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生活化

 

汪希教授着

 

介绍汪希教授.兼述本书出版因缘

前言

一、人不可貌相

二、摆脱情绪的干扰

三、化除主观的左右

四、你对,不一定我错

五、相逢便是有缘

六、尽其在我

七、同情

八、关怀

九、后续的发展

十、代替处罚

一一、只讲自己的理

一二、孺慕

一三、老妪能解

一四、嫉妒是无形的杀手

一五、善意

一六、见面三分情

一七、不隐大恶

一八、四十五分的启示

一九、以偏概全

二十、寂寞

二一、群己关系的界限

二二、诚实

二三、老王卖瓜

二四、说大同

二五、道小康

二六、谈人文

二七、论礼义

二八、十手所指

二九、请少爷参观

三十、盗亦有道

三一、六尺巷

三二、无知

三三、伦理生活化

三四、五育融和

三五、“小国以下大国”

三六、“大国以下小国”

三七、明理不全靠读书

三八、反转来说

三九、我为人人

四十、伦理的象征

四一、探

四二、外国的月亮圆

四三、黄皮肤的外国人

四四、那里知道艰难?

四五、发扬潜德

四六、“是”

四七、名实要相符

四八、以简驳繁

四九、继续努力

五十、典型看今朝

五一、开朗

五二、做事的困难主要在“人”

五三、同宗教

五四、节制

五五、真的是艺术

五六、模糊的界线

五七、强迫推销

五八、理和礼

五九、权宜之计

六十、张委员的体贴

六一、也是一种自私

六二、发言要切题

六三、谁能不要自己的家?

六四、落实并不容易

六五、倒值得统一统一

六六、守法习惯

六七、守法也是观念问题

六八、法律以外

六九、从心所欲

七十、“父父”

七一、“子子”

七二、“父不父”,“子不子”

七三、他,讨厌说“不”

 

介绍汪希教授.兼述本书出版因缘

 

汪希教授,河南固始人,民国十四年出生。他自幼丧母,归外家抚养成人,得外祖管伯瀛公(逊清秀才)教诲,颇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负责任事。他于战乱中接受学校教育,益能坚其心志,笃爱社会人群。民国三十六年毕业于国立安徽大学外文系,秋末来台,先后在各大学任教,于民国八十年自国立中兴大学退休。在中兴大学期间,曾兼任英文秘书,共同学科主任;此外尚任东海大学及逢甲大学兼任教授、中部地区英文学术研讨会总召集人、及华美协进社秘书长等。

 

汪教授自称:读书不求甚解,但肯博览群籍。教学侧重清晰讲解,兼重启发。任事讲求效果,但常恨制度不立。处配偶能相互尊重,夫人谢燕琴现任慈济委员。教儿女但严守良心与国法最低标准,此外听任自由发挥。长女德苓及儿子德一,均在商界服务。次女德芹通晓英语文,亦在美商公司任经理。

 

他教学主要时间在淡江及中兴两校,担任英文、翻译、英诗选、文学史等课,历时二十八年。其后十五年改教理则学及伦理学,因系半年课程,只求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条理层次之习惯为主;阐释中华伦理精神,强调实践。

 

汪教授自中兴大学退休,迄今八年,一直为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及中华民国伦理研究学会做义工,撰稿与讲演并行。期盼为端正人心,挽救沉沦,奉献其所学,以及益人淑世的热忱。他认为伦常沦丧,为社会病根,但已非一日。兴言重振,端赖标本兼施,全面动员。盖因伦理贵在自发,极需法律之强制性以为补救。社会正多元腐化,个人努力成果,必不免迅速为腐化所吞没。政府当早有文史哲教育政策,不能再听任科技文化单线发展。尤其,“伦理”经费应与“民主”、“科学”相对称。他以为,伦理重“向善”与“利他”,同为宗教原则。而宗教组织严谨,信仰坚桢,使能相辅相成,必大有助于端正人心,挽救沉沦之大旨。

 

我与汪教授是河南同乡,交往近四十年,虽然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但我内心对他的敬重,我们是彼此默契于心的。前年,我为“弘法月刊”向他索稿,他除了提供两篇短稿外,并以〔中华伦理新解〕、及〔源头活水〕二书原稿见示。我认为,在社会道德沦丧的今日,如此好书,岂可不印出来公诸社会?我征得他同意,去年已把以上二书印出来,深得各界好评。这一本〔伦理生活化〕,是〔源头活水〕的续集,内容如何,诸位一读便知。

 

八十九年二月,于凌波撰于雪庐纪念讲堂 

 

前言

 

中华伦理,是国人生活的源头活水。千古以来,滋润着国人的心灵,涵蕴出国人生活的品味。近世由于礼仪不行,道德沦丧,和法纪的废弛,致令活水源头,早受污染。当今情况,更日渐枯竭。

 

为求积极疏导,彻底净化,不能不唤醒人文意识,不能不唤回伦理精神。作者深感于前人有“荒漠甘泉”之作,曾试编过“源头活水”一册。非为效颦前贤,非敢振聋发瞆。但愿淑世益人,有所影响于万一。印行之后,小有回响,却大为兴奋,乃续编此“伦理生活化”。依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漫谈伦常的小道理。也同样盼望高明之士,教之为感。善心人士,广为传播为幸。作者浅陋,唯感为幸耳。

 

汪希 九十年初春 台中 

 

人不可貌相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澹台灭明,春秋武城人)是有才学之士,但像貌不佳。假如只凭仪表作为选择标准,那就会失去一位人才了。

 

但以像貌作为选择标准的,在今天格外普遍。所以媒体上天天有美容的广告,不止鼓励女士美容,而且向男士招徕。越来越重视外表,相对的必越来越不重视内涵。好像还不曾看到过一幅广告,是帮助人们去修饰内涵的。

 

伏龙凤雏中的凤雏名庞统,号士元,是三国演义中得一可以安天下的奇才。但像貌丑陋,和他的才学不成比例。倒是张飞粗中有细,能发现他断案决狱时,明快果决。不像老谋深算的刘玄德,反而以貌取人,只派任给庞一个山中小县的首长。

 

英国极有名政治家之一,叫狄司累利(B.Disraeli),五短身材,其貌不扬,许多人一见就不大喜欢他。在一次重要演说中,他站在讲台之后,只露出头部和双肩。最初被形容成一只小虾米,极尽看不起他的能事。

 

可是在他演讲过程中,越讲越精采。不止口若悬河,吐属典雅。他的旁微博引,和真知卓见,赢得听众们一致的钦佩。听着听着,他从小虾米变成了大活虾。再听下去,他更长大了,从大活虾变成一只大龙虾。更有人更正说,“不,是一只Chinese Dragon(龙)。”

 

—我们要修饰仪表,但更要培养内涵。

 

摆脱情绪的干扰

 

如何化除主观,全赖客观。

 

怎样摆脱情绪的干扰,全仗冷静。

 

孩子向妈妈讨零用钱,会先望望妈妈的脸色。如果脸色凝重,情绪必然不佳,不是和爸爸呕了气,便是打牌输了钱。要钱一事,免开尊口。如果脸色开朗,必是心情愉快,此时开口,绝不至落空,至少也不至于挨骂。

 

老师阅卷,如一连三本五本都是高分,下面一本却是六十来分的,会觉得这个小东西不用功,不能不略施警告,刺激他用功。于是给五十分,着令补考。如果一连三本五本都一塌糊涂,接着来一本五十来分的考卷,必又大为安慰,这个小东西会读书得多,至少给个六十五分,以示鼓励。

 

欧阳修的父亲,审案如遇死刑犯。必定挑在心情平静之时,重行考量,要在不受情绪干扰情况下,寻求一条开脱死囚的生路。常常彻夜寻思,如仍无所得,再判死刑,也就心安了。

 

两军对垒,指挥官切忌心浮气躁,切忌愤怒。一旦愤怒气躁,后果不堪设想。两队竞赛,球员要力求冷静,力求平静,才能发挥巅峰的技术,争取胜利。

 

—摆脱情绪的干扰,全仗冷静。

 

化除主观的左右

 

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有三大敌人。受自己主观成见的支配,受一时情绪的干扰,时或遭受情感的蒙蔽。

 

林太太拜菩萨,拜得很虔诚,但却反对孩子信仰基督,痛责老公不肯拜佛。老公相信,天下宗教不外两个共同原则,“向善”和“利他”。自许很有善根,从不敢为恶。他虽非“无我”,但也能处处为人设想。不也契合宗教的大旨吗?林太太不满意于自己未能影响老公和孩子,一家人因此都不开心。

 

陈小妹是小学五年级的高材生,性格内向,偏好机械性的运动和消遣。妈妈爱时髦,逼着孩子学芭蕾舞,学钢琴,学这学那。逼迫的结果,高材生只有低成绩,内向变呆板,也丧失了上进的好胜心。孩子曾透露心声说,她好想晚间早早作完功课,在院子里,自由自在的唱唱自己爱唱的歌。

 

主观的人,心中只有我。我要支配,我要照顾,我要关心他人,当然得依照我的方式。

 

客观的人,心中常有人。我的方式以外,还有你的方式,和他的方式。不止要考虑那一个方式是最好的,而且要想到那一个方式最适合我要关心的人。

 

—化除主观,全赖客观。

 

你对,不一定我错

 

假定甲乙二人合作办事,甲性急而乙性慢。办事过程中,甲一定经常催乙快一点,催得太紧,乙必不胜痛苦而有抱怨。乙在想,性子慢是天生的,又不是存心和甲过不去,我那一点错了?如此紧催,几乎逼出人命,也太过份了吧。

 

但是甲性急也是天生的,并非对乙才催了又催,他又那里错了?急性子的人,痛苦不是更尖锐而强烈?乙是对的不等于甲有错,乙并未想过。甲是对的也不等于乙有错,甲也不曾想过。不曾想过,是共同的无知,是痛苦的根源。

 

为了“办事”,只有甲放缓一点,乙加紧一点,彼此妥协,以竟事功。因为事的完成,关系到第三者,甚至关系到社会大众的福祉。妥协是上策。任何一方,得放弃坚持和抱怨。

 

为了长远“相处”,甲乙都要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同时要在完成这一次合作办事之后,双方协议一下:(1)如妥协有可能降低痛苦,继续合作。(2)如妥协依然痛苦,妥协就以这一次为限。另谋调整合作的对象。

 

“相对的”,是人人相处的另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相对的,是对称,可能出现平衡。是对比,可能出现调和。但不是对立,对立只有敌意和彼此抵消。相对的,要彼此尊重。

 

—人际关系是相对的,所以要能彼此尊重。

 

相逢便是有缘

 

世界有近六十亿的人口,台湾小岛上,也有两千三百万人,相聚虽属偶然,但“相逢便是有缘”。人,要知道惜缘。

 

惜缘,首重如何相处。相处自然有道,相处的道理其实就是伦理,是伦理的基本原则。

 

人的年龄有长幼,地位有高低,辈份也有尊卑。但人的尊严是平等的,人权是平等的,生命是平等的,所以人的意愿也应受平等的尊重。所以“平等的”,也是人人相处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

 

部属是主人(长官)的奴工或奴隶,子女是父母的财产,都是传统思想扭曲后的结果,都是错误的。我国自古便重视平等。“父父,子子”,指出父亲先要像个父亲样,才能要求儿女像个儿女样。古时举行婚礼,新妇拜见公婆,公婆尚须答拜。新妇前三个月不做家事,只为多了解环境,多了解家人的习惯与个性。三个月后,才开始做事。

 

古时“男主外,女主内”,只是分工,而分工不过是手段,目的在于“合作”。社会百业,也是分工。都没有不平等之意。

 

民主时代,法有明文—人人平等。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平等的只是尊严与人权。

 

—人人的尊严和意愿都是平等的。

 

尽其在我

 

国人见面,抢先举手或拱手招呼对方,是礼貌上的尽其在我。孩子相争,甚至不问对错,先责己子,这是睦邻方面的尽其在我。孩子争论,不可能有大是大非的问题,大人如果卷入,问题复杂,反伤感情。甚至大人说理未清,孩子们又已携手同游,欢乐如故。

 

老师有责任照顾学生,前几年有位林幸娟老师,为了抢救学童,自己牺牲了性命。尽其在我,已到了不知有我的地步。周文王“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更是尽其在我的最高典范。根本不望对方的回馈或报答。

 

先听听对方讲话,不要抢着讲。不但是一种很好的礼貌,也是尽其在我的一种尊重。尊重,自然是和谐相处和团结合作的基础。

 

