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言行录

二二、性命

(一)万教都是一理,因为种族不同、风俗不同,所以各教教主所创的教也不同。他的宗旨都是替天行道,他的目的都是为了度人,使人改恶向善,以救人的性命。

(二)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没个不好。可见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三)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带坏啦!道是什么呢?就像木匠打的中线,不论别人好不好,你先给他打个中线,取长去短就合道了。

(四)道就是命,德就是性。性是保命的,命有消长,必须保全才好。大家细心考查一下就会知道,会内的同仁,凡是以天性为主,不拿习、禀性当家的,命都大了。不以天性为主,专拿习禀性当家的,命大的变小,命小的就灭亡了,?令人吃惊呀!

(五)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若定不住性就是没扎下根,若不认命也难结果,好似开个假花。学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认命。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认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害,受苦才能享福。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轻,把名利看重啦!

(六)命好似灯,德好似灯罩。灯若罩起来,才能大放光明。人修命也要养性才能灵,和灯要罩起来是一理。

(七)道像灯芯,德似灯罩。德不足挡不住外界的恶风,没有道不能大放光明。所以说:“有道无德道中之魔,有德无道一座空庙。

(八)古人说:“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点灵光无处用。”这话把性命双修的重要,说得太透彻啦!

二三、立命

(一)世人都愿享福,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为人一不知足、二不认命。人要能明道,有福可享,没福也会找。

(二)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长,名也准大起来。会当几个人就得?几条道,若是不尽职、不尽力、喜虚荣、做假事、有名无实,就立不住命。女子若是羡慕人家好,怨自己不如人,又恨不如男人自由,不是抱屈就是后悔,那也是不守本分。

(三)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这种人准苦。知命的人天命一定长,情理足道理长,道理足天理长,足了就不费力。若是做这个想那个,叫做漏气,像气球似的,一漏气就瘪了!又像蒸包子,一漏气就蒸不熟了。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轻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一起贪心便落苦海,不论怎样大富大贵,也是毫无乐趣。

(四)人的名是天给的,?饭的叫做大司傅,写字的称为先生。人做事要是名不符实,就是丢命,也就是不知命。

(五)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离开本位,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过。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

(六)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说话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当体成?。若是生为女身,羡慕男人;贫穷人想望富贵;做这个想那个,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就像梨要成在梨树上,不能在杏树上成。若是看哪个果木好,可以把它的码子(要接的枝)接在我的树上,自然长好果木。就像读书人学古人行事,就是和古人接碴(接枝)也就是古人了。

(七)茄子在茄秧上成,黄瓜在黄瓜架上成。茄子移到黄瓜架上成不了,黄瓜移到茄秧上也成不了。人也要不离本位,才能当体成?。
(八)当省长的,一省的民就是他的命;当县长的,一县的百姓就是他的命;当教员的,学生就是他的命;放?的?官,?就是他的命。若是因为事多生怨,或是仗势欺人,都是不要命啦!若是没有?,谁雇?官?没有学生,谁请先生?没有百姓,不会设官,可见本分内的事就是人的天命。

(九)人有性归命的、有命归性的,“命者名也”,不任性,照自己的名位安分做事,始终如一的,叫做“性归命”。不顾自己的名位,任性而为、做辍无常、喜怒不定的,叫做“命归性”。像大舜的父母,想陷害他,他不动性,始终尽孝,正是“性归命”了。

(十)心存道理,才能知命。知命的人才知道本分。性存天理才能知性,知性的人才知道天道。人有性归命的、有命归性的,性来归命,看他归的是哪一个命?归天命是?的,归宿命是假的,归阴命是坏的。性命合一,放出去是外王,收?来是内圣。

(十一)成人不在地位高低、能力大小,只要守本分、能尽职的就是成人。