对。若行人贪求宿命知见。魔得其便。发彼神识。令知过未诸事。或得他心。能知他人。心行差别。或得四无碍辩。善说诸法。此等皆当不作圣心。免入邪悟。勿贪着世间名利恭敬。
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
此起惑造业对。数者乍也。准者定也。由性无定故。一切无定。瞋喜等出无定之相。虽有慈爱精进。亦非正行。以未具正见。依惑所起故。末四句造业。舍本修胜行。更修诸余杂业。取着世间。五欲之境。被境所缚。
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此得定改容对。使人得定得食。颜色变异。正欲魔诱淫之术所使。所得之定。既无慧力。罔辨邪正。而食为人生大欲。能令自然而得。且复香美。食已悦身心。除饥渴。人必易生爱着。颜色变异者。即易老还童。血气充满。有益寿延年之状。亦爱着之一端。
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敢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
此对治魔事。以是定中魔境。邪正难知之故。当依古德相传。略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云。欲知真金。三法试之。谓烧打磨也。常应智慧观察者。即第三法。依随分所有觉慧。观定中所发境相。推究根源。无有实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此慧照光明。能破邪魔幽暗。境当自灭。犹如烧金。若是伪金。即当焦坏。倘不观察。被魔所惑。则堕邪网。故曰常应。曰勿令。○当勤正念下。即前二法。以定研磨。依本修治也。正念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真如三昧研磨。了知唯心。无外境相。即说法现通等心。亦不可得。但依本止门修治。不取不着。即能远离诸障。亦如打磨金也。若非真金。便失柔软相。光赤色。倘不研磨修治。以伪乱真。无由离障。故论主殷殷垂训。曰当勤。曰则能。○又如智度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即为法印。此之谓也。三办其魔事竟。
寅四简伪异真二 卯一约邪正简 二对理事简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此文承上得定而来。虽有所得。毕竟非真。故示以应知。而外道之定。为邪定。以常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内着邪定。外贪名利。是谓错乱修习。都成魔业。○真如三昧者。正定也。湛然寂照。一切无着。不住能见之心相。不住所得之境相。能所双忘。心境不立。即出定亦不贪名利。故无懈。不着我见。故无慢。所有烦恼。皆由贪着。而得增长。既无贪着。不期自遣矣。正由此定。非强制识心之定。动静一如。无出无入。若强制之定。入之则有。出之则无。在定纵经多劫。必以静而碍动。出定稍涉须臾。必以动而碍静。未得谓得。未证谓证。邪见密兴。种智消灭。则邪正不可不辨也。一约邪正简竟。
卯二对理事简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先明理定。此三昧。即称真如理性。所修一行三昧也。大乘菩萨。依此法门。方登初住。不退位中。入于如来种性。上二界天人。不习此定。必不能入。故云无有是处。○下明事定。因彼天人。所修四禅四空八定。皆属世间。增上有为果报。未离六识。多味着走境。未离我见。故不出三界。与外道共者。若得善知识。护助之力。或可得入佛法。以免报尽还来。否则起外道邪见。天报既尽。五衰相现。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入恶趣。则理事二定。辨之不可不慎也。庶免蒸沙作饭。尘劫无成。四简伪异真竟。
卯五示益劝修二 辰一总标 二别列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
修学正定。即成佛之正因。未来利益。不可思议。现世精专。略陈十益。
辰二别列
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此得护念益。以真如三昧。妙契圣心故。
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此得灭障益。前二外恶缘障。由修学三昧。正念观察。诸法本空。无外境界。故不为魔鬼恐怖。外道惑乱。后二内惑业障。谤法乃极重罪业。疑心邪观。俱属深惑。以深信唯心之理。正念现前。自可离诸疑谤。灭其惑业。
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
此得信进益。如来境界者。诸法平等。生佛一如。性相不二。深信此理。故曰增长。由信如来境界。生死即涅槃。故离忧悔。勇猛精进。心不怯弱。
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此得安忍益。八心柔离慢。既无我人之相。岂有顺逆之境。故不为恼。九虽未得定。了知诸法无性。一切时处。不起惑染。故能损恼。不着世欲。十得定忘缘。外缘实该六尘。独标音声者。以入定时。五根俱闭。唯耳根虚通。声尘易动。今言不动。所谓入流亡所也。一修止竟。
子二修观二 丑一明修观意 二辨修观相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若有止无观。唯向真如。专于趣寂。心易沉没。便起懈怠。则有二失。一不乐众善。失于自利。故下法相观以治之。精进观以成之。二远离大悲。失于利他。故下大悲观以治之。大愿观以成之。一明修观意竟。
丑二辨修观相四 寅一法相观 二大悲观 三大愿观 四精进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
此无常观也。横观十方一切世间。即情器二世间。皆是有为生灭之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死病死。非常住法。故曰须臾变坏。
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
此苦观也。心行。即行阴。念念生灭。新新不住。如暴流水。波浪相续。是谓行苦。
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
此无我观也。竖观三际。过去无体如梦。现在不住如电。未来忽起如云。本来无我。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此不净观也。身为革囊盛粪。从头至足。三十六物。种种不净。又经云。当观此身。犹如毒蛇。故无可乐。上四观为除凡夫四倒。一法相观竟。
寅二大悲观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此观众生。自有无明以来。惑业苦三。相续不断。备受三世重苦。不得舍离。久处长夜。尚不知起厌求心。盖众生本具佛性。枉受如是生死之苦。甚可怜愍。故动菩萨。同体大悲。