面对与人沟通之时,先求真诚的倾听,心存接纳,乐意支持,才算能尽其在我。否则,表情颇不耐烦,甚至抢先表达己见或批评,都足以弄僵气氛,触怒对方。就算必须表示一点规劝或指责,也要听清对方的陈述,了解到问题的核心,然后才婉转表达,但也不能伤了对方的尊严。

 

—在彼此尊重下,力求尽其在我。

 

同情

 

报纸上常有无障碍空间的报导,自然是对残障同胞的照顾。

 

同情心非常可贵,但第一要切合需要,第二不得伤害对方。曾经有过一篇报导,美国大湖区某一所小学,有个极好的传统。学生每人必须扮演一天瞎子、一天聋子、一天跛子、一天缺手的人。有了这种不幸的经验,才准许毕业。

 

明天如果要扮演瞎子,今天晚上必须做好许多准备。例如外衣先脱先放,内衣后脱后放,放在顺手可及的位置。洗脸的地方,盥洗的用具,都得把位置辨认清楚。但任随你怎样准备,明天仍不免还需要别人的帮助。怎样要求帮忙,怎样接受帮忙,你都可能有深刻的感受,然后才能成功的度过明天。

 

假如每一种不幸,你都身历其境的感受到了,你会自然对残障者产生同情,产生真挚的同情。然后,当你给予别人帮忙时,必会自然而切实。当你建议或拟定帮助残障同胞的计划时,必不至不切实际。

 

尤其,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帮忙,你绝不至吝惜或轻易伤害对方。

 

—设身处地想想,才能给人适切的帮助。

 

关怀

 

人能够平安的生活下去,需要大自然供应空气阳光和水,需要社会百业供应衣食住行等资源。同时也很需要人们的,特别是有感情有关系的人们的“关怀”。

 

有一位汪老先生收养过一位孤儿,帮助他结婚生子—孩子绰号叫作口袋。他们一家三口都在主人家帮佣。汪老先生的孩子又协助口袋结婚,口袋福气好,生下三男一女,儿女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和汪老先生孩子的帮助,也都能自谋生活,各自成家。儿女们很孝顺,口袋六十岁以后,儿女们一直想接他回自己的家养老,享享福。但口袋还是依恋在主人家。他自然不是为了衣食,他在感念主人家三代的恩与义,和对他的诚挚的“关怀”!

 

第三代汪先生过世,小汪先生还在大学读书,出于一番善意,打算成全他回到儿女身边去养老。但他却哭了,他哭诉着说,老主人已死,小主人还要外出读书,弟妹都小,正需要他这个年长、有感情有历史关系的老人留下来照顾。他自己小时得到三代老主人的照顾,八辈子都感恩不尽、这时候如果只图自己去享福,他真能安心享福吗?还算是人吗?

 

小汪先生也哭了。因为小汪先生也需要“关怀”!也需要多一位长辈关怀他和他的家人。

 

—人人都需要关怀,但先要学会去关怀别人。

 

后续的发展

 

一对年青夫妇,只知爱美,不断添购这、布置那。他俩只是单薪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很好。由于分期付款很能诱惑人,使他们在财务—家庭开支—上越陷越深。于是在付款能力无以为继的窘境下,煎熬好些年。好不容易才得到好朋友的帮忙,加上学习了节流,才勉强舒解过来。

 

他们的进步只限于开源节流,并未从“无以为继”中,领悟到“后续发展”的重要性。后来仍然感到窘迫,是经济情况以外的一些窘迫。

 

公家宿舍,院子不大,他们竟然也铺上了高丽草。因为一来到加拿大旅行,看到温哥华住宅区草地的漂亮,十分羡慕。二来巧遇好机会,草皮来源不需要很多钱。他们以为,不花很多钱,不就不太违背他们正在节流的原则吗?

 

可是麻烦来了,高丽草不能容忍杂草和平共存。

 

杂草如不拔除,远不如不铺高丽草的好。丈夫忙,太太懒,小孩小(尚需要照顾),谁动手呢?本不豪华的庭院,加上满园(院)的荒凉,真叫他们悔不当初。又是朋友的资助,铲除草皮,改种几棵木本的花儿。他们算是又学得一个教训:“有计划不乱”。计划,必须估量到后续的发展。

 

—做事要顾到后续的发展。

 

代替处罚

 

台中市有几条马路,又直又很平坦,被少年人利用来飙车。风驰电掣之间,确是又快又爽。但如拿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善良风俗等大道理去责备少年,远不如让他们知道修路的艰难,以及造车的辛苦。而后帮助他们自己问问自己,他们自己可曾为这些艰难和辛苦,尽过一分半分的义务?

 

一般而言,遇到住家附近的马路翻修时,最初的感觉是很不方便,恨他们进度太慢,害我天天不方便。过程中,越来越降低了“恨意”,最后恨意更转变为“敬意”,而对施工的全体工作人员肃然起敬。看到工作,先是挖路一公尺多深,然后运走旧路面的土石,铺上大些的石头,上面再铺小石头,再上面覆盖粗沙。一层一层的铺,一层一层的压—用重型压路机来回的压,再然后浇上水泥,再压。最上面的才是一层柏油。呈现出来的,是平整光滑的路面,但已经没有人再注意路面的下面,基础有多深,大一层小一层石头有多少,压来压去的工作有多枯燥。风吹日晒,早出晚归的工作人员,又是多么辛苦。飙“车”的制造和维修,不也是同样有着艰难和辛酸?

 

假如能把道路施工全程经过,和机车制造与维修的过程当作简报,拍成纪录片。取缔飙车少年后,与其处罚,不如开导。把影片放给他们看看,请辅导人员温馨的解说解说,至少很值得试试。

 

—明白艰难,比处罚重要。

 

只讲自己的理

 

一对老夫妇,都比王先生年纪大,有一天前来找“王大哥”评评理。老太太说:“王大哥,你说说,我好歹也受过高等教育,我会不讲理吗?我们家这个老东西硬说我不讲理,王大哥,你是明理的人,你给我们评评”。

 

然后她把夹缠不清的纠纷,啰啰嗦嗦的重述了不止一遍,王先生听是听清楚了,但听不出老太太有理。家务事本来就清官难断,几十年老朋友,叫他怎么评断呢?平常对老太太自以为是的理由,他早已知之甚详。老太太不服输的个性,也早已知之甚详。

 

因为那不是什么大事,在她们来讲不过是家常便饭,而且王找不出可以把理说清楚,而又不损害双方面子的两全之计,于是就想打打太极拳,打个马虎眼儿了事。可是老太太咄咄逼人,好像这个理非评不可,要评自然得评断老头儿没理。最好老头再自动应声道个小歉(不然还可能没完没了),就可圆满收场了。

 

他不忍心这么断,也动了一点“有明之火”。于是婉转的说:“老大嫂是明白人,怎么可能不讲理,更不可能跟知识水准很低的人一样,只讲自己的理”。本来已可能封住她的尊口,不了了之。老头混账,像是一得到支持,立刻大胆说:“对,她就是只说她自己的理”。于是风波再起,连同王大哥一起被修理了好半天。

 

—“理”要客观,不可以只讲自以为是的理。

 

孺慕

 

当年的一位浪荡青年,很不得父母欢心,激烈反弹下,他离家出走。亲子双方各“说”极端,放话再不相认。后来双方都有悔意,但都不肯回头。少年进入中年,成家立业。生活无缺,但缺少亲情。经常怀念二老,特别怀念老爸。二老同样好想念他,老爸终于突破老妈的反对,去看望儿孙。儿子早已为老爸留一间书房兼卧房。很能依古礼早晚进房去“晨昏定省”。更盼望老爸爸真的有一天前来同住。

 

近来一位安徽籍的老人说,他幼时丧母,刚大些,父亲过世,他是在亲戚家长大的。两岸开放后,他回乡、修墓立碑,才稍慰孝思。七十岁生日,他交代所有的后人,等他百年之后,把骨灰洒(不是择穴埋葬)在他父母坟墓的周围。生前少能亲近父母,又来不及奉养。身后愿长依左右,以全孝思。

 

早年李鸿章七十自寿诗有两句:“已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一代大老,位极人臣,古稀之年,仍不减赤子之心。尚有老妈妈健在,喊着自己的小名子,问这问那,他以为是人间至乐!

 

这三个小故事的主人翁不同,相同的是在人的生活中,都需要亲情。连七十岁老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前或死后,表达“孺慕”的孝思。

 

—孺慕是对父母的依恋,是人所不可缺少的亲情。

 

老妪能解

 

“哭一声,

叫一声,

儿的声音娘惯听,

为何娘不应?”

 

这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乡下人,哭他母亲时,随口唱出的一首祭文。真情流露,没有文饰,自然人人能懂。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当奈公何?”

 

这又是一首吊亡的小诗,简单质朴,情真意切,但感人至深。是汉朝流传下来的一个曲子,叫“箜篌引”。虽然比较有较深的文艺气息;但是相同的,也是人人易懂。

 

伦理会的讲师群,都在努力改进。改进自己的讲话和写作。希望会员听众们人人能懂,更希望社会大众、中小学学生们,也都人人能懂。

 

—人人能懂,才是成功的讲话或作文。

 

嫉妒是无形杀手

 

他和她都是某大学艺术系的高材生,同班读书,共同受到老画家某教授的赏识。某教授也是她的老爸。

 

这一对幸运青年,由接近而了解,但是,并未真正的了解就堕入情网。在外人眼中,他与她是珠联璧合,佳偶天成。但某教授并不开心,等到论及婚嫁,断然拒绝。后来不得已,要求女儿终身放下画笔,安心走入厨房,才勉强同意他们结婚。

 

婚后“她”信守承诺,不碰画笔。“他”进步神速,声名大噪。倒也甜甜蜜蜜过了好些年。为了准备一次画展,“他”赶著作画,非常辛苦。“她”看在眼里,十分心痛,一时忘记了老爸的嘱咐,代“他”凑画了五幅。展出之日,佳评如潮。但想不到评价最高的,却是她画的那五幅。

 

“他”从此陷入沉闷,意兴沮丧。“她”莫明其妙,无限烦恼。某教授千般无奈,万种伤心。婚姻不幸以悲剧结束。

 

某教授临死前才说出当年反对结婚的秘密。因为“她”的潜能在“他”之上,前程不可限量。“他”难免不有男性中心的思想,那本是一种“原罪”,如何能扫除内心的嫉妒?如不让他们结婚,可以保全两个天才画家。结婚:便有可能牺牲两个艺术天才。

 

—嫉妒可以毁人,应该以智慧化解。

 

善意

 

某老先生一早就去公保检验中心排队,凭前一天医生所开的抽血检验的单子抽血。邻位在抽血的男士,叫他把保险卡放入顺序箱,就可以先去休息一下,态度非常友善。

 

轮到老先生时,另一位登记的男士唱名:“某某某”,让人听了觉得怪怪的,好像小学老师在点名一样,那就不是敬老或惜老了。老先生走上前,男士又在责备:为什么不把检验单放在一起,分贝很大,不大礼貌。老先生听得一阵错谔,也许如果照实说是抽血的那位先生告诉他只放入保险卡,生怕会伤害到抽血先生的善意,他没有直说,也没有答辩,他接受责备。

 

另一老人看不过去,代答说:“四十年后,你就知道为什么(没有同时放下检验单)了。”登记人只会问:“那为什么?”老人和颜悦色的说:“四十年后你才可能知道什么叫老糊涂呀。”言外之意,“你现在还年轻”。也许还有一层言外之意:“少不更事,不知道怜贫惜老”。

 

又有一位老人也代辩了一句:“老先生不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答辩,是为了保全另一位人士的善意。这在从前人人都懂;现在不同,大约也要到四十年后,你们才能理解得到。”

 

抽血人关照老先生,基于善意。老先生没有答辩,也出于善意。第三者代答,同样透着规劝的善意。都比抗辩或吵架好,但登记唱名的人不懂。

 

—善意可以增进祥和。

 

见面三分情

 

俗语说人有见面之情,特别是相识的朋友如此。

 

如果人与人之间小有误解,或对某事某人有不相同的看法,最好的办法是“见面”沟通。先把各自的观点讲清楚,再作解释。万一仍然有理说不清,也可能因为“当面”的这一份情谊,彼此妥协,各作让步,也就任什么误会都没有了。用不相同的意见,也不至于酿成冲突或绝裂。

 

相反的,如果各自抱怨对方,甚至不断的放话,说不定误会反而加深,裂痕更大。一旦诉诸情绪,更可能把本来的误会,演变成为“谁怕谁”?甚至到了“有你无我”的地步。

 

