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言行录

一○○、农安县女义学

吉林省农安县教育所(今教育科)所长梁云岐的太太患神经病,请我去讲病。我把梁太太的病讲好,梁所长有心成立义学,无奈孤掌难呜。正好朱家房村人请我去讲道。朱子清(名万选)是清末秀才,他很喜欢听我讲道。我见他一早起来,就催促人下田,整天不是管伙计,就是?家人,操劳得身体虚弱,抽上大烟,心情苦苦恼恼的。我等他听道日久,十分信我之后,才对他说:“你家有三百多口人,佩服了你的有几个呢?教明白了几个呢?”他答不出来。我说:“你不教人,天天管人,你可知道,人管人像拍皮球似的,拍得越重,跳得越高,日久成仇,能使妻离子散!”朱子清说:“我见他们做事糊涂就生气,该怎么办呢?”我说:“圣人不是说:‘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你忘记了吗?”朱子清一听,汗流浃背,问我怎样做?我说:“老不舍心,少不舍力,你若能正己化人,就轻快啦!”我劝他把大烟戒了,和梁所长共同办学。他果然戒烟后,成立了农安县女义学,又向郭尔罗斯旗.扶余.大贡等地,成立七所女义学,梁、朱二位学董,很受蒙古同胞尊敬。

【附记】淑贞女子义务学校

张雅轩学董弃产兴学,乡下人都认为张家出了败家子。有人说,求财都怕求不到,那有用自己的血汗钱,替别人教育子女呢?怀疑你居心不良,另有企图,就是他的亲友和家人,也都认为他被王善人的邪术所迷,将幸福的日子放弃,办什么学校?叫人家黄花大闺女,抛头露面的念书,那么大的闺女,不好好学习针线工作,都变成野丫头啦!接着他和他二弟鉴恩的五个子女,又相继夭亡。于是毁谤的人就更多了,以致夫妻离心,亲友侧目,村里的人,都用扫帚扫他走过的?印,怕沾污着土地。张学董不为所动,坚定意志,克服万难,努力办学,七年如一日,感动朱恕忱、高正午、高心一、白抚辰、刘惠忱、孙周静轩、唐尔恩、朱品一等诸位善东,一致支持张学董办学,并且为了女义学有发展,议决迁至腾鳌堡镇。张学董乃在腾鳌堡镇西门里,购买建地十五亩,大兴土木建筑校舍。经过二年多,始初步完成,将周正堡女义学迁到新址,定名淑贞女子义务学校。因东北各义学的女老师,多由本校毕业派出任教,故均称之为母校,腾鳌堡位于中长铁道东侧,距千山站十公里,地当辽河下游与浑河、太子河?合处附近,土地肥沃,属海城县治与辽阳、辽中、台安三县接界,是一商业重镇,人烟稠密,交通便利,风气开通,文化水准很高,故新校迁址至此地,与东北女义学之发展关系很大。

一○一、回海城母校

张雅轩兴学以来,义务学很发展,至民国九年已发展至二百三十余校,可是淑贞义务女学校,因购地建校积债八千余银元。张学董的祖产早已卖光,连他母亲嫁妆的铜盆都变卖了,其困窘可知。有一天上早课,庶务(义务学称工友为庶务)来说:“别讲啦!赶快想办法,去买米吧!”张学董说:“有办法!”庶务接连催促三次,张学董还是说有办法,庶务着急说:“你有什么办法?等一会儿下早课,拿什么给先生和学生们吃呢?”张学董说:“先把我家的米拿来煮一顿吧!”像这样勉强维持着,眼看年关快到,实在无法支持了,乃烦高正午学董到东北省来找我回去设法。我叫高正午先回去,告诉张雅轩学董,通知各义学善东学董,寒假期间到母校来讲习。高正午去后,我对女老师们说:“将来必须那地方人办那地方事,义务学才能巩固,只靠外来的人不能扎根。目前因为当地人还没教成,需要外来的人协助,这叫远来的和尚好念经,是一时的变通办法,人得像水似的长流,不流动就臭啦!母校来的老师们全都回去讲习,明年再派别处去,另派新人来。这叫做‘见好就收’,给人留个好印象。要多提拔吉林省的学生去参加讲习,将来好能任教。”我回到母校,主持寒假大讲习,各学董都乐助钱款,才将难关应付过去。

一○二、朱耀廷明道

朱耀廷管理随我前来讲习,他有四子一女,性情刚强,上课立志,要学成做老爷子(老人)道。我说:“你要想明道不难,你把命找?来就明啦!从现在起,不要说闲话,专心听讲道,这叫做‘盖头’;下课时先行礼后问:‘老爷子怎样当呀?’诚心诚意的问?了就能明道。”朱耀廷下课,逢人便行礼问:“老爷子怎么当呀?”?人都笑着说:“会当啦!”问到第七天,得着了老爷子道,快乐得三天三夜没合眼。他才知道了以往自己的脾气不好,专看别人不对,每天生气上火,打儿?女的,自己像阎王爷似的,把儿女管的像牛头马面一般,亲人变成了仇人,今后要改头换面,用天性当人,把仇人变为亲人。

【附记】朱耀廷行道

朱耀廷,讲习后?家时,买了些糖果,走到自己家里院墙外,听到院子里有说有笑的,等他一进门,立刻就鸦雀无声了,他自己也笑了。进到屋里,把全家人都找来,分糖果给他们吃,然后悔过说:“我已往不明做老人的道,整天吓唬你们,像阎王爷似的,把你们也吓的像牛头马面一般。这次我到母校去讲习,得着老爷子道了。人是非学不能知道,已往你们本来都很好,咱家又有田地,生活本不困难,只因为我一个人的脾气不好,才闹得全家老少不安,苦苦恼恼的,不是生灾就是长病,今后我想在家里办一个女义学,媳妇们也好顺便念点儿书、学学道,老大广存在家办学,老二广德不必再做木匠,老三广生也不用再到饭?跑堂了,和老四广福三个人,都随我到顺山堡去念书;老闺女广寿也上学,咱们也不白吃义学的,再舍给顺山堡男义学一百亩田地。黑林子女义学已经舍过一百亩,这次不再舍啦!今后我们要变成道德的快乐家庭,你们赞成不赞成?”全家人都很高兴。朱老管这一明道,不但全家都出苦得道,后来他四子一女,也都明道献身公益,在道德场中服务,王善人称之为“朱家五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