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我上虑到佛国,下虑到地狱,每天不知虑多少遍。
(二十二)我的儿子向我要钱,我说好啊!不怒也不乐,因为我定在志界上了,一切没说。徐瑞麟(学祥)的儿子向他要钱,他笑?说:“我若有钱不给你花给谁呢?可惜我没有。”他是个意界人。王国华(为王善人之子)的儿子来信要钱,他生了很大的气,把信扯碎了,他是个心界人。屠永年的儿子向他要钱,他不但没给,反而把自己气死了,他是个身界人。
(二十三)身是受罪的东西,人偏看重他,处处为身子做打算,活?爱护他,死后还要金葬玉葬的,为了保存肉身,才引出剜坟掘墓的事,世人该有多么愚!有形的东西,哪有不坏的理?身子是受劫的物,坏了拉倒,不能出数,叫他做劳,才能了罪,叫他享福,罪怎能了?今生不了,还有循环。
(二十四)心就是魔,处处出现。千思万虑、非份忘想,便是魔扰心。忧愁烦恼,生气上火,便是魔扰性。游手好闲,满身嗜好,便是魔扰身。魔的害处,令人寒心,我幸而觉悟的快,把心掐死了,以志为主,才出苦得乐啦!
(二十五)春天看种子,夏天看苗儿。种子有六成,种在地里也能出,长得也很旺,可是一到秋天,便成了莠子,莠子到了收成的时侯先落地,来年必定荒地。世人使心的便是不成的种子。现在的人都成了“莠子”,世界怎能不乱呢?
(二十六)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实上必有累事。
(二十七)不高兴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针鼻大小的眼,就漏气啦!性是本,志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根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间,也像那雨一样。
(二十八)我们观察古人行事,要知道古人是用志、意、心、身,哪个字成的道?像孟母教子是用志字成的;三娘教子,是用意字成的。观察今人 ,也是一样。像薛坤杰和我妻白守坤治家,都是由心字成的。
(二十九)好了好了,了一个、好一个,好一个、开一个。有身,心放不开;有心,意放不开;有意,志放不开。
(三十)近人远了是心,远人近了是意;神是近人远,远人近;佛是一切都远,远而不远。像世人对我,现在不是都成为近人了吗?
(三十一)意是神,诚住意不令外散,涵养久了,自然如神。神和天地同大,哪念哪有,谁念谁灵。意是阳光,能照破黑暗,把私欲除净,天理自然流行。
(三十二)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界,轻则用意,重则使志。能够用志的,万世罪孽一笔勾消。可是魔来了,你可得定住,志稍微一动,便是种子。
(三十三)人们持身行道必须谨慎,志界人一倒了志,便要坠落到身界。意界人一失足,便落到心界。
(三十四)要想定住志,必须用三界养身。首先要立本,例如教员,就该常研究教书的道,把书理钻透,本自然立住。
(三十五)人若是定在志界上,如如不动,不用你去找佛,佛就会来找你。你若是定不住志,就是天天求佛,佛也不理你。因为你见好事心里高兴,是被善魔魔倒了!见坏事心里发愁,是被恶魔魔倒了!要是到了志界上,好事歹事都不动心,对与不对全不动性,魔就助你成佛啦!
(三十六)修行人怕染尘,所以有离尘的、有避尘的。岂不知尘在心里,不在身外,要从心里了。心里不可有尘,身外不能没尘。不迷、不染,招魔也不后悔,受屈也不怨人,得失苦乐都不动心,才是志界人。
(三十七)死心才能化性,禀性化了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志诚,这是一定的理。
(三十八)我最初定在意界上,果然灵啦!我还嫌小,又定在志上,一切不说,不赚钱,也不花钱,专门讲道,一切都在道中求,活也活在道上,死也死在道上。
(三十九)用志要从近处作起,我和谁接近,就先悟谁的道,先知谁的性,把他助起来,叫他佩服了才算。先令一二人佩服,再令千百人佩服,这才是?用志。
(四十)用志做人是不说的、不变的,你欺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面的助,力量更大。
(四十一)神是助人的,鬼是搅人的。若是能定住志,不但神能助人,鬼也能助人,反面的助,力量更大。
(四十二)志要高、意要大、心要平、身子要低。
(四十三)各教圣人,没有不是以志为主的。我听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又听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当忍辱?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还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神,是不是一样呢?所以我说,各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样的,若是分门别类就不对啦!
(四十四)?到了志界,半点火气也没有,只剩?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