巫教授和王教授认识不久,巫却很误会王,以为王看不起他。老是在一些共同的朋友面前放话,说某次在街上碰头,王先生没有理会他的招呼。他十分在意,甚至讽刺说:“他王某某又有什么了不起!”又还报复着说:“再见面我硬要不理他,给他一次难看”。他们共同的好友戴先生从国外回来,听了抱怨,大骂巫教授二事。第一,可以保证王教授是谦谦君子,见到任何人他都会先打招呼,王绝对不至于不理任何人。第二,你巫某人为人我知道,一定是挤在人潮里轻轻招一下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对方未必见到。巫还是未能释怀。直到又一次见面,王果然彬彬有礼,毫无知觉,巫才“原谅”了他。

 

—“见面”可以增加了解,化除误会。

 

不隐大恶

 

“隐恶扬善”是传统的美德之一。

 

然而,凡善皆扬则可,凡恶都隐则不可。应该调适为:扬善无分大小,隐恶不隐大恶。刘备教训儿子有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应引申为“勿以恶大亦隐之”。

 

大奸大恶的行为,很难说是“无心之错”,如果姑息养奸,代为掩饰,等于在鼓励为恶。反之,如不代为掩饰,社会自有公论。十手所指之下,为恶者知所收敛,世人知所警惕,倒是等于行善。

 

最可恶的是沽名钓誉的人。升官可以不择手段,发财也可以不择手段。但一旦升官发财之后,便用一点小钱或虚伪的关怀,“买”个善名。回过头来掩饰使用过的大为卑劣的手段,或非常不光明的途径。

 

报章上好像报导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善人,兴建一所大佛堂,参与冬令救济等公益活动,远近知名,千百人受惠。这自然是好人好事,不容否认。但据说,佛堂后面土地都归这位善人所有,开设了一间很大的化学工厂。造成严重的水土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因为他是善人,还未弄到抗争取缔的地步。只怕善人也自以为他有“善名”,足以掩饰他的“恶行”了。

 

—隐大恶等于鼓励为恶。

 

四十五分的启示

 

希腊哲人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足见他们对真理的坚持。假如面对的并不是真理,而只是一些见仁见智的小事情,倒不妨偶然来一次:“吾爱吾师,吾更爱吾师”。这是W先生对妥协的领悟之一。

 

他在大一时选修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概论,老师是留德的名教授,优点有一箩筐,拥有当时少有的最高学位—博士,有国际声望,教学严格得不得了,也热心的不得了。例如他叫学生准备两本笔记簿,前一周笔记整理好,是今天的上课证,否则“滚出去”,这是他的严格。他说他恨不得把全部学问,五十分钟以内全都给学生、这又是他的热心。

 

其实他的缺点也很多,只是名气太大,无人敢于批评。“概论”的功课,并不需要他的全部学问。一口苏北口音,少有人听得懂他讲课。学问大,又太过热心,难免天上人间,杂乱无章,他讲课确实如此。

 

W先生经过细心整理,期中试卷上回答得简明扼要,纲举目张。本以为可大受夸奖,结果只得了四十五分。他和同学深入讨论后,大考正反写满了三张试卷纸,结果得到额外加分—得到一○五分。致胜之道很简单,只是跟随老师同样啰嗦,同样贪多,而已。

 

—小原则无妨“酌量”妥协。

 

以偏概全

 

惠人百恩,偶有一怨,这一怨往往泯灭百恩。帮忙朋友十次,只有一次帮不上忙。他所念念不忘的,往往并非十次的帮忙。虽不足训,但确也是人情之长。此二说自然是以偏概全,但也凸显了人性的浇薄。

 

相对的,韩信能不忘漂母的一饭之恩。近代有位施教授,念念不忘他老师给他的一句话,建议性的一句话而已。此二例并非以偏概全,但却能凸显人性的敦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习的是后者的敦厚,而不是前述的浇薄。

 

有一位老太大,平生开刀七次。老先生独力支持家计,早期公教人员的生活并不宽裕,老先生为了筹钱(多半是借贷)和照顾,十分辛苦。老太太自然很感谢。可惜有一次(好像是第六次)开刀后,老先生自己去消遣了三场卫生麻将,老太太几乎恨之入骨,几十年念念不忘。其实那一次开刀期间,同样安排好晚上有晚辈陪伴,中午老先生自己送饭,陪着一道用餐。而且,开痔疮只是并不太大的手术。

 

老太太以偏概全,当然也是人情之常,并不足怪。所不可思议的是,老先生几十年的道歉和解说,丝毫化解不了老太太的“怨”和“恨”。多次手术的辛苦和关怀,抵不过一次的疏失。

 

—所以,理性思考就十分重要了。

 

寂寞

 

人是群居的动物,人人都怕寂寞。

 

有人标榜孤独,欣赏寂寞;但绝非每天的二十四小时都能心口如一。有所谓英雄式的寂寞,英雄有豪情,有卓见,少有知音,难免寂寞。也许仅仅是大丈夫不受人怜,因而学习去欣赏它—寂寞,未必在内心深处真的不怕。

 

寂寞会产生恐惧,一位七十多岁老人,独居十年之后,忽然耐不住寂寞。他说他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因而坚持每晚由儿孙轮流陪伴他。儿孙都奇怪他怎么怕起鬼神来,因为孔夫子的徒弟(这位老人)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儿孙们自然无知于老人的寂寞与恐惧。

 

乖僻无论由什么原因造成,乖僻的人也会寂寞。孤芳自赏的人,多半落落寡合,也会寂寞。大家庭破灭,儿女成家后立即分居,孤独老人越来越多,老人多半是寂寞的。

 

在西方古代,人们心中有神,为神而生,为神而死,少有孤独之感,少有寂寞的恐惧。打从文艺复兴之后,凸显了自我的价值,人人都有个自我。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隔膜疏离会造成孤独,伴随而来的,有寂寞。

 

寂寞是生活中难免的。但如能好好规划好你的一生、每年、每月、每日的生活,还是可以避先、破除、减少或降低人们的寂寞的。

 

—最好每天都要有“生涯规划”。

 

群己关系的界限

 

国人常说作人要严守分际,为人处事要拿捏分寸,全都是为了界定人己的关系,取得平衡与调和。例如父子师生也可以说理,但必须先保持礼貌。长官和属僚之间应有“角色服从”,下属可以建议,但不应该强迫长官接受。人人都不过是群体中一分子,分子如个个能自行约束,群体才能相安,个人也方便谋求发展与幸福。

 

西洋Freedom一字,最初翻译成“群己关系的界限”,真是严复(几道)先生精心的杰作。人既是群居的动物,不容许人人都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为求大家和睦相处,共谋生活幸福,所以得设定“群己关系的界限”,让人人知所节制。

 

大约由于“群己关系的界限”一词,在下笔行文时不够简洁,在口语中不够顺畅,才逐渐换用“自由”这两个字。人总是喜欢自由自在,总是不喜欢有拘有束。也总是喜欢简单明了,不喜欢啰嗦累赘。两个字比七个字干脆,便顾不得“真义”为何了。于是,违法放纵、自私乱纪、有我无他,都是自由。而且只有我的自由才是自由。怎能不天下大乱呢?

 

近代政治学理论,国家的功能有五:秩序、安全、公正、福利、自由,“自由”实居于末位。群体社会中任何一份子,又怎能不严守“群己关系的界限”—诉诸客观与良知的界限呢?

 

—严守界限,必然知所节制。

 

诚实

 

话说,曾有一位员外拥有庞大的产业,和三个宝贝女儿。他对女儿们百般宠爱,本无差别。也打算等百年之后,把他的大好财富,平均分给三个女儿继承,作为嫁妆。

 

五十大寿之日,员外要听听女儿们将来怎样治理自己的产业和家庭,当然更要听听她们将来如何孝敬爸爸,奉养他安享余年。

 

老大说了一大堆老爸爱听的话,将来一定依循爸爸治产的理念,更会全心全意爱爸爸,侍奉爸爸。

 

老二除了完全相同于大姐的马屁之外,还表示奉老爸为最高顾问。让爸爸除了享受天伦之乐,也能指导她管理大事,不至有寂寞之感。

 

老三比较诚实,虽然现在全心全意爱爸爸,结婚后将留一半的爱爱爸爸,分一半的爱爱未来的丈夫。员外在半醉中大为震怒,坚持要小女儿修正修正,小女儿坚持不变。于是他就把她的嫁妆取消,改分给老大和老二,小女儿嫁入清寒人家。

 

故事是悲剧的结束。最后老爸在穷途潦倒时,只有穷苦的小女儿奉养他。她仍然一如往昔,不改自己的诚实。用一半的爱爱爸爸,用一半的爱爱丈夫。

 

—坚守原则,便是诚实的表现。

 

老王卖瓜

 

乡间流传一句话:“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所代表的是坚守原则。

 

老王,只是基层社会一名小商人,可是连字都认识不多。但他卖瓜只夸自己的瓜甜,如何如何好吃。他并不说张家的瓜苦,李家的瓜酸,他必须坚守住这一个原则。他要顶天立地作人,公公道道作买卖,他要和同行和乡人和睦相处下去。

 

我们的祖先,一了就重视原则,高一层说,“一字之褒(赞美),荣于华衮(象征荣宠);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刀剑)”,这就是所谓春秋大义了。知识份子守义,孤臣孽子守节,都是坚守原则。假如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讲原则的民族,并不为过份。

 

现在的原则文化,显然已随伦常的失序,已随法纪的废弛,逐渐没落了。君不见选举之时,候选人拼命夸耀自己之长不算,同时还拼命揭发对方之短,揭发对方的阴私。甚至无中生有,也极尽抹黑的能事。

 

发扬“老王卖瓜”的精神,对于今日实践伦理,实在是极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愿人人许愿做个讲原则的老王。

 

说大同

 

礼记的礼运大同篇所载,是人类最高的梦想社会。无私无我,全凭爱心,顺手自然。这样的大道,施行在三代以前。后到尧舜时代,形成国家人文制度的规模。大同理想虽然过高,却也根植了中华民族永恒不懈的奋进精神。分解看:

 

整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用人—选贤与能。

 

人际—讲信修睦。

 

博爱—不独(不仅)亲其亲(以自己父母为父母),不独子其子。

 

福利—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丧妻)、寡(丧夫)、孤(幼年丧父)、独(老而无子)、痒(残障)、疾(病)者,皆有所养(安养照顾)。

 

风俗—男有分(职分),女有归(归宿)。

 

大公—货恶(讨厌)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私有)。力恶其不出于身(自己奉献)也,不必为己。

 

安全—是故谋(诡计)闭(不逞)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大门)而不闭(可以不关)。

 

总而言之,大同世界是伦理的世界,也是民主的世界。由自己做起,却不必为己(舍己得全)。关心照顾别人和睦相处,不但人人快乐幸福,社会也就安和乐利了。这“人人”中实包含自己。

 

—“大同”真是最理想的社会。

 

道小康

 

礼记礼运篇所载,是人文精神的变迁和转移。前说“大同”:无私无我。今道“小康”:有我有私。但却能崇礼守法,确立客观统一的价值观。虽然理想也高,却不是高不可攀。实在可当作当前努力的目标。分解看:

 

整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私有)—是谓小康。

 

内心世界—人各亲其亲(以自己父母为父母),各子其子(儿女)。货(物资)力(劳力)私有。

 

外在做为—大人世及(权位世袭)以为礼(礼制),城廓沟池以为固(保护自己)。

 

礼义纲纪—以正(明定名分)君臣,以笃(亲厚)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开垦、建屋),以设制度(分别宫室、饮食、衣服、车旗、上下、贵贱等),以贤(推崇)勇知(勇者智者),以功为己(私有),故谋用(诡计)是作(采行),而兵(争夺)由此起。

 

典章刑法—以礼表明定是非标准,导使百姓信守,惩过失,奖仁德。

 

有了客观的价值观,同时就有了约束与标准。

 

总之,小康社会之所以小康,乃在于有私有我之外,尚有伦理之规范、礼制之设施,确立了客观的价值观。

 

—小康社会“有私有我”,已很需规范和约制了。

 

谈人文

 

人本主义——是孔门基本思想。认为人是宇宙主宰,万物皆为人而生。人是文化的产物,不依赖种族地域而分类。

 

人文思想——十三世纪导源于义大利,摆脱教会束缚,恢复人的本性。复兴古文明精神,倡思想自由。

 