寅三大愿观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此因悲立愿。思惟众生。与我同体。故当发愿救拔。离分别者。不颠倒心也。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己。无我人众生寿者之相。遍于下。分身尘刹。万行繁兴。尽未来劫。长时心也。救拔一切。广大心也。令得涅槃乐。第一心也。
寅四精进观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
此依愿精进。众善奉行。多方济度。竭尽心力。而不懈退。二修观竟。
子三双运三 丑一总标 二别辨 三总结
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此约四威仪。唯坐时专修止行。余威仪中。悉当止观双运。顺理者应作。违理者不应作。止观如车两轮。如乌两翼。单轮易覆。孤翼难飞。未可偏废也。一总标竟。
丑二别辨二 寅一约法 二治障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中二虽字即字。即含不偏双运之意。文有二段。交互发明。前虽念诸法自性不生。当体即空。止也。而即念因缘业果。纤毫无差。广修众善。即止之观也。次虽念善恶业报。依他似有。观也。而即念诸法。随缘显现。性不可得。即观之止也。此居空不舍万行。涉有不染一尘。寂照双流。空有不滞。一心双运。实圆顿妙修之旨矣。一约法竟。
寅二治障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初修即观之止。知幻有本属真空。除凡夫人法二执。乐着世间五欲之境。除二乘心外有法。怖畏生死。怯弱之见。次修即止之观。知真空不碍幻有。除二乘不起大悲。愿行狭劣心过。除凡夫不修诸善功德。懈怠心过。二别辨竟。
丑三总结
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初句承上。先二门双具。互助不离。定爱慧策。慧狂定制。凡夫厌世无常。勤修众善。二乘不怖生死。能起大悲。不滞空有二边。自可直趣菩提之道。后二句显止观不具。如单轮不能远运。只翼安得高飞。二约法广辨竟。
丁三防退方便 戊一明畏退之机 二明防退之法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
此约劣机。初学是法者。谓修行信心。欲求正信。速得成满。因机劣难成。心怀怯弱。下明怯弱所以。因住此娑婆五浊恶世。释迦已去。弥勒未来。不能值佛。外缺胜缘。故惧退失。
戊二明防退之法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胜方便。即念佛法门。可以横超三界。乃为修行捷径。如来以此方便。摄受护持。劣机众生。令其信心不退。专意念佛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因缘。乃本觉内熏为因。能发信佛之心。依信起行为缘。转得资熏之益。信行既笃。更加愿求。三种资粮既具。故得往生见佛。永离恶道。○如楞严势至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乃至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亦念佛因缘。感应道交也。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此引证专念阿弥陀佛。得生西方。居不退地。盖往生不退。约有三位。一者如莲花未开。信行未满。此但处无退缘。故名不退。二者花开见佛。当信位满足。分见法身。住正定聚。乃真不退。三者三贤位满。初地已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菩萨。住初地。生净土等也。此中即得往生。常见佛故。又云毕竟得生。住正定故。似当后二不退也。四修行信心分竟。
丙五劝修利益分三 丁一总结前说 二备陈损益 三极劝修学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
如是指正宗三分。总摄如来广大深法。为诸佛秘密之藏。浅智莫识。我为利生故。今已总说。意在流通遐迩。除疑舍执。是以劝修。即流通分也。
丁二备陈损益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此总显三慧之益。甚深境界。即一心之大总相法门。唯佛能证。故冠以如来。若众生欲于此大乘境界。生信远谤。而得契入者。应以三慧为能入故。持者闻持。即闻慧。思量即思慧。修习即修慧。三慧具足。复本心源。究竟得至。如来无上觉道。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下别显三慧。此闻慧益。闻大乘一心真如之理。为成佛之本。谛信不疑。心不怯弱。定得信心满足。入于初住。堪绍佛种。为佛授记。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此别显思慧益。以十善有漏。教令修行。不出轮回。此法无比。食顷暂思。便成佛种。从因克果。必绍佛位。故不可喻。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
此别显修慧益。若能观察大乘正理。称理起修。是谓圆修。较之权渐。日劫相倍。故为时虽少。功德甚多。非但凡小尽思度量。不可得说。即诸佛穷劫称叹。亦不能尽。
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此征释无尽所以。谓真如法性。具足恒沙性功德。故此称性所修。一一离相。虽一日夜。其功德亦无有尽。上陈信者之益。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
下陈谤者之损。以此论。乃诸佛法身。大乘正理。出生十方圣贤。若有谤者。获无量罪。受极大苦。故论主叮咛诰诫。以免自害害人。断绝三宝种性。
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转释断三宝义。如来佛宝。依之得涅槃。菩萨僧宝。依之成菩提。此法即大乘一心。得成菩提涅槃之法。即法宝。谤此法者。即断三宝种。二备陈损益竟。
丁三极劝修学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结劝此法。为三世不易之轨。诸圣共由之路。故应勤修学。得成净信。得证菩提。五正立论体竟。
甲六总结回向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初句结义。即一心二门三大之义。竖穷三际。曰甚深。横遍十方。曰广大。一切诸佛之所同证。次句结文。乃随顺机宜。于深广法义。以少分文字。总持而说。提纲揭要。正为乐略之机。以一万一千余言。少文而摄多义也。后二句结回向。即回向三处。一实际。二菩提。三众生。回显示正义功德。如真如法性。平等周遍。此回向实际也。回对治邪执功德。普利众生。令起大乘正信。此回向众生也。回分别发趣道相功德。普利众生。信解修证。同成正觉。此回向菩提也。造论始终。因缘回向。遥遥相对。无非欲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也。
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