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佛音

第十篇 无语话禅心

   忽觉童子到玄关 无言相对境乃宽

   仙坛书静谁留久 古卷经深诵读难   吾乃

   月慧菩萨 钦拜

天旨 临凡著书 恭请

娘安 再动灵笔 绩演天心 望诸有缘 皆会妙玄

   黎明曙光 赖贤共点 同引迷子 早返家园   咳 咳

 

  禅,以经验而言,乃是自性之灵照。以境界而言,乃是不可思议言说之真空妙有。以内容而言,又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之如来真藏,是一切教义之基石,一切思想之母胎。其实当人们以这样的“形容文字”去接触“禅”时,不免又要失掉准头,掉入障碍。

  “禅”是什么?“禅”既不是一种经验,也不是一种境界,更不是一种主义。“禅”一点也不神秘,禅只是禅,不多也不少,人人都俱足,个个无缺欠。只有从禅的直接体悟中,才能知道“禅即佛心”,是要直透释迦佛祖“廓然大悟,成等正觉”时,所悟所觉之“境物”;是要直探一切一切之源头。禅、道、佛,本来,异名同旨。佛义之中心是“悟”,禅亦不例外。悟是参禅之目的,经云:“理可顿悟,事要渐修”。“禅”虽讲究“悟”,但更重视实修。故悟并不就等于“禅”:“禅”也不等于“悟”,否则不重视实修,则流为一无用处之口头禅,失去参究之本意矣!

  慧能六祖本于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理念,指出心念仍然要活活泼泼,只是不着相而已。镜子能照万物,却不为一物所黏着。同时对于外境之一切,全无分别之心,自性像镜子一样,善来时,照(应)明其善,恶来时,照(应)出其恶。而镜体始终不受污染。参禅者要打破执着外修之工夫,而强调心地用工夫。外修之工夫是借外来而使心念不动,这属人为的,因此只能有短暂之效果。心地之工夫,乃是由明心见性之智慧,使得心地不受一切妄念之污染。这方是自然的永恒的真工夫。慧能六祖在于禅的功夫,更着重烦恼即菩提。所以不必怕妄念,有妄念时正好照出其为妄念。也不必躲烦恼,有烦恼,正好可觉出其为烦恼。如此心地上之工夫方有落手处。此间问题是在如何去用工夫,这工夫之最紧要处,就在于先要能“觉”,能“觉”之后,妄念自然不染,即使有烦恼也会转成菩提,否则没有智慧(觉)而要断妄念,结果任何现象都变成妄念,草木皆兵,不妄也狂矣。

  禅乃本心,明显处处皆是,隐微无一在处,文言难表,唯觉可会。天命之性此禅者之体也,人人本有,回头即是,修子可会于无言之中乎?

 

悟缘:弟子叩请 师母大人圣安!

   据弟子所知,禅所讲究者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大部份参禅公案之中,大都采用无情说法方式,用以勘破人们之语言与心识而直显本觉。可是末法有情众生根机浅小,一时无法领会禅意,致使大乘禅法不得其力。弟子恳请 大人借此机缘,于方便权宜处,略示禅心之应合处,以引修禅之慧!

师母:禅机遍在,悟在会心,语言难宣。今悟缘既有此心,吾即应缘亦可!尔就以白话略述禅宗公案几则,以便于权宜说法也!

悟缘:弟子恭领圣谕!

   昔时二祖慧可问初祖达摩:“请师替吾安心。”

   达摩祖师却反问:“尔心在何处?拿来,吾替尔安之。”

   稍后……慧可云:“吾寻既久,却寻不出心来。”

   达摩祖师曰:“善!吾已把尔心安好矣。”

   请大人略示此中禅机。

师母:慧可祖师拚命想去找、去安之心,并非真心,而是妄心。真心是主体,如如不动,永恒常安。假如人们一旦想到它,或是企图把握它时,便不是主体而是客体矣,当然也不再是真心。达摩祖师所以令慧可拿出心来,只是要他自己发现所谓的“心”是虚幻的,如此由于初祖这种出人意外之指点,唤醒了慧可二祖之直观而了悟了自己之真心。

悟缘:原来如此,烦恼是菩提,菩提非烦恼,只差在觉与迷而矣。

   妙!妙!

   五灯会元中记载此一公案:

   龙潭和道悟云:“自从我来此地,未曾听过您为我指示心要。”

   道悟云:“自从你来到此地,我没有一时一刻不在为你指示心要啊!”

   龙潭不表同意,故问:“您指示了什么?”

   道悟答:“你不妨再回想一下:你递茶来,我接:你拿饭来,我吃:你行礼,我点头;这不是处处都在指示你心要吗?怎么能说我没指示呢?”

   龙潭低头沉思良久。此时道悟又说:“悟者真悟,拟思便差。”

   听了这话,龙潭开了悟。接着问:“如何保有这份悟境呢?”

   道悟云:“简易也,只要顺着你的自性,逍遥而游;应着一切外缘,放旷而行;本着平常之心,而没有凡圣之分就可也。”

   此则公案指示从生活中悟道,很适合道降火宅时之修子参照,恳请 大人开示此中禅机!

师母:修道并不需要任何与众不同之作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杂识心地去历事练心,久而久之,自能悟道。开悟是如此,保持之方法亦是如此。道是极平常之理,并不需惊世骇俗。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由此可知佛祖之生活也和常人无异。这可给一些追求玄异者一个指示:“从生活里悟道”。中庸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故道在日常生活当中。修子现俱人身。只要率性而行,则应缘之时必是仁、义、礼、智、信也。故佛性人人天命而具,只要悟此、行此,则一切足矣!有云:人道 成,天道亦圆,修子还有何求?

悟缘:叩谢 大人开示之恩。

   传灯录里记述洞山有一天在渡河时,偶然看到自己在河水中的倒影,顿时大悟,于是写了一首偈子,偈云: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在,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叩请 大人开示此中禅机。

师母:此偈中之如如即指自性和真我,亦即道德经中之常道也。偈之大意乃指:

   所谓自性和真佛,就是你自己;既是你自己,自然不必向外追求,否则自性将离自己愈来愈远。我今独自在,亦即返回本心,皈一之觉,当然处处都可见到自性之流露,而云处处得逢渠矣。至于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为何前后矛盾?因为洞山看到河里自己之倒影,因为那个倒影就是“我”,由此见了自己本来面目,因而大悟。但是外在之倒影不能常住,所以要缘灭即过,赶紧放掉。假如仍旧执着倒影是我不放,那又陷于“我执”。故云: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