人文精神——一切知识学问都不等于人文。

 

人各有内在的基本而纯正的感情,自然表现而出的深度与广度,必符合人文精神。非如近代美国人主观的表现,那全是变态的。矫揉造作的、机械的、五花八门的。

 

人各有外在的无量因缘,不免与他人、与物、与事打交道,一切顺乎自然、符合人性的观念和行为,均具有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关怀生命、肯定精神价值、爱己爱人爱物更爱大自然。个人生活自行约制,有趣味、有品味、不造作。群体生活重秩序、肯合作、尊重他人、谦虚感恩、不盲目追求金钱和物质。十分重视心安理得。

 

—人要过有品味的生活。

 

论礼义

 

“大同世界”—无私无我,发乎爱心,顺乎自然,毫无勉强,乃构成理想的社会。尧天舜日时代,庶乎近焉。

 

“小康世界”—有私有我;但同时有客观的礼义,有共同的价值观,有高尚的人文精神。禹、汤、文、武、成、周六君子,咸能垂范后世。礼义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

 

“法治”—春秋末“礼失而后言法”,生活秩序已需要法律的强制,才得维持。荀、韩、商、悝、李、管诸贤,贡献特多。但人文精神,渐趋低落。

 

“礼法并重”—是当前救世的不二良方。

 

重振法律权威为第一优先,不惜用严刑峻法以治标,是当务之急,是政府的大责。

 

治本之道在倡导伦理。社会上下要全面动员,来重建礼义法制,共同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文精神。这也正是伦理会所应分担的重任!伦理会愿透过月刊和企业伦理这两份刊物、以及讲话报告等种种活动,持续推动“伦理生活化”,以追求“小康”境界,进而谋求“生活伦理化”,以迈向大同。

 

—当前更需要规范与约束。

 

十手所指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代表的是舆论,是监督。

 

例如上古男女交往非常自由。可以在花前月下谈情说爱,并无任何拘束。但只能“发乎情,止乎礼”,不至于苟且乱来。所畏惧的,正是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和“畏人之多言(指责和批评)”。

 

西方社会也有一句谚语,“一指指人时,三指正指向自己”。人在伸出一指(多用食指)指点(批评)别人时,至少有三个指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拳起后指向自己。这暗示责人的同时也要责己,而且要加倍(三倍)责己。这也暗示要宽以待人,待人不要失于严苛。

 

正因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很有效的监督—无形的舆论的力量,人往往不敢做见不得人的事。人如常年不敢做见不得人的事,人品自然端端正正。大多数人都不敢做见不得人的事,社会的风气自然敦厚,自然可减少犯罪。

 

安徽省某地有位叶姓老人,少年犯过一次桃色的过失,他在“十手所指”情形下,黯然离家,远走他乡。倒也肯努力上进,很发了一点财。临老落叶归根,多行善事,意在赎罪。可是他仍在“十目所视”的情形下,提早结束了他的生命。

 

—我们日常生活,莫忘有“十手所指”。

 

请少爷参观

 

传说有位大将军,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但私生活非常胆小,尤其特别怕老婆,传为笑谈的故事很多。有一次实在忍无可忍了,他集合三军,剀切训话,呼吁助他一臂之力,他要大义灭亲了—消灭将军夫人。三军一向敬畏将军,全体响应,乃浩浩荡荡,杀奔后堂而去。夫人不知何事,但态度从容,轻轻问道,“你要造反吗”?将军竟吓得发抖,立正敬礼,“报告,请夫人阅兵”。

 

人类有一种联想的想像力,从这则故事中,我联想到一件事,提供给有关人士参考。

 

少年飙车,罚不过违警,越取缔越多,若似与警察对立,彼此斗法。何不在取缔之后,定期邀他们参观筑路的过程。先让他们知道自己只会选择平直的路面,逞一时之快。但不知道平直的路面的下面,基础有多艰难。筑路的工人有多辛苦,工程师又付出多少脑力。同样邀他们参观机车生产的工厂,看看制造过程的复杂和艰辛,想想自己坐享其成的轻松和幸福,能无抱歉和感恩?也同样参观参观外科医院,多看看那么多残肢断腿的不幸人群。再想想,自己就可能是灾难制造者的一份子,岂能连一分抱歉、一份同情或悔误都没有吗?这实在比处罚要好得多些。假如能安排他们去做做义工,那就更好了。

 

—亲眼目睹,比耳听训诫更有效。

 

盗亦有道

 

古罗马立法,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很重视惩罚与报复。古中国,法家一脉根源于荀子,重视惩罚,也不排除报复;但终极目的在于吓阻与防止犯法。

 

荀子以外的儒家思想,讲求“以德报怨”,提升了道德层次,导使民俗归厚。陈义虽然高了一些,但确实能收化民成俗的效果。例如在河南东南部,和连接安徽西部的这一大片生活空间里,居民尽有些犯错或犯法的人,但少有大奸大恶的事。考其原因,便是在他们的家庭教养中,在社会的生活中,很受了善良习俗的“化育”的影响。

 

这个地区虽有小偷,但不偷孤儿寡妇人家,不偷行善的人家。这个地区也有强盗,但不抢忠臣孝子,不抢老师宿儒。这个地区也有报复寻仇之事,但都能遵守“冤有头,债有主”的传统风俗,并不乱杀无辜。

 

有一个姓詹的保长(相当于台湾的里长),一夜之间被剖腹取心,拿来下酒。自然有深仇大恨才如此报复。寻仇的人是弱势族群,如循正常途径,必无法求取公道。但他止于寻仇,并未拿一瓦一物,也未曾伤害任何其他的人。乡人并不赞成杀人,但对他的报复反到有一点同情。因为他至少做到了“冤有头债有主”。这与宋襄公“不重伤”(二次伤害)和“不禽二毛”(不逮捕老人)的距离自然很远,但和今日暴力犯罪相比,却已经好得太多了。

 

—盗亦有道,有他们的原则。

 

六尺巷

 

安徽省桐城县,在清朝出过父子双宰相,地方传为佳话。儿子宰相叫张廷玉还配享了太庙,更是满人政权中难得的“异数”。老子宰相叫张英,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桐城派古文就是发源在桐城人之手,当时的健将有方苞、姚鼎和刘大魁。他们三位的家族都是望族,以方家人丁最多,田地最多,在地方的势力最大。

 

后来方家和张宰相家发生边界纠纷,张家人丁单薄,不是对手。由族长派专人送一份家信,向老宰相求救。好像做宰相的人,都是有度量的。只见张英老先生在家信后面批示四句话: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的族人遵照老宰相指示,将院墙退后三尺。

 

方氏家族也不后人,也将自家的院墙退后三尺,中间空出一条走道,成为象征谦让的六尺巷。据说至今此巷还在,便利无数子孙们通行。

 

当时相争,无非意气。忍得一时,让得一步,便是天下太平。敦亲睦邻,谦让是极为重要的原则。

 

—谦让是与人相处的美德。

 

无知

 

无知并非一无所知,而是对某一人、某一事、某一个道理缺乏了解。尽管人人都不轻易承认无知,但往往因为无知而误事,并不自觉。

 

王先生无知于抽烟并非个人之事,几十年为自己抽烟而辩护,而且理直气壮。好像抽烟顶多伤害他自己,干别人何事。邱吉尔雪茄不离口,还不是活到九十多岁。麦克阿瑟烟斗不离嘴,年纪不比邱小。他自己抽烟几十年都没有出皮漏,大家穷紧张个什么?直到前年他才确知二手烟害的严重性,也就断然戒掉了。

 

病人有知的权利,是近年流行的一句话。话是不错,但人有个别情况,医生却未曾重视,也或许无知。无可否认,有些人开朗洒脱,能勘破生死大关。有些人想不开,闻知有危险,会立刻崩溃。邻居某太太得了癌症,发觉时已经较晚,无知的医生仍坚持“知的权利”,病人却因此提早结束了生命。

 

孔子时代,天下已乱。许多才智之士,为求洁身自好,往往隐于下位。孔子不以为然,遇荷篠之丈人,使子路返见之。遇楚狂,下车欲与之言。意指贤者如再不出来服务社会,眼前的温饱也不可长保。孔子以为他们都“无知”于这个道理。

 

—要用谦虚和善意化除无知。

 

伦理生活化

 

如能做到“生活伦理化”,便可以培养你成为高等人类,过一流的文化生活。虽然二流或二流以下的生活,也是生活,总不免庸俗、肤浅、重物质而忽视精神价值,强过动物的地方不多。

 

要想“生活伦理化”,先得让“伦理生活化”。也就是先要把伦理的原则和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融入,能成为国人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化为天性。

 

“伦理生活化”的途径还很多,可惜近代物欲横流、乱象丛生、人心败坏、法纪废弛,很少有人注意实践罢了。例如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指导国人,在每天每天的作息中,学到作人的原则,待人的态度,和作事的方法。虽然现代生活环境已有变迁,此一古老格言仍然值得修正推行。不但家庭适用,更是中小学绝佳的课外教材。

 

好像是宋哲元将军吧,当年把四书改写成浅显的歌谣,早晚带士兵“唱歌”。士兵虽大多并不识字,却个个唱得出大道理——爱国和保乡。也唱得出小道理—作人、作事和待人。无论大事小事,其效果都非常宏大。这个“方法”,实在值得模仿和发扬。

 

伦理不是说的,是做的。做,就是实践,实践要注重方法。上面说到的“格言”,是应该做的内容。说到的“唱歌”,该是怎样去做的方法,至少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伦理贵在实践,必须生活化。

 

五育融和

 

王先生读大学时欢喜看校队打篮球,一位右锋,常常脚在边练里,身越边线外,救回险球,转身纵投,凌空进篮,博得如雷掌声。观众中少有人关心两分的得失,欣赏的是技术,更欣赏的是艺术—潇潇洒洒,姿态美妙。那实在是体育和美育的结合。至于同队的默契与合作—团体技术,更是体育与群育的结合了。

 

至如智育与德育,各有群的需要与发展,各自有美的净化与提升。知识方面的集体创作、汇编,以及二次大战时原子弹的实验等,都是群性的发展。传达知识的语言和文字与图表,也都会出现声音的、形象的美感经验。至于内容的高度成就,也会进入哲学领域、和美感的境界。

 

再如德育方面,伦理等公德即具有群性。儒家标榜的圣贤或完人,则必是私德与公德的兼备与整合。尊重和关怀,容忍和宽恕,诚实与博爱,甚至四维八德等,都能带来人性的温馨、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襟,构成道德之美。

 

所以教育目标,不止是德智体的三育并进,而是德智体群美的五育的融和。要让学生接受了完善的教育,也正是获得完整的教育的涵蕴与修养。五育融和的化育功能,能造就最健全不过的个人。将来置身社会任何岗位,必也是最健全的一个分子。

 

—五育融和,才是最完全的教育。

 

‘小国以下大国’

 

过去报载一则消息,泰王蒲美隆的祖父,在遗嘱中交代:以灵活的外交求取安全。因而二次大战日军打遍东南亚,并未攻占泰国。使人想起道德经上的两句话。

 

一句是“狐狸多智,刺猬有一大智”。刺猬如对上狐狸,自是弱小族群,但却有自保之道。它立刻全身倦曲,把最脆弱的腹部圈在中间,放射在外面的全是“刺”,任凭狐狸多么狡猾,总是无从下牙。所谓“大智”—先求自保。

 

另一句是“小国以下大国,则小国胜”。历史的例证很多。朱元璋最初以金陵一隅之地建国,东要抗吴,西须抗汉,北得抗元。他能低其姿态,灵活应对,终得各个击破,而获全胜。

 

后金崛起于东北部,应付强邻,颇能灵活运用,不摆高姿态,最后得开一统的局面。

 

金国初起时,以“下”事辽,最后灭辽。

 

成吉思汗初时只是一个部落,夹在东西两个大国之间,也靠着能“下”的低姿态,屹立不摇,最后灭此二国,更在南侵宋国遭遇顽抗时,转而西征欧洲,再自欧南下以占领中南半岛,再又北上而南北夹击,迂回的消灭了宋王朝。

 

近代中共以弱势击败中央政府,占据整个大陆。当年毛泽东由美国代表陪着去重庆谈判,他曾大呼“蒋委员长万岁”,该也是“小国以下大国”之例了。后来蒋经国先生在台湾宣布解严,准予探亲、通邮等,虽亦属“小以下大”之例,可惜他很快逝世,以致有未能“胜”而反攻大陆之憾。

 

—“下”是放下身段,是谦虚、尊重与妥协。

 

‘大国以下小国’

 

“大国以下小国”。句中的“下”字同样可解释为:谦虚、尊重、与妥协,指放下身段。但“下”字绝不代表投降或屈辱。

 

管仲伐楚,有二大理由,一是“昭王未复”,一是“王祭不供”。楚国屈完后来只承认“王祭不供”一罪,答应岁岁进贡,拥护东周王室。管仲立刻罢兵,终止作战。后人不察,责管仲示弱,因为当时齐国的国力大过楚国。

 

当时楚国国力确是弱于齐国,但并非不堪一击。战争一起,欲罢不能。则兵连祸接。生灵涂炭,怎么说也不是谋国大臣所愿看到的结果。何况兵法说:“胜而愈强”,这个仗才值得一打。

 

胜而愈强,指不需付出重大代价,即可以屈服对手。甚至能接收对手的人力、武器、资源,一一转为我方所用。管仲的“胜”,除了声讨纠正了楚国一罪,更保全了国民大众免于牺牲。而齐国的声望虽未大振,也绝无挫折。又如早年中共曾有打败陈济棠二十团兵力的纪录,也有打溃陈诚十二团兵力的纪录,但是,毛泽东并不高兴。因为当时中共的兵力弱于中央,“惨胜”绝不是“胜而愈强”,自己方面的损失是难以补充的。

 

桐城六尺巷的美谈,是由于张方两家边界纠纷所引起。方家地方势力虽强,敌不过张家有当朝宰相撑腰。老宰相居强势而裁示“让他三尺又何妨”,感动了方家,也退后三尺,形成了今日犹存的六尺巷。既化解纠纷,亲仁善邻;也便利后人行走,更启发了子孙们的谦让美德。虽“下”,仍然是“大国胜”。

 

—大国肯“下”小国,更可见谦让与妥协的美德。

 

明理不全靠读书

 

皖西霍邱县南乡一个农村小镇上,住着一位张三爷,是一间杂货铺的老板。“爷”,是乡下人对他的尊称。他不识字,家世平平,何以如此受人尊敬,外乡人无法了解。

 

王先生是不太远的外乡人,可是也不了解。直到有一次,到张三爷附近的窦家作客,才获得了答案。

 

一位年青妇人,抱着幼儿,哭哭啼啼来到杂货铺找三爷评理。一会儿妇人的李姓丈夫也来了,谨慎小心的准备接受呵责。原来小两口发生口角,李姓青年打了太太两耳光,李妇上吊被救,特来告状申冤。

 

张三爷叫李妇先讲,不许青年插嘴,自己也不表示意见,然后听青年陈述,也制止李妇插嘴。陈述完毕,三爷评理。先把柜台连拍,大骂老李家小子混账,民国时代了,男女平权,又不是大清帝制,怎么可以打老婆?何况小媳妇极得婆婆疼爱,人人喜欢,怎么会打得下手。连连骂混账不止。然后又重重一拍,骂老李家媳妇也混账。小两口吵架,家常便饭。他自己和老婆磨茹大半辈子,还不是儿孙满堂。何况李婆婆待如亲生女儿一样。吵了架为什么不早些前来找三叔我评理,怎么能一根绳子去上吊。要是救不过来,小子一定逃亡,婆婆吃人命官司,能对得起婆婆吗?混账。

 

最后三点结论:一、一起回去跪地求(守寡抚孤,拉拔小子成人,待媳妇如女儿的)老奶奶的原谅。二、以后不许胡闹。三、都混账。风波平息了事。

 

—凭经验和智慧,一样能明辨事理。

 

反转来说

 

有时候有些话不好正面说,可以反面说,可以旁敲侧击说,也可以举例以明之。例如劝同一辈的友人读书,总是不大好直言“你要用功读书了”。但可以说“你的学问虽好,应付多元时代,能再多知道一点就更妙了”。可以说“还好,你没有像我不喜欢多读书”。也可以说“像某某越来越懒,快要与新知识绝缘,越来越落伍了”。

 

抗战期间,华中长官白崇禧将军反对女人烫发。当时女性外出工作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但那时代的观念要维护善良风俗,和维持简单朴素的战时生活。他不能明令禁止,只好鼓励特种职业的女性多多烫发,一般工作的女性则可以自由决定。结果效果蛮好,大家都能接受战时简朴的生活。

 

朋友相聚,一齐逼问某校长是不是真的怕太太。他回答“不会呀,我们早就分工了。家内之事,我管大事,她管小事,一直相安无事”。听来与传说不同,大家都很奇怪,不好再问,可是疑团未解。一位最接近校长的老朋友补充一句:“校长是聪明人”。大家还是不懂,于是再作补充:“校长家直到今天为止,并未发生什么大事啊!”原来如此。

 

—多方面去思考,妙用有多多。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常见的两句标语。好像先要人人为我,然后才我为人人,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为人人是有条件的,其境界显得低了一等。

 

上古之世讲究无我,一切为人。人人都肯为别人设想,其实结果同样是人人为我设想。但能够从无我而为人出发,其道德情操与生活境界,可就高出很多了。

 

“我为人人”,必是无我而为人,这种不为自己打算,只不过自己不为自己打算而已。例如张三正在“我为人人”,人人之中自然没有张三。可是张三以外,尚有无数人群,这无数人群如果全都在“我为人人”,人人之中必然全都有张三。这是张三无心的,却也是必然的福报。

 

这也是诚心“为人”,却人中有己。

 

问题在如何让人人全都去“我为人人”呢?我想“伦理”应该有这种功能。

 

伦理是为人的。周文王“为人子,止于孝”,“止于”指孝顺父母,不望回应。孝顺为了父母开心(并非为己),父母心情顺畅,他们必然更勤奋支持和经营这个家,任何成果裨益全家每一个人,我何至于独例外?何况自己的“止于孝”,示范了儿女。儿女们也“止于孝”,我就更外有福了。

 

—伦理功能可推动“我为人人”。

 

伦理的象征

 

汪先生推荐前逢甲大学董事长廖博士,和中兴大学的前任校长贡博士,担任中华伦理研究学会的顾问。是因为这两位博士教授本身就是“伦理的象征”。

 

贡校长家庭美满而和乐,夫人雷教授内助外助都非常人能及。儿女们个个读书有成,连同儿女的配偶们,几乎人人是博士,而且都很孝顺。其第三代也将取得博士学位了。如称赞他们是博士之家,幸福之家,都不算过誉。

 

廖董事长儿女不多,但个个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和元配夫人孟老师情深爱笃,他也有一个模范的家庭。廖先生秉承其先世教训,兄弟之间,友爱非凡。他曾经写过好几册“齐家之道”等书,流传于世。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和继配夫人日籍女士,经谢前副总统介绍相识,极为亲爱,但廖先生坚持要为元配夫人守义五年,毫无勉强,才在八十一岁时举行婚礼。新夫人也很能支持丈夫的义行。

 

在祝贺的宴席上,汪先生说过一段感性的话。他说,在我们处身交往频繁的多元社会中,人与人的感情可能有密度,因而成为最亲密的战友。感情也可能有强度,杯酒之间,就得而以生死论交,热烈过人。但却缺少“桃花潭水深千尺”那样的深度。也缺少“高山流水”那样的纯度。今日感情的深度和纯度,我们又可以在廖先生婚姻中见到了。

 

—愿人人都能成为伦理的象征。

 

 

为了发掘有潜力的球员,著名球队会派出“球探”,四处探索,多方争取。同样为发掘有潜力的演员,认真的影视公司,也会派出“星探”。

 

我想伦理会也应该学样,就各分会会员中,征求“探员”。或委托会员们代邀他们的亲友,客串“探员”。四处采访,为中华伦理传统的原则,找出当代的实行家。或以文字纪录,或以录音访问,定期汇送会内编辑部门整理。

 

整理出来的资料,可以写入“伦理月刊”和“企业伦理”这两份刊物,可以编成专书,可以在报纸辟一个专栏,可以到电台、电视台辟一个时段。运用本土的潜德幽光,来化除暴戾之气,来转移庸俗的世风。进而匡正人心,增进祥和。

 

台湾的大都市多已现代化了,但广大的乡村,依然有传统的保守。“为善不欲人知”的原则,早已深入人心。即如嘉义何老人的行善团,何尝为沽名钓誉而造桥?无数的伦常光辉的事迹,不可能由他们自己提出来,去“申请”好人好事的褒扬。

 

有著庸俗的“作秀”心态的人,永远不会了解“为善不欲人知”的崇高和纯洁。不为人知的潜德幽光,所以必须我们主动去发掘,所以必须去探求,所以必须先把“探员”动员起来。

 

—“为善不欲人知”是美德,发扬出来便是善行和教育。

 

外国的月亮圆

 

几位朋友闲聊,谈到写作和出书的经验时,个个都对自己失败的经验—校对,大叹苦经,认为校对非常困难。第二重困难是出版商人的恶劣—没有时间的责任,往往一拖再拖。

 

王先生自己未出过书,自然也没有“校对”过什么文章。唯一的一次,是替他外叔祖校对一部诗集,前后经历三年。舅舅远在国外卧病,但事事还是先要请示他。诗中古字很多,有些字需要现铸。经过了三校五校,还有遗漏,竟未校出。最后印成装好,除了尚有少数遗漏的字而外,也还有不少已校未改的。

 

王先生经验不足,能力不足,但已尽了心,也尽了力,态度不失为负责。出版商拖延时间尚有可原,但已校不改的过失,就显得高度不负责任了。

 

座中有一位管先生,他除中国文学外,还精通英文和法文。他说他读过不少中、英、法文的名著,读时不觉得怎样,听王先生等这么一说,才发现两个现象。第一,好像读过的英法名著中,没有发现过错字。第二,中国的古版名著,也未发现过错字。外国印书是分工制,排版、校对、印装分别签约,大多能负责,较少出错。中国的祖先们也由于“负责”,少有错字。他们自小的教育是,字如写错,先错到底,然后在右上角划“〤”作废。你如果嫌费事,你就小心不要出错。

 

—天上月亮一样圆。人间的月亮能一样圆吗?

 

黄皮肤的外国人

 

赛珍珠女士初来中国时,只能和留学生交往,留学生留英留美返国,能通英语,颇能满足女士对新环境的新鲜和好奇。

 

日子久了,女士通晓了中国语言文字,不再需要那些留学生了。再后来女士更精通了中国文化,也热爱中国文化。再和那些留学生谈论时,发现他们虽熟知英美皮毛,而对本国文化却一无所知。很不客气的批评他们,说他们只不过是“黄皮肤的外国人”。

 

当代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好像黄皮肤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了,真是十分不幸的事。一个人生在地球的这一个角落,对这个生活空间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总该有起码的了解。生在这个时代,对这个时代的国内和国外情势,总也得有个粗浅的认识。

 

黄皮肤的外国人,是上一代留学生的耻辱,也是这一代留学生的责任,如何补救,别让下一代留学生重蹈覆辙。

 

也有人称呼科学家,是一批“技术高超的野蛮人”。因为科学虽然给了我们生活的方便,而带来的灾害却更多。空气和水的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见厉害,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等,无一不在腐蚀人类生活的安乐和宁静。

 

如何能使科学家成为“技术高超的文明人”,同样是严肃的课题。

 

—要固本清源,不要舍本逐末。

 

那里知道艰难?

 

北宋寇莱公寇准先生,虽然公忠体国,主持澶渊一役,尤有贡献,声望崇隆。但私生活他却未能免俗,也极尽声歌繁华的能事。有一天,不知什么事使他特别高兴,会齐家中姬妾(歌妓和侍女),饮酒高歌,快乐非常。

 

寇大人一高兴之下,吩咐取出上百匹绫罗,都是最高贵不过的;分赏给各人。

 

当时只有寇公最心爱的碧桃,独清独醒,及时提出了婉转的劝谏。她作了一首小诗,呈献给寇莱公。

 

“一曲新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寒窗下,多少工夫织得成”。

 

是的,豪门的歌姬们,那里知道纺织和刺绣的辛苦啊。

 

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现在生活所需,得来容易,相对便忽略了艰难。例如笔者以前曾说过,飙车少年,那里了解—更那里会重视,在平直的马路下面,有多深的基础!从设计到修筑,从清洁到保养,多少人付出辛苦,多少人尝尽艰难。少年自然不知道艰难,但我们谁是今日的“碧桃”,好叫少年们去知道艰难呢?

 

—你我他她,都要立志做碧桃才好。

 

发扬潜德

 

十室之邑,必有芝兰。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虽然当前社会脱序,道德沦丧,风气败坏,官吏与民代交相争利,金权与暴力惊心。幸而我中华民族经历过优美文化的陶铸,经历了风俗习惯的涵蕴,根气深厚,国本将摇而未摇。民间仍然潜存着感人至深的懿德嘉行,以及放射人性光辉的伦常美德,为民族保存了一分元气。只是这些潜德如尘封、如雾锁,少为人知。如不及时发掘,如不及时多方表彰,必将永远淹没无闻。这可是活生生的教育题材,足以为败坏的社会去腐生肌,培元回本。

 

此所以当年我曾提过一个“发扬潜德”专案,建议恒常在日常生活中,去发掘不为人知的潜德懿行,和光辉的事迹。同时举证了四个事例。一位赵司机开车二十年,不曾出事。一位刘先生掌管考题二十多年,毫无差错。一位教授夫妇,二十四小时在医院轮值。照顾已成植物人的妈妈,夫人且是中生代的人,就更为难得了。以及嘉义行善团造桥的何老人等。

 

如能透过媒体持续报导,取代奸盗邪淫、杀伐不绝的传播,其正面的化育功能,将是无比的深远!

 

—潜德幽光,可激励心性向善。

 

‘是’

 

“他就是杨教授”。“杨教授就是他”。上面两句话完全一样,因为“是”字相同于“等号”。

 

“他是教授”。“教授是他”。这两句话却不一样,因为这里面,“是”字不相同于“等号”。因为也可能教授是“她”。

 

要在比较之后,特别注意:“是”字有可能不相同于等号。所以当瞎子摸象,摸到象鼻时可以说“这(象鼻)就是象”,但不可以说“象就是这(鼻)。模到象牙时也可以说“这(牙)就是象”,同样不可以说“象就是这(牙)”。也因为它的四条粗腿,比任何动物都粗的腿,也是象。身体和任何一部份都是象。

 

这样不可说而说的话,犯的是逻辑错误—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许多人易犯的错,应该事事时时,理性客观的考量,力求避免。更可怕的是,犯下以偏概全,并不自知。尤其可怕的是,犯下了以偏概全,仍然自以为是。

 

所以,我们可以说:“孝就是伦理”,“慈就是伦理”,“兄友弟恭就是伦理”,“伦理就是道德”。但要尽量避免说:“伦理就是孝”,“伦理就是慈”,“伦理就是兄友弟恭”,“道德就是伦理”。

 

—切莫“以偏概全”,切莫自以为是。

 

名实要相符

 

某私立专校,创校之初,董事长一再强调不开学店,专办教育。然而,美国康奈尔大学,曾经由一位大企业的总经理担任校长,资深的董事们,就要他把学校当作学店,用他的专业知识来管理,结果很成功。但台湾那所私立专校,却反而并未能免于学店的气息。

 

据闻康大从排名前十,一度跌落到三十名以后。老师宿儒,同谋对策,积极抢救。老师们学术成就是很高的,名气都很大,但大多是书呆子,缺乏行政能力,都做不好校长。才协议找出这位杰出校友—大企业的总经理,运用企业管理,办理学校。至于学术研究工作,仍然由老师们负责。教学工作,也都由他们领导和辅助。不出数年,重回前十名。

 

台湾这所专校,说是不开学店,却有学店气息。美国那所大学,不避学店之嫌,却得教育实效。可见名实之间,“实”更为重要。

 

为避免名实不符,人人要切实检讨,自我检讨。如果你口若悬河,滔滔雄辩,是否观点正确,内容丰实,层次谨严?是否只是像英国人所说的雄辩的口才(Eloguence)?如果你已经大大出名,相关的学术或成就,是否必有相当的水准?是否必不是由沽名钓誉而得?

 

—“实”要重于“名”,至少要名实相符。

 

以简驳繁

 

以往长官批阅公事,依惯例先由秘书或承办的科员“摘由”。摘由是把公文的要点摘出,使用极少数文字标示清楚,可以让长官多节省一点时间和精神,因为他忙,他要看机关全面的公文。如有必要,才循着事由看看详细的内容。

 

古时汉高祖刘邦打下了天下,只和关中的父老约法三章。“三章”,该是何等简化的法令。但人民知道如何遵守,社会颇能相安无事。不像现在法令多如牛毛,执行困难又不彻底,反而会愈来愈加混乱。

 

现代的公文,已经省去了等因奉此等繁琐的用语,一二三的列举,“简单”得多。(但有时却不够“明了”,还有待再作改进)。

 

社会在多元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愈来愈复杂,为了适应乱而又复杂的生活,凡事力求“以简驳繁”,该是极好的原则。但是繁中求简并不是容易的事。首须了解何谓繁何谓简,次须了解简化之后不至于有重大的遗漏。万万不能像从前的一位首长,他强调原则,但往往原则在他手中破坏了,他却并不自知。他强调“以简驳繁”,也许不知繁简,反而像是在“以繁驳简”,反而更加复杂。

 

因应当代生活,“以简驳繁”的原则不可不知。

 

—以简驳繁,能增加做事的效率。

 

继续努力

 

某先生读小学时,上海法租界公园里发生一件小事,但却弄到舆论哗然,全国沸腾。由于国人缺少公德心,习于制造脏乱,园门乃竖立了一块极不礼貌的牌子,牌上写着:禁止华人和狗入内。

 

抗议这种辱人行为的同时,确也发起过自律运动—扫除脏乱恶习,培养国民公德心。但是抗议和自律很快被淡忘得一干二净。国民的道德心还是缺缺。

 

前副总统谢东闵主持台湾省政时代,也着力扫除过脏乱,一时获得全省响应。遗憾的却是,后续努力同样不够,甚至,没有再努力,同样很快被大众淡忘。社会的脏乱改善不多。

 

开罗会议中,美总统罗斯福和英首相邱吉尔支持我国收回了台澎金马。至于琉球和钓鱼台,由于先总统蒋公当时提不出有力证据,致未能一并收回。当年内乱甫平,紧接着对日作战,政府来不及研究整理出证据来,是可以了解的事。但是至今已五十余年了,仍然未闻政府鼓励(如内政部、边疆学系等)主管单位和民间团体或个人,努力从历史从档案中,整理出具官法性的中琉关系,找出钓鱼台属于台湾的合法文件或证据,就非常非常不可思议了。

 

后续的努力,关系成败太大。

 

—后续的努力偏偏容易被疏忽。

 

典型看今朝

 

“典型在夙昔”,正气歌中引述了十二位古人的故事,都是大义懔然,忠贞不二,足为现代人的典范,其实当代也还有着典型的人和事,令人肃起敬,足为楷模。其出现在市井之中者,尤为难能而可贵。教育机构,和社教团体,如肯诚心发掘,所在多有。平凡中显现伟大的故事,一一搬上银光幕,刊入报章杂志,编作青少年课外读物。移风易俗的功能,必可重见于今日。

 

南部有一位陈先生,事奉父母,非常尽孝。太太是一位独生女,他把岳父岳母也当作亲生父母同样孝敬。岳父母老了,更接回和自己的父母同住。陈先生对待弟弟也很友爱。家道本非富有,但从未因为财物而有任何争持。弟弟在中部地区服务,经常回南部探望双亲。

 

后来陈老先生过世了,弟弟怕老妈妈伤心,趁陈先生出差,强把老妈妈接到南投同住。哥哥回来,不敢休息,连夜赶到南投看妈妈,硬要再接回南部。弟弟被逼出了两句话:“你那边老人那么多、这也是我的妈妈啊。”兄弟大吵一架。妈妈高兴的哭了,说这是他们自懂事以来第一次大吵,为了她而吵。她高兴中也很难过。后来妈妈答应三个月后回南部,哥哥才流着眼泪独自回去。这是平凡的小故事,但能见到真情的流露。

 

—不敬何以别乎,他们守住了这个“敬”字。

 

开朗

 

同样面对大海,德国诗人席勒曾歌颂着:“春天来了,大海在微笑,在腾着快活的波涛”。而囚在圣海伦岛达七年之久的拿破仑,却只能“凝望向肃穆而凄凄惨惨的大海”。同一目标,两样心情。所见所感,其实是不同心情的反射。

 

传说有两位工人一同在砌砖盖房子。一人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另一人嘴哼小调,潇潇洒洒。原来前者尽想着不愉快的事,辛苦盖的房子给别人住,自己仍然住在简陋小屋里,上天待他实在太不公平。而后者却在幻想,自己正在替高贵的国王建造皇宫,这种宏伟的艺术品,马上就要从他的手中完成了,他该有多伟大,他怎能不高兴?

 

一对并肩作战的陈、林二位好朋友,从受训开始,到转战大江南北,有幸都在一块,从未分开。一道儿攻坚杀敌,一道儿突围逃命,互相照顾,不在话下。但是一闲下来,两人感受迥异,总是陈某在安慰林某。因为林某老是怀念在家之日,有父母呵护,兄弟相伴,又安全又幸福。不像现在,几乎每天都在生和死的边缘中挣扎。陈某想的却是国家多难,同胞多难,我不打仗谁去打仗。林认为他牺牲了享受。陈认为他在享受着牺牲。

 

关键全都在自己的心境,在于心境的能不能开朗。

 

—每天生活,要自求开朗。

 

做事的困难主要在‘人’

 

“人”的困难即有三层,接受你指挥的人不一定都够水准,你也不一定有权任免或调动。相关的同僚和服务的对象,未必都配合愉快,人人感觉满意。而指挥你的主管,其专业知识、行政能力、做事的担当、用人的气度,更不一定能支持你得心应手,乐意卖命。以行政能力为例,李鸿章主持北洋,潇潇洒洒,诗酒风流。其后丁母忧,由其同榜进士张树声“看守”三个月,累到吐血地步,论者都以为张仅仅是行政能力不足。所以古今真想做事的人,一旦遇到心折的长官,不惜“士为知己者死”。

 

“钱”的困难有预算的限制,有会计的牵扯,时效和灵活的调度都是问题。“行政”的困难在制度,制度的维护在人—主管长官。主管有无行政观念是第一步,有无行政能力是第二步,有无行政经验则是第三步。经验可以吸收。能力大可弥补,当任用帮手时把能力和经验考虑进去即可。美国杜鲁门总统答覆记者的话,可为旁证。他做完自己的任期,记者问国家是否还需要他,他要不要再出来竞选。他答称:“任何制度上轨道的民主社会,永远不会绝对需要任何个人。”

 

—“制度”最要落实。

 

同宗教

 

除了道教以外,宗教大多是外来的文化,佛教自印度传入,基督教天主教来自欧洲,回教也是自中东输入的。虽然崇拜的偶像不同,祭拜的场所仪式等也不相同,但都有着共同之处—“向善”和“利他”,耶稣上十字架,如来下地狱,都是“利他”的最高境界,为世人赎罪,不顾自己的生死。

 

伦理是先民的“同宗教”,涵盖着“向善”和“利他”的两大原则,但不止于这些原则。

 

它教我们“尊重”,因而我们敬天、尊长、孝顺父母。也同时以平等(人权尊严)、相互(对称)的态度,处理人际两两之间的关系。

 

它教我们“友爱”,因而我们爱人(由近及远)、爱物(惜物惜福)、爱大自然(天覆地载之德,养生活命之恩,不敢或忘)。也教我们推己及人,爱人如己。

 

它教我们“和谐”,因而我们能以宽恕化解仇怨,爱和平已融入天性。它教我们珍惜人性的善良和温馨。它教养我们成就高尚的“人类”。

 

伦理的恩赐和陶冶,不下于任何宗教。

 

—伦理同样有宗教的功能。

 

节制

 

西方当代的公德,是自由、民主、博爱和服务。而古时候的四大公德,则是理智、节制、勇敢、和公正。

 

节制,指守分寸,能适可而止;不至于逾越或过份。人们使用金钱、支配时间、都要能不浪费,恰到好处。做事则知道“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当继续、则继续;当暂停,则暂停)。

 

古人教人自制,当然是节制之意。一个人面对愤怒,即将醉酒,天人交战之时,得失取舍之间,如能够心地澄明,知所进退,是极大的修养工夫。

 

但节制不单是知识份子谈修养,实也是先民传承下来的优美的教养,或者可以说是善良的生活习惯。例如笔者儿时对故乡的记忆,表兄弟们或邻居们每每发生争辩,往往面红耳赤。甚至又骂又打,眼看大战即将爆发,不可收拾,奇迹可能突然出现。常常由第三者的一句话,双方便立刻叫停。尤其能不经第三者,只要当事者的一方,突然有一句下台阶的话,或是逗大家(包含第三者)打一声哈哈,也立见台风转向,或雨过天青。

 

降低贪念,同样靠节制。

 

—守法守礼,都从节制开始。

 

真的是艺术

 

四十多年前,老李常和一位叫安特生的加籍神父聊天。安懂得中文,也通国语,对中国便自以为了解不少。他总是或多少怀有成见—优越感。

 

有一次他讽刺中国人的无所事事(doing nothing),好像在欣赏艺术(fine art)。因为西方人的生活,不是工作(work),便是休闲(Play)。至于无所事事,简直不可思议。

 

他说的无所事事像艺术,显然在讽刺。老李气不过,很想证明给他看看,那真的是高级艺术。乃建议和安特生各处一室,撤除电话音响和书籍,各取开水数杯,分别度过一晚,甚或一夜。老李也报复着讽刺说:“安特生,你大约只能靠祈祷上帝,才可能免于发疯。而我老李,一定可以愉快的过此一夕,决不会感到无聊”。并且夸张说,“这真的是艺术,西方人不容易了解”。

 

安特生始而不信,继而请教,老李才解说他的秘方。可以神游六合,黄山之幽,泸沽湖之静,大峡谷之雄伟,尽可自在神游。可以神交古人(或书中人物)。如心有不平,亦可借重水浒传中黑旋风的大斧,一劈而下之,也就怒气全消了。如果想欣赏软性的生活,红楼梦一书中有不同性格的女孩子,都不妨相对畅谈。或者把爱读的文章,默诵几篇。或把将做之事,计划一下。只有嫌时间不够用,那里会无聊。

 

—无事可做时,能善自排遣便是艺术。

 

模糊的界线

 

美国某作家有一篇短文,题目是“一条细小暗淡的分界线”(A thin gray line)。在叙述日常生活琐事中,涉及是与非,或善与恶之间的分界,往往模糊不清。但必须认清。

 

计程车司机闯红灯,会有两点辩护。许多人都在闯,不闯白不闯,我才不吃那种亏。另一理由是交通秩序混乱,车塞得厉害,不抢一点时间,还要不要吃这碗饭。他把遵守交通秩序、和不守交通秩序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也因而忽略了守秩可以减少塞车,可以增进安全;尤其自己在守法。

 

某校某年聘请了一位教授,他早已取得教育部的“教授证”。但该校聘任升等办法有规定,凡是新聘人员,必须通过聘任升等委员会的审查。他如被交付审查,估计并不难通过。可是,校长不但直接下聘,还聘请他当评审委员。不但跳越了他自己的受评审,反而先参加评审别人。学校把中华民国合格的教授,和某校合法(通过评审)的教授,混淆不清,混作一谈。

 

从前有一位教授,非常欣赏自己的聪明能干和学问好,自信“做事”也做得对、做得好。好像这中间的界线也有些模糊了。

 

—对与错的界线一定要认辨清楚。

 

强迫推销

 

强迫推销,自然不顾对方的立场,意愿和兴趣。

 

强迫的结果,纵然出于善意,也不为对方领情,甚或引起反弹。更为严重者,往往反目成仇。此所以全世界接受美援(经济的、科技的、军事的等等)的地区,总是有不同程度的反美的声浪和行动。

 

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无时不在强迫推销民主政治,手段几手无所不用其极。不久以前,在东非的两个较落后的国家,掀起反美巨浪,当地死亡好两千人,美国使领及侨民也死亡十多人。中东地区纠纷一直无法摆平,阿拉伯国家普遍仇美。美国人只知道,民主是二十世纪思想的主流。却严重忽略了,在地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国情民俗,和不同的价值观。

 

推销的东西可能是物品。但无论如何价廉物美,无论怎样方便耐用,一动用“强迫”推销的手段,总是惹人生厌的事情。推销的东西也可能是一个观念,但只可以理性说服,客观劝导,不能够强迫,强迫是高度的不尊重、不民主。

 

四十多年前,建国中学一位高材生,被父母强迫报考医学院—能救人苦难,又自己赚钱,该有多好。但听说这位优秀青年牺牲了。

 

—多尊重别人的立场和意愿。

 

理和礼

 

管老先生教训小儿女们,常说时代是民主了,父子也可以“讲理”,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但必须“守礼”,伦常道德更不可偏废。守礼是相对的,儿女们有儿女的礼貌,父母们也同样有父母的礼貌,不可不知。

 

邻居一位詹博士,自小娇养惯了,学成归来,更不在意礼为何物。常为家庭琐事,和老爸爸争辩。姑不论“理”的曲直对错,“礼”貌就非常遗憾。大声争着讲话,若似理直,就非得气壮不可,那绝不是对待父母尊亲属的礼貌。

 

所幸这位小博士,虽很无礼,但尚明理。老爸爸请教管老先生,老先生说事到如今,不能全怪小博士。老爸爸自小的纵容,也要负责。于是相约在管老的儿媳返来的时候,由老爸爸找个理由,带小博士过来见见面。由于常常见面聊天,从管家的家教(生活习惯)中,小博士终于“变化气质”。从此理虽直,不敢气壮,而能“气和”。能低声下气的和老爸爸沟通,不再高提讲理的分贝。

 

小博士的大转变,其实还是得力于他的老爸爸。老爸爸先学会“老子对待儿子的礼貌”,先能改变了他自己。小博士本来就是“明理”的,只是在“守礼”上新有了进步而已。

 

—讲理重要,守礼更要紧。

 

权宜之计

 

从前有一位赶考的青年,经过大行山下,和推车的车夫发生争论。车夫只能从字面读作“大行”山,青年说不对,应该读作“太杭”山。青年自负是读书人,坚称自己读的对。车夫虽是粗人,也自认这两个大字他还能认得。

 

于是晚上歇店后,一齐去请教当地一位著名的熟师(教书先生),请他评断。熟师先看字,再看看人,评断车夫读得对。青年虽不服气,也只好依约加倍付了车资。

 

数年后青年高中,而且升官,重过此地,再见见这位塾师。原意打算狠狠教训一顿,挖苦一番。不料塾师健谈过人,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解说车夫粗人,像貌不善,假如输掉车资,路上难保不利于青年。几两银子小事,何能不顾安危。青年叹服,尤有感谢。

 

又从前有一位老先生,少年在日本学警察,返回在上海、苏州、九江等地服务。退休还乡,手边还保留了一把小手枪,是德国制造的掌心雷。乡间治安败坏,土匪横行。有一年土匪攻破了老先生的圩寨。匪首很尊敬老先生是一位清官,是一位善人。下令只抢钱财枪械,不可伤人。最后向老先生“借用”那把掌心雷(知道的人不多),老先生只好找出给他了事。但提出一个请求:不得用此枪妄杀无辜。只能作防身之用。

 

—无可奈何之时,不妨从权。

 

张委员的体贴

 

张委员是当年立法院的“老贼”之一,远比今天大多数小贼们高明—知识、人品和道德都高明。他也有很多小故事,让许多人一直在怀念他,虽然他已过世了二十多年了。

 

他在他的故乡担任过“厅长”级的职务,为了减少应酬,总是声言回家晚餐,陪陪家人。家中的伙食当然很好,可是他常常想到吃些普通的东西。每当他入座面对佳肴,而又想到某种可口的食物时,总是找来副官,轻加责备。例如说,今晚某公馆邀宴,好像已经破例答应了人家,怎么你也不提醒我一声,难道你也老了,忘了。副官很有默契的道歉,然后吩咐司机,立刻陪主人外出。所谓某公馆邀宴,不过是到某一家酒馆,去吃他想吃的某一道菜罢了。

 

有时他一顿饭可能吃上三家酒馆,其实只是吃三道想吃的菜。他不可能每家只点一道他要吃的东西,所以难免有很多浪费。但他点而未吃的菜肴不动,指定送给某些人士。

 

他不愿指定家人专门为他准备这样那样,家人都够辛苦了,不要再添麻烦,不要去委屈了他们。至于满足自己的食欲,随兴乱吃,是因为他也不愿太过委屈他自己。薪俸已经可以养家养廉,随兴小吃,又可趁机松弛一下整天的忙碌,也好。

 

—体贴人情,无妨包括自己在内。

 

也是一种自私

 

人们往往只能以自己的知识(所了解的范围),作为评论(人或事)的基础。不一定是无知(如肯谦虚一些,便不至如此),但却是一种自私。

 

有位前清秀才,饱读中国诗书,未受现代洗礼。晚辈和再晚一辈的年青人来看他,他必问近来作诗(旧体诗)没有。如回说“没有”,一定诚恳劝你要用心读书,多多作诗。如回答说“有”,那很好,还算用功。假如能带着一首两首诗作,声明今天除了问安而外,特来请教,请求改正。老人会喜出望外,一面改正,一面鼓励。“青年人像你这样用功的,现在已不多见。写的不好不要紧,我会改。你只管多写”。老人家以为用功者,就是多读中国旧书。以为有学问者,就是会写旧体诗。

 

某一位公教家庭的主妇,经常批评老公用钱小气。经常骂张家大嫂太过会算,张先生才赚那么一点薪水,有什么好打算的。你看李家大嫂多会化钱,该多么潇脱。但是她忽略了两个事实,她家和李家,入不敷出,都过活得捉襟见肘。而张大嫂家,因为量入为出,有预算永远不穷。

 

这位大嫂娘家富有,她的生活的知识和习惯中,就没有“预算”这两个字。

 

—只用自己的知识去评论,也是一种自私。

 

发言要切题

 

发言、作文、评判、或辨论都要切题,万不能言不及义。

 

有次教育部邀请一批大专教授,去风景区度假,也安排了一场座谈会,谈谈伦理教育的问题。支持会议的教育部官员,迟到了三十多分钟,报告迟到的原因,非常详尽,历时二十分钟,自我介绍历时八分钟。座谈会因而草草收场。并无丰硕的成果。

 

自我介绍中,特别说明他也是教授,在某某大学兼课,原先在他迟到十来分钟时,怕他赶不上上山开会,已互推了一位临时主席,也已经开始了座谈。他一到场,临时主席坚辞。他再一说明和自我介绍,议程大乱。以后偏离主题,只能联谊了事。

 

其实,迟到已是事实,只须道歉一声就够了,不可再多耽误时间。迟到的任何原因,都与座谈的主旨无关,都不是继续耽误座谈时间的理由或必要。至于自我介绍,更外没有必要了。大家大多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即使不知道,丝毫无损于座谈会的进行。那天他的全部发言,几乎可以说没有一句话是“切题”的。

 

—切题,是针对主旨发言,不可偏离。

 

谁能不要自己的家?

 

王家少年,心地纯良,但个性偏激。对家人普遍不满,曾发誓不要家,自己去独力奋斗。十年的起起落落,对家—父母的家,他还是难免怀念。三不五时找个藉口,透过姐姐问问家中情况。偶而借题听听老爸的声音,因为他比较“原谅”爸爸多些。也偶然找机会偷偷回家一趟。吃点剩菜,因为剩菜也有一点“妈妈的味道”。

 

某老师已经退休了,才开始警觉到“家”的重要。他人很善良,热爱他的小家庭,和每一个家人。只是个性专断,喜欢自以为是。一切爱家爱人的表现,都得依他的方式,凭他的意志。弄得他的一妻三子,个个紧张,压力沉重,生活并无欢乐。但彼此仍然关切,仍然深爱。

 

为了小儿子读书遭遇挫折,又弄得全家不快。原来小儿子升入某某私立大学,大半是他的意思。读不下去了,他骂孩子不用功,孩子则抱怨没能依自己的志愿,无法不接受退学的事实。接续而来的是要申请转学。某老师又在指挥儿子选校选系,结果父子弄翻了脸,儿子去当兵去了。太太勇敢支持小儿子,夫妻也翻了脸。两个大孩子工作在外,有事只肯和妈妈连络。妈妈自己去做义工,只知道菩萨和师父。

 

某老师孤独了,幸而他自己的一位老师指导他,帮助他找回妻子孩子们的感情。

 

—关心,先要能尊重对方。

 

落实并不容易

 

十年前H教授教书满四十四个年头。他不是不想退休,只是有六年私立学校的年资不予计算。凑不齐四十年,便算不成退休最高的八十一个基数。

 

当时有位考试委员坚决表示,政府优待教授,加给二十个基数。公立的年资算出七十六基数,加上加给的二十个,大为超过八十一之数(八十一以外的无论多少,不再计算)。

 

H信任那位考试委员,更信得过他的态度之坚决,便申请退休,也得到八十一基数的退休金。但,凑得上八十一的,并不是靠政府的优待加给,而是政府法令的变更——私校年资可以合并计算了。

 

原来所谓加给,是指公务员退休,最高计算到六十一个基数,而教授退休可以计算到八十一个,仍然都要凭个人年资核实累计。所谓的“加给”,只是上限的差别。

 

另一例证是雇用菲劳的问题,有两位人士,都肯定的保证介绍菲劳,坚称一定找得到。找得到并没错,可是他们都忽略了雇用者尚需要国内的医院证明。此外,出面雇用者还有身份的问题,老人儿女都在国外,因而发生阻碍。

 

—落实并不容易,但做事一定要能落实。

 

倒值得统一统一

 

雾峰的街道并不壮阔,更不雄伟。但商店的招牌很整齐,都不大,台风之后,未闻市招成灾或惹祸。晚间乘车通过市区,市招在灯光中也极为好看。并未因为统一而显得刻板或单调。

 

台中市和许多城市中的招牌,大多奇形怪状,大小高低不一,风灾后倒落满地,风灾中对行人和行车都构成威胁。何以不效法雾峰,以行政力量,劝说大家统一统一。

 

招牌中尤其应该统一的,是书写的方式。横写的居多,直写的也不少,横写的有些从右往左看,有些却从左往右读。最为莫名其妙的是有少数商家,上面一层招牌从右往左读,下一层同样店名的招牌,却又从左往右读。

 

这还不值得统一统一吗?

 

台风豪雨,是台湾无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风灾和水灾,都不是一定不可避免的,都不过是人谋的不臧吧了。

 

避免灾难,减少灾难,和降低灾难,全得靠“人”订的政策,和“人为”的努力。“政府”就已有四个层级,有更多专家仍在决算规划,又有优秀员工在打拚,每年都花费不少的经费,何以灾难反而愈来愈深呢?

 

大概从制定政策到执行,再到监督,权责也很需要统一统一了。

 

—该统一统一的事,还有好多啊。

 

守法习惯

 

一九七三年作者访问日韩,韩国当时稻米尚需要进口。但为节约外汇,规定每周二、五两天为无米日,全国必须吃面粉或杂粮,不得吃“饭”。又红参在当时为了赚取外汇,管制买卖。作者去汉城的那几天,恰逢禁售之期,华侨商店虽有红参而不敢卖。作者第一次赴韩,只能要求看看红参,虽然谊属同胞,还是不卖。

 

韩国人守法的精神,给人印象很深。

 

中华民国驻韩大使,在大使馆内欸宴访问团,席开五桌。虽然山珍海味,酒席丰盛,大使却谦虚而幽默的强调:“今天真正请各位贵宾赏光‘吃饭’,因为今天是星期二,全汉城吃不到‘饭’,使馆有特权,所以例外”。

 

一位团员遇到在大使馆工作的亲戚,透过他的帮忙,也只能向友人“借”到四两地字牌红参。留下钱等开禁时,代为购置,再归还那位好心的友人。该位团员非常感谢,因为他返国后可以向体弱多病的老妈妈,有个交代了。

 

据说,不是“韩国人”特别守法,而是“韩国执法的人”绝不让国民不守法。对于不守法的,处罚很重。更要紧的是,处罚起来,绝无例外。

 

—守法是习惯,得强制养成。

 

守法也是观念问题

 

琉球受过日本人和美军的双重影响,琉球人都非常守法。那霸(琉球首府)的交通秩序,远比台湾好。但据说也是靠“重罚”才养成的习惯。

 

对于有一些人来说,守法和守份也可能出于观念,而观念来自教养。出于观念的守法和守份,境界自然更高了一层。

 

四十多年前,一切都没有上轨道,私立学校办理招生,也往往如此。H先生的小弟考高中一直落榜,后来北部某一私立学校招生,小弟同样落榜了。该校教务主任是H先生推荐的,他倒过来和H商量,把小弟名字加写在榜尾不就得了。

 

H先生居然不予同意,认为对弟弟是不好的示范,是一种反教育的行为。后来事实证明,拒绝接受,确实对小弟一生,有很大的正面的影响。

 

又一次,H先生在一处公家官署办美援的公文。因为不是编制以内的员工,每天只要人到,不必“签到”。于是有人鼓励他作弊(好像并不犯法),每周申请两天半出差,每个月四次。出差费补贴正副主管和主任秘书三人,自己也分得一次。H先生以辞职拒绝。却是出于内在的教养,并非外力。

 

—良好的教养,更能培养正确的观念。

 

法律以外

 

法律以外的事,当然并不犯法,顶多不符合法令而已。但有些事虽可能在法律的“条文”以外,却还在法律的“精神”以内。

 

例如好早以前,作者报导过一位大学系主任,因为年满六十五岁,依法不能再兼,被调位为夜间部主任。当时的夜间部未纳入大学组织规程,主任的年龄,找不出法源说他犯法或与“法令”不符。但六十五岁后不可兼职的法令的“精神”,一在于新陈代谢,进用新人。二在于体恤长者,不忍让老人太过劳累,是政府的一番德意。

 

古来不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犯罪,不知道有多少“告诉乃论”而无人告诉的犯罪,他们都好像没有“犯法”。现在更不知有好多好多查无实据的贪污。有人讽刺说“贪污”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切切不可以“有据”。万一有据,就真的要犯法了。

 

其实,法律以外的事,大多属于道德层面,或关连到社会正义,所以,有很多事,除了是否“犯法”,还应该有“法律以外”的考量。

 

例如弃养尊亲(父母),而且因虐致死者。例如强奸亲生女儿,甚或致死者。例如强奸生母者。都不能“止于”法律的考量—仅仅以杀人强奸等论罪,唯一死刑(不得上诉),和法律以外的鞭刑或死刑,似更为重要。

 

—“法律以外”的考量,有时更为重要。

 

从心所欲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孩子们都说“不逾矩”是爸爸一生的写照,没得话说。从今天七十大庆起,祝老爸好好过几年“从心所欲”的日子。

 

“从心所欲”,好一个古稀贺礼!

 

但真能从心所欲吗?难啊。例如老爸不喜欢事务性的工作,偏偏非作不可。因为老太婆不喜欢做,也不会做,更不肯学着去做。孩子们大了飞了,家中杂事,老爸能不做吗?若能不做,那才叫从心所欲。

 

老爸一生不会理财,不喜欢管钱,但什么“量入为出”,什么“省吃俭用”的古训,却是知道的。偏偏老太婆用钱从无预算。想到要的东西就买,想花就花。至于钱的来源么,那不是大男人的事吗?老爸无能控制预算,更无权平衡。若能控制或能平衡,那才叫从心所欲。

 

落伍的老男人,难免也会有意愿支配自己的家庭。偏偏金命的老爸,跳不出火命老太婆的掌控,(那是老太婆的坚定的信仰)。若能跳得出,那才叫从心所欲。

 

至于日常饮食,只能给什么吃什么。若能想吃什么便吃什么,那才叫从心所欲。

 

突得破主观客观的条件,是从心所欲的先决条件。否则就要凭高度修养,能够“放下”。

 

—从心所欲,真是无上的幸福。

 

‘父父’

 

所谓“父父、子子”,要教训儿子像个儿子(含女儿)样,得父亲(含母亲)先要像个父亲样。怎样才像个父亲样呢?

 

首先重视身教,要能勤劳、节俭、整齐、清洁,要能切实负起家庭管、教、养、卫的责任来。

 

孝顺尊亲,要出以至诚,因为从他们身上让自己获得生命,获得生活,获得教养,获得知识与谋生的技能。敬天要出以至诚,从大自然中让我们获得养命的必需品,和生活的资源,诸如空气,阳光、水和衣食住行的资源等。

 

感恩的后续行动是回馈,对家人亲族,对社会人群,时时心存报答,求取心理的平安。

 

其次调适观念,不要老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管教儿女,去爱护儿女。要尊重儿女们自己的意愿、兴趣和性向,多鼓励以取代督责。但尊重不是宠溺,要明确告诉儿女们是非对错的标准何在;告知他们生存的意义,和生活的责任。

 

在生物界我们有幸生而为人类,又要在当前多元社会中活下去,协助并指导儿女们对未来一生的规划。必须活得尊严而自在。因而,对最低的道德原则,和最低的法律原则,要求儿女严格遵守,不惜用最严格的方式坚持,甚或不惜动用鞭刑。

 

—“父父”是“子子”的先决条件。

 

‘子子’

 

所谓“子子”,就是儿女要像个儿女样。

 

首要的生活训练,学习早睡早起,勤劳做事。爱物惜福,绝不浪费。整齐清洁,不止于起居,包含心灵的纯洁。

 

对尊亲要有孝“敬”心,打从内心尊敬起,感恩他们给予了生命、生活、教育等等。要有孝“顺”心,顺从他们的意愿和趣味,但并不是盲目服从。要严守份际,儿女也可以说理,但要顾得住做儿女的礼貌。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得“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因为家庭以内,不止你一人,还有父母兄弟,诸姑伯叔。因为社会上更不止你一人,还有不同年龄层的好多好多人。你怎能只知有己?

 

效法父母,时时心存感恩。不止感恩大自然,而且要感谢社会百业。假如没有农夫种稻,那会有米饭上口。当然优先要感恩的是生我的父母,教我的亲长,和伴我的家人朋友。好孩子不吃十年闲饭,人贵自立。得明辨是非,坚守原则。要有包容心,知道恕道的可贵。输了认输,错了认错,但知错必改,那又是勇德。

 

感恩后续的是“回馈”,基本的回馈从顺从和奉养父母做起。勇德包含为自己的所做和所为而负责。也要热爱大自然。

 

—做到了“子子”,必能成为最健全的公民。

 

父不父,子不子

 

少年飙车杀人,自然是“子不子”了。但问题却不在少年,而在于“父不父”—父母不像个父母样。因为飙用的车辆价款的来源,不外父母所给,或儿女逼要,或出于偷抢或勒索,该都是父母未能善尽管教的责任在前。

 

雏妓问题,好像也不在于“子不子”(女不女)。但同样的,问题焦点不在雏妓,而在于“父不父”。崇拜金钱的价值观的形成,出于社会无数的“父不父”,也必然出于雏妓父母的“父不父”—她们接受和传承了这种拜金的价值观。

 

十八岁少年开豪华轿车,杀害尊亲且毫无悔意。我们总不能认为那是出于他“少有大志,立志杀人。”我们总可以评判:是出于他自己的父母,和社会无数父母们的“父不父”,才导致而成的恶果。

 

弑父杀母,早已司空见惯。奸及亲女,甚或致死,强暴生母,若无其事。这些令人发指的罪恶,岂是一天造成?如果法律也只能以“杀人”或“强暴”论罪,则法官们也得连带负责,负“父不父”和“子不子”之责了!

 

王建瑄先生承认社会已乱,主张重刑(鞭刑)伺候,笔者深有同感。严重的“父不父”或“子不子”之人,除了应得的刑期,得再酌量加罚十鞭到五十鞭。极端的犯行,应处极刑。

 

—鞭刑惩贪罚劣,最为有效。

 

他,讨厌说‘不’

 

他讨厌说不,他不一定都对,但是他讨厌说。

 

因为讨厌,他曾产生过报复的心理,也曾发现过自己的无知。

 

当年凭一位长者说合,他和他的表妹谈到了婚嫁。当年台湾尚未开放观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表妹从香港接到台湾来。表妹住在那位长者家,他和表妹见面时彼此也都欢喜,好像一切都很正常。但他们终于分手了。

 

也许是他的性子急了一些,又因为她住在那位长者家,实在主客都不方便,所以很快他就问到婚期,想不到表妹却说出了一个“不”字。她说的又不是要彼此多一点时间,以便多了解了解等一类的话,只讲等过一阵子,也许她还要回到香港去。他讨厌了,也误会了。误会的是不懂得女孩子嘴上“不”的真正的意涵。讨厌的却是,他知道,十分清楚的知道,他自己能提供一个很忠实的男主人,对家庭绝对负责。而对方可能提供的女主人,是否像他一样忠实负责,至少他还不十分清楚,(那只有她自己才最清楚)。怎么她倒先说出“不”字来。

 

其实他不懂的,不仅是女孩子嘴上“不”字的真意为何。还有,他自己所知道的(例如负责),还没有来得及让对方知道。更有,对方最清楚的,他也还没有努力去了解。

 

—多替对方设想,多站在对方设想。

 


回善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